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廖周[1](2020)在《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宁夏农垦在改革开放中逐步解决了吃大锅饭、剩余劳力就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同时,由于农垦组织的特殊性,也使得农垦在普遍意义的改革中出现种种不适应,如家庭农场在市场中的效益问题、生产责任制下的考核问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问题等,需要决策者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才能使垦区在深入改革中持续释放活力,实现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巴志敏[2](2020)在《东营市物价部门价格认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价格认定机构对国家机关所提出的涉及纪检监察、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价格不明或者价格有争议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有形产品、无形资产和各类有偿服务进行价格确认的行为就是价格认定。这是法律法规所赋予价格认定机构的职责,也是价格主管部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价格认定的研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主要是以东营市价格认定为例,讲述价格认定内容丰富、范围大、程序完善、认定方法多样化、认定效果显着等现状;详细论述价格认定中存在的实际在岗人员少素质不均衡、社会公众认知度不高、价格认定程序缺少有效监督、价格认定方法选择存在风险等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思想认识不够高、宣传机制不完善、内外部及风险监督机制不健全、信息化系统建设落后等;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从法律、责任、风险的角度出发增强价格认定人员的“三个意识”、从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等方面入手建设全方位立体化价格认定宣传渠道、从案件办理各个环节上强化价格认定程序中的监督、建设资源共享的价格认定信息系统等。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浏览互联网、翻阅报刊杂志、阅读多年工作日志等形式来收集素材的,因此,论文写作的内容都是与价格认定密切相关的,都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价格认定进行研究,对东营市、山东省甚至全国的价格认定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光威[3](2018)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文中认为2017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与《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两个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文件,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的持续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其改革的成败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是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为解释与模拟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外动力、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与一些分析方法。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出发,运用边际分析、寡头博弈及均衡分析等经典经济学分析工具和计量回归分析等经济前沿分析工具,建立了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利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数据对论文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从而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因素。特别是通过计量回归、动态模拟等经济前沿分析方法的应用,文章把传统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与现代经济前沿思想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增长串联在一起,从而对现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进行了创新与探索,为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具体来说,论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第13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本部分首先阐述了所研究问题的背景与缘由、研究的结构与思路、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特别是重点回顾了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机理、动因和制约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第二部分是论文第4章,是基于前沿经济理论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对既有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然后运用经济前沿分析方法,在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假设条件下,构建了国有企业投资分析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Stata数据分析工具,利用2007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统计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及其结论的基本正确性,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等变量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比例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5章,是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本部分以边际主义和均衡思想为主要分析方法,利用两部门静态均衡模型对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阈值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6章,是基于博弈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对现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国有企业改革的双寡头竞争模型及社会资本结构演变模型;其次,利用相关经济数据,分别构建了关于产品市场份额、资本增长率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比例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验证了理论模型及其结论的基本正确性,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国有企业资本占社会资本比例达到模型反馈值时,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必将转换的论断。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7章,是全文的结束和总结部分。本部分得出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一系列促进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策略及政策性建议,论文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本文的研究发现:(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对于行政垄断或天然垄断性的行业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举步维艰,但是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竞争性和非竞争性行业分类改革也势在必行,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产权式改革不同,其更加关注于提升国有企业自身的效率。(2)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经济增长、政府利益最大化选择等正向动力和经济稳定、损失厌恶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等反向动力的共同作用下,伴随着市场主体的博弈不断深化,而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终推动力。(3)受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制约,既定改革条件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比例存在下限和上限,下限由经济增长压力决定,上限由社会稳定约束决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最终比例会趋向于一个满足社会利益最大化制约的均衡值。(4)在国有企业改革达到古诺纳什均衡后,中国必然会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转换,理论上国有企业改革会不断的深化,改革比例会沿着一条不规则曲线趋近于一个稳定值,由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构成的社会资本结构最终会达到一个均衡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动态均衡状态。
