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江孜地区白垩纪深海中的滑塌堆积和浊流沉积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实佳[1](2020)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广泛分布了大量的中生代深水沉积硅质岩,是限定蛇绿岩和新特提斯洋盆时代的重要生物地层约束。放射虫作为其中唯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化石种类,在开展缝合带内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的泽当地区侏罗-白垩纪硅质岩中发现的放射虫化石,以及缝合带中段日喀则地区冲堆组中的放射虫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比缝合带东段和中段的放射虫动物群特征,以期完善该地区放射虫生物地层框架。结合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恢复含放射虫硅质岩地层在新特提斯洋中的沉积环境,进而探讨新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本文系统描述了放射虫化石共68属160种(含未定种),它们均产自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泽当地区的近朗沟剖面、老公山剖面、卓雪渡口南剖面以及缝合带中段日喀则地区的群让Ⅰ、群让Ⅱ剖面的层状硅质岩中。从近朗沟剖面的9块样品中,获得了丰富的中侏罗世放射虫化石,包括25属42种。初步建立了 3个放射虫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Laxtorum(?)jurassicum组合、Quarticellaovalis组合和Stichocapsarobusta组合。这些组合大致分别相当于西特提斯地区的放射虫UAZones 1-2带、UAZone 4带和UAZone 6带,时代分别为中侏罗世阿林期、晚巴柔期和中巴通期。在老公山剖面出露的硅质岩块体中共识别出放射虫19属28种(含未定种),其放射虫化石组合可与西特提斯区放射虫化石带对比,大致分别相当于UAZone 13、UAZone 17和UAZone 22带,时代从晚侏罗世提塘期中晚期至早白垩世阿普特期。从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分布来看,该硅质岩块体的岩层层序是倒转的。由于硅质岩块体位于超基性岩之上,可能为新特提斯洋深水沉积的残片,其中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可为蛇绿岩体形成的时代限定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中获得了相当精美的放射虫化石,包括29属54种。其放射虫组合可与O’Dogherty(1994)在西特提斯地区建立的UA 1-11组合对比,大致相当于Asseni带顶部及Turbocapsula带,时代为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至阿普特期。这一组合面貌与日喀则地区冲堆组中的硅质岩所产的放射虫组合基本相同。日喀则地区群让Ⅰ剖面和群让Ⅱ剖面出露了以枕状熔岩、硅质岩及砂页岩为主的冲堆组地层,其中硅质岩层中含有丰富的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本文分别鉴定出25属62种和29属60种,整体组合面貌可与O’Dogherty(1994)建立的Asseni带顶部及Turbocapsula带作对比,时代为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至阿普特期。与上述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放射虫化石组合可以很好对比。对卓雪渡口南剖面及群让Ⅰ剖面、群让Ⅱ剖面中所产的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等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和深水盆地的过渡环境;群让Ⅰ剖面中硅质岩部分样品接受的陆源碎屑较多,部分样品接受的较少,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至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群让Ⅱ剖面中紫红色层状硅质岩也为靠近陆源的大陆边缘沉积硅质岩。依据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与日喀则地区群让Ⅰ剖面和群让Ⅱ剖面硅质岩在岩性特征、所含放射虫动物群面貌和时代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表现出的高度相似性,本文认为卓雪渡口南剖面的硅质岩段很可能是冲堆组向东延伸的一部分,它与日喀则弧前盆地并无关联。上述研究成果补充完善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和中段的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为解释新特提斯的演化等重要地质事件提供了可靠的时代依据。通过探讨了相关放射虫硅质岩形成的沉积背景及物质来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新特提斯洋的演变过程。
