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首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树增

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首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树增

一、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第一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述曾(论文文献综述)

武菲[1](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高峻[2](2003)在《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由追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治水实践入手,对建国初期,即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治水事业进行了历史考察。建国伊始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和政府,为安邦治国,谋划和制定出一系列治理江河水患的重大战略与决策,并积极付诸实施,新中国的治水事业由此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文章着重探讨了治理淮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战略与决策形成的背景、历程,及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创业、辛勤努力下,连年泛滥成灾的淮河开始得到全面根治,水患频发的黄河、长江的防治和全面治理规划先后展开,取得成效。水土流失的治理得到重视。从而初步扭转了江河水患造成的被动局面,安定了人民生产生活,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本文还在理论的高度上对新中国治水的成功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和历史教训进行剖析,探索治水的客观规律,鉴往知今,启迪未来。

武菲[3](2019)在《三峡工程兴建决策的历史考察(1989—1992)》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论证过程。在1989至1992年间,由于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水利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三峡工程重新进入中央决策程序,先后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成立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在中共中央推动下,掀起了三峡工程宣传热潮。最终三峡工程建设方案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表决通过。三峡工程决策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典范,对今后重大工程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学文[4](2018)在《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张光斗(1912-2013)是我国着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自1949年开始在高等水利工程教育领域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发展道路。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论述张光斗从事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历程,阐述张光斗在高等水利工程教育领域的理论成就和实践成就,以期总结历史经验,从一个杰出教育家学行的维度展现我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卢江林,张世黎,成绶台[5](1993)在《每一个名字,都是一座丰碑——长篇报告文学《风流峡谷》中的一章》文中指出 请你给湖北省委、省政府捎个信,一定要把长江三峡这篇文章做好!——李先念病中对漆林的谈话三峡大坝将是一座碑。那是一座无字碑。如果有字的话,上面将刻着长长的一串名字:孙中山、萨凡奇、毛泽东、周恩来……下面我们要讲的故事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将使这长长的一串名字不断地向后延伸。

贾志杰[6](1997)在《缅怀任重同志业绩 发展湖北水利事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纪念王任重同志诞生80周年、逝世5周年之际,我们湖北人民无限怀念他在湖北工作期间的战斗岁月,特别是他在湖北的治水业绩。湖北是得水之利又深受水害的省份。长江、汉水贯穿全省境域,加上两江沿岸众多的河流、湖泊,水量十分充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航运、灌溉、养殖和水能利用等有利条件。但是,由于降雨在时间

麻晓蓉[7](2010)在《新闻舆论与重大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改造和利用外界物质的主要手段。重大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科技含量高、攻克难题多、投资规模大、效益显着、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有巨大影响的工程项目。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重大工程建设被认为是国家具体实力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保证。重大工程决策是指决策者遵循国家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论证,并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并提出解决方法,最终制定最优建设方案的过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下;鉴于重大工程的重要性,其决策必须坚持决策科学和决策民主的原则。作为公共舆论平台和政府监督形式的有力补充,新闻舆论是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新闻舆论的“上传下达”,为决策层和公众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新闻舆论的社会监督,有利于保障决策的客观公平;新闻舆论对民意的广泛表达,为“精英化”的决策信息库提供补充。新闻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最终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重大工程决策。决策者可以借助新闻舆论对重大工程进行民意性试探和舆论引导,对工程问题进行方案修补性的论辩,有利于决策科学。从公众的角度来看,新闻舆论是公众全面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决策民主。此外,新闻舆论对重大工程决策实施过程的跟进和监督,可以及时修正、调整决策时无法预料的失误,从整体上保障决策的科学实施。如果媒体新闻舆论不真实、不客观、不全面,则有可能导致重大工程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政治压力,导致社会秩序的不安定,甚至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平复。通过对三峡工程和高铁建设工程的实证研究发现,重大工程决策过程中新闻舆论以传播专家意见为主,普遍缺少公众声音;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于“行政意图”和“长官意志”的影响,导致某些主流媒体回避重大工程决策论辩过程的报道,导致论辩不充分。本文认为,为了使重大工程决策过程的新闻舆论实现促进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的目标,要扩大新闻来源,合理策划辩论,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普及有关工程技术知识,使社会公众了解、支持国家科学工程的实施。

