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一、“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昌[1](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徐雪蕾[2](2020)在《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闽西北地区杉木人工林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稳定性、地力衰退等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县2005年造林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实施5种不同强度的间伐(未间伐、20%、25%、33%、50%间伐),对不同间伐强度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群落、凋落物分解、土壤特征、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以及杉木的生长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揭示各林分环境因子变化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基础探讨间伐对生长的调控作用,并建立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生长模型,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提出有效建议,结果表明:(1)间伐措施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形成。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盖度、平均高和生物量显着增加,尤其是高强度间伐(50%左右),并且50%强度间伐后林下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植被群落。(2)间伐强度对凋落物的失重率有显着的影响,凋落物失重率在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25%。(3)不同间伐强度之间表层土(0–10 cm)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着差异,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未间伐。(4)不同间伐强度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着;而不同坡位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下坡位的AMF侵染率显着高于上坡位,而上坡位的多样性显着高于中、下坡位。(5)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木材积的生长量影响显着,强度间伐(50%左右)比未间伐显着增加;而对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的影响不显着。(6)间伐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它因子间接作用的。光照通过影响其它林分环境因子间接对林木生长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林下植被的发育、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以及AMF侵染均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林木生长呈负相关。(7)在只包含样地因子的单木胸径生长量模型中引入林分环境因子和气象因子,模型的R2adj从0.32提高到了0.52,变量解释度从33.51%提高到了52.88%。(8)胸径生长量随着单木期初胸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胸径生长量随着每公顷株树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的增大而下降。土壤养分含量对杉木胸径生长有一个最适合的范围(70–140 g kg-1),当土壤养分含量过低或者过高时,都会导致胸径生长量降低。胸径生长量随着土壤镁含量的增加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它的效应具有一个饱和点(75 mg kg-1)。胸径生长量随着林下植被盖度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而增加。胸径生长量随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4.4℃时为最大值。年最大降雨量对杉木胸径的生长具有负效应,生长量随年最大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说明,在初植密度较高(3000±3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幼龄林阶段,建议进行高强度的间伐(50%左右),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较为合理,这能够显着改善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群落结构,有效的促进养分回归,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最终促进杉木林的生长,使长期经营后的林分生长状况和生产力得到提升,这对维持杉木人工林的稳定性和提高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卢妮妮[3](2020)在《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杉木林在大面积种植时,林下土壤质量下降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针对杉木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营造混交林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目前多是通过表型特征来判断混交树种,对与林木存在相互依赖的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文通过提取不同生长阶段下、不同林分类型中、天然林中的杉木细根中的丛枝菌根(AM)真菌DNA,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AM真菌的基因序列,对其进行聚类划分成可操作单元(operational units,简称OTU),并与Gen Bank和Maar j AM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了杉木的AM真菌群落特征,以及其与林木生长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以杉木不同生长阶段根际土壤为AM真菌添加剂,研究了AM真菌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为解决人工杉木纯林地力衰退、杉木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中的丛枝菌根真菌资源丰富,囊括了球囊霉目(Glomales)、原囊霉目(Archaeosporales)和多孢囊霉目(Diversisporales)3个目,球囊霉科(Glomeraceae)、原囊霉科(Archaeosporaceae)、无梗囊霉科(Acaulosporaceae)、巨孢囊霉科(Gigasporaceae)和多孢囊霉科(Diversisporaceae)5个科,球囊霉属(Glomus)、原囊霉属(Archaeospora)、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6个属。其中,球囊霉属占主要地位。(2)杉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拥有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幼龄杉木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与其他生长阶段时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存在显着差异。杉木在近熟阶段时,其根际的丛枝菌根真菌数目最多。成熟阶段(32年)的杉木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最稳定,说明林木成熟时其伴生的微生物群落也最稳定。(3)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微生物群落间存在显着差异。