周博,胡修棉,安慰,马安林,赖文[2](2018)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文中提出混杂岩是汇聚板块边缘的地质体,主要形成于俯冲和碰撞的背景下。本文对藏东南浪卡子地区宗卓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研究和物源分析。野外调查表明,宗卓组与下伏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的原始接触关系为逐渐过渡的沉积接触,后期构造作用多呈断层接触。界线附近,宗卓组滑塌的岩块长轴沿页岩片理方向展布,显示沉积混杂的特征;宗卓组多数地层受后期构造作用的改造。宗卓组的混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岩块包括砂岩、灰岩、硅质岩,"基质"以硅质页岩、泥岩为主。砂岩岩块碎屑成分多为火成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88140 Ma,中生代的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大(-2017)。这些特征表明岩块的物源为亚洲活动大陆边缘。结合宗卓组的基底为印度大陆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因此宗卓组沉积混杂岩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沉积。由于宗卓组砂岩岩块缺乏冈底斯弧中古近纪年轻(<60 Ma)年龄,推测这些砂岩岩块的碎屑并非直接来自冈底斯弧及拉萨地体,而是来自洋壳俯冲时期形成的增生楔修康混杂岩。由此,宗卓组为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初期,深水环境下侧向搬运形成的一套沉积混杂岩,物源主要来自西侧的修康混杂岩。宗卓组代表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最早期的海沟沉积,其分布指示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缝合带位置。
程俊,石卫刚,张文峰,郭俊,翟杰,米玛旺久[3](2017)在《藏南白朗地区宗卓组混杂岩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来自岩石学和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藏南白朗地区宗卓组混杂岩"基质"进行岩石学、碎屑锆石形态学和U-Pb同位素测年等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中碎屑岩岩屑成分以中酸性熔岩为主,石英颗粒在阴极发光下主要呈不发光或弱发光,为低温变质成因的自生石英再沉积;碎屑锆石以岩浆成因锆石为主,少量变质成因锆石,多因经历了一定距离的搬运磨蚀作用而呈浑圆状、椭圆状;碎屑锆石年龄绝大多数分布于4222867 Ma(43.5%)和71205 Ma(52.2%),在中元古代(10321569 Ma)和早白垩世(102142 Ma)形成两个年龄主峰。综合研究将研究区宗卓组混杂岩中"基质"的形成时代限定为晚白垩统马斯特里赫特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冈底斯弧与南侧印度大陆北缘均对其物源具有一定的贡献。
周博[4](2017)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 ——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特提斯洋关闭以及喜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是中生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雅鲁藏布缝合带即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缝合线,主要是由沉积岩系、蛇绿岩套和混杂岩带组成。缝合带内的混杂岩带研究程度一直较低,本文基于扎实的野外资料,运用野外岩块填图、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混杂岩的组成部分之一宗卓组的形成机制及物源区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与印度-欧亚大陆早期碰撞过程的关系以及缝合带的再认识提供了新依据。混杂岩是汇聚板块边缘的地质体,主要形成于俯冲和碰撞的地质背景下,蕴含了板块构造演化的信息。本文对藏南吉定—浪卡子县地区宗卓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研究和物源分析。野外调查表明,宗卓混杂岩带紧邻雅鲁藏布缝合带南侧分布,南北宽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不等。宗卓组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的原始接触关系为逐渐过渡的沉积接触,后期构造作用多呈断层接触。过渡界线附近,宗卓组滑塌的岩块长轴沿页岩片理方向展布,显示沉积混杂的特征;宗卓组多数地层受后期构造混杂的强烈改造。宗卓组的混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岩块主要为砂岩、灰岩、硅质岩,“基质”以硅质页岩、泥岩为主。砂岩岩块碎屑颗粒多为火成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88~140 Ma,中生代的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大(-20~17),这些特征表明岩块的物源为亚洲活动大陆边缘。结合宗卓组的基底为印度大陆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因此宗卓组沉积混杂岩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后沉积。由于大部分地区宗卓组砂岩岩块缺失冈底斯火山弧中古近纪年轻(<60Ma)年龄,推测这些砂岩岩块的碎屑并非直接来自冈底斯弧及拉萨地体,而是来自洋壳俯冲时期形成的增生楔修康混杂岩。由此,宗卓组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初期,深水环境下侧向搬运形成的一套沉积混杂岩,物源主要来自西侧的修康混杂岩。宗卓组代表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最早期的海沟沉积,其分布指示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缝合带位置。
