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生化工业

日本的生化工业

一、日本的生物化学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邱乐泉,汤晓玲,汪琨,李彤彤,吴石金[1](2021)在《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反哺专业知识教学,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化学是高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该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梳理知识点、建设在线教学资源等手段,深入挖掘提炼出多方面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我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对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杨柳[2](2021)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文中指出审美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人对美的塑造体现在面部修饰、服装配饰等多方面。尽管人类社会早期,“以白为美”的肤色追求早已出现,但其实践途径包括产品使用始终是局限的,“美”与“白”的关联也是非必要的。直到现代,“美白”作为营销概念被确立后,美白实践才愈演愈烈。如今,美白化妆品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销产品之一,并呈现出白肤色审美“同质化”的现象和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美白消费主体大众化、美白产品种类多样化以及美白理论常识化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和问题,即其背后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首先,探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一从社会和科学技术层面分析美白需求的建构过程,分析“美白”观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作用;二从资本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分析资本驱动与现代科技手段在美白化妆品研发创新、生产中的互动与发展;三从科技与社会、资本的互动中分析资本增值目的下科学营销方式对社会“美白”观念的刺激和美白“内卷”的循环过程。其次,揭示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从健康危害、审美同质化、异化消费和社会阶层与性别不平等、生态伦理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进行反思,包括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资本与科技关系、美与白的关联以及美的发展三个角度,并且提出浅层建议即倡导公众应该正确理解科学,遵循多元审美观,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反对盲目信任科学;提倡国家政府层面应该严格监管美白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健全美白化妆品安全法律和条例,保障公众身心健康、社会有序发展。

薛芳[3](2021)在《离子型COFs高效萃取环境水中有机酸类污染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酸污染物目前在环境中分布广泛,来源主要有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其中本文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机酸,如全氟酸类有机化合物、含苯氧基的羧酸除草剂和植物生长激素。这几种污染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难以降解、可随个体不断迁移积累,因而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磁性离子共价有机骨架(iCOF),并将它们应用到对有机酸污染物的富集检测中。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本文首先合成了Fe3O4@EB-iCOF材料,然后通过x射线衍射、N2吸附-解吸分析和磁性测量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显示出离子性能良好、大表面积和磁性响应性的优点,对全氟化合物(PFCs)具有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潜力。该材料结合MSPE-HPLC-MS/MS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全氟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在1~1000 ng·L-1工作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5),重复性好(1.4~5.8%);n=6),检出限低在0.1~0.8 ng·L-1之间,环境水样加标回收率在73.9~108.3%之间。其次合成了另外一种新型的离子共价有机骨架(Fe3O4@EB-TFB-iCOF)。同样采用磁性固相萃取技术(MSPE)来萃取水中的除草剂和植物生长激素两类混合有机酸类污染物。该实验研究了MSPE的最佳工艺条件(如吸附时间、溶液p H、物料投加量等)。在最佳条件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线性回归良好(R2≥0.995),精密度高(1.53~3.80%,n=6),检出限低(0.1~0.49ng·m L-1)。环境水样(黑虎泉、地下水、农田灌溉用水)的回收率为73.3%~101.0%。此外,进行了选择性吸附实验探究了此类萃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机理。首先材料与目标物之间存在氢键作用力,其次通过电位研究发现p H等于3时材料带正电与目标物存在静电吸引力。本论文首次研究并成功合成一类新型离子型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并将其应用到磁固相萃取实验中。分别对水样中痕量的全氟化合物、除草剂和植物生长激素混合酸这类有机酸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证明该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低的检出限以及较宽的线性范围,而且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小,经济环保的同时即可达到较高的萃取效率。

王文祥[4](2021)在《基于溶剂体系的生物质水热定向调控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是缓解目前燃料以及化工产品短缺、化石资源枯竭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生物质炼制技术中,水热工艺因其能耗低、效率高以及产物丰富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其中水热水解和水热碳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效益最好的工艺,二者由于反应条件的相似性其目标产物往往同时生成。而产物生成机理以及反应条件调控机制的不明确限制了目标产物的定向化生产。本研究以典型林业废弃物杨木屑为原料,分别探究了木质纤维素水热水解和水热碳化的产物生成特性。针对水热水解,通过改变溶剂体系,将水溶剂替换为水-有机混合溶剂促进目标产物糠醛和5-HMF(5-羟甲基糠醛)的生成,并探讨了混合溶剂体系中产物生成机理以及有机溶剂循环再利用效率。针对水热碳化,通过改变溶剂酸碱特性改进目标产物腐殖酸的生成以及自身品质,结合多种分析表征手段探讨腐殖酸生成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THF(四氢呋喃)混合溶剂相较于水溶剂糠醛产率提高了30%,5-HMF产率提高了11%。