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颇族的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明黎娟[1](2018)在《云南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腾冲地处滇西的西南官话区,因其复杂的民族成分、规模庞大的军屯移民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的亲属称谓具有许多与周边方言及西南官话亲属称谓不同,但与江淮官话相似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腾冲全境方言亲属称谓的调查研究,结合文献材料,从共时角度,运用静态描写、对比等方法,整理出了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旨在全面细致地考察该地亲属称谓在语言、文化方面的特点及内部差异原因。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腾冲的地理、历史、人口与民族概况,前人对亲属称谓及云南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进行了简要的交代。第二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列六个代表点,详细描写了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系统,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到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使用情况和内部异同。第三章从读音、构词、使用三方面分析了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语言特点。读音分尖团、存在连读变调和非连读变调、变韵和合音;构词方式以附加式合成词为主,音节多样化,词缀有20个;使用古越语底层词“嬭”和“伯”,使用吴语词“囡”且有“嫂”的义项,重点分析了“老”、“小”、“阿”、“亲”、“子”六个词缀词缀的使用情况。第四章从女称男化、从他称、讳称及尊称等分析了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点。归纳出有女称男化的十九个亲属称谓,固界片占十四个;分析了从从堂兄/弟/姐/妹/称、从弟/妹称、从子/女称、从孙子/女称等六种从他亲属称谓;部分讳称带有迷信色彩了,尊称体现了谦和有礼的民族心态。第五章分析了移民分布的不平衡性、婚姻制度、地理位置、民族融合等因素交织影响,造成腾冲方言亲属称谓内部的差异。
张媚玲[2](2018)在《对当代中国学者景颇/克钦研究的学术评述》文中研究说明景颇/克钦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对景颇/克钦历史文化展开大规模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始于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主要相关研究又集中于中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成果之上。当前,一直处于紧张局势的缅北克钦区域,直接关系到相连跨境而居的境内景颇民族。学界对这一族跨三国族群的研究如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此进行系统梳理和学术述评的成果却屈指乏陈。
李丽平[3](2017)在《德宏允欠村景颇族“拜干亲”习俗的民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拜干亲”是中国很多民族共享的一种习俗,人类学民族学学者将它作为一种拟亲属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对允欠村景颇族“拜干亲”习俗多次田野调查的资料为基础,认为允欠村景颇族的“干亲”关系并不是独立于血缘和姻缘之外的一种拟亲属关系,而是同血缘和姻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特殊亲属关系。允欠村景颇族“拜干亲”通过特定的仪式与人或者自然界中的物建立“干亲”关系,以名字的更改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以人为对象的“拜干亲”和以物为对象的“拜干亲”是其两种表现形式。以人为对象的“拜干亲”通过特定的仪式与人建立“干亲”关系,其对象不仅包括非亲属关系成员,也包括亲属关系成员,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亲上加亲”型和拟亲属关系型。在以人为对象的“拜干亲”中,“干亲”双方在已有的亲属关系或者非亲属关系之上形成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并参照习俗要求履行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以物为对象的“拜干亲”主要通过特定的宗教仪式与自然界中的物建立拟亲属关系,仪式结束后,“拜干亲”者会摒弃之前的名字,获得一个具有该物(之灵)庇护之意的新名字。允欠村景颇族“干亲”作为一种特殊的亲属关系,能够满足“干亲”双方家庭的心理诉求,是万物有灵宗教信仰的一种表现,从亲属称谓和行为态度上体现了“干亲”之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干亲”关系的实践也对“干亲”双方家庭的通婚进行了约束,但这种约束的范围是在其原生家庭的婚姻原则之上增加了对干亲家庭直系亲属通婚的限制,还未拓展到将干亲家庭的整个婚姻原则加之于上。“干亲”的基本结构中体现出干亲家庭和原生家庭亲近和疏远的对立关系。
罗瑛[4](2017)在《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文中认为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联系阐释的逻辑,源自族群认同理论中认同途径多元化的学术洞见。景颇族视觉艺术本身是一系列通过“看”得以呈现的视知觉情感符号丛,通过这些符号,族群内外的人传递了信息和知识,使人们拥有判定彼此所属群体的证明,获得互动中的社会个体或集体所持的世界观信息,并表述了族群社会交流中的认同与认异情境。为了将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联系表达得更清晰,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一是以艺术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立场,同时结合运用人类学相关分支研究途经,如视觉人类学、阐释人类学及符号人类学等相关方法理论。二是田野调查法,通过到景颇族聚居地区或村落观察参与景颇族同胞们的日常与节庆生活,切身感受他们在各种场景下的状态和艺术表述,积极参加景颇族学术会议,求教、聆听、分享同仁观点等,这才得以保证论题的开展。三是文献梳理归纳分析等方法,通过景颇族的历史记载和研究文献,从中归纳整理并分析其视觉艺术与认同的相互营造。为使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田野实践结合紧密,主要从以下几大部分来联系论述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的深切关系:首先,从综述景颇族艺术与认同研究现状开始,回顾了艺术与族群研究的人类学民族学相关理论,对论文所用的关键词、概念等进行厘清和界定,尝试在别人的研究结果上建立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理论。为了阐释景颇族视觉艺术的全景状态,将景颇族艺术的历史来源和生产社会背景作了相关阐述,归纳出了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和目的,认为其艺术表达与族群求同精神互为因果。其次,景颇族历史上被描述的视觉印象,乃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他者认同体现,随着社会互动进一步频繁,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景颇族的自我认同已在他者认同之下产生了,说明族群主体意识需在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逐渐被激发并塑造出来。1949年以后至今的景颇族视觉艺术经历了消解族群认同和重构族群认同两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间的族群认同被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运动所解构,官方强调的国家认同凌驾于族群认同之上,此时艺术处于消隐状态;1979年以后文化展演下的视觉艺术为景颇族族群认同构建贡献巨大,这是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景颇族精英、族群民众及官方等合力顺势而为的结果。当下景颇族在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文化展演,为小规模族群的现代认同危机也提供了更多寻找慰藉的途径,也表明族群认同寻求与建构方式总随时代变迁。景颇族的视觉艺术当中,图示造型充分显现了景颇人的自然共生观念、实用、自然与集体认同的审美观念和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万物有灵观是景颇族人原始宗教信仰和生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观念。仪式及其象征符号则揭示了族群的文化模式,仪式上的物主要起到阐释景颇族文化意象的作用,仪式的频繁举行为着文化记忆和族群情感的建构,并承担保证和延续其社会认同的功能。景颇族艺术集中显露的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包含装饰、图案和色彩等构成的视觉共识,它们展现了景颇族在与他者互动时的社会差异和归属,是景颇族社会文化环境生活中最富象征性的行动者。再次,1980年以来景颇族视觉艺术中的最大文化实体兼象征载体“目瑙纵歌”,对于建构“中国景颇族”而言可谓居功至伟。