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商事实施“四个放开”改革

苏州商事实施“四个放开”改革

一、苏州市商业实行“四放开”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苏州市商业联合会课题组[1](2019)在《苏州市商贸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在苏州实现经济腾飞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全市商贸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为苏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苏州商贸业40年改革与发展,在深化商业体制改革、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商贸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和研究。本文对苏州商贸业改革开放40年历程、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利于苏州商贸业未来的发展。

宋红琨[2](2014)在《城郊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金花中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深化,城郊(被广泛称为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数量在增长、学校规模在扩大、在校生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但当前城郊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生源参差不齐,教育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反映在班级管理上则是班主任疲惫、烦累,班级管理高付出低成效。本文首先将通过文献回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现象出发提出研究的问题,即作为城郊中学的金花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四川省成都市城郊某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对班级管理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城郊中学班级管理对策及措施,如班主任转变视角、观念;系列班级活动引领;开放、整合、利用家长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城郊中学的班级管理提出民主科学化班级管理对策,形成系统、具体可操作的模式,以适应班级管理发展趋势的要求和学校发展教育现状的需求,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熊万胜[3](2012)在《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文中指出本文思考的问题是: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市场秩序的最终反映是价格的稳定,但价格的背后是市场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笔者发现,在我国的粮食市场中,一些新型的社会结构因素已经形成,这些新的结构因素对价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用“体系”一词来概括新出现的社会结构。所谓“体系”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在权力与资源分布上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通常是一种中心—边缘结构。粮食市场体系是一个粮食生产、经营和管理主体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心—边缘体系,包括中心结构、中间结构和边缘结构。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是国家管理粮食工作的科层体系;中间结构主要是由储备粮系统、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各种规模的粮食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构成;边缘结构则由未能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的农民集体、基层农业服务部门、中小粮食企业、个体户和种粮农户组成。在体系的内部,中心结构、中间结构与边缘结构之间存在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逐渐被制度化了。体系的出现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在粮食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市场稳定与粮价放开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其中,市场稳定是粮价放开的前提,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体系的形成使得这对矛盾的化解成为可能。在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央集权化、市场统一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是同步发展的,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从实现市场统一的目标出发,可以认为粮食市场化改革存在两种路径,在2001年以前,实施的是以地方为重心的市场统一化方案,但改革遭到了失败,于是,中央转向了强化中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中央级国有企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控制能力,并通过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改革,有效地瓦解了地方的政企合一关系。在粮食市场化的过程中,与粮食产业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得到了保留,其上层还在强化宏观调控机制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它们形成了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新出现的那些中央级国有粮食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构成了粮食市场体系中间结构的上层部分。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的增大,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对于民营粮食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政府与民营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这些民营龙头企业和在改革中保留的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一起构成了粮食市场体系中间结构的中下层部分。在国家专注于推动粮食市场化特别是强化市场的统一性的过程中,乡村社会中的那些微小的生产经营主体和最基层的农民集体逐渐地被边缘化,它们成为粮食市场体系的边缘结构。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以后,市场经营的风险大增,各种新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境同时趋于恶化。更为重要的是,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依靠基层组织发动农民,越来越转向了指望企业与个体户带动农户。这个根本转变使得农户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深刻地受到权力与资本的联合控制。体系对龙头企业和粮食经纪人的扶持,在短期内可能是帮助了农民,但长期地看,也排挤了组织经营农户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组织承包农户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此同时,小规模的承包农户向适度规模的经营农户的自发升级通道还存在障碍,经营农户在与雇佣农场的竞争中也不占优势。结果,农业家庭经营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的前途日趋模糊。体系的形成与运作对于粮食价格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三个层面,第一,体系内部各要素的完整,使得不同部分之间可以相互支撑,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二,体系内主体间关系的制度化,使得粮食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有序和稳定的;第三,体系促进了供需平衡。因为,在粮食供应略微偏紧和体系结构还比较完整的前提下,有关部门确实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刺激生产,而且可以大致地预见这种投入的增产效果。依托粮食自给政策、储备粮系统、全国批发市场和其它国有粮食企业,体系结构对于流通的控制能力是强大的。近十年来,我国粮价避免了大起大落,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与体系的形成是有关系的。体系的出现带来了粮价的稳定,但是,体系自身却是不稳定的。如果体系沿着既有的逻辑继续强化自身,有可能威胁体系自身的可持续性。因为,体系的形成不完全是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出于多种行动者的自主行动的复合作用,它整体上必然是无意识的,它的稳定也具有偶然性。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果需要自觉地对体系进行改进,那么,这种自觉改进的方向是什么?

