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社会价值观及其他——《资本论》词典释义探讨

虚假的社会价值观及其他——《资本论》词典释义探讨

一、虚假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对《<资本论>辞典》有关释义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马宾[1](2015)在《詹姆逊的总体性观念与文化批评阐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总体性这一传统哲学的基本认识论入手,聚焦于研究着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的多元总体性理论,揭示了他对于黑格尔、马克思、萨特、卢卡契和阿尔都塞等人的总体性理论的吸收和借鉴,阐述了他在总体性理论指导之下作出的关于后现代文化文学现象的分析和判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文学批评理论,以及对于第三世界文学的评价和定性。本文综合参考和吸收借鉴了相关学者对于詹姆逊多元总体性理论建构以及文化与文学文本批评实践的深刻解读和精彩评论,探讨了总体性理论对于詹姆逊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和开展丰富有效的批评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激烈动荡历史文化时代环境使詹姆逊在他那漫长且多产的学术历程当中始终背负着振兴马克思主义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资本全球化的势不可挡,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后现代文化的强力冲击,全新的媒体技术和文化形式的出现,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理论,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其把握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方法,也是其永远保持青春活力的奥秘所在。它给我们作出辩证全面的解释和指导,使我们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黑格尔指出总体对于各个部分的统率地位,总体特征存在于各个部分当中,各个部分综合起来共同构成总体,并且阐述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这些理论观点成为詹姆逊洞察当代变幻莫测的文化现象,把握其共同本质的绝佳视角,也给予他大胆介入当代理论纷争,关注最新的文化现象,灵活地吸收和借鉴各家理论的高度自信,以及构建具有多元总体解释能力的理论体系的宏大愿望。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指出了人的异化的根源,既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历史先进性和存在的必然性,又雄辩地揭露了其违背人的总体性存在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不断深化的分裂和异化当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要为人类进入最终的总体性理想社会做好最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准备。詹姆逊坚持以生产方式作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终极符码,将不同形式的文化逻辑与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以总体性的第三世界文化逻辑作为克服资本主义异化危机的希望所在。卢卡契强调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它各种理论的本质特征,他将总体性统一在本体论,目的论和方法论这三个方面,而且指出我们要以总体性视角来看待生产关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和阶段特征,帮助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识到其看似完备的生产关系当中蕴含着彻底变革的可能性。他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视为绝对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对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詹姆逊秉承了卢卡契对于总体性的高度强调,并且以此作为自己解读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基本立场,他致力于分析一个社会的集体意识形态,并试图通过唤醒革命性的集体意识形态来达到抵制资本全球化的目的。萨特以自己的思维活动作为证明自己存在的确凿证据,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存在主义。他大胆地质疑和批判社会当中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立志成为一位不抱任何成见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彻底的个人主义者。他肯定总体性的认识方法,个体不断的自我否定和建构是意义和价值的来源。萨特的总体性辩证法始终聚焦于具体个人的实践活动,而非抽象静止的社会关系属性,个人充当了不断自我否定的总体性辩证运动的主体。詹姆逊继承萨特的批判精神和总体性思想遗产,弘扬他积极介入社会文化政治批评实践的态度。他勇敢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旗,宣扬总体性辩证法相对于其它理论思维方式的绝对视域地位,坚持以生产方式总体来阐释社会和文化现象,在不断地总体化和批判否定当中来保持理论的活力并且无限地接近于真理。阿尔都塞提出结构总体性概念,指出总体性存在于结构当中,破除人们追寻事物唯一本质的妄想,进而揭示事物发展过程当中各个组成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相互关系。詹姆逊以阿尔都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为中介,将语言和总体在历史范畴中统一起来,认为我们只能通过在意识形态抑制之下的文本来接近历史和真理。从而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自己的研究领域限制在文本范围,以对于文学和文化文本的解读和批判来取代对于现实政治的干预和指摘。他与后现代主义者一道站在了文本批评的最前线,然而又刻意地保持着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詹姆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原则,运用总体性的认识论,强调整体对于部分的绝对统率地位,同时始终坚持单一本质和终极视域的观点。他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揭示其背后的生产方式决定因素。詹姆逊坚持把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变化归结为某个同一性本质,以生产方式这个终极符码来解读所有的文学与文化现象,将文学视为集体意识形态的压制策略与艺术化表达。他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当今时代丰富多元的理论批评话语,并且加以创造性的阐释发挥,大胆地将当代众多的理论话语都拼贴和挪用到自己独特的理论建构当中。承认它们局部有效性,大胆地将它们糅合到自己庞大的理论体系当中,而与此同时又宣称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原则至高无上的地位,多种理论话语之间的冲突和隔阂恰好反映了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和启迪意义。他以后现代文化和文学现象为主要的批评研究对象,通过自己的理论创造来证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理论在当今时代的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结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来将资本主义文化划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着名定义。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指出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为后现代主义作了精辟的诊断和对策规划。承认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后现代主义的天下,唯有坚持反体系的体系化才是唯一的出路。至此,他已经预见到了理论自身的消解,在体系建构当中同时蕴含着的解构的因素。同一与差异构成了总体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建构与解构则构成了总体化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唯有不偏袒于任何一方,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把握总体性的精髓和实质。他创造性地提出政治无意识概念,并且进一步阐释发挥了内在形式,乌托邦等文学批评术语,富有创造性地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他大胆地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成果,并且将它运用到社会集体领域,创造性地提出政治无意识这个表征群体性潜意识的概念,以此来分析众多的文学文本,将个人经验与社会历史总体命运结合起来,很好地贯彻了他利用总体性的手段来认识社会和历史规律的原则与立场。他将精神分析方法运用于社会集体意识活动,揭示出意识形态的遏制策略,旨在挖掘出那些被压抑的潜在意识。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基本立场,承认文学作品的内容对于文学具体形式的决定作用和地位,并且进一步挖掘其根源,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释发挥了内在形式的观点。指出内容与形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重要辩证观点,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视为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两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他强调社会历史对于文本形式的制约和决定作用,既然社会内容决定文学形式,而且由于文学艺术作品与用于社会交际的语言以及历史内容之间的特殊密切关系,社会历史内容就可以被视作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社会内容在文学作品被创造出来之前就已然成型,它内在于文学作品当中,先决性地塑造了文学作品的具体形式。作家的作用只是依照其内在形式的要求将它如其所愿地表达出来,他或者她所能够起到的只是一个工具和手段的作用。这种看似激进的观点与解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对于作者主体性地位的颠覆性反思也有相通之处,作为创作素材来源的社会历史以及文本总体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形成具有不可否认的塑造作用,任何作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借鉴和利用了其他人所创造出来的文本,都只能使用语言文字这种交流表达工具,对社会历史所提供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做历史和文化的传声筒和代言人。