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迅[1](1983)在《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中国南部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区域。本文所讨论的有色金属矿床,位于循北北东—南南西分布的某一有色金属矿带中,这一矿带又是若干大致与其平行伸展的同一
刘迅[2](1983)在《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引言中国南部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区域。本文所讨论的有色金属矿床,位于循北北东—南南西分布的某一有色金属矿带中,这一矿带又是若干大致与其平行伸展的同一
刘迅[3](1983)在《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文中指出一、引言中国南部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区域。本文所讨论的有色金属矿床,位于循北北东—南南西分布的某一有色金属矿带中,这一矿带又是若干大致与其平行伸展的同一
黄松[4](2020)在《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储量优化估算、成矿靶区预测对于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十分重要。矿床资源储量评估和深边部隐伏矿体的预测定位贯穿于矿床勘探、建设、运营、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文以吉尔吉斯斯坦山博塞卡林型金矿床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Surpac、Leapfrog、Supervisor等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在地质多源数据信息挖掘、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以地质统计学和三维成矿预测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完成了山博塞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地质统计学估值参数优化、资源储量估值评价和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矿区原始地质资料的分析、整理,创建了多源地质数据库,完成了地形、地层、断层、物探异常区、化探异常区、矿化体等各种面模型与体模型的三维建模工作,并对包括岩石类型、矿物类型、围岩蚀变程度与类型、结构与构造类型、氧化程度、风化程度等地质模型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2)通过对影响矿床数据实验变异函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样品间距、样品组合方法与长度、品位特高值处理、数据偏态分布比例效应等进行的数据分析,明确了多种变异函数影响因素的实施与优化可以保证获得稳定性更高的实验变异函数曲线,同时可以简化后期的变异函数拟合过程。(3)通过Supervior地质统计学软件对矿床主要矿体进行钻孔方向变异函数拟合,提取块金值;完成三方向变异函数拟合,提取搜索椭球体参数和克里格估值参数;计算应用指数模型下的变异函数,并创建对应的转换矩阵。(4)通过克里格临域分析,借助于回归斜率(Slope ofregression,SR)、克里格效率值(Kriging efficiency,KE)以及协方差(Covariance,CO)等指示参数,完成克里格估值相关流程的参数优化。块体尺寸、最大样品数、单孔最大样品数和离散系数等估值参数得到了最优化处理,块体模型估值结果与原始样品结果的相对误差明显缩小,估值结果精度也得到了显着提高。(5)通过普通克里格估值方法完成矿体资源储量估值,并采用品位-体积分段图以及品位-吨位累积分布图对估值结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指示克里格法、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进行二次估值,进而对估值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并对不同估值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系统总结。(6)通过各个控矿因素的距离、密度场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地层约束、断层约束、物探异常区约束、汞锑砷三个化探元素异常区约束以及黄铁矿指示矿物密度分布约束为主要的控矿指标;通过灰色系统理论隶属度的复合计算得到成矿关联度数据;通过将成矿关联度与模糊层次评判法相结合构建模糊互补矩阵和模糊一致矩阵,得到成矿有利度数据;通过建立控矿指标与矿化品位分布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用到预测矿化块体得到预测品位;最后,结合成矿有利度数据以及矿块预测品位,在山博塞金矿床研究区域圈定了三个主要的勘探潜力靶区。山博塞金矿床三维成矿预测工作的最终研究成果,为类似矿山隐伏矿体三维成矿预测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刘文玉[5](2011)在《红透山铜矿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是当前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与找矿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危机矿山具有矿山开发程度高、地质勘探原始资料积累充分、评价与找矿向深边部三维空间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矿产资源预测中许多重大基础问题的研究常常涉及到非线性问题,如矿床与各种控矿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都要求建立起适应于危机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的矿产资源评价新理论、新方法和找矿创新体系。辽宁红透山铜矿是我国东北最大的铜矿基地,随着表层矿与浅层矿体的开采与利用,矿山陷入了“硐老山空”的尴尬境地。