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强化讲座和实践的经验

我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强化讲座和实践的经验

一、我对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精講多練的一些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西峰山[1](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代钦[2](2018)在《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续)》文中提出5 1949年以来的课例研究情况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原因开始学习前苏联的教育理论,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就数学教育而言于1952年仿照前苏联制定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翻译或编译前苏联数学教科书,大量地翻译出版了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书籍,如伯拉基斯的《中学数学教学法》(有单册和6分册两种版本)、萨!耶!利亚平的《高中数学教学法》(几何代数两册)、伊斯托

何光全[3](2010)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教育批判。研究这些教育批判,对于人们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历史虽然有所研究,但还比较零散,还特别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育批判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教育批判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该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教育批判事件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于教育批判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除导论外,正文内容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949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背景与概况。该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2)、过渡时期(1953-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五个时期对1949至198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批判的历史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基本线索、基本事件、基本历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第二部分:1949年至1981年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案例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章对武训精神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爱的教育”批判、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等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对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问题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反思。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批判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背景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历史影响与基本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批判的本义及教育批判与教育批评、教育评论、教育争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教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①1949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教育批判是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探索。当然,有时的这种探索步入了歧途。②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主要实践倾向是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与政治、学术批判的交织:多数时间的教育批判在批判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形而上学:多数时间教育批判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以“群众性”、“运动式”为主要特点。③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它不仅指向教育思想或理论,而且也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或实践,涉及了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及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④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从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结果来看,该历史时期许多教育批判成为了极左错误指导思想的阐释和体现途径,使教育批判异化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许多教育批判不仅体现和延续了新中国建国后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样的错误。⑤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教育批判应该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总之,论文对1949年至1981年间我国教育批判历史及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内容、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等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论文研究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研究对象较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因此,本文在史料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徐珊威[4](2020)在《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文中提出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又是实际生活中最优化问题的重要基础。由于相关知识综合、复杂、灵活、抽象,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常找不到切入点,解题方法掌握不全面,考试时,遇题有畏难情绪。本论文旨在系统地对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进行分类,并研究各类型解题通法,从而给学生提供帮助,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角度提出教学设计的策略,给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通过对教师访谈、学生测试调查分析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最值问题的掌握情况,并找出学生求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通过分析教材中最值问题的分布情况并建立起最值问题的分类依据,然后整理出与最值相关的知识(包括高等数学中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第三,通过对近五年高考全国卷最值试题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主要考点,试题类型与题中主要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第四,由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相应解法。主要类型分为:(1)函数中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三角函数、高次函数、不含根号的分式型函数、含根号的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双重最值问题、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2)数列中的最值问题(求数列的最大(小)项、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nS的最值以及数列中的恒成立问题);(3)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利用几何法求最值与利用代数法求最值);(4)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第五,提出教学设计策略,并给出了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三个教学设计。

姜乐仁[5](1963)在《关于小学算术教学中的精讲多练问题》文中认为 一引言在教学中进行精讲多练是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中提出来的。一九五九年,深入教学改革以后,精讲多练又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正确地进行精讲多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精讲多练、不仅提出了作为讲解和练习的教学方法的问题,而且,对如何讲、怎样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那就是要求讲得精,练要多。因此,我们可以说,精讲多练是一个具有原则性的教学方法。

