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图像仪评估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血管化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孙秀梅[1](2006)在《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及弱激光照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正畸加力后不同时间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αVβ3在实验性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结合已有的系列研究进一步揭示弱激光促进正畸牙周组织改建的机理。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7组。除对照组外,均以兔上颌切牙为支抗牙,80 g力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用He-Ne激光照射兔右侧颊部皮肤,除1天、3天组分别照射1次、3次外,其余各组连续照射5次,每天1次。分别于0、1、3、5、7、14、21天经多聚甲醛灌注后处死动物。制作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原位杂交染色。用图像分析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未加力组及加力各组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均有表达。未加力组与加力组各时相骨细胞均为阴性表达,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前体及成熟的成骨细胞不同程度阳性表达。未加力组成纤维细胞弱阳性表达,少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成熟血管内皮细胞未见表达。加力组加力1天整合素αVβ3表达开始升高,至第5天达高峰。与未照射侧相比,照射侧压力区第1天时整合素αVβ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侧,而在第3天到第5天时明显高于未照射侧;照射侧张力区从第1天到第5天时整合素αVβ3表达较未照射侧明显升高。另外成牙骨质细胞、破牙骨质细胞及马拉萨斯上皮剩余细胞也表达整合素αVβ3。结论:整合素αVβ3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的血管化与骨改建的过程,弱激光照射能有效地促进正畸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从而促进正畸牙周组织的血管化及骨改建过程。整合素αVβ3参与牙骨质的改建,参与马拉萨斯上皮功能。
丁寅[2](1992)在《正畸矫治后保持与复发以及消炎痛、丹参等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正畸治疗后的复发是临床普遍存在的问题,保持与复发的关系极为密切,研究正畸牙齿移动后的保持与复发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消炎痛是一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具有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合成的作用。可以阻止正畸牙齿移动,丹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但尚缺少深入全面地研究。牙(牙合)模型测量,可以客观反映矫治中及矫治后牙弓大小形态,以及咬合关系的变化,是判断矫治后保持效果与复发程度的最主要的方法,但国内这方面研究甚少。 围绕上述问题,结合临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与临床研究。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大鼠及狗为实验时象、观察了牙齿受力移动后保持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恢复与改建;保持对于减少复发的影响;牙龈环切在减少牙齿复发中的作用;以及复发的时间规律性与牙周组织变化等。结论如下: 1.正畸牙齿移动后,如不保持则很快复发,本实验大鼠磨牙加力移动二周后,去除矫治器,移动牙一周内回复近90%,一个月内可回复原位。牙齿复发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变类似于受力移动,但反应较轻,恢复较快。 2.牙齿近远中移动后,牙周组织反应在一个月后已基本停止,但牙周膜主纤维的重新排列需3—6个月,嵴上纤维的恢复与新生牙槽骨的成熟需要更长时间,可能超过一年。 3.保持可以明显减少复发,保持时间延长,则复发减轻,经3—6个月保持,牙周膜纤维已大部分恢复,其复发趋势明显减小。
李东,陈华,徐如生[3](1991)在《用图像仪评估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血管化反应》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选用21只中国本兔,随机分成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对照组。3周后经动脉做墨汁灌注,做常规HE切片。用图像分析仪对每张切片的压力侧,张力侧的血管数量、面积、直径与周长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大小的正畸力引起牙周组织不同程度的血管化反应,实睑组Ⅰ、实验组Ⅱ和对照组之间的血管数量、形态参数均存在着显着差异。
李东[4](1991)在《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度以及对正畸牙移动机理探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提高正畸牙齿移动速率的实验研究,第二部分是从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以及酶活性与分布的改变,对正畸牙齿移动的机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了PGE1、PGE2、VD、地塞米松对牙周组织的影响,还对正畸治疗前后兔牙周组织、血液中的PGE1、PGE2含量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为更深入的探讨PG与正畸牙齿移动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在正畸力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剂量的PGE2引起的组织改变不同,随着PGE2剂量的增加,牙周组织的成骨、破骨过程活跃,牙移动速度加快;同时组织损伤也逐渐加剧,出现潜掘性骨吸收与透明样交性。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牙齿移动速度与PGE2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并从理论上计算出牙齿移动距离与剂量间的回归方程。 2.用PGE1、PGE2对正畸牙齿移动速度进行比较,并观察了地塞米松对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剂量的PGE1、PGE2对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地塞米松能有效地减缓牙齿移动速度。 3.在正畸力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局部使用VD剂量的增加,牙齿移动速度加快,组织损伤过程逐渐明显。未见PGE1、PGE2、VD,地塞米松对牙周组织产生的不良影响,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组织学的实验依据。
二、用图像仪评估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血管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图像仪评估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血管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及弱激光照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发表文章 |
