一、试述脏腑辨证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熊程遥[1](2020)在《鼻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鼻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并评估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变应性鼻炎患者提供中医特色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上推广。方法:按1:1:1随机原则,将9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B、C三组。A组采用鼻针合热敏灸治疗,B组采用热敏灸治疗,C组单纯采用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A组采用鼻针配合热敏灸治疗,使用安迪牌针灸针0.30mm×40mm毫针以30°向内迎香部位斜刺进针,至粘膜下捻转毫针,直到患者有针感后留针15分钟,每日1次;配合热敏灸治疗,取印堂穴、肺俞穴、神阙穴进行热敏灸,每日一次。B组只取印堂、肺俞、神阙穴进行热敏灸,每日一次。C组单纯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口服,1日1次,1次1片(10毫克)。A、B、C三组均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每个疗程后,观察受试者的症状及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并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给出准确的评分,以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三组鼻部症状量化频数比较,治疗后鼻部症状量化频数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总有效率为70.0%;C组总有效率为86.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从短期疗效来看,鼻针配合热敏灸疗法、热敏灸疗法、单纯采用氯雷他定片口服疗法均对治疗有效。鼻针配合热敏灸疗法的疗效要优于热敏灸疗法和氯雷他定片口服疗法,氯雷他定片口服疗法的疗效要优于热敏灸疗法。3.治疗结束3个月后,在轻度病情的患者中,A组的复发数为1例,复发率为3.33%。B组的复发数为3例,复发率为10.0%。C组的复发数为6例,复发率为20.0%。在中-重度病情的患者中,A组的复发数为2例,复发率为6.67%。B组的复发数为5例,复发率为16.7%。C组的复发数为12例,复发率为40.0%。表明对于变应性鼻的长期治疗而言,鼻针配合热敏灸疗法的复发率低于热敏灸疗法和氯雷他定疗法,热敏灸疗法要低于氯雷他定片口服疗法。且鼻针配合热敏灸疗法的复发率受患者病情程度的影响,同组轻度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重度患者。4.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脱落病例为0%,且研究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次数为0次,也未出现任何突发情况,安全性评估高达1级。结论:与热敏灸疗法相比,鼻针配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更佳。与氯雷他定片口服疗法相比,鼻针配合热敏灸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优势。鼻针配合热敏灸疗法能够有效的温阳去邪,通利鼻窍,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着,值得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和推广。
于珺[2](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现代,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疾病负担在世界疾病负担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新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包含相当数量的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患者,涉及人群广泛,但现有治疗方法相对局限于药物治疗范畴,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加强相关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针灸调神成为国内治疗心身疾病以及身心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年来,针灸调神也逐渐成为中医学界临床、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庄礼兴教授在靳三针疗法治神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调神针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神志病、心身疾病及身心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借助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庄礼兴教授门诊病历的分析,探索调神针法的病种、临床用穴等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使用调神针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拍照、笔记的方式收集庄礼兴教授门诊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病历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历信息录入计算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针灸处方等信息。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所有病历按照未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调神为辅分类并标记调神针法使用情况。根据下一步数据挖掘所需的数据类型将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原始数据库划分为附有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一般信息数据库、诊断数据库、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数据库、针灸处方数据库。对纳入本研究的病历的数据挖掘步骤如下:(1)使用SPSS Statistics对患者一般信息、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主辅情况、中西医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针灸处方等进行频数分析,以了解纳入病历的整体情况,并初步观察调神针法临床使用的整体情况。(2)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针刺取穴进行聚类分析,观察取穴的大致分组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调神为主、调神为辅病历针刺取穴的分组情况。(3)使用SPSS Modeler制作针刺取穴的网状图以观察取穴之间的相关情况,并对中西医诊断、针灸处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及针刺取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观察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相关程度。中西医诊断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诊断对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影响;针刺取穴的频数分析、网状图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针刺取穴在调神为主、为辅病历中的使用规律。(4)使用SPSS Statistics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与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进行决策树分析,以观察影响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具有较明显分辨力的因素。(5)在对症状的频数分析基础上,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频数高的前28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公因子,总结每个症状公因子可能涉及的脏腑、经络,并据此探讨症状公因子提示的病机。结果:从频数分析可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共527例,使用调神针法的病历共221例,占病历总体的41.9%。