徐建星[6](2011)在《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的汉语拼音Gao Xiao的首字母),是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并实施,以“减负提质”为核心,旨在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负担、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是一项融教育思想、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学教学改革实验。GX实验教学原则的“32字诀”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它是GX实验的基本理念,其中“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等观念已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影响广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否则“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减负提质要落实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与教学中,但反思当下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更有必要对GX实验的教学原则进行传承与挖掘。数学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系列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这些改革构成了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史,在数学教学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今天的教学创造了教学的历史,而是教学的历史造就着今天的教学。教学的传统与历史远比我们所能认识的要丰富、深厚与完整,它们是先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累积,是人类教学发展的“源”与“流”。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人们对数学课程改革理解的偏见或缺失,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简单与重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遗忘了以前许多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割裂了数学教学改革的历史,不前返教学改革的历史就失去了继承传统的阶梯,没有“源”与“流”的改革与发展将会迷失正确的路向。本研究主要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审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以期在当下教育背景下挖掘与激活GX实验的教学原则,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同时也反思GX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主要以GX实验教学原则的集中体现——“GX32字诀”为研究基点与核心,具体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学、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教育改革涵盖的教育理论与改革理论二个维度上,结合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相关教学问题展开研究。除导言、文献综述与结语外,论文还有6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3、4、5、6章,主要参照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理论框架,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历程划分为酝酿、启动、实施、提升四个阶段。对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研究,首先梳理本阶段中影响改革的因素,力图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置于当时的背景下进行思考,然后根据教育改革的两大构成要素:教育理论——改什么的问题;改革理论——如何改的问题。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教育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当代素质教育视域下,本源性的梳理每一个发展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在每一个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是什么;其次,在改革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GX实验教学原则构思、启动、实施与提升的历程中,窥视其改革实践的策略与方法。基于两个维度的分析,系统探讨了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散到聚,由教材到教法,再到教材与教法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内涵及其实践的方法策略。通过教学改革事件的衔接,还原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数学观、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等角度系统梳理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概貌。第二个部分为第7章,主要对GX实验作一个方法上的考量。由于GX实验是一项数学的教学实验,因此把讨论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把GX实验置于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下来思考,从GX实验的发展路径来看,GX实验属于经验的——科学家的研究传统。从GX实验教学原则构建的路向来分析,GX实验属于数学——归纳的研究范式:二是把GX实验置于教学实验的视角下来审视,GX实验是一项自然教学环境下的准实验,通过其改革事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GX实验的实验假设、实验变量、实验评价等。并试图回答人们对GX实验科学性、方法论上的追问。第三部分为第8章,主要根据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启示当下的数学课程改革要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等。反思认为GX实验教学原则的研究要进一步提高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水平,加强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传播与发展。研究的拟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从改革史的角度,首次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尽管对GX实验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有十余篇,期刊论文有一百四十余篇,但这些主要是对GX实验教材编写、教学效果、学习策略等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缺少整体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弥补了这一缺失;二是研究中采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大量的改革史料从质与量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按教学理论与改革理论两个维度,通过改革事件的续接,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进行全景式的发展性透视;三是通过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历史挖掘,为数学教学改革史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增添了一份素材,为当下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当然,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如对GX实验研究史料的挖掘还不是很全面,对GX实验史料的理论提炼还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继承与深化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色,当下GX实验如何再发展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是以后将继续探讨的问题。

金爱冬[7](2013)在《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国家开始进行第八次课程的改革。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师原有的教学实践有诸多不同,要求教师信念的改变。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十年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实施情况如何?他们的信念呈现了怎样的变化?影响教师信念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对于深入地理解变革过程中的数学教师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采用文化-个人观的研究视角,着重了解教师的信念及其变化。采用族志学的研究方法,以某课程实验区2所学校,7位教师为研究个案,运用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师信念及其变化的历程、信念变化特征,以及影响信念变化的因素,并给出相关的改进的建议。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问题产生背景,研究问题以及采用的方法,并描述的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教师信念相关理论、数学教师信念研究现状,并界定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以及分析框架。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主要从数学教师课程改革以来依次遇到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来展现数学教师信念变化历程,从数学学科本质信念、教学信念、学生信念三个维度分析了课改前后数学教师的信念,并对每名数学教师课程前后的信念进行了比较。第五章,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从数学学科本质信念变化特征、教学信念变化特征、学生信念变化特征说明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以及影响数学教师信念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真正触及数学教师深层的中心信念的更新与改变是十分困难的。数学教师信念变化受到个人、学校文化、社会环境与文化所影响。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数学教师信念变化呈现出了回归特征。第六章,本研究的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发现:数学教师在课改前已形成一套信念系统,建构起稳定的自我概念,这种早期形成的信念的改变更新和改革是困难的;对于课程变革成本的知觉是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的核心;实践、反思、学习共同体是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的动因。课程改革具有进步主义色彩,致力于文化的根本改革,因此改革的推进与教师信念的变革都是相当困难的。研究建议要关注文化的变革,逐步推进变革,并关注变革的个人意义,支援数学教师信念与自我概念的重建,同时注意培养学习学习反馈能力。

