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表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1](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王大锐[2](2021)在《宏篇巨制编年史中的“定音之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6亿年间,到底发生过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个千古之谜,现在还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伴随着海陆变迁、生物演替以及沉积地层的叠覆,留下了大量反映地球演化和生物发展、进化轨迹的地质历史记录。鸿篇巨制"编年史"的诞生18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在调查巴黎盆地时,以特殊的沉积岩和生物化石对巴黎盆地地层逐层作了深入研究。后来,又有学者系统研究了欧洲维拉雷山脉的地层和化石,提出存在着由老到新的五套地层。根据生物进化史上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张麒[3](2021)在《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年代学框架 ——基于旋回地层学》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详细且完整地记录了区域构造演化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地质信息,进而针对该盆地内部沉积地层年代学的工作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意义。前人主要通过磁性地层学的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周缘露头开展了大量地层年代学研究,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结果仍存在分歧。目前,柴达木盆地地层年代界限存在的模糊和争议,对明确盆地湖泊沉积充填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性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由此可见,开展柴达木盆地精细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建立,完善和统一盆地新生界年代学框架迫在眉睫。本文借鉴了国际地质年表构建方法,确立了适于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年代学框架的工作方案:(1)汇总前人研究成果,确定盆地内部各地层的沉积中心,选取靠近沉积中心的湖相地层钻井的自然伽马曲线数据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确定地层沉积时限和长、短偏心率轨道参数对应的沉积旋回厚度。(2)结合盆地内部钻孔的同位素年龄,确定天文调谐点位,将从各探井自然伽马曲线识别出的天文周期信号,滤波后拼接形成地层405kyr长偏心率曲线。(3)依据所获得的调谐点位,将长偏心率曲线调谐至La2004目标天文曲线上,建立盆地地层年代学标尺。基于上述研究方案,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青海油田研究院内部资料,完成和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认识。首先,绘制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各地层的残余厚度与沉积相叠合图,并且在湖泊沉积演化和沉积展布的基础上,选择了靠近湖泊沉积中心的湖相分布区域台深1井七个泉组、狮子沟组,碱石2井上油砂山组,开2井下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油南1井下干柴沟组上段,扎探5井下干柴沟组下段、路乐河组地层的自然伽马曲线开展旋回地层学分析,确定了地层沉积时限和长、短偏心率轨道参数对应的沉积旋回厚度。对三湖坳陷气钾1井和台深1井七个泉组地层开展对比分析,结合周边近地表同位素年龄,确定了两口探井的开始调谐点位。随后,将从各钻井自然伽马曲线识别出的天文周期信号,滤波后拼接形成柴达木盆地新生界405kyr长偏心率曲线;依据调谐点位,将长偏心率曲线调谐至La2004目标天文曲线上,建立了柴达木盆地地层年代学框架。结果表明:七个泉组、狮子沟组、上油砂山组、下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下干柴沟组上段、下干柴沟组下段和路乐河组地层底界年龄分别为4.98Ma、8.63Ma、11.92Ma、19.04Ma、35.09Ma、40.57Ma、44.27Ma和大于49.37Ma。最后,对照地磁极性年代标志GPTS2012,确定了各地层底界对应的标准地磁极性带,为后续的磁性地层学工作提供参考,实现绝对年龄与地层记录的精确对应。
许可[4](2021)在《南襄盆地古近系湖盆旋回地层学研究及其在油气地质上的意义 ——以泌阳凹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南襄盆地是发育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地台北缘块断带之上、自白垩世开始发育的多成因机制和多幕裂陷作用相叠合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前人做了大量的基础地层工作,然而,古近系地层缺乏可靠的高精度的地层年代框架。本文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中央深凹带的泌270井廖庄组-核桃园组和泌深1井大仓房组-玉皇顶组地层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可靠的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其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高精度年代地层格架。并借助泌页1井的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和镜下薄片观察来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同时,将旋回地层学与石油地质学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探索烃源岩的天文响应,并探讨米兰科维奇旋回与层序地层的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研究表明泌阳凹陷古近系地层保存完整的米兰科维奇周期信号(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本文利用405 kyr长偏心率周期为主要的调谐周期进行天文调谐,建立了43.2 Myr的浮动年代标尺。考虑到泌阳凹陷古近系与新近系的分界线(廖庄组顶界)是一个重大的构造界面,其在盆地中央剥蚀量较小,可作为计算锚点,并以此建立绝对年代标尺。白垩系与古近系的分界线(玉皇顶组底界)亦是一个重大的构造界面,在盆地中央剥蚀量较小,可作为年代标尺的检验点。核一段底界为始新统与渐新统的分界线,亦可作为一个检验点。2、微观上,通过对泌页1井核三段取芯段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镜下薄片观察,本研究认为镜下的浅色纹层和暗色纹层组成的沉积纹层可能代表年纹层,受控于岁差周期。宏观上,对泌270井核三段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和有机碳数据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识别出1.2 Myr长斜率周期,该周期可能通过影响水深,进而影响烃源岩的发育,形成中等-优质烃源岩。