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惯例

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惯例

一、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的惯例(论文文献综述)

宁亚群[1](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杨琬莹[2](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刘俊[3](2021)在《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共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媒艺术,特别是新兴传媒艺术是否为艺术,是一个经典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激进派与保守派有经年的争辩。新兴传媒艺术逼真的复刻性、模糊的主客关系、强大的惊颤性和智能的学习性等特征与传统艺术在创作、传播与接受方面有相当大的区别。这引发了我们对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共通性的思考。二者的共通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艺术创造方面,都是通过形式追求表现性的创造品;在艺术审美方面,都突出人们内在情感与想象的重要性;在艺术认知方面,都承认艺术认知与科学认知的不同,也都承认艺术有或多或少的道德功用。在媒介融合和艺术融合的背景下,传媒艺术对人类艺术生态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传统艺术认知理念中抽离,重新认识新兴传媒艺术及其与传统艺术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对传媒艺术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刁慧子[4](2021)在《李焕之音乐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李焕之是我国现当代着名的音乐家,在音乐创作、理论与社会活动等领域成就颇丰,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其中,音乐批评是他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音乐批评学原理,对李焕之音乐批评活动展开研究,发掘其音乐批评思想的来龙去脉以及音乐批评观念的嬗变历程。其一,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李焕之有关作曲家、音乐作品、音乐现象、音乐批评的评述文章,结合历史语境对其评述特点与思想内涵展开分析。其二,通过音乐批评学的基础理论,对李焕之的音乐批评方法、音乐批评原则进行辨析,就其批评方法的“得”与“失”作进一步考察。同时,对李焕之音乐批评风格进行分析,解读其“温和—战斗性—温和”的批评模式。其三,利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李焕之在建国初期“为社会而艺术”、改革开放后“情教合一”的音乐批评观念作历史考量,挖掘其批评观念的内涵与时代演变的规律。最后,就李焕之音乐批评活动的贡献作归纳性梳理,反思并总结其音乐批评的主体素养与责任担当对今后音乐批评活动的启示。

王潇[5](2019)在《中国当代书法审美范式现代性转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界定和阐释书法审美范式这一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古代和当代社会的两种不同的“书法审美范式”——古代书法审美的“经典—人文范式”与当代书法审美的“多元—综合范式”。基于这两种不同的书法审美范式,通过强调书法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因素,解释中国书法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现象和背后的社会根源。书法审美范式作为书法界所共同认可的书法审美系统,包括书法表达方式、书法审美观念、书法审美机制等内容。本文首先就书法审美范式进行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书法审美范式“现代性”转向中的现象呈现、观念新变和审美机制转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现象上来说,当代书法审美与古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多元化”与“视觉化”倾向。在这背后是书法审美观念的变化,在“后工业社会”来临的条件下,书法之美呈现出新的表现形态,这便牵涉到书法的价格、原作与副本等一系列问题。而当代书法审美范式中这些现象与观念的变化的终极根源在社会转型下的审美机制转迁,书法家身份的变化,读者审视作品时的观看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在书法家、书法接受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上,更是社会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当代书法审美的“多元一综合范式”作为一种艺术的呈现方式,实际上正是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向的外在表征。最后,本文就书法审美范式视域下,我国书法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议。面对科技的冲击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国应当重新思考和解释传统,并以更加开放、包容心态面对未来书法的多元呈现。

尹茜锐[6](2019)在《在地坚守:孙云台风景写生油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油画家孙云台为研究对象。孙云台长期在黑龙江工作和生活,早年曾追随俄罗斯油画家学习油画,建国后长期在边疆地区从事油画写生活动,在风景写生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由于历史条件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原因,侧重于写生绘画的孙云台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处于“边缘化”境地,以致长期不为外界所知,其卓绝的艺术才能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有公开显现。本文将孙云台的艺术创作活动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以孙云台职业生涯为切入点,采用社会学、图像学、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他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经济压力、写生活动、艺术创造等诸多层面,通过大量生活细节中去还原一位保有艺术初心、矛盾而真实的艺术家,探寻和展现其在长期艺术生涯中坚守在地性写生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信仰,从而加深我们对执着于艺术本体的新中国边疆地区艺术家的历史认知,并借此向一切有功于边疆地区美术发展但曾长期被埋没的新中国老一代艺术家致敬。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孙云台职业生涯研究,描述了艺术家成长过程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变迁,为后面的艺术与社会分析内容提供了史料基础。