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的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说明林分类型的改变会引起林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落后于杉木×毛竹混交林,由于马尾松是外生菌根树种,而毛竹根际有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这种现象说明树种的共生依赖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共生。(4)与人工杉木林相比,天然杉木林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更为丰富。盾巨孢囊霉属的真菌只在天然杉木林中出现,说明盾巨孢囊霉属的真菌可能是人工杉木林近自然经营的关键种群。(5)杉木幼苗的地径在18月龄时开始出现显着地生长,杉木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在杉木幼苗早期生长不明显,直到13月龄时开始发生显着增加。说明在幼苗时地径的生长较缓慢,幼苗的生长集中体现在高度和生物量两个方面。在AM真菌侵染宿主植物的根系后,宿主植物的生长出现显着的变化。其中,地径、苗高和根长的变化在幼苗早期(7月龄)较明显,之后生长的差异减小。而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在接种AM真菌后始终存在显着性地增加。不同AM真菌群落对幼苗的地径、苗高和根长的影响没有显着的差异,只对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存在显着差异。(6)植物年龄、林分类型及周围的环境因子均与AM真菌群落的变化密切相关。

孙思焱[4](2020)在《金丝楸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及幼苗光合特性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金丝楸为对象,基于生理学、森林经理学和相关统计学的知识与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样地调查法和光合特性分析法,研究金丝楸苗期光合生产能力、苗木生长特性和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为金丝楸人工林的研究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林业生产和建设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6个林龄的林分直径分布曲线和树高分布曲线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同龄纯林的结构分布规律。通过正态分布函数和Weibull分布函数分别进行拟合,结果发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的精度更高,更加适用于不同林龄的金丝楸的直径结构和树高结构的拟合。(2)6个林龄的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的研究表明,样地内参照树的竞争状态在整体上处于中庸状态,平均角尺度均在0.5左右,15a和25a的林分呈现均匀分布,其余林龄样地呈现随机分布。(3)通过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相对湿度(RH)成正相关,大气相对湿度与气温(Ta)成负相关;金丝楸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在春季成负相关,扦插苗、根蘖苗和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在夏、秋季成正相关;金丝楸扦插苗夏季净光合速率与大气CO2浓度(Ca)成正相关关系,根蘖苗、播种苗和嫁接苗秋季净光合速率与大气CO2浓度成正相关关系。(4)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并没有呈线性相关,说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除了受气孔关闭的控制外,还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金丝楸根蘖苗的午休现象不明显,而其他繁殖方式的金丝楸的午休现象相对明显。金丝楸扦插苗比其他繁殖方式的金丝楸对光的适应性最强,光能利用范围最广。(5)凤翼山试验林金丝楸不同无性系的生长过程研究发现,76号和4号相对其他无性系的生长较快,但是差异不显着。与75号(对照)相比,在15年的生长过程中显着大于75号。LS前15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显着低于凤翼山试验林的金丝楸无性系和对照的总生长量,表明其的幼龄期生长较慢。苗期不同无性系之间的苗高和地径差异显着,76号和4号的苗高、地径均显着大于75号(对照)。无性系光合特性76号、75号和4号的Pn在夏季明显较高,最大值分别为22μmol·m-2s-1和22.57μmol·m-2s-1,因此这两个无性系对光的适应性较好。通过对苗木和解析木的生长指标分析,及其光合特性分析得出,金丝楸优良无性系76号、4号具有较好的光合生产潜力,适于建设结构优化、空间分布合理、生产潜力大的优良人工林分。

段国豪[5](2020)在《湖南岐山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环境特征与合理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湖南岐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土壤和水质等环境要素时空分布监测以及运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分析景观格局特征建立适用于森林公园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体系,为岐山国家森林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对岐山森林公园四类林分(竹林、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不同层次(0-15cm、15-30cm、30-45cm)土壤化学性质进行测定表明:PH值在3.72-4.18之间,呈酸性到强酸性,而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PH值有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在14.16-29.94g/kg之间,平均值为23.58g/kg,有机质含量属于中等水平。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68g/kg、8.361g/kg,含量相对较低,全钙、全镁平均值分别是1.78 g/kg、1.38g/kg,含量较高,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特征整体上表现为混交林>阔叶林>竹林>针叶林。土壤Cu、Fe、Zn、Mn、Pb、C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0.019ug/kg、0.025ug/kg、0.064ug/kg、0.32ug/kg、0.124ug/kg、0.023 ug/kg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的范围内,Cd的含量为0.00035ug/kg在土壤环镜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范围内。土壤Cu、Fe、Zn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混交林,Pb、Cd含量大体表现为竹林>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而且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量而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钾、Cu、Fe、Zn、Cr元素含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性负相关性关系与全镁和全钙含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性正相关。Cu、Fe、Zn、Cr含量之间呈极显着性正相关关系。经检测公园内土壤质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2008)—类标准。(2)流域中12个样点径流总氮浓度范围在0.0008 mg/L—0.186 mg/L之间,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Ⅰ类水质标准,因总磷和高锰酸盐浓度指数(CODmn)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影响,其他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Ⅱ类及Ⅱ类水质标准以下,部分样点径流达到Ⅳ类水质。流域中12个样点径流中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时空分布变化较大。