3、对泌阳凹陷泌270井核三段地层,利用1.2 Myr长斜率周期进行三级层序的划分,利用405 kyr长偏心率周期进行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四级层序),以及利用100 kyr偏心率周期进行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五级层序)。本次研究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25个四级层序和~98个五级层序。4、根据建立的年代标尺,为本区的古生物化石提供了精确的年代刻度。5、在我国东部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中,存在着始于~50 Ma的重大构造事件或不整合事件。本文研究发现,泌阳凹陷~50 Ma的构造事件可能受太平洋板块由早期的NNW转为NW向漂移、太平洋-欧亚大陆板块的汇聚速度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全面碰撞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马坤元[5](2021)在《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洋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和三次大辐射,其中包括着名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生物大灭绝。如何清楚和深刻地理解这些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起因、进程,一个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是关键。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旋回地层学为我们建立高精度的年代标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识别沉积地层中米兰科维奇旋回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的精度可达0.02–0.4 myr。本文分别聚焦早–中奥陶世的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的F–F之交生物大灭绝,基于华南、华北、西准噶尔地区8条下–中奥陶统和上泥盆统剖面,通过采集磁化率、自然伽马、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替代指标进行旋回地层学的研究,建立了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高精度的天文年代标尺。结合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特征,探讨了天文轨道驱动力在地质历史时期重大生物-环境事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王曼[6](2020)在《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火山是连接地球内部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纽带,其起源地球深部岩浆活动,通过火山作用直接影响地球表层各圈层。作为火山作用喷发的重要产物,火山灰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在地层对比和重大地质事件年代学、火山地质灾害、全球变化及生物灭绝事件等方面取得众多重要进展。目前对于火山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火山学、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等方面,对于第四纪以前的火山灰的研究基本聚焦在地层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的精确定年上,对火山灰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薄弱,导致存在火山灰概念不清、鉴别特征不明确、地球化学特征不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即第四纪以前地层中粒度小于2 mm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包括凝灰岩(粒度0.0625~2 mm)和火山成因粘土岩(粒度<0.0625 mm)。本文首先从火山碎屑特征和后期蚀变规律出发,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随后选取了三层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深时火山灰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物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对这些深时火山灰进行了岩性鉴别、成因分析和源区追溯,进而探讨了与这些深时火山灰相关的重要地质事件。华北地区乌达煤田二叠系的一层煤层夹矸中报道了迄今为止发掘面积最大的原位保存的早二叠世植物群落化石,被誉为“植物庞贝城”,为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落的精细研究以及全球植物群落对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前人认为这层煤层夹矸以及“植物庞贝城”的形成与火山灰快速沉降有关,但缺乏细致论证。为了精确限定该植物群落的年龄,探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过程与火山作用的关系,本文从岩石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源区等多方面对这层煤层夹矸开展了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对这层煤层夹矸的5个样品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O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全岩地球化学等分析。岩相学与矿物学结果表明该煤层夹矸为火山成因粘土岩。乌达剖面火山成因粘土岩的矿物成分以高岭石(74.3%~86.5%)、石英(10.7%~25.7%)为主,其中高岭石以假晶形态为主,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钾长石蚀变为高岭石的残留结构。全岩Al2O3/TiO2比值较高(65.8~103.5),轻稀土富集(La/Yb=10.3~16.7),Eu负异常显着(δEu=0.27~0.38),这些特征均表明其源区为长英质性质。此外,全岩微量元素蛛网图中Nb、Ta亏损,表现出弧岩浆特征;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也指示出岩浆弧的特征属性。综上,火山成因粘土岩为与弧火山作用相关的酸性火山灰空降沉积形成。选取的4个样品的锆石SIMS U-Pb测年结果均呈现出单一的年龄峰值,且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所有测试点的206Pb/238U加权年龄为296.2±1.0 Ma(MSWD=0.82,n=79),该年龄即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沉积年龄,这一年龄也是乌达“植物庞贝城”精确形成时代的首次提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厚度(~60 cm)、石英含量与残留的火山碎屑粒度(0.02~0.4 mm)表明火山源区距离乌达煤田的距离较近。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源区可能为华北克拉通北缘或者西缘。然而,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εHf(t)基本为正值(+0.11~+5.15),与华北北缘同时期大陆岩浆弧特征(εHf(t)=-23~-5)不一致,排除了华北北缘为源区的可能性。