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与纳税人的关系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徐鸣希[1](2019)在《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往政府的管理模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倒逼各国政府实行改革,由管制型政府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国地税合并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纳税服务逐步成为税务机关核心业务,与原有核心业务税收征管相互补充,服务型职能更为明显。与此同时,纳税人的民权意识逐渐苏醒,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日益迫切,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正成为各级纳税机关必须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尤其在国地税刚刚合并这一大背景下,各项工作尚处在磨合期,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加强和提高纳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以税收遵从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W区税务局为研究对象,以调查研究法为主要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搜集法、案例分析法,从纳税服务意识、纳税服务能力、纳税信息化服务、纳税服务宣传四个维度,重点分析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着重研究W区税务局当前存在“现场服务缺乏主动性、咨询电话接听情况较差,纳税服务知识储备不足、沟通和应变能力有短板,纳税信息化服务覆盖面、稳定性、便捷性均有不足,纳税服务宣传内容和对象针对性、辅导有效性不强”等一系列纳税服务领域重难点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不同城市、地域在提高纳税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而提出提升和改进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的对策建议。
王金兰[2](2019)在《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个人所得税因其征管难度大、纳税遵从度不高,一直被诟病为“天下第一难征的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一直是困扰税务机关的重要问题,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研究领域。从2000年到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规模、在税收收入的占比来看,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及其规模问题也不容忽视。2018年6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出台以来迎来了第七次大修,实现了分类征收转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方式的革命性改革,其纳税遵从问题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情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如何、历年的变化情况如何?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纳税遵从产生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应该如何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度?文章遵循“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对策研究”的技术路线,以问题为导向,执果索因,运用文献研究法掌握了个人所得税的研究成果与尚存在的不足,运用调查研究法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因素,并进一步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各影响因素对纳税遵从形成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最后根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促进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提高的建议。具体而言,文章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第一,界定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理论分析框架。行为经济学以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将心理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将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还原为有限理性的、有情感的人,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认识人类行为,解释行为产生的动机,做到“对症下药”。在阐述纳税遵从的内涵与分类的基础上,讨论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新公共管理主义对纳税遵从理论发展的影响,并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精髓分析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不仅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因素。由于不同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纳税人遵从或不遵从的纳税行为。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讨论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受到税制模式、税制公平的感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纳税人权利保护以及社会纳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理论模型分析。预期效用理论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前提,探讨的是在不确定情况下行为主体以效用最大化为行为决策标准所做的选择。而A-S模型是在预期效用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最经典的个人所得税纳税决策模型,该模型基于理性人假设,行为主体通过预期效用衡量自己面临的机会,决策时不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够做到趋利避害,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结论表明,提高稽查率、罚款率都有利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额。尽管A-S模型是个人所得税纳税决策的经典理论分析模型,但以理性人为假设前提,并且不考虑纳税人的心理特征越来越受到质疑。将行为经济学引入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决策显得十分必要,该理论以有限理性人为假设前提,将行为主体还原为“真实”的人,更能解释税收实践中纳税人的行为决策。行为经济学在参照依赖的基础上,结合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构建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可知,税率、罚款率、心理成本、损失厌恶程度、主观稽查率都是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决策的因素,导致纳税人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纳税决策。第三,通过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从整体上考察其纳税遵从情况。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个人所得税结束了“三税并征”的局面。1994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2.7亿元,是税收收入总额5126.88亿元的1.62%,所占比重低,筹集财政收入的能力有限,涉税人员少,在征管中并未受到重视。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在界定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现金比率法分别对2007年至2017年间公开经济、地下经济的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流失规模都较大,税收流失率达到50%左右,且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收入能力的增长。