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润滑油工业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贾丹[1](2021)在《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设计及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对高品质润滑油的需求量占润滑油总需求量正逐年上升,而高品质润滑油的设计及开发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自主研发面临很大困难。在润滑油产品的开发与改进中,性能检测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国润滑油性能评价主要依靠经验或大量实验与数据分析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润滑油的设计与开发周期,致使润滑油发展十分缓慢。将材料数据库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是润滑材料研发的新方法,为润滑油的性能快速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对于提升装备运行可靠性以及指导润滑油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润滑油及其添加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括试验测试与模拟计算等多样化数据存储与分析数据库,建立数据的自动录入、检索,模拟计算及性能预测一体化数据平台;基于分子模拟计算,分析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分子的结构参量与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确定润滑油分子参量对摩擦学性能和热氧化性能的影响权重,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润滑油分子结构-性能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润滑油热氧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预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并提出了一种精确、稳定的性能预测集成学习算法,通过将润滑材料数据库与机器学习相结合,为高性能润滑油的开发提供有力证据。基于上述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设计了润滑材料数据存储与数据分析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润滑材料试验检测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文件等多样化数据导入;建立了基于不同数据格式(表格、文档)之间转换与关键信息提取的数据检索功能;集成了支撑材料快速评价的模拟计算软件调用以及性能预测等模块。该数据库涵盖商用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润滑脂、固体润滑膜等,数据内容包括了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的化学结构式、材料的物性参数、试验参数和材料主要性能等,满足高通量计算设计结果的归纳与数据挖掘的需要,为润滑材料性能的快速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及分析开发平台。(2)以四种典型酯类油(双酯、季戊四醇酯、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偏苯三酸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链长结构的酯类油分子参量模拟计算,分析了酯类油分子的成键性质、化学活性、分子轨道等对其使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酯类油的分子总能量和偶极矩存在明显差异,是影响酯类油抗氧化性、水解稳定性和润滑性等宏观性质的重要参数。HOMO-LUMO能级结果表明,酯类油分子结构中酯基(或苯环与酯基形成的共轭结构)的活性最高,在润滑金属的过程中,酯类油会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一层固体润滑膜,保证了良好的摩擦性能,适当增加双酯分子两端碳链长度,可提高其抗磨性能。静电势结果表明,酯基中的C=O键呈负电性,易与金属阳离子结合或被水中的H+攻击,使其分子结构发生破坏,影响润滑或水解稳定性。电子结构结果阐明了酯类油的分子轨道贡献与分布。模拟计算结果可为机器学习筛选出的特征参量重要性的原因提供科学解释。(3)基于分子模拟计算的润滑油分子结构参量,计算了润滑油结构参数相对于磨损量的影响权重,确定润滑油分子特征参量为:低轨道能量和偶极矩;同样,根据润滑油结构参数相对于起始氧化温度的影响权重,确定润滑油分子特征参量为:分子能量、低轨道能量、HOMO-LUMO能量、偶极矩、脂水分配系数。之后,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了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预测和抗氧化性能预测方法的初步研究,建立了润滑油计算特征参数与磨损量之间、计算特征参数与氧化起始温度之间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将预测集代入模型中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开展了润滑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预测研究,阐明了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对于润滑油性能预测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基于Stacking理论的润滑油机器学习性能预测集成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集成学习预测方法,最终建立了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精准预测系统,丰富和完善了润滑材料数据库功能,提升了润滑油性能评价技术,加快润滑油的研发及应用进程。
