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十年代我国仪器仪表科技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刘廷宇[1](2021)在《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能工资差距是指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市场技能工资差距逐年扩大,引发了学界的思考。以Feenstra&Hanson(1996)为首的研究认为外包这一新兴的国际分工贸易模式是引致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迭代,各国企业间的沟通成本迅速降低,使得跨越不同国境的“碎片化”生产模式成为可能。外包的核心原理在于,发达经济体中的跨国企业为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中,从而构成了中间品贸易的图景。发达经济体将中间品生产过程外包至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过程中,对于本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显着影响,中间品生产过程的转移使得大量位于低端制造业的本国非熟练技能劳动力面临绝对工资降低、失业或职业转换等问题。事实上,从接包方视角来看,承接中间品生产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同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技术密集度的中间品产品制造环节可能会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改善、产品价格变动、技术溢出等渠道作用于本国劳动力市场,从而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要素扭曲视角来看,承接外包水平的上升可能会通过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进入退出条件的改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等途径降低行业内垄断,改善福利损失与要素市场扭曲,进而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产品价格变动视角来看,承接外包水平的变化可以引致产品价格变动,进而影响要素相对需求变动,并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技术溢出视角来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模仿等途径吸收发包方的前沿技术,进而影响技能工资差距。遗憾的是,现有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分析多数集中于发达经济体,针对承接外包一方的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总体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将承接外包纳入现有中间品贸易理论模型之中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场景。本文将从要素扭曲改善渠道、产品价格变动渠道、技术溢出渠道以及工资分布视角入手,通过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探究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仅能够扩展与丰富现有中间品贸易理论,而且对新时代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政府定位不平等现状、实施民生举措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与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文章探究了承接外包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改善渠道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构建了承接外包通过改善要素市场扭曲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利用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并探讨了异质行业的情形。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能够有效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现状;(2)承接外包通过改善要素市场扭曲进一步促进了其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抑制作用;(3)承接外包的扭曲改善效应主要集中于低技术行业,在高技术行业中不显着。其次,文章探究了承接外包通过产品价格变动渠道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扩展了Hijzen(2007)的贸易外包模型,随后利用委托工资结构模型探究了异质性承接外包指标的产品价格变动渠道对于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引致的产品价格变动可通过要素偏向效应与行业偏向效应两种渠道影响工资差距;(2)狭义承接外包对于行业整体工资水平与产品价格均产生了显着负向的影响;(3)狭义承接外包的产品价格效应显着降低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与中、低技能劳动力间的工资差距,并且这一作用主要由要素偏向效应所主导。再次,文章探究了承接外包通过技术溢出渠道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扩展了Acemoglu&Autor(2011)的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随后基于多年份CHIP数据,并结合多层线性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模型推演得到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与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均引致了高技能劳动力和中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中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缩小的工资极化现象;(2)承接外包对低技能群体和高技能群体的工资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影响,相对而言其更偏向于促升高技能劳动群体的工资水平;(3)承接外包进一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诱发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极化。最后,文章从工资分布视角探究了承接外包对于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结合微观数据探究了承接外包对于不同工资分位群体的影响差异,随后进一步结合随机截距多层线性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以及无条件分位数分解法等计量手段,从组内效应、组间效应等多维度视角剖析了技能工资差距的形成机理以及承接外包影响工资分布的作用途径。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显着促进了工资分布的两极分化,但对工资多极极化的影响不显着;(2)承接外包在职业和教育层面上均存在显着的极化促进作用;(3)承接外包对于高工资群体的偏向逐渐减弱,从而降低了其对于工资极化的推动作用,并且此作用源自其工资结构效应而非工资构成效应。在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承接外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尽管本文研究显示承接外包能够显着降低技能工资差距,但工资差距的降低主要源于现阶段中国参与国际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为主。随着贸易强国战略的稳步推进、产业链话语权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的贸易产品中,创新驱动产品与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市场份额必然会不断扩大,这会进一步刺激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扩大技能工资差距。