江飞[8](1992)在《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第一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述曾》文中指出 一天上午,我们去拜望陶述曾老人,想听听他对将于1992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三峡工程的看法。陶老本世纪初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系,曾经开过煤矿,筑过铁路,建过港口,还当过武汉大学教授。但他最值得称道的成就还是从事水利工作之后取得的。1935年汉江遥堤溃口后,他担任了堵口复堤的技术负责人;

付帅[9](2014)在《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开始以后技术应用的普及,不断加深和加快了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思维及城市规划标准化的趋势,规划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不断加强,且出现了追求越高越好倾向。标准化是针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为获得最佳秩序而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的活动。然而,城市自然生长而来的内在条件、多样复杂的发展基础及人本需求,都决定了它无法统一地用标准化的语言描绘和运作,也因此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应具有非标准化的独特属性。虽然城市诸多领域需要一定的标准化保障建设秩序及规律性部门的发展,但如若完全依赖标准化,将其简单机械的生产逻辑扩大到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之中或过度地应用标准,则必然会产生统一标准模具下的千城一面,城市空间环境品质降低和城市生态资源环境破坏等诸多负面影响。凡事皆有“度”,将自然和事理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度”就是主客体的统一和协调。程度不足或者过度,都无法获得事物两端状态中的最佳平衡点,只有适度,才能达到合理的取舍、包容与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适度化”,是在“求同”的原则基础上,为“存异”创造机会和空间,包括对城市地域、自然基底、居民需求等差异的多方位衡量及落实。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适度化发展,是标准完善的必然举措,是标准从无到有再到更高形式的螺旋式上升的必然过程,也是标准化的更高级形式。由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所导致的城市建设曲折是暂时的,而其向适度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进程却是改变不了的。只有将适度化的思想、原则及方法与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相结合,从基本依据上避免规划过程中忽略城市的个性化因素和本质精神,才能够形成生动丰富个性鲜明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的人居品质。

蔡尚伟[10](2003)在《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文化与报业”的研究是一项横跨城市研究、文化研究与传媒研究的新的研究领域,加强“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化城市文化研究与发展传媒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若干对新、旧城市关系中的经典代表——重庆、成都为实证考察的对象,还会对区域传播学与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有所启迪。由于前人几乎没有在本领域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在相关研究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学术尝试。 本文包括《前言》、《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结语共六部分。 《前言》主要对本项研究的意义、学术背景、研究方法、相关文献及研究难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第一章《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对重庆、成都的现代化进程及这个进程中的报业发展的轮廓进行了一次勾勒,揭示出政治、经济条件对报业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并且力争恰如其分地对城市文化与报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一个宏观的梳理。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重庆、成都曲折而多维的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漫长过程。特别是重庆,由一个四川东部的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逐渐跃升为整个四川的物流中心,经济辐射能力逐渐扩展到整个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后来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共和国时期的西南大区所在地、中央直辖市,以后又随着大区的撤消恢复为省辖市,到1997年终于成为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的城市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相反,成都的地位一直相对稳定,作为多年的四川的政治中心,汉文化在西南的聚集中心,它以历史文化之都的形象稳定地成为重庆关注、排斥、疏离、超越的对象。两个城市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影响二者发展的直接的背景性因素,二者在共同的城市现代化的路途上互相观望互相调整,最终互相促进了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这样的宏观线索也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传媒的发展。本章分为“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 (1897—1 937)”、“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 (1937—1949)”、“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等几个部分,按照成都、重庆城市发展的进程及两座城市报业发展的进程分阶段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对重要的城市文化形态文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文学是作为报纸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报纸给了文学生长发育的空间。从早期重庆成都的报纸开始,就给文学提供了众多的园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由于四川成为民族复兴的根据地,重庆成为首都,自然也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建国以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也一度十分发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的兴起,传统的纯文学在报纸上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报时代的“群众”副刊文学是对传统党报文学的改进,而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推进了市民副刊文学的发展,成都商报的报刊文学向大众文化的方向走得更远,传统的文学在报纸上渐渐身影模糊,彻底大众化后的报纸副刊文学存在着式微与泛化的双重走向。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成都重庆的报纸培育了大量的作家及诗人的成长,其中不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劫人、流沙河等。当然,报纸也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作者,对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抗战时期报纸援助贫病作家为典型,也可以看出报界帮助文学界的光荣传统。而由于非常时期的历史错误,报纸也曾给作家带来灾祸,当然,严格说来,报纸在其中也是受害者。作为双向关系的另一面,一百余年来,作家、诗人进入重庆成都的报界,也给两座城市的报纸不断带来生机,促进了报纸的发展。报纸与文学潮流的关系也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多家报纸参与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讨论、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以及与“战国派”的论争等,对当时的文学思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现代成都、重庆城市文化史中占据独特地位的知青文学潮,它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报纸的推动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章《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对在现代文化机构中处于中枢地位的大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考察。大学的发展对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甚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大学为报纸提供了一个由数量众多的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市民所构成的报业市场,这是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成都重庆地区大学与报纸的紧密关系从早期报纸《渝报》、《蜀学报》与四川大学的前身尊经书院的经典关系就开始了。民国时期,成都、重庆的大学生参与报纸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报纸对改良?

