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上层改革的意见

关于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上层改革的意见

一、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的上层改革之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飞[1](2017)在《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山东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的民生建设过程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此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公立医院在我国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国家财政状况发展的经济状态以及承受能力等都和公立医院的改革息息相关,此外,公立医院的发展状况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特别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县级公立医院,不同于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在满足县域内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县域医疗卫生发展的最高水平,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设任重而道远。本文就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针对此领域,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和梳理,并且对县级公立医院、医院公益性服务等基础概念进行了科学的说明,县级公立医院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总指挥,为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公益性就是按照基层群众的意愿,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公平便捷、合理定价的医疗环境。此外,本文还解释了政府职能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并且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公益性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初步成就,随后分析了公益性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公立医院公益性本质、县级公立医院的特殊性、公益性淡化现象都需要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公益性建设。结合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出针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TOPSIS分析方法,对部分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进行了评估分析,明确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事实和严峻趋势,存在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基层居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等问题。最后,对各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公益性改革的具体方向进行分析,并且从不同的着眼点入手,对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加强提出应对策略以及改革意见,政府要落实完善对医疗服务机构投入补偿方式,促使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改革价格形成支付机制,确保提供基本社会功能的公益性的底线;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的治理模式,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和创新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经营管理机制、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改善工作人员医疗卫生服务态度,提高诊疗效率,保证服务的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环境,从而促进公益性目标早日实现。

侯逸民[2](1991)在《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的上层改革之意见》文中研究表明 我国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下简称 R&D)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21世纪到来之前,应根据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对我国现行高技术R&D 机构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将过去完全依靠指令性计划开展 R&D 的管理机制改为逐步增加市场引导的拉动与国家计划的推动相结合的机制。在鼓励竞争、进入市场的同时,不能忽视国家的投入和管理;政府部门为促进高技

杨培宇[3](2017)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之上,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契合,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的一系列高技术(群)。在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推动下,战略高技术的异军突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哲学思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开篇便立足于哲学视角对战略高技术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了战略高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结合现实背景总结了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对于所处的时代具备的变革性意义。文章遵循战略高技术创新的运行逻辑展开,依照战略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时序进程,构建了战略高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模型,分别从战略高技术的选择、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战略高技术的评估等4个典型阶段构建研究脉络,试图通过论证理论成果、列举国内外战略高技术发展事例,完整地描绘分析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探寻制约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因素。通过理论分析、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文章阐释了战略高技术选择的不同类型,构建了选择决策体系的基本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美国、苏联和日本为代表分析了不同类型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剖析了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组织实施流程,指出军民融合将成为未来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以美国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研究探讨了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指标模型。文末结合前文分析讨论和所举事例,以健全体制、拓展机制为出发点,为我国下一步建立健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花长友[4](2002)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立足市场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外部环境变化,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历史脉络、战略构想以及教学科研和支撑保障体系等两大领域创新的具体模式,并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科层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轨迹和经验教训的研究来构建新一轮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内涵与方向以及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八大关系,主要包括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合理激励与有效竞争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教育与科研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规模效益与结构效益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系。本研究着重考察高校内部管理的两大重点,即教学科研管理和支撑保障管理的体制创新问题。前者包括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导师制与创新教育、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职能与服务及引导社会职能等:后者包括校院系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内部管理市场化问题。同时,在研究内部管理评估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赵国营[5](2018)在《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打仗要布阵,下棋要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更要做好总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实现了从“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的深刻转变,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战略总规划和顶层设计,在其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内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成中,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中。因此,总布局的表现形态也必然是多样的,它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战略规划的理论认知和顶层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实践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和基本内容;还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规则系统和制度体系,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建立了一整套与中国实践相适应的具体制度和体制。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看,它在指导和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为三种形态,即理论形态的总布局、实践形态的总布局和制度形态的总布局。不同形态的总布局虽相对独立,有着不同的功能目标,但却彼此协调、相互嵌入、和谐共生,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迈进。整篇论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六章,其中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整体内容结构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首先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演变历程,并科学界定并概括归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科学含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一个复杂开放巨系统,我们要用系统的思维、系统的视野去关注总布局,实现用“一体”统领“五位”,避免系统中“次优化”现象出现,保证系统最高目标的实现。