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介形类论四川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1](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郑淇[2](2021)在《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说明白垩纪是地质历史时期极端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火山频发、大规模大陆漂移和重要构造变动发生的时代。由于地幔柱岩浆活动频繁,导致白垩纪时期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淹没,海相地层广泛发育,但东亚地区仍然保持大陆环境,尤其在我国,陆相地层出露完整、发育齐全且研究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内,这些陆相沉积能为重建全球白垩纪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过程提供重要证据,有重大的研究意义。豫西南地区的晚白垩世盆地正处于秦岭、华北和扬子三个板块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分,这三大板块是晚白垩世盆地最主要的控盆断裂,具有长期复杂的动力变化和构造变形特征。淅川县的滔河盆地,白垩系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含有大量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前人通过沉积地层、构造特征和恐龙蛋化石等对该地区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滔河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方面的探索却尚未深入。因此,本文以滔河乡PM03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分析为主、岩相学为辅的研究手段,通过剖面沉积物样品中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总有机质含量、亚铁离子含量和主微量元素特征,对研究区晚白垩世古气候演化过程进行重建,为白垩纪陆相地层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本文通过对滔河盆地PM03剖面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沉积物SiO2含量最高,介于11.06%~61.44%之间;Ca O含量较高,介于6.54%~49.85%之间;Al2O3含量为1.15%~15.17%;Fe2O3含量为0.53%~5.97%;K2O含量为0.21%~3.17%;Mg O含量为0.85%~18.77%;Na2O含量为0.01%~1.88%。微量元素中Cl、Co、Cu和Zn元素的NASC标准化值均小于1,表现为明显的亏损;P、Ba、Cr、La、Mn和Nd等元素的含量较高,在剖面中表现为富集。沉积物的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介于-5.82‰~1.63‰(PDB)之间,氧同位素组成介于-9.57‰~-6.53‰(PDB)之间;碳酸钙含量在22.97%~72.99%之间;TOC含量分布在0.02%~1.00%之间;亚铁离子含量分布在0.57~2.14μg/kg之间。2.盐度指标Sr含量、Sr/Ba、Rb/K和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剖面沉积物形成于陆相淡水环境;氧化还原指标V/Cr、Ni/Co、和Cu/Zn都指示剖面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为弱氧化-氧化环境;ICV、CIA、Na/K、Ba/Sr的值及Na2O/K2O-CIA图解,指示沉积区属于中等-强烈风化环境,整体风化程度属于中等,指示沉积环境水体活动较强;干旱指数C的低值、Sr/Cu的高值及气候的双变量图解,指示研究区整体属于干旱的环境条件。3.PM03剖面高沟组为冲积扇-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马家村组为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寺沟组为辫状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交替出现。古气候经历了极度炎热干旱-暖湿多雨-半干旱-干旱的旋回过程。
覃祚焕[3](2020)在《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我国冀北地区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沉积连续、保存相对完整,产有着名的热河生物群,包括丰富的介形类等微体化石,是研究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热河生物群早-中期演化的理想地区。介形类个体较小、数量丰富、演化较快、较易保存成为化石,在非海相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探讨古环境的标志之一。前人对滦平盆地的介形类做过大量研究且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由于对介形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的过高估计和部分介形类分类单元的不同认识,给介形类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争议和困难。本论文旨在以介形类的分类学研究为主线,在详细的岩石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根据介形类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系统分析和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盆地间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对比。利用介形类化石的现今亲缘类群的习性,结合埋藏学等手段,讨论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演替。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整理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6条代表性剖面的野外描述,通过岩性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生物面貌等手段,建立了滦平盆地各剖面大北沟组-西瓜园组的划分和对比关系。系统整理和厘定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识别出介形类化石15属44种。大北沟组的介形类可建立Luanpingella-Eoparacypris-Ocrocypris组合带,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Tmiriasevia-Daurina组合带,西瓜园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Linnocypridea-Lycopterocypris组合带。