简而言之,一切文本都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他进而提出一切文本说到底都是政治的,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化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抒发了各自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历史和政治是文学文本解读和阐释的最终视域,一切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都将在历史总体当中得到恰当的解释和说明。詹姆逊认为对于历史总体的把握和未来的总体性规划都是属于乌托邦范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自身解放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总体性学说,它关注的重点是人在历史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以及人对于历史总体的把握和对于历史走向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规划,它具有乌托邦的性质。历史是一种总体性的存在,人们在不断的总体化过程当中逐渐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的真理。尽管人们无法全部地掌握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是总体性的认识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武器,可以让我们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认识过程当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理论建构,在对于局部真理的把握当中来窥见历史的全貌。马克思主义以总体性作为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历史总体作为研究和考察的对象,以人类的最终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理想追求,以对于现实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总体性作为其实践性和革命性的典型特征。文学文本作为对局部历史真理的把握和理解,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人们对于乌托邦的想象和冲动。詹姆逊力争做一名世界性的知识分子,具备全球视域和世界大同的理念。他深刻体会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之间日益严重的异化和分裂,将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文学视为与第一和第二世界截然不同的他者。认为第三世界的个人与社会尚未分裂,个体经验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故事可以被视为关于集体和国家命运的寓言。寓言作为一种在西方文学史当中早已过时的文学形式,在第三世界文学语境当中得到了复活和振兴。他的这种想象或许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成分,既把克服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异化的希望寄托在被他者化的第三世界文化上面,又不无优越感地将西方尤其是美国想象成奴隶主,而第三世界则是缺少勇气、处于被征服地位的奴隶。他认为现实主义包括现代主义在内,都早已过时了。第三世界可以做的就是接受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的殖民统治,资本主义全球化则体现为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资本的全面入侵和无情同化。可以说他又回到了形而上学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继续地把自己锁在语言的牢笼里面。总而言之,詹姆逊是一位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责任心的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秉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坚持总体性的原则和立场,并且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了其它流派的理论资源,密切关注时代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以生产方式作为主导阐释符码,以文学和文化文本的政治化阐释为目标,以多元化理论视角的交织以及异质性文本的并列和拼贴作为理论表述特征,开创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我们不能苛责他与生俱来的美国文化优越心理和西方中心主义立场。我们要注意到他的理论实际上处于体系化与反体系化的紧张对抗当中,他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客观无情的批判与身处后现代主义运动中心地带的理论家所感到的自豪以及全球化扩张的野心同时占据了他的思想。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就是正视他的理论贡献,警惕在西方学者身上所常见的对于东方国家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视域局限。毕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发展第三世界文学和文化的重任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创造,而不能寄托在第一世界专家学者的同情和怜悯之上。总体性对于詹姆逊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是他的本体论关于事物本原认识的原则和立场。我们要反对那种形而上学的僵化的总体性,要主张那种在不断的否定当中获得肯定的总体性。这是詹姆逊的总体性方法论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力的源泉,以及构建开放总体的理论根基。

周沧贤[2](2014)在《非法解雇之法理探讨 ——以台湾地区相关法律实践为对象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时代,劳动者依旧是社会阶层中的多数,他们通过与工作相关的收入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和经济福利,而雇主也需要借助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力,创造出比其所付出的工资更高的经济价值,防止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虽然相关法律中规定了劳动者和雇主具有同样的解除合同的自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依赖劳动关系的存续赚取生活费用,并通过劳动关系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失去工作同时也意味着劳动者生活资料和自身尊严的丧失,所以对于劳动者来说,基本上没有放弃稳定劳动关系的意愿;对于雇主来说,当他认为劳动者危害其企业经营时,无论是客观上劳动者的个人因素、或企业经营发生短暂困难,还是仅仅主观上厌恶该劳动者,雇主都会产生与劳动者结束劳动关系的念头。因而,无论是从社会的供求关系,还是雇主利益以及社会的公益来说,解雇都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如果任由雇主随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势必会无所适从,而有可能陷入生活的困境。因此,如何防止雇主非法解雇劳动者,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维护并实现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便成为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在台湾地区劳动法中亦是如此。对台湾地区非法解雇制度的系统、详细的研究能够对大陆地区深入研究解雇制度并完善相关立法提供有益的帮助。解雇是在劳动合同当事人未完全履行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没有实现或没有完全实现,这必然会对一方或双方的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解雇究竟应该是毫无限制还是必须附有正当理由,便具有重要的法学理论意义。从“解雇自由说”到“解雇权滥用说”再到“解雇正当事由说”,限制解雇的理论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蜕变和现实的考验,而台湾地区“劳动基准法”立法即采用了解雇正当事由说,并区分了惩戒解雇和裁员解雇两种不同的解雇态样。为了进一步说明如何即构成非法解雇,文章对台湾地区“劳动基准法”在第11条及第12条分别规定的雇主解雇的合法事由的用词和法律适用作了详细的解读。即使在雇主解雇具有法律规定的合法事由的情况下,非法解雇也受到诚信原则和最后手段性原则的限制,同时还应注意解雇事由在诉讼程序中的自始及确定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女工分娩前后,职灾医疗期间,劳资争议调解或仲裁期间等,即使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雇合法事由,基于保护弱势劳动者的原则,在保障劳动者工作权的前提下,也限制或禁止雇主行使解雇权,因此,违反时也会构成非法解雇。国际劳动组织公约和建议书中关于限制解雇的一些规定、美国的一些关于限制解雇的判例以及日本解雇理论的新发展,对我们研究解雇理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雇主解雇劳动者不具备法定的解雇事由、解雇权除斥期间届满或违反诚信原则、解雇最后手段性原则,将构成非法解雇,其解雇行为依法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存在。劳动者首先可以申请调解,这里的调解不仅包括主管机关的调解,乡镇市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还包括法院的调解。而且非法解雇事件属于强制调解的事件,未经调解虽仍得以起诉,惟法院会安排审前调解。同时,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假处分救济,即地位保全及给付工资的假处分,但是目前台湾地区法院对此种假处分仍非全面认同,在许多案例否定了假处分的必要性,从而阻断了被解雇的劳动者寻求及时救济的最佳途径。劳动者寻求救济的最后途径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也是劳动者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相应的诉讼程序,被解雇的劳动者可以申请给付资遣费、确认与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等实现自己的权益。在非法解雇的案件中,存在许多颇具争议的实务问题。立基于台湾地区“劳动基准法”,并结合相关具体实务案例,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其法律规定作一个详细的解读,既是劳动法律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可以说是法律自身的一个理论和价值上的制度检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具体的法律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台湾地区关于非法解雇立法的长处及不足;通过对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及外国立法的探讨,可以为我们今后的非法解雇方面的劳动立法提供成熟的经验;通过对被解雇的劳动者申请救济的途径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具体申请程序的比较研究,可以尽量减少对劳动者权益的损害。注重分析解雇案例背后的法学理论基础,通过比较诉讼双方可从法律上获得的权益的多少来反映法律的公平、公正性,充分体现出了本文对现实的关切。