二、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第一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述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第一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述曾(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治水实践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水利实践
    第二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治水实践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黄河归故斗争始末
    第四节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治水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新中国治水方略的初定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峻水利形势
    第二节 建国初期毛泽东治理江河的战略思想
第四章 根治淮河的起步
    第一节 治淮的先行工程——对沂沭河的治导
    第二节 治淮方略的制定
    第三节 对淮河上中下游的治理
    第四节 治理淮河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第五章 黄河的防治与规划
    第一节 黄河防治事业的展开
    第二节 编制黄河规划与动工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
    第三节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长江分洪工程的兴建
    第一节 兴建荆江分洪工程
    第二节 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的兴建
第七章 余论
附录 新中国治水大事记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3)三峡工程兴建决策的历史考察(1989—1992)(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利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
二、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三、审查通过《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三峡宣传热
五、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六、结语

(4)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张光斗从事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历程
    第一节 青年时期奠定学术基础(1924-1937年)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毅然回国投身水利建设(1937-1949年)
    第三节 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事业(1949-1978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迎来事业的春天(1978—2013年)
第二章 张光斗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实践成就
    第一节 对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的奠基与发展之功
    第二节 “真刀真枪毕业设计”:设计密云水库
    第三节 培养水利人才,为国铸造栋梁
第三章 张光斗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理论成就
    第一节 不断完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基础理论教材体系
    第二节 颇具特色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
余论
附录1 王光纶教授访谈录
附录2 张光斗水利生涯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新闻舆论与重大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新闻舆论与重大工程决策的关系
    2.1 重大工程及其决策的基本概念
        2.1.1 重大工程的基本概念
        2.1.2 重大工程决策的概念
    2.2 新闻舆论是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
        2.2.1 新闻舆论架起沟通桥梁
        2.2.2 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决策客观公正
        2.2.3 舆情民意表达完善决策信息库
    2.3 重大工程决策中新闻舆论的表现形式
    2.4 新闻舆论对重大工程决策的影响
        2.4.1 积极作用
        2.4.2 负面影响
第3章 三峡工程决策与新闻舆论
    3.1 三峡工程决策过程概述
    3.2 《人民日报》1984-1994年三峡工程报道的内容分析
        3.2.1 样本来源
        3.2.2 内容分析及发现
    3.3 《科学时报》1984-1994年三峡工程报道的内容分析
        3.3.1 样本来源
        3.3.2 内容分析及研究发现
    3.4 三峡工程决策过程的舆论引导效果
        3.4.1 《人民日报》三峡工程的舆论引导特点
        3.4.2 《科学时报》三峡工程的舆论引导特点
        3.4.3 新闻舆论对三峡工程决策的影响
第4章 高铁建设工程决策与新闻舆论
    4.1 高铁建设工程决策过程概述
    4.2 《人民日报》1998-2008年高铁建设工程的新闻舆论研究
        4.2.1 样本来源
        4.2.2 内容分析及发现
    4.3 《科学时报》1998-2008年高铁建设工程决策的新闻舆论研究
        4.3.1 样本来源
        4.3.2 内容分析及发现
    4.4 高铁建设工程决策的舆论引导效果
        4.4.1 深化公众认知
        4.4.2 拓宽决策思维
        4.4.3 保证科学论辩的价值
第5章 新闻舆论促进科学决策的路径
    5.1 存在的问题
        5.1.1 意见表达不完整
        5.1.2 论辩不充分
    5.2 原因探究
        5.2.1 重大工程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5.2.2 媒体自身原因
    5.3 对策
        5.3.1 扩大新闻来源
        5.3.2 合理策划论辩
        5.3.3 保持客观公正
        5.3.4 普及工程技术知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实践活动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技新闻作品目录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9)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带来的建设标准过高及千城一面的问题
        1.1.2 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过度标准化问题
        1.1.3 理性思想及现代主义弊端下的过度标准化问题
        1.1.4 标准过度阻碍了城市空间人本关怀水平的提升
        1.1.5 标准过度对发展低碳节约型城市的负面影响
    1.2 研究的视角及核心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城市的非标准化属性
    2.1 城市的本质及属性