继而又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内涵及总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提出从不同的视角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分为三种表现形态,即理论形态的总布局、实践形态的总布局和制度形态的总布局。最后尝试归纳概括了三种形态的总布局的科学涵义。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具体考察和论述了理论形态的总布局、实践形态的总布局和制度形态的总布局在形成与演进过程中的发展依据、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无论是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布局,还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乃至“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都有一个形成过程,都是基于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每一形态的总布局都有一个时间或长或短的形成过程,都是我们党在深入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明确的,并且体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的观点认识每一形态的总布局,我们不能把任何一个具体形态的总布局看作最后的、不变的一个封闭的体系,而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第五章从理论上解析了理论、实践和制度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内在逻辑关系。这三种形态的总布局虽相对独立,功能不一,但又相互依存,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是围绕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不同层次上的展开,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指导,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途径,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第六章总结了理论、实践和制度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与发展的启示。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布局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布局追求,以统筹兼顾为布局方法,以“五大发展”为布局理念。其次要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五“位”之间的一般关系,尤为注意的是五“位”之间的结构关系应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把握其核心和关键是“一体”化和整体功能优化。再次,要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在要求上升为思维习惯、工作自觉和制度机制,要使总布局成为新的思维范式、理论工具和实践模式,学会立足整体、总揽全局,把实现整体的功能和效益作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苏顺虎[6](2009)在《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各地方政府相应制定了物流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并开始启动了“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各类运输企业也纷纷向现代物流转型。铁路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目前在我国社会物流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未来客货分线运输后铁路潜在运能释放的重大契机,改革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业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我国铁路物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对铁路物流系统理论的支撑和相关规划方法的系统研究。因此,对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铁道部项目《铁路物流发展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从如下几方面对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探索。(1)系统构建了铁路物流系统理论构架,阐述了铁路物流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典型特征,论证了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探讨了铁路物流系统的发展规律,提出了铁路物流系统理论的基本结构,指出了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2)系统提出了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规划方法体系,从市场供需两个角度设计了由4大类23项因素构成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综合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与0-1混合整数规划理论的铁路物流中心离散型选址布局规划模型,并结合北京铁路枢纽和北京市的实际与未来发展,在大量数据调研和空间图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地区500强工业企业、24个工业开发区、196个典型商业企业和30个商贸交易市场的物流需求,针对北京铁路57个货运节点和北京市规划建设的30个公共物流区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北京市铁路物流中心具体选址布局初步建议方案。运用BPR方法设计了铁路物流中心服务模块的作业流程体系。(3)系统研究了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设计问题,分析了铁路物流产品开发内涵与手段,在铁路物流主要货源分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性理论方法,建立了主成分-引力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和双约束重力模型,提出了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方式,并按照物流理念对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4)阐述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含义,分析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主体,探讨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目标,研究了铁路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协调运行机制。

易晓芹[7](2016)在《中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战略。创新驱动在高新技术产业活动中尤为重要。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突飞猛进,国际社会普遍将其视为度量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小的标准尺度。因此,各国均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种必要的政府行为,这种政府行为也日趋制度化,可以说政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研究,尤其是跨国间政策的深入研究,探索他国创新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设计和制定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已然成为多数学者近些年来研究的关注点。创新政策是国家或地区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组合,是一个包括财政、税收、法律、金融等各种政策的复杂政策体系,处于该体系中的每一政策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个政策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从而发挥政策间的协同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营造国家创新环境,激发创新参与者的创新能力,保护创新成果,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即围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为主的由政府发布的包括财政、税收、法律、金融等各种政策的政策体系。政策工具作为一种桥梁,在创新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起到了连接作用,因此对创新政策工具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能够很好的说明各项创新政策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比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收集和归类整理两国创新政策文本。首先,以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为切入点,探寻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运行机制的异同及政策类型与内容的协调情况。其次,从政策工具视角和产业活动类型视角,考察中美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在政策工具类型的选择和不同产业活动阶段创新政策的选择的差异;然后,从四个方面对中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评析,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形势、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研究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实践效果并探析存在的差距;最后,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李红霞[8](2013)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及时地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以下内容展开研究,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成果进行了概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其时代价值,同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从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国情特点出发,阐述了文化产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方位进行了建设性研究。第三部分主要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导向、政治导向、伦理导向和社会生态导向四方面阐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作了详细阐述。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周敏[9](2012)在《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测量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立医院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保障和增进公民健康的制度安排。公立医院改革及回归公益性,是世界范围内医疗卫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不断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出现了医疗服务市场与医疗保险市场的失灵,导致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降低,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新医改方案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要求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这些都表明公立医院应该把公益性放在首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医院管理者和学者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研究尚浅,医院还不是很明确哪些活动属于公益性范畴及如何提高医院公益性。