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病历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但在不同年龄段中性别上的分布存在差异;调神病历数量在各月和各节气中也有涨落变化,但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诊断方面,病历总体共涉及117个西医诊断,调神病历涉及其中69个,全部病历均为调神病历的西医诊断有失眠、运动障碍、癫痫、小儿抽动障碍等共48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颈椎病、腰痛、颈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共21个;病历总体共涉及中医诊断45个,调神病历涉及的中医诊断共37个;所有病历都为调神病历的中医诊断有不寐、颤证、郁证、痫证等共20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腰痹、项痹、痹症、面瘫病等共17个。现病史方面,主诉持续时间为12个月时调神针法的病历数量更多;症状、体征方面,失眠、头晕、头痛等共34个症状或体征在调神病历中的频数较高,失眠、纳差、入睡困难在调神为主的病历中出现频数较高;舌象和脉象在是否使用调神针法和调神为主或为辅病历中没有表现明显的倾向。针灸处方方面,调神病历中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还包括穴位埋线、耳穴、皮肤针等治疗方法;全部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等调神为主的取穴和头部督脉排针表现出较高频次,是调神主要使用的取穴;其他毫针针刺取穴中督脉腧穴使用频数最高。配合使用耳穴疗法的病历约占调神病历整体的43.4%,使用频数较高的耳穴为肝、交感、心、缘中、肾、神门、皮质下。可见并非所有就诊患者都有使用调神针法的必要性,且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病历在一般信息、诊断、现病史等方面各有特点,调神针法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酌情配合其他方法。调神病历的97个取穴可聚类为3个大类:C1包含取穴较复杂,可大致分为治疗面瘫病等面部疾病的取穴、百会和后顶以及其他77个取穴;C2包含百劳、颈阿是、头部督脉排针、晕听区、风池,是治疗以颈肩部经气不利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常用的取穴;C3包含申脉、照海、神庭、印堂、三阴交、四关、四神针,是调神为主病历的主要取穴。可见,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分属于不同类。从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西医诊断为癫痫、运动障碍、失眠的病历和中医诊断为痫证、郁证、颤证、不寐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针法;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帕金森病、儿童抽动障碍、癫痫、运动障碍和中医诊断为瘈疭、痫证、郁证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为主的取穴;症状与取穴方面,调神为主的取穴与痴呆、耳聋、耳鸣、腹痛、关节痛等12个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痴呆、关节痛、面痛、心悸的相关程度较高;头部督脉排针与痴呆、颈痛、失眠、头痛、心悸、足痛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调神针法取穴之间的网状图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之间联系紧密度高,而头部督脉排针与调神为主取穴的联系程度低,这与系统聚类结果一致,取穴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也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同时使用的可能性小,两组取穴的配穴情况区别明显。结合调神病历取穴的频数分析和多阶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调神为主的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是最核心的取穴,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是较常用的配穴,神门、内关、百会、素髎、水沟均是较少使用的配穴,头部督脉排针在调神为辅的病历中发挥调神的作用。从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的决策树分析可知,影响是否使用调神针法的节点有:头晕、入睡困难、头痛、纳差、上肢震颤、颈痛、耳鸣,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影响使用调神为主或为辅取穴的节点有:查体、辅检阳性、入睡困难、瞤目频繁、头痛,共形成5条决策树路线;区别使用调神为辅或不使用调神针法的主要节点有:头晕、神疲、耳鸣、头痛、言语不利、面痛、大便溏、有相关既往史,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多数决策树路线具有参考价值,但决策树总体拟合度还有提升空间。从对症状的因子分析可见,28个症状可提取为15个公因子,公因子提示调神病历中具有共性的病机在脏腑方面与心(脑)、肝、胆、脾、肾有关,在经络方面主要与督脉、太阳经、少阳经有关。结论:调神针法可划分为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和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主要适用于神志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适用于身心疾病的治疗。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用穴有区别:调神为主治疗思路用穴以四神针、神庭、印堂为核心取穴,以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内关、神门、百会、素髎、水沟为加减取穴;调神为辅治疗思路的用穴中,头部督脉排针是主要起到调神作用的取穴,配合治疗躯体原发病的其他取穴使用。
罗晓燕[3](2020)在《益气养血法调整高度近视患者中医状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运用益气养血方药八珍复明汤内服调整高度近视患者中医状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参数和视野指数平均缺损的影响,探讨八珍复明汤治疗高度近视的可能机制和评价参数,为控制高度近视的发展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将临床确诊为高度近视并经中医状态辨识属气血亏虚状态患者64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将中药组32例63眼、对照组32例63眼纳入研究,最终完成62例122眼。中药组患者经医学验光配戴框架眼镜,联合内服中药八珍复明汤,2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配戴框架眼镜屈光矫正。治疗前后检测纳入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进行中医状态辨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屈光度与眼轴长度Spearman相关系数r=0.864;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Spearman相关系数r=-0.581;与睫状后短动脉PSV、EDV、RI的Spearman相关系数r=-0.551、-0.636、0.401;眼轴长度(mm)与睫状后短动脉PSV、EDV、RI的Spearman相关系数r=-0.568、-0.626、0.374。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气虚证素积分、血虚证素积分与屈光度Spearman相关系数r=0.631、0.699;与眼轴长度Spearman相关系数r=0.508、0.555;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Pearson相关系数r=-0.533、-0.524。气虚证素积分与睫状后短动脉PSV、EDV、RI的Pearson相关系数r=-0.389、-0.417、0.248;血虚证素积分与与睫状后短动脉PSV、EDV、RI的Pearson相关系数r=-0.386、-0.409、0.222。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中药组气虚、血虚证素积分分别为(154.48±22.34)、(157.11±16.18),对照组气虚、血虚证素积分分别为(152.14±17.43)、(152.40±17.87);治疗后中药组气虚、血虚证素积分分别为(123.76±19.24)、(130.85±1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虚、血虚证素积分分别为(151.86±16.27)、(152.41±1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中医状态分级变化,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状态调整总有效率中药组93.55%、对照组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中药组睫状后短动脉PSV为(10.74±2.42)cm/s,EDV为(2.87±0.85)cm/s,RI为(0.74±0.04),对照组PSV为(10.43±2.44)cm/s,EDV为(2.87±0.85)cm/s,RI为(0.72±0.04)。