张颖[3](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胡乃岩[4](2014)在《论信仰》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对于信仰的论述作为主题,把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的信仰问题、信仰危机作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视角,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信仰理论的内核及历史发展,并对当前信仰危机的状态加以对策性的研究,一方面旨在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阐释,一方面也为诠解如何确立的理性的信仰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从选题的意义和思路、撰写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入手,主要从四个部分对于文章进行了整体的论述。首先是对于信仰概念的理论内涵的阐述,其中包括对于信仰概念的界定,信仰的本质特征和信仰的社会功能价值的分析,之后对于信仰的社会形态进行了辨正,并选取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三个形态逐一展开论述。为了更好的区别信仰与相近概念的差异,本文选取了信念和信仰进行异同剖析,并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基督教信仰进行了人类解放视角的比较。其次是从西方和中国两个发展脉络揭示了中西方信仰的演变过程,并对于两种信仰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通过系统的论述来表达中西方信仰思想的轨迹。探源中西方两种信仰的发展历程,以求究中西方的信仰思想对于当代信仰的影响和延续。再次是主要探讨了当代青年的信仰的状况和信仰危机,对当代青年的信仰状况进行的分析判断,指出了当代青年所存在的信仰危机,并对于当代青年信仰的危机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现实原因和哲学根源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最后主要是探讨如何在现阶段对青年人进行信仰塑造,引导其信仰向更合理的方向追求。通过对于信仰塑造原则的分析,指出当前的信仰塑造要秉持理性、与当时代相适应、关注个体、破除教条的原则。在信仰塑造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尤其在政治信仰上要确立三个自信思想的重要地位。

胡丹丹[5](2014)在《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义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恒久不衰的追求在政治哲学、伦理学、法学甚至经济学等学科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正义问题直面社会基本秩序建设并关乎社会个体之人,其本质上更与一国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对于正义的思考不仅需要从制度安排和政策建构着手,更要以开放多元的现实态度,从全球视角予以理性的考量。在当下中国正深度推进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社会正义问题不断凸显,而经济全球化也不断引发非正义的矛盾冲突。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公正理论既要坚持一种科学的正义观为指导思想,也要批判性地吸收当代西方正义思想的合理之处。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研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他以严谨的分析哲学视角,采用契约论方法系统的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并致力于重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义论,从制度上与程序上对正义进行安排。而作为罗尔斯的同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则与这种以罗尔斯为代表的主流研究方法不同,他并未采取纯粹思辨的方式对正义的制度或程序加以完美安排,而是延用了亚当.斯密、孔多塞所采用的比较方法的论证路径,并在此方法的讨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不囿于求索抽象的、绝对的正义思想。森的正义思想,立足于现实,致力于减少明显存在的非正义而不滞留在抽象的制度和规则层面对正义展开研究,其根本关注点还是落脚于人的发展。在这种考量下,森的正义其实是人们对正义的追求,所体现的是人对现有生活世界与生活关系的根本态度。因而,森的正义也是人对其自身身本质的确认。为了展现正义的人本意蕴,森构建了一个具有开放、多元的正义理论体系。他以理性作为正义的理论基础,从社会现实的层面出发,克服既有思考立场的局限,从推理的内容上结合选择动机和多种缘由实现一个可持续的思考,通过合理性的自我审查和理智的思考,实现理性思考上的综合而全面的结果;他采用社会选择方法作为正义的分析工具,从社会视角出发根据相不同群体的观点、理由、偏好和利益等信息,对不同社会状态进行理性的比较排序,丰富了正义理论的分析视域,从一个更加开放的层面推进正义理论的研究,从理论分析的层面真正促使人们参与到对正义与非正义问题的关注之中;他引入可行能力方法作为正义理论的评价体系,以自由作为其核心要义,从可行能力的评价体系拓宽人的功能性能力的自由程度,从而以多元的形式让人们拥有自由选择不同生活类型的能力的评价机会与过程(可行能力的实现),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合理的实质自由;并以作为公共理性的民主和作为自由的人权来超越国界,进行开放性审思来打通正义的全球视域,让正义真正回归于人。森的正义思想超越了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局限、功利主义以效用为基础的分配正义的局限、以及福利经济学中去道德化的正义理论的局限,拓展并丰富了马克思以深邃的历史洞见来揭示正义的历史必然之道,将正义回归于人,为人提供自由且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社会提供良序而多元的发展进路;为正义的全球化通路提供民主与人权意义上的现实可能。森的正义思想更多的是来源于他本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事实和发展历史的关注。他所涉及和分析的许多问题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因此森的正义思想与中国社会现实更具相容性。同时也对中国如何以正义、民主的方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比如诸如资源匮乏、贫穷灾荒、环境危机、战争困扰、国际秩序有失公正等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与参考的价值。

林墨飞[6](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钱宇丹[7](2013)在《中小企业营业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据统计,中小企业占据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75﹪的城市就业,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生力军,具有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小、创新能力强等优势明显,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在推动民间投资有效利用,促进消费等方面的作用同样不能低估。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囿于自身实力弱小,加之来自政府、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的漠视和挤压,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导致整个国民经济计划难以实现。对中小企业的保护首先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的问题,同时也是严肃的、现实的法律问题,因此,中小企业营业权的平等法律保护制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中小企业营业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和改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显然针对的是中小企业正常营业时体现出的,对于现行体制与环境的不适应,正因单纯依赖于市场自发的调解作用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才有了国家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给予干预的必要性。我国理论界对于营业权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通过营业权制度给予中小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更是缺乏基础理论的构建。本文通过具体的研究和论证,以营业准入、营业自由、营业转让、营业融资为内容创新出营业权四要素体系,结合对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的危害性分析,提出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相关救济措施。本文按照“问题提出”、“法律原理”、“中国现状”、“保护方法”、“法律路径的选择”五个部分作为论证的逻辑顺序,对中小企业营业权的体系和法律构建加以阐释,以期为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建设性的主张和参考。本论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中小企业营业权法律保护问题的提出”。本章首先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中面临的成本升高、订单减少、货币升值、高额赋税、融资困难等问题进行论述,说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本章的重点在于中小企业营业权基本理论的论述,对营业的特征的内涵进行总结,并提出营业主体、营业客体的概念和内容。此外,本章着重强调营业权概念的溯源和新时代的法律内涵,从取得方式、权利属性、权利形态、权利内容、权利实现方式五个方面剖析了营业权特殊性质,并对中小企业营业权的特殊性加以论证,阐明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其营业的权利都应当通过相应的立法得到足够的保护和扶持。最后,本章从商法的角度,对法律保护的特殊语境及含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第二章是“中小企业营业权平等保护之法律原理”。