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医院的公益性进行评价呢?本研究就试图解决以上问题,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测量体系进行研究探讨。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等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出公益性评价测量指标体系,分析可能影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因素,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公立医院改革及政府制定宏观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文献综述,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并结合变异系数法,构建了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涵盖医疗服务数量,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技务效率,均次费用,社会满意度,医疗技术水平等8个一级指标和年门急诊数量,年出院人数,好转率,同一病人再次就诊率,基本药物占比,平均每个医生日负担诊疗人次,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20个级指标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测量指标体系。最后运用TOPSIS法对两所三甲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成果将为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提供又一视角,同时也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操作层面的参考依据。

刘建城[10](2014)在《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人类历史舞台上两股最活跃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进入21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继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向共产主义理想拼搏奋进的道路上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作为这两个伟大历史发展力量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在新时期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一个最新发展的系统科学和系统论,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做出了新的继承和丰富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思考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作用。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实力迅猛发展,实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迅速崛起的伟大奇迹。基于我国新时期以来科技发展的事实,本文将尝试提出并分析的这样一个问题: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实力为什么如此之快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这个发展的路径机制和路径是如何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围绕以上问题,本文将参考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现代发展——系统论方法之中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将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和理论、实践层面的科技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思想和政策的科技实践成果,以明晰的形式对其组成要素和结构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演进的理论和逻辑脉络,并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绪论中将细致介绍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考察的问题,应对问题的逻辑思路以及所要应用的方法论、主要的文献来源等,并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若干创新点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在文章的第二章将对本文所讨论的“新时期”,“科技思想”,“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及“演进”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析和界定,并对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索和梳理。最后,介绍了系统论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方法论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及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一社会现象的可行性与优势。第三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三到第六章,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将视野聚焦在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内,科技思想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驱动科技水平和实力快速提升的运行机制和路径上。考察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如何具体化为各项科学技术政策,并最终得以实现在各项科技和经济社会成果之中。我党关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特定时期内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之一,而作为一个执政党的科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策性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因而,考察一定历史阶段内科技思想与科技政策的内在联系,以及科技思想如何演化为科技政策并最终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是考察科技思想“演进”一个应有的纬度。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前述四章对新时期以来科技工作领域的运行机制,科技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和科技成果得以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本章将对新时期科技思想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科技理论的主体内容入手,分析理论整体中各主要组成要素在不同历史演化和继承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最后,文章从中概括出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在新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以及科技工作中突显出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二、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的上层改革之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的上层改革之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山东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现状分析
    3.1 县级公立医院发展历程
    3.2 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的主要举措
    3.3 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取得的成效
    3.4 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存在的问题
4 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4.2 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4.3 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 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及评价
    5.1 8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数计算及排序
    5.2 公益性评价差异的梳理和分析
6 县级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结论和对策
    6.1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方式
    6.2 改革价格形成支付机制
    6.3 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系
    6.4 强化医护人员激励机制
    6.5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3)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深化战略高技术概念理解
        1.2.2 拓展科技哲学的研究视阈
        1.2.3 完善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
        1.2.4 促进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2.1 战略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2.2 战略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2.2.1 战略性
        2.2.2 全局性
        2.2.3 前沿性
    2.3 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
        2.3.1 维护国家意志
        2.3.2 形成战略威慑
        2.3.3 促进经济发展
        2.3.4 培育社会文化
    2.4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
        2.4.1 促进生产力变革
        2.4.2 促进实践方式变革
        2.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战略高技术的选择
    3.1 战略高技术的领域选择
        3.1.1 从技术选择到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演进
        3.1.2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原则
        3.1.3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3.1.4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方法
    3.2 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3.2.1 从宏观层面制定战略高技术发展规划
        3.2.2 从中观层面确定战略高技术发展模式
        3.2.3 从微观视角描绘战略高技术发展路径
    3.3 战略高技术选择的决策体系
        3.3.1 决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3.3.2 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的特征
        3.3.3 主要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体系
        3.3.4 我国战略高技术的决策体系
第四章 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