第二章是孙云台艺术创作的主题研究,包括纪念性肖像作品和风景主题,这是孙云台油画创作中的两个最主要方面,反映出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种种特征。第三章是对孙云台油画写生活动及作品的分析,包括写生作品的形式特征与语言表现。通过对大量风景写生的分析,阐释了孙云台油画写生艺术的语言特征——融合印象派与中国写意传统,这也是他在油画创作中取得的最高成就。第四章从艺术风格和文化属性角度分析孙云台写生作品的艺术特质,结合艺术家的社会经历讨论了艺术教养、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探究其特定艺术风格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对孙云台在不同历史时期中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艺术初心和精神信仰的必然性的深入挖掘,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的美学价值也从中突显出来。第五章是从综合角度对孙云台艺术现象及其精神价值的肯定,指出无论是职业选择、人生历练还是经济压力,都不能改变艺术家坚定的艺术信念和职业习惯,能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默默坚守自己独特油画写生创作理念的孙云台,为新中国边疆地区的美术发展提供了有启发意义的艺术范本。

袁洁[7](2019)在《浪漫主义艺术中的女性主义踪迹》文中指出长久以来,女性在包括艺术领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处于失语状态,然而自启蒙运动之后,“自由和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法国大革命对整个社会的洗礼下,女性主义同浪漫主义一起生发,女性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对浪漫主义艺术产生影响,并在浪漫主义艺术史上留下了痕迹。这种影响印记主要表现以下个方面:第一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女性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在文学和音乐领域崭露头角,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创作并取得不凡成就;第二,女性气质为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并且在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时产生过作用;第三,浪漫主义男性艺术家对女性价值和女性美尤为推崇,浪漫主义圈内形成一种性别平等共识;第四,这种带有女性解放的价值观在浪漫主义者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铺展开来,其作品主题也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女性主义倾向,塑造出不同以往的女性新形象;第五,此时的女性也作为艺术接受者,并在浪漫主义艺术接受和传播中做出贡献。笔者将在深入洞察女性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前提下,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使用案例分析法、图像阐释法、文献综合分析法等手段,对浪漫主义者的价值观、日常生活、艺术创作、艺术地位和艺术作品、艺术社交活动等进行再解读和研究,以此挖掘那些少为人知的优秀女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并肯定其艺术成就;发现浪漫主义者观念中所透露出的女性主义倾向,并分析女性和女性解放思想对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创作产生的影响;解释女性气质对浪漫主义术风格和趣味的形成、向唯美主义过渡所产生的作用;强调女性在浪漫主义艺术接受和传播进程中做出的贡献。最终以期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后,确立女性和女性主义在西方艺术史书写中的特殊价值。

耿钧[8](2018)在《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行为自2000年前已经出现,后由于双方的战乱以及中亚国家势力的崛起而受到阻隔并日渐衰颓。双方的交往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恢复,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由于中国的羸弱,西方对中国艺术持否定的态度,中国艺术在西方几乎不受重视。20世纪初开始,西方对中国艺术再一次予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艺术史学科之中。在此之后虽然受到二战或两极格局的影响,但双方的交流并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次大幅复兴。作为终端的艺术接受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接受的方式以及最终的接受效果不仅可以检验艺术传播的质量,也可以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作为终端部分的主体对待外来异质文化的态度,以及探索这种异质文化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接受行为的机制。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不仅能够拓展、扩充跨文化的艺术接受理论,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针对西方的接受行为、接受习惯以及接受品位制定符合西方需求的、行之有效的艺术对外传播策略,促进双方文化艺术的深层交流。文章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出发,以艺术品与艺术现象为关注的对象,主要运用艺术理论、结合社会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来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文章以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为研究内容,以中国艺术为媒介与中心,以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接受的历史与案例为素材支持,构建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文章认为,在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主要由西方受众、社会语境、传播媒介、中国艺术四个大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合作互动,共同完成了西方对中国艺术三方面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以及中国艺术深度融入西方文化艺术的进程与范式。文章以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元素与机制类型为宏观章节划分逻辑,第一章通过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引出接受机制的要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讨论作为接受机制要素的社会语境、西方受众、接受媒介的类型及其对接受机制过程的影响;文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讨论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机制以及中国艺术融入西方文化艺术之中的类型与机制。