刘嫣[8](2021)在《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数学课程新要求引导着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改进。练习课作为数学课程中的一种,《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同样也适用于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之中。但是在传统的练习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局限性,过于关注学生在练习课上的解题能力,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情感体验。在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练习课教学中,第二学段学生独特的认知特点和更加复杂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更加重视练习课的教学,如何在新课改进程中加快传统练习课的转变,怎样使学生在“数与代数”练习课上既能获得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又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是广大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后,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教师练习课教学进行进一步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当前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处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对练习课功能的理解停留在对“双基”的强化上;对练习课类型的选择局限于巩固新知的练习课;练习课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运算思维和情感的关注;练习课的教学内容局限在数的范围内并缺乏题目的创新;练习课的教学方式缺乏对运算练习的统一讲授;练习课的教学评价缺乏对学生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低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应试氛围下对数学教学功利化的追求、班额过大影响练习课的实施效果以及第二学段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弱。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自己的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要在专业学习中全面理解“数与代数”练习课的价值;对“数与代数”练习课类型的选择要注意巩固和迁移的结合;教学目标要强化学生数感并体会理性美;教学内容要注意整合和题目的原创性;教学方式要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教学评价要重视解题过程和练习反馈。这些改进策略希望能给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自己和广大的一线教师一些启示。

陈维彪[9](2020)在《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迁移可以更好地架构不等式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在不等式实际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而,有必要了解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学生对迁移概念的了解、迁移作用的认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迁移的情况;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困惑、对学习迁移理论的了解、影响迁移效果因素的看法及在教学中使用迁移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接着研究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得出学习迁移理论能提升学生不等式学习效果的结论.最后,提出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建议:(1)做好初高中不等式衔接教学,为高中不等式教学创造迁移基础;(2)借鉴新教材,迁移拓展不等式知识;(3)培养正迁移,纠正负迁移;(4)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5)重视变式训练,提高迁移能力;(6)对数学文化和不等式进行双向迁移,提升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兴趣;(7)精心设计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迁移基础.把学习迁移理论用到不等式教学过程中,系统地研究不等式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兴趣,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何盈[10](2020)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通渭县X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师不再单纯的以讲授为主,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故研究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愈发重要。探究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本文的研究内容有:第一,高二年级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第二,探究教学现状及数学教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提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策略。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探究教学的相关理论,探讨数学探究能力的结构。数学探究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选择与评估解决方法的能力。其次,利用教师问卷了解笔者所调查学校数学教师对探究理论的掌握情况、探究教学的实施现状以及影响探究教学的实施的因素;利用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认为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对其理论掌握也较充分,但是课堂的具体实施并不理想,所调查学校学生数学探究能力较弱。再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以“数列”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将探究教学的相关理论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访谈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实施探究教学,可以转变中等及偏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探究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学习;实施探究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逐渐提高。最后,本文通过自身教学实践,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提出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些参考及建议。

二、我对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精講多練的一些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对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精講多練的一些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2.1.1 教的准备
        2.1.2 教的内容分析
        2.1.3 教学方法选择
        2.1.4 教学原则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2.2.1 学的准备
        2.2.2 训练内容分析
        2.2.3 学习方法选择
        2.2.4 学习策略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3.1 背景的概述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4.1 背景概述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5.1 背景概述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历史背景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6.2 教学启示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2)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续)(论文提纲范文)

5 1949年以来的课例研究情况 (1)
    5.1数学课的类型和结构
    5.2课堂教学研究情况
        5.2.1备课
        (1) 个人备课
        (2) 集体备课, 每周排有固定时间, 着重解决:
        5.2.2说课情况
        5.2.3反思
        5.2.4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研究
        5.2.5课堂讨论教学研究
    5.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对课例研究的认识
    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的诸形式
6结语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批判"和"教育批判"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问题、内容与目的
    四、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文献综述
    六、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七、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49-1981年教育批判背景与概况
