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受消费者检验,提高新产品知名度——武汉市1990年工业新产品展评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付丽琴[2](2016)在《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认为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其发展水平和先进程度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与国防实力,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问题,一方面大部分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依靠进口,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没有保障,另一方面低端设备产能过剩,库存居于高位,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日益严峻,不仅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双重挤压,同时也受到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出现一些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同时大规模网民及其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购物习惯、日益完善的政策环境等都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研究总结和发现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进而提高其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梦。按照总(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分(动力机制、传导机制、组织模式)——总(建议对策)的分析框架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第三章分别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和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分析发现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具有如下特点: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主体、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向供应链协同管理和客户管理发展。对我国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分别从政策及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表明政府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以及法律规范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分析表明我国已培养起一批网络购物用户,全国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已具备电子商务的意识,我国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环境正在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分析表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电子商务示范评选活动促进了我国各地电子商务的普遍发展,但各地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目前处于领先水平;技术环境分析表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但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认识水平低、应用深度不够、需要组织模式创新等问题。第二,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动力机制的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扩大本土市场规模,总体上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本文采用互联网普及率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交叉项来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第四章利用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显着提高我国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在控制变量中,总体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职工人数对装备制造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正。第三,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认为电子商务从两个方面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统一大市场,使得我国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使得我国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本文采用层次法和熵权法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1年装备制造业7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算。总体来看产业要素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50%左右,电子商务的市场要素为30%左右,环境要素为20%左右。第四,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第六章选取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目前比较成功的黎明重工与海尔集团进行案例分析,这两家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走在我国其它装备制造企业的前列,分别被评为河南省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这两家企业的个案分析表明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围绕“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主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开展研究:第一,产业层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第二,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是什么?第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以实现转型升级?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的立足点,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分别从传导机制和组织模式创新方面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强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深化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基于这三个问题,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个:第一,针对第一个问题提出电子商务革命的观点,并从产业层面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基于委内瑞拉演化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和苏塞克斯大学研究员卡萝塔·佩蕾丝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我国正在经历一场电子商务革命。本文采用互联网普及率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交叉项来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显着提高了我国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利税总额。第二,针对第二个问题研究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并测算电子商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中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定义为: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关键技术控制权、并由关键技术决定的的装备制造产品的价值实现。电子商务从两个方面提高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统一大市场,使得我国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使得我国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本文系统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主体,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模型,提出从自主创新产业要素、市场要素与环境要素三个方面来评价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针对第三个问题提出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的观点。