本章首先重点论证了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即营业权体系的内容,对营业准入、营业自由、营业转让、营业融资四项营业要素的理论概念及本质属性进行了论述。而后,本章对中小企业法律保护进行了原理性分析,阐明营业权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体享有的众多权利中的一种,权利又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营业权亦是中小企业法律保护问题的核心问题,事实上也是所有社会经济参与者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的待遇、正义的保护的关键所在。本章通过对中小企业营业权的实现手段和法律保护的正当性进行分析,强调在权利的各种保障机制中,法律的调整对于营业权的实现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最后,本章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法律保护模式,论证了我国法律制度构建方向选择,着重强调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法律制度的参考和借鉴。第三章是“我国中小企业营业权保护失效之殇”。本章首先从人才流失、信用缺失、融资困境三个方面分析了现行制度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得出法律保护不足将对中小企业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危害的结论:中小企业同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等虽然处于同一经济环境,但正因无法享有平等的竞争身份,才会陷于各种困境,如果对于中小企业营业权的侵害继续抱持漠视的态度,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活跃,不但影响社会的稳定,还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本章还对中小企业生存困境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章是“中小企业营业权法律保护方法”。本章首先对《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公法体系下的营业权法律保护手段进行分析,说明我国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具有三个层次,并对《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完善提出多项制度体系建设目标。本章着重对商法体系下的营业权平等保护手段进行论证,强调私法对营业权的保护作用,具体通过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视角,说明商法体系对于中小企业保护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亦对现行法律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说明部分法律规定未能与时俱进,不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本章从法律救济措施的角度,提出竞业禁止制度和营业侵权救济制度,对中小企业营业权的重要救济手段加以归纳,其中,竞业禁止制度有利于合理限制不正当竞争,保护商业秘密,维护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稳定;营业侵权救济制度是营业权保护法律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是“中小企业营业权保护制度完善之路”。本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前文提到的问题和原理都在本章转换为营业权法律保护的路径选择。第一,本章提出了经济组织及市场规则下的平等保护立法思路,具体包括: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政府的法律责任进行强化;制定《中小企业银行法》,设立中小企业银行;创新社会服务体系的法律保障;强化政府的财政支持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本章从私法保护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与资源占有权进行阐明,强调工商登记制度和竞业禁止制度的重要意义;第三,本章对中小企业营业环境的营造途径进行论证,指出隐名合伙、中小企业金融合作社、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等具有创新性的组织形式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并着重强调营业重整制度对中小企业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维稳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本章梳理了中小企业营业权受到侵害时的自我救济手段,对营业侵权的救济手段、融资歧视的救济手段等救济途径进行了总结和论证。

邢永俐[8](2013)在《信用利益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利益已经成为各类经济主体参与信用活动的起点和归属。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利益和信用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研究领域,深入分析与研究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运行规律已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点。因此选择信用利益论这一研究课题是源于对信用和利益的理论和现实考虑。一方面,将信用和利益两大重要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进行统一考察,拓宽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内涵;另一方面,在对中国信用利益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增进我国信用利益以及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政策建议。文章试图以信用利益这一概念为核心构建全新的信用利益理论分析架构。具体包括理论篇、实证篇和对策篇。理论篇,首先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创新性界定和理论上的深入分析,从而为文章展开论述提供了逻辑基础和重要理论依据;从新的理论视角研究信用利益的形成机理,试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形成信用利益的内在机制,并尝试构建信用利益的理论研究框架;在研究了信用利益演进的一般规律后,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分析了信用利益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证篇,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对我国国家信用利益的实现机理、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关研究结论作了实证检验;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的信用利益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商业信用利益、银行信用利益、消费信用利益的实现机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普遍研究;从世界范围考察信用利益的实践,以美欧以及日韩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发达国家的信用利益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对策篇,在对中国信用利益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利益实践经验,从健全信用体系,大力发展银行信用利益、商业信用利益以及消费信用利益几个角度提出一些能够增进中国信用利益的对策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本文首次尝试从经济利益这一更宽广的视角界定信用的涵义,从而引申出了信用利益这一新概念,并试图以其为核心构建全新的信用利益理论分析架构。第二、以信用利益为研究视角,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信用利益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揭示,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的信用利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如此全面、系统地对中国的信用利益进行研究的尚不多见。第三、文章运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对信用制度如何促进交易费用的较低以及保障信用利益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并起到了较好的解释效果,这种研究方法也属于本文的创新之处。

肖琼[9](2012)在《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金融一直相当活跃,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民间金融主体行为缺失合理的法律规范,它长期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造成了一些区域性经济风险,给社会秩序和金融安全带来了一定冲击。因此,对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全文对我国民间金融问题,分别从民间金融的概况介绍、法制化需求、法制现状与反思、法律原则、准入形态与行为规范、法律监管制度构建、配套制度创新共六个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我国民间金融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对经济发展,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间金融市场中同样存在自身体系的脆弱性和市场失灵问题,单纯依靠其自身所拥有的信息“软约束”优势和市场自我调节作用无法实现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需要引入系统外部法律力量进行调节。然而,由于政府对私人利益的追求、经济自然权利的漠视以及监管理念上的偏差,导致我国目前已存在的大部分法律法规都是针对简单形态的民间私人借贷合法地位确认规定,中、高级形态的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其他形式的交易活动却因为法律地位确认的缺失而被认列入非法金融活动和非法金融机构之列。多年来的立法建设实践最终形成的是大、杂、乱的法律框架,行政性规范、文件精神和政策指示成为民间金融法制建设的主要航向标,涉及的仅有的几部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也过于抽象和原则化。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建设的不足现状造成民间金融主体法律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民间金融活动承担过重责任格局、不同位阶的法律之间协调性差、非法金融活动的法律界定标准粗糙以及监管的相关内容缺失。