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气相位改变引起的故障(论文文献综述)
史楠,哈菲,雷晓斌[1](2022)在《发动机配气相位与发动机辅助制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对发动机配气相位与发动机压缩辅助制动研究,通过仿真模拟检测发动机压缩制动时配气相位图变化与发动机缸内压力变化规律;保证车辆不但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同时还有良好的行车制动性以保障车辆行车安全;使车辆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减少并避免因制动器制动力失效而引起的交通事故,保证行车的安全。
谢荣[2](2021)在《高强化柴油机配气机构结构参数动力学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柴油机在强化过程中功率密度提高、转速提升、爆发压力增大,导致配气机构出现可靠性不足、生存周期降低、振动和噪声加剧等问题,容易发生挺柱飞脱和气门反跳等故障,因此有必要对配气机构动力学展开研究,以适应柴油机越来越高的强化要求。本文以12V150型高强化柴油机配气机构为研究对象,从动力学角度展开分析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主要工作如下:本文基于AVL-TD平台建立了凸轮轴全阀系动力学模型,以结构参数:凸轮轴轴承直径间隙、气门间隙、双弹簧总刚度和双弹簧总预紧力为研究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L25(56)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凸轮接触应力最大值和气门落座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及显着顺序。结果表明,对凸轮接触应力最大值影响显着的有:气门间隙>双弹簧总预紧力>双弹簧总刚度,凸轮轴轴承直径间隙的影响不显着;对气门落座力最大值影响显着的有:气门间隙>凸轮轴轴承直径间隙,其余不显着;气门间隙对二者的影响呈矛盾关系。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分别建立凸轮接触应力最大值和气门落座力最大值的BP神经网络模型,网络模拟误差不超过0.8%,以此作为NSGA-Ⅱ遗传算法的两个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将优化后的结构参数应用于动力学模型中,结果表明,各主要动力学目标相比初次设计都有显着改善。在全转速工况下:凸轮接触应力最大值降低4.8%、气门落座力最大值降低8.8%、气门反跳高度最大值降低14.5%,实现了凸轮接触应力最大值和气门落座力最大值的同时降低,优化效果显着,可为高强化柴油机配气机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李师航[3](2021)在《双旋转气阀式发动机汽缸盖结构设计》文中指出发动机配气系统性能的优劣对于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影响尤为明显,其直接关联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排放特性,而传统气门式配气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零件数较多且结构复杂,气门的往复运动势必会造成较大的振动,而且在高转速工况下还会出现气门悬浮现象从而影响换气效率,液压挺柱等精密零件的高精度加工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开发一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的双旋转气阀式发动机配气系统成为发动机研究的一个可能方向。本文针对新型双旋转气阀式发动机配气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新型汽缸盖的结构设计,主要工作为该款发动机汽缸盖的结构设计,换气能力的计算、旋转气阀轴和汽缸盖的仿真分析、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以及台架试验,具体内容如下:(1)总结了现有发动机配气系统结构形式,分析了传统气门式发动机配气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款双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性能参数等技术要求。(2)进行了双旋转气阀式发动机汽缸盖的结构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对汽缸盖内所有部分进行了规划,并完成了所有部分的结构设计,其中包括汽缸盖本体、旋转气阀轴、冷却水道、密封系统以及润滑系统;同时也为新型汽缸盖设计了配气正时参数以及正时传动系统。(3)分析了旋转气阀轴和汽缸盖的力学性能。使用ANSYS软件对进排气阀轴和汽缸盖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工作,在ANSYS Workbench环境中完成了旋转气阀轴和汽缸盖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并模拟双旋转气阀式发动机的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了仿真分析。(4)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适用于原型机专用的发动机台架系统,测试了发动机的性能参数。(5)最后制定了新型汽缸盖的工艺规程。在完成所有建模工作后,根据双旋转气阀式汽缸盖的结构以及现有的加工技术,制定了加工工艺,并完成了汽缸盖所有零部件的金属3D打印。
