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参考书与备课(论文文献综述)
李惟肖[1](2020)在《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文中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沟通教材的编者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在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本论文以最新出版的大陆部编版和台湾地区康轩版第一学段(小学1-2年级)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两版的编写理念、框架结构、整体内容以及教学参考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各自呈现出的特点,取其精华,并结合对部编版使用情况的调查,提出对部编版的编写和使用建议。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明研究缘起及研究的意义、对象、现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概述。此部分主要对两版用书的概念进行界定,明晰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定位以及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版用书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介绍,梳理出两版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渊源。第三部分:两版编写理念的比较。编写人员是编制教师教学用书的主体,编者的教学理念会直接渗透到教学用书的内容中,因此,该部分首先从编写队伍入手,然后着重对两版的编写理念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部分:两版体例结构的比较。此部分分别对两版的版面设计、全书结构、单元结构以及单课结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两版在其结构以及设计上的不同特点,从而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版本各自的构成与功能,为接下来内容的梳理比较打下了基础。第五部分:两版编写内容的比较。此部分对两版的整体内容以及教学参考内容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甄选其共有篇目《曹冲称象》进行对比,总结出两版在内容上各自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其中两版整体内容的分析是以对课程标准的呈现方式来展开比较,而教学参考内容的编写特点则着重于比较和评析四部分教学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第六部分:编写启示与使用建议。基于对两版的比较研究,取康轩版编制方式及内容特色之精华,并根据对部编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的实际调查,对部编版编写及使用提出建议。其中两版比较后的编写启示:在编制方式上尝试“二合一”、图文并茂及“纸质+数字化”的编排特色,在编写内容上希望进一步增强与课标的关联度、拓宽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学理化内容及完善多元评价工具等。对部编版进行调查后的编写启示:一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各板块内容;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对部编版的使用建议:一是客观认识,避免过分依赖;二是仔细研究编制特点,真正落实教学内容;三是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
陆平[2](2009)在《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文中指出教育部2004年调查显示,90.0%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参,但对教参持“满意”态度的只有45.0%,教参的高使用率与低满意率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本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以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语文教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问题进行考察,旨在廓清对语文教参功能的模糊认识,谋求改进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制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第一章文献综述,着重梳理了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史,为整个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史实基础。第二章,将语文教学参考书置于教学要素系统中,探讨了它与相关教学要素、教学文本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我国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编制现状、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语文新课程改革现状对语文教参功能的需求和影响。从多角度厘定了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应然功能:从功能效应来看,语文教参直接功能包括提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阐释课文并提供相关资料、提示教学过程组织策略、提示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直接功能的实现会衍生出多种间接功能;从解决问题的类型来看,语文教参侧重于帮助教师解决语文教学的科学性问题,对解决教学艺术性问题难以奏效;从读者对象来看,语文教参编制主要着眼于群体功能的发挥,而不囿于少数教师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从功能取向来看,要注意分析广大语文教师的需要,吸收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改进教参编制,增强正功能,规避负功能;缩小应然功能与实然功能间的“落差”,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第三至五章分别从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维度,深入到语文教参使用者、编者中间,深入到中小学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参功能作了实证考察。首先,问卷调查。本研究通过对三省一市331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所作的问卷调查发现,语文教师“使用”教参者占92.7%;八成多教师认为现行语文教参对课程标准精神“有所体现,但不够”,对现行语文教参的总体满意率只有48.5%:现行语文教参在帮助解决“教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教”等问题上作用较大;在帮助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上作用较小。其次,课堂观察。通过课例考察发现,“教科书”、“教参”与“课堂实录”三种教学文本之间有关联,但不尽匹配:教师对教参内容作了取舍,部分内容对教学影响很大;教参没有清晰提示课程知识;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一致性有待提高;“文本解读型”语文教参为教师解读课文提供了帮助,但对实施教学支持不够。第三,深度访谈。在访谈中,受访教师反映语文教参对其从事教学工作是有作用的,但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呈现出由强转弱的曲线变化。受访教参编者认为,语文教参对语文教学质量能起到“保底”作用。本研究对“取消语文教参”论作了辩驳;对“叶老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一说作了辨析。第六章从多层面考察了语文教参编制体例,归纳出四种类型及其特征;研判了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总体状况。针对我国现行语文教参编制的主要缺陷,提出了改进教参编制的建议。本研究成果对教材研制机构及人员加强和改进语文教参编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对教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具有启发意义。本研究聚焦于考察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语文教参的功能,对语文教参编制、使用等问题进行后续研究的空间还很广阔。