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及流失率不容乐观,纳税遵从状况堪忧。第四,从制度、税收征管及纳税服务的角度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较低的原因。税收征管是影响纳税遵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纳税遵从是税收征管的目标与着眼点,税收征管模式与手段、稽查与处罚以及纳税服务对促进纳税遵从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的高低本身也受到税种本身特征的影响。个人所得税无论从其征税范围、费用扣除、税率设计来看,还是从其涉及的纳税人员来看,都较其他税种复杂,征管难度大。同时,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是在分类征收模式基础上形成的,随着个人所得税转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征收模式,税收征管的弊端凸现出来。另外,个人纳税人需要税务机关提供精准的纳税服务,而纳税服务不到位势必也会影响到其税收征管的效果,最终影响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第五,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行为经济学对个人纳税决策的影响分析,考虑经济因素与心理因素,结合专家访谈,依据李克特量表法设计预调研问卷,回收预调研有效问卷139份,通过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结果剔除一些题项,修改调查问卷形成最终问卷。问卷通过问卷网发放,收回问卷838份,剔除无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740份。将样本随机分成两个子样本,一个样本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个样本运用软件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显着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税制公平的感知、税收征管制度、纳税服务、逃税的心理成本和税后激励是影响因素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主要因素。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对纳税遵从的影响具有显着性,且税制公平的感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心理成本以及税后激励都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产生正向影响,即促进个人所得税公平的感知、完善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征管、增加心理成本与税后激励都有利于促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度的提高。第六,提出促进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政策建议。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规模较大,纳税遵从度不高,税收征管效率较低,是税收机关、纳税人以及纳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基于行为经济学,更重要地通过影响纳税人的心理达到影响其纳税行为的目的。一是从纳税主体、征税范围的列举方式、费用扣除制度以及税率几个方面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使个人所得税更趋于公平,提高纳税人对税制公平的感知;二是加大稽查力度与处罚的实际力度,强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税源控制,严把征管环节关;三是税务机关应树立纳税服务意识,简化纳税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确实为纳税人提供便利、降低纳税遵从成本,完善纳税服务;四是建立纳税遵从的激励约束机制。“胡萝卜加大棒”,既要增加逃税纳税人的心理成本,也要建立诚实纳税奖励机制,双管齐下,共同促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最后,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配套措施建设。促进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状态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完善其制度与征管,还需要辅之以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建立自然人财产登记制度掌握自然人的财产状况;其次,建立非现金交易制度使其所有的交易、消费都有据可查,并完善部门间联网协同制度,使纳税人的财产、收入与支出等信息能够进行比对,实现信息管税。最后,将个人纳税信息纳入个人信用数据库,完善个人信用数据库,使个人纳税信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改革中,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纳税服务,并通过配套制度的完善,最终实现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目标。
蔡文杰[3](2020)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优化研究 ——以佛山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纳税服务的理念也由过去传统的纳税管理监督型向现代的管理服务型转变。确立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的现代纳税服务理念既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纳税人对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迫切诉求。佛山市税务部门在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纳税服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纳税人的需求并未真正在实践中得到较好地满足。本文从纳税人需求的角度,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税收遵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采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法,对佛山市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进行研究。论文在梳理佛山市税务部门纳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目前佛山市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存在着四个主要问题:一是纳税服务信息供给不够差异化,二是对税收政策的宣传不够透彻到位,三是办税服务的运行不够简便高效畅顺,四是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建设未达到广大纳税人的期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理念上纳税服务的供给仍存在单向性和主导性,在执行上未能采取更有效措施满足纳税人需求,在制度建设上纳税需求管理机制以及纳税服务保障及考评机制未完善等方面。最后,论文结合佛山市纳税服务需求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完善建议:第一,端正纳税服务的供给观念,要把以满足广大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作为完善纳税服务的出发点;第二,不断地优化完善纳税服务措施,满足广大纳税人的迫切服务需求;第三,完善纳税人需求管理机制,加强纳税人需求采集、分析、响应的能力;第四,通过制度化建设保障以纳税人的需求导向型的纳税服务体系。
赵勇[4](2010)在《当代中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研究 ——以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党中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成为新时期我国政府组织变革与职能转变的宏伟愿景与行动目标。税收作为各级税务行政机关的重要公共职能,不仅履行着为国聚财的重要职责,而且担当着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神圣使命。建立现代税收征管新体系,树立纳税服务的理念,是我国当前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国际着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相继从理念、战略、结构、体制、风格、人员、技术七个方面对我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问题进行探讨。全文包括绪论、主体、尾论三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又分为八章。绪论是本文的引论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的写作缘起、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研究进展、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第一章厘定了本文的逻辑分析框架,对7—S系统思维模型的由来及价值、运用7—S系统思维模型考察我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开论述。