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福利措施,否则在国际经济贸易新格局下,国内的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被进一步拉大,从而激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王文佳[2](2021)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东北老工业基地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在当前区域竞争格局中,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和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国家一再出台政策振兴东北经济发展,但依然步履维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艰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结合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巩固制造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将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不仅要实现传统工业的振兴,还要在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价值链延长,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构建制造业高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水平进行评价;二是分析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效应;三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四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进行了国际比较。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第一,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实体产业,制造业高端化水平的变动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较为明显的同向波动,影响作用逐渐增强并且持续保持多期。区域经济发展同样会引起制造业高端化水平的同向波动,虽然影响会逐渐减弱,但总体呈现正向波动。因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要注重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促进的关系。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其中辽宁和吉林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程度为一般水平,黑龙江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程度为较低水平,其中辽宁的创新发展程度相对较高,但与东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程度较高水平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情况表明,中国制造业区域高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第三,通过作用机理分析和模型推导得出相关因素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构建空间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制造业创新水平与制造业高端化水平呈U型关系,制造业创新能力在一定水平以下,制造业高端化水平将随着创新水平的提升而下降,当制造业创新水平突破了拐点,制造业高端化水平将随创新能力提升而得到有效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高端化水平呈倒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促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但是当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比达到一定水平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端化的促进作用将会下降;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制造业高端化呈正U型关系,即随着制造业集聚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作用由起初的抑制转向促进;城镇化水平与制造业高端化呈正U型关系,即当城镇化水平较低时,不利于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当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则会推动制造业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第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国际比较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总体呈现大而不强的格局,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比重、尖端制造领域、研发人员和支出、创新产出等方面均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同时发达国家在制造业绿色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城镇化和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均展现出一定的领先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第五,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融合水平和产业集聚等方面,东北地区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创新人才和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不强,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比重较低,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周小渟[3](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王秀芳[4](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吴庆庆[5](2021)在《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传统制造业成本逐渐升高,行业竞争加剧,在经济多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行业并购战略,可以满足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财务绩效,改善成本状况。因此,传统制造业通过跨行业并购的方式,快速完成转型,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传统产业转型既要依据自身优势,也要结合行业发展,所以,如何对并购标的进行选择,并购后的财务绩效如何,以及并购绩效所带来的启示,成为谋求转型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通过案例传统行业并购职业教育行业过程中所研究的重点。首先本文对开元仪器所处的制造业现状和并购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运用财务指标研究法,对比同行业均值,研究开元仪器的财务绩效是否得到提升,2017年以前,开元仪器财务指标表现较差,明显低于行业均值。2017年并购事件完成后,其营运、盈利、成长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是偿债能力有所下降。这种大幅度提升的增长态势并未得到良好的保持,2018年,财务指标的四个维度同比增长放缓。通过引用托宾Q值分析法,从未来发展角度评价财务绩效,外界投资者看好开元仪器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比研究并购前后的市场绩效,此次并购行为为公司股东带来了明显的超额回报。但并购后,职业教育业务,对企业来说还处于新生阶段,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需经历时间,业绩表现也尚待验证。从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来看,开元仪器基本完成并购的业绩目标。最后,对开元仪器后续发展提出建议,并从并购的绩效中获得启示,得出本文的结论与展望,希望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张运恺[6](2020)在《用异域想象反思十九世纪的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异托邦小说的文化社会阐释》文中研究指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习惯给爱伦·坡贴上“唯美”作家的标签。这一对坡的认识其实不够全面。