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肝疫苗致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论文文献综述)
袁琦[1](2013)在《抗乙肝病毒治疗与抗乙肝病毒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乙肝相关肾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我国的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可能超过1.2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指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不明确。治疗方案存在较大争议,对哪些患者应选择联合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是否优于单用抗病毒治疗尚不明确。免疫抑制剂治疗费用昂贵,亦缺乏相关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因此,开展关于HBV-GN治疗的相关研究十分必要。目的:探讨单独抗病毒治疗方案及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2012年收治我科,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乙肝相关性肾炎,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并接受抗病毒治疗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以及于院外明确诊断,于我院门诊随访者共计23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抗病毒联合免疫抑制剂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8例,抗病毒治疗组(以下称拉米夫定组)15例。其中联合用药组治疗方案为应用抗病毒药物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抗病毒治疗组仅接受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对2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主要指标、治疗缓解率、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对比评价。结果:患者经上述治疗6个月后,联合用药组主要实验室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2.27±1.75)、血清白蛋Alb (35.13±5.99)与拉米夫定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3±1.63)、血清白蛋Alb (35.60±7.7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56.5%;拉米夫定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53.3%。不良反应:拉米夫定组15例患者中有1例于治疗5个月时出现HBV-DNA定量增高,加用阿德福韦酯(ADV)后稳定,其余治疗6个月时均较前复制量减低。联合用药组8例患者,治疗6个月随访中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病毒血清复制量增高各1例。结论:(1)与抗病毒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相比,单独应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安全,有效。(2)联合抗病毒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短期内略好,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3)拉米夫定有一定耐药发生率,及时加用阿德福韦酯等耐药性小的药物,仍可继续治疗;(4)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乙肝病毒复制、变异和肝肾功能情况,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
刘明亮[2](2013)在《延安地区93例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国陕西延安地区93例肾病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构成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以及肾穿刺活检术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延安大学肾内科住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用美国巴特全自动活检枪在B超或彩超定位支架引导下做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标本送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病理科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等病理检查,并行病理分型,对所有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患者,均行乙肝病毒特殊染色。【结果】2年中共有93例住院行肾活检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女性有38例,占总数的40.90%,男性55例占总数的59.10%,男女比例为:1.45:1.年龄在1679岁之间,平均年龄:38.7±15.2岁。其中年龄≤35岁(青年)有46例,36-59岁(中年)有39例,≥60岁(老年)有8例。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72例,占总例数的77.42%,其病理类型分布以膜性肾病最多,占30.10%(28例)、余下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28.45%(26例)、微小病变肾病占6.45%(6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5.37%(5例)、IgA肾病占4.30%(4例)、毛细血管内性肾小球肾炎占2.15%(2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1.07%(1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有21例,占总例数的22.58%,病理类型以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分布最多有9例,占9.68%,余下依次为狼疮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各占4.30%(均4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占2例(2.14%)、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肾淀粉样变性各占1.07%(均1例)。93例行肾活检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青年有46例其中原发性有39例,按分布的病理类型高低排序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6例(34.8%)、膜性肾病13例(28.2%),IgA肾病3例(6.52%)、微小病变肾病3例(6.5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6.52%),毛细血管内性肾小球肾炎1例(2.17%);继发性7例,排序依次为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3例(6.52%),妊娠期肾病2例(4.34%)、狼疮肾炎1例(2.17%)、糖尿病肾病1例(2.17%);中年患者39例中原发性有28例,按分布的病理类型高低排序依次为膜性肾病12例(30.7%)、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23.1%)、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5.1%)、微小病变肾病2例(5.1%)、IgA肾病1例(2.56%)、毛细血管内性肾小球肾炎1例(2.56%)、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2.56%);继发性11例,按分布的病理类型高低排序依次为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5例(12.8%),狼疮性肾炎3例(7.6%),糖尿病肾病2例(5.1%),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1例(2.56%),老年患者8例其中膜性肾病3例(37.5%),肾淀粉样变性1例(12.5%),糖尿病肾病1例(12.5%),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1例(12.5%),微小病变肾病1例(12.