网络组织模式既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网络化,即在企业内部压缩中间层级,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也包括企业之间建立基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本文选取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目前比较成功的黎明重工与海尔集团,这两家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组织模式变革,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性企业。对黎明重工、海尔集团网络组织模式的案例分析表明线上支付并不是判断影响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企业能否建立与电子商务信息流相匹配的网络组织模式从而将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董新平[3](2012)在《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文中认为物联网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疲软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成长烦恼为物联网的形成创造了内在需求,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更是为物联网的快速成长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为了促进物联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从国家利益出发,对其进行了科学的战略布局。国内对物联网研究的起步较晚,在对物联网内涵外延、成长进程、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尚不成熟,却已经发动了一系列资源动员活动和地方产业布局,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系统地研究国内外物联网相关理论和产业成长基本理论,分析物联网产业成长机理,探索物联网产业成长规律,将有助于推进物联网产业理论的完善进步,也有利于我国物联网行业管理者科学决策。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现代信息产业。但是物联网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产业,它不仅有涉及传感识别设备、网络通讯设备、应用系统设备等实物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也有属于通讯渠道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专业服务等的服务产业,或者精神产业;不仅有物联网技术本身新创造、新添加产品的“狭义”产业部分,也有应用延伸到其他产业中新增的“融合”产业部分。由于物联网有着复杂的产业内涵外延,因此,物联网产业成长机理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产业理论、核心企业理论、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基础理论交叉的结果之上的。与其它产业一样,物联网产业也有成长发展演进的过程,但物联网产业在成长背景、动力源泉、成长过程等方面与其它产业有所不同。物联网的价值创造在于创新了人与物的沟通方式、能获取真正的原始数据、促进管理过程透明化、降低沟通交易成本,其价值创造过程主要表现为促进数据获取简单化、促进生产过程和管理的自动化、提升客户服务层次。物联网的应用价值则主要表现为让物体具有智慧、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物联网产业链的成长是产业成长的关键。物联网产业链具有链长、技术主导、应用驱动、关联性强等方面特征。物联网产业链结构主要包括感应芯片及核心器件研发者、网络通讯服务商、系统集成服务商、软件及智能信息系统开发商、感知末端及通讯设备制造商、专业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客户等七个主要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感应芯片及核心器件研发、系统集成服务商,前者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后者在复杂链条的商业模式创新上有非常高的要求。可从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形成机理等视角对物联网产业链的成长机理进行综合诠释,并通过产业链细化分工与协同决策模型进行论证。物联网产业具备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并且具有很高的集群化倾向。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主要受市场、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环境、政府规制、特定性知识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成长的生命周期分为萌芽期、成形期、加快发展期、成熟发展期、衰落期等五个阶段。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可从理论基础、成长条件、现实案例等视角进行诠释,也可以通过构建集聚因子模型和logistic增长模型进行实证论证。研究物联网产业的成长是为了探索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成长战略。从物联网产业成长机理理论和我国产业发展进程看,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应选择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路径。该战略路径以物联网产业成长生命周期为主线,以产业成长中资源作用机制为动力,以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为作用内容,可加快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步伐。
艾险峰[4](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研究说明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金星[5](2010)在《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 ——基于企业技术和规模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企业合作创新的浪潮,而进入八十年代后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合作创新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理论和经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准确地理解合作创新具有深远的政策意义,合作研发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且也可能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的势力;另一方面,原有的企业理论无法解释合作创新,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合作研发,分享研发成果,将会削弱它的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参与到对它的探索上来,使合作创新成为目前研究与开发经济学(the economicsof R&D)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企业合作创新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业分布非常不均衡,它主要发生在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中。二是企业规模与合作创新呈现出“U”型关系。这说明:一方面合作创新与技术种类有关,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显着的兼容性特征,为了与其他企业产品达到兼容的效果,企业必须与他们分享研发成果,进而影响企业合作研发策略;另一方面合作创新还受企业规模的影响,但是隐藏在它背后的因素是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企业知识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文献强调知识的显、隐性特征对合作研发的影响。这种分析将企业合作研发看成不受其他企业行为影响的个体最优化决策,但是,事实上合作研发更多的是一种企业间策略的互动。因而,应在博弈论的框架下,将企业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结合起来分析。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理论研究中主要使用博弈论方法,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仿真、案例和计量方法。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首先,根据现实经济现象归纳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它主要发生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二是企业规模与合作创新呈现出“U”型关系。接着,将其抽象为在企业技术和规模两个视角下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这一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比较研究标准导向型技术各种创新模式的绩效,分析绩效差异的成因。