胡修棉,王建刚,安慰,Eduardo GARZANTI,李娟[5](2017)在《利用沉积记录精确约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与过程》文中研究表明精确约束印度-亚洲初始碰撞时间对于认识喜马拉雅造山过程、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及其对环境、气候和生物的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西藏雅鲁藏布缝合带两侧沉积记录的研究,对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探讨了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的穿时性,重建了大陆碰撞的沉积演化.在接受以大陆间洋壳消失、陆壳-陆壳初始接触作为初始碰撞定义的前提下,利用两种方法:(1)缝合带附近深水浊积岩物源区由印度物源向亚洲物源转变的时间,(2)喜马拉雅欠充填前陆盆地启动在缝合带两侧造成的沉积环境突变或不整合的时间,精确限定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为古新世中期((5 9±1)Ma).从喜马拉雅造山带来看,真正的初始碰撞时间比正常海相沉积结束要早2025Ma,而磨拉石出现比初始碰撞要晚3040Ma.基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古近系沉积记录,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在喜马拉雅中部和西部不存在明显的穿时性.本文从喜马拉雅地区的沉积记录角度出发,将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划分为四个阶段:(1)始喜马拉雅初始阶段,古新世中期-早始新世(5952Ma),初始碰撞发生,同碰撞盆地存在深海环境,印度大陆一侧发育碳酸盐缓坡;(2)始喜马拉雅早期阶段,始新世早-中期(5241Ma或35Ma),以发育残留的浅海沉积为特征,新特提斯海湾自西向东逐渐消亡;(3)始喜马拉雅晚期阶段,始新世末期-渐新世(4126Ma),整个喜马拉雅和藏南地区缺乏沉积作用;(4)新喜马拉雅早期阶段,渐新世末期-早中新世(2 617Ma),喜马拉雅隆升,陆相磨拉石快速堆积,沿缝合带东西向发育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斯河.
钟瀚霆[6](2016)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雅鲁藏布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代表了新特提斯洋消减闭合的部位。一直以来,该缝合带内的蛇绿岩带被公认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残留。它们与雅鲁藏布缝合带中相关的海相地层共同记录了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认识新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目前关于雅鲁藏布缝合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该蛇绿岩的同位素年代格架和地球化学属性等方面,对该缝合带内海相地层的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使得对新特提斯洋的演化缺乏系统认识。本文以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的侏罗-白垩纪含放射虫远洋硅质(泥)岩以及中段日喀则弧前盆地白垩纪冲堆组底部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混杂岩带中实测了7条海相地层剖面。从其中放射虫硅质岩中,鉴定出了中生代放射虫31个属,42个种;识别出了4个侏罗纪放射虫组合和5个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和构造分析,本文将该地区传统上被认为是正常沉积地层的桑单林组、郭雅拉组和盐多组理解为混杂岩,并将其分解为5个构造岩组:马泉河岩组、塔瓦岩组、尔捌岩组、衣桑岩组和踏弄岩组。根据江木那混杂岩中放射虫的年代序列,重建了大洋板块地层格架,揭示了新特提斯洋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演化过程,即在早阿普特期,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转变成陆源碎屑为主的泥岩,暗示了新特提斯洋开始俯冲,与蛇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吻合。而侏罗纪-白垩纪的放射虫年代,也否定了前人将该套地层定为始新世的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纳虾、群让、则嘎普等地日喀则弧前盆地冲堆组海相地层实测了6条剖面。在其底部硅质岩中鉴定出早白垩世放射虫18个属,26个种,并识别出5个放射虫组合,显示其时代为晚巴列姆-晚阿普特期,与仲巴地区硅质泥岩时代一致。冲堆组上部碎屑岩在QFL图解中,均落入未切割岩浆弧-过渡岩浆弧区域。而碎屑锆石U-Pb年龄表现为显着的110Ma的单峰分布,与冈底斯岩浆岩年龄峰值吻合,表明冈底斯可能是冲堆组碎屑物的主要源区。通过上述研究,并结合冲堆组与蛇绿岩沉积不整合的接触关系,说明新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俯冲,日喀则弧前盆地开始发育,并接受来自冈底斯岛弧的碎屑物质。