    第一节 建国初期(1949-1952)的教育批判
        一、思想改造运动与教育批判
        二、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与我国的教育批判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53-1956)的教育批判
        一、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性质的争论
        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矛盾与教育批判
        三、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四、教育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运动概况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教育批判
        一、整风、反右运动期间的教育批判
        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运动
        三、教劳结合的提出与对资产阶级教育观的批判
        四、"大改造、大改革"的教学"革命运动"
        五、文革前夕毛泽东对教育的批评
    第四节 文革时期(1966-1976)的教育批判
        一、教育领域的斗批改
        二、"教育大革命"
        三、教育领域的"评法批儒"及"批林批孔"
        四、"四人帮"在教育领域制造的批判事件
    第五节 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揭批"四人帮"对教育的破坏
        一、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二、揭批"四人帮"对教育方针的篡改
        三、揭批"四人帮"对招生考试制度的破坏
        四、揭批"四人帮"对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破坏
        五、揭批"四人帮"对教育工作者的打击和迫害
        六、教育极左批判时代的终结
第二章 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第一节 武训其人及电影《武训传》
    第二节 批判武训精神的过程
        一、围绕电影《武训传》展开的学术论辩
        二、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精神的政治定性与否定
    第三节 教育界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一、《人民教育》评论与"打倒武训精神"
        二、批判武训精神与批判改良主义和教育救国论
        三、教育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四、上海、重庆两地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第四节 "武训"作为符号的清除与利用
    第五节 对武训精神批判的小结
        一、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目的与合理性
        二、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三、武训精神批判开了新中国教育批判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先例
第三章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建国初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推崇
    第二节 "武训精神是否可以为训"的论辩与对陶行知的评价
    第三节 "5.20"社论后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一、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武训精神关系的评论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关系的评论
        三、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性质的评论
        四、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第四节 1957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评
        一、关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关于陶行知与武训及杜威关系的评论
        三、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第五节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是一场决策失误与性质错误的极左批判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评价造成的消极影响
        三、对新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造成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第一节 对活教育理论批判的过程
        一、50年代初期对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批判
        二、批判实用主义运动中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三、反右运动期间陈鹤琴及活教育理论的遭遇
    第二节 活教育批判的主要内容
        一、对活教育与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二、对活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三、关于活教育办学实践与历史问题的批判
        四、关于活教育影响的评论
    第三节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的小结
        一、否定了活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与历史作用
        二、否定了陈鹤琴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第五章 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的教育性质问题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观点
    第二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关系的争论
        一、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区别
        二、强调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
    第三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如何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争论
        一、"逐步过渡"论
        二、"区别对待"论
        三、"彻底批判"论
    第四节 对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争论的小结
        一、争论的特点和局限
        二、争论的结果和影响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建国初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相关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新旧全面发展教育与双轨制问题
        二、关于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的问题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的全面展开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再度提出
        二、教育部主持的座谈会及讨论
        三、全国各地讨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倾向
        四、柳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意见
        五、张凌光的申辩与再辩论
    第四节 因材施教是否可以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转向为"因材施教"是否可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二、反对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三、赞同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四、关于"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涵的争论
        五、关于贯彻和执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问题的归因
    第五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结果
        一、没有完结的争论
        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的提出
    第六节 对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小结
        一、争论的特点与影响
        二、争论的不足与局限
第七章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建国初对美国教育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
        一、概况
        二、曹孚《杜威批判引论》的简要介绍与分析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杜威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批判
        一、概况
        二、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批判
        三、对实用主义人性论的批判
        四、对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批判
        五、对实用主义教育本质观的批判
        六、对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七、对实用主义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八、对实用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判
        九、对实用主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批判