刘玉佩[2](2020)在《辽河稠油减压馏分油全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全氢法”工艺深入研究环烷基减压馏分油加氢操作条件及加氢后的产品分布,为辽河石化公司新建高压加氢工业装置提供基础数据。首先,分别以六种辽河稠油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抚研院”)提供的催化剂进行加氢试验,考察单一馏分油加氢之后的产品分布,得到3号喷气燃料、7号工业白油、15号冷冻机油、KN4010环烷基橡胶油等基础油产品。初步确定“全氢法”加氢工艺的可行性。其次,按照减压馏分油的性质将六种馏分油分为两种,分别以这两种混合原料油为原料,采用壳牌公司提供的催化剂进行加氢试验,考察混合馏分油加氢可行性。混合馏分油加氢同样可以得到3号和5号粗白油、I-30℃变压器油、22号冷冻机油、橡胶油等润滑油基础油产品。最后,以混合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抚研院提供的催化剂进行加氢,考察温度、空速和氢油比等操作条件对加氢产品的影响以及加氢产品切割方案的优化。确定优化的操作条件:压力15 MPa、温度378℃/320℃/240℃、空速0.3 h-1/0.8 h-1/0.4 h-1、氢油比1000:1/800:1/800:1。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分布为:155-210℃和210-285℃分别满足W1-TA、W1-TB轻质白油;285-350℃符合I-40℃变压器油标准;350-380℃属于32号冷冻机油;>380℃符合橡胶油类基础油。
张凯[3](2019)在《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构建策略研究 ——以SS公司为牵头经销商的案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全球润滑油行业产能及发展重心转移,我国润滑油市场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形成了外资品牌、国有集团品牌、民营品牌三足鼎立市场的格局,且我国润滑油需求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进入增长缓慢期。环保问题和互联网技术快速革新对润滑油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而市场的竞争将更多的体现在与终端客户直接对话的区域经销商间的服务与客情的竞争上。新的竞争需要新的模式,新的合作也需要新的战略。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构建策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复杂的竞合态势下,本文参考国内外营销渠道理论、竞合理论、多品牌营销理论以及战略联盟理论的指导,利用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调查问卷等方法对SS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全球润滑油需求变化趋势、我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态势和我国润滑油营销渠道的普遍问题,以及润滑油营销的复杂特性,对SS公司的渠道转型的必要性、渠道联销体构建的可行性和构建策略进行一系列分析和探究。研究认为,基于润滑油发展趋势和渠道经销商的传统模式的发展现状,润滑油渠道经销商发展模式转型是必要的;同时,基于公司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现状,竞争者现状等情景分析,以特定渠道经销商为牵头企业来构建渠道联销体的方式方法是可行的。研究认为,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经销商作为产品、技术、信息、资源等营销网络的载体和中转站,整合构建多品牌的渠道联销体,变简单竞争为多重合作,创造新的利益点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是经销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进而从战略定位、实施路径、治理模式、运营机制、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等几方面提出有关渠道联销体构建的系列策略与对策。
周易[4](2020)在《美泰中国线上营销渠道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信息科技发展以及产业变革的加快,互联网行业与各大领域的发展融合具备着无限的潜力以及相当广阔的前景,近年来,中国生产力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泰公司汽车润滑油业务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伴随着电商的发展,美泰公司也在努力探索线上渠道的拓展。润滑油线上渠道的建立是在挑战和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公司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汽车润滑油业务从线下走到线上,如何管理线上线下渠道之间的冲突,如何管理混乱而又复杂的线上渠道的产品,把控价格,维护品牌形象,这都是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优化线上渠道,得出解决方案,从而在拓展线上渠道的基础上提升品牌影响力,达到销售转化,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本文将会对美泰公司的现状进行讨论,找出公司在线上渠道的发展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根据专业理论来解决问题,设置优化方案。本文通过PEST模型分析美泰中国公司宏观环境,通过五力模型分析了行业的现状,使用了渠道权力理论和渠道对角线理论对美泰公司线上渠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相关理论提出了线上渠道优化的方案,指出了在新的电商生意模式下公司面临的难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线上渠道优化体系,从价格管控,品牌声誉维护,线上经销商的统一管理标准,重视消费者体验等方面加以改善。对于汽车润滑油业务在电商市场下的渠道管理模式提供了实践参考。
