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方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海青[1](2013)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文中指出2000年之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已获批运营、开建、筹划地铁的28个城市中有21个属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而面临新挑战。西安作为世界文明古都与中国古都的典范,其城市轨道交通从规划之初就备受各界关注。当前在我国,针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前期文物影响评估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理论、方法研究及相关实践,因而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决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课题。本论文以西安轨道交通规划项目与西安文化遗产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及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结构工程学、市政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概念及理论方法梳理;针对目前我国文物管理部门审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所关注的线网规划阶段、近期建设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分别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技术路线研究,探索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①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的筛选;②文物影响的评估范围的界定;③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的创新;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西安实践经验,构建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与评估导则,填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于文物影响评估研究的相关空白。论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包括了文物影响评估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针对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出文物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是西安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第四部分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第五部分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建构。本次论文首次以城市为单位,整体与系统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理论与方法;首次针对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进行文物影响评估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首次运用色彩学原理创建了文物影响评估因子―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实现定性定量评估轨道交通对文物带来的多重影响。
陈深琛[2](2020)在《基于三维打印技术条件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以鄂豫皖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外旅游业的运营模式也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发生转变。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纪念品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旅游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却较为滞后,存在着设计粗糙、同质化、缺乏文化创新性、产品更新速度过慢、品牌意识薄弱和区域文化特色不够凸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旅游纪念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已从以产品价值、文化属性、市场开发、产品包装等方面为主导的设计形式转向以旅游者需求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在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设计大趋势下,纪念品设计尤其强调在满足旅游纪念需求的同时还需承载与传播当地特色文化的功能。因此,新时代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应围绕旅游纪念品、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研究。将三维打印技术引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与生产环节之中,不仅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中可能出现的成本及技术限制问题,还增强了纪念品在形态设计上多样化的可能性,甚至可以提供非量产的定制化服务。同时,三维打印技术能够更紧密地加强旅游纪念品、旅游地与旅游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使旅游纪念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及旅游地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在近年来得到大众的重视与关注。但是,红色旅游纪念品作为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中延续旅游地红色文化的文创产品,其发展相对缓慢。通过调研发现,在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过程中,对各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的发掘与提炼仍未显现出各个红色旅游地的鲜明特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就是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及设计思维创新方法来改变旅游纪念品市场与设计的现状,使旅游纪念品设计不再受产地以、销售地及生产方式的制约,进而能够更好地为旅游者的纪念需求服务,增强旅游纪念品的价值与意义,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得以继承与发扬。
周琥[3](2007)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方法,在分析讨论构建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构成要素和支撑要素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划战略。
王萍[4](2016)在《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敦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生活、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两部政策的出台,也说明国家已经把发展旅游业提升到了战略层面,旅游市场的发展迎来了大好的政策环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省市都着力开发本地的旅游资源,提升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敦煌位于中国古代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以“莫高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本论文以整合营销传播为理论基础,在研究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定性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建构了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模式,结合敦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的现状,为敦煌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传播设计可行性方案。本次研究,笔者将整合营销、市场营销、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这种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不仅可以加大研究的深度还可以拓宽传播学的研究范围,这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也是难点所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敦煌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传播寻求更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其在科学的规划和整合中实现转型。
