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高效换热器的设计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徐佳丽[2](2021)在《电化学法制备碳酸钙晶须及除垢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循环冷却水广泛应用于发电、石油化工和钢铁制造等诸多工业生产过程。循环冷却水含有高浓度的硬度离子,包括钙离子和镁离子。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可使热效率降低、管道堵塞、设备关停。因此,解决循环冷却水的结垢问题为水处理行业长期关注领域。目前,各种稳定水质及除垢防垢方法,往往忽视了其所带来的后续问题,如二次污染、化学药剂浪费等。近年来,电化学水软化技术由于其环境相容性和多功能性而引起了较大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无二次污染、高效、操作简单的电化学水软化技术,探索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电化学法制备碳酸钙晶须,同时实现高效去除硬度,并且优化操作条件。本文以氯化钙、碳酸氢钠为电解质,氯化镁为晶型控制剂,研究晶核形成期电压与时间、晶体生长期电压与时间、反应温度、电解质浓度、晶型控制剂浓度、流速等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并采用SEM、XRD和EDS分析表征技术,探究不锈钢网作为电化学阴极材料时使碳酸钙晶须沉积并附着在阴极表面的最佳条件。采用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监测碳酸钙晶须的形成生长过程。此外,本文还通过对模拟循环冷却水进行电解处理,阐述了电子水处理技术的除垢阻垢机理,探究各种影响因素对除垢的影响,评价各因素对水质的影响机理,优化除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酸钙晶须制备中,当不锈钢目数为1200,反应物氯化钙质量浓度为600mg/L,碳酸氢钠浓度为300mg/L,晶型控制剂氯化镁浓度为150mg/L,晶核形成期电压为18 V,晶核形成时间为5 min,晶体生长电压为2 V,晶体生长时间为55 min,反应温度为70℃,流速为6 mL/min时,制得的碳酸钙晶须形貌最好,其晶须长度为18.80μm,直径为0.76 μm,长径比为24.74。由电化学制备碳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时间-电流暂态曲线分析可知:氯化钙与碳酸氢钠能在1.3 s内快速反应,并在阴极表面沉积。具体表现为:电流强度在1.3 s内降至最低,且基本维持不变,即反应最终处于Ca2+和CO32-的扩散与消耗的平衡状态。最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模拟循环冷却水进行除垢试验,结果发现晶核形成期电压、晶体生长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与制备碳酸钙晶须的最佳条件一致;而影响钙离子去除的其他因素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氯化钙浓度300mg/L,碳酸氢钠浓度1800mg/L,晶核生长期时间20min,晶体生长电压1 V,流速3 mL/min。此外,碳酸钙晶须制备验证了热力学亚稳态文石相碳酸钙晶须生长的条件包括:①水温大于70℃。较高温度使碳酸钙晶须能够翻越最低能垒,提供一维晶须成长的晶核。②比较低的碳酸钙过饱和度。当氯化钙浓度为600mg/L,碳酸氢钠浓度小于300mg/L。较低的碳酸钙过饱和度使碳酸钙的两种晶体在竞争成核过程中,文石相晶核占优势,能够抑制二维方解石相晶体的形成。③晶型控制剂氯化镁(150mg/L)能够有效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有利于碳酸钙晶须的生长。
杨明佳,刘雄,钟佳伶[3](2021)在《一种新型热泵在挂面干燥中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传统的应用于挂面干燥的热泵干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优化系统,一种是改进后的热泵干燥系统,另一种是定频和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并以500 kg湿挂面为例进行负荷计算,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别对两种优化方案中系统的COP和SMER进行计算。可以得出两种方案中的系统:改进后的热泵干燥系统,两个定频和一个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夏季平均SMER分别为2.88,4.78。冬季为2.76,4.85。通过分析,两个定频和一个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的COP和SMER性能指标都优于改进后的热泵干燥系统。
杨强,卢浩,李裕东,代品一,潘志程,刘懿谦[4](2021)在《聚结分离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工业含油污水量大且面广,因其成分复杂,处理较困难。聚结分离技术因其独特的物理破乳优势,以及成本低廉、分离高效、环境友好备受重视,并应用于工业含油污水的处理中。梳理了聚结除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归纳聚结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聚结分离器在典型工业含油污水领域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杨秀龙[5](2020)在《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节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系统发展迅速,传统集中供热系统在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存在的诸多弊端,如供热输配能耗大、供热不平衡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当前供热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二次网供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和案例计算的研究方法,探究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的节能性。首先对比了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在设计理念的差异,详细介绍两者在设计步骤上的不同。其次分析变频调速、节流能量转换和零压差点位置对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的影响,总结出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节能性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工程案例改造,将节流过程的能量转化量化说明,得出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真实能耗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能耗的对比。计算两种供热输配系统的运行投入与运行能耗,分析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的运行费用节约率和节电率,从而得到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通过研究得出,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采用节流部件进行流量调节时存在能量由压能向热能转化的过程,消耗的无效电耗可以被供热输配系统重新利用,不能笼统称节流损失为无效能耗。在供热问题中,以降低水泵电耗总量的收益来代表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带来的收益是不全面的,这样过高的评价了该方法的优点。与考虑节流能量转换后的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运行投入及能耗相比,采用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运行能耗。运行一个供热期,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的运行费用节约率为0.79%,毛节电率为27.54%,净节电率为23.23%;按照工程案例数据,供热面积为19.38万平方米时,单位面积供热运行费用可降低0.15元,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25t,减少烟尘量排放10.87万m3。
