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糊聚类分析在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盛康丽[1](2021)在《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及区域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积极实现产业振兴,而金融是服务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工具。其中,保险,尤其是农业保险,可以直接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影响农业产值的变化。农业保险通过灾前和灾后对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影响农业产出与投入,进而影响到生产效率,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但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险发展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性,农业生产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等条件不同,使得在既定情况下,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进而对全国的农业产出造成影响,影响产业振兴目标的实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效率是多少?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是否存在区域差异?若区域差异问题存在,我国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从而提高我国农业产出的整体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的农业生产水平、助推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通过构造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作用机理,对于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理论起到了补充作用。已有文献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关系进行研究,而本文从产业振兴视角出发,研究农业保险通过各农业生产要素助推农业产出,对农业产出的效率产生影响。其次,本文采用超效率评价的效率评价方法,相对有效决策单元之间的排序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各地区之间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提供可能。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各农业生产要素造成影响,对其作用机制作重点研究,为指标选择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对助推效率及福利经济学、农业再生产、区域非均衡理论等进行梳理。第三章通过理论部分的铺垫,构建相关理论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作用机制。第四章基于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作用机理,确定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评价指标,评价样本期间内的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效率,并构建相关全样本回归模型和区域回归模型对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最后一章得出了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及区域差异相关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效率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全国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效率水平较高,平均水平达到0.99,近几年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从东中西部区域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水平的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具有区域差异,其中东部、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对于农业产出的助推效应显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04、0.08,弹性系数值较小,农业保险的助推农业产出效果有待提高,中部地区农业保险对于农业产出的助推效应不显着,这可能是由于中部资本投入不够所导致。另外西部地区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弹性系数最大1.12,东部地区化肥使用量的弹性系数最大为0.50。因此,提高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缩小区域差异,可以从设计区域性农业保险产品、提高农户教育水平、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加大农业技术投入等方面改进。
张旭锐[2](2020)在《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保障收益权为核心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我国27亿亩集体林地已基本完成确权发证,近5亿农民获得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在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和脱贫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林农作为林业经济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是林地利用最基层的行为决策主体,通过林业生产投入的提高以及林地流转价格的上升,获取直观的经济收益或提高规模效率,增加了农户收入。集体林区一般多位于贫困山区,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特点,为统筹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改变了以往因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生计单一、注重短期效益等原因导致的林地过渡开发现象,农户生计方式变得多样化,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林改后,林农的自然资本增加,外出务工导致人力资本减少,林业经营投入动力不足、撂荒现象时有发生,且林地生产效率低下,由于生计变化导致农户林地利用行为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集体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农户对经济机会的响应是驱动其对林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利用行为变化的最终因素,生计资本的性质与结构决定了林农的林地利用和生计策略行为决策,对林农的林地利用行为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农户家庭收入。因此,研究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及收入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区林业经营农户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础上,依据农户行为理论、生计资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营理论等理论,打破将林区农户作为同质整体的传统假设,构建了生计资本影响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陕西、江西两省654户农户调研数据,首先,利用熵值法对生计资本进行测算;其次,利用多项Logit模型、OLS回归分析法、分位数回归模型、DEA-Tobit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和门槛回归模型等在非农化进程下从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的双重视角深入探讨了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利用集约度、利用效率以及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林业经营农户特征及林地利用现状。调研样本分析发现,当前林业生产领域户主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多为中年人。林区农户受教育程度不高,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当前林业生产劳动力数量多以2人及以下为主,农户经营林地规模分布较为均匀,涵盖了大、中、小各类规模,但家庭收入不高,多集中于3-5万元之间。农户兼业方面,调查样本中56.12%的农户都进行了林业兼业生产,仅43.88%的农户没有进行林业兼业生产。样本农户林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均林地数量少、产出低、农户林地利用集约水平不高、林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等方面。(2)不同地域、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总体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陕西省农户的自然资本值略高于江西省,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值略低于江西省。商品林经营农户生计资本总值大于公益林经营农户生计资本总值。目前林区农户以弱资本型为主,占比为58.56%,表明林区多数农户的生计资本均处于较低水平。从生计资本分维水平来看,弱金融资本型与弱自然资本型农户占比最大,分别为70.03%和68.96%,强自然资本型和强金融资本型农户类型占比最小,分别为31.04%和29.97%。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在水平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生计资本结构差异与农户的生计类型特征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受生计资本水平值的影响,且这种差异将会影响到农户的林地利用及其收入。(3)大部分纯林户的林地利用方式都是选择用材林经营,纯林户在经济林和竹林的利用方式上比例差不多,对于林下经济的利用方式比例最小。生计资本影响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在资本禀赋水平上,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选择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在资本禀赋结构上,人力资本占优和社会资本占优对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存在显着影响效应。此外,生计资本异质性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如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占优显着影响纯林户林地利用方式;人力、自然、金融三者的资本水平和资本结构均显着影响林业兼业户的林地利用方式;人力、自然、金融资本水平显着影响兼业林业户的林地利用方式,生计资本结构对其影响不显着;社会资本占优仅对非林户的林地利用方式产生显着影响。(4)目前农户的林地经营劳动集约度均大于资本集约度,表明目前我国的林地经营仍在劳动集约经营阶段。从农户类型来看,兼业户的劳动集约度和资本集约度均最大,其中林业兼业户的劳动集约度最大,为0.492,兼业林业户的资本集约度最大,为0.454,其次是纯林户,非林户的资本集约度和劳动集约度均最小。虽然资本集约度和劳动集约度在不同类型农户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两者间的差距并不是太大,如对于林业兼业户而言,资本集约和劳动集约的差距为0.009,这也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提高,但整体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并未从劳动集约向资本集约转化,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资本的异质性导致劳动和资本间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影响农户的林地利用集约度。此外,生计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程度变化规律具有较大的差异。(5)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的纯技术效率都普遍高于其规模效率。此外,农户林地经营的综合技术效率在不同的商品林经营类型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而言,经营用材林农户的综合效率为0.204,几乎是经营经济林农户综合效率0.121的两倍,经营竹林农户的综合效率最低,为0.096。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户林地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而且针对不同林地利用方式农户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具体而言,经营用材林农户生产效率主要受劳动力数量、家庭住房价值、能人数量、对林地未来的调整预期等影响;经营经济林农户效率主要受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融资渠道、对林地未来的调整预期等影响;经营竹林农户效率主要受农户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林地面积、家庭住房价值、融资渠道、对林地未来的调整预期等影响。(6)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具有直接影响,农户林业收入受到生计资本分维水平及结构的制约。农户资本禀赋越丰富,越有助于改善家庭的生计状况,对提高林业收入具有明显作用,其中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正向影响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对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结构分析中,人力资本占优和金融资本占优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表明不同资本结构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具有显着影响效应。此外,生计资本分维水平和结构对不同林地利用方式农户收入影响具有异质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收入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人力资本低于门槛值0.521时,人力资本对林区农户林业收入的作用并不显着,当人力资本高于门槛值0.521时,人力资本对林区农户林业收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当人力资本高于门槛值0.521时,自然资本能够显着增加林区农户林业收入;而无论人力资本处于何值,金融资本均对林区农户林业收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当社会资本低于门槛值0.188时,金融资本对增加林区农户林业收入效果不显着,当社会资本高于门槛值0.188时,金融资本能够显着增加林区农户林业收入。(7)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林业扶贫作用,提高农户林业收入水平;二是要实施差异化生计策略,优化农户生计资本结构;三是要重建农户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优势;四是要关注农户林业政策感知,营造良好林业生产环境;五是要大力促进农户林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六是要不断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着力提升农户金融资本。