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文化遗产的核心品牌,其视觉传达的族群文化内涵广阔深厚,可谓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都全部纳入到其视觉场域展示中来,为全族人聚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最强的号召力。目瑙纵歌重构中的“可看性”、“观赏性”等不仅传播了比以往更丰富的景颇族文化,也为当下的景颇族社会争取了较多社会资源,并成为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最茁壮有力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景颇族社会交往中的实物符号,陈述和诠释了景颇族社会关系中的情感与身份,承载了地方化的独特意义生产。实物符号不仅拥有视觉性表征,更是物的文化性运作,进一步建构了景颇族社会中的阶层认同、社会地位和族群内身份。最后,五章的论述,皆是分别着力于景颇族艺术中视觉部分与族群认同的互为因果关系表达。艺术中的视觉表达,使得景颇族成为“景颇”而有别于其他族群,族群内表达了其审美情趣、风格偏好、族群精神等内在的认同,族群外则展示差异表述身份和归属的认异。族群认同又反过来浇灌和影响艺术中视觉因素的呈现,有些影响是消极的,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影响终归是积极的,并最终形成了景颇族的族群品牌与标签,而族群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理念均被浓缩在视觉艺术展现中。总之,视觉艺术不仅是族群物质文化的外显性特征,对于创造她的族群集体和个人来说,更是一种用来显示差异的文化策略和政治策略。可视的标志和情感符号将族群集体联结为一体构建“想象共同体”,认同感又反过来滋养族群文化符号系统,使之荷载族群共有的世界观宇宙观知识。研究的学术创新与现实价值在于:第一,从艺术人类学框架下进一步拓展世界被把握为视知觉形象的哲学论题。视觉自古以来便是最为简单直观辨别事物的手段,人类对视知觉的感受是全部感性文化的基础,因而文章聚焦视觉艺术所显现的人群差别和认同,为民族学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第二、对族群理论有所补充,认为应单独将族群的视知觉情感符号列为族群差异与划分的依据当中,视知觉情感符号应超越族群物质和精神思想内容,其形成的族群品牌或标签,为族群文化的浓缩具象化,这不仅仅是对景颇族而言,对所有族群皆可推而论之。第三,在族群认同实现的多元途径理论下,将前人指出的大部分族群认同方式归于认同硬件基础,提出艺术属于认同的软件基础,艺术生产虽受其他硬件条件限制,但其可伸缩弹性较大,可以随时被编写创作,服务于族群利益的时效性更强,因此艺术中的视觉符码创造,必将越来越受到图像时代的各类群体所重视。第四,景颇族因语言差异形成了亚族群即5个支系,但艺术又使各亚族群联合起来,视觉艺术所起到的无转译同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目瑙纵歌仪式文化展演的凝聚与贡献更堪称杰出。
和智利[5](2016)在《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地理语言学(Geographical Linguistics)的理论和方法,选取28个点对居住在四川、西藏、云南等三省交界地区的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进行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一、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全文分六章和附录:第一章绪论。首先,界定了本文的两个重要概念“纳系族群”及“亲属称谓”。其次,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其中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研究所围绕的理论原则及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三,指出本文的研究过程及语料来源。第四,简述藏缅语族语言、纳系族群语言亲属称谓的研究概况。第二章纳系族群概述。简要介绍纳系族群生活的人文地理环境,以及纳系族群的语言和文字。这两章为后文进入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识。第三章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为了从宏观上把握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根据对28个调查点亲属称谓系统的分析,以大具纳西语亲属称谓为例,分析了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成分,及亲属称谓的构成原则。第四章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三种类型。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差异。本文将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分成三种类型: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不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以及亚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通过详细描写和分析每个类型两个个案点的亲属称谓系统,提取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三种类型的特征。第五章——第七章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地理语言学研究。纳系族群的亲属称谓分布具有地理特征。根据与各地所调查的158种亲属关系的相应称谓,经过对比、归类、筛选,对不同辈分的亲属称谓词作为进行重点研究的特征条目。并系统考察这些亲属称谓词的空间分布,推导每个亲属称谓词的发展途径。归纳纳系族群亲属称谓词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发展的顺序,及在系统中的演变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附录以个案点为纲的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语料。搜集了每个个案点的所有亲属称谓词的义项。二、本文取得的认识。本文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提取了以下的认识:1、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差异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根据各支群亲属称谓系统中亲属称谓的数量多少,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不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及亚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从空间上看,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多集中分布在纳西语西部方言区,不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多分布在纳西语东部方言区,亚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则多位于东部方言区及西部方言区的交界地带。2、纳系族群亲属称谓词的义项发展不均衡,亲属称谓词的义项多则达六七十个,少则只有一个。根据每个称谓所指称的亲属关系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专称式称谓,即一个称谓只指称一种亲属关系,专称式称谓的义项较少。一是类称式称谓,即一个称谓能够指称同一个范畴的多种亲属关系,类称式称谓的义项较多。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中专称式称谓较多,不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则以类称式亲属为主,亚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中专称式称谓、类称式称谓的比例介于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之间。纳系族群亲属称谓词义项发展不均衡,是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地理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是语言研究、民族地理研究的宝贵资源。3、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是纳系族群家庭、婚姻形式的直接反映,通过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研究可以看到纳系族群家庭、婚姻制度的历时发展演变过程。如: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所分布的地区较早进入专偶制家庭,而不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所分布的地区实行专偶婚的时间较晚,通过其亲属称谓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地区曾经历过血缘婚、对偶婚等较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这是语言研究中取之不尽的矿藏。4、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的分布特征与河流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东西对立:一指金沙江线东西对立型,即纳系族群亲属称谓沿丽江境内的金沙江两岸形成东西部差异;二指无量河线东西对立型,纳系族群亲属称谓无量河以东和以西的差异。