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地区资源综合调查规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

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地区资源综合调查规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

一、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起[1](1983)在《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文中研究说明 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是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确定的一个全国重点调研项目.它的调查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在振兴经济和学术研究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山东省科委的具体领导和组织下,已召开过多次会议,为尽快执行所定计划,于1983年11月3日—6日在淄博市召开了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参加单位有: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山东大学、省水产局、省地矿局、省农业区划办公室、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省河务局,东营市等.省府办公厅、省科委、省计委、东营市的领导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清华大学着名水利学家黄万里教授及山东海洋学院侯国本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做了关于“对黄河三角洲开发治理意见”的报告.

张玉泽[2](2017)在《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文中认为人地系统是由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索取愈来愈多,严重破坏了地理环境,反过来地理环境对人类的阻尼效应也逐渐增强。伴随着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地协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依托一定地域,追溯人地关系长期互为作用驱动力及空间过程分异规律,涵盖了“因素+机理、功能+系统、过程+格局、尺度+界面”等经济学和地理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能够为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而以供需要素作为分解人类活动及需求因素来探究人地系统时空演化的机理,即将经济学的供需要素和地理学的时空格局有机融合能够有效丰富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同时,对于促进市场条件下区域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一定的现实意义。黄河三角洲一个非常年轻的河口三角洲,具有中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式开始了高效生态发展之路。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其高效生态发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前景,同时对于其他区域具有较为典型的启示意义。本研究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原理到典型区域实证,从个体差异特殊性识别到普适性规律总结的整体思路展开。采取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综合集成分析、地理数学模型和基于ArcGIS的时空复合分析等的方法,在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构建供需要素视角下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依次对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可持续性、空间均衡格局及优化调控措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析,得出以下结论:(1)理论上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属于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范畴,因此首先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三个方面完成了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其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主要从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人地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载体,区域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是人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实分解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包含研究对象为自然和人文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人地结构,时间尺度上探究人地系统演化过程的可持续性,空间尺度上研究人地系统空间均衡格局三个方面。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包含社会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和综合集成法等。再以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的理论架构指导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具体实证。(2)对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进行解析。在从区域范围、自然资源概况、目前发展情况等3个方面分析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入手分析了其人地系统的特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子系统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区位和相对不发达的三角洲经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结构调整与转型任务艰巨,发达的油田经济和落后的地方经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几个方面。社会子系统异质性突出,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复杂,缺乏统一的文化底蕴,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乡村,单一的极核城市中心和分散的小城市,油地管理结构和矛盾,体制机制复杂等几个方面。生态环境子系统约束作用较强,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系统整体敏感而脆弱,限制性和约束性作用较,开采油田、石油化工产业等导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海岸侵蚀等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等几个方面。同时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也不尽协调,经济子系统对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强。(3)从供需要素视角评估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通过供需要素作用于经济活动进而影响人地系统演化的思路,分析了不同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的驱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高效生态经济时代三个发展阶段的供需主导因素,进而从供需要素视角重点分析了目前阶段其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为构建供需要素视角下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做好理论准备。采用已经比较成熟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法对2001-2015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发现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逐渐增强,但主要受经济子系统所驱动,社会子系统可持续性提升缓慢,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性呈减弱趋势。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关系演进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2001-2015年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指数和需求强度水平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但需求强度的增长速度大于供给能力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要素系统将会面临一定压力。2001-2015年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要素系统与需求要素系统耦合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较强,达到了良性的共振耦合,系统趋于走向新的有序结构。与耦合度相反,协调度一直处于良好协调水平以下,说明虽然两者发展不够协调。