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新学校德育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论文文献综述)
孙树彪[1](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阿剑波[2](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发展不仅是多个学科都在探讨的焦点论题,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支点。当今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现实背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论题,既具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和历史统一法、静态与动态统一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理论依据、生成根源、构成与功能、目标与原则、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等问题,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主要解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本质、特征问题。在对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发展内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系统构成要素,顺应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促进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自觉作出相应变革和超越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彰显着意识形态性的本质规定,而且具有显着的内涵性和外延性、整体性和局部性、渐进性和突变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阐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借鉴方面的问题。其中,阐释的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有关学科的现代化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者既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也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有关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西方国家在经济学领域、政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历史学领域等有关学科领域里,取得的丰硕现代化发展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参考和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主要从需要、利益、实践三个层面出发,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得以生成的根源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来看,需要是其生成的起点,影响其发生与变化,需要满足是其生成的归宿。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而言,利益不仅体现其向度、展现其本质,而且是其本原和根据。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分析,其源自于实践,指向于实践,更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要素关联,功能彰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基本要素、结构方式、功能现代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各构成要素之间地位有差异、作用可互补、并展现出自身特定的组成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保证、育人、协调以及激励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主要探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原则遵循、图景展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定位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及实现,要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展现出结构与功能同在、系统与要素结合、前进与曲折统一、主导与多样互动、阶段与连续并存、现实与虚拟互补的现代化发展图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围绕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制度、队伍等要素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观念的封闭性、滞后性、单一性、保守性、物本化;内容的相对迟缓、泛化倾向、层次失序;方法的科学性欠缺、互动性不足、综合性缺乏、媒体数单一;制度的制度规范失范、领导体制阻滞、运行机制滞后;队伍的素质水平不够、能力水平不足、管理水准不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向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主要从其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创新观念、优化内容、转变方法、完善制度、造就队伍等角度寻找对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观念朝开放性、发展性、多样化、创造性、人本化方向发展,内容往渐进性、主导性、科学性方向发展,方法向科学型、互动型、综合型和多媒体型方向发展,制度上需要制度规范、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朝现代化方向发展,队伍的素质、能力、管理水平往现代化方向发展。以进一步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达成培养时代新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培养符合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垠亭[3](2014)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百多年来,教育现代化每跨越一个历史阶段,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体系都会发生深刻变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教育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因此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当把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相衔接的、公平合理的现代学校制度;更新教育内容和知识传承体系、技能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手段与方法;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深刻影响着学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坚持五大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适应性原则,解决好现代学校德育的适应性问题;三是整体性原则,解决好各个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四是科学性原则,解决好德育要素选择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五是可操作性原则,解决好为学生接受并取得积极效果的问题。现代学校德育体系的总体框架是,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德育目标体系,系统科学、传承创新的德育内容体系,先进灵活、务实高效的德育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德育环境体系。德育目标对整个学校的德育过程起着指导、调节、控制的作用。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立,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认知能力等,并结合德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目标的每一进程,既需要发挥总目标的导向和保证作用,还需要相应的具体德育目标来发挥选择、激励、纠偏和评价的功能。德育目标体系既是学校德育活动的方向和旗帜,同时也是评价学校德育活动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德育目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德育内容是学校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学校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是由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决定的。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学校德育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学校德育内容来源于实践,它不仅应该是深刻的,而且是应该生动的、丰富的、形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大责任,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艺术素养教育并纳入德育范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防止丢弃优秀文化传统,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时代要求,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当把创新教育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德育课程。德育工作体系是德育目标实现的保证。更新德育理念,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宗旨,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创新德育方法,从德育对象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确定具有现代意识和价值思维,能够积极反映、促进和引导德育科学的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强化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完善德育机制,形成有效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预警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程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解决好他们的地位、待遇等问题。现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对现代学校德育效果至关重要。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处理好现代学校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关系,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许慧霞[4](2014)在《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文中认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最高层次。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社会转型等问题,这对处于高位的研究生教育无疑是新的挑战。