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活动某些特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涛,罗纲,靳锡波,孙云强[1](2022)在《人工地震目录的评估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文中认为如何使用古地震序列数据评估数值模拟得到的长期人工地震目录的准确度是地震数值预报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探讨上述问题,本文开发了计算人工地震目录与古地震序列匹配度的平均绝对误差法和余弦相似度法,并将其应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得了与该地区古地震序列数据匹配较好的人工地震目录.基于匹配较好的目录,本文还计算了海原断裂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发生大地震后,大地震在区域四条主要断裂的迁移概率.研究结果表明:(1)以上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估人工地震目录与古地震序列的匹配度;(2)与未进行匹配的人工地震目录的迁移概率计算结果比较,通过古地震数据匹配的人工地震目录的计算结果更优,即更接近于基于古地震数据计算的地震迁移概率;(3)当大地震在海原断裂上发生后,海原断裂再次发生大地震的概率最大,约为47%,其次是香山天景山断裂,约为23%~27%.本文对评估基于动力学数值模型产生的长期人工合成地震目录的准确度做出了调查与探索,为区域地震数值预报研究提供了参考.
张丽娟,王福昌,李振刚[2](2021)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病毒传播和系统仿真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病毒传播特点及城市空间地图模式,建立了一类易感者,潜伏者,患病者,治愈者,免疫者,病毒传播模型,将环境中的个体看作Agent智能体,根据元胞自动机原理构建病毒传播机制。依据病毒的不同传播特点、不同防控策略对病毒的时空传播进行了仿真,讨论了关键因素对病毒扩散的影响,并以石家庄新冠疫情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潜伏者人数、感染力、随机游走、疫苗接种比例等因素在病毒传播时空分布中起重要作用。仿真结果显示,在政策比较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易感人群10%的疫苗接种比率可初步筑起防疫屏障,较为有效控制疫情传播。模型能比较准确刻画疫情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也可以展示疫情在真实空间的分布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李方正[3](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由城市绿地、农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构成的绿色空间对于保障北京市中心城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宜人、居住舒适,进而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心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绿色空间发展,其绿色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对实际建设后的绿色空间的变化监测,理清其演变机制,提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通过多种情景对绿色空间未来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提升绿色空间状况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同时这对于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16年间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4个重要节点,对其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通过计算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定性讨论,探究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理清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以功能为导向,生态安全、游憩需求和文化保护为目标,提出绿色空间面积和空间组合优化的形式-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进而以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为基础,耦合模拟绿色空间面积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增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结合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目标,提出多种绿色空间发展的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寻求实现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宏观社会经济策略、空间分配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主要创新性体现在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方面。研究表明:(1)从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看,研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出现了“三减一增”的现象,即是耕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24年内绿色空间大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中心城用地间的转换主要集中在了: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的转换,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上。从空间上看,耕地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外,林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中心城北部,草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绿色空间转入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到五环路之间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点状空间上。(2)研究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差异性:绿色空间整体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其中耕地逐渐破碎,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林地和草地斑块逐渐连片分布,破碎度降低、连接度指数也逐渐提升。从空间上看四环路以外的边缘区域成为破碎化倾向最明显的区域。(3)研究首先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蔓延是影响耕地圈层减少的最大因素,常住人口增加的需求是林地增加的核心动因,产业结构调整是林草面积增加的重要内因。从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看,地区总产值和常住人口数量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第二产业占比与绿色空间连接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社会经济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四环外、东酒仙桥、西苑和清河边缘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4)研究还探讨自然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其作用相对是静态的。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空间差异看,高程对中心城西北地势较高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5)规划和政府决策机制对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环、平原造林面域空间等都初具规模。研究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起到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点状绿色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景观格局得到有效优化。