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方法对三组分IPNs形态和性质的影响

合成方法对三组分IPNs形态和性质的影响

一、The Effect of Synthesis Method on Three-component IPNs Morphology and Property(论文文献综述)

孔文佳[1](2021)在《聚丙烯酸基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文中提出聚丙烯酸(PAA)基水凝胶,以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经接枝聚合后交联而成;其官能团含量丰富,网络结构稳定,是一类常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水凝胶。传统PAA基水凝胶因其组成结构特点,具备亲水性离子型水凝胶的特性,如良好的pH响应性、离子响应性、吸水和吸附性能。如何在此基础上对PAA基水凝胶进行功能化改性,改善和丰富材料性能,并拓展其应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多种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材料可通过接枝共聚或原位沉淀,参与PAA基水凝胶的复合改性。基于材料分子层面的设计,并充分利用PAA基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优势,以恰当方式引入的不同组分,往往在复合物中展现出显着的协同作用。本文基于当前研究进展,向PAA水凝胶基体中引入有机(羽毛角蛋白CFP)、无机组分(g-C3N4,GO,Fe0,CdS),对其进行多功能化改性。通过样品表征和性能测试,探究PAA基水凝胶复合材料在农业缓释、水中抗生素降解和重金属吸附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向PAA水凝胶基体中引入羽毛角蛋白CFP,与AA接枝聚合,后半互穿线性聚乙烯醇(PVA),同时加入尿素与磷酸氢二钾,制备了具有良好保水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的CFP-PAA/PVA/NP semi IPN氮磷缓释材料。基于响应曲面法(RSM)中的Box Behnken模型,以材料吸水溶胀率为响应值,采用方差分析法,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AA中和度(ND=68.69%),AA用量(mAA:mcFP=1 1.74),交联剂用量(mMBA:mAA=0.32%),PVA 用量(mPVA:mcFP=2.15)。材料表征结果证实了其多孔网络结构,且N、P肥份分别通过缩合反应和静电吸附、包埋作用与PAA基水凝胶复合。材料在土壤中的N、P缓释动力学及拟合结果表明:N、P的释放过程均符合Ritger-Peppas缓释模型,其释放机理可解释为Fickian扩散与Case Ⅱ型扩散的共同作用。N、P缓释受样品粒径、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影响:粒径越大,含水率越低、含盐量越高,则缓释速率越低。N、P缓释还受土壤pH影响:低pH值有利于氮肥的释放,但阻碍磷肥的释放,即借助PAA基水凝胶的pH响应及离子响应特性可实现N、P的可控释放。此外,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证实,材料具备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黑曲霉培养实验表明其可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实现微观结构瓦解而引发降解;120天土壤填埋实验测得失重率在60%以上。最后,通过比较添加和未添加该材料的土壤的水分蒸发率,证实了其优异的保水性能。(2)向PAA水凝胶基体中引入g-C3N4纳米片层,与AA接枝聚合,再以原位沉淀法引入Fe0,制备了 PAA/g-C3N4-Fe0,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磺胺二甲嘧啶(SM2)。以SM2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优化了主要合成组分 g-C3N4 分散液(c=1 g/L)与 Fe2+的用量如下:V(g-C3N4)=10 mL,c(Fe2+)=400 mg/L。通过材料表征结果可知,PAA/g-C3N4-Fe0的光催化性能与复合物中各组分的贡献密切相关:PAA基水凝胶促进了复合物对SM2的吸附,从而提升了 SM2的光催化降解速率;PAA基水凝胶为g-C3N4和Fe0的均匀分布提供了基质;g-C3N4作为光响应组分,于可见光下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并进一步生成活性自由基;Fe0提升了光电子传导效率,促进了光催化进程。通过降解机理探究可知,由光生电子生成的·O2-,可通过系列反应进一步生成·OH,二者共同参与降解SM2。探究了溶液pH及溶液中共存阴离子、天然有机物等对光催化降解SM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pH=4时,其SM2降解率最高可达80%;溶液中的Cl-和NO3-对SM2降解几乎无影响,而HCO3-和H2PO4-的离子强度与降解速率负相关;当溶液中腐殖酸含量较低时,对光催化过程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抑制光催化过程。以B3LYP/6-311G(d,p)为基底进行DFT优化计算可知,SM2中的N-11原子具有最大的简缩福井函数值(f0),极易受到自由基攻击引发降解。循环实验证实材料的重复利用稳定性较好,且可以通过原位还原法实现高效回用。(3)向PAA水凝胶基体中引入GO纳米片层,与AA接枝聚合,制备了GO/PAA,用于水中重金属污染物Cd2+的吸附。以材料平衡吸附容量为评价标准,确定了最佳GO分散液浓度与AA用量为:cGO=2.0 mg/L,VAA=10 mL。此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得到的GO/PAA-2-10样品在20℃下的最大Cd2+吸附容量可达302.6mg/g。由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可知,GO/PAA吸附剂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order模型和Intra-particle diffusion模型,且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Cd2+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结合表征结果,推断吸附机理为聚合物中大量含氧官能团-COO-与Cd2+之间的螯合配位作用。探究了溶液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发现当溶液pH=6-7时,吸附效果最佳。探究了吸附剂的回收再利用,采用S2-原位沉淀GO/PAA吸附的Cd2+,得到了 GO/PAA-CdS,其具备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可以实现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4)向PAA水凝胶基体中引入GO纳米片层,与AA接枝聚合,再以原位沉淀法引入CdS,制备了 GO/PAA-CdS,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氯四环素(CTC)。以CTC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其最佳制备条件为:cGO=2 g/L,nCd:ns=1:2,mMBA:mAA=0.4%。通过对比分析材料表征及动力学拟合结果可知,GO/PAA-CdS的光催化性能与材料中各组分密不可分:PAA基水凝胶促进了对CTC的吸附而提升了 CTC的光催化降解速率;PAA基水凝胶促进了 GO和CdS纳米材料的均匀分布;CdS作为光响应组分,受光激发后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并进一步生成活性自由基;且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被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有效地扼制。当溶液pH=6-7时,GO/PAA-CdS对CTC的最佳去除率可达85%。以B3LYP/6-31G(d)为基底进行DFT优化计算可知,CTC分子上的C1-25和O-24的简缩福井函数值f0最大,即最易受到自由基攻击引发降解。且GO/PAA-CdS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在十次吸附-光催循环后依然保持高活性。

李晓晓[2](2020)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基纳米水凝胶胶体光子晶体的构建及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响应性纳米水凝胶是一类颗粒尺寸处于纳米级的以水为分散介质、含有多种亲水基团并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它的“响应性”表现为:在受到外界刺激(p H值、温度、磁场等)时,能够自主改变自身物理或化学性质(溶胀性、渗透性、粘弹性和疏水/亲水性等)。单分散PNIPAm基纳米水凝胶在一定条件下能自组装形成具有靓丽结构色的“胶体光子晶体”(Colloidal photonic crystals,CPCs)。然而,对于PNIPAm等“软球”型CPCs,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在相转变温度(Tp)以上,晶体有序结构消失。二是晶体结构脆弱,极易受到外界扰动遭到破坏。此外,PNIPAm基纳米水凝胶是制备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热门材料之一。然而,目前这些可热致凝胶化PNIPAm基聚合物通常具有制备过程复杂、分子量大小及形状尺寸难以控制等不足之处。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和发展瓶颈,本论文采用传统沉淀聚合法,以NIPAm为核心成分,通过功能单体的引入及结构设计,制备具有不同结构、不同刺激响应性的纳米水凝胶,并围绕其在CPCs的构建、“溶胶-凝胶”转变、蛋白质吸附、药物缓释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具体内容如下:1.以PNIPAm纳米水凝胶为母液,原位引入pH响应性单体丙烯酸(AA)并引发聚合,制备双重响应性PNIPAm/PAA IPN纳米水凝胶。考察了该IPN纳米水凝胶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性能,由于疏水作用的增加,升高温度、降低p H值有利于其对BSA的吸附。同时,以IPN纳米水凝胶为微反应器,原位合成Fe3O4磁性颗粒。PAA的含量越高,Fe3O4磁性颗粒的生成量也越高。2.通过优化配方,制备了单分散的IPN/Fe3O4磁性纳米水凝胶以及(IPN/Fe3O4)@PNIPAm核壳型纳米水凝胶,探索其自组装为CPCs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高折射率Fe3O4含量的增加,CPCs的结构色及反射峰发生红移现象。同时,将具有不同结构、不同折射率的纳米水凝胶以一定比例混合时,可以制备“缺陷态”CPCs,并且该“缺陷”可由混合比例进行可控调节。该方法为“缺陷态”CPCs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3.分析对比了交联剂N,N’-双(丙烯酰)胱胺(BAC)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对IPN纳米水凝胶热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由于BAC具有动态双硫键,该IPN-BAC CPCs在Tp以上仍具有晶体结构及靓丽结构色。而IPN-BIS CPCs在Tp以上,晶体结构消失。随后,以IPN-BAC纳米水凝胶为核,制备IPN-BAC@P(NIPAm-VPBA)核壳型CPCs,该CPCs能在人体生理温度(>Tp)下对葡萄糖浓度进行检测,并反映为结构色的变化,有望成为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4.以IPN-BIS纳米水凝胶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PNIPAm的粒径以及PAA的载入量,成功制备了在Tp以上,可以实现“溶胶-凝胶”转变的IPN纳米水凝胶。同时,PAA含量越高,在热致凝胶化过程中,IPN凝胶颗粒的热致收缩率越小,从而IPN CPCs越不容易失去晶体结构和结构色。此外,本章中成功实现利用热致“溶胶-凝胶”转变过程稳定“脆弱”的晶体结构,为CPCs的固定化提供了新思路。5.利用传统沉淀聚合法,将疏水性单体N-叔丁基丙烯酰胺(TBA)与NIPAm共聚,制备P(NIPAm-co-TBA)二元共聚纳米水凝胶(PNT)。由于TBA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该PNT纳米水凝胶在无额外添加盐离子条件下,即可实现热致“溶胶-凝胶”转变。此外,在PNT纳米水凝胶的基础上,引入亲水性单体LN-丙酰基苯丙氨酸(APhe),制备三元共聚纳米水凝胶P(NIPAm-TBA-Aphe),由于羧基的静电斥力作用及亲水作用,该三元共聚纳米水凝胶在热致凝胶化过程中,可以保持原有结构色不变。