顾国花[4](2011)在《松动与解体: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78-1985) ——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学术界对1978年前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研究较多,并有部分学者从基层展开对其的研究,但对该制度改革开放之后的专门研究却很少,还没有基层个案研究。因此,本文在基层档案、粮食工作史料、统计年鉴和人民日报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1978—1985年作为研究的主要时段,具体的时间适当前后延伸,即上启20世纪50年代,下至20世纪90年代粮食统销制度的取消。本文主要考察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运行中的困境,及其在调整松动中走向终结,其中对粮食征购、议购议销、粮食增产、粮食财政补贴的探讨是重中之重。其实,粮食统购制度的终结是改革开放后粮食政策调整的必然结果,该制度的困境贯穿于制度具体调整过程的始终。文章主体部分是溧阳县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后期的历程,着重分析这一政策的松动终结及其困境,文章的主体结构是:第一,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直观而简单的概况(1953-1978)。第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调整的背景(1978-1985),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其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以及该时期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国家层面的调整概况。第三,展现溧阳县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具体运行中的困境、转变及最终走向解体,主要从粮食征购、议购议销、粮食流通、粮食财政补贴、“卖粮难”和奖售制度等方面着手,从中窥视我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具体运行中的困境及其解体历程。第四,简要分析调解体后对农民受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粮食流通的影响。

吴江[5](2010)在《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的研究。论文通过深入考察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与既有相关研究成果,借鉴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并理解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界定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路径,形成对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规范认识,以此确立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分析基点。运用历史分析、计量检验方法,从制度和数量两个维度,探寻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矛盾,实证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特征,揭示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围绕城乡统筹的公平关系,确立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框架,设计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现实路径,创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主要内容本文的内容从结构上可分为导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四部分共10章。第1章为导论: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发现和界定问题,确立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第2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路径等的规范认识。第3-6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第3章比较考察国内外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实践,获取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第4章回顾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历程,揭示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矛盾,发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趋势;第5章分析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6章分析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与机理。第7-10章为政策研究部分:第7章确立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框架;第8章设计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现实路径及其实施步骤;第9章创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体系并提出具体制度安排;第10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二、基本结论1.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场以人为中心的、涉及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转型和深刻革命,蕴含着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彼此关系的和谐融洽以及整体效益的整合提升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高效发展的多元演变过程。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侧重点、主体、模式及动力机制都有着显着的区别。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体制环境约束下,新型城镇化在遵循城镇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具有以人为本、市场主导、城乡统筹、多元协调发展等新特点。2.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调整与融合的过程,在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过程中,“强政府、弱社会”的特征依然明显,但政府的适时、适当退出以及市场的适时、适当进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和要求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目标选择与工具选择、自然选择与理性选择的结合体,不仅带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烙印,还闪烁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生光辉。虽然政府作用是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始终与国家总体战略、重庆发展战略以及重庆经济社会现实基础保持一致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也愈加凸显,将成为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基本影响因素。更加强化市场的导向功能、更加优化政府的推动职能、更加重视协调发展、更加关注“人”的本性与利益将是未来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基本趋势。3.受制于自身条件薄弱、政府作用不当的观念滞后、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的制度限制、政府与市场互动不强的关系错位等原因的叠加影响,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效应释放有限重庆新型城镇化促进了人口转移、经济集聚、产业转变和结构转型,但其发展效应释放有限:一是总体水平相对滞后。不仅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也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二是结构体系不合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结构偏差严重,城镇规模结构比例为1:5:13:13,不尽合理;三是区域发展失衡。“一圈两翼”城镇化率分别为62.75%、32.69%和24.49%,城市首位度分别为8.81、2.12和1.22,处于城镇化发展初期、中期和高级阶段的区县比率分别是22.5%、45%和32.5%,发展呈现非均衡特征。