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talyic-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Palladium and Investiga-tion on Mechanism(论文文献综述)
韩雨[1](2019)在《贵金属纳米粒子的模拟酶性质及其检测葡萄糖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过氧化物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选择性,是一种重要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生化检测中。但是,其存在易失活和价格昂贵等缺点,研发具有类似天然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人工模拟酶是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之一。贵金属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地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和催化氧化过氧化物酶的底物。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和稳定性对其催化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粒径小和稳定性高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本文选用两种具有还原性的天然多糖(木耳多糖和灵芝多糖)作为生物模板分别制备了多糖稳定的钯纳米粒子和铂纳米粒子,并将它们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应用于葡萄糖含量的检测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天然多糖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还原性,通过调控木耳多糖和灵芝多糖与贵金属前驱体(四氯钯酸钠和四氯铂酸钾)的比例,制备了贵金属粒径在1-2 nm的木耳多糖-Pd纳米粒子、2-4 nm木耳多糖-Pt纳米粒子、5-6 nm灵芝多糖-Pd纳米粒子以及1-3 nm灵芝多糖-Pt纳米粒子。这些多糖稳定性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多糖稳定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分别能够在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氧化态的蓝色产物(oxTMB),都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这些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均符合米氏方程,木耳多糖-Pd纳米粒子、木耳多糖-Pt纳米粒子以及灵芝多糖-Pt纳米粒子对TMB和H2O2的米氏常数(Km)均比辣根过氧化酶(HPR)小,而灵芝多糖-Pd纳米粒子仅对H2O2的Km比HPR小,对底物比HRP表现出更高的亲和力。这些反应的催化机理均符合乒乓机理。(3)利用多糖稳定性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TMB和葡萄糖氧化酶氧化生成H2O2的反应,分别建立了四种比色检测葡萄糖浓度的方法。利用木耳多糖-Pd纳米粒子建立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9 mM,检测限为10μM;利用木耳多糖-Pt纳米粒子建立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1 mM,检测限为7μM;利用灵芝多糖-Pd纳米粒子建立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1 mM,检测限为20μM;利用灵芝多糖-Pt纳米粒子建立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 mM,检测限为11μM。这些检测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
崔艳帅[2](2020)在《超细铂纳米酶的制备、稳定性及葡萄糖检测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贵金属铂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用于多种含葡萄糖样品的检测。但铂纳米酶的分散能力、粒径大小会严重影响其催化活性,特别是对含蛋白质分子的复杂介质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因此,制备高分散性、粒径细小的水溶性高分子稳定的铂纳米酶并用于复杂介质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绿色化学和提高铂纳米酶在蛋白质溶液中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水溶性天然多糖(银杏叶多糖、何首乌多糖和龙眼多糖)稳定铂纳米酶的水溶液稳定性、催化活性、蛋白质溶液稳定性、细胞毒性和葡萄糖检测能力,初步验证了人类血糖检测性能,并进一步通过对树状大分子的表面改性,获得了具有良好葡萄糖检测效果和高灵敏检测限的球形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稳定铂纳米酶,实现了纳米酶对含蛋白质分子中样品的准确检测。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线型聚乙烯亚胺分子为模板,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制备了粒径范围为3.21-3.70 nm的铂纳米粒子(Ptn-PEI NPs);其水动力学粒径7天内没有明显变化并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明显变蓝;催化动力学过程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用比色检测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葡萄糖浓度检测限为4.2μM。Pt50-PEI NPs催化TMB的活性较低,会诱导纤维蛋白原生成沉淀和细胞死亡,导致其无法检测血浆中血糖浓度,从而发现血糖检测过程中要考虑到纳米酶的生物相容性。(2)针对Pt50-PEI NPs表现出的生物相容性低的问题,选用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银杏叶多糖为载体,制备了粒径为1.08±0.16 nm银杏叶多糖负载的铂纳米粒子(Pt-GBLP NPs)。Pt-GBLP NPs使TMB明显变蓝,它的水动力学粒径7天内没有明显变化,催化动力学过程遵循乒乓机制。基于Pt-GBLP NPs比色检测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1-1000μM,检测限为0.5μM。500μg/mL Pt-GBLP NPs对HeLa细胞没有表现出细胞毒性,但诱导了纤维蛋白原生成明显聚集,造成检测血糖浓度的准确性仅为90-91%。(3)为解决Pt-GBLP NPs诱导纤维蛋白原明显聚集的问题,从提高葡萄糖单元含量的角度制备了何首乌多糖和龙眼多糖负载的1.05-1.48 nm铂纳米粒子(Ptn-PMTP NPs和Pt-LP NPs)。它们的水动力学粒径7天内没有明显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t20-PMTP NPs和Pt-LP NPs检测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葡萄糖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1-1000μM,检测限分别为0.2μM和0.35μM。500μg/mL样品对HeLa细胞几乎没有细胞毒性,却在纤维蛋白原溶液中长时间有较弱的聚集,导致此方法检测出的血糖浓度的准确率为95%。(4)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酶在纤维蛋白原中的稳定性,通过马来酸酐、EK-5和巯基乙胺修饰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制备了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G5MEKnC)。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的铂纳米酶(Pt55-G5MEK50C)有1.40 nm的超细粒径和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t55-G5MEK50C能够检测线性范围1-2000μM的葡萄糖,检测限为0.1μM,是本工作中获得的最低的检测限数值,此数值同已有相关文献相比也是低的。样品的HeLa细胞活性大于90%且样品在4天内有蛋白质稳定性。初步的人体血糖试验表明:同医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相比,本章检测血糖含量方法的准确率为98%。Pt55-G5MEK50C催化机理是通过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加速了TMB的氧化。
周锡兵[3](2020)在《钯催化的新型胺羰化和还原偶联反应研究》文中提出羰基化反应是合成羰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胺羰基化反应是合成酰胺的高效方法。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反应可以直接由烯烃或炔烃以100%的原子经济性构建酰胺,但是由于作为亲核试剂的胺具有碱性导致催化活性物种钯-氢络合物难以有效生成,并且胺的强配位能力也会通过形成“Werner型络合物”导致钯催化剂中毒。因此,如何通过底物的设计和催化体系的调控来发展高效的策略,克服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反应中的“碱性壁垒”和胺的强配位性导致的催化剂失活,是目前羰基化发展的难题。基于此,本论文分别以碱性和配位性较弱的简单酰胺、含有sp2-N的吡啶、喹啉、恶唑啉、亚胺等为胺基源,通过催化剂体系的调控,发展了一系列高效的新型胺羰基化反应。为酰胺、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高效的合成方法。在对上述羰基化反应机理的理解和CO可以作为还原偶联反应的还原剂的偶然发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以H2作为唯一还原剂的还原偶联反应,有效地解决了传统Wurtz型还原偶联反应需要使用超化学计量的金属还原剂这一问题,为发展绿色的还原偶联反应奠定了基础。1.基于酰基-钯物种与简单酰胺化合物的转酰化反应,使用简单酰胺作为胺基源,在优化的条件下,在30 atm CO氛围中以2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时,反应以最高89%的收率和最高98:2的区域选择性从芳基烯烃构建了支链型酰胺;在10 atm CO氛围中以2 mol%的Pd(MeCN)2Cl2/XantPhos为催化剂时,反应以最高89%的收率和最高>99:1的区域选择性从烯烃构建了直链型酰胺。对于克级反应,催化剂载量可降低到0.02mol%(TON=3500),这证明了反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们通过控制实验证明了催化循环中转酰化反应的发生,基于此,使用5mol%的PdI2/XantPhos作为催化剂发展出了分子内的氢羰基转酰化反应,能够分别得到五至八元环的内酰胺化合物。此外,该方法还可以采用廉价的NMP·DCl或者DMF-d7为氘源以较低的成本合成氘代的酰胺。2.基于芳香性C=N键物种与酰基-钯中间体还原消除-氧化加成的串联反应首次实现了芳香性C=N键对酰基-钯物种的形式插入,并通过独特的底物设计实现了以含有sp2-N的氮杂芳烃为胺基源的钯催化氢胺羰基化环化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在30atm CO氛围中以1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时,反应以100%的原子经济性和最高98%的收率构建了喹啉酮,对于克级反应,催化剂的载量可降低至0.1 mol%。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和控制实验表明,C=N键对酰基-钯物种的形式插入确实发生于反应催化循环中,然后经历了独特的远程质子耦合的电子转移,得到了预期的产物并完成催化循环。通过该方法合成出的喹啉酮是一类具有可调控的发射波长的和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的荧光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还可以通过Pd/C氢化合成相应的哌啶和吡啶酮。3.在论证了酰基-钯物种能被C=N键物种所捕获生成高活性的N-酰基亚胺阳离子物种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的N-酰基亚胺盐来对C=N键进行活化,并使其发生双官能团化反应,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钯催化的C=N键胺羰基化双官能化环化反应,使用未活化的氮杂芳烃或者亚胺作为胺基源,在优化的条件下,在1 atm CO氛围中以5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时,反应以最高97%的收率构建了喹唑啉酮。