田聪颖[4](2018)在《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如世界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之后,进入了重要的调整关口期。大豆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先后经历了临储政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及现行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经验,为探索我国农产品补贴政策的发展方向与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那么,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究竟如何?是否完成了既定目标?如果政策效果存在偏差,那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如何理解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向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变迁逻辑?这一变革是否具有合理性?对我国大豆补贴政策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有哪些启示意义?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运用政策评估理论,构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评估框架,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展开全过程评估,包括政策方案评估、执行过程评估、政策效果评估、政策回应性评估以及政策终结分析。具体来说,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研究内容一: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方案及执行过程评估。本部分研究开展政策目标分析、政策方案及执行过程评估,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在于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政策方案及政策执行过程是否适当,以及是如何影响政策执行成败的。研究发现:(1)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具有多重目标,且多重目标之间存在内在矛盾;(2)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方案存在未建立部门间的有效协作机制、部分内容缺乏细节说明、补贴依据的选择未兼顾差异、政策流程中个别环节有所滞后、政策配套保障措施较少等问题;(3)试点地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目标价格水平未充分考虑大豆与玉米比价、豆农对补贴政策具体内容的认知度不高、局部地区“卖豆难”、市场价格采集环节的准确性难以保障、“补贴额的拨付”环节执行迟缓等问题,进而对政策效果产生了影响。研究内容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评估。本部分研究选取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两个主要政策目标开展政策效果评估:(1)基于完善大豆价格形成机制的视角,运用回归分析、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大豆价格形成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判断国内大豆产业链及国内外市场间的整合程度对回归结果进行佐证。研究发现:不同政策时期,大豆价格影响机制差异较大,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时期,国内大豆供需及国际大豆价格成为影响大豆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政策时期市场整合度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回归结果。除此之外,运用多层市场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大豆市场主体利益的影响。(2)基于引导大豆生产,保障农民利益的视角,运用实证数学规划模型,模拟多种政策情景下农户种植行为。通过情景模拟,剔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外的因素变化,得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大豆生产的促进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大豆补贴政策从临储政策调整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并未很好起到促进大豆生产,保障农民种植利益的作用。研究内容三:豆农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回应性评估。本部分研究意在掌握豆农对补贴政策直观的认知、描述和判断,了解豆农对政策的满意度,并进一步认识其政策需求与偏好。研究发现:豆农普遍都知晓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但对大豆目标价格水平及标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对目标价格水平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补贴标准的满意度;在做出种植决策时多数农户不会参考目标价格水平,且超过一半的农户认为目标价格补贴对提升大豆种植积极性的作用不大。由此说明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落实到农户层面时,多数农户将其简化成了与种植面积挂钩的简单直补,由此也进一步弱化了政策效果。研究内容四:从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到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政策变迁启示。本部分研究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和生产者补贴的政策原理展开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探讨大豆直补方式从目标价格补贴向生产者补贴转变的现实逻辑,认为以大豆生产者补贴替代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然而也存在一些局限。根据对试点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借助实证数学规划方法,得出的实证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观点。综合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出台符合时代背景,然而并未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评估结果来看,我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多重政策目标之间具有内在的矛盾性;政策方案及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补贴力度及补贴方式对试点地区农户的激励作用有限;受补农户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均不甚理想,这些因素均限制了补贴政策效应的发挥。而以大豆生产者补贴取代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虽具有一定合理性,然而也存在一些局限,对其效果不应过高估计。
李翠花[5](2017)在《中日农业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对农业发展从法律、财政、贸易、金融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政策上的有力扶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客观来讲,中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依然未发生根本改变,与现代农业发达的日本相比,农业政策在法律保障、贸易保护和组织制度等方面还十分欠缺。而日本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和时代意义的农业政策变革,短短几十年中迅速成为在农业上实现科技现代化和先进制度管理的国家。由于日本人多地少,山区众多,其小农情形和我国农业情况类似,因此,中日两国在农业政策上的比较研究,能让我们看到现行农业政策上的缺陷和不足,对我国走上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农业法律、财政、农产品贸易、金融保险四个方面分别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政策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农业政策,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日两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农业贸易政策、农业保障政策及农民现状进行定性研究,运用实证分析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政策和1990年以来日本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总结出日本农业政策改革的经验和我国农业政策的不足,得出了一套有较高针对性的农业政策调整方案。
熊玉先[6](2017)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在批判继承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并以批判拉萨尔派“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分配思想而达到成熟。首先,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莫尔按需分配的平均分配思想;康帕内拉的按需分配思想;摩莱里平均分配的按需分配思想。其次,马克思批判继承圣西门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分配思想;傅立叶按比例分配的思想;欧文按劳取酬的思想。再次,马克思批判继承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和地租、工资、利润的理论;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利润(企业主收入加上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也就是所谓的“三要素创造价值”的理论。最后,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派劳动所得应该不折不扣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分配思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创立150多年来,受到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攻击和否定。比如庞巴维克和萨缪尔森等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批判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但都一直没有攻破。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在分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同时又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下,我们不能借鉴其建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只有借鉴苏联建设国家的经验,中共中央实行了“一边倒”战略方针,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效仿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了体现共产主义因素的供给制和体现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这样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供给制和工资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运用。但由于实行的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像苏联一样的弊端,中央高度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权,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这一结果的产生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我们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而导致的。在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结果只能导致一些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相符合的问题发生,比如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不到彻底的贯彻,不能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劳动积极性,结果只能导致国民收入分配上“大锅饭”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首先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按劳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此,我国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8000多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由于我国允许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但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在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出现了“国富民穷”的社会现象,因而导致了高低收入阶层分化严重的现象。