郑嘉怡[3](2020)在《酰胺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对5-羟甲基糠醛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石资源枯竭的形势下,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合物,如5-羟甲基糠醛(5-HMF),已成为生物质利用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然而,从生物质水解液中分离纯化5-HMF是大规模工业生产5-HMF的主要挑战之一。树脂吸附技术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分离技术之一,其关键是吸附介质的选择与制备。本文采用水/油悬浮聚合、悬挂双键后交联和胺化反应,考察单体与交联剂质量比、混合致孔剂中甲苯质量分数,制备了系列酰胺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同时,研究系列树脂结构对单组分和三组分体系中5-HMF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烯基苯=1:4,致孔剂中甲苯含量为100%时,超高交联吸附树脂(PCL-PDE-A-07)具有最大的BET比表面积(1075 m2/g)和5-HMF吸附容量(65.8±1.3 mg/g湿树脂)。系统地研究了该树脂在单组分和多组分体系中对5-HMF的吸附性能。在单组分体系中,PCL-PDE-A-07树脂对5-HMF的吸附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98 K时5-HMF的最大吸附容量为81.3 mg/g湿树脂。动力学吸附结果显示PCL-PDE-A-07树脂吸附5-HMF在20.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利用大孔扩散模型(PDM)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5-HMF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PD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5-HMF在PCL-PDE-A-07树脂内的吸附扩散行为,在288、298、308和318 K下的有效孔扩散系数分别为6.077×10-10、8.098×10-9、1.002×10-9和1.237×10-9 m2/s。此外,还系统考察了进料流速(Qf=0.6、1.5、3.0和6.0 m L/min)和初始浓度(c0=0.56、1.03、2.05和4.93 g/L)对5-HMF单组分吸附穿透曲线的影响。在多组分体系中,考察了PCL-PDE-A-07树脂在5-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5-HMF-LA)、5-羟甲基糠醛-甲酸(5-HMF-FA)、乙酰丙酸-甲酸(LA-FA)和5-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甲酸(5-HMF-LA-FA)体系中的竞争性等温线以及固定床柱吸附穿透曲线。实验结果显示,树脂对溶质的吸附容量最高为5-HMF,其次为LA,最后为FA,树脂对溶质的亲和性大小顺序为:5-HMF>LA>FA。此外,因为竞争吸附行为的存在,体系中较弱的吸附组分的瞬态穿透曲线出现明显的凸起现象。同时,构建了非竞争性和竞争性综合速率模型(GRM)预测不同体系的穿透曲线,验证后的模型可用于吸附分离过程的优化设计,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刘敬峰[4](2020)在《高性能氰酸酯树脂合成及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氰酸酯树脂(CE)是一类具有优异的电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阻燃特性的热固性树脂,在航空航天、电子等军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介电性能最优异的树脂之一。但是,CE树脂也存在韧性差、固化温度高等缺点,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新型CE单体设计合成以及利用现有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对其改性,这些方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其韧性和工艺性能,但也往往牺牲了其介电性能或热性能。因此,本文从分子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合成了一种兼具高Tg和高溶解性的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并利用其对BADCy型CE树脂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同时在CE树脂分子中引入刚性非共面和刚性扭曲基团,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高Tg和优异介电性能的氰酸酯树脂,并系统评价了树脂及固化物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3,4’-BPDA,4,4’-ODA和TFMB为单体制备了兼具高Tg(360℃)和高溶解度(在BADCy中>20%)的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TPI)。采用TPI树脂对BADCy树脂进行增韧改性,TPI在BADCy中的良好溶解性使得BADCy/TPI共混物的制备无需使用有机溶剂。采用FTIR、DSC、流变等分析手段对TPI改性BADCy树脂的固化行为进行了分析,采用DMA、TGA、万能试验机分析了改性CE树脂浇铸体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并对固化后树脂的端口形貌进行了表征。TPI对BADCy树脂的固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效果,随着TPI含量的增加,固化放热峰值从从324℃降至273℃,200℃下的凝胶时间降至最低11 min;固化后树脂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当TPI含量为超过10%,Semi-IPN出现相分离现象。与纯CE树脂相比,TPI/BADCy共混物表现出更优异的机械性能,Semi-IPN的冲击强度比氰酸酯固化物高47-320%,氰酸酯与TPI脂形成的半互穿网络结构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范围为308-312°C之间,热稳定性与纯氰酸酯相比没有降低,保持了良好的热性能。TPI的加入改善了Semi-IPN的介电性能,随着TPI含量增加,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子逐渐降低。2.通过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的重氮化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制备了2,2’-双(三氟甲基)-4,4’-二羟基联苯,将其氰化后制备了4,4’-双氰酸酯基-2,2’-双三氟甲基联苯(TFMBDCy),采用FTIR、NMR、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表征了TFMBDCy的结构。采用DSC、流变研究了TFMBDCy的固化过程,采用TGA、DMA、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其热性能及机械性能,并与BADCy树脂进行了对比。TFMBDCy的Tg值达到372℃,远高于BADCy树脂的Tg(310℃),其压缩强度达到了203 MPa,较BADCy树脂的压缩强度提高了31%,吸水率及介电性能明显优于BADCy树脂。3.以双酚A为原料制备螺双茚满双酚(SBI),将其氰化后得到二氰酸酯基螺双茚满(SBIDCy),采用FTIR、NMR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利用DSC、流变研究了SBIDCy及其与BECy树脂共混的固化过程,利用TGA、DMA及万能试验机、阻抗分析仪研究了其固化物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及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BIDCy树脂的Tg值达到354℃,远高于BECy的Tg值,其介电性能优于BECy树脂,BECy树脂的加入改善了SBIBCy树脂的机械性能。

安珈璇[5](2020)在《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氨酯(PU)作为六大合成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疲劳性优异等性质,在建筑、汽车、电子、矿山、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由于聚氨酯长期使用温度低于80℃,耐热性较差的缺陷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论文以改善聚氨酯材料耐热性为研究目的,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聚氨酯主要原料,并与高性能苯酐聚酯多元醇复配反应合成聚氨酯;加入环氧树脂(EP)与聚氨酯制成互穿网络结构(IPNs);并在此基础上,添加纳米碳化硅(SiC)粒子制备了纳米碳化硅/环氧树脂/聚氨酯复合材料。通过对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开展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测试以及化学结构测试与表征,探讨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采用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复配的思想,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了双组份多元醇型聚氨酯。当苯酐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质量配比为30/70时,聚氨酯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为71.96MPa,冲击韧性为84.45KJ/m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无缺口冲击断面的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储能模量E’较高,内生热较低,损耗因子tanδ为0.70;热重试验(TGA)发现材料在质量损失5%、10%、50%的温度分别为315℃、330℃、369℃,最终残碳率为15.67%。2.采用分步法制备了环氧树脂/双组份多元醇型聚氨酯互穿网络材料,实验发现环氧改性聚氨酯材料的耐热性能有明显提升,IPNs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当体系中EP的含量增多时,材料脆性变大,韧性逐渐降低,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下降。EP添加量为25wt%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1.08MPa,冲击强度值为57.02KJ/m2,冲击断口形貌有明显韧性撕裂;热重测试显示复合材料质量损失5%、10%和50%时温度分别对应为315℃、330℃、393℃,最终残碳率为17.51%;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102℃,tanδ值为0.59,当tanδ>0.3时有效阻尼区间约为66.04℃,拓宽了材料的耐温区间,延缓热分解速率。3.将纳米碳化硅作为填料加入上述互穿网络体系中进行物理改性,制得了SiC增强的EP/PU IPNs复合材料。当纳米SiC添加量为0.50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分别为71.85 MPa、41.81 KJ/m2,当tanδ>0.3的有效阻尼耐温区间约为68.66℃;TGA显示复合材料质量损失5%、10%和50%时温度分别对应为313℃、330℃和390℃,SEM显示其在聚氨酯中分散均匀,在保证较好热性能的情况下,少量纳米SiC加入有效弥补了IPNs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马彦东[6](2020)在《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法制备超微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碳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通过在多孔电极表面吸附来自电解质的离子来存储电能的电化学装置。长期以来,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被认为是影响碳基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微孔乃至超微孔的存在可以大大优化材料的孔结构特性,提升单位比表面积的电容。因此,有必要对微孔碳乃至超微孔碳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然而,迄今为止,超微孔纳米碳材料的制备以及孔结构调控策略仍然是极其有限的,对超微孔碳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其与孔结构关系的研究也因此受到限制。