周全[4](2021)在《汽车发动机异响诊断算法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水平的进步,目前发动机噪声的研究重点已落在声品质上,特别是发动机的异响问题,令很多车企研发人员无从下手。由于大部分异响属于发动机噪声问题中的疑难杂症,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和理论上的研究,因此需要提出一些创新性的信号处理方法来更好地提取并分析这些异响的特征,并归纳出异响的产生机理。本文围绕汽车发动机的异响诊断算法和异响的产生机理研究这两个方面展开,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研究了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图的精细度和能量分布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多分量非稳态仿真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S变换时频图结果,指出两种算法对非稳态部分信号的能量分布具有“栅栏”现象。介绍了非线性调频变换算法(Nonlinear Chirp Transform,NLCT),通过引入随调频信号瞬时频率不断变化的旋转算子和频移算子,优化了时频图的能量分布,并结合Vold-Kalman阶次滤波和NLCT变换提出了Vold-Kalman调频变换算法(VoldKalman Chirp Transform,VKCT),其适用于分析与汽车发动机转速相关的振声信号。研究了当单个初始频率附近存在多个信号时,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分解优先级,提出了U型模态分解优先级的概念。讨论了VMD算法的欠分解和过分解现象,并指出这类模态混叠现象的本质原因是VMD算法初始中心频率的数目及取值与实际混合信号中的分量信号不匹配。提出一种基于二分法的变分模态分解方法(Dichotomy-bas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DVMD),能够自适应地搜寻混合信号中实际分量的个数及对应的中心频率。基于DVMD算法诊断了某乘用车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产生的“吭吭”声异响。通过系统性地研究缸盖总成各部分结构对异响的影响,发现了异响声幅值对凸轮轴正时调节(Variable Camshaft Timing,VCT)系统的参数敏感,特别是凸轮轴调节器的角度和机油压力控制阀(Oil Control Valve,OCV)的占空比。通过DVMD算法分离提取了发动机缸盖表面振动信号中的异响相关分量,结合曲轴与凸轮轴的瞬时转速、VCT系统内部的机油压力等数据综合分析,明确了“吭吭”声异响的产生机理。基于VKCT算法诊断了某乘用车发动机在加速过程中出现的“咕噜”声异响。通过声强法对异响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明确了异响主要来源于汽车发动机,通过VKCT算法提取了发动机振动信号中的异响分量,根据对比分析指出“咕噜”声异响来源于曲轴扭振。通过发动机曲轴的弯扭振动测试及更换不同工作频率TVD的试验,验证了“咕噜”声异响的产生机理。针对汽车发动机稳态及瞬态工况下的机械与燃烧噪声分离,提出了基于维纳滤波的稳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和基于多元回归的瞬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研究了某三缸汽油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的机械燃烧噪声占比变化情况及其内在机理,诊断了某SUV车型的发动机在急收油门时刻下产生的“呲呲”声异响。对该发动机的表面辐射噪声和机体表面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机械贡献和燃烧贡献分离,根据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的时频图结果诊断出此异响来源于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异常燃烧,并通过优化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控制了异响。
罗振[5](2021)在《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小型乘用车作为人民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普及程度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也随着机动车的增多而日益明显,增压直喷发动机作为乘用车主流的动力。由于其在技术上相比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多种优势,同时又因为其优异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以及在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质量、减少空间占有率等方面的明显作用,增压直喷技术得以迅速的普及应用。因此,对增压直喷发动机进行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并降低排放对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尾气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公司1.4L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查阅了与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关键性能参数优化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与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发动机气缸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进排气管道内气体流动数学模型以及发动机仿真模型的数学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利用台架试验所获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参数以及标定后的仿真模型,根据所阐述的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总体思路和分析流程,对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所研究的1.4L增压直喷汽油机,基于AVL-PUMA操作系统,结合AVL733S油耗仪、AVL Indiset 630燃烧分析仪、AMAI60气体分析仪等设备搭建发动机试验台架,在1000r/min~5200r/min转速下进行外特性工况试验,测得增压直喷发动机在外特性工况下的功率、扭矩、油耗率等性能数据。(2)根据一维非定常流体力学理论及测量得到的发动机结构参数,在一维仿真模拟软件GT-Power中建立增压直喷发动机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将台架试验所获得的发动机性能数据与仿真模型在相同工况计算得到的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实体机数据与仿真数据误差控制在工程允许误差范围(5%)内,保证仿真模型的准确可靠性。