其中最后一章既是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的类型之一,也是接受的结果。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是在宏观视角下考察的结论,因接受史时间悠长、接受国家广泛、接受内容多样、接受事件的细节格局等特征,故针对以上多样化的现象,该模型还有可改善与修正的空间,而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也仍然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刘璐[9](2018)在《陈荒煤电影管理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关于陈荒煤电影管理活动的研究。批判《武训传》事件发生后,陈荒煤临危受命担任中央电影局副局长,主要负责组织电影剧本创作,后来相继担任中央电影局局长,及分管电影工作的文化部副部长,其特殊的政治生涯,让陈荒煤与当代中国电影管理体制的建设休戚相关。在长期的电影管理活动中,陈荒煤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电影领域全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阐明了选题缘起及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陈荒煤从事电影管理的基础与背景。首先,“文学是人学”和现实主义理论是陈荒煤从事电影管理的理论基础;其次,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自身的文学创作实践、延安鲁艺时期文艺观的转变、解放战争时期城市接管中的文艺管理,以及中南地区的文艺领导,形成了其日后从事管理管理的实践基础;最后,本章还扼要叙述了“十七年”电影及文艺发展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陈荒煤的电影创作与生产管理活动。陈荒煤勤政为艺,通过召开会议、起草文件等方式对电影创作进行宏观调控;他积极贯彻“双百”方针,努力践行艺术民主,注重电影多样性问题;还通过支持电影制片厂的生产与发展,来繁荣电影事业。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陈荒煤的电影人才管理活动。陈荒煤支持、帮助电影工作者及其创作活动,倾心培养青年剧作家,及时保护深陷政治漩涡的电影工作者;他重视电影文学创作队伍建设,通过搭建平台,推广成功经验,激励创作等手段,为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建立了一支壮大的专业人才队伍。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陈荒煤的电影学术管理活动。陈荒煤首先从认识上注重电影文学的理论探究;其次,主持编修电影史书,为青年研究者的成果作序以示鼓励;再次,同等重视专业影评和群众影评工作,他自身也勤于电影评论写作;最后,创办电影艺术研究机构和刊物,为当代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事业打造了一支强大的电影理论队伍。最后,分析了陈荒煤电影管理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指明了陈荒煤电影管理活动的突出贡献和历史局限,并在其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天电影强国战略提出几点启示。

李坤[10](2018)在《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社会,艺术与传媒的关系日渐密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艺术传播学势在必行。其中,从经典传播学中寻觅与艺术传播相关的理论资源无疑是重要的研究思路之一。作为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的媒介环境学派就有许多关于艺术传播问题的真知灼见。就媒介环境学派的传播学研究而言,艺术长期以来都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媒介环境学者把艺术也当作一种媒介,其传播研究中的许多论题、例证、乃至方法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涉及了美术、文学、音乐、摄影、电影、电视、新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传播学研究通常对媒介环境学派研究框架的划分,其对艺术传播问题的探讨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种不同的视角予以分析。从静态分析的视角出发,媒介环境学派探讨了艺术的媒介讯息本质、艺术的媒介讯息环境与艺术的媒介讯息感知等维度的问题。就第一个维度而言,在“媒介即讯息”、“媒介即隐喻”等着名论断中,媒介环境学者更注重从媒介讯息的层面对艺术加以把握,探讨了诸如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的讯息特征,并以传统艺术理论中“形式”与“内容”的划分为参照探讨了艺术“讯息”与“内容”的问题。就第二个维度而言,媒介环境学者认为艺术和任何一种媒介一样,其自身带有一套独特的传播“环境”,每一种艺术都在塑造一种全新的环境。与口语、文字-印刷、电子-数字这样的主导媒介环境相比,每种艺术形式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体媒介。作为具体媒介的艺术与其所处的主导媒介环境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主导媒介环境影响艺术的讯息模式,与此同时,艺术又反过来反映其所处的主导媒介环境。而与其他媒介所形成的环境相比,艺术媒介的独特性体现在它常常作为一种“反环境”而存在,因为艺术往往可以洞悉到当前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测出媒介及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就第三个维度而言,媒介环境学者对艺术的媒介讯息本质及其环境的探讨最终落脚于其效果对人类感知的影响上。沿袭“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思路,媒介环境学者探讨作为人之延伸的艺术对我们感知造成的影响。而从像“冷媒介”、“热媒介”这样的分类出发,不同的艺术形式也体现着不同的感知偏向。从动态分析的视角发出,媒介环境学派一方面探讨不同媒介时期与艺术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从宏观的媒介演进模式出发思索艺术发展的问题。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媒介环境学者探讨了不同媒介时期对艺术在具体呈现、传受关系和感知模式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就艺术呈现而言,口语媒介和文字-印刷媒介具有不同的讯息特征,这对口语史诗艺术和文字-印刷环境下的叙事艺术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就传受关系而言,口语时期的艺术传受关系存在着鲜明的“交互性”或“参与性”特征,文字-印刷媒介的出现逐渐造成了艺术传播者与接受者在时空上的分离,电子-数字环境下的艺术家则再度重视起了受众参与的环节;就感知模式而言,由于口语、文字-印刷、电子-数字等媒介具有不同的感知偏向,因此其相应的艺术表达也会对我们“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造成不同的影响。