南北对立:又称为五郎河线对立,即纳系族群亲属称谓在五郎河南边和北边形成的差异。三、本文研究的价值本文研究的价值在于:通过采用地理语言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对纳系族群亲属称谓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完全证实了地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证实了不同语言与地理关系各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律。本文的研究还证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不同于汉族地区,不同地区间的社会形态差异更大,所以更能够从地区的差异来认识语言的差异。少数民族语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亲属称谓的研究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资源,但至今成果较少。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亲属称谓研究有所借鉴,有所促进。我国民族语言丰富,特点复杂,目前的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还嫌窄,今后还有大量的研究资源需要去挖掘。比如:动植物词汇、人文地理词汇、宗教词汇、农业经济词、族称、姓名、方位词、颜色词、计量法等。笔者通过本文的研究,看到今后词汇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必将会出现一片新的光景。
李怀宇[6](2015)在《町村景颇人的空间观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中缅边境的一个景颇族村落——町村为研究对象,对村落中的文化生活和基于自然人文、社群、信仰、政治、节日等方面形成的村落空间进行细致考察和深入描述的民族志研究。通过累计八个月的实地田野调查和对研究地区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笔者试图探究町村这样一个地处国家边境线旁村落中的景颇人具有怎么样的基于地域认知的空间观念,又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在各种力量作用下如何展演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因素和机制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村落认同,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文化自觉、文化选择和文化实践。本论文除首章“导论”和末章“结论”以外,正文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为自然与人文空间,介绍了町村的自然地理和基于地理环境的村落变迁情况,重点对町村人的地域意识、聚落和家屋的空间观念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和反映町村的地域性和地方性特征提供物质和观念分析基础。第二章为社群空间,在描述町村人的族群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人跨界流动的特殊历史事件,婚姻缔结过程以及家族会的复兴等事实,探讨村落中的社会关系和内部结构特征,发现“姆尤-达玛”婚姻关系仍是町村社会关系建构的首要原则,并挖掘了“姆尤-达玛”婚姻关系的深层规则和婚姻实践的现实表现,分析町村人的文化活动中内部社会关系可能具有的影响和作用。第三章为信仰空间,细致描述了传统信仰和外来的基督教、天主教在町村发展历史和现实中的三种信仰共存所建立起来的信仰空间,通过记录其中的仪式过程和町村人的日常信仰实践,阐述町村人如何处理和调适不同信仰所带来的冲突。第四章为政治空间,从町村人的历史记忆中发掘当地山官制度的地域性特征,说明町村山官制度对当地所具有的影响,在历史的视野下记录国家权力进入町村的过程,以国家边界线的划定、生产方式转变、小学教育嵌入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主要内容,描述国家政治力量在町村的空间实践过程,说明历史与现实中的政治空间对町村人的生活和地域认同具有重要影响。第五章为节日空间,利用节日这样特殊的时空范畴,描述近两年内在村落文化自觉意识主导下筹备举行的两项重大节日,即“目瑙纵歌”和“福音文字传入一百周年庆典”,展现町村人在节日中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和相关仪式中的文化表达意义,进而呈现村落的集体认同。第六章为村落空间与村落认同,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论述了町村的村落空间与村落认同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分析了町村空间的结构及其特征和町村空间中的行动意义对培育村落地域认同的意义,最后结合町村的情况对边疆、边界、边民进行了反思。最后部分为结论,主要结论有:一是村落空间及其结构维护村落集体认同,二是村落空间的行动和意义产生地域认同,三是地域主体性和空间可变性是边境地区景颇村落的重要特征,四是村落空间是当地人作为行为主体依据村落的社会结构和当地人的行动意义而进行空间建构后所表现出的状态。本文认为,从町村人在町村所操演的文化实践来看,地方性和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对边疆少数民族开展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研究之外,村落的地域认同应该是得到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其中所呈现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特征应该成为民族-国家边缘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关切。
许瑞娟[7](2013)在《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文中指出摩梭人是居住在川滇交界的一个族群,分布于云南境内的摩梭人属于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永宁地区的摩梭人独特的家庭形态以及婚姻制度引起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摩梭人的语言文化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摩梭人使用的语言属于纳西语的东部方言,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我们称作“摩梭话”。本课题以摩梭人的语言与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浑沌学“分形”理论为语言文化研究提供的方法论,通过对摩梭语言词汇系统中的母系“文化词群”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得到了大量关于摩梭文化的信息,阐释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揭示了摩梭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摩梭语言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九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语料的来源。第一章阐述了摩梭人的概况及其语言的特点,主要介绍了摩梭人的族称、族源、分布、传统文化以及语言特点和使用情况。第二章在浑沌学理论为语言文化研究提供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浑沌学中的分形理论,阐释了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通过对摩梭话中具体词汇以及民歌谚语的分析,揭示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第三章主要从“家屋”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家庭制度,通过对摩梭“家屋”文化词群进行分析,揭示了摩梭“家屋社会”与“家屋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并通过对摩梭“家屋”的空间向度进行研究,阐释了摩梭人对居住空间进行的配置与安排,体现了摩梭社会以女性为中心、母尊女贵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摩梭人“家屋本位”的民族心理。第四章主要从“两性关系”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婚姻制度,通过对摩梭人“两性婚姻”文化词群的分析与解读,揭示了摩梭人独特的婚姻形态及其社会构成。由于“害羞文化”的影响,摩梭人的“两性称谓”极其含蓄,受到特定的语境与场合的制约。摩梭人的“走婚”是适应家屋体制的文化产物。第五章主要从“亲属称谓”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社会形态,通过分析摩梭亲属称谓词,从而揭示摩梭人独特的社会构成、家庭形态以及婚姻模式。摩梭社会的亲属称谓以母系称谓作为其主体,整个称谓体系中几乎没有对姻亲和父系亲属的称谓,体现了摩梭人重视家屋和睦与母系血缘亲属的民族心理与“害羞”的传统文化观念。第六章主要从“詈语”文化词群看摩梭害羞文化的特质,通过摩梭詈语与汉、英詈语的对比,揭示了摩梭詈语的特点,阐释了摩梭文化的内涵。摩梭文化极其强调家族礼貌、伦理道德、宗族观念与家屋和谐,寻常绝对不说任何粗话,因此造就了摩梭詈语数量少并且极为委婉含蓄的特点。