线性绿色空间西郊三山五园绿道的建设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斑块完整性、连接性和多样性上得到一定优化。面状绿色空间中心城东部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缓了绿色空间面积的流失过程。(6)研究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作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形式,以生态安全维护、游憩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选取了高程与坡度等级、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农田、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绿色空间使用频率与文化遗产10项指标构建绿色空间优化的高-中-低理想格局。结果表明: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极高、较高、高和一般高的区域分别占中心城面积3.96%、7.51%、18.66%和69.70%。而游憩需求极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分别1307.87hm2和1669.76hm2,多为现状游憩资源。文化保护格局主要考虑了中心城文化遗产及其缓冲区的分布。将多因子仅叠加,获得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发现中心城绿色空间底线格局面积1630.52hm2,,满意安全格局面积20454.07hm2,理想格局面积40678.02hm2,占中心城总面积37.34%。随后对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判定空间联系,包括生态-游憩源地和源间连接-廊道。其中中心城关键生态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西北区域和东部,中心城关键游憩源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周边,以及西北郊部分历史名园。通过最小积累阻力分析,形成了 51条潜在廊道和28条现状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系统。还通过使用频率高、风景优美的线性廊道连接游憩需求高的游憩源地,进行游憩廊道构建,最终形成19条联系游憩源地的游憩廊道。(7)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自上而下的数量模拟优势和元胞自动机自下而上的空间模拟优势,对中心城绿色空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3种情景,模拟在绿色空间高、中、低理想格局下的中心城绿色空间时空变化,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实现提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策略和空间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若北京市中心城继续保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绿色空间总体面积继续减少,但可以实现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的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1,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为929万,GDP保持平均6.1%的增长率时,可实现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2,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减少到859万,GDP平均增长率降低到4.9%时,可实现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元胞自动机对北京市中心城2035年绿色空间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对照情景继续保持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时,2035年大量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当情景1模拟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绿色空间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都高于对照情景和情景1。当情景2模拟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到2035年各类用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面积出现降低,林地、草地和湿地及水域出现增加趋势。绿色空间破碎度明显下降,而绿色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明显提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明显得到优化。研究通过规划政策老城遗址公园环、一道城市公园环、二道郊野公园环、楔形绿廊、南北中轴生态空间和小微绿地的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关键生态、游憩空间和廊道的建设。最后,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践为例,通过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指导其实施与落地,促进本研究的实践应用。
李红,邓志辉,邢成起,严兴,马晓静,姜辉[4](2015)在《人工地震目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基于地震目录的统计分析及由此衍生的地震复发周期与地震预测概率分析一直是地震活动性研究的重要部分,而人类有仪器记录的地震活动历史极其有限,因此采用其他方法建立人工地震目录进而研究地震活动特征与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弹簧-滑块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断层系统地震活动模型、有限元-滑块耦合模型、有限元模型等几种人工地震目录研究的理论模型与方法进展;归纳总结了不同模型在实现地震孕育、发生时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摩擦本构关系,并详细阐述了摩擦本构关系的进展及其区别;最后对有限元数值模拟人工地震目录研究时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的进一步改进做了探讨.
黄艺丹[5](2014)在《山地灾害链承传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山地灾害链事件,更造成一般山地灾害所无法比拟的大范围危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强,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增多,山地灾害链事件有增加的趋势,成为我国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重大工程的严重威胁。因此,有关山地灾害链形成机理、传播过程、成灾模式和减灾对策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明确应用背景的课题。鉴于山地灾害链的研究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灾害承传系统的响应特性是在链式反应中使灾势扩大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确定将其作为论文的主攻方向;并选择地震触发崩塌滑坡、降雨泥石流以及堰塞湖溃决这三种典型山地灾害链作为研究的原型。针对灾害承传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选择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元胞自动机、去趋势互相关分析等非线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航卫片遥感资料解译、野外现场考察、振动台沙堆模型实验、振动台水箱模型实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揭示在原生事件系统的干扰下,灾害承传系统的非线性响应特性。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地震触发崩塌滑坡、降雨泥石流两类原型问题的特点,分别设计了扰动强度递增、扰动强度为随机变量序列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开展了一系列变扰动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沙堆模型实验,获得了一批扰动条件变化下SOC系统承传特性的结论,拓展了SOC在灾变理论中的应用,对元胞自动机沙堆模型实验技术的发展亦具有促进作用。