(3)通过对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进排气歧管直径、进气总管长度、进排气谐振腔容积、配气相位的平移对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出进排气系统参数变化对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规律特性,为发动机的进一步优化改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进排气歧管直径、配气相位进行优化后发动机中、高转速下动力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对低转速下发动机的动力性提升不明显。(4)选取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中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作为多目标优化试验因子,应用试验设计方法(Design of Experiment,DOE),以进气总管长度、进气歧管直径、排气歧管直径、排气相位、进气谐振腔容积、排气谐振腔容积作为响应自变量,以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作为响应进行二阶响应面拟合,并将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和最低燃油消耗率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完成多目标优化计算。在对该发动机进排气歧管直径、进气总管长度、谐振腔容积以及配气相位进行优化后,该增压直喷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优化后发动机1500r/min(最低油耗点)燃油消耗率由263.87g/k Wh降低为263.46g/k Wh,燃油消耗率降低0.15%,2000r/min(最大扭矩点)扭矩由205.53N.m提升至208.23N.m,比原机提升了1.3%,5000r/min(最大功率点)功率由91.49k W提升至96.41k W,比原机提升了5.38%。
罗轩[6](2021)在《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核心子系统之一,也是发动机重要的振动噪声源之一。由于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其他部分存在诸多耦合关系,对于配气机构的振声研究应在整机的层面上进行考虑。依据NVH问题的研究流程,本文从激励源、振动传递和噪声辐射的顺序对配气机构引起的整机振动噪声展开了一系列的仿真和试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一个实际的配气机构异响问题。具体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对配气机构振声激励源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搭建II型配气机构单阀系动力学模型,对配气机构在相应工况下的气门落座力、液压挺柱力和气门弹簧力等激励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气门运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凸轮-摇臂之间的接触特性进行了分析。以优化凸轮-摇臂之间的接触特性和降低振声激励力为目标,对凸轮型线和弹簧预紧力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柔性缸盖多阀系模型对配气机构到缸盖的载荷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柔性体缸盖在内的配气机构多阀系动力学模型,对配气机构动力学和阀系与缸盖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凸轮轴承模型,考虑轴颈不对中和润滑油膜的影响,对凸轮轴承的载荷传递和润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配气机构激励作用下的缸盖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基于该模型,对包括转速、润滑油温度和润滑油标号在内的轴承润滑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从整机层面对配气机构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噪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某国产1.8T四缸汽油机建立了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充分考虑了配气机构和发动机本体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该模型,对该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对整机的振动响应和噪声辐射进行了预测。相较于通常采用的非耦合法,应用该耦合分析法预测整机振动响应和噪声辐射得到了与实测更吻合的结果。针对一种常见的怠速工况下发动机配气机构异响噪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通过一系列的换件探索试验和信号处理分析,成功识别了异响特征。通过配气机构异响诊断模型的仿真分析,揭示了异响噪声的产生机理。基于有限元法和声学边界元法,建立了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A和B两套优化方案,并将B方案进行样件试制。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搭载B方案VVT的发动机在异响频段幅值明显降低,在主观评价中异响噪声基本消除,配气机构怠速异响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陈睿[7](2021)在《基于CFD的自由活塞斯特林增压泵仿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提升以及工业的增长,人类对淡水的需求急速增长,而淡水资源的缺少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或地区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反渗透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一直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对于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动力系统采用的高压泵多依赖进口且耗费大量电量,增加了淡化成本,同时结构复杂、噪声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外部加热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增压泵结构,简化了传动链,提高了输出效率并且能源适应性更好。