就第二个方面来说,媒介环境学者从媒介演进的总体模式出发探讨艺术发展的问题。媒介环境学者提出了艺术发展的媒介“生态模式”与“历时演进”两种学说,前者将艺术的变迁放置在“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媒介四维生态之中,后者以媒介演进的“玩具-镜子-艺术”与“人性化趋势”等原理为参照思索艺术发展的线性演进过程,给了我们一种看待艺术发展的新思路。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与批判学派有所关联,但与经验学派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传播思想不是幼稚的“媒介决定论”,而是一种思考艺术的“媒介本位”,也不同于经验学派的量化研究方法,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遵循宏观模式识别的方法论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站在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立场,探究艺术媒介的总体效应,并在多元人文主义的冲突和融合中体现其鲜明的人文学科立场。然而,正如许多理论一样,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从研究思路上看,媒介环境学派对媒介影响力的过分的强调使其忽视了社会、文化中其他因素在艺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媒介环境学派只重艺术媒介的长期效应研究,却忽视了对其中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等。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传播思想虽不完美,但其重要意义在于为当下艺术传播研究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指出了一条可行的、持续研究的思路,为我们理解当今纷繁复杂的艺术传播现象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

二、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的惯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的惯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一) 艺术现实
        (二) 理论学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中国古典舞
        二、西方芭蕾舞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第二节 三次转变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一、“古典性”的生成
        二、“艺术的沉思”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一、传播媒介之变
        二、传播生态之变
    第二节 艺术接受
        一、关于“受众”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结语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3 景观接受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节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建原则
        3.2.2 期待效应指标
        3.2.3 召唤效应指标
        3.2.4 交流效应指标
        3.2.5 身体效应指标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3.3.1 研究区域分析
        3.3.2 研究对象选取
        3.3.3 评价方法选择
        3.3.4 评价指标赋权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4.1.1 指标来源
        4.1.2 问卷调查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研究步骤
        4.3.3 照片测量方法
        4.3.4 分析评价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概念框架
        5.1.2 研究变量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方法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收集
        5.2.3 正式调查问卷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5 CFA分析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SEM拟合度分析
        5.3.2 SEM路径系数
        5.3.3 SEM模型修正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6.4.1 项目背景
        6.4.2 场地概况
        6.4.3 策略应用
        6.4.4 设计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3)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共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1.新兴传媒艺术实践的发展给艺术理论带来挑战
    2.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辩论体现人类艺术实践之变
    3.研究必要性:争执和质疑下的专题考察
        (1)逼真的复刻性
        (2)模糊的主客关系
        (3)强大的惊颤性
        (4)智能的学习性
二、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共通性
    1.艺术创造方面的共通
    2.艺术审美方面的共通
    3.艺术认知方面的共通
        第一,艺术认知与科学认知不同。
        第二,艺术的道德功用始终存在。
三、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异性

(4)李焕之音乐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李焕之的音乐批评实践
    第一节 作曲家作品的批评
    第二节 音乐创作的批评
    第三节 音乐表演的批评
    第四节 音乐现象的批评
第二章 李焕之的音乐批评理论及风格
    第一节 音乐批评的方法
    第二节 音乐批评原则
    第三节 李焕之的音乐批评思想渊源与历史嬗变
    第四节 音乐批评风格
第三章 李焕之对音乐批评的贡献与研究启示
    第一节 音乐批评的贡献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中国当代书法审美范式现代性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于社会转型的书法审美范式现代性转向
    第一节 书法审美范式概说
    第二节 书法审美范式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的书法审美范式转向
    第四节 审美范式转向过程中的激烈交锋
第二章 书法审美范式现代性转向的现象呈现