基于此,我们提出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法制备孔径可控的超微孔碳。本文主要针对超微孔碳材料的合成问题,提出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法制备孔径可控的超微孔碳材料,测定了其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元素分布等参数,并做为碳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了其孔结构特征与电化学性能(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以及电化学阻抗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证明了互穿聚合物炭化法在超微孔碳的制备和孔径控制方面的优势。此外,通过调节聚合物网络的相对含量,调控了超微孔碳的孔隙率,并着重分析了孔隙率的变化对孔结构的其他参数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电化学性能的变化,对这些实验结果从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工艺参数、孔结构特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阐明了其相互关系,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一、以三聚氰胺、甲醛水溶液、聚丙烯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通过两步水浴加热合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丙烯酸钠互穿聚合物网络(melamine formaldehyde resin/sodium polyacrylat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MF/PAAS IPNs),以此为前驱体制备了孔径尺寸为以约0.6 nm的超微孔碳为主的多孔碳材料。通过对比其与MF/PAAS共混物以及MF衍生的多孔碳在孔结构参数以及电化学性能方面的区别,突出了超微孔碳结构与性能的优势。所得超微孔碳孔道之间相互贯通,这样的纳米结构有利于为电解质离子提供更多的电活性位点,并能有效的缩短电解质离子的传输距离,有效提升了材料整体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268F g-1,电流密度从0.5 A g-1增大到10 A g-1时,倍率保持率为79.5%,并且在6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后,容量为时原始比容量的96%。另外,从动力学分析过程来看,表面电容效应占主导地位,达到85.4%。作为一种对称性器件,它在1 mol L-1 Na2SO4中的最大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分别为18 kW kg-1和17.13 Wh kg-1,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二、为了验证所得结论以及对超微孔碳材料的孔隙率进行调控,尝试以提纯苯胺、甲醛溶液、聚丙烯酸钠以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两步脱水缩合反应,将苯胺甲醛预聚物引入聚丙烯酸钠网络内部,并进一步反应合成苯胺甲醛树脂/聚丙烯酸钠互穿聚合物网络(aniline formaldehyde resin/sodium polyacrylat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AF/PAAS IPNs),经过高温炭化,获得孔径可控的超微孔碳。首先通过对比法探究了AF/PAAS IPNs、AF/PAAS共混物以及AF树脂衍生的多孔碳的孔结构以及电化学行为的区别,揭示了其优异的性能与孔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通过调节AF的相对含量,对超微孔碳的孔隙率进行了一系列调控。基于调控结果,探究了比表面积、孔隙率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AF含量逐渐增大,孔隙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应的电化学性能也呈现了同样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当电流密度为0.5 A g-1时,最优样品MC-IPN3的比电容最高,为240.5 F g-1。在6 A g-1的电流负载下,经过10000次循环后100%的容量保持率表明了长期的化学稳定性。同时,组装的对称型电容器在中性电解液中在900 W kg-1时具有11.95 Wh kg-1的较高的能量密度。因此,这项工作丰富了合成具有可控孔径的微孔碳的策略,并在超级电容器中作为电极材料发挥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陶伟[7](2019)在《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等效规律与自组装形貌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基于探索高分子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联系,本论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方法,研究高分子体系在多种力学响应下的性能等效规律,从微观尺度上探究这一规律对于多层次多相体系的适应性机理。同时系统研究多层次嵌段共聚物体系的自组装形貌及其有序相转变规律。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高分子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多种力学响应下的等效规律及其适应性机理的研究。我们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纯聚合物体系在应力松弛、动态剪切和单轴拉伸条件下平移因子随温度关系,发现其多种力学响应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一定温域内遵守相同的Arrhenius型时温等效原理,并采用Williams-Landel-Ferry和Vogel-Fulcher-Tammann方程定量分析了其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的非线性粘弹响应。另一方面,我们研究发现时温等效原理不适用于互穿刚柔性双网络和纳米颗粒填充等聚合物多项体系,而适用于互穿多密度双网络聚合物体系。通过对纳米颗粒表面接枝基体短链,我们提高填充体系的两相相容性,并发现该原理恢复适应。这证实了时温等效原理可适用于两相相容性高的聚合物多项体系,为实验上制备应用于宽温和时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2)多构型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形貌及其相态转变行为的研究。我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绘制了 ABAB嵌段共聚物的相图,并采用瞬时快照、均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对其有序相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我们通过设计接枝、星形和线性交替嵌段共聚物研究了拓扑效应对嵌段共聚物有序相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接枝密度的增加会明显导致有序相转变的发生。特别地,我们提出球相海岛的链段排列结构可分类为尾链、环接和桥接,并通过修正经典海岛成核模型对尾链链段排列进行作用层分层,旨在说明不同A嵌段在内作用层中的相互缠结会导致球相海岛尺寸的多分散性。最后我们发现在ABAB体系中填充适量的球形纳米颗粒会促使体系发生有序相转变,其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吸附在球形填充颗粒表面的B嵌段可以有效连接不同填充颗粒从而引发相态转变。整体来说,这一研究为实验上制备微观形貌可控的高性能多嵌段共聚物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理论指导。

李妃[8](2019)在《PVDF/PLLA纳米双连续结构 ——基于反应性共混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双连续结构的聚合物共混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其结构构筑与调控备受关注。然而已有策略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高分子各组分间相容性较差,所得双连续结构的相畴尺寸普遍在微米级,进一步降低至纳米级仍面临挑战;其次,通过预先制备共聚物作为增容剂的方法涉及复杂的工艺和较高成本,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最后,增容剂对双连续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区间影响的理解仍然匮乏。因此,发展新型纳米双连续结构的构筑策略成为该领域的核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工作以商品化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左旋聚乳酸(PLLA)强不相容共混体系为例,通过反应性梳形增容剂(Reactive Comb Compatibilizer,RCC),成功实现了纳米双连续结构的构筑与调控,并系统考察了双连续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对双连续区间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双连续结构的多孔材料构筑与结构调控的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反应性共混的纳米双连续结构构筑:以极低体积/粘度比的样品(PVDF/PLLA质量比30/70)为例,通过RCC含量的变化实现了对共混物微观结构及性能的精确调控,成功构筑了尺寸100nm以下的双连续结构;该纳米双连续结构表现出较好宏观性能:与未增容体系相比,断裂伸长率由68.9%提高至334.6%,雾度值由91.9%降为9.8%,且具有良好热稳定性。通过定时间取样的方式确定该共混物双连续结构形成机理为“纤维或片状结构破碎形成网络”;共混过程中反应性梳形增容剂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梳形分子两侧的侧链与共混物组分的相亲性将使两侧应力平衡,稳固的位于界面上,降低界面张力,增强界面粘合强度;另一方面,梳形分子两侧侧链的不相容性将产生向两侧反方向应力作用,拉直主链,增大曲率半径;据此成功建立了100nm双连续结构构筑的新方法;2)加工顺序对PVDF/PLLA/RCC共混体系双连续结构影响的研究:选择三种不同加工顺序进行熔融共混(PVDF/RCC预混、同步共混、PLLA/RCC预混),深入探索了加工顺序对双连续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式均可以获得纳米双连续结构,相畴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为:PLLA/RCC预混、同步共混和PVDF/RCC预混样品;其原因是RCC中PMMA与PVDF为热力学相容体系,将RCC与PLLA预混,可提高二者反应几率,进而增强界面,降低相畴尺寸;据此,成功获得了尺寸约为50nm的双连续结构,且该共混样品表现出更佳的力学和光学性能;3)增容剂RCC对PVDF/PLLA双连续结构形成的影响:通过调控PVDF/PLLA共混组成及其与RCC的混合比例,借助溶剂刻蚀和形貌表征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考察了反应性增容剂RCC对共混体系双连续形成区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未增容体系相比,该共混体系双连续组成窗口从60/40拓宽至20/80-70/30;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共混过程中反应性梳形增容剂的存在,起到提高PLLA相粘度、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促使纤维或片层结构受剪切作用进一步破碎、细化,且不易回缩成小球;另一方面,增容剂的双梳齿结构导致两侧反方向应力作用,增加了两相界面曲率半径,在纳米双连续结构形成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4)PVDF多孔材料的构筑及其结构调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利用相分离构筑的纳米双连续结构为模板,通过选择性溶剂去除PLLA组分,成功获得了PVDF多孔材料,并通过调节PVDF/PLLA比例和RCC含量两种方式实现了从微米到纳米多孔材料的有效调控;所得PVDF多孔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其水通量对孔径等参数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