在190°C,H2O/THF为1/3(v/v),反应时间40min,硫酸浓度为1.0 wt%的条件下,获得最高的糠醛(90.77%)和5-HMF(36.02%)产率。(2)通过双因子正交实验,在THF混合溶剂反应体系中,THF含量的增加可有效减少糠醛在较高温度下的损耗,促进糠醛和5-HMF在同一条件下达到最高产率。糠醛和木聚糖的水热反应实验进一步证明,THF混合溶剂相较于水溶剂可减少20%因糠醛自身脱水缩合反应造成的损失且可有效减少糠醛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的缩合。(3)THF连续回收再利用结果显示,回收THF会造成少量的糠醛和5-HMF损失,经过5次连续回收再利用之后,糠醛和5-HMF的产率稳定在78.73%和32.04%。THF的回收率随着回收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最终稳定在67.50%。(4)以水为溶剂的水热碳化过程中,相较于中性和酸性,在碱性条件下,腐殖酸的产率最高,可达9.73%。后续分析表征结果显示,KOH-HA(碱性条件下生成的腐殖酸)在碳储存量(61.09%)、酸性官能团浓度(3.38 mmol/L)以及有效成分含量方面均具有优势,是水热腐殖酸最适合的条件。(5)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比Kraft木质素、THF木质素和KOH-HA的组成、结构以及热化学转化特性,结果显示,THF木质素组成成分最为复杂,碳储存量以及含氧官能团最丰富;KOH-HA成分单一,主要是木质素碎片迁移转化产物。综上所述,以THF混合有机溶剂作为水热反应的溶剂可提高液相产物产率,且低沸点的THF具有较好的循环利用效率,有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潜力。水溶剂体系中,碱性条件下腐殖酸的产率最高,品质最好,为腐殖酸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马越[5](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提出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黄河[6](2021)在《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及生物化学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阿特拉津(Atrazine,AT)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具有毒性较强、半衰期长、易迁移等特性。生物质炭(Biochar,BC)具有吸附能力强、性质稳定等优点,常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目前多数的研究表明BC对土壤中AT有较好的吸附和持留效果,能有效降低土壤中AT的迁移风险。AT在土壤的环境风险不但包括迁移风险,还包括残留风险,AT的残留风险取决于其消解行为。但土壤结构的复杂性造成了目前研究关于BC对土壤AT消解影响的不确定性,关于BC对AT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上的分布和消解行为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因此,本论文以BC对土壤AT消解的影响为切入点,构建灭菌和未灭菌体系,考虑土壤颗粒组分的影响,探究BC对土壤及其各粒径组分(砂粒、粉粒和黏粒)AT分布和消解的影响。接着考察了BC对土壤及各粒径组分对AT吸附的影响,探讨吸附行为与AT消解之间的关系,揭示BC影响土壤AT消解的物理化学机制;进一步研究了BC对AT污染土壤及各粒径组分微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究土壤及各粒径组分微生物与AT消解之间的关系,揭示BC影响土壤AT消解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将为应用BC修复AT污染土壤,控制其环境风险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对农业生产和有机污染物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BC对AT在土壤及各粒径组分分布的影响。BC对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不同粒径组分的质量占比没有显着的影响;但添加BC提高了不同粒径组分中不可脱附态AT的含量;在未灭菌土壤中,培养开始时(21d),添加100目BC没有改变不可脱附态AT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分布,不可脱附态AT主要分布于砂粒中;但是添加200目BC使不可脱附态AT主要分布于粉粒,与不添加BC的处理相比,添加200目甘蔗叶生物质炭和蚕沙生物质炭处理粉粒中不可脱附态AT分别占不可脱附态AT总量的47.69%和47.74%。(2)BC对AT在土壤消解的影响。无论灭菌还是未灭菌条件下,添加BC均延缓了土壤中AT的消解,但是灭菌与未灭菌土壤AT的消解途径和BC对其的影响明显不同,未灭菌土壤AT的消解量显着高于灭菌土壤,说明未灭菌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是土壤AT消解的主要途径,灭菌条件下化学消解则是主要的途径。在未灭菌土壤中,与不添加BC的处理相比,从21~63 d添加蚕沙生物质炭和甘蔗叶生物质炭土壤AT总消解率分别降低了2.53%~2.85%和5.10%~8.00%;但土壤以及砂粒、粉粒和黏粒中不可脱附态AT的消解则有所增加,其中添加生物质炭土壤以及砂粒、粉粒和黏粒不可脱附态AT的消解量分别比不添加BC的处理提高了0.69~3.55、1.23~3.17、0.59~2.55和0.25~1.87 mg·kg-1。在灭菌土壤中,BC抑制了可脱附态AT的消解,而不可脱附态AT的残留量则有所增加,其中对黏粒中不可脱附态AT含量的增加最为明显。(3)BC影响土壤AT消解的物理化学机制。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可知Freundlich模型能够较好拟合土壤及各粒径组分对AT的吸附行为。BC提高了土壤及各粒径组分对AT的吸附能力,其中甘蔗叶生物质炭的提高作用强于蚕沙生物质炭,且BC的粒径越小对土壤吸附能力的提高效果越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脱附态AT的化学消解量与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和吸附能力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表明BC通过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促进可脱附态AT向不可脱附态AT转化,进而抑制了土壤可脱附态AT的化学消解。此外,在灭菌条件下,BC提高了土壤各粒径组分的吸附能力,从而使土壤各粒径组分不可脱附态AT的残留量增加。可见,BC通过提高土壤TOC含量、增强土壤及其各粒径组分对AT的吸附能力,促使AT在土壤转化、在各粒径组分中再分配,从而延缓土壤中AT消解是BC影响AT消解的主要物理化学机制。(4)BC对AT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低浓度AT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AT浓度越高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抑制作用越强。添加BC提高了AT污染土壤微生物活性、碳源利用多样性以及细菌多样性。其中BC对土壤黏粒细菌多样性的提高效果最为显着。添加BC提高了浓度为5 mg·kg-1的AT污染土壤中细菌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ota和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但降低了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浓度为50mg·kg-1的AT污染土壤中,添加BC提高了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但降低了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对于土壤各粒径组分来说,添加BC提高了土壤黏粒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5)BC影响土壤AT消解的微生物学机制。