治疗后中药组PSV为(12.18±2.34)cm/s,EDV为(3.49±0.83)cm/s,RI为(0.71±0.03)(均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治疗前视野指数平均缺损中药组为(-4.54±2.18)dB、对照组为(-4.14±1.96)dB;治疗后中药组为(-4.26±2.14)dB(P<0.05),对照组为(-4.13±1.97)dB(P>0.05)。7、两组各1例2眼因未能坚持随访治疗而脱落。结论:1、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睫状后短动脉RI呈正相关,与睫状后短动脉PSV、EDV及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呈负相关。2、气血亏虚状态高度近视患者气虚证素积分、血虚证素积分与屈光度、眼轴长度、睫状后短动脉RI呈正相关,与睫状后短动脉PSV、EDV及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呈负相关。3、益气养血法可有效降低气血亏虚状态高度近视患者气虚及血虚证素积分,改善气血亏虚状态。4、随着高度近视气血亏虚状态改善,眼睫状后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血管阻力降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升高,视觉光敏度提高。
杨诗敏[4](2020)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脱被征”之心肝郁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脱被征”心肝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小儿“脱被征”心肝郁热型中医辨治效果,为小儿“脱被征”心肝郁热型的临床防治提供中医治疗方案,减少因“脱被征”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弥补的“脱被征”治疗领域的空白。方法:将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儿科门诊就诊中符合小儿“脱被征”心肝郁热型的66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仅予改善饮食及生活起居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10天为一疗程,服用一疗程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并评价近期临床疗效,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随访并评价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结果:1、未干预前两组的性别、年龄、脱被程度、脱被病情、脱被次数、中医症状总积分、单项积分各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整体疗效比较:第一次随访时治疗组总有效率(36.67%)优于对照组(9.67%)(P<0.05);第二次随访时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优于对照组(12.90%)(P<0.01)。且在整个观察期间,治疗组不同脱被程度的疗效随着时间均有递增,对照组仅轻度脱被患儿随着时间可得到改善,而中度以上未见明显变化。3、观察期间两组脱被次数的比较:治疗组两次随访的脱被次数均较未干预减少(●P、●●P<0.01);对照组脱被次数观察期间呈波动状态。第一次随访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次随访时治疗组脱被次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4、心肝郁热相关中医症状情况比较:两组中医症状在两次随访均有改善(●P、●●P<0.01),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呈坡度下降,对照组的则呈波动状态。第一次随访时两组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二次随访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心肝郁热型小儿“脱被征”的临床效果明确,不仅可减少小儿的脱被次数,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相关中医症状,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可观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王位[5](2020)在《两汉隋唐时期肾藏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象理论是指导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肾作为五脏之本,人体生命之根,在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藏象理论的研究一直深受历代医家重视。两汉隋唐时期是肾藏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本时期从初具肾藏理论及辨证论治体系,过渡到肾藏象的治法方药,及其对临证具体方药治法重视的发展。经过宋金元至明清时期肾藏象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现今肾藏象理论及其辨证论治趋于完善和成熟,且肾藏象理论在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尤为重视肾藏象理论在临证中的应用。本文运用文献学方法,对两汉隋唐时期以及现今有关肾藏象理论文献进行研究,展开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理清两汉隋唐时期肾藏象理论体系,以及肾藏象理论在后世的传承和发展生态,揭示肾脏象理论在两汉隋唐时期的理论特点及辨证论治基本规律。两汉隋唐时期文献多从肾与膀胱的基本属性、脉象、及其基本病变进行阐述,肾藏象理论体系已成体系,在其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已初步成型,在临证治疗方面稍显薄弱。在肾膀胱基本属性上,论述较为全面。从脉、症两方面论肾、膀胱病病变,尤为重视经脉病。病因病机以肾、膀胱气虚为本,外邪侵袭加重肾膀胱病或直接导致肾膀胱病,他脏病久也会影响肾、膀胱,并与嗜欲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过服丹药等因素密切相关。辨证模式上,主要从气之有余及不足(即虚实辨证)、寒热辨证、肾之形态位置辨证、凭脉辨证、经络辨证五方面展开。治疗原则以“调气”为总则,遵循虚实补泻之法,兼具“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等治则。此时期尤为重视脉象在肾、膀胱病诊断中的作用;在肾膀胱病证之间不存有明确的从属关系;肾膀胱、病辨证与临症治疗关联度不高。因而可以认为此时期是肾藏象理论体系形成时期。肾藏象理论在后世的传承和发展中,肾、膀胱的基本属性以传承为主。脉象在肾、膀胱病诊断中仅作为四诊参考之一。肾、膀胱基本病变的症候机理仍然以继承为主,病名有所简化。两汉隋唐时期肾、膀胱疾病现今被划分在不同范畴的病证体系中。肾脏辨证多以虚为主,膀胱辨证多以实为要,病证之间有明确的从属关系,辨病病证结合,治则治法仍循虚补实泻等古法,发展成了病与证皆立治则治法的模式。后世医家更为重视肾藏象理论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黄霞[6](2018)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咽喉反流性疾病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该病与性别分布、发病年龄、咽喉部相关因素及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医理论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体质进行分类,了解该病的人群体质类型及特点,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预防、治疗、预后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中医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耳鼻喉科诊断为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120例,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咽喉部相关因素(包括烟酒史、不良饮食习惯、是否绝经等),同时进行王琦的九种体质类型判定,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1.