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郑立明[1](2006)在《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文中提出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越来越成为焦点问题。国有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不良资产率高、资本充足率低和银行绩效差的根源又在于国有银行治理效率的低下。因此,探讨国有银行的治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公司治理,其实质是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核心是解决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Control Rights)分离后产生的代理问题即经营者选择与激励问题,形式是关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一系列治理机关的契约规定,目的是保护加入企业契约的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因此,我们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定义归纳如下:即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一组联结并规范股东、债权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其实质是一种责权的分配和制衡机制,其核心是针对银行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目标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从风险管理角度来定义,商业银行治理是指一套关于促使银行经理层在风险配置活动中有效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治理的内容,是基于对银行所有权的合理配置,通过内部治理、市场治理和政府监管等一系列机制,推动银行家更好地进行风险配置活动,从而维护风险配置契约的安全运营,保障参与商业银行契约的出资者、存款人、借款人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原则要求和风险监管框架,在综合商业银行治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第2章),通过深入分析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第3章)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现状和缺陷(第4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第5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系,并建立起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结构模型(第5章)。治理的层次、治理的主体、治理的环境和条件、治理的载体和核心、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治理的原则和规范、治理的目标共同构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主体或力量分三个层次:微观层次有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银行员工;中观层次是指由投资者、消费者、存款人、同业竞争者和银行家组成的市场力量;宏观层次主要包括政府、法律、
侯尧文[2](2009)在《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金融市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银行业功能一体化的制度安排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信息不对称、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自由化加剧了传统银行业的脆弱性。面对生存危机,西方商业银行利用长期以来建立的信誉、资金和技术等优势,积极进行中间业务创新,以中间业务收入的高速增长弥补传统银行业务下滑的影响,中间业务转型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形成中间业务收入的业务,与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作为中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综合改革,力求将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2003年以来的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治理机构,改善了资本充足状况,但其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在资产价格波动较大的客观环境中,以存贷款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占用了大量资本,形成了潜在经营风险。面对商业银行从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的趋势,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就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中间业务具有低风险、低成本、高利润的优势,能够较好地满足以经济资本考核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模式的要求。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中间业务转型是巩固股改成果、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克服其自身脆弱性、抵御资产价格泡沫冲击、实现由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的客观需要。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从传统银行业的脆弱性及其负外部效应入手,对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历史背景及其转型路径进行了研究,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内涵和模式等进行界定;其次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与体制转轨的逻辑关系,阐述了创新在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中的内生动力作用,实证分析了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再次,探讨了创新主导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策略,包括经营理念、中间业务产品设计、不同类型产品的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最后,根据中间业务风险的特殊性,在总结西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包括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暴露出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从新的视角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动因进行分析,指出传统银行业自身所固有的脆弱性及其形成的负外部性,以及商业银行面临的需求供给环境变化,推动其通过中间业务转型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从制度背景出发,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的不同职能和定位,及其渐进式转轨的历史必然性。结合发展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首次以“转轨—转型”双视角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与体制转轨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多元回归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宏微观因素,比较分析了不同微观因素对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提高到新的层次。第四,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创新在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中的内生动力作用,根据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特殊性,提出中间业务转型中的创新是伴随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变化引致的多代创新过程,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创新动力以及创新主导下的中间业务转型策略。
董玉华[3](2006)在《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深深烙下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有商业银行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转轨历程。国有商业银行如同国有企业一样,其改革发展历程正是新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缩影。国有商业银行理论内涵非常丰富,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可以拆分为“国家所有”和具有市场与企业属性的“商业银行”两部分,国家所有是通过强制性变迁产生的,而商业银行的市场与企业本性是通过自然演变而来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与市场在一定的时空中是存在矛盾的,但关系处理的好,也可以互补,政府与市场是经济学永恒的话题。寓政府与市场于一身的国有商业银行,从其设立的那一天起,就内生出政府目标多元性与市场单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是在统收统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市场存在的空间,国有专业银行作为财政的出纳,经济效益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服从于政府的目标,两者轨迹趋同。而一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两者的矛盾凸现,一个好的经济方案有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方案。在本文中,把政府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因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矛盾具有内生性质。“封闭贷款”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矛盾的内生性最好的例证。从体制、机制层次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且运用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是否国有股要占绝对控股地位,也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否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基于我国的国情,国家必须绝对控股,说明政府依然具有控制权,如果政府不转换职能,依然故我,股改后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依然会制造不良资产,竞争力不会加强,改革没有成效,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因此本文的贯穿全文的灵魂思想是超越政府。超越政府不是说政府不重要,政府其实很重要,日本和西欧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作用大,只是政府应在那些领域发挥作用,政府的职