        十、对实用主义学校观的批判
        十一、对儿童中心主义的批判
        十二、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批判
        十三、对实用主义教育影响的批判
    第三节 50年代末期对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思与评价
        一、曹孚的反思与评价
        二、陈友松的反思与评价
    第四节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动机、目的与合理性
        二、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特点、影响与局限性
第八章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过程与概况
        一、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胡适思想批判
        二、"红学"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
        三、胡适思想批判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联系
    第二节 胡适教育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
        一、对胡适教育思想性质与特点的评判
        二、对胡适的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三、对胡适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四、对胡适教育方法论的批判
        五、对胡适教学思想的批判
        六、对胡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批判
        七、对胡适教育影响的批判
    第三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批判的性质、特点与影响
        二、批判涉及的主要教育问题与评价
        三、对胡适教育影响和贡献的评价
第九章 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第一节 凯洛夫及凯洛夫《教育学》
        一、凯洛夫其人
        二、凯洛夫《教育学》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一、苏联教育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二、中国教育界的反思与"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第三节 60年代初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初步批判
        一、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智育第一"的观点
        二、批判凯洛夫《教育学》与人性论相关的德育原则
        三、批判凯洛夫《教育学》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错误"
    第四节 文革时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全面批判
        一、凯洛夫《教育学》被定性为"是一部典型的修正主义代表作"
        二、借批凯洛夫《教育学》来批判所谓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三、对"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的批判
        四、对"智育第一"的批判
        五、对凯洛夫教学论的批判
        六、对"师道尊严"、"教师中心论"的批判
        七、对"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批判
    第五节 对凯洛夫《教育学》批判的小结
        一、"凯洛夫问题"、"凯洛夫教育学情结"与"凯洛夫现象"
        二、如何正确评价凯洛夫《教育学》
        三、前苏联与中国的不同批判及经验教训
第十章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对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批判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为教育大跃进张目
        二、将量力性原则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教学原则
        三、对夸美纽斯教学论的批判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一、关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与作用范围的争论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关系的争论
        三、关于教学原则性质问题的争论
        四、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体系问题的争论
    第三节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争论的小结
        一、对量力性等教学原则批判的性质与特点
        二、对夸美纽斯教学论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三、对教学原则其他问题争论的局限性
第十一章 对"爱的教育"批判
    第一节 "爱的教育"批判过程
        一、"斯霞事件"与"爱的教育"批判的引发
        二、"爱的教育"讨论及批判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爱的教育"批判的扩大化
        四、教育专业组织对"爱的教育"批判
        五、对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批判
        六、"爱的教育"批判的结论
    第二节 "爱的教育"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爱的教育"起源、性质与作用的评论
        二、关于"爱的教育"与"阶级爱"的评论
        三、关于"爱的教育"能否作为教育原则的评论
    第三节 对"爱的教育"批判小结
        一、"爱的教育"批判性质
        二、"爱的教育"批判影响
        三、对"爱的教育"批判关涉的几个教育问题的思考
第十二章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对孔子及儒家主要教育思想的批判
        一、对孔子创办私学的批判
        二、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培养目标的批判
        三、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内容的批判
        四、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的批判
        五、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批判
    第二节 对儒家古代教育典籍的批判
        一、"《论语》批注"
        二、"《学记》选批"
        三、"《三字经》批注"
        四、"《弟子规》批注"
        五、"《神童诗》批注"
    第三节 对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及批孔"漫话"和儿歌
        一、对所谓反动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
        二、批孔"漫话"和儿歌
    第四节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批孔"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敲门砖"
        二、以阶级斗争标准裁量传统思想文化的错误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第十三章 对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反思
    第一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指导思想及其经验教训
        一、建国初期片面强调新旧教育的对立与对旧教育的否定性的批判
        二、整风反右运动后的教育批判中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倾向的激化
        三、文革时期走向异化和全盘否定的教育批判
    第二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一、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交织的主要实践倾向
        二、教育批判方法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
        三、教育批判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为"群众性"、"运动式"
    第三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中外教育遗产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一、关于苏联教育经验的学习与批判
        二、关于教育学中的继承性及教育的社会特点的评论
        三、关于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学的批判
        四、关于我国教育遗产的批判
        五、关于教育历史人物的评价
    第四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教育改革问题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端倪
        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凸显
        三、文革时期教育斗批改的大博弈及其恶果
    第五节 关于教育批判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教育批判的本义及其与教育批评、教育评价、教育评论、教育争论之关系
        二、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教育批判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四、教育批判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
        五、教育批判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4)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1.1.2 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数学最值的具体要求
        1.1.3 最值问题分类研究解法的必要性
    1.2 核心名词界定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2.2.2 其它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2.3 文献评述