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社会个人收入差距问题也不断拉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也出现一些曲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现对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作简单的介绍:1.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它是研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第二,先于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第四,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的分配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第五,按劳分配的对象并不是全部社会产品,而是扣除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公共消费基金、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与生产无关的一般管理费用以及救济基金之后的“剩余产品”。第六,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制度是最公平的分配制度;第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2.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苏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二是产业发展比例失衡导致国民经济格局不合理;三是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分配权高度集中阻碍了劳动者参与分配的权利;五是按劳分配在实践中不能反映“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六是长期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上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第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单一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效率低下;三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导致产品供需脱节;四是劳动者工资水平很低;五是工资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六是政府高度集中,在工资管理体制上统得太死,管得太死。第三,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影响。比如要素价值论、创新价值论以及按要素分配的影响。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比如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客观要求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3.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把握好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二是国民经济调整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三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按劳分配制度遭受的挫折。第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先富”思想的确立;二是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是深化城市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四是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二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三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四是确立“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4.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出现“强资本弱劳动”问题;二是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问题;三是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问题。本论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劳动价值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二是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三是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提高丧失劳动能力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本论文认为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到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顺利推进。5.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二是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有助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三是劳动价值论能提供一些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二,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理论,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财富源泉的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三是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四是坚持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第四,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二是坚持“经济新常态”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理念;三是坚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辩证统一理念。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信息化战略;二是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四是坚持虚拟经济与金融改革的发展战略;五是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战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第二,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资本为主”;第五,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反对金钱拜物教;本论文认为,只有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才能为不断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指明正确方向。本论文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由于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能用僵化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同时,我们也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来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否则就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比如斯大林时期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不具备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下,照抄照搬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那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施了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虽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相对过去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也存在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我们偏重资本而轻视劳动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以及税收不到位而导致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坚持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特别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要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来指导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形成一个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否则,只能导致“强资本弱劳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万远鹏[7](2016)在《政府经济行为视角下“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产能过剩问题在中国出现以来,就备受经济界、政治界及社会民众的热切关注,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许多抑制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但"中国式"的产能问题不仅没有被很好地化解,反而愈演愈烈,因此产能过剩常常被看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痼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展与加深,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并把"去产能"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产能过剩与政府经济行为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侧"去产能"的几点建议尤为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政府经济行为为视角分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成因及供给侧"去产能"的基本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界定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通过阅读与整理大量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在对比国内外文献中论述产能过剩这一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对"中国式"产能过剩进行了界定,即在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经济而造成产能超过需求量达到一定程度,且对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的、难以化解的不良结果的经济现象。"