        2.1.1 城市定义的再认识
        2.1.2 城市本质的主要理论
        2.1.3 城市本质的人本取向
        2.1.4 城市属性的涵义
        2.1.5 城市属性的特征
        2.1.6 城市规划的人本观
    2.2 标准及标准化
        2.2.1 标准及标准化的定义
        2.2.2 标准化的特点及形式
        2.2.3 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
        2.2.4 工程建设标准化与城市本质的矛盾
    2.3 非标准化
        2.3.1 非标准化的涵义
        2.3.2 非标准化的原理与特性
        2.3.3 非标准化的应用领域
    2.4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
        2.4.1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概念辨析
        2.4.2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地域性
        2.4.3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人文性
        2.4.4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生态性
        2.4.5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相对性
    2.5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必要性及意义
        2.5.1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必要性
        2.5.2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意义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理念
    3.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地位及作用
        3.1.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产生及发展
        3.1.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定位及内容
        3.1.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分类及制定
        3.1.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特征
    3.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内涵框架
        3.2.1 “度”及适度化的概念辨析
        3.2.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度”的范畴
        3.2.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度”的效果
        3.2.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内涵
        3.2.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症结
    3.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取向
        3.3.1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
        3.3.2 人本理念及思想
        3.3.3 城乡规划科学化
        3.3.4 城市设计的思想
        3.3.5 环境伦理与低碳城市
    3.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辩证性
        3.4.1 适度化不否定标准化
        3.4.2 适度化不抹杀差异性
        3.4.3 适度化也需要具有强制性
        3.4.4 适度化有别于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3.4.5 适度化兼具人性化、多样化与高质量
        3.4.6 适度化强调技术性与社会性、艺术性的结合
    3.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必要性
        3.5.1 城市规划过度标准化的负面影响
        3.5.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城市规划标准的适度化发展
    4.1 美国的城市设计导则制度
        4.1.1 地方城市设计导则
        4.1.2 学术组织颁布的参考标准
        4.1.3 城市设计导则的特点
        4.1.4 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观及发展趋向
        4.1.5 技术标准(导则)的效用评价
    4.2 英国的规划指引与设计手册
        4.2.1 规划政策及规划指引
        4.2.2 设计手册(行动指南)
        4.2.3 规划指引的价值观和发展趋向
        4.2.4 规划指引的效用评价
    4.3 新加坡技术准则与设计思想
        4.3.1 规划技术准则
        4.3.2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及主导思想
        4.3.3 效用评价
    4.4 香港地区规划标准与准则
        4.4.1 规划标准与准则
        4.4.2 其他规划依据
        4.4.3 效用评价
    4.5 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方法体系
    5.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技术措施
        5.1.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分层
        5.1.2 地方及特殊性需求优先
        5.1.3 区分标准的执行强度
        5.1.4 突出设计指引的作用
        5.1.5 融合非技术性的内容
        5.1.6 完善规划设计参考手册
        5.1.7 多方位考量设计标准目标
        5.1.8 体现与其他政策的关联性
        5.1.9 增强标准形式的多样性
    5.2 城市规划师价值观和专业素养
        5.2.1 形成“适度化”的价值观
        5.2.2 运用“适度化”的方法
        5.2.3 丰富“适度化”的内涵
    5.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职能机构及任务
        5.3.1 目前的机构及任务
        5.3.2 管理制度的适度化方法
    5.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制定程序
    5.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评价与反馈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城市空间规划相关标准适度化方法应用
    6.1 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度化研究
        6.1.1 相关标准编制情况
        6.1.2 适度化需求分析-地方性及特殊性需求
        6.1.3 标准分类及用地控制经验借鉴
        6.1.4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6.2 城市道路相关标准适度化研究
        6.2.1 道路宽度标准
        6.2.2 交叉口转弯半径标准
        6.2.3 立交桥设计标准
        6.2.4 城市道路纵坡标准