本研究收集的12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且多见于青年患者。在咽喉部相关因素方面,不良饮食习惯者83例(69.17%)、烟酒史者62例(51.67%),睡眠时打鼾者36例(30.00%),绝经者20例(16.67%)。在咽喉部相关因素与不同性别的比较方面,存在烟酒史的患者以男性多见(P<0.05)。2.在王琦的九种体质类型判定方面,本研究中湿热质34例(28.33%)、气虚质31 例(25.83%)、气郁质 26 例(21.67%)、阴虚质 11 例(9.17%)、痰湿质 9 例(7.50%)、血瘀质5例(4.17%)、阳虚质4例(3.33%)、平和质及特禀质0例。在体质类型与性别的比较方面,湿热质、气郁质在性别分布上存在着差异(P<0.05),其中湿热质以男性患者多见,气郁质以女性患者多见。在体质类型与年龄的比较方面,湿热质、气郁质常见于青年组患者(18岁-44岁),气虚质多见于老年组患者(60岁以上)。3.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之间的单因素分析方面,本研究中烟酒史、不良饮食习惯与湿热质密切相关(P<0.05),超重、绝经与气郁质密切相关(P<0.05),其余体质类型与咽喉部相关因素无关(P>0.05)。4.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多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面,本研究中烟酒史与湿热质呈正相关(P<0.05,OR=2.238);绝经与气郁质形成呈正相关(P<0.01,OR=3.667)。结论1.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好发的体质类型为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体质类型的分布与性别、年龄有着一定的关系;烟酒史是湿热质形成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绝经是气郁质形成的独立性危险因素。2.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且多见青年患者。
万石川[7](2017)在《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小柴胡汤对HepG2.2.15细胞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拟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加味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可稳定表达乙肝病毒蛋白并分泌病毒颗粒的HepG2.2.15细胞及其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加味小柴胡汤是否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而影响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发生发展,揭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CHB的分子机制,为乙肝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发抗乙肝新药打下基础。方法1.纳入研究的CHB患者分别以疏肝健脾立法的加味小柴胡汤和西药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在服药后分别抽血,制备(含药)血清;2.对HepG2.2.15细胞进行常规培养;3.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HepG2.2.15细胞进行干预;4.用MTT法检测不同作用时长、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后的HepG2.2.15细胞的活力,评估加味小柴胡汤对HepG2.2.15细胞生长的影响;5.收集不同作用时长、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后的HepG2.2.15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分泌水平,评估加味小柴胡汤对HBV病毒的复制的影响;6.收集不同作用时长、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后的HepG2.2.15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估加味小柴胡汤对该通路的影响。结果1.MTT实验:含药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48h、96h、144h三个时间段,结果表明西药和中药均对细胞活力有抑制效果,西药效果更明显(P<0.05);2.ELISA实验:西药与中药均可达到减少HBsAg与HBeAg在血清含量的效果(P<0.05),西药组和10%中药组没有时间依赖性,20%中药组有时间依赖性(随药物干预时间的延长,中药加味小柴胡汤的药效日趋明显),另外中药组还有浓度依赖性(20%浓度的含药血清比10%浓度的含药血清药效好)(P<0.05);3.与对照组比较,西药组、10%中药组、20%中药组中的JAK2、STAT3总蛋白表达依次下降,组与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对HepG2.2.15细胞中的HBV病毒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并可能具有调控JAK-STAT通路机制来治疗CHB作用。
赵程博文[8](2017)在《基于国家统编教材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研究》文中认为中医内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知识理论体系的一门医学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内科学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伴随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医教材成为认识和学习中医的重要途径。以教材为标志,将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构建,逐步形成更适合现代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对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构成内容和构建过程的梳理,系统总结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演变特点,完善理论体系框架,进一步深化认识中医内科学知识理论体系和内在深层结构。本研究选择1949年至今的中医内科学教材(国家统编与规划教材),开展教材编写背景、内容沿革、框架结构、概念定义及相关理论表述的深入分析;提炼、梳理、研究、确定中医内科学教材在理论体系框架及相关理论内容的表述。对各个时期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试探讨各个时期的变化,阐明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明确理论体系框架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何,总结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演变特点及变化规律。以期通过上述研究,促进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加强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本文第一节对中医内科学学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同时也是教学科目。学科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内容总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的。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们对人体和内科疾病认识的过程。本节从教学科目和临床学科两个角度出发,概述了中医内科学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以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概念。本文第二节对以中医内科学统编规划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进行了梳理。分别对教材编写沿革、理论体系框架构成要素和各时期框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本勾勒出了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本文第三节是对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中关键概念、原理、法则的"归真"研究,揭示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演进过程,进一步规范、明确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表述。