王诗涵[3](2020)在《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明确现代农业新阶段的发展路线和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关键,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要解决好农村的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农业,而发展农业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我国农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我国农业的发展主题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湖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更肩负着新时代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使命,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更是维系着整个中部地区甚至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关乎我国新时代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进程。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分析主要是以国家、北方省份等为主体的分析,本文研究湖南省的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正是希望补充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的有关内容,拓宽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的视角,为提高湖南省甚至中部地区的农业综合效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有效的借鉴。本文首先说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内容,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分析了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相关基本理论,为文章的研究内容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依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的现实情况、政策权威规定、现有研究成果和对效率评价的内在要求等,构建了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再次,通过分析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的现状,发现问题,充分地说明研究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重要性。再次,结合相关样本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自身纵向、与中部其他五省横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评价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水平,为下文提供改进对策建议提供量化依据。最后,总结实证分析结论,针对性提出提升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阮珺[4](2020)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的发展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环境保护。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趋紧、生态破坏、农产品质量堪忧等问题,要想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向生态化、绿色化转型。作为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作为财政支农体系中投入最实、综合效益最好的资金之一,在新的时代,应该遵循绿色发展新理念,助推农业的绿色转型。作为衡量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工具,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并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农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应该摒弃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通过研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结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本研究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体制机制,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为目标。在界定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以生产效率理论、农业公共投资理论、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和传导路径。然后,构建了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通过包含非合意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和时空演变分析。最后,运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从省级层面实证检验了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ML指数分解值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和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根据回归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将农业生态价值作为合意产出纳入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中,更加综合地评价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为切入点,考虑到了区域的差异,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差异化的对策建议。但是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中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价值的测算有待改进;另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所选取的控制变量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够全面,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周晓时[5](2019)在《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农户采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投入已成为理性选择,中国农业生产进入转型升级新时期。200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探索建立并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体系。此后,农业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和农户整体采用比例偏低等问题。农业机械化在实践上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手段,在理论上则是观察农业生产变动趋势的最佳研究对象。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产出,如何正确总结1978年以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对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转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和Barnum-Squire农户理论模型框架,采用规范的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及其生产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农户农业机械的使用行为分析以及农业机械使用对农业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具体而言:第一,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厘清1978-2017年间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历史变迁和相关基本事实,包括系统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投入及产出的变动趋势;第二,研究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微观基础。从农户需求角度出发,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大样本数据库,利用多元Logit模型探究影响农户对无机械化生产、半机械化生产和全机械化生产三种类型选择的驱动因素,分析农户使用农机来源,考察农户农机选择的差异化来源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第三,探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递归混合过程模型,在控制互为因果内生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替代效应;第四,考察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的节约效应。基于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内生转换模型,控制由可观测和不可观测两种因素带来的选择性偏误,准确评估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量的节约效应;第五,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探究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基于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控制方程分析框架克服内生性问题,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的异质性效应;第六,全面考察农业机械使用对农业产出的综合影响。基于农户种植业生产数据,采用一个全新的农业机械化类型指标体系反映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农业机械使用情况,以土地生产率反映种植业综合产出,通过多元内生转换模型控制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自选择效应,考察不同类型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土地生产率的影响。论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到了结构调整、质量导向的发展新时期;第二,购买农机服务和自购农机是农户使用农机的两大主要来源。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及其对农机来源的选择行为受到了耕地规模和土地确权因素的显着影响。第三,农业机械使用可以显着降低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农药投入。第四,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低产农户通过使用农业机械获益更多,扩大耕地规模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的产出效应。第五,农业机械使用可以显着提高土地生产率,且机械化程度越高,土地生产率越高。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基于速水佑次郎—拉坦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和Barnum-Squire农户模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作用机理。第二,在研究视角上,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置于时空变动的视角下,全方位观察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从微观农户视角出发,分别考察了农业机械在施药环节、耕地环节和农户种植业生产全过程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第三,在对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评估模型的选择上,采用较为前沿的递归混合过程模型、两阶段控制方程和内生转换模型,控制了由可观测和不可观测因素造成的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自选择偏误问题,估计结果更加稳健和可靠。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四点政策含义:第一,推动农业机械化供给侧改革需要优化农机结构、融合农机农艺一体化;第二,大力推动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发展,降低小农户用机门槛,促进我国农户生产技术升级;第三,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第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促进农户机械化生产。