本文以Fluent软件为平台,对提出的新型增压泵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了解增压泵具体原理的基础上,设计新型增压泵结构原理图。采用?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与往复泵耦合,压缩蓄能器提供活塞回程能量。通过实验对新型增压泵装置的可行性进行验证。(2)根据初始设定的额定功率对斯特林发动机结构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得到加热器、回热器、冷却器、配气活塞以及动力活塞的结构尺寸参数。然后基于Fluent软件,采用动网格技术及UDF函数,对斯特林发动机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场分布、状态参数变化以及功率和效率等结果。(3)建立输出系统数学模型,采用Fluent中VOF模型进行非定常模拟计算,得到吸排水过程泵腔和蓄能器内压力场分布、蓄能器内气体速度场分布以及排水口的流量和流速变化,结果表明各参数满足预期要求。(4)对新型增压泵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气体工质、热源温度、平均压力、活塞运动频率和活塞相位角对斯特林发动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以及回热器内孔隙率和丝网直径对导热损失、回热损失和压降的影响。
于秩祥[8](2020)在《EA888发动机张紧器及正时链条失效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大众EA888发动机配气机构结构特点与装配车型技术状况调查,发现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配气机构正时系统会产生故障,出现启动困难、动力不足和熄火等现象。归纳梳理各类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故障原因,采用电脑检测数据流查找故障根源,分析因张紧器失效而导致正时链条磨损及伸长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改进零部件结构,提出有效的维修技术方案,合理改进维修技术工艺,消除发动机故障现象,避免发动机再次产生这类故障。
刘子鸣[9](2020)在《米勒循环发动机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能源危机的压力下,发展高效、清洁、节能的内燃机新技术是迫切需要的,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发动机开发中,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排放。其中米勒循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通过调节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关闭时刻控制发动机实际进气量,以降低缸内压缩后的气体压力和温度,能够提高发动机几何压缩比,降低发动机泵气损失,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增强发动机低速扭矩,提升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低速大负荷爆震倾向严重等一些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本文分析了目前汽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并以作者所在公司某款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发动机开发目标、燃烧系统设计方案、试验控制条件及排放控制策略。通过发动机性能开发试验和台架标定试验,对影响发动机性能与排放的相关零部件,例如喷油器、增压器、凸轮轴等样件方案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方案样件对于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满足发动机开发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并以最终方案配置为基础样机,使用INCA,CAMEO等标定工具对该机型进行标定研究,对进、排气VVT参数进行详细优化并分析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VVT重叠角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以及不同喷油控制策略对发动机的油耗、排放和早燃等的影响,最终通过标定试验确定发动机最优控制参数。最后文章分析了发动机在极限试验条件下的一系列性能表现,并通过试验优化了发动机在高温下抑制早燃发生的控制参数和在极寒温度下冷启动暖机过程的控制参数,分析配气正时对于发动机模型精度的影响,可用于指导生产样机的装机,以达到更好的发动机性能目标。
熊荣华[10](2020)在《熊荣华门诊》文中指出Q一辆奥迪A3,EA888发动机出现"曲轴位置与凸轮轴位置相互关系错误"的故障码,应该如何检修?安徽读者:夏飞AEA888发动机控制单元利用占空比信号控制电磁阀,实现进气配气相位的滞后或提前调节,从而达到提高功率、扭矩和运转平顺性以及降低排放的目的。分析EA888发动机正时故障的原因为配气正时链条涨紧器损坏,造成正时链条"跳齿",配气正时错乱。
二、配气相位改变引起的故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气相位改变引起的故障(论文提纲范文)
(1)发动机配气相位与发动机辅助制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 |
2.1 气门升程和持续期不变,改变气门开启的时刻(图1) |
2.2 可变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
3 发动机压缩辅助制动 |
3.1 汽车发动机压缩辅助制动工作原理分析 |
3.2 汽车发动机压缩辅助制动性能模拟仿真实验 |