围绕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开展找矿工作已势在必行。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深采有色金属矿山资源增储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为依托,通过对红透山铜矿区几十年来积累的地质找矿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二次开发利用,以矿区成矿规律为指导,在总结和吸纳现有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三维地学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空间数据挖掘等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实现了符合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要求的多源三维地学空间数据库、地质体实体模型和块体模型、地质场数字化模型与控矿作用空间分析,并建立了适应于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找矿特点的基于SDM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全面收集与整理红透山铜矿地质、勘探、物探等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矿区的地质数据现状与多源三维地学空间数据库特征,对其进行整合与统一化管理;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Surpac建立了矿区地层、构造、已知矿体和地球物理等三维实体模型以及它们的块体模型,实现了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在三维可视化层面上的统一建模、统一数字化表达与存储,并与隐伏矿体预测指标数据及预测成果一起,构成了多源三维地学空间数据库。(2)以多源三维地学空间数据为基础,从地质体控矿作用空间分布角度,提出了反映成矿物理化学作用在地质空间中的综合分布与控矿作用效果的地质场,给出了地质场的数字化建模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矿化分布场、断层控矿作用场、地层岩性控矿作用场、物探作用场等场模型,实现了场模型的数字化表达。利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断层控矿作用场、地层岩性控矿作用场、物探作用场与矿化分布场的空间关联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取出了可定量地度量地质控矿作用的成矿有利指标,得到了成矿有利指标与矿化指标之间的定量空间相关关系,最大限度地揭示了隐含在综合地质资料中的控矿地质因素、找矿标志到矿化分布的非线性映射关系;(3)在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及回归预测方法等矿产资源预测中常用的空间预测方法,构建了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成矿预测体系。并针对单一预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将各类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优势互补进行矿产资源综合预测的组合预测方法。(4)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数学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模糊层次综合评判(GFAHP)预测模型。为了更好地确定模型评判指标权重,将主观赋值法与客观赋值法相结合,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各控矿因素指标对矿化的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将原来的两两对比矩阵改造成模糊一致性矩阵,构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利用改进后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弥补了主、客观赋值法的缺陷,使权重值的确定更为精确。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的GFAHP模型。(5)利用回归预测方法,建立了反映矿化变量与控矿因素之间的矿化数学模型,并对红透山铜矿隐伏矿体进行预测;并与GFAHP预测模型一起,分别绘制了它们各自按标高水平的单元预测结果等值线图。通过对这两种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圈定了立体找矿靶区,并预测其资源量。
丁正江[6](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着。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梁国宝[7](2015)在《上扬子地块盆—山结构及铅锌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野外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并参考他人研究成果,依据盆地沉积-构造演化与成矿、盆山耦合与成矿、区域成矿学等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上扬子地块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探讨该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类型、特点、成生机制,总结上扬子地块四川盆地及其周缘褶皱地区铅锌矿床和油气矿床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区域成矿规律,评价找矿前景。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及主要认识:厘定上扬子地块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及其与四川盆地周缘铅锌矿床的成因关系。