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丰水期皆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可能是丰水期雨水较为丰富,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输入河流中,导致河流生态系统中浓度含量的增加。平水期流域12个样点径流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的空间变化分别为0.071-0.186mg/L、0.003-0.102mg/L、2.933-4.178mg/L。丰水期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的空间变化分别为 0.017-0.169mg/L、0.017-0.152mg/L、4.554-6.523mg/L。枯水期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的空间变化分别为0.001-0.028mg/L、0.017-0.028mg/L、4.676-5.907mg/L。且PH值含量均在7以下,呈弱酸性。经检测岐山森林公园水质整体良好,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3)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有林地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主导地位,景观优势较为明显,其中纯林地为绝对优势景观,占森林斑块面积的比率为51.01%,耕地、疏林地等镶嵌其中构成整体的景观格局。景观类型层次上,杉木类在景观元素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斑块面积占比为34.69%,对该区的生态平衡和景观结构有显着影响;森林景观中优势树种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且破碎化较为严重,连接性相对较差;优势树种主要以杉木、毛竹林以及马尾松林为主分别占比率为.34.69%、16.96%以及16.92%。人为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是优势树种和景观类型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原因。岐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地利用格局对维持和稳定森林生态环境有较好的作用,但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上需进一步加强。(4)岐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0.62,属于Ⅱ级水平,处于较优的环境质量水平。其中,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66,属于Ⅱ级水平,处于较优土壤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63,属于Ⅱ级水平,处于较优水质环境质量;土地利用类型特征的平均综合指数为:0.64,属于Ⅱ级水平,处于较优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景观类型特征综合指数为:0.59,属于Ⅲ级水平,处于良好的景观类型特征;优势树种组成特征综合指数为:0.56,属于Ⅲ级水平,处于良好的优势树种组成特征。(5)依据前期分析得出岐山国家森林公园较优的资源环境水平,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如下:依据研究区低海拔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分布、凤凰谷地文及古刹万寿仁瑞寺人文等资源将其划分为核心景观区主要功能是保护原生型常绿阔叶林,并适度开展生态观光、森林康养、宗教文化体验等活动。依据青花溪与双板桥水库较优的水质环境质量、较优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古树名木群等资源将其划分为一般休憩区主要功能是开展登山探险、旅游观光等活动。依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杉木林等良好的景观类型资源,优势树种主要有樟木、枫香、小红栲等良好的优势树种资源及较好的生物景观资源将其划分为生态保育区主要保护和培育,禁止旅游开发,不对游客开放。依据森林公园管理、游客接待、信息咨询、等功能设立管理服务区。最后针对岐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物、水文、地文、人文、土壤、森林景观等资源提出森林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策略。

任文子[6](2019)在《武夷山杉木天然林林分结构与种间关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杉木天然林林分结构和种间关联的研究,对杉木天然林的林分结构和群落特征进行分析,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和天然林保护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地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麻粟,研究对象为杉木天然林,研究软件包括Arcgis、Matlab、R studio、Excel 等。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的9块样针阔叶树种混交比例有8:2,7:3,6:4,5:5,4:6五种。杉木,毛竹,马尾松为优势树种。林分中乔木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且随阔叶树种数量的增加而变大。武夷山杉木天然林中,乔木的胸径较大,平均胸径达到中径木水平,杉木的平均胸径达到大径木或特大径木水平,但分布较为松散。林分的直径分布呈典型倒“J”型或倒“J”型与单峰山状或双峰山状的组合形式。除4号样地,各样地的q值分布于1.2-1.7的范围内。Weibull三参数模型对林分直径结构的拟合精度最好。与竹类混交的样地中,林层分布不均匀。(2)该林分的相邻木株树以6株,7株的概率最大。林分的混交情况较强,分布聚集,但聚集程度不明显,垂直分层良好,但开敞度低,杉木的竞争力强于林分整体的竞争能力。样地中马尾松的竞争能力,混交程度最好。本次调查中的林分在长期未受到人工干扰的条件下,空间结构呈现变差趋势。(3)该林分的更新情况总体较差,人类活动对更新具有显着影响。阔叶树种的更新好于杉木。从生态角度分析,该林分中枯立木储量不足,且整体分布不均匀。活立木,枯立木与幼苗之间的株树数量与空间分布没有显着的相互影响。(4)该林分的群落状态不稳定,各样地总体联结性较差,林分内部关系松散。样地中不显着关联或弱显着关联的种对数占比较大,极显着关联或无关联的种对数占比小。林分中极显着正关联的种对组合形式为大乔木与小乔木的组合,杉木与毛竹,壳斗科和樟科的部分植物呈极显着负关联。(5)针阔叶树种比例为7:3的情况下林分结构、种间关系、枯立木数量、更新最佳,这些因子随着针阔比增大或减小而下降。同时,当林分中有竹类混交出现时,空间结构不合理且更新状况较差,杉—松—阔的组合形式是最佳混交类型。

国瑞[7](2019)在《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育健康森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新理念。闽楠(Phoebe bournei)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珍稀渐危物种。论文以江西省境内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在对森林健康的内涵及森林经营理论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闽楠天然次生林的生长特性及经营目标,构建其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为闽楠天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闽楠天然次生林的现状分析,确定其经营目标是培育复层、异龄、混交的林分,同时具有比较发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这样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活力性,是健康闽楠天然次生林的理想结构。(2)综合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了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活力性、结构性、稳定性、持续性4个方面的共16个指标,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3)对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标准地数量分别为4、18、7、1,分别占总标准地数量的13.33%、60.00%、23.33%、3.33%。总体上来说,闽楠天然次生林呈亚健康状态。(4)根据评价结果,从提高林分活力、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林分稳定性、维持林分持续性、加强健康经营宣传、注重管护与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经营的主要对策。