这进而导致对社会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负效应影响,不仅不利于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深化,也使我国金融领域蕴藏巨大风险。要使我国民间金融真正摆脱目前“地下”的尴尬地位就必须促使民间金融活动规范发展,改变对民间金融打压现状,重新构建一套完善的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确立新的民间金融法律原则,赋予合法民间金融主体法律地位;重新界定非法集资与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标准,完善社会集资行为法律法规,加强放贷人与中介人的行为规范;确立准入形态的合法化模式,对于简单形态的私人借贷形式民间金融因其在社会中具有普适性,我国也有相关法律进行规制,可依其原行为模式运作即可。对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我国应该改变绝对禁止性规定,有选择性的予以认可其合法地位,打击非法行为。中间形态的民间金融大部分是具有非营利性的互助形式,其存在目的是解决当地因日常事务中所出现的资金短缺情况,尤其是对偏远的落后地区作用显着,应该保留其本身的非正式特点,不易转化为正规金融。高级形态的民间金融则市场化营利性目的极为明显,社会经济性影响较大,逐渐显现出人数规模化和业务扩展化的趋势,内部结构运作较为严密,建议可将其转化为民营中小银行,以促进市场资源的更为优化。同时要引入新的监管机制重构我国民间金融监管体系,对不同形态的民间金融采用不同的法律监管方式:对简单形态的民间金融采用公私法二元结构解决即可,对中、高级形态的民间金融则采用分层监管的专门监管方式。即立法赋予银监会的非现场监管权力,同时赋予民间金融自律行业协会组织为主的,地方银监局监管为辅的现场监管权利,最后加以各地司法机关的补充协助系统性监管体系。通过修改和完善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信用制度以及产权保护的配套法律制度以促进民间金融更加健康发展。

刘会齐[10](2009)在《环境利益论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决当今世界与中国的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利益的视角进行学术研究。人类社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利益论对这个过程得以实现提供思路。环境利益论是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是探索自然世界与自然法则的新视角。文章围绕环境利益展开论述,包括理论篇,实证篇和对策篇。理论篇中进行了基本概念的定义,并且对相关文献做了综述,从而为文章立论提供了依据。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探索环境利益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机理,并尝试构建环境利益的基本理论框架。对环境利益的形成与配置进行了考察,就环境利益的自然禀赋与环境利益的创造做了一个系统的论述,为环境利益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环境利益的历史演进,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了环境利益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证篇,以世界范围性环境利益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层面对世界的环境利益实践进行了实证考察,探讨维持和优化世界范围环境利益的途径;以中国的环境利益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的环境利益实践进行了实证考察,揭示中国环境利益的宏观、微观状况。对策篇是在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环境利益实践,提出一些促进中国环境利益增进的对策。在对环境利益对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围际先进的环境利益经验和中国的环境利益政策实践,提出了一些中国环境利益实现的具体措施。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思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新思维框架,试图为环境利益的可持续实现打开思路。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文章详细界定环境利益的概念,并试图建立一个环境利益的理论框架。环境利益论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尚属于一个新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第二,本文以环境利益论为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世界和中国的环境利益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三,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环境利益实践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中国环境利益实现的对策,同时结合中国环境利益实践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增进我国环境利益的具体方法和策略。第四,文章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纳入到环境利益的分析框架之中,使得有关环境利益的经济学研究有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

二、虚假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对《<资本论>辞典》有关释义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假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对《<资本论>辞典》有关释义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詹姆逊的总体性观念与文化批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詹姆逊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根基
    二 国际学术界对于詹姆逊的研究
    三 中国的詹姆逊研究及译介
    四 本文结构与主要观点
    五 本文研究价值以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总体性观念的渊源与流变
    一 黑格尔的同一总体性
    二 马克思的异质总体性
    三 卢卡契的黑格尔主义式总体性
    四 萨特的辩证总体性
    五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整体性
    六 詹姆逊的多元总体性
第二章 总体性观念指导下的后现代文化批评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的时代分期与定义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策略
第三章 总体性观念指导下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总体性的辩证解读法
    第二节 辩证的文学形式观
    第三节 政治无意识
    第四节 乌托邦欲望
第四章 总体性的全球化视域:第三世界文学民族寓言
    第一节 寓言与象征
    第二节 詹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学观
    第三节 詹姆逊的民族寓言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2)非法解雇之法理探讨 ——以台湾地区相关法律实践为对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及相关研究现状
    二、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法理分析与劳动法解雇限制之法理
    一、 法理分析作为方法论的指引、确立法律上的基本定理
    二、 分析部门法律体系的内理并关照法理与道德
    三、 解雇的法理意义限制解雇的理论
第二章 非法解雇的要素解析
    一、 何谓非法解雇
    二、 解雇的态样
        (一) 惩戒解雇
        (二) 裁员解雇
    三、 非法解雇的构成
        (一) 法定解雇事由
        (二) 解雇的限制-违反禁止解雇期间
        (三) 解雇事由的自始及确定性
        (四) 诚信原则与解雇最后手段性原则
        (五) 裁员解雇的预告期间问题
        (六) 惩戒解雇权除斥期间的问题
    四、 非法解雇的法律后果
        (一) 民事方面
        (二) 刑事方面
第三章 立法例的考察借鉴
    一、 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及建议书
        (一) ILO 第一一九号建议书
        (二) ILO 第一五八号公约
    二、 美国法中的相关立法原则
        (一) 雇佣自由意志原则
        (二) 雇佣自由意志原则的例外条款
    三、 日本法上的理论借鉴
        (一) 解雇权的争论与权利滥用理论的形成
        (二) 判例中所认定的解雇权滥用的种类
        (三) 解雇权理论的新发展
    四、 中国大陆劳动法制的设置与现况
        (一) 劳动法的设置
        (二) 解雇事由的立法现状
第四章 非法解雇中劳动者权利的救济
    一、 序言
    二、 申请调解
        (一) 主管机关的调解
        (二) 乡镇市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三) 法院的调解
    三、 向法院申请假处分
        (一) 劳雇关系的特殊性
        (二) 地位保全及给付工资假处分的性质
        (三) 必要性如何判断
        (四) 如何申请地位保全和给付工资假处分
        (五) 工资给付期间及数额的限制
        (六) 可否提供担保撤销假处分的裁定
        (七) 台湾地区法律实务上的见解
        (八) 劳资争议假处分有无独立立法的必要
    四、 向法院提起诉讼救济
        (一) 给付资遣费诉讼
        (二) 确认雇佣关系存在及(或)给付工资之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二、西方“经典”流变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二、“文学大师”之争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一、信息网络化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一、文学经典“危机”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论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3 难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难点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的方法
        1.4.2 历史分析的方法
        1.4.3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1.4.4 比较研究法
        1.4.5 系统分析法
2 信仰的一般理论内涵