其中,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带,包括:一段的Cypriidea dabeigouensis(富集)亚带、二段的Cypridea luanpingensis亚带、三段的 Cypridea sudcata亚带、四段的 Cypridea pangi 亚带。总结了大北沟组-西瓜园组其他门类化石的生物地层,以及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各分支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完善了冀北阶的相关内容。提出Cypridea在我国华北的最低层位的年龄为~130 Ma,年轻于J/K界线年龄。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连续沉积中相继保存的非Cypridea动物群与Cypridea动物群之间具有探索Cypridea起源的潜力,例如大北沟组的Eoparacypris和Daurina等属中的部分种类很可能是Cypridea的先驱分子。另外,大北沟组中繁盛的Luanpingella,很可能由“下伏”土城子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Djungarica中的某些种类演化而来。早期热河生物群向中期热河生物群的转换,包括Cypridea在大店子组的出现及快速繁盛,和大个体介形类向小个体介形类的演变,很可能响应了大北沟组-大店子组沉积时期逐渐升温的古气候环境。通过介形类化石的现生亲缘类群的生态特征,结合沉积学、其他指相化石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湖泊环境演替。
张超[4](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指出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构成贯穿东北及邻区的北东向岩浆活动带的一部分。目前关于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还存在争议,主要是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对大兴安岭地区影响的时空范围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研究区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和古太平洋俯冲带皆相距较远,是研究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远程效应转换的理想区域。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晚中生代岩浆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探讨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格架、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结合东北地区盆地演化、断裂活动以及晚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了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本文以“时代+岩性”的划分方式对火山岩进行年代划分,结合研究区内的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已发表的测年数据,可将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峰期为154Ma)、早白垩世早期(峰期为140Ma、130Ma)和早白垩世晚期(峰期为125Ma)。而且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岩浆活动存在短暂的间断(或变弱),同时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强度显着增强。晚侏罗世侵入岩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及少量花岗斑岩,其中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斑岩为A型花岗岩,侵入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3.111.6之间,TDM2年龄值为586Ma1369Ma。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其中新民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416TW16,164Ma)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流纹岩(16TW02,162Ma)属于高分异I型流纹岩,而其它酸性火山岩均属于A型流纹岩,火山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0.712.1之间,TDM2年龄值为5491714Ma。以上特征表明岩浆岩的原始岩浆应为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自额尔古纳地块向南到兴安地块北部、大兴安岭中段,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系列岩石的成岩年龄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成矿年龄逐渐变小,表明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东南向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有关。中侏罗世S型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C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发现,以及同期的变质事件和翼北-辽西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事件,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部(东经120°以西)―剪刀‖式碰撞闭合有关。