他的作品内涵丰富,他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个体生命体验的思考用艺术手法隐藏在了文本世界的想象性建构之中。因此,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界越来越重视对坡作品的文化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重要意义的发掘,坡的形象也变得更为全面与立体。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论着全面对坡小说中的异域想象进行文化政治角度的阐释。本论文即从此处入手,围绕坡小说中的“异托邦”想象,来解读坡的异域表征所承载的对十九世纪美国社会的反思。本论文聚焦坡小说中的异域想象,其解读视角借鉴了福柯空间理论中的“异托邦”概念,同时也参考了文化批评、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理论。坡在他的小说中,所描绘出的空间符合福柯所总结归纳的“异托邦”形式。透过这些文本世界所构筑的奇异空间,坡对美国社会进行了时间与空间挪移的变形式刻画,在看似陌生的异域空间,对美国十九世纪的诸多问题,其中包括对殖民扩张、帝国建构、民主制度、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也更为客观的探讨。坡的这些讨论既紧紧联系他的时代语境,也有跨时代意义,对我们反思当下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与人性仍有可借鉴之处。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坡的作品中选择深具代表性的文本,以“异托邦”的不同形式为纲,对坡的异域想象进行文化政治性的阐释,揭示坡对美国社会的彼时痼疾与未来出路的思考。论文将分为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在对坡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坡小说中的“异托邦”书写的新意所在。在引入福柯的“异托邦”概念之后,对坡小说中的异域想象进行综合论述和分类梳理,继而阐明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框架。第二章对坡小说中的远征异托邦空间想象进行解读,选取了《瓶中手稿》、《裘力斯·罗德曼日记》和《凹凸山的故事》三篇小说,它们分别描绘了海洋远航、西部拓殖和殖民地时空穿越三种不同的空间跨越之旅,体现了坡对美国海外拓殖与贸易和对印第安人内部殖民的反思,表明了坡对美国继承欧洲帝国的海洋扩张野心的不安,对美国的西进运动带来的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对抗的担忧,以及对美国的印第安人政策中的殖民主义原罪的焦虑。第三章对坡小说中的时间异托邦空间想象进行解读,选取了《与一具木乃伊的谈话》、《未来之事》和《莫诺斯与尤拉的对话》三篇小说,它们分别通过借古讽今、借未来讽今以及死后反观生前世界的方式表达了坡对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彼时的美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但也深受着技术至上论、人的异化、消费主义的泛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流行、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心态等问题的困扰。坡在创作时间异托邦小说时,引入新的时间维度和空间距离,对美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传达了他对美国社会如何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关注。第四章对坡小说中的偏离异托邦空间想象进行解读,选取了《瘟疫王》、《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陷坑与钟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分别描绘了瘟疫隔离区、精神病院和监狱三个有别于日常空间的另类空间,体现着坡对十九世纪美国疫病管理机制、精神病治疗体系以及监狱惩罚体系中的生命政治机制的思考,坡在小说中揭露了权力与话语的联手运作是如何践踏着人类的生命基本权力,呼吁着人们关注病人、疯人和受监禁者的境遇,期待着美国对相关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第五章是结语。对论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坡的异托邦小说大多数看似发生在与十九世纪美国隔着遥远时间与空间距离的异质空间,但是,其想象的基底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与政治印痕,反映着坡所关注的十九世纪美国社会中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现代化进程、以及生命政治机制等重大议题。而他对这些议题的讨论所牵涉到的人与科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种族之间、国家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具有参考意义。
李锶宁[7](2020)在《基于DBN和支持向量机的车轴疲劳裂纹声发射信号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载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承载量也逐步提升。走行部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轴作为整个走行部的关键部分,它的运行工况直接决定了转向架的运行状态并影响着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的安全。然而在长期高强度的运行状态下车轴容易出现疲劳损伤而产生裂纹,当裂纹发展到一定的深度时则会发生冷切现象。因此,制定预案对机车车轴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更好的分析研究车轴声发射数据(Acoustic Emission,AE),遂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模型算法(Deep Belief Nets,DBNs)。本文首先介绍了DBN的基本原理与算法流程,接着针对影响网络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关于各项多元变量组合的重要结论。在对DBN在特征融合及提取的分析研究中,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降维处理,使得网络逐层提取效果在三维空间中可视化。在对采集融合的声发射信号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的过程中主要构建了两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混合算法EMD-DBN和DBN-SVM。前者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Tsallis能量熵对数据进行重构进而采用DBN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后者则直接使用DBN算法对数据进行特征融合和提取,再将处理完毕后的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并分类,通过与多种传统网络横向对比,结果发现DBN-SVM网络模型在处理混合信号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异性和较强的模式识别能力。接着构建DBN-SVR网络模型对识别出的裂纹AE信号分别进行时序预测和寿命回归分析。该模型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SVR)层替代DBN结构顶部的softmax层,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处理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再结合MSE和R2两项评估指标可以发现DBN-SVR模型时序预测效果较优与原始数据集样本基本吻合。在寿命预测中,对传统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指标进行改进优化得到车轴性能退化评估指标相对均方根值(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RRMS)和重构均方根值(ORRMS),依此得到裂纹扩展主要阶段并进行回归预测,通过与传统神经网络横向对比,结果表明DBN-SVR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崔聪慧[8](2020)在《产业关联与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协调发展是自“九五”计划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越高,意味着其产业之间越能形成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市场供需、产业合作、产业链等多种形式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约束的发展关系,从而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以,区域间的产业关联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测度和分析区域产业关联水平,进而分析区域产业关联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其一,运用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区市2001-2017年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表明,在分析时段内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程度较高。