    第一节 书法审美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当代书法表现形态的“多元化”走向
    第三节 当代书法的“视觉性”倾向与外延
    第四节 审美资本主义对书法的渗透
第三章 书法审美范式转向中的审美观念新变
    第一节 复制时代书法原作与副本的意义新变
    第二节 当代书法作品价格带来的金钱之“魅”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书法审美的社会价值
第四章 当代书法审美范式的社会审美机制转变
    第一节 书法家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从作者的“在场”到“离场”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审美的崭新视域
    第四节 重新建构的书法审美“话语场”
    第五节 审美“公众”多元并存的当代境状
第五章 书法审美范式现代化的未来价值指归
    第一节 AI革命对书法审美的冲击
    第二节 技术本体之外的传统继承
    第三节 书法审美范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在地坚守:孙云台风景写生油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点与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孙云台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早期的艺术学习
    第二节 职业生涯第一个阶段——职业画家期(1953-1958)
    第三节 职业生涯第二个阶段——官方画家期(1958-1985)
        一、作品绘制的经历与成果
        二、待遇、写生和其它职业经历
    第四节 职业生涯第三个阶段——自由画家期(1985-2005)
        一、创作与写生
        二、展览与收藏
    小结
第二章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主题类别
    第一节 对森林景色的描绘
        一、北疆林区系列
        二、北疆山区系列
        三、北疆极地系列
    第二节 滨江与湿地
        一、在地江畔风景
        二、南方滨江风景
        三、北方湿地风景
    第三节 人文景观
        一、在地人文景观
        二、南方人文景观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主题
    小结
第三章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表现性的笔法
        一、动感的笔触
        二、斑驳的用笔
    第二节 沉郁丰盈的色彩
        一、醇厚的色相
        二、鲜明的对比
    第三节 粗犷浑厚的形体
        一、粗放的造型
        二、厚密的结构
    第四节 有崇高感的构图
        一、纵横式构图
        二、纪念碑式构图
    小结
第四章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风格创造与文化属性
    第一节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地域性写意风格
        一、对地域风景题材的拓宽
        二、注重形式语言的探求
        三、重视主题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文化意趣
        一、对地域自然生态壮美特征的挖掘
        二、对地域城市景观欧式风情的关照
        三、黑龙江同时期油画风景家的群体特征
    小结
第五章 在动荡社会条件下坚持艺术探索的启迪意义
    第一节 职业创作与自由创作
    第二节 孙云台风景画的社会性与审美价值
    第三节 坚守艺术信念的当代启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浪漫主义艺术中的女性主义踪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动机和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阶段性成果
        1.国外学者成果
        2.国内学者成果
        (二)研究现状的特征和不足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文章层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合分析研究法
        2.案例分析法
        3.图像阐释法
        4.归纳与演绎
第一章 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一、词义界定与研究范围
        (一)词义界定
        (二)研究范围
    二、女性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
        (一)法国启蒙运动为女性主义提供理论养料来源
        (二)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催生和点燃女性主义热情
        (三)女性主义在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情感宣泄洪流中显露
第二章 女性主义语境下的浪漫主义者
    一、浪漫主义女性艺术家大量涌现
        (一)浪漫主义女性艺术家涉足的领域
        (二)浪漫主义时期女性参与艺术活动的规模和成就
    二、浪漫主义者的性别平等共识
        (一)打破理性和情感的性别对立
        (二)女性外貌观
        (三)女性人格独立和自由平等
        (四)男女平等和谐互爱的愿景
第三章 女性主义对浪漫主义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女性主义对浪漫主义艺术创作过程的影响
        (一)女性主义对浪漫主义艺术家创作动机的影响
        (二)浪漫主义艺术高产量和高质量中的女性作用
    二、女性主义对浪漫主义艺术创作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影响
        (一)女性气质与浪漫主义艺术创作风格
        (二)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转变过程中的女性主义因素
        (三)浪漫主义女性艺术和沙龙呈现出政治意味
    三、浪漫主义艺术作品主题中的女性主义倾向
        (一)宣扬婚恋自由和家庭地位平等
        (二)称颂女性的人格魅力和才智
        (三)将女性视为自由和胜利象征
        (四)建立女性与大自然的同源性联系
        (五)歌颂爱情和为爱奉献的精神
第四章 浪漫主义艺术接受和传播中女性的贡献性力量
    一、女性是活跃的浪漫主义艺术接受者
    二、浪漫主义思想由女性推波助澜
    三、女赞助人帮助艺术家成名和作品推广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文章/杂志
    三、学位论文

(8)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四、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与接受机制概述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概述
        一、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轫期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展期