晚侏罗世时期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在构造判别图解中均落入后碰撞花岗岩中,早期以I型花岗岩、高分异I型流纹岩和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晚期为A型花岗岩/流纹岩,暗示晚侏罗世早期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坍塌起始阶段的加厚背景下,处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阶段,晚侏罗世中晚期进入全面伸展阶段的拉张环境,表明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东部(东经120°以东)南向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后撤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的岩石组合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DRT和BBS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分别为-1.63.1、-11.72.6,TDM2年龄值分别为918Ma1776Ma、1385Ma2678Ma,说明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为埃达克质岩石,Mg#值和Mg O含量较低,锆石εHf(t)值分别为-2.35.8、3.08.3,TDM2年龄值分别为565900Ma、868Ma1355Ma,表明岩浆起源于地壳加厚过程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环境中。同期中-中酸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1.613.0之间,是遭受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上升的过程中有古老陆壳物质混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中。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中存在古老的捕获锆石以及负εHf(t)值,说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古老地壳物质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岩浆的Sr-Nd-Pb同位素特征暗示了地幔源区遭受俯冲流体交代,与区域上同期发育的构造事件共同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有关。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包括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该期侵入岩属于A型花岗岩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分别为-4.68.6和-0.110.2,TDM2年龄值分别为842Ma2035Ma、692Ma1634Ma,说明原始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以上特征共同揭示了区域性伸展环境的存在,这也得到了区域上广泛发育的A型花岗岩、变质核杂岩和裂谷盆地的支持。结合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的峰值年龄与松辽盆地及以东的地区岩浆活动的峰值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该期岩浆事件在大兴安岭地区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演化规律,这与松辽盆地及以东地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变化规律有所区别,结合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形成主要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坍塌后软流圈大规模上涌和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有关,研究区早白垩世晚期(125Ma)的岩浆活动主要与后者相联系。综上所述,本文初步总结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时空变化过程:晚二叠世-三叠世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东南向俯冲使兴安地块北部与额尔古纳地块形成活动大陆边缘弧;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俯冲洋壳的影响范围持续向东南迁移;中侏罗世晚期影响到大兴安岭南段;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西侧完成闭合,俯冲带沿缝合带向北东方向迁移过程中俯冲板片随之后撤,导致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形成弧后伸展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快速闭合驱动大洋板片向南发生平板俯冲,俯冲洋壳到达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完成最终闭合后,俯冲洋壳由南至北逐渐坍塌,使大兴安岭与华北板块北缘地区处于伸展背景。
滕晓[5](2020)在《新疆—青海侏罗纪叶肢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侏罗系以陆相沉积为主,这其中产出了丰富的叶肢介化石。由于叶肢介化石分布广泛、演化速度快、产出个体数量可观,因此在侏罗系的划分和对比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往的文献资料显示,我国西北地区含有丰富的叶肢介属种,但这些属种大都缺乏详细的描述和清晰的图版。此外,过去对叶肢介的鉴定主要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这使得叶肢介壳瓣上一些具有重要分类学意义的细微装饰没能被记录下来,从而降低了分类的准确性。基于这样的分类学结果来开展叶肢介生物地层学对比划分工作,其精确度也大打折扣。本论文作者选择了我国新疆和青海几条重要的陆相侏罗系剖面:准噶尔盆地的郝家沟剖面、红沟剖面,吐哈盆地的连木沁剖面,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大煤沟剖面,对其中的叶肢介化石进行分层采样,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来研究这些叶肢介。本论文共描述叶肢介12属20种,建立了 1个新属Punctatolimnadiagen.nov.和 6 个新种 Bulbilimnadia xinjiangensis sp.nov.,Nothocarapacestheria punctatus sp.nov.,Punctatolimnadia punctulosus gen.et sp.nov.,P.rotunda gen.et sp.nov.,Linglongtaestheria turpanensis sp.nov.,Punctatestheria foveolatus sp.nov.。此外还修订了Iliestheria,Nothocarapacestheria,Qaidamestheria和Tianshanograpta 等属以及Euestheria jingyuanensis的鉴定特征,并将原先鉴定为Triglypta manasica Wang,1985 的叶肢介修订为Linglongtimaesthera?anasica(Wang,1985)。