陶彩蝶[8](2019)在《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香榧是我国珍稀坚果和木本油料树种,榧树中的优良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了研究香榧林下养鹅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因子的影响,尤其是对土壤细菌、真菌物种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养殖前后土壤营养元素的变化趋势。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区城澜村的香榧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以CK和鹅养殖活动区为不同处理,设置15×15m样地6个,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和真菌,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比较结果显示,鹅养殖活动区与CK间土壤物理性质差异不显着,养鹅后土壤容重增加,含水率下降。同时,鹅养殖活动区与CK间土壤化学性质差异也不显着,鹅养殖活动区的土壤pH值、K、Mg、P、C、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a的含量减少。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发现,pH值、K、Ca、Mg间相关性均不显着。C、N分别与P成显着相关,且C与N为极显着。(2)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测定结果显示,鹅养殖活动区的土壤细菌在门、纲、目、科、属各水平上物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门水平,鹅养殖活动区和CK的优势菌门均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等。鹅群的活动使作为土壤细菌重要类群的酸杆菌门相对丰度显着下降,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则有所提高。在属水平,优势菌属较少,各物种丰度较均匀。(3)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和Ba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样本文库覆盖率达到99%,土壤细菌信息几乎全部得到验证。香榧林下鹅养殖活动区细菌多样性提高,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度降低。组间差异性分析显示门水平的酸杆菌门和装甲菌门在养鹅后显着降低,与物种注释分类结果一致,养鹅使细菌新增加Zixibacteria。在属水平发现8种细菌在养殖后数量下降,而另5种则数量上升,共13种细菌在不同处理间有显着差异。(4)不同处理下土壤真菌测定结果表明,鹅养殖活动区对香榧林土壤真菌的影响与细菌趋势相同。养鹅后,土壤真菌在各水平物种数增加。在门水平,两种处理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但差异显着。养殖后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显着下降。在属水平,真菌物种丰富,多表现为未被注释分类的物种。其中,林下养鹅后,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新增加 Ceratobasidium。(5)通过真菌多样性分析,香榧林下养鹅提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优势菌子囊菌门与土壤C、N的相关性较强。组间差异性分析,子囊菌门组间差异显着,鹅养殖活动区增加了根肿黑粉菌门,CK未发现这类真菌。在属水平同样有7种真菌在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其中香榧林下养鹅后新增加4种种群。(6)综合以上结果,香榧林下养鹅改良了土壤养分,增加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同时养鹅后细菌、真菌的优势菌相对丰度均不同程度下降,说明鹅群的活动改变了原细菌、真菌群落结构。

地曼·托乎达别克[9](2019)在《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畜牧业收入是伊犁州直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建设伊犁州直新农村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则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伊犁州直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既是畜牧业发展既是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畜牧业的重大机遇。促进畜牧业带头实现现代化是畜牧业帮助“农业强”的重要责任;引导亿万农户增加收入是畜牧业帮助“富农”的重要使命;开展水产养殖环境管理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是畜牧业发展“乡村美”的历史责任。基于以上背景,在查阅大量文献中发现,目前关于伊犁州直畜牧业发展的研究集中在伊犁州直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甚少,更没有针对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各主体现状和联结机制状况的研究。“十一五”以来,伊犁州直畜牧业经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各项畜牧业生产指标大幅提高,传统的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粗放发生了重大变化,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加强了畜产品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然而,面对畜产品市场的新形势和需求的变化,伊犁州指标畜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与伊犁州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仍然突出,畜牧业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仍远远低于发达省份。本研究证实以上论断,找出内外在原因,确立现时代何种因素阻碍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和合理的对策建议的缘故开展了本次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区域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畜牧业发展环境实际出发,基于通过收集数据和应用科学的方法来横纵向分析了本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条件。其次,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来研究本区畜牧业产业化各主体发展状况和组织模式及其联结机制,并通过案例来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对澳大利亚和山东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对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最后,通过上述研究来分析促进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亓军红[10](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二、“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2)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控
        1.2.2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现状
        1.2.3 林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2.4 抚育间伐效应生长模型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