杨黎丽[5](2018)在《链鑫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工业用油领域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其不仅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也已经有了相当强大的受众群,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工业用油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目前工业用油企业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链鑫集团为研究对象,根据链鑫集团的现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诊断,以此为基础设计链鑫集团未来十年总体发展战略。本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写作思路和主要结构安排;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分析,重点介绍了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战略理论,为文章的撰写确定了方向和方法;第三部分采用PEST环境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等工具和方法为链鑫集团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等进行详细分析,为战略制定打下基础;第四部分论述链鑫集团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制定,确定了十年发展战略及财务指标;第五部分对链鑫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从五个方面进行发力。
孙榕[6](2018)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度质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文中提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经济方面的合作与共同促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本文将从以中间产品贸易标准下的全球价值链视角,提出一国总体制度质量和该国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以及制度质量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交互作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促进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鉴于非正式制度的不可测性,本文主要研究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本文参考鲁明泓等学者的已有研究,将制度质量细分为政治制度质量、经济制度质量和法律制度质量3个子指标。为减少不同指数之间测度标准的差异性和重复性,本文仅选用全球治理指标和经济自由度指数,进行简单的分类加总并求其算术平均值,从而对制度质量进行衡量。本文参考Yeats(2001)的已有研究,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中的BEC分类法所划分的中间产品类别,计算中间产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作为“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衡量指标。为对假说进行实证验证,本文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构建,用Stata软件分别从静态面板的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以及动态效应这三个方面检验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制度质量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总制度质量及其3个子指标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交互作用也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对外开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根据所得到的实证结论,本文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不断完善制度质量,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水平以及资源配资效率,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为加速本国经济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也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
卢彩龙[7](2018)在《M润滑油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业、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润滑油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润滑油市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启动、“中国制造业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等一系列的国家利好政策,都将继续加快工程机械、制造业、运输业、物流运输等产业的新布局,也势必刺激配套的润滑油行业的加速发展,给润滑油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以壳牌、美孚等为代表的国外一线品牌,占据着中国60%以上的高端润滑油市场;而以长城、昆仑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品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昆仑等中国本土品牌已逐渐形成与国际品牌平等竞争的格局;以路路达、龙蟠为代表的地方民营润滑油企业也凭借着灵活的销售手段在区域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最终形成了润滑油行业三足鼎立的激烈竞争格局。虽然我国经济仍保持稳步增长,但速度相较以往已经放慢了很多,润滑油的消费量也有下降的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使得部分传统制造项目流失,这些都是润滑油行业面临的挑战。作为润滑油的经销商,上行面临着行业调整的不确定性,下行面临着成本高涨,库存难消,利润下滑等诸多棘手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了文献查询法、案例分析法、综合比较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阐述当前润滑油行业的发展环境,对影响润滑油行业的政策法律、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进行分析,对M公司的营销现状做了 SWOT、STP等深入分析,最后为M公司制定了集中优势打造核心产品、开辟多个销售通路、优化服务、多手段促销等营销策略,最后简单阐述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希望本文的阐述与分析,能够为M公司营销策略的构建和改进开拓思路,提供科学依据;也希望能给其他类似的润滑油销售企业提供参考,以便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能不断增强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曹龙军[8](2017)在《MC润滑油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MC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润滑油生产制造的石化企业,业务模式以OEM代工与自有品牌为主。