整体来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与需求协调程度有所提升,但速度缓慢,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4)从供需驱动视角研究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首先从供需驱动视角界定了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的内涵,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可以概括为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系统,空间均衡还是失衡主要通过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的区域对应关系来反映,当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想当时,区域开发格局总体上是均衡的,反之则存在空间失衡。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2014年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而组合为不同空间均衡类型。整体来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水平整体不高且地区间水平差异较大,属于均衡类型的有12个县市区,但达到高水平均衡的仅有4个县市区,过度开发型有6个县市区,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依据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优化开发区主要集中其东部地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分布于其西部地区,说明目前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东部地区目前发展水平已经较高,未来要着重于质量和结构的提高,而西部地区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状态。在空间均衡类型的评价中,东部地区多为高水平均衡区、中等水平均衡区和中供给-高需求导致的过度开发区,而西部多为低水平均衡区、低供给-中需求导致的过度开发区和开发不足区。所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类型评价的结果与主体功能区划的结果较为一致,即东部地区整体上优于西部地区。(5)构建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机制。未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通过集约、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式,促进供给系统与需求系统实现动态均衡以及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地关系和谐。环境脆弱性、结构性问题以及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是制约这一目标实现最主要的三个条件。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应通过供需要素优化,逐步建立“科技创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消费成长+制度红利释放”四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新动力结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制度是促进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重要制度保障。本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8个部分:(1)第一部分:导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等,并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2)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对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予以展望。辨析了与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3)第三部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构建。完成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分析人地系统类型划分的依据和结果,阐述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与优化调控研究的一般范式。(4)第四部分: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解析。论述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识别依据,分析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况,解析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基本特点。(5)第五部分: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分析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的机理,解析黄三角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主导因素,从供需要素视角识别黄三角地区脆弱性和可持续性的矛盾,采用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对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6)第六部分: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从供需驱动视角界定人地系统空间均衡格局内涵,构建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估模型,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空间格局、需求强度空间格局以及空间均衡格局进行分析。(7)第七部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以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约束条件判断为基础,科学选择未来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提出建立供需均衡驱动下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的措施及制度保障。(8)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在总结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应该加强的地方。

杜振波[3](2011)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但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九五”以来,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急剧拉大,这是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山东省作为全国的一个缩影,也存在相似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按照1995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的划分方法,山东省可分为东、西部两大地区,青岛、济南、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淄博、潍坊等8个地市为东部地区,其余为西部,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和市场化程度差异明显,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均衡逐渐地显现出来,差距迅速扩大。另外,山东省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不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会导致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表现为一个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以致空间上呈现出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进行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学术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先后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以及后来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纵观近1984年到2007年山东省区域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1年):“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第二阶段(1992-2002年):“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第三阶段(2003-2007):“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区域发展理论,具体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成因。本文以山东省现行的1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的样本,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义,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原则选取了6个子系统58个子指标构成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综合变化特征。通过SPSS软件求得共同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等结果。