其中,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差异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变化的贡献最大。其二,基于投入产出表,使用产业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系数,分析产业关联的波及效应,考察区域产业关联水平。结果显示,全国及30个省区市(西藏除外)42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分析,发现全国及各省区市的产业关联水平均有所提高。其三,运用前述对区域产业关联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结果,研究产业关联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感应度系数对区域协调发展有显着的影响。从产业关联对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差异三方面的影响看,产业关联对于这三者的影响与产业关联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未表现出完全一致性,即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受到三者的共同作用,其中一个发挥作用并不能有效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要同时从三方面着手,不能顾此失彼。
宋哲琦[9](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晓飞[10](2020)在《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兴则国家兴,产业强则国家盛,文化产业发展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环节。政府、企业、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金融行业的支持不可或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反作用于金融业。文化金融将为国家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提供的有效支持。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为38737亿元,较2004年增长了10.3倍;2005-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实现了年均增长18.9%,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也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的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充足的金融资源,随着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IPO注册制和互联网金融的相继启动,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现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欠佳、文化产业本身高风险的特点、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量严重不足而致的文化产业融资约束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发挥金融推动作用,构建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受到融资的困扰,已经成为学者和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构建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探讨金融支持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安全的互动机理,以便于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微观基础,从而使政府政策的制定更为有效。文章从文化产业的基本涵义、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别从我国的财政文化支出、银行业、资本市场、债券融资、保险业、文化产业基金、担保机构及风险投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指出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现存的金融支持体系无法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金融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效应。包括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及对保护文化产业安全的效应。在对文化产业发展效应分析中,将数据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部分划分,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建立文化产业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与熵权法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安全效应。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金融业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保护文化产业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是本文的重点和归宿,文章在借鉴其他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金融支持体系并不完善,金融支撑文化产业作用不足,进而对该原因从组成要素及其职能界定的模糊、金融支持体系架构的不完善和政策与监管架构的不完善三方面记性分析。之后,探讨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构成要素,提出构建包括政府、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及企业自身在内的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在内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设计建立包括财政经费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投资公司、资本市场及风险投资在内的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为支撑的文化金融体系。最后,本文分别从政府政策、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用担保机制、社会化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二、九十年代我国仪器仪表科技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十年代我国仪器仪表科技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技能工资差距的研究起源与技能劳动力的界定 |
1.2.1 技能工资差距的研究起源 |
1.2.2 技能劳动力的二分法界定 |
1.2.3 技能劳动力的三分法界定 |
1.3 国际贸易与技能工资差距的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贸易与技能工资差距 |
1.3.2 外包与技能工资差距 |
1.3.3 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渠道研究 |
1.4 全文章节安排与内容简介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1.1 相对工资差距 |
2.1.2 稳态均衡条件 |
2.1.3 进出口交换比率 |
2.2 任务贸易理论 |
2.2.1 基准模型 |
2.2.2 离岸外包对工资影响的分解 |
2.3 李嘉图工作任务理论 |
2.3.1 基准模型 |
2.3.2 稳态均衡条件 |
2.3.3 常规任务替代型离岸外包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承接外包、要素市场扭曲改善与技能工资差距 |
