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与《中国税务》同行(论文文献综述)
苏洋[1](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大学、产业和经济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等成为重要研究主题。教师参与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复杂,经济、制度、社会等外在因素,自我效能、风险感知等内部因素都可能影响教师参与学术创业。目前,我国学者针对研究型大学教师这一主体进行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基于质性数据和实证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教师个体层次,借鉴学术资本主义理论、三螺旋理论及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深度访谈、扎根理论、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对20名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对214份问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其次,通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进行案例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揭示出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形成机理,分析了不同学术创业形式(许可、技术作价入股、创办衍生企业)下,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以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因素模型为依据,分别从国家层面、大学层面、个人层面提出了激励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三大问题展开:(1)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3)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应制定什么政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教师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影响教师学术创业意愿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既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也可以通过教师学术创业意愿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物质预期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没有产生显着影响,社会化预期和自我评价预期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领导、同事及榜样都会对教师学术创业主观规范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角色冲突对教师学术创业知觉行为控制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学术研究水平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没有产生显着影响,先前经验和学术创业能力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2)情境因素维度中的政策因素负向调节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考核评价机制负向调节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大学中介机构正向调节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3)不同变量下(年龄、性别、学科门类、研究类型),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均具有显着差异。(4)不同学术创业形式(许可、技术作价入股、创办衍生企业)下,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了激励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对策建议。从国家层面而言,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术创业生态系统。具体建议包括:(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建立多元化的奖励体系;(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3)改善中试环境,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从大学层面而言,应设置学术创业行为的边界,在定义的边界内为学术创业提供支撑。具体建议包括:(1)采取有规则的“放手”策略,鼓励教师学术创业;(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兼职、离岗创业细则;(3)破除考核评价机制障碍,激发教师学术创业活力;(4)强化群体参照压力,营造学术创业氛围;(5)打通学术成果与市场对接的通道,补齐学术创业短板。从教师个体层面而言,应转变观念,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具体建议包括:(1)树立学术创业意识,提高学术创业能力;(2)明确个人定位,在教学、科研和学术创业之间寻求平衡。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点:(1)以计划理论为指导,运用扎根理论,对20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2)实证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3)运用案例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形成机理,并分析了三种不同学术创业形式影响因素的异同;(4)提出了激励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对策建议。
李丹[2](2019)在《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尚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驱动部分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外很多企业纷纷将设计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设计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全面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以来,国内企业开始重视设计对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及日播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成立专业的设计师团队,不仅提高了产品创新速度,而且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设计创新为驱动的“双创新”模式下,企业不仅需要依赖于个体设计师的创新能力,更需要将具有不同能力的设计师整合为一个创新团队,并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企业不断创新的目标。设计团队的创新能力是影响时尚企业、设计类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国内外缺乏对于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系统研究,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概念、特征、现象及个案的分析与讨论。因此本文以时尚设计团队为研究对象,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内涵、评价、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结合时尚设计团队创新的特征,以团队异质性、团队创新氛围、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影响团队学习,进而影响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为逻辑思路,将团队目标依赖性引入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了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方差分析法、层级回归分析法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异质性的各个维度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方向上的差异;团队创新氛围和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的影响;团队学习在团队异质性、团队创新氛围和团队外部资本与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目标依赖性在团队异质性与时尚设计团队学习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其次,从设计驱动创新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设计驱动创新过程与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过程的关联性,建立了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基于此理论框架,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综合地界定和评价,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的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中团队创新基础能力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和社会文化知识获取,团队创新转化能力包括团队培训和设计研发效率,团队创新产出能力包括产品语意创新能力、产品功能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效益。最后,针对BP神经网络算法在算法学习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DE-BP神经网络算法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方法运用改进的DE算法在整个解空间进行搜索,并在寻优过程不依赖于种群初始值的选择,得到的权值和阈值可以精确到很小的范围,从而改善了个体分布的均匀性。运用该算法对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和深圳的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将改进的DE-BP神经网络算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的DE-BP神经网络算法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构建的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团队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为提升团队创新能力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与方法。本文从设计驱动创新的视角构建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丰富了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研究内容,拓展了团队创新的研究范围及深度。引入差分进化算法,通过改进的DE-BP神经网络算法对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为综合评价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方法。并为促进时尚产业的健康发展及相关企业时尚设计团队的管理提供思路及理论支持,为政府及行业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及标准等提供参考。