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δ18O范围为5.05‰~6.17‰,与地幔特征(5.3‰±0.6‰,2SD)一致,表明岩浆来源为新生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可能与古亚洲洋俯冲相关。结合华北克拉通及周边的地质背景分析,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存在古亚洲洋弧的俯冲作用,即它们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块体,这一推断支持部分学者提出的阿拉善地块不属于华北克拉通,为这一地质难题提供了关键独特的证据。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简称PTB)附近深时火山灰与生物灭绝事件在层位上高度相关,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这些深时火山灰是灭绝事件的触发因素之一,对其成因、来源和规模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对广西来宾地区蓬莱滩剖面PT界线下大隆组顶部“凝灰岩”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碎屑锆石年代学、原位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结合华南地区PTB深时火山灰时空分布特征,对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可能的源区和规模进行讨论和限定。对蓬莱滩剖面“凝灰岩”鉴别后认为其为凝灰质砂岩,理由如下:(1)样品岩石薄片中可观察到颗粒的分选、磨圆与定向排列等沉积特征;(2)样品的U-Pb定年结果呈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地层沉积时蓬莱滩地区为沉积洼地,物源供给充足,水动力条件强,不利于火山灰原地保存,而火山碎屑物被水流搬运至蓬莱滩沉积的可能性更大。蓬莱滩凝灰质砂岩样品中晚二叠世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εHf(t)=-16.5~-5.0)表现出地壳来源特征,与华南其他PTB典型剖面一致。碎屑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具有来源于大陆岩浆弧的属性,也与华南其他PTB剖面特征一致。此外,凝灰质砂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层位置也与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基本一致。这些相同的特征表明两者来自同一源区。总结前人资料发现,华南PTB深时火山灰中粒度较粗的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仅出现在华南的西南部,而华南北部主要为粒度较细的火山成因粘土岩,总体上火山碎屑粒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表明PTB火山物质来源于华南西南缘。近年来,包括海南岛二叠纪花岗岩及桂西南酸性火山岩在内的众多证据表明华南板块西南缘存在一个二叠纪大陆岩浆弧。因此,华南PTB火山灰很可能来源于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二叠纪大陆岩浆弧。PTB深时火山灰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在华北、西北等地区均未发现或报道同时期的火山灰,说明火山喷发规模有限,不是触发PTB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其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关,是亚洲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由于缺乏可以直接定年的地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塔西南新生代西域组巨厚磨拉石建造上部的“火山灰”段一经报道便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该“火山灰”年代(11.18±0.11 Ma)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有学者将沙漠形成时代定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6.7 Ma~22.6 Ma),远早于之前的认识。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套“火山灰”是沉积碎屑岩,其中的矿物年龄不能代表地层沉积年龄。由于关系到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对这套“火山灰”段的岩性鉴定极其关键。本文对这套“深时火山灰”和其下伏层位的砂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与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除了沉积构造和磨圆碎屑外,本文发现:(1)“火山灰”样品的矿物成分以斜长石(48%)、钾长石(33%)、蒙脱石(15~47%)为主,长石含量远高于常见的深时火山灰,更符合山前沉积碎屑岩的特征;(2)“火山灰”中的锆石年龄谱表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火山灰”和下伏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都具有~11 Ma峰值和古近系、中生代、古生代的碎屑锆石,只是比例不同,表明物源区为连续供给,且可能具有构造剥蚀作用强烈的特点。因此,该碎屑沉积的定年结果不能用于限定地层的沉积年龄,故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有待商榷。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加上对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沉积环境的深时火山灰地层的深入研究,本论文得出下列成果与结论。(1)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并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2)识别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的埋藏地层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火山源区为与弧相关的酸性火山作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年龄为296.2±1.0 Ma;推测华北西缘可能存在一个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洋弧,暗示早二叠世阿拉善地块不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3)识别广西蓬莱滩剖面PTB之下的“凝灰岩”实则为凝灰质砂岩;华南PTB深时火山灰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南向东北粒度逐渐变细;火山灰源区可能为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大陆岩浆弧。火山喷发规模有限,推测不是触发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4)识别新疆柯克亚地区西域组“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岩石中矿物定年结果不能用于地层定年,前人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值得商榷。