陶圆[3](2020)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文中提出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全面投入使用之后带来的一些使用上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编写理念、编写结构和使用情况三个层面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这三个层面发现的问题为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策略,以期对教师如何使用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对文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还说明了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梳理我国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设历程,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趋势,为后文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第二章主要是对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分析。从编写理念、编写结构和用书内容进行分析,力图找出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主要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进一步掌握并提炼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与推测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章着重于如何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为一线教师如何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相应的使用建议。
马建明[4](2020)在《语文教师备课的现状与建议——基于对江苏省语文教师备课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江苏省2018年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中有关语文教师备课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问卷的内容设计与数据分析,了解语文教师的备课现状及其与学业质量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平时的观察与调研,指出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李蔷蔷[5](2019)在《中小学教案设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教案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小学教师备课的一项必备工作,它既是教师上课前的精心预设,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我国的教案长期以来受到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和凯洛夫“五段教学法”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规范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教案编写无序的现象。但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案的理念和编写方式显然已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自2002年,我国学术界对教案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线教师也对教案的现状表现出不满,纷纷加入教案改革的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课程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当前,中小学教案设计的现状如何?教案的变革是否沿着新课改的推进继续进行?教案到底何去何从?这些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和探讨。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经过一线教师的实践,由教案演变出了讲学稿、导学案和学历案等新形式,这些形式被很多中小学所采用,其实质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无论是讲学稿、导学案还是学历案都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演变,其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当前的改革背景,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从教案对教师自身、学生学习、课堂教学以及教学研究的作用四个方面对教案进行了价值定位,拓展了教案的本质价值,为教案在新时期的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中小学实际,在河南省选择六所中小学,进入到学校的真实场景,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中小学教案的现状做了相关的调查和了解。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中小学教案有了可喜的变化,例如教案与学案相结合、教案的设计与智慧课堂相结合等,但是教案设计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教案设计照抄照搬,个性化教案设计缺失;教案设计教师中心,缺乏必要的学情分析;教案设计预设过多,课堂生成性矛盾凸显;教案设计知识本位,忽视“能”与“情”的培养;教案设计动力不足,教师缺乏设计积极性;教案设计追求形式,实用性和实效性缺失等。针对目前教案设计出现的问题,将原因归结为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外部原因主要是从教育的大环境、教案自身和学校的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内部原因主要从教师对教案的认识、教师设计理念和教案设计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对中小学教案现状、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为切实发挥教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本文试图为当前时期的教案设计提出优化的建议或策略:首先,学校要建立“人本化”的教案管理模式,教案的管理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案管理的科学性。充分利用教案的研究价值,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案例,探索个性化的管理;其次,要切实加强教师教学设计理论培训,充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呈现优秀教案设计,真正发挥优秀教案的榜样引导作用;再次,贯彻“开放化”的教案撰写格式,以动态化和开放化的思路鼓励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最后,中小学教师要注重自身教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教师要重视教案的设计,注重学生学情的分析,加强教学反思能力,提升二次备课的意识和能力。
王超越[6](2020)在《对话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对策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文中指出小说文体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说中传达出的文学气息深深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和语文素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学生课下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小说在课堂上却不得学生喜爱,学生认为小说只需要学习“三要素”和知道小说主题思想就可以,这一切与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形成新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本文从对话理论出发,探寻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找出对话视野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具体原因,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探寻对话视角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施对策。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文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个章节。本文的绪论,统领全篇,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的阐述,主要是从对话教学、初中小说教学两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二章是对话视角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调查。第一节论述了初中小说选文的分布情况,第二节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从理论学习、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指导、主体关系和评价六个方面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为文本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章是对话视角下小说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也是本论文的重点论述章节,实施策略针对第二章出现的问题,从理论学习、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来阐述实施策略,条理清晰,针对性强。以上研究,以期为一线教师在对话视角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对策和实践帮助。