上扬子地块的地层组合具有“双基双盖”性质:以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变质杂岩系组成的结晶基底和以中-晚元古代变质沉积-火山岩系组成的褶皱基底;以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岩碳酸盐岩为主组成的下部沉积盖层和以晚三叠世-新生代陆相沉积岩碎屑岩为主组成的上部沉积盖层。盆山结构特点是中心为四川盆地,周缘为褶皱山系。自晚三叠世开始,上扬子地块受到三个方向挤压应力作用,由“侏罗纪沉积盆地”经燕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褶皱作用改造形成四周被山系所围限的“构造盆地”。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盆地周缘造山带碳酸盐岩地层中,油气矿产则产于盆地内部陆相地层中。提出盆山耦合作用是上扬子地块铅锌矿床及油气矿床形成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上扬子地块的盆山结构特点体现了“盆山耦合”性质。燕山期的造山运动使扬子地块厚愈万米的沉积盖层卷入褶皱、挤压变形,形成盆山耦合。盆山耦合作用为流体的产生和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提供了动力条件。成矿物质的富集时间为燕山中-晚期造山带弧后伸展期,铅锌矿床赋存在盆缘山系碳酸盐岩石的各种引张构造中。确定上扬子地块铅锌矿床明显受到三级构造的控制,显示了后生成矿作用的特点,而这些控矿构造的形成主要与燕山期造山运动的有关。一级构造为上扬子地块周缘造山带,二级构造为上扬子地块周缘造山带深大断裂和大型褶皱构造系统,三级构造为矿区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地段内的次级断裂-褶皱构造系统、不整合面、各种角砾岩带、古岩溶构造、层间断裂系统、层间角砾岩带。不整合面控制的岩溶角砾岩是一种重要的控矿构造。震旦系-下三叠统碳酸盐地层组成的下部沉积盖层是上扬子地块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其间存在多个不整合面,显示碳酸盐岩地层曾经多次上升隆起为陆发生表生溶蚀作用,形成重要的岩溶角砾岩型控矿构造。铅锌矿化选择性地赋存在下部沉积盖层的各类碳酸盐岩石中,尤其是在白云岩中。在上部沉积盖层碎屑岩中几乎未见铅锌矿化存在,具有明显的岩控特征;赋矿岩石的地层时代从前寒武纪到三叠纪都有产出,与赋矿地层的沉积时代无关。铅锌矿床是盆山耦合作用所形成的盆地周缘造山带控制的不同类型矿床组合,矿床赋矿层位既有多层性又有相对集中性的分布特点。区别隔槽式褶皱与隔档式褶皱不同的控矿找矿意义。在上扬子地块周缘隔档式褶皱中主要出露的地层为上部沉积盖层碎屑岩地层,下部沉积盖层碳酸盐地层较少出露,对找矿不利;而在隔槽式褶皱中,下部沉积盖层碳酸盐地层大量出露,是找矿的有利地区。渝东南秀山成矿区、鄂西东川-走马坪成矿区、湘西龙山-凤凰成矿区以及黔南-桂北成矿区处于隔槽式褶皱变形带,震旦系和古生代碳酸盐地层大量出露,是铅锌矿床分布的有利地区。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硫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内海相-陆相沉积盖层中的膏盐地层,部分来源于沉积地层中的封存古海水和生物成因的硫,铅锌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盖层地层,其次来自深源基底变质岩系,成矿作用主要与盆地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盆地流体有关,反映造山带成矿特征。成矿温度为50~300℃,主要为100~200℃,盐度ω(NaCleq)为10%~30%,为盆地含矿热卤水充填-交代型(MVT型)。矿床赋存于白云岩中,成矿作用受到构造和碳酸盐岩地层的双重控制,是一种后生型热液充填-交代矿床。上扬子地块周缘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受到构造和地层岩性的双重控制,构造和地层是主要的找矿标志。构造标志:铅锌矿控矿构造具有多种构造类型、多种构造层次控矿特点:其中断裂和褶皱构造以及各种成因的角砾岩体,是铅锌矿的主要控矿因素;断裂构造是成矿的必有条件,有矿必有断裂。岩性标志:铅锌矿床毫无例外的都产出在碳酸盐岩中,尤其产于厚层-巨厚层角砾状白云岩和角砾-细晶白云岩中。另外,地球化学标志,物探标志、矿化露头标志、围岩蚀变标志和地貌标志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在矿床成因、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基础上,将上扬子地区铅锌矿的成矿单元划分为四个级别:Ⅰ级成矿单元为上扬子地块边缘盆山耦合构造体系,控制整个四川盆地周缘MVT型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Ⅱ级成矿单元为深大断裂和大型复式褶皱控制的成矿带;Ⅲ级成矿单元为区域性大断裂、断窿和褶皱控制的成矿区;Ⅳ级成矿单元为产于下部沉积盖层各类碳酸盐岩石中的次级断裂、背斜褶皱系统控制的铅锌矿田。依据铅锌矿床成矿条件的有利程度、找矿潜力大小及有关外部条件综合考虑,将圈出的远景区进一步确定为A、B、C三级。A级: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物化探异常强度高及找矿标志发育,有已知矿床(点)分布;B级: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有一定化探异常及找矿标志发育,有已知的矿床(点)分布;C级:成矿地质条件较有利,有化探异常或找矿标志较发育。本文确定了11个找矿靶区,并提出圈定依据、远景评价和今后工作建议。本选题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确定上扬子地块沉积-构造演化控制了铅锌矿床和油气矿产的形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上扬子地块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具有“双基双盖”性质的上扬子地块地层组合特点。自晚三叠世开始,上扬子地块受到三个方向挤压应力作用,由“侏罗纪沉积盆地”经燕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褶皱作用改造形成四周被山系所围限的“构造盆地”,其结构特点是中心为四川盆地,周缘为褶皱山系。铅锌矿床分布于盆地周缘造山带下部沉积盖层各类碳酸盐岩石中,油气矿产则产于盆地内部上部沉积盖层陆相地层中。(2)提出上扬子地块周缘铅锌矿床是盆山耦合作用的产物。盆山耦合作用是铅锌矿床形成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成矿作用中成矿元素的活化、运移、富集的能量和动力主要来源于盆山耦合作用。铅锌矿床形成和空间分布都受盆山祸合作用的控制,成矿时代为燕山中-晚期造山带弧后伸展期,矿床成因为盆地含矿热卤水充填-交代型(MVT型)。(3)确定上扬子地块铅锌矿床明显受到三级构造的控制,古岩溶作用形成的角砾岩带是矿区一种重要的容矿控矿构造。一级构造为上扬子地块周缘造山带,二级构造为造山带断裂和褶皱大型构造系统,三级构造为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地段内的次级断裂-褶皱构造系统,显示了后生成矿作用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扬子地块下部沉积盖层剖面中存在多个不整合面,显示其间的碳酸盐岩地层曾多次上升隆起为陆发生表生溶蚀作用,形成古岩溶,产生岩溶角砾岩,构成重要的容矿空间。