其中因子F1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化水平因子,代表一个地区总体的经济实力,反应一个地区经综合经济实力的情况;因子F2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定义为经济结构与效益因子。因子F。定义为农业发展与科教水平因子等。通过SPSS计算出8个公因子的得分,计算出综合得分,然后对2009年山东省各市综合排名,以0.3为级差,将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分层:第一等级青岛市;第二等级有三个市,分别为烟台市、济南市、潍坊市;第三等级有三个市,分别为临沂市、济宁市、淄博市;第四等级有五个市,分别为东营市、德州市、菏泽市、泰安市、威海市;第五等级有四个市,分别为滨州市、聊城市、枣庄市、日照市;第六等级只有莱芜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2009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其次,山东省经济差异两极化较为严重。综合评分值中高于0的区域有7个,低于0的区域有10个。最后,山东省各市经济综合得分值呈“葫芦”状收敛。青岛市在山东省排名优势明显处于第一集团,烟台市、济南市等6个地级市可划分为第二集团,东营市、德州市等10个地级市,为第三集团,相当于“葫芦”的第三部分。按照相同的分析方法,选取2000年山东省各地级市6个子系统58个子指标构成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软件得到2000年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值、2000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因子得分矩阵,进而得到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差异的综合评价值。通过对2000-2009年山东省10年问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如下特征:(1)区域差异两极化程度扩大。从总体上来看,两极化趋势加强,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趋势。(2)“葫芦”状收敛趋势变异。从葫芦收敛趋势来看,山东省各地级市沦为第三集团的数量正在增加。(3)分层内部差异变大。(4)等级之间差异扩大。(5)综合平均值降低,落入均值以下地级市数量增加。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的地区差异:(2)原有经济基础积累差异;(3)劳动者素质差异;(4)产业结构层次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别;(5)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地区发展战略的差异;(6)政府执政能力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坚持适度非均衡发展策略,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时俱进,以打造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提升和明晰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培植山东区域经济整体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拓宽区域发展新空间,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增强本地竞争优势。(3)以复合行政为理念,实时转变政府职能,提供跨行政区公共服务。

郑娜莎[4](2010)在《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为例》文中指出着名的“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在没有产权或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的个人会最大限度的增加对公地的使用,最终导致公地被破坏。19世纪70年代,旅游业被认为是一个依靠目的地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无烟工业”,但随着无规划的快速发展,几乎每一个旅游地都面临着旅游资源破坏、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局面,旅游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旅游学科、环境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等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国外“可接受改变极限”(LAC)框架和“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框架的思想,确立了选题角度与基本思路,从可接受改变极限和理想状态两个角度,选取青岛城市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改进的灰色评价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分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以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考虑旅游环境区域复合性特点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定义并分析了其特点;界定了旅游环境问题并对旅游影响理论进行了分析;在吸收国外旅游环境承载力先进框架LAC和VERP的基础上,界定了基于LAC和VERP框架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体系,并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中对其进行解释。其次,分析了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概况,以提供研究的背景资料。重点分析研究区旅游环境的状况、旅游业发展的水平、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等,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理想状态所应考虑的内容做准备。进一步分析了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中半岛城市群和青岛市的关系,以说明研究该复合区域的必要性。再次,尝试从旅游地居民感知角度综合评价青岛市的旅游影响,为旅游环境承载力可接受改变极限所应考虑的内容提供依据。在建立旅游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获取基础数据,各指标旅游影响等级的评判经赋值得到指标影响值,旅游影响偏好等级的评判经赋值和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影响权重值,最后经综合计算并等级划分得到旅游影响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构建了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灰色评价法进行研究,其中指标值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经整理计算而得到;指标标准的确定则选取与研究对象规模相当而旅游业发展水平却又相对较高的地区作为基准区域,基准区域相应的指标值作为指标标准;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最终得出旅游环境的理想状态是否满足以及旅游影响是否可接受的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的管理对策。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结论,主要包括:(1)青岛市旅游经济影响是积极的,而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则是一般,总的旅游影响也是一般。其中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交通和景点景区的拥挤以及海水浴场污染、噪音扰民、固体垃圾处理不当等消极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2)从可接受改变极限和理想状态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群旅游环境保障系统层及其涵盖的区域自然环境保障层、社会经济保障层、旅游经济保障层、经济潜力保障层、区位条件保障层、区域协调保障层6个状态层的16个指标要素;城市旅游影响系统及其涵盖的城市经济影响承载层、环境影响承载层、社会影响承载层3个状态层的13个指标要素;城市旅游环境保障激励系统及其涵盖的城市旅游环境保障层和旅游环境激励层2个状态层的10个指标要素,共计39个指标要素。(3)通过对比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各项经济特征,选取珠三角地区作为半岛城市群的基准城市群,珠三角地区的相关指标值确定为指标体系中城市群旅游环境保障系统16个指标要素的标准(个别除外);通过青岛市与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25个城市基于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聚类分析,以及基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聚类分析,综合考虑青岛市的资源特征,选取杭州市为青岛市的基准城市,杭州市的相关指标值确定为指标体系中城市旅游环境影响系统13个指标要素和城市旅游环境保障激励系统10个指标要素的标准(个别除外)。(4)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保障系统和青岛市旅游环境保障激励系统与理想状况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逐步缩小,而青岛市旅游影响系统在2004年之前旅游影响程度是处于可接受范围的,而之后则轻微超过可接受极限,最终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总体的承载力情况虽然劣于理想状态,但呈逐渐好转趋势,并逐步与理想状态靠近。三大系统层内部各状态层的评价结果也有深入的分析,这为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管理对策的提出奠定了科学依据。