据此新疆早侏罗世叶肢介共有5属9种:Bulbilimnadia xinjiangensis sp.nov.,Iliestheria nilkaensis,I.urumqiensis,I.xinjiangensis,Nothocarapacestheria punctatus sp.nov.,N.cf.soturnensis,Punctatestheria karamayensis,Punctatolimnadia punctulosus gen.et sp.nov.和P.rotunda gen.et sp.nov.。其中Nothocarapacestheria从八道湾组至三工河组都有分布,Iliestheria最高层位仅见于三工河组底部。Punctatolimnadia gen.nov.是三工河组中的主要叶肢介类群。新疆中晚侏罗世的叶肢介共发现了 8属11种:Aquilonoglypta cf.yabulaiensis,Euestheria cf.jingyuanensis,Sinokontikia lianmuqinensis,Tianshanograpta elongata,T.turfanensis,Linglongtaestheria?manasica(Wang),L.turpanensis sp.nov.,Turfanograpta elongata,T.?cf.huoyanshanensis,Punctatestheriafoveolatus sp.nov.,P.lianmuqinensis。其中三间房组仅见Punctatestheria foveolatus sp.nov.。Tianshanograpta和Sinokontikia lianmuqinensis仅见于七克台组顶部并以Tianshanograpta 占绝对优势,而Turfanograpta 与 Punctatestheria 的分子从七克台组中部到顶部都有发现。在三间房组、七克台组与头屯河组中并未发现Triglypta,因为具有同样壳形与类似装饰的个体中,只要保存了胎壳装饰的都显示其为具有小网的胎壳,不符合三饰叶肢介属的鉴定特征。
王燕[6](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林妙琴[7](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李高杰[8](2020)在《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文中指出全球碳循环是影响地球上所有表层储库的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之一,具有复杂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调节和推动气候短周期和长周期的变化。侏罗纪特别是中、晚侏罗世是全球古板块重组的时期,也是中生代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而稳定同位素记录,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显着变化提供了证据。论文以西藏羌塘盆地安多地区114道班剖面上侏罗统安多组黑色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研究剖面的成岩蚀变信息、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古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重建了东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的古海洋和古气候背景,分别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西藏安多114道班上侏罗统安多组系统采集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同步分析,建立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碳同位素曲线。通过与全球同时代地层碳同位素对比,西藏特提斯与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同时,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对比也显示,不同地域表现差异的长周期碳同位素趋势,这种差异与古大西洋盆地的打开造成的古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改变和进而造成的古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2)根据海水溶解二氧化碳[CO2(aq)]浓度与海洋浮游植物δ13CP和水溶二氧化碳δ13CCO2(aq)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关系,定量计算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大气CO2含量,结果可与前人利用植物叶片气孔法和古土壤碳酸盐结核碳同位素法相对比。这为古代大气p CO2含量的定量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对洋-气系统中含碳离子的碳同位素计算,显示晚侏罗世大气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δ13CCO2(g)介于-9.4~-4.3‰之间,平均-7.3‰;由全岩Ce异常指示的古海平面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这与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班公湖-怒江洋的关闭相联系。(4)海水δ13CDIC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分馏效应和生物分馏效应的共同影响。基于对温度分馏函数的拟合,以及引入的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残留DICS值之间的同位素质量守恒方程,定量化证实了生物分馏效应是控制安多114道班剖面碳同位素偏移的主要因素。当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DICS比值约为0.19时,就能造成海水碳同位素偏移5.2‰左右。(5)碳同位素和有机碳埋藏与古气候之间具有显着的可识别的沉积响应关系。温暖气候阶段,伴随水文循环的增加和大陆风化速率的加强,陆源营养盐向海洋输送力增强和生物生产力、有机碳埋藏率提高,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高δ13C值;寒冷气候阶段,陆源营养盐和有机碳埋藏的降低,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低δ13C值。碳同位素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符合基于海洋有机碳埋藏推断的古气候变化的解释。