王达[4](2009)在《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90年代初期以来中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研究中东欧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一般意义上说,产权改革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必要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中东欧转轨国家在1990年代初期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商业银行逐渐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中东欧各国的金融部门于1990年代中期以后引入外国直接投资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这对各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捷克的Komercni银行与IPB银行,波兰的BSK银行与PKO BP银行以及匈牙利的OTP银行作为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典型代表,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虽然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临新的问题。2008年底至2009年初,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份是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表现。当前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执行战略引资战略。中国应当继续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谨慎推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引资;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外部市场机制,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张鑫[5](2012)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文中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居于重要地位,其使于2003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截至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与香港两地成功上市,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己全部完成股改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前后的绩效及公司治理为研究重点,通过选取相关财务指标构建国有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等方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前后的绩效及效率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产权理论、银行效率理论及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立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及东欧经济转轨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与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进行跟踪研究,力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经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绩效提升策略,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崔鸿雁[6](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刘世恩[7](2017)在《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投融资机构,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框架内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是金融形式的特殊财政活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政策性银行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成为我国财政金融领域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提出问题之后,首先分析了政策性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政策性银行产生、发挥作用和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接着,分析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初始状态,以及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结构问题对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约束。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比较了政策性银行技术效率,并进一步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证明: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受到了金融结构发展程度、资本形成额增速、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金融深化程度M2/GDP、GDP增长率等宏观因素和贷款规模、资本充足率、银行技术效率等微观因素显着影响,为转型决策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最后,基于政策性银行初始状态、约束条件和效率实证分析,总结了政策性银行转型动因,提出了转型思路、目标模式和路径。论文分为7章。第1章是绪论。本章从政策性银行转型背景出发,提出了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了相关概念。从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银行转型、银行效率等方面梳理前人研究文献,分析了政策性银行转型有关问题前沿成果。然后提出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构,总结了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章介绍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理论框架。本章首先根据经济学、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政策性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接着,运用IS-LM模型分析政策性银行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框架内的经济效应和作用机理,分析了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投融资在金融结构中地位的决定因素。然后,分析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政策性银行转型中绩效评价的指标。从而从理论上形成一个政策性银行产生、发挥作用、转型的分析框架。第3章分析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初始条件。本章对政策性银行发展历程、在金融结构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对政策性银行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管理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初始状态。第4章分析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约束条件。本章首先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政策性银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然后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运用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对中国金融结构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并与国际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经济与金融环境对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约束作用。第5章实证分析中国政策性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本章首先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建立了政策性银行技术效率分析模型,对政策性银行技术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接着,构建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以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和微观因素为解释变量,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6章总结国外政策性银行转型经验。本章在系统梳理国外政策性银行发展和运行情况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政策性银行发展趋势,并对德国、日本、韩国代表性政策性银行转型经验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第7章提出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本章首先总结了政策性银行转型动因,并基于政策性银行初始条件、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金融结构对转型的影响和银行效率实证分析,提出了政策性银行转型总体思路。然后,结合国际政策性银行转型经验,探讨了政策性银行转型目标。最后,基于转型总体思路和目标,提出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可行路径。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分析我国金融相关系数已达399%,金融结构发展总体程度合理。中国金融领域的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需要政策性银行发挥定量、定向金融工具的作用。二是经济金融环境对策性银行转型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政治约束、各项改革互补性约束及其与发展模式制约、风险因素制约、竞争环境制约影响而导致转型结果的总和不确定性。三是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金融相关系数、M2/GDP对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负效应,而扩张财政政策对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与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从宏观经济看,政策性银行逆周期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逆投资周期调节作用,而不是逆GDP增长周期。在投资下滑期,资本形成额增速下降引致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微观因素看,扩大贷款规模和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对提升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正效应。本文在分析中国实际和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一是在转型总体思路上,政策性银行转型应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并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的特殊性要求。政策性银行转型要从引领、补充整个国家金融产业的角度出发,体现创新驱动,发挥开发市场、建设市场的作用。二是在转型目标模式上,从机构功能和业务分类的政策性、经营目标明确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有协同优势的综合化经营体系、在金融结构中发挥引领性补充作用方面对转型目标进行了分析。三是探讨了政策性银行转型路径,从发展空间制约下的职能转型、适度规模条件下推进综合经营、赋予政策性银行特许价值权、明确政府与政策性银行的关系、明确政策性银行与市场的关系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张令骞[8](2009)在《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与回归研究》文中指出政策性金融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成为各国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体制进行了较大变革,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与调整之中,政策性金融体系与业务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与变化的要求,部分传统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受到挑战,新的政策性金融领域有待逐步开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策性金融在2004年后开启了改革之旅,并成为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后的又一个热点话题。从改革的取向和进程来看,决策者没有把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选择了与之极不相称的改革路径——商业化。目前,国开行已经转型为商业银行,上市指日可待;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国开行的示范效应下,收缩政策性业务,扩大商业性业务,商业化之势似乎不可逆转。不论从中国政策性金融实践的自我审视来看,还是与国外政策性金融发展经验的比较来看,中国政策性金融已发生了明显的异化。本论文以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为切入点,首先对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实践进行了回顾、梳理与评价,指出中国政策性金融既存在因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产生的低效率,又存在因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产生的低效率;既有与商业性金融非协调合作的低效率,又有适应性差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并就政策性银行转型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使读者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其次,归纳了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种种表现,即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总量与结构方面,资源配置宏观与微观主体、宏观与微观目标方面,资金缺口与其财务自动补偿机制方面,政策性金融的宗旨任务与其综合实力方面,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与市场性方面,国家对政策性金融全力支持与适度监管方面,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政策性金融改革方向方面等均产生了背离甚至是严重背离。