四是城乡关系失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3年的3.65:1扩大至2008年的3.81:1。其成因主要有自身条件薄弱的历史原因、政府作用不当的观念滞后、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的制度限制以及政府与市场互动不强的关系错位。4.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多维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与耦合的过程,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众多且机理复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提升和充分稳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是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重要条件与保障;第二,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对于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就业政策、市场体制以及经济社会失衡发展等已经成为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重要屏障。5.基于新型城镇化内在的本质规定,既有的经验模式、路径依赖和现实基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框架,现阶段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就是:“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的协调、多元型”路径新型城镇化路径通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既是人类社会、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性结果,又是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设计和构建的结果。根据既有的理论研究、经验模式、路径依赖与现实基础,重庆新型城镇化应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性、推动性作用,通过多种具体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的协调、多元型”路径。其中,“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是基本机制,“协调”是核心理念,“多元”是具体推进方式。6.制度创新供给滞后化、效应释放有限,制度设计上仍然没有完全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掣肘了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顺利推进,必须创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体系制度创新是重庆推进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应在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城乡统筹、目标可行,体系完整、有序推进,全面系统、把握底线等原则前提下,以政府和民众为两大主体,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为两大支撑,通过强制性和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构建服务于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平的、高效的制度体系。目前制度创新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等。三、主要创新1.形成对新型城镇化本质内涵的“新”认识通过借鉴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的对城镇化本质的讨论,尤其是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比较分析,形成了新型城镇化本质内涵的“新”认识,即“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市场主导、城乡统筹、多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2.揭示出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一般规律通过对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轨迹的分析,揭示出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一般规律,即“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调整与融合的过程”。虽然政府作用是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影响因素。政府适时、适当退出以及市场适时、适当进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和要求。3.找到了与重庆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通过对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现实选择的宏观环境(战略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依据(理论依据、经验借鉴与现实基础)、条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找到了与重庆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即“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的协调、多元型”路径。四、政策建议1.坚持以人为本,壮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针对即将或正在转移的农村人口,彻底消除限制其转移和流动的障碍,积极引导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进城就业和落户;针对已转移的农村人口,除提供稳定工作机会、培训渠道和较高工资水平外,还让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国民待遇”;建立市场调节机制与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降低流动成本和风险,壮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2.强化市场导向,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绩效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转移、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城市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与竞争等方面的导向作用;通过竞争机制,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天然的信息优势和对创新能力的鼓励,提高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绩效水平。3.推进城乡统筹,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动内外环产业结构转型;建立稳定的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突出财政支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城乡发展良性互动机制,通过统筹城乡的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实现城乡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流转。4.多元协调发展,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合力格局通过网络化路径全面拓展主城特大城市;全力支持万州加快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形成“渝东北翼”带状城镇发展区,“渝东南翼”点轴状城镇发展区,实现主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建立“一圈”与“两翼”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以“绿色化、可持续、集约化”为标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5.优化政府推动,营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谨慎发挥政府的作用;充分把握和利用试验区的“政策洼地”效应与先行先试权;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制建设,把提供“低水平、广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作为其基本职能,切实维护转移人口的根本利益,为城乡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快重庆新型城镇化进程。