本文第四节是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对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演变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前进和演变过程,在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经验积累的推动作用下,在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在经历从传统中医到中西医汇合再逐渐回归传统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在充分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与突破,逐步形成更适合现代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本文最后一节是归纳总结。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以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逐步趋于稳定,通过对框架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认识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和内在深层结构,探寻框架演变特点及规律,从而完善理论体系框架,促进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加强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
武紫晖[9](2016)在《仲景辨治肺病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脏腑经络辨证角度出发,研究《伤寒杂病论》中肺病的证治,归纳张仲景治疗肺病的特色,并以之指导对现代疑难肺病治疗。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总结《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关肺病理法方药,凝练张仲景辨治肺病的特色,以及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仲景辨治肺病的特色和一般规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以补益肺阳为特色仲景不仅开创了温补肺阳的先河,更在治疗肺病时重视温补肺阳,而且亦重视温肺化饮法在肺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2以祛除邪实为关键仲景论述疾病,重视邪气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而治疗则以祛除邪实为关键,对肺病而言,亦是如此。3以调理宣降为主法调理肺气之宣降不仅是仲景治疗肺病的手段,亦是其治疗肺病的目的。结论:仲景治疗肺病,正是通过祛邪或扶正之法以调节肺气之宣降,以促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升降状态。
李永攀[10](2014)在《基于《诸证析疑》考证的新安医家余午亭学术观点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清之际新安地区名医辈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中均建树颇丰,并出现多个“世医家族链”,“新安余氏医学”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支。余午亭被认为是“新安余氏医学”的开山祖师,是明朝中后期新安医家中临床大家之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新安医学研究逐渐兴起,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多侧重于对医籍的整理和创新理论的研究,对新安世医家族传承研究涉及较少。在当今中医药传承成为中医当务之急的情况下,深入研究新安“世医家族链”,对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对余午亭主要临床医着《诸证析疑》的成书及流传,余午亭的学术渊源、临床经验、治学特点为研究对象,以期较为系统地对余午亭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观点进行阐发,发掘余午亭治疗内科杂病的理法方药和独到诊疗经验,梳理新安余氏医学“医传八代而不衰”的传承脉络,对其治学方法进行总结。方法1.运用文献检索法、查阅专着法对本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2.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并进行纵横归纳分析,使之条理清晰。3.通过文献考证的方法,确定《诸证析疑》(《苍生司命》)的成书年代及流传情况。4.追溯其思想源流,总结余午亭治学特点,深入探讨其临床学术观点与经验。结果1.通过对新安地方史志及余氏宗谱的研究,梳理出新安余氏医家“医传八代”的具体传承脉络。2.通过对《诸证析疑》、《苍生司命》、《迈种苍生司命》和《方症会要》的文献学和版本学考证,确定了《诸证析疑》的撰着者确系余午亭,其余各书均是后世人对《诸证析疑》节录或重订。3.提炼出了余午亭“临证重脉”、“火病不尽寒凉”、“肿胀臌胀不同”、“内伤重七情六欲”、“温病用甘寒清解”和重视宗气等学术观点与诊疗经验。4.总结出余午亭由儒入医,博览约取,中庸致道,述而有作的治学特点;精思善悟,理验相参,临证处治,中正平和的治医特色和不慕虚名,经世致用,不拘门户,为医是传的传承情怀。结论新安余氏医学医传八世,代有名医,不单是因为医术医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治学态度的传承。这种开放不拘,以临床为用治学态度,正是当代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所需要发扬的,对如何更好地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提供了可鉴之资。
二、试述脏腑辨证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述脏腑辨证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鼻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 |
一、中医学对AR的认识 |
1 内治法 |
1.1 肺经郁热论 |
1.2 禀赋不足,肾阳亏虚论 |
1.3 肺虚感寒,卫外不固论 |
2 外治法 |
2.1 中药滴鼻 |
2.2 中药蒸汽吸入法 |
3 经络、腧穴治疗 |
3.1 体针疗法 |
3.2 穴位注射法 |
3.3 热敏灸疗法 |
4 其他疗法 |
5 综合疗法 |
二、西医学对AR的认识 |
1.流行病学研究 |
2.发病机制 |
3.现代医学治疗 |
第二部分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疗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
1.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1.7 医学伦理原则 |
2 临床试验 |
2.1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物品 |
2.3 取穴及定位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时间节点 |
2.6 观察项目及安全性记录 |
2.7 研究路线图 |
2.8 疗效症状及体征观察指标 |
2.9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
2.10 观察记录点 |
2.11 数据处理 |
2.12 研究过程中脱落病例的选择和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概况 |
3.2 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3.2.1 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后鼻症状积分对比(见表10) |
3.2.2 三组试验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鼻症状的对比(见表11) |
3.2.3 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鼻部体征评分对比(见表12) |
3.2.4 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3) |
3.2.5 治疗一个疗程后三组综合疗效的比较(见表14) |
3.2.6 治疗两个疗程后三组综合疗效的比较(见表15) |
3.2.7 三组治疗结束时综合疗效的比较(见表16) |
3.2.8 治疗结束时后治疗组病情和疗效的关系(见表17) |
3.2.9 三组受试者复发情况的比较(见表18和表19) |
4 安全性分析 |
5 典型病例 |
6 讨论 |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2 针灸和热敏灸的历史渊源 |
6.3 鼻针和热敏灸的作用机理 |