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12.5%)。IgA肾病lee2级的有2例,3级和4级的各有1例,狼疮性肾炎:IV型2例,V型1例,V+III1例(ISN/RPS,2003)。其中有4例HBV标志物阴性膜性肾病患者病理中加做乙肝病毒特殊染色为阳性,其中1例行肝组织活检,在肝组织中发现有乙肝病毒颗粒。【结论】1.延安地区肾病综合征以原发性多见,与国内其他中心报道相近;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病为主;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以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多见,均为继发性膜性肾病,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对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患者,病理中加做乙肝病毒抗原特殊染色具有一定意义,有条件单位应同时行肝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2.本组总体性别分布以男性多见,青中年患者多见,青年又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两种病理类型多见;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为中年患者多见,老年患者以膜性肾病、淀粉样病变、糖尿病肾病为主;3.肾活检检查为肾病综合征病人的病理及超微结构的观察提供组织形态学诊断,有助于澄清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肾脏疾病的诊断应涵盖临床、病理、功能三个诊断层面。
李玉峰,卫敏江,吴伟岚,陈慧敏,沈加,董瑜,金晶[3](2014)在《儿童肾活检977例病理及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77例接受经皮肾活检患儿的病理诊断和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结果成功肾活检971例,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55例(77.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3例(18.8%),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肾小球疾病18例(1.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诊断前3位依次为孤立性血尿、肾病综合征和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前3位依次为肾小球轻微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诊断前3位依次为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前3位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和膜性肾病。在18例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肾脏疾病中,有7例为薄基膜肾病。在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的患儿,肾活检病理类型中肾小球轻微病变所占百分比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P<0.05),而IgA肾病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所占百分比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P<0.05)。结论本组资料中,儿童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以血尿和肾小球轻微病变最为常见;小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为常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和膜性肾病为主;先天性遗传性肾脏疾病中薄基膜肾病最为常见。建议对6岁以上的孤立性血尿患儿行肾穿刺活检术。
林华铿[4](2011)在《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同时了解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肾脏HBV-Ag及HBV DNA阳性率。【方法】收集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各10例),对其临床表现、病理情况、治疗效果等进行比较。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及核酸,同时肾组织标本分别做光镜、免疫组化和部分行电镜检查,检测肾组织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并行肾小球微分离,提取DN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的PCR,最后测序。【结果】1、临床表现:①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组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以急性肾炎综合征多见,急性肾损害多见,少尿、高血压、血红蛋白降低少见。②急性肾小球肾炎组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以急性肾炎综合征多见,少尿、高血压、血红蛋白降低多见。③治疗前HBV-GN组与AGN组相比:收缩压:P=0.04;舒张压:P=0.06;血白蛋白:P=0.919;血红蛋白:P=0.00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P>0.05。2、病理显示:①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组光镜下见:9例肾脏病理组织HBsAg阳性,3例HBcAg阳性,2例HBsAg、HBcAg均阳性。HBsAg与HBcAg主要沉积于病变区的肾小球系膜区和血管攀,部分可见于间质直小血管壁、管间毛细血管壁、小管壁及小动脉壁②急性肾小球肾炎组光镜下见:10例肾脏病理组织HBsAg、HBcAg均阴性③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组弥漫球性毛细血管内增生,电子致密物上皮下、内皮下和系膜区多部位沉积。IgG、IgM、IgA、C3、C4、C1q阳性,呈“满堂亮”较多见。④急性肾小球肾炎组弥漫球性毛细血管内增生,电子致密物上皮下和系膜区多部位沉积。IgG、IgM、IgA、C3、C4、C1q阳性,呈“满堂亮”少见。3、血清HBV感染标志物:①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组10例患者HBsAg均阳性;HBsAb均阴性;9例患者HBeAg阳性,1例血清HBeAg阴性而HBeAb阳性;10例患者HBcAb均阳性。②急性肾小球肾炎组10例患者HBsAg均阴性;5例HBsAb阳性; 9例HBeAg、HBeAb、HBcAb均阴性。1例HBeAg、HBeAb阴性,HBcAb阳性。4、肾小球微分离病毒核酸检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组10例活检组织切片中,9例肾小球中检测到HBV DNA。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为带有引物的HBV DNA片段。5、治疗效果: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组治疗效果: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前后:收缩压:P=0.208;舒张压:P=0.313;血白蛋白:P=0.488;血红蛋白:P=0.046; 24小时尿蛋白定量:P>0.05。急性肾小球肾炎组治疗效果: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治疗前后:收缩压:P=0.02;舒张压:P=0.035;血白蛋白:P=0.007;血红蛋白:P=0.000; 24小时尿蛋白定量:P>0.05治疗后HBV-GN组与AGN组相比:收缩压:P=0.292;舒张压:P=0.085;血白蛋白:P=0.043;血红蛋白:P=0.46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P>0.05【结论】1.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相似(常见急性肾炎综合征),但少尿、高血压、血红蛋白降低少见,而急性肾损害较多见。与病理类型为膜性、膜增生性乙肝相关性肾炎不同(常见肾病综合征)。2.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膜性、膜增生性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sAg、HBcAg肾组织分布相同,HBsAg阳性率相同,HBcAg阳性率低。3.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肾小球上可检测到HBV DNA,且肾组织HBV DNA检测阳性率高。4.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效果相比,疗效明显不及后者。