并考察不同规模企业合作创新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最后,在比较美、日、中三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企业技术视角看,企业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是由行业固有的技术特征决定的,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取决于行业的研发难度和网络效应。从企业规模视角看,不同规模企业选择不同的最优合作研发投入比例根源于企业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的差异。前者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作用机制有三个:产品差异化效应、技术吸收率效应和绝对成本优势效应;后者的作用机制包括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利润效应。与美、日两国的技术创新政策相比,我国的政策应更准确地把握政策颁布和推行的时机,加强政策鼓励对象的正对性,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两类高技术企业的合作研发,他们分别是研发兼容性技术的企业与同时开展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的不同规模企业。在研究视角方面,以研发成果扩散者的立场,将信息分享决策融入合作研发模型,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企业合作研发与信息分享决策的相互作用;从企业知识基础结构这一崭新的视角出发分析它和产品市场结构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有利于刻画这两个内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在实证研究方法方面,以上市公司年报的数据为依据,探索了一个计算企业合作研发投入和独立研发投入的新方法,设计了一个以专利信息为基础测量企业知识基础结构的新指标——知识离散度,构建了反映合作研发投入比例、企业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之间关系的线性计量模型。这些研究在理论上既增进了对信息分享与合作研发的关系、技术溢出水平的决定因素及他们对合作研发绩效影响的理解,又以知识基础结构和市场竞争环境为切入点增进了对企业研发投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揭开了不同规模企业合作研发费用比例为何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神秘面纱。在实践上,对于我国企业摆脱技术落后、利润薄弱、下一轮研发缺少足够的资金、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加快自主创新,实现赶超行业内的领先者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杜利[6](2008)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使我国职业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总体看,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十分薄弱,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数以亿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应继续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既需要一大批职业教育的身体力行者,又需要一大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者,以共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深化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不断巩固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发挥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特殊作用。本文沿着基本理论、运行机理、发展模式、评价方法、实证研究的技术路径,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手段,围绕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系统论、需求层次论、产教结合理论、产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些理论在本文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三章为职业教育及其影响因素。前二节主要论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内涵、分类、特点及功能等,指出职业教育是运用专门学校或职业培训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职前教育、职中提高和职后培训,以传授专门职业或职业群需要的文化知识、基本理论、专门技能和劳动态度,以培养初、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就业教育。第三节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五个因素,即政府因素、工业化因素、社会转型因素、学习型社会因素及职业院校因素。第四章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在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几千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具有历史悠久、发展曲折、产生了一些职业教育理论及思想、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等四个发展特征。概述了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四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从七个维度进行了中外职业教育发展特征的比较。最后论述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四大趋势。第五章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机理。系统论述了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体系等主要内容。在互动机理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三种互动机理模型:协同性模型、适应性模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未来15年的发展总目标及其两阶段发展目标。在管理体制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三级多元管理体制。在发展路径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将沿着自然形态职业教育、学校形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多元驱动职业教育的四阶段路径发展。在支持体系上,提出了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多元化投入体系、职业资格评估体系、多元化办学体系、教师能力提高体系等五方面是支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第六章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四种发展模式:师徒制模式、学校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四元驱动模式。第七章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在论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由46个评价指标构成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四种定量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拉开档次法、对应分析法。第八章为武汉制药产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在分析武汉制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制药产业发展的五个特点。在概述了武汉制药产业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鱼刺图”分析了武汉制药产业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对武汉制药产业“十一五”的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章最后从五个方面对四元驱动模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四元驱动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第九章为全文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文主要分析和论述的问题,提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指出了今后继续研究的展望。