3.1 理论分析框架 |
3.1.1 承接外包与要素市场扭曲改善 |
3.1.2 要素市场扭曲改善的行业异质性 |
3.2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3.2.1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
3.2.2 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测算 |
3.2.3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3.3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要素扭曲改善渠道检验 |
3.3.1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 |
3.3.2 基于低技术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异质性分析 |
3.3.3 稳健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承接外包、产品价格变动与技能工资差距 |
4.1 扩展的贸易外包模型 |
4.1.1 基准模型 |
4.1.2 承接外包的引入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 委托工资结构模型及其标准误偏误修正 |
4.3.1 委托工资结构模型介绍 |
4.3.2 委托工资法的标准误偏误修正 |
4.4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产品价格变动渠道检验 |
4.4.1 3SLS回归结果 |
4.4.2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承接外包、技术溢出与技能工资差距 |
5.1 扩展的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 |
5.1.1 基准模型 |
5.1.2 承接外包和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引入 |
5.2 数据说明与职业技能排序 |
5.2.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5.2.2 职业技能排序 |
5.3 多层线性模型的设定与结果分析 |
5.3.1 多层线性模型设定 |
5.3.2 分技能职业回归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内生性检验 |
5.4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技术溢出渠道检验 |
5.4.1 技术溢出渠道的引入 |
5.4.2 承接外包的技术溢出渠道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资分布视角下承接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 |
6.1 数据说明与典型化事实 |
6.1.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6.1.2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变动的典型化事实 |
6.2 基于极化指数的承接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 |
6.2.1 承接外包对多极极化指数的影响 |
6.2.2 承接外包对两极分化指数的影响 |
6.2.3 离岸外包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两极分化指数的影响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承接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组间与组内异质性分析 |
6.3.1 组间效应:随机截距多层线性回归 |
6.3.2 组内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变动的作用途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制造业高端化相关研究 |
2.1.2 价值链相关研究 |
2.1.3 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制造业高端化相关研究 |
2.2.2 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制造业高端化的基本内涵 |
3.2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3.2.1 工业化阶段理论 |
3.2.2 价值链和微笑曲线 |
3.2.3 创新相关理论 |
3.2.4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3.2.5 生命周期理论 |
3.2.6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系 |
3.3 制造业高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
3.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2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3.4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3.4.1 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
3.4.2 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制 |
3.4.3 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
3.4.4 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及其高端化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4.1.1 总体发展状况 |
4.1.2 分行业发展状况 |
4.1.3 装备制造业状况 |
4.2 制造业高端化影响因素的发展现状 |
4.2.1 创新能力 |
4.2.2 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情况 |
4.2.3 产业集聚状况 |
4.2.4 城镇化水平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水平及其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水平测度 |
5.1.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5.1.2 熵值法评价模型建立 |
5.1.3 高端化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5.2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效应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2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5.2.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影响因素的数理分析 |
6.1.1 创新能力的影响 |
6.1.2 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影响 |
6.1.3 产业集聚的影响 |
6.1.4 城镇化的影响 |
6.2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2.1 制造业高端化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7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国际比较 |
7.1 国外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现状及经验 |
7.1.1 国外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现状 |
7.1.2 国外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经验 |
7.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8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
8.2.2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8.2.3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
8.2.4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并购相关文献综述 |
1.2.2 跨行业并购相关文献综述 |
1.2.3 跨行业并购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跨行业并购 |
2.1.2 财务绩效的内涵 |