刘晶晶[3](2017)在《旅游者的个体真实性体验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的生存异化和对公共精神的一味追求不仅加剧了人们的自我迷失、自我疏离危机,同时也催生和强化着人们对真实自我的渴望。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内,人们无法完全遵照自己的机体经验自由地行事和自我表达,而暂时远离惯常的工作和社会关系进行异地的休闲活动却是回归真实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因如此,旅游生活方式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深层旅游体验的需求规模也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认识和营造旅游者的个体真实性体验将对旅游基础理论发展和旅游产业升级具有越发重要的意义。近期的心理学研究尤其强调遵从内在感受、愿望和价值观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就个体真实性问题展开了较为丰富的讨论。而现有旅游研究对真实性议题的探讨主要围绕旅游客体的真实性进行,鲜少对旅游者个体真实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分析。那么,旅游活动如何帮助人们回归真实自我?旅游者的个体真实性体验包括哪些具体内涵?旅游者个体真实性体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如何?为解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普遍面临的个体真实性困境出发,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相关研究,结合对网络游记的文本分析,指出现代旅游活动对缓解大众旅游者(商务旅游者除外)个体真实性困境的积极意义及其作用路径;其次,基于文献分析,以及对网络游记和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等编制旅游者个体真实性量表,并通过多轮因子分析对旅游者个体真实性的多维度内涵和结构进行探索;最后,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旅游者个体真实性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现代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在新的人地关系中获得自我抽离状态下的体验式自我关注机会,进而通过对他者的观照时的自我回归,自由地自我塑造,以及经验开放和情感能量补给等,缓解生活世界中的真实性困境。第二,旅游者个体真实性包括“自我回归”、“自我发现”和“自发的交融”三个维度。第三,服务者移情性、积极情绪、自主需求满足等是影响旅游者个体真实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旅游者个体真实性体验对旅游者行为意向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有:第一,不同于大部分旅游真实性研究对旅游客体的普遍关注,本研究从旅游者主体视角出发探讨旅游者自身的真实性状态。第二,对旅游者个体真实性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并明确其多维度内涵。第三,对于异地、短期情境下的个体真实性问题探讨,将心理学的真实性问题研究从长期的生活情境拓展到短期的旅游情境。第四,将服务管理视角引入到个体真实性研究,将市场因素纳入到以往非经济关系背景下的真实性问题研究中。本研究不仅为相关企业营造和提升旅游者个体真实性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途径指导,同时具有多方面的理论贡献。首先,本研究关于旅游活动与个体真实性问题辩证关系的论述为旅游功能和意义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证论述阐释和验证了旅游者个体真实性的多维内涵;同时,本研究开发的旅游者个体真实性量表为主体视角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扩展提供理论工具;最后,本研究所构建的旅游者个体真实性影响关系模型为相关研究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李如友[4](2018)在《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文中认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游客可以便捷地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其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地释放。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旅游企业提供的标准化产品,而希望通过主动的参与行为在旅游活动中彰显个性和贡献智慧,并加强对产品设计和服务传递过程的控制,成为旅游活动的主导者和旅游体验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游客需求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旅游体验价值创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求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各方参与主体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为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其利用个体资源进一步扩展旅游产品的消费价值。但是,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是近年来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变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研究者们对游客为何及如何进行体验价值共创等关键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在实践指导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对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行为及结果进行探索性研究,归纳总结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游客这一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核心主体,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而以“驱动因素—行为—结果”为主线,构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引入自我效能感、社会网络支持等调节因素,对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该行为的驱动因素及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如何?(2)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哪些?(3)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进一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如何?(4)游客的某些个体特征是否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自我效能感是否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与该行为之间的关系上具有调节作用,同时,社会网络支持是否强化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下述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界定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概念,分析了游客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价值共创行为。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分析,并结合对游客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初步确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净化题项和萃取维度。结果表明,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包含两个维度,分别为游客参与行为和游客公民行为,前者主要包括旅游前和旅游中的信息搜集、参与生产及互动行为,后者主要包括旅游中和旅游后的体验分享、帮助及推荐行为。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因子结构和测量项目均可接受。其次,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感知风险、独特性需求、个人整合需求和社会整合需求。但是,游客参与行为和游客公民行为的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受感知风险、独特性需求和个人整合需求等因素驱动,后者则主要源于游客的独特性需求、个人整合需求和社会整合需求。