如何妥善应对这些挑战,是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研究生德育在应对当前时代命题中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具体而言,研究生德育既决定了研究生教育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更是研究生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然而,从现实角度出发,对比当前的研究生德育现状,国家相关政策虽强调研究生德育居于“首位”,但在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环节中,研究生德育实则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甚至流于形式。针对这一现状,众多从事研究生德育研究的学人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无论是实证研究抑或理论探索,均为研究生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自己一定的贡献,但问题依然存在,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深入。无论从受教育群体、目标等角度观之,研究生德育都异于其他层次的高校德育形态,从这一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研究生德育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其有诸多方面的挑战,又恰逢社会因科技而遭遇剧变,人们原有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方式猝不及防迈向一个新的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如此背景之下,研究生德育却无强有力的内构力量用以支撑起一个信息时代下的新德育体系,并以之应对当下的因时代裂变而蜕变出新的时代挑战。而从自媒体自身的特点来看,其蓬勃发展所预示的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参与以实现娱乐、交流、获取信息,更是成为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实现自己话语权及各项权利的新兴工具。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研究生德育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而现实中研究生德育往往采取仓促应对,甚至以“不变”应对“剧变”,造成高校研究生德育发展缓慢,甚至严重滞后。研究内容将结合自媒体的特征与功能,以自媒体视阈中的研究生德育困境为研究问题,以处于自媒体环境中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处于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相关的概念的厘定,全面审视自媒体时代中研究生道德发展现状,辅以真实案例佐证、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形式对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真实进行尽可能细致而全面的实证调查,进而依据研究生德育问题的根源分析,力图从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内容构建、德育环境推进、德育载体建设、德育形式转换而提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改进策略,并最终寻求研究生德育变革的新途径、新方式,为研究生德育的实践提供新视角。总的来说,共分五大部分。从自媒体的发展缘由、类型划分、特点分析、其正负向功能探究;从德育的内容求索、功能思考、特点分析、意义探求、问题呈现,对自媒体和研究生德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变化发展的脉络。其后以自媒体和研究生德育的关系辨析为逻辑起点,一方面,分析总结自媒体时代给研究生德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开辟了研究生德育发展的新领域。另一方面,探究自媒体时代给研究生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负面影响。当然,对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道德发展的现实呈现必然不可忽视其道德的发展规律。因此分析了研究生道德的社会期望高企、生活状态多样、生理发展平缓、自我意识成熟等总体特质,进而呈现了当前研究生道德发展的现实:道德认知发展上有着影响上单一化、取向上多元化、认识上无思化、要求上放任化等明显的特征:道德情感上诉求的消退化、转化的浅表化、表现的矛盾化;道德意志发展上自觉的弱化、取向的迷惘、坚定的消解、实践的困顿;道德行为发展上主体的单子化倾向、原则的快乐化倾向、方式的模仿化倾向、追求的虚无化倾向。总的来说,这些特质无一不处处烙着较为鲜明的自媒体时代的印记。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上观性,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在同一教育事实上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具有非常强的不可预测性,在实证的调查中还涉及到更多的非理性的因素,如研究生的价值观,非量化性且不能以数据呈现的因素。为此从这个角度看,问卷调查用数据呈现了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的状况,个体访谈则是用感性的、直观的意见弥补问卷调查法的非全面性。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问题关系到研究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四大维度,了解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现状、态度和认识,必须对自媒体时代影响研究生德育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予以根源分析,具体而言,从外部因素切入涉及社会转型中的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经济至上化、环境异化,从内部因素切入则涉及教育和学校德育本身的功利性、工具性,德育课程“主渠道不主”等现状中找到研究生德育困境的原因所在。问题源于实践,问题又止于实践。全文的归宿是对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发展路径进行阐述。首先,通过提升德育队伍的自媒体意识、鼓励德育队伍的自媒体参与、推动德育队伍的自媒体实践和构建新型“三共”导学关系来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其次,通过本十与全球的一体建设、现实与虚拟的结合运用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发展来进行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构建;再次,通过强化政府的监管、重拾商业的责任和发展制度的保障促使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环境推进;而后,通过媒体资源的全面整合、德育课程的整体参与和德育组织的现代调适来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载体建设;最后,通过从文本话语走入生活话语,从道德灌输回归生命关怀,从单向输送转向平等对话来进行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形式转换。针对前述研究生德育要素在自媒体环境下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相应地提出如何构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发展路径来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通过这些思考和建议,企盼从教育源流抓起,为高校研究生德育探寻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许瑞芳[5](2006)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孙峰[6](2010)在《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德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梳理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主流轨迹,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和谐德育价值观,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本文研究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变革,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德育价值观的发展理路和变革轨迹,本文将德育价值观的变革分为中国社会开放期、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中中国社会开放期和转型期的划分以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社会理论与思潮、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为依据。本文分别阐述了中国社会开放中以工具德育价值观为主导的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弊端。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工具德育价值观弊端的克服,论证了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局限性。提出了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是本文重点建构的内容,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取向,是德育价值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目标。本文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德育价值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问题。论证了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问题。阐述了价值、价值观、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揭示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即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性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性的统一;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统一。论证了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即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阐明了德育价值观的规范功能、超越功能、认同功能和引导功能。第二章探讨和研究了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本部分对价值观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论证了德育价值观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逐步打破了单一的政治价值倾向,形成了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元并存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受中国社会开放中社会背景;科学主义思潮和现代化思潮;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制约。指出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弊端。阐述了工具德育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其造成了德育的科学化取向:工具理性人的生产和功利主义的德育症候群。由于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表现出的弊端,它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的培养的根本要求。因此,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转型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章论证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本部分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论证了社会转型中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转型的现代意义。