张静雅[9](2020)在《胶莱盆地莱西地区上白垩统古环境记录》文中研究说明地球演化过程中,中生代时期火山活动频繁,处于显生宙温度最高的时期,这个时代保存有完整的地质记录,当时的古地理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发育有距人类时代最近的完整温室气候旋回。尤其是距今1.45亿年6600万年的白垩纪,是地球发展历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是地质历史中温度较高的时期,为典型的温室气候期。同时也是火山爆发频繁、地球圈层和生物界等发生了较多的重大变化事件、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时期。该时期海相地层极为发育,中国秦岭和青藏高原地区、新疆等地有陆相地层发育。陆相沉积形成于大气圈与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交界面上,可以有效地记录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古环境信息。科学界普遍认识到,重建陆相沉积的古气候记录可以为全面认识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证据,所以对白垩纪时期的陆相沉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胶莱盆地发育着白垩纪陆相地层,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前人通过恐龙化石及沉积地层对该盆地的沉积环境及演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古气候演化了解相对薄弱。本文以胶莱盆地莱西地区晚白垩世期间的陆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含量(TOC)、碳酸盐含量、Fe2+含量、主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等重建了晚白垩世时期该盆地的古气候演变特征,加深了对胶莱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晚白垩世胶莱盆地莱西地区大高岚剖面的分析研究,得到了以下的认识:(1)剖面沉积物中SiO2含量最高,为35.36%77.65%,Al2O3含量为10.58%17.49%,Fe2O3含量为2.14%8.94%,K2O含量为2.30%4.64%,MgO含量为1.19%4.23%,Na2O含量为0.1%1.9%,CaO含量为1.62%43.08%,CaO明显富集。微量元素Cr、Co、Nd等的含量较高,在剖面中富集,Nb、Sr、P则表现为明显亏损。沉积物的TOC含量在0.034%0.28%之间,碳酸盐含量在20.04%94.3%之间,Fe2+含量为0.26 mg/L1.47mg/L。(2)Ni、Sr元素的低含量、低Sr/Ba、Rb/K值,Ni/Co、V/Cr与氧逸度替代指标Cu/Zn的低值等共同反映出研究区沉积时期为陆相的氧化环境。低Rb/Sr值、高Sr/Cu值、高ω(CaO)/ω(Sr)值和极小的C值表明晚白垩世研究区整体环境较干热,气候波动明显。大高岚剖面大部分沉积物样品地球化学性质成熟度不高,为初次旋回的沉积物。从化学风化蚀变指数CIA和A-CN-K三角图可以反映出晚白垩世莱西地区经历了一个初等-中等的古风化作用过程,与较为干热有关。(3)根据主量元素特征,剖面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该地区的中酸性火山岩和八亩地组沉积岩。沉积物主要由河流短距离搬运,大高岚剖面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受河流水介质分异作用等的控制明显。(4)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变化较剧烈,后期水位较前期高,出现短期的水进-水退的快速变化,形成河道和河漫滩交替出现的现象。沉积环境的变化与气候存在耦合关系,莱西地区的气候经历了干热-高温多雨-暖湿,并最终向干旱发展的演变过程。(5)大高岚剖面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指示了恐龙可能生活在近水的河漫滩环境,湿度和温度有利于恐龙的产卵及孵化,这充分显示出生物事件与沉积环境在一定时间和区域上的耦合关系。
黄迪颖[10](2019)在《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中国侏罗系以陆相沉积为主,青藏地区、华南南部、东北局部发育了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侏罗系地层划分分歧较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结论很不一致.侏罗纪时期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塔里木板块已拼接,形成古中国大陆的雏形.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及北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形成重要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三叠-侏罗系界线(201.3Ma)在中国大致位于准噶尔盆地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之间,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自流井组之间.古大别山以北的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普遍缺乏早侏罗世早期沉积,暗示三叠纪晚期中国东部存在明显的隆升,形成广阔的山地及高原.早侏罗世中晚期华北北缘发育了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在京西盆地以杏石口组-南大岭组-窑坡组为代表.永丰阶和硫磺沟阶界线的时代和标志不清.大约在170Ma燕山运动开始影响中国,170~135Ma中国构造体制由近东西向的特提斯构造域或古亚洲洋构造域向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变.中侏罗世中期燕山运动(A1幕)以海房沟组或龙门组底部的一套同造山砾岩为代表,在燕辽地区形成了另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其底面大致相当于石河子阶的底界.玛纳斯阶的底界为中国北方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约161Ma,燕山运动火山幕, A2幕).侏罗纪的燕山运动很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造成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有关.约在161~153Ma发生了髫髻山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153Ma约为土城子组的底界,中国侏罗系陆相第5阶的底界应稍早于此,以头屯河组顶部的升温事件及生物组合的改变为标志,估计为155Ma.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约145.0Ma)在燕辽地区应位于土城子组一段的上部,在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安定组上部,准噶尔盆地位于齐古组上部,四川盆地位于遂宁组上部.中国陆相侏罗系整体特征是由早中侏罗世温暖湿润的成煤环境向晚侏罗世后期炎热干旱的红层转变.伴随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产生和发展在中侏罗世发育了燕辽生物群,广布于中国古昆仑山-古秦岭-古大别山以北地区,在晚侏罗世早期达到鼎盛,并随着干热气候的到来而逐渐消亡并南迁.