同时,游客参与行为对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产生显着的积极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对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换言之,游客参与行为有助于提升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游客公民行为则引致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实现增值。此外,功能性体验价值、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均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相较而言,功能性体验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作用最大,情感性体验价值次之,社会性体验价值的作用最小。再次,通过比较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无中介模型、完全中介模型和部分中介模型发现,完全中介模型为最优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功能性体验价值在游客参与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情感性体验价值在游客公民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社会性体验价值分别在游客参与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游客公民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由是观之,直接决定游客满意度的并非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而是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结果,即旅游体验价值。换言之,游客参与行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主要通过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的共同作用来实现,而游客公民行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主要通过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最后,分别考察了游客两种个体特征(自我效能感和社会网络支持)的调节作用。根据自我效能感的观测变量,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样本分为两组,即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对两组样本变量间路径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强化了感知风险和独特性需求对游客参与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在社会整合需求与游客公民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同时,利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了社会网络支持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旅游体验价值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支持在游客参与行为与功能性体验价值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在游客公民行为与社会性体验价值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诠释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内涵,并梳理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多元参与主体及其行为表现。毋庸置疑,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其嵌入的社会网络的影响,但已有的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相关研究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基于“顾—企”二元视角在孤离假设下探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活动。本文首先明确了游客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是多元价值创造主体在旅游活动的各个阶段,通过互动与合作来实现资源交换、整合与利用,共同创造游客体验价值的动态过程。其中,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参与者包含三类主体,即游客以及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原生支持力量和衍生支持力量。这一发现丰富了相关理论成果,同时为旅游体验价值主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识别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并开发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以往文献中,对顾客价值创造行为维度的认识尚不统一,二维论、三维论和多维论都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支持。同时,许多学者对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进行单维度测量。事实上,游客体验价值共创的行为呈现明显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这决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多维结构。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游客访谈结果,设计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并确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二维结构,更为深刻地反映出移动互联时代游客行为的现实特征与发展态势。所开发的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在实证研究中呈现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游客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测量工具。(3)实证检验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拓展了游客体验价值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借鉴自我决定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以“前因—行为—结果”为主线,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研究模型,揭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与行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旅游体验价值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和游客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二者的作用关系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此外,本文引入自我效能感和社会网络支持这两个游客个体特征变量,探讨了前者在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与行为之间、后者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反映了游客嵌入的社会网络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中的重要作用。
袁应发,刘厚兵[5](2019)在《脱贫攻坚税收优惠的条件和内容》文中认为"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为支持和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尽快摆脱贫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大投入力度,启动和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11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
郭周卿[6](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袁瑞莹[7](2020)在《税务文化建设研究 ——以五华区税务局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税务部门机构改革的深入,以新时代税收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提高税收治理能力,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也成为当下税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税务文化是行政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高层面的管理方式,具有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国地税合并后,基层税务部门亟待结合新的历史使命,解决好税务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不足、制度机制不完善、传播推广乏力、群众认同不够等问题,传承延续原国税、地税时期的文化建设成效,构建广大税务干部一致认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使税务文化建设促进税收全局工作良性发展,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好职能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税务文化建设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税务文化建设发展历程,提出税务部门在机构改革后开展税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五华区税务局国地税合并前后的文化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和成因。结合省外优秀税务文化建设案例研究,得出税务文化要把握创新性、体现群众性、突出示范性的经验启示。