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人本主义思潮、主体性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的制约。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反思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局限性。对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扬弃。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本部分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分析了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提出了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我和谐。阐述了和谐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和谐德育的理论构建即形成公正、人道、自由的核心德育价值理念。追求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的价值取向。论证了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和谐德育的实践策略即注重德育课程的改革,其着重建立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和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师生关系上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交往关系;在德育方法上实现由灌输走向对话;注重价值商谈。本文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和梳理,对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过程中的工具德育价值观和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了合理性的论证和反思,进而提出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追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和谐德育价值观进行了现代建构。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历史和现实的梳理和思考,其根本的目的是建立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德育价值观发展的取向,用和谐德育价值观去引领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曲长海[7](2019)在《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的创造并引领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之外,需要顺应新时代进行现代转型,才能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德育系统是大学生德育活动的存在母体,实现大学生德育现代转型,需要科学发展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为其提供发生场域。大学生德育本质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过程性关系存在,其本身关系的复杂性网结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系统的构成要素不能完全说明事物整体的状态、性质与变化,要素的“相互依赖”关系状况才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因果决定性机制与动力。对于德育存在关系的整体性认识、德育要素的协调性理解、德育过程的平衡性把握,赋予了德育内在生命活力并不断演进的生态性特征,与生态学蕴涵的系统性、动态性、协调性、平衡性及和谐思想高度契合。为此,将大学生德育视为一个由各种德育生态因子组成的生态系统,汲取生态学思想,借助生态学原理,探索生态化对策,提高德育逻辑与社会文化的契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充分协调与平衡,推动大学生德育的现代转型,既是创新德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也是探寻解决德育实践发展中难题的现实路径。本文立足大学生德育的系统性方向定位,在以生态学融通相关学科的分析框架下,以顺应社会转型发展为线索,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借鉴系统科学、教育生态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梳理了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认识与发展历程,将其生成与发展,分为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功能结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建构基点.,演化向度,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取向.,存在样态,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现实状况;优化策略,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路径。初步确定了推动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顺应时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体系,从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存在和生态化发展的高度,把功能结构看作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存在之基,追寻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存在方式,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生态化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本质规定、增强德育实效的现实需要、实现思维转换的内在要求的转型诉求;探讨了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存在样态,分析了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进展和生态困境;阐释了大学生德育系统生态化发展的理路,提出了调节德育内在关系,促进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协调;恢复生态因子生态本位,建立互惠共生的作用关系;强化环境因子互动融合,.构建多元有机的立体生境;完善系统调控机制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生态保育能力.,促进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建立虚实融合德育生境共同体的优化路径。
闫昌锐[8](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研究说明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刘兴璀[9](2018)在《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育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之下的美国高校如何造就一批适应技术发展、市场自由、政治民主的高素质人才,这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搜集、访问调查、历史归纳、案例分析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主要理论、主要方法以及方法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完整的研讨,力求在真实还原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原则,植根于美国特有的文化状况、政治制度和民族特点,剖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对其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推理,以求对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提供合理借鉴。梳理美国建国以来240年的高校发展历史,其德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不断的质疑和再质疑的进程,最终形成了多元开放的体系。建国初期美国高校的德育方法继承了殖民地时期9所教派学院的宗教德育方法色彩,但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宗教教派的内部分化,单调的宗教方法严重阻碍了统治阶级倡导民主、共和、爱国的道德价值取向,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改革与宗教德育方法的有限度的调整在不断的冲突、调和中并存。直到19世纪,随着对人的智力的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实用哲学的出现,德育方法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世俗主义与宗教主义的论争演变成传授知识与教会技能之间的斗争,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方法、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和基于实用哲学的经验性方法构成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科学理性的框架。这种理性方法体系基本满足了美国精英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二战以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更多地追求以生活为目的的教育,高校德育方法领域的正规方法逐渐弱化,高校德育效果降低,乃至发生学生运动,直到70年代高等教育领域开始进行道德的反思,力图恢复和重建高校德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特色化、国际化、市场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任何一种主导的德育方法理论或实践都难以满足需要,多元开放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更新,展现了一个高效运行的高校德育方法领域。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不同程度上为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支撑着每一历史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变革的主导;人本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阐释人的道德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体现人在道德以及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提供了高校德育方法构建的人性论基础;而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主义的立场、自然主义的原则、工具主义的价值,奠定了德育的实用价值取向。在这三种理论来源基础之上,美国高校德育领域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德育方法理论流派。比较典型的就是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和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流派,这些流派内部又涌现了各具特征的理论派别,代表了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德育方法理论发展的特征。如进步德育方法理论将德育教学与社区、事务、服务和活动联系起来,拓展了德育方法的覆盖面,也有效解决解决了道德与现实的冲突;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强调“道德两难问题”、“公正团体”等德育方法,肯定了人自身的思维发展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致力于“评价”和“价值澄清”过程,通过价值教育活动策略以及具体操作方式的设计,澄清个人的道德价值观。