崔庆科[5](2020)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机理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收集过敏性紫癜作用靶点,随后整合数据获得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通过Cytoscape3.2.1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PPI网络,研究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2.运用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选用安捷伦SB 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3.0 mm×50 mm,1.8μm),采用梯度洗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3.采用基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HSP患儿和健康儿童的尿液进行分析,通过UPLC-Q-TOF/MS分析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儿童尿液代谢物变化的影响,寻求过敏性紫癜的生物标志物。4.(1)对171例HSP患儿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调查HSP患儿一般情况、发病月份、发病情况、伴随病症、一般炎症指标、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情况、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等相关指标。(2)收集HSP患儿晨起空腹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IL-6、IL-8、TNF-α、IgA1、IgA/FcαRI(CD89)数值。(3)用含有HSP患儿血清的F12k培养基培养HUVECs细胞并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进行干预,用ELISA法检测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数值,Western blot检测Syk、p-Syk、PI3K、p-PI3K蛋白表达。结果:1.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包含9个单味药,206个活性化合物,以及40个治病靶点。PPI网络包含39个靶点蛋白,关键蛋白涉及IL6、INS、VEGFA等。基因本体(GO)条目14个,涉及脂多糖的反应、缺氧的反应、药物的反应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4条,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2.结合文献报道和质谱数据,通过串联质谱对小儿紫癜疹消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共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0个黄酮类成分,4个蒽醌类成分,2个萜类成分,2个紫草呋喃类成分,1个甾醇苷类成分,1个多酚类成分,1个木脂素类成分。3.筛选出92个尿液中的代谢物作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共鉴定出其中15个代谢物,可能是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代谢标记物的区别。4.(1)急性期HSP患儿一般炎症指标均有所上升,提示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诱因;HSP患儿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水平存在紊乱,其血清IgA、补体C3水平HS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SP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以腺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为主。(2)急性期HSP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IgA1、IgA/FcαRI(CD89)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P患儿血清刺激后HUVECs上清液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水平表达升高(P<0.05),运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干预后其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手段初步预测了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UPLC-Q-Orbitrap-MS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地鉴别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化学成分,有助于揭示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3.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存在代谢标记物的区别,可为疾病鉴别、证型诊断、疾病治疗中提供方法。4.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发挥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有关。
郭昌铭[6](2020)在《儿童经皮肾活检术的临床与病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儿童肾脏疾病种类繁多,其中以肾小球疾病占大多数。因为其临床类型或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导致患儿的治疗方案及远期预后各有不同。本研究旨在总结我院行经皮肾活检术患儿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充分认识肾活检术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11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肾内科住院治疗,年龄<18岁行肾活检术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诊断、实验室指标、病理类型),分别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3?±)表示,以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用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后再各自分析其特点及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1、总体情况:本次研究中,共纳入14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3.63±3.41岁,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101例(71.1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34例(23.94%),遗传性肾病组6例(4.23%),肾小管-间质疾病组1例(0.7%)。