反应还可以用廉价的原料一步合成具有优秀抗肿瘤活性的吴茱萸碱及其类似物。4.基于酰基-钯中间体的β-氢消除反应,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钯催化氢胺羰基化[2+2]环化反应。使用含有sp2-N的亚胺作为胺基源,以苯基-1,3-丁二烯为模板底物,通过系统的条件筛选,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40 atm CO氛围中以5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5 mol%的NMP·HCl为助催化剂,20 mol%的TMSCl和20mol%的吡啶作为添加剂,NMP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小时。在此优化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含有各种取代基的芳基甲醛衍生的亚胺、烷基醛衍生的亚胺和含有各种取代基的芳基-1,3-丁二烯、苯乙烯、环己二烯、1,3-丁二烯之间的反应性能,得出了规律性的认识。这些反应底物在上述反应中显示了较好的反应活性,并最高以94%的收率和一定的非对映选择性以100%的原子经济性构建了β-内酰胺。5.我们使用氢气这一最绿色经济的还原剂,在优化的条件下,当使用烯丙胺作为底物时,在1 atm H2氛围中以2mol%的PdCl2/DPPB为催化剂,反应以最高94%的总收率构建了 1,5-二烯,对于克级反应,催化剂的载量可降低至0.1 mol%;当时用烯丙醇作为底物时,在1 atm H2氛围中以2 mol%的PdCl2/DPPB为催化剂时,加入20 mol%的NEt3作为添加剂,反应以最高93%的总收率构建了 1,5-二烯。该反应克服了氢气参与的反应中常见的氢解和氢化副反应,高化学选择性的实现了 1,5-二烯的高效合成,并且很好地控制了产物中双键的E/Z选择性。动力学实验表明,这个反应对钯呈二级反应,对底物呈零级反应,表明了底物不直接参与决速步骤,并且在反应决速步骤中可能存在着两个钯中心。
于帮魁[4](2020)在《钯催化C-N和C-O键复分解的基元反应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催化反应通常是由众多基元反应构成的。因此,基元反应的发现和构建是实现这些催化反应的核心。除了常见的氧化加成、迁移插入、转金属化以及还原消除等基元反应,金属卡宾中间体及其相关的[2+2]环加成、[2+2]逆环加成等基元反应的发现使得烯烃复分解反应获得迅速发展,并在复杂分子以及天然产物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受此启发,化学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复分解反应的探索。其中,有关C-N键复分解反应的发展一直是个挑战,主要是因为C-N键键能比较高,不容易被切断。本论文围绕三元环钯络合物的反应特性,构建了钯催化的C-N键复分解和C-N/C-O键交叉复分解的基元新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的基于C-N键和C-O键复分解的催化关环反应,实现了官能团化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此外,利用胺缩醛的亲核性,构建了通过烯丙基铵盐产生三元环钯络合物的基元反应,发展了钯催化的新型的胺甲基化反应。如:硝基二烯和二烯酮的α-胺甲基化反应;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胺基烯炔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胺基二烯和氮氧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烯炔醇和胺缩醛的关环胺基化反应以及烯丙基烯炔醇的胺甲基-芳构化反应。1.利用胺缩醛的亲核性,建立了通过氮杂迈克尔加成产生三元环钯络合物的基元新反应,进而发展了活化二烯的α-胺甲基化催化反应体系。通过系统的条件优化,以5 mol%的Pd(COD)Cl2/P(4-CF3C6H4)3/AgOTf作为催化剂能够以最高92%的收率实现硝基二烯的α-胺甲基反应。此外,在5 mol%的Pd(OAc)2/DPPO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4%的收率得到相应的α-胺甲基化的二烯酮类化合物。上述反应的成功不仅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得到官能团化的二烯基烯丙基胺化合物,而且为三元环钯络合物导向的新型催化反应的开发和建立奠定了基础。2.利用三元环钯络合物的独特结构特征和反应性能,建立了钯催化的C-N键复分解基元新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双亲核试剂的策略,发展了钯催化的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通过系统的条件优化,用5 mol%的[Pd(allyl)Cl]2/Xantphos/AgOTf作为催化剂能够以最高89%的收率得到相应的关环胺甲基化产物。该反应体系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通过设计不同链长的胺基二烯底物,能够实现5-16元饱和氮杂环的合成。此外,从胺基环己二烯出发,能够选择性的得到氮杂螺环类化合物。通过中间体的分离表征实验、动力学实验、动力学同位素标记实验以及DFT理论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催化反应机理,夯实了 C-N键复分解过程。3.利用C-N键复分解为关键的基元反应,建立了胺基烯炔和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体系。通过系统条件优化,在5 mol%的阳离子钯Pd(Xantphos)(CH3CN)2(OTf)2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9%的收率实现5-12元等不同尺寸的含有exo-联烯胺骨架的饱和氮杂环的合成。另外,杂原子以及具有潜在药物研究价值的杂环片段也可以成功引入到多取代的联烯胺骨架。4.利用C-N键复分解这一基元新反应,建立了胺基二烯和氮氧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体系。通过系统条件优化,在5 mol%的阳离子钯Pd(Xantphos)(CH3CN)2(OTf)2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90%的收率合成一系列β-烯丙基胺取代的饱和氮杂环化合物。相对于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生成目标产物的同时,只产生一分子的甲醇,具有更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更简单的合成工艺。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胺基二烯底物,分别实现了环外双键、环上双键以及环内双键的构建,丰富了关环胺甲基化反应的类型。此外,该反应体系能够实现具有挑战性的9-16元氮杂环的合成。5.在成功建立了 C-N键复分解的关环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羟基亲核试剂,建立了更具挑战的C-N/C-O键交叉复分解的基元新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双亲核试剂策略,构建了烯炔醇和胺缩醛的关环胺基化反应体系。通过条件优化,在5 mol%的Pd(CH3CN)2Cl2/Xantphos/AgClO4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2%的收率合成一系列含有exo-联烯胺骨架的氧杂环化合物。该类异色满片段以及联烯胺片段广泛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对药物分子的开发及生物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6.基于我们发展的C-N键复分解策略,通过对关环胺甲基化产物的官能团转化实现了天然产物形式上的全合成。以烯丙胺取代的哌啶类衍生物出发可以实现苦参胺类生物碱的全合成。此外,四氢异喹啉类衍生物经简单的官能团转化也可以完成雷公藤类生物碱形式上的全合成。7.利用烯炔能够选择性的插入到三元环钯络合物的碳钯键形成阳离子的烯基烯丙基钯络合物的特性,通过调控烯丙基钯络合物的反应活性选择性的捕获烯烃试剂,从而构建了钯催化的烯丙基烯炔醇的胺甲基环化和芳构烯丙基胺化反应。通过系统条件优化,在 5 mol%的阳离子钯Pd(Xantphos)(CH3CN)2(OTf)2的催化下能够以最高83%的收率实现官能团化的萘环类衍生物的构建。
戴强[5](2020)在《基于钯/Xiao-Phos催化体系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磷中心手性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但是由于缺乏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它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尽管近几十年来,人们为了制备这类化合物已经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来发展不对称催化反应,但是实现一种独特的策略,并使其成功运用于重要的磷手性膦化合物的多方构建中,仍然是化学合成中的一个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钯/Xiao-Phos催化体系,该体系为磷手性三级膦氧化合物的构筑提供了一个新的反应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组内发展的Sadphos配体的应用范围。借助于该反应平台,我们选用二级膦氧和芳基溴化物为底物,成功实现了不对称P-C交叉偶联策略,这是一类高对映选择性的磷手性三级膦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由于芳基溴化物较弱的氧化加成速率,二级膦氧与金属钯之间表现出优先级的竞争性配位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反应的高对映选择性产出。该方法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我们基于该方法获得的高手性的双芳基甲基三级膦氧,开辟了一种用于改造DIPAMP配体的芳环上支链的便捷方法。通过进一步探索,我们随后又利用该催化体系成功实现了炔烃的高选择性的氢膦酰化反应。我们选用二级膦氧和多种类型炔烃为底物,以高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加成方式生成磷手性烯基膦氧化合物,在动力学拆分体系下,还可以高对映选择性地回收磷手性二级膦氧,这二者后续的合成转化均表现出良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另外,基于一些具体的实验结果,我们初步判定炔烃的插入经历的是氢钯化的过程,反应可能经历了与不对称P–C交叉偶联反应中相同的中间体过渡态。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平台是基于二级膦氧和Pd/Xiao-Phos手性单体配合物通过配位作用以可能的三价膦酸-钯中间体(R2(OH)P-Pd)或者Pd-H物种互变异构体的形式存在的。二级膦氧与配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是该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和高对映选择性产出的关键因素。
马溢阳[6](2019)在《改性石墨烯负载零价铁去除水体中两种典型氯代有机物的研究》文中提出一直以来,我国都是氯代有机物产品的生产和消耗大国,由于绝大多数的氯代有机物具有毒性强、难生物降解及环境滞留性等特征,已经严重地威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研发有效的治理手段和修复技术已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其中纳米零价铁技术因为廉价易得,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容易被氧化和不可避免的团聚现象也同样限制着该项技术的应用。本研究通过还原共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负载钯铁双金属纳米颗粒(PdFe@r-GO)和硫/氮双掺杂改性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颗粒(nZVI@SN-rGO)两种固体催化材料,以四氯化碳和2,4-二氯苯氧乙酸作为目标污染物,并在构建的三个反应体系下进行了降解脱氯反应。本文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下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和反应条件因素的影响,分析了目标污染物降解反应动力学特征,推断了不同反应体系下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反应机理并探讨了可能发生的降解途径。鉴于解决纳米零价铁颗粒的缺陷为目的,获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硫/氮双掺杂改性石墨烯作为载体,可以分别良好地避免钯铁双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零价铁颗粒的团聚现象,相比较于无载体的情况可以将比表面积提高数倍,以暴露出更多的表面活性点位。(2)在超声波空化作用下可以有效地瓦解并清除纳米零价铁颗粒表面的钝化层,以解决纳米零价铁颗粒表面在降解氯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断形成钝化层会阻隔目标污染物与反应活性点位相接触的困扰,由此可以获得纳米零价铁颗粒持续的高反应活性。(3)当向本体溶液中添加过氧化氢时,通过利用纳米零价铁替代亚铁离子的方式,可以将均相芬顿反应体系转化成非均相类-芬顿反应体系,相比较于传统的芬顿反应可以实现铁系成分的快速分离、减少反应后沉淀物的生成量等优点。(4)通过添加过渡金属钯作为加氢催化剂,将纳米零价铁的还原作用和催化加氢相结合,可以明显降低四氯化碳降解反应活化能,伴随产生的活性氢原子可以显着地提高纳米零价铁颗粒的反应活性。(5)通过HPLC、IC、GC和GC-MS的联用,结合实验分析结果,以推测出不同反应体系下四氯化碳和2,4-D的降解途径。
