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有机还原物质的研究: II.黄芪(Astragalus sinicus L.)厌氧分解产生的有机还原物质

水溶性有机还原物质的研究: II.黄芪(Astragalus sinicus L.)厌氧分解产生的有机还原物质

一、Study on Water-Soluble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II.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Produced from Anaerobic Decomposition of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论文文献综述)

常单娜,刘春增,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高嵩涓,曹卫东[1](2018)在《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变化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监测紫云英翻压后土壤还原物质和温室气体的动态变化,旨在为紫云英还田造成水稻僵苗及带来的环境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显着增加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Fe2+和Mn2+含量,显着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与对照(CK)相比,翻压紫云英15000(M1)、30000(M2)、45000kg·hm-2(M3)处理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平均值分别增加0.34、0.80、1.16cmol·kg-1,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平均值分别增加0.14、0.35、0.52cmol·kg-1,Fe2+含量平均值分别增加87.91、182.91、280.61mg·kg-1,Mn2+含量平均值分别增加10.12、12.77、15.73mg·kg-1,Eh平均值分别降低32.88、47.98、57.26mV。还原性物质均在培养近15d时达到高峰,M3处理Fe2+含量最高超过400mg·kg-1,已达到水稻幼苗中毒浓度。翻压紫云英显着增加CO2、CH4排放,降低N2O排放,增加了全球增温潜势(GWP)。与CK相比,M1、M2、M3的CO2排放速率平均值分别增加7.67、12.48、20.54mg·kg-1·d-1,CO2累计排放量分别增加171.63、293.42、498.45mg·kg-1,CH4排放速率平均值分别增加0.04、0.09、0.21 mg·kg-1·d-1,CH4累计排放量分别增加0.36、0.69、1.77mg·kg-1,N2O排放速率平均值分别降低0.46、0.64、0.72μg·kg-1·d-1,N2O累计排放量分别降低10.00、13.02、14.36μg·kg-1,M1、M2、M3的GWP平均值分别是CK的1.59、2.04、2.91倍。CO2、N2O排放主要集中在培养前期,CH4排放主要集中在培养后期。还原性物质含量与CO2、CH4的排放呈显着正相关,与N2O排放呈显着负相关。综上,翻压紫云英增加还原性物质含量,促使CO2、CH4排放,抑制N2O排放,增加GWP。实践中翻压紫云英可增加水稻产量,探索适宜紫云英翻压量确保单位水稻产量下的GWP不增加实现增产和环境效应的双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但这需要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验证。

张丽[2](2018)在《南方典型稻作系统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文中指出南方稻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方稻田冬种绿肥是保障水稻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此外,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当前研究表明,绿肥和秸秆还田措施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并促进产量的提高;但绿肥和秸秆还田携入的大量碳源和氮源,作为可溶性气体产生的重要底物,其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普遍和持续性影响没有充分研究认识。本文利用南方典型稻作系统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稻田CH4和N2O排放,计算了不同稻作系统CH4和N2O排放总量,探讨了绿肥和秸秆还田下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并结合碳足迹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了南方稻区绿肥和秸秆还田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生产碳足迹。本论文研究的长期定位试验如下:(1)江苏苏州,连续8年麦稻轮作定位试验,以常规麦稻轮作模式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麦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SS)和绿肥-稻轮作秸秆不还田(GM),共3个处理;(2)江西南昌,连续31年双季稻定位试验,以常规双季稻模式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早稻施绿肥秸秆不还田(GM)、早稻施绿肥+晚稻秸秆还田(GM+LS)、早稻施绿肥+冬季秸秆覆盖(GM+WS)共4个处理;(3)广东广州,连续8年双季稻定位试验,以常规双季稻模式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绿肥-双季稻秸秆不还田(GM)、双季稻秸秆还田(SS)和绿肥-双季稻秸秆还田(GM+SS),共4个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对照处理下,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年和全氮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107 kg ha-1 a-1和37 kg ha-1 a-1。与对照相比,绿肥平均增加SOC含量8.4%,秸秆还田增加6.1%,绿肥和秸秆协同还田增加10.7%。绿肥和秸秆还田均显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2.在江苏苏州,与对照相处理比,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水稻季CH4排放,是对照的2.14倍,而绿肥对CH4排放没有显着影响。在江西南昌,与对照相比,绿肥与晚稻秸秆还田互作显着增加了早、晚稻CH4排放,分别增加13.5%和23.8%;绿肥与冬季秸秆覆盖互作提高了早稻CH4排放,增加48.2%;而绿肥对CH4排放没有显着影响。在广东广州,与对照处理相比,绿肥、秸秆还田以及二者协同还田相比对照均显着增加了早、晚稻CH4排放,各处理早稻排放CH4分别是对照的1.14、1.37和1.62倍,晚稻CH4排放分别是对照的1.23、1.52和1.95倍。CH4排放与土壤铵态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3.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田N2O排放,江苏苏州稻田N2O排放降低20.4%,广东广州早、晚稻N2O排放分别降低18.9%和17.3%。绿肥以及绿肥与秸秆还田的交互作用对N2O排放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在广东广州,与对照相比,绿肥显着增加了早、晚稻N2O排放,分别增加61.0%和28.4%;绿肥与秸秆还田互作使早、晚稻N2O排放22%和20%。而在江西南昌,相比对照处理,绿肥增加了晚稻N2O排放,增加26.1%,却降低了早稻N2O排放,降低57.8%;绿肥与秸秆还田互作均显着降低了早、晚稻N2O排放;在江苏苏州,绿肥对N2O排放没有显着影响。4.与对照相比,不同地区,绿肥和秸秆还田下土壤碳储量均显着增加。在江西南昌,相比对照处理,绿肥、绿肥与晚稻秸秆还田互作以及绿肥与冬季秸秆覆盖互作分别使土壤碳储量增加20.4%、58.4%和47.4%。在广东广州,绿肥、秸秆还田以及二者互作均显着增加投入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136%、183%和308%。与对照相比,在江苏苏州,绿肥和秸秆还田均使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增加。在碳排放的构成中,稻田CH4排放占比最大,占碳排放总量的59.9%~80%,N2O亦占有一定比例。化肥、柴油消耗和灌溉用电引起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对碳排放的贡献与N2O相当。与对照处理相比,绿肥使江苏苏州碳足迹降低12.5%、江西南昌降低14.4%,广东广州则增加9.1%;秸秆还田使江苏苏州碳足迹增加39.2%,广东广州增加8.1%。在江西南昌,绿肥与晚稻秸秆还田处理碳足迹相比对照差异不大;绿肥与冬季秸秆覆盖处理碳足迹相比对照降低了 8.0%。与对照处理相比。在广东广州。绿肥与秸秆还田互作使碳足迹增加26.7%。综上所述,南方稻作区绿肥和秸秆还田下实施农田CH4和N2O减排措施,应综合考虑区域农业资源特点、种植制度、土壤类型和水肥管理等因素。