从性别构成上看,男性98例,女性44例,男女比例为2.23: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中男性(78例)多于女性(23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中女性(19例)略多于男性(15例)。从年龄层面上看,≥10岁组的例数为120例(84.51%),占绝大多数,7-10岁组17例(11.97%),<7岁组5例(3.52%)。2、实验室指标对比:与PGD组相比,SGD组的补体C3、补体C4、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低,白蛋白、血钙水平均较高,血清IgG升高比例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类型:(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类型以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77例,占76.24%),其次为血尿和(或)蛋白尿(13例,占12.87%)、急性肾小球肾炎(5例,占4.95%)、急进性肾小球肾炎(4例,占3.96%)。临床类型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占1.98%)最少见。(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类型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4例,占70.59%)最为常见,其次为狼疮性肾炎(8例,占23.53%),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占5.88%)此类型最为少见。4、病理类型: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病理诊断以IgA肾病最为常见(40例,占40.00%),其次为微小病变性肾病(28例,占28.00%)。而狼疮性肾炎的病理诊断以Ⅳ型(4例)为主,其次为Ⅳ+Ⅴ型(3例)和Ⅱ型(1例)。紫癜性肾炎中,病理诊断以Ⅱa级(13例)为主,其次为Ⅱb级(5例)、Ⅲa级(4例)和Ⅲb级(2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共2例,1例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膜性肾病。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类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一一对应关系。临床类型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其病理类型分布广泛,以微小病变性肾病和IgA肾病最多见。临床类型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的患儿,其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占主要。6、肾活检术后并发症:术后发生并发症例数共46例,占总人数的32.40%。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中,以血尿发生率较高(26例,占18.31%),其次为腰痛(16例,占11.27%),发生感染例数较少(4例,占2.82%),未见发生肾周血肿病例。结论:1、儿童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为主,男性比女性多见,青少年占大多数。2、本组资料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类型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病理类型以IgA肾病最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多数病理类型集中在Ⅱ级和Ⅲ级。而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则以Ⅳ型及Ⅳ型以上病变多见。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类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需要结合临床与肾活检病理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诊断,并指导后续治疗。4、遗传性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忽视,需要结合肾穿刺活检术的病理结果和患儿的家族史来综合分析。5、儿童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血尿和腰痛,经充分休息和止血等对症处理,一般症状均可缓解。
易智勇,左笑丛[7](2001)在《5种疫苗接种致198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文中提出
顾珏清[8](2020)在《浙江省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横断面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威胁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我国仍被认为是HBV感染中度流行地区,约有3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疫苗普及后,儿童青少年的HBV感染率已显着下降,但患者人群的老龄化以及肝内外并发症逐渐引起重视。目前CHB往往需要长期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nucleotide analogs,NAs)的抗病毒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肾脏损害和耐药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浙江省CH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合并症发生情况,研究CHB合并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为CHB患者诊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在浙江省5个中心展开,通过电子病历查阅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数据,将口服NAs治疗的CHB患者纳入研究、收录其相关临床资料,并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09例CHB患者。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46(37.00-55.00)岁,60岁以上患者占15.56%(1293/8309),男女比例为2.08:1。CHB患者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的比例分别为3.49%、4.42%、23.72%。上述肝内外并发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P<0.001)。本研究的CHB患者中5332例有肾脏相关的检验结果,这些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60ml/(min·1.73 m2)的占4.14%(221/5332),有蛋白尿的占8.33%(444/5442)。根据慢性肾脏病的定义,患慢性肾脏病的CHB患者的约有11.37%(606/5332)。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这些合并慢性肾病的CHB患者中,44.39%(269/606)的患者已接受抗病毒治疗大于24个月,17.66%(107/606)有拉米夫定暴露史,34.65%(210/606)既往曾服用过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R]=2.362)、糖尿病(OR=1.517)、高血压(OR=2.486)、肝硬化(OR=1.344)和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暴露史(OR=1.549)与CKD的发生显着相关(P<0.05)。而本研究已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651例CHB患者中异常者占19.35%(126/651)。结论:中国CHB患者正处在老龄化的阶段,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及肝硬化等肝内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因此,CHB患者的管理应考虑到年龄、既往用药史和肾功能情况。
