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西汞矿化分布及成矿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万年[1](1983)在《滇西汞矿化分布及成矿特征》文中指出《我国汞矿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项目,1981年主要是进行怒江以东、金沙江—红河以西的滇西汞矿成矿特征及矿床类型的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总结了该区汞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对基性岩与成矿的关系,汞矿化时代及矿床类型
赵海滨[2](2006)在《滇西兰坪盆地中北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地质条件》文中认为西南“三江”位于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个巨型造山带的结合部,是欧亚、印度、太平洋板块三大巨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地区,经历了从特提斯形成演化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高原隆升的复杂演化历史。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形成了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与贵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也是世界规模的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坪盆地位于“三江”造山带的中段,夹持于金沙江断裂带与澜沧江断裂带之间,经历了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弧后盆地-前陆盆地阶段及新生代走滑拉分盆地阶段的演化。此过程形成了铅、锌、铜、银等金属的巨量富集,其中产出有世界级的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是“三江”成矿带中一个国内外瞩目的金属富集区。其主要成矿作用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主要矿床类型为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主要成矿时代在始新世-早中新世(约56-21Ma)。喜马拉雅期兰坪盆地东缘的金沙江断裂、西缘的澜沧江断裂和位于盆地中央的“中轴断裂”是本区与深部相连的主要的导矿构造,盆地热卤水的循环和深部含矿流体的上升,均以这些深断裂带作为上升通道。上三叠统三合洞组(T3s)、中侏罗统花开佐组(J2h)、下白垩统景星组(K1j)和南新组(K1n)是区内的重要的矿源层。碳酸盐岩和砂岩是区内重要的赋矿岩石。碳酸盐岩中特别富集元素有Co、Ba、Sc,富集元素有Cu、Pb、Zn、As、Sb等17种元素;砂岩中特别富集元素为Co、Ni、Sb、Sc、Mn、Ba、Th,富集元素有Cu、Pb、Zn、V、P、As等13种元素。对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兰坪盆地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既有盆地内浅源地层物质,又有深部物质的参与,流体中既有盆地卤水、大气水,又有岩浆水。兰坪盆地中岩浆岩出露不多,但对有限的岩浆岩露头的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岩浆岩活动可能有较密切的关系,成矿作用时代与岩浆活动时代相近。本次工作在金顶矿床附近新发现有云煌岩,进一步证实了前人认为兰坪盆地深部有隐伏侵入体存在的推测。岩浆活动为成矿物质的活化提供了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兰坪盆地可划分东、西两个成矿带。以兰坪—思茅断裂(中轴断裂)为界,东矿带以银、铅、锌为主,西矿带以铜、钴为主。这种矿床的分带性,主要是由不同的矿源层、不同的成矿流体系统、不同的深部壳幔结构、不同的地球化学块体造成的不均一形成了东、西成矿元素的差异。总结区域成矿模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矿源层的形成,盆缘岩石特别是
汝珊珊[3](2014)在《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大平掌矿床是三江构造-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床之一,也是滇西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原特提斯期VHMS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板块理论、区域成矿学、岩石学、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野外勘察、室内镜下鉴定、收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的对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构造环境、喷流中心等问题进行总结性分析,深入研究大平掌矿区成矿规律、建立大平掌矿床“上层-下脉”及“上黑-下黄”的空间矿化结构的成矿模式。从而对完善和丰富原特提斯期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其类型、提升“三江”成矿带典型矿床研究水平、认识思茅盆地早古生代基底中的优势成矿类型、找矿潜力和找矿思路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以下方面。1、根据岩浆热事件年代学研究新成果、区域地层岩性对比和成岩成矿环境的分析,证实思茅盆地西侧的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活动陆缘火山岛弧的存在,提出兰坪-思茅微板块西侧的活动陆缘火山岛弧于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期)就存在的新认识。同时指出,该火山岛弧一直延续到晚古生代-三叠纪,是古生代多弧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是志留纪末南澜沧江洋洋壳向东俯冲过程中,是弧后裂陷带内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预示原特提斯期火山-喷流成矿作用是红层基底中的一种重要成矿类型,对分析研究区域构造及成矿演化等也提供了新的启示。2、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全面研究,取得多方面进展:①赞同将矿区火山岩系分4个岩性段和三个火山活动亚旋回。其中,大凹子组第一段(S2+3g/)为主要的含矿层位,S2+3g/中上部的富钠流纹质火山岩(石英角斑岩)为V2型细脉浸染状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顶部含碳质凝灰岩-钙质沉凝灰岩夹硅质岩的岩性段是V1型块状铜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的产出层位。矿体上、下的火山岩总体均属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类,但层状矿体之下的火山岩除爆发相-喷溢相-沉积相发育完整外,经历强烈蚀变,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的蚀变岩筒特点。②认为原地质图上所谓的印支期流纹斑岩体(λπ),实际应属大凹子组第一段(S2+3d1)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残留火山岩结构构造清楚。但由于靠近火山-喷流口,以硅化为主的蚀变十分强烈,被改造成具蚀变岩筒特征的火山地质体。③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大凹子组火山岩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其中,细碧岩、英安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属低钾高钠质岩类,部分流纹岩具钾、钠均较低的特点。由外围未蚀变流纹岩→近矿弱蚀变流纹岩→矿体内强蚀变流纹岩,Si02量明显增加,Na2O+K2O减少,说明矿体下部火山岩存在低钠晕。④不同火山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显示,从(蚀变)细碧岩→(蚀变)角斑岩→英安岩→流纹岩→(蚀变)石英角斑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基本一致,具同源同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3、在分析两类矿体地质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上部块状硫化物矿体(V1型矿体)与下部细脉浸染状矿体(V2型矿体)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成因等方面的关系,建立了典型的矿化结构剖面,分析了矿床地球化学特点,确认大平掌矿床具典型的VMS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标志。