第七章主要从“mi33”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思维的特征,以“mi33”作为词根语素、类语素或者构成成分的词汇在摩梭语言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词语群,通过对这个词语群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理清“mi33”语素语义及其功用的发展与演变,同时还可以窥视摩梭社会“尊母崇母”的历史文化特点与独特的社会形态,揭示了摩梭社会对两性的基本认知态度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结语部分就几个方面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做了小结,并阐述了本论文给今后从事语言人类学的学者们的一些启示。不同的社会形态决定着不同的语言面貌及其文化特点。本课题分析研究了与主流社会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语言面貌及其文化特点,阐释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次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案实例,丰富了语言人类学及少数民族方言与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填补了摩梭语言词汇研究的空缺,为摩梭人的社会形态、家庭结构、婚姻亲属制度、伦理道德观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语言学方面的证据与参考。
何林[8](2012)在《“怒人”是谁?——文化视野中的怒族源流》文中指出在民族学研究领域,由于"怒族"建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关于怒族族源及流变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清晰脉络。离开这一建构模式,从文化视角则不难看到"怒人"或"怒族"各部不同的族源历史及文化特性。汉语文献传统及中国国家民族识别所建构的"怒人"或"怒族"事实上包括族称发音及表音汉字书写相近的四个民族群体,他们分属两个语支或两个历史文化范畴,而"怒"的形成则是一个族称演化的结果。
叶黑龙[9](2012)在《西盟佤族亲属称谓及其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亲属称谓系统是每一种语言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的,它主要取决于婚姻家庭形态,同时还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亲属称谓往往落后于婚姻家庭形态的发展,其中往往会保留有较多的能够说明古代社会婚姻形态的残迹。因此,对现代西盟佤族亲属称谓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意义不仅在于说明现行的婚姻制度,更重要的是探索西盟佤族没有文字记载可以证明的古代婚姻家庭形态,以及其他隐藏在亲属称谓背后的复杂的文化事项。本文在对西盟佤族亲属称谓进行描述、特点归纳和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亲属称谓的文化影响因素,主要从婚姻家庭形态、婚姻习俗与婚姻规则、亲属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婚姻习俗与婚姻规则主要包括同姓不婚、姑舅交错从表优先婚、转房习俗等三个方面;根据西盟佤族以男性为核心的家族观念,把亲属关系分为家族内的亲属关系和家族外的亲属关系两种加以分析。反过来,亲属称谓又反映了西盟佤族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以男性为核心的内外有别的家族观念,同时还是人们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标志。通过分析发现,西盟佤族婚姻家庭形态的发展基本符合摩尔根关于人类婚姻家庭史的发展理论,即先后经历了血缘婚、群婚、对偶婚并发展到现在的一夫一妻婚姻,这些在亲属称谓中有较为清晰的反映。并得出了西盟佤族现行的亲属称谓体系产生于血婚时代并完善确立于父权制家庭时代的结论。然而,婚姻家庭形态并不是西盟佤族亲属称谓最根本的、唯一的决定因素,它同时还受到婚姻习俗、家族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尤伟琼[10](2012)在《云南民族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不分大小,真正达到一律平等,民族识别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的一项自觉工作。云南民族识别工作,弄清了云南民族的构成情况,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民族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实现了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目的,对进一步维护边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意义十分重大。云南民族识别工作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按照民族语系语族分类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识别工作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八个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中国历代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从司马迁首创民族史传记后,二十四史都有了少数民族专传,各书因立传范围不同,对云南各民族的详略有别,划分原则也有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中央民族访问团、云南民族识别工作组开展对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对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额进行处理,对一些支系众多的民族进行了分析归类,列出了云南21个基本识别的民族,。第二,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的识别。在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有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独龙族、怒族、基诺族。这些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居住相邻、风俗习惯相近,彼此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民族之间具有一些相同性,在某些民族特征上具有相近性。识别过程中,对其历史渊源进行了必要的追溯,最终确定了其民族成分和族称;把具有民族歧视色彩的他称一律撤销,全面贯彻了民族平等思想,加强了民族的整体认同感。第三,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他语支民族的识别。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彝语支的少数民族外,还有藏语支的藏族,景颇语支的景颇族,缅语支的阿昌族,以及由于语言情况较复杂,系属于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的白族。这些民族在语言上与彝语支比较接近,拥有一定数量的同源词,且同源词是最基本的词,以单音节词和由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为主;在民族来源上,有着许多相似的民族间传说。说明了他们之间语言的亲属关系与民族的亲属关系是非常密切相近的。第四,对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识别。分布于云南的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主要有傣族、壮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等五个民族。在云南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布依、水和仡佬先被识别归并为壮族,1983年时又被识别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因当时人口在云南仅为700人,没有被列入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之中。第五,对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识别。居住在云南的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民族只有苗族、瑶族。历史上,他们具有同源的关系。在云南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了分布散、支系多、族称复杂、风格各异的特征,存在着语言、习俗、服饰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但这只是各不同支系的客观表现,各支系自我认同感是该民族人民的本质表现。第六,对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的识别。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分布在云南境内的只有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三个民族同源于古代的闽濮,是云南当地的土着民族。