二、从介形类论四川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介形类论四川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
4.1 东北地层大区(I) |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
4.5 西南地层大区(V) |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
4.7.3 冈底斯地层区 |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
5 讨论 |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
6 结语 |
(2)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选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学科研究现状 |
1.4.2 白垩纪研究现状 |
1.5 创新点和论文工作量 |
1.5.1 创新点 |
1.5.2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状况 |
2.1.4 自然资源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沉积与地层特征 |
2.4 地层划分及岩性描述 |
2.4.1 地层划分 |
2.4.2 岩性描述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主微量元素测定 |
3.3 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3.4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3.5 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
3.6 亚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环境与古环境分析 |
4.1 沉积相演化模式 |
4.2 元素特征 |
4.3 古盐度 |
4.4 氧化-还原环境 |
4.5 古气候特征 |
第五章 滔河盆地晚白垩世古环境演化 |
5.1 研究区古环境演化过程 |
5.2 全球与研究区古气候记录的对比 |
5.2.1 地层时代 |
5.2.2 全球与研究区气候演化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 |
1.2. 冀北介形类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盆地基底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岩浆岩、火山岩分布概况 |
第三章 岩石地层 |
3.1. 地层剖面描述 |
3.1.1. 张家沟剖面 |
3.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 |
3.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 |
3.1.4. 大北沟剖面 |
3.1.5. 小东沟剖面 |
3.1.6. 李营剖面 |
3.2. 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2.1. 地层界线与标志层 |
3.2.2. 地层划分沿革 |
3.2.3. 李营剖面地层的归属问题 |
第四章 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 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 |
4.1.1. 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4. 大北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5. 小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6. 李营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 |
4.2. 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 |
4.3. 介形类组合带的时代 |
第五章 陆相早白垩世多重地层划分及白垩系底界探讨 |
5.1. 冀北其他门类生物地层特征 |
5.1.1. 叶肢介生物地层 |
5.1.2. 孢粉生物地层 |
5.1.3. 轮藻生物地层 |
5.1.4. 腹足类生物地层 |
5.1.5. 双壳类生物地层 |
5.1.6. 昆虫生物地层 |
5.1.7. 脊椎动物地层 |
5.2. 同位素年代地层 |
5.3. 磁性地层 |
5.4. 我国陆相J/K界线的研究进展 |
第六章 白垩系冀北阶的完善 |
6.1. 冀北阶名称、来源及存在问题 |
6.2. 层型剖面位置及描述 |
6.3. 岩石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
6.4. 生物地层划分对比 |
6.5. 底界层型与标志 |
6.6. 时代对比 |
第七章 介形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演替 |
7.1. CYPRIDEA的繁盛与古环境演替 |
7.2. 介形类与古湖泊深度 |
第八章 介形类演化谱系 |
第九章 介形类系统描述 |
介形虫纲CLASS OSTRACODA LATREILLE,1802 |
速足目ORDER PODOCOPIDA MULLER,1894 |
速足亚目SUBORDER CYPRIDOCOPINA JONES,1901 |
金星介超科SUPERFAMILY CYPRIDOIDEA BAIRD, 1845 |
女星介科FAMILY CYPRIDEIDAE MARTIN,1940 |
女星介亚科SUBFAMILY CYPRIDEINAE MARTIN,1940 |
女星介属Genus Cypridea Bosquet,1852 |
准噶尔介科FAMILY DJUNGARIDIDAE GOU ET HOU, 2002 |
达乌里亚介属Genus Daurina Sinitsa,1973 |
燕山介属Genus Yanshanina Pang, 1984 |
脊星介属Genus Ocrocypris Zhang, 2016 |
金星介属Genus Eoparacypris Anderson,1971 |
准噶尔介属Genus Djungarica Galeeva,1977 |
滦平介属Genus Luanpingella Su and Yang, 1981 |
球星介科FAMILY CYCL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达蒙介属Genus Damonella Anderson,1966 |
土星介科FAMILY IL Y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土星介亚科SUBFAMILY IL YOCYPRIDINAE KAUFMANN,1900 |
刺星介属Genus RhinocyprisAnderson, 1941, emend. Gou (in Hou et al. 2002) |
金星介科FAMILY CYPRIDIDAE BAIRD, 1845 |
真星介亚科SUBFAMILY EUCYPRIDINAE SARS,1925 |
假似斗星介属Genus Pseudoparacypridopsis Anderson,1971 |
狼星介属Genus Lycopterocypris Mandelstam,1956 |
浪花介超科SUPERFAMILY CYTHEROIDEA BAIRD, 1850 |