BC-微生物-AT消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50 mg·kg-1)和低浓度(5 mg·kg-1)AT污染条件下,AT消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别。低浓度AT污染土壤中,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与土壤AT消解量呈正相关。添加BC降低了土壤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延缓了AT的消解,因此,低浓度AT条件下,Bacteroidetes是参与AT降解的功能细菌。在高浓度AT的胁迫下,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与土壤AT消解量呈正相关,且与不同粒径组分中不可脱附态AT消解量呈正相关;添加BC降低了高浓度AT污染土壤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抑制土壤AT的消解,但提高了不同粒径组分中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促进了不可脱附态AT的消解,但是由于可脱附态AT的消解速率显着大于不可脱附态,整体上看BC延缓了土壤AT的消解,可见,高浓度AT胁迫下,Firmicutes是参与AT降解的功能细菌。因此,BC通过降低了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等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从而抑制土壤微生物对AT的降解是BC延缓土壤中AT消解的主要微生物学机制。综上所述,BC通过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促使AT在土壤转化、在各粒径组分中再分配,降低土壤参与AT降解的功能细菌丰度,从而延缓了AT的生物化学消解,但也降低了AT的淋溶迁移风险。本研究100目甘蔗叶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AT能力提高效果较好,且AT残留量较少,根据不同土壤的理化特性,选用适当粒径BC,调控BC在各粒径组分中的分布比例,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AT迁移风险,而且其残留风险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孙晓彤[7](2021)在《镍对C.testosteroni ZG2和Bacillus.D2的毒性和代谢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污染是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因为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和难降解的特点,所以其污染问题备受世界关注。镍是生物体生长代谢所需的微量元素,但是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产生毒性。镍毒性会引起有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造成DNA损伤。由于环境中镍污染日益严重,细菌等微生物暴露在镍胁迫下已经是常见的问题。为了避免镍毒性,细菌必须通过增强其对环境压力的耐受性,精密调节细胞内镍的浓度来维持内环境稳定,才能使生长代谢正常进行。因此,研究细菌对镍的耐受机制有助于了解细菌对环境压力条件的反应,能够为生物修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睾丸酮丛毛单胞菌ZG2(C.testosteroni ZG2)和蜡样芽胞杆菌D2(Ba cillus.D2)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浊法测定两种细菌在不同镍浓度下的生长曲线评估镍对两种细菌生长的影响;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来研究细菌对镍的去除效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细菌在镍胁迫下的形态变化;以及对镍处理下的细菌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评估镍毒性对这两种细菌细胞膜造成的损伤特征;最后通过LC-MS与GC-MS代谢组学分析差异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来探讨两种细菌可能存在的耐镍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镍抑制了菌株ZG2和菌株D2的生长,造成菌株ZG2对数生长期滞后,菌株D2的生物量大幅度的减少。其中,在镍胁迫12h下镍对菌株ZG2和菌株D2的最高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3.03%和94.14%(P<0.01)。两株细菌均对镍的去除能力较弱,在48h内菌株ZG2对镍的去除率最高仅达到14.96%,而有相关研究表明菌株D2在10°C的条件下对镍的去除率为16.82%(P<0.05)。镍还造成了菌株ZG2和菌株D2菌体形态的改变,同时FTIR与LDH的测定结果也验证了两种细菌的细胞膜受到了损伤。最后通过代谢组学分析,菌株ZG2共鉴定出了238种差异代谢产物,差异极显着的代谢产物包括氨基酸,糖类等物质。其中异亮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与5-磷酸-D-核酮糖的含量显着上调;显着下调的产物有腺嘌呤、尿嘧啶、硫胺素、乙酰乙酰辅酶A等(P<0.01)。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辅助因子的合成、ABC转运蛋白的合成、果糖和甘露糖的代谢等多个代谢通路上(P<0.05)。菌株D2共鉴定出了415种差异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极显着的代谢产物主要为氨基酸。包括赖氨酸在内多种氨基酸的含量显着下调,而麦角硫因和EDTA的含量显着上调(P<0.01),对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氨基酸的代谢,ABC转运蛋白的合成,丙酮酸代谢等多个代谢途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p<0.05)。最后,在镍胁迫的条件下加入外源氨基酸被证实恢复了菌株D2的生长。通过以上结果表明,菌株ZG2具有节能的生活模式,能够减少氧化还原反应带来的损伤,还可以调整代谢抵抗渗透压胁迫并且能够形成EPS有效隔离镍离子。菌株D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进行金属螯合作用缓解镍的毒性,从而提高能量代谢和糖代谢维持自身生存。代谢组学分析使我们能够了解镍胁迫下细菌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的变化,为了解镍胁迫下微生物的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也为生物修复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扬[8](2021)在《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砷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具有活跃的化学性质和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因其赋存形态多变且环境毒理性强而被广泛关注。湖泊砷污染是当前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其污染来源、生物毒理与富集、生态响应和环境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水体中砷的循环、转化过程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沉积物中砷的赋存体系与迁移释放机制仍存在争议,微生物所参与的生物化学作用尚不明确,理论体系有待完善。