6.4 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
6.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现代精神心理问题概况 |
第二节 “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研究概述 |
一、各家“调神”“治神”针法概况 |
二、“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的临床研究 |
三、“调神”“治神”相关针法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调神”“治神”相关中医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简介 |
第一节 调神针法简介 |
第二节 调神针法研究现状 |
一、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经验总结 |
二、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三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数据及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频数分析 |
二、系统聚类分析 |
三、关联规则 |
四、决策树分析 |
五、因子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
二、调神针法使用路径 |
三、调神针法的“调神”思想源流 |
四、数据挖掘与名家经验总结 |
五、创新点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3)益气养血法调整高度近视患者中医状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与收集 |
2 诊断标准 |
2.1 高度近视的诊断标准 |
2.2 “已病态:水轮气血亏虚证Ⅰ~Ⅲ”辨识标准 |
3 病例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4 主要仪器与药品 |
5 治疗方法 |
7 观察指标及检查方法 |
8 中医状态调整疗效评定标准 |
9 质量及安全性控制 |
10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一般资料 |
2.1 性别、年龄比较 |
2.2 治疗前气血亏虚状态比较 |
2.3 治疗前裸眼视力、屈光度比较 |
3 相关性分析 |
3.1 眼轴长度与屈光度相关性分析 |
3.2 屈光度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相关性分析 |
3.3 屈光度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参数相关性分析 |
3.4 眼轴长度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参数相关性分析 |
3.5 气虚、血虚证素积分与屈光度相关性分析 |
3.6 气虚、血虚证素积分与眼轴长度相关性分析 |
3.7 气虚、血虚证素积分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参数相关性分析 |
3.8 气虚、血虚证素积分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相关性分析 |
4 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比较 |
4.1 治疗前后气血亏虚状态比较 |
4.2 治疗前后裸眼视力比较 |
4.3 治疗前后屈光度比较 |
4.4 治疗前后眼轴长度比较 |
4.5 治疗前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
4.6 治疗前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比较 |
5 随访及并发症 |
讨论 |
1 中医对高度近视的认识 |
2 高度近视与眼部血液循环 |
3 高度近视的证候、证素及状态研究 |
4 气血亏虚与眼部参数相关性研究 |
4.1 气虚、血虚证素积分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参数 |
4.2 气虚、血虚证素积分与屈光度、眼轴长度 |
4.3 气虚、血虚证素积分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 |
5 益气养血法调整高度近视中医状态疗效 |
5.1 视力、屈光度及眼轴长度 |
5.2 疗效评估 |
6 总结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脱被征”之心肝郁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小儿“脱被征”定义 |
2 小儿“脱被征”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
3 基于现代医学对睡眠障碍的认识探讨小儿“脱被征”的病因 |
3.1 外因 |
3.1.1 外界环境因素 |
3.1.2 日常行为习惯 |
3.1.3 教养方式 |
3.2 内因 |
3.2.1 生理性因素 |
3.2.2 病理性因素 |
4 中医学对小儿“脱被征”病因病机的探讨 |
4.1 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 |
4.1.1 阴阳动态失衡 |
4.1.2 营卫不和 |
4.1.3 脏腑间的协调系统失调 |
4.2 从脏腑学说探讨小儿“脱被征”的病因病机 |
4.2.1 肺 |
4.2.2 脾 |
4.2.3 心 |
4.2.4 肝 |
4.2.5 肾 |
5 小儿“脱被征”的分型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一般资料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纳入临床观察患儿退出临床研究的条件和步骤 |
3.6 病例剔除、脱落的标准及其处理 |
3.7 不良反应或事件的处理 |
4 研究方案 |
4.1 研究设计类型 |
4.2 收集的样本含量 |
4.3 分组方法 |
4.4 治疗方法 |
4.5 观察期间的饮食、起居护理等注意事项 |
4.6 观察内容与方法 |
4.7 疗效评定 |
4.8 安全性评价 |
4.9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10 伦理及知情同意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病例资料 |
5.2 两组总疗效比较 |
5.2.1 两组第一次随访总疗效比较 |
5.2.2 两组第二次随访总疗效比较 |
5.3 两组不同脱被程度的近期疗效比较 |
5.4 两组不同脱被程度的远期疗效比较 |
5.5 不同观察期两组脱被次数的比较 |
5.6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5.6.1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的比较 |
5.6.2 观察期间两组中医症状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选题依据 |
2 中医学对小儿“脱被征”心肝郁热型的认识 |
2.1 不寐 |
2.2 夜啼 |
2.3 脏躁、躁动 |
2.4 口疮 |
3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心肝郁热型小儿“脱被征”的探讨 |
3.1 丹栀逍遥散的原方探究 |
3.2 丹栀逍遥散的临床研究 |
3.3 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脱被征”心肝郁热型的涵义…… |
3.3.1 方药溯源及配伍分析 |
3.3.2 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两组性别、年龄分析 |
4.2 两组脱被病程、脱被程度分析 |
4.3 疗效分析 |
4.3.1 两组整体疗效比较 |
4.3.2 观察前后两组脱被次数比较 |
4.3.3 观察前后两组中医积分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小儿“脱被征”调查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小儿“脱被征”病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5)两汉隋唐时期肾藏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两汉隋唐时期涉及肾藏象理论医籍概要 |
2.两汉隋唐时期肾藏象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 肾、膀胱的基本特性 |
2.1.1 肾、膀胱的解剖特点及与疾病关系 |
2.1.2 肾、膀胱的基本属性 |
2.2 肾、膀胱脉象 |
2.2.1 平脉—以沉濡而滑为平 |
2.2.2 病脉—一病一脉,脉病相应 |
2.3 肾膀胱病变 |
2.3.1 肾、膀胱的病名 |
2.3.1.1 论病从症 |
2.3.1.2 论病从脉 |
2.3.2 肾、膀胱症候 |
2.3.2.1 同病异名,病同症异 |
2.3.2.2 症候病机 |
2.3.3 重视经脉病 |
2.4 肾、膀胱病病因病机 |
2.4.1 嗜欲不节,肾气受损 |
2.4.2 肾气虚损,感受外邪 |
2.4.3 他脏疾病,病久及肾 |
2.5 肾、膀胱辨证模式 |
2.5.1 虚实辨证 |
2.5.2 虚实寒热结合辨证 |
2.5.3 经络辨证 |
2.5.4 据肾之性状及位置辨证 |