对上述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论述,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柴寿升[7](2008)在《休闲渔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我国乃至世界渔业经济发展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人们的闲暇时间随之增加,“休闲”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休闲渔业是对传统渔业的突破,是对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在渔业资源锐减情况下渔业发展的一条新路,是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休闲渔业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休闲思想、西方学者的休闲价值理论以及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产业演化与升级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发展休闲渔业可有效提高渔业的比较效益并促进渔业资源的保护和优化,为渔民的转产转业提供可靠出路,从而有利于推进渔区渔村的环境整治和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此外,还可以大大丰富休闲活动的内容,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将极大地拓展人们的旅游空间,缓解由于超载造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的破坏,最终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区域旅游产品的结构体系,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休闲渔业是传统渔业的延伸,它脱胎于传统渔业,和传统渔业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休闲渔业是从休闲与旅游的角度开发传统渔业资源,使传统渔业资源为休闲和旅游服务,因此和传统渔业又存在显着的区别,两者在产业内涵、发展历史、消费主体、社会功能、活动主体、产业性质、市场依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休闲渔业资源是休闲渔业开发的物质基础,它具有区域性与不可移动性、可重复使用性、发展变化性、多样性与渔文化的衍生性等特征,具备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和生态服务的功能。按照资源要素的属性,休闲渔业资源可以分为自然休闲渔业资源和人文休闲渔业资源,按资源功能具体表现为“游、娱、食、住、购、行”等六大产业要素。建立评估模型,对休闲渔业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综合开发评价,是全面认识休闲渔业资源及其价值和开发的前提。休闲渔业的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客源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资金和技术条件等。为提高休闲渔业开发的合理性,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强调比较优势、追求总体效益以及多样性、参与性、科学性和整体开发的原则。休闲渔业产品的开发模式可分为娱乐(竞技)渔业、旅游观光渔业、展示观赏渔业、渔业节庆等四大方面;开发程序包括确定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的制定与评价、具体项目设计、项目的实施和经营管理等五个环节。作为一种融合休闲特色的市场,休闲渔业的经营主体由市场客体——产品、服务的内容与特点决定。休闲渔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是渔民及其合作组织,在经营模式上大体可划分为自主经营、初步合作、统分结合三个阶段;休闲渔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包括邻近都市的市民、外来游客及本地居民三大类。休闲渔业的市场开发与经营必须选准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打造休闲渔业品牌,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宣传推销。休闲渔业的开发,必须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主体功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同时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从中外对比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在休闲渔业管理方面的工作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当前在对国外休闲渔业的发展研究中,美国高效的管理手段、日本的科技领先、澳大利亚的海洋法制建设和依法管理、欧洲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中国的休闲渔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开发,目前中国的休闲渔业产品结构日趋完善,在空间布局上海陆并举,开发效益极为显着。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张淼[8](2008)在《我国风险投资的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风险投资的决策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提出了若干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论文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风险投资决策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对风险投资、投资决策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风险投资的特点和运作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支持;同时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风险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2.国际经验考察和我国风险投资决策现状分析。在介绍和比较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风险投资决策模式之后,描述和分析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现状、影响风险投资的因素、现行的决策方法,指出我国尚缺少一种能够把理论的指导、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可操作性三者合理结合在一起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3.构建风险投资的决策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借鉴风险管理理论,重新设计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在数据支持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借鉴企业信用评级理论、模糊数学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风险企业资信评级模型和模糊综合分析法,实现了决策方法对于风险企业的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制定后期的管理方案。最后对决策方法进行了实际验证。
罗元青[9](2006)在《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竞争使市场经济成为目前为止最富有效率的经济制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力”自然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是一国在该产业范围内各个企业竞争力综合起来形成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力的合成”过程,其中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各企业的关系,即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由于传统条块分割体制的制约,加之我国企业市场经验的不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过度竞争、质量技术水平低、财务状况差等问题成为我国大多数竞争性产业的共同表现。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组织环境,培育产业组织能力,进而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论文的内容结构本文是以产业组织这一中观视角对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原因在于:产业组织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最直接的外部环境,产业竞争力实质是产业组织能力的市场体现。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与竞争力理论。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力理论进行梳理,进一步去拓展产业组织理论、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揭示产业组织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以下考虑,选取汽车产业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一是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综合体现,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二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变迁的历史。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所体现出的竞争——竞合的过程,不同汽车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践效果,以及不同组织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竞争力,正是产业组织视角所关注的问题。三是我国汽车产业目前还属于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探讨如何培育我国汽车产业的“自组织”能力,提高产业政策的“被组织”效应,促进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