吴怀春,房强[7](2020)在《旋回地层学和天文时间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GSSP)定义了地质时期大部分年代地层阶的底界,但无法对地层阶内部单元(单位层型)进一步划分和对比。本文对旋回地层学原理及其应用进行简要介绍,认为高分辨率旋回地层学和天文年代学识别出时间周期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可为完整的沉积序列提供高分辨率的年代学约束,进而提出天文时间带的概念,即:将地层中受天文轨道作用力控制的沉积旋回校准至周期稳定的天文目标曲线(如偏心率、斜率、岁差)后形成的具有年代学意义、有全球对比潜力的地层时间单元。本文对天文时间带在新生代应用的经典范例进行介绍并探讨将其引入中生代和古生代的可能性。天文时间带是全球年代地层标准的有益补充,可使标准的地质年代、高分辨率综合地层及天文年代相结合。天文时间带在地质时间上既不受地层阶跨度的影响,又可为其单位层型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房吉闯[8](2020)在《寒武系古丈阶和江山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文中指出寒武系是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包含四个统(纽芬兰统,第二统,苗岭统和芙蓉统),对应着地球上重大的地质和生物事件。目前寒武纪缺乏高精度、高准确度的地质年代框架阻碍了对这些事件的理解。通过旋回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地层中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可以为地层序列建立一个连续的高精度时间标尺,还可以根据地层中确定的天文轨道参数周期反演地–月系统演化。本研究对寒武系江山阶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碓边B剖面和古丈阶GSSP罗依溪剖面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是:1)揭示寒武纪沉积记录中的沉积旋回以及可能的天文驱动机制;2)通过天文年代学推进寒武纪年代地层学发展;3)重建深时地–月系统演化。本研究使用SM–30手持磁化率仪测试的1425个磁化率数据来对碓边B剖面进行旋回地层分析。频谱分析和平均频谱误差分析(ASM)结果指示2.66 m、0.84–0.73 m、0.2 m、0.12–0.088 m沉积旋回可能分别代表了长偏心率(405k.y.)、短偏心率(129.1 k.y.,96.2 k.y.)、斜率(31.9 k.y.)和岁差(20.5 k.y.,19.8 k.y.,17.7 k.y.,16.7 k.y.)周期。通过稳定的405 k.y.偏心率周期校准,建立了剖面时间跨度为~5.59 m.y.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并估算了相应的生物带的持续时间。根据旋回分析结果得出排碧阶的总持续时间应大于3 m.y.。通过旋回分析得到的主斜率周期(31.9±0.2 k.y.)反演得到494 Ma左右的寒武纪时期地–月距离为372,260±320 km(现今是384,000 km),一天的时长为21.89±0.05 h(现今是23.93 h)。使用SM–30手持磁化率仪测试的4340个磁化率数据,以及从前人研究提取的170个碳同位素数据来对罗依溪剖面进行旋回地层分析。频谱分析和ASM结果指示25–25.53 m、6.25–6.91 m、1.90–2.03 m、1.08–1.19 m沉积旋回可能代表了长偏心率(405 k.y.)、短偏心率(100.9 k.y.)、斜率(30.7 k.y.)和岁差(19.2 k.y.,18.2 k.y.)周期。通过稳定的405 k.y.偏心率周期校准,建立了剖面时间跨度为~1400 k.y.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并估算了相应的生物带的持续时间。通过旋回分析得到的主斜率周期(30.7±0.7 k.y.)反演得到500 Ma左右的寒武纪时期地–月距离为370,180±1,220 km,一天的时长为21.58±0.18 h。
李怀坤,张健,田辉,周红英,相振群,刘欢[9](2020)在《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作为国内中-新元古界的标准剖面,燕辽裂陷槽蓟县剖面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历史悠久,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蓟县剖面第一个准确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来自于陆松年和李惠民(1991)获得的大红峪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1 625±6 Ma,TIMS),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地层年代研究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直到2007年,随着可作为关键测年对象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中凝灰岩(斑脱岩)夹层被逐渐识别出来,才开始迎来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及相关古生物、古环境、古地理研究的新热潮,主要进展包括:(1)常州沟组作为长城群的第一个组,其底界年龄~1 650 Ma,比以往认识的1 800 Ma要年轻150 Ma;(2)精确标定蓟县群(自下而上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的时限1 600~1 400 Ma,与国际地层表的盖层系相对应;(3)下马岭组时限为1 400~1 320 Ma,而不是原来划归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1 000~900 Ma)。与此同时,仍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系"(1 800~1 600 Ma)年代地层序列的厘定及其标准剖面的建立,包括"长城系""、长城群"术语的取舍问题,因为存在年代地层术语"长城系"和岩石地层术语"长城群"重名的问题;(2)中元古代中晚期(1 400~1 000 Ma)"待建系"地层的确定,其纪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立和标准剖面的建立;(3)青白口系地层的厘定和标准剖面的建立,迄今为止华北克拉通仍未获得可靠的同位素年龄约束青白口纪(1 000~800 Ma)地层。
覃祚焕[10](2020)在《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我国冀北地区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沉积连续、保存相对完整,产有着名的热河生物群,包括丰富的介形类等微体化石,是研究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热河生物群早-中期演化的理想地区。介形类个体较小、数量丰富、演化较快、较易保存成为化石,在非海相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探讨古环境的标志之一。前人对滦平盆地的介形类做过大量研究且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由于对介形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的过高估计和部分介形类分类单元的不同认识,给介形类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争议和困难。