曾博伟[6](2010)在《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小城镇是一种重要的小城镇类型,是旅游业快速发展新形势与小城镇建设新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加速城市化并向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快速迈进的历程中,旅游小城镇因为对应了市场变化的需要和发展模式调整的趋势,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因此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从理论研究角度看,目前针对小城镇的学术成果已经很多,但对旅游小城镇的系统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作为跨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本论文注意将旅游业与小城镇的成熟理论灵活运用到旅游小城镇的研究当中。作为应用型研究,本文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梳理和中国特色旅游小城镇发展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来推断旅游小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主要指标的数据分析来概况旅游小城镇的一般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的具体分析来提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主要采取了统计分析、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旅游小城镇的基础分析。重点对旅游小城镇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了基本界定;对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和回顾;并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实际,对乡村建设、产业集聚、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比较优势、体验经济等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的背景分析。基于整个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旅游城镇化的道路;结合旅游小城镇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并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角度系统阐述了发展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意义。第三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状况分析。依托建设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统计数据,对旅游小城镇的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财政收支、投资状况、人口状况、就业情况、居民人均收入状况、区位状况、公共设施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展示了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状况。第四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策略分析。提出了旅游小城镇发展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即政府主导旅游小城镇发展,旅游小城镇的产业协调、利益主体协调、生态协调发展以及旅游小城镇的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第五章是旅游小城镇类型分析。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旅游小城镇分为依托景区发展的小城镇、旅游古镇和城郊休闲小城镇三种类型,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各自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第六章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分析。论述了对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专门政策支持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和国际上支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实践;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主要就财政政策、税费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五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设想。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城镇化是符合中国发展国情并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统一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崭新方向。二是旅游小城镇不伺于工业型小城镇,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上都应该强调自身的特点。三是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同小城镇的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四是要实现旅游小城镇的科学发展,需要按主要类别进一步的细分和定位,才能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五是从政府层面推动旅游小城镇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进而实现从研究成果到工作成果的转换。