刘冠乡[7](2020)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资料链接”的研究 ——以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为例》文中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必要参考和向导,帮助教师正确把握教育方向。通过梳理有关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将研究的目光放置于统编本语文教科书中,对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相对较少。“资料链接”部分在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所占比重较大,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较为丰富。本文以统编本八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资料链接”部分为研究对象,借助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资料链接”部分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资料链接”部分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资料链接”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文本的背景资料、文本解读以及教学内容开发的资料。该部分文字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参考资料来源比较权威以及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其次,论文分析了“资料链接”与相关板块的关联性,发现“资料链接”与阅读教学板块的“教学重点”“练习说明”以及“教学建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最后,发现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存在注重知识分析,鉴赏角度单一等不足之处,尝试提出提供多样角度的文本鉴赏内容、多样化的文本类型以及多样化的资料组合等修定建议。通过“资料链接”与相关板块存在关联性的分析,提出将“资料链接”有选择地交给学生,合理利用“资料链接”部分的使用建议等。本文通过对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资料链接”部分的研究,期待一线教师能更恰当地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期待编者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教师教学用书编制的质量,研制和开发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屈小漫[8](2019)在《师范实习生的教材观研究 ——以广州G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当代对教师的研究从关注教师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转移到教师的信念和知识,即怎样的思维导致了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教材观指人们对教材内容、结构、功能、使用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与看法。教师的教材观作为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和决定教师使用教科书的主要因素,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继而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教材观。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主力军,承载着传承教育理念,践行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他们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师范生的教材观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实习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对于教育实习中的师范生来说,课堂教学是最具挑战性的考验,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开始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师范实习生的教材观会直接影响其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采用的教学策略,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那么师范实习生的教材观现状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其教材观的形成和发展?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完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了本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教材观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从教材内容观、教材结构观、教材功能观与教材使用观四个维度,梳理了当前研究者所倡导的“新教材观”的意涵。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把握师范实习生教材观的现状,分析师范实习生教材观与当前倡导的“新教材观”之间的差距。调查结果发现,师范实习生的教材观总体上基本达到了“新教材观”的要求,但教材结构观与教材功能观与“新教材观”存在一定差距。师范实习生的教材观在有些方面现表现出了“新教材观”的特点:认为教材知识的来源与选择要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发展特点、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认为教材的编排应兼顾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并侧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认同教材在教学中的“范例”功能,以及教材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学生、学科及社会等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对教学资源加以适度开发利用。师范实习生教材观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教材的材料构成的认识较狭隘,对教材知识结构的认识较片面,将教材视为“学材”的意识较欠缺,对教材范例功能的认识不清,对教材根本价值的认识较传统,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作为备课与教学的唯一依据。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从师范实习生的中小学学习经验和个人的学习与教学反思等自身内在的个人因素,以及教科书的特点、实习学校的相关因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等外在环境因素两大方面,对师范实习生教材观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个人因素对其教材观的影响最大。最后,从强化师范实习生的教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加强教材的建设、完善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健全实习学校教学的支持系统四方面提出培养及完善师范实习生教材观的建议。