第二章对税收服务理念的历史、结构特征及路径演化逻辑进行了探讨,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是一种“管制型”或“管制型服务”的税收服务理念,在实践中引发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日益难以满足纳税人对服务的需求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提出“服务型管制”的发展理念,认为新时期税收服务应当践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体现管理”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构建新型税收服务理念的路径选择。第三章对我国税收服务的战略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短缺和物资匮乏,为了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和发挥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国建立了集中统管的“经济建设型”财政。在这一财政模式下,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及政权运转基础的税收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具有“聚财为国”的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公共财政模式下,要求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及为纳税人服务。不过,由于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聚财为民”一直停留在宣传、口号和号召的阶段,与实际行动尚存在一定差距。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性提出新时期税收服务战略要实现从“聚财为民”到“为民聚财”的转变,切实尊重纳税人的权利并从根本上树立纳税人的主体地位。第四章对我国税收服务的组织结构变革进行考察,认为构建服务型税务机关是新时期税收服务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目标和路向,这不仅要求税务行政机关在组织结构上完成从竖直化到扁平化的转变,实现税收服务体系的灵巧化与多样性,而且要求税务部门转变观念、调整定位、创新机制及优化手段。第五章从税收服务社会化的角度对我国税收服务的体制变革进行考察与分析,对税收服务社会化的历史背景、动因、内涵、发展及其不足进行了探讨,指出新时期我国税收服务体制变革的方向是实现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转变,在发挥政府在提供税收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市场、社会、志愿组织及个人的积极性,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治理。第六章从税收文化的角度对我国税收服务的风格变革问题进行探讨,在考察税收文化的内涵、功能、目标与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在新的时期,为更好地满足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必须对传统的“重管理、轻服务”甚至“以管理代替服务”的消极文化观及服务方式进行重塑和再定位,并致力构建积极主动型的税收文化和服务风格。第七章对我国税收服务的人员变革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新的时期,要适应市场化条件下人员配置及其成长发展规律的新趋势与新要求,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第八章对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税收服务的技术变革进行考察,认为电子税务的兴起不仅是政府税收服务职能在技术和工具层面的变革,而且也是政府管理理念、方式及行为上的一次革命,其目标旨归和价值归宿在于广泛借用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从人工型到电子型的转变,从而降低服务成本,并为纳税人提供更为便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尾论部分对本项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过程存在的局限及不足,并对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进行前瞻性预测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和框架的创新。本文以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对我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问题进行探讨,全面考察了税收服务模式变革的理念、战略、结构、体制、风格、人员、技术问题。这种研究视角和框架在国内学术界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第二,研究结论的创新。在结合经验素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当代中国税收服务变革的理想模式,即税收服务理念从“管制型服务”到“服务型管制”、税收服务战略从“聚财为民”到“为民聚财”、税收服务结构从竖直化到扁平化、.税收服务体制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税收服务风格从被动型到主动型、税收服务人员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税收服务技术从人工型到电子型。这种见解和主张对推进税务部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当下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褚楚[5](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李云峰[6](2020)在《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满意度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政府部门职能逐渐发生了转变,不再是以管理为主,而是以服务为主。在这样的变化下,公众对于政府的要求也随之产生了改变。税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税收管理也在向服务型转变。由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很难做到既要从纳税人口袋里掏钱,又要纳税人满意。因此,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税务工作的重难点。当前,我国税务部门刚刚经历了征管体制改革,国税地税合二为一,税务机关有了更重的担子,主要表现在纳税服务的优化、满意度的提升上。新形势下,税务机关的目标就是持续提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满意度,要为纳税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就目前纳税服务现状来看,税务机关的整体服务水平仍然偏低,所以,对纳税人是否满意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能够有力地推动工作的改善和服务质效的提升。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逐一分析得出结论,找出影响临沧市纳税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宣传辅导工作不到位、信息化办税成效不够理想、税务人员素质水平还需提升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包括提升纳税服务意识、强化纳税宣传辅导、提升信息化办税水平、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落实常态化满意度管理等。希望本文就纳税服务满意度如何提升而提出的建议能够对优化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作出参考,从而进一步探索如何才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