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大量落后产能的产能过剩,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产能过剩与体制性产能过剩,前者是由于长期技术创新乏力使得供需错配,并进而造成的低端产品供给严重过剩而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产能过剩现象;后者是由于政府过多介入和干预企业投资决策所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的产能过剩现象。(2)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关联性。在分析"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及中国政府经济行为的特征的基础上,从政府经济行为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理论框架,即在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内部联系及利益博弈等造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及其恶性循环。具体来看,在中央政府经济行为方面,主要是中央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及相关的化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用大量行政手段替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得政策效果不佳或失效;在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方面,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补贴方式扭曲企业投资行为,从而加重"中国式"产能过剩。(3)从实证层面验证了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相关关系。以最具代表性的钢铁产业为例,通过搜集与整理35家钢铁产业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的企业财务数据,在测算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与政府经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验证了以下三个假说:①政府补贴与钢铁企业的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补贴越多,产能过剩越严重,产能利用率越低;其背后的原因是钢铁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低下,使得其对政府补贴使用效率不高,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低端产能过剩。②工业土地价格的扭曲程度与钢铁企业的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土地价格扭曲程度越严重,产能过剩越严重,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低;③钢铁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与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支持水平越高,产能过剩越严重,产能利用率越低。(4)总结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首先,"中国式"产能过剩由初期的集中于消费品工业及生产资料工业、扩张到中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再扩张到后期的高科技新兴行业,说明"中国式"产能过剩具有普遍性及长期性特征;其次,"中国式"产能过剩中结构性特征明显,即产能过剩行业中存在严重的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现象;再次,落后产能一直贯穿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隐患与顽疾,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中国式"产能过剩表现出棘手且难化解的特征。(5)在论述"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本性成因:首先,从中央政府经济行为角度看,中央政府仍未摒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时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使得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治理政策效果不佳。另外,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制及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滞后,使得地方政府行为及企业投资行为扭曲,从而造成大量的"中国式"产能过剩;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角度看,在实施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时,由于受到政绩显示及政治晋升的激励,容易置当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于不顾,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中依然存在着强烈的"投资冲动",另外各级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博弈会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产业同质化现象,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大量低端产能过剩。(6)提出了供给侧"去产能"的具体路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下,指出了采用供给侧管理为主,需求侧管理为辅的方式化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具体路径。
李婷婷[8](2016)在《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测算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产品,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稳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是一项意义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农业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历经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初步形成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生产性专项补贴及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惠农政策体系[1]。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受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外复杂多变环境的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且波动幅度剧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异常不能实施有效调控,一方面是受WTO规则约束,现有农产品补贴政策调控价格操作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价补合一”、短期价格干预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更有可能会造成国内粮食滞销和亏损,对我国农业持续稳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我国现行农产品价格调控制度进行改革,构建长效稳定的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已经成为客观要求和历史必然。文章首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波动情况和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探讨当前农产品市场供需形势,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和国外农产品管理制度展开评析。总结出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接着,综述目标价格的定义及目标,从保障粮农基本收益、促进农业生产和稳定物价水平这三大现阶段主要政策目标来分析建立目标价格制度的原因;遵循完全成本、合理利润以及动态调整三大原则构建目标价格模型,并以湖南省早籼稻为例先对稻谷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以湖南省早籼稻为例测算其目标价格水平;最后,对测算结果进行说明,并给在我国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机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提供参考。
魏晓卓[9](2015)在《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粮面积和粮食产量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于2004年及时出台了包括“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将“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作为我国农业补贴的重点与核心,以刺激粮食生产,保障农民收益,确保粮食安全。在如今世界经济的复苏力度低于预期,经济前景充满诸多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粮食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等复杂快变环境下,“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施10年来的“增产”与“增收”等绩效如何、“增产”与“增收”哪一个才是补贴当前最核心的任务、以及未来补贴的政策走向等问题,需要全面讨论、认真梳理与总结,以更加快速并有效地应对补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其进程、绩效和方向更趋科学合理。和谐管理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复杂快变环境下的组织及社会管理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计量模型分析、演化博弈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等方法,研究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主题”以及“和则”、“谐则”、“和谐耦合”、“和谐主题漂移”等问题,分析“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在复杂快变的环境下是否抓住了补贴的要害,补贴的核心任务究竟是什么,工作重心需不需要调整;并找出薄弱环节加以改进,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 2004~2012年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存在不足,应加快“漂移”以摆脱不和谐状态。