(2)提出当且仅当处于地貌发育阶段幼年晚期的谷地以及壮年期的山地,其坡面总能维持在临界坡度,系统已经演化到了临界状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重力作用地表过程,其共同特征是能量的耗散是以斜坡物质失稳下滑实现的,从物理概化角度,可认为沙堆模型是一种能抓住真实斜坡系统基本特征的简单理想模型,因而它们的动力学特征都应能在SOC的概念框架下得到解释。从而界定了SOC在山地学中的适用范围。(3)汶川地震实震资料表明,在Ⅸ度区崩塌滑坡规模与出现频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律描述,X度区这一关系基本服从幂律分布,Ⅺ度区更偏向于对数正态;芦山地震实震资料表明,Ⅸ度、Ⅷ度、Ⅶ度烈度区,崩塌滑坡规模与出现频率之间的关系均可用幂律描述,但随地震烈度的降低,崩塌滑坡点的密度单调减小。元胞自动机模拟实验表明,以扰动值1-Fmax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区间,沙堆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在扰动值小于1-Fmax的区间,随扰动强度的降低,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均能用幂律描述,但雪崩密度相应减小,因此,在此区间必须增加雪崩密度指标才能构成对SOC系统统计特性的完整描述;在扰动值大于1-Fmax的区间,随扰动强度的增加,沙堆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将经历幂律—幂律弱化—对数正态分布的演变过程。实现了从物理角度对不同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演变机理的诠释,初步建立了从Ⅶ度到Ⅺ度不同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总体特征的完整表征体系。(4)提出泥石流沟谷系统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推断具有合理性。以蒋家沟泥石流为范例的研究表明,重力侵蚀型泥石流径流量的分布呈现为幂律形式或者接近于当地区域性降雨的概型;泥石流径流量规模与频率之间的分布具有衰减型的尾部,是SOC系统普适性的特征。据此利用极值统计理论,建立了不同设计基准期蒋家沟泥石流最大径流量极值分布的数学模型,为解决泥石流防治工程可靠性设计中泥石流荷载概型确定这一难点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5)2010年墨西哥下加利福利亚洲Ms7.2级地震中地震波与池水涌浪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与池水涌浪均为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时间尺度约为4s。振动台水箱模型实验重现了同样的规律。输入三种频谱特性不同的地震波振动台水箱模型实验表明,地震波主频是决定相关性时间尺度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振动台水箱模型实验能反映真实的地震涌浪规律,利用水箱模型研究地震涌浪研究方案合理;在建模时,由于地震波与地震涌浪的相关性时间尺度事前并无法得知,作为一种简化处理,可以地震波主频的周期作为相关性时间尺度的取值。结论为地震引发库、湖水涌浪模型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6)将原生事件系统与灾害承传系统均为SOC的情况定义为soc-soc系统灾害链问题。在以降雨—泥石流为典型soc-soc系统灾害链的研究中,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提出其传递特性是:当扰动输入平均强度较小时,通过次级SOC系统的传递,会将总体动态特性的复杂性放大;之后随着扰动平均强度的递增,次级系统的放大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体现为次级SOC系统的b值趋近为扰动事件序列的b值,因此b值的变化可以表征SOC灾害承传系统自组织效应的作用。这是关于soc-soc系统灾害链传递特性的有益探索。综上,通过以上三类典型山地灾害链的研究,获得了它们承传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的基本认识,并希望藉此范例性的探索,推动山地灾害链研究从唯象学向精确化科学迈进。
王武星,石耀霖[6](2013)在《基于应变率场的全球地震活动特征模拟探索》文中指出本文提出利用全球应变率资料模拟全球地震活动特征的基本思想,并作了初步探索。利用GSRM的全球应变率场结果,初步设计了模拟全球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把地球考虑为一个自组织的整体系统,制定了细胞自动机的演化规则,获得了模拟的人工地震目录。初步的模拟结果基本反映了全球地震活动的主要分布特征,体现了全球构造活动强弱的主要格局,初步达到了利用GPS等实测资料计算的应变率作为细胞自动机网格状态及其改变量来模拟复杂的全球地震活动特征的实验目的。
李锰,杨峰[7](2011)在《影响地震活动性因素的非均匀细胞自动机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细胞自动机模型,构建了由81×81个细胞单元组成非均匀二维单断层介质样本,研究了断层结构细观非均匀性以及相关模型参数变化对模拟输出结果和强度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非均匀性是影响地震活动性的控制性参量,随着非均匀程度的增强,地震事件数量增多,震级分布变得越来越均匀,破裂演化模式由相对"脆性"向"塑性"变化;介质结构的初始条件和应力加载的随机性对地震活动演化过程基本不产生影响,此外,应力降分配系数减小使b值主体线性段向大震级延伸;随着局部摩擦损耗系数增大,模拟地震事件的数量有所增加,大震级事件数量和震级衰减增强b,值主体线性区间变窄,使断层的变形破坏方式由相对"脆性"向"塑性"变化。这些对理解孕震过程的复杂性是有帮助的。
李锰,杨峰[8](2011)在《断层结构非均匀性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的细胞自动机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断层强度分布的非均匀性,构建了由81×81个细胞单元组成的4种不同匀质度及其各自6种不同随机构型共计24个非均匀二维单断层模型样本,并通过设计的细胞自动机模拟程序,在保持其它模拟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层结构非匀质度的增加,其宏观变形破坏行为由相对脆性向塑性变化;地震序列类型依次表现出主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和震群型;震级分布表现出非均匀性依次减小;地震发生在时间上表现为一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即小震随机、中强地震丛集和大震准周期的特点.此外,结构几何分布的随机性也对地震序列的特点有较显着的影响,但这种随机差异性随着结构非匀质程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薛霆虓[9](2008)在《大尺度断层活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学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已经步入了二十一世纪,但是世纪之初苏门答腊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再一次的警示,地震灾害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虽然很多地震学家对地震预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地震预测和预报现今仍然不是很成功。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孕震和地震活动性认识不足,理论模型还不够完善。所以地震活动性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对断层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希望通过模拟,得到地震活动性的一些规律。本文使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有限元法,由于断层的活动是大尺度和长时间的事件,因此使用准静态的模拟方式近似处理,断层间的作用是借助于有限元中的接触碰撞算法和接触单元来实现的。对平直断层和几何弯曲断层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显示,断层在发生地震之前有一个预滑过程,这一现象和岩石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几何弯曲断层的模拟结果显示了明显的“特征地震”现象,地震呈现准周期的重复发生。平直断层和几何弯曲断层的活动性差异较大,弯曲断层造成了断层应力分布的强烈不均匀,断层弯曲一方面抑制了中小地震的破裂,另一方面也孕育了大震的发生;弯曲断层主震前往往有明显的前震,而平直断层主震前前震不明显,这也是和断层的应力分布均匀与否直接相关的。模拟给出的地震活动是特征地震类型,所以地震频度一震级在大震级处偏离经验公式G-R公式。这些模拟结果对进一步进行地震活动性模拟具有启发意义,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G—R公式是人们对某区域或全球发生的大量地震进行统计得出的经验公式,文中介绍了现今对此公式的物理机制解释。近来,有些学者在进行断层活动性研究时,发现了不同于G—R规律的另一个地震活动模型——“特征地震”模型。本文列举了其中一些典型的实例。