荣耀[7](2019)在《DL税务局优化纳税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税服务是现代税务机关税收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纳税人依法纳税遵从度,有效加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征纳互动,提升税收征收管理中的效用有着显着效果。优化和改进税务机关纳税服务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场经济发展、促进税务机关服务效能提升、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顺应国际税收征管体系改革形势的客观要求。本文根据DL税务局的纳税服务工作现状及其在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的排名和数据,号脉DL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分析其在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的低分项和工作现实问题成因,有效借鉴国内外税务机关的一些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出优化DL税务局纳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推动当地纳税服务水平走上新台阶。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对优化纳税服务方面文献研究及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二章重点介绍了纳税服务定义、内涵及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在当前DL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实践下,同时,引用对DL税务局在2018年全国纳税服务满意度中的排名和结果,探究当前DL税务局在纳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当地纳税人对于纳税服务现实要求;第四章精准剖析DL税务局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五章根据当前纳税服务理论依据,以第四章DL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不力和满意度调查低分项的成因,有效汲取国内外税务机关的优秀纳税服务实践经验,提出改进纳税服务途径和方法,为优化DL税务局纳税服务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视野。
冯云菲[8](2020)在《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局纳税服务优化研究 ——以泰山区为例》文中提出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依法为纳税人提供的一系列涉及税款征缴的服务和方法。纳税服务的过程贯穿于税款征收、纳税管理、涉税检查和纳税人权益保障等一系列行为中。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责任,是税务机关履行行政职责的重要一环,也是营造和谐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论文首先对纳税服务进行了拆解,从词语辨析的角度将服务与管理进行对比分析,并界定了纳税服务的主体、纳税服务的内容、纳税服务的边界。并引用相关税收理论、需求理论、成本理论、情绪理论等理论依据,对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况做了相关的理论阐释。论文以泰山区税务局为例,根据当前泰山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建设的现状,对纳税人发放调查问卷,搜集了泰山区税务局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及纳税服务满意度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出当前泰山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纳税服务理念表层化;二是纳税人需求管理机制不完善;三是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纳税信用管理缺位;五是缺乏纳税服务标准化体系。旧的国地税分设体制为税收管理带来了诸多弊端,如企业纳税成本高、办税繁杂、机构职责混淆、执法不够统一等问题,纳税服务难以继续深化。2018年征管改革带来国地的合并,旧的藩篱被打破,税收征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也为纳税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条件。基于国地合并带来的新形势,本文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一是制度层面—建设纳税服务标准化体系;二是主体层面—提高税务机关行政效能;三是渠道层面—深化税收信息化水平;四是智慧层面—搭建税收大数据平台;五是社会层面—纳税服务与社会发展协同配合。以实现税收行政效能提高、电子政务体系更有效,多措并举满足纳税人全方位更专业更有效的纳税服务需求,将纳服服务向规范化、体系化、效率化、简洁化不断发展。
张剑钒[9](2020)在《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能否招商引资,政府提供可持续的有利营商环境,可以帮助企业保持发展力,有助于创造创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就业的保障;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良好税收营商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纳税人的税收成本,有助于纳税人的积极发展。基层税务机关是与纳税人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部门,纳税服务作为双方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有效完善基层纳税服务,是落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前提,是纳税人能够最直接感受到的便利和实惠。国内外关于营商环境与纳税服务的研究大多是从国家层面进行,主要是方针、政策的制定方面,对于基层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实践研究不多。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研究基层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从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角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具有实践意义。在优化营商环境大背景下本文以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纳税服务工作现状与纳税人需求,整理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主要存在服务理念不足、缺乏对纳税人需求的有效分析、纳税服务资源配置不佳等问题。本文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视角下,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提出改善纳税服务的建议。从改变服务理念开始,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内容和拓宽服务渠道;有效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来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纳税服务质效的提升,促进营商环境的优化发展。
刘雅静[10](2019)在《宜春市基层税务部门纳税遵从度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税收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离不开纳税人良好的纳税遵从。纳税遵从度体现了我国目前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下税制优化的目标,涵盖了现代社会的公民自我意识和国家意识提升的基本思想,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也成了衡量税收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之一。但是当前国内纳税人普遍纳税意识较差,对税收工作认识不到位,自主纳税意识不足,纳税遵从度较低。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学术上对纳税遵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归纳国内外当前纳税遵从度研究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宜春市税务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宜春市纳税遵从度的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影响其纳税遵从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纳税遵从度提升的好的经验为宜春市纳税遵从度的提升提供参考。本研究认为,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提升受纳税人纳税意识、税收立法、纳税便捷性、税收激励等相关措施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从国家、税务部门、纳税人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影响纳税遵从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另一方面理论结合实际,以宜春市税务局为研究对象,针对宜春市税务局的纳税遵从度提升提出了可切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
二、正确认识与纳税人的关系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认识与纳税人的关系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阐释 |
2.1 纳税服务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税收遵从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2.3 研究维度 |