魏玉帅,李亚林,陈曦,王成善,李祥辉,李鑫,钟瀚涏[7](2015)在《“大洋板块地层”的重建与意义——以藏南仲巴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混杂岩是古增生楔存在的标志之一,一般由枕状玄武岩、灰岩、放射虫硅质岩、硅质页岩、砂岩等混乱无序组成。目前"大洋板块地层"(OPS)运用放射虫地层学方法对混乱的增生楔断片进行重建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清晰地展示了大洋板块俯冲和洋底物质连续增生的历史。在西藏仲巴地区填图过程中,结合放射虫年代学分析鉴定结果,以OPS重建的思路和理论作为指导,重建了仲巴地区混杂岩的大洋板块地层,并恢复了该区域特提斯洋在洋中脊大洋板块增生至消亡的岩石序列,自下而上分别为侏罗纪海山玄武岩、海山覆盖物侏罗系—白垩系碳酸盐岩、海山周围沉积的侏罗系—白垩系放射虫硅质岩和硅质页岩,以及海沟附近的白垩系陆源碎屑岩等,为特提斯洋大洋板块俯冲的方向、持续时间和古大地构造环境提供了信息。
安慰[8](2015)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新特提斯洋俯冲体系沉积记录与盆地演化》文中提出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体的北向俯冲及随后的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是中生代以来地球上发生的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其研究对解译青藏高原初始成因、重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初始阶段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特提斯洋俯冲体系包括冈底斯岩浆弧、日喀则弧前盆地、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和修康混杂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尽管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以西藏日喀则-萨嘎地区新特提斯洋沟弧体系的沉积地层及相关的玄武岩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学、地层学、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全岩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的洋壳部分、日喀则弧前盆地、修康混杂岩及相关的海沟盆地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日喀则弧前盆地位于南侧的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与北侧的冈底斯弧之间,地层保存完整,由下至上分别为:桑祖岗组/冲堆组,昂仁组,帕达那组,错江顶群,其中错江顶群仅在仲巴县出露,本次研究未涉及。沉积学及岩石学研究表明,冲堆组下段硅质岩为深海盆地相沉积,上段砂岩、页岩为远端浊流沉积;帕达那组沉积环境为陆棚—三角洲相。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为深海盆地—陆隆—陆坡—陆棚—三角洲,反应了水深不断变浅、盆地不断充填的过程。冲堆组砂岩段与昂仁组中下段的岩石组成、沉积环境、碎屑组成、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一致。因而,本文认为冲堆组砂岩段相当于昂仁组中下段。在QFL图解上,冲堆组及昂仁组砂岩落入未切割弧-切割弧区域,帕达那组砂岩组成落入切割弧-再旋回造山带区域。冲堆组-昂仁组中下段砂岩碎屑锆石主要为中生代年龄,显示了由峰值为约100 Ma的单峰分布向100 Ma、157 Ma双峰分布的演化,中生代锆石的εHf(t)值几乎全为正值;自昂仁组上段至帕达那组,中生代以前的锆石大量出现,且中生代的锆石峰值增多、正负的εHf(t)值均有出现。碎屑组成和碎屑锆石特征表明,冲堆组及昂仁组中下段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冈底斯岩浆弧,而上段至帕达那组的物源区则为冈底斯岩浆弧和中拉萨亚地体。这一物源区的变化指示了冈底斯岩浆弧剥蚀的不同阶段及晚白垩世中拉萨亚地体的抬升。此外,结合已发表数据,本文对比了不同地区日喀则弧前盆地的沉积时代及物源区变化。结果表明,东部日喀则地区的弧前盆地最早形成,而中西部则逐渐变晚;西部盆地的物源区则相对单一,以冈底斯岩浆弧的白垩纪火成岩为主。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弧前盆地转换为同碰撞盆地,接受来自冈底斯岩浆弧和拉萨地体的碎屑物质,以错江顶群为代表。修康混杂岩位于雅鲁藏布江江蛇绿岩套南侧,呈现典型的岩块-基质结构,具有大量时代、岩性、大小不一的岩块,主要为砂岩、灰岩、硅质岩、玄武岩等,基质以泥岩、硅质泥岩为主,偶尔出现浊积岩序列。