这是三种德育方法理论立足于全面主义德育的立场,是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积极倡导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自由选择,鼓励学生在道德学习中要发扬个性,通过学生自我的积极探讨来获取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关怀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建立在“关怀”基础上开展德育教学,这两种德育方法理论充分显示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坚持人本主义的德育理念。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则强调知识路径的德育教学;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将完善人格的要素作为内容进行传授,体现了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显着特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恢复和重建的效果就是涌现了大量的高校德育方法主张,用以指导和变革高校德育具体方法的实施,尤其是近40年以来,美国高校德育专家和倡导者一直积极探索指导有效德育教学的方法,也探索出了众多的成果。例如在高校德育课堂直接教学方法方面,有道德问题论证法、探究教学法、理解性教学法、批判教学法、多元文化教学法等;在高校德育的间接学习法方面,有服务-学习法、联通主义学习法、分散式学习法、科研规范结构等;还有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倡导者提出的整合教学方法,如宽阔学习经验法、整合的学术法、跨学科学习法以及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等。这些有关高校德育方法的主张,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高校德育功能的认识,而且确立了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德育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理论付诸实践,不仅能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够真正促进目标的实现。在高校德育方法主张下的高校德育方法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关键。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形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各高校德育方法呈现各具特色、多彩缤纷的局面。但总体上离不开以讨论、讲授、渗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以网络、科研、服务体验、文化熏陶为主的日常德育方法两种形式。每一种方法都在不同的高校中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如讨论法中有新生研讨会、小班讨论、大班分组讨论;讲授包括互动式讲授、办公室时间、校园励志演讲等;渗透教学方法包括“课程串”、跨学科课程等;网络育德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放课程、MOOC等;科研育德法如伦理研究、研究伦理、绿色实验室运动、学术诚信教育等;实践育德法包括慈善服务、周末活动等;校园文化育德法如关怀社区、宗教文化、海外游学等,由此体现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多元开放的特征。通过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全面的德育方法体系,形成开放多样的德育方法实践模式,而且注重采用最新技术更新方法系统,保持其先进性;同时,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方法发展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弊端,忽视了其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产生反面道德影响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缺陷,积极构建高校大德育课堂,融合直接德育课、德育渗透课以及各种跨学科德育课,推进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等,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杜雪娇[10](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及新期待。文化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效能,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对历代中华儿女的人格塑造与价值选择发挥着引领与导向的功能。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生力军,对其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必须的也是极为必要的。综观学界学者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推进与实践指导上都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为后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鉴。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以绪论部分为起点,将研究背景、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进行了阐明。绪论部分后是本文的四部分主干内容,这四章内容在结构布局上循序渐进:第一章对中华传统美德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做了详细阐述,涉及其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及当代价值等方面。在准确把握中华传统美德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为进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中,首先对中国当前开展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状进行审视并给与肯定,同时直面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与教学环节、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环节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环节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并对应地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出当前新时代方位下加强并改进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紧迫性。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前提,以及转型过程中所应遵循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扬长补短、对症下药,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提出了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转型过程中应该要解决好的总体部署、局部设置与细节推动的关键问题,以及现代转型下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这对于加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转型以及提高其教育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章提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新时代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理念的整体规划、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改进策略、新时代校园文化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充实策略以及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四位一体”的统筹策略四个层面,为新时代进行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价值。一言以蔽之,探讨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要使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同时代发展要求相接轨,真正成为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要使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动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整个中华民族及中华儿女的生生不息与持续壮大汇聚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更新学校德育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新学校德育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 |
一、现代化发展及相关内涵厘定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界定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规定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层次划分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向度把握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征 |
一、内涵性和外延性相结合 |
二、整体性和局部性相结合 |
三、渐进性和突变性相结合 |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
五、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
二、列宁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借鉴 |
一、经济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二、政治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三、社会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四、心理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五、历史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 |
一、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起点 |
二、需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与变化 |
三、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归宿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 |
一、利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向度 |
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原 |
三、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根据 |
四、利益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质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源自于实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指向于实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需要实践检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 |