(2)高强化柴油机配气机构结构参数动力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配气机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凸轮型线设计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2.1 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理论基础 |
2.2 配气机构动力学建模 |
2.3 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结构参数对配气机构动力学影响分析 |
3.1 凸轮轴轴承直径间隙单因素分析 |
3.2 气门间隙单因素分析 |
3.3 双弹簧总刚度单因素分析 |
3.4 双弹簧总预紧力单因素分析 |
3.5 结构参数正交试验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配气机构结构参数动力学优化 |
4.1 结构参数与动力学结果的BP神经网络建模 |
4.2 基于NSGA-Ⅱ算法的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 |
4.3 配气机构动力学优化结果分析 |
4.4 配气机构动力学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双旋转气阀式发动机汽缸盖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发动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发动机配气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气系统形式的确定 |
2.1 配气系统参数确定 |
2.1.1 配气系统总体设计 |
2.1.2 尺寸参数确定 |
2.1.3 质量参数预估 |
2.1.4 性能参数预估 |
2.2 配气系统形式方案 |
2.2.1 传统凸轮轴式配气系统 |
2.2.2 电磁气门驱动配气系统 |
2.2.3 电液气门驱动配气系统 |
2.2.4 电气气门驱动配气系统 |
2.2.5 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 |
2.3 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
2.3.1 配气系统结构形式的选择 |
2.3.2 双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具体结构 |
2.3.3 双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气系统结构设计及布局 |
3.1 双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双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设计思路 |
3.1.2 双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工作过程 |
3.2 双旋转气阀式配气系统基本参数设计 |
3.2.1 燃烧室设计与压缩比计算 |
3.2.2 配气相位设计 |
3.2.3 通气能力计算 |
3.3 旋转气阀轴的设计 |
3.3.1 旋转气阀轴的设计要求 |
3.3.2 旋转气阀轴的强度校核 |
3.3.3 旋转气阀轴的结构设计 |
3.4 冷却液循环水道设计 |
3.5 密封系统结构设计 |
3.5.1 轴向密封系统结构设计 |
3.5.2 周向密封系统结构设计 |
3.6 润滑油道设计 |
3.7 正时传动系统设计 |
3.8 双旋转气阀式汽缸盖总成的加工工艺制定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转气阀轴静态强度与热膨胀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4.2 有限元软件简述 |
4.3 旋转气阀轴的应力分析及模型处理 |
4.3.1 旋转气阀轴的应力分析 |
4.3.2 应用ANSYS对旋转气阀轴模型进行处理 |
4.4 旋转气阀轴模型的约束条件和载荷设定 |
4.4.1 旋转气阀轴模型约束条件 |
4.4.2 旋转气阀轴模型载荷 |
4.5 弯曲应力分析和热膨胀分析 |
4.6 汽缸盖燃烧室静态强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动机台架试验 |
5.1 发动机台架试验概述 |
5.2 发动机台架搭建 |
5.2.1 台架联轴法兰盘设计 |
5.2.2 发动机台架结构设计 |
5.2.3 发动机台架结构改进 |
5.2.4 发动机周边配件布置 |
5.3 发动机性能测试 |
5.3.1 台架试验流程 |
5.3.2 台架试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汽车发动机异响诊断算法及产生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发动机振动噪声研究现状 |
1.2.2 异响研究现状 |
1.2.3 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
2 NLCT时频分析算法的基本原理与仿真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现代时频分析技术原理及仿真研究 |
2.2.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2.2.2 广义S变换 |
2.2.3 线性调频变换 |
2.2.4 非线性调频变换 |
2.3 本章小结 |
3 DVMD盲源分离算法的基本原理与仿真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DVMD的基本原理 |
3.2.1 变分模态分解原理简介 |
3.2.2 变分模态分解的分解优先级 |
3.2.3 DVMD的分解策略 |
3.3 DVMD与其他盲源分离方法的仿真试验比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DVMD算法的发动机稳态机械异响诊断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怠速异响声源定位试验研究 |
4.2.1 某乘用车怠速异响案例背景 |
4.2.2 缸盖总成机械结构系统影响研究 |
4.2.3 缸盖总成电子控制系统影响研究 |
4.3 基于DVMD算法的怠速异响特征分量提取 |
4.4 角度域下的怠速异响成因及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VKCT算法的发动机瞬态机械异响诊断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VKCT时频分析方法原理 |
5.2.1 AGST时频变换 |
5.2.2 脊线提取技术 |
5.2.3 Vold-Kalman阶次分离 |
5.2.4 VKCT时频分析算法 |