毛先成[8](2006)在《三维数字矿床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找矿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矿产资源保障的战略措施,是当前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与找矿的热点和前缘问题。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评价与找矿具有矿山勘探开发程度高、地质勘探与矿山生产原始资料积累充分、评价与找矿向深边部三度空间发展的特点,其要求建立适应于危机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的找矿创新体系与评价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文针对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的评价和找矿问题,以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为实验平台,深入地研究了矿床三维数字化建模描述和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在总结和吸纳现有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三维地学建模、三维GIS等现代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厂锡多金属矿和锡铁山铅锌矿多年积累的地质勘探等原始资料的收集,建立和开发了符合数据中心模式的地质矿产中央资源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探索性地提出面向矿床客观描述的三维数字矿床理论,研究和实现了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地质体几何模型与离散模型、地质场数字化建模与控矿作用空间分析,产生了适应于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找矿特点的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全面地收集了大厂锡多金属矿和锡铁山铅锌矿多年来积累的找矿勘探和生产勘探等地质矿产资料,进行了原始资料的分类、抽象、编码、数字化和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了地质矿产中央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适于数字矿床建模的矿床基础数据库。 从矿床勘探及矿床描述角度出发,通过矿床地质空间概念及其表达框架和认知框架的研究,提出了与现实矿床相对应的数字矿床(虚拟矿床)概念,研究和构造了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模型即矿床地质空间对象模型,得到了基于矿床地质空间到地质对象的空间域和对象域分解的数字矿床对象树,确立了数字矿床及其地质对象的体素模型及线性八叉树模型表达和空间数据库存储的理论与方法。 针对地质对象及其原始数据的特点,讨论了不同类型地质对象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基于曲面表示的地质体几何模型。为实现地质对象统一的离散化表达,从地质体的面模型出发,探讨了矿床地质
高昕[9](2019)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南坑矿段蚀变与矿化结构》文中研究说明甲玛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勘查和研究程度最高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之一。据最新的勘查成果揭示,甲玛矿区可细分为三个主要矿段,分别为主矿段、南坑矿段和则古朗北矿段。其中,南坑矿段受控于铜山滑覆体系,主要形成一套矽卡岩型富铜铅锌钼(金、银)矿体,且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富、产出层位浅、易采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尽管甲玛矿区研究程度较高,但南坑矿段作为新发现的重要矿段,其研究程度还相对较低,尤其是矿化和蚀变结构尚不清晰,控制厚大富铜铅锌矿体的关键因素尚不明了。基于此,本文以南坑矿段基础地质特征为重点,通过详细钻孔地质编录、镜下鉴定等手段,详细描述和解剖了甲玛南坑矿段的矿化与蚀变结构,同时对矽卡岩类型、成分、原岩成分、成矿元素分布规律等进行系统总结梳理,并以此揭示制约南坑矿段厚大富铜铅锌钼(金银)矿体形成的关键控制因素。文章取得的主要认识及成果如下:1)南坑矿段矿段主要产于铜山滑覆构造内,形成厚大的富铜多金属矿体。矿体的产出明显受滑覆构造、多底沟组的大理岩和林布宗组角岩岩性界面以及矿段西部的隐伏岩体侵位等因素控制。2)矿化主要以矽卡岩型铜、铅、锌、钼(金、银)矿化为主。矽卡岩为钙质矽卡岩。矽卡岩的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以及少量的符山石、绿泥石、绿帘石等。金属矿物主要为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以及少量的辉钼矿等。其中,斑铜矿与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关系密切,方铅矿、闪锌矿多紧密共生,部分呈脉状、囊状、团块状集中产出。3)将南坑矿段强蚀变变形的岩石进行原岩恢复后发现,矿段内矿化富集带中岩石类型呈现明显的复杂互层的现象,与主矿段的岩石产出特征有明显差异。多处钻孔揭示从浅部到深部,含矿岩石出现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角岩、矽卡岩化角岩、矽卡岩等复杂的互层产出的特征,并不严格受正常的地层层位控制,表明矿化体受滑覆构造的次级小褶曲控制。同时,岩性渐变或过渡区域(即岩性界面),矽卡岩化相对较强,且矿化富集。4)通过对研究区典型剖面的原岩恢复、蚀变分带特征与金属元素矿化富集趋势研究,矽卡岩化强度与金属矿化呈明显正相关,即矽卡岩化越强,矿化越富集。南坑矿段呈现西部和北东部两个铜多金属富集中心,西部矿化富集区与已知隐伏岩体的成矿流体和滑覆体前缘的诸多裂隙破碎带有关;北东部矿化富集区,可能是远端流体演化成矿的产物。综上所述,南坑矿段厚大富铜多金属矿是隐伏岩体大规模成矿流体、硅质和钙质岩石岩性界面、滑覆构造带前缘大量裂隙破碎带等多种关键因素耦合形成的。