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方式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代化发展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关联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相互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地位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彰显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导向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功能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育人功能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协调功能 |
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激励功能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 |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 |
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 |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原则遵循 |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
四、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图景展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与功能现代化发展的同在 |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要素现代化发展的结合 |
三、思想政治教育前进与曲折现代化发展的统一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多样现代化发展的互动 |
五、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与连续现代化发展的并存 |
六、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与虚拟现代化发展的互补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封闭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滞后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性 |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保守性 |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物本化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相对迟缓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泛化倾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层次失序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性缺少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互动性不够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性欠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媒体数单一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失范 |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阻滞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滞后 |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水平不足 |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水准不高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 |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开放性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性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造性现代化发展 |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人本化现代化发展 |
第二节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容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渐进性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导性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性现代化发展 |
第三节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型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互动型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型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媒体型现代化发展 |
第四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制度 |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 |
第五节 造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队伍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 |
结语 自觉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向前推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 |
三、德育 |
四、学校德育体系 |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与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萌芽期 |
一、鸦片战争催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萌芽 |
二、呼唤民族主权意识的觉醒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二节 转折期 |
一、新文化运动激起中西教育思想的碰撞与摩擦 |
二、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三节 探索期 |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践 |
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四节 发展期 |
一、改革开放将我国教育现代化推向新阶段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探析 |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
一、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
二、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
一、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
一、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
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四节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
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
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五节 教育国际化 |
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二、教育国际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四章 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总体方略 |
第一节 意义阐释 |
一、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二、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适应性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四、科学性原则 |
五、可操作性原则 |
第三节 总体框架 |
一、德育目标:横向贯通,纵向衔接 |
二、德育内容:系统科学,继承创新 |
三、德育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四、德育工作:先进灵活,务实高效 |
五、德育环境: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
第五章 完善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体系 |
第一节 学前教育阶段 |
一、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
二、学前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 |
一、小学生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三节 高中教育阶段 |
一、高中生和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高中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四节 高等教育阶段 |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高等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六章 丰富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 |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
一、理想信念教育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三、道德伦理教育 |
第二节 引导行为规范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大责任 |
一、法制意识教育 |
二、心理健康教育 |
三、艺术素养教育 |
第三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全过程 |
第四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历史使命 |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
二、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贯穿现代学校德育始终 |
第五节 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
一、创新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
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三、创新教育与德育 |
第七章 创新现代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
第一节 更新德育理念 |
一、坚持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 |
二、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创新德育方法 |
一、改进德育方法 |
二、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
三、积极创设现代化育人环境 |
第三节 拓宽德育途径 |
一、强化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二、建设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 |
三、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 |