最后系统论证在新时代背景下,五华区税务局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应当把握好的几对关系,提出切合本地实际的税务文化建设保障措施和主要内容,得出本课题研究结论即:税务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性,应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主题鲜明,特色明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制度健全,只有遵循了一定的工作准则,全面统筹规划,分时期分阶段推进,方能使税务文化建设成为推动机构改革后五华税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应涛[8](2017)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我国“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走出去”能够极大缓解国家发展急需的战略资源短缺问题,并相应提升国内就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提高,同时,还承载着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拓展战略发展空间的使命,有效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意图。因此,我国先后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设想。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深度国际化,在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近年来逐渐走向深入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持续升级的改革开放新局面,更是为“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有全球化视野、采用国际化经营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但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并没有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引进来”战略,国际税收管理工作重心在于境内外资企业的征收管理,对于我国境外企业的税务管理涉及较少,相关税收政策和征收管理服务体系发展存在滞后的问题。我国企业的“走出去”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资本输出流量上来看我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不管从资本输出存量,还是对外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说,我们距离世界主要资本输出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我国正处于由投资大国向投资强国转化的历史性阶段,“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正处于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税收因素对企业“走出去”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对“走出去”企业大力支持,保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更多的企业积极走向海外;但我国企业在继续向发达国家进军的同时也更多的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建设,由于发展中国家情况相对复杂,不仅增大企业的税收风险,也对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提出了新要求。另外,当前国际税收规则体系正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旧体系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但新体系还未得到完全确立,这为我国加强对国际税收规则的影响力,推动其变革,从而实现“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中国家与企业利益的统一提供了良好机遇。因此,深入研究现阶段企业“走出去”税务管理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好的税收服务,通过促进企业“走出去”实现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升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对于国家宏观税负的稳定、国家合理利益的维护、国际税收领域话语权的增强都是大有脾益的。本文首先从税收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投资决策作用机理出发,分析了母国税务管理对企业跨国投资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国家间竞争关系和现行国际税收规则特点的认识,发现在鼓励企业“走出去”中也存在着利用税收工具进行竞争,但同时各国为维护各自税收权益又不得不开展合作的现象,从而提出在“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中,对内要采取一定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措施和制度安排来刺激企业积极向外投资,提供高质量的税收管理和服务消除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度;对外扩大我国国际税收领域影响力,增强国际税收合作,在竞争中推进国际税收规则的协调统一,既为“走出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又保证国家合理的税收利益。其次,通过现阶段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并比较企业“走出去”和相关税务管理的历史发展沿革,发现我国企业“走出去”正处于向上突破的关键时期,税收应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跟上“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的新形势。然后,通过与主要资本输出国家的比较,总结出现有“走出去”税务管理中还存在税制竞争力不足、税收征管和服务存在缺陷、对国际税收规则变革的影响力不够等问题。最后,根据“走出去”税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提出完善现阶段“走出去”税务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政策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如下:首先,以税收影响企业“走出去”的作用机理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走出去”企业跨国投资所形成的跨国纳税关系说明了国际双重征税的消除、母国税收激励、税收服务和反避税措施等方面会影响到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成本和投资回报,更深入说明上述影响都是由于母国和东道国之间没有统一的国际税收规则形成的。由此,再分析了正是由于国际税收规则不具备强制性和国家间的竞争性,让国际税收领域也充满着国家竞争。由于企业“走出去”能够给国家带来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等好处,国际税收竞争也发生在鼓励和促进企业“走出去”方面,并进一步表述了促进企业“走出去”中国际税收竞争的表现形式。但同时由于过度竞争也会损害各国的税收权益,各国为此又不得不展开合作。最终提出,税务管理需要在内外两方面发力,增强国际税收规则变革中的竞争实力,鼓励和刺激更多的企业“走出去”,维护好国家的税收权益。其次,介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特点和“一带一路”建设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并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目前所处阶段作出判断基础上,将我国“走出去”的阶段现状与美英法德日韩等主要对外投资大国进行了横向比较,综合各种比较结果,发现虽然我国“走出去”所处阶段大幅落后于以上各国,但正快速迎头赶上并处于阶段性突破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在由对外投资大国向对外投资强国迈进,凸显税收应及时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走向海外的必要性。然后,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历史发展阶段与相应税务管理的发展进行了纵向比较,发现税务管理与企业“走出去”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次推进关系,虽然我国“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的发展滞后于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但税务管理的每一次进步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走向海外的积极性;但我们也应看到,“走出去”企业增多尤其是更多的走向税制差异大、反避税建设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给我国税收权益的维护带来一定的压力,由此,“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推进的新局面既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新机遇,要求税收做好服务工作,但也对税收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再次,通过与主要资本输出国家的比较发现在现阶段我国“走出去”税务管理存在很多不足,第一,我国的经济实力地位还未转化为相应的国际税收领域的话语权,对国际税收规则变革的影响力不足;第二,我国的“走出去”企业税制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不管是对国际双重征税的消除效果还是税收激励政策都严重滞后于主要资本输出国家,不利于企业在投资目的国展开公平竞争;第三,我国的“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和服务也都存在着缺陷,不仅税收协定网络覆盖面不够、落实宣传不足、税收争议机制还需完善,国内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和国际征管协作机制都亟需完善。最后,根据“走出去”税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我们提出了从推动国际税收规则变革、“走出去”企业税收制度、税收征管三个方向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在宏观角度,要增强我国在国际税收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进国际税收规则的统一和协调。