2.5.5 凭脉辨证 |
2.5.5.1 从脉辨邪气 |
2.5.5.2 以阴阳辨病位,虚实辨寒热 |
2.5.5.3 以寸口、人迎脉大小辨虚实 |
2.6 肾、膀胱病的治则 |
2.6.1 以“调气”为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
2.6.2 以气味补泻为主 |
2.6.3 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
2.6.4 不虚不实—以经调之 |
2.7 肾、膀胱病证的治疗 |
2.7.1 肾脏病的治疗 |
2.7.1.1 症后附方,辨证不详 |
2.7.1.2 脾肾同调,扶肾为主 |
2.7.2 肾脏证的治疗 |
2.7.2.1 补之以本味,泻之以克我之味 |
2.7.2.2 按症候立方,内外兼治,多法并用 |
2.7.3 膀胱病证的治疗 |
2.7.4 肾、膀胱病的传变及预后 |
2.7.4.1 从日期论 |
2.7.4.2 从脏腑论 |
3.两汉隋唐时期肾藏象理论特点 |
3.1 全面记载了肾、膀胱的基本特性 |
3.2 辨证模式多样 |
3.3 病与证是平行关系,并非从属关系 |
3.4 凭脉诊断病证有重要作用 |
3.5 病因病机以气虚为主 |
3.6 治则以“调气”为主,兼具多种治则 |
3.7 辨证与临症治疗关联度不高 |
4.肾藏象理论后世的传承与发展 |
4.1 肾、膀胱基本属性多以传承为主 |
4.2 仍以沉取有力为平脉,太过不及为病脉 |
4.3 肾、膀胱病辨证 |
4.3.1 肾、膀胱基本病变机理认识一致 |
4.3.2 病名由繁至简,病种范畴划分更为精细 |
4.3.3 辨证肾以虚辨为主,膀胱以实辨为主 |
4.3.4 辨病辨证结合,病证相从 |
4.3.5 肾脏病证兼他脏症 |
4.3.6 肾、膀胱病证的病因病机发展更加成熟和完善 |
4.4 肾、膀胱病的治疗 |
4.4.1 病证皆立治则治法,法多遵循虚补实泻之古法 |
4.4.2 肾藏象理论发展重视临证应用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咽喉反流性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数据库的建立 |
3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性别分布情况 |
2 年龄分布情况 |
3 年龄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
4 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分析 |
4.1 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分布情况 |
4.2 咽喉部相关因素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
5 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中医体质的调查情况 |
5.1 九种中医体质类型的具体分布情况 |
5.2 体质类型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
5.3 体质类型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6 湿热质、气郁质及气虚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单因数分析 |
6.1 湿热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6.2 气虚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单因数分析 |
6.3 气郁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单因数分析 |
7 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7.1 湿热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7.2 气虚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7.3 气郁质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研究 |
1.1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现状 |
1.2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诊断 |
1.4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论述 |
2.1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病位 |
2.2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辨证分型 |
2.3 中医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治疗 |
3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概况 |
3.1 体质的形成与发展 |
3.2 体质与证候的关系 |
3.3 体质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
3.4 体质与疾病发展的关系 |
3.5 体质与治疗的关系 |
4 研究背景的总结 |
5 研究结果的讨论 |
5.1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发病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5.2 咽喉反流性疾病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
5.3 咽喉反流性疾病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5.4 体质类型与咽喉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
5.5 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小柴胡汤对HepG2.2.15细胞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 |
1 细胞株来源 |
2 实验仪器 |
3 实验试剂 |
4 药物及常用试剂的配制 |
5 含药血清来源 |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
1 含药血清制备 |
2 HepG2.2.15细胞培养 |
3 含药血清干预 |
4 MTT法检测HepG2.2.15细胞的活力 |
5 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分泌水平 |
6 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 |
7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1 MTT试验结果 |
2 ELISA检测HBsAg与HBeAg结果 |
3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 |
2 HBsAg与HBeAg对CHB的意义 |
3 关于HepG2.2.15细胞 |
4 关于JAK-STAT通路 |
5 关于中药小柴胡汤及其加味 |
6 小柴胡汤加味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的干预及JAK-STAT通路影响的结果与意义 |
思考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国家统编教材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概述 |
(一) 病因病机学说 |
1. 中医内科相关病因学 |
2. 中医内科相关病机学 |
(二) 辨证论治原则 |
(三) 疾病分类法则 |
(四) 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
二、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综述 |
(一)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医内科学教材建设成果概貌 |
(二) 高等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综述 |
1. 高等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情况简述 |
(1) 临床实践反馈 |
(2) 教学应用体会 |
(3) 研读教材有感 |
2. 中医内科学教材研究的成就 |
3. 中医内科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中医内科学教材的修订建议 |
(三)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前言 |
一、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作为临床学科的中医内科学 |
(二) 作为教学科目的中医内科学 |
(三) 现代学科——中医内科学 |
二、以教材为标志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梳理 |
(一) 高等院校《中医内科学》国家统编规划教材历史沿革考察 |
1. 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 |