近年来,MC公司细分市场增量放缓,润滑油市场需求下降,产品创新乏力,国内大中型润滑油企业陆续进入MC所从事细分市场领域,竞争局面异常激烈,经销商为获得高利润开始仿制MC品牌,OEM客户也开始寻找更低成本的制造商,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同时,随着上海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城市的定位,越来越不利于传统制造企业发展。在此形势下,MC公司未来该如何发展,成为企业必须思考面对的核心课题。本文结合MC所处经济以及润滑油产业发展环境,对外资、国企、民营企业在产业中的行业竞争状况全面分析,结合外部与内部环境,运用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对MC所拥有的资源、能力、行业竞争强度进行剖析,提出与MC适合的聚焦定位、专业化、差异化、价值链发展战略,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可执行的实施策略。
费红丽,梁诚[9](2014)在《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推进氯碱产业集群化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国内外氯碱产业现状。指出国内氯碱产业发展策略——整合资源,发展产业集群化。详细介绍了新材料集群、氟硅化工、精细化工和杀菌剂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可行性和工艺链。
安军信,刘文剑[10](2012)在《国内外基础油的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本文对国内外基础油的生产、供应和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未来供需趋势进行了预测。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基础油供需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亚太市场仍将成为全球润滑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并成为基础油供应商竞争的焦点。目前全球基础油总生产能力达5.035×107t/a(9.5031×105桶/d),整体上供大于求,并出现结构分化趋势:APII类基础油趋于萎缩;APIII/III类基础油不断替代前者。受润滑油消费量持续增长的带动,中国的基础油需求强劲;由于国内基础油产能不足,未来几年中国基础油进口量预计仍将维持在2.0×106t以上。
二、全球润滑油工业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润滑油工业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设计及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润滑材料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传统材料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2.3 面向数据驱动的材料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3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发展现状 |
1.4 润滑油机器学习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4.1 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4.2 润滑油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4.3 集成学习算法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润滑材料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据库系统平台的开发语言与软件 |
2.2.1 数据库类型 |
2.2.2 Web服务器 |
2.2.3 脚本语言与开发框架 |
2.3 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
2.4 润滑材料数据库系统框架的搭建 |
2.4.1 搭建满足模拟-试验的集成开发环境 |
2.4.2 搭建数据库网站前台/后台系统框架 |
2.5 数据库网站登录及注册页面的搭建 |
2.6 数据库系统功能模块的构建 |
2.6.1 数据库功能模块的设计 |
2.6.2 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的优化与数据收集 |
2.7 结论 |
第三章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方法 |
3.2.1 分子模拟简介 |
3.2.2 分子模拟计算软件 |
3.2.3 分子模拟方法 |
3.3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1 润滑油材料的选择 |
3.3.2 分子总能量 |
3.3.3 分子偶极矩 |
3.3.4 HOMO-LUMO能级 |
3.3.5 静电势 |
3.3.6 电子结构 |
3.4 结论 |
第四章 润滑油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器学习方法概述 |
4.3 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预测方法 |
4.3.1 试验材料 |
4.3.2 润滑油添加剂分子结构参量计算 |
4.3.3 润滑油特征参量的选取 |
4.3.4 特征参量与磨损量之间的机器学习模型 |
4.4 润滑油抗氧化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4.1 试验材料 |
4.4.2 润滑油分子结构参量计算 |
4.4.3 润滑油特征参量的选取 |
4.4.4 特征参量与起始氧化温度之间的机器学习模型 |
4.5 结论 |
第五章 润滑油性能集成学习预测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集成学习模型构建方法 |