毛先成,邹艳红,陈进,赖健清,彭省临,邵拥军,疏志明,吕俊武,吕才玉[10](2010)在《危机矿山深部、边部隐伏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预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文中指出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通过综合地质研究,构建了矿体定位预测概念模型。在地质勘探数据和物化探数据集成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等地质体进行了推断和圈定,构建了地质体的线框模型与块体模型。基于定位预测概念模型和地质体三维块体模型,通过地质空间定义和立体单元划分,建立了岩体及其表面形态起伏、接触带、地层、褶皱、断层等控矿地质因素的三维栅格场模型。在定量分析控矿地质因素与矿化分布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反应这种关联关系的矿体立体定量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提供矿田深部(-1000m标高以上)所有50m×50m×50m立体单元的铜品位、铜金属量和含矿概率的预测结果。基于预测结果圈定了4个深部找矿立体靶区,为深部找矿工程的设计、布置提供尚未发现的隐伏矿体的位置、品位、金属量等信息的指导。
二、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4)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金矿床勘查研究现状 |
2.1.1 金矿资源分布情况 |
2.1.2 金矿主要矿床类型 |
2.1.3 卡林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2.2 地质统计学研究现状 |
2.2.1 地质统计学的诞生与理论发展 |
2.2.2 地质统计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2.3.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4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
3 数据准备与三维地质建模 |
3.1 矿床建模流程介绍 |
3.2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区域地质 |
3.2.2 矿区地质 |
3.2.3 矿床类型 |
3.3 数据库构建与数据审核 |
3.4 三维模型圈定与地质解译 |
3.4.1 地形模型 |
3.4.2 矿体模型 |
3.4.3 地层模型 |
3.4.4 断层模型 |
3.4.5 地球物理异常区模型 |
3.4.6 地球化学异常区模型 |
3.4.7 其它地质信息分析 |
3.4.8 地质三维模型总结 |
3.5 数据预处理 |
3.5.1 区域化变量与地质域分析 |
3.5.2 样品组合与统计分析 |
3.5.3 特高品位处理 |
3.5.4 样品分类处理 |
3.5.5 无效与缺失样品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变异函数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优化拟合 |
4.1 变异函数定义和性质 |
4.2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取样间距影响因素分析 |
4.2.2 组合长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3 特高品位影响因素分析 |
4.2.4 比例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4.2.5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4.3 变异函数模型拟合与结构分析 |
4.3.1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 |
4.3.2 变异函数的套合 |
4.3.3 山博塞金矿区理论变异函数拟合 |
4.3.4 本章小结 |
5 块体模型构建与资源储量估算 |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 |
5.1.1 普通克里格估值法 |
5.1.2 指示克里格估值法 |
5.1.3 距离幂次反比法 |
5.2 块体模型估值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块体尺寸KNA分析 |
5.2.2 最大样品数KNA分析 |
5.2.3 离散化系数KNA分析 |
5.3 块体模型估值 |
5.3.1 块体模型参数 |
5.3.2 克里格估值参数 |
5.3.3 克里格估值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床地质条件分析与三维成矿预测 |
6.1 控矿因素分析与指标提取 |
6.1.1 地层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2 断层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3 地球物理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4 地球化学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5 矿物分布信息控矿指标提取 |
6.1.6 其它信息控矿指标提取分析 |
6.1.7 控矿指标与矿化分布相关性分析 |