吴华增[6](2019)在《二元金融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变迁及其收入效应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金融不仅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还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之一。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性。农户增收问题不仅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力点,更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小康的关键点。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金融服务“三农”问题有必要从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基础——农户这一“关键点”出发。农户借贷行为是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因素,对于农户而言,从金融机构获得借贷资金,一方面可以优化农户家庭的资产配置状况,抓住生产经营的市场机会,在短期内提高家庭收入;另一方面也可将借贷资金投入到生活类消费支出,通过当期的借贷投入,平滑消费,减少防卫性过度储蓄,进而实现农户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但同时农村地区的农户普遍面临着信贷约束,即有借贷需求的农户受自身条件束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借贷资金。信贷约束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有借贷需求的农户可以从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侧角度增加农村金融供给,降低农户进入正规金融市场的门槛,进而优化农户的借贷行为。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农户借贷规模是农户借贷行为的核心,农户借贷渠道是农户借贷行为的来源方式,而农户借贷用途是农户借贷行为的支出方式,农户借贷规模、农户借贷渠道和农户借贷用途是反映农户借贷行为的不同纬度,因此研究农户借贷行为需要从农户借贷渠道、农户借贷规模和农户借贷用途等三个方面考虑。基于此,本文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研究了农户借贷行为、农户借贷行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借贷渠道选择、农户借贷规模选择和农户借贷用途选择的作用机理,同时从理论上阐明农户借贷行为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利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农户借贷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户借贷行为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本文不仅从整体上研究农户借贷行为的选择以及农户借贷行为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二元金融条件下不同类型农户借贷行为的选择差异以及农户借贷行为对不同类型农户收入影响的差异;最后,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证实了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滞后效应,而且还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滞后效应。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统计描述性分析。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农户借贷规模、借贷用途和农户家庭收入均存在着拐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户越偏好于从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南方农户的借贷用途主要用于生产投资,北方农户的借贷用途主要用于生活消费;东部和西部地区农户家庭的收入和农业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南方地区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高于北方地区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无借贷的农户家庭收入高于有借贷的农户,借贷渠道单一的农户其收入高于借贷渠道多样的农户;第二,农户借贷渠道选择分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户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农户借贷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户社会资本水平提升会促使农户借贷渠道由非正规金融转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富裕农户比贫困的农户更容易获得借贷,农户社会资本主要影响中等农户和贫困农户借贷渠道的选择,对富裕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三,农户借贷规模选择分析。农户家庭资产和社会资本越丰富,农户借贷规模越大,同等条件下金融机构对农户放贷时,首先考虑的是农户家庭内所拥有的资产,农户的家庭资产和社会资本对富裕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农户的家庭资产和社会资本主要影响纯农户的借贷规模,而对其他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小;第四,农户借贷用途选择分析。农户家庭所拥有的资产越多,农户越偏向于生产类借贷;农户家庭消费支出水平越高,农户生活类借贷支出就越多,富裕农户偏向于生产类借贷,而贫困农户偏向于生活类借贷,对于纯农户而言耕地面积越大,越偏好于生产类借贷,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农户更偏向于将借贷资金运用到生产类投资;第五,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的影响。农户借贷规模越大,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就越高;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借贷更能提高其家庭收入水平;农户借贷资金无论用于何种支出均能够提高其家庭收入,但借贷资金运用到生产类投资用途上更能够提高其家庭收入;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于生活类消费支出对家庭非农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于生产类投资对家庭农业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的影响会滞后到五期;农户借贷行为对贫困农户和从正规金融借贷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富裕农户和中等农户将借贷资本用于生活类用途更能提高其家庭收入,而贫困农户将借贷资本用于生产类用途更能提高其家庭收入。研究结论表明,任何情况下农户都存在着借贷需求,但不同类型农户的借贷需求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农户借贷行为能够显着地提高其家庭收入水平。基于此,本文从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优化农户借贷行为和提高农户收入角度得出了八点政策启示。
杨芳[7](2019)在《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小农户始终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但要素供需不平衡、生产条件不完善、制度配给不充分,使得小农经济基础依然薄弱。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关系”作为中国社会格局的核心模式(费孝通,1948;梁漱溟,1949),与市场机制共同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何清涟,1998;Allen et al.,2005),从而有助于改善小农户的生产决策,加快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事实上,“关系”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被称为“社会网络”,是中国社会“人情-面子”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资源配置的一个特殊媒介。无论是基于农业生产上的共恰互助,还是地理上的不可分割,亦或是基于文化传统上的传承共融,在既定社会环境下,农户家庭均形成了以血缘、旧地缘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网络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和职业转换,催生出的以业缘、新地缘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网络,并包含了丰富的异质性社会资源。在社会网络分化过程中,农户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农地“三权分置”大大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动性,为农户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基础性的要素支持,进而改变其他生产要素匹配状况,促使农户生产决策发生变动。在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探讨社会网络(非正式制度因素)在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决策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厘清“农户”“社会网络”“农户生产决策”等概念的基础上,以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家庭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网络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逻辑思辨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转型时期农户社会网络的动态分化特征,重点在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土地要素配置(农地流转)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物质资本投入(流动性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关注了受要素配置约束较为明显的种植决策问题。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转型时期社会网络对反映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要素投入决策和反映“粮食安全”的农户种植决策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是怎样的?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农业生产要素——土地,是如何在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要素投入决策和种植决策)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包括:(1)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测度。农户、社会网络、农地流转和农户生产决策作为本文特定的研究对象,对其内涵、外延、边界的准确把握,是本文的逻辑起点;(2)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和农户生产决策事实特征描述。对农户社会网络和生产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展现研究问题宏观现象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农户农地流转和农户生产决策的事实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初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挖掘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为统计推断和实证研究提供客观的现实依据;(3)社会网络对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其一,农户农业生产决策是各生产要素联合匹配的结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户改变生产经营规模奠定了制度基础,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缺乏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其投入决策具有特殊性。因此,首先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予以验证。其二,在土地要素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社会网络对物质资本投入(生产性投资)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两个投入决策的影响;(4)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考虑,以及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约束较为明显等特征,最后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此外,在微观数据的验证过程中,还尝试了从农户异质性、区域差异性等维度进行了分析;(5)优化农户生产决策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在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要素投入决策和种植决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以改善农户农业生产决策为目标,从加强城乡要素流动性、改进农户社会网络关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提高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等方面,构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迁,并呈现出传统封闭和现代开放的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是“乡土性”的,起源于农业社会。“差序格局”是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核心特点,表现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疏远近的传统社会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城乡要素的流动,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整体上表现出了分化特征,从区域层面看,沿海工业化村庄和华南宗族型村庄仍具有较强的内聚力,而北方分裂型村庄和长江流域原子型村庄内聚力逐渐减弱,内部结构更加稀疏松散。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趋势为农户社会网络分化提供了外部条件。(2)农户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对其生产决策的影响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看,随着转型时期市场深化改革,新型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而传统社会网络的影响逐渐弱化。