严香[9](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配套发行,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性用书,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不仅语文教育学界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甚少,而且一线教师对它的使用却不尽如人意。正如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与使用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本文选取部编版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两种方法了解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上的局限性和教师使用中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编写建议和教师使用建议。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有关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概述。这部分主要梳理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相关概念,说明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地位、编写理念以及编写体例。第二章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和使用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成因分析。这部分首先将本文使用到的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法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接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具体内容了解教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上的看法和使用情况,在文中分别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本身的编写问题及成因和教师使用问题及成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第三章是建议部分,这部分在上一章的基础之上提出建议,尝试着解决上一章节内容体现出的编写缺陷和教师使用问题,因此在这一章节中分别向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和使用者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任学文[10](2019)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M中学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外教学参考书的研究文献呈现上升趋势,教学参考书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笔者调查到的国内外研究中,学者研究的主要部分是比较分析研究不同版本的教学参考书以及对教学参考书进行文本分析研究,较少关注教学参考书的使用情况尤其是英语教学参考书的使用情况。因此,探索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的使用情况,在对教师提高教学方面和改进教学参考书编写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是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的使用状况,探索: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认识状况如何?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具体使用状况如何?高中英语教师对现行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和编写期待是什么?本文调查研究的对象是重庆市万州区某高级中学高一和高二年级的24位英语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了教师对现行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认识状况、使用状况及编写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英语教师对现行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认识状况:教师对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比较满意,认为现行人教版教学参考书可以大部分满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需要。2.高中英语教师对现行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使用状况:教师使用教学参考书的比率不高,大部分教师在平时备课过程中都是偶尔使用教学参考书,并且使用教学参考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参能够帮助教师开阔教学设计的思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解决知识上的疑难点。3.高中英语教师对现行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参考书中需要说明制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并希望教学参考书在拓展信息教学资源、提供在线链接方面、简要介绍外语界和教育界最新理论成果方面给教师提供帮助。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总结了教师对当前教学参考书的建议,让教学参考书更好地适用于教师的需求。
二、教学参考书与备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参考书与备课(论文提纲范文)
(1)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师教学用书 |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
(三)康轩版国民小学国语教师手册 |
二、定位与功能 |
(一)教学用书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
(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定位 |
三、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简介 |
(一)部编版之前的教师教学用书 |
(二)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 |
四、康轩版教师手册简介 |
(一)康轩版教师专用课本 |
(二)康轩版教师手册 |
第二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理念 |
一、编写队伍 |
(一)部编版:以教研员为主,部分为教科书编写人员 |
(二)康轩版:以一线教师为主,全部为教科书编写人员 |
二、编写理念 |
(一)部编版:预留教学空间,强调实践性 |
(二)康轩版:教学资源丰富,突出统整性 |
第三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结构 |
一、版面设计 |
(一)部编版:较为质朴,以文字呈现为主 |
(二)康轩版:图文并茂、印刷精美 |
二、全书结构 |
(一)部编版:按板块划分,简要直观 |
(二)康轩版:结构复杂,繁而不乱 |
三、单元结构 |
(一)部编版:由总到分,课型突出 |
(二)康轩版:较为简单,突出单元主题 |
四、单课结构 |
(一)部编版:条目清晰,结构固定 |
(二)康轩版:结构复杂且多样 |
第四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内容 |
一、整体内容 |
(一)部编版对课标呈现方式:作为教学设计依据,间接呈现较多 |
(二)康轩版对课标呈现方式:直接与间接交互呈现,课课落实 |
二、教学参考内容 |
(一)识字与写字 |
(二)阅读 |
(三)口语交际 |
(四)写作 |
三、相同篇目比较 |
(一)教科书编制比较 |
(二)教学参考内容比较 |
第五章 编写启示与使用建议 |
一、两版比较后的编写启示 |
(一)编制方式启示 |
(二)编写内容启示 |
二、部编版使用情况调查与启示 |
(一)使用情况调查 |
(二)编写启示 |
三、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建议 |
(一)客观认识,避免过分依赖 |
(二)仔细研究编制特点,真正落实教学内容 |
(三)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基本概念解析 |
一、主要概念分析 |
二、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
三、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概况 |
一、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史略 |
二、国外语文教参开发概况 |
第二节 语文教参研究文献综述 |