通过粮食大事记辨识的我国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是“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而经过EOL模型判定的“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却为“增产与增收应并举”,对比发现两者有差别。从该阶段“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施的效果看,“增产”绩效较好但“增收”绩效较差,说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未能解决好“增收”方面的问题,因此需尽快“漂移”。(2)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则”)体现在种粮上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力度高度相关。要发挥种粮农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农民广义的种粮时间投入(包括:整地、播种、除草、施肥、打药、灌溉、收割等花费在粮田上的时间,购买化肥、农药、良种、农机具等花费的时间,以及售粮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时间等)需要保证维持在一定基本水平上,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演化博弈结果显示:农民群体行为演化的结果和收敛的时间不仅受到农民群体本身选择高时间投入策略的初始比例的影响,还受到政府群体中选择高补贴策略的初始比例的影响,后者选择高补贴策略的初始比例越大,补贴效果越好且补贴政策起作用的效率越快。但是,农民只注重广义时间的投入却忽视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然而一味增加种粮的资金投入(如滥用农药、化肥等),也会加剧不良状态演化的进程。(3)美欧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粮食补贴的和谐主题经由“增产”向“增收”的演变,政策机理(“谐则”)给予我国镜鉴与启示。美国、欧盟和韩国粮食生产条件较好,易于实现粮食供给,其粮食补贴的和谐主题均经历了从“增产”向“增收”的演化;而日本地少人多,耕地面积有限,一直强调“增产”,但也越来越注重“增收”和发挥粮食的多功能性。适度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优化补贴结构,有选择地利用好价格支持方式,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完善资源与环境友好型补贴,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建设,是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的政策机理(“谐则”)对我国的启示。(4)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模拟显示其会经历先上升后平稳下降的过程,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也是模拟结果展现的趋势。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构建其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实证分析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收入之间的演化行为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三个变量中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一开始增加的速度最快,一段时间达到补贴最高点后则缓慢下降,这与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的演化总体吻合,也契合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粮食产量起初持续增加,后期基本趋于稳产状态;农民种粮收入则基本上以一定的增长率持续平稳的增长。(5)下一阶段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漂移方向是“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应确立将“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创新理念。从2013年开始,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主客观动因的新变化显示,其“漂移”的压力已经产生,将会从2004~2012年的“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漂移”至下一阶段的“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创新理念是“漂移”的主要支撑条件:一方面,虽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但存在“粮食增产”等同于“粮食安全”等思维误区;通过设置“粮食安全等级预警表”,可以提升并强化对“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确立粮食短缺与过剩均可能引发粮食安全危机、稳产才是期望的“满意解”与理想的“新常态”等理念。另一方面,“农民增收”尚未成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更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损害了补贴的绩效;而将“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既能够丰富“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的内容,又有利于收入分配倾斜农民,促进与“粮食安全战略”共赢,提高补贴的绩效,达成WTO的愿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可见党和政府对“农民增收”和“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等“三农”问题持续高度重视。本研究的成果预期能够为优化和完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提供富有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决策依据,实现“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肖翔,武力[10](2015)在《中国国情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分析》文中认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大致可以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历史时期。新中国65年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妥善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并及时调整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兼顾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应当发挥社会主义大国的优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宁夏农垦在体制机制上的初步改革 |
(一)实行财务包干制度 |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
(三)家庭农场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四)“农工商联合企业”改革 |
二、垦区场办工业的蓬勃发展与改革 |
(一)推行推进场(厂)长、经理负责制 |
(二)企业对外开放和垦区经济合作的探索 |
(三)场办工业为农场带来的变化 |
三、垦区经济中几个逐渐显现的问题 |
(一)短平快项目在市场中的脆弱竞争力 |
(二)遭遇恶性竞争的枸杞产业 |
(三)在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中被淘汰的制糖业 |
(四)因质量问题被市场抛弃的啤酒花基地 |
(五)反复出现卖猪难问题 |
四、改革初期的垦区经济与社会 |
(一)不断提升的经济社会地位 |
(二)职工的收入与利益分配 |
(三)垦区社会保险问题逐渐显现 |
五、结语 |
(2)东营市物价部门价格认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价格认定 |
2.1.2 三个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价格双轨制理论 |
3 东营市物价部门价格认定现状分析 |
3.1 价格认定内容丰富 |
3.2 价格认定范围不断扩大 |
3.3 价格认定程序完善 |
3.4 价格认定方法多样 |
3.5 价格认定效果显着 |
3.5.1 维护社会稳定 |
3.5.2 营造廉政建设氛围 |
3.5.3 堵塞税收漏洞 |
4 价格认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价格认定队伍建设不完善 |
4.1.2 社会公众对价格认定认知度不高 |
4.1.3 价格认定程序缺少有效监督 |
4.1.4 价格认定方法选择存在风险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价格认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 |
4.2.2 价格认定宣传机制不完善 |
4.2.3 价格认定程序监督制度不健全 |
4.2.4 价格认定信息化系统建设落后 |
5 东营市完善价格认定的对策建议 |
5.1 增强价格认定人员“三个意识” |
5.2 建设全方位、立体化价格认定宣传渠道 |
5.3 强化价格认定程序中的监督 |
5.4 建设资源共享的价格认定信息系统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有经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 |
二、私营经济、私营企业与私有资本 |
三、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与劳动市场 |
四、混合所有制与改革阈值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二、现代产权理论 |
三、博弈理论 |
第二节 国外文献评述 |
一、改革动因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二、改革制约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改革路径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四、启示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国内文献评述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制约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五、启示与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理论框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程 |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3年) |
二、全面启动阶段(1993~2003年) |
三、快速推进阶段(2003~2013年) |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点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趋势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改革的有效性存在争议 |
二、部分垄断性行业改革举步维艰 |
三、改革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 |
四、对改革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稳定增长、收益最大化驱动与改革动因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效率损失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一、效率损失及原因分析 |
二、效率损失呈现及争论 |
第二节 经济稳定增长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分析 |
二、国有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 |