本论文旨在以介形类的分类学研究为主线,在详细的岩石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根据介形类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系统分析和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盆地间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对比。利用介形类化石的现今亲缘类群的习性,结合埋藏学等手段,讨论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演替。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整理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6条代表性剖面的野外描述,通过岩性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生物面貌等手段,建立了滦平盆地各剖面大北沟组-西瓜园组的划分和对比关系。系统整理和厘定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识别出介形类化石15属44种。大北沟组的介形类可建立Luanpingella-Eoparacypris-Ocrocypris组合带,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Tmiriasevia-Daurina组合带,西瓜园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Linnocypridea-Lycopterocypris组合带。其中,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带,包括:一段的Cypriidea dabeigouensis(富集)亚带、二段的Cypridea luanpingensis亚带、三段的 Cypridea sudcata亚带、四段的 Cypridea pangi 亚带。总结了大北沟组-西瓜园组其他门类化石的生物地层,以及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各分支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完善了冀北阶的相关内容。提出Cypridea在我国华北的最低层位的年龄为~130 Ma,年轻于J/K界线年龄。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连续沉积中相继保存的非Cypridea动物群与Cypridea动物群之间具有探索Cypridea起源的潜力,例如大北沟组的Eoparacypris和Daurina等属中的部分种类很可能是Cypridea的先驱分子。另外,大北沟组中繁盛的Luanpingella,很可能由“下伏”土城子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Djungarica中的某些种类演化而来。早期热河生物群向中期热河生物群的转换,包括Cypridea在大店子组的出现及快速繁盛,和大个体介形类向小个体介形类的演变,很可能响应了大北沟组-大店子组沉积时期逐渐升温的古气候环境。通过介形类化石的现生亲缘类群的生态特征,结合沉积学、其他指相化石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湖泊环境演替。
二、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表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表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
4.1 东北地层大区(I) |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
4.5 西南地层大区(V) |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
4.7.3 冈底斯地层区 |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
5 讨论 |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
6 结语 |
(2)宏篇巨制编年史中的“定音之锤”(论文提纲范文)
鸿篇巨制“编年史”的诞生 |
岩石的年龄是怎么测定的? |
编年史中的“定音之锤” |
“金钉子”上显身手 |
(3)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年代学框架 ——基于旋回地层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沉积地层年代学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柴达木盆地磁性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旋回地层学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路乐河组 |
2.3.2 下干柴沟组 |
2.3.3 上干柴沟组 |
2.3.4 下油砂山组 |
2.3.5 上油砂山组 |
2.3.6 狮子沟组 |
2.3.7 七个泉组 |
第三章 旋回地层学方法及研究对象 |
3.1 旋回地层学研究方法 |
3.1.1 代用指标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频谱分析与相关系数分析 |
3.1.4 滤波与天文调谐 |
3.2 柴达木盆地地层年代学框架构建方案 |
3.3 地层沉积中心演化与钻井资料分析 |
3.3.1 路乐河组 |
3.3.2 下干柴沟组下段 |
3.3.3 下干柴沟组上段 |
3.3.4 上干柴沟组 |
3.3.5 下油砂山组 |
3.3.6 上油砂山组 |
3.3.7 狮子沟组 |
3.3.8 七个泉组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旋回地层学分析 |
4.1 七个泉组 |
4.2 狮子沟组 |
4.3 上油砂山组 |
4.4 下油砂山组 |
4.5 上干柴沟组 |
4.6 下干柴沟组上段 |
4.7 下干柴沟组下段 |
4.8 路乐河组 |
4.9 小结 |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地层年代学框架 |
5.1 七个泉组地层年代学分析 |
5.1.1 气钾1 井七个泉组地层旋回地层学分析 |
5.1.2 七个泉组地层底界年龄讨论 |
5.2 天文调谐与地层年代框架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南襄盆地古近系湖盆旋回地层学研究及其在油气地质上的意义 ——以泌阳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旋回地层学的研究进展 |
1.2.2 旋回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
1.2.3 旋回地层学的常见研究方法 |
1.2.4 旋回地层学在油气地质上的意义 |
1.2.5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概况 |
2.3 区域油气地质条件 |
第三章 泌阳凹陷古近系旋回地层学研究 |
3.1 研究材料 |
3.1.1 测井数据 |
3.1.2 有机碳和XRF数据 |
3.2 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 |
3.3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指示意义 |
3.4 沉积速率评估 |
3.5 旋回地层学分析 |
3.5.1 廖庄组 |
3.5.2 核一段-核二段 |
3.5.3 核三段 |
3.5.4 大仓房组-寺沟组上段顶部 |
3.6 绝对年代标尺的建立 |
第四章 核三段烃源岩的天文响应及定量层序地层学研究 |
4.1 核三段烃源岩的天文响应 |
4.1.1 湖相地层沉积旋回特征及成因 |
4.1.2 烃源岩的天文响应 |
4.2 核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4.2.1 轨道周期极值点的层位标定和三级层序划分 |