        2.3.1 乔木层调查、取样及计算
        2.3.2 林下植被调查和计算方法
        2.3.3 凋落物分解测定方法
        2.3.4 丛枝菌根真菌取样和测序方法
        2.3.5 土壤调查和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凋落物和土壤的变化
    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的变化特征
        3.1.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生长的变化
        3.1.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
        3.1.4 间伐强度对林下植被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特征
        3.2.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3.2.2 间伐强度对林下凋落物分解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3 不同间伐强度森林土壤的变化特征
        3.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森林土壤的变化
        3.3.2 间伐强度对森林土壤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变化
    4.1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4.2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4.3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4.4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环境因子
        4.4.1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的环境因子
        4.4.2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
    4.5 讨论
        4.5.1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4.5.2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4.5.3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4.5.4 间伐强度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5.1 胸径生长过程分析
    5.2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3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4.2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各林分环境因子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1 林分微环境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2 林下植被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3 凋落物分解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4 土壤指标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5 丛枝菌根真菌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6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6.6.1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方法
        6.6.2 变量和数据描述
        6.6.3 各因子之间的多元相关关系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7 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7.1 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7.1.1 建模数据
        7.1.2 变量筛选
        7.1.3 建模方法
        7.1.4 模型评价
    7.2 模型拟合结果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杉木人工林经营遇到的问题
        1.1.2 目前的解决办法
        1.1.3 研究局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层在森林中的重要作用
        1.2.2 菌根对植物的重要性
        1.2.3 菌根的作用
        1.2.4 AM真菌的分类及生态学意义
        1.2.5 AM真菌群落研究技术进展
        1.2.6 影响AM真菌群落的因子
        1.2.7 研究AM真菌的长远意义
        1.2.8 杉木林下AM真菌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2.1 调查点分布
        2.2.2 标准地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2.3 室内作业
        2.3.1 根系DNA提取
        2.3.2 AM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2.3.3 PCR扩增体系设置
        2.3.4 纯化扩增产物
        2.3.5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4 数据分析
        2.4.1 高通量数据处理
        2.4.2 数据统计分析
3 不同林分土壤作为AM真菌添加剂时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指标测定和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幼苗在不同根际土处理下的侵染率
        3.3.2 不同苗龄的幼苗生长情况
        3.3.3 不同AM真菌添加剂下幼苗的生长情况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生长阶段杉木纯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4.2.1 样地设置和调查取样方法
        4.2.2 室内样品处理方法
        4.2.3 数据统计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样地特征分析
        4.3.2 不同生长阶段AM真菌群落变化
        4.3.3 AM真菌群落与林分生长和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林分类型人工杉木混交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和方法
        5.2.1 林分设置和取样方法
        5.2.2 室内样品处理方法
        5.2.3 数据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混交林样地特征分析
        5.3.2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混交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
        5.3.3 AM真菌与林木生长和土壤性质间的冗余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杉木天然林下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和方法
        6.2.1 调查取样方法
        6.2.2 样品室内处理和分析
        6.2.3 数据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天然林样地特征分析
        6.3.2 天然林中AM真菌群落特征
        6.3.3 AM真菌群落与林木生长和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金丝楸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及幼苗光合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林分结构相关研究现状