陈峰[10](2005)在《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物料供应商关系选择策略》文中指出在20 世纪下半叶,采购的作用和影响稳步提高,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中对采购活动的兴趣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当今的成功企业把采购看作一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和细分,以及供应链观念的深入和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经营不再是独立的、稳定的个体。企业的经营者在作决策时,考虑的范围逐渐延伸,不仅仅是向供应链的前端延伸,同时向供应链的后端(销售)延伸。本文通过分析采购职能和地位的演变历程,介绍了现有的采购策略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理论,以及对企业的产品组合的战略中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的分析,找出不同的寿命周期对生产制造原料的不同要求。寻找产品策略和采购策略的联系,并对采购策略进行调整,试求找到一种可操作的供应商关系管理选择模型来平衡供应与营销的关系,避重就轻地减少采购风险对企业的战略影响。本文提出的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物料供应商关系组合模型,在爱家公司的供应商管理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分析了爱家公司的行业特点、原有的供应商关系,以及改进关系后的效果,证明该模型是适合公司的发展需要的。然而,作为采购管理者,我们深深地明白,采购工作还受行业特点、产品的技术含量、企业文化与理念、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接受消费者检验,提高新产品知名度——武汉市1990年工业新产品展评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受消费者检验,提高新产品知名度——武汉市1990年工业新产品展评会(论文提纲范文)
(1)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
一、妇女谋生自养 |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
一、化妆品的进口 |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
一、经营分流 |
二、巧妙推销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
三、大卖“国货” |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电子商务 |
1.2.2 装备制造业及其转型升级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3.1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
1.3.2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 |
1.3.3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研究 |
1.3.4 综合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1.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概述 |
2.1.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在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
2.2 创新理论 |
2.2.1 创新理论概述 |
2.2.2 创新理论在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
2.3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
3.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分析 |
3.1.1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应用主体 |
3.1.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模式具有多样化特点 |
3.1.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向供应链协同管理和客户管理方向发展 |
3.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分析 |
3.2.1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 |
3.2.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经济环境分析 |
3.2.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技术环境分析 |
3.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
3.3.1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认识水平较低 |
3.3.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度不够 |
3.3.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还需要组织模式创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分析 |
4.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4.1.1 电子商务具有羊群效应 |
4.1.2 电子商务具有零边际成本特点 |
4.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
4.2.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分析 |
5.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
5.1.1 电子商务使得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 |
5.1.2 电子商务使得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 |
5.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
5.2.1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5.2.2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3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分析 |
6.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理论分析 |
6.1.1 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网络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
6.1.2 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网络化的运行提供保障 |
6.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6.2.1 电子商务促进黎明重工组织网络化的案例分析 |
6.2.2 电子商务促进海尔集团组织网络化的案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相关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
1.1.2 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
1.1.3 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研究述评 |
1.3.2 产业成长理论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特色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物联网的概念、价值创造及对信息相关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
2.1 物联网的概念 |
2.1.1 物联网的概念 |
2.1.2 物联网与相关概念 |
2.1.3 物联网概念的三层结构 |
2.2 物联网的价值创造 |
2.2.1 物联网的价值创造原理 |
2.2.2 物联网的价值创造类型 |
2.2.3 物联网价值创造的表现形式 |
2.3 物联网的出现对信息相关理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2.3.1 物联网的出现对信息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2.3.2 物联网的出现对信息经济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2.3.3 物联网的出现对情报学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3 物联网产业及其成长 |
3.1 物联网产业的界定 |
3.1.1 广义的物联网产业 |
3.1.2 狭义的物联网产业 |
3.2 物联网产业的成长现状 |
3.2.1 国外成长现状 |