6.2 三维成矿预测体系构建 |
6.3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的权重确定 |
6.3.1 预测因素隶属度确定 |
6.3.2 控矿因素灰度关联法分析 |
6.3.3 因素权重值模糊层次法分析 |
6.3.4 预测结果与分析 |
6.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三维定量成矿预测 |
6.5 三维成矿预测成果分析 |
6.5.1 预测结果二维可视化分析 |
6.5.2 预测结果三维可视化分析 |
6.5.3 预测结果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红透山铜矿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2 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
1.2.3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 矿区地质特征 |
2.5.1 成矿地质条件 |
2.5.2 矿床特征 |
第三章 多源三维地学空间数据库建设 |
3.1 红透山地质数据现状分析 |
3.2 多源三维地学空间数据库特征 |
3.3 体系架构 |
3.3.1 数据分层 |
3.3.2 数据流图 |
3.4 多源三维地学空间数据库设计 |
3.4.1 基础地学信息数据库设计 |
3.4.2 三维模型数据库设计 |
3.4.3 成矿预测指标数据库设计 |
3.4.4 成矿预测成果数据库设计 |
第四章 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
4.1 三维空间建模数据组织 |
4.1.1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4.1.2 三维空间数据结构 |
4.2 面向隐伏矿体定量预测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4.2.1 三维空间数据建模流程 |
4.2.2 线框模型 |
4.2.3 体素模型 |
4.3 三维实体模型建模与可视化 |
4.3.1 地质体三维信息处理 |
4.3.2 钻孔三维可视化 |
4.3.3 地表模型 |
4.3.4 断层模型 |
4.3.5 矿体模型 |
4.3.6 地层模型 |
4.4 三维块体模型构建与可视化 |
4.4.1 矿区品位块体模型构建 |
4.4.2 地层岩性块体模型构建 |
4.4.3 物探块体模型构建 |
4.4.4 块体模型的导入与导出 |
第五章 控矿作用指标定量提取与分析 |
5.1 控矿因素概念模型 |
5.1.1 控矿因素变量概述 |
5.1.2 控矿因素概念模型 |
5.2 矿化分布指标信息提取 |
5.3 地质场模型 |
5.3.1 地质场概述 |
5.3.2 距离场的定义 |
5.3.3 方位场的定义 |
5.3.4 场的存储与可视化表达 |
5.4 地层岩性信息指标提取 |
5.4.1 地层岩性空间距离场构建 |
5.4.2 地层岩性空间方位场构建 |
5.5 断裂构造信息提取 |
5.5.1 断层空间距离场构建 |
5.5.2 断层空间方位场构建 |
5.6 地球物理信息提取 |
5.7 控矿因素与矿化分布关联性分析 |
5.7.1 数值型控矿因素变量变换 |
5.7.2 名义型控矿因素变量变换 |
5.7.3 控矿因素与矿化分布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基于SDM的三维定量成矿预测 |
6.1 空间数据挖掘体系与方法 |
6.1.1 空间数据挖掘体系 |
6.1.2 空间数据挖掘方法 |
6.2 SDM在三维定量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
6.2.1 基于SDM的三维定量成矿预测体系 |
6.2.2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中常用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 |
6.2.3 基于SDM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组合预测模型 |
6.3 基于灰色模糊层次综合评判(GFAHP)的三维定量成矿预测 |
6.3.1 预测指标隶属度确定 |
6.3.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控矿因素重要性排序 |
6.3.3 模糊预测指标权重确定 |
6.3.4 预测结果 |
6.4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三维定量成矿预测 |
6.5 红透山铜矿找矿靶区圈定 |
6.5.1 预测结果的二维可视化分析 |
6.5.2 立体找矿靶区圈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6)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7)上扬子地块盆—山结构及铅锌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1.1 上扬子地块大地构造位置 |
2.1.2 上扬子地块铅锌成矿区大地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上扬子地块地层总体特征 |
2.2.2 前震旦纪地层 |
2.2.3 震旦纪地层 |
2.2.4 古生代地层 |
2.2.5 中生代地层 |
2.2.6 新生代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扬子地块西缘 |
2.3.2 扬子地块北缘及鄂西-湘西地区 |
2.3.3 黔南-桂北地区 |
§2.4 区域矿产 |
2.4.1 米仓山-大巴山成矿区 |
2.4.2 鄂-湘-渝-黔成矿区 |
2.4.3 黔南-桂北成矿区 |
2.4.4 康滇成矿区 |
2.4.5 龙门山成矿区 |
2.4.6 四川盆地内的油气资源 |
第三章 上扬子地块沉积-构造演化与盆山耦合 |
§3.1 上扬子地块沉积-演化历史 |
3.1.1 上扬子地块结晶基底形成阶段(太古宙-早元古代) |
3.1.2 上扬子地块褶皱基底形成阶段(中元古代-晚元古代) |
3.1.3 上扬子地块海相沉积盖层形成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 |
3.1.4 上扬子地块陆相沉积盖层形成阶段(晚三叠世-第四纪) |
§3.2 四川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
3.2.1 四川盆地沉积充填格架及其岩性岩相特征 |