在中观角度,一是要通过改革现有消除国际双重征税制度和构建兼具普惠型和导向型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来提升我国“走出去”企业税制的国际竞争力,鼓励更多的企业积极对外投资;二是在“走出去”企业征管机制上,首先是完善国内征管机制,包括日常征收管理和反避税管理,既要保障“走出去”企业税款的征收,又要加强对外投资服务工作,其次是国际征收协作方面,主要是在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和税款国际追偿协助以及在国际税收争议解决中适时引入国际仲裁条款。三是从微观角度,“走出去”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税收风险的危害性,主动对投资过程中的税收风险加以防范,并在税收争议发生后,积极向我国税务部门请求援助。本文可能包含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由于企业“走出去”对于相互竞争中的国家具有积极意义,而税收能够影响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各国都采取各种税收手段鼓励和帮助企业向外投资,因此提出在企业“走出去”中也存在国际税收竞争问题,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基于相互竞争的角度对利用税收工具鼓励和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展开研究;(2)站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综合比较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阶段和相关税务管理的发展,发现税收和企业“走出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凸显新时期税务管理应有所作为的必要性;(3)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税制情况,总结了各国差异较大的征税标准对企业在“走出去”各阶段带来的税收风险,提出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应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实现企业顺利“走出去”,利用“走出去”发展壮大;(4)提出在竞争中推动国际税收规则朝着统一和协调方向产生变革,从而实现国家利益和“走出去”企业利益的有机统一。本位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之处:(1)“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推动国际税收规则变革,增强国家的国际税收话语权和影响力方面,涉及面很广,本文对其的政策建议还分析得比较粗浅,也比较主观,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2)由于由于国家没有对“走出去”企业税收数据做出专门的统计,带来相关数据的缺失;并且各国税法差异较大,对企业所得的定义存在一定区别,这都导致对税务管理影响企业微观行为的论证不够,在下一步的研究需要对这方面进行加强。
洪道诚[9](2011)在《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同时更是作为一种资源和资本,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关键性决定因素。作为其中主体的隐性知识,因为分散、无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阻碍了个人和组织的成功。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实现分散性隐性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对企业发展也更加具有实际和战略意义。本研究通过聚焦隐性知识资源整合中主体所在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 SN)这一资源通道,从交互记忆系统(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s, TMS)的理论视角出发,剖析社会网络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过程。以往研究虽然注意到社会网络对知识管理的影响,但缺少从交互记忆系统这一知识整合过程机制来分析网络直接作用于隐性知识整合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填补此空缺,揭示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的具体实现过程。在具体研究时,分别从个人隐性知识整合和团队隐性知识整合两个层面出发,分析了社会网络、交互记忆系统和隐性知识整合的关系,揭示了隐性知识整合实现的机理。具体研究包括:1)社会网络、交互记忆系统和个体隐性知识整合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探讨了网络关系维度、结点维度、交互记忆系统和个体隐性知识整合的关系。通过收集157份有效样本数据,使用SPSS13.0和Lisrel8.70统计软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所提20个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区分出情感型关系和工具型关系对个体隐性知识整合的不同作用方式,联结强度、结点价值观差异度在个体隐性知识整合中的具体影响作用。2)社会网络、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隐性知识整合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探讨了网络结构维度、结点维度、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隐性知识整合的关系。经过现场问卷收集,得到17个团队的143份有效样本数据,使用Ucinet6.0和SPSS13.0分析软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所提19个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区分出专长差异度和工作价值观差异度对团队隐性知识整合的影响,网络密度和网络中介中心势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工作任务属性在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隐性知识整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在以上研究中,本文得出的结论和创新包括:1)借助交互记忆系统理论视角,构建了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的影响模型。通过创新性理论分析和拓展,理清隐性知识整合应用实际,针对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展开实证研究。研究不仅丰富了知识管理的内容,而且扩展了社会网络和交互记忆系统理论的应用范围。2)研究不仅回答了影响隐性知识整合的社会网络因素的具体内容(What),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交互记忆系统这一过程机制理清了以上因素的具体作用过程(How)。这是隐性知识整合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也是本研究的特色。3)研究揭示了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的作用过程,厘清了社会网络关系特征、结点特征、结构特征在整合中的不同作用。情感型关系通过交互记忆系统对个体隐性知识整合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工具型关系对个体隐性知识整合有反向作用,且是直接作用。结点价值观一致度、专长差异度通过影响交互记忆系统,进而对隐性知识整合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联结关系强度直接显着影响行为主体的交互记忆系统。团队社会网络结构中密度积极推动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进而影响团队隐性知识整合,而网络中介中心势则显着反向影响团队交互记忆系统。4)研究交互记忆系统对隐性知识整合的影响过程,探寻了专业化、信誉度和协调度在隐性知识整合中的不同作用过程。研究显示,交互记忆系统整体对隐性知识整合直接产生显着影响,验证了其作为知识整合过程机制的内容。5)揭示了工作任务属性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隐性知识整合中的调节作用过程。研究显示,工作任务属性中互依度显着正向作用于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隐性知识整合的影响,而并没有发现任务复杂度对团队隐性知识整合的显着影响。结合以上研究内容、结论和创新点,本论文从社会网络关系维度、结构维度、结点维度、交互记忆系统以及工作任务属性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隐性知识整合的管理策略和应用模式。本研究形成的结论报告,通过调研企业的CIO部门提交给相关管理者,希望对于企业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纯野[10](1993)在《我与《中国税务》同行》文中指出 《中国税务》创办伊始,也正是我跨入税务队伍之时。1984年出版3期的《中国税务》,那3个月的我虽是个"见习税官"整日奔忙于农村市场,可说从一开始我就与《中国税务》结下了缘。作为一名新税官,对"税"的认识几乎是空白。《中国税务》就成了我的好帮手。薄薄的60来页的杂志,就象一个税收知识的海洋,任我
二、我与《中国税务》同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与《中国税务》同行(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
1.1.2 大学职能的演化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3.2 论文的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学术创业理论及述评 |
2.1.1 学术资本主义 |
2.1.2 知识生产模式:“模式Ⅱ” |
2.1.3 三螺旋理论 |
2.1.4 对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
2.2 学术创业研究及述评 |
2.2.1 国内外学术创业研究概况 |
2.2.2 学术创业相关概念界定 |
2.2.3 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 |
2.2.4 研究述评 |
2.3 学术创业政策研究 |
2.3.1 政策工具理论 |
2.3.2 学术创业政策研究 |
2.3.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1 理性行为理论 |
3.1.2 计划行为理论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3.2.2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3 数据资料的扎根分析过程 |
3.3 模型阐释与研究假设 |
3.3.1 学术创业意愿与学术创业行为的关系 |
3.3.2 知觉行为控制与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的关系 |
3.3.3 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学术创业意愿的关系 |