佤语、德昂语、布朗语虽同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具有南亚语族的一般性特征,但姊妹语之间有着明显差别,各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在尊重少数民族意愿,“名从主人”的原则下,将“崩龙族”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将“卡佤”族中具有奴隶之意,带有蔑视的“卡”字去掉,正式定名为“佤”族。第七,对其他民族的识别。云南汉族在总体上不存在识别问题,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从广西迁入云南富宁的“蔗园”族就是现代汉族逆向融合的例证。因战争和政治统治需要进入云南的满族、蒙古族、回族,虽然受到周围少数民族较深地影响,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既有与其他民族相融合的一面,也有着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民族生活习俗的一面,是统一的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通过对云南民族识别的研究,为解决好民族识别中遗留问题,云南各民族共同发展,以及在研究各民族要素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变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中,以尊重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国家角度,促进中华民族意识,增强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稳定,促进云南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景颇族的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颇族的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腾冲地理历史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系统 |
第一节 亲属称谓及相关概念 |
第二节 腾冲方言概况 |
第三节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系统 |
第三章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语言特点 |
第一节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读音特点 |
第二节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构词特点 |
第三节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使用特点 |
第四章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点 |
第一节 女称男化 |
第二节 从他称 |
第三节 讳称及尊称 |
第四节 其他 |
第五章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内部差异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军屯移民对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的影响 |
第二节 腾芒片与固界片差异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固界片内部差异原因分析 |
余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腾冲方言亲属称谓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B 《腾冲明氏族谱》 |
(2)对当代中国学者景颇/克钦研究的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文化为主导的整体性研究 |
(一) 文化系统综论 |
(二) 社会文化变迁 |
(三) 简史 |
二社会组织形态类的研究 |
(一) 山官制度 |
(二) 社会政治形态 |
(三) 习惯法 |
三民族关系研究 |
四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节日类的研究 |
(一) 语言文字 |
(二) 文学艺术及节日 |
五婚丧及宗教文化的研究 |
(一) 婚姻丧葬文化 |
(二) 宗教文化 |
六相关研究的认识和分析 |
(3)德宏允欠村景颇族“拜干亲”习俗的民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景颇族研究 |
二、亲属制度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允欠村历史 |
一、允欠村村寨历史 |
二、允欠村景颇族主要家族历史 |
第三节 村寨生活 |
一、村寨宗教生活 |
二、允欠村景颇族生育和取名习俗 |
第二章 德宏允欠村景颇族“拜干亲”习俗简介 |
第一节 “拜干亲”概况 |
一、以物为对象的“拜干亲”调查资料 |
二、以人为对象的“拜干亲”调查资料 |
第二节 “拜干亲”的分类和仪式 |
一、以人为对象“拜干亲” |
二、以物为对象“拜干亲” |
三、新型的“拜干亲” |
第三节 允欠村景颇族“拜干亲”习俗的特点 |
一、满足“干亲”双方家庭的心理诉求 |
二、万物有灵宗教信仰的一种表现 |
三、代际差异 |
四、时代特征 |
五、人数、年龄、民族不受限制 |
六、限定性的亲属称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干亲”间的社会互动 |
第一节 丧葬仪式中的交往与互动 |
第二节 婚嫁仪式中的交往与互动 |
第三节 礼物的流动 |
一、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 |
二、非仪式性情境中的表达性礼物 |
第四节 礼物与亲属关系的建构 |
一、“干亲”关系阶段性建构之一——形成 |
二、“干亲”关系阶段性建构之二——巩固 |
三、“干亲”关系阶段性建构之三——完成 |
第四章 “干亲”是一种特殊的亲属关系 |
第一节 作为亲属关系的“干亲” |
第二节 “干亲”的称谓和态度 |
第三节 “干亲”对婚姻的约束 |
第四节 “干亲”的基本结构 |
一、关系对立——亲近和疏远 |
二、关系巩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与研究方法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田野调查点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景颇族历史文化研究现状 |
(二) 景颇族艺术研究现状 |
(三) 景颇族族群认同相关研究 |
三、关键词、概念与理论梳理 |
(一) 景颇族 |
(二) 视觉艺术及本文研究范围 |
(三) 艺术与族群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
(四) 景颇族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区分 |
第一章 景颇族艺术的生境及视觉形式 |
第一节 景颇族艺术生产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景颇族传统艺术的视觉形式 |
一、服饰及纺织 |
二、绘画与雕刻 |
三、民居建筑 |
四、仪式与舞蹈 |
五、手工器物 |
六、装饰 |
第三节 景颇族视觉艺术的特征 |
一、景颇族艺术的实用美与象征性 |
二、景颇族艺术视觉表达重复之规律性 |
三、族群求同精神导致简朴粗犷之制作形态 |
第二章 景颇族视觉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族群认同塑造 |
第一节 1949年前的他者认同:文献中的视觉表述 |
一、唐宋元时期以地域或外形描述为主 |
二、明清时的服饰装饰细节及习俗印象 |
三、民国时的综合表述与自我认同产生 |
第二节 1949-1979:频繁政治文化改造与艺术隐匿 |
一、积极国家认同:“直接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二、消极国家认同:大跃进、文革与政治边防等运动 |
第三节 1979年后视觉艺术展演下的族群认同建构 |
一、政治经济转型与传统文艺的复兴 |
二、文化传承及重构需求:文化展演中的视觉艺术 |
三、当下社交网络中的日常文化展演 |
第三章 视觉艺术的族群意识呈现 |
第一节 图示造型表达的思想观念 |
一、动植物图示中的族群自然观念——共生观 |
二、服饰造型与族群审美观念——实用、集体认同、自然即美 |
三、原始图画文字中的鬼魂观——万物有灵 |
第二节 仪式及其象征符号揭示的族群文化模式 |
一、仪式中的物与文化意象关联 |
二、仪式所形塑的文化记忆与族群情感 |
第三节 文化标识与认同标记 |
一、装饰、图案和色彩构成视觉共识 |
二、认同标记的形成及作用 |
第四章 目瑙纵歌及其视觉表达构建“中国景颇族” |
第一节 景颇族核心文化品牌:目瑙纵歌 |
一、目瑙纵歌的历史渊源 |
二、族群核心文化品牌的确立 |
第二节 目瑙纵歌文化展演的视觉传达 |
一、目瑙纵歌的视觉场域 |
二、图像化的仪式象征符号 |
第三节 全族仪式:聚拢者 |
一、祖源召唤与文化传播:口传神话、文化母题演绎 |
二、维系、团结和鼓励族群力量以求更多资源 |
第五章 社会关系中的实物符号表征 |
第一节 物象与社会关系构建 |
一、仪式性财物在景颇族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二、物语:树叶信及绿叶礼物 |
第二节 礼物流动与族群身份 |
一、姆尤·达玛社会关系中的礼物交换 |
二、山官·百姓身份中的礼物交换 |
第三节 艺术物品生产与身份表达 |
一、家庭中的艺术品制作与性别差异 |
二、董萨(祭司)阶层与集体艺术生产 |
结论 |
一、景颇族视觉艺术对族群认同所起之作用 |
二、景颇族族群认同现状及问题 |
三、艺术对族群认同理论的补充思考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1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第2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纳系族群的界定 |
1.2.2 亲属称谓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节 研究设计 |