3.2.2 四川盆地的形成 |
§3.3 四川盆地盆山体系结构构造及盆山耦合 |
3.3.1 盆山体系的结构构造 |
3.3.2 四川盆地的盆山耦合作用 |
§3.4 上扬子地块盆-山结构特征 |
第四章 典型铅锌矿床研究 |
§4.1 鄂西凹子岗铅锌矿床 |
4.1.1 区域地质概况 |
4.1.2 矿区地质特征 |
4.1.3 矿体与矿石特征 |
4.1.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2 湘西花垣铅锌矿床 |
4.2.1 区域地质概况 |
4.2.2 矿区地质特征 |
4.2.3 矿体与矿石 |
4.2.4 矿床地球化学 |
§4.3 川滇黔地区会泽铅锌矿床 |
4.3.1 区域地质背景 |
4.3.2 矿区地质特征 |
4.3.3 矿床地球化学 |
§4.4 渝东南铅锌矿床 |
4.4.1 区域地质概况 |
4.4.2 矿区地质特征 |
4.4.3 成矿区找矿远景 |
§4.5 陕南地区马元-白玉铅锌矿床 |
4.5.1 区域地质背景 |
4.5.2 矿区地质特征 |
4.5.3 成矿特点 |
§4.6 黔南-桂北地区北山铅锌黄铁矿床 |
4.6.1 区域地质背景 |
4.6.2 矿区地质特征 |
4.6.3 矿体与矿石 |
4.6.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章 上扬子地块铅锌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研究 |
§5.1 上扬子地块铅锌矿床特征 |
5.1.1 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 |
5.1.2 赋矿地层 |
5.1.3 控矿构造 |
5.1.4 矿体与矿石 |
§5.2 成矿条件研究 |
5.2.1 成矿物质—硫和铅锌 |
5.2.2 成矿流体 |
5.2.3 角砾岩 |
§5.3 成矿作用 |
5.3.1 盆山耦合与成矿 |
5.3.2 角砾岩与成矿 |
5.3.3 盆地流体与成矿 |
§5.4 成矿机制 |
第六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 |
§6.1 铅锌矿床的控矿规律 |
6.1.1 地层控矿 |
6.1.2 岩性及岩性组合控矿 |
6.1.3 构造控矿机理 |
§6.2 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
6.2.1 环绕盆地边缘山系分布的特征 |
6.2.2 铅锌矿丛聚性分布特征 |
6.2.3 铅锌矿分布的分带性 |
§6.3 找矿标志与找矿模式 |
6.3.1 找矿标志 |
6.3.2 找矿模式 |
第七章 区域成矿远景评价与找矿靶区圈定 |
§7.1 成矿区带划分 |
7.1.1 成矿单元划分原则 |
7.1.2 成矿单元的划分 |
§7.2 主要成矿区远景评价 |
7.2.1 勉、略、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Ⅲ-1) |
7.2.2 陕西南郑马元—白玉铅锌成矿远景区(Ⅲ-2) |
7.2.3 青峰—黄陵成铅锌成矿区(Ⅲ-3) |
7.2.4 石柱—秀山铅锌成矿区(Ⅲ-4) |
7.2.5 利川(川东)—走马坪铅锌成矿区(Ⅲ-5) |
7.2.6 龙山—凤凰铅锌(汞)成矿远景区(Ⅲ-6) |
7.2.7 黔西北(云炉河—威宁—水城)铅锌成矿区(Ⅲ-7) |
§7.3 找矿靶区圈定 |
7.3.1 靶区优选原则 |
7.3.2 找矿靶区圈定和分级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三维数字矿床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研究综述 |
1.2.1 定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形成阶段 |
1.2.2 定量预测评价的全面发展和应用阶段 |
1.2.3 基于GIS的定量预测评价阶段 |
1.3 三维地质建模与三维GIS研究现状 |
1.3.1 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2 三维GIS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4.4 论文工作情况 |
1.4.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三维数字矿床及其空间数据模型 |
2.1 三维数字矿床及其研究内容 |
2.1.1 数字矿床的概念 |
2.1.2 数字矿床的研究内容 |
2.2 矿床地质空间划分 |
2.2.1 矿床地质空间的空间域(地质体)划分 |
2.2.2 矿床地质空间的对象域(地质场)划分 |
2.3 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模型 |
2.3.1 现实矿床到数字矿床的数据模型抽象 |
2.3.2 面向对象的数字矿床数据模型 |
2.4 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结构 |
2.4.1 地质对象的体素模型表达 |
2.4.2 地质对象的线性八叉树编码 |
2.4.3 数字矿床的空间数据结构 |
第三章 数字矿床基础数据与空间数据库 |
3.1 矿床勘探资料与数字化 |
3.1.1 地质矿产资料分析与数据库系统架构 |
3.1.2 矿床勘探资料分类体系 |
3.1.3 矿床勘探资料数字化 |
3.2 矿床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 |
3.2.1 矿床基础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
3.2.2 矿床基础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
3.2.3 矿床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 |
3.3 数字矿床空间数据库 |
3.3.1 空间数据结构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
3.3.2 数字矿床对象树的关系模式 |
3.3.3 地质对象几何实体的关系模式 |
3.3.4 地质对象线性八叉树的关系模式 |
3.3.5 矿床空间数据基表 |
第四章 地质体三维数字化建模 |
4.1 地质对象建模概论 |
4.2 地质体几何模型的构建 |
4.2.1 地质曲面重建方法分析 |
4.2.2 面状地质体的样条曲面建模 |
4.2.3 面状地质体的趋势分析建模 |
4.3 地质体离散模型的构建 |
4.3.1 矿床地质空间及其离散化 |
4.3.2 基于地质空间划分的地质体离散化(体素化) |
4.3.3 面状地质体的离散化(体素化) |