        2.3.1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的研究成果
        2.3.2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2.3.3 本论文解题研究的思路
    2.4 理论基础
        2.4.1 波利亚解题理论
        2.4.2 模式识别理论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4.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4.5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
        2.4.6 建构主义理论
        2.4.7 数学思想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3.3 研究工具的说明
        3.3.1 学生测试卷设计
        3.3.2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3.4 研究的伦理
第4章 高中生最值问题的学习情况调查
    4.1 调查的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学生测试的分析
        4.3.1 学生测试的情况
        4.3.2 学生解题的出错分析
    4.4 学生测试的结果
    4.5 教师访谈
        4.5.1 访谈教师的选取
        4.5.2 个案的资料
        4.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4.5.4 关于教师访谈的总结
    4.6 小结
第5章 高中最值问题的分析
    5.1 教学中的最值问题
        5.1.1 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5.1.2 教材中的最值问题
    5.2 高考中的最值问题
        5.2.1 题型的分值分析与题量统计
        5.2.2 最值试题的考点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5.3 高中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与解法
        5.3.1 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5.3.2 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5.3.3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5.3.4 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
    5.4 小结
第6章 最值相关的教学设计
    6.1 教学设计策略
        6.1.1 概念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6.1.2 习题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6.1.3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6.2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6.3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习题课的教学设计
    6.4 “最值的求解”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反思
        7.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7.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最值问题测试卷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需要
        1.1.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素质教育概述
        2.1.1 素质教育的提出
        2.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2.1.3 素质教育的特征
    2.2 GX实验教学原则概述
        2.2.1 教学原则概述
        2.2.2 数学教学的主要原则
        2.2.3 GX实验的数学教学原则
    2.3 GX实验研究述评
        2.3.1 GX实验的经验总结性研究
        2.3.2 GX实验的理论基础研究
        2.3.3 GX实验的推广与迁移研究
    2.4 GX实验的阶段划分
        2.4.1 教学改革过程的阶段性理论
        2.4.2 GX实验的四个阶段
第3章 GX实验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与重建
    3.1 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
        3.1.1 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3.1.2 数学教学改革的传统
        3.1.3 数学教学内容的过度形式化
        3.1.4 数学教学过度形式化的批判
    3.2 GX实验淡化形式的提出与初步形成
        3.2.1 淡化数学形式的思想溯源
        3.2.2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主要路径
        3.2.3 酝酿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教材呈现
    3.3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基础
        3.3.1 丰厚的学术背景奠定了重建的数学基础
        3.3.2 多元化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重建的平台
        3.3.3 多套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建的实践经验
第4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教材到教法的渗透与融合
    4.1 教法改革启动的影响因素
        4.1.1 教材多样化的政策
        4.1.2 教师参与改革的阻力
        4.1.3 改革理念由教材到教法的发展
        4.1.4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事件的道德诱因
    4.2 教材与教法融合的初步试验
        4.2.1 编写GX实验教材与启动实验
        4.2.2 初步试验的效果
    4.3 教材与教学融合的改革策略
        4.3.1 关注智力、政策和精神的有机融合
        4.3.2 构建数学教学原则表达的民族话语
        4.3.3 切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施与形成
    5.1 GX实验数学教学原则的实践与澄清
        5.1.1 教学改革核心观点的实践与澄清
        5.1.2 形式化与非形式化之争
        5.1.3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确认
    5.2 实施阶段的GX实验教学原则
        5.2.1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形成
        5.2.2 "积极前进,循环上升"的形成
        5.2.3 "开门见山,适当集中"的形成
        5.2.4 "先做后说,师生共作"的形成
    5.3 GX实验教学原则实施与形成的对策
        5.3.1 构建观点澄清的多元化路径
        5.3.2 构建学导研三级互动的培训制度
        5.3.3 构建基于教学现实的改革策略
第6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6.1 实施后的追问
        6.1.1 追问GX实验"32字诀"的内涵
        6.1.2 追问GX实验的理论基础
        6.1.3 追问GX实验的方法
        6.1.4 追问GX实验的推广
    6.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6.2.1 GX实验数学观的分析
        6.2.2 GX实验教学观的构建
        6.2.3 GX实验学习观的发展
        6.2.4 GX实验教材意涵的挖掘
        6.2.5 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认识
    6.3 GX实验教学原则提升与完善的路向
        6.3.1 演绎与归纳的双向理论构建
        6.3.2 科学精神的改革导引
        6.3.3 学术传播推动改革的发展
第7章 GX实验研究的方法考量
    7.1 基于数学教育研究范式的审视
        7.1.1 数学教育研究概述
        7.1.2 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
        7.1.3 GX实验的研究范式
    7.2 基于教学实验方法的审视
        7.2.1 教学实验的内涵与特征
        7.2.2 GX实验的实验设计
        7.2.3 GX实验的实施程序
        7.2.4 GX实验的实验评价
    7.3 实验方法的现实反思
第8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8.1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
        8.1.1 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
        8.1.2 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
        8.1.3 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
        8.1.4 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
        8.1.5 协调利益与力量,构建和谐改革共同体
        8.1.6 遵循实践的理性,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
    8.2 对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反思
        8.2.1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8.2.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证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93-2008年以GX实验为主题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GX实验的博硕学位论文统计表
    附录三:陈重穆先生关于GX实验的部分报告、信件、手稿
    附录四:宋乃庆教授组织教材编写活动的文件
    附录五:GX实验学校的实验计划
    附录六:沙坪坝区实验学校考试通知、考试成绩与教师概况统计表
    附录七:GX实验教师的调查问卷
    附录八:GX实验教研员的访谈提纲
后记