1.3.1 理论原则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4节 研究过程与语料来源 |
1.4.1 研究过程 |
1.4.2 语料来源 |
第5节 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研究综述 |
1.5.1 藏缅语族语言亲属称谓研究概况 |
1.5.2 纳系族群语言亲属称谓系统研究概况 |
第2章 纳系族群的人文地理环境概述 |
第1节 纳系族群的社会经济文化地理环境 |
2.1.1 分布与人口 |
2.1.2 社会经济形态 |
2.1.3 文化习俗 |
第2节 纳系族群的语言文字地理环境 |
2.2.1 纳系族群语言的系属和方言划分 |
2.2.2 纳系族群语言的使用情况 |
2.2.3 纳系族群的文字 |
第3章 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 |
第1节 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成分 |
3.1.1 基础称谓 |
3.1.2 合成称谓 |
3.1.3 引称和面称称谓 |
3.1.4 从他称称谓 |
3.1.5 排行称称谓 |
第2节 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原则 |
3.2.1 血缘的亲疏 |
3.2.2 亲属的辈分 |
3.2.3 亲属的性别 |
3.2.4 年龄的长幼 |
3.2.5 称呼人的性别 |
第4章 纳系族群三种亲属称谓系统的地理分布 |
第1节 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2节 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分析 |
4.2.1 大具乡金宏村纳西语亲属称谓语言地理分析 |
4.2.2 九河白族乡灵芝园村纳西语亲属称谓语言地理分析 |
第3节 不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分析 |
4.3.1 翠玉傈僳族普米族乡宜底大村摩梭话亲属称谓语言地理分析 |
4.3.2 三坝纳西族乡恩水湾村纳西语亲属称谓语言地理分析 |
第4节 亚发达型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分析 |
4.4.1 太安乡汝寒坪村纳西语亲属称谓语言地理分析 |
4.4.2 顺州乡分水岭村纳西语亲属称谓语言地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系族群祖辈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第1节 父系祖辈称谓的地理分布 |
5.1.1 父系祖辈称谓的地理分布 |
5.1.2 父系曾祖辈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第2节 母系祖辈称谓的地理分布 |
5.2.1 母系祖辈称谓的地理分布 |
5.2.2 母系曾祖辈称谓的地理分布 |
第6章 纳系族群父辈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第1节 父辈男性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6.1.1 父辈男性血亲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6.1.2 父辈男性姻亲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6.1.3 父辈男性亲属称谓的分合类型 |
第2节 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6.2.1 父辈女性血亲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6.2.2 父辈女性姻亲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6.2.3 父辈女性亲属称谓的分合类型 |
第7章 纳系族群平辈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第1节 平辈姻亲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7.1.1 丈夫称谓的地理分布 |
7.1.2 妻子称谓的地理分布 |
第2节 平辈血亲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 |
7.2.1 哥哥称谓的地理分布 |
7.2.2 姐姐称谓的地理分布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以个案点为纲的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语料 |
(6)町村景颇人的空间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自然与人文空间 |
第一节 町村的自然与人文地理 |
一、町村的自然环境 |
二、町村的人文环境 |
第二节 町村的物质空间与心理空间 |
一、模糊的村界 |
二、町村人的地域空间认知 |
第三节 町村的聚落与家屋空间 |
一、町村的聚落与景观空间结构 |
二、聚落变迁中当地人的经历 |
三、町村景颇人家屋的空间 |
第四节 死亡中的空间观念与实践 |
一、死亡观念和丧礼仪式 |
二、人死后的人际网状结构 |
三、送魂 |
四、坟墓及其空间意象 |
第二章 社群空间 |
第一节 族群的地方认知 |
一、关于族群的分布与记忆 |
二、当地传说的族群关系 |
第二节 社群的形成与结构 |
一、人口的跨国流动 |
二、婚姻制度:内聚社群关系 |
三、家族会:社群内外的关系 |
第三章 信仰空间 |
第一节 传统信仰 |
一、町村祭献的鬼神及其分类 |
二、农尚祭献的神鬼 |
三、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联动 |
第二节 人神沟通者:董萨 |
一、董萨的产生 |
二、町村董萨的等级 |
三、董萨的消失与“失业” |
第三节 外来宗教本地化 |
一、基督教传入及其发展 |
二、天主教在町村的传入过程 |
三、三种信仰共存的社区 |
第四章 政治空间 |
第一节 山官管辖时期的政治空间 |
一、景颇山官制度 |
二、町村的“一寨三官” |
第二节 国家政权下的村落政治空间 |
一、中华民国时期当地设治局对景颇有名无实管辖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实质进入 |
第三节 国家政治空间实践 |
一、勘定划界:纳入国家政治空间 |
二、下坝生产:生产空间的转移 |
三、嵌入的小学:国家渗入村落空间 |
四、被纳入国家保护的森林 |
第五章 节日空间 |
第一节 景颇目瑙的传说与历史 |
一、景颇目瑙及其种类 |
二、町村目瑙历史 |
第二节 町村目瑙空间建构与文化实践 |
一、目瑙场的物理空间建构 |
二、目瑙活动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三、目瑙的文化空间实践 |
第三节 宗教节庆空间:福音传入百周年庆典活动 |
一、“百周年”的组织与安排 |
二、“百周年”仪式空间的生产 |
第六章 村落空间与村落认同 |
第一节 村落空间与地域观念 |
一、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村落地域认同 |
二、町村空间的结构及其特征 |
三、町村空间中的行动与意义 |
第二节 村落空间与边疆研究 |
一、边疆研究的反思 |
二、边界研究的反思 |
三、边民研究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五、田野点介绍及语料的来源 |
第一章 摩梭人的概况及其语言的特点 |
第一节 摩梭人的族称、族源和分布 |
一、摩梭人的族称 |
二、摩梭人的族源 |
三、摩梭人的分布 |
第二节 摩梭人的传统文化 |
一、摩梭人的物质文化 |
二、摩梭人的制度文化 |
三、摩梭人的精神文化 |
第三节 摩梭人的语言特点及其使用状况 |
一、纳西语东、西部方言的地域分布 |
二、摩梭话的语言系属问题 |
三、摩梭话在纳西语中的地位 |
四、摩梭话的特点 |
五、摩梭话的使用状况 |
第二章 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浑沌学理论对语言文化研究的启示 |
一、语言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 |
二、语言系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 |
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 |
四、语言系统的平衡性与非平衡性 |
五、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 |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 |
一、语言的构成与客观世界具有自相似性 |
二、语言的构成与物质文化具有自相似性 |
三、语言的构成与社会组织具有自相似性 |
四、语言的构成与认知思维具有自相似性 |
第四节 摩梭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 |
一、从山名、方位词和时间词看摩梭语言与客观世界的自相似性 |
二、从命名方式、民歌和谚语看摩梭语言与其社会组织的自相似性 |
三、从动植物词汇、颜色词和心理词汇看摩梭语言与其认知思维的自相似性 |
四、摩梭文化的特点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层次 |
第三章 从“家屋”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家庭制度 |
第一节 摩梭人的“家屋”概念、特点及运作机制 |
一、“家屋”的概念 |
二、“家屋”的特点 |
三、“家屋”的运作机制 |
第二节 摩梭人的“家族”概念及特点 |
一、摩梭“家族”的概念 |
二、评判一个“家族”的标准 |
三、“家族”的特点 |
第三节 摩梭“家屋”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内涵 |
一、摩梭“家屋”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内涵 |