禹泽熙,范晓莉,张秋晨,权卓然[5](2019)在《我国滨海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总结天津市滨海新区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角度,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结构、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3个方面以及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滨海新区未来应在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的基础上,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及人文旅游,建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最后,针对该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覃海绍[6](2007)在《七百弄地区岩溶地质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文中认为广西碳酸盐岩分布面积89500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7.8%,分布在80个县(市),是我国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省份之一。岩溶景观品位高、类型全,其中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土地总面积30%以上的县(市)有50个,称其为岩溶县(市)。岩溶地区自然环境极其脆弱,基岩裸露,地形崎岖(以峰丛洼地、谷地地貌为主),岩溶发育强烈,地表水渗漏严重,地下水埋藏深,动态变幅大,同时又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人口贫困、水土流失加速,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着本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化县自然资源、地质环境复杂多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该区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开发与保护。尤其是被国际洞穴协会主席D.福特先生评价为与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共同构成了中国岩溶地形的三种类型的七百弄岩溶地质景观,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力度明显不够,相关的地质研究几乎是空白的。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不知如何有效地开发与保护,导致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且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地是全国贫困县中的贫困乡,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活条件相当恶劣,当地居民生活疾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外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旅游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如何引导当地人改变观念,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依据自身的优势合理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将是本文一个探讨的重点。正确认识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客观地认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和治理。为此,本文从旅游业综合开发角度进行了岩溶区资源及地质环境特征研究,分析了该区自然资源状况及岩溶地质环境特点,根据其自身综合条件及潜力提出了旅游发展方向。本文以大化县的七百弄地区为例,结合旅游学与地质学的特点,分析了本区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规律,景观特征及成因机理,与国内同类型旅游地质资源进行对比后,总结了本区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和成因规律,进而提出了本区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策略,探讨了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重点探讨了本区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科学开发价值。最后,对本区岩溶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提出了探索性意见。
杨振之,陈谨[7](2006)在《旅游产品策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在旅游开发中,旅游规划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能够经受住市场检验、较为成功实施的事例却不多,原因在于旅游规划中的灵魂———旅游策划的水平还有待提高。通过对旅游策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旅游产品策划进行论述与分析,可以构建旅游产品策划的支撑要素体系,并对其中的旅游资源要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作者在规划、策划编制中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傅求妹[8](2019)在《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带薪假期的延长,旅游正逐渐从简单的观光模式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变。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都是休闲度假产品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湖泊旅游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旅游小镇作为城镇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如何提升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档次,转变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发展模式成为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分别从研究湖泊旅游资源与旅游小镇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几种开发模式,对国内国外较有影响的旅游规划理论以及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本文将云南省抚仙湖海口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抚仙湖的自然环境与区位交通等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接着对抚仙湖流域内的内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归类,分析了当前抚仙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以及提出解决思路,然后再将前文的研究结果运用到海口镇的旅游开发中。本论文通过对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综合分析,总结在保护湖泊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对旅游小镇进行旅游开发提供建议与对策。