魏梦霞[7](2020)在《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樟是我国四川宜宾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现今对油樟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于在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油樟精油上,水蒸气蒸馏提取技术具有能耗高、时间长、效率低等弊端。对油樟叶主要活性成分的利用主要集于在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关于油樟叶资源其它活性成分的报道较少,特别是关于油樟叶的绿色化学可持续综合利用方面。因此本文以油樟叶为原料,对油樟叶资源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工艺创新性提取,包括油樟叶精油和油樟叶原花色素的方法创新性提取,精油和原花色素活性成分的创新性应用,以及对油樟叶精油提取剩余物利用,建立了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综合利用工艺路线。提出了油樟精油新型提取方法,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精油微波制备方法(HSEMHD),根据酸水解和柱前衍生化分析油樟叶细胞壁多糖的糖基结构,结合酶活力大小,确定了高固体系混合酶组成为0.25%果胶酶+0.65%纤维素酶+0.05%半纤维素酶+1.05%木聚糖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出了 HSEMHD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体系高固含量为14%,茶皂素添加量为6 g/L,pH为5,酶解温度为323.15 K,酶解时间为6h,液料比为24.45 mL/g,微波辐照时间为27.41 min,微波辐照功率为540 W,该实验条件下,油樟精油得率为73.21±2.32 mg/g;对油樟精油GC-MS分析,发现HSEMHD提取油樟精油的主成成分1,8-桉叶素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叶过程,水资源消耗量较少,符合当今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杜仲胶为新型壁材,以油樟精油为芯材,采用挤压法制备了两种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包括挤出机3 mm挤出孔径制备所得的缓释颗粒(3-SRP)和7mm孔径制备所得缓释颗粒(7-SRP)。分析了 3-SRP和7-SRP外观形态,表观密度、载药量、包封率、热稳定性等;随时间变化,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的油樟精油累积释放率变化过程符合Avrami’s方程;在低温条件下(277.15 K和293.15 K),缓释颗粒的精油释放过程为扩散-限制释放和一级动力学释放相结合的释放过程,在高温条件下(333.15 K)为一级动力学释放过程;将缓释颗粒应用于西红柿储藏过程,对西红柿的品质特性进行动态监测,包括果实硬度和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含量和非可溶性果胶含量,果胶甲脂酶(PME)活性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发现缓释颗粒的加入有效的延缓了西红柿的品质下降趋势;经实验证明,缓释颗粒化油樟精油后,油樟精油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以天然高聚物杜仲胶为植物精油新型环保可降解壁材,制备所得精油缓释颗粒对精油具有较好的控释性,控释长效性,因此,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杜仲胶可广泛推广用作其它植物精油缓释颗粒的制备壁材。通过氯化氢催化法和置换反应制备了绿色溶剂甘氨酸乙酯硝酸盐([GlyC2]NO3)离子液体,以新型绿色安全[GlyC2]NO3离子液体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法同时提取了油樟叶低聚和高聚原花色素。对制备[GlyC2]NO3离子液体进行了 FTIR、DSC、1H-NMR分析;制备[GlyC2]NO3离子液体方法简单,操作性强,产物的收率和纯度较高;以2%[GlyC2]NO3离子液体用作油樟叶原花色素提取溶剂,当液料比为20 mL/g,微波功率为540 W,辐照时间为30 min,油樟叶低聚原花色素(OPC)和高聚原花色素(PPC)总得率为11.37±0.44 mg/g,提取液分级、纯化后,分离PPC和OPC的回收率分别为59.98%和40.02%,平均聚合度分别为2.49和12.48;70%乙醇与2%[GlyC2]NO3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油樟叶原花色素传质过程相似,因此[GlyC2]NO3离子液体有潜力作为乙醇的替代溶剂或助溶剂用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过程。以油樟叶低聚原花色素(OPC)为植物源有机还原剂,采用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装置制备纳米钯(PdNP)。确定了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PdNP的最佳方法:当OPC和Pd2+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1 mL/min,超声频率为45 kHz,功率为200 W,温度为333.15 K时,Pd2+转化量高达89.39%;制备所得PdNP结晶性良好,呈现不规则多面体形态,粒径为202.86±24.99 nm,纯度为80.94%;制备所得PdNP吸收和存储氢能力较强,对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MO)和次甲基蓝(MB)效果较好;以油樟叶OPC为植物源有机还原剂,采用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PdNP,制备过程连续可控,还原条件温和,无需添加其它还原剂,纳米颗粒稳定性好,制备PdNP纯度较高,有机还原制备PdNP光催化降解染料性能良好,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分析油樟叶高聚原花色素(PPC)对染料的吸附行为。对影响PPC吸附的实验因素,以及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雀石绿(MG)初始浓度越高,温度越高,PPC对MG的单位平衡吸附量Qe越大;吸附过程为单层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吸附过程;FTIR分析表明MG吸附于PPC表面主要依靠静电力(1586 cm-1)和氢键(3390 cm-1)作用;油樟叶PPC是一种良好的环境污染物吸附剂,该研究有效的拓展了油樟叶资源的高效多级综合利用领域。制备磁性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多孔微粒(Fe3O4@CLR),并讨论了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染料的吸附行为。采用浸泡预处理结合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吸附剂Fe3O4@CL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3O4@CLR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强大的磁场响应能力,较大孔隙率和比表面积;Fe3O4@CLR磁性粒子对MG的吸附过程为单层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吸附过程;以N2-MG水溶液-Fe3O4@CLR磁性粒子为三相体系,采用气液固磁稳定流化床(MSFB)分析Fe3O4@CLR对染料的动态吸附行为,当MG上样浓度为500 mg/L,上样流速为8mL/min,Fe3O4@CLR磁性粒子的上样量为20 g,磁场强度为42.87 Oe,平衡时,Fe3O4@CLR对MG的吸附量可达201.07±10.05 mg/g;Fe3O4@CLR磁性微粒回收并重复使用多次后,仍对MG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磁性多孔结构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其它种类生物质酶解剩余物资源利用;吸附过程结合MSFB,在磁场中磁性吸附剂吸附后可实现较易分离,吸附剂可回收和再利用。本研究在油樟资源的应用领域率先强化了油樟叶资源的绿色化学应用,以化学过程和终端低排放、低污染为目标,实现了油樟叶中目标活性成分的高效分离及绿色化学应用,为油樟叶的高效多级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及技术支撑。
董少卿[8](2020)在《纳米材料结构化学发光表征新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电子、几何、表面结构决定其光电、催化等多种性能。为了更好的理解结构对纳米材料的影响作用,高效的纳米材料结构测定尤为重要。其中,表面结构与电子结构组成复杂、存在状态及不稳定,使其测定工作较为困难。目前,常用于测定纳米材料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顺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这些方法对环境和操作的要求较高,且检测也较为耗时,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便、快速的表征手段用于纳米材料结构的测定。化学发光技术具有测定环境简单、操作简便和信号响应迅速等优势,从而能弥补上述表征方法的不足。本论文基于化学发光依赖于纳米材料结构的特性,建立了以过氧亚硝酸盐和丙醇为化学发光探针,分别快速筛查碳量子点表面氧态和贵金属纳米晶体晶面的化学发光表征方法。此外,基于纳米材料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主导的化学发光,建立了次氯酸化学发光选择性识别的方法,对解决活性氧筛选的盲目性具有指导意义。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碳量子点化学发光来源于较小能级分离的特性,建立了化学发光快速筛查碳量子点表面氧态的方法。通过调控硫元素在碳量子点中的掺杂含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表面氧态含量的碳量子点,并用于探究过氧亚硝酸盐-碳量子点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响应。结果表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C-O官能团相关的氧态含量成正比。氧态含量高的碳量子点中丰富的C-O官能团能够促进较小能隙的产生,并有利于自由基中间体向碳量子点的能级中注入电子/空穴,提高碳量子点化学发光的信号强度。过氧亚硝酸盐化学发光探针测得的硫掺杂碳量子点中C-O官能团相关的氧态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一致。通过化学发光检测磷掺杂碳量子点中的不同氧态,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说明可利用化学发光探针对不同类型纳米颗粒中的表面氧态进行筛查。(2)基于贵金属纳米晶体晶面依赖的催化发光特性,实现了对贵金属纳米晶体不同晶面的识别。将具有不同晶面的钯@金纳米晶体负载在水滑石中,并考察了晶面对丙醇诱导的催化发光的影响。氧分子在钯@金纳米晶体负载的水滑石表面被激活并参与催化氧化反应,使丙醇分子转化为激发态二氧化碳产生光发射。高指数晶面的钯@金纳米晶体由于表面大量负电荷的存在,能够促进晶面与丙醇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产生更强的催化发光。根据丙醇诱导的催化发光信号与钯@金纳米晶体晶面指数变化成正相关性的现象,对其晶面进行了识别。通过该方法测定水滑石支撑的钯纳米晶体的不同晶面,验证其普适性。同时,基于线性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的传感阵列实现了钯@金纳米晶体样品中混合晶面的识别。(3)利用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与活性氧之间的氧化还原电势关系,实现了对次氯酸化学发光选择性的识别。在具有向金纳米团簇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注入空穴能力的活性氧中,羟基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盐的氧化可以使金纳米团簇表面金(Ⅰ)复合物配体中类多肽骨架发生断裂,进而造成能级结构的崩塌,仅能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信号;次氯酸对金(Ⅰ)复合物配体类多肽骨架的侧边氧化能够保证金纳米团簇能级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化学发光反应过程中电子空穴的复合,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凸显出次氯酸在活性氧中的选择性。根据能级结构主导的化学发光机理,对具有与金纳米团簇相似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的纳米石墨烯氮化碳进行了化学发光活性氧选择性测定,其对次氯酸选择性的结果与金纳米团簇一致,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策略有助于解决活性氧筛选的盲目性问题。