5.2.1 集成学习方法 |
5.2.2 润滑油集成学习性能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
5.3 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性能预测差异性对比 |
5.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3.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5.3.3 神经网络模型 |
5.4 润滑油集成学习性能预测系统的建立 |
5.4.1 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集成学习模型构建 |
5.4.2 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集成学习模型构建 |
5.4.3 支持向量机-多元线性回归集成学习模型构建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2)辽河稠油减压馏分油全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润滑油定义及分类 |
1.1.1 润滑油定义 |
1.1.2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 |
1.2 润滑油产品 |
1.2.1 白油 |
1.2.2 变压器油 |
1.2.3 冷冻机油 |
1.2.4 橡胶油 |
1.3 润滑油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
1.3.1 国外润滑油市场 |
1.3.2 国内润滑油市场 |
1.3.3 我国润滑油未来发展趋势 |
1.4 润滑油加工工艺 |
1.4.1 “老三套”工艺 |
1.4.2 “全氢法”工艺 |
1.4.3 “全氢法”工艺三段加氢反应机理 |
1.5 文献小结 |
第2章 研究方案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 |
2.3.2 实沸点蒸馏 |
2.4 试验装置 |
2.4.1 加氢装置 |
2.4.2 实沸点蒸馏装置 |
2.5 催化剂装填 |
2.5.1 壳牌催化剂装填方案 |
2.5.2 抚研院催化剂装填方案 |
2.6 催化剂硫化及钝化 |
2.7 小结 |
第3章 辽河稠油减压馏分油单独进料加氢效果的研究 |
3.1 加氢处理试验原料及加氢工艺操作条件 |
3.2 混合稠油减二线产品性质分析 |
3.3 混合稠油减三线产品性质分析 |
3.4 低凝油减二线加氢产品性质分析 |
3.5 低凝油减三线加氢产品性质分析 |
3.6 低凝油常三线加氢产品性质分析 |
3.7 超稠油减二线加氢产品性质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辽河稠油减压馏分油混合进料加氢效果的研究 |
4.1 加氢处理试验原料及加氢工艺操作条件 |
4.1.1 加氢处理混合原料的选择及性质分析 |
4.1.2 加氢工艺操作条件 |
4.2 混合减二线加氢产品分布及性质 |
4.3 混合减三线加氢产品分布及性质 |
4.4 小结 |
第5章 加氢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 |
5.1 加氢处理过程操作参数优化 |
5.1.1 操作条件对加氢处理产品性质的影响 |
5.1.2 加氢处理过程最佳操作条件的确定 |
5.1.3 加氢处理产品性质分析 |
5.2 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过程操作参数优化 |
5.2.1 补充精制温度对产品性质的影响 |
5.2.2 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产品性质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加氢产品切割方案的优化 |
6.1 蒸馏切割方案的优化 |
6.2 各馏程馏分性质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A 基础油标准 |
致谢 |
(3)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构建策略研究 ——以SS公司为牵头经销商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概念阐述 |
2.2 联销体构建策略的相关理论 |
2.2.1 营销渠道理论 |
2.2.2 多品牌营销理论 |
2.2.3 战略联盟理论 |
2.2.4 竞合战略理论 |
第三章 润滑油市场格局和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
3.1 润滑油市场供需分析 |
3.1.1 全球润滑油供需分析 |
3.1.2 中国润滑油市场供需分析 |
3.1.3 中国润滑油行业发展趋势下的新挑战 |
3.2 润滑油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3.2.1 现阶段我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格局 |
3.2.2 我国润滑油市场份额划分 |
3.2.3 典型企业类型的市场格局 |
3.3 润滑油营销渠道的结构与模式分析 |
3.3.1 润滑油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
3.3.2 我国润滑油厂家营销渠道面临的问题 |
3.3.3 我国润滑油传统经销商普遍存在的问题 |
3.3.4 渠道经销商营销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
第四章 SS公司现状分析和渠道联销体可行性分析 |
4.1 SS公司现状分析 |
4.1.1 SS公司简介 |
4.1.2 SS公司的波特五力模型简析 |
4.1.3 SS公司的SWOT分析 |
4.2 经销商营销模式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4.2.1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策略构建的访谈调查 |
4.2.2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策略构建的征询函 |
4.2.3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策略构建的调研结论 |
4.2.4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策略构建的财务预估 |
第五章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构建策略研究 |
5.1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战略构想 |
5.1.1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战略定位 |