王丽夏[3](2017)在《黄浆水的蛹虫草发酵及其功能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黄浆水是传统豆制品(尤其是豆腐)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在我国黄浆水产量巨大。除小部分黄浆水用于功能性物质的提取外,大部分黄浆水被当做工业废水排放。然而黄浆水中富含大量的营养及功能性物质,直接排放既浪费资源,难以实现可持续利用;又污染生态环境,增加治污成本。蛹虫草是一类营养价值丰富、食用安全的益生菌,且通过人工液体栽培得到的蛹虫草菌丝体与天然虫草营养价值相似。因此,本课题选用可以在黄浆水中生长良好的蛹虫草SN-18接种,研究了其对黄浆水发酵特性的影响以及发酵过程中营养和功能活性的变化,为其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实现黄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蛹虫草SN-18发酵黄浆水终点的确定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pH值、菌体量、感官评价等指标确定蛹虫草的发酵终点。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的pH值由5.94上升至7.35,菌丝体生物量逐步提高到13.01 g/100mL,从第6天开始两者趋于平稳,此时发酵黄浆水的外观、口感等感官指标达到最佳状态,因此,确定发酵终点为第6天。2.蛹虫草SN-18发酵对黄浆水营养特性的影响测定发酵前后的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灰分,观察黄浆水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情况,结果表明:每100 mL黄浆水中的灰分含量由0.39 g增加至0.49 g,粗蛋白由0.71 g下降至0.36 g,总糖含量由8.52 g降至1.48 g,而粗脂肪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保持在0.38-0.39 g之间。测定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大豆低聚糖的变化情况以及蛹虫草的富钙能力,结果表明:蛹虫草SN-18在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含量先从1.54 mg/mL上升至12.02 mg/mL,随后持续下降至1.64 mg/mL。可溶性蛋白含量由1.4 mg/mL下降至0.96 mg/mL,大豆低聚糖(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分别由6.82 mg/mL,1.52mg/mL和5.00mg/mL降至无法检出。另外,蛹虫草SN-18还能够富集黄浆水中过量的钙离子,形成有机钙促进人体钙质吸收,富集率为42.4%。3.蛹虫草SN-18发酵黄浆水大豆异黄酮组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测定不同溶剂(水和80%乙醇)提取的发酵前后黄浆水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结果可得黄浆水乙醇提取物中的总酚由原先的8.07 mg GAE/g提高至28.14 mgGAE/g,总黄酮含量由原先的3.13mgrutin/g提高至14.75mgrutin/g。黄浆水水提物中的总酚由原先的9.74 mg GAE/g提高至15.7 mg GAE/g,总黄酮含量由原先的1.29 mg rutin/g提高至4.67 mg rutin/g。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不同黄浆水样品中6种主要大豆异黄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发酵黄浆水中,游离型的苷元含量显着增加,尤其是80%乙醇提取物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分别增至7571.87 ± 329.12 μg/g,1372.58 ± 93.97 μg/g 和 4726.94 ± 126.99 μg/g,分别是原先黄浆水的20.5倍,16.5倍和18.7倍。而糖苷型的异黄酮含量显着减少,大豆苷,黄豆黄苷和染料木苷分别从 1161.13±38.12μg/g,330.72±14.59μg/g 和 1718.52± 57.98 μg/g下降至 450.19±32.45μg/g,111.09±27.75 μg/g 和 264.91 ±61.02 μg/g;水提物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还原力、还原潜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4个抗氧化模型,以及Fenton试剂作为损伤剂的DNA损伤模型,结果表明:由于80%乙醇能提取到黄浆水中更多的总酚和总黄酮类物质,因而具备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和DNA损伤保护作用,同时蛹虫草SN-18的发酵作用将黄浆水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活性更高的苷元型大豆异黄酮,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生理活性。4.蛹虫草SN-18发酵黄浆水对H20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黄酮类物质提取更为充分的黄浆水乙醇提取物为材料,以H202损伤PC12细胞为模型,考察黄浆水发酵前后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经MTT法测定,发酵前后的黄浆水乙醇提取物(E-USW/E-FSW)在25-1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PC12细胞无毒性;建立600μMH202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E-FSW更能显着地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且随浓度增大,保护作用增强,在1000 μg/mL时,存活率高达90.14%;倒置相差显微镜结果显示E-FSW能够使损伤细胞的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良好的贴壁性,而E-USW只能恢复小部分的细胞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E-FSW比E-USW更能使损伤细胞的比例减少,正常细胞的比例增多;E-FSW比E-USW更能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降低损伤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酶活,LDH的释放量由损伤组的233.97%分别降至172.13%和198.36%;损伤细胞中存在抗氧化酶(GSH、SOD和CAT),E-FSW将抗氧化酶的含量由34.75μmol/g蛋白、2.17 μmol/g蛋白和0.8 U/mg蛋白分别提高至75.27 μmol/g蛋白、8.53μmol/g蛋白和2.17 U/mg蛋白,且呈现剂量依赖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E-FSW比E-USW更能显着降低PC12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ROS水平从损伤后的296.47%分别降至128.45%和169.51%,细胞的凋亡率由损伤组的53.11%分别降至16.57%和32.89%;细胞周期分析表明,E-FSW比E-USW更有助于缓解H202损伤导致的S期缩短和G2期延滞的现象,确保细胞有丝分裂顺利进行。以上结果皆表明:富含苷元型大豆异黄酮的E-FSW保护PC12细胞免受H202损伤的能力更强,蛹虫草SN-18的发酵过程显着提高了黄浆水的功能活性。