本文在吉定-萨嘎地区布置了数条贯穿日喀则弧前盆地-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修康混杂岩-特提斯喜马拉雅等构造单元的研究路线,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描述及采样工作。各路线物质组成有所区别。砂岩岩块为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根据碎屑锆石年龄、Hf同位素组成,修康混杂岩中的砂岩岩块可分为四组。两组岩屑砂岩的物源区为中拉萨地体和冈底斯岩浆弧,而石英砂岩的物源区则来自印度大陆。第一组岩屑砂岩原始地层为晚白垩世亚洲大陆南缘的海沟盆地或俯冲增生楔之上的海沟斜坡盆地;第二组岩屑石英砂岩沉积于古新世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之后的同碰撞盆地。第三组石英砂岩沉积于白垩纪之前,可能形成于印度被动大陆边缘的陆坡或陆隆之上;第四组石英砂岩沉积于白垩纪,形成于印度被动大陆边缘。具有OIB型地球化学特征的玄武岩岩块野外可观察到与灰岩整合接触,表明来自新特提斯洋壳之上的海山。第一组岩屑砂岩与玄武岩、灰岩、硅质岩岩块一起在新特提斯洋俯冲阶段被铲刮错段,形成小的俯冲增生楔;而另外三组砂岩则在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启动后进入修康混杂岩。岩块组成表明修康混杂岩的形成经历了俯冲和碰撞两个阶段,且岩块主要在碰撞阶段形成,指示亚洲大陆边缘在俯冲阶段可能为侵蚀型。罗岗错组出露于萨嘎东南的混杂岩带中,与南侧的宗卓组以仲巴-江孜断裂为界线,以灰黑色页岩、紫红色-灰绿色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为主,常见硅质岩、砂岩岩块。砾岩多为块状,颗粒支撑,砾石以次棱角状-次磨圆状硅质岩为主,形成于深水碎屑流条件下;砂岩层为浊流沉积;硅质岩、砂岩岩块则为滑塌沉积的产物。罗岗错剖面中砾岩物源区为修康混杂岩;砂岩的时代为~92 Ma~81 Ma,物源区为冈底斯岩浆弧和中拉萨亚地体;郭章剖面中砂岩沉积时代为~88 Ma-~81 Ma,物源区为冈底斯岩浆弧和中拉萨亚地体。本文认为罗岗错组为新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海沟盆地的沉积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时期亚洲大陆最南缘的沉积。结合桑单林剖面及修康混杂岩的研究,仲巴-江孜断裂可能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海沟的原始位置,即印度、亚洲板块的边界。基于以上结果,本文认识到新特提斯洋俯冲体系沉积中心、物源区在俯冲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
孙高远,胡修棉,王建刚[9](2011)在《藏南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岩石组成与物源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藏南宗卓混杂岩是印度-欧亚大陆早期碰撞过程的重要地质记录。本文对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石学研究。该混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岩块岩石类型有砂岩、硅质岩、玄武岩、砾岩等,"基质"以未变质的黑色页岩、泥岩为主。砂岩碎屑统计显示,其碎屑成分为火山岩屑和沉积岩屑,与日喀则弧前盆地类似。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年龄峰主要分布在77129 Ma,与冈底斯弧的年龄值相同。物源区分析说明,宗卓混杂岩内的大量砂岩物源来自于缝合带北侧的冈底斯火山弧,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背景下形成的一套碰撞混杂岩。
熊国庆,江新胜,蔡习尧,伍皓[10](2010)在《藏南白垩系泥、页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氧化—还原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藏南定日—岗巴盆地和江孜盆地白垩纪沉积时底层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采用ICP-MS方法进行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微量元素在时空上均发生了变化,这与各元素对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敏感程度有关。元素Al标准化后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其垂向上的变化反映了沉积物底层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生物产率等沉积环境,与海平面升降、陆源碎屑输入、成岩作用再活化及沉积后氧化作用等多因素有关。V/(V+Ni)、U/Th、V/Cr、Ni/Co、Re/Mo、Uau及δU比值表明早白垩世及晚白垩世中、晚期藏南地区盆地内底层水体环境总体上为中等分层的含氧环境,但定日—岗巴盆地内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Turonian界线附近微量元素发生突变,显示为强烈的还原环境。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LREE/HREE介于7.42~14.80之间,LaN/YbN变化范围为7.93~18.54,δEu负异常,δCe异常不明显,表明为含氧环境。因此微量、稀土元素微观分析与野外宏观露头观察相结合,不但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直接依据,且能更准确、有效地判断地层沉积时底层水体的环境状况。