        三、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高峰期
        四、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错位期
        五、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回归与再发展期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概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宗教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作为中国与基督教历史联系佐证的中国艺术
        二、作为中国文明包容性佐证的中国艺术
    第二节 经济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西方各国经济实力差异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中西经济实力对比与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态度
    第三节 政治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种族主义视角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战争关系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三、和平关系对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
        四、意识形态差异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认知瓷器艺术的影响
        二、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园林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受众及其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作为接受主体的西方受众的主要类型
        一、商人
        二、传教士
        三、政客
        四、文化名人
    第二节 西方受众打造的中国艺术接受通道
        一、艺术市场
        二、文化交流
        三、文化教育
        四、文化迁移
    第三节 西方受众的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一、话语权主体的偏向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时代之眼”与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偏向
        三、个人经历对西方受众认知及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播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手抄书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手抄书的受众小众化现象
        二、手抄书媒介的内容失真性
    第二节 印刷媒介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为寻找中国及中国艺术提供精神动力与智性支持
        二、为西方受众提供中国艺术的图文本文与创作素材
        三、识字率的提升与中国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电力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电力媒介克服空间距离的优势
        二、电力媒介提供真实的中国艺术影像
    第四节 网络媒介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直接引入
        一、商业贸易方式
        二、文化掠夺方式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改造
        一、功能配适的改造原则
        二、审美配适的改造原则
    第三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模仿
        一、对中国艺术品制作工艺的模仿
        二、对中国艺术品外形的模仿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一、对中国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弹性复制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元素的借用与糅合
        三、图像的跨媒介流通
    第五节 西方受众艺术接受过程中误读的三种范式
        一、对中国艺术品去语境地使用
        二、对艺术品中承载的中国图像信以为真
        三、对东方下属各个区域文化符号的混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含义的接受
    第一节 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理论基础
        一、文化社会学的含义建构理论及其建构机制
        二、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
    第二节 西方政治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古罗马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的含义建构
        二、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欧洲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三、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政客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第三节 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古罗马时代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二、中世纪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三、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四、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五、20世纪理性认知时期建构中国艺术的艺术性含义
    第四节 西方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19世纪袪魅期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二、20世纪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融合视角下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吸收与利用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参与西方民族建构与认同进程的中国艺术