5.3 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异响识别 |
5.3.1 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异响案例背景 |
5.3.2 整车异响分布特性研究 |
5.4 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异响机理研究 |
5.4.1 基于VKCT时频分析算法的异响特征提取与诊断 |
5.4.2 加速工况异响的机理研究及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发动机燃烧噪声的分离算法及燃烧异响诊断研究 |
6.1 引言 |
6.2 发动机燃烧噪声的分离算法 |
6.2.1 基于维纳滤波的稳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 |
6.2.2 基于多元回归的瞬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 |
6.3 发动机稳态工况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分离研究 |
6.3.1 1500r/min燃烧噪声分离结果 |
6.3.2 3000r/min燃烧噪声分离结果 |
6.3.3 5500r/min燃烧噪声分离结果 |
6.4 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燃烧异响分离及诊断研究 |
6.4.1 某SUV车型急收油门工况异响案例背景 |
6.4.2 急收油门工况振声信号燃烧与机械贡献分离研究 |
6.4.3 急收油门工况燃烧异响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教育经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5)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进排气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发动机数值模拟仿真理论基础 |
2.1 数值仿真模型气缸建立的理论基础 |
2.1.1 缸内热力平衡关系描述 |
2.1.2 缸内燃烧过程的数学描述 |
2.2 进气管内的气体流动特性与能量损失 |
2.2.1 管内波动效应与谐振增压分析 |
2.2.2 管内流动能量损失分析 |
2.3 数值模拟仿真模型的数学求解 |
2.3.1 有限体积法的原理 |
2.3.2 控制方程离散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发动机台架试验及仿真模型的搭建与验证 |
3.1 发动机台架试验 |
3.1.1 发动机样机基本结构特点与主要参数 |
3.1.2 发动机台架试验平台搭建 |
3.1.3 发动机台架试验流程与结果分析 |
3.2 仿真软件介绍 |
3.3 仿真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3.3.1 增压直喷发动机仿真模型系统边界条件搭建 |
3.3.2 进、排气管道建模 |
3.3.3 气缸模型建立 |
3.3.4 配气机构模块 |
3.3.5 曲轴箱模块 |
3.3.6 喷油器模块 |
3.3.7 增压器模块 |
3.4 仿真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
4.1 进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1.1 进气总管长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1.2 进气谐振腔容积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1.3 进气歧管直径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2 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2.1 排气歧管直径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2.2 排气谐振腔容积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 |
4.3 配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3.1 进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3.2 排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进排气系统关键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 |
5.1 DOE方法介绍与设置 |
5.1.1 DOE方法介绍 |
5.1.2 DOE优化设置 |
5.2 响应面的拟合与质量评价 |
5.2.1 响应面拟合 |
5.2.2 拟合质量评价 |
5.3 关键参数多目标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气机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配气机构振动噪声研究现状 |
1.2.3 配气机构摩擦副弹性流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4 发动机整机噪声仿真研究现状 |
1.2.5 汽车动力总成异响研究现状 |
1.2.6 可变气门驱动技术发展现状 |
1.2.7 前人研究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基于单阀系模型的配气机构振声激励源研究 |
2.1 引言 |
2.2 配气机构的结构形式 |
2.3 凸轮型线与配气机构运动学 |
2.4 配气机构单阀系建模 |
2.4.1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2.4.2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2.4.3 凸轮型线设置和缸压载荷输入 |
2.4.4 动力学模型求解方法 |
2.5 凸轮-摇臂接触模型 |
2.5.1 赫兹接触理论 |
2.5.2 弹性流体动力学接触理论 |
2.5.3 弹性流体动力学求解方法 |
2.6 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单阀系模型算例分析 |
2.6.1 气门运动验证试验 |
2.6.2 气门动力学分析 |
2.6.3 凸轮-摇臂接触分析 |
2.7 配气机构激励源特性分析 |
2.7.1 气门座激励力分析 |
2.7.2 液压挺柱座激励力分析 |
2.7.3 气门弹簧激励力分析 |