四、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
第四节 完善德育机制 |
一、管理体制 |
二、领导体制 |
三、预警机制 |
四、保障机制 |
第五节 加强队伍建设 |
一、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
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
三、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
四、校外德育队伍建设 |
第八章 现代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建设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一、现代经济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二、现代政治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三、现代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四、现代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处理好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
一、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现存的问题 |
二、处理好三者关系需要提高合作意识 |
三、处理好三者关系必须突出学校教育 |
四、处理好三者关系必须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 |
第三节 构建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 |
一、树立现代德育观 |
二、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三、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
四、净化网络环境,把握舆论方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价值 |
1. 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适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2. 为自媒体时代国家相关研究生德育的政策制定提供现实性参考 |
3. 为自媒体时代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 |
4. 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自我全面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访谈法 |
(五) 研究路线 |
一、文献综述 |
(一) 文献分析 |
1. 关于自媒体的文献分析 |
(1) 学术专着分析 |
(2) 学术论文分析 |
(3) 学位论文分析 |
(4) 立项课题分析 |
2. 关于研究生德育的文献分析 |
(1) 学术专着分析 |
(2) 学术论文分析 |
(3) 学位论文分析 |
(4) 立项课题分析 |
(5) 国家制度分析 |
(二) 文献分类综述 |
1. 自媒体研究分类综述 |
2. 研究生德育研究分类综述 |
(1) 研究生的特点及其现状 |
(2) 研究生德育的内涵要素 |
(3) 研究生德育的现实问题 |
3.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研究分类综述 |
(1) 自媒体时代为研究生德育带来的挑战 |
(2) 自媒体时代为研究生德育带来的机遇 |
(3)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路径与方法 |
(三) 文献述评 |
1. 当前研究的不足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理论探询 |
(一) 自媒体的理论思索 |
1. 自媒体的整体认识 |
2. 自媒体的类型划分 |
3. 自媒体的发展特点 |
4. 自媒体的实践功能 |
(二) 研究生德育的总体考察 |
1. 研究生德育的概念界定 |
2. 研究生德育的内容求索 |
3. 研究生德育的功能思考 |
4. 研究生德育的特点分析 |
5. 研究生德育的意义探求 |
6. 研究生德育的问题呈现 |
(三) 自媒体与研究生德育的关系辨析 |
1. 自媒体:研究生德育的发展机遇 |
2. 研究生德育:自媒体时代的教育应对 |
3. 自媒体和研究生德育的矛盾统一关系 |
三、自媒体时代研究生的道德发展现实 |
(一)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发展的总体特质 |
1. 社会期望高企 |
2. 生活状态多样 |
3. 生理发展平缓 |
4. 自我意识成熟 |
(二)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
1. 道德认知发展影响上的单一化 |
2. 道德认知发展取向上的多元化 |
3. 道德认知发展认识上的无思化 |
4. 道德认知发展要求上的放任化 |
(三)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
1. 道德情感诉求的消褪化 |
2. 道德情感转化的浅表化 |
3. 道德情感表现的矛盾化 |
(四)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
1. 道德意志自觉的弱化 |
2. 道德意志取向的迷惘 |
3. 道德意志坚定的消解 |
4. 道德意志实践的困顿 |
(五)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
1. 道德行为主体的单子化倾向 |
2. 道德行为原则的快乐化倾向 |
3. 道德行为方式的模仿化倾向 |
4. 道德行为追求的虚无化倾向 |
四、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实证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过程 |
1. 问卷的编制、试测及修改 |
2. 完成问卷终稿 |
3. 问卷发放及信效度分析 |
(五) 数据分析 |
1. 基本信息分析 |
2.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情况调查分析 |
(六) 调查结论 |
1.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
2.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3.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
4.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载体存在的问题 |
5.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形式存在的问题 |
五、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困境超越 |
(一)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困境的根源 |
1. 社会转型的影响 |
2. 教育发展的桎梏 |
(二)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改革路向 |
1.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 |
2.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内容构建 |
3.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环境推进 |
4.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载体建设 |
5.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形式转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5)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构想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社会变革”释义 |
(二) “德育”与“高校德育”释义 |
(三) “德育转型”释义 |
第一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价值主体回归与高校德育新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高校德育环境的转变 |
一、“改革”带来价值主体的回归与理性精神的张扬 |
二、“开放”引发权威效应的丧失与自我价值的凸现 |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构与转型探索 |
一、新教育方针的确立对高校德育的引导 |
二、80年代高校德育的实践探寻 |
三、高校德育研究的启动: 德育的学科化走向 |
第三节 “教育危机”中的高校德育 |
一、价值导向的错位与德育工作的弱化 |
二、高校德育的失误 |
三、反思: 在社会变革中高校德育何以作为?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多元价值文化与高校德育的新发展(1992-2005) |
第一节 高校德育发展的复杂背景 |
一、遭遇新挑战: 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文化 |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德育面临的时代性新课题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 |
一、高校德育在改革中的新发展 |
二、开启心灵之门: 高校德育价值指向的新维度 |
三、人文素质教育: 寻求“精神家园”的重建路径 |
四、诚信教育: 源自信用经济时代的呼唤 |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一、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冲击 |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三、“红色网站”的尴尬境遇 |
四、网络德育中的主体自觉 |
第三章 德育功能观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 |
第一节 高校德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发展 |
二、高校德育目标特点的理性分析 |
第二节 高校德育功能反思与功能拓展 |
一、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的历史梳理与反思 |
二、德育功能观的更新与高校德育功能的拓展 |
第三节 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 |
一、确立高校德育目标的依据 |
二、德育目标应体现先进文化的价值意蕴 |
三、境界提升: 德育目标设置的维度指向 |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德育功能的创新 |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决定高校德育功能的转换 |
二、高校德育功能的时代创新 |
第四章 德育课程观念更新与高校德育课程建构 |
第一节 德育课程观与高校德育课程发展进程 |
一、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二、德育观念变革与高校德育课程的演进 |
三、《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主渠道”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分析 |
一、“两课”: 学生出勤率及其课堂表现 |
二、“主渠道”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剖析 |
三、德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辨析 |
第三节 不容忽视: 非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 |
一、德育活动课程: 社会实践 |
二、校园文化: 一种典型的隐性德育课程 |
第四节 课程观变革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
一、高校德育课程观念的变革 |
二、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 |
三、沟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
第五章 高校德育的日常实践: 辅导员工作之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现状: 日常德育在事务性工作中游离 |
一、博弈: 管理与教育的选择 |
二、辅导员的生命样态: 来自一线的诉说 |
三、学生眼中的辅导员与日常德育 |
第二节 历史回眸: 缘自日常政治控制的需要 |
一、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溯源 |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与日常德育的发展 |