一、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
二、国外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迷途的羔羊”:语文教参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
第一节 教学参考书在教学要素中的位置及关系 |
一、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三要素”中的位置 |
二、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七要素”中的位置 |
三、教学参考书与相关教学要素的关系 |
四、语文教参与相关教学文本的关系 |
第二节 相关教学要素、新课改与语文教参功能 |
一、语文课程与教科书编制与语文教参功能 |
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语文教参功能 |
三、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参功能 |
第三节 语文教参功能分析框架与功能定位 |
一、语文教参功能分析的多维视角 |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的定位 |
第三章 “期望”与“缺憾”:基于问卷调查的功能考察 |
第一节 调查方法 |
一、调查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一、现行语文教参使用概况 |
二、对现行语文教参分项内容的看法 |
三、期望与缺憾 |
第四章 “有用”与“无助”:基于课堂观察的功能考察 |
第一节 教学文本概述 |
第二节 课例考察一:《百合花开》 |
一、《百合花开》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
三、追问与探询 |
第三节 课例考察二:《我们家的男子汉》 |
一、《我们家的男子汉》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
三、追问与探询 |
第五章 “存”与“废”:基于深度访谈的功能考察 |
第一节 倾听语文教参使用者的心声 |
一、受访教师谈语文教参 |
二、教师撰文论语文教参功能 |
第二节 倾听语文教参编者的声音 |
一、受访编者谈语文教参 |
二、“编辑大意”论语文教参功能 |
三、评述与讨论 |
第三节 “存”与“废”之争评述 |
一、“取消语文教参论”评述 |
二、对“叶老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的质疑 |
第六章 “审视”与“超越”: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
第一节 我国语文教参总体结构考察 |
一、语文教参“一册书”层面体例考察 |
二、语文教参单元层面体例考察 |
第二节 我国语文教参“一课书”层面编制分析 |
一、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教科书编制之比较 |
二、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教参文本比较 |
三、微观比较小结 |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典型语文教参个案分析 |
一、《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教授法》例析 |
二、《新学制国语教授书》例析 |
三、《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例析 |
第四节 语文教参编制类型及其功能特征 |
一、语文教参编制类型 |
二、各类语文教参功能特征 |
第五节 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
一、我国现行语文教参编制概况及主要缺陷 |
二、改进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有关我国语文教参发展史的结论 |
二、厘定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语文教参功能的结论 |
三、有关语文教参编制状况的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及其维度体系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察课堂列表 |
附录四 深度访谈列表及转录稿举隅 |
附录五 语文教师批注过的教本图片 |
附录六 语文教学参考书文本选录 |
附录七 笔者对语文教参提出商榷意见的短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尚未完善 |
二、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问题亟待解决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
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研究 |
三、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部编版语文教材 |
二、教师教学用书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我国现代意义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废科举办新学:教师教学用书探索时期 |
一、发展历程 |
二、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教参高度影响教学 |
一、发展历程 |
二、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至今:由“一纲多本”转为“一纲一本” |
一、发展历程 |
二、主要特点 |
第二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分析 |
第一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理念分析 |
一、以2011年版课程标准为编写的指导思想 |
二、重视发挥部编版教科书特点 |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
四、立足于教师的实际情况 |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结构 |
一、全书结构 |
二、单元结构 |
三、教学体系结构 |
第三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分析 |
一、单元说明系统分析 |
二、阅读教学系统分析 |
三、口语交际教学系统分析 |
四、习作教学系统分析 |
五、综合性学习系统分析 |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现状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状况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优势与局限 |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优势 |
二、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的局限 |
第四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建议 |
第一节 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时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正视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 |
二、积极对教师用书进行系统化研究 |
三、运用其他优质资源与教学用书资源相结合 |
四、补充教学评价体系 |
第二节 结合实际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一、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二、结合教师自身素质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三、结合具体的课程安排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语文教师备课的现状与建议——基于对江苏省语文教师备课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卷的内容设计与数据分析 |
(一)手写教案与学业质量的关系 |
(二)集体备课与学业质量的关系 |
(三)教师使用教学参考书与学业质量的关系 |
(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与学业质量的关系 |
(五)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与学业质量的关系 |
(六)布置预习作业与学业质量的关系 |
二、语文教师备课情况的问题分析 |
三、改进建议 |
(一)形成以人为本、合作共享的备课文化 |
1. 集体备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2. 集体备课促进教学的优质均衡。 |
3. 集体备课促进教研的内涵发展。 |
(二)进行合理分层、扎实有效的备课改革 |
1. 尝试教师分层备课。 |
2. 倡导教师独立备课。 |
3. 加强教师集体备课。 |
4. 鼓励创新备课形式。 |
(三)提升解读教材、撰写教案的备课能力 |
1. 借鉴先进的备课理念。 |
2. 厘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3.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