张侠[9](2009)在《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都市旅游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普遍受到关注,尤其是都市凭借多元的文化内涵、强大的城市功能和巨大的包容性,推动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体现了旅游的多重功能,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眼球,也对完善政府职能的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以政府经济学、旅游学、产业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和城市发展理论的多重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开展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综合研究。从泛旅游社会发展观出发,辨析了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区别;分析了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行政运行职能在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重要性;提出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模式;通过对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武汉市优化政府旅游行政职能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及本文的思路框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都市旅游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都市旅游竞合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进行了阐述;以政府职能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相关的理论依据;着重解析了都市旅游发展观。第三章分析了旅游发展对都市发展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旅游发展对都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系统关系和互动关系。第四章分析了政府职能对都市旅游发展的作用,在阐述部分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展中政府与产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旅游产业政策、政府投入与税收、管理体制等与都市旅游发展的关系,对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强度以及政府行为“泛化”现象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五章对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运作进行了研究;从基本职能、运行职能和部门职能三个方面界定了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阐述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主要职能之间、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发展阶段之间、都市旅游发展战略与职能运作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主要经验与不足;提出了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主要发展趋势。第六章研究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提出了优化的总体原则;着重阐述了行政运行职能的优化思路;总结了政府管制、政府主导和自组织三种职能模式;阐述了政府职能优化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财税保障和危机管理体系;根据都市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产业一体化、价值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三种职能优化途径。第七章分析了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和政府职能运作的现状,提出了政府职能优化的基本对策和建议。第八章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王芳[10](2018)在《基于地质旅游资源的旅游地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经济及旅游业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等都在不断提高,地质旅游作为具有科普与游览观光双重属性的旅游类型,已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为了能够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质旅游资源,实现地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以依托于地质旅游资源的地质旅游地为研究客体,通过多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尝试建立一个可以将之广泛应用于我国同领域地质旅游行业的一个评价体系。本文主要运用了特尔菲法(专家征询法)、层次分析法、分级标定评分法及模糊评定法等评价系统常用的评价方法,对地质旅游地现有资源及待开发资源中存在的各因子进行系统整合评价,进而得出适合旅游地发展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评价结果。本文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在对其地质地貌、地层构造及景区概况进行考察了解的基础上,对公园内相关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作专家意见征询表,运用特尔斐法获得第一手资料,接着通过层次分析法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各层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在各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旅游地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分级标定评分法给出各层评价因子的分级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结果的适用范围与应用前景,对地质旅游地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指出适合今后开发与再开发的规划方向与侧重点,以期能够促进地质旅游地及其所辐射区域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方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 |
1.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
1.1.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
1.1.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概况 |
1.1.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文物保护概况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2 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3 与文物影响评估相关的基本概念 |
2.2 与文物影响评估研究相关学科领域文献研究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类文献 |
2.2.2 环境工程类文献 |
2.2.3 城市规划类文献 |
2.2.4 结构工程类文献 |
2.3 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理论与技术路线研究 |
3.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文物保护的辩证关系 |
3.1.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给文物带来的负面影响 |
3.1.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给历史城市带来的正面效应 |
3.2 雅典地铁建设与文物保护实践启示 |
3.2.1 雅典地铁概况 |
3.2.2 雅典地铁规划建设与文物保护经验 |
3.2.3 雅典地铁建设文物保护理念 |
3.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博弈分析 |
3.3.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二者之间的博弈辨析 |
3.3.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双赢”模式 |
3.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路线研究 |
3.4.1 文物影响评估概念辨析 |
3.4.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目标与内容 |
3.4.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原则 |
3.4.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依据资料 |