3.2.2 国内成长现状 |
3.3 物联网产业形成的理论诠释和生命周期 |
3.3.1 物联网产业形成的理论诠释 |
3.3.2 物联网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
3.4 物联网产业的特征、成长趋势及应用 |
3.4.1 物联网产业的特征 |
3.4.2 物联网产业的成长趋势 |
3.4.3 物联网产业的应用 |
4 物联网产业链的成长及模型 |
4.1 理论基础 |
4.1.1 产业链理论的流派 |
4.1.2 产业链的成长机理 |
4.2 物联网产业链的结构 |
4.2.1 物联网产业链的价值结构 |
4.2.2 物联网产业链的技术结构 |
4.2.3 物联网产业链的企业结构 |
4.3 物联网产业链的成长机理 |
4.3.1 物联网产业链成长的动力机制 |
4.3.2 物联网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
4.3.3 物联网产业链成长的机理模型 |
4.4 物联网产业链的协同决策模型 |
4.4.1 基础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4.2 结果分析 |
5 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及模型 |
5.1 理论基础 |
5.1.1 产业集群理论的流派 |
5.1.2 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 |
5.2 物联网是否适合产业集群的方式存在问题探讨 |
5.2.1 基于传统经济理论的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
5.2.2 新经济条件下的物联网能形成产业集群的理由考察 |
5.3 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阶段特征及方式 |
5.3.1 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的阶段特征 |
5.3.3 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的主体介入方式 |
5.4 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 |
5.4.1 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的理论诠释 |
5.4.2 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的条件分析 |
5.4.3 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 |
5.5 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模型 |
5.5.1 基于集聚因子模型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有效性评价 |
5.5.2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物联网产业集群种群生态 |
6 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战略 |
6.1 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模型 |
6.2 基于政府推动的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战略 |
6.2.1 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物联网及其产业技术路线图 |
6.2.2 制定实施高规格的物联网国家标准规范 |
6.2.3 发动创新要素向物联网及其产业领域聚集 |
6.2.4 分析制定全面的物联网行业治理规则措施 |
6.3 基于市场拉动的我国物联网产业成长战略 |
6.3.1 层次化开发物联网应用市场 |
6.3.2 实施分阶段的商业模式策略 |
6.3.3 推进企业核心能力培育 |
6.3.4 创新应用业务模式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中的不足 |
7.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 ——基于企业技术和规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高技术、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企业 |
1.2.2 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 |
1.2.3 合作创新、独立创新和研发外包 |
1.2.4 知识、技术知识和知识基础结构 |
1.2.5 绩效和企业合作创新绩效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关于企业合作创新的文献综述 |
2.1 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 |
2.1.1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合作创新动机 |
2.1.2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合作创新动机 |
2.1.3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合作创新动机 |
2.1.4 简要评价 |
2.2 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 |
2.2.1 信息对称时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 |
2.2.2 信息不对称时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 |
2.2.3 简要述评 |
2.3 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 |
2.3.1 合作创新对研发投资的影响 |
2.3.2 合作创新对企业产品市场势力的影响 |
2.3.3 合作创新对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
2.3.4 国内学者对合作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 |
2.3.5 简要述评 |
2.4 企业合作创新的经验研究 |
2.4.1 合作创新的动机 |
2.4.2 合作创新的绩效 |
2.4.3 技术溢出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 |
2.4.4 简要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技术视角下的理论研究 |
3.1 信息技术行业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发展回顾 |
3.1.1 合作创新日趋频繁 |
3.1.2 合作创新模式的演变 |
3.2 标准导向型技术的含义和创新模式 |
3.2.1 标准导向型技术的含义 |
3.2.2 技术创新模式和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 |
3.2.3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的优、劣势 |
3.3 标准导向型技术合作创新与独立创新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信息分享的外部性 |
3.3.1 基本模型 |
3.3.2 博弈均衡解 |
3.3.3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绩效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技术视角下的仿真与案例研究 |
4.1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仿真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研发难易程度与创新模式的绩效 |
4.2.2 网络效应与创新模式的绩效 |
4.3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
4.3.1 案例研究说明 |
4.3.2 完全的研发竞争:CPU的研发竞争 |
4.3.3 纯粹的合作研发:VLSI联盟、龙芯产业联盟和计算机系统结构 |
4.3.4 专利联盟:GSM联盟和TD-SCDMA联盟 |
4.3.5 带专利池的合作研发:AVS联盟和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 |
4.3.6 案例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规模视角下的理论研究 |
5.1 经验事实、主要分析内容和分析角度 |
5.1.1 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的合作研发投入比例:几个经验事实 |
5.1.2 企业规模、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 |
5.2 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因素 |
5.2.1 知识基础结构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 |
5.2.2 产品市场结构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 |
5.2.3 知识基础结构与产品市场结构的相互作用 |
5.3 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决策及影响机制: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 |
5.3.1 基本模型:企业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 |
5.3.2 扩展模型一:知识基础结构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5.3.3 扩展模型二:技术溢出、产品市场结构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规模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分析内容说明 |
6.2 样本选择和中国研发合资企业概况 |
6.2.1 样本行业与企业说明 |