4. 学习名师的备课经验。 |
5. 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 |
(5)中小学教案设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新课改呼唤教案改革与创新 |
2.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求 |
3.新时期教案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教案的研究 |
2.关于中小学教案设计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备课 |
2.教案 |
3.教案设计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六)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的重难点 |
2.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教案演变及价值解读 |
(一)从教案到讲学稿 |
1.教案演变为讲学稿的背景 |
2.教案与讲学稿的比较 |
3.从教案到讲学稿的意义 |
(二)从讲学稿到导学案 |
(三)从导学案到学历案 |
1.学历案及其出现的背景 |
2.从导学案到学历案的价值 |
(四)教案演变的思考 |
1.教案的演变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
2.课堂教学坚持对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 |
3.教案要与时俱进,适时而变 |
二、教案的教学及研究价值 |
(一)教案对教师“教”的价值 |
1.教案有助于教师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
2.教案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责任意识 |
3.教案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二)教案对学生“学”的价值 |
1.为学生的“学”提供路线和方法,实现“有备而学” |
2.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3.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三)教案对课堂教学的价值 |
1.教案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
2.教案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性 |
3.教案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四)教案的研究价值 |
1.教案对课堂教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
2.教案对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培养研究型教师具有重要价值 |
三、当前中小学教案设计现状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二)中小学教案设计现状 |
1.小学教案设计现状 |
2.中学教案设计现状 |
3.中小学教案设计现状概述 |
四、中小学教案设计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中小学教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
1.教案设计照抄照搬,个性化教案设计缺失 |
2.教案设计教师中心,缺乏必要的学情分析 |
3.教案设计预设过多,课堂生成性矛盾凸显 |
4.教案设计知识本位,忽视“能”与“情”的培养 |
5.教案设计动力不足,教师缺乏设计积极性 |
6.教案设计追求形式,实用性和实效性缺失 |
(二)中小学教案设计问题的归因分析 |
1.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知识本位”根深蒂固 |
2.教案变革与新课程改革脱节,教案设计相关研究较缺乏 |
3.学校管理方式单一僵化,忽视教师的隐性劳动 |
4.教师对教案认识表面化,忽略教案的潜在价值 |
5.教师教案设计观念落后,忽视新理念的践行 |
6.教师教案设计的能力不足,专业性知识欠缺 |
五、中小学教案设计的优化策略 |
(一)建立“人本化”的教案管理模式 |
1.更新教案管理理念,教案管理以人为本 |
2.教案管理主体以教师为主,教学管理者为辅 |
3.取消“唯数量化”的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教案评价体系 |
4.改革教案的收藏方式,拓展教案的用途 |
(二)加强教师培训,发挥优秀教案设计的引导作用 |
1.加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培训,充实教师的理论基础 |
2.成立教案撰写小组,倡导集体研究型教案设计 |
3.呈现优秀教案设计,发挥榜样引导作用 |
(三)贯彻“开放化”的教案撰写形式 |
1.开放教案格式,鼓励教案设计形式多样化 |
2.倡导教案撰写动态化,鼓励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
(四)教师注重教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1.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新课改教案设计理念 |
2.教师要深入分析学情,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案 |
3.教师要重视教学反馈,适当修正教案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案现状的访谈提纲 |
附录 B 关于中小学教师对教案认识与理解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中小学教师教案设计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对话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对策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对话教学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 |
三、关于小说教学理论的研究 |
四、关于小说教学实践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对话教学与初中小说教学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对话教学 |
二、初中小说教学 |
三、初中小说教学的目标要求 |
第二节 对话教学与初中小说教学改革 |
一、对话理论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 |
二、对话理论促进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改革 |
第二章 对话视角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小说课文分布 |
一、小说篇目统计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初中小说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教师对教学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
二、教师备课缺乏个人思考和创新 |
三、教学设计缺乏探究价值和趣味 |
四、指导脱离学情且模式化解读 |
五、教师唱主角学生缺乏话语权 |
六、评价内容局限且评价方式单一 |
第三章 对话视角下小说教学设计与实施对策 |
第一节 借助对话理论改革小说教学的对策 |
一、丰富理论基础,拓宽学习渠道 |
二、认真研读课标,精准贯彻实施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理论研读小说文本的对策 |
一、整体把握文本,精细解读文本 |
二、多元解读小说,立足学情深入 |
第三节 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教学设计对策 |
一、适度利用教参,创造进行参考 |
二、根据小说情节,设计有效支架 |
第四节 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课堂教学对策 |
一、增强民主意识,创设民主环境 |
二、提高创新能力,引导深入探究 |
三、珍视学生感受,引导体验理解 |
第五节 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教学评价对策 |
一、评价方式多元 |
二、主体多元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资料链接”的研究 ——以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及现实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资料链接”的基本情况述评 |
第一节 “资料链接”的内容及其特点 |
一 “资料链接”内容梳理 |
二 “资料链接”内容特点 |
第二节 “资料链接”的结构及其特点 |
一 “资料链接”的基本结构 |
二 “资料链接”的类型特点分析 |
第二章 “资料链接”与相关板块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一节 “资料链接”与“教学重点”的关联性分析 |
一 高关联情况分析 |
二 中关联情况分析 |