2.3.1 纳税服务意识维度 |
2.3.2 纳税服务能力维度 |
2.3.3 纳税服务信息化维度 |
2.3.4 纳税服务宣传维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概况和成效 |
3.1.1 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概况 |
3.1.2 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成效 |
3.2 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问题调查 |
3.2.1 广州市W区纳税服务问题调查起因 |
3.2.2 调查的形式和方法 |
3.2.3 样本收集与分析 |
3.2.4 问卷指标评价结果 |
3.3 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现场服务缺乏主动性、咨询电话接听情况较差 |
3.3.2 纳税服务知识储备不足、沟通和应变能力有短板 |
3.3.3 纳税信息化服务覆盖面、稳定性、便捷性均有不足 |
3.3.4 纳税服务宣传内容和对象针对性、辅导有效性不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1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1.1 “官本位”思想是影响纳税服务意识提高的主因 |
4.1.2 合并中的自利倾向影响纳税服务意识提升 |
4.1.3 工作导向不利于纳税服务意识提高 |
4.2 纳税服务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纳税人员数量不足且能力储备还停留在合并前 |
4.2.2 国地税纳税服务办理差异带来合并后的能力不适应 |
4.3 纳税服务信息化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3.1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
4.3.2 涉税数据无法实现有效的规整集合 |
4.4 纳税服务宣传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4.1 税宣针对性实效性不足 |
4.4.2 政策变动频繁导致税宣不及时 |
4.4.3 税宣方式接受度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纳税服务提升的经验借鉴 |
5.1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的经验启示 |
5.1.1 爱尔兰通过纳税服务法规强化纳税服务意识 |
5.1.2 澳大利亚强化服务监督倒逼提高纳税服务意识 |
5.1.3 珠海市税务机关以“合”统一思想提供纳税服务意识 |
5.2 纳税服务能力方面的经验启示 |
5.2.1 日本以中央和地方联合办税提高纳税服务能力 |
5.2.2 加拿大注重从新雇员入手加强纳税能力培训 |
5.2.3 美国通过强化相互协作提升服务能力 |
5.2.4 德国注重持续加强纳税服务人员能力培养 |
5.3 纳税信息化服务方面的经验启示 |
5.3.1 美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纳税信息化服务 |
5.3.2 英国以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纳税信息化服务 |
5.3.3 景德镇市税务机关运用大数据优化纳税信息化服务 |
5.3.4 厦门市注重以改善纳税信息化服务为牵引提升纳税服务 |
5.4 纳税服务宣传方面的经验启示 |
5.4.1 日本从国民教育入手做好税收宣传 |
5.4.2 爱尔兰提供“个性化”税收宣传和辅导 |
5.4.3 法国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税收宣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的对策 |
6.1 从理念、文化以及制度方面提升纳税服务意识 |
6.1.1 树立“温暖税务”理念 |
6.1.2 构建服务型税务文化 |
6.1.3 形成合作型制度牵引 |
6.2 通过培训交流、摸清需求、优化流程提升纳税服务能力 |
6.2.1 加大培训交流力度 |
6.2.2 加强信息采集分析 |
6.2.3 优化纳税服务流程 |
6.3 改进纳税信息化服务方式方法 |
6.3.1 加快实体办税服务厅信息化建设 |
6.3.2 加强“掌上税务”建设 |
6.3.3 整合现有电子办税厅 |
6.3.4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 |
6.3.5 做好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
6.4 坚持立体多维税收宣传与及时准确咨询辅导相结合 |
6.4.1 开展立体化多维度的税收宣传 |
6.4.2 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纳税咨询辅导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
一、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二、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 |
三、前景理论的权重函数 |
第二节 纳税遵从的基础理论 |
一、纳税遵从的内涵及分类 |
二、纳税遵从的理论发展 |
第三节 纳税遵从主体行为 |
一、纳税人行为与纳税遵从 |
二、征税人行为与纳税遵从 |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特殊性 |
二、税制与税制模式论 |
三、税收征管立法执法论 |
四、纳税服务与纳税人权利保护论 |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理论模型分析 |
第一节 A-S模型及其评价 |
一、A-S模型的基本内容 |
二、A-S模型的评价 |
第二节 前景理论下的纳税决策模型 |
一、纳税遵从决策模型的假设 |
二、模型的参数变量 |
三、建立模型 |
四、前景理论下的纳税决策模型结论 |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现状:流失规模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征管、服务的改革进程与举措 |
一、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历程及举措 |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改革及举措 |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改革 |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现状分析 |
一、个人所得税历年收入状况分析 |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能力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规模的实证分析 |
一、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测算 |
二、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的分析 |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原因分析:制度、征管与服务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税制影响纳税遵从 |
一、个人所得税制度因素与纳税遵从 |
二、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与纳税遵从 |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影响纳税遵从 |
一、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影响纳税遵从 |
二、税收征管模式影响纳税遵从 |
三、税收征管成本高企影响纳税遵从 |
四、征管配套措施影响纳税遵从 |
五、第三方信息获取困难影响纳税遵从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影响纳税遵从 |
一、管理观念与服务理念的冲突制约着纳税遵从 |
二、共性供给与个性需求脱节制约着纳税遵从 |
三、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失衡 |
四、纳税服务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 |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 |
一、调研目的与内容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与过程 |
三、问卷的数据收集 |
四、问卷的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二节 问卷的预调研 |
一、预调研的调查说明 |
二、预调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测量量表的信度分析 |
四、测量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三节 正式调研及统计分析 |
一、正式调研说明 |
二、样本基本特征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 |
第四节 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
三、因子分析的解释总方差 |
四、提取公因子 |
五、因子命名 |
第五节 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一、路径系数与载荷系数的显着性评价 |
二、方差估计的显着性检验 |