6.2.2 变量设定与描述 |
6.2.3 近五年我国研发合资企业的现状 |
6.3 企业规模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统计分析 |
6.3.1 企业规模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6.3.2 企业规模与知识基础结构、产品市场结构 |
6.4 企业知识基础结构、产品市场结构和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6.4.4 计量模型构建 |
6.4.5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美、日、中三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 |
7.1 美、日、中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政策及其比较 |
7.1.1 鼓励企业独立创新的政策 |
7.1.2 鼓励企业合作创新的政策 |
7.1.3 三国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政策的比较 |
7.2 美、日、中鼓励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及其比较 |
7.2.1 鼓励企业独立创新的政策 |
7.2.2 鼓励企业合作创新的政策 |
7.2.3 三国鼓励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创新政策的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
附录 |
附录一 第三章中命题的证明 |
附录二 样本企业及其所在行业 |
附录三 样本企业组建的研发合资企业概况 |
附录四 信息技术业和医药制造业专利赋值 |
附录五 样本企业专利的赋值 |
附录六 样本企业的知识离散度 |
附录七 样本企业所在行业的H指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6)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论 |
2.2 需求层次论 |
2.3 产教结合理论 |
2.4 产业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职业教育及其影响因素 |
3.1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3.2 职业教育的功能 |
3.3 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
4.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 |
4.2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 |
4.3 职业教育发展特征的中外比较 |
4.4 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机理 |
5.1 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 |
5.2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
5.3 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
5.4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 |
5.5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
6.1 师徒制模式 |
6.2 学校教育模式 |
6.3 校企合作模式 |
6.4 四元驱动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 |
7.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2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7.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汉制药产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 |
8.1 武汉制药产业的现状 |
8.2 武汉制药产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8.3 "十一五"武汉制药产业职业教育的定量分析 |
8.4 四元驱动模式在武汉制药产业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7)休闲渔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社会快速步入“休闲时代” |
1.1.2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1.1.3 我国传统渔业面临诸多难题 |
1.1.4 “三农”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休闲渔业研究进展 |
1.3.2 国内休闲渔业研究进展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学术构想及思路 |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休闲产业及相关理论 |
2.1 休闲与休闲产业 |
2.1.1 休闲溯源 |
2.1.2 休闲产业、休闲经济及其内涵与功能 |
2.1.3 休闲时代及其主要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的休闲思想 |
2.2.2 西方学者的休闲价值理论 |
2.2.3 休闲与休闲产业的经济学理论解析 |
3 休闲渔业基本理论简析 |
3.1 休闲渔业的内涵与特点 |
3.1.1 休闲渔业的内涵界定 |
3.1.2 休闲渔业的基本特点 |
3.2 休闲渔业的产生与发展 |
3.2.1 休闲渔业的产生历程 |
3.2.2 现代休闲渔业的发展背景分析 |
3.3 休闲渔业的开发价值分析 |
3.3.1 对渔业与海洋产业的价值 |
3.3.2 对旅游业和休闲产业的价值 |
3.4 休闲渔业与传统渔业的比较研究 |
3.4.1 休闲渔业和传统渔业的共性 |
3.4.2 休闲渔业和传统渔业的区别 |
3.4.3 休闲渔业和传统渔业的联系 |
4 休闲渔业资源分析与评价 |
4.1 休闲渔业资源分析 |
4.1.1 休闲渔业资源的内涵界定 |
4.1.2 休闲渔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
4.1.3 休闲渔业资源的功能分析 |
4.1.4 休闲渔业资源的分类研究 |
4.2 休闲渔业资源的价值评价 |
4.2.1 休闲渔业资源评价的基本目的 |
4.2.2 休闲渔业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
4.2.3 休闲渔业资源价值评价的主体内容 |
4.2.4 休闲渔业资源价值评价的重要意义 |
4.2.5 休闲渔业资源价值评价的基本技术 |
4.2.6 休闲渔业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方法 |
5 区域休闲渔业开发研究 |
5.1 区域休闲渔业开发的条件与原则 |
5.1.1 区域休闲渔业开发的条件分析 |
5.1.2 开发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5.2 区域休闲渔业开发评价 |
5.2.1 区域休闲渔业开发评价及评价方法 |
5.2.2 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的构建 |
5.2.3 各层次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 |
5.2.4 评价结论 |
5.3 休闲渔业产品及开发 |
5.3.1 休闲渔业产品的内涵及层次 |
5.3.2 休闲渔业产品的类型与开发模式 |
5.4 休闲渔业的开发程序 |
5.4.1 确定开发项目 |
5.4.2 进行可行性研究 |
5.4.3 总体规划的制定与评价 |
5.4.4 具体项目规划设计 |
5.4.5 项目实施和经营管理 |
6 休闲渔业的经营与管理研究 |
6.1 休闲渔业的市场经营主体 |
6.1.1 经营主体的内涵界定 |
6.1.2 休闲渔业的市场经营主体 |
6.1.3 休闲渔业的市场经营模式 |
6.2 休闲渔业市场及其开发策略 |
6.2.1 市场的基本含义 |
6.2.2 休闲渔业市场的基本构成 |
6.2.3 休闲渔业市场的营销研究 |
6.3 休闲渔业管理主体与策略 |
6.3.1 休闲渔业管理的主体 |
6.3.2 休闲渔业管理的策略 |
6.4 休闲渔业经营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6.4.1 休闲渔业开发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分析 |
6.4.2 休闲渔业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利益主体的角色冲突 |
6.4.3 休闲渔业开发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 |
6.4.4 休闲渔业开发中利益相关主体的协调措施 |
7 国外休闲渔业的发展与借鉴 |
7.1 美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简析 |
7.1.1 发展背景与现状 |
7.1.2 美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7.2 日本的休闲渔业发展简析 |
7.2.1 发展背景与现状 |
7.2.2 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7.3 澳大利亚休闲渔业发展简析 |
7.3.1 发展背景与现状 |
7.3.2 发展经验与借鉴 |
7.4 欧洲的休闲渔业发展简析 |
7.4.1 发展背景与概况 |
7.4.2 发展经验与借鉴 |
8 中国休闲渔业开发的条件、现状与对策研究 |
8.1 中国休闲渔业的开发条件分析 |
8.1.1 休闲资源条件 |
8.1.2 客源市场条件 |
8.1.3 政策环境条件 |
8.2 中国休闲渔业的开发现状 |
8.2.1 产品结构日趋完善 |
8.2.2 开发布局海陆并举 |
8.2.3 开发效益极为显着 |
8.3 中国休闲渔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8.3.1 缺乏规划,开发竞争无序 |
8.3.2 保护不力,资源环境退化 |
8.3.3 资金短缺,投资渠道单 |
8.3.4 管理混乱,法制建设滞后 |