(1) 教材编写基础期 |
(2) 教材编写探索期 |
(3) 教材编写发展期 |
2. 中医内科学行业规划教材 |
(1) 教材编写稳定期 |
3. 其他教材 |
(二)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分析与研究 |
1.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基本要素 |
(1) 病因学 |
(2) 病机学 |
(3) 分类学 |
(4) 辨证学 |
(5) 治疗学 |
2.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发展变化 |
(1) 基础期 |
(2) 探索期 |
(3) 发展期 |
(4) 稳定期 |
3. 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确立 |
三、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 |
(一) 病因病机学说 |
1. 中医内科相关病因学 |
2. 中医内科相关病机学 |
(二) 辨证论治原则 |
1. 中医内科学的"病机辨证" |
2. 重视脏腑病机 |
3.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4. 治法治则内容拓展 |
(三) 疾病分类法则 |
(1) 中医病证分类与编码 |
(2)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
四、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演变特点 |
(一) 现行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传承与创新的结果 |
(二) 由传统中医到中西医汇合再逐渐回归传统中医的发展过程 |
(三) 临床的需求推动内科理论体系的发展 |
(四) 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广泛性与开放性 |
1.传统理论的深入认识 |
2.旧有理论的现代解释 |
3.新理论、新学说和新规律的纳入 |
(五) 西学倾向及西学思想的影响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仲景辨治肺病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肺的基本理论 |
1.1 肺气之宣发与肃降 |
1.2 肺与宗气的关系 |
1.3 肺与营卫之气的关系 |
1.4 肺阳与肺气的关系 |
1.5 肺与水液代谢的关系 |
2 《伤寒论》中肺病与《金匮要略》中肺病的发病特点 |
2.1 《伤寒论》六经病中肺病发病特点 |
2.1.1 太阳病中肺病发病特点 |
2.1.2 阳明病中肺病发病特点 |
2.1.3 少阳病中肺病发病特点 |
2.1.4 太阴病中肺病发病特点 |
2.1.5 少阴病中肺病发病特点 |
2.1.6 厥阴病中肺病发病特点 |
2.2 《金匮要略》杂病中肺病的发病特点 |
2.2.1 肺脏自病 |
2.2.2 肺卫相关 |
2.2.3 脏腑相传 |
3 仲景肺病论治 |
3.1 肺卫病论治 |
3.1.3 肺卫病治疗特点 |
3.2 肺咽病论治 |
3.2.1 肺与咽的生理病理关系 |
3.2.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2.3 肺咽病治疗特点 |
3.3 肺大肠病论治 |
3.3.1 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关系 |
3.3.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3.3 肺大肠病治疗特点 |
3.4 肺胃病论治 |
3.4.1 肺与胃的生理病理关系 |
3.4.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4.3 肺胃病治疗特点 |
3.5 肺脾病论治 |
3.5.1 肺与脾的生理病理关系 |
3.5.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5.3 肺脾病治疗特点 |
3.6 肺心病论治 |
3.6.1 肺与心的生理病理关系 |
3.6.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6.3 肺心病治疗特点 |
3.7 肺肝病论治 |
3.7.1 肺与肝的生理病理关系 |
3.7.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7.3 肺肝病治疗特点 |
3.8 肺肾病论治 |
3.8.1 肺与肾的生理病理关系 |
3.8.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8.3 肺肾病治疗特点 |
3.9 肺膀胱病论治 |
3.9.1 肺与膀胱的生理病理关系 |
3.9.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9.3 肺膀胱病治疗特点 |
3.10 肺皮肤病论治 |
3.10.1 肺与皮肤的生理病理关系 |
3.10.2 相关病证及其治法用药 |
3.10.3 肺皮肤病论治特点 |
4 仲景常用治肺法及配伍特点 |
4.1 仲景常用治肺法 |
宣肺法 |
降肺法 |
敛肺法 |
温肺法 |
清肺法 |
润肺法 |
补肺法 |
泻肺法 |
燥肺法 |
4.2 仲景治肺用药配伍特点 |
辛散酸敛 |
辛开苦降 |
苦泻甘缓 |
润燥结合 |
降气利水 |
寒温并用 |
5 讨论 |
5.1 以补益肺阳为特色 |
5.2 以祛除邪实为关键 |
5.3 以调理宣降为主法 |
6 仲景治肺病理法方药对部分肺系难治性疾病的指导 |
6.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6.2 肺癌 |
6.3 特发性肺纤维化 |
6.4 病毒性肺炎 |
6.5 过敏性鼻炎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40年仲景辨治肺病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基于《诸证析疑》考证的新安医家余午亭学术观点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余午亭与新安余氏医学 |
1.1 余氏生平简介 |
1.2 新安余氏医学传承概况 |
2《诸证析疑》成书、内容及流传考证 |
2.1 创作缘起 |
2.2 内容简介 |
2.3 流传考证 |
2.3.1 《诸证析疑》与《苍生司命》 |
2.3.2 《诸证析疑》与《迈种苍生司命》 |
2.3.3 《诸证析疑》与《方症会要》 |
3 余午亭学术渊源 |
3.1 溯源《内经》《难经》 |
3.2 宗法东垣丹溪 |
3.3 撷取历代各家 |
4 余午亭学术观点 |
4.1 临证重脉,舍从唯人 |
4.2 识症为先,参不妄用 |
4.3 中暑中热,不可同论 |
4.4 重视宗气,承前启后 |
4.5 方取平正,量人虚实 |
5 余午亭诊治经验举隅 |
5.1 治温病,甘寒清解 |
5.2 疗内伤,重视七情 |
5.3 治劳病,详析五脏 |
5.4 论臌胀,诸家同参 |
5.4.1 论臌胀水肿不同 |
5.4.2 纠三家所见之偏 |
5.4.3 定治臌胀之大法 |
5.5 祛火病,不尽寒凉 |
5.5.1 论火病之由 |
5.5.2 详论火病的分类与治疗 |
5.6 除痢疾,细辨虚实 |
5.6.1 痢症的辨别 |
5.6.2 痢症的治疗 |
6 余午亭治学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试述脏腑辨证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鼻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D]. 熊程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D]. 于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益气养血法调整高度近视患者中医状态的临床研究[D]. 罗晓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脱被征”之心肝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 杨诗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两汉隋唐时期肾藏象理论研究[D]. 王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咽喉反流性疾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黄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10)
- [7]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小柴胡汤对HepG2.2.15细胞影响的研究[D]. 万石川.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基于国家统编教材的现代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研究[D]. 赵程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9]仲景辨治肺病特色研究[D]. 武紫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基于《诸证析疑》考证的新安医家余午亭学术观点与经验研究[D]. 李永攀.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