5.1.2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任务范围 |
5.1.3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实施路径 |
5.1.4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盈利模式 |
5.2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治理模式 |
5.2.1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治理架构 |
5.2.2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理事会 |
5.2.3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理事会的决策模式 |
5.3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运营机制设计 |
5.3.1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核心运营策略 |
5.3.2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服务与资源 |
5.3.3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引流的主要网络端口 |
5.3.4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标准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操作 |
5.3.5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费用需求项目 |
5.3.6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资产管理 |
5.4 SS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的终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回顾与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构建润滑油渠道联销体策略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美泰中国线上营销渠道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渠道权力和渠道控制力理论 |
2.1.1 报酬力 |
2.1.2 强制力 |
2.1.3 专业知识力 |
2.1.4 合法权力 |
2.1.5 参照力 |
2.2 渠道对角线理论 |
2.2.1 厂商拥有渠道权力 |
2.2.2 中间商渠道权力增大 |
2.2.3 消费者渠道权力增大 |
第3章 美泰中国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2.2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
3.2.3 潜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 |
3.2.4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
3.2.5 同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
3.3 美泰中国公司竞争对手分析 |
3.3.1 C润滑油公司 |
3.3.2 S润滑油公司 |
3.3.3 竞争对手情况分析 |
第4章 美泰公司线上渠道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美泰中国公司背景介绍 |
4.1.1 美泰中国公司及主要业务简介 |
4.1.2 美泰中国公司组织结构介绍 |
4.2 美泰中国公司线上营销渠道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线上营销渠道管理的现状 |
4.2.2 通过渠道控制力理论分析的现状 |
4.2.3 通过渠道对角线理论分析的现状 |
4.3 美泰中国公司线上营销渠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线上渠道价格竞争导致品牌利益受损 |
4.3.2 线上经销商选择缺乏完善的标准 |
4.3.3 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产生冲突 |
4.3.4 忽视消费者在渠道中信息权的不断扩大 |
4.4 美泰中国公司线上营销渠道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各大电商平台价格战竞争激烈 |
4.4.2 不同线上渠道对于经销商的能力要求不同 |
4.4.3 电商市场的兴起冲击到了线下渠道的销量 |
4.4.4 电商环境下消费者的知情权不断提升 |
第5章 美泰中国公司线上营销渠道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5.1 基于渠道权力和渠道对角线理论的方案设计 |
5.2 优化线上渠道管理中的控制力 |
5.2.1 通过报酬力来激励渠道成员 |
5.2.2 通过强制力来约束渠道成员 |
5.2.3 通过专业知识力来引导渠道成员 |
5.2.4 通过合法权力来加强渠道成员契约感 |
5.2.5 通过参照力给予渠道成员品牌威信感 |
5.3 改善线上经销商渠道权力中的定位 |
5.3.1 线上经销商统一管理标准的制定 |
5.3.2 线上经销商KPI制定 |
5.4 改善消费者渠道权力中的定位 |
5.4.1 消费者在渠道中专家权力的突出 |
5.4.2 消费者定制化需求的尝试 |
第6章 美泰公司线上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实施计划 |
6.1 线上营销渠道优化实施步骤 |
6.2 线上营销渠道优化实施保障 |
6.2.1 人力保障 |
6.2.2 制度保障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5)链鑫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1 战略管理的概念 |
2.1.2 战略管理的意义 |
2.2 战略管理研究工具 |
2.2.1 PEST环境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法 |
2.2.4 竞争战略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链鑫集团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
3.1 链鑫集团发展概述 |
3.1.1 链鑫集团简介 |
3.1.2 主营业务现状 |
3.2 链鑫集团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
3.3.2 进入威胁分析 |
3.3.3 替代威胁分析 |