阳宗海作为典型的深水高原湖泊之一,是流域数万居民的主要用水源,砷污染事件对湖泊功能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实施絮凝修复后湖泊是否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解决湖泊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选取阳宗海沉积物及湖水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质参数、粒度、碳酸盐、有机质、总砷、离子、重金属元素、亚砷酸盐和砷酸盐的含量、e DNA等指标,通过210Pb-137Cs测年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序列,探讨了砷的分布、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重建了湖泊污染历史,总结了二次污染和砷滞留的原因,评估了砷污染对生态造成的影响,讨论了应急措施、环境变化对湖泊自然演化与沉积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沉积平衡,总结了微生物参与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结果为解决湖泊当前存在的水安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基础,同时完善和补充了砷释放与迁移污染的过程和机制。论文研究结果与主要结论如下:1)查明了阳宗海水体砷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表层水体总砷含量低于底层水体,夏季水体中总砷含量明显低于冬季。夏季阳宗海砷的浓度由表层28.03μg/L增加至底层48.85μg/L,冬季,由表层的48.63μg/L增加至底层的55.35μg/L。夏季水体砷含量差异小,冬季呈现出南部略高于北部、湖岸高于湖心的趋势。砷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湖泊水化学和内源循环的影响。2)确定了阳宗海表层沉积物砷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总砷含量呈现点源污染和“深度控制”的分布规律。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在45.69-334.67 mg/kg之间。在湖滨南岸至湖盆一块区域出现了异常高值高达297-334.67 mg/kg,南部湖盆的在137.41-223.97 mg/kg之间,湖盆中部为89.75-113.42 mg/kg,湖盆北部为45.69-77.62 mg/kg,相同湖区内深水区的表层沉积物中砷含量低于浅水区。砷含量的空间性差异受湖泊地形、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和污染源的共同影响。3)明晰了阳宗海沉积物记录中砷的垂直变化特征。阳宗海沉积物岩芯记录中总砷含量先后呈现缓慢增加、快速增加、波动起伏、快速回落、保持平稳的趋势。总砷含量从35.44 mg/kg增加至281.17 mg/kg,后波动下降至82.35 mg/kg。PCA主成分分析显示,砷的沉积过程经历了区域-自然、流域-自然、流域-非自然、非自然状态四个阶段。砷的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4)揭示了阳宗海微生物群落对砷转化的影响。阳宗海不同湖区和沉积阶段内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阳宗海沉积物中最占优势的细菌门类始终是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的平均值为22.2%。厚壁菌(Firmicutes)、酸杆菌(Acidbacteria)、螺旋体(Spirochae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1.5-4.2%、2.4-4.2%、1.1-4.6%、3.4-8.2%、1.1-7.7%、2.1-5.6%之间。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与环境因子存在响应关系,微生物对砷迁移、转化是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应急措施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阳宗海当前水化学环境异常,水体含氧量低、透明度下降,并伴有酸化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富集大量有机质,同时沉积物砷污染危害与风险要明显高于水体砷污染,存在较大的生态隐患。水—沉积物界面的沉积与释放过程是砷滞留于阳宗海水体中的原因,当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迁移、释放机制,即As-HFO的还原水解、As-Fe S的氧化分解及离子竞争。湖泊砷污染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通过区域搬运的风化矿物是污染物的主要赋存形态,2000年后转变为流域三废输入,2009年后污染物通过絮凝沉降的方式进入到沉积物中,当前沉积物更多地反映了湖泊自身的内源循环,而非环境背景和流域状况等外源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导致阳宗海砷的迁移途径发生了三次转变,当前的沉积“伪平衡”现象是As-HFO和As-Fe S体系之间的平衡状态。当前沉积物中Agrobacterium、Desulfovibrio等DARPs,将砷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其异养代谢过程,直接导致砷酸盐被还原。Meiothermus作为HAOs,使用亚砷酸盐作用电子供体获取能量,导致亚砷酸盐被氧化,Bacillus、Shewanella作为ARMs,通过砷还原酶将砷酸盐还原为亚砷酸盐。

周飞宇[9](2021)在《《医生亲授饮食术》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我国人民越来越注重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好的生活离不开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饮食对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日本人就因长寿而被世界所熟知,而这与他们对饮食习惯的重视分不开。《医生亲授饮食术》这本书以医学、生物化学的科学视角,指出人们一直以来饮食观念上的一些误区,阐述饮食的本质,帮助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饮食观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科学严谨、真实可信的内容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次《医生亲授饮食术》的翻译实践报告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指导,追求给中文读者与日文读者相近的阅读感受。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案例分析、结语。案例分析主要从专业词汇与专有名词、中日同形词、长句三个层面展开了探讨。翻译专业词汇时要注意中、日、英三语的转译以及词汇的严谨性。翻译专有名词时要注意对现有译名的参考与取舍。翻译中日同形词时要注意察觉到其语义上的差异,不能直接照搬。长句的翻译主要探讨了长定语句的翻译与长复句的翻译,要将长句进行一定的拆分。笔者希望通过这次的翻译实践,向国内读者介绍科学的饮食观念,为培养国人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张紫薇[10](2021)在《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发展史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发展至清中后期化学领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自我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1661年波义耳出版了《怀疑派的化学家》,第一次为化学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使化学发展有了新的起点。恩格斯曾对此评价道:“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近代化学就此诞生。