(5)在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管理中,要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旅游环境,包括改进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群;促进经济发展,建设高效城市群;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一体化城市群;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创造活力生态群;增强区位优势,塑造高效联动城市群;协调配套发展,营造和谐城市群六个方面。同时要进一步优化青岛市的旅游环境,全方位打造生态健康、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文明向上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最后要着力调控青岛市的旅游影响,如物价上涨、大气污染物排放、近岸海域污染、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倪彩虹[5](2011)在《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对环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在进行公路建设的同时减少或者消除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使公路事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公路建设者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由于人们对生态公路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理论基础等原因,目前对生态公路的内涵以及设计理念不够清晰,路线选定方法和生态设计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此情况下,本文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公路研究课题,对生态公路理念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生态公路内涵,将路线选择技术和设计方法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合理协调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自然景观的关系,提高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的建设水平,为进一步系统研究生态公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推动生态公路的发展。本文从路域生态系统入手,对生态公路的特征属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生态公路的生态属性和工程属性的两个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对生态公路进行了定义。针对黄河三角洲特定的生态环境,提出了该地区生态公路路线走廊带选择原则和步骤,初步研究了基于GIS技术和CAD技术为平台的环境敏感性路线方案的确定方法,提出了黄河三角洲路线方案评价指标。分析了传统公路设计和生态公路设计的区别,并提出了生态公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针对黄河三角洲特定的环境,借鉴国内外生态公路设计经验,提出了公路平、纵、横设计以及各种构造物的生态设计方法;论述了景观绿化设计和生态恢复设计,对环境保护技术和景观营造技术进行了研究,突出了生态公路设计内涵。研究成果对人们正确理解生态公路的内涵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为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建设提供方法和依据。

黄雪伦[6](2019)在《陈官短穗花鼓研究》文中指出陈官短穗花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东营市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东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着代表。2006年11月,陈官短穗花鼓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入选在山东省以及东营地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它相关的演出活动、传承人研培等都呈现出了全面而又深入的势态。到目前为止,陈官短穗花鼓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历史溯源、艺术特征、人文内蕴等方面,而对于陈官短穗花鼓的形式起源、历史现状、音乐形态、传承方式、艺术功能、价值体现以及“后非遗”时代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仍属于空白的区域。本文立足于陈官短穗花鼓的研究,运用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来研究陈官短穗花鼓的概况、艺术特征、音乐形态、传承谱系与发展、“后非遗”时代的问题探索。通过分析陈官短穗花鼓现存且独有的曲牌谱例,笔者理清了陈官短穗花鼓的曲牌中大量运用了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的相关知识点。因此,对于陈官短穗花鼓的研究应选择运用“中学为主”的曲牌分析方式,使之更具原本特色。另外,笔者采访了陈官短穗花鼓的国家级传承人张兰青老师、省级传承人张兆海老师、市级传承人张秀芳老师等诸位老师,缕清了陈官短穗花鼓现阶段的传承方式,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知识,总结出陈官短穗花鼓在“后非遗”时代已经取得的保护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

周新年[7](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刘世彬[8](2021)在《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1.1.2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是丰富可持续人地系统研究的有效途径
        1.1.3 将供需要素视角引入人地系统研究有效促进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1.1.4 通过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为人地系统优化调控提供据
        1.1.5“供给侧改革”与“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的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及概念辨析
    2.1 国外理论研究述评
        2.1.1 经济增长驱动机制演变研究
        2.1.2 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2.1.3 从可持续发展评价到可持续性评估
        2.1.4 空间均衡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人地系统综合研究
        2.2.2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研究
        2.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
        2.2.4 基于供需要素视角的人地系统互为作用驱动力研究
        2.2.5 黄三角人地系统的综合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2.3.1 典型区域人地系统演化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2.3.2 迫切需要构建经济增长与人地系统演化研究的桥梁
        2.3.3 亟待建立供给-需求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的一般分析框架
        2.3.4 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实证研究需进一步丰富
    2.4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2.4.1 理论基础
        2.4.2 基本概念辨析
第三章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
    3.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
        3.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
        3.1.2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
        3.1.3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
    3.2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
        3.2.1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依据
        3.2.2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结果
    3.3 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3.3.1 供给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3.3.2 需求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3.4 供需要素视角下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机理分析
        3.4.1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机理分析
        3.4.2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机理分析
    3.5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研究
        3.5.1 以人地协调共生为优化调控的目标点
        3.5.2 全面判断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
        3.5.3 科学选择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3.5.4 人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优化调控路径选择