再次,从国家在政策性金融发展中的职责缺位与越位并存、市场化思维的引导与路径依赖、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弱化与扭曲、制度的嬗变与背离、认识的误区与误导、内部人控制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等六个方面对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对市场化运作、新开发性金融及其理论作了重点剖析,全面揭露了新开发性金融的本质及其存在的风险。第四,从政策性金融异化后其发展的方向不可控,政策性金融异化对金融发展的负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后果。第五,从10个方面探求了政策性金融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依据,对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在概念边界、业务范围和经营目标等方面作了的比较,说明了政策性金融是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的;并从中国的现实国情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中国应长期存在两个方面说明中国的政策性金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六,通过对国外政策性金融及其发展趋势的考察分析,总结出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七,从增强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自履约机制着手,提出了应加强政策性金融法制建设、变更政策性金融外部监督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动态调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等六个方面的建议。同时,设计了重构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框架,论证了中国政策性金融业务应由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承担,并对现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新建一批急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议,包括政策性区域性开发银行、中小企业银行、住房信贷银行、农业保险公司以及存款保险公司等。
张海星[9](2006)在《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防范财政风险,保持财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财政风险,就会发现这种财政风险通常是和或有债务相连的。国际经验表明,如果政府忽视这种“隐性”财政风险,其对财政状况和政策的分析肯定是不全面的。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近几年都在加强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研究,并明确提出了在政府财政报告中披露有关或有债务的信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政府或有负债问题,有些国家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如新西兰、捷克、美国、加拿大、南非、巴西、哥伦比亚等都力图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来防范或有债务与财政风险的累积和爆发。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只是反映了政府活动的一部分内容,不能涵盖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尤其是对游离于预算体系以外的政府或有债务缺乏有效的确认、量化、报告和披露制度,使得这一部分债务不断累积,并逐步转化为政府的直接负债。这将对政府财政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和解决各级政府的或有债务问题,特别是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技术监测,对减少国家财政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政府或有债务的分析框架,并把它放置于我国渐进转型的特殊的制度背景之下。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政府在渐进转型中形成的一个包含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或有负债体系,进而通过“时间赎买”策略和“补偿替代”模型,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中解析了我国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接下来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以东亚国家为样本,分析了政府隐性外债造成的金融危机,并对我国隐性外债进行了反思。之后,又从财政(公共)风险的视角对我国或有负债的规模及其引发的道德风险和制度性公共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在明晰政府行为风险责任与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应从制度、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上进行财政创新,对传统的政府或有负债体系进行改造,以防范和化解财政(公共)风险。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政府或有负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对其进行理论上的解析,是探索这些问题解决办法的逻辑起点。本文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公共部门赤字的融资方式入手,在借鉴汉娜(Hana Polackova Brixi)提出的财政风险矩阵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部门的债务进行了分类,从而引出了本文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研究口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政府的双重主体身份(经济主体和公共主体),并从经济学和会计学两个层次对政府或有负债进行释义,指出政府作为公共主体要面临法定(显性)和推定(隐性)的两种或有负债;政府或有负债具有不确定性、时效性的特点,并受政府的主观评价的影响,但它主要不是由政府自身的行为引起的,且大量的表现为推定的或有负债形式;制度安排、财政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政府承担的稳定、发展、转轨的重任是或有债务的重要渠道;政府担保(隐性和显性)是或有债务的重要承载形式。对中央政府层次的或有负债考察,本文发现;在经济转型期间,中国政府积累的大量隐性、或有负债是依托于一种特殊的载体而存在的,这种特殊的载体就是政府构建的隐性担保体系。这一隐性担保体系表现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对国有银行体系的隐性担保、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隐性担保、对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和对养老金隐性负债的偿还义务。对地方政府层次的或有负债考察,本文认为,地方政府负债有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和财政体制要求。但在无法定融资权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以“多元化融资”等多种名义举借,形成了大量的或有债务。通过我国目前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规模、结构、投向等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本文从制度创新、财政体制、经济发展和债务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地方或有债务的成因。从中国渐进转型的制度变迁中解析或有债务形成的特殊路径。本文通过对前苏联、中东欧转型国家的样本分析以及中国情况的大量实证性研究,证明了中国政府确实在经济转型期内积累了大量的或有债务。在渐进转型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时间赎买”策略推迟了财政支付的过程。在短期内,财政支付的推迟又是通过过度积累隐性、或有债务的形式完成的。在收付实现制的财政预算体制下,将本应在预算内进行的财政活动转移到预算外,以“准财政活动”的形式部分地替代了政府预算内的支出,其结果必然是缓解了当前的财政压力,改善了政府的收支平衡表,表现为较低的赤字和负债率,然而获得这种财政绩效的代价却是长期财政成本的增加和未来财政风险的加大。本章最后用“补偿替代”模型验证了上述结论。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开放背景下,本文发现;政府或有负债是以隐性外债的形式存在的,它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对外借款提供的隐性担保。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隐性外债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演和分析了在东亚发展模式下,政府通过准财政行为对银行和企业提供的大量隐性担保,使后者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从而诱发了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我国也有以不同形式存在的隐性外债,且数额可观,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经验教训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从财政(公共)风险的视角分析政府或有债务。传统的财政分析方法只局限于财政预算内收支和显性赤字与债务的研究,从而忽略了隐性及或有债务引发的财政风险。即使考虑到这方面的影响,也仅仅是就债务而论债务,而没有涉及到政府用于还债的资产状况。本文采用财政可持续的分析方法,在广义资产负债框架下,对包括政府隐性、或有债务在内的综合负债水平和政府可用于还债的各类资产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对全国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估。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我国政府的直接显性债务资产负债率尚且适度,而在或有负债和综合债务层次上却都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和财政风险。(2)从债务构成看,隐性及或有债务风险要远远大于直接显性债务。(3)从债务主体看,地方债务风险大于中央债务风险。(4)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债务仍然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在规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政府或有债务引发的道德风险和制度性公共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防范或有债务风险的经验做法和对我国的启示。财政创新与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或有债务(特别是政府担保)是一种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财政支持手段,要想提高这种财政杠杆的融资效率,规避或有债务造成的财政(公共)风险,就必须从制度、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上进行财政创新;(1)构建防范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制度路径。包括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深化国企改革,建立风险与利益的对称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处理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有步骤地支付转轨成本;改革粮食流通体制,逐步消化亏损挂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分类化解债务风险。(2)建立化解或有债务风险的的管理系统。包括完善政府担保机制;披露政府或有负债信息;实施或有负债的预算管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或有债务风险;建立或有负债的风险储备金制度。(3)探索预警或有债务风险的技术检测方法。一是运用风险概率、保险精算、计量经济模型、或有权益分析等技术探讨量化或有债务的方法;二是尝试建立综合债务口径的财政风险预警和监测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应包括基础数据库、宏观总量指标、微观预警指标、风险预期指标和政府承受能力指标。