谢志坚[4](2016)在《填闲作物紫云英对稻田氮素形态变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机理》文中提出氮素形态转化与循环过程是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主要种植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氮素是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以及形成一定产量的首要限制性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至上世纪90年代末,无论是氮肥施用总量还是施用强度均已位居世界前列,而有机物料投入用量则骤然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长期过量且不合理施用氮肥,不仅其当季利用率比较低,大量硝态氮累积于土壤中而产生下渗淋溶损失、NH3挥发和硝化反硝化脱氮(NOx)等途径损失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中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氮肥的增产效益逐年下降。种植和利用冬季填闲作物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其鲜草还田经土壤微生物腐解释放出来的氮素同样可被水稻作物吸收利用,还可能影响了土壤氮库中各形态氮素分布、转化及其归趋等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而影响氮素生物有效性以及稻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以往关于填闲作物的多研究集中于旱地土壤或者更关注于其在培肥改土、供应下茬作物养分等方面的作用,而关于填闲作物对淹水稻田系统土壤供氮能力和水稻生产力持续变化以及氮素形态转化的作用等方面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拟采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为模式填闲作物,通过大田长期定位试验、室内盆栽和15N示踪(交叉标记)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填闲作物对氮素形态转化、硝化反硝化等过程以及稻田供氮能力及其生产力持续演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将对外源物质投入相对较少的南方水稻种植体系中合理利用填闲作物,提高稻田土壤中氮素贮藏和循环能力和利用率,减少稻田氮素损失及其环境风险,维持稻田系统生产力与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配施紫云英对单季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季稻田氮素的NH3挥发损失率超过20%,而N2O损失率则小于1%。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显着降低表面水中铵态氮含量和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以及各生育期土壤中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与硝酸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分别显着降低单季稻田NH3挥发量和N2O排放量14.6%和45.2%,进而分别降低N2O的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45.2%和46.8%。2.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显着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土壤中固定态铵、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氮含量以及铵态氮和非酸解氮(NAHN)含量,却降低硝态氮含量;增加氨基酸态氮(AAN)、氨基糖态氮(ASN)和酸解氨态氮(AHAN)含量,而降低酸解未知态氮(AHUN)含量,从而分别增加无机氮、酸解氮(AHN)和总氮含量5.13%-24.2%、3.44%-8.36%和9.17%-10.9%,新增加的AHN中以AAN和AHAN为主。3.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分别显着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数量和脲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14.5%-36.6%和15.3%-31.1%,但分别显着降低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数量和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丰度24.6%和66.4%;显着降低15NU对分蘖期土壤中ASN、AHUN、AHAN和NAHN及其对成熟期土壤中AAN和ASN的贡献率,却显着增加其对成熟期土壤中AHUN、NAHN和固定态铵的贡献率。通径分析结果则表明,AHAN是土壤中15NU的暂时累积库,而NAHN则是稳定的储存库。4.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促进水稻各生育期对15NU的吸收累积及其在实籽粒中的分配量,降低其对土壤氮(SoilN)的吸收累积以及15NU在秕谷中的分配量,从而显着提高15NU利用率46.1%-83.0%,降低水稻对土壤氮素的依存率14.0%,改善产量各构成要素(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籽粒产量3.02%。5.水稻收获后,种植填闲作物紫云英分别显着增加盛花期土壤总氮、固定态铵、土壤微生物量氮和铵态氮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增加盛花期土壤中AAN、ASN和AHAN含量,降低AHUN含量,最终分别平均增加酸解氮和非酸解氮含量13.0%和15.9%,另外,种植填闲作物紫云英还显着增加残留15NU对盛花期土壤中铵态氮、AAN、ASN和AHAN的贡献率6.31%-22.3%,而分别降低其对土壤总氮、硝态氮、固定态铵和AHUN、AHN、NAHN的贡献率8.28%-85.7%和6.37%-33.2%。6.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紫云英和尿素不同配比(紫云英氮分别替代20%-80%尿素氮)对双季稻田系统土壤供氮能力及其生产力可持续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或者尿素单施均不利于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发展。N80M20或N60M40处理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以及早稻、晚稻籽粒和秸秆及其周年产量均随时间的推移呈增加趋势,而N100、N40M60或N20M80处理早稻、晚稻籽粒和秸秆及其周年产量变化趋势则相反。与N100相比,N80M20或N60M40处理显着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总氮、铵态氮含量和无机氮总量,促进水稻地上部对氮素的吸收累积,提高水稻籽粒和秸秆周年产量及其可持续指数以及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而N40M60或N20M80处理则均表现为显着降低趋势。另外,紫云英替代尿素均显着降低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