三门峡市史志办[7](2008)在《记录历史脚步 奏响时代强音——三门峡市改革开放发展之路》文中研究说明1961年3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视察三门峡。这位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也许没有想到三门峡市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此前后,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江泽民等先后视察该市。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随后中共三门峡市委、义马矿区党委和渑池、陕县、灵宝、卢氏县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年全国煤炭工业"学大庆,赶开滦群英大会"命名义马千秋煤矿八一采煤队、101掘进队、常村煤矿二采队、机电区为特别能战斗的队。命名鲁金水、朱忠秀为全国煤炭战线劳动模范。

冷希炎[8](2006)在《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发区问题是一个既新且老的主题。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开发模式和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形式,其真正形成独立且引人注目的发展态势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另一方面,其所集中体现出的许多经济学和地理学思想却是长期徘徊在人们的理论视野之中,且仍具现实意义的经久不衰的重要话题。纵观成功的开发区发展现状,可以看到,开发区事实上已在经济增长的宏观场景中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空间现象。其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和制度突破的空间集聚相交织的特点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其在空间意义上的特殊性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理空间被政策、法规等制度性因素所定义和规范。二是制度、法规等制度性因素的创新、突破被地理空间所界定和要求。三是空间的地理差异被政策、法规等制度性因素所重塑或抹平。四是空间的地理无差异或地理微差异被政策、法规等制度性因素所修改或放大。在此意义上,开发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载体,通过制度上的空间构建与突破,实现对经济要素的导引和吸纳,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殊的生产力提高与释放的过程。其中,政策、法规、信息、预期等软性因素对资本、人力、产品等实体要素的引导与吸引是最为核心的表现形式。开发区由此表现出完全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发展逻辑和产业轨迹。并且日益表现出制度性的“空间”规定地理性的“空间”,制度性的突破推动地理性的优势发挥,制度性的创新改变地理空间内经济要素的含量与构成方式的局面。制度空间成为地理空间发展的核心内容。空间内的制度构建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机制。发现这一逻辑的真实内涵无疑对我国开发区的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开发区的制度空间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通过对中外开发区发展现状的比较与分析引出论文主题,并对研究的视角、结构和研究方法做出阐述。本章对开发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回顾,对现有开发区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概述,指出了现有国内外理论研究对开发区问题在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上的不足。第二章,开发区制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本章从空间制度维度的研究出发,引出了开发区的制度空间概念,并进而对开发区制度空间的内涵与形成、发展机制及空间转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开发区制度空间演化的一般性规律和相关的理论解释。经济发展有其空间范畴,以空间组合为基本经济特征之一的中观经济层次是一种客观存在。加强对空间范畴的经济学研究,建立中观经济层次的思维范式,不仅是社会经济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需要。有关制度空间转化和发展的理论可归纳为两大类:强调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例如增长或创新的扩散)的理论;强调地区创造性,而没有明显的空间传播过程的理论。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中外开发区制度空间的比较。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的发展主要

潘丹[9](2006)在《基于资源整合的南京市旅游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旅游营销伴随着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而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各旅游地纷纷大张旗鼓地进行旅游市场营销。与此同时,各旅游景点、旅游企业为了争夺客源市场而展开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由此,因欠缺有效的资源整合与理念策划,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旅游营销研究应运而生。本文采用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资源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对南京市旅游营销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策划了新形势下的南京市旅游营销方案。本文主题部分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理论基础。概述了旅游营销的基本理论、旅游市场营销的最新理念、资源整合的有关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意义等。第二部分对南京市旅游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整合的南京市旅游营销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首先对南京市旅游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对南京市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做了必要的分析;而后根据南京市旅游市场现状和周边市场的竞争状况,对近期南京市旅游市场进行了定位。第四部分首先确定了旅游营销的基本理念;在分析和比较了常见的旅游营销模式之后,提出了适合南京市“整合营销·水平营销”二元旅游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在区域旅游地营销中的职能定位进行了分析和界定;最后,设计和策划了基于南京市旅游资源整合的具体行动构想。本文对南京市旅游营销方案的应用研究是对旅游地营销理论的丰富和充实,是资源整合理论在旅游地营销中的应用探索,对南京市旅游营销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对其他旅游地营销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启瑞,季介新[10](1993)在《成效十分显着 问题必须正视——关于我省部分地区商业改革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最近,我们先后到苏州、吴江、常州、武进、扬州、仪征等6个市县,就商业行政机构转变职能、商业股份制试点、贯彻条例落实“四放开”和小型企业国有民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记述如下。 一、关于股份制试点情况 我省商业企业股份制试点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全系统已有19家。这次,我们重点调查了苏州商业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州五一股份公司。几家股份制试点企业一致认为,试行股份制的根本目的、远期目的是转换企业机制,最实惠的目的、近期的目的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增强资产的增值力。但由于股份试点刚起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