杨清镜[9](2020)在《过渡金属催化的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文中认为手性二氢-苯并[b]吡喃类化合物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数量繁多,结构类型复杂,同时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肿瘤、调节血压、调节雌激素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该类结构的手性合成方法学研究一直是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不对称催化是现代有机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备光学纯活性化合物最高效和直接的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2H-色烯类化合物中碳碳双键的不对称氢官能团化反应,包括氢芳基化、硼氢化、氢胺化反应,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手性3,4-二氢-苯并[b]吡喃类化合物;同时对钴催化3,4-二氢-1H-2-苯并吡喃与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以[Rh(cod)Cl]2和手性双膦配体(R)-Difluorphos为催化剂,实现了芳基硼酸与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动力学拆分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27%-47%的收率和92%-99%的对映选择性获得含有两个连续的立体中心的手性3,4-二氢-苯并[b]吡喃类化合物,根据单晶衍射图确定产物的绝对构型为(2S,3R);同时以28%-44%的收率和74%->99%的对映选择性回收未反应的(R)构型的2H-色烯底物,动力学拆分因子s值高达532。根据相关文献和氘代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Rh(cod)Cl]2和(R)-Difluorphos在氢氧化钾作用下形成手性羟基铑物种,之后与芳基硼酸通过转金属化生成芳基-铑(Ph-Rh)中间体,2H-色烯底物与Ar-Rh配位插入到Ar-Rh中形成烷基铑中间体,然后烷基铑中间体通过发生1,4-Rh迁移形成芳基铑(Ar-Rh)中间体,最后和水发生质子化释放出产物和羟基铑催化剂物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Rh(cod)OH]2和(R)-Xyl-P-phos配体作为催化剂,实现了2H-色烯缩醛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动态动力学拆分反应,以48%-85%的收率和71%-98%的对映选择性得到手性的3,4-二氢-苯并[b]吡喃类化合物,并且通过单晶衍射图确定产物的绝对构型为(2S,3R)。氘代实验再次证明反应经历了1,4-Rh迁移的过程。该反应的产物经过衍生化反应能够合成3-苯基异黄烷和α-苯基氢化香豆素。在氯化亚铜(CuCl)和手性双膦配体(R,R)-Ph-BPE催化下,实现了频哪醇二硼(B2pin2)与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硼氢化动力学拆分反应,以一锅两步的方式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黄烷醇类化合物。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以35%-48%的收率和95%->99%的对映选择性获得含有两个连续手性中心的黄烷醇化合物;同时以35%-47%的收率和92%->99%的对映选择性回收未反应的手性2H-色烯底物,动力学拆分因子s值达到1060。通过单晶衍射图确定产物的绝对构型为(2R,3S)。产物经过衍生化反应以两步63%的收率合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剂(+)-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s)。在乙酸铜(Cu(OAc)2)和手性双膦配体(R)-DTBM-Segphos催化下,使用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为氢源,羟胺苯甲酸酯为氢胺化试剂,实现了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胺化反应,以50%-88%的收率和59%-99%的对映选择性获得手性4-氨基-3,4-二氢-苯并[b]吡喃类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图证明了氢胺化产物的绝对构型(S)。以CoCl2·6H2O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实现了3,4-二氢-1H-2-苯并吡喃与2-芳基咪唑并[1,2-a]吡啶的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以52%-85%的收率获得一系列含有咪唑并[1,2-a]吡啶结构的3,4-二氢-1H-2-苯并吡喃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催化剂廉价易得、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根据相关文献和控制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反应可能分两种途径进行,一种是3,4-二氢-1H-2-苯并吡喃在氯化钴和氧气的作用下形成氧鎓离子中间体,然后与亲核试剂咪唑并[1,2-a]吡啶反应生成偶联产物,同时产生副产物水;另一种途径是3,4-二氢-1H-2-苯并吡喃在氯化钴和氧气的作用下通过单电子转移形成自由基氧正离子,之后再通过单电子转移和去质子化形成氧鎓离子中间体,最后与亲核试剂咪唑并[1,2-a]吡啶反应生成偶联产物。
陈鲁川[10](2019)在《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降解高含盐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炼化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炼化废水,其中高含盐炼化废水是较难处理的一种。这类废水往往含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以及高浓度可溶性无机盐如Ca2+,Na+,Cl-,S042-等。由于其含盐量较高,导致传统生物废水处理系统的效率降低甚至失效。另外废水中含有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若不进行有效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持久的危害。因此如何实现高含盐难降解炼化废水的有效矿化是目前化工,环保领域的一大挑战。本文采用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以硼掺杂金刚石电极Boron Doped Diamond,BDD)作为阳极处理高含盐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以2,4-二氯苯酚作为特征污染物,分别研究了电活化硫酸根(SO42-)和氯离子(Cl-)对电化学高级氧化体系处理效率的影响。同时针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氯代副产物,设计制备具有Ni(OH)2纳米片结构钯负载的泡沫镍阴极材料,进行电催化还原脱氯。最终基于对高含盐废水中sO42-和Cl-的研究,构建高效低耗的电化学高级氧化体系。采用BDD电极电化学活化SO42-可以有效地产生强氧化性的SO4·-。在中碱性条件下,相对于·OH降解污染物的速率(k=0.219±0.01 h-1),通过电化学活化产生的SO4·-可以使得2,4-二氯苯酚去除速率提高4倍(k=0.828±0.05 h-1)。同时电化学活化SO42-可以有效抑制产氧副反应。当SO42-浓度从0.01 M提高至0.1 M时,产氧量降低65%,能耗降低70%。此外,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测试及自由基捕获实验,SO4·-的产生机理进一步得到探究。综合实验结果,建立了 一套完善的电化学活化SO42-体系。通过活化SO42-产生SO4·-,一定程度上解决pH对污水处理技术的限制,并使得电化学氧化技术更加高效经济。BDD 阳极氧化处理含氯废水时,可以产生含氯氧化剂,从而加速特征污染物的去除速率。当Cl-浓度从0 mM增加至120 mM时,2,4-二氯苯酚的去除速率从0.36±0.05 h-1提升至18.44±0.35 h-1。但是随着C1-浓度的增加,矿化率却逐渐降低,通过GC-MS以及离子色谱对中间产物分析发现降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难降解的氯代有机物(三氯苯酚等)以及无机物(氯酸,高氯酸等)。说明利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含氯废水时,会产生氯代副产物导致二次污染,从而限制该技术对于高含盐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通过电势差置换反应(Galvanic Replacement Reaction)结合电沉积方法,制备具有Ni(OH)2纳米片结构钯负载的泡沫镍阴极材料(e-Pd/Ni(OH)2/NF)。相比于不含纳米片分支结构的Pd/NF电极,e-Pd/Ni(OH)2/NF电催化脱氯速率提高了11倍。同时相比Pd/Ni(OH)2/NF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利用BDD 阳极氧化结合阴极还原的改进工艺处理含氯废水,相比于单独的阳极氧化工艺,当氯离子浓度为60 mM时,TOC去除率从11.25±1.56%提升至30.25±2.41%,能耗从0.68 kWh·(g TOC)-1 降低至0.26 kWh.(g TOC)-1。
二、Catalyic-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Palladium and Investiga-tion on Mechanis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talyic-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Palladium and Investiga-tion on Mechanism(论文提纲范文)
(1)贵金属纳米粒子的模拟酶性质及其检测葡萄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纳米材料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发展现状 |
1.2.1 纳米氧化物 |
1.2.2 纳米碳材料 |
1.2.3 纳米贵金属材料 |
1.2.4 其它纳米材料 |
1.3 生物模板法制备贵金属纳米粒子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的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多糖的提取方法 |
2.2.1 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 |
2.2.2 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 |
2.3 多糖稳定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3.1 木耳多糖-Pd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3.2 木耳多糖-Pt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3.3 灵芝多糖-Pd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3.4 灵芝多糖-Pt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4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4.1 多糖的表征方法 |