沈雪[9](2019)在《多功能PLGA纳米诊疗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多模态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对开发新型纳米载药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可控的药物递送和联合治疗方法提供了机遇,多种有机或无机的材料已被用于制备纳米载药系统,以实现安全有效的癌症治疗。随着各种成像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这些纳米载体在成像引导的癌症治疗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聚合物材料,使用PLGA制备而成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在体内可以被降解为天然无毒的乳酸和羟基乙酸,最终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纳米载体,在纳米生物医药领域已经被广泛研究。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可以制备得到不同粒径的PLGA纳米粒子,负载药物并进行功能化修饰后可实现靶向药物输送以及可控的药物释放,同时可以将用于肿瘤诊断成像的造影剂引入到PLGA纳米载药体系中,得到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的诊疗一体化纳米载体。因此,基于PLGA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输送载体的优良特性,我们将具有成像功能的造影剂和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治疗剂负载到PLGA纳米载体上,进一步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增加其生物相容性和提高靶向性。本论文主要探究了这类功能化PLGA纳米载体的抗肿瘤作用和成像特性,包括生物相容性、稳定性、药物释放规律、体内安全性、活体内外抗肿瘤效率以及作为造影剂对肿瘤部位进行成像等临床前实验研究。本论文第二章研究内容中,我们合成了一种用于药物和基因共输送的纳米复合物。首先通过双乳化法合成同时包埋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磁共振成像造影剂Fe3O4纳米粒子,以及硒化镉/硫化锌量子点(CdSe/ZnS QDs)的PLGA纳米粒子,接着再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将合成好的共聚物PEI-PEG-FA(PPF)通过酰胺反应连接在PLGA纳米粒子表面,并随后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得到纳米复合物LDM-PLGA/PPF/VEGF shRNA。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粒子首先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再经过溶酶体逃逸、药物释放、基因表达、药物进入细胞核等过程发挥抗肿瘤作用。LDM-PLGA/PPF/VEGF shRNA可以将DOX和VEGF shRNA同时输送到肿瘤细胞中并有效抑制VEGF的表达,在活体内外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成像数据显示,该纳米复合物还可以作为双模态成像的造影剂,通过T2加权磁共振成像和荧光成像对肿瘤部位进行显影检测。在第三章研究内容中,我们合成了同时输送化疗药物DOX和近红外光吸收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的PLGA纳米粒子,在双乳化法合成过程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最终得到BSA修饰的PLGA复合纳米粒子(IDPNs)。BSA不仅可以提高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它们与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它还具有稳定聚合物纳米粒子的作用。而近红外光吸收剂ICG由于其对近红外波段的光有很强的吸收,因此它不仅可以作为光热剂对肿瘤进行热疗,还能作为成像剂对肿瘤部位进行荧光成像和光声成像。一系列体外实验证明IDPN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光热升温作用,并且在体外具有荧光/光声成像能力和近红外光触发的药物释放行为。细胞学实验证明细胞内吞IDPNs是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行的,此时使用近红外激光照射处理可以促进DOX的释放并使其从溶酶体逃逸,随后进入细胞核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实现对肿瘤的化疗/热疗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方式。第四章的研究工作是在第三章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体内实验进一步评估了IDPNs的荧光/光声双模态成像能力、肿瘤组织靶向效果、抗肿瘤作用、以及肿瘤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证明IDPNs可通过被动靶向作用高效富集到肿瘤组织部位,对肿瘤部位进行高灵敏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荧光/光声双模态成像。向小鼠体内尾静脉注射IDPNs后,在近红外激光照射处理下能够通过联合化疗和光热治疗的方式有效地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几乎完全清除皮下肿瘤,其治疗效果优于单一化疗和单一光热治疗方式,不造成全身毒性,生物安全性好,激光照射处理也能促进药物分子向肿瘤组织深处部位渗透。说明IDPNs可以作为一种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实现双模态成像引导的肿瘤化疗和光热治疗。

马东卓[10](2018)在《新型玉米秸秆/粘土复合基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高效地解决土地沙漠化、工业废水污染、秸秆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本研究选用废弃的玉米秸秆为原料,合成一系列新型功能材料—羧甲基纤维素(CMC)/粘土复合基水凝胶,它不仅可以提高废弃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还能够应用于农田水分养分保持以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实验探究了聚合反应机理和合成工艺条件,得到具有较高溶胀能力和吸附能力的新型水凝胶,并对产物进行相关的表征分析和性能检测。CMC基水凝胶的研究表明:(1)最大吸水率约为144.04 g/g,吸盐率约为30.60 g/g;(2)干燥样品表面存在一定的褶皱和孔隙,溶胀后物质内部的孔道及网络主干骨架结构更为清晰;(3)在相同浓度不同阳离子盐溶液中,其溶胀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吸液率的大小分别为:Na+>Mg2+>Ca2+>Al3+;于CaCl2、AlCl3溶液中出现过溶胀平衡现象;(4)具有较好的重复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CMC/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基水凝胶的研究表明:(1)经过全程超声波(40 KHz)处理后,目标产物的最大吸水率约为173.08 g/g,吸盐率约为34.80 g/g;(2)溶胀后的微观形貌在显微镜下更具立体感,放大后还能观察到更为精细的结构;(3)该材料对外界不同阳离子盐溶液和温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响应性;(4)通过考察多种因素对染料亚甲基蓝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当C0=10 mg/L,投入量为0.20 g/L,振荡速率为100 r/min,t=240 min,T=50°C时,吸附率可高达99.70%。吸附过程属于多级过程,包括外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适合用准二阶动力学方程模型来描述。CMC/凹凸棒石(ATP)复合基水凝胶的研究表明:(1)最大吸水率约为396.67 g/g,吸盐率约为120.80 g/g;(2)在相同水体条件下对染料结晶紫、亚甲基蓝、孔雀石绿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脱除率均达94%以上,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模型;(3)当吸附剂量为0.10 g/L,C0=600 mg/L,振荡速率为100 r/min,t=240 min,T=50°C时,吸附重金属Cu(II)量高达430.23 mg/g。描述吸附过程可用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属于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不同温度下,△G均小于0,△S大于0;(4)该材料可循环使用,前3次的再生率均在80%以上。

二、The Effect of Synthesis Method on Three-component IPNs Morphology and Proper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Effect of Synthesis Method on Three-component IPNs Morphology and Property(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丙烯酸基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分子水凝胶概述
        1.1.1 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
        1.1.2 高分子水凝胶的制备
    1.2 PAA基高分子水凝胶的有机改性
        1.2.1 合成有机高分子改性
        1.2.2 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
        1.2.3 有机改性水凝胶网络构建
    1.3 PAA基高分子水凝胶的无机改性
        1.3.1 纳米颗粒改性
        1.3.2 纳米片层改性
        1.3.3 纳米颗粒/纳米片层复合改性
    1.4 PAA基高分子水凝胶在环境中的应用
        1.4.1 PAA基高分子水凝胶在农业中的应用
        1.4.2 PAA基高分子水凝胶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2.3.1 CFP-PAA/PVA/NP semi IPN的制备
        2.3.2 PAA/g-C_3N_4-Fe~0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
        2.3.3 GO/PAA水凝胶的制备
        2.3.4 GO/PAA-CdS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
        2.3.5 样品的表征
    2.4 样品的性能测试
        2.4.1 CFP-PAA/PVA/NP semi IPNs性能测试
        2.4.2 PAA/g-C_3N_4-Fe~0性能测试
        2.4.3 GO/PAA性能测试
        2.4.4 GO/PAA-CdS性能测试
第三章 CFP/PAA-NP semi-IPNs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缓释载体性能探究
    3.1 CFP-PAA/PVA/NP semi IPN的合成优化
        3.1.1 原料配比对CFP-PAA/PVA/NP semi IPN溶胀性能的影响
        3.1.2 响应曲面法确定最佳合成条件
    3.2 CFP-PAA/PVA/NP semi IPN的表征
        3.2.1 FTIR光谱分析
        3.2.2 TGA分析
        3.2.3 XPS分析
        3.2.4 SEM分析
    3.3 CFP-PAA/PVA/NP semi IPN的缓释性能测试
        3.3.1 N、P缓释动力学拟合及缓释机理探究
        3.3.2 不同因素对CFP-PAA/PVA/NP semi IPN缓释性能的影响
    3.4 CFP-PAA/PVA/NP semi IPN的生物降解性能探究
    3.5 CFP-PAA/PVA/NP semi IPN的保水性能探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AA/g-C_3N_4-Fe~0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探究
    4.1 PAA/g-C_3N_4-Fe~0的表征
        4.1.1 g-C_3N_4/PAA-Fe~0形貌结构与化学组成表征
        4.1.2 PAA/g-C_3N_4-Fe~0的光电化学分析
    4.2 PAA/g-C_3N_4-Fe~0光催化降解SM2的性能探究
        4.2.1 g-C_3N_4与Fe~(2+)用量对PAA/g-C_3N_4-Fe~0光催化降解SM2的影响