(7)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研究背景、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课程研究范式转向“教师”
        二、教师信念改变一一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诉求
        三、教师信念改变一一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
    第二节 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表述
        二、相关可操作性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族志学个案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
        四、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五、研究的伦理与局限
    第四节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数学教师信念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信念及其特征
        二、信念系统及其特征
        三、信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四、教师信念及其结构和类型
        五、数学教师信念
    第二节 教师信念改变研究
        一、教师信念形成因素
        二、教师信念变化与教学实践
    第三节 数学教师信念的研究现状
        一、数学教师信念研究方法取向
        二、数学教师信念研究范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学课程改革前后数学教师信念表现
    第一节 课程改革前后数学学科本质信念
        一、课程改革前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本质信念
        二、现在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本质信念
        小结
    第二节 课程改革前后数学教师数学教学信念
        一、课改前数学教师的教学信念
        二、现在数学教师的教学信念
        小结
    第三节 课程改革前后数学教师学生信念
        一、课改前数学教师的学生信念
        二、现在数学教师的学生信念
        小结
    第四节 课程改革前后数学教师信念对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学教师信念变化历程
    第一节 改革变化数学教师信念变化历程
    第二节 改革不变数学教师信念历程
    第三节 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
        一、数学学科本质信念变化特征
        二、教学信念变化特征
        三、学生信念变化特征
        四、数学教师信念变化体现“回归”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数学教师信念变化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教师的个人因素
        二、外部因素:教师的外部环境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数学教师在课改前已形成一套信念系统,建构起稳定的自我概念
        二、对课程变革成本的知觉是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的核心
        三、实践、反思、学习共同体是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的动因
    第二节 建议
        一、给予数学教师正面的支援
        二、建立和谐、合作的学校文化
        三、数学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者”
        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反馈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8)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数学新课标提出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新要求
        (二) 练习课教学在“数与代数”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三) 第二学段数学练习课教学的特殊性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小学“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相关研究
        (二) 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 小学“数与代数”练习课的相关研究
        (四) 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的相关研究
        (五) 评价和启示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概念界定
        (一)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
        (二) “数与代数”
        (三) 小学数学练习课
    二、小学“数与代数”练习课的类型
        (一) 促进新知巩固的练习课
        (二) 促进知识融合的练习课
        (三) 促进弱点强化的练习课
    三、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意义
        (一) 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新授课上学习的新知
        (二) 有助于学生在练习中加强对算理算法的理解
        (三) 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和逻辑思维
        (四) 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 波利亚解题理论
第二章 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现状调查——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内容
        (三) 调查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教师对“数与代数”练习课作用的理解情况
        (二) 教师对“数与代数”练习课类型的选择情况
        (三) 教师对“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
        (四) 教师对“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情况
        (五) 教师对“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情况
        (六) 教师对“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
第三章 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对练习课功能的理解停留在对“双基”的强化上
        (二) 练习课类型的选择局限于巩固新知的练习课
        (三) 练习课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运算思维和情感的关注
        (四) 练习课的教学内容局限在数的知识范围内并缺乏题目的创新
        (五) 练习课的教学方式偏重对运算练习的统一讲授
        (六) 练习课的教学评价缺乏对学生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应试氛围下对数学功利化的追求
        (二) 班额过大影响练习课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 第二学段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弱
第四章 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教师要在专业学习中全面理解“数与代数”练习课的价值
        (一) 教师要通过专业学习形成正确的练习课教学理念
        (二) 把加强学生算理理解和态度养成作为练习课的价值追求
        (三) 教师要提升“数与代数”领域练习课的教学艺术
    二、“数与代数”练习课类型的选择要注意巩固和迁移的结合
        (一) 练习课类型的选择要厘清与新授课间的逻辑关系
        (二) 练习课类型的选择要重视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和融合
    三、“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要强化学生数感和体会理性美
        (一)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强化学生的数感和计算基本功
        (二)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数学理性美
    四、“数与代数”练习课的教学内容要注意整合和题目的原创性
        (一) 教学内容要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认知的层次性
        (二) 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并利用资源创新开发练习题
    五、“数与代数”练习课的教学要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一) 对练习题的讲练结合要注重精讲多练
        (二) 适当进行小组探究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三) 采用变式、题组、错例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四) 利用多媒体资源灵活开展趣味练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
    六、“数与代数”练习课的教学评价要重视解题过程和练习反馈
        (一) 要把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数学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标准
        (二) 在对解题效果的及时反馈中加强反思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不等式学习的重要性
        1.1.2 不等式教学中的困境
        1.1.3 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中的作用
    1.2 核心名词界定
        1.2.1 教学
        1.2.2 教学设计
        1.2.3 解题
        1.2.4 迁移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学习迁移的概念
        2.1.2 迁移的分类
        2.1.3 早期的迁移理论