二、摩梭“正房”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内涵 |
第四节 摩梭“家屋”空间的文化阐释 |
第四章 从“两性关系”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婚姻制度 |
第一节 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的语义、语用辨析 |
一、前人研究回顾 |
二、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辨析 |
第二节 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人的婚姻形态及其特点 |
二、“走婚”的文化内涵分析 |
第三节 摩梭人的情爱观 |
第四节 摩梭人的生育观 |
一、习语中隐含的生育观 |
二、生育及其相关仪式 |
第五节 摩梭人的身体观 |
第五章 从“亲属称谓”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社会形态 |
第一节 摩梭亲属称谓研究概况 |
一、亲属称谓研究回顾 |
二、摩梭亲属称谓研究回顾 |
第二节 摩梭亲属称谓的特点 |
一、“理想状态”下的母系家庭亲属称谓 |
二、“非理想状态”下的母系家庭亲属称谓 |
第三节 摩梭亲属称谓分析 |
第四节 摩梭亲属称谓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人传统观念中对婚姻的排斥 |
二、摩梭人对母系血缘亲属的极度重视 |
三、摩梭人“尊母崇舅”的伦理观 |
四、摩梭人强调“共享”的民族心理 |
第六章 从“詈语”文化词群看摩梭害羞文化特质 |
第一节 詈语的定义、产生原因与类型 |
一、詈语的定义 |
二、詈语产生的原因和动机 |
三、詈语的分类 |
第二节 摩梭詈语与汉、英詈语对比 |
一、数量小 |
二、类型少 |
三、程度轻 |
第三节 摩梭詈语的特点 |
一、音节上以多音节为主 |
二、语义上含蓄内敛 |
三、语用上充满艺术魅力 |
四、功能上起到教化人的作用 |
第四节 摩梭詈语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文化的内涵 |
二、摩梭詈语的文化分析 |
第七章 从“mi~(33)”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思维特征 |
第一节 摩梭话中“mi~(33)”语素的语义、构词方式及隐喻分析 |
一、“mi~(33)”语素的语义及其组合方式 |
二、“mi~(33)”语素的属性与功用 |
三、“zo~(33)”语素的组合方式及语义隐喻 |
第二节 摩梭话中“mi~(33)”语素与其他民族语言比较 |
一、摩梭话中“mi~(33)”后缀与其他民族语言的阴性后缀比较 |
二、其他民族语言中女性词汇的语义演变 |
第三节 摩梭话中“mi~(33)”文化词群的文化内涵分析 |
一、“mi~(33)”文化词群反映了摩梭歌谣、神话传说中“尊母崇女”的心理 |
二、“mi~(33)”词群体现了摩梭象形文字中“敬奉女性”的认知思维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怒人”是谁?——文化视野中的怒族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视野中的“怒人” |
(一) 语言 |
(二) 亲属称谓制度 |
(三) 婚姻家庭制度 |
二、“怒人”的族源及流变 |
(一) 氐羌后裔 |
(二) 若若与怒苏 |
(三) 怒、侬及独龙 |
三、结论 |
(9)西盟佤族亲属称谓及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研究背景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对象基本概况 |
(一) 佤族人口与分布 |
(二) 语言 |
(三) 西盟佤族概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亲属称谓 |
(二) 亲属关系 |
(三) 亲属制度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关于亲属称谓的研究 |
二、关于佤族亲属称谓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佤族的亲属称谓 |
第一节 西盟佤族的家庭、家族结构特点 |
一、家庭 |
二、以男性为世系的家族形式 |
三、人名与家谱 |
第二节 亲属称谓描述 |
一、家族内亲属称谓 |
(一) 对家族内男性亲属的称谓 |
(二) 对家族内女性亲属的称谓 |
二、家族外亲属称谓 |
(一) 对家族外男性亲属的称谓 |
(二) 对家族外女性亲属的称谓 |
第三节 佤族亲属称谓的基本特点 |
一、以男性为划分内外亲属的标准 |
二、辈分与长幼之别 |
三、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父系与母系亲属之别 |
四、性别之别 |
五、其他特点 |
第二章 佤族亲属称谓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佤族亲属称谓的义素分析 |
第二节 佤族亲属称谓的义位网络 |
第三节 佤族亲属称谓的语义组合 |
第四节 佤族亲属称谓语义场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亲属称谓与家庭、家族等社会结构 |
第一节 亲属称谓的文化影响因素 |
一、婚姻家庭形 |
二、婚姻习俗与婚姻规则 |
(一) 乱伦禁忌——同姓不婚 |
(二) 姑舅交错从表优先婚 |
(三) 转房习俗 |
三、亲属关系 |
(一) 家族内的亲属关系 |
(二) 家族外的亲属关系 |
第二节 亲属称谓反映的人伦观念 |
第三节 婚姻家庭形态的发展演变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云南民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论文的内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第一节 秦汉至清代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一、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对秦汉时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二、樊绰的《云南志》对唐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三、李京的《云南志略》对元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四、天启《滇志》对明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五、《滇南志略》对清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相关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一、丁文江先生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二、其他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一、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概况 |
二、对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的评价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对云南民族识别概说 |
一、1951年对云南省各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
二、1954年对云南民族的识别 |
三、1958年和1960年对云南民族的进一步识别 |
第二章 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的识别 |
第一节 对云南彝族众多支系的识别概况 |
一、民国以前对彝族先民的认识 |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彝族的认识 |
三、对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工作概况 |
第二节 对彝族支系“土家”的识别归并 |
一、对漾濞、祥云、永平、凤仪“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
二、对邓川、永胜自称“利帕”的“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
三、对漾濞、祥云、永平、凤仪“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
第三节 对永胜、华坪“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水彝”等十一个族群的识别归并 |
一、对永胜“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识别归并 |
二、对永胜二区“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识别归并 |
第四节 对新平县“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 |
一、对新平县“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 |
二、对新平县“罗武”、“阿车”的识别归并 |
三、对新平县“三苏”、“车苏”的识别归并 |
第五节 对“普”族、“普拉”族、“母几”族等的识别归并 |
一、对“普”族、“母几”的调查识别工作 |
二、对石屏“普拉”族的调查识别工作 |
三、对文山‘普’族(‘普拉’)的调查识别工作 |
第六节 对昆明“子君”族的识别归并 |
第七节 对华坪“水彝”族的识别归并 |
第八节 对云龙县“罗武”的调查识别 |
第九节 对弥勒县“阿西”的调查识别 |
第十节 对“土家”族(蒙化县)和“蒙化”族(景东县)的调查识别 |
第十一节 对路南圭山“撒尼”调查识别 |
第十二节 对昆明市“散民”的调查识别 |