第四章 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解析
    4.1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识别依据
        4.1.1 本底脆弱性识别
        4.1.2 人类活动方式及强度识别
        4.1.3 人地矛盾凸显与问题识别
    4.2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
        4.2.1 区域范围及区位
        4.2.2 资源概况
        4.2.3 目前发展情况
    4.3 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分析
        4.3.1 经济子系统结构性矛盾突出
        4.3.2 社会子系统异质性突出
        4.3.3 生态子系统约束作用较强
        4.3.4 三个子系统发展不够协调
第五章 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5.1 黄三角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供需主导因素解析
        5.1.1 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1949-1982 年)
        5.1.2 以石油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1983-2009 年)
        5.1.3 以综合资源开发为主的高效生态经济时代(2010 年至今)
    5.2 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矛盾识别
        5.2.1 基于供给角度矛盾识别
        5.2.2 基于需求角度矛盾识别
    5.3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5.3.1 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5.3.2 基于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第六章 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
    6.1 供需驱动视角下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内涵界定
        6.1.1 空间均衡内涵界定
        6.1.2 供需变动对空间均衡的影响
    6.2 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估模型构建
        6.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6.2.2 评估数学模型解析
        6.2.3 判别标准及数据来源
    6.3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空间格局
        6.3.1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空间格局
        6.3.2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需求强度空间格局
    6.4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
        6.4.1 空间均衡总体格局
        6.4.2 各空间均衡类型格局
        6.4.3 空间均衡格局与主体功能区划
第七章 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
    7.1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驱动力选择
        7.1.1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解析
        7.1.2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判断
        7.1.3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供需求驱动力筛选
    7.2 供需均衡驱动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模式建立
        7.2.1 供给层面
        7.2.2 需求层面
    7.3 黄三角人地系统优化调控制度保障
        7.3.1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7.3.2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7.3.3 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制度
        7.3.4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观点与结论
        8.1.1 理论上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
        8.1.2 对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进行解析
        8.1.3 从供需要素视角评估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
        8.1.4 从供需要素视角研究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
        8.1.5 构建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机制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2.2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
    2.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3章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1 山东省经济发展概况
    3.2 山东省地区经济差距现状
        3.2.1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3.2.2 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3.2.3 城市化水平存在差距
    3.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历史沿革
第4章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区域的界定与指标的选择
        4.1.1 研究区域的界定
        4.1.2 山东省经济差异的测算指标
    4.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差异的度量
        4.2.1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因子分析
        4.2.2 2009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特征
    4.3 2000-2009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
        4.3.1 2000年山东省区域差异度量
        4.3.2 2000-2009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
第5章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5.1 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的地区差异
    5.2 原有经济基础积累差异
    5.3 劳动者素质差异
    5.4 产业结构层次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
    5.5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地区发展战略的差异
    5.6 政府执政能力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6章 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2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培植山东区域经济整体竞争优势
    6.3 以复合行政为理念,实时转变政府职能,提供跨行政区公共服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论文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分析
    2.1 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理论
        2.1.1 城市旅游环境系统概念的界定
        2.1.2 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特点
    2.2 旅游环境问题和旅游影响理论
        2.2.1 旅游环境问题的界定
        2.2.2 旅游影响及其特点
    2.3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
        2.3.1 承载力理论的介绍
        2.3.2 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界定
        2.3.3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2.3.4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解释
    2.4 小结
3 研究区的城市旅游环境系统概况
    3.1 研究区的城市旅游环境系统
        3.1.1 研究区的范围
        3.1.2 研究区的旅游环境背景
        3.1.3 研究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分析
    3.2 研究区的旅游环境问题
        3.2.1 山东半岛城市群
        3.2.2 青岛市
    3.3 青岛市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关系
        3.3.1 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3.3.2 区位优势共享