4、应用锆石U-Pb法和Re-Os同位素测年法对矿区火山岩、侵入岩及硫化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年代学研究,重新厘定了大凹子组地层时代、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和矿体的成矿时代,取得重要进展:①大凹子组是矿区内主要含矿火山岩系,过去由于缺乏充分的年代学研究依据,对其时代认识分歧较大,多作为晚泥盆世至-石炭纪产物。本文获得一批大凹子组含矿火山岩系中主要岩石类型的年龄数据(英安岩428.28+6Ma和422+2.4Ma,流纹岩417+1.5Ma,流纹质凝灰岩420.8±1.6Ma),结合宏观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赞同将其作为独立的地层单位-大凹子组(S2+3d),但将其时代重新确定为中-晚志留世。②对矿区侵入于大凹子组火山岩中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精确测年(LA-ICP-MS方法),获得401.0±1.7Ma年龄值,指出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志留纪末,是加里东末期岩体,与大凹子组火山岩共同构成典型的由喷发→侵入的岛弧型岩浆活动序列,而非过去认为的印支期岩体。③获得V1型矿体中黄铜矿Re-Os同位素模式平均年龄为437.35±11.2Ma,V2型矿体中黄铜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10.9+6.0Ma,与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428.8±6.1Ma和442.4±5.6Ma)相近。结合的矿体与火山岩的成因关系,确认大平掌矿床形成时代与火山岩同期,均在中-晚志留世,但早于花岗闪长斑岩。5、通过对矿化蚀变分带、爆破角砾岩分布、成矿元素分带、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分布、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和物探EH4异常等方面分析,指出10线附近为火山-喷流中心,其周缘为热水喷流成矿主要区域。主要依据包括:①蚀变分带特征分析表明,由2-10线向外,依次为强硅化-黄铁矿化-角砾岩带→硅化-绢云母-黄铁矿化带→绢云母-碳酸盐化带→碳酸盐-绿泥石-绿帘石化带的蚀变分带,构成一个完整的矿化-蚀变岩筒。其中,以强硅化和多世代黄铁矿化为代表的强蚀变中心区主要在7-16线间,呈不规则长椭圆状。尤其在2-10线间,出现较多的爆破角砾岩及大量的石英岩(火山岩硅化结果),含矿石英脉相对密集,与V2矿体中心区总体一致,应为喷流热液活动中心。②矿体中成矿元素的分布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均具有不规则的分带性:中心区及下部相对富铜,上部和边缘相对富Pb+Zm在平面上形成长轴为北西向的中部相对富铜、边部相对富Pb+Zn不规则纺锤形的矿化分带;在垂直方向上则形成上为富Cu-Zn(-Pb)、下部以Cu为主的扇形矿化分带。其中0-10线区间是整个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中心地段,也是高强度矿化分布区。③成矿流体温度分布特征表明,上部V1型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最高温度为221℃,最低温度78℃,成矿温度范围较窄,具典型的低温成矿特点;下部V2型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最高均一温度可达298℃,绝大部分大于200℃,具有中温热液性质。成矿温度高值区位于6-10线之间,呈北西向延伸的长椭圆形,与强矿化区重合,等温线总体走向与矿体及北西向断层的走向基本一致。无论在剖面上还是在平面上,均一温度高值区与强矿化区在空间上吻合较好,等温线高值区及其附近,矿体厚度大,品位较高,远离等温线高值区,矿化强度降低。显示成矿流体以中心式喷流为主,6-10线之间为主要中心区。④矿体三维数字模型研究表明,V1型矿体与V2型矿体矿化富集区基本一致,其中V2型矿体分布受典型的环状构造与放射状构造控制,环状构造区中部是主矿体分布区,喷流管道特征明显。⑤成矿中心区物探EH4异常表明,深部低阻异常与成矿中心区-喷流管道系统中的矿化作用有关,可能是喷流管道系统中矿化延深带的体现。矿体露头区、成矿温度高值区、环状-放射状裂隙和深部EH4低阻异常区位置叠加,三者的重叠性总体较好。6、系统分析了大平掌铜矿形成的基本条件,指出火山岛弧盆地过渡带的区域性酒房断裂控制了大平掌式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总体分布,证明了大平掌矿床在成因上主要是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的结果,具VMS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基于地质、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大平掌矿床成矿模式和保存模式。与国内外典型大型-超大型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作比较,认为大平掌矿床与“黑矿型”矿床相似。
鲁超[4](2019)在《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运用多种地质指标分析二连盆地中部铀矿田沉积期和关键成矿期的铀成矿控制因素,从同沉积期构造和成矿期构造入手,分析断拗转换期特征及其构造控制砂体发育机制,分析成矿期构造反转和剥蚀作用对铀成矿的约束并分析其规律。总结铀矿带内多个矿床的成因及联系,建立构造控制下的铀成矿模式。为揭示一种新的铀成矿模式和丰富砂岩型铀矿地质理论奠定基础,对扩大寻找同类型铀矿有重要意义。1.研究认为,二连盆地中部经历了早-中侏罗世裂陷期、晚侏罗世-阿尔善组Ⅰ幕断陷期、腾格尔组-赛汉塔拉组Ⅱ幕断陷期、晚白垩裂后热沉降期和古近系-新近系裂后期四大演化阶段。赛汉塔拉组处于腾格尔-赛汉期裂陷Ⅱ幕的末期——断拗转换期,此阶段是重要构造转型阶段,具有微弱断陷、对称性沉积、低可容空间、快速充填转变为超覆沉积以及物源体系由侧向转变为纵向的特征,控制了大规模赛汉塔拉组冲积-河流、大型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铀成矿砂体的发育。二连盆地中部主要发育单断式形成的断超型和断翘型构造样式,串联式A类型的构造地貌是具备发育砂体的优势地貌条件。2.通过岩石地层学特征、区域岩石地层结构特征、生物地层学时代判别、古地磁学综合和层序地层学综合分析判别巴彦乌拉铀矿田产铀层位为赛汉塔拉组,巴彦乌拉铀矿田主要层位为赛汉塔拉组上段,认为赛汉塔拉组下段和赛汉塔拉组上段均为一个三级层序。识别出3个一级标志层与5个二级标志层。3.通过系列砂分散体系图的编制,揭示了二连盆地中部赛汉塔拉组的“带状”砂体是多个物源体系的组合;赛汉塔拉组“带状”砂体是遭受剥蚀残留下来的砂体;多个“侧向”物源实际上是“带状”砂体主要的物源方向,并非“侧向补给”物源;赛汉塔拉组多物源和剥蚀残留特点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的特点;“侧向”物源与轴向砂体重叠的区域是成矿的重要部位。在赛汉塔拉组内部,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剖面等沉积成因标志的分析,赛汉塔拉组上段主要发育有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4.二连断陷盆地在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沉积之后,既有整体抬升剥蚀,又发生主干断裂的正反转,是剥蚀残留盆地。在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遭受了强烈剥蚀,在残留赛汉塔拉组中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并发育铀矿化。巴彦乌拉地区反转断裂对铀矿化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使断裂一侧形成构造斜坡,且大规模的赛汉塔拉组上段砂体暴露地表遭受剥蚀,形成完整的铀成矿系统和铀矿化。5.巴彦乌拉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体产出于赛汉塔拉组上段低位体系域,少量发育于赛汉塔拉组下段层序。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上段发育三个小层序。铀矿化主要集中在小层序Ps1和Ps2内。根据砂分散体系图和砾岩厚度图反映的规律,最佳铀成矿部位为砂体变细变薄,含砂率值变化,岩性由粗变细的变异部位。