柳勇[5](2013)在《有机碳源促进土壤中五氯酚还原降解的生物化学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土中五氯酚(PCP)的转化与归宿被广泛研究。PCP在缺氧/厌氧条件下的降解比好氧条件下更快。水稻土的淹水条件创造了好氧-厌氧的兼性环境,致使土-水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更为复杂,从而有关土-水界面PCP降解过程的研究也变得更加引入关注。本文揭示了水稻土中PCP还原降解与Fe(Ⅱ)累积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阐明了不同种类低分子量水溶性有机化合物(LMW-DOC)和绿肥水溶性有机物(紫云英DOM)两类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有机配体或电子穿梭体对PCP还原降解的促进作用及其生物化学机制,评估了绿肥(紫云英和苕子)作为修复调理剂对土壤PCP的转化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种类的LMW-DOC(包括14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和8种中性单糖)对土冰界面PCP降解和Fe(Ⅱ)累积动力学的影响。Logistic非线性拟合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动力学参数因不同LMW-DOC种类而异,主要表现为因LMW-DOC分子的碳原子数、解离常数和还原度不同,而导致了乙酸钠提取态Fe(Ⅱ)[Fe(Ⅱ)NaOAc]和盐酸提取态Fe(Ⅱ)[Fe(Ⅱ)Hcl]的最大累积量、累积速率常数和最大累积速率明显不同;LMW-DOC分子的还原度不同,也导致了PCP的最大累积量明显不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Fe(Ⅱ)NaOAc和Fe(Ⅱ)Hc1的最大累积量与PCP的最大降解率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根据这一现象,采用生物化学、化学和电化学分析手段并结合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冗余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微生物参数和环境变量的动态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Fe(Ⅱ)Hc1是对PCP降解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变量;pH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的关键因子,且因不同LMW-DOC种类而异,总体上pH值的升高有利于Fe(II)NaOAc含量的增加,后者明显促进了PCP的降解,pH值降低和Eh升高时PCP的降解速率也有所下降;Fe(II)/Fe(Ⅲ)电对是对阳极氧化峰电位(Ep)起决定作用的氧化还原电对,在不同LMW-DOC作用下,pH和/或可溶性有机碳(WSOC)变化引起Ep值随时间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导致Fe(II)Hc1累积和PCP降解的程度有所不同;Fe(II)Hc1和Ep分别比Fe(II)NaOAc和Eh更能反映PCP还原降解的生物化学机制。(2)研究了淹水/好气腐解过程中紫云英DOM的产生、消耗与性质动态变化,评价了不同紫云英DOM的氧化还原容量和氧化还原态的差异性。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氧化还原条件下,紫云英DOM氧化还原容量和氧化还原态的改变与其替代参数(生物化学物质、原子比、傅里叶红外光谱吸收比、重均/数均分子量、紫外光谱吸收比、还原度、特征性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等)的变化有关,因此可以用多种仪器分析手段(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元素分析等)间接量化紫云英DOM的氧化还原性质。(3)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紫云英DOM(包括新鲜的、淹水腐解7d和14d的及好气腐解7d和14d的紫云英DOM)对土冰界面PCP降解和Fe(Ⅱ)/Fe(Ⅲ)消长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紫云英DOM处理均可促进淹水土壤中PCP的降解和Fe(Ⅱ)NaOAc或Fe(Ⅱ)NaOAc+HC1(连续提取)的累积,且PCP降解因不同种类紫云英DOM而表现出明显的时段性,而连续提取方法反映了Fe(Ⅲ)与F(Ⅲ)之间的相互转化程度因Fe(Ⅱ)NaOAc占Fe(Ⅱ)NaOAc+HC1的比例大小而异;同时,紫云英DOM性质的多个替代参数与Fe(Ⅱ)NaOAc的最大累积量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单个替代参数并不能说明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紫云英DOM的氧化还原反应性。根据这一现象,采用生物化学和化学分析手段并结合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冗余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微生物参数和环境变量的动态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Fe(Ⅱ)NaOAc+HC1是对PCP降解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变量;随着WSOC的消耗和pH值的升高,Fe(Ⅱ)NaOAc和Fe(Ⅱ)NaOAc+HC1浓度均有所增加,因而促进了PCP的降解;Fe(Ⅱ)NaOAc+HC1比Fe(Ⅱ)NaOAc更能反映PCP还原降解的生物化学机制。(4)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包括1%和3%)的紫云英和苕子对土冰界面PCP降解和Fe(Ⅱ)累积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力学参数因不同绿肥添加量和种类而异,主要表现为DOM的初始紫外-可见参数不同,将导致Fe(Ⅱ)NaOAc的最大累积速率明显不同。根据这一现象,采用化学和电化学分析手段并结合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环境变量的动态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Fe(Ⅱ)NaOAc是对PCP降解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变量;pH值和WSOC含量的变化与绿肥种类关系不大,但因不同添加量而异,紫云英和苕子添加量较低时,pH值的升高和WSOC的消耗有利于Fe(Ⅱ)NaOAc含量的增加,后者明显促进了PCP的降解,pH值降低时PCP的降解速率也有所下降,这在紫云英和苕子添加量较高时表现的尤为明显;Fe(Ⅱ)/Fe(Ⅲ)电对是对Ep起决定作用的氧化还原电对,在不同量紫云英和苕子作用下,Ep值随时间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导致Fe(Ⅱ)NaOAc累积和PCP降解的程度有所不同;Fe(Ⅱ)NaOAc较能反映PCP还原降解的生物化学机制。