二、苏州市商业实行“四放开”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市商业实行“四放开”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市商贸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州商贸业40年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 1978—1989年, 恢复性发展阶段
    (二) 1990—1999年:放开发展阶段
    (三) 2000年至现在:转型升级大发展阶段
二、40年发展的主要成果
    (一) 全市商贸业总体规模持续增大, 贡献增大
    (二) 形成了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的商贸业布局, 功能增强
    (三) 深化商业体制改革成果显着, “国退民进”
    (四) 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商贸项目, 提升城市形象
    (五) “邻里中心”示范推动社区商业发展, 步上新台阶
    (六) 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 成为新的生力军
三、40年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 上下统一认识, 重视商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 坚持“规划先行”, 保证商贸业有序健康稳步发展
    (三) 以“放心消费”为抓手, 全面推进商贸诚信体系建设
    (四) 发挥资源优势, 做好商旅文融合发展。
    (五)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四、苏州商贸业发展前景
    (一) 加强规划引领
    (二) 城际交通及苏州轨道交通建设, 为商贸业发展提供新热点
    (三) “富民增收”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为商贸业调整提升提供支撑

(2)城郊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金花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案
    1.5 研究的必要性
2 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与管理
    2.2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与管理
    2.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
    2.4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管理
3 金花中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调查结果
4 金花中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学校原因
    4.2 班主任原因
    4.3 家庭原因
5 金花中学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
    5.1 更新班主任视角观念
    5.2 开展系列班级活动
    5.3 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经济学中的市场秩序研究
        1.1.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秩序考量与自发秩序理论
        1.1.2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1.1.3 宏观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
        1.1.4 本土学者对市场秩序的研究
        1.1.5 本土学者对于粮食市场秩序的研究
    1.2 社会学对市场秩序的理解
        1.2.1 对嵌入性的论证
        1.2.2 新老经济社会学中的市场秩序
        1.2.3 新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秩序问题
    1.3 解释框架与基本概念
        1.3.1 体系中的秩序
        1.3.2 基本概念
        1.3.3 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4.1 方法论的考虑
        1.4.2 选取的产业调查对象:粮食产业
        1.4.3 选取的社区调查对象:安徽省桐汭县
        1.4.4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2章 作为社会结构的粮食市场体系
    2.1 粮食市场体系的结构
        2.1.1 关系结构:一个多维和多层次的中心-边缘体系
        2.1.2 制度与场域:强大的权力媒介
        2.1.3 不可忽视的行动者
    2.2 体系概念的理论资源:作为国家自主性的结构基础
        2.2.1 西方理论家对于国家自主性的认知及其迟疑
        2.2.2 对国家自主性的结构基础的讨论
        2.2.3 国家自主性在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体现
    2.3 体系概念的政策依据:一种迅速上升的文本现象
        2.3.1 "体系"一词在农业政策文本中用量的增加
        2.3.2 "体系"一词在农业政策文本中的用法
        2.3.3 体系与体制
第3章 粮食市场化与粮食市场体系的形成
    3.1 对粮食市场化过程的重新解释
        3.1.1 体系形成是价格放开的结构条件
        3.1.2 粮食市场化的方向明确阶段(1978-1992年)
        3.1.3 中央集权、市场统一与主体多元的同步发展阶段(1993-2004年)
        3.1.4 体系的中心结构强化阶段(2004年至今)
    3.2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3.2.1 粮食生产主体的规模分化
        3.2.2 粮贩子队伍的发展壮大
        3.2.3 粮食购销主渠道的内部分化
        3.2.4 桐汭县的粮食购销主渠道
        3.2.5 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分类
    3.3 市场空间体系与行政区划体系的分离
        3.3.1 市场空间结构的改变
        3.3.2 大型粮油批发市场的空间分布
第4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
    4.1 我国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基本结构
        4.1.1 我国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的一般结构
        4.1.2 地方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区域差异
        4.1.3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4.2 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的弊病以及调整
        4.2.1 既有的讨论
        4.2.2 多头管理与整合努力
        4.2.3 过度集权与分权实践
    4.3 粮食局系统的集权化
        4.3.1 基层粮站与农民关系的断裂
        4.3.2 粮食局系统的集权化
第5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中间结构
    5.1 国家财政扶持政策与中间结构的形成
        5.1.1 财政扶持的重点从基层转向企业
        5.1.2 财政扶持转向企业的机制
    5.2 国家粮食储备政策与中间结构
        5.2.1 我国储备粮制度的演变
        5.2.2 国家粮食储备的行政管理
        5.2.3 承储与代储制度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5.3 全国性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与中间结构
        5.3.1 政府发展批发市场的努力
        5.3.2 国家对两种市场空间体系的整合
    5.4 在钻营的过程中被制度化
        5.4.1 中心结构对于市场法人的制度化甄别
        5.4.2 法人行动者的策略性嵌入
第6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边缘结构
    6.1 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困境
        6.1.1 经营农户及其在桐汭的分布
        6.1.2 11个村民组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
        6.1.3 经营农户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6.2 基层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退化与结构改变
        6.2.1 体系的形成与基层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的虚化
        6.2.2 基层组织农业服务体系的新结构
    6.3 个体户的角色双重化
        6.3.1 作为政府为农服务帮手的农村个体户
        6.3.2 作为管理对象的个体户
        6.3.3 对体系的顺从或远离
第7章 体系维系秩序
    7.1 体系的关系结构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7.1.1 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及其相互协调
        7.1.2 作为"补台机制"的边缘结构
    7.2 体系的制度/场域结构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7.2.1 国家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手段
        7.2.2 体系化的微观控制
        7.2.3 体系内的相互牵制
        7.2.4 体系的自我修正能力
    7.3 部分地重建粮食市场的计划性
        7.3.1 粮食基本自给政策
        7.3.2 产量控制
        7.3.3 流通量的控制
第8章 结语:体系自身的不确定性
    8.1 体系的自我否定趋势
    8.2 体系自我改进的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卷内备考表

(4)松动与解体: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78-1985) ——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选题缘由
    研究综述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松动的背景及其概况
    (一)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及其演变(1953-1978)
    (二) 松动的背景
    (三) 国家层面的制度松动与解体(1978-1985)
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的调整(1978-1985)
    (一) 征购基数的调减
    (二) 粮价调整和征购结算办法的变革
    (三) 扩大议购议销,实行多渠道经营
    (四) 奖售粮制度的不断变换
三、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运行的困境
    (一)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内部矛盾
    (二) 制度执行中的偏差
    (三) 粮票使用中问题
    (四) 粮食政策性亏损带来的财政压力
    (五) 保粮难与"卖粮难"
四、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解体的影响
    (一) 农民减负增收,地区收益不均得到改善
    (二)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三) 粮食价格体系理顺,粮食商品交易统一市场逐步形成
    (四)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变形与反复
结语
参考资料
后记