林佳妮[6](2020)在《低碳发展背景下能源服务类民营企业S公司战略转型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吴韬[7](2020)在《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文中提出中国北部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而水资源匮乏,建立在该地区的燃煤发电机组大多在其冷端系统中采用空冷技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空冷技术主要分为直接空冷技术和间接空冷技术两种。相比于直接空冷技术,间接空冷技术能够使机组的冷端系统维持较低的运行背压及运行费用,因而逐渐成为北部缺水地区燃煤电站冷端系统的首选。采用间接空冷技术的发电机组称为间接空冷机组,其性能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环境风的条件下,机组冷端系统的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四周和塔内的空气流场均匀性被破坏,冷却塔的散热能力下降,导致汽轮机背压升高,机组运行煤耗增加。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亦会对机组运行性能造成显着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能源结构加速调整,风能和太阳能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占比连年增加。为了消纳新能源发电,传统的燃煤发电机组需进一步参与调峰运行,对于分布在北部缺水地区的众多间接空冷机组来说,变负荷运行成为新常态。考虑到冷端系统在燃煤发电机组中的重要性,本文以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间接空冷机组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以及变负荷运行常态化的现实背景,研究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冷端系统进行运行优化。本文以北部地区某660MW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为例,对该机组冷端系统的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机组的热力循环系统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并进一步通过迭代算法将数值计算模型和理论计算模型耦合,组成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另一方面,应用集总参数的思想,在凝汽器和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针对间接空冷机组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本文利用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数学模型得到了不同环境风速和环境温度下冷端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周围和塔内空气流场和温度场以及背压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并通过计算机组标准煤耗率分析机组的运行经济性。此外,对计算数据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虽然环境风能显着影响空气流场和温度场,但是其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程度小于环境温度。为了削弱环境风对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冷端系统优化运行措施:即根据环境风条件下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底部的空冷散热器各扇区冷却空气流量不同的特点,重新分配各扇区的循环冷却水流量以降低汽轮机背压和机组标准煤耗率。通过以进化策略算法为基础的优化计算方法,得到了使机组标准煤耗率最小的最佳循环冷却水分配方式。计算结果表明,重新分配各扇区的循环冷却水流量可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多可使机组标准煤耗率降低2.50g/kW·h。针对间接空冷机组变负荷运行常态化的现实背景,本文利用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进一步地,以减少机组标准煤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调整循环冷却水流量的优化运行方式,通过试凑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机组负荷对应的最佳循环冷却水流量。针对间接空冷机组变负荷运行常态化的现实背景,本文利用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研究了环境条件和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冷端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一步地,针对机组降负荷过程提出了四种循环冷却水流量调整方案,以响应时间和响应过程中机组标准煤耗为评价指标讨论了循环冷却水流量调整方案的优劣。
韩爱明[8](2020)在《从近期化工事故想到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着重从本质安全、自动化管理、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特种作业、安全投入等方面阐述提高及加强的必要性,引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念、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及办法,结合行业事故案例提出安全管理方法,查漏补缺,消除事故隐患尽量减少损失。
申国强[9](2020)在《供暖系统(二) 为什么一组暖气比三组暖气还费气?》文中研究指明壁挂炉到底费不费气这是每个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来说清楚。贵州一个用户只用了一组暖气片却发现每个月燃气费高达1500元,后来开了三组暖气费用反而更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这一讲谈谈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壁挂炉的系统方案才能让系统更节能。有些朋友可能有疑问:为什么自己做的客户面积差不多,用的炉子末端等