孔德昌[10](2007)在《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对于背负了大量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成本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股份制改革是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又恰似一场深刻的革命,历程艰难而沉重。改革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其中每一个关键举措都曾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并在诸如国家注资、战略引资等很多问题上饱受各方的质疑和争议。而上市后,各家银行脱胎换骨般的转变和亮丽的业绩表现又令世人开始重新审视其股份制改革的作用,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充满了期待。2002年,国务院成立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专题工作小组开始正式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目前工、中、建、交四大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中国农业银行也正在积极为股份制改革做准备。因此,选择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背景和内容的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作为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沿着回顾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和历程、借鉴东欧、日韩等国的商业银行改革经验、深入探讨改革中的每个关键阶段以及改革的绩效与存在问题等问题展开,并综合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进而为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战略转型及我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等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体制变迁。首先,介绍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第二,介绍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第三,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及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应对国际竞争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第三章,以捷克、波兰、匈牙利为例,考察这些国家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第四章,主要回顾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回顾分析自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历程,以及2002年国务院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专题工作小组以来,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思路及工、中、建、交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历程。第五章,对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几个关键举措的探讨。主要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为例分析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国家注资、不良资产处置、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引资和发行上市;探讨这四家银行在这几个阶段的具体举措,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些举措的讨论和争议。第六章,主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首先,根据改革之初国家设定的评估指标考察了几家改制银行的达标情况;第二,利用成本收益法考察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并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改制前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第三,运用DID模型对股改的绩效进行了进一步计量检验;第四,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变化。第七章,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和思路探索,力图对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首先,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程和其他国家银行业改革的经验为基础,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中遇到的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第二,借鉴已经完成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验,对中国农业银行在财务重组、选择投资者、改制上市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第三,分析刚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在今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应该致力于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等等。第四,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三个发展方向: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综合化经营改革方向、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方向等,最后提出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组建我国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商业银行治理的有关文献综述 |
2.1 银行治理的含义 |
2.2 银行的产权和民营银行 |
2.3 银行的董事会和独立董事 |
2.4 银行的激励机制 |
2.5 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 |
2.6 银行的监管 |
第3章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3.1 商业银行治理的逻辑起点: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3.2 商业银行特殊性的体现 |
3.2.1 银行企业的特殊性 |
3.2.2 银行产业的特殊性 |
3.2.3 银行产品的特殊性 |
3.2.4 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以发展中间业务的背景和动机为例 |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现状和缺陷 |
4.1 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分析 |
4.1.1 国有商业银行的多级委托代理链 |
4.1.2 国有商业银行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 |
4.2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现状及特点 |
4.3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缺陷分析 |
4.4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起因、内涵和实质、目的和功能 |
4.4.1 商业银行治理的起因 |
4.4.2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内涵和实质 |
4.4.3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功能和关键问题 |
第5章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
5.1 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理论基础 |
5.1.1 委托─代理理论 |
5.1.2 内部人控制理论 |
5.1.3 超产权理论 |
5.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5.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渊源和兴起 |
5.2.2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和分类 |
5.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证检验和有关实践 |
5.2.4 利益相关者一般构成分析 |
5.3 利益相关者参与国有银行治理的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和意义 |
5.3.1 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理论基础 |
5.3.2 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现实必要性 |
5.3.3 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意义 |
5.4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体系 |
5.4.1 治理的主体 |
5.4.2 治理的环境与外部条件 |
5.4.3 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 |
5.4.4 治理的原则和规范 |
5.4.5 治理的目标 |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内部治理 |
6.1 现代金融企业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
6.1.1 股份化产权制度是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基石 |
6.1.2 法人治理制度是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核心 |
6.2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
6.2.1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 |
6.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步骤 |
6.2.3 国有银行存在和国有相对控股的必要性 |
6.3 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制度安排 |
6.3.1 法人治理制度的基本架构 |
6.3.2 分权和制衡机制 |
6.3.3 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市场治理 |
7.1 市场治理的理论基础 |
7.1.1 银行契约的市场性 |
7.1.2 产权机制的缺陷 |
7.1.3 超产权理论及其启示 |
7.2 市场治理机制的构成 |
7.2.1 资本市场竞争 |
7.2.2 银行家市场竞争 |
7.2.3 同业市场竞争 |
7.3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治理的现状及优化 |
7.3.1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治理的现状 |
7.3.2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治理的优化 |
第8章 国有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政府治理和信息披露 |
8.1 政府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8.1.1 政府治理的含义和作用 |
8.1.2 政府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8.1.3 政府治理的边界 |
8.2 政府监管 |
8.2.1 政府监管的国际经验──美国 |
8.2.2 政府监管的模式 |
8.2.3 政府监管的内容 |
8.2.4 政府监管的工具 |
8.2.5 国内银行业政府治理的现状 |
8.3 信息披露 |
8.3.1 信息披露的作用 |
8.3.2 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 |
8.3.3 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 |
第9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评价 |
9.1 银行治理评价的意义 |
9.2 银行治理评价的原则 |
9.3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
9.3.1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
9.3.2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评价的实例 |
9.3.3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 |
第10章 结语 |
10.1 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
2.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范围 |
2.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2.2 国外有关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动因 |
2.2.2 中间业务转型的收益分析 |
2.3 国内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制度背景 |
2.3.2 中间业务转型的推动因素与转型路径 |
2.3.3 对国内学者关于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的研究评述 |
3 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转型的历程与借鉴 |
3.1 传统银行业的脆弱性及其负外部效应 |
3.1.1 信息不对称与传统银行业脆弱性 |
3.1.2 资产价格波动与传统银行业脆弱性 |
3.1.3 金融自由化与传统银行业脆弱性 |
3.1.4 传统银行业的负外部效应 |
3.2 中间业务转型与商业银行功能转变 |
3.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背景 |
3.2.2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历程 |
3.2.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 |
3.2.4 中间业务转型的实质:商业银行功能的转变 |
3.3 制度差异与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
