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谚语艺术特色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常民强,郝二旭[1](2021)在《中原传统曲艺文化的现状及传承价值探颐》文中指出地方曲艺文化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一方面在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曲艺文化的传播也是建设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厚重、多元、辉煌的中原传统曲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营养,传承提升中原农村优秀的传统曲艺也是振兴乡村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中原曲艺是一个年轻而古老的艺术门类。说它年轻,有的曲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才形成;说它古老,春秋时的"瞽献曲,史献书"俳优滑稽表演、汉代的乐舞百戏已具雏形,迄今已经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曲艺也是最具民族性、民间性的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特征的体现,普通老百姓的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无不受到曲艺文化的影响。尽管传统曲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活现代化的不断加速,多数曲种后继乏人,受众也越来越小众化,中原曲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曲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朱晓涵[2](2021)在《《小癞子》语言艺术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癞子》原名《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流浪汉小说的鼻祖。近些年,对于《小癞子》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其作为流浪汉小说开山之作的叙事特色或艺术特征。还有一些研究是以流浪汉形象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流浪汉的形象。本文主要立足于《小癞子》的文本语言和人物语言,分析其语言艺术特色及价值。
潘敏[3](2021)在《唐人笔记中的政治谚语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正锐[4](2021)在《《玄空经》语汇研究》文中认为
李慕琰[5](2021)在《中华风土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谷亮[6](2021)在《“淮安民间文学”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唐群[7](2021)在《客家童谣学术史研究》文中提出客家童谣学术研究包括客家童谣文本的收集与整理,也包括相应的研究论文。客家童谣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单薄;研究角度较多,但论文质量一般,缺乏新视野、新方法,学者及研究机构之间也缺乏相应的沟通与交流。未来的客家童谣研究应拓宽研究领域,加大研究力度;打通研究和创作通道,以研究促创作,以创作促研究;多地联合,互通有无,共享研究成果。
郭一丁[8](2021)在《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教育内容的承担者、沟通的连接者和价值的实现者,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语言风格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广征博引的诗词引用闪耀着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质朴平和的表达形式彰显出至真至深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有重要意义。深刻研究并认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本质,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魅力、引领力、生命力。本文通过对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具体分析,研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所在,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相关概念,为后续研究做好了铺垫。接着用“六个善于”归纳出习近平语言艺术特色,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的主要论述、毛泽东及邓小平的语言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最后分析得出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现实原因即丰富的基层经验、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本情怀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二部分为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意义,即习近平语言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关联性分析。这部分从习近平语言艺术化解了话语困境、拓宽了话语广度、创新了话语风格论述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具体效用。第三部分为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方法启示。这部分内容结合前文的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素即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方式三个角度探究话语创新的可行性方法。第四部分为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者能力提升启示。话语主体和客体是话语结构中最为关键和活跃的组成部分,其能力水平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层级。提升话语者的话语能力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引向深处。
周悦[9](2021)在《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扬州民歌的历史悠久,以扬州为中心传唱于高邮、江都、宝应、仪征等周边地区,扬州民歌是扬州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深深地植于广大人民的劳动生活之中。扬州最早的民歌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鲁昭公二十年),由伍子胥所作的《渔父歌》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扬州民歌,从春秋时期的《渔父歌》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拔根芦柴花》扬州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久远的过程,它承载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反映了社会的变革。扬州民歌体裁多样,扬州下属的宝应、高邮、邵伯地处里下河一带,自古以来这里农耕业、水产业发达,因此栽秧号子和车水号子在扬州民歌中的数量占比最多、名气最大。