3.4.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关键技术问题 |
3.5 小结 |
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评估因子研究 |
4.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相关文物影响因素识别依据 |
4.1.1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分析 |
4.1.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相关设计依据分析 |
4.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2.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因素分析 |
4.2.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2.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2.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3 小结 |
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评估范围研究 |
5.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标准研究 |
5.1.1 文物安全标准研究 |
5.1.2 文物景观环境协调标准研究 |
5.1.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的界定标准 |
5.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2.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2.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2.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3 小结 |
6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评估方法研究 |
6.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方法梳理 |
6.1.1 常用的评估方法 |
6.1.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方法梳理 |
6.2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研究 |
6.2.1 色彩原理 |
6.2.2 正片叠底原理 |
6.2.3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色谱设计原则 |
6.2.4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定义 |
6.2.5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的应用前景 |
6.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3.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阶段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3.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近期建设规划阶段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3.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可行性研究阶段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4 小结 |
7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西安实践 |
7.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 |
7.2 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 |
7.3 城市轨道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 |
7.4 小结 |
8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建构 |
8.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技术路线 |
8.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框架 |
8.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技术导则研究 |
8.4 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导则(草案) |
附 录A: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
附 录B: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相关参考 |
中国各省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概览 |
图目录 |
表目录 |
(2)基于三维打印技术条件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以鄂豫皖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选定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1.2.1 研究目的 |
1.1.2.2 研究意义 |
1.1.3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研究 |
1.2.2 国内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研究 |
1.2.3 三维打印的纪念品设计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应用价值 |
1.3.4 研究框架 |
2.旅游纪念品设计调查研究 |
2.1 旅游纪念品 |
2.1.1 旅游纪念品的定义 |
2.1.2 旅游纪念品的分类 |
2.1.3 旅游纪念品市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
2.2 旅游纪念品市场调研 |
2.2.1 国外旅游纪念品市场 |
2.2.2 国内旅游纪念品市场 |
2.2.3 国内外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趋同与差异 |
2.3 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
2.3.1 红色文化的定义 |
2.3.2 红色文化的旅游资源 |
2.3.3 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 |
2.3.4 鄂豫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发展现状 |
2.4 旅游纪念品中的三维打印技术 |
2.4.1 三维打印纪念品的市场现状 |
2.4.2 三维打印纪念品的设计特色 |
2.4.3 三维打印纪念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旅游纪念品与人及地域之间的关系问题 |
3.1 旅游纪念品与人的关系 |
3.1.1 互动关系 |
3.1.2 纪念意义 |
3.1.3 人文价值 |
3.2 旅游纪念品与地域的关系 |
3.2.1 应用价值 |
3.2.2 经济价值 |
3.2.3 文化价值 |
3.3 三者之间的联系 |
4.三维打印技术介入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4.1 目前旅游纪念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
4.1.1 材料的问题 |
4.1.2 结构的问题 |
4.1.3 功能的问题 |
4.2 三维打印技术介入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必要性 |
4.2.1 多样性的需求 |
4.2.2 制造技术的改进 |
4.2.3 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
4.3 三维打印技术赋予旅游纪念品更多的形式美学要素 |
4.3.1 材料与形式的要素 |
4.3.2 结构与形式的要素 |
4.3.3 功能与形式的要素 |
5.鄂豫皖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实践案例分析研究 |
5.1 红色文化精神的指导意义 |
5.1.1 鄂豫皖地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
5.1.2 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
5.1.3 振兴革命老区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
5.2 设计程序的拟定 |
5.2.1 设计问题的提出 |
5.2.2 设计问题的分析 |
5.2.3 设计预案的定位 |
5.3 设计思维的路径 |
5.3.1 设计思路详解 |
5.3.2 设计草图构思 |
5.4 设计方案的提出 |
5.4.1 功能分析 |
5.4.2 结构分析 |
5.4.3 材料分析 |
5.4.4 色彩分析 |