2.8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 |
2.8.1 凸轮型线优化设计方法 |
2.8.2 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
2.8.3 气门弹簧力优化设计 |
2.8.4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方案 |
2.9 本章小结 |
3 基于柔性缸盖多阀系模型的配气机构载荷传递研究 |
3.1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3.2 有限元分析法 |
3.2.1 直接法 |
3.2.2 模态综合法 |
3.2.3 有限元模型单元尺寸估算 |
3.3 凸轮轴承与凸轮轴接触模型 |
3.3.1 凸轮轴承非线性弹簧模型 |
3.3.2 凸轮轴承弹性流体动力学模型 |
3.3.3 凸轮轴模型 |
3.4 柔性体缸盖多阀系动力学模型建模 |
3.4.1 发动机基本参数 |
3.4.2 有限元模型 |
3.4.3 弹性流体动力学凸轮轴承模型建模及边界条件设置 |
3.5 基于柔性体缸盖多阀系模型动力学分析 |
3.5.1 气门动力学分析 |
3.5.2 气门运动验证试验 |
3.5.3 凸轮轴承弹性流体动力学分析 |
3.5.4 分析结果验证对比 |
3.6 凸轮轴承载荷传递特性研究 |
3.6.1 凸轮轴承载荷及轴颈不对中分析 |
3.6.2 缸盖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3.7 凸轮轴承润滑状态影响因素探究 |
3.7.1 发动机转速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
3.7.2 润滑介质温度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
3.7.3 润滑油标号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
3.7.4 恶劣工况轴承润滑状态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声学辐射研究 |
4.1 引言 |
4.2 耦合系统动力学及声学仿真方法研究 |
4.2.1 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 |
4.2.2 声学仿真方法研究 |
4.3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
4.3.1 主要部件和连接副的简化 |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和验证 |
4.3.3 载荷边界计算 |
4.3.4 配气机构建模方法 |
4.4 整机NVH试验及信号处理方法 |
4.4.1 振动测试方法 |
4.4.2 噪声测试方法 |
4.5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模型动力学及振动噪声仿真结果分析 |
4.5.1 耦合模型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 |
4.5.2 耦合模型配气机构激励力分析 |
4.5.3 耦合模型整机振动响应分析 |
4.5.4 耦合模型整机声学预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研究及优化 |
5.1 信号处理方法 |
5.2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问题描述和换件探索试验 |
5.3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工作原理 |
5.4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探究 |
5.4.1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诊断模型 |
5.4.2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分析 |
5.5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 |
5.5.1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建模 |
5.5.2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仿真流程 |
5.5.3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动力学求解方法 |
5.5.4 声学边界元法 |
5.6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动力学及声学仿真结果分析 |
5.7 VVT相位器结构优化及验证 |
5.7.1 VVT结构优化方案 |
5.7.2 VVT结构优化验证试验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及实践项目 |
(7)基于CFD的自由活塞斯特林增压泵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斯特林发动机概述 |
1.2.1 斯特林发动机结构类型 |
1.2.2 斯特林发动机特点 |
1.2.3 国外斯特林发动机发展 |
1.2.4 国内斯特林发动机发展 |
1.3 往复泵概述 |
1.3.1 往复泵的应用与发展 |
1.3.2 往复泵的分类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增压泵方案设计与模型验证 |
2.1 新型增压泵设计与分析流程 |
2.2 方案设计与工作原理 |
2.2.1 不同方案设计与选择 |
2.2.2 β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增压泵工作原理 |
2.3 新型增压泵模型验证 |
2.4 斯特林发动机结构参数设计计算 |
2.4.1 压缩腔容积及动力活塞尺寸设计 |
2.4.2 膨胀腔容积及配气活塞尺寸确定 |
2.4.3 换热器容积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增压泵动力系统CFD分析 |
3.1 斯特林发动机循环分析方法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 回热器参数的确定 |
3.4 动力系统斯特林发动机物理模型的建立 |
3.5 网格划分及质量检验 |
3.6 数值算法、求解器和离散方法的选择 |
3.7 动网格及时间步长的设置 |
3.8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设置 |
3.9 斯特林发动机仿真结果分析 |
3.9.1 计算收敛的检验 |
3.9.2 斯特林发动机密度场分布 |
3.9.3 斯特林发动机压力场分布 |