2.4.2 纳米粒子的表征方法 |
2.4.3 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表征方法 |
2.4.4 纳米粒子测定葡萄糖浓度的方法 |
2.4.5 纳米粒子对实际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
第3章 木耳多糖-Pd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及检测应用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木耳多糖表征分析 |
3.2.2 木耳多糖-Pd纳米粒子的表征分析 |
3.2.3 木耳多糖-Pd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表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木耳多糖-Pt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及检测应用 |
4.1 前言 |
4.2 结果分析 |
4.2.1 木耳多糖-Pt纳米粒子的表征分析 |
4.2.2 木耳多糖-Pt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表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灵芝多糖-Pd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及检测应用 |
5.1 前言 |
5.2 结果分析 |
5.2.1 灵芝多糖表征分析 |
5.2.2 灵芝多糖-Pd纳米粒子的表征分析 |
5.2.3 灵芝多糖-Pd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表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灵芝多糖-Pt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及检测应用 |
6.1 前言 |
6.2 结果分析 |
6.2.1 灵芝多糖-Pt纳米粒子的表征分析 |
6.2.2 灵芝多糖-Pt纳米粒子模拟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表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超细铂纳米酶的制备、稳定性及葡萄糖检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纳米酶的分类和催化机制 |
1.2.1 金属纳米酶 |
1.2.2 金属氧化物纳米酶 |
1.2.3 金属硫化物纳米酶 |
1.2.4 其它纳米酶 |
1.2.5 催化机制 |
1.3 纳米酶的稳定性 |
1.3.1 合成高分子载体 |
1.3.2 天然高分子载体 |
1.4 本论文的选题立意、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论文的选题立意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聚乙烯亚胺稳定的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 银杏叶多糖稳定的铂/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1 银杏叶多糖的提取 |
2.3.2 银杏叶多糖稳定的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3 银杏叶多糖稳定的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2.4 何首乌多糖稳定的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4.1 何首乌多糖的提取 |
2.4.2 何首乌多糖稳定的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5 龙眼多糖稳定的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5.1 龙眼多糖的提取 |
2.5.2 龙眼多糖稳定的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6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包裹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6.1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的合成 |
2.6.2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包裹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2.7 纳米酶的表征方法 |
2.7.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7.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检测 |
2.7.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2.7.4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7.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7.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表征 |
2.7.7 多糖的还原力测试 |
2.7.8 水动力学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2.7.9 纳米酶的细胞毒性实验 |
2.8 纳米酶的模拟酶性质和催化机理研究方法 |
2.8.1 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 |
2.8.2 温度和pH对纳米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
2.8.3 纳米酶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
2.8.4 纳米酶的催化机理研究 |
2.9 葡萄糖浓度的比色法检测 |
第3章 聚乙烯亚胺稳定铂纳米酶的活性及检测性能 |
3.1 引言 |
3.2 Pt_n-PEI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3.3 Pt_(50)-PEI的缓冲液稳定性 |
3.4 Pt_(50)-PEI的过氧化物酶性质和催化机理 |
3.4.1 Pt_(50)-PEI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3.4.2 温度和pH对Pt_(50)-PEI催化活性的影响 |
3.4.3 Pt_(50)-PEI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
3.4.4 Pt_(50)-PEI的催化机理 |
3.5 比色法检测葡萄糖浓度 |
3.6 Pt_(50)-PEI的生物相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杏叶多糖稳定铂/钯纳米酶的活性及检测性能 |
4.1 引言 |
4.2 银杏叶多糖的表征 |
4.3 Pt-GBLP和Pd_n-GBLP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4.4 Pt-GBLP和Pd_n-GBLP的缓冲液稳定性 |
4.5 Pt-GBLP和Pd_(91)-GBLP的过氧化物酶性质和催化机理 |
4.5.1 Pt-GBLP和Pd_(91)-GBLP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4.5.2 温度和pH对Pt-GBLP和Pd91-GBLP催化活性的影响 |
4.5.3 Pt-GBLP和Pd_(91)-GBLP的反应动力学 |
4.5.4 Pt-GBLP和Pd_(91)-GBLP的催化机理 |
4.6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建立和选择性的测定 |
4.7 Pt-GBLP和Pd_(91)-GBLP的生物相容性 |
4.8 血糖浓度的检测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何首乌多糖/龙眼多糖稳定铂纳米酶的活性及检测性能 |
5.1 引言 |
5.2 何首乌多糖和龙眼多糖的表征 |
5.3 Pt_n-PMTP和Pt-LP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5.4 Pt_n-PMTP和Pt-LP的缓冲液稳定性 |
5.5 Pt_(20)-PMTP和Pt-LP的过氧化物酶性质和催化机理 |
5.5.1 Pt_(20)-PMTP和Pt-LP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5.5.2 温度和pH对Pt_(20)-PMTP和Pt-LP催化活性的影响 |
5.5.3 Pt_(20)-PMTP和Pt-LP的催化动力学 |
5.5.4 Pt_(20)-PMTP和Pt-LP的催化机理 |
5.6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建立和选择性的测定 |
5.7 Pt_(20)-PMTP和Pt-LP的生物相容性 |
5.8 血糖浓度的检测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包裹铂纳米酶的检测性能 |
6.1 引言 |
6.2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的合成 |
6.3 Pt_n-G5MEK50C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6.4 Pt_(55)-G5MEK50C的缓冲液稳定性 |
6.5 Pt_(55)-G5MEK50C的过氧化物酶性质和催化机理 |
6.5.1 Pt_(55)-G5MEK50C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6.5.2 温度和pH对Pt_(55)-G5MEK50C催化活性的影响 |
6.5.3 Pt_(55)-G5MEK50C的催化动力学 |
6.5.4 Pt_(55)-G5MEK50C的催化机理 |
6.6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建立和选择性的测定 |
6.7 Pt_(55)-G5MEK50C的蛋白质稳定性 |
6.8 Pt_(55)-G5MEK50C的细胞毒性 |
6.9 血糖浓度的检测 |
6.10 纳米酶催化机理 |
6.11 本论文所获得纳米酶葡萄糖检测能力与文献报道的比较 |
6.1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钯催化的新型胺羰化和还原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卤化物的羰基化反应 |
1.2.1 羟羰基化、烷氧羰基化和胺羰基化反应 |
1.2.2 羰基化Heck反应 |
1.2.3 与有机金属试剂的羰基化偶联反应 |
1.2.4 羰基化C-H键活化反应 |
1.2.5 还原羰基化反应 |
1.3 过渡金属催化的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 |
1.3.1 氢甲酰化反应 |
1.3.2 钯催化的氢羰基化反应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钯催化的氢羰基转酰化反应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反应 |
2.1.2 转酰化反应 |
2.2 研究思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2.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3.3 克级反应 |
2.3.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2.3.5 分子内氢羰基转酰化反应 |
2.3.6 含氘酰胺的制备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
2.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
2.4.4 克级反应实验操作步骤 |
2.4.5 氘代酰胺的合成实验操作步骤 |
2.4.6 ~(13)C标记实验操作步骤 |
2.4.7 监测苯甲酰胺在反应体系中的转化实验操作步骤 |
2.5 产物表征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芳香性C=N键对酰基-钯插入的氢胺羰基环化反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C=C键对酰基-钯物种的插入 |
3.1.2 亚胺对酰基-钯物种的插入 |
3.2 研究思路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3.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3.3 产物荧光性质表征 |