(5)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2章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规范
    2.1 城镇化相关理论借鉴
        2.1.1 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
        2.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3 制度创新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
        2.2.1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2.2.2 新型城镇化的内容
        2.2.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2.3 新型城镇化路径相关理论问题
        2.3.1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概念界定
        2.3.2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理论模式
        2.3.3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准则
    2.4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1 欧美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1.1 欧美路径的成功案例
        3.1.2 欧美路径的基本特征
        3.1.3 欧美路径的主要经验
    3.2 拉美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2.1 拉美路径的失败案例
        3.2.2 拉美路径的基本特征
        3.2.3 拉美路径的主要教训
    3.3 长三角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3.1 长三角路径的实践历程
        3.3.2 长三角路径的基本特征
        3.3.3 长三角路径的主要经验
    3.4 成都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4.1 成都路径的实践历程
        3.4.2 成都路径的基本特征
        3.4.3 成都路径的主要经验
    3.5 小结
第4章 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历程与趋势
    4.1 重庆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变迁
        4.1.1 指导思想的演变
        4.1.2 基本目标的调整
    4.2 重庆城镇化路径的演进轨迹
        4.2.1 政府包办路径:1949~1977年
        4.2.2 政府主导路径:1978~1995年
        4.2.3 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路径:1996~2002年
        4.2.4 政府导向与市场推动路径:2003~至今
    4.3 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趋势判断
        4.3.1 影响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矛盾
        4.3.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趋势判断
    4.4 小结
第5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5.1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描述
        5.1.1 人口转移快速推进
        5.1.2 经济集聚趋势增强
        5.1.3 主导产业地位凸显
        5.1.4 结构转型成效显着
    5.2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5.2.1 总体发展水平滞后
        5.2.2 结构体系不合理
        5.2.3 区县发展失衡
        5.2.4 城乡发展失调
    5.3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成因透视
        5.3.1 自身条件薄弱的历史原因
        5.3.2 政府作用不当的观念滞后
        5.3.3 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的制度限制
        5.3.4 政府与市场互动不强的关系错位
    5.4 小结
第6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分析
    6.1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识别与数据处理
        6.1.1 影响因子识别的依据与原则
        6.1.2 影响因子识别的指标设计
        6.1.3 影响因子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的模型与方法
        6.2.1 影响因子的理论模型
        6.2.2 影响因子模型的分析方法
    6.3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6.3.1 变量检验
        6.3.2 参数估计
        6.3.3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框架
    7.1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7.1.1 发展的战略机遇
        7.1.2 发展面临的挑战
    7.2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
        7.2.1 发展目标的统领定位
        7.2.2 发展目标的内容定位
        7.2.3 发展目标的任务定位
    7.3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框架
        7.3.1 战略框架的核心
        7.3.2 战略框架的主线
        7.3.3 战略框架的方式
        7.3.4 战略框架的支撑
    7.4 小结
第8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8.1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依据与条件
        8.1.1 路径选择的依据
        8.1.2 路径选择的条件
    8.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总体安排
        8.2.1 路径选择的总体构思
        8.2.2 路径设计的潜在意蕴
    8.3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具体设计
        8.3.1 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路径
        8.3.2 协调路径
        8.3.3 多元路径
    8.4 重庆新型城镇路径的实施步骤
        8.4.1 先行示范阶段
        8.4.2 经验推广阶段
    8.5 小结
第9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
    9.1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供给不足及原因
        9.1.1 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
        9.1.2 制度创新不足的原因
    9.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架构
        9.2.1 制度创新目标
        9.2.2 制度创新架构
    9.3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具体制度安排
        9.3.1 户籍制度创新
        9.3.2 土地制度创新
        9.3.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9.3.4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9.4 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的基础分析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的基本界定
        一、小城镇的概念与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历史沿革简述
        一、改革开放之前阶段(1949-1978)
        二、快速兴起阶段(1979-1999)
        三、逐步成熟阶段(2000年以后)
    第三节 与旅游小城镇发展相关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乡村建设
        二、产业聚集发展
        三、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四、比较优势
        五、体验经济
第二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新时期的城镇化道路选择
        一、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二、发达国家城镇化道路
        三、小城镇发展格局的变化
        四、旅游城镇化道路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
        一、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特点
        三、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第三节 发展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意义
        一、经济意义
        二、社会意义
        三、文化意义
        四、生态意义
第三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调查资料的基本情况
        一、建设部数据资料情况
        二、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情况
    第二节 旅游小城镇经济发展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情况分析
        二、产业结构分析
        三、财政收支状况分析
        四、投资状况分析
    第三节 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分析
        一、总体人口状况
        二、人口流动状况
        三、就业状况
        四、居民人均收入状况