三 无关联情况分析 |
第二节 “资料链接”与“练习说明”的关联性分析 |
一 “资料链接”与“练习说明”的关联类型 |
二 “资料链接”与“练习说明”的关联程度 |
第三节 “资料链接”与“教学建议”的关联性分析 |
一 “资料链接”与“总体建议”的关联性分析 |
二 “资料链接”与“教学设计”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章 “资料链接”的使用和修定建议 |
第一节 “资料链接”使用建议 |
一 将“资料链接”内容有选择地交给学生 |
二 关注学生的“学”,合理利用“资料链接” |
第二节 “资料链接”修定建议 |
一 选用多样化的资料 |
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
三 适当增加文献综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表索引 |
附录 |
致谢 |
(8)师范实习生的教材观研究 ——以广州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教材观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材观研究的发展概况 |
二、教材观的研究现状 |
三、教材观的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新教材观”的内涵与维度 |
一、教材内容观 |
二、教材结构观 |
三、教材功能观 |
四、教材使用观 |
第四章 师范实习生教材观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师范实习生教材观的成因分析 |
一、师范实习生教材观影响因素的理论探讨 |
二、师范实习生教材观的成因分析 |
第六章 改善师范实习生教材观的建议 |
一、强化师范生的教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 |
二、加强教材的建设 |
三、完善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 |
四、健全实习学校教学的支持系统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9)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概述 |
(一)厘清概念 |
1.教师教学用书 |
2.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地位 |
1.权威性 |
2.指导性 |
3.参考性 |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理念 |
1.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2.突出教科书的特点 |
3.立足师生教学实际 |
4.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体例 |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前文内容编写体例 |
2.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正文内容编写体例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调查说明 |
1.问卷调查 |
2.教师访谈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问题及成因分析 |
1.总体满意率偏低,未能满足教师需求 |
2.教学对象有广泛性,难以因材施教 |
3.缺少教学评价内容,难以检查成效 |
4.教学建议比较简单,参考性不强 |
5.呈现方式较为单一,不便于使用 |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问题及成因分析 |
1.使用态度上不重视,缺乏理性认识 |
2.使用取向上有偏差,不用“教材教” |
3.使用方法上不科学,未认真研读且现拿现用 |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建议与使用建议 |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建议 |
1.分析教师需求,重视读者意识 |
2.指导分层教学,促进因材施教 |
3.增设教学评价,检查教学成效 |
4.改进教学建议,增强有效参考 |
5.改变呈现方式,便于教师使用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建议 |
1.端正使用态度,形成理性认识 |
2.树立“用教材教”的正确使用取向 |
3.运用科学的使用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M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教学参考书国内研究 |
2.1.1 研究数量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研究内容 |
2.2 教学参考书国外研究 |
2.3 小结 |
2.3.1 研究的趋势 |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3 理论基础 |
3.1 教学参考书相关理论 |
3.1.1 教学参考书的定义 |
3.1.2 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编写体例 |
3.1.3 教材的定义 |
3.1.4 教材的评判标准 |
3.1.5 课程资源 |
3.1.6 课程资源的分类 |
3.2 教师与教学参考书 |
3.2.1 教师与教学参考书的关系 |
3.2.2 教师使用教学参考书应遵循的原则 |
3.2.3 教师使用教学参考书的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与实施 |
4.1 研究对象 |
4.1.1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 |
4.1.2 课堂观察对象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方法 |
4.3.1 数据收集方法 |
4.3.2 数据处理方法 |
4.4 研究实施 |
4.4.1 研究实施流程 |
4.4.2 研究数据采集 |
4.4.3 研究数据处理 |
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1 教师对教学参考书的认识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2 教师对教学参考书具体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
5.1.3 教师对教学参考书的实施建议调查结果分析 |
5.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1.1 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的认识状况 |
6.1.2 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的具体使用情况 |
6.1.3 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的建议 |
6.2 研究建议 |
6.2.1 教学内容方面 |
6.2.2 教学实施建议方面 |
6.2.3 教学资源方面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有关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教学参考书与备课(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D]. 李惟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D]. 陆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D]. 陶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语文教师备课的现状与建议——基于对江苏省语文教师备课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思考[J]. 马建明. 基础教育课程, 2020(18)
- [5]中小学教案设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蔷蔷. 河南大学, 2019(01)
- [6]对话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对策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D]. 王超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资料链接”的研究 ——以统编本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为例[D]. 刘冠乡.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师范实习生的教材观研究 ——以广州G大学为例[D]. 屈小漫. 广州大学, 2019(01)
- [9]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D]. 严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10]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参考书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万州区M中学为例[D]. 任学文.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