二、西藏江孜地区白垩纪深海中的滑塌堆积和浊流沉积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江孜地区白垩纪深海中的滑塌堆积和浊流沉积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国际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工作量统计 |
1.6 创新点总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邻区构造概况 |
2.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构造背景 |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构造背景 |
2.4 冲堆组的分布特征及归属争议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放射虫实体化石分析方法 |
3.2.2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方法 |
第4章 剖面描述与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
4.1 泽当地区 |
4.1.1 老公山剖面(LGS) |
4.1.2 近朗沟剖面(JLG) |
4.1.3 卓雪渡口南剖面(ZXS) |
4.2 日喀则地区 |
4.2.1 群让Ⅰ剖面(QRS) |
4.2.2 群让Ⅱ剖面(QRSE) |
4.3 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
第5章 放射虫生物地层 |
5.1 泽当地区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5.1.1 老公山剖面晚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1.2 近朗沟剖面中侏罗世放射虫组合 |
5.1.3 卓雪渡口南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2 日喀则地区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2.1 群让Ⅰ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2.2 群让Ⅱ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与中段的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
5.3.1 中侏罗世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
5.3.2 晚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
第6章 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 |
6.1 泽当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1.1 主量元素分析 |
6.1.2 稀土元素特征 |
6.2 日喀则地区群让Ⅰ和群让Ⅱ剖面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1 主量元素分析 |
6.2.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7章 讨论 |
第8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第9章 系统古生物学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宗卓组的野外特征 |
3.1.1 宗卓组与其他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
3.1.2 岩块的野外特征 |
3.1.3 宗卓组的沉积特征 |
3.2 岩块岩石学特征 |
3.2.1 砂岩岩块 |
3.2.2 硅质岩岩块 |
3.2.3 灰岩岩块 |
3.3 碎屑锆石U-Pb年龄 |
4 讨论 |
4.1 砂岩岩块的物质来源 |
4.2 宗卓组的形成模式 |
5 结论 |
(3)藏南白朗地区宗卓组混杂岩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来自岩石学和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碎屑锆石图像特征及分类 |
3.3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4 讨论 |
4.1 白朗地区宗卓组的形成时代 |
4.2 物质来源 |
4.2.1 特提斯岩浆—构造演化与锆石形态、年代学 |
4.2.2 碎屑物与物源区母岩性质的关系 |
5 结论 |
(4)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 ——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区域地质背景 |
1.2.1 拉萨地体-冈底斯岩浆弧与日喀则弧前盆地 |
1.2.2 雅鲁藏布缝合带 |
1.2.3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
1.3 区域地层概况 |
1.4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4.1 混杂岩研究现状 |
1.4.2 藏南修康混杂岩的研究现状 |
1.4.3 藏东南宗卓混杂岩的研究现状 |