然而近代化学系统的传入中国已经是在民国时期,近代化学在中华民国的前期发展过程,主要是西方的化学知识在中国的不断引入与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们在大学里创立了化学系,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初步形成了符合当时国情的化学学术规范,同时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体制,组建了中国自己的化学学术团体,创办了相关的用于学术交流的化学刊物,使近代化学在中国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体制。首先,本文初步介绍了民国前期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引进与移植的社会背景,晚清民初包括京师同文馆、格致书院、亚泉学社等学术机构承担了西方近代化学传入中国的起始之地,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包括徐寿、杜亚泉等人已经初步的将西方近代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入中国,也提出了有关化学元素命名的原则,但由于特殊时期,化学领域的各理论学说等在整个社会传播并不广泛。其次,介绍民国前期中国近代化学体系发展建制化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民国建立之后,中国科学教育和研究各领域纷纷走上建制化的道路,就本文研究的化学学科为而言,1910年,中国近代化学主要奠基人俞同奎,在北京大学开设化学系,揭开了化学高等教育的序幕。之后,以留学欧美的归国学生为主要力量,全国各地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陆续建立了化学系。1934年,教育部颁布了化学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组织规程,中国近代化学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工作开始有了一定的组织和规范。1928年,王琎、庄长恭等人筹备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研究的摇篮—中央研究院化学所,制定了近代化学前期发展的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为日后中国化学各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32年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其各分支学科学会也逐渐创建。在期刊方面,1923年陈世璋(聘丞)、俞同奎等人在北京创办出版的《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1929年更名为《化学工业》以及之后的《化学工程》、《化工学报》、《中国化学会会志》(暨日后的《化学》)刊物的创建说明中国的化学研究,己开始逐步走出摹仿学习西方的阶段,已经开始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最后,本文在分析整个化学学科建制化之后,探讨了民国前期的化学学科各领域的发展进程,阐明民国前期的化学学科的发展所走出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尽管艰难却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不俗的学术成就,而大多数的学术成就的取得都与留学生的研究成果直接相关。

二、日本的生物化学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生物化学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修订教学大纲,体现课程思政
2 认真梳理教学内容,发掘思政元素
    2.1 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理论课堂教学
    2.2 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实验课堂教学
    2.3 结合混合教学模式,融入思政元素
3 发挥新媒体特点,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的线上教学资源
4 实际成效
5 总结与展望

(2)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美白化妆品的历史与现状
    2.1 美白化妆品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化妆品、护肤品
        2.1.2 美白化妆品
    2.2 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历程
        2.2.1 早期物理遮盖类美白化妆品
        2.2.2 近代洗白、漂白、防晒产品
        2.2.3 现代美白化妆品
    2.3 当代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特征及表现
        2.3.1 消费主体大众化
        2.3.2 产品种类多样化
        2.3.3 美白理论常识化
第三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
    3.1 美白化妆品的需求建构
        3.1.1 历史上的“美”“白”需求
        3.1.2 被重新建构的现代“美白”需求
    3.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3.2.1 需求拉引:资本增值
        3.2.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生产
        3.2.3 美白化妆品的科研团体及场所变化
    3.3 美白化妆品的营销与宣传
        3.3.1 营销的媒介——从杂志、电视、街道广告到互联网
        3.3.2 营销的话语——从心理学话语到科学话语
        3.3.3 营销的主体——从销售员到医生、专家/伪专家
第四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
    4.1 产生身体危害
    4.2 导致审美问题
    4.3 产生异化消费问题
    4.4 加剧社会性别与阶层不平等问题
    4.5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动物伦理问题
第五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反思
    5.1 科学主义与公众理解科学
    5.2 科技与资本的关系
    5.3 美与白的关联及审美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离子型COFs高效萃取环境水中有机酸类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酸类污染物概述
        1.1.1 有机酸类污染物的来源及分类
        1.1.2 全氟有机化合物的污染现状
        1.1.3 除草剂和植物生长激素的污染现状
    1.2 有机酸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1.2.1 传统萃取技术
        1.2.2 固相萃取技术
        1.2.3 磁固相萃取技术(MSPE)
    1.3 磁固相萃取技术的吸附剂材料
        1.3.1 碳纳米管(CNTs)基磁性复合材料
        1.3.2 基于石墨烯的磁性复合材料
        1.3.3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磁性材料
        1.3.4 基于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的磁性材料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 研究路线
第2章 Fe_3O_4@EB-iCOF磁固相萃取水中的全氟化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4 种全氟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2.2.3 液相色谱仪-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仪器条件
        2.2.4 Fe_3O_4@EB-iCOF的合成
        2.2.5 磁固相萃取步骤
        2.2.6 实际水样的采集与预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表征