三、国有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
四、分析与结论 |
第三节 收入最大化驱动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分析 |
二、损失厌恶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国有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约束与改革制约 |
第一节 改革的约束机制研究 |
一、约束机制研究基础分析 |
二、社会利益最大化选择分析 |
三、现实基础分析 |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置 |
二、给定劳动配置下的资本市场均衡分析 |
三、给定资本配置下的劳动市场均衡分析 |
四、利益最大化选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制约分析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分析 |
一、经济参数设置与实证结果测算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竞争博弈、资本结构演变与改革路径 |
第一节 不同视角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讨 |
一、基于体制转轨视角的改革路径探讨 |
二、基于博弈理论视角的改革路径探讨 |
三、基于改革实践视角的改革路径探讨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竞争博弈理论分析 |
一、博弈理论机制分析 |
二、理论模型设置 |
三、理论模型分析 |
四、改革路径模拟 |
第三节 社会资本结构演变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
一、社会资本结构演变 |
二、基于社会资本结构演变的改革路径分析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实路径梳理与展望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实路径梳理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展望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重动因路径轻制约,现有研究系统性不足 |
二、持续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企 |
三、效率损失与增长拖累存争议,改革起于利益最大化驱动 |
四、改革比例存在合理化阈值,但羁于社会稳定约束 |
五、改革持续稳定推进,社会资本结构进入动态平衡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
三、创新改革实践路径,积极发展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
四、拥抱互联科技,探索金融市场改革 |
五、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适度进行.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对改革理论内涵的进一步探索 |
二、论文模型假设条件可进一步放宽 |
三、部分静态模型可深化为动态模型 |
四、实证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
第四节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1-1:1949~1978年中国公有工业经济比重 |
附录3-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政策 |
附录3-2:“1+N”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体系 |
附录3-3:2017年2月中国国资委直属国有企业名录 |
附录3-4:1994~2015年国有企业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
附录4:2007~2014年中国大陆各省份经济发展数据 |
附录5-1:2009~2014年中国私营/非私营单位薪酬水平表 |
附录6-1:1978~1998年中国(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与产值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介绍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评估的理论框架 |
2.2 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局部均衡分析 |
2.3 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应的经济学探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概述 |
3.1 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概念解释 |
3.2 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历程 |
3.3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国际做法及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方案及执行过程评估 |
4.1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分析 |
4.2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方案评估 |
4.3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执行过程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评估——基于完善大豆价格形成机制的视角 |
5.1 问题的引出 |
5.2 我国大豆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5.3 大豆临时收储时期的市场价格扭曲:表现及成因 |
5.4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 |
5.5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大豆市场主体利益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评估——基于引导大豆生产、保障农民利益的视角 |
6.1 问题的引出 |
6.2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大豆生产及农民收益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豆农对政策的回应性:认知与满意度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样本农户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认知及评价情况 |
7.3 农户种植大豆意愿及动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到生产者补贴:政策变迁的启示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大豆生产者补贴与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效果的经济学原理比较 |
8.3 从大豆目标价格到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变迁的现实逻辑 |
8.4 从大豆目标价格到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含义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省级访谈问卷 |
附录二 县级访谈问卷 |
附录三 大豆流通、加工主体访谈问卷 |
附录四 大豆种植户调研问卷 |
后记与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日农业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业政策 |
第一节 中国的农业法律政策 |
第二节 中国的财政支农政策 |
一、支出政策 |
二、税收政策 |
三、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贸易政策 |
第四节 中国的金融保险政策 |
一、农业信贷政策 |
二、农业保险政策 |
第二章 九十年代以来的日本农业政策 |
第一节 日本的农业法律政策 |
一、农地法修改与农业生产者的认定 |
二、新农业基本法的提出 |
第二节 日本的农业财政政策 |
一、粮食特别财政支出 |
二、针对山区、半山区农户的直接支付政策 |
三、其他直接财政补贴 |
四、其他非直接财政补贴 |
第三节 日本的农业贸易政策 |
第四节 日本的金融保险政策 |
一、农业信贷政策 |
二、农业保险政策 |
第三章 中日农业政策的定性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日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同特征 |
一、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有限 |
二、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
三、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小农经济占重要地位 |
四、农村劳动力兼业化经营现象普遍 |
第二节 中日农业政策定性比较分析 |
一、中日农业保护政策比较 |
二、中日农业贸易政策比较 |
三、中日农业保障政策比较 |
第三节 中日农民现状比较分析 |
一、农民收入比较 |
二、农民素质比较 |
第四章 中日农业投入政策的定量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业投入产出VAR模型分析 |
一、模型建立 |
二、指标选择 |
三、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
四、模型分析 |
五、结论 |
第二节 日本农业投入产出VAR模型分析 |
一、模型建立和指标选择 |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
三、模型分析 |
四、结论 |
第三节 中日农业投入政策定量分析结果比较 |
一、共性比较分析 |
二、特性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健全农业立法体系,促进和监督农业政策有效推进 |
二、调整农业补贴政策,采用政策反哺方式以工哺农 |
三、完善农业贸易政策,充分利用“绿箱”支持 |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 |
五、以农民为中心,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庸俗分配理论的批判 |
一、批判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 |
二、解决“李嘉图难题” |
三、批判萨伊“三位一体”公式 |
四、批判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
第二节 生产决定分配 |
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
二、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
三、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
四、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
第三节 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
一、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
二、未来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
第四节 以公平分配为目标 |
一、马克思对公平分配的追求 |
二、马克思公平分配的内涵 |
第五节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
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内涵 |
二、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收入分配理论的出发点 |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收入分配理论的落脚点 |
第二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 |