三、模型拟合度评价 |
四、模型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六节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一、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 |
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三、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建议 |
第一节 促进个人所得税的税制公平 |
一、以家庭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 |
二、采用“概括+反列举”方式扩大税基 |
三、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制度 |
四、减少税率级次,降低边际税率 |
第二节 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 |
一、实行全民自行申报纳税、增强纳税意识 |
二、加强税源控制,强化税收信息管理 |
三、强化风险管控,加大稽查力度 |
四、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处罚方式 |
第三节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服务 |
一、转变观念,树立纳税服务意识 |
二、做好纳税过程服务,降低遵从成本 |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
四、大力发展个人税务代理业务 |
第四节 建立个人所得税的激励约束机制 |
一、建立诚实纳税奖励机制 |
二、建立逃税的约束机制 |
第五节 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配套措施建设 |
一、建立自然人财产登记制度 |
二、建立非现金交易制度 |
三、健全部门联网协作制度 |
四、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3)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优化研究 ——以佛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纳税服务的概念 |
2.1.2 纳税人需求的定义和分类 |
2.1.3 纳税人需求导向型纳税服务 |
2.2 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税收遵从理论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佛山市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现状 |
3.1 佛山市纳税服务机关的基本情况 |
3.2 佛山市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现状 |
3.2.1 纳税服务部门建设现状 |
3.2.2 需求管理体系构建现状 |
3.2.3 纳税需求收集响应现状 |
3.2.4 办税服务措施落实现状 |
3.2.5 税法政策宣传服务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需求导向的纳税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探析 |
4.1 纳税人需求问卷调查分析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
4.1.3 样本结构分析 |
4.1.4 基础需求数据分析 |
4.1.5 政策宣传需求数据分析 |
4.1.6 办税服务需求数据分析 |
4.1.7 信息化办税需求数据分析 |
4.2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信息供给缺乏差异化未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
4.2.2 税收宣传精准度不足未能满足政策获取需求 |
4.2.3 办税程序效率不高未能满足简便办税需求 |
4.2.4 信息化系统不稳定未能满足高效网上办税需求 |
4.3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以纳税人需求为本的纳税服务意识的缺位 |
4.3.2 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 |
4.3.3 纳税人需求管理机制不完善 |
4.3.4 纳税服务队伍素质能力未能满足纳税人需求 |
4.3.5 需求导向的纳税服务考评机制不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强化服务观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
5.1.1 以尊重需求为导向转变服务理念 |
5.1.2 着力纳税服务人力资源建设 |
5.2 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改进纳税服务的措施 |
5.2.1 提高办税简便性满足办税需求 |
5.2.2 进一步优化咨询渠道满足辅导需求 |
5.2.3 构建多方位平台满足税收宣传需求 |
5.3 完善纳税人需求的管理机制 |
5.3.1 完善需求征集的渠道 |
5.3.2 加强对纳税人需求信息的科学分析 |
5.3.3 提高需求信息响应效率 |
5.3.4 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纳税人管理系统 |
5.4 构建保障机制确保需求导向型纳税服务体系建立 |
5.4.1 完善纳税服务法制化建设 |
5.4.2 优化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
5.4.3 建立科学合理的需求导向纳税服务考评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佛山市纳税服务需求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2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纳税人) |
附录 3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税务工作人员)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当代中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研究 ——以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关键概念的厘定及阐析 |
(一) 税收 |
(二) 税收服务 |
(三) 税收服务模式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价 |
四、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结构及创新 |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 本文的写作结构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问题的分析框架:7—S系统思维模型 |
一、7—S系统思维模型的由来及价值 |
(一) 7—S系统思维模型的由来 |
(二) 7—S系统思维模型的价值 |
二、运用7—S系统思维模型研究我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问题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
第二章 我国税收服务理念变革:从"管制型服务"到"服务型管制" |
一、税收服务理念的产生与演变 |
二、"管制型服务":我国现行税收服务理念的结构特征及问题探析 |
三、"服务型管制":构建新型税收服务理念的路径选择 |
(一) 人文化服务 |
(二) 信息化服务 |
(三) 制度化服务 |
(四) 法制化服务 |
(五) 社会化服务 |
第三章 我国税收服务战略变革:从"聚财为民"到"为民聚财" |
一、税收服务战略的内涵与演变轨迹 |
二、当前我国税收服务战略存在的问题探析 |
三、"为民聚财":新时期税收服务战略的努力方向 |
(一) 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是税收服务的基础 |
(二) 建立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监督机制 |
(三)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强化税收征管与优化税收服务的重要保障 |
(四) 尊重与保护纳税人的权利 |
第四章 我国税收服务结构变革:从竖直化到扁平化 |
一、当前税收服务体系的结构与特征 |
二、扁平化:税收服务结构变革的新趋向 |
三、构建服务型税务机关:税收服务扁平化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
(一) 转变理念 |
(二) 调整定位 |
(三) 构建体系 |
(四) 创新机制 |
(五) 优化手段 |
第五章 我国税收服务体制变革:从"单中心"到"多中心" |
一、税收服务社会化的缘起及内涵 |
二、当前我国税收服务社会化的进展及其限度 |
三、从"单中心"到"多中心":构建新型税收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一) 建立健全税务中介服务体系 |
(二) 强化社会化报税网络服务 |
第六章 我国税收服务风格变革:从被动型到主动型 |
一、税收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一) 税收文化的内涵 |
(二) 税收文化的功能 |
二、税收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 |
(一) 税收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
(二) 税收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三、构建面向积极主动型服务的税收文化 |