巴彦乌拉矿床及外围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在其内部能识别出主要辫状分流河道、次要辫状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矿床内工业铀矿孔主要分布在主要辫状河道与次要辫状分流河道交汇部位。6.巴彦乌拉矿床与后期抬升和构造反转形成的构造斜坡和剥蚀作用导致的潜水-层间氧化带有关。晚白垩-始新世时期目的层赛汉塔拉组遭受剥蚀时间长,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强度大,造成大面积的剥蚀带和潜水-层间氧化带的形成。赛汉塔拉组内部,铀的沉淀与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介质有关,砂岩型铀矿的主要载体为砂体粒度孔隙以及有机质的吸附。工业矿孔的分布区域与赛汉塔拉组下段的煤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巴彦乌拉矿床主要干酪根类型为Ⅲ型和Ⅳ型,应为陆地生植物成因,具有较低的S含量,没有油气上溢带来有机质参与成矿的特征,因此巴彦乌拉矿床主要的还原介质应来自地层本身。砂体的非均质性以及由沉积环境相变导致的还原介质变化是形成铀矿化的最根本因素。7.巴彦乌拉地区在成矿期(K2-E1),赛汉塔拉组地层整体接受剥蚀,由于F1断裂反转造成赛汉塔拉组上段大面积的砂体出露地表,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并成矿。在经历了沉积间断之后,古近系始新统伊尔丁曼哈组(E2y)泥岩沉积覆盖上去,起到保矿作用。
曹华文[5](2015)在《滇西腾-梁锡矿带中-新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系统论述和总结中国主要大型-超大型锡矿床/带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重点以腾-梁地区的花岗岩体及来利山、小龙河和叫鸡冠等锡多金属矿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现代成岩-成矿理论以及岩矿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等测试分析技术,开展滇西花岗岩演化与成矿关系、锡多金属成矿过程等方面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滇西锡矿带与滇东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区域对比研究,揭示滇西锡矿带的展布特征和成矿潜力。综合应用地、物、化、遥等资料,开展滇西地区找矿预测研究,圈定找矿靶区。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系统梳理和论述了中国主要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锡矿资源概况。分别从共伴生元素组合特征和成因类型两方面对锡矿床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总结了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划分了锡成矿区/带,探讨了锡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Sn高富集的有利因素。2、详细研究了腾-梁锡矿带10个典型花岗岩体和3个典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结合研究区前人资料,探讨了岩浆岩演化与成矿的关系;并根据岩浆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含矿性分析,构建了腾-梁地区含锡花岗岩与非含锡花岗岩的定性-定量判别模型。3、全面总结了滇西锡矿带成岩-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滇西锡矿带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滇西锡矿带与滇东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典型锡多金属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三者的成矿差异性和相似性。研究认为滇西(腾冲-保山)成矿带属班-怒成矿带东南延段,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4、在归纳梳理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型,梳理了找矿标志。并结合地质、矿产、Sn-W-Cu-F等元素的化探、重砂、重力和航磁异常,及TM多波段遥感影像资料,开展了滇西锡矿带的成矿潜力评价,圈定A类远景区4处,B类远景区5处和C类远景区4处。
刘靖坤[6](2020)在《基于三维空间数据分析的兰坪金顶蜂子山铅锌矿床的矿化特征及构造控矿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西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田产于三江造山成矿带中南段的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内,是区内最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其中,蜂子山矿床位于矿田的西南部,发育了以XIV1号矿体为主的XIV矿体组及XV、H矿体组。矿体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中,该套地层的上段主要为细粒石英砂岩、含灰岩角砾砂岩;空间上与“金顶砂泥岩”(N1j)和下白垩统景星组(K1j)下伏的不整合面相伴出现,矿化向下逐渐减弱;受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断层的控制,表现出特殊而复杂的矿化结构及构造控矿特点,对其成因机制一直存在分歧。为此,精细解剖从浅部至深部的矿(化)体产出形态、矿化元素三维空间变化特征,查明其主要控矿因素,既可回答该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流体运聚趋势,又有助于深入查明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因机制。为此,本学位论文选取蜂子山矿床为对象,在详细地地表地质填图和坑道编录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矿床勘探资料,利用矿床三维地质建模与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开展矿化特征空间数据的提取、识别和综合分析,查明了矿体、矿化元素(Pb,Zn,Fe,Cd,Tl,Ag)富集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性特征,确立了矿化中心与围岩地层、断层及相关地质体的联系,阐明了成矿的构造控矿机制,进而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聚趋势。本次研究结果表明:(1)铅锌矿体就位于景星组砂岩(K1j)不整合面下伏的三合洞组(T3s3)砂泥岩、角砾岩、灰岩内或不整合面上,其向北北西方向侧伏且继续沿斜深延伸,随产状起伏矿体厚度发生明显变化;(2)Pb、Zn具同步迁移、富集的特点;即,纵向上,矿化元素在2050m、2250m、2370m标高分区分段富集;横向上,富集中心分别位于矿体北东角及距其走向方向0.2km、0.4km、0.8km处并呈近东西向的条带状平行分布;(3)矿体与围岩地层、断层、相关地质体等在空间上共置,石膏矿体、黄铁矿体、天青石(-重晶石)矿体附近断层发育,Pb、Zn矿化更强。该矿床成矿作用是伴随成矿流体的多幕次混合而成的,“金顶砂泥岩”地层含石膏岩性、近南北向逆断层和近东西向走滑掀斜断层共同控制了流体汇聚和矿化中心的分布。
柏杨,邓志祥,毕晓路,钏文韬,殷伟,夏建峰[7](2021)在《云南省澜沧地区风化壳型稀土矿化的新发现及找矿前景》文中指出云南省澜沧地区位于滇西南地区,地处西南"三江"造山带南段,主体属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结合带南段,是云南省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分布区,以往在澜沧地区开展了诸多铅锌银矿调查工作,未对澜沧地区稀土矿化进行详细工作,本次通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发现有花岗岩风化壳型、火山岩风化壳型、灰岩风化壳型三种不同的稀土矿化类型,其中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化具有较大的含矿层位面积,估算稀土资源量达大型;灰岩风化壳型矿化为调查区新发现类型稀土矿化,矿化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吻合,稀土总量品位较高,含矿层位具有连续性,已开展概略调查地区估算稀土资源潜力达中型以上,具有较好的稀土矿找矿前景,今后对研究区开展详细的验证工作,特别是对灰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化区开展研究,全面探索矿化层位特征、含矿性特征,有望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王飞飞,刘池洋,邱欣卫,郭佩,张少华,程相虎[8](2017)在《世界砂岩型铀矿探明资源的分布及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最新核电发展规划显示未来我国对铀资源的需求很大。