1.4.4 碎屑锆石物源区分析新进展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分析方法 |
2.1 碎屑颗粒统计 |
2.2 岩块统计填图 |
2.3 重矿物分选和制靶 |
2.4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 |
2.5 碎屑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第三章 藏东南雅江缝合带宗卓组研究 |
3.1 宗卓组的分布和特征 |
3.2 宗卓组岩石特征与沉积环境 |
3.3 岩块结构构造与地层接触关系 |
3.3.1 岩块结构构造特征 |
3.3.2 地层接触关系 |
第四章 藏东南宗卓组的物源区分析 |
4.1 宗卓组岩块的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岩块 |
4.1.2 灰岩岩块特征 |
4.1.3 硅质岩岩块特征 |
4.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宗卓组的时代 |
5.2 宗卓组的沉积环境 |
5.3 宗卓组的物质来源 |
5.3.1 宗卓组潜在物源区的锆石特征 |
5.3.2 砂岩岩块的物源分析 |
5.3.3 宗卓组的物源分析 |
5.4 宗卓组形成机制 |
第六章 主要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测试 |
附表2: 藏东南浪卡子地区宗卓组砂岩岩块的锆石Hf同位素含量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雅鲁藏布缝合带放射虫年代学 |
1.2.2 雅鲁藏布缝合带混杂岩 |
1.2.3 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下白垩统冲堆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雅鲁藏布缝合带及邻区主要岩石构造单元 |
2.1.1 冈底斯岩浆弧 |
2.1.2 日喀则弧前盆地 |
2.1.3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
2.1.4 增生楔 |
2.1.5 特提斯喜马拉雅 |
2.2 雅鲁藏布缝合带地层 |
2.2.1 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侏罗—白垩纪地层 |
2.2.2 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日喀则群 |
2.3 雅鲁藏布缝合带混杂岩 |
第3章 实测剖面与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岩组 |
3.1 仲巴地区 |
3.1.1 纳久(Py)剖面 |
3.1.2 则塌躲(Pyz)剖面 |
3.1.3 别龙夹拉(YDA)剖面 |
3.1.4 别龙夹拉(YDB)剖面 |
3.1.5 别龙夹拉(YDC)剖面 |
3.1.6 郭玛拉(GYA)剖面 |
3.1.7 石块地(ZEOS)剖面 |
3.1.8 硅质岩岩石学特征 |
3.1.9 江木那混杂岩与大洋板块地层学 |
3.2 日喀则地区 |
3.2.1 纳虾(Nx)剖面 |
3.2.2 群让(QR)剖面 |
3.2.3 群让(QRS2)剖面 |
3.2.4 群让(QRS3)剖面 |
3.2.5 群让(QRS4)剖面 |
3.2.6 则嘎普(ZS)剖面 |
第4章 放射虫生物地层 |
4.1 放射虫组合划分及特征 |
4.1.1 仲巴地区侏罗纪放射虫组合 |
4.1.2 仲巴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1.3 日喀则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2 放射虫生物群对比与时代讨论 |
4.2.1 仲巴地区侏罗纪放射虫组合 |
4.2.2 仲巴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2.3 日喀则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3 放射虫组合时代的地质意义 |
第5章 冲堆组沉积学与锆石放射性年代学 |
5.1 冲堆组沉积学特征 |
5.1.1 纳虾剖面冲堆组的沉积特征 |
5.1.2 群让剖面冲堆组的沉积特征 |
5.2 冲堆组砂岩岩屑组成 |
5.3 冲堆组锆石U-Pb年代学 |
5.3.1 砂岩碎屑锆石 |
5.3.2 凝灰岩岩浆岩锆石 |
5.4 冲堆组形成时间与构造归属的讨论 |
第6章 主要放射虫化石分类及系统描述 |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仲巴及日喀则地区放射虫化石图版 |
日喀则冲堆组锆石U-Pb数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7)“大洋板块地层”的重建与意义——以藏南仲巴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OPS重建的方法和思路 |
2仲巴地区混杂岩地质背景 |
3江木那混杂岩组成及岩石学特征 |
3.1马泉河岩组 |
3.2塔瓦岩组 |
3.3踏弄岩组 |
3.4衣桑岩组 |
3.5尔捌岩组 |
4江木那混杂岩放射虫地层学 |
4.1放射虫组合及时代 |
4.2放射虫生物带 |
5 OPS恢复与重建 |
6讨论 |
7结论 |
(8)西藏日喀则地区新特提斯洋俯冲体系沉积记录与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俯冲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2 日喀则弧前盆地 |
1.2.3 修康混杂岩 |
1.2.4 碎屑锆石物源区分析新进展 |