扬州民歌融合南北音乐风格,既具有北方豪迈高亢的特点的,又具有南方婉约柔美的色彩,其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五声宫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句式结构丰富多样,可分为单句体至多句体(五句以上)不等;节拍和节奏型丰富,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选用不同的节奏节拍;运用扬州方言来演唱,其音调与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富有地方韵味的衬词衬腔使扬州民歌这株奇葩别具一格,题材丰富多彩,内容涉及男女婚恋、风俗人情、劳动生产、历史故事等等;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对歌和独唱。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扬州民歌是现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难题,相关学者和单位面对这一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民歌集的编写、理论研究、民歌赛事活动的举办、学校民歌教育的普及,本文整理总结了扬州民歌传承已有的成果和现阶段依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了当下的社会背景对扬州民歌的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本篇论文主要围绕上述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扬州民歌的界定与分类。这一章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扬州民歌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二是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以下简称《中国民歌江苏卷》)、《扬州地区民间音乐资料》、《扬州民歌精选》、《扬州歌谣谚语集》中收录的民歌进行了收集整理,按照体裁将扬州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小调、吟唱调三类。2.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从语言特征、句式结构、调式特征、节拍节奏特点、演唱形式及风格来阐述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3.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与传承机制。本章节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阐述的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从民俗价值和历史价值两个方面研究,其次研究了扬州民歌的传承机制,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三个方面的传承为主。4.扬州民歌的传承方式思考。本章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整理现阶段扬州民歌的传承成果,第二研究分析扬州民歌传承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对现阶段扬州民歌传承的建议。
李娜[10](2021)在《浅析博斯与勃鲁盖尔绘画艺术中的“隐喻”特征及对我油画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希罗尼穆斯·博斯是尼德兰绘画史上异类的天才,被人称为“滑稽怪相的创造发明家”,他的画作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结合夸张的幻想创造出怪诞的天才式漫画形象,蕴含着超越尼德兰本土传统艺术的魔力,正是这种魔力深刻地表达了尼德兰民众强烈的反封建主义的要求和意愿。这样深刻而神秘的绘画深深地影响了同时代尼德兰又一巨匠彼得·勃鲁盖尔。众人所了解的勃鲁盖尔常以“农民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但深刻解读勃鲁盖尔的绘画特点及作品后我们会发现他借鉴了博斯幻想与现实结合的手法创造出大量反映农民生活、社会黑暗、教会残暴以及革命斗争等方面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揭露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冲突,另一方面渗透出画家对人生和社会的期许与哲学思考。同时,博斯和勃鲁盖尔绘画中的“隐喻性”特征对现代美术诸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显着的就是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博斯更是被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奉为开山鼻祖。本文通过分析希罗尼姆斯·博斯和彼得·勃鲁盖尔艺术独特的造型图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出的尼德兰绘画艺术中的“隐喻”特征,探讨艺术家们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如何从不同表现维度,既构建出生动的世俗生活,又隐喻着背后的精神世界的创作手法。文章以博斯和勃鲁盖尔的艺术经历与尼德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隐喻”现象相结合,以分析希罗尼姆斯·博斯和彼得·勃鲁盖尔绘画中的“隐喻”特征以及其对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希罗尼姆斯·博斯和彼得·勃鲁盖尔经典的油画作品进一步分析解读,从题材选择、构图布局、形象塑造与色彩色调这四方面对绘画作品进行画面语言的比较研究。最后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来阐述希罗尼姆斯·博斯和彼得·勃鲁盖尔绘画中的“隐喻”特征对笔者学习创作的影响,重新高度、深刻的认识希罗尼姆斯·博斯和彼得·勃鲁盖尔,认识具有“隐喻”特征的绘画,发掘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好地用其指导自己今后的创作实践。
二、谚语艺术特色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谚语艺术特色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2)《小癞子》语言艺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癞子》的背景及简介 |
二、《小癞子》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
(一)独特的叙述视角 |
(二)贴切的个性化语言 |
(三)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 |
(四)俗语和谚语 |
三、结语 |
(7)客家童谣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客家童谣研究的历史 |
(一)客家童谣文本的收集与整理 |
(二)客家童谣研究的论文 |
二、客家童谣研究的成果评述 |
(一)客家童谣与幼儿教育 |
(二)客家童谣与文化教育 |
三、客家童谣研究的特点 |
(一)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单薄 |
(二)研究角度较多但研究质量欠佳 |
(三)研究没有相互沟通与对话机制 |
四、客家童谣研究的未来展望 |
(一)拓宽研究领域,加大研究力度 |
(二)打通研究和创作通道,以研究促创作、以创作促研究 |
(三)多地联合,互通有无、共享研究成果 |
五、结论 |
(8)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语言艺术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2 语言艺术 |
2.2 习近平语言艺术特色 |
2.2.1 善于使用比喻 |
2.2.2 善于使用俗文俚语 |
2.2.3 善于引经据典 |
2.2.4 善于使用讲故事的方式 |
2.2.5 善于使用流行语言 |
2.2.6 善于使用肢体语言 |