        1.2.2 楸树生长特性相关研究现状
        1.2.3 楸树光合作用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状况
        2.1.4 社会经济条件
    2.2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获取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解析木的选择
        2.2.3 金丝楸光合特性测定
    2.3 研究方法
        2.3.1 林分结构研究方法
        2.3.2 金丝楸生长特性的测定
        2.3.3 金丝楸光合特性测定
    2.4 数据处理方法
3.金丝楸人工林林分结构及单木生长过程分析
    3.1 不同林龄金丝楸人工林林分结构分析
        3.1.1 直径结构
        3.1.2 直径结构分布拟合及检验
        3.1.3 树高结构
        3.1.4 树高结构分布拟合及检验
        3.1.5 空间结构分析
        3.1.6 小结
    3.2 金丝楸不同无性系生长过程分析
        3.2.1 树干解析纵断面图
        3.2.2 胸径生长过程
        3.2.3 树高生长过程
        3.2.4 材积生长过程
        3.2.5 小结
4 不同繁殖方式金丝楸光合特性分析
    4.1 不同环境影响因子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分析
    4.2 金丝楸播种苗光合特性分析
        4.2.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4.2.2 光合-光响应曲线
        4.2.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4.3 金丝楸扦插苗光合特性分析
        4.3.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4.3.2 光合-光响应曲线
        4.3.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4.4 金丝楸根蘖苗光合特性分析
        4.4.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4.4.2 光合-光响应曲线
        4.4.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4.5 金丝楸嫁接苗光合特性分析
        4.5.1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4.5.2 光合-光响应曲线
        4.5.3 光合-CO_2响应曲线
    4.6 小结
5 金丝楸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相关性分析
    5.1 金丝楸不同繁殖方式生长特性差异
    5.2 金丝楸无性系Pn与外界环境因子的关系
    5.3 光合特性与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关系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湖南岐山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环境特征与合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2 理论基础
        1.3.3 森林公园、资源环境特征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1.3.4 合理规划利用森林公园的意义
        1.3.5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土壤及母岩状况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社会经济条件状况
        2.1.6 森林资源状况
    2.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图
        2.2.3 土壤样地设立与样品采集
        2.2.4 水质采样与评价分析
        2.2.5 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2.6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3 森林公园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化学特征研究
    3.1 森林土壤化学特征变化
        3.1.1 森林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3.1.2 森林土壤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含量变化特征
        3.1.3 森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3.1.4 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
    3.2 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
4 森林公园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4.1 森林公园水质评价
    4.2 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 流域样点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3.1 水质PH值变化特征
        4.3.2 总氮的时空变化特征
        4.3.3 总磷的时空变化特征
        4.3.4 高锰酸盐COD_(MN)的时空变化特征
    4.4 小结
5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5.1 森林景观要素与景观总体特征分析
        5.1.1 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分析
        5.1.2 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5.1.3 优势树种组成特征分析
    5.2 森林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5.2.1 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分析
        5.2.2 景观水平特征分析
    5.3 小结
6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1 区域环境质量指标隶属度值
    6.2 区域环境质量指标主成分分析与权重的确定
        6.2.1 土壤环境指标
        6.2.2 水质环境指标
        6.2.3 景观格局指数指标
        6.2.4 区域环境质量准则层的权重
    6.3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3.1 土壤环境综合指数
        6.3.2 水质环境综合指数
        6.3.3 景观格局综合指数
        6.3.4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7 森林公园合理利用规划
    7.1 以保护为前提的总体规划
        7.1.1 规划指导思想
        7.1.2 森林公园性质和定位
    7.2 合理的功能分区
        7.2.1 分区原则
        7.2.2 功能分区
    7.3 森林公园资源与环境合理利用策略
        7.3.1 重点森林风景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7.3.2 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7.3.3 环境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7.4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武夷山杉木天然林林分结构与种间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分结构的研究进展
        1.2.1.1 非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2.1.2 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2.2 枯立木研究进展