3.3.4 合成应用 |
3.3.5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4 实验部分 |
3.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4.2 底物制备实验操作步骤 |
3.4.3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
3.4.4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
3.4.5 合成应用实验操作步骤 |
3.4.6 同位素效应实验操作步骤 |
3.5 化合物表征数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钯催化的C=N键胺羰基化双官能化反应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1.1 喹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4.1.2 喹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4.2 研究思路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4.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3.3 合成应用 |
4.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4.4 实验部分 |
4.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
4.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
4.4.4 合成应用实验操作步骤 |
4.5 产物表征数据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2+2]环化反应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1.1 β-内酰胺的应用 |
5.1.2 β-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
5.2 研究思路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5.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5.4 实验部分 |
5.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
5.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
5.5 产物表征数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氢气作为还原剂的钯催化还原偶联反应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1.1 还原偶联反应 |
6.1.2 1,5-二烯的合成 |
6.2 研究思路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6.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6.3.3 动力学实验 |
6.3.4 克级反应 |
6.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
6.4 实验部分 |
6.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
6.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
6.4.4 动力学实验操作步骤 |
6.5 产物表征数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化合物一览表 |
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钯催化C-N和C-O键复分解的基元反应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烯烃关环复分解反应 |
1.2.1 关环复分解(RCM)反应简介 |
1.2.2 RCM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
1.3 羰基烯烃(炔烃)复分解反应 |
1.3.1 羰基烯烃(炔烃)复分解反应简介 |
1.3.2 羰基-烯烃(炔烃)关环复分解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
1.4 其他类型化学键的复分解反应 |
1.5 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钯催化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反应设计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
2.3.2 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
2.3.3 活化二烯的胺甲基化反应的机理 |
2.4 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2.5.1 仪器和试剂 |
2.5.2 实验步骤 |
2.5.3 部分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钯催化C-N键复分解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反应设计 |
3.2.1 C-N键复分解基元反应的构建 |
3.2.2 双亲核试剂在C-N键复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钯催化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
3.3.2 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
3.3.3 胺基二烯关环胺甲基化产物的转化 |
3.3.4 胺基二烯和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机理研究 |
3.4 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仪器和试剂 |
3.5.2 底物合成 |
3.5.3 实验步骤 |
3.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钯催化胺基烯炔与胺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反应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钯催化胺基烯炔与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
4.3.2 胺基烯炔与胺缩醛的关环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
4.3.3 胺基烯炔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的机理推测 |
4.4 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4.5.1 仪器和试剂 |
4.5.2 底物合成 |
4.5.3 实验步骤 |
4.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钯催化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胺甲基化反应 |
5.1 引言 |
5.2 反应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钯催化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
5.3.2 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
5.3.3 胺基二烯和N,O-缩醛的关环反应的产物转化 |
5.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5.4 小结 |
5.5 实验部分 |
5.5.1 仪器和试剂 |
5.5.2 底物合成 |
5.5.3 实验步骤 |
5.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的关环反应 |
6.1 引言 |
6.2 反应设计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关环反应的探索和优化 |
6.3.2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反应的底物适应性考察 |
6.3.3 钯催化C-N/C-O键交叉复分解反应的机理研究 |
6.4 小结 |
6.5 实验部分 |
6.5.1 仪器和试剂 |
6.5.2 底物合成 |
6.5.3 实验步骤 |
6.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6.6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关环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逆合成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小结 |
7.5 实验部分 |
7.5.1 仪器和试剂 |
7.5.2 实验步骤 |
7.5.3 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7.6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 |
8.1 引言 |
8.2 反应设计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的条件探索和优化 |
8.3.2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的底物拓展 |
8.3.3 胺甲基化的萘环产物的官能团转化 |
8.3.4 钯催化的胺甲基化环化和芳构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8.4 小结 |
8.5 实验部分 |
8.5.1 仪器和试剂 |
8.5.2 底物合成 |
8.5.3 实验步骤 |
8.5.4 部分底物与产物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8.6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附录一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部分新化合物核磁谱图 |
(5)基于钯/Xiao-Phos催化体系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磷中心手性膦化合物的应用 |
1.2 不对称催化策略制备磷中心手性膦化合物 |
1.3 论文立题 |
第二章 不对称P–C交叉偶联策略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 |
2.1 反应条件优化 |
2.2 二级膦氧和芳基溴化物的底物普适性考察 |
2.3 产物的合成应用 |
2.4 反应机理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对称氢膦酰化策略构建磷手性烯基膦氧化合物 |
3.1 反应条件优化 |
3.2 二级膦氧和炔烃的底物普适性考察 |
3.3 产物的合成应用 |
3.4 反应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
附录二 化合物单晶数据 |
附录三 DFT计算数据集和自由能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改性石墨烯负载零价铁去除水体中两种典型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四氯化碳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
1.1.3 2,4-二氯苯氧乙酸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
1.2 氯代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
1.2.1 物理法处理氯代有机物 |
1.2.2 生物法处理氯代有机物 |
1.2.3 化学法处理氯代有机物 |
1.3 负载型钯/铁双金属还原体系研究进展 |
1.3.1 零价铁脱氯技术 |
1.3.2 钯/铁双金属脱氯技术 |
1.3.3 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颗粒的技术应用 |
1.3.4 影响因素 |
1.4 非均相催化类-Fenton氧化体系研究进展 |
1.4.1 固体催化剂的选择 |
1.4.2 影响因素 |
1.4.3 反应机制 |
1.5 超声波协同纳米零价铁反应体系研究进展 |
1.5.1 超声波降解有机物的技术 |
1.5.2 超声波/纳米零价铁联合降解有机物的技术 |
1.5.3 超声波/纳米零价铁联合技术的应用 |