焦晶晶[6](2008)在《竹叶特征性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单体制备、抗氧活性及其血管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竹叶中特征性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四个竹叶碳苷黄酮的大鼠体内代谢行为进行了探索,得到了其吸收形式、吸收部位、代谢方式以及时相变化的信息,为竹叶抗氧化物(AOB)的人体安全性评价提供参数和依据。采用HPLC制备等技术,从AOB中分离制备两类特征性的黄酮单体,即四个碳苷黄酮(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和一个多甲氧基黄酮(苜蓿素)。然后,以异荭草苷和苜蓿素为代表,选取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为对照,采用Rancimat法、DPPH法、FRAP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等六种抗氧化性能评价方法,探讨黄酮糖苷元与糖苷、碳苷与氧苷、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结构特征与其抗氧化和抗自由基活性之间的量效和构效关系。最后,采用兔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从高钾和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两条途径研究竹叶黄酮对PDC和ROC的抑制作用,对KCl浓度-效应曲线及PE引起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所引发血管收缩作用的影响,对高钾和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基蓝预处理后的作用,对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预处理后的作用,以及对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预处理后的作用;并用硝苯地平作为阳性对照药,研究竹叶黄酮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在细胞外有无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对血管舒张因子NO释放量的影响,观察其对离体兔胸主动脉环的舒张血管效应,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采用大鼠灌胃AOB的体内代谢模型,通过对主要脏器及消化道排泄物中目标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探讨碳苷黄酮的吸收形式、吸收部位、排泄方式以及随时相的变化,初步探明四种竹叶碳苷黄酮不经血尿途径吸收和代谢,而是经胃肠道途径进行代谢,与文献报道的氧苷黄酮的常规代谢方式存在明显差异。(2)以5升AOB浓缩液(固形物含量≥20%)为原料,通过柱层析(AB-8大孔吸附树脂)法得到6.5 g富含碳苷黄酮的馏分和174 g富含苜蓿素的馏分,然后采用制备型HPLC法分别从上述馏分中分离四种碳苷黄酮和苜蓿素,并用溶析结晶法和膜透析法纯化,分别得到荭草苷49 mg、异荭草苷142 mg、牡荆苷15 mg、异牡荆苷62 mg和苜蓿素3.09 g,纯度均大于90%。(3) Rancimat法测得在添加量为0.02-0.05%时,五种黄酮试样抗山茶油氧化的性能依次为:木犀草素>苜蓿素>木犀草苷>芹菜素>异荭草苷;DPPH法测得其清除DPPH的IC50为0.089-105.328mmol/L,活性强弱顺序为:木犀草素≈异荭草苷>木犀草苷>>苜蓿素>>芹菜素;FRAP法测得当添加量为0.02-0.1mmol/L时,五种试样的铁还原能力为:异荭草苷>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苜蓿素>芹菜素;化学发光法研究表明,其清除0.2-的能力为苜蓿素>木犀草苷>异荭草苷>木犀草素>>芹菜素,IC50值范围为0.05-10.59mmol/L;清.OH能力为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苜蓿素>异荭草苷>>芹菜素,IC50值为0.24-691.03mmol/L;清H202能力为苜蓿素>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异荭草苷>>芹菜素,IC50值为0.37-130.58mmol/L。(4)采用兔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竹叶黄酮(总黄酮含量≥50%)对血管环的直接作用,发现竹叶黄酮对PE和高钾引起的预收缩血管环具有舒张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提示竹叶黄酮可能抑制了高钾和PE引起的外钙内流或者是抑制了细胞内两种不同钙池的钙释放,从而降低了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而产生血管舒张作用。且此作用表现为非内皮依赖,表明竹叶黄酮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而产生作用。对比人体脐带静脉内皮细胞株在胞外有无钙离子时NO的释放量,说明胞外钙离子只是增强了其产生NO的能力。加入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和鸟苷酸环化酶(sGC)抑制剂亚甲基蓝后,竹叶黄酮的扩血管作用明显减弱,揭示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是通过NO介导途径,因此推论NO-sGC-cGMP途径可能介导了竹叶黄酮的舒张血管作用。竹叶黄酮还显示出与硝苯地平(阳性对照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用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0pmol/L)预处理,当竹叶黄酮试样浓度大于3000μg/mL时、对PE预处理的离体血管环具有显着的舒张效果(p<0.05,p<0.01),显示高浓度的竹叶黄酮舒张血管作用与环氧酶(通过产生前列腺素)有一定的关系。

丁学智[7](2006)在《单宁酸对瘤胃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单宁酸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单宁酸对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通过对瘤胃体外发酵系统中单宁酸的生物降解以及对瘤胃内环境影响的研究,初步确立了单宁酸改善瘤胃发酵的适宜添加量及其效果;并探讨了在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单宁酸对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瘤胃体外发酵产物中甲烷和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和条件。以高纯氮气作为载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用AT SE-30毛细管柱(30m×0.32mm×0.53um)和ZB-FFAP(7GH-G009-11)毛细管柱(30m×0.25mm×0.25um),通过对载气压力及流速、柱温、汽化室和检测室温度等一系列条件的摸索,可在4.5 min之内快速准确的测定瘤胃发酵液中乙、丙和丁酸的含量;甲烷的保留时间为0.43 min。2.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单宁酸的生物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在此培养系统中,瘤胃培养液为30 ml(含单宁酸0.1%),试验分两个处理,在100 ml 39℃预热的培养管内,一组添加淀粉2 mg/ml瘤胃液作为能量来源,另一组不添加,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同时设一个空白对照组,另一个平行对照组加入高压处理过的瘤胃液。体外培养72 h后,对于添加单宁酸的处理组体外产气量和氨的浓度降低。除对照组和对照组+单宁酸在24 h外,随着氨氮浓度的降低,产气量却逐渐增加,在24 h发酵后更加明显。对添加单宁酸的瘤胃液厌氧培养的结果用运层析色谱法分析表明,五倍子酸和焦棓酸在24 h发酵后的瘤胃培养液中被检测到。五倍子酸和单宁酸在体外培养48 h和72 h的瘤胃液中没有检测到,焦棓酸和间苯二酚是可以检测到的唯一代谢产物。在添加单宁酸的高压蒸气处理过的瘤胃液中没有发现其任何代谢产物。3.采用Menke的Syringe体外培养系统研究单宁酸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四个处理,单宁酸的添加量分别为4、6、8和10 mg,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同时设一个空白对照组。体外培养24 h后,各处理组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4%,5.0%,10.1%和13.2%;试验组的甲烷产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处理组氨氮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7%、19.6%、16.7%和25.1%,而微生物蛋白的产量却显着升高(p<0.01)。在以黑麦草为底物的Syringe的系统中,单宁酸的适宜添加量为6~10 mg,即0.2~0.4 mg/ml瘤胃液。4.研究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单宁酸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对以粗料为主的底物,添加单宁酸可以提高体外产气量,而当底物中精料比例大于50%时,单宁酸会