湖花介科FAMILY LIMNOCYTHERIDAE KLIE,1938 |
季米里亚介属Genus Timiriasevia Mandelstam, 1947 |
达尔文介亚目SUBORDER DARWINULOCOPINA SOHN,1988 |
达尔文介超科SUPERFAMILY DARWINULOIDEA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科FAMILY DARWINULIDAE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属Genus Darwinula Brady and Robertson, 1885 |
第十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1: 介形类系统描述英文翻译 |
附录2: 个人简介 |
(4)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
1.1.2 中亚造山带东段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与构造单元划分 |
2.1.1 东北地区构造格局 |
2.1.2 大兴安岭构造单元划分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断裂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晚中生代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岩石学特征 |
3.1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地质特征 |
3.2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
第4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时空分布 |
4.1 分析方法 |
4.2 定年结果 |
4.2.1 研究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定年结果 |
4.2.2 研究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定年结果 |
4.3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 |
4.3.1 晚侏罗世岩浆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
4.3.2 早白垩世早期火成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4.3.3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第5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5.1 分析方法 |
5.1.1 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2.2 锆石Hf同位素 |
5.3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3.1 ~14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2 ~14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3.3 ~13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4 ~13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4.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4.2 锆石Hf同位素 |
第6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1 晚侏罗世侵入岩岩石成因 |
6.1.2 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2.1 ~14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2 ~13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3 ~14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4 ~13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3.1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6.3.2 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岩石成因 |
6.4 大兴安岭南段的陆壳增生 |
6.4.1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多样性 |
6.4.2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不均一性:锆石Hf同位素证据 |
第7章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1 晚侏罗世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4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4.1 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引起的弧后伸展) |
7.4.2 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 |
7.4.3 早白垩世晚期(伸展环境)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疆—青海侏罗纪叶肢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地层背景 |
1.1 研究剖面 |
1.1.1 准噶尔盆地 |
1.1.2 吐哈盆地 |
1.1.3 青海地区柴达木盆地 |
1.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1.2.1 新疆北部地区 |
1.2.2 柴达木盆地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准噶尔盆地 |
2.1.2 吐哈盆地 |
2.1.3 柴达木盆地 |
2.1.4 模式标本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叶肢介生物群及对比 |
3.1 中国侏罗纪的叶肢介研究概览 |
3.2 新疆北部侏罗纪的叶肢介 |
3.3 叶肢介动物群序列及特征 |
第四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1.7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3.3.1 热河生物群 |
3.3.2 阜新生物群 |
3.3.3 孙家湾生物群 |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
4.1 阜新-义县盆地 |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
4.1.2 半拉山剖面 |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