长久来看在继续加大国内勘探力度的同时,需尽快了解国外已探明铀资源尤其是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以更好地从全球视角完善我国的铀资源供应链。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大规模勘探始于本世纪初,起点较晚,在实际勘探和研究中也遇到较多难题及困惑。因此与全球同类型矿床的对比研究亟需展开,亦要求首先了解世界各国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和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和最新勘探形势的调研整理,对比分析了近年来全球主要产铀国砂岩型铀矿资源量的变化,系统全面地编制了全新的全球和各国(或各大洲)已发现砂岩型铀矿床及其容矿层位分布图,总体可较精细地反映迄今全球各国已探明砂岩型铀矿分布面貌的现状,同时提炼了重点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最后总结出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时空分布具有五大特征:(1)全球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跨欧亚存在东西向巨型铀矿带;(2)规模因地而异、(超)大型矿床较多;(3)平面分布与气候环境耦合明显;(4)容矿层时代跨度长、成矿时间相对较晚;(5)主要赋存于含油气或聚煤能源盆地中。本文提供了一份可以快速了解和全面把握全球砂岩型铀资源分布及其重要地质特征的材料,为科研人员提供可对比研究的国外矿床实例,同时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和"走向哪里"提供科学依据。
徐受民[9](2007)在《滇西北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与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关系》文中指出首次对北衙富碱斑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厘定了北衙矿区成矿石英正长斑岩的SHRIMP U-Pb年龄为34~33Ma。结合前人所报道的年龄,认为北衙矿区存在三期岩浆活动:早期是石英钠长斑岩和煌斑岩在60~65Ma侵位;中期石英正长斑岩在33~34Ma侵入,并伴有煌斑岩的侵入,该期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晚期的黑云母石英正长斑岩在3.7Ma侵位。通过对北衙地区富碱斑岩常量、微量元素和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北衙富碱斑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但又以高w(Na2O+K2O),高w(K2O)/w(Na2O)比值,低w(MgO),低w(Cr),低w(Ni)不同于典型的埃达克岩。含矿斑岩为低Y,中Ba,且Nb/Y>1,反映了与熔体有关的富集作用占主导。扬子板块的俯冲和脱水作用及软流圈物质上涌所提供的热能和流体,使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具埃达克岩性质的富碱岩浆。发现北衙富碱斑岩正长石斑晶具有富Or的环边。表明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出现了独立的流体相,为含矿热液来自岩浆提供了岩石学依据,是含矿斑岩的标志。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矽卡岩组成,分带和矿床成因:北衙金矿床具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接触带中矽卡岩具明显的分带特征,多数矿体产于其中。在矽卡岩中叠加有后期的交代蚀变,并伴有大量磁铁矿、金和铜的沉淀。原生矿床成因类型为以矽卡岩型铁金矿为主,兼有斑岩型金铜矿和热液脉型铁金矿铅锌矿的复合类型。从岩体内部向外,从深部到地表,元素组合为(Au)Cu→(Cu)Au→Au-(Cu)-Fe(Pb+Zn),元素分带明显,反映了从高温→低温元素组合的变化。在岩体走向上,从北向南,随着岩体向南倾伏,高温的Cu、Fe、Ag含量有降低的趋势,而中低温的Au、Pb+Zn含量则逐渐增高,也体现了从高温→低温元素组合的变化。讨论了原生矿床和表生矿床的成矿时代。认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33~28Ma,岩浆热液系统的持续寿命约5Ma。依据地质体的接触关系和测年数据,丽江组下段及表生成矿作用的时代应在始新世之后。建立了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金沙江—红河大型走滑断裂带及隐伏东西向断裂交叉部位,处于晚碰撞时期压扭到张扭应力转换阶段。成矿金属和成矿流体来自富碱斑岩岩浆。矿体主要产出于中三叠统北衙组碳酸盐岩与石英正长斑岩接触带中,近南北向断裂及破碎带控制了矿体的分布。碳酸盐岩活泼的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有利于矿质的沉淀和充填。挥发组分是成矿元素运移、富集和沉淀的主要因素。成矿作用有三期:斑岩矿化期,矽卡岩矿化期,表生矿化期。还总结了北衙矿床在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矿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面的找矿标志。
葛良胜[10](2007)在《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文中提出滇西北是西南三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具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经特提斯复杂地质演化之后,本区处于一个由多陆块拼合形成的陆内环境之中。新生代特殊区域应力边界条件(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强烈碰撞造山过程、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和深部多层架结构与分层受力条件下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造就了本区复杂的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陆内深部古(近)东西向构造带重新活动(表现为张性)与地壳浅部其他方向构造活动(主要为压扭性)联合控制着富碱岩体成岩及相关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一体化特征,表现为独立成区(滇西北)、东西成带、带内含多个集中区、成岩成矿形影相随。滇西北富碱岩浆岩是一套以富碱(K2O+Na2O>8%)为突出特点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石系列,主体形成于50-20Ma。而与之相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表现出多型集中、成矿元素组合复杂、控矿因素多样、成矿时代基本一致的特点。根据富碱岩体δ18):7.72~8.61‰;δ34S:1.7~6.6‰;87Sr/86Sr:0.7054~0.7111;143Nd/144Nd:0.512319~0.512573,εNd(t):-6.75~1.68;206Pb/204Pb:18.094~18.644,207Pb/204Pb:15.537~15.709,208Pb/204Pb:38.566~39.094;δ30Si:0.0~0.4‰;稀土总量较高,不具或仅具微弱的δEu异常,呈右倾的近平滑配分曲线,La/Ce值变化为0.40-0.63;Ce/Nd为1.88-2.81;Sm/Nd为0.11-0.20等综合分析认为,其源区为具有富集地幔Ⅱ型地球化学特点的壳幔混合带。成矿流体属于富碱(K+、Na+),高Cl-、CO2,低Ca2+、Mg2+、S,并以H2O为的地幔型流体。由近东西向构造活动激发并上升至岩浆源区,导致源区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富碱岩浆。地幔富碱流体同时富含Au-Cu等矿质,在流体致浆过程中,通过水岩相互作用又汲取了岩浆源区内的矿质,并随岩浆一起演化和上升,在合适的空间或介质条件下分别成岩成矿。同富碱岩体相比,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在总体相似的同时,还依不同矿床类型、元素组合、产出位置等而各具特点。由此构成了滇西北区域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及其构造体系-壳幔混合源区及富碱岩浆活动-地幔富矿质流体作用等复杂要素耦合的区域Fe-Cu-Mo-Pb-Zn-Au-Ag-As-Sb-Hg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并可划分为受扬子板块和兰坪盆地两个不同地质构造背景控制的Cu-Pb-Zn-Au-Ag-As-Co-Hg-Sb和Fe-Cu-Mo-Pb-Zn-Au(-Ag)子系统。在各成矿集中区则表现为由不同类型矿化体、蚀变、物化遥异常构成的复杂而有序的矿化网络,并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根据成矿系统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特点,通过总结不同成矿产物的发现标志和找矿勘查方法组合的有效性,建立了与富碱岩体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找矿模型。