3.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3.5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
3.3.6 链鑫集团竞争能力分析 |
3.4 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5 SWOT战略判断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链鑫集团战略选择与制定 |
4.1 链鑫集团战略选择 |
4.1.1 专业化战略 |
4.1.2 差异化战略 |
4.2 链鑫集团发展战略制定 |
4.2.1 战略发展方向 |
4.2.2 战略目标制定 |
4.3 战略实现的支撑点 |
4.3.1 战略实现途径 |
4.3.2 战略的竞争基础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链鑫集团企业战略实施 |
5.1 产品战略实施 |
5.1.1 稳定核心业务 |
5.1.2 深挖潜力业务 |
5.1.3 引领创新业务 |
5.2 运营管理 |
5.2.1 生产成本管理 |
5.2.2 财务管理 |
5.2.3 人力资源重新布局 |
5.2.4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3 营销渠道建设 |
5.4 战略中心组织建设 |
5.4.1 组织建设 |
5.4.2 人才培养 |
5.5 融资计划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度质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总体制度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
2.2 不同制度类型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
2.2.1 政治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
2.2.2 经济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
2.2.3 法律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
2.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度质量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
2.4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GVC视角下制度质量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促进机制 |
3.1 高制度质量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
3.2 不同类型制度质量影响经济发展 |
3.2.1 稳定完善的政治制度降低市场预期风险 |
3.2.2 开放优惠的经济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需求 |
3.2.3 发达有力的法律制度提升契约执行效率 |
3.3 制度质量与GVC嵌入度的交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 |
第四章 GVC视角下制度质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1 面板模型构建 |
4.1.2 被解释变量 |
4.1.3 解释变量 |
4.1.4 控制变量 |
4.1.5 变量分析 |
4.2 实证检验 |
4.2.1 模型检验 |
4.2.2 直接效应 |
4.2.3 交互效应 |
4.2.4 动态效应 |
4.2.5 实证结果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M润滑油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综述 |
1.2.1 营销理论综述 |
1.2.2 润滑油销售企业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分析方法 |
第二章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营销现状与问题 |
2.1 M公司的营销现状 |
2.1.1 公司简介 |
2.1.2 M公司的营销现状 |
2.2 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 |
2.2.1 产品种类繁多,没有重点发展优势品种 |
2.2.2 低价竞争,利润越来越低 |
2.2.3 销售渠道窄,库存压力大 |
2.2.4 促销手段单一,销售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
第三章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微观环境分析 |
3.2.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3.2.2 竞争者分析 |
3.3 购买者行为分析 |
3.4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SWOT分析 |
3.4.1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优势 |
3.4.2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劣势 |
3.4.3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机会 |
3.4.4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威胁 |
3.4.5 SWOT矩阵模型分析 |
第四章 M润滑油销售公司的STP分析 |
4.1 市场细分分析 |
4.2 目标市场选择分析 |
4.3 市场定位分析 |
第五章 M润滑油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的完善 |
5.1 产品策略 |
5.2 价格策略 |
5.3 渠道策略 |
5.4 促销策略 |
5.5 服务策略 |
第六章 M润滑油销售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MC润滑油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理论与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企业战略理论和文献综述 |
1.4.2 国内企业战略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2章 MC企业现状分析 |
2.1 企业发展历程 |
2.2 企业的组织结构 |
2.3 企业人员结构 |
2.4 企业生产流程 |
2.5 企业研发流程 |
2.6 企业销售模式 |