4.2.1 于寺北剖面 |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7)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侏罗纪全球古地理变化 |
1.2.2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温度变化 |
1.2.3 侏罗纪全球古海平面变化 |
1.2.4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δ~(13)C_(DIC)值分布 |
1.3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及控制因素 |
1.3.1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 |
1.3.2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古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 |
2.3 侏罗纪地层特征 |
2.3.1 曲色组 |
2.3.2 色哇组 |
2.3.3 莎巧木组 |
2.3.4 布曲组 |
2.3.5 夏里组 |
2.3.6 索瓦组/安多组 |
2.3.7 雪山组/扎窝茸组 |
第3章 安多组地层特征及时代 |
3.1 剖面列述 |
3.2 地层时代 |
第4章 安多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第5章 样品成岩蚀变信息及有效性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分析与测试方法 |
5.2 显微构造特征 |
5.2.1 阴极发光特征 |
5.2.2 扫描电镜特征 |
5.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有机质含量 |
5.3.2 有机质类型 |
5.3.3 有机质成熟度 |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6 碳氧同位素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安多组碳同位素曲线及全球对比 |
6.1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1 无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2 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3 碳同位素差值(Δ~(13)C)变化曲线 |
6.2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全球对比 |
6.2.1 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6.2.2 有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第7章 晚侏罗世古海洋环境重建 |
7.1 古大气pCO_2 |
7.1.1 CO_2分压和含量定义 |
7.1.2 定性法 |
7.1.3 定量法 |
7.2 古海水温度 |
7.3 古大气pCO_2/古海水温度重建检验 |
7.4 古海平面变化 |
7.5 古海水δ~(13)C值 |
7.6 古有机碳埋藏 |
第8章 晚侏罗世全球碳循环驱动机制及古海洋演化 |
8.1 晚侏罗世碳同位素变化的主控因素 |
8.2 晚侏罗世古海水演化与碳同位素波动的成因关联 |
第9章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及碳循环响应 |
9.1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 |
9.2 古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可能响应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9)胶莱盆地莱西地区上白垩统古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垩纪时期全球气候研究 |
1.1.1 白垩纪气候的海洋记录 |
1.1.2 白垩纪气候的陆相记录 |
1.1.3 中国的白垩纪及古气候 |
1.2 胶莱盆地研究进展 |
1.2.1 胶莱盆地构造演化史 |
1.2.2 胶莱盆地沉积过程 |
1.2.3 胶莱盆地气候研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论文创新点与工作量 |
1.5.1 创新点 |
1.5.2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特征与区域单元划分 |
2.2 胶莱盆地沉积地层 |
2.2.1 盆地基底 |
2.2.2 盆地盖层 |
2.3 莱西大高岚地质概况 |
2.4 剖面地层描述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主微量元素测定 |
3.3 沉积物有机质(TOC)含量测定 |
3.4 亚铁离子含量测定 |
3.5 碳酸盐含量测定 |
第四章 环境分析 |
4.1 古风化强度指标 |
4.2 古气候 |
4.3 古盐度 |
4.4 古氧化还原环境 |
第五章 源区古地理分析 |
5.1 沉积相 |
5.2 主量元素与源区背景 |
5.3 源区判别 |
第六章 晚白垩世莱西地区古环境变化 |
6.1 莱西地区沉积时期古环境演化 |
6.2 全球及区域环境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中国侏罗系研究简史 |
3 中国陆相侏罗系地层框架 |
3.1 永丰阶 |
3.2 硫磺沟阶 |
3.3 石河子阶 |
3.4 玛纳斯阶 |
3.5 侏罗系第5阶 |
3.6 海相侏罗系 |
4 中国侏罗系地层对比 |
4.1 中国陆相三叠-侏罗系界线 |
4.2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
4.3 燕辽地区侏罗纪地层对比 |
4.4 华北和华南侏罗纪地层对比 |
5 中国侏罗系生物地层 |
5.1 叶肢介 |
5.2 介形类 |
5.3 双壳类 |
5.4 植物 |
5.5 孢粉 |
5.6 菊石 |
6 侏罗纪燕山运动 |
7 中国中生代的东部高原和高山 |
8 燕辽生物群 |
9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
四、从介形类论四川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
- [2]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D]. 郑淇. 兰州大学, 2021(09)
- [3]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D]. 覃祚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张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5]新疆—青海侏罗纪叶肢介的研究[D]. 滕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8]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D]. 李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胶莱盆地莱西地区上白垩统古环境记录[D]. 张静雅. 兰州大学, 2020(01)
- [10]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黄迪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