5.4.5 尺寸设计及人机关系分析 |
6.展望 |
7.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的构成要素 |
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的支撑要素 |
3 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划战略 |
3.1 正确把握开发策划中的资源要素 |
3.1.1 发现和挖掘资源的独特性 |
3.1.2 要善于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巧妙整合 |
3.1.3 把握体育旅游资源要素与产品要素间的逻辑联系 |
3.1.4 把握体育旅游资源的共生性 |
3.2 策划既需市场导向又需充分把握资源的本质特色 |
3.2.1 不能因为强调市场导向而忽略资源本质特色 |
3.2.2 体育旅游资源的本质特色需要合理释放 |
3.3 注意体育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 |
3.3.1 提高体育旅游资源的环保意识 |
3.3.2 强化保护投入力度, 加大资源环保经费的投入 |
(4)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敦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意义 |
2 理论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2.1.1 学科背景 |
2.1.2 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界定 |
2.2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综述 |
2.2.1 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的整合 |
2.2.2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整合 |
2.2.3 旅游目的地营销渠道的整合 |
2.2.4 整合营销互动系统的构建 |
3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建构 |
3.1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
3.1.1 传播学信息传播模式 |
3.1.2 整合营销传播模式 |
3.2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建构 |
3.2.1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要素分析 |
3.2.2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模式 |
4 敦煌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传播现状 |
4.1 敦煌旅游目的地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外部机遇 |
4.1.4 外部威胁 |
4.2 敦煌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 |
4.2.1 海外旅游市场 |
4.2.2 国内旅游市场 |
4.2.3 人口特征 |
4.3 敦煌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 |
4.4 敦煌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传播渠道 |
4.4.1 广告 |
4.4.2 公共关系 |
4.4.3 旅游推介促销 |
4.5 敦煌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传播媒介 |
4.5.1 报纸和杂志 |
4.5.2 广播和电视 |
4.5.3 户外媒体 |
4.5.4 敦煌旅游官网 |
4.5.5 敦煌市旅游局官方微博 |
5 敦煌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方案设计 |
5.1 基本原则 |
5.2 营销主体 |
5.3 战略制定 |
5.3.1 建立整合营销传播数据库 |
5.3.2 细分目标市场 |
5.4 信息接触 |
5.4.1 旅游前的信息接触 |
5.4.2 旅游中的信息接触 |
5.4.3 旅游后的信息接触 |
5.5 传播效果测量与评估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我国滨海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滨海新区现状 |
1.政府逐步重视湿地生态化建设,国家出台各类政策法规 |
2.经济稳步增长 |
3.社会职能较为完善 |
4.高新科技不断创新,带来核心竞争力 |
二、滨海新区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问题 |
(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调整。 |
(二)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仍待完善。 |
(三)滨海湿地等自然资源的战略地位仍有待提升。 |
三、研究方法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二)指标标准化。 |
(三)方案可行度综合指数计算。 |
四、治理措施及可行性方案 |
(一)保护并修复滨海湿地。 |
(二)利用滨海及候鸟资源,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
(三)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发展特色人文旅游。 |
(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
(五)建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促机制。 |
(6)七百弄地区岩溶地质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述 |
2.1.1 地理位置 |
2.1.2 交通状况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气候、植被 |
2.1.5 水文、土壤 |
2.2 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岩石 |
2.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第三章 七百弄地区岩溶地质研究 |
3.1 我国及广西岩溶概述 |
3.1.1 岩溶的定义 |
3.1.2 岩溶成因 |
3.1.3 岩溶发育的因素 |
3.1.4 岩溶类型划分 |
3.2 七百弄地区岩溶发育史 |
3.2.1 古岩溶的发育 |
3.2.2 新生代岩溶发育历史 |
3.3 七百弄地区岩溶的特征 |
3.3.1 岩溶单体形态 |
3.3.2 岩溶组合形态 |
3.4 岩溶发育的地质构造因素 |
3.4.1 断裂构造与岩溶 |
3.4.2 褶皱构造与岩溶 |
3.5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及岩溶水特征 |
3.5.1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
3.5.2 岩溶水特征 |
第四章 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开发 |
4.1 我国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
4.1.1 岩溶旅游资源的概念与性质 |
4.1.2 我国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划分依据 |
4.2 本区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特色 |
4.2.1 本区岩溶旅游资源的形成基础 |
4.2.2 本区岩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特色 |
4.3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
4.3.1 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的依据 |
4.3.2 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
4.3.3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4.3.4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
4.3.5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
4.3.6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评价及与桂林山水的对比 |
4.4 旅游资源开发布局 |
4.4.1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布局背景和原则 |
4.4.2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布局 |
第五章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 |
5.1 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5.1.1 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
5.1.2 开发与保护必须协调发展 |
5.2 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的可行性 |