为了解释G—R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型之间的矛盾,给出了一些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这些研究的结论是这样的:单个成熟断层的活动性符合特征地震模型,而对于比较广阔的断层区域,断层活动符合G—R公式。为了解释特征地震的物理机制,引用kostrov震源破裂动力学理论,本文进行了一些推广,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本文的最后,对2001年昆仑山8.1级大地震的位错进行了模拟。不同于位错反演,本模拟是建立在一给定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建立了昆仑山破裂断层的有限元模型,断层处仍然运用接触单元来模拟断层摩擦和碰撞。根据破裂动力学理论,断层位错的大小与断层处的应力释放有密切关系。以往的模拟都是人为地给定断层处的应力分布和摩擦破裂极限,而与以往的模拟不同,本模型断层应力分布是在构造应力和断层的相互作用下自然给出的,这更接近于实际断层的情况。经过多次参数的调整,最后的结果与SPOT卫星得出的位错分布符合得很好。有一点值得一提,从本模型的结果看,断层在库赛湖段某处有一个低位错量,是由于断层在构造应力下的拉张形变造成应力释放偏低导致的,和Klinger等人的结果不同,他们认为此处的低位错量是因为分支断层的影响所致。但是我们认为,即使不考虑分支断层的影响,断层在构造应力和摩擦作用下的局部形变也导致了断层应力分布的不均匀,甚至出现了局部的拉张区域,这个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此外,通过改变模型中的一些参数,对各种参数对断层位错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本模型中运用的方法能够给出不同形态断层在不同的构造应力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格局,模拟结果也指出由于构造应力和摩擦作用造成断层变形导致的断层上非均匀的应力分布在地震模拟中(包括地震破裂动力学模拟)是不可忽视的。
苏凤环[10](2006)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堆等散粒体是由大量组元构成的、带有局域相互作用和广延空间自由度的耗散动力系统。作为控制大量广延耗散动力系统的普遍组织原则,SOC可能成为对自然界中一大类空间—时间域中的演化过程进行解释的一个全新理论。沙堆模型就是描述SOC的最简单范例,而元胞自动机模型则是研究SOC的技术手段。 本文针对大尺度散粒体单面坡沙堆实验中呈现的不同现象和结果,在SOC传统模型上对其进行改造,以便对有关现象进行更好地解释。在模型计算上,利用元胞自动机技术模拟降雨对坡面侵蚀形态的改造;同时对大尺度沙堆模型的并行计算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 1.在先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多组非均匀系数不同(均匀沙~φ=6.0)的散粒体单面坡沙堆实验。从均匀沙到非均匀沙沙堆对比试验中可以看出,按照非均匀系数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φ<2.85时,系统不呈现SOC;2.85≤φ<5.0时,系统呈现SOC;φ≥5.0时,系统不呈现SOC。 2.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大规模均匀沙不呈现SOC,而大规模的非均匀沙呈现SOC。对此现象我们以前曾作出了定性的解释,没有进行定量的工作。本文采用将非均匀沙系统不同颗粒几何尺寸的差异概化为颗粒运动摩擦力不同的手法,设计了能够描述非均匀介质和体现非均匀系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即引入由于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损耗作为表征非均匀度不同沙堆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物理量。通过调整摩擦能量损耗和半径的取值,进行了多组体现不同非均匀系数和不同规模的计算机仿真试验,其统计结果与单面坡沙堆实验现象相一致,证明了“自组织临界性主要由系统的组构特征有关”的结论。 3.针对散粒体单面坡沙堆实验中,随着非均匀系数的增加系统呈现三种不同动力学行为的现象,设计了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的元胞自动机沙堆模型。即:(1)设计具有两种不同作用规则的元胞;(2)对元胞构建两种不同的排列集合方式,一种服从分形,另一种不服从分形(按照等间隔排列)。实验结果表明:沙堆内部粒子结构按照分形排列的沙堆模型呈现SOC,而不具备分形特征的沙堆模型则不呈现SOC。 4.本文在自组织临界性的理论框架下,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了降雨对坡面侵蚀的模型,模拟了面蚀—沟蚀的侵蚀发育过程,同时发现流水多次
二、地震活动某些特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活动某些特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地震目录的评估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有限元模型 |
2 数据 |
2.1 古地震数据 |
2.2 人工合成地震目录数据 |
3 匹配对比方法 |
3.1 单断裂匹配 |
3.1.1 平均绝对误差 |
3.1.2 余弦相似度 |
3.2 多断裂匹配 |
4 序列匹配结果及大震迁移概率计算 |
4.1 参考算例(算例1)的匹配结果 |
4.2 地震迁移概率计算 |
4.2.1 大地震在海原断裂发生后迁移到四条主要断裂的概率 |
4.2.2 大地震在香山天景山断裂发生后迁移到四条主要断裂的概率 |
5 讨论 |
6 结论 |
(3)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节点 |
1.3.1 北京市中心城 |
1.3.2 绿色空间 |
1.3.2.1 绿色空间的定义 |
1.3.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 |
1.3.3 绿色空间格局 |
1.3.4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绿色空间研究热点问题 |
1.4.1.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 |
1.4.1.2 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研究 |
1.4.1.3 重要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1.4.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
1.4.2.1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1.4.2.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
1.4.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因素分类 |
1.4.2.4 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4.3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
1.4.3.1 空间格局优化的概念 |
1.4.3.2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 |
1.4.4 基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土地面积和空间模拟预测相关研究进展 |
1.4.4.1 土地模拟预测 |
1.4.4.2 土地模拟预测的研究领域 |
1.4.4.3 土地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5 研究进展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5.1 发现问题-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
1.5.2 问题机制-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1.5.3 优化目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 |
1.5.4 解决问题-提出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1.5.5 实践应用-北京市五环内“留白增绿”的实践应用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框架 |
2.1 研究数据 |
2.1.1 遥感数据 |
2.1.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
2.1.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
2.1.1.3 遥感解译标志 |
2.1.1.4 遥感信息解译 |
2.1.1.5 遥感精度检验 |
2.1.2.6 遥感制图 |
2.1.2 社会经济数据 |
2.1.3 自然数据 |
2.1.3.1 天气气象数据 |
2.1.3.2 土壤数据 |
2.1.3.3 地形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
2.2.2 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 |
2.2.3 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2.2.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2.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及其意义 |