4.2.2 高频层序地层的划分 |
第五章 绝对天文年代对古生物、古气候和构造事件的约束 |
5.1 古近系古生物带的时间校准 |
5.2 古近系古气候和构造事件的响应 |
5.2.1 古气候特征 |
5.2.2 盆地沉降与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
附表1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ridged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旋回地层学发展简史 |
1.3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1 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2 泥盆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工作量 |
1.5.1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旋回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2.1 天文旋回理论 |
2.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
2.1.2 三个重要的天文参数(偏心率、斜率和岁差) |
2.2 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 |
2.2.1 数据的采集和测试 |
2.2.2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遴选及其指示意义 |
2.2.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2.3 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的天文轨道参数 |
第三章 华北西缘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 |
3.1 序言 |
3.2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3.2.1 贺兰山地区下岭南沟剖面 |
3.2.2 桌子山地区大石门剖面 |
3.3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3.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3.3.2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
3.3.3 下岭南沟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3.4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3.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3.4.2 大石门剖面化学地层特征 |
3.4.3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
3.4.4 大石门剖面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3.4.5 中奥陶世斜率周期驱动的灰岩-页岩沉积旋回及其古气候变化 |
3.4.6 中奥陶世较短的斜率和岁差周期及日长计算 |
第四章 华北秦皇岛亮甲山奥陶系剖面和华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的旋回地层学研究 |
4.1 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4.1.1 秦皇岛亮甲山地区地质背景 |
4.1.2 亮甲山剖面地层、古环境与古气候 |
4.1.3 宜昌黄花场地区地质背景和黄花场剖面特征 |
4.2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1 亮甲山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2 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3 早–中奥陶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
4.2.4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构建 |
4.3 早–中奥陶世气候变化的天文轨道力驱动 |
4.4 早奥陶世长周期天文轨道旋回和地球-火星间的混沌现象 |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 |
5.1 序言 |
5.2 西准噶尔地区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5.2.1 布龙果尔剖面 |
5.2.2 乌兰柯顺剖面 |
5.3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
5.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5.3.2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
5.4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
5.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5.4.2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
5.5 讨论 |
5.5.1 洪古勒楞组的时代问题 |
5.5.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古亚洲洋的海平面变化 |
第六章 华南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及F–F生物大灭绝的触发因素 |
6.1 华南板块晚泥盆世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6.1.1 拉利剖面 |
6.1.2 杨堤剖面 |
6.2 拉利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6.2.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6.2.2 拉利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
6.2.3 拉利剖面时间域旋回地层分析 |
6.2.4 拉利剖面法门阶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6.2.5 法门期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 |
6.2.6 晚泥盆世地质事件的数字定年 |
6.3 华南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
6.3.1 杨堤剖面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6.3.2 杨堤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
6.3.3 拉利剖面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
6.3.4 华南F–F之交浮动年代标尺的建立 |
6.4 华南F–F生物大灭绝的时间进程和灭绝模式 |
6.5 天文轨道力对F–F事件和古气候变化的驱动 |
6.5.1 天文轨道力驱动F–F之交海平面变化 |
6.5.2 天文旋回驱动 F–F 之交气候变化:来自于牙形石氧同位素的证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地月系统计算代码 |