第一节 苏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 |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
二、高度集权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弊端 |
第二节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
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存在一些弊端 |
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弊端 |
第三节 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影响 |
一、要素价值论的影响 |
二、创新价值论的影响 |
三、按要素分配的影响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一、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客观要求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 |
三、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
第三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 |
一、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 |
二、国民经济调整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按劳分配制度遭受的挫折 |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一、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先富”思想的确立 |
二、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深化城市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
四、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 |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四、确立“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第四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一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
一、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 |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 |
三、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 |
第二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一、初次分配领域出现“强资本弱劳动”的问题 |
二、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问题 |
三、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问题 |
四、解决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
第五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体地位 |
二、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体地位 |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 |
四、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
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
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
二、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 |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 |
四、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资本为主” |
五、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反对金钱拜物教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政府经济行为视角下“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产能及产能过剩的概念 |
2.1.2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 |
2.1.3 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产能及产能过剩的概念 |
2.2.2 产能过剩的度量指标及测算方法 |
2.2.3 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及机理 |
3 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理论分析 |
3.1 政府与政府经济行为 |
3.1.1 政府的界定 |
3.1.2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 |
3.1.3 中国政府经济行为的特征 |
3.2 "中国式"产能过剩 |
3.2.1 国外产能过剩概念及其相似概念 |
3.2.2 国内产能过剩概念及其相似概念 |
3.2.3 国内外产能过剩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3.2.4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界定 |
3.3 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关联 |
3.3.1 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着"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特征 |
3.3.2 中央政府经济行为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导火索 |
3.3.3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催化剂 |
3.3.4 两组利益博弈关系的存在使得"中国式"产能过剩恶性循环 |
4 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实证分析:以钢铁产业上市公司为例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政府经济行为与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理论诠释 |
4.1.2 政府补贴及产能过剩 |
4.1.3 土地价格扭曲及产能过剩 |
4.1.4 金融支持水平及产能过剩 |
4.2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方法与模型 |
4.2.3 土地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方法与模型 |
4.2.4 实证检验的模型设计 |
4.2.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 DEA效率分析 |
4.3.1 DEA模型的选择 |
4.3.2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确定 |
4.3.3 DEA效率分析结果 |
4.4 实证研究结论 |
5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及成因分析 |
5.1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 |
5.1.1 "中国式"产能过剩初期:1996-2000年 |
5.1.2 "中国式"产能过剩中期:2003-2006年 |
5.1.3 "中国式"产能过剩后期:2008年至今 |
5.2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成因 |
5.2.1 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弊端和体制改革的滞后 |
5.2.2 中央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计划经济色彩浓厚 |
5.2.3 地方政府落实产业政策过程中行为扭曲 |
5.2.4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
6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解决经济过剩问题的经验与特点 |
6.1 美国政府解决经济过剩的政策与实践 |
6.1.1 1929年生产过剩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6.1.2 二战后美国经济过剩的特征及治理对策 |
6.2 德国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与实践 |
6.2.1 德国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 |
6.2.2 德国产能过剩的治理对策 |
6.3 日本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和实践 |
6.3.1 日本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 |
6.3.2 日本产能过剩的治理对策 |
6.4 各发达国家解决经济过剩问题的特点 |
6.4.1 采取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相融合的方式 |
6.4.2 采取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配套的方式 |
6.4.3 采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同步的方式 |
6.4.4 采取产业政策与法治观念相关联的方式 |
7 供给侧"去产能":化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
7.1 供给侧"去产能"的现状 |
7.1.1 各省市供给侧"去产能"的举措 |
7.1.2 各省市供给侧"去产能"的弊端 |
7.2 供给侧"去产能"目标模式的形成基础 |
7.2.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
7.2.2 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 |
7.2.3 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
7.2.4 建立服务型政府 |
7.3 供给侧"去产能"的战略 |
7.3.1 创新驱动战略 |
7.3.2 深度全球化战略 |
7.3.3 制度改革战略 |
7.3.4 包容性发展战略 |
7.4 供给侧"去产能"的路径 |
7.4.1 以体制改革为基础 |
7.4.2 以企业自主创新为关键 |
7.4.3 以培育人力资本优势为支撑 |
7.4.4 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辅助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结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测算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产品目标价格定义及职能目标研究综述 |
1.2.2 粮食目标价格测算方法的研究综述 |
1.2.3 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研究综述 |
1.2.4 国外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实施情况综述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评析及我国推行目标价格制度的必要性 |
2.1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 |
2.2 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评析 |