1.6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石墨烯负载钯/铁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2.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2.2.2 石墨烯负载钯/铁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2.2.3 石墨烯负载钯/铁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 硫氮双掺杂改性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与表征 |
2.3.1 硫氮双掺杂改性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颗粒的制备方法 |
2.3.2 硫氮双掺杂改性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颗粒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墨烯负载钯/铁双金属纳米颗粒降解四氯化碳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材料 |
3.2.2 四氯化碳降解实验 |
3.2.3 四氯化碳的气质联用检测 |
3.2.4 其他指标的检测 |
3.3 Pd/Fe@r-GO还原体系对CT的降解 |
3.3.1 溶液初始pH对 Pd/Fe@r-GO还原体系降解CT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Pd/Fe@r-GO还原体系降解CT的影响 |
3.3.3 固体催化材料投加量对Pd/Fe@r-GO还原体系降解CT的影响 |
3.3.4 钯化率对Pd/Fe@r-GO还原体系降解CT的影响 |
3.3.5 不同催化还原体系降解CT的对比实验 |
3.3.6 常见无机阴离子对Pd/Fe@r-GO还原体系降解CT的影响 |
3.4 Pd/Fe@r-GO还原体系降解CT的循环实验 |
3.5 Pd/Fe@r-GO还原体系下CT的降解反应机理 |
3.5.1 腐殖酸对CT降解的影响 |
3.5.2 Pd/Fe@r-GO还原体系降解CT的反应机理 |
3.6 Pd/Fe@r-GO还原体系下CT的降解途径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硫/氮双掺杂改性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协同超声降解四氯化碳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材料 |
4.2.2 四氯化碳降解实验 |
4.2.3 四氯化碳的气质联用检测 |
4.3 nZVI@SN-rGO协同超声对CT的降解 |
4.3.1 nZVI@SN-rGO和超声波协同作用对CT降解的影响 |
4.3.2 初始溶液pH对nZVI@SN-rGO协同超声对CT降解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nZVI@SN-rGO协同超声降解CT的影响 |
4.3.4 nZVI@SN-rGO投加量对CT降解的影响 |
4.3.5 常见无机阴离子对nZVI@SN-rGO协同超声对CT降解的影响 |
4.4 超声协同nZVI@SN-rGO耦合体系降解CT的循环实验 |
4.5 nZVI@SN-rGO协同超声耦合体系降解CT的反应机理 |
4.6 nZVI@SN-rGO协同超声耦合体系下CT的降解途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硫/氮双掺杂改性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催化过氧化氢降解2,4-D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材料 |
5.2.2 2,4-二氯苯氧乙酸降解实验 |
5.2.3 2,4-二氯苯氧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5.3 非均相nZVI@SN-rGO/H_2O_2 反应体系对2,4-D的降解 |
5.3.1 初始溶液pH对 nZVI@SN-rGO/H_2O_2 氧化降解2,4-D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对nZVI@SN-rGO/H_2O_2 氧化降解2,4-D的影响 |
5.3.3 nZVI@SN-rGO投加量对降解2,4-D的影响 |
5.3.4 氧化石墨烯和纳米零价铁的质量比对降解2,4-D的影响 |
5.3.5 H_2O_2 初始浓度对nZVI@SN-rGO/H_2O_2 氧化降解2,4-D的影响 |
5.3.6 不同反应体系下2,4-D降解效果的比较 |
5.4 nZVI@SN-rGO/H_2O_2 反应体系降解2,4-D的循环实验 |
5.5 非均相nZVI@SN-rGO/H_2O_2 反应体系降解2,4-D的反应机理 |
5.6 非均相nZVI@SN-rGO/H_2O_2 反应体系下2,4-D的降解途径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樟起源和地理分布 |
1.2 油樟叶成分研究进展 |
1.2.1 精油 |
1.2.2 原花色素 |
1.2.3 其它成分 |
1.2.4 提取剩余物 |
1.3 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
1.3.1 传统提取方法 |
1.3.2 新型提取方法 |
1.3.3 酶预处理提取 |
1.3.4 酶在高固体系中的应用 |
1.4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 |
1.4.1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的用途 |
1.4.2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在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
1.4.3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4 杜仲胶(反式聚异戊二烯)作为缓释壁材的可行性 |
1.5 原花色素提取 |
1.5.1 传统提取方法 |
1.5.2 新型提取方法 |
1.5.3 提取溶剂 |
1.6 低聚原花色素作为生物还原剂的应用 |
1.6.1 纳米贵金属催化作用 |
1.6.2 低聚原花色素用于纳米贵金属制备 |
1.6.3 连续流微管反应 |
1.7 高聚原花色素作为染料吸附材料的应用 |
1.7.1 染料水污染处理现状 |
1.7.2 天然有机吸附材料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7.3 磁稳定床及磁性生物吸附剂 |
1.8 绿色清洁化学过程 |
1.9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9.1 研究背景 |
1.9.2 研究内容 |
1.9.3 研究意义 |
2 高固体系辅助酶解预处理及油樟精油微波法制备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酶活力测定 |
2.2.2 柱前衍生化测定油樟叶细胞壁多糖的糖基结构 |
2.2.3 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精油微波法制备 |
2.2.4 实验优化设计 |
2.2.5 GC-MS分析油樟精油组成 |
2.2.6 提取动力学分析 |
2.2.7 混合酶回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3.2 PBD筛选影响显着因素 |
2.3.3 BBD优化最佳条件 |
2.3.4 验证实验 |
2.3.5 酶的回收利用 |
2.3.6 提取动力学分析 |
2.3.7 GC-MS精油成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杜仲胶-精油缓释颗粒的制备、表征及控释效果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制备 |
3.2.2 油樟精油GC-MS成分分析 |
3.2.3 1,8-桉叶素标准曲线绘制 |
3.2.4 缓释颗粒物化性能分析 |
3.2.5 缓释颗粒表征 |
3.2.6 缓释效果分析 |
3.2.7 缓释颗粒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精油成分GC-MS分析 |
3.3.2 缓释颗粒物理参数分析 |
3.3.3 缓释颗粒表征 |
3.3.4 缓释特性 |
3.3.5 缓释颗粒在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微波提取油樟低聚和高聚原花色素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制备 |
4.2.2 离子液体表征 |
4.2.3 离子液体提取油樟叶原花色素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离子液体表征 |
4.3.2 影响因素分析 |
4.3.3 不同功率下的提取动力学分析 |
4.3.4 不同提取方法下的提取动力学比较 |
4.4 原花色素分级和聚合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低聚原花色素为还原剂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纳米钯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装置 |
5.2.2 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纳米钯 |
5.2.3 钯离子转化率的定量测定 |
5.2.4 纳米钯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
5.2.5 超声连续制备纳米钯的表征 |
5.2.6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特性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制备纳米钯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纳米钯制备机理分析 |
5.3.3 制备所得纳米钯的表征 |
5.3.4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效果分析 |
5.3.5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聚原花色素对染料的吸附作用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高聚原花色素吸附染料影响因素分析 |
6.2.2 吸附过程分析 |
6.2.3 吸附前后高聚原花色素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影响因素分析 |
6.3.2 吸附过程分析 |
6.3.3 PPC吸附前后表征 |
6.3.4 吸附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磁修饰及对染料的吸附作用 |
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试剂 |
7.1.3 实验仪器 |
7.2 实验方法 |
7.2.1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制备过程 |
7.2.2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表征 |
7.2.3 气液固磁稳定床冷模实验 |
7.2.4 MSFB实验操作 |
7.2.5 磁性吸附剂的回收及重复利用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静态吸附过程 |
7.3.2 吸附等温线 |
7.3.3 吸附动力学 |
7.3.4 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 |
7.3.5 动态吸附过程 |
7.3.6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表征 |
7.3.7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回收及重复利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纳米材料结构化学发光表征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结构 |
1.2.1 纳米材料表面结构 |
1.2.2 纳米材料的能带结构 |
1.3 纳米材料结构表征方法 |
1.3.1 光谱技术 |
1.3.2 电化学技术 |
1.3.3 电子显微镜技术 |
1.3.4 X-射线衍射(XRD) |
1.3.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 |
1.4 化学发光的概述 |
1.4.1 化学发光的产生机理 |
1.4.2 纳米材料结构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过氧亚硝酸盐诱导化学发光快速筛查碳量子点表面氧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活性氧溶液的配制 |
2.2.4 硫或磷掺杂碳量子点的合成 |
2.2.5 化学发光测试 |
2.2.6 循环伏安测试 |
2.2.7 表征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氧态依赖的过氧亚硝酸盐-碳量子点体系化学发光响应 |