(6)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深时火山灰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深时火山灰的鉴别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研究 |
1.5.2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
1.5.3 新疆柯克亚地区晚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样品准备与分析方法 |
2.1 样品准备 |
2.1.1 粉末样品制备 |
2.1.2 锆石靶制备 |
2.2 分析方法 |
2.2.1 X-射线粉晶衍射 |
2.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2.2.3 锆石U-Pb年代学 |
2.2.4 锆石Lu-Hf同位素 |
2.2.5 锆石O同位素 |
第3章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 |
3.1 前言 |
3.1.1 乌达“植物庞贝城”的发现与意义 |
3.1.2 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的关系 |
3.1.3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火山作用 |
3.2 地质背景 |
3.2.1 大地构造背景 |
3.2.2 剖面地层与采样位置 |
3.3 样品特征 |
3.3.1 样品描述 |
3.3.2 岩相学与矿物学 |
3.3.3 全岩地球化学 |
3.3.4 锆石U-Pb年代学 |
3.3.5 锆石Hf-O同位素 |
3.4 讨论 |
3.4.1 岩性与成因讨论 |
3.4.2 年代学分析 |
3.4.3 “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机制 |
3.4.4 源区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
4.2 地质背景 |
4.3 来宾蓬莱滩剖面 |
4.3.1 剖面介绍及采样位置 |
4.3.2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
4.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4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3.5 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岩性鉴定及成因分析 |
4.5 源区分析 |
4.5.1 蓬莱滩剖面与其他PTB剖面中火山碎屑的同源性 |
4.5.2 蓬莱滩大隆组凝灰质砂岩源区分析 |
4.5.3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分布规律 |
4.5.4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分析 |
4.6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规模及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
4.7 小结 |
第5章 新疆柯克亚地区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
5.1 研究背景 |
5.2 地质背景 |
5.2.1 大地构造背景 |
5.2.2 研究区新生代岩浆活动 |
5.2.3 区域地层 |
5.2.4 剖面描述及采样位置 |
5.3 样品特征 |
5.3.1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
5.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4 柯克亚“火山灰”岩石成因分析 |
5.5 源区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结论 |
6.1 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及应用总结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旋回地层学和天文时间带(论文提纲范文)
1 米兰科维奇旋回和天文解决方案 |
1.1 太阳系动力作用——轨道偏心率旋回 |
1.2 地球动力作用——斜率和岁差旋回 |
2旋回地层学和天文时间带 |
3 天文时间带的应用 |
3.1 0—50 Ma (E1—E124) |
3.2 50—249 Ma (E124—E614) |
3.3 249 Ma至更老时代 |
4 讨论 |
4.1 旋回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 |
4.2 天文时间带和单位层型 |
5 结语 |
(8)寒武系古丈阶和江山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设计及工作量 |
1.3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2 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与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
2.1 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研究现状 |
2.1.1 寒武系研究历史 |
2.1.2 寒武系正式定义并已确定金钉子的阶 |
2.1.3 寒武系未定义的阶 |
2.2 旋回地层学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2.2.1 旋回地层学发展历程 |
2.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3 地质背景 |
3.1 岩相古地理 |
3.2 华南寒武纪地层 |
3.2.1 生物地层 |
3.2.2 化学地层 |
3.2.3 同位素年代地层 |
3.3 碓边B剖面区域地质背景 |
3.4 罗依溪剖面区域地质背景 |
4 数据与分析方法 |
4.1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 |
4.1.1 磁化率 |
4.1.2 无机碳同位素 |
4.2 数据采集 |
4.3 时间序列分析 |
4.3.1 去极值、插值与去趋势化 |
4.3.2 频谱分析 |
4.3.3 滤波 |
4.3.4 天文调谐 |
4.4 平均频谱误差法(AVERAGE SPECTRAL MISFIT,ASM) |
4.5 反演地–月系统演化 |
5 江山阶金钉子碓边B剖面旋回分析 |
5.1 碓边B剖面地层划分与描述 |
5.2 碓边B剖面旋回结果 |
5.3 排碧阶持续时间 |
5.4 排碧–江山时期地–月距离和一天的时长 |
6 古丈阶金钉子罗依溪剖面旋回分析 |
6.1 罗依溪剖面地层划分与描述 |
6.2 罗依溪剖面旋回结果 |
6.3 罗依溪剖面轨道力驱动海平面变化 |
6.4 鼓山–古丈时期地–月距离和一天的时长 |
6.5 罗依溪剖面磁化率与碳同位素相位关系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MATLAB旋回分析程序代码 |
附录Ⅱ R语言旋回分析程序代码 |
附录Ⅲ 计算日长和地–月距离的程序代码 |
附录Ⅳ 个人简历 |
(9)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元古宙地质年代划分 |
2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研究进展 |
3 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界年代格架厘定 |
3.1 二十世纪末以前的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界年代格架 |
3.2 厘定后的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界年代格架 |
4 存在问题和建议 |
4.1 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系 |