        4.2.2 不同溶液条件对PAA/g-C_3N_4-Fe~0光催化降解SM2的影响
    4.3 PAA/g-C_3N_4-Fe~0光催化机理探究
    4.4 SM2光催化降解产物与路径分析
    4.5 PAA/g-C_3N_4-Fe~0的光催化稳定性探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O/PAA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Cd~(2+)的性能探究
    5.1 GO/PAA的表征
        5.1.1 FTIR光谱表征
        5.1.2 Raman光谱表征
        5.1.3 TGA表征
    5.2 GO/PAA对Cd~(2+)的吸附性能测试
        5.2.1 GO与AA用量对GO/PAA吸附性能的影响
        5.2.2 溶液pH对GO/PAA吸附性能的影响
        5.2.3 体系温度对GO/PAA吸附性能的影响
        5.2.4 吸附热力学
        5.2.5 吸附机理探究
    5.3 GO/PAA吸附剂回用
        5.3.1 GO/PAA-CdS的结构形貌表征
        5.3.2 GO/PAA-CdS的光催化性能初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GO/PAA-CdS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
    6.1 GO/PAA-CdS的表征
        6.1.1 GO/PAA-CdS形貌结构与化学组成表征
        6.1.2 GO/PAA-CdS的光电化学分析
    6.2 GO/PAA-CdS光催化降解CTC性能探究
        6.2.1 n_(Cd):n_S对GO/PAA-CdS光催化降解CTC的影响
        6.2.2 GO用量对GO/PAA-CdS光催化降解CTC的影响
        6.2.3 交联剂用量对GO/PAA-CdS光催化降解CTC的影响
        6.2.4 溶液pH对GO/PAA-CdS光催化降解CTC的影响
        6.2.5 GO/PAA-CdS光催化机理探究
    6.3 CTC光催化降解产物与路径分析
    6.4 GO/PAA-CdS的光催化稳定性探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基纳米水凝胶胶体光子晶体的构建及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响应性纳米水凝胶的概述
        1.2.1 温度响应性纳米水凝胶
        1.2.2 pH响应性纳米水凝胶
        1.2.3 磁响应性纳米水凝胶
        1.2.4 葡萄糖响应性纳米水凝胶
    1.3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水凝胶的概述
        1.3.1 PNIPAm的单体结构及相转变行为
        1.3.2 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结构分类
    1.4 胶体光子晶体
        1.4.1 胶体光子晶体的结构色及特征
        1.4.2 缺陷态胶体光子晶体
        1.4.3 PNIPAm基胶体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1.5 可原位凝胶化水凝胶
        1.5.1 可原位凝胶化的定义及分类
        1.5.2 “溶胶-凝胶”转变的触发机制
        1.5.3 PNIPAm基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提出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PNIPAm基互穿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2.2 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2.3 纳米水凝胶的测试与表征
        2.3.1 纳米水凝胶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IPN纳米水凝胶的化学结构分析
        2.4.2 PAA组分对IPN纳米水凝胶粒径、温度、pH响应性的影响
        2.4.3 PAA组分、温度、pH对IPN纳米水凝胶吸附蛋白质的影响
        2.4.4 IPN/Fe_3O_4磁性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形貌分析
        2.4.5 PAA组分对Fe_3O_4负载量的影响
        2.4.6 Fe_3O_4含量对IPN/Fe_3O_4磁性纳米水凝胶磁/温度/pH响应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缺陷态胶体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3.2.2 单分散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3.3 单分散纳米水凝胶的测试与表征
        3.3.1 单分散纳米水凝胶的表征
        3.3.2 CPCs的构建及其温度响应性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3.4.2 纳米水凝胶的化学组分分析
        3.4.3 CPCs的构建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3.4.4 缺陷态CPCs的构建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3.4.5 CPCs的温度响应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耐高温温敏性胶体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4.2.2 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4.3 纳米水凝胶的测试与表征
        4.3.1 纳米水凝胶的表征
        4.3.2 CPCs的构建及其温度/pH响应性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IPN-BAC与IPN-BIS纳米水凝胶的温度响应性能
        4.4.2 变温FTIR对比分析IPN-BAC和IPN-BIS纳米水凝胶的相变行为
        4.4.3 IPN-BIS CPCs与IPN-BAC CPCs热稳定性的对比
        4.4.4 IPN-BAC CPCs的pH/温度响应性研究
        4.4.5 IPN-BAC@P(NIPAm-VPB A) CPCs的温度/葡萄糖响应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利用热致“溶胶-凝胶”转变实现温敏性胶体光子晶体的固定化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5.2.2 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5.3 PNIPAm/PAA IPN纳米水凝胶的测试与表征
        5.3.1 IPN纳米水凝胶的表征
        5.3.2 IPN纳米水凝胶热致“溶胶-凝胶”转变的判别方法
        5.3.3 IPN纳米水凝胶的流变学特性表征
        5.3.4 IPN CPCs的构建及晶体结构固定化
        5.3.5 IPN纳米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实验
        5.3.6 IPN纳米水凝胶的药物缓释性能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PNIPAm和IPN纳米水凝胶的相变行为
        5.4.2 IPN纳米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条件
        5.4.3 IPN纳米水凝胶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流变特性表征
        5.4.4 利用热致“溶胶-凝胶”转变实现IPN CPCs的固定化
        5.4.5 IPN纳米水凝胶的可注射性及细胞相容性分析
        5.4.6 IPN纳米水凝胶在溶胶/凝胶状态下的药物缓释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PNIPAm基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6.2.2 PNIPAm基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
    6.3 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6.3.1 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表征
        6.3.2 共聚纳米水凝胶的热致物理交联过程及可注射性表征
        6.3.3 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脱水量表征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单体用量对于P(NIPAm-TBA)纳米水凝胶相变行为的影响
        6.4.2 P(NIPAm-TBA)纳米水凝胶在热致物理交联过程中的流变特性分析
        6.4.3 变温~1H NMR分析P(NIPAm-TBA)纳米水凝胶的相变行为
        6.4.4 变温FTIR分析P(NIPAm-TBA)纳米水凝胶的相变行为
        6.4.5 P(NIPAm-TBA)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脱水及溶胀性能
        6.4.6 APhe功能单体的引入对P(NIPAm-TBA)纳米水凝胶相变行为的影响
        6.4.7 P(NIPAm-TBA-Aphe)纳米水凝胶在热致物理交联过程中的光学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
        6.4.8 变温~1H NMR分析P(NIPAm-TBA-Aphe)纳米水凝胶的相变行为
        6.4.9 P(NIPAm-TBA)和P(NIPAm-TBA-Aphe)纳米水凝胶的形貌、可注射性、细胞相容性表征
    6.5 本章小节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ABBREVIATIONS
附录2: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酰胺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对5-羟甲基糠醛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5-羟甲基糠醛
        1.2.1 5-羟甲基糠醛的结构与性质
        1.2.2 5-羟甲基糠醛的制备
        1.2.3 5-羟甲基糠醛的分离方法
    1.3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
        1.3.1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发展
        1.3.2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
        1.3.3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化学修饰
        1.3.4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吸附的过程及原理
        1.3.5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吸附的影响因素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孔结构对单组分和三组分体系中5-HMF吸附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系列树脂的制备
    2.3 系列超高交联吸附树脂表征分析方法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元素分析
        2.3.3 比表面及孔结构分析
    2.4 系列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实验
        2.4.1 单组分静态吸附
        2.4.2 三组分静态吸附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表征分析
        2.5.2 静态吸附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酰胺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在单组分体系对5-HMF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单组分等温吸附实验
        3.2.3 单组分动力学吸附实验
        3.2.4 单组分固定床柱吸附实验