三、日常德育实践的困境分析 |
第三节 在交往互动实践中重新诊释日常德育 |
一、日常德育应回归日常生活 |
二、在日常交往互动中重构师生德育关系 |
三、日常德育中制度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
第六章 走向未来: 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整合中外优秀德育资源 |
一、文化传统: 德育现代化转型的内源性资源 |
二、外来优秀德育文化资源的借鉴 |
三、东西方价值资源的整合 |
第二节 高校德育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思索 |
一、高校德育发展进程的前瞻性反思 |
二、高校德育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 |
三、走出困境: 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
四、走向未来: 追求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德育价值观的本质与功能 |
第一节 德育价值观的本质 |
一、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 价值、价值观与德育价值观 |
(二)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社会基础 |
(三)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理论依据 |
(四)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人性基础 |
二、德育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
(一) 德育价值观:德育的核心问题 |
(二) 德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德育价值观的本质 |
(一) 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统摄下的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
(三) 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融合 |
第二节 德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功能 |
一、德育价值观的特征 |
(一) 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 |
(二) 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三) 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 |
二、德育价值观的功能 |
(一) 规范功能 |
(二) 超越功能 |
(三) 认同功能 |
(四) 引导功能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中国社会开放中德育价值观的变革轨迹 |
一、中国社会开放中价值观转型的矛盾与困惑 |
二、中国社会开放中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 |
(一) 德育政治价值的反思 |
(二) 德育经济价值的确立 |
(三) 德育文化价值的彰显 |
第二节 工具德育价值观形成的根源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
(二) 一元价值向多元价值的转变 |
二、社会理论与思潮的影响 |
(一) 科学主义思潮对德育价值观的影响 |
(二) 现代化思潮对德育价值观的影响 |
三、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 |
四、德育政策的指向 |
第三节 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弊端及合理性 |
一、德育的科学化倾向 |
二、工具理性人的生产 |
三、功利主义德育症候群 |
四、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 |
(一)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意蕴 |
(二) 人本德育价值观相关问题的辨析 |
二、从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变革 |
第二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一) 人本德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发展 |
二、社会理论与思潮的影响 |
(一) 人文主义思潮 |
(二) 主体性教育理论 |
(三) 素质教育理论 |
三、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
四、德育政策的指向 |
第三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及扬弃 |
一、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文化取向 |
二、人本德育理念的形成 |
三、人本德育价值观引导下德育内容的新拓展 |
(一) 生命教育 |
(二) 幸福教育 |
(三) 信仰教育 |
四、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 |
五、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扬弃 |
第四章 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 |
第一节 和谐德育价值观的旨趣 |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 |
三、和谐德育的基本内容 |
(一) 德育的社会和谐指向:人与社会和谐 |
(二) 德育的生态和谐指向:人与自然和谐 |
(三) 德育的个体和谐指向:自我和谐 |
第二节 和谐德育价值观的理论探寻 |
一、德育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 |
(一) 德育的公正 |
(二) 德育的人道 |
(三) 德育的自由 |
二、和谐德育的价值取向 |
(一) 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 |
(二)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
(三) 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
(四) 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 |
三、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 |
第三节 德育价值的实践指向 |
一、德育课程的改革 |
(一) 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 |
(二) 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 |
(三) 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
二、师生关系的重构 |
(一) 主体间性关系 |
(二) 交往关系 |
三、德育方法的转变 |
(一) 从灌输走向对话 |
(二) 价值商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德育与大学生德育 |
2.1.2 生态与德育生态 |
2.1.3 系统、生态系统与德育生态系统 |
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
2.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
2.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
2.3.1 生态学理论 |
2.3.2 教育生态学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理论 |
2.3.4 系统科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3.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及生态性分析 |
3.1.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3.1.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性分析 |
3.1.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
3.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 |
3.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 |
3.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微观结构 |
3.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 |
3.3.1 环境适应功能 |
3.3.2 文化顺应功能 |
3.3.3 价值创造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演化向度 |
4.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4.1.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演化内涵 |
4.1.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定性 |
4.1.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演化特质 |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 |
4.2.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
4.2.2 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
4.2.3 新时代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
4.3 生态化发展: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转型的时代诉求 |
4.3.1 顺应时代发展的本质规定 |
4.3.2 增强德育实效的现实需要 |
4.3.3 实现思维转换的内在要求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样态分析 |
5.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 |
5.1.1 能量流动过程 |
5.1.2 物质循环过程 |
5.1.3 信息传递过程 |
5.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 |
5.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主体与环境 |
5.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遗传与变异 |
5.2.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 |
5.2.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共生与竞争 |
5.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 |
5.3.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现实机遇 |
5.3.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进展 |
5.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困境 |
5.4.1 德育内在关系失衡暨功能嬗变 |
5.4.2 德育生态因子交互作用失调 |
5.4.3 德育环境因子融合度不高 |
5.4.4 德育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保育能力不足 |
5.4.5 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性不强 |
5.5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理路 |
6.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理念 |
6.1.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
6.1.2 秉承创新共享理念 |
6.1.3 树立协同育人理念 |
6.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原则 |
6.2.1 坚持整体性 |
6.2.2 突出层次性 |
6.2.3 强化发展性 |
6.2.4 保持开放性 |
6.2.5 注重调控性 |
6.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优化的价值形态 |