韩少睿,倪刚,陈伟[10](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的方法探析》文中提出因中职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并且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故而思想政治教育更需在教学过程中受到重视,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更应该是所有中职教师的责任;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有着深远的背景和意义,可以从融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励志成才教育、个人素养教育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
二、谈谈高效换热器的设计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高效换热器的设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电化学法制备碳酸钙晶须及除垢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晶须概述 |
1.4 碳酸钙晶须分类及物化性质 |
1.5 碳酸钙晶须的应用 |
1.5.1 碳酸钙晶须在纸包装中的应用 |
1.5.2 碳酸钙晶须在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3 碳酸钙晶须在摩擦材料中的应用 |
1.5.4 碳酸钙晶须在水泥、混凝土和灰浆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6 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课题的目的 |
1.6.2 研究课题的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2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2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2.2.1 微观形貌观察和样品元素的分析 |
2.2.2 晶须生长的电化学分析 |
2.2.3 钙离子浓度测定 |
2.3 实验装置图 |
2.4 工艺路线 |
第三章 碳酸钙晶须的电化学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锈钢目数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2 晶核形成期时间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3 晶体生长时间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4 晶体生长电压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6 氯化钙浓度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7 碳酸氢钠浓度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8 氯化镁浓度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3.9 不同流速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
3.4 碳酸钙晶须的XRD分析 |
3.5 碳酸钙晶须的EDS分析 |
3.6 碳酸钙晶须的红外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酸钙晶须形成机理探讨 |
4.1 引言 |
4.2 碳酸钙晶须结晶形成过程的电化学分析 |
4.2.1 不锈钢目数对碳酸钙晶须生长的影响 |
4.2.2 反应电压对碳酸钙晶须生长的影响 |
4.2.3 反应温度对碳酸钙晶须生长的影响 |
4.2.4 氯化钙浓度对碳酸钙晶须生长的影响 |
4.2.5 碳酸氢钠浓度对碳酸钙晶须生长的影响 |
4.2.6 氯化镁浓度对碳酸钙晶须生长的影响 |
4.3 晶须生长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环冷却水中碳酸钙晶须制备及阻垢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碳酸钙晶须制备与阻垢研究分析 |
5.2.1 晶核形成时间对硬度去除率的影响 |
5.2.2 晶核形成电压对去除率的影响 |
5.2.3 晶体生长电压对去除率的影响 |
5.2.4 反应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5.2.5 晶体生长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5.2.6 氯化钙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5.2.7 碳酸氢钠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5.2.8 氯化镁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5.2.9 不同流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3)一种新型热泵在挂面干燥中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烘房负荷的确定 |
2 改进后的热泵干燥系统形式与性能分析 |
2.1 系统流程 |
2.1.1 烘房预热阶段 |
2.1.2 烘房预冷阶段 |
2.1.3 正式干燥阶段 |
2.2 优化后的热泵干燥系统性能分析 |
2.2.1 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
2.2.2 系统性能模拟结果分析 |
3 定频和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最优组合方案确定 |
3.1 一个定频和一个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 |
3.1.1 一个定频和一个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的原理 |
3.1.2 系统运行方案 |
3.2 两个定频和一个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 |
3.2.1 两个定频和一个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的原理 |
3.2.2 系统运行方案 |
3.3 定频和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性能分析 |
3.3.1 变频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
3.3.2 定频和变频联合运行的热泵干燥系统模拟结果分析 |
4 两种优化后的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比较分析 |
4.1 热泵干燥系统COP的比较 |
4.2 热泵干燥系统SMER的比较 |
5 结论 |
(5)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节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集中供热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集中供热国外发展现状 |
1.2.2 集中供热国内发展现状 |
1.3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我国集中供暖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理论基础 |
2.1 集中供热输配系统组成介绍 |
2.2 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设计 |
2.2.1 供热负荷计算 |
2.2.2 选择系统设计方案 |
2.2.3 供热系统设计 |
2.2.4 系统调节方式选择 |