    第四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环境分析
        一、旅游小城镇区位状况分析
        二、旅游小城镇公共设施分析
第四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 政府主导发展
        一、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原因
        二、旅游小城镇政府主导的主要内容
        三、旅游小城镇政府主导发展的案例
    第二节 协调发展
        一、产业协调
        二、利益主体协调
        三、生态协调
    第三节 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
        一、标准化发展
        二、特色化发展
第五章 旅游小城镇类型分析
    第一节 依托景区发展的小城镇
        一、依托旅游景区发展的小城镇概况
        二、发展条件分析
        三、发展要点
        四、依托旅游景区发展小城镇的案例
    第二节 旅游古镇
        一、旅游古镇的概况
        二、旅游古镇的保护
        三、发展要点
        四、旅游古镇的案例
    第三节 城郊休闲小城镇发展
        一、研究背景
        二、市场分析
        三、发展条件分析
        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五、发展思路
        六、典型案例
第六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分析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基本情况
        一、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回顾
        二、以旅游小城镇为重点进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三、中国支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实践
        四、国际上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相关的政策借鉴
    第二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设想
        一、财政政策
        二、税费政策
        三、土地政策
        四、金融政策
        五、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8)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界定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开发区制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空间范畴的研究溯源
    第二节 空间集聚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
    第三节 空间发展的转化与扩散理论
    第四节 开发区制度空间的涵义和发展
第三章 中外开发区制度空间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的特征与效应
    第二节 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的提升
    第三节 国外开发区的制度差异与竞争——以美国为例
第四章 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的构建与转化
    第一节 开发区发展制度空间的构筑
    第二节 开发区发展模式
    第三节 开发区发展的演进和转化
第五章 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的发展
    第一节 入世对开发区制度空间的冲击与挑战
    第二节 入世后开发区制度空间的发展
    第三节 扩散与发展——我国的开发区建设
    第四节 开发区制度空间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基于资源整合的南京市旅游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旅游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总结
        一、旅游营销的概念与内涵
        二、旅游营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旅游营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节 资源整合有关理论与实践
        一、资源整合的内涵
        二、资源整合的特点
        三、资源整合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四、资源整合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意义
        五、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中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二章 南京市基于资源整合的旅游营销的必要性
    第一节 南京市旅游营销现状
        一、南京市旅游资源概况
        二、主要旅游产品分析
        三、南京市旅游营销的主要策略与手段
    第二节 南京市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营销参与主体单一,旅游区独木难支
        二、旅游产品相对单调,旅游业态缺乏多样性
        三、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旅游景点各自为战,且缺乏龙头企业
        四、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五、有影响力的旅游营销渠道匮乏
        六、旅游营销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
        七、旅游营销的主体角色定位有待改进,其服务理念有待加强
    第三节 南京市旅游营销的必要性
        一、旅游营销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南京市当前旅游营销水平亟待提高
        三、南京市旅游营销是“经营南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南京市旅游营销对江苏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章 南京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南京市旅游市场分析
        一、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
        二、南京市出境旅游市场
        三、国内旅游市场
    第二节 南京市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文化环境
        四、资源环境
        五、技术环境
        六、竞争者状况
        七、重大事件影响
    第三节 南京市旅游市场定位
        一、海外目标市场
        二、国内重点市场
第四章 南京市旅游营销方案的设计与策划
    第一节 南京市旅游营销的基本理念
        一、深挖内涵,构筑一种氛围
        二、整合资源,搭建一个平台
        三、苦下功夫,培育一个品牌
        四、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推广主题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
        五、重新定位旅游客户群,推广大众化旅游和家庭旅游
        六、发散思维,创新营销
    第二节 南京市旅游营销的模式选择与创新
        一、实践中常见的两种旅游营销模式
        二、两种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三、南京市旅游营销创新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旅游营销中政府职能的再定位
        一、规划与推动职能
        二、管理和监督职能
        三、参与营运职能
        四、信息推广与城乡旅游形象宣传职能
    第四节 南京市旅游营销行动构想
        一、南京市古都形象再造
        二、整合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三、协同整合、建立区域旅游企业战略联盟或组建集团化的旅游企业
        四、实施“城乡旅游一体化的政策促进”工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苏州市商业实行“四放开”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市商贸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J]. 苏州市商业联合会课题组. 江苏商论, 2019(02)
  • [2]城郊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金花中学为例[D]. 宋红琨.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3]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D]. 熊万胜.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4]松动与解体: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78-1985) ——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个案[D]. 顾国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5]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 吴江. 西南大学, 2010(09)
  • [6]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 曾博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7]记录历史脚步 奏响时代强音——三门峡市改革开放发展之路[J]. 三门峡市史志办.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08(07)
  • [8]中国开发区制度空间研究[D]. 冷希炎.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9]基于资源整合的南京市旅游营销研究[D]. 潘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10]成效十分显着 问题必须正视——关于我省部分地区商业改革情况的调查[J]. 田启瑞,季介新. 江苏商论, 1993(08)

标签:;  ;  ;  ;  ;  

苏州商事实施“四个放开”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