    4.1 宏观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
        4.1.1 宏观层面的行为主体
        4.1.2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类型
        4.1.3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4.2 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模式
        4.2.1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4.2.2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人员组织
        4.2.3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项目控制
    4.3 国外在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4.3.1 联邦资助研发中心:美国“私立公费”的研究机构
        4.3.2 科技综合体:苏联实体化的官产学研协调创新组织
        4.3.3 革新研发计划:日本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
    5.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和意义
        5.1.1 战略高技术成果的内涵及特点
        5.1.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5.1.3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
    5.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
        5.2.1 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5.2.2 成果转化的组织流程
        5.2.3 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5.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5.3.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与军民融合的内在一致性
        5.3.2 战略高技术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需求
        5.3.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的具体模式
第六章 战略高技术的评估
    6.1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理论分析
        6.1.1 战略高技术测试评估的内涵
        6.1.2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特点
    6.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经验借鉴
        6.2.1 美国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脉络
        6.2.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6.2.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特点
    6.3 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构建
        6.3.1 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
        6.3.2 评估体系的指标模型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7.1 树立明确稳定的战略目标
    7.2 成立高层战略高技术选择机构
    7.3 引入战略高技术风险投资制度
    7.4 组建独立自主的战略高技术评估机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课题初审意见表
附录B 2016年度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选题目录

(4)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委托代理理论
        2.1.1 委托代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2.1.2 委托代理模型简介
        2.1.3 委托代理理论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应用
    2.2 科层理论
        2.2.1 科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2.2.2 科层理论在教育管理上适用问题的争议
        2.2.3 科层理论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模式创新的意义
    2.3 人力资本理论
        2.3.1 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演变
        2.3.2 人力资本理论与高校职能
    2.4 核心竞争力理论
        2.4.1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提出
        2.4.2 核心竞争力理论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高校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分析
    3.1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变迁的轨迹与特征
        3.1.1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65年)
        3.1.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3.1.3 宏观经济转轨时期(1977—1991年)
        3.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2—2000年)
    3.2 宏观经济体制变动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
        3.2.1 计划经济下高教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3.3 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院系调整的基本特征
        3.3.1 新一轮院系调整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3.3.2 新一轮院系调整侧重于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3.3.3 新一轮院系调整以欧美模式作为改革的参照系
        3.3.4 新一轮院系调整的动力来源于上下结合基础上的自下而上
    3.4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回顾
        3.4.1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
        3.4.2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3.4.3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
    4.1 市场经济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
        4.1.1 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市场模式
        4.1.2 高等教育应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
        4.1.3 高等教育建立市场运行模式要求管理体制创新
        4.1.4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4.1.5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4.2 加入WTO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
        4.2.1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4.2.2 加入WTO后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2.3 加入WTO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
        4.2.4 加入WTO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4.3 知识经济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
        4.3.1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4.3.2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4.3.3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求
        4.3.4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第五章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战略性思考
    5.1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内涵与目标
        5.1.1 高校职能的演变与现代高校职能的重新定位
        5.1.2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与目标
        5.1.3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中目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1.4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内容
    5.2 管理体制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
        5.2.1 管理与服务
        5.2.2 合理激励与有效竞争
        5.2.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5.2.4 教育与科研
        5.2.5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5.2.6 规模效益与结构效益
        5.2.7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5.2.8 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创新
    6.1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6.1.1 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6.1.2 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对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
        6.1.3 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后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创新
    6.2 导师制与创新教育
        6.2.1 导师制的涵义及其产生
        6.2.2 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分析
        6.2.3 实施导师制与创新教育的要求
    6.3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6.3.1 专业与专业建设
        6.3.2 目前专业建设中需要改革的问题
        6.3.3 专业建设的改革思路
    6.4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6.4.1 学科与学科建设
        6.4.2 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
        6.4.3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支撑保障体制创新
    7.1 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7.1.1 切实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7.1.2 认真探索股份制运作机制
    7.2 科学设计组织结构,合理划分管理职能
        7.2.1 合理确定管理层次
        7.2.2 合理划分部门,选择适宜管理跨度
        7.2.3 合理划分职权、降低管理重心