原因在于新型社会网络能够为农户提供异质性资源(包括通过业缘和新地缘等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信息、技术,通过人际交往培养的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的提升等),从而促进了农户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这与Granovetter提出的“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概念相似,前者拥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具有同质性,后者则相反。相对于传统社会网络,新型社会网络在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中发挥着更加显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弱关系”假设(Granovetter,1973)。(3)传统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未产生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的农地流转效应显着。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化的渗透作用下农户社会网络开始分化,并表现出两极化特点,即传统社会网络的社会功能开始弱化,新型社会网络的社会功能逐渐强化。经验分析表明:总体上看,传统社会网络并未影响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而提供异质性信息和资源的新型社会网络促进了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并表现出了农户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会弱化传统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出效应,而强化新型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出效应;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传统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入效应,而弱化新型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入效应。(4)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张,农户生产性投资水平有所提升。农户社会网络既有利于农户农业流动性要素投资,也有利于农户机械投资。随着农户土地规模的扩大,社会网络仍然对农户流动性要素投资有促进作用,但并未对农户农业机械投资产生调节作用,这一结论符合农业机械使用的现实情况:目前中国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机械作业主要来源于机械服务,而非机械购买(Yang et al.,2013;Zhang et al.,2017),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分工经济和农业服务外包的出现。另外,在不同的流动性投资阶段,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也有所不同,即在土地经营规模约束下,社会网络与农户流动性投资呈U型关系。但对农户的机械投资并未表现出这一特点,这与相对成熟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有关。(5)传统社会网络对农业劳动力投入未产生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明显促进了农业劳动力投入。由于劳动力投入的代理变量选择和生产要素联合决策等原因,新型社会网络并未通过扩大劳动力约束边界而使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而是产生了相反的作用。从区域层面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结果并未发生变化;而从作用程度看,东部地区新型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程度更大,中西部相对较小。由于农户土地规模调整幅度较小,并未发现土地转入在社会网络与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但土地转出在传统社会网络与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发生了中介效应。(6)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张,农户在总体上表现出了“离农”趋势。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既抑制了农户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也抑制了其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即农户社会网络的扩张及分化均导致了农户趋于摆脱传统种植业的发展趋势。从农户异质性看,传统社会网络抑制了纯农户的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并促使其倾向于“趋粮化”的种植结构;传统社会网络抑制了兼业户的经济作物种植决策,而新型社会网络既抑制了兼业户的粮食种植决策,也抑制了其经济种植决策。从区域差异性看,两类社会网络均抑制了粮食主产区的农户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并促使其倾向于“趋粮化”的种植结构;两类社会网络均抑制了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的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且新型社会网络促进了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的“非粮化”的种植结构。根据分析结果,农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也符合转型时期小农的发展需求。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从小农户的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出发,考察了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对其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的影响,主要反映了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非正式制度在农户生产决策中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社会网络在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中并未发生显着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明显促进了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而现有研究认为社会网络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着,其原因在于这些文献中采用了传统社会网络的测度指标来衡量农户社会网络。相较于已有研究,从社会网络分化角度去研究农户土地要素配置及其生产决策具有一定创新性;(2)使用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赋值方法构建了农户社会网络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社会网络分化、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的界定,结合现有研究对社会网络度量指标的选择,在CFPS中分别选择代表亲缘和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网络异质性的变量对农户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进行量化。不仅弥补了社会网络度量单一性的缺陷,也体现了中国国情农情情境下农户社会网络特征,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社会网络研究边界和研究范畴;(3)从社会网络资本属性的角度考察了小农户的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农户农业生产决策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生产要素和新型生产要素的重新选择、匹配和组合,以往研究重点考察了社会网络对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某一种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而本文重点讨论了农村“熟人社会”和“契约社会”交织的社会格局下社会网络在动态分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有助于农户跨越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信息鸿沟”或“资源鸿沟”,改变了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路径,进而在这一问题的研究框架构建上表现出了创新性。
张建[8](2019)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户生计策略和福利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市场化建设与完善以及政府对土地流转的干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例和土地流转规模逐渐增加。农地流转市场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户土地产权构成和农业生产效率,还对农户资源配置效率、农地规模经营水平和非农劳动力配置产生很大影响,农户土地流转参与也必然对其生计策略和福利水平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回答: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户生计策略和生计多样化有何影响,农户资本效率和福利水平是否因为参与土地流转而增加。为此,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SLF),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与农户土地流转参与—生计策略及生计多样化—生计资本(劳动力)效率—福利水平变化”这一逻辑框架,在梳理我国农地流转政策变迁和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农民生计(生计策略、收入、贫困)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农地流转与农户生计策略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将农户生计策略界定为种植经济作物和参与非农就业,以代表农户农业多样化策略和非农业多样化策略。实证研究中用到多变量probit(multivariate probit,MVP)模型,对农户土地流转和生计策略决策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联合估计;其次,本文研究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农户生计多样化界定为农作物多样化和非农业多样化,并分别以农户种植农作物种类数和非农就业多样化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来度量。实证研究中,为避免模型内生性问题,选择基于工具变量法的似不相关Tobit模型进行了估计;再次,本文研究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资本(劳动力)效率的影响,劳动力生产效率划分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多项 Logit 内生性转换回归模型(multinomial endogenous switching treatment regression,MESTR),以控制可观测和不可观测异质性因素对估计造成的偏差;最后,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和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农户收入划分为人均总收入、人均农业收入、人均非农就业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实证研究中,本文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动态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了估计。经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有利于优化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农户土地转出后降低了农作物多样化程度,并逐步退出农业生产领域,生计活动转向非农就业;农户转入土地增加了种植经济作物的概率,并提高了农作物多样化程度。由于土地流转规模存在很大差异,农户转入一定规模的土地后才会朝着农业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二,总体而言,农户土地转入与经济作物种植决策正相关,与非农劳动力转移决策负相关。土地转出与种植经济作物决策负相关,与非农劳动力转移决策正相关。土地流转与农户生计策略的关系与农地流转规模与机械化进程相关,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土地转入与劳动力非农配置之间未有显着关系,但大规模的土地转入与农户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和非农就业决策显着负相关。机械化替代可能性较高的平原地区土地转入决策对农户生计决策未有影响,而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高山、丘陵、高原等地区土地转入决策与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和非农就业决策分别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第三,总体而言,农户转入土地增加了农作物多样化程度,转出土地后降低了农作物多样化程度,未发现土地流转对农户非农多样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不同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发现只有大规模的土地转入降低了农户农作物和非农业多样化程度。将样本按照机械化程度高低划分为两组,发现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土地转入对农户农作物多样化程度未有影响,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土地大规模转入会降低农作物多样化程度;第四,农户转入土地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 55%,但非农劳动生产率小幅度降低了 6%。此外,研究还发现转出户的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分别降低了 13%和9%。转入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转出户非农劳动生产率之所以降低,是由于土地转出使得边际生产效率较低的农户投入非农就业,反而间接的降低了农户家庭整体的非农劳动生产率;第五,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户收入,降低了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中,土地转入主要增加农户的农业收入,土地转出增加了农户非农就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土地转入规模对农户收入存在差异,中等规模的土地转入对农户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农业收入的增加效应最明显,大规模土地转入尽管增加了农户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农业收入,但也显着降低了农户人均非农就业收入。农地流转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研究表明,土地转出显着降低了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土地转入并未发现这一规律。研究农地流转通过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对农户收入和贫困的间接影响发现,农地转出后农户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户收入增加和贫困发生率降低等中介效应存在,农地转入后农户种植经济作物进而降低贫困发生概率的中介效应存在。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优化农户生计多样化策略选择、促进转入户生计策略向农业专业化转变、促进转出户生计向非农多样化发展以及增强转入户规模经营效益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土地市场化建设,提高农户土地流转参与率和流转规模;做好非农就业培训、生产贷款和补贴政策;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降低农业机械化服务推广成本等。