3.3.4 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其前因变量间的关系 |
3.3.5 情境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与学术创业行为的调节作用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与预测试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过程 |
4.1.2 问卷内容 |
4.2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4.2.1 前因变量 |
4.2.2 中间变量 |
4.2.3 结果变量 |
4.2.4 调节变量:情境因素 |
4.3 小规模访谈与预测试 |
4.3.1 小规模访谈 |
4.3.2 预测试 |
4.3.3 正式问卷的形成 |
4.4 问卷大规模发放 |
4.4.1 样本选择与样本量要求 |
4.4.2 数据收集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问卷基本信息 |
5.1.2 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
5.2 数据质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1 结构方程测量模型概述 |
5.2.2 结果预期 |
5.2.3 参照群体 |
5.2.4 人力资本 |
5.2.5 社会网络 |
5.2.6 角色冲突 |
5.2.7 学术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变量 |
5.3 .理论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结构方程结构模型概述 |
5.3.2 模型设定 |
5.3.3 模型识别 |
5.3.4 模型评价 |
5.3.5 假设检验 |
5.4 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5.4.1 相关分析 |
5.4.2 多元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
5.4.3 调节效应假设检验 |
5.5 不同变量下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的差异分析 |
5.5.1 不同性别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5.2 不同年龄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5.3 不同职称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5.4 不同学科门类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性分析 |
5.5.5 不同研究类型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6 研究结论及讨论分析 |
5.6.1 结果预期与学术创业态度 |
5.6.2 参照群体与主观规范 |
5.6.3 人力资本与学术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 |
5.6.4 社会网络与知觉行为控制 |
5.6.5 角色冲突与知觉行为控制 |
5.6.6 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 |
5.6.7 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 |
6.1.1 研究方法概述 |
6.1.2 案例研究设计 |
6.2 “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技术”项目-许可案例 |
6.2.1 案例背景 |
6.2.2 学术创业形成机理分析 |
6.3 “城市二元供水系统”项目-技术作价入股案例 |
6.3.1 案例背景 |
6.3.2 学术创业形成机理分析 |
6.4 “五轴联动数控技术”项目-创办衍生企业案例 |
6.4.1 案例背景 |
6.4.2 学术创业形成机理分析 |
6.5 多案例比较与总结 |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激励政策建议 |
7.1 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术创业生态系统 |
7.1.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建立多元化奖励体系 |
7.1.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
7.1.3 改善中试环境,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
7.2 大学层面:设置学术创业行为边界,在定义的边界内为学术创业提供支撑 |
7.2.1 采取有规则的“放手”策略,鼓励教师学术创业 |
7.2.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兼职、离岗创业细则 |
7.2.3 破除考核评价机制障碍,激发教师学术创业活力 |
7.2.4 强化群体参照压力,营造学术创业氛围 |
7.2.5 打通学术成果与市场对接的通道,补齐学术创业短板 |
7.3 个人层面:转变观念,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
7.3.1 树立学术创业意识,提高学术创业能力 |
7.3.2 明确个人定位,在教学、科研和学术创业之间寻求平衡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访谈提纲 |
附录 Ⅱ:访谈对象 |
附录 Ⅲ:开放式编码举例 |
附录 Ⅳ:预测试问卷 |
附录 Ⅴ:正式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团队创新 |
2.1.2 创新能力 |
2.1.3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设计驱动创新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团队创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3.1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团队异质性 |
3.1.2 团队创新氛围 |
3.1.3 团队外部社会资本 |
3.1.4 团队学习 |
3.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2.1 团队异质性与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关系 |
3.2.2 团队创新氛围与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关系 |
3.2.3 团队外部社会资本与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关系 |
3.2.4 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 |
3.2.5 目标依赖性的调节作用 |
3.2.6 研究假设汇总与理论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过程 |
4.1.2 社会称许性偏差的处理 |
4.2 小规模访谈 |
4.3 变量测量 |
4.3.1 团队异质性的测量 |
4.3.2 团队创新氛围的测量 |
4.3.3 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测量 |
4.3.4 团队学习测量 |
4.3.5 目标依赖性的测量 |
4.3.6 团队创新能力的测量 |
4.4 小样本前测 |
4.4.1 小样本数据描述 |
4.4.2 小样本数据检验 |
4.4.3 初始测量量表的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 |
5.1 数据收集与描述 |
5.1.1 数据收集 |
5.1.2 团队层面数据聚合 |
5.1.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1.4 缺失值处理 |
5.1.5 数据质量评估 |
5.2 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1 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 |
5.2.2 样本数据的效度检验 |
5.3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中介效应检验 |
5.3.2 控制变量的影响 |
5.3.3 调节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6.1 基于设计驱动创新理论的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分析 |
6.1.1 基于设计驱动创新理论的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过程分析 |
6.1.2 设计驱动创新过程与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的关系 |
6.1.3 基于设计驱动创新理论的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解构 |
6.2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6.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6.2.2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6.2.3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分析与测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
7.1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7.1.1 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7.1.2 BP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原理 |
7.1.3 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7.1.4 改进的DE-BP神经网络算法设计 |
7.2 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
7.2.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7.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3 改进DE-BP神经网络算法的参数设置 |
7.2.4 训练与测试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3)旅游者的个体真实性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真实性概念 |
一、哲学中的真实存在 |
二、心理学的个体真实性 |
三、旅游领域的客体真实性和主体真实性 |
四、旅游者个体真实性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理论 |
二、自我决定理论 |
第三节 真实性相关研究 |
一、旅游领域客体真实性研究 |
二、旅游领域主体真实性相关研究 |
三、个体真实性结构与影响关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现状评析 |