2.2.4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2.2.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2.2.4.2 方法原理 |
2.2.4.3 建模步骤 |
2.2.4.4 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
2.2.5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2.2.5.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2.2.5.2 方法原理 |
2.2.5.3 加权权重的计算方式 |
2.2.5.4 回归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
2.2.6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
2.2.6.1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方法 |
2.2.6.2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
2.2.7 绿色空间的面积模拟预测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
2.2.7.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
2.2.7.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
2.2.8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预测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 |
2.2.8.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
2.2.8.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步骤 |
3 研究区域概述 |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
3.1.1 气候概述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 |
3.1.4 植被 |
3.1.5 经济发展概述 |
3.2 历史概述—西周以来的北京市山水格局与绿色空间变迁 |
3.2.1 概述 |
3.2.1.1 北平湾 |
3.2.1.2 自然水系 |
3.2.2 西周至唐-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景观营建 |
3.2.2.1 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兴起 |
3.2.2.2 围绕农业灌溉的水利初兴 |
3.2.2.3 与自然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 |
3.2.3 辽金元-基于人工水利建设的城市景观发展 |
3.2.3.1 人工干预下的漕运开发 |
3.2.3.2 城市与宫苑的营建 |
3.2.4 明-集中于城市内部的景观建设 |
3.2.4.1 城池与宫苑建设 |
3.2.4.2 水源及水系的改变 |
3.2.4.3 运河的衰落 |
3.2.4.4 园林与风景区的建设 |
3.2.5 清-水利工程的西移与其带动下的景观建设 |
3.2.5.1 清代水利工程 |
3.2.5.2 京西稻与农田灌溉 |
3.2.5.3 集中于京西郊的园林建设 |
3.2.6 民国时期与建国初期-城市景观建设的停滞与新生 |
3.2.6.1 公园开放运动 |
3.2.6.2 民国初期的行道树种植风潮 |
3.2.6.3 城市规划的探索 |
3.2.6.4 “大地园林化”的狂热建设期 |
3.2.6.5 “文革”期间的绿化破坏 |
3.2.6.6 绿色空间规划的规范化及发展 |
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
4.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 |
4.1.1 绿色空间的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
4.1.2 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
4.2 北京市中心城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
4.2.1 1992年-2000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2.2 2000年-200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2.3 2008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2.4 1992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分析 |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
4.3.1.1 斑块数量(NP) |
4.3.1.2 斑块类型面积(CA) |
4.3.1.3 平均斑块面积(MPS) |
4.3.1.4 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PLAND) |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
4.3.2.1 斑块密度(PD) |
4.3.2.2 最大斑块指数(LPI) |
4.3.2.3 景观形状指数(LSI) |
4.3.2.4 边缘密度(ED) |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
4.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
4.4.1 绿色空间面积严重萎缩、关键绿地空间流失 |
4.4.2 绿地绿色空间“大空间少而孤立、小空间分散,连接性不佳” |
4.4.3 绿色空间综合功能尚未达到市民需求 |
4.5 本章小结 |
4.5.1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呈现“三减一增” |
4.5.1.1 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 |
4.5.1.2 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 |
4.5.1.3 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 |
4.5.1.4 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 |
4.5.2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转换趋势明显 |
4.5.2.1 耕地面积多转向建设用地、林地 |
4.5.2.2 草地面积转自耕地、建设用地 |
4.5.3 绿色空间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 |
4.5.3.1 耕地呈现破碎化、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 |
4.5.3.2 林地、草地呈现连片化和完整化 |
5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
5.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择 |
5.1.1 驱动因子的选择原则 |
5.1.1.1 因子的代表性 |
5.1.1.2 数据的可获取性 |
5.1.1.3 因子间的独立性 |
5.1.2 驱动因子的分类 |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5.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5.2.1.1 社会经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
5.2.1.2 社会经济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
5.2.1.3 社会经济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
5.2.1.4 社会经济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5.2.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
5.2.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
5.2.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
5.2.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
5.3.1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
5.3.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5.3.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
5.3.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