邹璠[9](2019)在《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农机制造业出口效应评估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自2004年开始,我国农业部与财政部出台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即农户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群体在购买指定的农业机械品种时,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资金补助。近年来,在政府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出口贸易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并出现了大额贸易顺差。但在出口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出口额以及贸易顺差额虽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是增长率却逐年下降;二是我国出口的农业机械产品大多为中小型低端机械,产品质量不高,技术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就农机生产企业的来看,出口贸易绩效或竞争力水平提升的关键不仅在于短期内扩大份额或增加数量,还在于在长期发挥产品质量优势的积极作用。由此,本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对农机制造业不同方面出口贸易的影响。本研究结合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以及农业部历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并运用PSM倾向得分匹配法及OLS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分别从企业层面和产品层面实证评估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出口效应。研究结论主要有三点:(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于不同维度的企业出口贸易影响不同。在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方面,补贴政策的影响表现为显着增加享有补贴的农机制造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概率。农机购置补贴主要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进而通过企业出口“自选择效应”作用于出口概率;(2)在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以及出口产品质量方面,本研究分别基于产品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分析。在产品层面上,农机购置补贴显着降低了非补贴产品的出口质量与出口规模,并显着增加了补贴产品的出口质量。主要是由于企业将更多的研发投入以及资源分配在少数补贴产品上。然而,由于补贴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面向于国内市场,因此其出口规模甚至出现了显着下降。(3)在企业层面上,由于补贴产品仅占企业全部生产产品的少数,农机购置补贴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因而其对补贴企业出口规模以及出口产品质量的总体效应为负。本研究结论对于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局限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三点政策优化改善建议:一是可以继续持续推行农机购置补贴这一重要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以促进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二是在制定及筛选补贴目录时应当更有针对性地精准指向、谨慎添补,将质量指标纳入选择因素,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鉴定机制,引导并鼓励企业靠质量获得国内及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可以实行例如新型农机产品补贴、研发补贴、信贷或财税政策、农机科研专项资金等相应的配套政策以全方位的促进农机工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郭海月[10](2018)在《中国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截至2016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达148.85亿美元,约为2005年(5.12亿美元)的29倍多。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行为规律,对进一步推动农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涉农市场与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利用统计数据、从多角度统计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并基于典型企业案例定性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实证部分根据投资步骤与逻辑,将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企业是否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对外涉农直接投资企业的目的国选择与进入东道国的模式选择。本文利用商务部的《对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筛选而得的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名录样本(1686个样本)、统计局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涉农制造企业样本(28776个样本)以及沪深上市公司对外涉农直接投资样本(55个上市公司的162件投资)构建企业层面数据,并结合各东道国的国家特征数据,从企业竞争优势与东道国特征两个角度就上述三项重要决策分别开展了实证研究。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主体、目的国与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对外投资主体从以国有涉农企业为主,发展到民营企业与非农企业投资主体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区域起步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渐向距离更远的国家和发达国家扩散;目前,企业选择以收购兼并方式开展海外涉农直接投资的比例增加,逐渐替代了以新建投资模式为主进行海外农业生产的模式。第二,基于典型案例的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定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符合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中利用海外农业资源、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集团的战略定位;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出于资源寻求动机或出于海外市场开发动机也会到海外开展涉农直接投资,还有部分制造企业为寻求多元化发展,到海外收购涉农资产开展相关投资。第三,现阶段中国涉农行业中,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的企业比例还很低。相比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企业具有垄断竞争优势与内部化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规模经济以及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并且该促进作用始终保持稳健。此外,研究还发现前往不同类型国家投资的涉农企业在生产率上有区别:生产率高的企业会前往发展中国家投资;而生产率低的企业会倾向于前往发达国家投资。第四,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具有强烈的农业投入品资源寻求动机及农产品资源寻求动机。除了资源寻求动机,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也具备强烈的市场寻求动机。首先,东道国当前的市场规模(GDP)能够显着地吸引中国企业对其涉农行业开展投资;其次,东道国人口增长快、居民食物摄入量不足,说明东道国未来的农产品和食品市场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会前往这类发展中国家投资。第五,企业的竞争优势会影响企业选择并购还是新建模式进入东道国涉农行业。企业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通过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即核心技术强的企业更能够通过并购方式产生协同效应;管理能力高的企业,其采取并购方式之后的整合能力更强,产生的协同效应会更大。第六,东道国特征会通过影响企业进入成本、企业进入后内部管理成本以及企业进入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从而对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东道国的农业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与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差异、制度环境是否有助于市场经济运行、与中国的制度环境差异等。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了中国政府制定针对性政策与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相应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模糊聚类分析在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聚类分析在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及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相关研究 |
二、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行为相关研究 |
三、农业保险的区域差异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相关概念 |
一、农业保险的概念 |
二、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的概念 |
第二节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相关理论 |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
二、农业再生产理论 |
三、区域非均衡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作用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基本理论分析模型 |
第二节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影响渠道分析 |
一、农业保险对资本、劳动力的影响 |
二、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的影响 |
三、农业保险对土地种植面积的影响 |
第四章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及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分析的基本框架 |
一、理论背景 |
二、各指标的选择 |
三、计量模型说明 |
四、数据来源说明 |
第二节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评价分析 |
一、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效率评价结果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的区域差异分析 |
一、全样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算结果 |
二、区域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算结果 |
三、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设计区域性农业保险产品,优化农业保险结构 |
二、提高农户教育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三、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优化财政补贴结构 |
四、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生计 |
1.3.2 农户层面林地利用研究 |
1.3.3 农户生计与林地利用及收入的综合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生计资本 |
2.1.3 林地利用 |
2.1.4 农户收入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规模经营理论 |
2.2.5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3 影响机理分析 |
2.3.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2.3.2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