(2)正畸矫治后保持与复发以及消炎痛、丹参等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关于正畸牙齿移动后保持与复发的研究 |
摘要 |
前言 |
实验一 大鼠磨牙颊移后复发的初步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器材 |
三、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大鼠磨牙间距变化—模型测量 |
二、大鼠磨牙颊移后复发的规律 |
三、组织学变化 |
讨论 |
一、关于矫治力的选择及其大小与复发的关系 |
二、关于复发程度的时间规律 |
三、正畸牙回复移动中牙齿及牙周组织变化 |
小结 |
实验二 犬牙齿近远中移动后,在保持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恢复与改建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器材 |
三、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牙齿松动度改变 |
二、X线牙片观察 |
三、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 |
讨论 |
一、保持过程中牙周膜纤维的重新排列 |
二、保持过程中过渡性骨(新生牙槽骨)向成熟牙槽骨的转化 |
三、牙根的吸收与修复 |
小结 |
实验三 保持对于减少复发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牙齿移动量及复发量测量 |
二、组织学观察 |
讨论 |
一、保持时间与复发程度的关系 |
二、从复发角度评价保持对正畸牙牙周组织恢复与适应的作用 |
小结 |
实验四 牙龈环切(CSF)对减少牙齿近远中移动后复发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牙齿松动度、复发量与复发比 |
二、组织学观察 |
讨论 |
一、CSF在减少复发中的作用 |
二、CSF术后牙槽嵴上纤维的重新形成、牙齿松动度的恢复与牙龈健康 |
三、CSF手术时机、适应证选择、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 |
小结 |
第一部分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关于消炎痛、丹参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研究 |
摘要 |
前言 |
实验一 消炎痛、丹参对兔下切牙远中移动及下领中缝扩大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 |
三、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兔牙齿移动距离测量结果 |
二、X线观察结果 |
三、光镜观察 |
讨论 |
一、探讨消炎痛影响正畸牙齿移动的机理 |
二、丹参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及其与牙周组织变化的联系 |
小结 |
实验二 消炎痛、丹参对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组织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观察结果 |
一、扫描电镜观察 |
二、透射电镜观察 |
讨论 |
一、正畸力对牙周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二、消炎痛、丹参对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小结 |
实验三 消炎痛、丹参影响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胶原纤维形态与结构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观察结果 |
讨论 |
一、关于牙周膜与中缝区胶原纤维的结构与功能 |
二、矫治力对牙周膜及中缝区胶原纤维结构与含量的影响 |
三、消炎痛、丹参对牙周膜生物化学成分与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小结 |
实验四 消炎痛、丹参、PGE_2影响正畸牙移动中血管化反应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光镜观察牙周组织的血管化反应 |
二、血管化反应的图像测定与分析 |
讨论 |
一、正畸过程中牙周组织的血管化反应与组织改建 |
二、探讨PGE_2、消炎痛、丹参影响血管化反应的机理 |
三、图像分析原理与应用 |
小结 |
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正畸治疗后牙弓与咬合关系稳定性的研究——100例正畸患者牙(牙合)模型测量 |
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测量指标与方法 |
三、分组依据 |
测量结果 |
讨论 |
一、牙弓形态、大小及前牙咬合关系的变化与稳定性 |
二、探讨影响矫治后牙弓与咬合关系稳定性的因素 |
小结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牙槽嵴上纤维对正畸治疗后复发的影响 |
综述二 正畸治疗后牙弓大小形态及咬合关系的变化与稳定性 |
附注 |
致谢 |
附图 |
(4)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度以及对正畸牙移动机理探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实验一 前列腺素E_2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前列腺素E_1、E_2以及地塞米松对正畸牙齿移动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正畸加力前后兔牙周组织及血液中PGE_1、PGE_2的水平 |
摘要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维生素D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材料和方法 |
观察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用图像仪评估正畸加力前后牙周组织中的血管化反应 |
摘要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用血管铸型技术观察正畸加力前后牙周组织中血管形态的变化 |
摘要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用组织化学法研究正畸加力前后牙周组织中酶活性与分布的改变 |
摘要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前列腺素与正畸牙齿移动 |
综述二 正畸与牙周组织中酶活性与分布的变化 |
研究生简历 |
致谢 |
附图 |
四、用图像仪评估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血管化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及弱激光照射的影响[D]. 孙秀梅. 吉林大学, 2006(10)
- [2]正畸矫治后保持与复发以及消炎痛、丹参等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研究[D]. 丁寅. 第四军医大学, 1992(02)
- [3]用图像仪评估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血管化反应[J]. 李东,陈华,徐如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1(04)
- [4]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度以及对正畸牙移动机理探讨的实验研究[D]. 李东. 第四军医大学, 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