3.3.1 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比较 |
3.3.2 中间业务经营机制比较 |
3.3.3 中间业务监管体系比较 |
4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特征分析 |
4.1 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与中间业务转型:转轨与转型双视角 |
4.1.1 宏观制度结构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变迁 |
4.1.2 渐进式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 |
4.1.3 体制转轨与中间业务转型的双视角研究思路 |
4.2 创新是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内生动力 |
4.2.1 内生性创新与中间业务转型 |
4.2.2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创新动力 |
4.3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效率分析 |
4.3.1 中间业务转型的规模经济效应 |
4.3.2 中间业务转型的范围经济效应 |
4.4 中间业务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
4.4.1 模型设定的基本思路 |
4.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4.4.3 模型实证结果及其经济学意义 |
5 创新主导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策略 |
5.1 中间业务经营理念与经营机制创新 |
5.1.1 中间业务经营理念创新的内涵 |
5.1.2 中间业务经营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
5.2 基于模块化的中间业务产品创新 |
5.2.1 模块化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 |
5.2.2 中间业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流程 |
5.3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创新 |
5.3.1 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定价方法 |
5.3.2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模型 |
5.4 中间业务服务机制创新 |
5.4.1 细分客户与差别化服务 |
5.4.2 服务渠道转型与整合 |
5.5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重点 |
5.5.1 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
5.5.2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
5.5.3 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 |
6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中的风险管理 |
6.1 中间业务转型中的风险分析 |
6.1.1 中间业务的风险及其特征 |
6.1.2 中间业务的风险外溢 |
6.1.3 中间业务创新与监管的博弈 |
6.2 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 |
6.2.1 巴塞尔委员会有关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制度 |
6.2.2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
6.2.3 从次级贷款危机看中间业务转型中的风险管理 |
6.3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风险管理的策略 |
6.3.1 完善中间业务内部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 |
6.3.2 健全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 |
6.3.3 建立中间业务风险评估机制 |
6.3.4 引入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管理模式 |
6.3.5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
6.4 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外部监管的途径 |
6.4.1 加快中间业务监管立法 |
6.4.2 规范中间业务信息披露 |
6.4.3 提高风险监管技术水平 |
6.4.4 推进中间业务监管的跨业协调与国际合作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意图 |
0.2 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 |
0.3 本文的基本思路 |
第1章 国有商业银行理论文献综述 |
1.1 国外关于国有银行理论研究回顾 |
1.2 国内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理论研究回顾 |
第2章 政府与市场理论: 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析框架 |
2.1 政府与市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主线 |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2.3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 |
2.4 有限政府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2.5 转型时期我国的政府与市场 |
2.6 政府与市场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
第3章 外因: 多视角评价国有商业银行 |
3.1 委托代理视角 |
3.2 垄断与竞争视角 |
3.3 融资结构失衡视角 |
3.4 非均衡视角 |
第4章 内因: 多维度透视国有商业银行 |
4.1 新政治经济学维度 |
4.2 预算软约束维度 |
4.3 资源配置效率维度 |
4.4 博弈维度 |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逻辑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理论研究考察 |
5.3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辨析 |
5.4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价值 |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矛盾的内生性及次优求解 |
6.1 政府的内生和外生性质 |
6.2 商业银行的市场属性与国家作为出资人的矛盾 |
6.3 理论与现实的冲突:次优求解 |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路: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
7.1 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轨迹具有趋同性 |
7.2 从国有企业的性质看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 |
7.3 企业法人所有权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7.4 “花钱买机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塑 |
7.5 超越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自我超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注 |
(4)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暨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性质的研究与争论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1.2.3 中东欧国家银行体制的转轨 |
1.2.4 中东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私有化的路径与选择 |
1.2.5 中东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与银行部门效率 |
1.2.6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公司治理结构:回顾与述评 |
2.1.1 股东治理 |
2.1.2 债权人治理 |
2.1.3 市场竞争机制 |
2.1.4 股权结构与融资结构 |
2.1.5 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 |
2.2 转轨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 |
2.2.1 棘轮效应与发展经理人市场 |
2.2.2 软预算约束问题 |
2.2.3 内部人控制问题 |
2.2.4 监管机制与法律制度 |
2.3 一个基于产权改革和战略引资视角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1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理论分析 |
3.1.1 来自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基于Dewatripont –Maskin 模型的一般性讨论 |
3.1.2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与寻租动机:“对救助的投机”问题 |
3.1.3 转轨国家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注资与不良资产剥离 |
3.1.4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直接方式:产权改革 |
3.2 凭证式私有化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2.1 凭证式私有化的目标与方式 |
3.2.2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的凭证式私有化 |
3.2.3 凭证式私有化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2.4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3.3 竞价出售、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3.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的竞价出售与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 |
3.3.2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
3.3.3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 |
3.3.4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3.4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3.4.1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 |
3.4.2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3.4.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 |
3.4.4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略引资与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4.1 1990 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发展 |
4.1.1 1990 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
4.1.2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
4.2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
4.2.1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形式与风险 |
4.2.2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
4.2.3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与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挑战 |
4.3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4.3.1 外资银行参与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中东欧五国为例 |
4.3.2 外资银行对中东欧转轨国家银行部门全面渗透的原因与影响 |
4.3.3 中东欧转轨国家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较 |
4.4 战略引资对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
4.4.1 战略引资对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机制 |
4.4.2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 |
4.4.3 战略引资与影响中东欧转轨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案例分析 |
5.1 凭证式私有化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捷克Komercni 银行改革 |
5.1.1 捷克Komercni 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
5.1.2 1990 年代初期Komercni 银行的凭证式私有化 |
5.1.3 Komercni 银行凭证式私有化后的公司治理结构 |