        3.3.3 基础设施优势共享
        3.3.4 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
    3.4 小结
4 青岛市旅游影响感知评价研究
    4.1 相关研究前提
    4.2 指标体系构建和基础数据调查
        4.2.1 指标体系
        4.2.2 基础数据调查
    4.3 评价方法与计算
    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研究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5.1 指标体系构建
        5.1.1 基本原则
        5.1.2 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5.2 指标值计算
    5.3 指标标准确定
        5.3.1 基准城市群选择
        5.3.2 基准城市选择
        5.3.3 指标标准确定
    5.4 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5.4.1 灰色评价法及其改进
        5.4.2 向量型灰色关联系数计算
        5.4.3 权重确定
        5.4.4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灰色评价
    5.5 评价结果分析
        5.5.1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保障系统
        5.5.2 青岛市旅游环境影响系统
        5.5.3 青岛市旅游环境保障激励系统
        5.5.4 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
    5.6 小结
6 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的管理对策
    6.1 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
    6.2 优化青岛市旅游环境
    6.3 调控青岛市旅游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创新性
    7.3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5)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现存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公路属性分析
    2.1 路域生态系统
        2.1.1 路域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点
        2.1.2 路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1.3 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2.2 生态公路属性
        2.2.1 生态公路的生态属性
        2.2.2 生态公路的工程属性
    2.3 生态公路的内涵
        2.3.1 生态公路理论
        2.3.2 生态公路的构成
        2.3.3 生态公路定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路线方案的选择
    3.1 黄河三角洲地区概况
        3.1.1 地理环境
        3.1.2 自然资源
        3.1.3 生态特点
        3.1.4 交通现状
        3.1.5 地区经济概况
    3.2 黄河三角洲地区路线方案选择
        3.2.1 路线方案选择特点和原则
        3.2.2 路线走廊带选择方法研究
        3.2.3 路线方案确定方法
        3.2.4 路线方案评价
    3.3 生态风险区选线要点和方法
        3.3.1 一级风险区路线方案选择
        3.3.2 二级风险区路线方案选择
        3.3.3 三级风险区路线方案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设计研究
    4.1 生态公路设计概述
        4.1.1 一般公路与生态公路设计区别
        4.1.2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
        4.1.3 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设计内容和考虑因素
    4.2 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平纵设计
        4.2.1 平面设计
        4.2.2 纵断面设计
        4.2.3 平纵组合设计
    4.3 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横断面设计
        4.3.1 路侧设计
        4.3.2 路基设计
        4.3.3 边坡设计
    4.4 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其他方面设计
        4.4.1 桥梁、通道设计
        4.4.2 景观、绿化设计
        4.4.3 生态恢复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结论
    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6)陈官短穗花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
第2章 陈官短穗花鼓的概况
    2.1 陈官短穗花鼓地理人文环境
    2.2 陈官短穗花鼓起源探索
        2.2.1 秧歌说
        2.2.2 凤阳花鼓说
        2.2.3 黄河文化产物说
    2.3 陈官短穗花鼓历史与现状
        2.3.1 18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形成时期
        2.3.2 20 世纪30 年代-20 世纪50 年代的发展时期
        2.3.3 20 世纪50 年代末-20 世纪70 年代初的停滞时期
        2.3.4 20 世纪70 年代末-21 世纪初的恢复时期
        2.3.5 21 世纪初-至今的繁荣时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陈官短穗花鼓的艺术特征
    3.1 乐器组成
    3.2 击鼓方法与基本动作
        3.2.1 击鼓方法
        3.2.2 基本动作
    3.3 常用队形
    3.4 乐队编制
    3.5 服装服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陈官短穗花鼓音乐形态解析
    4.1 曲牌一《串九州》
        4.1.1 主题分析
        4.1.2 歌词分析
        4.1.3 曲调分析
    4.2 曲牌二《大观灯》
    4.3 曲牌三《十二个月》(短穗花鼓版)
    4.4 节奏节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陈官短穗花鼓传承谱系与发展
    5.1 传承谱系
    5.2 传承方式
        5.2.1 陈官短穗花鼓的家族传承
        5.2.2 陈官短穗花鼓的社会传承
        5.2.3 陈官短穗花鼓的校园传承
    5.3 当下主要艺术功能
        5.3.1 春节、正月十五
        5.3.2 各类商业庆典活动
        5.3.3 赛事与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5.4 价值体现
        5.4.1 历史价值
        5.4.2 艺术价值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陈官短穗花鼓“后非遗”时代的问题探索
    6.1 陈官短穗花鼓的保护成效
        6.1.1 宣传展示空间在政府支持下有效的拓宽
        6.1.2 传承空间在文教结合的机制下有效的拓展
        6.1.3 传承人得到政府陆续出台的法规政策的支持
        6.1.4 艺术档案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有效建立与整理
        6.1.5 演艺市场通过专门演出团体的组织积极开拓
        6.1.6 国际交流在地方性相关单位的组织下积极的开展
    6.2 面临的问题
        6.2.1 陈官短穗花鼓实践的积极性与理论的滞后性相矛盾
        6.2.2 政府宣传的主导性与群众意识的淡薄性相矛盾
        6.2.3 个人传承的主观性与群体传承的客观性相冲突
        6.2.4 花鼓固有的传统性与时代发展的创新性相冲突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7)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附表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区资源综合调查计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J]. 刘云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2]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D]. 张玉泽.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0)
  • [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 杜振波. 山东大学, 2011(06)
  • [4]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为例[D]. 郑娜莎.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5]黄河三角洲生态公路设计研究[D]. 倪彩虹. 长安大学, 2011(01)
  • [6]陈官短穗花鼓研究[D]. 黄雪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7]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8]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D]. 刘世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黄河三角洲及河口地区资源综合调查规划会议在淄博市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