5.3.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
5.3.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5.4.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 |
5.4.1.1 城市蔓延导致耕地圈层减少 |
5.4.1.2 人口聚集促进林地面积增加 |
5.4.1.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林草面积演变 |
5.4.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
5.4.2.1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加速绿色空间破碎化 |
5.4.2.2 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 |
5.4.2.3 二产发展减弱绿色空间连接度水平 |
5.4.2.4 社会经济发展显着作用于边缘集团 |
5.4.2.5 研究期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典型商圈绿色空间面积、多样性水平增加 |
6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自然因素 |
6.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子 |
6.2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6.2.1 自然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6.2.1.1 自然因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
6.2.1.2 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
6.2.1.3 自然因素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
6.2.1.4 自然因素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
6.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6.2.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
6.2.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
6.2.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
6.2.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
6.3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
6.3.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
6.3.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6.3.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
6.3.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
6.3.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
6.3.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
6.4 本章小结 |
6.4.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不显着 |
6.4.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 |
7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政策因素 |
7.1 绿色空间相关规划、政策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1.1 绿色空间规划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
7.1.2 绿色空间相关政策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
7.2 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
7.2.1 点状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7.2.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背景 |
7.2.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概述 |
7.2.1.3 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
7.2.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1.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2 线性空间-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 |
7.2.2.1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建设背景 |
7.2.2.2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建设概述 |
7.2.2.3 西北郊三山五园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
7.2.2.4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2.5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3 面状空间-百万亩造林 |
7.2.3.1 平原造林建设背景 |
7.2.3.2 平原造林规划建设概述 |
7.2.3.3 中心城平原造林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
7.2.3.4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
7.2.3.5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7.3.1 规划、政府决策引导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 |
7.3.2 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推动局部绿色空间格局演变 |
7.3.3 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空间消长,复杂机制推动绿色空间动态演变 |
8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
8.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优化目标-实现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
8.1.1 斑块的生态适宜性 |
8.1.2 人口游憩使用的需求性 |
8.1.3 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
8.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理想格局构建 |
8.2.1 生态安全格局 |
8.2.1.1 高程与坡度等级 |
8.2.1.2 植被覆盖 |
8.2.1.3 农田 |
8.2.1.4 水域缓冲区 |
8.2.1.5 地质灾害 |
8.2.1.6 水土流失敏感性 |
8.2.1.7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
8.2.2 游憩需求格局 |
8.2.2.1 绿色空间使用频率 |
8.2.2.2 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 |
8.2.2.3 绿色空间可达性 |
8.2.2.4 绿色空间游憩需求格局分区 |
8.2.3 文化保护格局 |
8.2.4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分区 |
8.3.4.1 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底线 |
8.3.4.2 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满意 |
8.3.4.3 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理想 |
8.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关键空间识别 |
8.3.1 关键生态-游憩源的识别 |
8.3.1.1 关键生态源 |
8.3.1.2 关键游憩源 |
8.3.2 关键生态廊道的识别 |
8.3.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
8.3.2.2 设定阻力值,构建阻力面 |
8.3.2.3 关键生态廊道的构建 |
8.3.3 关键游憩廊道的识别 |
8.3.3.1 游憩源地的确定 |
8.3.3.2 潜在游憩廊道载体 |