5.1.4 对Komercni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考 |
5.2 战略引资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失败:捷克IPB 银行改革 |
5.2.1 捷克IPB 银行的战略引资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5.2.2 捷克IPB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失败的教训 |
5.3 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与战略引资:波兰BSK 银行改革 |
5.3.1 波兰BSK 银行改革的背景 |
5.3.2 BSK 银行股份的竞价出售、公开发行上市与战略引资 |
5.3.3 战略引资后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发展战略转变 |
5.3.4 波兰BSK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5.4 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成功案例: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 |
5.4.1 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的背景 |
5.4.2 波兰政府对PKO BP 银行产权改革的控制 |
5.4.3 PKO BP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与经营绩效的提高 |
5.4.4 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的启示 |
5.5 分散股权结构下的内部人控制:匈牙利OTP 银行改革 |
5.5.1 匈牙利OTP 银行简介 |
5.5.2 “分散股权、内资控股”式的产权改革 |
5.5.3 OTP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绩效评价 |
5.5.4 OTP 银行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6.1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6.1.1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
6.1.2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6.1.3 国有商业银行“太重要以至于难以私有化”与“隐性契约”问题 |
6.1.4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与产权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
6.2 2003 年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
6.2.1 补充资本金与处理不良贷款 |
6.2.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6.2.3 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 |
6.3 战略引资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6.3.1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概况 |
6.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直接原因与国际比较 |
6.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的公司治理绩效 |
6.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
6.4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 |
6.4.1 全球金融危机下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 |
6.4.2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的原因与影响 |
6.4.3 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转轨经济中的软预算约束:Dewatripont –Maskin 模型 |
附录2 文中涉及的商业银行的英文缩写、全称以及所属国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主要获奖情况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5)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可能实现的创新 |
1.5 存在的不足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6.1 国有商业银行 |
1.6.2 产权与金融产权 |
第2章 产权改革相关理论综述 |
2.1 西方产权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 |
2.1.2 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理论 |
2.1.3 产权制度的变迁理论 |
2.1.4 西方产权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2 两权分离理论 |
2.2.1 贝利等人的两权分离理论 |
2.2.2 两权分离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3 代理理论 |
2.3.1 代理成本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代理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2.5 银行效率理论 |
2.5.2 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2.5.3 银行效率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 |
2.6 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 |
2.6.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 |
2.6.2 SCP分析范式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制度演进及评析 |
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一元银行体系(1949—1978年) |
3.1.2 专业化银行的设立(1979—1993年) |
3.1.3 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1994—2002年) |
3.1.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转变(2003年至今) |
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演进的评析 |
3.2.1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评价 |
3.2.2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评析 |
第4章 国外银行业制度变迁的经验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4.1.1 美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4.1.2 日本商业银行制度演进分析 |
4.1.3 德国商业银行制变迁分析 |
4.2 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1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2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4.2.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
第5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分析 |
5.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及选择 |
5.1.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 |
5.1.2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
5.2.1 财务评价指标解释 |
5.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析 |
5.3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
5.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模型与样本的选取 |
5.3.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第6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和经营绩效分析 |
6.1 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股权结构——基于股权性质与股权流通性的分析 |
6.1.2 董事会治理——基于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的分析 |
6.1.3 激励机制——基于股权激励的分析 |
6.2 公司治理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样本的选取 |
6.2.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2.3 回归结果与评述 |
第7章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产权解释与路径 |
7.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存在问题的梳理 |
7.1.1 公司治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
7.1.2 经营层面存在的问题 |
7.1.3 政府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 |
7.2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公司治理,提升银行绩效 |
7.2.2 改善经营方式,提升银行绩效 |
7.2.3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银行绩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主题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 |
1.2.2 政策性银行与开发银行 |
1.2.3 金融结构 |
1.2.4 转型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财政投融资的研究 |
1.3.2 关于国外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研究 |
1.3.3 关于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研究 |
1.3.4 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逻辑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政策性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 |
2.1.1 政府干预理论分析 |
2.1.2 金融中介理论的分析 |
2.1.3 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 |
2.1.4 金融约束论的分析 |
2.2 政策性银行经济效应和功能 |
2.2.1 政策性银行不同筹资机制的经济效应 |
2.2.2 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投融资的功能 |
2.2.3 政策性银行在金融结构中的功能 |
2.2.4 政策性银行在金融结构中地位的决定因素 |
2.3 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理论分析 |
2.3.1 转型动因分析 |
2.3.2 转型目标选择 |
2.3.3 转型路径依赖 |
2.3.4 转型约束条件 |
2.3.5 转型绩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初始条件 |
3.1 中国政策性银行演进历程 |
3.1.1 政策性银行建立背景分析 |
3.1.2 政策性银行发展历程 |
3.1.3 政策性银行发挥的作用 |
3.2 政策性银行在金融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贷款市场结构 |
3.2.2 社会融资结构 |
3.2.3 筹资结构 |
3.3 政策性银行业经营绩效比较 |
3.3.1 收入结构分析 |
3.3.2 盈利能力分析 |
3.3.3 风控能力分析 |
3.3.4 资本管理分析 |
3.3.5 财政支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约束条件 |
4.1 中国政策性银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 |
4.1.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原因 |
4.1.2 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潜在风险 |
4.1.3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趋势 |
4.2 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4.2.1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
4.2.2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4.2.3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经济金融环境对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约束作用分析 |
4.3.1 发展约束 |
4.3.2 风险约束 |
4.3.3 竞争约束 |
4.3.4 改革互补性 |
4.3.5 政治约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效率实证分析 |