6.3.1 以人为本: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 |
6.3.2 和谐有序: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主导价值 |
6.3.3 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终极价值 |
6.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 |
6.4.1 调节德育内在关系,促进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协调 |
6.4.2 恢复生态因子生态本位,建立互惠共生的作用关系 |
6.4.3 强化环境因子互动融合,构建多元有机的立体生境 |
6.4.4 完善系统调控机制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生态保育能力 |
6.4.5 促进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建立虚实融和的生境共同体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进程 |
一、建国初期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变革 |
(一) 高校世俗德育方法的萌芽 |
(二) 宗教德育方法有限度的调整 |
二、19世纪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确立 |
(一) 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二) 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 基于实用价值的经验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二战之后高校德育方法的曲折发展 |
(一) 战后大学正规德育方法的弱化 |
(二) 60年代学生运动与高校德育方法系统的崩溃 |
(三) 70-80年代高校德育方法的恢复与重建 |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德育方法的多元发展 |
(一) 高校特色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二) 高校国际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三) 高校市场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四) 高校技术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第三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理论渊源 |
一、自由主义的理论影响 |
(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溯源 |
(二)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发展 |
二、人本主义的理论呼吁 |
(一) 存在主义的理论思考 |
(二) 个人主义的理论担当 |
三、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石 |
(一) 经验主义的理论立场 |
(二) 自然主义的理论原则 |
(三) 工具主义的理论张扬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 |
一、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进步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 |
(三) 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 |
二、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关怀德育方法理论 |
三、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 |
第五章 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
一、直接德育方法 |
(一) 道德问题论证法 |
(二) 探究教学法 |
(三) 理解性教学法 |
(四) 批判教学法 |
(五) 多元文化教学法 |
二、间接德育方法 |
(一) 服务-学习法 |
(二) 联通主义学习法 |
(三) 科研规范结构 |
三、整合德育方法 |
(一) 宽阔学习经验法 |
(二) 整合学术法 |
(三) 跨学科学习法 |
(四) 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美国高校课堂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研讨模式 |
(二) 讲授模式 |
(三) 渗透模式 |
二、美国高校日常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网络育德模式 |
(二) 科研育德模式 |
(三) 实践活动育德模式 |
(四) 校园文化育德模式 |
第七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与启示 |
一、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 |
(一) 合理性 |
(二) 局限性 |
二、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构建大德育课堂 |
(二)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 |
(三) 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现状 |
(二)国外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概述 |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
(一)中华传统美德 |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 |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
(一)顾全大局与爱国情操 |
(二)乐群贵和与孝慈友恭 |
(三)仁爱忠恕与宽容和谐 |
(四)诚实守信与知恩思报 |
(五)崇尚自强与勇毅力行 |
(六)慎独自省与求知敬业 |
(七)团结友善与勤俭节约 |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释析 |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厘定 |
(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想溯源 |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功能 |
第二章 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问题 |
(一)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四)家庭环境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五)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二)课程与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三)社会环境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四)家庭环境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五)传统美德教育中大学生自身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转型 |
一、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理论前提 |
(一)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可能性 |
(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发展阶段特征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原则 |
(一)立足现实,古为今用 |
(二)扬长补短,对症下药 |
(三)贴近生活,关注学生 |
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关键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总体部署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局部设置 |
(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细节推动 |
四、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现代转型 |
(一)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现代转型的原则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转型后的基本内容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策略 |
一、新时代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升策略 |
(一)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理念的整体规划 |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观念 |
(三)依托德育工作提升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策略 |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改进策略 |
(一)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课程层面的改进 |
(二)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学层面的改进 |
三、新时代校园文化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充实策略 |
(一)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充实传统美德教育资源 |
(二)发挥校园文化作用丰富传统美德教育载体 |
(三)激活校园文化活动拓展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
四、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四位一体”的统筹策略 |
(一)政府政策支持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强心剂 |
(二)社会广泛参与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助推器 |
(三)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辅助力量 |
(四)提升大学生自主性增强传统美德教育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经典着作与重要文献 |
2.学术着作 |
3.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更新学校德育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2]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D]. 阿剑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3]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 陈垠亭. 郑州大学, 2014(04)
- [4]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D]. 许慧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5]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6]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 孙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7]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研究[D]. 曲长海.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 [8]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D]. 刘兴璀. 武汉大学, 2018(01)
- [10]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 杜雪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