8.3.5 基础薄弱,地域发展失衡 |
8.4 中国休闲渔业开发的对策研究 |
8.4.1 重新定位,做好休闲渔业的长期规划 |
8.4.2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 |
8.4.3 健全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渔业资源 |
8.4.4 加强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做大做强休闲渔业 |
8.4.5 广辟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 |
8.4.6 加强对休闲渔业的科学研究 |
8.4.7 建立健全休闲渔业管理信息系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风险投资的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结构及理论支持 |
1.2.1 论文结构 |
1.2.2 理论支持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风险投资的含义及特征 |
2.1.1 相关机构的定义 |
2.1.2 国外学者的定义 |
2.1.3 国内学者的定义 |
2.1.4 百度百科的定义 |
2.1.5 总结 |
2.2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
2.3 风险投资的决策指标体系和决策方法 |
2.3.1 国外的相关文献 |
2.3.2 国内的相关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考察与借鉴 |
3.1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投资模式比较及借鉴 |
3.1.1 美国模式 |
3.1.2 中国台湾地区模式 |
3.1.3 以色列模式 |
3.1.4 英国模式 |
3.2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比较及借鉴 |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2 多目标决策模型 |
3.2.3 AHP 层次分析法 |
3.2.4 现金流量折现法 |
3.2.5 实物期权定价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风险投资及决策方法现状与分析 |
4.1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回顾和现状分析 |
4.1.1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
4.1.2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4.2 我国风险投资的环境支持问题分析 |
4.2.1 经济环境 |
4.2.2 人文环境 |
4.2.3 法律政策环境 |
4.2.4 金融环境 |
4.3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决策模型 |
4.3.1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
4.3.2 石智文的风险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模型 |
4.3.3 杨青的分析模型 |
4.3.4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6》的研究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风险投资决策方法的指标体系 |
5.1 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决策目标 |
5.2 风险投资的决策指标构建 |
5.3 风险投资决策的指标权重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风险投资的项目测评方法 |
6.1 风险企业的资信评级法 |
6.2 模糊综合分析法 |
6.2.1 架构思路 |
6.2.2 评估程序 |
6.3 风险投资决策方法的实际应用 |
6.3.1 公司概况 |
6.3.2 评级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9)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四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现状 |
第三章 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机制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解释 |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四章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的相关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结构因素与竞争优势的相关分析 |
第二节 特定市场结构下竞争行为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 |
第四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影响产业组织能力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制约产业“自组织”能力的制度环境 |
第二节 体现产业“被组织”能力的政策环境 |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六章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对策 |
第一节 调整产业组织政策,提升产业自组织能力 |
第二节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提高产业组织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物料供应商关系选择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采购管理的演变与现状 |
2.1 采购与供应的发展原因和历程 |
2.1.1 导致采购地位提升的原因 |
2.1.2 采购管理的发展历程 |
2.2 采购与供应的目标与业务流程 |
2.2.1 目标与流程 |
2.2.2 几种新型的采购流程 |
2.3 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
2.3.1 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的转变 |
2.3.2 从内部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
2.3.3 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
3 供应链下的营销策略 |
3.1 开发营销战略 |
3.1.1 行业差异分析 |
3.1.2 产品差异分析 |
3.2 管理生命周期战略 |
3.3 产品寿命周期的分割法 |
4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供应商组合策略 |
4.1 供应链营销对采购的要求 |
4.2 基于产品寿命的物料供应商关系 |
4.2.1 企业竞争的产品战略对供应的影响 |
4.2.2 产品战略对供应商关系的影响 |
4.3 供应商的关系组合策略 |
4.3.1 供应商选择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
4.3.2 供应商选择的准则和方法 |
4.3.3 供应商的关系组合优化 |
5 爱家公司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
5.1 爱家公司简介 |
5.2 行业特征及其对采购的影响 |
5.2.1 涂料行业的现状分析 |
5.2.2 涂料行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
5.2.3 涂料行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
5.2.4 涂料行业技术分析 |
5.3 爱家公司的供应商关系调整策略 |
5.3.1 爱家公司的供应商关系分析 |
5.3.2 爱家公司的供应商关系整合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接受消费者检验,提高新产品知名度——武汉市1990年工业新产品展评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2]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付丽琴.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3]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D]. 董新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4]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5]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 ——基于企业技术和规模视角[D]. 金星. 浙江大学, 2010(09)
- [6]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杜利.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
- [7]休闲渔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柴寿升.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8]我国风险投资的决策方法研究[D]. 张淼. 吉林大学, 2008(11)
- [9]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D]. 罗元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10]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物料供应商关系选择策略[D]. 陈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