    3.3 理论方法
        3.3.1 吸附等温线模型
        3.3.2 吸附动力学模型
        3.3.3 单组分固定床柱吸附模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组分吸附等温线
        3.4.2 单组分吸附动力学
        3.4.3 单组分固定床柱吸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酰胺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在多组分体系对5-HMF吸附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非竞争性等温吸附实验
        4.2.3 竞争性等温吸附实验
        4.2.4 非竞争性固定床柱吸附
        4.2.5 竞争性固定床柱吸附
    4.3 理论方法
        4.3.1 吸附等温线模型
        4.3.2 多组分固定床柱吸附模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5-HMF、LA、FA在单组分体系中的非竞争吸附等温线
        4.4.2 5-HMF、LA、FA在双组分和三组分体系中的竞争吸附等温线
        4.4.3 5-HMF、LA、FA在单组分体系中的固定床柱非竞争吸附模拟
        4.4.4 5-HMF、LA、FA在双组分体系中的固定床柱竞争吸附模拟
        4.4.5 5-HMF、LA、FA在三组分体系中的固定床柱竞争吸附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高性能氰酸酯树脂合成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E的定义
    1.3 CE的合成方法
        1.3.1 一步法
        1.3.2 二步法
        1.3.3 制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1.4 CE的性质
        1.4.1 CE单体的种类
        1.4.2 CE的性能
        1.4.3 CE树脂的化学性能
    1.5 CE树脂的工艺性能
    1.6 CE的应用
        1.6.1 CE在PCB及电子封装中的应用
        1.6.2 CE在雷达中的应用
        1.6.3 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
        1.6.4 CE在粘合剂方面的应用
        1.6.5 阻燃性应用
    1.7 CE树脂研究进展
        1.7.1 CE单体合成
    1.8 CE树脂的增韧性研究
        1.8.1 热固性树脂改性CE树脂
        1.8.2 热塑性树脂改性CE树脂
        1.8.3 其它改性方法
    1.9 各种改性方法改性效果的比较
    1.10 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1.11 问题的引出及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热塑性聚酰亚胺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TPI的合成
        2.2.3 BADCy预聚体的制备
        2.2.4 TPI板、TPI/BADCy半互穿网络(semi-IPN)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PI/ BADCy共混物红外光谱分析
        2.3.2 TPI/ BADCy共混物流变分析
        2.3.3 BADCy和 TPI/ BADCy共混物DSC分析
        2.3.4 形貌表征
        2.3.5 动态力学分析
        2.3.6 热氧化稳定性
        2.3.7 机械性能
        2.3.8 介电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4,4'-双氰酸酯基-2,2'-双三氟甲基联苯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氰酸酯单体(TFMBDCy)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体合成及结构分析
        3.3.2 TFMBCy树脂固化过程分析
        3.3.3 TFMBCy树脂流变性能分析
        3.3.4 TFMBDCy固化前后红外分析及自由体积分数计算
        3.3.5 TFMBCy树脂固化物热性能分析
        3.3.6 TFMBCy树脂固化物动态机械热分析
        3.3.7 TFMBCy树脂机械性能及形貌分析
        3.3.8 TFMBCy树脂吸水率及介电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氰酸酯基螺双茚满的合成表征与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二氰酸酯基螺双茚满树脂(SBIDCy)单体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核磁谱图分析
        4.3.2 SBIDCy树脂纯度表征
        4.3.3 SBIDCy及 SBIDCy/BECY树脂固化过程分析
        4.3.4 SBIDCy及 SBIDCy/BECY树脂流变性能分析
        4.3.5 SBIDCy及 SBIDCy/BECY树脂热性能分析
        4.3.6 SBIDCy及 SBIDCy/BECy固化物动态机械热分析
        4.3.7 SBIDCy及 SBIDCy/BECy固化物机械性能分析
        4.3.8 SBIDCy及 SBIDCy/BECy固化物介电性能及吸水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论文中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5.3 未来的应用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前言
    1.1 聚氨酯的发展现状
    1.2 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结构
    1.3 聚氨酯的软硬段原材料
        1.3.1 软段原料
        1.3.2 硬段原料
        1.3.3 其他助剂
    1.4 聚氨酯的耐热改性研究
        1.4.1 分子链中引入耐热基团
        1.4.2 添加填料改性
        1.4.3 制成互穿网络复合材料
    1.5 选题意义
    1.6 论文研究内容
2 双组份多元醇型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3 聚氨酯反应原理
        2.2.4 制备工艺
        2.2.5 实验配方设计
    2.3 测试与表征
        2.3.1 —NCO含量测定
        2.3.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2.3.3 拉伸性能测试
        2.3.4 冲击性能测试
        2.3.5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2.3.6 热稳定性能测试
        2.3.7 冲击断口形貌观察
    2.4 结果与讨论
        2.4.1 FT-IR分析
        2.4.2 多元醇配比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2.4.3 双组份多元醇配比对聚氨酯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2.4.4 双组份多元醇配比对聚氨酯热性能的影响
        2.4.5 冲击断口形貌观察
    2.5 本章小结
3 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2.3 反应原理
        3.2.4 互穿网络材料制备工艺
        3.2.5 实验设计
    3.3 测试与表征
        3.3.1 —NCO含量测定
        3.3.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3.3.3 拉伸性能测试
        3.3.4 冲击性能测试
        3.3.5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3.3.6 热稳定性测试
        3.3.7 冲击断口观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FT-IR分析
        3.4.2 EP含量对互穿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3 EP含量对互穿网络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3.4.4 EP含量对互穿网络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3.4.5 互穿网络材料的断口形貌
    3.5 本章小结
4 纳米碳化硅添加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2.3 实验设计
        4.2.4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4.3 测试与表征
        4.3.1 拉伸性能测试
        4.3.2 冲击性能测试
        4.3.3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4.3.4 热稳定性测试
        4.3.5 冲击断口观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纳米SiC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4.4.2 纳米SiC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4.3 纳米SiC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4.4.4 纳米SiC添加量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6)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法制备超微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1.2.1 超级电容器简介
        1.2.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1.2.2.1 双电层电容器
        1.2.2.2 法拉第准电容器
        1.2.2.3 混合电容器
        1.2.3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1.3.2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1.3.3 多孔碳电极材料
    1.4 多孔碳材料的结构与双电层电容之间的关系
        1.4.1 比表面积
        1.4.2 孔径分布
        1.4.3 表面有机官能团
    1.5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1.5.1 活化法
        1.5.2 模板法
        1.5.3 聚合物共混物炭化法
    1.6 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制备多孔碳
    1.7 本课题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7.1 本课题选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3 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7.4 课题的创新性
        1.7.5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第2章 实验、表征及测试计算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材料
        2.1.2 主要实验设备
    2.2 表征部分
    2.3 测试计算
        2.3.1 电极的制备
        2.3.2 电化学测试手段
        2.3.3 三电极体系单电极系统的构筑
        2.3.4 两电极体系对称型电容器的构筑
        2.3.5 动力学过程分析
第3章 基于MF/PAAS IPNs制备孔径可控的超微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及流程图
        3.2.1 实验方案
        3.2.1.1 MF树脂的制备及炭化过程
        3.2.1.2 MF/PAAS共混物的制备及炭化过程
        3.2.1.3 MF/ PAAS IPNs的制备及炭化过程
        3.2.2 实验流程图
    3.3 结果与讨论