5.1 基于非参数方法的技术效率分析 |
5.1.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1.2 技术效率变量的选择 |
5.1.3 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5.2 DEA-Malmquist指数分析 |
5.2.1 变量和数据选择 |
5.2.2 分析结果 |
5.3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分析 |
5.3.1 模型变量选取 |
5.3.2 理论模型构建 |
5.3.3 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
5.3.4 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政策性银行转型经验 |
6.1 国外政策性银行一般分析 |
6.2 国外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趋势 |
6.3 国外代表性政策性银行转型经验剖析 |
6.3.1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转型经验 |
6.3.2 日本政策金融体系转型经验 |
6.3.3 韩国产业银行的转型经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 |
7.1 政策性银行转型动因 |
7.2 政策性银行转型思路 |
7.2.1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7.2.2 适应经济发展阶段 |
7.2.3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
7.3 政策性银行转型目标模式 |
7.3.1 机构功能和业务分类的政策性 |
7.3.2 经营目标明确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
7.3.3 建立有协同优势的综合化经营体系 |
7.3.4 在金融结构中发挥引领性补充作用 |
7.4 政策性银行转型路径选择 |
7.4.1 发展空间制约下的职能转型 |
7.4.2 适度规模条件下推进综合经营 |
7.4.3 赋予政策性银行特许价值权 |
7.4.4 明确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
7.4.5 明确政策性银行与市场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与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导论 |
1.1 异化与回归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基本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 有关概念的界定 |
2.3 其他有关说明 |
3 60 余年体制变迁何以走向异化 |
3.1 1949 年以前的“政府金融” |
3.2 1949 年至1993 年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超政策性金融” |
3.3 1994 年以来机构分设之后的现行政策性金融 |
3.3.1 现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产生及初步发展时期(1994-1998) |
3.3.2 现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分化及多元化发展时期(1998-2004) |
3.3.3 政策性银行改革与转型时期(2004 年至今) |
3.3.4 对现行政策性金融体制效率的评价 |
3.3.5 关于中国政策性金融转型问题的讨论 |
3.4 小结 |
4 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的表现 |
4.1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总量、结构相背离 |
4.2 资源配置的宏观与微观主体、宏观与微观目标相背离 |
4.3 政策性金融的宗旨任务与其综合实力相背离 |
4.4 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与市场性相背离 |
4.4.1 业务范围由“有型”变为“无型” |
4.4.2 经营原则由不与商业性金融竞争变为大面积竞争 |
4.4.3 经营手段由形式上的市场化运作变为实质上的市场化改造 |
4.4.4 经营目标由保本微利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
4.5 政策性金融的资金缺口与其财务自动补偿机制相背离 |
4.6 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全力支持与适度监管相背离 |
4.7 国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方向相背离 |
4.8 小结 |
5 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的原因 |
5.1 国家职责的缺位与越位 |
5.1.1 国家职责的缺位 |
5.1.2 国家职责的越位 |
5.2 市场化思维的引导与路径依赖 |
5.2.1 市场化运作是金融机构微观运营管理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
5.2.2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悖论” |
5.2.3 中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对国有企业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路径依赖 |
5.3 理论的弱化与扭曲 |
5.3.1 现行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中理论渗透不足 |
5.3.2 新开发性金融对政策性金融理论的不当替代 |
5.3.3 新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比较 |
5.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理论创新与社会责任 |
5.4 制度的嬗变与背离 |
5.4.1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嬗变 |
5.4.2 政策性金融制度动态不一致性 |
5.5 认识的误解与误导 |
5.5.1 社会各界对政策性金融认识的几种误区 |
5.5.2 短识主义对政策性金融的误导 |
5.6 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博弈 |
5.6.1 内部人控制 |
5.6.2 利益集团的博弈 |
5.7 小结 |
6 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后果 |
6.1 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后发展的方向不可控 |
6.2 对金融发展的负效应 |
6.3 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
6.4 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 |
6.5 小结 |
7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理论依据及客观需求 |
7.1 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
7.1.1 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理论依据 |
7.1.2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不同质性 |
7.2 中国政策性金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
7.2.1 中国的现实国情离不开政策性金融 |
7.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策性金融 |
7.2.3 中国政策性金融将长期存在 |
7.3 小结 |
8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实践:考察分析及经验借鉴 |
8.1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考察分析 |
8.1.1 不同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现状 |
8.1.2 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下政策性金融的特点 |
8.1.3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 |
8.2 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8.2.1 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 |
8.2.2 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8.3 小结 |
9 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国家责任履行及体系构建 |
9.1 增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自履约机制 |
9.1.1 加强政策性金融法制建设 |
9.1.2 建立政策性金融科学评价体系 |
9.1.3 变更政策性金融外部监管体系 |
9.1.4 完善政策性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 |
9.1.5 动态调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
9.2 重构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 |
9.2.1 建立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
9.2.2 中国政策性金融业务应由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承担 |
9.2.3 现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 |
9.2.4 新建一批亟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
9.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前人的成果: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章节安排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政府或有债务的分析框架 |
2.1 公共部门赤字融资方式 |
2.1.1 财政赤字的范围界定 |
2.1.2 财政赤字的融资机制 |
2.1.3 中国经济转型中赤字的融资方式 |
2.2 公共债务的分类矩阵与政府的或有负债 |
2.2.1 政府债务的划分 |
2.2.2 政府或有债务的界定:本文的研究口径 |
2.3 政府或有债务的层次与特征 |
2.3.1 政府或有负债的层次 |
2.3.2 政府或有负债的特征 |
2.4 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 |
2.4.1 或有债务形成的制度基础 |
2.4.2 或有债务形成的“财政机会主义”动因 |
2.4.3 或有债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
2.5 政府担保:或有债务的重要承载形式 |
2.5.1 担保的本质与内涵 |
2.5.2 政府金融担保的作用范围 |
2.5.3 显性担保与隐性担保 |
第三章 中国政府或有负债体系:中央层次考察 |
3.1 中央政府的债务分类矩阵 |
3.2 隐性担保:来自国有经济部门的或有负债 |
3.2.1 中央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 |
3.2.2 中央财政对国有银行体系的隐性担保 |
3.2.3 中央财政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隐性担保 |
3.2.4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与银行体系重构的财政成本 |
3.3 转轨成本:政府的社会养老金隐性负债 |
3.3.1 养老保险新体制与转轨中的“空帐”问题 |
3.3.2 转轨成本、养老金隐性债务与政府的责任 |
3.3.3 政府的养老保险隐性负债规模 |
3.4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 |
3.5 国家外债中产生的隐性和或有债务 |
第四章 中国政府或有负债体系:地方层次考察 |
4.1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 |
4.1.1 地方政府的范围 |
4.1.2 地方政府债务的涵义 |
4.2 地方政府负债的经济学分析 |
4.2.1 宪政经济学视角 |
4.2.2 财政联邦理论解释 |
4.2.3 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 |
4.3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多角度透视 |
4.3.1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矩阵 |
4.3.2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实证分析 |
4.4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成因 |
4.4.1 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初始条件与路径依赖 |
4.4.2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体制因素 |
4.4.3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经济发展因素 |
4.4.4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债务管理因素 |
第五章 经济转型方式与政府或有负债 |
5.1 激进转型国家的政府或有负债 |
5.1.1 经济转型初期的财政风险 |
5.1.2 财政调整与财政收敛的过程 |
5.1.3 财政机会主义与政府或有负债 |
5.1.4 转型国家经济重构中的或有负债与财政成本问题 |
5.2 渐进转型次序与中国政府的或有负债 |
5.2.1 渐进转型中的显性财政风险与政府或有负债 |
5.2.2 渐进转型的次序安排与“时间赎买”策略 |
5.2.3 “补偿替代”模型与或有债务的累积 |
第六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或有负债 |
6.1 开放经济下政府的隐性外债 |
6.1.1 显性外债与隐性外债 |
6.1.2 隐性外债与亚洲金融危机 |
6.2 隐性外债与金融危机:一个理论推导 |
6.2.1 模型假设条件 |
6.2.2 预算约束线 |