5.2.1 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的意义 |
5.2.2 保护的可行性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建设旅游小镇的意义重大 |
1.1.3 湖泊水环境均呈恶化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 |
1.5.1 旅游小镇相关概念 |
1.5.2 旅游小镇的特点 |
1.5.3 湖泊旅游相关概念 |
1.5.4 湖泊旅游资源的类型 |
1.5.5 湖泊旅游资源的特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旅游开发模式相关理论 |
2.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2 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2.1 国内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2.2 国外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3.1 国内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3.2 国外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探讨 |
3.1 湖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湖泊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源多 |
3.1.2 过渡开发导致湖泊面积减少 |
3.1.3 湖滨景观设计不合理 |
3.1.4 湖泊旅游开发模式滞后 |
3.1.5 湖泊旅游与周边城镇的互动弱 |
3.2 旅游小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旅游小镇与当地居民互动缺失 |
3.2.2 对生态重视不够,环保意识较差 |
3.2.3 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吸引力不够强 |
3.2.4 旅游开发资金紧缺 |
3.2.5 相关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低 |
3.3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原则 |
3.3.1 生态安全和修复原则 |
3.3.2 系统性开发原则 |
3.3.3 区域功能分异原则 |
3.3.4 特色化开发原则 |
3.3.5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
3.4 湖泊保护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 |
3.4.1 从开发主体的角度 |
3.4.2 从旅游小镇依托要素角度 |
3.4.3 从旅游小镇开发结构的角度 |
3.5 国内案例分析 |
3.5.1 乌镇 |
3.5.2 千岛湖 |
3.5.3 湖州太湖 |
3.5.4 小结 |
3.6 国外案例分析 |
3.6.1 新西兰皇后镇 |
3.6.2 日本琵琶湖 |
3.6.3 小结 |
第四章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实践 |
4.1 抚仙湖周边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
4.1.1 地区概况 |
4.1.2 区位交通 |
4.1.3 抚仙湖旅游发展历程 |
4.1.4 抚仙湖客源市场分析 |
4.1.5 区域湖泊类旅游资源竞合分析 |
4.1.6 抚仙湖周边景区旅游资源对比 |
4.1.7 抚仙湖周边主要景区开发模式分析 |
4.1.8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4.2 前期资料收集与整理 |
4.2.1 海口镇概况 |
4.2.2 上位规划分析 |
4.2.3 现状分析 |
4.2.4 旅游资源分析 |
4.2.5 海口镇旅游开发SWOT分析 |
4.3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的应用 |
4.3.1 开发理念 |
4.3.2 项目定位 |
4.3.3 开发模式 |
4.3.4 旅游产品策划 |
4.3.5 从新旅游发展六要素角度拓展旅游业态 |
4.3.6 方案设计 |
4.3.7 多维度贯彻环保理念 |
4.4 后期运营 |
4.4.1 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链 |
4.4.2 全要素导入服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9)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旅游业科学发展需要政府职能转换 |
二、理论背景:政府职能研究需要多学科理论支撑 |
三、政策背景:科学发展观需要都市旅游业大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一、政府旅游行政职能研究评述 |
二、城市旅游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都市旅游与政府职能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都市旅游的特征、功能和发展趋势 |
一、都市旅游的特征 |
二、都市旅游的功能 |
三、都市旅游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都市旅游竞合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 |
一、都市旅游竞合的一般特征 |
二、政府职能的演变规律 |
第三节 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 |
三、城市发展理论 |
第四节 都市旅游的发展观解析 |
一、旅游发展观的演变 |
二、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解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发展对都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互动分析 |
一、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辩证关系 |
二、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互动分析 |
第二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经济影响 |
一、目的地的集聚效应 |
二、客源地的扩张效应 |
三、集散地的辐射效应 |
四、经济贡献及分析 |
第三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一、文化弹簧效应明显 |
二、文化首位度提高 |
三、社会影响的双重效应 |
第四节 旅游发展对都市环境资源的影响 |
一、旅游发展与都市环境资源的关系 |
二、旅游发展对都市环境资源的影响 |
三、都市旅游环境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职能对都市旅游发展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一、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分析 |
二、部分国家、地区旅游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含义与特征 |
二、部分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政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
三、中国旅游产业政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政府投入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政府投入与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
二、税收与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四节 管理体制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部分国家旅游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 |
二、中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演进和主要特点 |
第五节 政府行为与都市旅游业发展 |
一、都市系统和都市旅游产业特征 |
二、政府职能范围、强度与都市旅游发展 |
三、都市旅游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强度 |
四、政府行为"泛化"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运作 |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概述 |
一、旅游行政基本职能 |
二、旅游行政运行职能 |
三、旅游行政部门职能 |
第二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主要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一、政治职能:在旅游行政环境中趋于主导地位 |
二、经济职能:保障旅游活动实施的基础职能 |
三、文化职能:旅游活动的精神导向职能 |
四、社会职能:面向公众的社会形象职能 |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