    2.1 信仰的概念
    2.2 信仰的本质特征
        2.2.1 信仰是个体自我意识性与社会物质性特征的结合
        2.2.2 信仰具有超越性
        2.2.3 信仰是对信仰对象的极度信服
        2.2.4 信仰具有终极关怀性
    2.3 信仰的社会价值
        2.3.1 信仰具有人格塑造作用
        2.3.2 信仰使人的存在得到关怀
        2.3.3 信仰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2.3.4 信仰能够产生社会认同作用
    2.4 信仰存在的形态
        2.4.1 信仰分类的辩正
        2.4.2 马克思主义信仰
        2.4.3 宗教信仰
        2.4.4 道德信仰
    2.5 信仰与信念、理性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2.5.1 信仰与信念的比较分析
        2.5.2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比较
3 历史演进中的信仰形态
    3.1 西方文化的信仰传统:神(上帝)与理性
        3.1.1 古希腊时期对于神与理性的探讨
        3.1.2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上帝与理性
        3.1.3 近代哲学的上帝与理性探讨
    3.2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信仰传统
        3.2.1 前期儒释道三家的信仰观
        3.2.2 新儒家的信仰观
    3.3 中西方传统信仰文化的差别比较
        3.3.1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区别
        3.3.2 信仰境界的区别
        3.3.3 信仰获取途径的区别
    3.4 中西方文化交汇对于信仰的影响
        3.4.1 清末期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溃败
        3.4.2 新文化运动对于青年信仰体系的冲击
        3.4.3 现代新儒家思想对于传统儒家信仰的重构
4 当代青年的信仰危机
    4.1 青年群体的确定及特点
        4.1.1 青年群体确定
        4.1.2 青年群体的发展特点
    4.2 近当代青年信仰的发展历程
        4.2.1 建国初到文革期间青年人的信仰和问题
        4.2.2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的信仰状况和问题
        4.2.3 当代青年人的信仰状况
    4.3 青年信仰的发生机制
        4.3.1 绝对意识的觉醒和信仰认同
        4.3.2 青年信仰形成的心理过程—知情意行统一
    4.4 当代青年的信仰危机及表现
        4.4.1 多元化意识形态冲击信仰造成青年信仰内容的危机
        4.4.2 信仰思维方式混乱所导致的青年人的信仰选择危机
        4.4.3 信仰庸俗化所导致的青年信仰培育(价值判断)的危机
    4.5 青年人信仰危机的产生原因
        4.5.1 传统文化的桎梏
        4.5.2 批判与重建的困境
        4.5.3 新的阶层出现而导致的利益需求变化
        4.5.4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4.5.5 全球化的冲击
    4.6 当代青年信仰危机的深层根源
        4.6.1 自我意识确立的困境
        4.6.2 现代性思想影响下的困惑
        4.6.3 价值取向的困惑
5 当代青年的信仰塑造
    5.1 当代青年信仰塑造的原则
        5.1.1 建立理性信仰的原则
        5.1.2 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
        5.1.3 关注个体的主体性原则
        5.1.4 确认信仰的终极目标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5.1.5 破除教条的原则
    5.2 青年信仰塑造的路径选择
        5.2.1 信仰教育是基础手段
        5.2.2 传播是基本途径
        5.2.3 制度的规范性引导
        5.2.4 自我觉醒的境界引导
    5.3 信仰塑造的内容
        5.3.1 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核心信仰
        5.3.2 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确立信仰的核心内容
        5.3.3 通过三个自信思想来发展全社会的政治信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及内容简述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2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背景溯源
    2.1 个人经历
    2.2 学术贡献
    2.3 社会背景
    2.4 思想渊源
3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理论建构
    3.1 阿马蒂亚·森的正义视阈
    3.2 阿马蒂亚·森的正义思想的理论路径
    3.3 阿马蒂亚·森的正义理论的评价体系
4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批判性超越
    4.1 对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批判
    4.2 对功利主义正义思想的批判
    4.3 对福利经济学正义思想的批判
    4.4 对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的拓展
5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可行性分析
    5.1 从人的发展视阈看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可行性
    5.2 从社会发展视阈看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可行性
    5.3 从全球化视阈看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可行性
6 结论: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6.1 以宽泛的理性拓展正义的理论方向
    6.2 以人本思想完善正义的评价体系和政绩观
    6.3 以民主为前提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致谢
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6)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1.3.2 关于“景观”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2.2 相关研究概况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2.3.1 框架由来
        2.3.2 元素构成
        2.3.3 工具分析
        2.3.4 方法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3.4.1 “中国式”继承
        3.4.2 “大思想”的传播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4.1.1 惯习的涵义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4.4.1 形式模仿
        4.4.2 片断移植
        4.4.3 主题叙述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4.7 本章小结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5.1.1 场域的涵义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5.7 本章小结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6.5 走向新景观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索引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附录C 人名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小企业营业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理论创新和写作难点
    三、 主要研究方法
    四、 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小企业营业权法律保护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问题
        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
        二、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小企业营业权的基本理论
        一、 营业权的概念和性质
        二、 营业权的主体
        三、 营业权的客体
        四、 中小企业营业权的特殊性
        五、 营业权法律保护的特殊语境及含义
第二章 中小企业营业权平等保护之法律原理
    第一节 中小企业营业权的体系
        一、 营业准入的视角
        二、 营业自由的视角
        三、 营业转让的视角
        四、 营业融资的视角
    第二节 中小企业法律保护的原理性分析
        一、 中小企业营业权的实现手段分析
        二、 中小企业法律保护的正当性分析
    第三节 中小企业营业权保护之域外经验
        一、 美国经验
        二、 日本经验
        三、 韩国经验
        四、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营业权保护失效之殇
    第一节 现行制度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
        一、 人才流失问题
        二、 信用缺失问题
        三、 融资困境问题
    第二节 法律保护不足的危害性分析
        一、 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不足的危害性分析
        二、 中小企业营业困境的成因分析
        三、 中小企业营业权平等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中小企业营业权法律保护方法
    第一节 公法体系下的营业权法律保护
        一、 中小企业促进法律体系的构成
        二、 中小企业促进法律制度内容构成
        三、 中小企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目标
    第二节 商法体系下的营业权保护手段
        一、 公司法
        二、 合伙企业法
        三、 个人独资企业法
        四、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节 中小企业营业权相关救济措施
        一、 竞业禁止制度下的营业保护
        二、 营业侵权救济制度下的营业保护
第五章 中小企业营业权保护制度完善之路
    第一节 经济组织及市场规则下的保护立法