2.3.3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4 生计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 |
2.3.5 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的林地资源 |
3.2 我国林地资源生产利用现状 |
3.2.1 全国林业总产值 |
3.2.2 全国木材及竹材资源利用现状 |
3.2.3 全国主要经济林资源利用现状 |
3.3 调研区域概况与样本特征描述 |
3.3.1 调研区域概况 |
3.3.2 样本特征描述 |
3.4 样本农户林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4.1 人均林地数量少、产出低 |
3.4.2 农户林地利用集约水平不高 |
3.4.3 农户林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生计资本的综合评价 |
4.1 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生计资本指标选取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生计资本的测度 |
4.2.1 指标权重确定 |
4.2.2 生计资本测算 |
4.3 农户生计资本综合评价结果 |
4.3.1 农户生计类型划分 |
4.3.2 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
4.3.3 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差异 |
4.3.4 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结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5.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作用机理 |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模型构建 |
5.3 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比较 |
5.3.1 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分析 |
5.3.2 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生计资本差异分析 |
5.4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生计资本水平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5.4.2 生计资本结构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5.4.3 生计资本异质性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
6.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机理 |
6.2 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 |
6.2.1 林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方法 |
6.2.2 林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结果 |
6.3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3.1 变量选择 |
6.3.2 模型构建 |
6.4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生计资本水平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
6.4.2 生计资本结构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
6.4.3 生计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分布规律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 |
7.2 农户林地利用效率测算及差异分析 |
7.2.1 农户林地利用的效率测算 |
7.2.2 效率测算结果及差异分析 |
7.3 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
7.3.1 变量选择 |
7.3.2 模型构建 |
7.4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7.4.1 生计资本水平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
7.4.2 生计资本结构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
7.4.3 生计资本视角下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 |
8.1 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8.1.1 脆弱性背景冲击 |
8.1.2 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影响 |
8.1.3 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
8.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8.2.1 变量选取 |
8.2.2 模型构建 |
8.3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
8.3.1 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及收入分布 |
8.3.2 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分析 |
8.3.3 生计资本对不同林地利用方式农户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分析 |
8.4 生计资本间接影响农户林业收入的门槛效应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户林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
9.1.2 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及评价 |
9.1.3 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9.1.4 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
9.1.5 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
9.1.6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 |
9.2 政策建议 |
9.2.1 充分发挥林业扶贫作用,提高农户林业收入水平 |
9.2.2 实施差异化生计策略,优化农户生计资本结构 |
9.2.3 重建农户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优势 |
9.2.4 关注农户林业政策感知,营造良好林业生产环境 |
9.2.5 促进农户林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9.2.6 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着力提升农户金融资本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现代农业投入的研究 |
1.2.3 关于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投入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研究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现代农业 |
2.1.2 现代农业投入 |
2.1.3 投入效率 |
2.1.4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现代农业相关理论 |
2.2.2 农业投入相关理论 |
2.2.3 投入效率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3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和原则 |
3.1.1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3.1.2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成 |
3.3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的说明 |
3.3.1 现代农业投入指标 |
3.3.2 现代农业产出指标 |
4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 |
4.1 湖南省现代农业的投入现状 |
4.1.1 现代农业基础装备投入的情况 |
4.1.2 现代农业科技投入的情况 |
4.2 湖南省现代农业的产出现状 |
4.2.1 现代农业生产能力的情况 |
4.3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现状的问题分析 |
4.3.1 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下降,有效利用率不高 |
4.3.2 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减少,未充分发挥人才价值 |
4.3.3 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阻碍现代农业发展 |
5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及介绍 |
5.1.1 DEA模型方法的基本原理 |
5.1.2 DEA模型简介及选取 |
5.2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纵向比较 |
5.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2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静态DEA比较结果分析 |
5.2.3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动态Malmquist指数比较结果分析 |
5.3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横向比较 |
5.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2 湖南省与其他中部五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横向比较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高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对策研究 |
6.2.1 完善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
6.2.2 提高现代农业的投入水平,加强力量支持 |
6.2.3 优化现代农业的投入结构,改善资源配置 |
6.2.4 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升级 |
6.2.5 改善现代农业的生态环境,增加防御投入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 |
二、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生产效率理论 |
二、农业公共投资理论 |
三、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路径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作用路径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和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现状 |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演变分析 |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分析 |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变化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现状 |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
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
三、农业环境压力现状 |
第三章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方法 |
一、基于非合意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 |
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
三、熵值法 |
第二节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的指标与数据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一、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静态分析 |
二、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动态分析 |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构建 |
一、Tobit模型 |
二、构建模型 |
第二节 指标选取和数据描述 |
一、指标选取 |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实证结果 |
二、实证分析 |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篇章结构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2.2.2 Barnum-Squire农户模型 |
2.3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
2.3.1 农业机械化的衡量及相关指标 |
2.3.2 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研究 |
2.5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投入产出的变动趋势分析 |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概况 |
3.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产出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4.2 多元Logit选择模型 |
4.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数据说明 |
4.3.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农户农业机械来源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农户农业机械来源统计分析 |
4.5.2 农户农业机械来源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劳动力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递归混合过程模型 |
5.2.2 变量与数据 |
5.2.3 农户农业机械投入变化趋势 |