        一、17至18 世纪欧洲世界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中的中国艺术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世界观建构与民族自觉中的中国艺术
    第三节 佐证西方新生艺术合法性的中国艺术
        一、为英国自然审美哲学合法性做辩护
        二、为洛可可艺术合法性做辩护
        三、为工艺美术运动合法性进行佐证
        四、为后印象派的视觉合法性佐证与辩护
    第四节 为西方艺术创作提供借鉴的中国艺术
        一、为西方艺术表现材质提供借鉴
        二、为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提供借鉴
        三、为西方艺术创作与设计提供元素借鉴
    第五节 作为流行文化表达窗口的中国艺术
        一、作为政治诉求表达窗口
        二、作为社会理想表达窗口
        三、主观型关系建构下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中国艺术
        四、客观型关系中西方流行文化下的中国艺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1.英文文献
    2.中文文献(外文翻译版)
    3 中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9)陈荒煤电影管理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陈荒煤从事电影管理的基础与背景
    第一节 实践与理论基础
        一、实践基础
        二、理论基础
    第二节 电影及文艺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袁牧之的试“错”与计划电影体制的初建
        二、“十七年”电影及文艺思潮与外部环境
第二章 陈荒煤的电影创作与生产管理活动
    第一节 勤政为艺,宏观调控
    第二节 践行民主作风,繁荣电影创作
    第三节 支持电影制片厂的生产与发展
第三章 陈荒煤的电影人才管理活动
    第一节 关心爱护电影工作者
    第二节 重视电影文学创作队伍建设
第四章 陈荒煤的电影学术管理活动
    第一节 注重电影文学的理论探究
    第二节 主持编修影史,书序鼓励研究者
    第三节 专业影评和群众影评齐抓共管
    第四节 创办电影艺术研究机构和刊物
第五章 陈荒煤电影管理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第一节 历史地位
        一、突出贡献
        二、历史局限
    第二节 当代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10)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性
第一章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渊源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派及其传播研究的艺术视野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发展历程
        二、媒介环境学及其理论观照
        三、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视野
    第二节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的核心概念辨析
        一、什么是媒介
        二、媒介与艺术
        三、媒介环境学与媒介生态学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的理论资源
        一、媒介分析维度的影响:感知相对论、主体哲学与形式文论
        二、生态人文维度的影响:生态学思想、芝加哥学派与批判学派
第二章 静态分析的视角: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讯息论
    第一节 艺术的媒介讯息本质
        一、艺术的讯息之维
        二、艺术讯息的特征
        三、艺术的讯息与内容问题
    第二节 艺术的媒介讯息环境
        一、作为“环境”的艺术
        二、处于主导媒介环境下的艺术
        三、艺术的“反环境”特征
    第三节 艺术的媒介讯息感知
        一、艺术的感知延伸之维
        二、艺术的感知偏向与冷、热媒介
第三章 动态分析的视角: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演进论
    第一节 媒介分期及其发展历程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史观
        二、从口语媒介到数字媒介
    第二节 媒介演进对艺术及其传受关系的影响
        一、主导媒介环境下的艺术呈现
        二、艺术传受关系的迁转
    第三节 媒介演进与艺术感知模式变迁
        一、口语艺术的听觉感知
        二、文字-印刷艺术的视觉感知
        三、电子-数字艺术的听-触感知
    第四节 媒介演进模式下的艺术发展
        一、艺术发展的媒介生态模式
        二、艺术发展的媒介历时演进
第四章 艺术传播研究的媒介环境学范式
    第一节 艺术传播研究的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范式
        一、经验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
        二、批判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
    第二节 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
        一、艺术传播研究的媒介决定论?
        二、艺术传播研究的宏观模式识别
        三、艺术传播研究的多元人文主义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研究的缺憾
        一、研究思路的缺憾
        二、研究方法的缺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的惯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共通性研究[J]. 刘俊. 社会科学战线, 2021(04)
  • [4]李焕之音乐批评研究[D]. 刁慧子.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中国当代书法审美范式现代性转向研究[D]. 王潇. 山东大学, 2019(09)
  • [6]在地坚守:孙云台风景写生油画研究[D]. 尹茜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7]浪漫主义艺术中的女性主义踪迹[D]. 袁洁. 东南大学, 2019(01)
  • [8]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D]. 耿钧. 东南大学, 2018(05)
  • [9]陈荒煤电影管理活动研究[D]. 刘璐.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10]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研究[D]. 李坤.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惯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