        3.3.1 UMC-IPNs、PC-MFB以及PC-MF的形貌及结构对比
        3.3.2 UMC-IPNs、PC-MFB以及PC-MF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UMC-IPNs的动力学过程分析
        3.3.3 UMC-IPNs//UMC-IPNs对称型器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F/PAAS IPNs制备孔隙率可调的超微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案及流程图
        4.2.1 实验方案
        4.2.1.1 AF树脂的制备及炭化过程
        4.2.1.2 AF/PAAS共混物的制备及炭化过程
        4.2.1.3 AF/PAAS IPN的制备及炭化过程
        4.2.2 实验流程图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AF、C-AFB以及C-IPN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4.3.2 C-AF、C-AFB以及C-IPN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
        4.3.3 C-IPNx的孔隙率的调控及其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
        4.3.4 C-IPN3//C-IPN3 对称型器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等效规律与自组装形貌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1.3.1 粗粒度模型与力场
        1.3.2 系综原理
    1.4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等效规律和自组装形貌研究进展
        1.4.1 高分子材料时温等效原理研究进展
        1.4.2 高分子材料自组装形貌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高分子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时间温度等效规律的研究
    2.1 引言
    2.2 模型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2.3.2 纯体系时温等效原理的研究
        2.3.3 纯体系频温等效原理的研究
        2.3.4 多相体系时温等效原理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构型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形貌及其相态转变行为的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线性交替ABAB四嵌段共聚物的相图研究
        3.3.2 多嵌段共聚物的构型对OOT的影响
        3.3.3 构建海岛成型的统一理论模型
        3.3.4 填充纳米颗粒对嵌段共聚物OOT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PVDF/PLLA纳米双连续结构 ——基于反应性共混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共混
        1.2.1 聚合物共混相容性
        1.2.2 聚合物共混相形态
    1.3 双连续结构
        1.3.1 双连续结构的优势
        1.3.2 双连续结构的定义
        1.3.3 双连续结构的表征方式
        1.3.4 双连续区间
        1.3.5 双连续结构的形成机理
        1.3.6 双连续结构的影响因素
        1.3.7 双连续结构的制备策略
        1.3.8 纳米双连续结构的制备策略及优势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反应性共混的纳米双连续结构构筑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RCC的制备
        2.2.4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制备
        2.2.5 样品表征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CC的结构表征
        2.3.2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微观形貌
        2.3.3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宏观性能
        2.3.4 PVDF/PLLA/RCC共混物的热行为
        2.3.5 PVDF/PLLA/RCC共混物双连续形成机理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 章加工顺序对PVDF/PLLA/RCC共混体系双连续结构影响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制备
        3.2.4 样品表征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微观形貌
        3.3.2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尺寸表征
        3.3.3 PVDF/PLLA/RCC共混物双连续结构的宏观性能
        3.3.4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行为
        3.3.5 PVDF/PLLA/RCC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3.3.6 PVDF/PLLA/RCC不同共混顺序对其影响的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增容剂RCC对 PVDF/PLLA双连续结构形成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制备
        4.2.4 样品表征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VDF/PLLA共混物的微观形貌
        4.3.2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微观形貌
        4.3.3 PVDF/PLLA/RCC共混物双连续区间机理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VDF多孔材料的构筑及其结构调控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PVDF/PLLA/RCC共混物的制备
        5.2.4 样品表征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固定PVDF/PLLA65/35的PVDF多孔材料形貌
        5.3.2 固定PVDF/PLLA65/35的PVDF多孔材料性能
        5.3.3 固定RCC为20wt%的PVDF多孔材料的形貌
        5.3.4 固定RCC为20wt%的PVDF多孔材料的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会议

(9)多功能PLGA纳米诊疗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多模态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纳米载药系统
        1.2.1 纳米载药系统的分类
        1.2.1.1 无机纳米粒子
        1.2.1.2 脂质体
        1.2.1.3 聚合物胶束
        1.2.1.4 聚合物纳米粒子
    1.3 纳米载体的靶向性
        1.3.1 被动靶向
        1.3.2 主动靶向
        1.3.3 物理靶向
    1.4 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4.1 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化疗
        1.4.2 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基因治疗
        1.4.3 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联合化疗和基因治疗
        1.4.4 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光热治疗
        1.4.5 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联合化疗和光热治疗
    1.5 分子成像技术
        1.5.1 磁共振成像
        1.5.2 光学成像
        1.5.3 光声成像
        1.5.4 超声成像
        1.5.5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1.5.6 放射性核素成像
        1.5.7 多模态成像
    1.6 基于纳米载体的诊疗一体化方法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叶酸修饰的发光/磁性杂合PLGA纳米载体用于成像引导的肿瘤联合化疗和基因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共聚物PEI-PEG-FA(PPF)的制备
        2.3.2 LDM-PLGA纳米粒子的合成
        2.3.3 LDM-PLGA/PPF纳米粒子的合成
        2.3.4 LDM-PLGA/PPF 纳米粒子与 VEGF sh RNA 的吸附实验
        2.3.5 药物(DOX)释放实验
        2.3.6 纳米粒子的血液相容性以及体外稳定性实验分析
        2.3.7 细胞毒性实验
        2.3.7.1 未载药物(DOX)的LM-PLGA/PPF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2.3.7.2 LDM-PLGA/PPF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2.3.7.3 LDM-PLGA/PPF/VEGF shRNA的体外治疗效果
        2.3.8 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2.3.8.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对DM-PLGA/PPF的内吞
        2.3.8.2 磁靶向和叶酸靶向实验
        2.3.8.3 纳米粒子的亚细胞分布
        2.3.9 PLGA/PPF/VEGF shRNA纳米复合物的体外基因沉默效率
        2.3.9.1 定量PCR(qPCR)分析VEGF mRNA的表达
        2.3.9.2 ELISA试剂盒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
        2.3.10 活体动物实验
        2.3.10.1 肿瘤模型建立
        2.3.10.2 体内外磁共振成像
        2.3.10.3 体内荧光成像
        2.3.10.4 体内抗肿瘤活性
    2.4 结果与讨论
        2.4.1 LDM-PLGA/PPF/VEGF shRNA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2.4.1.1 共聚物PEI-PEG-FA(PPF)合成情况的表征
        2.4.1.2 纳米复合物的形貌、粒径以及电位的表征
        2.4.1.3 LDM-PLGA/PPF纳米粒子的表征
        2.4.2 复合纳米粒子药物包封率的测定和体外药物释放情况
        2.4.3 LDM-PLGA/PPF纳米粒子的血液相容性及体外稳定性实验分析
        2.4.4 细胞毒性实验
        2.4.4.1 未载药物(DOX)的LM-PLGA/PPF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评价
        2.4.4.2 LDM-PLGA/PPF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评价
        2.4.4.3 LDM-PLGA/PPF/VEGF shRNA纳米复合物的体外治疗效果
        2.4.4.4 Calcein-AM/PI 双染实验
        2.4.5 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2.4.5.1 LDM-PLGA/PPF纳米粒子的磁靶向和叶酸靶向功能验证
        2.4.5.2 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和亚细胞分布情况
        2.4.6 PLGA/PPF/VEGF shRNA纳米复合物的体外基因沉默效率
        2.4.7 体内外磁共振成像