5.3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2.1 农药投入环节农机使用决策模型 |
6.2.2 效应评估与选择性偏差 |
6.2.3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6.4.1 农药投入环节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2 农药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3 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估计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影响的分解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粮食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两阶段控制方程 |
7.2.1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选择性偏误 |
7.2.2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Logit模型 |
7.2.3 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无条件分位数模型 |
7.3 实证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1 数据说明 |
7.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7.4.1 耕地环节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2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 |
7.4.3 不同经营规模下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 |
7.5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土地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多元内生转换模型 |
8.2.1 第一阶段估计:农业机械化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估计 |
8.2.2 第二阶段估计: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估计 |
8.3 针对处理组的处理效应估计框架 |
8.4 实证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1 数据说明 |
8.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5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8.5.1 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8.5.2 农业机械化对土地生产率的平均处理效应 |
8.5.3 稳健性检验 |
8.6 不同规模下农业机械化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二元金融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变迁及其收入效应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概念界定 |
1.3.3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回顾 |
2.1.1 农户经济理论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1.3 关系型借贷理论 |
2.1.4 效用理论 |
2.1.5 理论启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户借贷行为 |
2.2.2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
2.2.3 农户借贷行为的经济效应 |
2.2.4 农户分化的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理论框架 |
2.3.1 农户借贷决策分析 |
2.3.2 农户借贷行为选择的经济学解释 |
2.3.3 农户借贷行为对收入的影响 |
2.3.4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样本简介 |
3.2 数据处理过程 |
3.3 样本统计描述 |
3.3.1 样本基本特征 |
3.3.2 农户借贷行为的时空差异 |
3.3.3 农户收入的时空差异 |
3.3.4 农户借贷行为与其收入的交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借贷渠道的选择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理论分析:交易成本理论 |
4.3 研究方法 |
4.4 指标选取 |
4.5 实证分析 |
4.5.1 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回归分析 |
4.5.2 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动态效应 |
4.6 不同类型农户借贷渠道的选择差异分析 |
4.6.1 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兼业差异 |
4.6.2 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个体差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借贷规模的选择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效用理论 |
5.3 研究方法 |
5.4 指标选取 |
5.5 实证分析 |
5.5.1 农户借贷规模选择的回归分析 |
5.5.2 农户借贷规模选择的动态效应 |
5.5.3 二元金融条件下农户借贷规模选择的差异 |
5.6 不同类型农户借贷规模的选择差异分析 |
5.6.1 农户借贷规模选择的兼业差异 |
5.6.2 农户借贷规模选择的个体差异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借贷用途的选择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效用理论 |
6.3 研究方法 |
6.4 指标选取 |
6.5 实证分析 |
6.5.1 农户借贷用途选择的回归分析 |
6.5.2 农户借贷用途选择的动态效应 |
6.5.3 二元金融条件下农户借贷用途选择的差异 |
6.6 不同类型农户借贷用途的选择差异分析 |
6.6.1 农户借贷用途选择的兼业差异 |
6.6.2 农户借贷用途选择的个体差异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 基于麦金农模型的理论分析 |
7.2 基于跨期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 |
7.3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的作用机制 |
7.3.1 农户借贷行为对农业技术边界的作用机制 |
7.3.2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要素组合的作用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研究方法 |
8.3 指标选取 |
8.4 实证分析 |
8.4.1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的回归分析 |
8.4.2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滞后效应 |
8.4.3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动态效应 |
8.4.4 二元金融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差异 |
8.5 借贷行为对不同类型农户收入的影响差异 |
8.5.1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兼业差异 |
8.5.2 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影响的个体差异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9.1 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论文图表统计 |
(7)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内容结构 |
1.4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分析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可能创新及研究不足 |
1.5.1 可能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社会网络及相关研究 |
2.1.2 农地流转及相关研究 |
2.1.3 农户生产决策及相关研究 |
2.1.4 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的相关研究 |
2.1.5 现有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网络理论 |
2.2.2 嵌入性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农地相关理论 |
2.3 现有研究和理论的启示 |
2.3.1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3.2 现有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
第3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概念范畴 |
3.1.1 农户 |
3.1.2 社会网络 |
3.1.3 农地流转 |
3.1.4 农户生产决策 |
3.2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
3.2.1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获取 |
3.2.2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整合 |
3.2.3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
3.3 农地流转与农户生产决策 |
3.3.1 农户生产决策目标 |
3.3.2 土地转入与农户生产决策 |
3.3.3 土地转出与农户生产决策 |
3.4 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
3.4.1 传统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
3.4.3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总体分析框架 |
3.4.4 新型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社会网络分化与农户生产决策的事实特征 |
4.1 农户社会网络分化的事实特征 |
4.1.1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
4.1.2 中国农户社会网络的形成 |
4.1.3 中国农户社会网络的分化 |
4.2 农户要素投入决策的事实特征 |
4.2.1 农户农地流转的事实特征 |
4.2.2 农户生产性投资的事实特征 |
4.2.3 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事实特征 |
4.3 农户种植决策的事实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5.2 机理分析 |
5.3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5.3.3 模型选择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基准回归结果 |
5.4.3 基于农户异质性的分析 |
5.4.4 基于经济发展和市场深化的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6.2 机理分析 |
6.2.1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直接影响 |
6.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间接影响 |
6.3 数据来源、模型选取与变量说明 |
6.3.1 数据来源 |
6.3.2 模型选择与内生性处理 |
6.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
6.4 基准回归分析 |
6.5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分析 |
6.5.1 农地流转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2 农地流转的偏效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 |
7.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7.2 机理分析 |
7.2.1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直接影响 |
7.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间接影响 |
7.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7.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2 模型选择与内生性处理 |
7.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基准回归结果 |
7.4.2 区域差异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倾向得分匹配法 |
7.5.2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 |
7.6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 |
8.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8.2 机理分析 |
8.2.1 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直接影响 |
8.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种植决策的间接影响 |
8.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8.3.1 数据来源 |
8.3.2 模型构建 |
8.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基准回归结果 |
8.4.2 基于农户异质性的分析 |
8.4.3 基于粮食生产的区域性分析 |
8.5 稳健性检验 |
8.6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含义 |
9.2.1 加强农村非正式制度建设,提升小农户社会网络发展水平 |
9.2.2 健全农户生产要素配给体系,提升小农户生产要素配置水平 |
9.2.3 加快创新发展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小农户传统生产方式转型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户生计策略和福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1 探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数据来源 |
1.6 论文结构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 |
1.7.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文献综述 |