    7.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创新
        7.3.1 明确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7.3.2 明确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7.3.3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7.4 社会支撑与市场运作
        7.4.1 以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服务保障社会化
        7.4.2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积极推进内部管理运作市场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绩效评价
    8.1 评价原则
        8.1.1 整体性原则
        8.1.2 合理性原则
        8.1.3 比较性原则
        8.1.4 可操作性原则(或称实践性原则)
    8.2 评价方法
        8.2.1 系统的方法
        8.2.2 量化的方法
        8.2.3 综合的方法
    8.3 评价的指标体系
        8.3.1 组织机制的运行是否高效
        8.3.2 管理机制能否自我约束
        8.3.3 用人机制是否具有激励作用
        8.3.4 分配机制是否保障有力
        8.3.5 监督机制能否有效调控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安排
    9.1 制度同型性与教育产品的“公共性”
        9.1.1 制度同型性及其政策含义
        9.1.2 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及其政策含义
    9.2 高教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9.2.1 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历程
        9.2.2 《高等教育法》是实现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法律基础
        9.2.3 完善高教立法的几点构想
    9.3 政府服务的机制与职能
        9.3.1 建立合理的政府服务机制
        9.3.2 进一步明晰政府服务的职能
    9.4 文化构建的依据与途径
        9.4.1 市场经济与文化构建
        9.4.2 文化构建的三个层次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三)本文研究重点
    三、论文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法
        (二)文献解读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法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一)论文结构
        (二)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及其科学涵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演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科学涵义
    二、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依据
        (一)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提出的理论依据
        (二)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提出的实践依据
    三、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科学内涵
        (一)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
        (二)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
        (三)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依据
        (一)马克思的社会全面生产理论
        (二)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深化的必然逻辑
    二、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历程
        (一)总布局思想的萌芽
        (二)理论形态总布局的初步形成
        (三)理论形态总布局的丰富与完善
    三、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特征
        (一)布局意识从模糊到清晰
        (二)布局组分从单一到多元
        (三)布局思维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
第三章 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依据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三)满足人民利益需求和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
    二、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建设开始布局
        (二)实践形态总布局的确立与发展
        (三)实践形态总布局的拓展与深化
    三、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特征
        (一)从学习与模仿向超越与创新转变
        (二)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和底层实践的有机统一
        (三)从重点突破到注重结构调整的整体推进
第四章 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依据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需求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历程
        (一)制度形态总布局的开启
        (二)制度形态总布局的展开
        (三)制度形态总布局的深化与发展
    三、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特征
        (一)从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到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从人治传统的突破到社会主义法治的确立
        (三)从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验到借鉴人类制度文明一切成果
第五章 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在逻辑
    一、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指导
        (一)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顺利开展提供思想指导
        (二)为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二、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途径
        (一)是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发展创新的来源与动力..
        (二)是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确立并完善的实现途径
    三、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保障
        (一)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开辟拓展规定了方向
        (二)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发展创新提供了保障
第六章 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布局目标
        (二)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布局追求
        (三)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布局方法
        (四)坚持以“五大发展”为布局理念
    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五“位”之间的关系
        (一)五“位”之间的一般关系
        (二)五“位”的结构关系应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三)五“位”之间关系的核心是“一体”化和整体功能优化
    三、必须将实现总布局的内在要求上升为思维习惯、工作自觉和制度机制
        (一)理论形态的总布局要求养成系统性思维习惯
        (二)实践形态的总布局要求培养大局意识和善于优化组合的工作自觉
        (三)制度形态的总布局要求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制度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铁路物流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
        1.2.2 国内铁路物流研究状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法
        1.3.2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预期成果
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2.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
        2.1.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的背景分析
        2.1.2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的实践状况
    2.2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状况
        2.2.1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总体历程
        2.2.2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2.3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3.1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实践状况
        2.3.2 我国铁路物流现存的主要问题
    2.4 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对我国铁路物流的借鉴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铁路物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3.1 铁路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
        3.1.1 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3.1.2 物流系统的概念
        3.1.3 铁路物流系统的概念
    3.2 铁路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
        3.2.1 铁路物流系统的宏观经济功能
        3.2.2 铁路物流系统的中观效用功能
        3.2.3 铁路物流系统的微观服务功能
    3.3 铁路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
        3.3.1 铁路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3.3.2 铁路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
        3.3.3 铁路物流系统的特殊属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
    4.1 铁路物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4.1.1 铁路物流系统的比较优势分析
        4.1.2 铁路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相关关系分析
        4.1.3 铁路物流系统的地位分析
    4.2 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4.2.1 竞争压力下铁路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是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内在动力