        2.4.8 体内荧光成像
        2.4.9 纳米粒子体内抗肿瘤活性探究
        2.4.9.1 基因和药物共输送的纳米复合物其体内抗肿瘤活性探究
        2.4.9.2 生物安全性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合化疗和光热治疗的PLGA复合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实验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IDPNs的制备
        3.3.2 复合纳米粒子体外光热效率测定
        3.3.3 光触发下的药物(DOX)释放实验
        3.3.4 纳米粒子的体外稳定性实验分析
        3.3.5 IDPNs的血液相容性分析
        3.3.6 探究IDPNs的体外光声/荧光成像能力
        3.3.7 复合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3.3.7.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对IDPNs的内吞情况
        3.3.7.2 IDPNs的亚细胞分布情况
        3.3.7.3 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OS)的产生
        3.3.7.4 细胞内吞IDPNs的机制
        3.3.8 细胞毒性实验
        3.3.8.1 IDPNs的体外抗肿瘤效果
        3.3.8.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3.3.8.3 免疫印迹实验探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复合纳米粒子IDPNs以及IPNs的表征
        3.4.2 复合纳米粒子体外光热效率测定
        3.4.3 复合纳米粒子的体外稳定性以及溶血实验分析
        3.4.4 光触发下的药物(DOX)释放实验
        3.4.5 探究IDPNs的体外光声/荧光成像能力
        3.4.6 复合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3.4.6.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对IDPNs的内吞情况
        3.4.6.2 IDPNs的亚细胞分布情况以及细胞内吞IDPNs的机制探究
        3.4.7 细胞毒性实验
        3.4.7.1 IDPNs的体外抗肿瘤效果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3.4.7.2 免疫印迹实验探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合化疗和光热治疗的PLGA复合纳米粒子在成像引导下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实验材料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肿瘤模型建立
        4.3.2 体内荧光/光声成像分析
        4.3.3 复合纳米粒子体内光热效率检测以及热成像分析
        4.3.4 复合纳米粒子体内抗肿瘤活性以及生物安全性分析
        4.3.5 复合纳米粒子的肿瘤内分布情况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体内荧光/光声成像分析
        4.4.2 复合纳米粒子体内光热效率检测以及抗肿瘤活性分析
        4.4.3 复合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分析
        4.4.4 复合纳米粒子的肿瘤内分布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新型玉米秸秆/粘土复合基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粘土矿物资源
        1.1.1 蒙脱土的结构及组成
        1.1.2 蒙脱土的基本性质
        1.1.3 凹凸棒石的结构及组成
        1.1.4 凹凸棒石的基本性质
        1.1.5 粘土在吸附材料中的应用
    1.2 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资源
        1.2.1 纤维素
        1.2.2 半纤维素
        1.2.3 木质素
        1.2.4 其他组分
    1.3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概述
        1.3.1 纯纤维素基水凝胶
        1.3.2 纤维素衍生物基水凝胶
        1.3.3 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
        1.3.4 纤维素—无机物杂化水凝胶
    1.4 纤维素基水凝胶在农田、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1.4.1 农田领域中的应用
        1.4.2 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水凝胶的制备
    2.3 水凝胶的相关表征
        2.3.1 FTIR测试
        2.3.2 XRD测试
        2.3.3 SAXS测试
        2.3.4 FESEM测试
        2.3.5 显微镜形貌观测
    2.4 水凝胶的性能测试
        2.4.1 吸水性能测定
        2.4.2 重复吸水性能测定
        2.4.3 保水性能测定
        2.4.4 耐盐性能测定
        2.4.5 考察温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2.4.6 染料吸附性能测定
        2.4.7 重金属离子吸脱附性能测定
        2.4.8 吸附动力学研究
        2.4.9 吸附热力学研究
        2.4.10 热力学参数
第三章 CMC基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
    3.1 CMC基水凝胶的合成机理
    3.2 CMC基水凝胶的制备
        3.2.1 玉米秸秆预处理
        3.2.2 CMC基水凝胶的合成工艺
    3.3 相关表征分析
        3.3.1 FTIR测试
        3.3.2 SEM测试
        3.3.3 显微镜形貌观测
    3.4 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3.4.1 秸秆用量对水凝胶吸液率的影响
        3.4.2 单体用量对水凝胶吸液率的影响
        3.4.3 AA中和度对水凝胶吸液率的影响
        3.4.4 引发剂用量对水凝胶吸液率的影响
        3.4.5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吸液率的影响
        3.4.6 反应温度对水凝胶吸液率的影响
    3.5 不同阳离子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3.6 重复吸水性能测试
    3.7 保水性能测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MC/OMMT复合基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
    4.1 CMC/OMMT复合基水凝胶的合成机理
    4.2 CMC/OMMT复合基水凝胶的合成工艺
        4.2.1 正常条件下的合成方法
        4.2.2 超声波条件下的合成方法
    4.3 相关表征分析
        4.3.1 FTIR测试
        4.3.2 XRD测试
        4.3.3 SAXS测试
        4.3.4 SEM测试
        4.3.5 显微镜形貌观测
    4.4 相关性能测试
        4.4.1 OMMT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4.4.2 超声波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4.4.3 耐盐性能测试
        4.4.4 外界温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4.4.5 染料吸附性能测试
        4.4.6 染料吸附动力学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MC/ATP复合基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
    5.1 CMC/ATP复合基水凝胶的合成工艺
    5.2 相关表征分析
        5.2.1 FTIR测试
        5.2.2 XRD测试
        5.2.3 SEM测试
        5.2.4 显微镜形貌观测
    5.3 染料吸附性能测试
        5.3.1 水凝胶对三种染料的吸附效果
        5.3.2 吸附动力学
    5.4 吸附重金属Cu(Ⅱ)性能测试
        5.4.1 Cu(Ⅱ)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5.4.2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5.4.3 体系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5.5 吸附动力学
        5.5.1 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
        5.5.2 动力学扩散模型
    5.6 吸附热力学
        5.6.1 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
        5.6.2 热力学分析
    5.7 再生性能研究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The Effect of Synthesis Method on Three-component IPNs Morphology and Property(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丙烯酸基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D]. 孔文佳. 山东大学, 2021(11)
  • [2]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基纳米水凝胶胶体光子晶体的构建及热致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D]. 李晓晓. 东华大学, 2020(01)
  • [3]酰胺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对5-羟甲基糠醛吸附性能的研究[D]. 郑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高性能氰酸酯树脂合成及改性研究[D]. 刘敬峰.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5]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性能研究[D]. 安珈璇.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6]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法制备超微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马彦东.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7]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等效规律与自组装形貌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 陶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PVDF/PLLA纳米双连续结构 ——基于反应性共混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D]. 李妃.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多功能PLGA纳米诊疗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多模态成像研究[D]. 沈雪.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新型玉米秸秆/粘土复合基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马东卓.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合成方法对三组分IPNs形态和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