        2.3.2 磁固相萃取实验条件的优化
        2.3.3 方法学参数
        2.3.4 实际水样的应用
    2.4 结论
第3章 离子COFs磁性固相萃取水中的有机酸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4 种有机酸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3.2.3 液相色谱仪的仪器条件
        3.2.4 Fe_3O_4@EB-TFB-iCOF的合成
        3.2.5 磁固相萃取实验过程
        3.2.6 水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
        3.3.2 磁固相萃取实验条件的优化
        3.3.3 方法学参数
        3.3.4 环境水样中的实际应用
    3.4 结论
第4章 选择性吸附实验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全氟化合物选择性吸附实验
        4.2.3 有机酸类化合物选择性吸附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论文总结
    5.1 结论
    5.2 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发明专利

(4)基于溶剂体系的生物质水热定向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物质资源开发现状
    1.2 木质纤维素资源化利用
        1.2.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概述
        1.2.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炼制技术
    1.3 水热反应技术
        1.3.1 水热反应原理
        1.3.2 水热气化技术
        1.3.3 水热液化技术
        1.3.4 水热碳化技术
    1.4 水热过程中产物调控方法
        1.4.1 水热水解制备平台化合物
        1.4.2 水热腐殖化制备多功能腐殖酸
    1.5 选题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有机溶剂体系下水热水解制备糠醛类化学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及药品
        2.2.2 水热实验装置及实验流程
        2.2.3 实验设计
        2.2.4 实验仪器
        2.2.5 产物分析方法
        2.2.6 产物产率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种溶剂体系下糠醛、5-HMF产率
        2.3.2 水热反应过程参数优化
        2.3.3 水热温度和溶剂比例为因子的正交实验
        2.3.4 以糠醛、木糖为原料的水热反应实验
        2.3.5 水热反应过程的质量衡算以及机理探究
        2.3.6 THF循环利用效率探究
    2.4 本章小结
3 水溶剂体系下水热碳化制备腐殖酸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仪器以及药品
        3.2.2 水热实验装置及实验流程
        3.2.3 产物分析方法
        3.2.4 产物产率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热碳化反应过程参数优化
        3.3.2 溶剂酸碱性对腐殖酸产率的影响
        3.3.3 腐殖酸有效成分分析
        3.3.4 腐殖酸表面官能团分布
        3.3.5 腐殖酸元素组成分析
        3.3.6 水热炭SEM分析
        3.3.7 水热碳化过程中腐殖酸生成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溶剂体系对水热反应固相产物的影响及其规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及制备过程
        4.2.2 产物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元素分析结果
        4.3.2 FT-IR分析结果
        4.3.3 热重分析结果
        4.3.4 TG-FTIR-GC/MS三联机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2.3.2 援华工作情况
    2.4 “圣保罗”的皈依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3.1.3 SCC编撰特色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3.2.4 SCC事业的扩张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5.2.1 跨文化比较法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本章小结
结论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及生物化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阿特拉津的特性与环境行为
        1.1.1 阿特拉津的性质及使用情况
        1.1.2 阿特拉津的环境影响及生物毒性
        1.1.3 土壤中阿特拉津的修复措施
        1.1.4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1.1.5 影响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因素
    1.2 不同粒径土壤组分的特性及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和赋存形态的影响
        1.2.1 土壤组分的分级及方法
        1.2.2 土壤不同粒径组分的理化特性
        1.2.3 土壤不同粒径组分微生物特征
        1.2.4 有机污染物在不同土壤粒径组分中的环境行为
        1.2.5 有机污染物在不同土壤粒径组分中的赋存形态
    1.3 生物质炭的特性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3.1 生物质炭来源和特性
        1.3.2 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3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 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环境效应的影响
        1.4.1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1.4.2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消解
    1.5 生物质炭影响有机污染物消解的生物化学机制研究进展
        1.5.1 生物质炭影响有机污染物消解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1.5.2 生物质炭影响有机污染物消解的物理化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的分布及消解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不同粒径组分含量的影响
        2.3.2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及不同粒径组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2.3.3 生物质炭对土壤阿特拉津消解的影响
        2.3.4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在未灭菌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分布和消解的影响