8.3.3.3 关键游憩廊道的构建 |
8.4 与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实现策略 |
9.1 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绿色空间面积 |
9.1.1 基于SD模型的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的构建思路 |
9.1.1.1 绿色空间模拟的因果反馈图构建 |
9.1.1.2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的方程构建 |
9.1.1.3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模型的精度检验 |
9.1.2 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和优化调控建议 |
9.1.2.1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结果 |
9.1.2.2 绿色空间面积优化的情景设计 |
9.1.2.3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面积模拟结果 |
9.1.2.4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社会经济调控策略 |
9.2 依据自然基底优化绿色空间位置选择 |
9.2.1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模拟构建思路 |
9.2.1.1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概率 |
9.2.1.2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规则 |
9.2.1.3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检验和修订 |
9.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
9.2.2.1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
9.2.2.2 绿色空间高、中理想格局的空间优化结果 |
9.2.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与国际大都市的对比 |
9.3 规划政策保证绿色空间关键空间实施 |
9.3.1 重塑人文历史风貌,构建老城遗址公园环 |
9.3.2 挖掘潜力空间,打造一道城市公园环 |
9.3.3 限制城市发展,推进二道郊野公园环 |
9.3.4 城乡环境绿色空间引入,形成楔形绿廊 |
9.3.5 打造城市自然轴线,增加南北中轴生态空间 |
9.3.6 引入城市森林,打造小微绿地 |
9.4 现场调研辅助绿色空间规划方案深化—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施为例 |
9.4.1 “留白增绿”提出的背景 |
9.4.2 “留白增绿”实施导则 |
9.4.2.1 依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确定腾退空间功能定位 |
9.4.2.2 各留白增绿空间类型的建设策略 |
9.4.3 现场调研生成节点方案-以海淀区小月河片区为例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0.2.1 借助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 |
10.2.2 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概念,完善景观格局优化内容 |
10.2.3 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 |
10.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
10.3.1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方法支持生态红线划定 |
10.3.2 绿色空间模拟预测模型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比选 |
10.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山地灾害链承传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灾害链概念及分类 |
1.3 山地灾害链研究现状 |
1.3.1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研究现状 |
1.3.2 泥石流灾害链问题研究现状 |
1.3.3 堰塞湖灾害链研究现状 |
1.4 非线性科学简介 |
1.4.1 自组织临界性理论 |
1.4.2 元胞自动机 |
1.4.3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 |
1.5 非线性科学在山地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Ⅸ度及以上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
2.1 山地斜坡系统自组织临界性 |
2.1.1 戴维斯的地貌发育理论 |
2.1.2 SOC是山地系统发育到青壮年阶段的产物 |
2.2 “5·12”汶川地震概况 |
2.3 汶川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实震资料分析 |
2.3.1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典型路段现场调查 |
2.3.2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遥感解译 |
2.4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元胞自动机模拟 |
2.4.1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及构成 |
2.4.2 沙堆元胞自动机模型 |
2.4.3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元胞自动机模型设计 |
2.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Ⅸ度及以下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
3.1 “4·20”芦山地震概况 |
3.2 芦山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实震资料分析 |
3.2.1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典型路段现场调查 |
3.2.2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遥感解译 |
3.3 元胞自动机模拟 |
3.4 振动台沙堆模型实验 |
3.4.1 实验设计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雨序列对重力侵蚀型泥石流规模分布影响的研究 |
4.1 蒋家沟流域降雨序列分析 |
4.2 降雨诱发重力侵蚀型泥石流元胞自动机模拟 |
4.2.1 模型设计 |
4.2.2 扰动为指数分布时元胞自动机模拟 |
4.3 蒋家沟泥石流实测资料分析 |
4.3.1 蒋家沟泥石流流域系统概况 |
4.3.2 蒋家沟泥石流规模实测资料分析 |
4.4 泥石流最大径流量极值统计分析 |
4.4.1 极值统计的基本概念 |
4.4.2 蒋家沟泥石流年最大径流量的极值分布 |
4.4.3 不同设计基准期蒋家沟泥石流最大径流量的极值分布 |
4.4.4 泥石流最大径流量极值分布的工程应用 |
4.5 SOC系统在灾害链演化中的传递特性初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震波与冰碛堰塞湖涌浪相关性分析 |
5.1 时间序列的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方法 |
5.1.1 时间序列的自相关与互相关 |
5.1.2 去趋势互相关分析(DCCA) |
5.2 基于实震资料的地震波与涌浪相关性分析 |
5.2.1 地震波数据来源 |
5.2.2 池水涌浪数据来源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基于DCCA的地震波与池水涌浪相关性分析 |
5.3 基于振动台水箱实验的地震波与水波相关性分析 |
5.3.1 振动台水箱模型实验设计 |
5.3.2 墨西卡利市消防站地震波模型实验 |
5.4 地震波频谱特性对相关性时间尺度影响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
2 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基于应变率场的全球地震活动特征模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全球应变率场 |
2 细胞自动机模型的构建 |
2.1 细胞单元划分 |
2.2 演化规则 |
2.3 破裂准则 |
2.4 应变释放分配 |
2.5 地震震级确定 |
3 初步模拟结果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8)断层结构非均匀性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的细胞自动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模型设计 |
1.1 介质参数的设定 |
1.2 力分配规则 |