陈亚进[9](2015)在《1708例儿童肾活检病理与临床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肾脏病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危害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上升为第三大“杀手”,消耗了我国大量有限医疗资源。尤其是儿童肾脏病,由于其起病隐匿,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部分患者可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因此在儿童时期对肾脏疾病进行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对延缓和降低儿童肾脏疾病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据有关数据报道,在上世纪我国肾脏病儿童就已超过200万,早期对儿童肾脏病做出正确诊断至关重要,尤其是大样本分析研究儿童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特点,以及疾病谱变化成为重中之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和肾内科1999年5月1日-2014年3月31日,年龄<18岁患者肾活检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资料经核实后录入计算机,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进行统计,并与12750例同时期年龄介于18-59岁的成年患者的病理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 1708例儿童肾脏病患者中年龄在0.4-17岁,平均年龄11.65±5.72岁。其中男性1049例,女性659例,男:女为1.59:1。穿刺成功率为90.65%。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脏疾病1200例,占70.26%,继发性肾脏疾病例495例,占28.98%,遗传性肾脏疾病13例,占0.76%。2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660例,占38.64%),慢性肾小球肾炎(481例,占28.16%),紫癜性肾炎(331例,占19.38%),狼疮性肾炎(98例,占5.74%),急性肾小球肾炎(52例,占3.04%),隐匿性肾小球肾炎(50例,占2.93%)。3 1708例患者中病理类型主要为Ig A肾病(418例,占24.47%),紫癜性肾炎(325例,占19.03%),肾小球微小病变(242例,占14.17%),膜性肾病(208例,占12.18%),非Ig A系膜沉积性肾炎(208例,占12.18%),狼疮性肾炎(110例,占6.4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1例,占3.5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0例,占2.9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2例,占1.87%),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8例,占1.05%),Alport综合征(11例,占0.64%),还有少数病例诊断C1q肾病,Batter综合征,肥胖相关性肾病,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等肾脏疾病。病理诊断中,随着年龄增长膜性肾病构成比增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构成比降低。近十年主要病理诊断中,膜性肾病在当年所有肾活检患儿病理诊断中所占百分比有明显增高趋势,Ig A肾病及紫癜性肾炎有降低趋势。4与同时期12750例青壮年肾活检患者病理类型比较,Ig A肾病(P<0.05)、紫癜性肾炎(P<0.05)所占构成比高于于18-59成年患者,而膜性肾病(P<0.05)、局灶增生坏死性肾小球肾炎(P<0.05)、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P<0.05)低于青壮年组,两组肾小球微小病变(P>0.05)、狼疮性肾炎(P>0.05)所占构成比无差别。两组主要继发性肾脏病构成比差异明显。在儿童组及青壮年组中,病理诊断构成比均大于10%的为Ig A肾病,肾小球微小病变和膜性肾病。在这3种肾病中,儿童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肌酐值均小于青壮年组(P<0.05),儿童组Ig A肾病和膜性肾病的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青壮年组(P<0.05),在肾小球微小病变中,两组的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此次研究的肾活检病理资料中儿童肾脏病仍以原发性肾脏疾病为主,其中主要病理诊断前五位为Ig A肾病,肾小球微小病变,膜性肾病,非Ig A系膜沉积性肾炎,局灶阶段肾小球硬化。Ig A肾病已成为儿童肾脏疾病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膜性肾病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高趋势,且近十年发病率逐年增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2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主要病理表现为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其中紫癜性肾炎及狼疮性肾炎无论在病理诊断中还是在临床诊断中均为在前两位,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3遗传性肾脏疾病诊断不容忽视,包括Alport综合征,Batter综合征等。4与青壮年肾活检患者资料比较,主要病理诊断及主要继发性肾脏病构成比存在较明显差异。儿童组中Ig A肾病,肾小球微小病变和膜性肾病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肌酐值均小于青壮年组,儿童组Ig A肾病和膜性肾病的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青壮年组,在肾小球微小病变中,两组的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差异。
白玲[10](2020)在《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Ig G4及补体I因子(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估;2)分析不同水平血清PLA2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疗效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3)研究血清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与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及补体激活在IMN患儿肾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的相互关系,了解补体系统与IMN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2013年8月2018年4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4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儿38例,微小病变肾病(MCD)36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比较各组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水平。分析IMN患儿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及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和预后情况;2)选取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及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4月确诊的11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PLA2R水平,将IMN患儿分为阳性组(PLA2R表达阳性)、阴性组(PLA2R表达阴性),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期间的24h尿蛋白(24h-U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变化,计算总有效率并绘制两组有效患者的缓解时间曲线。