(一) 培育税务干部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技能 |
(二) 营造有利于优化税收服务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我国税收服务人员变革: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一、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
二、当前税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
三、我国税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 |
第八章 我国税收服务技术变革:从人工型到电子型 |
一、信息化条件下电子税务的兴起 |
二、我国电子税务的历史发展和现实问题探析 |
三、推进税收服务技术变革的路径选择 |
(一) 科学建立纳税服务工作规范 |
(二) 依法制订便捷的纳税服务程序 |
(三) 有效建立纳税服务的考评机制 |
尾论:本项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纳税服务 |
二、纳税服务满意度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二章 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 |
一、临沧市税务局概况 |
二、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 |
第二节 调研设计和调研过程 |
一、调查指标和问卷内容 |
二、调查方法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一、调查情况总体描述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访谈分析 |
一、对纳税人的访谈 |
二、对税务工作人员的访谈 |
第三章 影响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满意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问题分析 |
一、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
二、落实各项纳税服务制度方面有待改进 |
三、宣传辅导工作不到位 |
四、信息化办税成效不够理想 |
五、税务人员素质水平还需提升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纳税服务层次较低 |
二、纳税服务理念有差距 |
三、纳税服务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
四、纳税服务内容单一化 |
五、整体的服务资源不足 |
第四章 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内外纳税服务先进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先进经验 |
二、国内部分省份税务系统的先进实践 |
三、国内外先进纳税服务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提升纳税服务质效 |
一、增强纳税服务意识 |
二、健全纳税服务体系 |
三、规范办税服务流程 |
四、科学配置服务资源 |
第三节 严格落实服务制度 |
一、全面执行各类服务举措 |
二、推动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
三、加强制度落实督导检查 |
第四节 强化纳税宣传辅导 |
一、健全分类分级的宣传辅导体系 |
二、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 |
三、创新宣传方式 |
四、建立与纳税人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 |
五、创新推动纳税人自我管理 |
第五节 提升信息化办税水平 |
一、加强自助办税终端的推广力度 |
二、持续优化网上办税体验 |
第六节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
一、建立长效的纳税服务人才培养机制 |
二、提升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态度 |
三、强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七节 落实常态化满意度管理制度 |
一、树立满意度管理理念 |
二、建立满意度跟踪机制 |
三、加强对满意度调查整改工作的督导检查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7)DL税务局优化纳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纳税服务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纳税服务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纳税服务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与不足 |
2 优化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理论 |
2.1 纳税服务内涵和外延 |
2.1.1 纳税服务的内涵 |
2.1.2 纳税服务的外延 |
2.2 优化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理论依据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3 税收遵从理论 |
2.3 小结 |
3 DL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及问题表现 |
3.1 DL税务局概况 |
3.2 DL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现状 |
3.2.1 税法宣传方面 |
3.2.2 纳税咨询方面 |
3.2.3 办税服务方面 |
3.2.4 纳税人权益保护方面 |
3.2.5 纳税人信用管理方面 |
3.2.6 信息化纳税服务方面 |
3.3 DL税务局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情况 |
3.3.1 DL税务局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情况说明 |
3.3.2 综合得分情况 |
3.3.3 调查主要结论 |
3.4 DL税务局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
3.4.1 信息化系统纳税服务不够完善 |
3.4.2 纳税咨询热线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
3.4.3 税收政策宣传不深入 |
3.4.4 多元纳税服务平台发展不均衡 |
3.4.5 税务执法服务有待提升 |
4 DL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4.1 纳税服务理念有待提高 |
4.2 缺乏纳税服务体系整体规划 |
4.3 纳税服务相关资源投入不够 |
4.4 纳税服务相关制度规范不完善 |
4.5 缺乏与市场、社会等力量协作配合 |
5 DL税务局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建议 |
5.1 树立纳税服务新理念 |
5.1.1 树立“以人为本”纳税服务理念 |
5.1.2 深耕精细化、大服务理念 |
5.2 优化纳税服务整体规划 |
5.2.1 完善纳税服务整体布局 |
5.2.2 注重以纳税人需求效应分析为导向 |
5.2.3 加强个性化纳税服务 |
5.2.4 引导差异化纳税服务 |
5.3 加强纳税服务相关资源投入 |
5.3.1 加大纳税服务资金投入力度 |
5.3.2 加强人力资源投入 |
5.3.3 加强信息化技术资源投入比重 |
5.4 健全纳税服务工作制度 |
5.4.1 完善纳税服务决策管理方面的制度 |
5.4.2 强化纳税服务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 |
5.4.3 建设纳税服务硬件管理方面的制度 |
5.4.4 健全纳税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
5.5 推动纳税服务社会化协作 |
5.5.1 积极推广社会中介服务 |
5.5.2 大力发展公益服务组织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局纳税服务优化研究 ——以泰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纳税服务的内涵 |
2.1.1 服务与管理的辨析 |
2.1.2 纳税服务的主体 |
2.1.3 纳税服务的内容 |
2.1.4 纳税服务的边界 |
2.2 纳税服务相关理论 |
2.2.1 税收遵从理论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税收成本理论 |
2.2.5 情绪劳动理论 |
第三章 泰山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存在问题与原因 |
3.1 纳税服务发展的历史演进 |
3.2 当前泰山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 |
3.2.1 办税服务标准化建设达标 |
3.2.2 “互联网+”纳税服务格局基本构建 |
3.2.3 纳税服务外包模式有所初探 |
3.2.4 纳税信用体系基本建立 |
3.3 纳税人满意度社会调查 |
3.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3.3.2 受访者的属性分析 |
3.3.3 纳税人遵从度分析 |
3.3.4 纳税人满意度分析 |
3.4 当前泰山区纳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纳税服务理念表层化 |