        4.2.2 市场、经济与社会的需求是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外在动力
        4.2.3 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综合条件
    4.3 铁路物流系统的演化规律分析
        4.3.1 铁路物流系统演化规律分析的含义
        4.3.2 铁路物流系统的空间布局演化
        4.3.3 铁路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演化
        4.3.4 铁路物流系统的市场格局演化
    4.4 当前铁路发展物流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4.4.1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面临客货分线的大好形势
        4.4.2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4.4.3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紧迫性
        4.4.4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路物流系统理论框架及其内涵分析
    5.1 铁路物流系统功能体系结构
        5.1.1 铁路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基本特征
        5.1.2 铁路物流系统的节点要素功能
        5.1.3 铁路物流系统的服务网络要素功能
        5.1.4 铁路物流系统的企业要素功能
    5.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
        5.2.1 铁路物流系统时空结构的基本含义
        5.2.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间结构
        5.2.3 铁路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
    5.3 铁路物流系统的组织与运行结构
        5.3.1 铁路物流系统组织与运行结构的基本构成
        5.3.2 铁路物流系统的物流组织模式
        5.3.3 铁路物流系统的市场经营模式
        5.3.4 铁路物流系统的企业运作模式
    5.4 铁路物流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
        5.4.1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分析架构
        5.4.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是功能结构的外在表现
        5.4.3 铁路物流系统的运行组织结构是功能结构的内在保障
        5.4.4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是运行组织结构的重要支撑
    5.5 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
        5.5.1 铁路发展物流的市场定位
        5.5.2 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
        5.5.3 铁路发展物流的总体思路
    5.6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内涵
        5.6.1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含义
        5.6.2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研究框架
        5.6.3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研究内容
        5.6.4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规划分析与设计
    6.1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的内涵
        6.1.1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基本含义
        6.1.2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研究对象
        6.1.3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研究内容
        6.1.4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基本原则
    6.2 既有物流中心选址理论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6.2.1 既有物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
        6.2.2 物流中心选址的一般方法
        6.2.3 物流中心连续选址方法
        6.2.4 物流中心离散选址方法
    6.3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分析
        6.3.1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含义
        6.3.2 铁路物流中心规模等级体系
        6.3.3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的关系分析
        6.3.4 铁路物流中心的空间规模分析
        6.3.5 铁路物流中心的空间数量分析
        6.3.6 不同类型城市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方式
    6.4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的思路与方法
        6.4.1 问题的描述
        6.4.2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的思路与指标体系设计
        6.4.3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6.5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分析
        6.5.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分析的基本思路
        6.5.2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总体概况
    6.6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需求条件分析
        6.6.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需求分析的基本思路
        6.6.2 选址需求分析运量预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体系
        6.6.3 北京市总体货运量预测
        6.6.4 北京地区主要货源点货运量分配
    6.7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6.7.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6.7.2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6.7.3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评价
        6.7.4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的策略建议
    6.8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设置
        6.8.1 铁路物流中心总体功能定位
        6.8.2 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
        6.8.3 铁路物流中心可扩展增值服务功能
    6.9 铁路物流中心微观作业组织设计
        6.9.1 铁路货运站作业组织现状
        6.9.2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与物流化的关系
        6.9.3 铁路物流中心作业组织设计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分析与设计
    7.1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内涵分析
        7.1.1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定义
        7.1.2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基本框架分析
        7.1.3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特征分析
    7.2 铁路物流系统物流产品设计
        7.2.1 铁路物流产品内涵分析
        7.2.2 铁路物流产品模块化设计理念
        7.2.3 铁路物流产品种类组合设计
        7.2.4 铁路物流产品数量结构优化
    7.3 铁路主要货源分布状况分析
        7.3.1 铁路物流主要货源分析
        7.3.2 区域间铁路货流OD分布状况分析思路
        7.3.3 城市铁路货源吸引区确定
        7.3.4 城市间铁路货流OD量预测
    7.4 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性研究
        7.4.1 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组织方式分析
        7.4.2 铁路运输能力布局状况分析
        7.4.3 基于铁路运输网络能力的车流与货流匹配分析
    7.5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方式研究
        7.5.1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内涵分析
        7.5.2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创新
        7.5.3 铁路物流中心班列运输组织方式设计
    7.6 基于物流理念的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7.6.1 基于物流理念的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定义
        7.6.2 铁路宏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7.6.3 铁路中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7.6.4 铁路微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分析
    8.1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含义
        8.1.1 运营组织内涵的发展
        8.1.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定义
        8.1.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特征
    8.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主体分析
        8.2.1 运营组织主体含义分析
        8.2.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主体的界定
        8.2.3 铁路传统货运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8.2.4 铁路物流系统不同运营组织方式下的主体分析
    8.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目标分析
        8.3.1 宏观战略目标
        8.3.2 中观结构目标
        8.3.3 微观功能目标
    8.4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发展模式
        8.4.1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发展模式概述
        8.4.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拓展转型模式
        8.4.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合资新建模式
        8.4.4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并购重组模式
        8.4.5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物流业务分析
    8.5 铁路物流系统的协调运行模式分析
        8.5.1 构建铁路物流系统协调运行模式的重要性
        8.5.2 铁路物流系统"五位一体"协调运行模式的内涵