3.9.4 斯特林发动机温度场分布 |
3.9.5 斯特林发动机速度场分布 |
3.9.6 输出功和功率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输出系统的模型建立与CFD分析 |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结构参数的确定和物理模型的建立 |
4.3 网格划分及质量检验 |
4.4 求解方法的选择 |
4.5 动网格及时间步长的设置 |
4.6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设置 |
4.7 输出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7.1 活塞运动分析 |
4.7.2 吸排水过程泵腔压力场分布 |
4.7.3 吸排水口压力变化 |
4.7.4 排水速度与流量 |
4.7.5 活塞直径与运动频率对流量的影响 |
4.7.6 蓄能器内压力变化 |
4.7.7 蓄能器内气体速度场分布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斯特林发动机参数优化分析 |
5.1 斯特林发动机初始参数优化分析 |
5.1.1 热源温度和压力对输出功率及效率的影响 |
5.1.2 振动频率和相位角对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5.1.3 工质和活塞行程对功率及效率影响 |
5.2 回热器内部参数优化分析 |
5.2.1 回热器各项损失计算 |
5.2.2 回热器参数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EA888发动机张紧器及正时链条失效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发动机张紧器失效分析与优化改进 |
1.1 张紧器失效分析 |
1.2 优化改进分析 |
2 发动机正时链条失效分析与优化改进 |
2.1 正时链条失效分析 |
2.2 优化改进分析 |
3 发动机正时系统维护与车辆发动机使用 |
3.1 发动机正时系统维护 |
3.2 车辆发动机使用注意事项 |
4 结束语 |
(9)米勒循环发动机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最新排放法规要求 |
1.3 先进技术应用 |
1.3.1 缸内直喷增压小型化技术 |
1.3.2 闭缸技术 |
1.3.3 废气再循环技术 |
1.3.4 可变压缩比技术 |
1.3.5 喷水技术 |
1.3.6 混合动力(HEV)技术 |
1.3.7 天然气发动机 |
1.4 米勒(Miller)循环发动机 |
1.4.1 米勒(Miller)循环发动机发展历史 |
1.4.2 米勒循环的优缺点 |
1.4.3 量产米勒循环发动机技术介绍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发动机设计方案和匹配研究 |
2.1 发动机设计目标 |
2.2 燃烧系统设计 |
2.2.1 高滚流气道设计 |
2.2.2 燃烧室和活塞顶面设计 |
2.2.3 火花塞和喷油器位置设计 |
2.3 燃油喷射系统设计 |
2.3.1 高轨压喷油系统介绍 |
2.3.2 喷油器方案介绍 |
2.3.3 喷油器方案选型试验 |
2.3.4 试验结果分析 |
2.4 凸轮型线及相位设计 |
2.4.1 凸轮轴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2.4.2 凸轮轴型线设计匹配 |
2.4.3 试验结果 |
2.5 涡轮增压器的设计及匹配研究 |
2.5.1 涡轮增压器的介绍 |
2.5.2 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 |
2.5.3 试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台架标定试验参数优化及研究 |
3.1 台架标定试验介绍 |
3.2 台架标定流程及试验准备 |
3.2.1 台架标定流程 |
3.2.2 台架标定试验准备 |
3.3 进、排气VVT参数优化及对动力性、经济性影响分析 |
3.3.1 试验方案 |
3.3.2 全负荷工况点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3 部分负荷工况点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喷油参数优化及分析 |
3.4.1 试验方案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动机极限运行条件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早燃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喷油策略对早燃的影响 |
4.2.2 发动机不同运行条件对早燃的影响 |
4.3 不同喷油策略情况下低温冷启动活塞湿壁情况分析 |
4.4 配气相位偏差对发动机模型精度影响分析 |
4.4.1 充气模型的基本概念 |
4.4.2 扭矩模型的基本概念 |
4.4.3 模型精度概念 |
4.4.4 试验方案 |
4.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配气相位改变引起的故障(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动机配气相位与发动机辅助制动研究[J]. 史楠,哈菲,雷晓斌. 内燃机与配件, 2022(04)
- [2]高强化柴油机配气机构结构参数动力学优化[D]. 谢荣. 中北大学, 2021(09)
- [3]双旋转气阀式发动机汽缸盖结构设计[D]. 李师航. 吉林大学, 2021(01)
- [4]汽车发动机异响诊断算法及产生机理的研究[D]. 周全. 浙江大学, 2021(01)
- [5]增压直喷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D]. 罗振.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6]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 罗轩. 浙江大学, 2021(07)
- [7]基于CFD的自由活塞斯特林增压泵仿真研究[D]. 陈睿.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8]EA888发动机张紧器及正时链条失效分析与优化设计[J]. 于秩祥. 现代车用动力, 2020(04)
- [9]米勒循环发动机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D]. 刘子鸣. 吉林大学, 2020(03)
- [10]熊荣华门诊[J]. 熊荣华.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