1.3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拉萨地体和冈底斯岩浆弧 |
2.2 雅鲁藏布缝合带 |
2.3 同碰撞周缘前陆盆地 |
2.4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沉积环境分析 |
3.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3.3 重矿物分选和制靶 |
3.4 锆石U-Pb年龄分析 |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6 玄武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第四章 藏南日喀则弧前盆地再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结果 |
4.2.1 岩石地层和沉积环境 |
4.2.2 物源区分析 |
4.2.3 弧前玄武岩 |
4.3 讨论 |
4.3.1 冲堆组的构造属性 |
4.3.2 日喀则蛇绿岩的起源 |
4.3.3 岩相和物源区变化 |
4.3.4 弧前盆地侧向发育的差异 |
4.3.5 日喀则弧前盆地演化 |
4.3.5 碰撞后日喀则弧前盆地的演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藏南雅江缝合带修康混杂岩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修康混杂岩的分布和特征 |
5.3 砂岩岩块研究 |
5.3.1 砂岩组成和年龄特征 |
5.3.2 物源区分析 |
5.4 基性岩岩块研究 |
5.5 各种岩块进入混杂岩的时间 |
5.6 碰撞前亚洲大陆边缘的性质 |
5.7 小结 |
第六章 萨嘎地区晚白垩世海沟盆地地层与物源区分析 |
6.1 研究背景 |
6.2 岩石地层和沉积环境 |
6.3 物源区分析 |
6.3.1 砂岩碎屑组成 |
6.3.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 |
6.3.3 物源区解释 |
6.4 讨论 |
6.4.1 沉积盆地的性质 |
6.4.2 构造意义 |
6.4.3 对沟-弧-盆体系的约束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件 |
附件一 实测剖面描述 |
附件二 实验数据 |
(9)藏南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岩石组成与物源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宗卓混杂岩的野外特征 |
3.2 砂岩岩石学特征 |
3.3 碎屑锆石U-Pb年龄 |
4 讨论 |
4.1 宗卓混杂岩形成时代 |
4.2 沉积环境 |
4.3 物质来源 |
5 结论 |
(10)藏南白垩系泥、页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氧化—还原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微量元素特征 |
4.1.1 定日—岗巴盆地 |
4.1.2 江孜盆地 |
4.1.3 微量元素组合与底层水体环境 |
4.2 稀土元素特征 |
5 结论 |
四、西藏江孜地区白垩纪深海中的滑塌堆积和浊流沉积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D]. 刘实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2]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J]. 周博,胡修棉,安慰,马安林,赖文. 地质学报, 2018(01)
- [3]藏南白朗地区宗卓组混杂岩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来自岩石学和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J]. 程俊,石卫刚,张文峰,郭俊,翟杰,米玛旺久. 地质论评, 2017(06)
- [4]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 ——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D]. 周博. 南京大学, 2017(01)
- [5]利用沉积记录精确约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与过程[J]. 胡修棉,王建刚,安慰,Eduardo GARZANTI,李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3)
- [6]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D]. 钟瀚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7]“大洋板块地层”的重建与意义——以藏南仲巴地区为例[J]. 魏玉帅,李亚林,陈曦,王成善,李祥辉,李鑫,钟瀚涏. 地质通报, 2015(10)
- [8]西藏日喀则地区新特提斯洋俯冲体系沉积记录与盆地演化[D]. 安慰. 南京大学, 2015
- [9]藏南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岩石组成与物源区分析[J]. 孙高远,胡修棉,王建刚. 地质学报, 2011(08)
- [10]藏南白垩系泥、页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氧化—还原环境分析[J]. 熊国庆,江新胜,蔡习尧,伍皓.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