        2.3.5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在灭菌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分布和残留的影响
    2.4 讨论
        2.4.1 土壤不同粒径组分质量占比对阿特拉津消解的影响
        2.4.2 生物质炭对土壤不同粒径组分阿特拉津赋存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2.4.3 生物质炭对土壤阿特拉津消解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消解的物理化学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3.2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物质炭老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2 生物质炭老化对土壤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
    3.4 讨论
        3.4.1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吸附阿特拉津的机制
        3.4.2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阿特拉津消解的物理化学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土壤中阿特拉津消解试验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4.2 数据处理
        4.2.1 Biolog数据处理
        4.2.2 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低浓度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对生物质炭的响应
        4.3.2 高浓度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生物质炭的响应
    4.4 讨论
        4.4.1 阿特拉津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4.4.2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消解的微生物学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剂与仪器
        5.1.2 土壤中阿特拉津消解试验
        5.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测定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低浓度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细菌与阿特拉津消解的关系
        5.3.2 高浓度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细菌与阿特拉津消解的关系
        5.3.3 生物质炭作用下土壤细菌群落的交互作用
    5.4 讨论
        5.4.1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低浓度阿特拉津消解的微生物学机制
        5.4.2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高浓度阿特拉津消解的微生物学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的分布及消解的影响
        6.1.2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消解的物理化学机制
        6.1.3 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6.1.4 生物质炭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消解的微生物学机制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镍对C.testosteroni ZG2和Bacillus.D2的毒性和代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重金属镍污染及危害
        1.1 重金属镍污染
        1.2 镍污染的危害
    第2章 镍对微生物的影响
        2.1 镍对微生物的作用
        2.2 微生物耐镍机制的研究进展
    第3章 耐镍机制的研究方法
        3.1 细菌生物膜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3.2 细菌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镍对菌株ZG2与菌株D2生长的影响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镍对菌株ZG2造成的损伤与代谢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镍对菌株D2造成的损伤与代谢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8)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砷的基本性质和赋存形态
        1.1.2 砷的毒理、毒性
        1.1.3 砷污染来源
        1.1.4 砷的迁移与赋存特征
    1.2 水体砷污染研究进展
        1.2.1 湖泊砷污染
        1.2.2 砷的转化与释放
        1.2.3 砷循环与迁移机制
        1.2.4 阳宗海湖泊及污染研究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
        2.1.2 土地利用及植被状况
        2.1.3 流域水文及侵蚀状况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流域环境污染现状
        2.3.1 水环境污染
        2.3.2 砷污染事件
第3章 阳宗海水化学与砷的迁移释放
    3.1 水样采集与检测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2 样品分析测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文特征
        3.2.3 水化学环境
        3.2.3.1 离子含量
        3.2.3.2 离子组分
        3.2.3.3 砷的变化规律
    3.3 讨论
        3.3.1 水体砷滞留现象及原因
        3.3.2 絮凝吸附HFO体系下砷的迁移释放机制
    3.4 小结
第4章 阳宗海砷的沉积特征与其循环平衡
    4.1 表层沉积物采集与检测方法
        4.1.1 沉积物样品提取
        4.1.2 元素含量
        4.1.3 粒径组分
        4.1.4 有机质
    4.2 数据分析及评估方法
        4.2.1 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PLI(Pollution Load Index)
        4.2.2 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
        4.2.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表层沉积物砷的分布特征
        4.3.2 沉积环境
        4.3.3 沉积物污染类型与污染等级
        4.3.4 生物致毒性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估结果
        4.3.5 污染来源分析
    4.4 讨论
        4.4.1 氯化铁絮凝吸附法的生态环境风险
        4.4.2 As-Fe S和 As-HFO迁移平衡和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沉积物记录的阳宗海砷污染历史
    5.1 岩芯提取与分析方法