2.1.3 财务绩效研究的内容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财务协同效应理论 |
2.3 财务绩效研究方法 |
2.3.1 事件研究法 |
2.3.2 财务指标分析法 |
2.3.3 托宾Q比率分析法 |
第3章 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基本情况 |
3.1 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特征 |
3.1.1 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
3.1.2 制造业行业特征 |
3.2 跨行业并购企业概述 |
3.2.1 开元仪器概述 |
3.2.2 上海恒企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概述 |
3.2.3 中大英才网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概述 |
3.3 跨行业并购过程 |
3.4 跨行业并购动因 |
3.4.1 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 |
3.4.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 |
3.4.3 恒企教育计划上市 |
3.4.4 恒企教育与中大英才行业互补 |
第4章 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的财务绩效分析 |
4.1 基于财务指标法财务绩效分析 |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4.1.2 营运能力分析 |
4.1.3 偿债能力分析 |
4.1.4 成长能力分析 |
4.2 基于托宾Q的财务绩效分析 |
4.3 市场绩效分析 |
4.3.1 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的短期市场绩效分析 |
4.3.2 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的长期市场绩效分析 |
4.4 业绩完成情况分析 |
第5章 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绩效的建议与启示 |
5.1 巩固跨行业并购成果的相关建议 |
5.1.1 跨行业并购注重维护股东利益 |
5.1.2 避免业务模式大规模扩张 |
5.1.3 加快财务整合,提升经营绩效 |
5.1.4 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 |
5.2 并购绩效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用异域想象反思十九世纪的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异托邦小说的文化社会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爱伦·坡研究国外文献综述 |
1.2 爱伦·坡研究国内文献综述 |
1.3 福柯的“异托邦”概念综述 |
1.4 爱伦·坡小说中的异托邦想象 |
第二章 远征异托邦:反思美国殖民与帝国扩张 |
2.1 航海异托邦中的帝国想象:《瓶中手稿》 |
2.2 西进异托邦中的拓殖之路:《裘力斯·罗德曼日记》 |
2.3 穿越异托邦中的殖民与帝国镜像:《凹凸山的故事》 |
第三章 时间异托邦:反思美国现代化进程 |
3.1 餐桌和书房/解剖台上的借古讽今:《与一具木乃伊的谈话》 |
3.2 未来热气球上的借未来讽今:《未来之事》 |
3.3 在永恒之墓中反观历史:《莫诺斯与尤拉的对话》 |
第四章 偏离异托邦:反思美国的生命政治机制 |
4.1 瘟疫异托邦中的疾病书写:《瘟疫王》 |
4.2 精神病院异托邦中的疯癫与理性:《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 |
4.3 监狱异托邦中的规训隐喻:《陷坑与钟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DBN和支持向量机的车轴疲劳裂纹声发射信号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经验模态分解在故障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
1.3.3 BP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
1.3.4 支持向量机在故障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
1.3.5 深度置信网络在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经验模态分解EMD的相关原理 |
2.3 极限学习机ELM的相关理论 |
2.4 支持向量机SVM的相关理论 |
2.4.1 统计学概述 |
2.4.2 支持向量分类原理 |
2.4.3 支持向量回归原理 |
2.4.4 支持向量机优化算法 |
2.5 神经网络BP的相关理论 |
2.6 深度置信网络DBN的相关理论 |
2.6.1 受限玻尔兹曼机RBM |
2.6.2 深度置信网络模型 |
2.6.3 Softmax分类器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验模态分解与特征提取 |
3.1 引言 |
3.2 声发射信号实验数据分析研究 |
3.2.1 声发射实验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分析研究 |
3.3 经验模态分解 |
3.3.1 经验模态分解的参数设置 |
3.3.2 数据经验模态分解结果分析 |
3.3.3 Tsallis能量熵数据重构 |
3.4 深度置信网络基本参数设定 |
3.4.1 网络层数及节点数选择 |
3.4.2 迭代次数及学习率选择 |
3.5 DBN对信号的特征提取 |
3.5.1 DBN对混合信号的特征提取 |
3.5.2 DBN对单一信号的特征提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轴声发射信号分类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数据采集 |
4.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深度置信网络的车轴声发射信号识别研究 |
4.3.1 EMD-DBN网络模型的构建 |
4.3.2 数据预处理及特征分析 |
4.3.3 模型结果分析 |
4.4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车轴声发射信号识别研究 |
4.4.1 DBN-svm网络模型的构建 |
4.4.2 特征提取及分类结果分析 |
4.5 各网络结构对车轴疲劳裂纹声发射信号识别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车轴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测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DBN-SVR网络模型的构建 |
5.3 基于DBN和 SVR的车轴疲劳裂纹扩展及寿命预测分析 |
5.3.1 车轴裂纹时域信号预测及分析 |
5.3.2 车轴疲劳裂纹寿命预测分析研究 |
5.4 四种网络结构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产业关联与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框架结构 |
1.3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关联相关理论 |
2.1.2 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衡量及演变 |
2.2.2 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4 简要评述 |
3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分析 |
3.1 区域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及方法 |
3.2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区域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 |
4 产业关联水平测度及分析 |
4.1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4.1.1 投入产出表的含义 |
4.1.2 投入产出模型 |
4.2 产业关联的测度指标 |
4.1.1 区域产业感应度系数 |
4.1.2 区域产业影响力系数 |
4.3 产业关联水平测度及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全国42个产业关联分析 |
4.3.3 各省区市42个产业关联分析 |
5 产业关联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计量模型及数据处理 |
5.1.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面板模型的选择 |
5.2.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 结论及政策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清单 |