二、Study on Water-Soluble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II.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Produced from Anaerobic Decomposition of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Water-Soluble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II.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Produced from Anaerobic Decomposition of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论文提纲范文)

(1)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变化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和绿肥
    1.2 试验设计及实施
    1.3 测试内容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Eh的影响
    2.2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2.3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Fe2+和Mn2+的影响
    2.4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2.4.1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2.4.2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CH4排放的影响
        2.4.3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2.4.4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GWP的影响
    2.5 紫云英碳氮含量及稻田土壤还原特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3 讨论
    3.1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3.2 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3.3 翻压紫云英碳氮含量及稻田还原性与温室气体的关联性
4 结论

(2)南方典型稻作系统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环境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变暖
        1.1.2 水稻生产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上的重要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
        1.2.2 绿肥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1.2.4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5 碳足迹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不同稻作系统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土壤样品的测定
        2.1.4 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2.2.2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2.2.3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2.2.4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2.2.5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不同稻作系统CH_4排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气体排放监测
        3.1.4 土壤样品的测定
        3.1.5 环境因子的测定
        3.1.6 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CH_4排放特征的影响
        3.2.2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CH_4累积排放量的影响
        3.2.3 土壤性状与CH_4排放间相关性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不同稻作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气体排放监测
        4.1.4 土壤样品的测定
        4.1.5 环境因子的测定
        4.1.6 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
        4.2.2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N_2O累积排放量的影响
        4.2.3 土壤性状与N_2O排放间相关性
    4.3 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不同稻作系统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水稻产量的测定
        5.1.4 气体排放监测
        5.1.5 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2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5.2.3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不同稻作系统水稻生产碳足迹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生命周期评价的目标和范围界定
        6.1.2 数据来源
        6.1.3 碳排放参数
        6.1.4 指标确定和计算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影响
        6.2.2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总碳排放的影响
        6.2.3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碳排放构成的影响
        6.2.4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水稻生产碳足迹的影响
        6.2.5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生态系统碳效益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7.1 全文讨论
        7.1.1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7.1.2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7.1.3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7.2 全文结论
    7.3 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黄浆水的蛹虫草发酵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黄浆水
        1.1 黄浆水简介
        1.2 黄浆水综合利用现状
    2 大豆异黄酮
        2.1 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和结构
        2.2 大豆异黄酮的代谢与吸收
        2.3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2.4 发酵大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
        2.5 大豆异黄酮的应用和生产现状
    3 蛹虫草
        3.1 蛹虫草概述
        3.2 蛹虫草的营养研究
        3.3 蛹虫草的药用价值
        3.4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
        3.5 蛹虫草发酵大豆制品
    4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蛹虫草SN-18发酵对黄浆水物理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时间的确定
        2.2 营养成分的变化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蛹虫草SN-18发酵黄浆水大豆异黄酮组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溶剂提取率
        2.2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变化
        2.3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2.4 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2.5 DNA损伤保护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蛹虫草SN-18发酵黄浆水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E-FSW、E-USW对PC12细胞的毒性检测
        2.2 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2.3 E-FSW、E-USW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4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5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2.6 LDH活力测定
        2.7 胞内GSH、SOD及CAT的检测
        2.8 ROS检测
        2.9 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2.10 细胞周期的测定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全文创新点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4)填闲作物紫云英对稻田氮素形态变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Abr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中国水稻种植和氮素资源的利用现状
        1.1.1 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
        1.1.2 无机(氮)肥的利用现状
        1.1.3 有机(氮)肥的利用现状
    1.2 稻田氮素的去向及其环境响应
        1.2.1 NH_3挥发损失
        1.2.2 硝化反硝化脱氮损失
        1.2.3 淋溶和径流损失
        1.2.4 氮素在土壤中的固持
        1.2.5 氮素的植物输出
    1.3 填闲作物及其生态功能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立项背景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大田长期定位试验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1.2 试验设计
    2.2 室内盆栽和~(15)N微区试验
        2.2.1 培育紫云英和水稻秧苗
        2.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测定
        2.3.3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4 N_2O样品原位收集与测定
        2.3.5 NH_3挥发气体样品原位收集与测定
        2.3.6 田面水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7 测定15N丰度
    2.4 计算公式
        2.4.1 N_2O排放相关的计算公式
        2.4.2 土壤NH_3挥发相关的计算公式
        2.4.3 氮素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2.4.4 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拷贝数与DNA浓度的换算公式
        2.4.5 其他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3.1 前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NH_3挥发速率
        3.2.2 NH_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系数
        3.2.3 表面水p H值动态特征及其对NH_3挥发速率的影响
        3.2.4 表面水中铵态氮含量动态特征及其对NH_3挥发速率的影响
        3.2.5 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及其与NH_3累积挥发量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4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4.1 前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N_2O排放通量
        4.2.2 N_2O累积排放总量和排放系数
        4.2.3 N_2O增温潜势(GWP)及其温室气体强度(GHGI)分析
        4.2.4 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数量
        4.2.5 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
    4.3 讨论
    4.4 结论
5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土壤无机氮形态转化的动态影响
    5.1 前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总氮和无机氮总含量动态特征
        5.2.2 土壤NO_(3)和NH~(4+)含量的动态特征
        5.2.3 外源氮素对土壤总氮、NO_(3-)和NH~(4+)的贡献率
        5.2.4 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结构及其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5.2.5 水稻各生育期土壤中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q PCR扩增
        5.2.6 土壤中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丰度动态特征
    5.3 讨论
    5.4 结论
6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土壤有机氮形态转化的动态影响
    6.1 前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酸解氮和非酸解氮占总氮比例的动态特征
        6.2.2 各形态有机氮含量的动态特征
        6.2.3 外源氮素对各形态有机氮的贡献率
        6.2.4 紫云英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数量的影响
        6.2.5 残留~(15)NU在土壤有机氮各组份中的转化及其相互关系
    6.3 讨论
    6.4 结论
7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氮素生物和非生物固定的动态影响
    7.1 前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固定态铵含量动态特征
        7.2.2 外源氮素的土壤矿物晶格固定率
        7.2.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动态特征
    7.3 讨论
    7.4 结论
8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8.1 前言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8.2.2 水稻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量
        8.2.3 水稻各生育期氮素来源
        8.2.4 不同来源氮素在成熟期水稻地上部中的分配
        8.2.5 水稻植株对外源氮的利用率
        8.2.6 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8.3 讨论
    8.4 结论
9 种植填闲作物紫云英对土壤残留氮吸收利用及其形态转化与归趋的影响
    9.1 前言
    9.2 结果与分析
        9.2.1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残留氮输出的影响
        9.2.2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无机氮库形态转化的影响
        9.2.3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有机氮库形态转化的影响
        9.2.4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氮素生物和非生物固定的影响
    9.3 讨论
    9.4 结论
10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土壤供氮能力及其生产力的影响
    10.1 前言
    10.2 结果分析
        10.2.1 紫云英替代尿素对稻田生产力的影响
        10.2.2 紫云英替代尿素对土壤化学性质的长期影响
        10.2.3 紫云英替代尿素对水稻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的长期影响
    10.3 讨论
    10.4 结论
11 全文结论与展望
    11.1 本研究主要结论
    11.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1.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一)课 题
    (二)论 文
        (ⅰ)发表期刊论文
        (ⅱ)国内外会议论文(摘要)
        (ⅲ)审稿论文
    (三)专 着
    (四)奖 励
致谢