2.3 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原理及特性 |
3.1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理论依据 |
3.1.1 特兰根定理的应用 |
3.1.2 水泵变频技术的应用 |
3.2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组成结构 |
3.3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设计步骤 |
3.3.1 零压差点选择 |
3.3.2 系统设计方案 |
3.3.3 水力计算 |
3.3.4 补水定压 |
3.4 本章小结 |
4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节能性影响因素 |
4.1 变频技术节能效果分析 |
4.1.1 调速方式选择 |
4.1.2 变频调速节能效益计算 |
4.2 以泵代阀的流量控制方式 |
4.3 水泵布置形式及零压差点位置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方案 |
5.2.1 水力计算 |
5.2.2 水压图绘制 |
5.2.3 水泵型号 |
5.3 改造方案 |
5.3.1 零压差点的确定 |
5.3.2 系统方案设计 |
5.3.3 水力计算 |
5.3.4 水泵参数计算 |
5.3.5 定压方式选择 |
5.4 系统运行条件确定 |
5.5 传统集中供热输配系统的运行投入 |
5.5.1 以流体力学为理论依据的运行投入计算 |
5.5.2 以热力学为理论依据的运行投入计算 |
5.5.3 两种理论依据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6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运行投入 |
5.6.1 热费用计算 |
5.6.2 电耗费用计算 |
5.7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 |
5.7.1 经济效益分析 |
5.7.2 环境效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的研究概述 |
1.2.2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运行特性及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3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及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理论模型 |
2.1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物理模型 |
2.2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数学模型 |
2.2.1 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 |
2.2.2 空冷塔三维数值模拟模型 |
2.2.3 耦合迭代算法及计算流程 |
2.3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数学模型 |
2.3.1 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 |
2.3.2 空冷塔动态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不同环境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特性 |
3.1 不同环境条件下冷却空气流场及温度场 |
3.2 不同环境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参数 |
3.3 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风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
4.1 冷却水流量计算方法 |
4.1.1 进化策略算法 |
4.1.2 整体迭代计算流程及验证 |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 |
5.1 变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特性 |
5.2 变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变工况条件下冷端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及优化 |
6.1 环境风速变化时冷端系统动态特性 |
6.2 机组负荷变化时冷端系统动态特性 |
6.3 循环冷却水流量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从近期化工事故想到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完善工艺控制,提高本质安全 |
2 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加大产业升级 |
3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
4 熟悉危险因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5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严格审批和作业现场监督 |
6 确保安全设施有效,保证安全费用投入 |
7 切实履行职责,重点解决问题 |
8 隐患排查措施得力,消除隐患要及时 |
8.1 安全检查要全面,安全检查要突出重点 |
8.2 隐患消除要及时,每次隐患整改要彻底、要总结完善 |
(10)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的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二、融入励志成才教育 |
三、融入个人素养教育 |
四、谈谈高效换热器的设计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电化学法制备碳酸钙晶须及除垢的试验研究[D]. 徐佳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一种新型热泵在挂面干燥中的优化研究[J]. 杨明佳,刘雄,钟佳伶.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1(03)
- [4]聚结分离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杨强,卢浩,李裕东,代品一,潘志程,刘懿谦. 环境工程学报, 2021(03)
- [5]分布式变频泵供热输配系统节能性研究[D]. 杨秀龙.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6]低碳发展背景下能源服务类民营企业S公司战略转型策略研究[D]. 林佳妮. 天津大学, 2020
- [7]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D]. 吴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从近期化工事故想到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J]. 韩爱明.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3)
- [9]供暖系统(二) 为什么一组暖气比三组暖气还费气?[J]. 申国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0(03)
- [10]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化学教学的方法探析[J]. 韩少睿,倪刚,陈伟. 现代职业教育,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