二、滇西汞矿化分布及成矿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汞矿化分布及成矿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滇西兰坪盆地中北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地质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三江”地区的地质矿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4 工作概况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断裂构造 |
2.3.2 兰坪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2.3.3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
2.4 构造-岩浆岩带 |
2.4.1 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岩 |
2.4.2 新生代火成岩 |
第三章 兰坪盆地典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3.1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成矿分带概述 |
3.2 兰坪盆地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
3.2.1 西矿带典型矿床 |
3.2.2 东矿带典型矿床 |
3.2.3 兰坪盆地成矿期的划分 |
第四章 矿床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组成 |
4.1 矿床硫同位素特征 |
4.2 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特征 |
4.3 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
4.4 矿床微量元素特征 |
第五章 兰坪盆地成矿流体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一般特征 |
5.2 各矿床(点)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 |
5.3 流体包裹体的成分 |
5.3.1 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 |
5.3.2 流体包裹体的液相成分 |
5.4 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5.4.1 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元素特征 |
5.4.2 流体包裹体的微量元素特征 |
5.6 流体包裹体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5.6.1 氢、氧同位素组成及演化 |
5.6.2 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化 |
5.7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7.1 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的估算 |
5.7.2 成矿流体的酸碱度(pH 值) |
5.7.3 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电位(Eh 值) |
5.8 流体通道及流体系统 |
5.9 小结 |
第六章 兰坪盆地成矿控矿条件综合分析 |
6.1 兰坪盆地金属成矿作用的基本特点 |
6.1.1 成矿大地构造环境 |
6.1.2 成矿时代 |
6.1.3 矿床产出特点及成因类型 |
6.1.4 矿床区域分布的分带性 |
6.2 东、西矿带的对比及矿床分带的原因 |
6.2.1 东、西矿带的异同点 |
6.2.2 造成矿床分带的可能原因 |
6.3 兰坪盆地的区域控矿因素 |
6.3.1 区域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6.3.2 区域地层及沉积作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6.3.3 区域岩浆作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
6.3.4 深部壳幔结构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
6.4 兰坪盆地的区域成矿模型 |
6.4.1 成矿元素的迁移和沉淀 |
6.4.2 区域成矿模型 |
结语 |
1、结论 |
2、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3)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VMS型铜矿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VMS型矿床在铜矿资源中的地位 |
1.1.2 VMS型铜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
1.1.3 VMS型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 |
1.1.4 VMS型铜矿床蚀变分带模型及其与喷流成矿中心的关系 |
1.1.5 VMS型铜矿的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
1.2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研究现状 |
1.2.1 大平掌矿区的地质勘查 |
1.2.2 大平掌矿床的综合研究 |
1.2.3 大平掌矿床研究不足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 |
1.5 工作量 |
1.5.1 野外地质调查 |
1.5.2 物探及化探勘查 |
1.5.3 地质综合研究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地球物理场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莫霍面形态特征 |
2.3.3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2.3.4 区域磁场特征 |
第三章 矿区地质及矿化-蚀变空间结构 |
3.1 地层岩性与主要含矿层位 |
3.2 矿区及外围主要构造 |
3.2.1 矿区外围遥感地质特征 |
3.2.2 褶皱 |
3.2.3 断层 |
3.3 矿区侵入岩 |
3.3.1 花岗闪长斑岩岩体地质特征 |
3.3.2 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3.3 成岩构造环境 |
3.3.4 侵入岩与成矿关系 |
3.4 矿体类型及其矿化-蚀变空间结构 |
3.4.1 V_1型矿体 |
3.4.2 V_2型矿体 |
3.4.3 V_1和V_2型矿体的空间组合结构 |
3.4.4 围岩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 |
3.4.5 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带性 |
3.4.6 两类矿体地质特征比较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成矿元素组成特征 |
4.2 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 |
4.3 稀土元素特征 |
4.3.1 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 |
4.3.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2 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3 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4.5 成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4.5.1 流体包裹体基本特征 |