1.3 地震的“震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宏观应力演化与地震序列特征 |
2.2 累积频度-震级关系 |
2.3 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特征 |
2.4 结构随机性 (构型) 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9)大尺度断层活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地震预测及其意义 |
1.2 与地震学相关的岩石实验研究 |
1.3 震源物理和地震活动性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断层摩擦和有限元中的摩擦碰撞问题 |
2.1 岩石及断层的摩擦 |
2.2 岩石摩擦的实验室研究 |
2.3 岩石的粘滑和稳滑 |
2.4 摩擦准则 |
2.5 有限单元法介绍及其非线性解法 |
2.6 接触和碰撞问题及其算法 |
2.7 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和说明 |
2.8 小结 |
第三章 平直断层活动性的数值模拟和地震学类比 |
3.1 引言 |
3.2 模型及其结果分析 |
3.3 二维复杂断层位错过程的地震活动性类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几何弯曲断层活动性的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型假设和摩擦本构关系 |
4.3 模型及其加载 |
4.4 模拟结果和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特征地震及其机制分析 |
5.1 地震活动的G——R规律 |
5.2 特征地震现象 |
5.3 数值模拟实验结果 |
5.4 特征位错的物理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断层静态位错的二维数值模拟 |
6.1 构造应力背景和历史地震 |
6.2 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断层的测 |
6.3 昆仑山8.1级地震的水平位错分 |
6.4 昆仑山8.1级地震是特征地震的证据 |
6.5 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静力学位错的数值模 |
6.6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7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结论和讨论 |
7.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准备中的论文 |
(10)自组织临界性理论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自组织临界性基本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
1.2.1 自组织临界性的提出及其含义 |
1.2.2 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物理实验的研究现状 |
1.2.3 沙堆模型的仿真模拟研究现状 |
1.2.4 自组织临界性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5 重力过程下的天然多尺度散粒体类型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沙堆模型实验及分析 |
2.1 散粒体SOC物理实验研究的现状 |
2.1.1 国外SOC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
2.1.2 课题组SOC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
2.2 单面坡沙堆实验 |
2.2.1 单面坡沙堆实验设计 |
2.2.2 实验现象描述及数据分析 |
2.2.3 坡面加桩处理的影响 |
2.2.4 多尺度米堆实验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元胞自动机原理与沙堆模型 |
3.1 沙堆模型的理论基础—元胞自动机模型 |
3.1.1 元胞自动机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3.1.2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 |
3.1.3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3.1.4 元胞自动机的分类及特征 |
3.2 不同类型的二维沙堆模型 |
3.2.1 BTW模型 |
3.2.2 二维 Abelian模型 |
3.3 本章总结 |
第4章 非均匀介质元胞自动机模型 |
4.1 沙堆自组织临界性的机制探讨 |
4.1.1 非均匀散粒体组构特征分析 |
4.1.2 沙堆坡面摩擦耗散分析 |
4.2 非均匀介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其仿真试验 |
4.2.1 非均匀介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
4.2.2 计算机仿真试验 |
4.3 对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条件的认识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分形元胞自动机在自组织临界性中的应用 |
5.1 沙堆组构的分形特性分析 |
5.1.1 沙堆粒径分布函数的分形表示 |
5.1.2 粒径分布函数的分维计算 |
5.2 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的非均匀元胞自动机模型 |
5.2.1 双稳态沙堆模型 |
5.2.2 有限凝聚扩散(DLA)模型 |
5.2.3 基于有限凝聚扩散模型的分形元胞自动机模型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斜坡侵蚀过程的自组织临界性机制研究 |
6.1 元胞自动机在侵蚀地貌中的应用 |
6.1.1 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土壤侵蚀学科中的应用现状 |
6.1.2 元胞自动机模拟土壤侵蚀时空演化过程的可行性 |
6.2 坡面侵蚀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沟谷侵蚀地貌中的应用 |
6.2.1 坡面流水侵蚀过程的不同发育阶段 |
6.2.2 坡面侵蚀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具体构建 |
6.2.3 坡面侵蚀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 |
6.2.4 坡面侵蚀系统的SOC研究 |
6.3 本章总结 |
第7章 沙堆模型的并行计算 |
7.1 并行算法设计 |
7.1.1 并行算法基本概念 |
7.1.2 并行算法设计 |
7.2 沙堆模型的并行化编程 |
7.2.1 系统结构 |
7.2.2 沙堆模型的并行计算方法设计 |
7.2.3 结果分析 |
7.3 本章总结 |
第8章 离散单元法在泥石流中的应用初深 |
8.1 离散单元法简介 |
8.1.1 离散单元法简介 |
8.1.2 离散单元法搜索邻居的方法 |
8.2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四、地震活动某些特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地震目录的评估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J]. 赵文涛,罗纲,靳锡波,孙云强. 地球物理学报, 2022
- [2]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病毒传播和系统仿真模型[J]. 张丽娟,王福昌,李振刚. 系统仿真学报, 2021(10)
- [3]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D].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人工地震目录研究进展[J]. 李红,邓志辉,邢成起,严兴,马晓静,姜辉.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5)
- [5]山地灾害链承传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研究[D]. 黄艺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2)
- [6]基于应变率场的全球地震活动特征模拟探索[J]. 王武星,石耀霖. 地震, 2013(04)
- [7]影响地震活动性因素的非均匀细胞自动机模拟研究[J]. 李锰,杨峰. 内陆地震, 2011(03)
- [8]断层结构非均匀性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的细胞自动机模拟[J]. 李锰,杨峰. 地震学报, 2011(05)
- [9]大尺度断层活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学研究[D]. 薛霆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 [10]自组织临界性理论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 苏凤环.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