2.2.1 最低收购价政策 |
2.2.2 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 |
2.3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
2.3.1 美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实践分析 |
2.3.2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实践分析 |
2.3.3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实践分析 |
2.4 推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测算的基本原则及模型 |
3.1 目标价格的定义及政策目标 |
3.2 构建目标价格测算模型的基本原则 |
3.3 标价格测算模型构建 |
3.3.1 目标价格预期完全成本核定 |
3.3.2 目标价格合理利润率核定 |
3.3.3 动态调整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湖南省早籼稻为例对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测算的应用研究 |
4.1 稻谷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
4.2 湖南省稻谷价格波动情况 |
4.3 稻谷目标价格模拟测算 |
4.3.1 稻谷成本测算 |
4.3.2 稻谷合理利润测算 |
4.3.3 稻谷目标价格水平测算结果及说明 |
4.4 小结 |
第5章 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
5.1 完善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科学核定成本利润 |
5.2 抑制生产成本增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5.3 建立农产品价格发布平台,加强市场价格监测 |
5.4 合理调整目标价格,优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
5.5 试点先行突出重点,谨慎稳步推进改革 |
5.6 健全价格补贴机制,设置专项补贴基金 |
5.7 健全农业政策法律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和谐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目标的相关研究 |
1.2.3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效果的相关研究 |
1.2.4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对农民种粮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5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政策机制设计的相关研究 |
1.2.6 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和谐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相关概念 |
2.1.3 “WTO农业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和谐管理理论 |
2.2.2 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
2.2.3 弱质产业扶持理论 |
2.2.4 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辨识与判定 |
3.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概念模型 |
3.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主题”诠释 |
3.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研究的思路分析 |
3.1.3 研究选取的时间段说明 |
3.2 基于粮食大事记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的辨识 |
3.2.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体系的主要任务及活动 |
3.2.2 “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的辨识结果: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 |
3.3 基于EOL模型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的判定 |
3.3.1 “E”分析 |
3.3.2 “O”分析 |
3.3.3 “L”分析 |
3.3.4 “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的判定结果:增产与增收应并举 |
3.4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及绩效评价 |
3.4.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 |
3.4.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产量与收入效应评价 |
3.4.3 “增收”绩效的不足与和谐主题“漂移”的迫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现象描述 |
4.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则”释义 |
4.1.2 补贴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和则”中的表现形式 |
4.1.3 农民务农时间变化的现象分析 |
4.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2.1 基本假设 |
4.2.2 农民和政府博弈的支付矩阵 |
4.2.3 模型演化 |
4.2.4 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4.3 不同情景下的数值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选择某种策略的初始人群比例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3.2 农民种粮的资金投入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3.3 粮食的市场价格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
5.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研究基础 |
5.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谐则”诠释 |
5.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研究思路 |
5.2 主要发达国家及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1 美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2 欧盟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3 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4 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5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3 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对中国“谐则”构建的镜鉴与启示 |
5.3.1 增产向增收的演化方向,凸显“谐则”在增收方面改进的必要性 |
5.3.2 适度加大补贴促“增收”,优化补贴结构减“压力” |
5.3.3 补贴长期趋势是“稳中有降”,应有选择地利用好价格支持方式 |
5.3.4 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尤其重视公共储备的管理效率 |
5.3.5 完善资源与环境友好型补贴,保障农民收益 |
5.3.6 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加强农业保险在内的政策法制化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演化分析 |
6.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机理阐释 |
6.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耦合”释义 |
6.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复杂性机理描述 |
6.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 |
6.2.1 模型建立 |
6.2.2 模型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
6.2.3 系统混沌现象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参数获取 |
6.3.2 参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漂移”研究 |
7.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概念模型 |
7.1.1 对“和谐主题漂移”的再思考 |
7.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主题漂移”诠释与概念模型 |
7.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动因 |
7.2.1 客观动因 |
7.2.2 主观动因 |
7.2.3 “和谐主题漂移”的方向: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 |
7.3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支撑创新理念 |
7.3.1 对“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再思考 |
7.3.2 “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探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重要观点与政策建议 |
8.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论文论着、课题、获奖等成果的获得情况 |
致谢 |
四、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J]. 廖周. 西部史学, 2020(01)
- [2]东营市物价部门价格认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巴志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D]. 马光威. 深圳大学, 2018(07)
- [4]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评估研究[D]. 田聪颖.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中日农业政策比较研究[D]. 李翠花. 湖北民族学院, 2017(01)
- [6]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D]. 熊玉先.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9)
- [7]政府经济行为视角下“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 万远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6)
- [8]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测算模型及应用研究[D]. 李婷婷. 湖南大学, 2016(03)
- [9]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D]. 魏晓卓. 江苏大学, 2015(01)
- [10]中国国情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分析[J]. 肖翔,武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