        5.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5.1.2 样品预处理
    5.2 样品分析
        5.2.1 元素定量检测
        5.2.2 元素扫描
        5.2.3 ~(210)Pb和~(137)Cs年代学分析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XRF微区扫描结果
        5.3.2 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
        5.3.3 钻孔沉积物各代用指标垂向变化特征
        5.3.4 有机质、粒度和碳酸盐
        5.3.5 富集因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5.4 讨论
        5.4.1 阳宗海的环境变化过程
        5.4.2 阳宗海污染历史
        5.4.3 砷的沉积“伪平衡”状态
    5.5 小结
第6章 阳宗海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涉砷影响
    6.1 准备材料与提取方法
        6.1.1 实验设备与及试剂配备
        6.1.2 总DNA提取
    6.2 16srDNA测序和分析方法
        6.2.1 PCR扩增DNA序列
        6.2.2 凝胶电泳分离与生物分析
        6.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6.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6.4 讨论
        6.4.1 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影响
        6.4.2 砷迁移机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医生亲授饮食术》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与意义
    1.2 翻译实践报告的结构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1.1 文本类型分析
        3.1.2 文本特点分析
        3.1.3 翻译理论选择
    3.2 译前准备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专业词汇与专有名词翻译
        4.1.1 专业词汇翻译
        4.1.2 专有名词翻译
    4.2 中日同形词翻译
        4.2.1 词义相近
        4.2.2 词义不同
    4.3 长句翻译
        4.3.1 长定语句翻译
        4.3.2 长复句翻译
第5章 结语
    5.1 翻译实践总结
    5.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10)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发展史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一)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史
        (二)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史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四)以往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六、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近代化学学科在民国的前期发展的背景分析
    一、清朝末年的化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课程设置
        (二)教材使用
    二、清末的化学学术研究机构
        (一)徐寿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二)杜亚泉与《亚泉学社》
    三、清末的化学学术研究进展
        (一)化学元素命名原则
        (二)化学理论的引介
    四、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化学学科民国前期建制化的历程
    一、民国前期近代化学高等教育的前期发展概况
        (一)民国前期近代化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院校创立
        (二)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师资队伍
        (三)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教育经费、设备
        (四)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课程体系
        (五)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教材体系
    二、民国前期化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一)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创立与发展
        (二)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三、近代化学学会的创建
        (一)中国近代化学学会的创办
        (二)中国近代化学刊物的创刊
    四、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取得标志性成果
    一、中文化学命名原则的确立
        (一)前期的中文化学名词
        (二)郑贞文与中文化学命名
    二、近代化学各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一)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
        (二)有机化学
        (三)无机化学
        (四)其它分支学科
    三、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日本的生物化学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邱乐泉,汤晓玲,汪琨,李彤彤,吴石金. 生命的化学, 2021(07)
  • [2]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D]. 杨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离子型COFs高效萃取环境水中有机酸类污染物的研究[D]. 薛芳.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4]基于溶剂体系的生物质水热定向调控方法研究[D]. 王文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6]生物质炭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及生物化学机制[D]. 黄河. 广西大学, 2021(01)
  • [7]镍对C.testosteroni ZG2和Bacillus.D2的毒性和代谢影响[D]. 孙晓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8]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 张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医生亲授饮食术》翻译实践报告[D]. 周飞宇.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10]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发展史研究(1912-1937)[D]. 张紫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日本的生化工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