(5)有机碳源促进土壤中五氯酚还原降解的生物化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厌氧条件下有机氯生物与非生物还原脱氯机制
        1.1.1 有机氯生物还原脱氯机制
        1.1.2 有机氯非生物还原脱氯机制
        1.1.3 有机氯生物-非生物耦合还原脱氯机制(异化铁还原为例)
    1.2 厌氧条件下有机氯降解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1.2.1 常见有机氯降解动力学模型
        1.2.2 有机氯降解过程与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关系
        1.2.3 有机氯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优缺点
        1.2.4 有机氯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优化
    1.3 厌氧条件下不同形态Fe(Ⅱ)提取方法
    1.4 厌氧条件下PCP生物与非生物还原脱氯及其影响因素
        1.4.1 PCP生物还原脱氯中间产物与途径
        1.4.2 PCP非生物还原脱氯的中间产物与途径
        1.4.3 厌氧条件下PCP生物与非生物还原脱氯的影响因素
        1.4.3.1 微生物类型
        1.4.3.2 电子供体
        1.4.3.3 电子受体
        1.4.3.4 电子穿梭体
        1.4.3.5 有机配体
        1.4.3.6 其他环境条件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LMW-DOC促进土壤中PCP还原降解及其与Fe(Ⅱ)累积的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实验设计
        2.1.3 生物化学分析
        2.1.4 化学分析
        2.1.5 电化学分析
        2.1.6 Logistic动力学模型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LMW-DOC浓度和PCP降解动力学模型的选取
        2.2.2 添加不同LMW-DOC条件下PCP的降解动力学
        2.2.3 添加不同LMW-DOC条件下Fe(Ⅱ)的累积动力学
        2.2.4 添加不同LMW-DOC条件下Fe(Ⅱ)累积动力学与PCP降解动力学的关系
        2.2.5 LMW-DOC性质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2.2.6 磷脂脂肪酸(PLFAs)变化及其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2.2.7 过氧化氢酶(CA)和脱氢酶(DH)活性变化及其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2.2.8 可溶性有机碳(WSOC)、pH和Eh变化及其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2.2.9 电活性物种伏安行为变化及其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2.2.10 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回归分析
        2.2.11 微生物参数与环境变量的冗余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淹水/好气腐解过程中绿肥DOM的产生、消耗与性质动态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紫云英DOM化学性质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化学分析
        3.2.2 紫外-可见(UV-Vis)光谱分析
        3.2.3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
        3.2.4 元素(C/H/N/O)分析
        3.2.5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3.2.6 替代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绿肥DOM促进土壤中PCP还原降解及其与Fe(Ⅱ)累积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4.1.4 Logistic动力学模型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添加不同紫云英DOM条件下PCP的降解动力学
        4.2.2 添加不同紫云英DOM条件下Fe(Ⅱ)和Fe(Ⅲ)的消长动力学
        4.2.3 紫云英DOM性质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4.2.4 磷脂脂肪酸(PLFAs)变化及其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4.2.5 可溶性有机碳(WSOC)和436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SCOA_(436))的变化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4.2.6 pH和Eh变化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4.2.7 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回归分析
        4.2.8 微生物参数与环境变量的冗余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绿肥促进土壤中PCP还原降解及其与Fe(Ⅱ)累积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实验设计
        5.1.3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5.1.4 Logistic动力学模型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添加不同量紫云英和苕子条件下PCP的降解动力学
        5.2.2 添加不同量紫云英和苕子条件下Fe(Ⅱ)的累积动力学
        5.2.3 DOM的初始紫外-可见(UV-Vis)参数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5.2.4 可溶性有机碳(WSOC)、pH、Eh和电活性物种伏安行为变化及其与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关系
        5.2.5 Fe(Ⅱ)累积和PCP降解的回归分析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综合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6.1 综合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6)竹叶特征性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单体制备、抗氧活性及其血管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竹叶
    1.2 黄酮类化合物(类黄酮)
        1.2.1 类黄酮的吸收和代谢
        1.2.2 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单体制备
        1.2.3 类黄酮舒张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1.2.4 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1.3 竹叶黄酮
        1.3.1 竹叶黄酮的结构特征
        1.3.2 竹叶黄酮的提取与分离
        1.3.3 竹叶黄酮的生物学功效
    1.4 本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意义
第二章 竹叶黄酮的体内代谢途径初探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HPLC分析测试条件的优化
        2.2.2 血样预处理条件的确定
        2.2.3 竹叶碳苷黄酮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2.2.4 碳苷黄酮的胃肠道代谢途径
        2.2.5 碳苷黄酮的排泄实验
        2.2.6 碳苷黄酮的吸收途径初探
    2.3 讨论
第三章 竹叶特征性黄酮成分的分离制备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剂药品
        3.1.3 仪器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AB-8大孔吸附树脂的部位分离
        3.2.2 四种碳苷黄酮的HPLC分离制备
        3.2.3 碳苷黄酮的纯化与二次制备
        3.2.4 苜蓿素的HPLC分离制备
        3.2.5 苜蓿素的纯化
        3.2.6 碳苷黄酮和苜蓿素的结构解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竹叶特征性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药品和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类黄酮的抗油脂氧化能力
        4.2.2 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4.2.3 类黄酮的铁还原能力
        4.2.4 类黄酮的清0.2-能力
        4.2.5 类黄酮的清·OH能力
        4.2.6 类黄酮清除H2O2的能力
    4.3 讨论
第五章 竹叶黄酮血管舒张作用的离体实验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动物
        5.1.2 试样及阳性对照
        5.1.3 药品和试剂
        5.1.4 仪器设备
        5.1.5 动物饲养条件
        5.1.6 实验方法
        5.1.7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离体兔胸主动脉环的最佳前负荷
        5.2.2 血管内皮除去与否的乙酰胆碱法鉴定结果
        5.2.3 累计给药对PE预收缩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
        5.2.4 累计给药对高钾预收缩引起的舒张作用
        5.2.5 竹叶黄酮对抗苯肾上腺素(PE)的作用
        5.2.6 竹叶黄酮对抗高钾的作用
        5.2.7 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基蓝)对竹叶黄酮诱导舒张兔胸主动脉环的影响
        5.2.8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竹叶黄酮诱导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
        5.2.9 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对竹叶黄酮诱导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
        5.2.10 竹叶黄酮与阳性药物硝苯地平的舒张作用比较
        5.2.11 竹叶黄酮对细胞外钙NO释放量的影响
        5.2.12 细胞外无钙条件下竹叶黄酮对NO释放量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创新点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和获奖荣誉
致谢