        2.1.4 现代的迁移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文献搜集
        2.2.2 不等式的研究现状
        2.2.2.1 不等式教材的研究现状
        2.2.2.2 不等式解题教学的研究现状
        2.2.2.3 不等式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2.2.3 学习迁移理论的在数学中的研究现状
        2.2.4 不等式中的迁移的研究现状
        2.2.5 文献评述
    2.3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痕迹分析法
        3.2.5 案例研究法
        3.2.6 微型实验研究法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3.4 研究伦理
    3.5 研究的创新之处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现状调查
    4.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问卷分析
        4.1.1 问卷设计
        4.1.2 实施调查
        4.1.3 问卷可靠性分析
        4.1.4 学习迁移理论的问卷结果分析
        4.1.4.1 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迁移体会
        4.1.4.2 学生对教师的迁移教学的感受
        4.1.4.3 学生对迁移作用的观点
        4.1.4.4 学生对解题中所涉及到迁移的体会
        4.1.4.5 学生对数学内部及其他学科间的迁移的认识
    4.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访谈研究
        4.2.1 访谈设计
        4.2.2 实施访谈
        4.2.3 访谈结果及分析
        4.2.3.1 教师访谈记录
        4.2.3.2 教师访谈分析
        4.2.3.3 学生访谈记录
        4.2.3.4 学生访谈分析
    4.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调查结论
    4.4 小结
第5章 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
    5.1 新、旧课标的不等式对比分析
        5.1.1 内容方面
        5.1.2 要求方面
    5.2 不等式中的迁移
        5.2.1 不等式知识中的迁移
        5.2.1.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中的迁移
        5.2.1.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中的迁移
        5.2.1.3 基本不等式中的迁移
        5.2.1.4 教材其他内容的迁移
        5.2.2 数学文化中的迁移
        5.2.3 思想方法的迁移
    5.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目的
    5.4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原则
    5.5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流程
    5.6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案例
        5.6.1 实验班、对照班的选择
        5.6.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案例
        5.6.2.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构想
        5.6.2.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5.6.2.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访谈
        5.6.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的案例
        5.6.3.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构想
        5.6.3.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5.6.3.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访谈
        5.6.4 迁移教学效果分析
        5.6.4.1 实验班解题痕迹分析
        5.6.4.2 第10周周测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建议
    6.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建议
        6.1.1 做好初高中不等式衔接教学,为高中不等式教学创造迁移基础
        6.1.2 借鉴新教材,迁移拓展不等式知识
        6.1.3 培养正迁移,纠正负迁移
        6.1.4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
        6.1.5 重视变式训练,提高迁移能力
        6.1.6 对数学文化和不等式进行双向迁移,提升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兴趣
        6.1.7 精心设计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迁移基础
    6.2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1.1 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的结果
        7.1.2 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7.1.3 不等式教学建议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 后测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通渭县X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探究能力
        2.数学探究能力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四、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调研
    (一)高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1.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情况调查分析
        2.数学探究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二)高中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1.探究教学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2.教师对探究教学的了解状况调查分析
        3.影响探究活动实施的因素调查分析
五、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教学案例及效果分析
    (一)案例1——等比数列
    (二)案例2——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三)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1.教学分析
        2.教学结论
六、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设置悬念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2.结合跨学科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3.巧用趣味性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4.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5.设计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6.引入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1.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2.引导学生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指导学生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加强探究效果
        1.培养合作意识
        2.训练合作技能
    (四)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1.引导学生以“自我提问”的方式进行反思
        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得失进行反思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我对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精講多練的一些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2]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课例研究(续)[J]. 代钦. 数学通报, 2018(09)
  •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 西南大学, 2010(08)
  • [4]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D]. 徐珊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关于小学算术教学中的精讲多练问题[J]. 姜乐仁. 科学研究论文集, 1963(00)
  • [6]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徐建星. 西南大学, 2011(06)
  • [7]数学教师信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金爱冬.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8]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为例[D]. 刘嫣. 扬州大学, 2021(09)
  • [9]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研究[D]. 陈维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通渭县X高中为例[D]. 何盈.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我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强化讲座和实践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