致谢 |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10)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文化的涵义及其层次 |
2.1.2 文化产业的内涵 |
2.1.3 文化产业的分类 |
2.1.4 文化产业的融资约束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产业安全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文化产业的研究综述 |
2.3.2 文化产业安全的研究综述 |
2.3.3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研究综述 |
3 我国文化产业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
3.1.2 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比较 |
3.2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3.2.1 文化产业的政府财政支持现状分析 |
3.2.2 文化产业的社会资本支持现状分析 |
3.3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财政税收投入的有限性与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 |
3.3.2 政府制度的制约机制与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的矛盾 |
3.3.3 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性使得中小文化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
3.3.4 风险投资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
3.3.5 资本市场对文化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限制 |
4 金融支持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效应分析 |
4.1 金融支持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4.1.1 我国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2 基于区域差异性的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3 我国金融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
4.2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的效应分析 |
4.2.1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效应的理论分析 |
4.2.2 文化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3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与数据采集 |
4.2.4 文化产业安全的实证评价分析 |
4.2.5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 |
5 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基于部分国家的经验与借鉴 |
5.1 美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5.1.1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保证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
5.1.2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
5.1.3 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
5.2 日本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5.2.1 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资本支持 |
5.2.2 社会多渠道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
5.2.3 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 |
5.2.4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直接融资 |
5.3 韩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5.3.1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促进金融业支持文化企业 |
5.3.2 金融业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 |
5.3.3 社会资本通过多渠道支持韩国文化产业 |
5.4 启示与借鉴 |
5.4.1 政府在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5.4.2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 |
5.4.3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
5.4.4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6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设计 |
6.1 我国金融支撑文化产业作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
6.1.1 金融支持体系组成要素及其职能界定的模糊 |
6.1.2 金融支持体系运行架构的不完善 |
6.1.3 金融支持政策与监管架构的不完善 |
6.2 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构成要素 |
6.2.1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交易主体 |
6.2.2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组成要素 |
6.3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设计 |
6.3.1 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3.2 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3.3 资本市场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3.4 风险投资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4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与监管架构设计 |
6.4.1 货币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
6.4.2 金融监管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
6.4.3 财政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
6.4.4 构建连接各项文化金融各项政策的协调和信息反馈机制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九十年代我国仪器仪表科技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D]. 刘廷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研究[D]. 王文佳. 辽宁大学, 2021
- [3]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5]开元仪器跨行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D]. 吴庆庆. 沈阳大学, 2021(06)
- [6]用异域想象反思十九世纪的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异托邦小说的文化社会阐释[D]. 张运恺.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7]基于DBN和支持向量机的车轴疲劳裂纹声发射信号分析研究[D]. 李锶宁.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8]产业关联与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分析[D]. 崔聪慧. 暨南大学, 2020(04)
-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10]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刘晓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