绘制血清抗PLA2R抗体与Alb、Scr、24h UP变化量的散点图,并分析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LA2R水平对IMN患儿12个月缓解事件的预测价值;3)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8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患儿肾组织PLA2R抗原,Ig G,Ig G1,Ig G4,C1q,C3,C4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同时留取血标本检测患儿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结果:1)154例研究对象中,36例(23.4%)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全部为IMN组的患儿;36例(23.4%)血清Ig G4阳性,IMN组患儿占34例(85.0%);38例(24.7%)血清CFI阳性,IMN组患儿占33例(82.5%)。IMN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血清白蛋白、尿蛋白、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及发生终点事件等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g G4与CF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对比结果与抗PLA2R抗体相似;2)114例IMN患儿中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67.54%,阳性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h UP高于阴性组,Alb白低于阴性组,PLA2R不同滴度患儿24h-UP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整体疗效优于阳性组(P<0.001)。阴性组总有效率为100%,显着高于阳性组71.43%(P<0.001)。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血清Alb变化量(r=-0.853,P<0.001)、24h UP变化量(r=-0.769,P<0.001)均呈明显负线性相关,与血清Scr变化量(r=0.132,P=0.162)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血清PLA2R抗体滴度水平预测IMN患者1年内发生缓解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血清PLA2R抗体抗体滴度为1:32时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7%、58.3%。而ROC曲线分析显示,PLA2R抗体测IMN患者缓解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截断值为65.57RU/m L,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0.700、0.881、0.794;3)在86例研究对象中,63例(73.25%)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80例(93.02%)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及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与阴性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24h-UP水平变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滴度的血清PLA2R水平与肾组织的PLA2R抗原阳性率、Ig G4阳性率、C1q阳性及其病理分期和节段硬化的比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肾组织中C1q,C3,C4的表达,提示补体活化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经典途径,MBL途径及旁路途径的激活均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结论:1)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检测在IMN的鉴别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阴性的IMN患者的治疗缓解率及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较高;2)血清PLA2R抗体水平对IMN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阴性患者的血清Alb与24h UP恢复幅度更大,且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呈线性负相关,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可将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作为IMN患儿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指标;3)血清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对于IMN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肾组织PLA2R抗原在IMN诊断方面更为敏感,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相互结合将很大程度提高IMN的诊断率,对于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均为阴性的IMN患儿,肾组织Ig G4表达,也是IMN诊断的补充。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都能有效的反映IMN患儿临床的严重程度。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也能反应疾病临床的严重程度及活动性,但其与肾脏病理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N肾组织活检中可以检出Ig G,Ig G1,Ig G4,C1q,C3,C4表达,提示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可能均参与了IMN的致病过程。
二、乙肝疫苗致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肝疫苗致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抗乙肝病毒治疗与抗乙肝病毒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乙肝相关肾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2.1 HBV 概述 |
1.2.2 免疫复合物介导机制 |
1.2.3 HBV 直接感染肾脏学说 |
1.2.4 自身免疫及遗传 |
1.2.5 中医观点 |
1.3 临床与病理 |
1.3.1 病理特点 |
1.3.2 临床特征 |
1.4 诊断及鉴别 |
1.4.1 诊断标准 |
1.4.2 诊断争议 |
1.4.3 鉴别诊断 |
1.5 主要治疗方法 |
1.5.1 抗病毒药物 |
1.5.2 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1.5.3 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
1.5.4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前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一般资料 |
2.2.2 治疗与分组 |
2.2.3 实验室检查 |
2.2.4 疗效评价 |
2.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入组病例临床表现 |
3.2 疗效比较 |