4.5.2 均一温度、盐度及空间分布 |
4.5.3 成矿流体成分及其性质 |
第五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前人对矿区火山岩形成时代的认识 |
5.2 前人对成矿时代的认识 |
5.3 火山岩及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
5.3.1 年代学样品及测年方法简介 |
5.3.2 分析结果 |
5.4 硫化物成矿年龄 |
5.4.1 测年方法及样品简介 |
5.4.2 分析结果 |
5.4.3 V_1矿体测年方法及样品简介 |
5.5 成岩成矿时代的重新厘定 |
5.5.1 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
5.5.2 成岩成矿时代新认识 |
第六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6.1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
6.1.1 成矿地质条件 |
6.1.2 矿床的空间产出特征 |
6.1.3 矿床喷流沉积中心确认 |
6.2 矿床成因类型 |
6.3 成矿模式及矿床保存状态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图版Ⅰ 区域及矿区宏观照片 |
图版Ⅱ 大平掌野外典型露头照片 |
图版Ⅲ 岩石类型及其组构照片 |
图版Ⅳ 矿石光片及包裹体显微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4)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2.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构造特征 |
§2.1 二连盆地构造背景 |
2.1.1 二连盆地发育的板块构造特征 |
2.1.2 二连盆地构造特征 |
§2.2 多幕裂陷作用特点 |
2.2.1 二连盆地多幕裂陷作用识别标志 |
2.2.2 马尼特坳陷多幕裂陷阶段划分 |
2.2.3 幕式沉降和沉积充填响应 |
§2.3 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特征 |
第三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层序地层研究 |
§3.1 二连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盖层 |
§3.2 赛汉塔拉组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 |
3.2.1 岩石地层特征 |
3.2.2 生物地层学时代判别 |
§3.3 巴彦乌拉铀矿田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划分 |
3.3.1 主要界面 |
3.3.2 赛汉塔拉组地层对比标志层 |
3.3.3 层序地层单元全新划分与对比 |
3.3.4 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格架 |
§3.4 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空间展布规律 |
第四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砂分散体系和沉积体系分析 |
§4.1 砂体空间形态 |
4.1.1 砂体厚度空间展布特征 |
4.1.2 含砂率空间展布特征 |
4.1.3 古物源体系 |
§4.2 砂体成因解释 |
4.2.1 含铀层系成因标志及典型沉积体系 |
4.2.2 赛汉塔拉组上段沉积体系域重建 |
§4.3 沉积体系垂向发育特征 |
第五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铀成矿作用的构造驱动机制 |
§5.1 构造演化控制了目标层砂体的发育 |
5.1.1 断拗转换期背景 |
5.1.2 二连盆地断拗转换期构造地貌恢复 |
5.1.3 断拗转换期构造地貌对砂体发育控制作用讨论 |
§5.2 构造反转与铀成矿关系 |
5.2.1 构造反转及剥蚀作用 |
5.2.2 构造反转识别 |
5.2.3 构造反转为铀成矿提供有利条件 |
5.2.4 构造反转对地层的改造 |
§5.3 构造反转对成矿流体的控制作用 |
5.3.1 氧化作用期次和铀成矿年龄 |
5.3.2 氧化带发育样式与反转构造及剥蚀作用关系 |
5.3.3 流体驱动成矿机制 |
第六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铀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6.1 铀迁移的动力——区域构造事件 |
§6.2 铀成矿作用的地层约束 |
§6.3 层间氧化带控矿 |
§6.4 砂体非均质性与铀矿化 |
6.4.1 垂向非均质性与铀矿化 |
6.4.2 砂体平面非均质性与铀成矿关系 |
6.4.3 砂体非均质性与铀矿化关系模型探讨 |
§6.5 铀成矿年龄 |
§6.6 铀沉淀机制 |
§6.7 铀成矿模式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滇西腾-梁锡矿带中-新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
2.1 锡矿资源概况 |
2.2 锡矿床成因类型 |
2.3 锡矿床的时-空分布 |
2.4 锡矿床主要成矿带 |
2.5 锡矿带大地构造背景 |
2.6 锡矿带有利成矿因素 |
第3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3.1 区域地层 |
3.2 区域岩浆岩 |
3.3 区域变质作用 |
3.4 区域构造与地质演化 |
3.5 区域矿产 |
第4章 腾-梁锡矿带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 |
4.1 侏罗纪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2 早白垩世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3 晚白垩世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4 古近纪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5 腾-梁锡矿带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分析 |
4.6 腾-梁锡矿带含锡花岗岩的特征与判别标志 |
第5章 腾-梁锡矿带典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
5.1 叫鸡冠梁子铁锡多金属矿床 |
5.2 小龙河锡矿床 |
5.3 来利山锡矿床 |
第6章 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及区域对比研究 |
6.1 滇西锡矿带岩浆岩-成矿带特征 |
6.2 滇西锡矿带与滇东南锡矿带对比研究 |
6.3 滇西锡矿带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对比研究 |
第7章 滇西锡矿带锡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与成矿预测 |
7.1 锡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7.2 滇西锡矿带物探、化探、重砂和遥感分析 |
7.3 锡多金属矿潜力评价与找矿预测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测试方法 |
附录二:分析结果 |
附录三:个人简历 |
(6)基于三维空间数据分析的兰坪金顶蜂子山铅锌矿床的矿化特征及构造控矿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金顶铅锌矿床研究 |
1.2.2 三维地质建模及空间数据分析研究 |
1.2.3 矿床地质研究应用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工作概况 |
1.4.1 工作进度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矿产 |
2.3 金顶矿区地质 |
2.3.1 地层 |
2.3.2 控矿构造 |
2.3.3 矿体特征 |
第三章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及数据处理 |
3.1 基本数据 |
3.2 数据库构建 |
3.2.1 数据库设计 |
3.2.2 原始地质资料整理入库 |
3.2.3 综合地质信息三维显示 |
3.3 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
3.3.1 实体模型的构建 |
3.3.2 3DMine实体模型构建技术 |
3.3.3 矿床实体模型 |
3.4 地质体空间数据处理 |
3.4.1 矿区块体模型的构建 |
3.4.2 约束条件的建立 |
3.4.3 内插运算赋值 |
3.5 成矿元素的三维空间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体与相关地质体的空间关系及变化特征 |