6.2.3 ELI的最优投资决策和借款决策 |
6.2.4 隐性外债导致的金融危机 |
6.3 政府担保、道德风险与货币危机 |
6.3.1 政府担保与货币危机 |
6.3.2 道德风险与亚洲金融危机 |
6.3.3 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
6.4 对中国隐性外债的反思 |
6.4.1 中国隐性外债的存在形式 |
6.4.2 隐性外债的成因 |
6.4.3 隐性外债的负面影响 |
6.4.4 控制和消除隐性外债的对策 |
第七章 政府或有负债:从财政(公共)风险的视角分析 |
7.1 风险、财政风险与政府的或有负债 |
7.1.1 风险及其分类 |
7.1.2 公共风险与财政 |
7.1.3 财政风险与政府的或有负债 |
7.2 中国政府或有负债的财政(公共)风险透析 |
7.2.1 对政府综合债务风险的评估 |
7.2.2 政府或有负债(隐性担保)引发的道德风险 |
7.2.3 政府或有负债与渐进转型中的制度性公共风险 |
7.3 防范或有债务风险的国际经验 |
7.3.1 政府或有负债的估算与管理 |
7.3.2 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风险的监控 |
7.3.3 几点启示 |
第八章 财政创新与风险控制 |
8.1 明晰政府行为的风险责任与职责范围 |
8.1.1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 |
8.1.2 以公共风险为导向调整公共支出的配置范围 |
8.2 构建防范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制度路径 |
8.2.1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 |
8.2.2 深化国企改革,建立风险与利益的对称机制 |
8.2.3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处理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
8.2.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步骤地支付转轨成本 |
8.2.5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逐步消化亏损挂账 |
8.2.6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分类化解债务风险 |
8.3 建立化解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管理系统 |
8.3.1 完善政府担保机制 |
8.3.2 披露政府或有负债信息 |
8.3.3 实施或有负债的预算管理 |
8.3.4 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或有债务风险 |
8.3.5 建立各级政府的或有负债风险储备金制度 |
8.4 探索预警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技术监测方法 |
8.4.1 对政府或有债务计量的困难性 |
8.4.2 政府或有债务计量方法的探讨 |
8.4.3 综合债务口径的财政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的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体制变迁 |
2.1 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核心论 |
2.1.2 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
2.1.3 产权结构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 |
2.2 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 |
2.2.1 体系重建阶段(1977~1986年) |
2.2.2 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阶段(1987~1993年) |
2.2.3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规范发展阶段(1994~1997年) |
2.2.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阶段(1995~2003年) |
2.2.5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 |
2.3 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 |
2.3.1 国有商业银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2.3.2 资产损失十分严重,存在较高风险 |
2.3.3 资本金严重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很差 |
2.3.4 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国际经验研究 |
3.1 东欧转型经济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以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为例 |
3.1.1 改革背景 |
3.1.2 改革步骤 |
3.1.3 第二轮改革后银行绩效普遍提升 |
3.1.4 东欧转型经济国家国有银行改革的几点结论 |
3.2 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以澳大利亚CBA为例 |
3.2.1 上市前的基本情况 |
3.2.2 CBA上市前五年的经营业绩 |
3.2.3 CBA的IPO过程和措施 |
3.2.4 国有股的两次减持 |
3.2.5 减持国有股份的过程和做法 |
3.2.6 CBA股份制改造前后业绩变化比较 |
3.3 印度国家银行改革的经验 |
3.3.1 改革历程——两次上市 |
3.3.2 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
3.3.3 改革绩效评价 |
3.3.4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 |
3.4 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
3.4.1 各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共性与差异 |
3.4.2 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 |
3.4.3 大国的政治经济学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 |
4.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简介 |
4.1.1 建设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 |
4.1.2 中国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 |
4.1.3 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 |
4.1.4 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历程 |
4.2 改制上市过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比较 |
4.2.1 财务重组阶段 |
4.2.2 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
4.2.3 战略引资阶段 |
4.2.4 发行上市阶段 |
4.3 股改上市后各家银行的主要变化 |
4.3.1 股权结构得到优化 |
4.3.2 公司治理现代化 |
4.3.3 资产质量大幅改善,资本充足率提高 |
第五章 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争论辨析 |
5.1 国家注资问题 |
5.2 剥离不良资产问题 |
5.2.1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 |
5.2.2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 |
5.3 战略引资问题 |
5.3.1 国有资本是否被贱卖 |
5.3.2 选择合适战略投资者的标准 |
5.3.3 战略投资者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5.3.4 国家金融安全是否受到威胁 |
5.3.5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潜在价值 |
5.4 公开发行上市 |
5.4.1 是否有必要发行上市 |
5.4.2 上市地点的选择 |
5.4.3 海外发行定价是否过低 |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绩效评价 |
6.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评估指标与改制银行达标情况 |
6.1.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评估指标 |
6.1.2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达标情况 |
6.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绩效评价 |
6.2.1 成本收益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
6.2.2 资产质量不断上升,控制风险能力增强 |
6.3 股份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计量检验 |
6.3.1 理论模型 |
6.3.2 样本数据选择 |
6.3.3 基本DID模型 |
6.3.4 检验结果分析 |
6.4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比较 |
6.4.1 国际上通行的衡量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和方法 |
6.4.2 股份制改革前后我国银行业总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
6.4.3 改制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6.4.4 银行股价表现良好,跻身国际上市银行总市值排名前列 |
6.4.5 规模经济效应检验 |
6.5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综合评估 |
第七章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思路探索及我国银行体系构建设想 |
7.1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
7.1.1 转轨时期的金融压抑 |
7.1.2 内部改革还未完成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
7.1.3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同化 |
7.2 金融深化改革的攻坚战——中国农业银行股改转型 |
7.2.1 农行股改历程 |
7.2.2 农行改革的难点与机遇分析 |
7.3 中国投资公司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作用 |
7.3.1 中国投资公司的组建与作用 |
7.3.2 国有控股选择的理论基础 |
7.4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一:基于功能金融观点的综合化经营 |
7.4.1 金融中介功能观的基本观点 |
7.4.2 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现状 |
7.4.3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综合化经营改革方向 |
7.5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二:大型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 |
7.5.1 全球化是国际大银行发展的总体趋势 |
7.5.2 推进我国大型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7.5.3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实践 |
7.5.4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6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三:鼓励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 |
7.6.1 国际银行业发展呈现市场细分的多样化趋势 |
7.6.2 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 |
7.7 构建我国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D]. 郑立明. 同济大学, 2006(02)
- [2]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D]. 侯尧文. 西北大学, 2009(08)
- [3]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D]. 董玉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4]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D]. 王达. 吉林大学, 2009(08)
- [5]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D]. 张鑫. 吉林大学, 2012(09)
- [6]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7]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研究[D]. 刘世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1)
- [8]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与回归研究[D]. 张令骞. 辽宁大学, 2009(01)
- [9]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D]. 张海星.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10]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D]. 孔德昌. 中南大学,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