(7)单宁酸对瘤胃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瘤胃甲烷的生成及调控
        1.1 产甲烷菌的分类和特性
        1.2 产甲烷菌的营养和生化特性
        1.3 甲烷生成的生化机制
        1.4 瘤胃产甲烷菌
    2 瘤胃甲烷菌与其它微生物的关系
        2.1 甲烷菌与纤维发酵菌之间的关系
        2.2 甲烷菌与瘤胃纤毛虫的关系
        2.3 瘤胃细菌与甲烷菌
        2.4 甲烷菌与瘤胃厌氧真菌
    3 影响反刍动物甲烷释放的因素
        3.1 采食水平
        3.2 饲料类型和采食量
        3.3 饲料加工处理和保存
        3.4 瘤胃内微生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
        3.5 碳水化合物类型与甲烷产生量的关系
    4 抑制瘤胃甲烷释放的途径
        4.1 添加多卤素化合物
        4.2 去原虫
        4.3 添加电子受体
        4.4 阴离子载体化合物
        4.5 不同日粮组成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4.6 疫苗途径
        4.7 细菌素
        4.8 植物化合物
第二章 瘤胃体外发酵产物的测定
    第一节 瘤胃体外发酵气体中甲烷含量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色谱参数
        1.3 发酵产物的制备
        2 结果与分析
        2.1 柱温和载气压力的选择
        2.2 甲烷标准曲线及浓度与峰面积的回归方程
        2.3 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
        2.4 发酵气体中甲烷含量的测定
        3 小结
    第二节 体外发酵产物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体外发酵系统中单宁酸的生物降解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体外试验
        1.3 氨态氮(Ammonia-N)浓度的测定(Raab 等,1983)
        1.4 生物降解产物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四章 单宁酸对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体外培养法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讨论
        2.1 单宁酸对瘤胃体外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2.2 单宁酸对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2.3 单宁酸对原虫数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日粮条件下单宁酸对瘤胃甲烷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体外产气试验
        1.4 测定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宁和日粮组成对体外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2.2 单宁酸和日粮组成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3 小结
结论、创新点与后续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Study on Water-Soluble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II. Organic Reducing Substances Produced from Anaerobic Decomposition of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论文参考文献)

  • [1]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变化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常单娜,刘春增,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高嵩涓,曹卫东. 草业学报, 2018(12)
  • [2]南方典型稻作系统绿肥和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环境效应的影响[D]. 张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3]黄浆水的蛹虫草发酵及其功能活性研究[D]. 王丽夏.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填闲作物紫云英对稻田氮素形态变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机理[D]. 谢志坚.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5]有机碳源促进土壤中五氯酚还原降解的生物化学机制[D]. 柳勇. 浙江大学, 2013(01)
  • [6]竹叶特征性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单体制备、抗氧活性及其血管保护作用研究[D]. 焦晶晶. 浙江大学, 2008(04)
  • [7]单宁酸对瘤胃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D]. 丁学智.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水溶性有机还原物质的研究: II.黄芪(Astragalus sinicus L.)厌氧分解产生的有机还原物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