4.2 中元古代晚期待建系 |
4.3 新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系 |
5 结语 |
(10)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 |
1.2. 冀北介形类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盆地基底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岩浆岩、火山岩分布概况 |
第三章 岩石地层 |
3.1. 地层剖面描述 |
3.1.1. 张家沟剖面 |
3.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 |
3.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 |
3.1.4. 大北沟剖面 |
3.1.5. 小东沟剖面 |
3.1.6. 李营剖面 |
3.2. 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2.1. 地层界线与标志层 |
3.2.2. 地层划分沿革 |
3.2.3. 李营剖面地层的归属问题 |
第四章 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 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 |
4.1.1. 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4. 大北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5. 小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6. 李营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 |
4.2. 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 |
4.3. 介形类组合带的时代 |
第五章 陆相早白垩世多重地层划分及白垩系底界探讨 |
5.1. 冀北其他门类生物地层特征 |
5.1.1. 叶肢介生物地层 |
5.1.2. 孢粉生物地层 |
5.1.3. 轮藻生物地层 |
5.1.4. 腹足类生物地层 |
5.1.5. 双壳类生物地层 |
5.1.6. 昆虫生物地层 |
5.1.7. 脊椎动物地层 |
5.2. 同位素年代地层 |
5.3. 磁性地层 |
5.4. 我国陆相J/K界线的研究进展 |
第六章 白垩系冀北阶的完善 |
6.1. 冀北阶名称、来源及存在问题 |
6.2. 层型剖面位置及描述 |
6.3. 岩石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
6.4. 生物地层划分对比 |
6.5. 底界层型与标志 |
6.6. 时代对比 |
第七章 介形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演替 |
7.1. CYPRIDEA的繁盛与古环境演替 |
7.2. 介形类与古湖泊深度 |
第八章 介形类演化谱系 |
第九章 介形类系统描述 |
介形虫纲CLASS OSTRACODA LATREILLE,1802 |
速足目ORDER PODOCOPIDA MULLER,1894 |
速足亚目SUBORDER CYPRIDOCOPINA JONES,1901 |
金星介超科SUPERFAMILY CYPRIDOIDEA BAIRD, 1845 |
女星介科FAMILY CYPRIDEIDAE MARTIN,1940 |
女星介亚科SUBFAMILY CYPRIDEINAE MARTIN,1940 |
女星介属Genus Cypridea Bosquet,1852 |
准噶尔介科FAMILY DJUNGARIDIDAE GOU ET HOU, 2002 |
达乌里亚介属Genus Daurina Sinitsa,1973 |
燕山介属Genus Yanshanina Pang, 1984 |
脊星介属Genus Ocrocypris Zhang, 2016 |
金星介属Genus Eoparacypris Anderson,1971 |
准噶尔介属Genus Djungarica Galeeva,1977 |
滦平介属Genus Luanpingella Su and Yang, 1981 |
球星介科FAMILY CYCL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达蒙介属Genus Damonella Anderson,1966 |
土星介科FAMILY IL Y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土星介亚科SUBFAMILY IL YOCYPRIDINAE KAUFMANN,1900 |
刺星介属Genus RhinocyprisAnderson, 1941, emend. Gou (in Hou et al. 2002) |
金星介科FAMILY CYPRIDIDAE BAIRD, 1845 |
真星介亚科SUBFAMILY EUCYPRIDINAE SARS,1925 |
假似斗星介属Genus Pseudoparacypridopsis Anderson,1971 |
狼星介属Genus Lycopterocypris Mandelstam,1956 |
浪花介超科SUPERFAMILY CYTHEROIDEA BAIRD, 1850 |
湖花介科FAMILY LIMNOCYTHERIDAE KLIE,1938 |
季米里亚介属Genus Timiriasevia Mandelstam, 1947 |
达尔文介亚目SUBORDER DARWINULOCOPINA SOHN,1988 |
达尔文介超科SUPERFAMILY DARWINULOIDEA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科FAMILY DARWINULIDAE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属Genus Darwinula Brady and Robertson, 1885 |
第十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1: 介形类系统描述英文翻译 |
附录2: 个人简介 |
四、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表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
- [2]宏篇巨制编年史中的“定音之锤”[J]. 王大锐. 化石, 2021(04)
- [3]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年代学框架 ——基于旋回地层学[D]. 张麒. 西北大学, 2021(12)
- [4]南襄盆地古近系湖盆旋回地层学研究及其在油气地质上的意义 ——以泌阳凹陷为例[D]. 许可.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D]. 马坤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6]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D]. 王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7]旋回地层学和天文时间带[J]. 吴怀春,房强. 地层学杂志, 2020(03)
- [8]寒武系古丈阶和江山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D]. 房吉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研究进展[J]. 李怀坤,张健,田辉,周红英,相振群,刘欢.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02)
- [10]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D]. 覃祚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