2.3.2 过氧亚硝酸盐-碳量子点体系的发光体研究 |
2.3.3 氧态依赖的过氧亚硝酸盐-碳量子点体系化学发光机理研究 |
2.3.4 过氧亚硝酸盐化学发光探针对碳量子点表面氧态的筛查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丙醇诱导催化发光快速识别贵金属晶体晶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合成具有不同晶面的钯@金纳米晶体 |
3.2.4 合成具有不同晶面的钯纳米晶体 |
3.2.5 碳酸根插层水滑石的制备 |
3.2.6 水滑石支撑的贵金属纳米晶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7 催化发光的测定 |
3.2.8 表征手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依赖于晶面的丙醇催化发光响应 |
3.3.2 依赖于晶面的丙醇催化发光机理 |
3.3.3 丙醇催化发光对贵金属晶体晶面识别的普适性 |
3.3.4 基于丙醇催化发光的贵金属晶体混合晶面的识别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纳米材料能级结构的化学发光及次氯酸化学发光选择性识别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谷胱甘肽修饰的金纳米团簇的制备 |
4.2.4 纳米石墨烯氮化碳的制备 |
4.2.5 活性氧溶液的配制 |
4.2.6 化学发光测试 |
4.2.7 循环伏安测试 |
4.2.8 表征手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金纳米团簇对次氯酸的化学发光响应 |
4.3.2 金纳米团簇-次氯酸体系的发光体研究 |
4.3.3 基于能级结构的次氯酸化学发光选择性机理 |
4.3.4 基于能级结构的次氯酸化学发光选择性识别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过渡金属催化的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的3,4-二氢-苯并[b]吡喃类化合物 |
1.2.1 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的3,4-二氢-苯并[b]吡喃化合物 |
1.2.2 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的3,4-二氢-苯并[b]吡喃 |
1.3 铑催化芳基硼酸与非活化烯烃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 |
1.4 铜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 |
1.5 铜催化烯烃的不对称氢胺化反应 |
1.6 钴催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及3,4-二氢-1H-2-苯并吡喃参与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1.6.1 钴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
1.6.2 3,4-二氢-1H-2-苯并吡喃参与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化合物表征方法 |
第3章 铑催化芳基硼酸与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铑催化芳基硼酸与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 |
3.2.1 铑催化2-取代2H-色烯的不对称芳基化动力学拆分 |
3.2.2 铑催化2H-色烯缩醛的不对称芳基化动态动力学拆分 |
3.3 实验部分 |
3.3.1 底物的制备 |
3.3.2 铑催化不对称芳基化动力学拆分产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3.3.3 铑催化不对称芳基化动态动力学拆分产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3.3.4 产物的衍生化实验及结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催化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硼氢化动力学拆分合成黄烷醇 |
4.1 引言 |
4.2 铜催化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硼氢化动力学拆分反应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4.2.3 产物绝对构型的确认及产物的衍生化 |
4.2.4 铜催化2H-色烯不对称硼氢化动力学拆分可能的催化循环 |
4.3 实验部分 |
4.3.1 底物的制备 |
4.3.2 铜催化不对称硼氢化动力学拆分产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4.3.3 产物的衍生化及结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铜催化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胺化反应 |
5.1 引言 |
5.2 铜催化2H-色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胺化反应 |
5.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5.2.3 氢胺化产物绝对构型的确认 |
5.2.4 铜催化2H-色烯类化合物不对称氢胺化可能的催化循环 |
5.2.5 氢胺化产物的衍生化 |
5.3 实验部分 |
5.3.1 底物的制备 |
5.3.2 铜催化2H-色烯不对称氢胺化产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5.3.3 产物的衍生及结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钴催化3,4-二氢-1H-2-苯并吡喃与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6.1 引言 |
6.2 钴催化3,4-二氢-1H-2-苯并吡喃与咪唑并[1,2-a]吡啶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6.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2 反应底物的扩展 |
6.2.3 控制实验和可能的反应机理 |
6.3 实验部分 |
6.3.1 底物的制备 |
6.3.2 钴催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产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附录2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和HPLC谱图 |
附录3 化合物的单晶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降解高含盐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商含盐炼化废水及其处理技术 |
1.2.1 高含盐炼化废水特点 |
1.2.2 高含盐炼化废水处理技术 |
1.2.3 高含盐炼化废水处理现状及挑战 |
1.3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
1.3.1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概述 |
1.3.2 电化学高级氧化阳极材料分类 |
1.3.3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简介 |
1.4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1.4.1 存在问题 |
1.4.2 解决方案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实验装置及分析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表征 |
2.3.1 形貌和微观结构表征 |
2.3.2 晶体结构分析 |
2.3.3 元素分析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有机物浓度的测定 |
2.4.2 总有机碳测定 |
2.4.3 无机阴离子检测 |
2.4.4 氧气的检测 |
2.4.5 自由基检测 |
2.4.6 过硫酸盐检测 |
2.4.7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8 中间产物分析 |
2.4.9 不同量值的计算方法 |
3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活化硫酸根降解2,4-二氯苯酚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制备 |
3.2.2 电化学氧化2,4-二氯苯酚实验装置 |
3.2.3 测试标线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表征 |
3.3.2 pH值对电化学氧化2,4-二氯苯酚的影响 |
3.3.3 电解质浓度对电化学氧化2,4-二氯苯酚的影响 |
3.3.4 不同电流密度对电化学氧化2,4-二氯苯酚的影响 |
3.3.5 特征污染物结构对电化学氧化效率的影响 |
3.3.6 中间产物及降解机理分析 |
3.3.7 硫酸根自由基产生及机理探讨 |
3.3.8 BDD电活化硫酸盐氧化机理探讨 |
3.3.9 电活化硫酸盐对产氧副反应的影响 |
3.3.10 电活化硫酸盐体系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处理含氯废水及氯离子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硼掺杂金刚石制备及实验装置 |
4.2.2 分析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氯离子浓度对电化学氧化2,4-二氯苯酚的影响 |
4.3.2 不同价态氯离子在电化学氧化2,4-二氯苯酚过程中的变化 |
4.3.3 不同pH值对电化学氧化2,4-二氯苯酚的影响 |
4.3.4 中间产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钯负载阴极还原脱氯协同BDD阳极氧化处理含氯废水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e-PdNi(OH)_2/NF,Pd/Ni(OH)_2/NF,Pd/NF三种催化电极的制备 |
5.2.2 实验装置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极材料结构表征与元素分析 |
5.3.2 e-Pd/Ni(OH)_2/NF电极形成机理探究 |
5.3.3 e-Pd/Ni(OH)_2/NF,Pd/Ni(OH)_2/NF,Pd/NF电化学脱氯性能评估 |
5.3.4 Pd负载量对e-Pd/Ni(OH)_2/NF形貌结构及电化学脱氯性能影响 |
5.3.5 不同pH环境对电化学还原脱氯的影响 |
5.3.6 e-Pd/Ni(OH)_2/NF阴极协同BDD阳极处理特征污染物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Catalyic-Kinetic Determination of Palladium and Investiga-tion on Mechanism(论文参考文献)
- [1]贵金属纳米粒子的模拟酶性质及其检测葡萄糖的应用研究[D]. 韩雨. 燕山大学, 2019(03)
- [2]超细铂纳米酶的制备、稳定性及葡萄糖检测性能研究[D]. 崔艳帅. 燕山大学, 2020(01)
- [3]钯催化的新型胺羰化和还原偶联反应研究[D]. 周锡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钯催化C-N和C-O键复分解的基元反应构建及应用[D]. 于帮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基于钯/Xiao-Phos催化体系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的方法研究[D]. 戴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改性石墨烯负载零价铁去除水体中两种典型氯代有机物的研究[D]. 马溢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D]. 魏梦霞.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8]纳米材料结构化学发光表征新方法的研究[D]. 董少卿.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9]过渡金属催化的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D]. 杨清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降解高含盐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D]. 陈鲁川. 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