2.7 企业采购物流模式 |
2.8 公司主营业务相关情况 |
第3章 MC企业外部环境分析(PEST) |
3.1 宏观环境的分析 |
3.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的分析 |
3.3 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 |
3.4 技术环境的分析 |
3.5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5力分析) |
3.5.1 行业内竞争环境分析 |
3.5.2 潜入者的威胁分析 |
3.5.3 替代品的威胁 |
3.5.4 供方议价能力 |
3.5.6 买方议价能力 |
第4章 MC企业的SWOT分析 |
4.1 MC企业的内部优势分析 |
4.2 MC企业内部劣势分析 |
4.3 MC企业外部机会分析 |
4.4 MC企业外部威胁分析 |
4.5 战略匹配 |
第5章 MC企业未来三年发展战略 |
5.1 MC企业战略选择的理论思考 |
5.1.1 专业化战略 |
5.1.2 差异化战略 |
5.1.3 价值链战略 |
5.2 MC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5.3 MC企业未来3年(2017年-2019年)发展战略 |
5.3.1 企业发展宗旨 |
5.3.2 MC发展方向(2017年-2019年) |
5.3.3 MC未来企业发展目标 |
5.3.4 战略实现途径 |
5.3.5 战略的竞争基础 |
第6章 MC润滑油公司核心战略的实施 |
6.1 品牌建设 |
6.1.1 品牌定位 |
6.1.2 产品结构梳理与规划 |
6.1.3 加强客户定制化服务,提高市场差异化竞争力 |
6.2 运营管理 |
6.2.1 生产降本增效 |
6.2.2 财务支持管理 |
6.2.3 人力资源规划 |
6.2.4 精益制造,加强信息化管理 |
6.3 加强互联网营销渠道建设 |
6.4 技术协同与创新、建立润滑油技术服务体系 |
6.4.1 成立MC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减速机专用油脂4S换油中心 |
6.4.2 与中科院建立工业机器人润滑技术联合检测中心 |
6.4.3 建立润滑油技术服务体系 |
6.5 打造战略中心型组织 |
6.5.1 修炼企业家能力 |
6.5.2 培育建设企业文化 |
6.5.3 人才培养与增员 |
6.6 供应链管理 |
6.7 融资计划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9)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推进氯碱产业集群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境外产业现状 |
1.1 页岩气革命迎来机遇, 美国氯碱竞争力增强 |
1.2 亚洲烧碱出口强劲, 竞争格局激烈 |
1.3 欧洲经济持续低迷, 氯碱工业面对政策压力 |
1.4 印度经济不断增长, 氯碱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
2 中国大陆产业现状及布局 |
2.1 拥有地域优势, 西北企业渐成规模 |
2.2 兼并重组, 东北企业焕发活力 |
2.3 产品多样化, 华北企业稳步发展 |
2.4 成本居高, 华中企业发展受限 |
2.5 自给自足, 西南企业加快升级 |
2.6 需求旺盛, 华东企业竞争求转型 |
3 氯碱产业发展策略[5, 8] |
3.1 横向耦合, 整合所有资源 |
3.2 纵向延伸, 走高质化道路 |
3.3 形成集群, 做强氯碱产业 |
4 氯碱产业集群化发展 |
4.1 新材料集群 |
4.1.1 聚氨酯材料 |
4.1.2 高性能纤维材料[14, 16, 17] |
4.1.3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19, 20] |
4.2 氟硅化工 |
4.2.1 氟化工[21-24] |
4.2.2 有机硅化工 |
4.3 精细化工 |
4.3.1 染料及其中间体 |
4.3.2 农药及中间体[30-34] |
4.3.3 医药及其中间体[34-36] |
4.3.4 橡塑助剂[37-41] |
4.3.5 其他精细化工领域[42, 43] |
4.4 杀菌剂[44] |
5 结语 |
(10)国内外基础油的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全球基础油市场现状及供需预测 |
全球基础油炼厂状况 |
全球润滑油需求现状及趋势 |
全球基础油供需分析 |
基础油需求现状 |
基础油供需预测 |
中国基础油市场现状及供需预测 |
基础油生产 |
产能分布 |
生产基础油的炼厂状况 |
基础油进口 |
环烷基基础油 |
基础油供需分析 |
供应 |
供需预测 |
结论 |
四、全球润滑油工业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设计及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D]. 贾丹.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2]辽河稠油减压馏分油全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研究[D]. 刘玉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润滑油渠道联销体构建策略研究 ——以SS公司为牵头经销商的案例[D]. 张凯.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4]美泰中国线上营销渠道管理优化研究[D]. 周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3)
- [5]链鑫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杨黎丽. 南华大学, 2018(01)
- [6]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度质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D]. 孙榕. 山东大学, 2018(12)
- [7]M润滑油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卢彩龙. 广西大学, 2018(01)
- [8]MC润滑油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曹龙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9]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推进氯碱产业集群化发展[J]. 费红丽,梁诚. 氯碱工业, 2014(09)
- [10]国内外基础油的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J]. 安军信,刘文剑. 石油商技,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