2.3 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的主要论述 |
2.3.2 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特色 |
2.3.3 邓小平的语言艺术特色 |
2.4 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现实原因 |
2.4.1 丰富的基层经验 |
2.4.2 深厚的文化底蕴 |
2.4.3 浓郁的民本情怀 |
2.4.4 科学的思维方式 |
3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意义 |
3.1 习近平语言艺术有助于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 |
3.1.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领力 |
3.1.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体性 |
3.1.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 |
3.2 习近平语言艺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广度 |
3.2.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
3.2.2 用活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3.3 习近平语言艺术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风格 |
3.3.1 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完美结合 |
3.3.2 民族话语与时代话语的完美结合 |
3.3.3 说理话语与叙事话语的完美结合 |
4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方法启示 |
4.1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 |
4.1.1 突出开放性话语理念 |
4.1.2 树立平等性话语理念 |
4.1.3 融入故事性话语理念 |
4.2 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
4.2.1 用教学话语弥补教材话语的不足 |
4.2.2 用隐性渗透话语弥补显性灌输话语的不足 |
4.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
4.3.1 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典话语 |
4.3.2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话语 |
4.3.3 提炼社会实践中的大众话语 |
4.3.4 吸收积极向上的网络话语 |
4.3.5 增添富有感染力的幽默话语 |
5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者能力提升的启示 |
5.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修为 |
5.1.1 在常学常新中提升文化修养 |
5.1.2 在自律和他律中守护道德初心 |
5.1.3 在贴近现实中凝炼实践经验 |
5.2 关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客体 |
5.2.1 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 |
5.2.2 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 |
5.2.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表达权利 |
5.3 找准结合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 |
5.3.1 营造积极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 |
5.3.2 增加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供给 |
5.3.3 健全立体高效的思想教育话语反馈机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扬州民歌的界定与分类 |
第一节 扬州民歌的界定 |
第二节 扬州民歌的分类 |
一、劳动号子 |
二、小调 |
三、吟唱调 |
第二章 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语言特色 |
第二节 句式结构 |
第三节 调式特征 |
第四节 节拍、节奏特点 |
第五节 演唱形式及特点 |
第三章 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和传承机制 |
第一节 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民俗价值 |
第二节 扬州民歌的传承机制 |
一、自然环境中的传承 |
二、社会环境中的传承 |
三、家庭环境中的传承 |
第四章 扬州民歌的传承方式思考 |
第一节 扬州民歌传承已有的成果 |
第二节 扬州民歌传承面临的困境 |
一、民歌传承链遭到破坏 |
二、音乐多元化的发展 |
三、集体记忆的丢失 |
第三节 扬州民歌的传承方式思考 |
一、以学校为特定环境,对扬州民歌进行活态传承 |
二、拓展传播平台,丰富民歌传播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浅析博斯与勃鲁盖尔绘画艺术中的“隐喻”特征及对我油画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博斯和勃鲁盖尔的艺术经历及时代背景 |
(一)博斯和勃鲁盖尔的艺术经历 |
(二)文艺复兴尼德兰绘画中“文化隐喻”现象 |
三、博斯与勃鲁盖尔绘画艺术中的“隐喻” |
(一)博斯与勃鲁盖尔绘画中“隐喻性”的特征 |
(二)博斯与勃鲁盖尔绘画中“隐喻性”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
四、博斯与勃鲁盖尔“隐喻性”绘画作品的比较研究 |
(一)题材选择中“隐喻”的体现 |
(二)构图布局中“隐喻”的体现 |
(三)形象塑造中“隐喻”的体现 |
(四)色彩色调中“隐喻”的体现 |
五、在油画研习中对二者绘画风格中“隐喻”表现手法的借鉴与运用 |
(一)题材与构图的“隐喻”对我油画创作的影响 |
(二)色彩与色调的“隐喻”对我油画创作的影响 |
(三)情感与意味的“隐喻”对我油画创作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谚语艺术特色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原传统曲艺文化的现状及传承价值探颐[J]. 常民强,郝二旭. 华夏传播研究, 2021(02)
- [2]《小癞子》语言艺术特色研究[J]. 朱晓涵. 青年文学家, 2021(26)
- [3]唐人笔记中的政治谚语考论[D]. 潘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玄空经》语汇研究[D]. 何正锐.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5]中华风土谚研究[D]. 李慕琰. 内蒙古大学, 2021
- [6]“淮安民间文学”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 谷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客家童谣学术史研究[J]. 唐群.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04)
- [8]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研究[D]. 郭一丁. 中北大学, 2021(09)
- [9]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方式研究[D]. 周悦. 扬州大学, 2021(09)
- [10]浅析博斯与勃鲁盖尔绘画艺术中的“隐喻”特征及对我油画创作的影响[D]. 李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