        一、 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强化政府的法律责任
        二、 制定《中小企业银行法》,设立中小企业银行
        三、 创新社会服务体系的法律保障
        四、 强化政府的财政支持
    第二节 中小企业市场准入与资源占有权的私法保护
        一、 工商登记制度,市场准入权的私法保护
        二、 竞业禁止制度,资源占有权的私法保护
    第三节 中小企业市场环境营造与主体的行业约束
        一、 发展隐名合伙,吸纳社会闲置资金
        二、 加强金融合作、行业协作
        三、 重视营业重整,破解倒闭困局
    第四节 中小企业受侵害的相应法律救济手段
        一、 侵害营业权的救济手段
        二、 破除融资困境的救济手段
        三、 维护营业权的诉讼救济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信用利益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观点、创新和不足
        1.2.1 主要观点
        1.2.2 创新之处
        1.2.3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2.1.1 利益理论研究的相关综述
        2.1.2 信用理论研究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
        2.2.1 利益理论研究
        2.2.2 信用理论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3.3 文献综述总结
第三章 信用利益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信用利益的含义
        3.1.1 信用解析
        3.1.2 利益解析
        3.1.3 信用利益的含义
    第二节 信用利益的特征
        3.2.1 信用利益的累积性
        3.2.2 信用利益的系统性
        3.2.3 信用利益的风险性
    第三节 信用利益的分类
        3.3.1 按信用交易主体不同分类
        3.3.2 按信用交易活动领域分类
第四章 信用利益形成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信用利益形成的基础
        4.1.1 分工是研究信用利益形成的起点
        4.1.2 产权是信用利益形成的前提条件
        4.1.3 信息不完备约束理论是信用利益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信用利益形成的制度保障
        4.2.1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约束信用利益的形成
        4.2.2 信用制度保障信用利益的形成
    第三节 信用利益形成的机制
        4.3.1 信用制度促进交易费用降低实现信用利益
        4.3.2 信用资本创造信用利益
第五章 信用利益的演进
    第一节 信用利益演进的一般规律
        5.1.1 信用创新推动信用利益演进
        5.1.2 信用利益演进的自然属性
        5.1.3 信用利益演进中政府作用的基础性和两面性
    第二节 自然经济时期信用利益
        5.2.1 自然经济时期交易的发展
        5.2.2 自然经济时期信用利益演进
    第三节 商品经济时期信用利益
        5.3.1 商品经济时期信用的发展
        5.3.2 商品经济时期信用利益演进
    第四节 信用经济时期信用利益
        5.4.1 信用经济时期信用的扩张
        5.4.2 现代信用经济时期信用利益演进
第六章 信用利益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 信用与经济增长
        6.1.1 信用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分析
        6.1.2 信用通过改变金融及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6.1.3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6.1.4 信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
    第二节 我国信用活动发展现状分析
        6.2.1 信用总规模相对较低,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有限
        6.2.2 经济信用化率低,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不匹配
        6.2.3 信用活动分布与结构不平衡制约经济发展
        6.2.4 良好的信用交易制度环境与条件尚未形成
    第三节 我国信用利益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方案设计
        6.3.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6.3.3 实证分析过程
        6.3.4 结论
第七章 信用利益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商业信用利益
        7.1.1 商业信用利益的理论分析
        7.1.2 商业信用利益经验性研究
        7.1.3 我国商业信用利益现状
    第二节 银行信用利益
        7.2.1 银行信用利益的理论分析
        7.2.2 银行信用利益经验性研究
        7.2.3 我国银行信用利益现状
    第三节 消费信用利益
        7.3.1 消费信用利益的理论分析
        7.3.2 消费信用利益的经验性研究
        7.3.3 消费信用利益现状
第八章 国外信用利益的实践
    第一节 美国信用利益的实践
        8.1.1 美国的征信系统
        8.1.2 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
        8.1.3 美国的信用法律法规
        8.1.4 美国政府和专业协会对信用服务行业的监管
        8.1.5 美国信用利益发展实践经验
    第二节 欧洲信用利益的实践
        8.2.1 德国信用利益的实践
        8.2.2 英国的信用利益实践
    第三节 日韩信用利益的实践
        8.3.1 日本信用利益的实践
        8.3.2 韩国信用利益的实践
第九章 促进中国信用利益实现的对策
    第一节 我国信用利益的发展回顾和建设现状
        9.1.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历程
        9.1.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成就
        9.1.3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足之处
    第二节 信用利益与我国和谐社会
        9.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
        9.2.2 信用利益与我国和谐社会
    第三节 促进中国信用利益实现的具体对策
        9.3.1 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社会信用体系,保障信用利益的最大化
        9.3.2 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信用利益的实现
        9.3.3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最大化地实现企业信用利益
        9.3.4 突破消费信用发展瓶颈,扩大消费信用利益的实现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概况
    1.1 我国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1.1.1 相关概念辨析
        1.1.2 我国民间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1.2 我国民间金融的产生
        1.2.1 转轨时期的多元经济格局并存
        1.2.2 政府对金融的管制政策
        1.2.3 独特的文化因素
    1.3 我国民间金融的主要形态
        1.3.1 我国民间金融的简单形态
        1.3.2 我国民间金融的中间形态
        1.3.3 我国民间金融的高级形态
    1.4 我国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1.4.1 我国民间金融与中小型企业
        1.4.2 我国民间金融与农村经济
        1.4.3 我国民间金融与国有商业银行
        1.4.4 我国民间金融与经济效益
        1.4.5 我国民间金融与地方信用体系建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制化需求
    2.1 我国民间金融法制化的现实因应
        2.1.1 社会微观层面负面影响的案例分析
        2.1.2 社会宏观层面负面影响的案例分析
        2.1.3 现实例证之启示
    2.2 我国民间金融法制化的应然要求
        2.2.1 我国民间金融合法化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
        2.2.2 信贷市场结构均衡分配的实现
        2.2.3 民间金融主体利益与政府经济人利益的平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制现状与反思
    3.1 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制建设现状
        3.1.1 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制建设实践
        3.1.2 我国民间金融的立法与执法现状
    3.2 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制现状反思
        3.2.1 我国民间金融的立法与执法缺陷
        3.2.2 我国民间金融的立法与执法缺陷成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律原则、准入形态与行为规范
    4.1 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重构的基本原则
        4.1.1 规范目标明确性原则
        4.1.2 制度化的系统监管原则
        4.1.3 运用适度的监管原则
        4.1.4 注重监管效率原则
    4.2 我国民间金融准入形态的模式确立
        4.2.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金融准入模式之经验借鉴
        4.2.2 我国简单、中间与高级形态的民间金融准入模式
    4.3 我国民间金融的行为规范
        4.3.1 非法集资与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标准重新界定
        4.3.2 社会集资行为的法律法规完善
        4.3.3 放贷人与中介人行为的法律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制度构建
    5.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模式之经验借鉴