一、客体视角真实性问题研究的瓶颈 |
二、主体视角真实性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三、旅游情境与个体真实性问题的天然契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个体真实性困境及旅游活动的作用 |
第一节 个体真实性困境与旅游需要产生 |
一、真实性困境 |
二、困境缓解与旅游需要 |
第二节 旅游活动对个体真实性回归的积极意义 |
一、旅游情境下真实性困境缓解的体验基础 |
二、内环境真实的主要恢复途径 |
三、外环境真实的主要恢复途径 |
第三节 真实性视角的旅游活动功能再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者个体真实性体验的多维内涵 |
第一节 旅游者个体真实性体验的内涵探索 |
一、旅游者个体真实性量表编制 |
二、量表修正及预调查 |
第二节 旅游者个体真实性的结构 |
一、结构的探索和验证 |
二、多维度内涵分析 |
第三节 旅游者个体真实性的个体差异性分析 |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 |
二、聚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者个体真实性体验的影响关系 |
第一节 研究模型与假设 |
一、研究模型建构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
一、问卷编制 |
二、预调查及问卷修改 |
第三节 正式调查与假设检验 |
一、调查实施及样本描述性分析 |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三、假设检验 |
四、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旅游活动对个体真实性困境缓解具有积极作用 |
二、旅游者个体真实性具有多维结构 |
三、旅游者个体真实性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 |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实践建议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修正的旅游者个体真实性题项库 |
附录二: 结构探索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影响关系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旅游体验价值相关研究进展 |
2.1.1 旅游体验研究 |
2.1.2 顾客体验价值研究 |
2.1.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
2.2 价值共创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
2.2.1 价值共创理论的演进 |
2.2.2 价值共创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2.3 社会网络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
2.3.1 社会网络的概念和内涵 |
2.3.2 社会网络理论的重要观点 |
2.3.3 社会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 |
2.4 简要述评 |
第3章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 |
3.1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内涵 |
3.1.1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概念 |
3.1.2 游客旅游体验价值共创行为 |
3.2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维度的文献分析 |
3.2.1 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文献分析 |
3.2.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文献分析 |
3.3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确定 |
3.3.1 游客访谈过程及结果 |
3.3.2 初始测量题项的生成 |
3.3.3 量表优化及维度探索 |
3.3.4 维度结构的进一步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
4.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4.1.1 理论基础 |
4.1.2 研究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 |
4.2.2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结果 |
4.2.3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 |
4.2.4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实证研究设计 |
5.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
5.1.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驱动因素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3 旅游体验价值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4 游客满意度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5 游客个体特征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2 初始问卷的设计与修改 |
5.3 预调查与正式问卷的确定 |
5.3.1 预调查样本统计 |
5.3.2 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
5.3.3 最终测量题项的确定 |
5.4 正式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实证分析 |
6.1 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2.1 信度检验 |
6.2.2 效度检验 |
6.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1 Harman单因素检验 |
6.3.2 非可观测潜在方法因子的影响控制 |
6.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6.4.1 模型拟合程度 |
6.4.2 假设检验 |
6.4.3 备选模型讨论 |
6.5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1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2 社会网络支持的调节效应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 |
7.1.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 |
7.1.3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结果 |
7.1.4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 |
7.1.5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 |
7.2 实践启示 |
7.2.1 对旅游企业的启示 |
7.2.2 对游客的启示 |
7.2.3 对其他价值共创参与者的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脱贫攻坚税收优惠的条件和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一、易地扶贫搬迁税收优惠 |
二、农民住宅建设税收优惠 |
三、土地资源配置税收优惠 |
四、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 |
五、农田水利建设税收优惠 |
六、农村饮水工程税收优惠 |
(6)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小结 |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
小结 |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
小结 |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
第一节 市场开发 |
一、商业资本进入 |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
四、政府聚焦施策 |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
小结 |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税务文化建设研究 ——以五华区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税务文化建设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二)国内税务文化建设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三)税务文化建设的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局限 |
第一章 税务文化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税务文化内涵 |
一、税务文化的概念 |
二、税务文化的要素 |
三、税务文化的功能 |
第二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二章 税务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 |
二、培育中国税务精神,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
三、征纳关系逐步优化,确立现代化治税理念 |
四、带队伍方式更加科学,激发税务干部队伍活力 |
第二节 税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一、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 |
二、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队伍管理的问题 |
三、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管理模式的问题 |
四、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解决树立新形象的问题 |
第三章 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地税合并前税务文化建设亮点及经验启示 |
一、原五华区国税局税务文化建设亮点及经验启示 |
二、原五华区地税局税务文化建设亮点及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合并后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成效分析 |