        8.5.3 铁路物流系统"五位一体"协调运行模式的协同运作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分析
    9.1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政策需求分析
        9.1.1 保障政策对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性
        9.1.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需求分析
    9.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
        9.2.1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产业政策
        9.2.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9.2.3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价格政策
        9.2.4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财税政策
        9.2.5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土地政策
        9.2.6 铁路物流系统内部主要保障政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中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阶段划分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创新政策研究综述
    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理论基础
        1.3.1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基本概述
        1.3.2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相关理论基础
    1.4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基本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说明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第二章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发展
    2.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发展
    2.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主体分析
    3.1 政策的文本选择与时间分布
    3.2 政策主体构成
        3.2.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主体
        3.2.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主体
    3.3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参与主体分析
        3.3.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参与主体分析
        3.3.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参与主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类型及内容协调状况分析
    4.1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类型
        4.1.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类型
        4.1.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类型
    4.2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内容协调状况分析
        4.2.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内容协调状况分析
        4.2.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内容协调状况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
    5.1 横向维度—基于Rothwell和Zegveld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5.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归类说明
        5.1.2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工具的实施
        5.1.3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对比
    5.2 纵向维度—基于产业活动类型分析
        5.2.1 分析单元与类目
        5.2.2 频数统计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1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形势
        6.1.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形势
        6.1.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形势
    6.2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2.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2.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3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3.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3.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4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4.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4.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创新政策效果评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总结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文本统计
附录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文本统计

(8)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现状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三)关于“文化产业”的界定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难点、重点
        (二)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时代价值
        (一)文化相关概念的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价值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成果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
        (四)和谐文化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理论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二)发展文化产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二)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两岸交流
    三、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一)文化产业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优秀的文化产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
    四、文化产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价值导向和发展特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价值导向
        (一)文化产业的根本导向
        (二)文化产业的政治导向
        (三)文化产业的伦理导向
        (四)文化产业的社会生态导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特点
        (二)文化产业的形成特点
        (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特点
        (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一)文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启示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政策不够完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体制改革不彻底、不到位
        (四)技术、人才资源缺乏
        (五)文化资源保护不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一)创新文化产业政策,改进产业管理手段
        (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扩大产业融资能力
        (三)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增加产业创意优势
        (四)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五)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走出去”
        (六)弘扬民族主旋律,加强民族特色产业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测量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研究
        2.2 国内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研究
        2.3 研究不足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公共产品理论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3 绩效评价理论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5.1 研究的创新点
        5.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公立医院公益性概念界定及影响公益性评价的因素分析
    1 公立医院公益性概念界定
        1.1 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研究
        1.2 公立医院公益性外延的研究
    2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原因分析
        2.1 宏观层面
        2.2 中观层面
        2.3 微观层面
    3 影响公益性评价的因素分析
        3.1 医疗服务数量
        3.2 医疗服务质量
        3.3 医疗服务效率
        3.4 均次费用
        3.5 社会满意度
        3.6 医院的医疗运行经济效果
        3.7 医院完成公益卫生服务任务的情况和社会效果
        3.8 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第三章 公立医院公益性认知及评价情况调查分析
    1 调研资料
    2 调研设计
        2.1 患者基本情况
        2.2 医护人员基本情况
    3 调研结果
        3.1 数据统计
        3.2 结果讨论
第四章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1.2 系统优化原则
        1.3 通用可比原则
        1.4 实用性原则
        1.5 目标导向原则
    2 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
        2.1 专家咨询的目的与方法
        2.2 专家的遴选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4 第一轮专家咨询
        2.5 第二轮专家咨询