        6.2.5 步行及自行车系统标准
    6.3 历史名城保护相关标准适度化研究
        6.3.1 相关标准编制情况
        6.3.2 适度化需求分析-非技术性内容需求
        6.3.3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6.4 防洪标准适度化研究
        6.4.1 相关标准编制情况
        6.4.2 适度化需求分析-多方位设计目标需求
        6.4.3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6.5 场地竖向标准适度化研究
        6.5.1 相关标准的编制情况
        6.5.2 适度化需求分析-标准执行强度需求
        6.5.3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的意义
        1、城市化及城市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的意义
        2、“城市文化与传媒”研究的价值
    二、为何选取两个城市?
        1、成渝两市城市文化与报业的代表性
        2、对于发展“区域传播学”与“比较传播学”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及难度
        1、综合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2、在思辩与实证之间倾向后者
        3、文献综述
        4、研究难度
第一章 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
    第一节 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1897——1937)
        一、新潮中的重庆、成都近代化与近代报纸的诞生
        二、重庆、成都在曲折中的发展与现代报纸的全面开花
    第二节 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1937——1949)
        一、抗战时期重庆城市的突变
        二、陪都时代重庆报业的异常繁荣
        三、陪都报业对重庆现代化及本土报业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
        一、解放后报纸性质的统一
        二、纯政治性报纸对城市化的曲折影响
        三、城市工业化——后来报纸发展的基础之一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
        一、城市的初步发展与晚报的黄金时代
        二、城市的大发展与都市报时代的到来
        三、成都的报业竞争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节 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
        一、重庆直辖与城市发展
        二、直辖后重庆报业的重大变化
        三、重庆报业的局限性与未来空间
第二章 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
    第一节 作为文学园地的报纸
        一、早期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
        二、抗战以后重庆成都报纸文学园地的繁荣
        三、建国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成都重庆的报刊文学
        一、晚报时代与“群众”副刊文学
        二、都市报时代与市民副刊文学
        三、报纸副刊文学的彻底大众化及式微与泛化
    第三节 报纸与文学界的关系
        一、报纸培养现代作家
        二、报界帮助文学界
        三、非常时期:报纸给作家带来不幸
        四、作家诗人进入报界,给报纸带来生机
    第四节 报纸与文学潮流
第三章 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
    第一节 经典关系:从尊经书院与《渝报》、《蜀学报》开始
    第二节 成都、重庆的大学生与报纸
        一、在校大学生从事报纸工作
        二、成都重庆的大学毕业生服务于两地报界乃至全国报界
    第三节 大学教师与报纸
        一、民国大学教师参与报纸工作的普遍性
        二、大学教师参与报纸的精英文化背景
    第四节 大学的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与成都重庆的报业发展
        一、民国时期重庆成都的大学新闻教育与研究
        二、建国后成都重庆的新闻教育与研究
    第五节 报纸对大学的注视与介入
        一、大学作为报纸的重要传播资源和传播内容
        二、报纸对大学的影响
第四章 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
    第一节 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在报纸上的体现
        一、早期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二、重庆独立意识的萌芽
        三、建市以后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
        四、陪都时代重庆成都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五、重庆直辖后城市意识的爆发
    第二节 报纸与重庆城市文化身份
        一、报纸对重庆文化的认知及重庆报纸的“文化焦虑”
        二、报纸对重庆文化的大力建构
    第三节 成都报纸对“历史文化”的守望与反思
        一、杨森“新政”拆城与报纸的反应
        二、“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皇城的消失与报纸的无力
        三、成都报纸保护城市文化的努力
        四、报纸对城市文化的大反思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声明
后记

四、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第一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述曾(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 高峻.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3]三峡工程兴建决策的历史考察(1989—1992)[J]. 武菲.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9(04)
  • [4]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刘学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每一个名字,都是一座丰碑——长篇报告文学《风流峡谷》中的一章[J]. 卢江林,张世黎,成绶台. 中国水利, 1993(10)
  • [6]缅怀任重同志业绩 发展湖北水利事业[J]. 贾志杰. 政策, 1997(03)
  • [7]新闻舆论与重大工程决策研究[D]. 麻晓蓉. 湖南大学, 2010(03)
  • [8]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第一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述曾[J]. 江飞. 了望周刊, 1992(01)
  • [9]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研究[D]. 付帅. 重庆大学, 2014(04)
  • [10]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 蔡尚伟. 四川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三峡工程要把防洪放在首位——访着名水利专家陶树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