4.1 矿体与断层的空间变化特征 |
4.2 矿体与岩性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 矿体与伴生地质体的空间变化特征 |
4.4 断层与伴生地质体的空间变化特征 |
4.5 伴生地质体与地层的空间变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矿相关元素及特征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
5.1 主成矿元素及其金属量空间变化特征 |
5.1.1 X-Y方向元素及金属量变化特征 |
5.1.2 X-Z方向元素及金属量变化特征 |
5.1.3 Y-Z方向元素及金属量变化特征 |
5.1.4 矿化元素联合剖面变化特征 |
5.2 矿化元素平-剖面变化特征 |
5.2.1 平面相关成矿元素变化特征 |
5.2.2 横剖面相关成矿元素变化特征 |
5.2.3 纵剖面相关成矿元素变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成矿元素的关联性 |
6.2 断层的控矿作用 |
6.3 矿化格架及主要控制因素 |
6.4 可能的流体运聚趋势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云南省澜沧地区风化壳型稀土矿化的新发现及找矿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特征 |
1.1 石炭系下统平掌组玄武岩建造(Cpz) |
1.2 中粗粒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建造(ηγdT) |
1.3 鱼塘寨组灰岩、灰质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建造(CPy) |
2 澜沧地区稀土元素化探异常特征 |
3 稀土矿化类型及矿化特征 |
3.1 稀土矿化类型 |
3.1.1 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化 |
3.1.2 火山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化 |
3.1.3 灰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化 |
3.2 矿化特征 |
3.2.1 稀土矿化具多样性 |
3.2.2 矿化具差异性 |
3.2.3 矿化分布连续性较好 |
4 三种稀土矿化类型对比 |
5 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
5.1 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成矿规律 |
5.2 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找矿潜力 |
5.3 灰岩风化壳型稀土矿成矿规律 |
5.4 灰岩风化壳型稀土矿找矿潜力 |
6 结论 |
(8)世界砂岩型铀矿探明资源的分布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砂岩型铀矿的分类 |
2 世界砂岩型铀矿资源总体分布特征 |
2.1 砂岩型铀矿的地位 |
2.2 世界砂岩型铀矿资源的分布格局与近年变化 |
3 亚洲 |
3.1 中亚 |
3.2 中国 |
3.3 蒙古 |
3.4 俄罗斯 |
4 北美洲 |
4.1 美国 |
4.2 加拿大 |
5 大洋洲 |
6 非洲 |
6.1 北部 |
6.2 中部 |
6.3 南部 |
7 欧洲 |
8 南美洲 |
9 讨论 |
9.1 全球整体富集分布特征 |
9.2 矿床数量和规模 |
9.3 气候环境对砂岩型铀矿分布的影响 |
9.4 容矿层时代与成矿时间 |
9.5 共生能源矿产 |
1 0 结论 |
(9)滇西北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与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基本概况 |
1.2.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目标 |
1.3.矿床勘查和研究史 |
1.4.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工作进展 |
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产 |
2.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1.大地构造背景 |
2.1.2.地层 |
2.1.3.区域构造 |
2.1.4.侵入岩 |
2.2.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2.2.1.地球物理特征 |
2.2.2.地球化学特征 |
2.3.区域矿产 |
3.北衙地区富碱斑岩特征 |
3.1.富碱斑岩岩相学特征 |
3.2.富碱斑岩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3.2.1.富碱斑岩岩石化学特征 |
3.2.2.地球化学特征 |
3.2.3.Pb、Sr、Nd同位素特征 |
3.3.富碱斑岩成岩时代 |
3.4.富碱斑岩的成因与演化 |
3.4.1.北衙富碱斑岩的岩浆源区性质 |
3.4.2.形成北衙富碱斑岩的构造机制 |
3.5.小结 |
4.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特征及物质组成 |
4.1.矿区地质特征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2.矿体特征 |
4.2.1.矿床规模 |
4.2.2.矿体的空间分布及形态产状特征 |
4.2.2.1.灰岩中矿体 |
4.2.2.2.斑岩中矿体 |
4.2.2.3.斑岩/灰岩接触带中矿体 |
4.2.2.4.煌斑岩中矿体 |
4.2.2.5.含砂砾粘土中矿体 |
4.2.3.北衙金矿区成矿元素分带 |
4.2.4.矿石的结构构造 |
4.2.4.1.矿石结构 |
4.2.4.2.矿石构造 |
4.2.5.矿石类型 |
4.3.矿石的物质组成 |
4.3.1.矿物组成 |
4.3.2.化学成分 |
4.3.3.矿石中金属赋存状态及特征 |
4.3.3.1.金 |
4.3.3.2.银 |
4.3.3.3.铜 |
4.3.3.4.铁 |
4.3.3.5.铅、锌 |
4.4.围岩蚀变 |
4.4.1.围岩蚀变分带及其特征 |
4.4.2.富碱斑岩体的蚀变 |
4.4.3.灰岩中的蚀变 |
4.4.4.矽卡岩的分布规律、类型和特征 |
4.5.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1.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2.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流体包裹体特征 |
4.7.矿床成因类型 |
4.7.1.矿床成因类型 |
4.7.2.表生成矿作用 |
5.斑岩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 |
5.1.控矿要素分析 |
5.1.1.矿区地层矿化元素丰度及分布特征 |
5.1.1.1.二叠系玄武岩主要金属元素的丰度 |
5.1.1.2.矿区外围三叠系下统蜡美组(T_1l)砂页岩中主要金属元素的丰度 |
5.1.1.3.矿区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_2b)碳酸盐岩中主要金属元素的丰度 |
5.1.2.地层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1.2.1.T_1l砂岩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1.2.2.T_2b碳酸盐岩对矽卡岩型金铜矿的控制 |
5.1.3.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1.4.富碱斑岩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1.5.挥发组分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2.成矿时代讨论 |
5.3.北衙斑岩成矿特征与区域斑岩成矿特征对比 |
5.4.北衙金矿床成矿模式 |
6.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版 |
附录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10)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碱性岩与富碱岩体 |
1.3.2 斑岩型矿床与碱性岩型矿床 |
1.3.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1.3.4 中国金矿床分类探讨 |
1.3.5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专属性与成矿-找矿体系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结构 |