        5.1.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模式
        5.1.2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金融法律监管经验之评价
        5.1.3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金融法律监管经验之启示
    5.2 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模式的选择
        5.2.1 简单形态的民间金融:公私法二元结构解决
        5.2.2 中、高级形态的民间金融:分层监管的方式
    5.3 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内容
        5.3.1 市场准入
        5.3.2 市场退出
        5.3.3 业务监管
        5.3.4 风险监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配套法律制度创新
    6.1 破产制度的缺失完善
    6.2 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
    6.3 信用制度的建构
        6.3.1 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及相关立法建设
        6.3.2 民间借贷人担保方式的创新与相关立法建设
    6.4 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环境利益论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环境利益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利益的含义
        一、环境解析
        二、利益解析
        三、环境利益的含义
    第二节 环境利益的内容
        一、环境利益内容的直观考察
        二、环境利益内容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第三节 环境利益的特征
    第四节 环境利益的分类
    第五节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一、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对立
        二、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统一
    第六节 环境利益:文献综述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环境利益的形成与配置
    第一节 环境利益的形成
        一、环境利益的自然禀赋
        二、环境利益的创造
    第二节 环境利益的配置
        一、环境利益的公共物品性
        二、环境利益的产权界定与交换
        三、政府主导的环境利益配置
        四、环境利益的实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利益的演进
    第一节 人的依赖关系的生产方式与环境利益
        一、绝对的人的依赖关系的生产方式与环境利益
        二、相对的人的依赖关系的生产方式与环境利益
    第二节 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的环境利益与经济发展
        一、殖民主义与环境利益
        二、矿物资源与环境利益
        三、增长的极限与环境利益
    第三节 个人的全面发展阶段的经济状况与环境利益
        一、当代人类环境利益与经济状况
        二、人类未来环境利益与经济发展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范围环境利益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改变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利益
        二、气候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其它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世界范围环境利益变迁经济学分析
        一、可耗竭资源的环境利益分析
        二、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利益分析
    第四节 改善世界范围环境利益的途径分析
        一、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教育
        二、运用市场与金融手段应对气候变化
        三、资源与环境的国际合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环境利益的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中国国家利益
    第二节 环境利益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考察
    第三节 环境利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环境利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一
        二、环境利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二
    第四节 中国环境利益的区域考察
        一、中国区域环境利益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二、环境利益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环境利益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环境利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二、环境利益构成特定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中国企业环境利益状况的研究
        一、中国企业获取环境利益的内外部条件考察
        二、中国企业的环境利益现状
        三、中国企业的环境利益需求的博弈分析
        四、中国企业的环境利益供给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开放体系下企业获取环境利益的考察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利益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环境利益
        三、排放贸易与环境利益
    第四节 环境利益与企业战略管理
        一、可耗竭资源与产业生命周期
        二、基于可耗竭资源提供环境利益的战略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中国环境利益实现的对策
    第一节 环境利益与产业发展
        一、环境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二、环境利益与中国生态农业
        三、环境利益与中国生态效益型工业
        四、环境利益与中国生态旅游
    第二节 环境资源价值的探讨
        一、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
        二、环境资源价值的来源
        三、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
    第三节 环境资源价格的确定
        一、实物型自然资源估价方法
        二、生态型自然资源估价方法
    第四节 绿色GDP核算体系
        一、绿色GDP含义及计算方法
        二、国外主要绿色GDP核算体系
        三、我国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四、建设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难点与对策
    第五节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建设
        一、清洁发展机制的来源
        二、清洁发展机制的内涵
        三、世界清洁发展机制的概况
        四、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建设
    第六节 环境伦理视野的环境利益与经济发展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利益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利益
        三、天人合一与环境利益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环境利益的实现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视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指导循环经济建设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循环经济实现从3R到8R的超越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循环经济建设形成新的理念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经济建设
        二、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
        三、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
        四、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四、虚假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对《<资本论>辞典》有关释义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詹姆逊的总体性观念与文化批评阐释[D]. 马宾. 苏州大学, 2015(11)
  • [2]非法解雇之法理探讨 ——以台湾地区相关法律实践为对象的分析[D]. 周沧贤. 吉林大学, 2014(03)
  • [3]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4]论信仰[D]. 胡乃岩. 浙江大学, 2014(05)
  • [5]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D]. 胡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6]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7]中小企业营业权研究[D]. 钱宇丹. 吉林大学, 2013(08)
  • [8]信用利益论[D]. 邢永俐. 复旦大学, 2013(02)
  • [9]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 肖琼. 中南大学, 2012(12)
  • [10]环境利益论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D]. 刘会齐. 复旦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虚假的社会价值观及其他——《资本论》词典释义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