第十三节 1960年对部分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 |
一、对西畴、弥勒、元阳、泸水、师宗等地“阿乌”的识别归并 |
二、对邱北“撒”的识别归并 |
三、对富宁“倮”的识别归并 |
四、对马关“卓拉”的识别归并 |
五、对宁洱、思茅“达头”的识别归并 |
六、对澜沧“阿茨戛”的识别归并 |
七、对宾川“过拉”的识别归并 |
八、对镇雄“南京”的识别归并 |
九、对西双版纳“本人”的调查识别 |
十、对马关、西畴孟武的调查识别 |
十一、对邱北“僰”人的调查识别 |
十二、对景洪“三达”的调查识别 |
十三、对泸水“菟莪”的调查识别 |
第三章 对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之外民族的识别 |
第一节 对纳西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纳西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纳西族的识别 |
三、1960年对“阮可”支系的识别 |
四、分布在四川与纳西族有关的支系 |
五、对云南四川相连地区的“纳日”识别 |
六、对维西玛丽玛萨人的识别 |
第二节 对哈尼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哈尼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哈尼族的识别概况 |
三、对新平“糯比”、“梭比”、“卡都”、“拉乌”、“苦聪”识别 |
四、对墨江等县哈尼族六个支系识别小结 |
五、1960年对哈尼族系统的调查识别 |
六、对易武“苦聪”的调查识别 |
第三节 对傈僳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傈僳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傈僳族的识别 |
三、1960年对昌宁县“永白族”的识别 |
第四节 对拉祜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拉祜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拉祜族的识别 |
第五节 对独龙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独龙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独龙族的识别 |
三、1954年对“怒”族和“俅”族识别工作中的不同看法 |
第六节 对怒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怒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怒族的识别 |
三、对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怒族的识别 |
第七节 基诺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基诺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基诺族的识别 |
第四章 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他语支民族的识别 |
第一节 对云南藏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藏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藏族的识别 |
第二节 对云南白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白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白族识别 |
第三节 对普米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西番”(普米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西番”(普米族)的识别 |
第四节 对景颇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景颇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景颇族的识别 |
第五节 对阿昌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阿昌族先民对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阿昌族的识别 |
第五章 对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识别 |
第一节 对傣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傣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傣族的识别 |
第二节 对云南壮族的民族识别归并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壮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壮族的识别归并 |
第三节 对云南布依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布依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布依族的识别 |
第四节 对云南水族的民族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水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水族的识别 |
第六章 对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识别 |
第一节 对云南苗族先民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苗族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苗族的识别 |
第二节 对云南瑶族的民族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瑶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瑶族的识别 |
第七章 对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的识别 |
第一节 对布朗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布朗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布朗族的识别 |
三、对克木人的识别 |
四、对芒人的识别 |
第二节 对德昂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德昂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德昂族的识别 |
第三节 对佤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佤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佤族的识别 |
第八章 对云南其他民族的识别 |
第一节 对部分汉族的识别 |
一、对富宁“蔗园”族的调查识别 |
二、对马关、河口“都匀”进行了调查识别 |
三、对腾冲“京东”人进行了调查识别 |
第二节 对云南满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满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满族的识别 |
第三节 对云南蒙古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蒙古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蒙古族的识别 |
第四节 对云南回族的识别 |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回族先民的认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回族先民的识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景颇族的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腾冲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 明黎娟. 吉首大学, 2018(02)
- [2]对当代中国学者景颇/克钦研究的学术评述[J]. 张媚玲.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8(01)
- [3]德宏允欠村景颇族“拜干亲”习俗的民族学研究[D]. 李丽平. 云南大学, 2017(05)
- [4]景颇族视觉艺术与族群认同[D]. 罗瑛. 云南大学, 2017(07)
- [5]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研究[D]. 和智利.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1)
- [6]町村景颇人的空间观探析[D]. 李怀宇. 云南大学, 2015(10)
- [7]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D]. 许瑞娟. 云南大学, 2013(12)
- [8]“怒人”是谁?——文化视野中的怒族源流[J]. 何林. 昆明学院学报, 2012(04)
- [9]西盟佤族亲属称谓及其文化研究[D]. 叶黑龙.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10]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 尤伟琼. 云南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