2 区域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
2.1 特提斯构造演化及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
2.1.1 特提斯构造演化 |
2.1.2 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
2.2 陆内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体系 |
2.2.1 陆内构造演化 |
2.2.2 新生代构造活动 |
2.4 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
3 富碱岩浆活动及成岩动力学 |
3.1 时空分布 |
3.1.1 时间分布 |
3.1.2 空间分布 |
3.2 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
3.3 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
3.3.2 岩石化学分类命名 |
3.3.3 富碱岩体(脉)演化系列 |
3.4 岩桨起源 |
3.4.1 富碱岩体(脉)同源性 |
3.4.2 富碱岩体(脉)的源区 |
3.4.3 讨论 |
3.5 成岩动力学 |
3.5.1 构造环境判别 |
3.5.2 构造环境讨论 |
3.5.3 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的成岩动力学 |
3.6 成岩机制 |
4 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成因 |
4.1 空间分布与应用类型 |
4.1.1 空间分布 |
4.1.2 应用类型 |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床 |
4.2.2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
4.2.3 巍山扎村金多金属矿床 |
4.2.4 小水井-大龙潭金多金属矿集区 |
4.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3.1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3.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4.3.3 包裹体地球化学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岩成矿作用一体化 |
4.5.2 成矿过程分析 |
4.5.3 矿质在流体中的搬运与沉淀 |
5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 |
5.1 成矿时代和理论类型 |
5.1.1 成矿时代 |
5.1.2 理论类型 |
5.2 成岩成矿作用地质环境控制 |
5.2.1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时空叠接与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5.2.2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物质交换与成矿地球化学环境 |
5.2.3 小结 |
5.3 成岩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
5.3.1 岩(矿)带、集中区的构造控制 |
5.3.2 岩(矿床)体(脉)产出的构造控制 |
5.4 金多金属成矿的富碱岩浆活动控制 |
5.4.1 与富碱岩浆活动相关的矿化谱系 |
5.4.2 金多金属成矿富碱岩体岩石化学控制 |
5.5 成岩成矿作用的地层控制 |
5.6 成矿系统 |
5.6.1 成矿系统属性特征 |
5.6.2 成矿系统要素 |
5.6.3 成矿系统作用过程 |
5.6.4 成矿子系统 |
5.7 成矿系统形成的深部构造基础及动力学 |
5.7.1 深部构造基础 |
5.7.2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动力学 |
6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产物和找矿系统 |
6.1 成矿系统的产物 |
6.1.1 区域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
6.1.2 成矿集中区的矿化网络 |
6.2 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 |
6.2.1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和保存的控制因素 |
6.2.2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的结果 |
6.3 成矿系统产物的分布规律综述 |
6.4 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与找矿系统 |
6.4.1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发现的标志体系 |
6.4.2 部分成矿集中区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标志 |
6.4.3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思路 |
6.4.4 找矿系统 |
7 结论 |
1、金矿床从理论类型到应用类型的分类方案。 |
2、基于地质环境成矿专属性的成矿一找矿体系 |
3、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新生代多元构造动力学体制及其表现。 |
4、区域富碱岩浆活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形成环境及成岩动 力学 |
5、金多金属矿床的应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一地球化学特征。 |
6、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 |
7、基于成矿时间-空间(环境)的金多金属矿床理论类型和金多金属成矿区 城控制 |
8、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 |
9、区域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 |
10、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问题与找矿系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滇西汞矿化分布及成矿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汞矿化分布及成矿特征[A]. 张万年.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 1983
- [2]滇西兰坪盆地中北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地质条件[D]. 赵海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2)
- [3]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D]. 汝珊珊.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4]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D]. 鲁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5]滇西腾-梁锡矿带中-新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研究[D]. 曹华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6]基于三维空间数据分析的兰坪金顶蜂子山铅锌矿床的矿化特征及构造控矿解析[D]. 刘靖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7]云南省澜沧地区风化壳型稀土矿化的新发现及找矿前景[J]. 柏杨,邓志祥,毕晓路,钏文韬,殷伟,夏建峰. 地质与勘探, 2021(04)
- [8]世界砂岩型铀矿探明资源的分布及特征[J]. 王飞飞,刘池洋,邱欣卫,郭佩,张少华,程相虎. 地质学报, 2017(09)
- [9]滇西北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与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关系[D]. 徐受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10]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D]. 葛良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