3.3 副反应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及导师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延安地区93例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儿童肾活检977例病理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 1临床资料 |
1. 2经皮肾活检 |
1. 3肾脏病理检查 |
1. 4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 1临床诊断 |
2. 2病理诊断 |
2. 3各年龄段肾活检患儿的肾脏病理诊断分布 |
2. 4肾小球疾病临床诊断与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
2. 5不同年龄段孤立性血尿患儿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 |
3讨论 |
(4)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西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 |
1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
第一节 171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回顾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第二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SP患儿IgA/FcαRI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第三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UVECs细胞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儿童经皮肾活检术的临床与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一般资料 |
2.3 实验室指标 |
2.4 临床诊断 |
2.5 经皮肾活检术 |
2.5.1 适应征与禁忌征 |
2.5.2 穿刺方法 |
2.5.3 术后病理检查 |
2.5.4 术后并发症 |
2.6 病理诊断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儿童肾脏疾病总体分布特征 |
3.2 儿童肾脏疾病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3.2.1 儿童肾脏疾病与性别的关系 |
3.2.2 儿童肾脏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
3.3 PGD与 SGD相关实验室指标对比 |
3.3.1 生化免疫指标及24 小时尿蛋白对比 |
3.3.2 免疫球蛋白对比 |
3.4 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特点 |
3.4.1 PGD的临床类型 |
3.4.2 SGD的临床类型 |
3.4.3 遗传性肾病的临床特点 |
3.5 儿童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特征 |
3.5.1 PGD的病理特征 |
3.5.2 SGD的病理特征 |
3.5.3 遗传性肾病的病理特征 |
3.6 PGD的临床与病理联系 |
3.7 肾小管-间质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
3.8 肾活检术后并发症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儿童肾小球疾病总体特点 |
4.2 PGD组与SGD组的实验室指标对比 |
4.3 PGD的临床与病理 |
4.4 SGD的临床与病理 |
4.5 遗传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 |
4.6 肾活检术后并发症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5种疫苗接种致198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表现 |
2.2.1 变态反应 |
2.2.2 神经系统反应 |
2.2.3 血液系统反应 |
2.2.4 心血管系统反应 |
2.2.5 眼耳不良反应 |
2.2.6 全身、用药局部、免疫损害 |
2.2.7 其他 |
2.3 针次与接种反应 |
2.4 不良反应的转归 |
2.5 死亡病例情况 |
3 防治对策与建议 |
3.1 提高疫苗质量和加强新品种开发 |
3.2 严格按操作规程接种, 提高接种人员技术 |
3.3 接种后密切观察, 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
3.4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
(8)浙江省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横断面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乙型肝炎病毒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1.2 中国CHB患者感染现状 |
1.3 慢性肾病与慢乙肝 |
1.4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案 |
1.5 浙江省HBV感染现状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数据收集及相关定义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 |
3.2 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
3.3 肾功能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1708例儿童肾活检病理与临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肾活检技术及肾病理诊断在儿童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血清PLA2R抗体、IGG4及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评估及预后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实验方法 |
1.6 结果判定 |
1.7 随访及观察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及预后检测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补体相关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实验方法 |
1.6 结果判定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乙肝疫苗致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抗乙肝病毒治疗与抗乙肝病毒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乙肝相关肾炎的临床观察[D]. 袁琦. 吉林大学, 2013(09)
- [2]延安地区93例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D]. 刘明亮. 延安大学, 2013(02)
- [3]儿童肾活检977例病理及临床分析[J]. 李玉峰,卫敏江,吴伟岚,陈慧敏,沈加,董瑜,金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3)
- [4]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D]. 林华铿. 福建医科大学, 2011(10)
- [5]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D]. 崔庆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儿童经皮肾活检术的临床与病理研究[D]. 郭昌铭. 南昌大学, 2020(08)
- [7]5种疫苗接种致198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易智勇,左笑丛. 中国公共卫生, 2001(06)
- [8]浙江省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横断面回顾性分析[D]. 顾珏清. 浙江大学, 2020(02)
- [9]1708例儿童肾活检病理与临床特点研究[D]. 陈亚进. 河北医科大学, 2015(02)
- [10]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D]. 白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