2.1.1 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因素 |
2.1.2 农户生计研究 |
2.1.3 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与农户生计策略和农户福利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3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及多样化的影响 |
2.3.2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劳动力)资本效率的影响 |
2.3.3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福利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变迁、市场发育和农民生计问题 |
3.1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变迁和市场发育 |
3.1.1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变迁 |
3.1.2 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育 |
3.2 我国农户生计策略和生计福利现状分析 |
3.2.1 我国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 |
3.2.2 我国农户非农劳动力转移 |
3.2.3 我国农户收入来源及构成 |
3.2.4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
3.3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户生产和福利的影响 |
3.3.1 农地流转、转入户小规模经营与农户生计福利 |
3.3.2 农地流转、农户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农户生计福利 |
3.3.3 农地流转、非农就业多样化与农户生计福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地流转与农户生计策略联合决策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 |
4.3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 |
4.4.1 生计资本对农户土地流转和生计选择的影响 |
4.4.2 环境与制度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和生计选择的影响 |
4.4.3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经济作物种植决策的相关性 |
4.4.4 不同规模土地流转与农户生计决策相关性 |
4.4.5 不同机械替代可能性下农地流转与农户生计策略决策 |
4.5 结论与政策含义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农户生计多样化理论模型 |
5.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研究方法与变量 |
5.3.3 描述性分析 |
5.4 实证检验与结果 |
5.4.1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 |
5.4.2 生计资本变量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 |
5.4.3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 |
5.4.4 不同规模土地流转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 |
5.4.5 不同机械替代程度下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 |
5.5 简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地流转对农户劳动力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 |
6.2.1 农户家庭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6.2.2 农地流转对农户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
6.3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
6.4 实证模型和估计策略 |
6.5 实证检验与结果 |
6.5.1 农地流转对农户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6.5.2 农地流转对农户劳动时间供给的影响 |
6.5.3 农地流转通过农户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6.6 结论与政策含义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研究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 |
7.2.1 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
7.2.2 农地转入规模对农户收入效应 |
7.2.3 农地流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分析 |
7.3 研究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7.3.1 数据说明 |
7.3.2 描述性统计 |
7.4 研究方法 |
7.5 结果与讨论 |
7.5.1 农户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7.5.2 农地流转通过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7.5.3 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4 农地流转通过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对农户贫困的影响 |
7.6 简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优化农户生计多样化策略选择 |
8.2.2 做好农地流转配套服务,提高转出户生计资本和非农多样化程度 |
8.2.3 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提高转入户规模经营能力和效益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一、论文发表 |
二、参与科研项目 |
三、主持科研项目 |
(9)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农机制造业出口效应评估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评估研究 |
2.2 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中国农机产品进出口贸易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农业机械出口及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业机械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3.1.1 农业机械产品界定及数据来源 |
3.1.2 我国农业机械出口规模分析 |
3.1.3 我国农业机械出口结构分析 |
3.1.4 我国农业机械出口市场分布分析 |
3.2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状况分析 |
3.2.1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3.2.3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制造业出口概率的影响研究 |
4.1 理论机制及预期假说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4.2.1 计量模型构建 |
4.2.2 变量设定 |
4.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基准结果分析 |
4.4.2 异质性及稳健性检验分析 |
4.4.3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检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及规模的影响研究 |
5.1 理论机制及预期假说 |
5.1.1 农机购置补贴与企业产品出口质量 |
5.1.2 农机购置补贴与企业产品出口规模 |
5.2 基于产品维度的实证检验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变量设定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基于企业维度的实证检验 |
5.3.1 计量模型构建及变量设定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基准结果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总体研究思路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跨国直接投资的经典理论 |
2.1.2 跨国直接投资的其他理论视角 |
2.1.3 小结 |
2.2 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现状及述评 |
2.2.1 全球视角的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 |
2.2.2 东道国视角的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 |
2.2.3 母国视角的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 |
2.2.4 小结与评述 |
2.3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研究现状及述评 |
2.3.1 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研究 |
2.3.2 影响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因素研究 |
2.3.3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国内外影响研究 |
2.3.4 相关研究方法综述 |
2.3.5 小结与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概况 |
3.1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历史 |
3.2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宏观现状 |
3.2.1 农业“走出去”相关国家政策 |
3.2.2 投资总量趋势 |
3.2.3 投资主体的国内区域分布 |
3.2.4 投资目的国分布 |
3.2.5 投资细分行业分布 |
3.2.6 主要投资模式 |
3.3 基于典型案例的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定性分析 |
3.3.1 典型国有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
3.3.2 典型民营涉农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
3.3.3 典型民营非农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竞争优势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决策 |
4.1 引言 |
4.2 研究分析框架 |
4.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2 计量模型与变量构建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涉农行业总体结果 |
4.4.2 细分涉农行业结果 |
4.4.3 不同投资目的国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东道国特征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目的国选择 |
5.1 引言 |
5.2 研究分析框架 |
5.3 计量模型与变量构建 |
5.3.1 条件Logit模型 |
5.3.2 负二项回归模型 |
5.3.3 变量构建 |
5.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1 对外涉农直接投资数据 |
5.4.2 东道国特征数据 |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1 主要投资目的国的资源与市场情况 |
5.5.2 总体涉农行业结果 |
5.5.3 细分涉农行业结果 |
5.5.4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企业竞争优势、东道国特征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
6.1 引言 |
6.2 研究分析框架 |
6.2.1 企业竞争优势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
6.2.2 东道国特征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
6.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计量模型与变量构建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东道国特征与投资模式 |
6.4.2 企业竞争优势、东道国特征与投资模式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政策启示 |
7.2.2 企业实践启示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模糊聚类分析在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及区域差异研究[D]. 盛康丽.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旭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D]. 王诗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 阮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研究[D]. 周晓时.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6]二元金融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变迁及其收入效应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D]. 吴华增.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7]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D]. 杨芳. 西南大学, 2019(01)
- [8]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户生计策略和福利影响研究[D]. 张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农机购置补贴对我国农机制造业出口效应评估的实证研究[D]. 邹璠.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中国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研究[D]. 郭海月. 浙江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