一、都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
二、都市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利益相关者角度的政府职能与都市旅游阶段关系 |
第四节 都市旅游发展战略与职能运作 |
一、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职能 |
二、宏观发展战略与政府旅游行政职能 |
第五节 中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现实运作 |
一、中国主要都市政府旅游行政职能分析 |
二、中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作的主要经验和不足 |
第六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趋势分析 |
一、宏观层面:都市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职能 |
二、中观层面:社会互动职能 |
三、微观层面:支撑体系职能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 |
第一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原则 |
一、观念优化:全球化视角 |
二、依法行政:推动法制建设 |
三、顺应形势:调整基本职能配置 |
四、城市经营:全面强化营销职能 |
第二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运行职能的优化 |
一、规划职能优化:旅游规划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 |
二、组织职能优化:上下一致基础上的因地制宜 |
三、协调职能优化:效益最大化产生共同愿景 |
四、控制职能优化:赋予旅游部门社会监督权和公众服务权 |
第三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模式选择 |
一、政府管制模式 |
二、政府主导模式 |
三、自组织模式 |
第四节 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保障体系 |
一、政策保障体系 |
二、法律保障体系 |
三、财税保障体系 |
四、危机管理体系 |
第五节 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途径 |
一、旅游系统模式 |
二、旅游价值链模式 |
三、社会公众满意模式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优化 |
第一节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部门职能的演变历程 |
一、武汉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二、武汉旅游行政部门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武汉市都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总体概况 |
二、都市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 |
三、武汉与国内部分都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 |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武汉都市旅游发展 |
一、武汉都市旅游发展的市场情况 |
二、武汉都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判断 |
三、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四节 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与对策 |
一、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战略布局 |
二、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组织设计 |
三、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现实对策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发展观 |
二、市场竞合背景下都市旅游政府职能运作的演变规律 |
三、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相互关系 |
四、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模式选择 |
五、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提出了提出了政府主导模式的全新释义 |
二、提出了当前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主要着力点 |
三、提出了都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途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地质旅游资源的旅游地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基本原则 |
2 基于地质旅游资源旅游地的评价方法 |
2.1 基于旅游资源的旅游地评价的指导思想 |
2.2 基于旅游资源的旅游地评价的方法 |
2.2.1 特尔菲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2.2.3 模糊综合评定法 |
2.3 评价指标 |
2.4 旅游地旅游资源评价方案 |
3 地质旅游地评价体系 |
3.1 地质旅游地资源和相关旅游活动 |
3.1.1 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分类 |
3.1.2 旅游资源因子与旅游活动的关联 |
3.2 评价步骤 |
3.2.1 根据评价对象选取评价指标 |
3.2.2 组织合适的评价者 |
3.2.3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
3.2.4 建立评价模型 |
3.3 旅游地相关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 |
3.3.1 对目标旅游地内每一处旅游资源进行详尽的定量开发评价 |
3.3.2 选取区域内旅游资源个体进行详尽的定量开发评价 |
3.4 案例研究——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评价 |
3.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4.2 确定评价方法 |
3.4.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价结果 |
4 地质旅游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 |
4.1 地质资源要素评价范围 |
4.2 地质旅游资源外部条件评价范围 |
4.3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范围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方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D]. 常海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2]基于三维打印技术条件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以鄂豫皖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例[D]. 陈深琛.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1)
- [3]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探析[J]. 周琥. 体育与科学, 2007(02)
- [4]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敦煌为例[D]. 王萍. 重庆大学, 2016(03)
- [5]我国滨海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 禹泽熙,范晓莉,张秋晨,权卓然.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19(06)
- [6]七百弄地区岩溶地质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保护[D]. 覃海绍. 长安大学, 2007(02)
- [7]旅游产品策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杨振之,陈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 [8]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D]. 傅求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D]. 张侠.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0)
- [10]基于地质旅游资源的旅游地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D]. 王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