3.4.2 纳税人需求管理不完善 |
3.4.3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3.4.4 纳税信用管理缺位 |
3.4.5 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国地税合并为基层税务局纳税服务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4.1 国地税合并后泰山区税务局机构现状 |
4.2 国地税合并为优化纳税服务创造的机遇 |
4.2.1 消除职能重复提高行政效率 |
4.2.2 实现数据整合拓展大数据分析 |
4.2.3 统一服务体系促进服务规范化 |
4.2.4 节约征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
4.3 国地税合并为优化纳税服务带来的挑战 |
4.3.1 新双重领导格局急需理顺 |
4.3.2 原纳税服务系统急需整合升级 |
4.3.3 纳税服务人员需要协调安排 |
4.3.4 纳税服务标准有待完善 |
第五章 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局纳税服务的优化策略 |
5.1 建设纳税服务标准化体系 |
5.1.1 加强纳税服务法制建设 |
5.1.2 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 |
5.2 提高税务机关行政效能 |
5.2.1 树立先进的纳税服务理念 |
5.2.2 建设富有活力的纳税服务队伍 |
5.2.3 重视税务人员情绪辅导 |
5.2.4 革新纳税服务制度 |
5.3 深化税收信息化水平 |
5.3.1 推动信息采集更全面 |
5.3.2 加强信息分析更深化 |
5.3.3 促进信息交换更通畅 |
5.3.4 保障信息安全更牢固 |
5.4 搭建税收大数据智能系统 |
5.4.1 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 |
5.4.2 拓宽智能化服务渠道 |
5.4.3 搭建智能化办税模式 |
5.5 与社会建设协同发展 |
5.5.1 扩大纳税服务提供主体 |
5.5.2 引导税收筹划与社会发展结合 |
5.5.3 扩展税收信用环境体系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泰山区税务局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方案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营商环境 |
二、税收营商环境 |
三、纳税服务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税收遵从理论 |
第三节 优化营商环境与纳税服务的关系 |
一、纳税服务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
二、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
三、优化营商环境促使纳税服务不断完善 |
第二章 华坪县营商环境与纳税服务现状 |
第一节 华坪县县情概况 |
第二节 华坪县营商环境现状 |
第三节 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 |
一、华坪县税务局基本情况 |
二、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现状 |
第三章 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方法 |
第二节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二、访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三、调查数据分析 |
第四章 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对营商环境优化的认识不足 |
第二节 对纳税服务理念认识有偏差 |
一、将纳税服务简单等同于办税厅服务 |
二、将纳税服务目标仅定位为税收管理服务 |
第三节 缺乏对纳税人需求的有效分析 |
一、对纳税人需求缺乏了解 |
二、对纳税人的培训辅导不足 |
第四节 办税效率不高 |
一、办税时间长、办税次数多 |
二、税费缴纳方式单一 |
三、政策咨询解答有偏差 |
四、税收宣传效果不好 |
第五节 网络办税程度低 |
第六节 纳税服务资源配置不佳 |
一、人才资源配置不优 |
二、硬件设施不足 |
三、纳税服务培训成效低 |
四、涉税信息共享不足 |
第五章 纳税服务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依托政务服务平台促进网络办税 |
第二节 多渠道精准获取纳税人需求 |
第三节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自助服务 |
第四节 数据信息实现网络共享方便纳税人 |
第六章 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纳税服务改进建议 |
第一节 重视纳税服务 |
第二节 深入分析纳税人需求 |
第三节 优化纳税服务资源配置 |
一、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
二、完善纳税服务硬件设施配置 |
三、优化基层电话服务 |
四、优化税收宣传和纳税咨询 |
五、纳税服务培训多元化 |
第四节 提升互联网办税水平 |
第五节 强化对纳税人的培训辅导 |
第六节 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宜春市基层税务部门纳税遵从度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之处 |
2.纳税遵从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纳税遵从与不遵从 |
2.1.1 纳税遵从的概念 |
2.1.2 纳税不遵从的概念 |
2.2 纳税遵从与纳税不遵从的分类 |
2.2.1 纳税遵从的分类 |
2.2.2 纳税不遵从的分类 |
2.3 纳税遵从度 |
2.4 纳税遵从相关理论 |
3.宜春市纳税遵从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宜春市税务局纳税遵从度现状 |
3.1.1 宜春市税务局纳税遵从工作取得的成绩 |
3.1.2 宜春市纳税遵从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 影响宜春市纳税遵从度的因素 |
3.2.1 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不足 |
3.2.2 税务机关服务意识较差 |
3.2.3 税率较高,税制不完善 |
3.2.4 办税程序复杂,服务水平较低 |
4.国外纳税遵从的经验借鉴 |
4.1 将纳税遵从的理念上升到战略高度 |
4.2 对纳税遵从进行评估并建立遵从模型 |
4.3 对纳税不遵从行为制定相应的措施 |
5.提升纳税遵从度的相关建议 |
5.1 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强化税务部门纳税服务理念 |
5.1.1 提高纳税人参与程度,加强纳税人主体意识 |
5.1.2 提高纳税服务意识,转变纳税服务理念 |
5.2 加快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优化 |
5.2.1 促进税率改革 |
5.2.2 提高税收法律层次 |
5.2.3 优化税收优惠政策 |
5.3 简化办税流程,强化税收管理 |
5.4 建立奖惩机制,促进纳税遵从 |
5.4.1 建立纳税遵从激励机制 |
5.4.2 加大纳税不遵从管控力度 |
5.5 建立和优化配套措施,积极提高纳税遵从度 |
5.5.1 建立多元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纳税人积极性 |
5.5.2 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促进纳税遵从 |
5.5.3 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纳税遵从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正确认识与纳税人的关系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W区税务局纳税服务问题研究[D]. 徐鸣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研究[D]. 王金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3]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优化研究 ——以佛山市为例[D]. 蔡文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当代中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研究 ——以7-S系统思维模型为分析框架[D]. 赵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5]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临沧市税务局纳税服务满意度研究[D]. 李云峰.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DL税务局优化纳税服务研究[D]. 荣耀.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8]国地税合并背景下基层税务局纳税服务优化研究 ——以泰山区为例[D]. 冯云菲. 山东大学, 2020(02)
- [9]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华坪县税务局纳税服务研究[D]. 张剑钒.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宜春市基层税务部门纳税遵从度提升研究[D]. 刘雅静.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