4.4 地质体数字化建模的实现 |
4.4.1 地质体数字化建模流程 |
4.4.2 地质体对象的抽象和编码 |
4.4.3 地质体空间分布拓扑抽象 |
4.4.4 地质体几何模型与离散模型的实现 |
4.4.5 地质体离散模型的线性八叉树编码实现 |
第5章 地质场三维数字化建模与地质控矿作用空间分析 |
5.1 地质场与空间分析 |
5.1.1 地质场及其数字化 |
5.1.2 空间分析 |
5.2 矿化分布场及其表达 |
5.3 断层控矿作用场及其空间分析 |
5.3.1 断层控矿作用场的数字化 |
5.3.2 断层控矿作用场的空间分析与成矿有利指标提取 |
5.4 岩浆岩控矿作用场及其空间分析 |
5.4.1 岩浆岩控矿作用场的数字化 |
5.4.2 岩浆岩控矿作用场的空间分析与成矿有利指标的提取 |
5.5 地层岩性控矿作用场与空间分析 |
5.5.1 地层岩性控矿作用场的数字化 |
5.5.2 地层岩性控矿作用场的空间分析与成矿有利指标的提取 |
5.6 褶皱控矿作用场与空间分析 |
5.6.1 褶皱控矿作用场的数字化 |
5.6.2 褶皱控矿作用场的空间分析与成矿有利指标的提取 |
第六章 矿化三维数学模型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 |
6.1 矿化对象及矿化结构 |
6.2 矿化泛函模型 |
6.3 预测模型 |
6.3.1 矿化指标预测模型 |
6.3.2 矿体品位估计模型 |
6.3.3 单元含矿性估计模型 |
6.4 边界条件 |
6.5 预测结果 |
6.5.1 预测结果及单元预测图 |
6.5.2 预测结果的二维可视化 |
6.5.3 预测结果的三维可视化查询 |
6.5.4 预测结果的深部找矿工程验证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 |
7.2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9)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南坑矿段蚀变与矿化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矽卡岩及矽卡岩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矿区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2章 矿床地质背景 |
2.1 矿区位置 |
2.2 矿区地层 |
2.3 矿区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围岩蚀变 |
2.6 矿体特征 |
第3章 南坑矿段地质特征 |
3.1 南坑矿段地质概况 |
3.2 矿段内岩浆岩 |
3.3 南坑构造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第4章 南坑矿段蚀变与矿化结构 |
4.1 蚀变类型 |
4.2 矽卡岩类型、矿物成分及矿化类型 |
4.2.1 内矽卡岩 |
4.2.2 外矽卡岩 |
4.3 南坑矿段原岩分布及蚀变与矿化结构 |
4.3.1 典型钻孔原岩及蚀变、矿化分布 |
4.3.2 剖面原岩及蚀变、矿化分布 |
4.3.3 金属元素的水平分布 |
4.4 南坑矿段富矿体成因探讨 |
4.4.1 原岩性质差异 |
4.4.2 构造影响 |
4.4.3 热液流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危机矿山深部、边部隐伏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预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体定位预测概念模型 |
2 地质信息三维可视化建模 |
2.1 地质建模数据构建 |
2.2 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
2.3 基于物化探技术的深部地质体推断 |
3 成矿信息三维定量提取 |
3.1 地质空间定义与立体单元划分 |
(1) 地质空间定义 |
(2) 立体单元划分 |
3.2 控矿地质因素场建模 |
3.3 控矿地质因素与矿化分布关联分析 |
4 预测模型与可视化 |
4.1 矿体立体定量预测模型 |
4.2 预测结果及可视化 |
四、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J]. 刘迅.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1983(00)
- [2]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J]. 刘迅.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1983(04)
- [3]关于某地有色金属矿床构造及矿化分布的构造控制问题[A]. 刘迅.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4), 1983
- [4]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D]. 黄松.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红透山铜矿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D]. 刘文玉. 中南大学, 2011(12)
- [6]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
- [7]上扬子地块盆—山结构及铅锌成矿规律研究[D]. 梁国宝.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 [8]三维数字矿床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D]. 毛先成. 中南大学, 2006(12)
- [9]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南坑矿段蚀变与矿化结构[D]. 高昕.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危机矿山深部、边部隐伏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预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J]. 毛先成,邹艳红,陈进,赖健清,彭省临,邵拥军,疏志明,吕俊武,吕才玉. 地质通报, 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