第五章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测量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江苏省2家三级医院的公益性评价与比较分析
    1 样本医院概况
    2 运用TOPSIS法对两所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做总体评价分析
        2.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2.2 各指标值与最优值距离的计算
        2.3 样本医院2008-2010年八个方面的公益性比较
        2.4 A医院2008年至2010年公益性评价
        2.5 B医院2008年至2010年公益性评价
    3 结果与讨论
        3.1 A、B两家医院2008-2010年八个方面的公益性评价比较分析
        3.2 2008~2010 年各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2.1 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健全财政补偿机制
        2.2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2.3 加大对医疗行业的监督管理
        2.4 建立医院内部自我约束激励机制
        2.5 提高公立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
        2.6 建议卫生部门要求医疗机构提交公益性报告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参与的课题项目
致谢

(10)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思路
    (二) 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五) 研究意义
二、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界定及理论渊源
    (一)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界定
        1、 党的科技思想“新时期”发展的时间起点
        2、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演进的阶段划分及依据
        3、 新时期科党的科技思想的内涵
        4、 “演进”概念的两层含义
    (二)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
        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
        2、 毛泽东科技思想
    (三) 系统论简介
        1、 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2、 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与方法
        3、 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四) 小结
三、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萌芽:1975-1978
    (一) 新时期科技思想孕育的政治经济形势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
        1、 形成脉络与逻辑构成
        2、 科技属性的重新定位与科技工作规律的认识
        3、 科学技术的地位与功能
        4、 科技发展策略思想
    (三) 科技方针与政策的起步
        1、 文革前科技政策回顾
        2、 文革后初期科技工作的整顿与恢复
    (四) 新时期初期科技事业的恢复
        1、 1976 年科技战线的状况
        2、 1978 年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普查
        3、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科技水平统计
    (五) 小结
四、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探索与发展:1979-1989
    (一) 科技体制改革启动的社会形势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 科技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条件
        2、 开拓人才培养渠道
        3、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
        4、 发展高技术的思想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 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与开展
        1、 “依靠 面向”的战略方针
        2、 “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
        3、 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人才政策
        4、 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
    (四) 科技体制改革驱动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1、 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着
        2、 年度数据分析:1988 至 1990 年
        3、 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成果:六五和七五期间
    (五) 小结
五、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成熟:1990-2000
    (一) 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二) 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
        1、 党工作重心的进一步战略转移——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着眼点
        2、 科教兴国战略——党的新的战略工作重心的具体展开
        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4、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 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在人才
        6、 社会主义科技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7、 科技伦理思想
    (三) 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科技政策
        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落实
        2、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
        3、 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展开
        4、 科技人才政策改革日益深化
        5、 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四) 科技思想成果的全面进步
        1、 八五期间的主要科技成就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情况与 2000 年科技发展状况
    (五) 小结
六、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完善:2000-2010
    (一) 新世纪开篇的经济政治新形势
    (二) 21 世纪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胡锦涛科技思想
        1、 战略方针的深化和任务目标的提出——胡锦涛科技思想的出发点
        2、 胡锦涛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新世纪的科技发展政策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
        2、 创新人才政策
        3、 新世纪国际科技合作政策
    (四) 小结
七、 新时期我党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演进分析与启示
    (一) 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历史演变
        1、 科技思想历史转折实现的历史背景
        2、 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3、 世纪之交的科技发展新环境
    (二)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逐步推进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出
        2、 科学技术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3、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三)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的不断深化
        1、 “双管齐下”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四) 科教兴国战略的酝酿与完善
        1、 科技教育两手抓
        2、 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五) 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发展理论的演进
        1、 鼓励科技探索与创新
        2、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3、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强国梦
    (六) 新时期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1、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技术的优越性
        3、 坚持和深化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开放
        4、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附录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检测结果
    附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附录 4 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的上层改革之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山东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为例[D]. 王亚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2]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的上层改革之意见[J]. 侯逸民. 大自然探索, 1991(04)
  • [3]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杨培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4]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D]. 花长友. 河海大学, 2002(01)
  • [5]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研究[D]. 赵国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D]. 苏顺虎. 中南大学, 2009(06)
  • [7]中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研究[D]. 易晓芹.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8]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李红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9]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测量指标体系研究[D]. 周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D]. 刘建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关于21世纪我国高技术管理体制上层改革的意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