一、问卷设计思路 |
二、税务文化四要素问卷分析 |
第三节 税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税务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税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省外优秀税务文化建设案例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山西长治税务打造“太行先锋”品牌文化 |
一、案例概述 |
二、主要做法 |
第二节 广州税务建文化展厅宣扬中国税务精神 |
一、案例概述 |
二、主要做法 |
第三节 南京税务构建文化推广机制 |
一、案例概述 |
二、主要做法 |
第四节 经验借鉴与启示 |
一、把握创新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根本 |
二、体现群众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本质 |
三、注重传播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推力 |
四、突出示范性是税务文化建设的关键 |
第五章 五华区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处理好税务文化建设的各种关系 |
一、原国税地税文化建设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的关系 |
二、税务系统文化建设和社会层面税务文化培育的关系 |
三、短期内标新立异和长期打造品牌的关系 |
四、系统全面统筹和发挥地域特色的关系 |
五、依法治税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关系 |
六、组织愿景达成和自我目标实现的关系 |
第二节 丰富与创新税务文化建设内涵 |
一、夯实物态文化建设基础 |
二、完善制度文化建设体系 |
三、提升行为文化建设水平 |
四、深化精神文化建设认同 |
第三节 健全税务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一、调动干部积极参与 |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 |
三、完善制度监督约束 |
四、着力文化传播推广 |
五、开展文化质效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我国“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走出去”与“引进来” |
1.1.2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
1.1.3 税务管理 |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1 选题的背景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写作过程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特色 |
1.4.2 不足之处与下一步的研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1 税务管理的思想和原则 |
2.1.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1.3 母国税收制度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2.1.4 双边税收协定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2.1.5 国外研究述评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中国企业“走出去” |
2.2.2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2.2.3 税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 |
2.2.4 税收对“一带一路”投资的影响 |
2.2.5 完善“走出去”税务管理 |
2.2.6 国内研究评述 |
第3章 税收与企业“走出去”相关性理论分析 |
3.1 税收是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 |
3.1.1 税收影响企业“走出去”的作用机理 |
3.1.2 母国税务管理影响企业“走出去”决策的基本问题 |
3.2 国际税收竞争与协调和企业“走出去”的理论分析 |
3.2.1 对国际税收竞争的再认识 |
3.2.2 现行国际税收规则:国际税收竞争与国际税收合作并存 |
3.2.3 企业“走出去”中的国际税收竞争与国际税收合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税务管理实证分析 |
4.1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现状与特点 |
4.1.1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
4.1.2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特点 |
4.1.3 “一带一路”战略助推企业“走出去” |
4.2 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阶段国际比较..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视角 |
4.2.1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
4.2.2 中国投资发展阶段国际比较 |
4.3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与税务管理发展历程比较 |
4.3.1 我国“走出去”发展历程 |
4.3.2 我国企业“走出去”税务管理发展沿革 |
4.3.3 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沿革与相关税务管理发展述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1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税制竞争力不足 |
5.1.1 消除国际双重征税的税制竞争力不足 |
5.1.2 我国企业“走出去”税收激励政策竞争力不足 |
5.2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中税收征管的不足和缺陷 |
5.2.1 构建服务型“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体系 |
5.2.2 “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中的不足 |
5.2.3 “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企业反避税中的问题 |
5.3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和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中的不足 |
5.3.1 国际税收规则的形成与变革 |
5.3.2 不足与国际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
6.1 “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
6.1.1 “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 |
6.1.2 “走出去”税务管理遵循的原则 |
6.2 总体政策思路 |
6.3 具体政策措施 |
6.3.1 宏观上--推动国际税收规则向统一方向变革 |
6.3.2 中观上--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走出去”企业税制 |
6.3.3 中观上--完善“走出去”企业税收征管与服务机制 |
6.3.4 微观上--“走出去”企业应主动防范税收风险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9)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研究贡献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知识及隐性知识 |
2.2 知识整合及其进展 |
2.3 隐性知识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 |
3.1 理论基础 |
3.2 已有研究的成绩和不足 |
3.3 本研究拟解决的理论问题 |
3.4 相关概念界定 |
3.5 理论拓展及概念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网络、交互记忆系统和个人隐性知识整合关系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构建和相关假设 |
4.2 调查问卷开发 |
4.3 测量项目的产生 |
4.4 深度访谈 |
4.5 预调查测试 |
4.6 正式调研和假设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网络、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隐性知识整合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5.2 调查问卷开发 |
5.3 预调查测试 |
5.4 正式调研和假设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相关建议和总结、展望 |
6.1 隐性知识整合管理策略 |
6.2 工作总结 |
6.3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四、我与《中国税务》同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研究[D]. 苏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时尚设计团队创新能力研究[D]. 李丹. 东华大学, 2019(03)
- [3]旅游者的个体真实性体验研究[D]. 刘晶晶. 厦门大学, 2017(01)
- [4]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D]. 李如友.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5]脱贫攻坚税收优惠的条件和内容[J]. 袁应发,刘厚兵. 税收征纳, 2019(04)
- [6]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7]税务文化建设研究 ——以五华区税务局为例[D]. 袁瑞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我国“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研究[D]. 应涛.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7)
- [9]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研究[D]. 洪道诚. 复旦大学, 2011(12)
- [10]我与《中国税务》同行[J]. 王纯野. 中国税务,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