        1.2.3 森林更新研究进展
        1.2.4 种间关联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
        1.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3.2 研究区杉木天然林
        1.3.3 研究区人为干扰历史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标准地设置与外业调查
        2.3.2 数据分析方法
        2.3.2.1 林分非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
        2.3.2.2 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
        2.3.2.3 空间分布格局对幼苗和枯立木的影响
        2.3.2.4 种间关联性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非空间结构分析
        3.1.1 多样性测度
        3.1.2 重要值
        3.1.3 树种组成
        3.1.4 直径结构
        3.1.5 函数拟合
        3.1.6 q值
        3.1.7 垂直结构
    3.2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2.1 空间结构单元的确定
        3.2.2 空间结构参数
        3.2.2.1 角尺度
        3.2.2.2 聚集指数
        3.2.2.3 大小比数
        3.2.2.4 竞争指数
        3.2.2.5 混交度
        3.2.2.6 开敞度
        3.2.2.7 林层数
        3.2.3 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3.2.4 枯立木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
        3.2.4.1 枯立木数量特征与直径结构
        3.2.4.2 枯立木空间分布格局
        3.2.5 森林更新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
        3.2.5.1 森林更新等级
        3.2.5.2 森林更新空间分布格局
        3.2.6 空间分布和株树对森林更新及枯损的影响
    3.3 种间关联性分析
        3.3.1 总体关联性检验
        3.3.2 种对关联性分析
        3.3.3 联结测度
        3.3.3.1 共同出现率(PC)
        3.3.3.2 联结系数(AC)
        3.3.3.3 点相关系数(Φ)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B 2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C 3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D 4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E 5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F 6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G 7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H 8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附录I 9号样地种间关系矩阵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健康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1.3.2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1.3.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1.3.4 森林经营理论
        1.3.5 森林健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6 闽楠天然次生林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土壤
        2.1.4 森林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2.2.2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3 层次分析法
3 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选择原则
        3.1.1 整体性原则
        3.1.2 尺度性原则
        3.1.3 可操作性原则
        3.1.4 简明性原则
        3.1.5 导向性原则
        3.1.6 科学性原则
    3.2 定位与目标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各指标内涵和基准值的确定
        3.4.1 活力性指标
        3.4.2 结构性指标
        3.4.3 稳定性指标
        3.4.4 持续性指标
    3.5 指标权重计算
    3.6 数据无量纲化
    3.7 森林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3.8 小结和讨论
4 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分析
    4.1 指标计算
    4.2 结果分析
        4.2.1 无量纲化结果分析
        4.2.2 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4.3 小结和讨论
5 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经营主要对策
    5.1 提高林分活力
    5.2 优化林分结构
    5.3 增强林分稳定性
    5.4 维持林分持续性
    5.5 加强健康经营宣传
    5.6 注重管护与监测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林下复合经营研究进展
    1.3 林下养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1.4 林下养殖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地设置
    2.3 研究内容
3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多样性调查
        3.1.2 土壤样品采集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
    3.3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
        3.3.1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3.3.2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钾、钙、镁、磷的影响
        3.3.3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3.3.4 土壤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3.4 小结与讨论
4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壤细菌样品采集
        4.1.2 测定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细菌测序概况
        4.2.2 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OTUs分析
        4.2.3 不同处理的细菌物种注释及分类
        4.2.4 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4.2.5 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4.2.6 不同处理的细菌组间差异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影响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壤真菌样品采集
        5.1.2 测定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真菌测序概况
        5.2.2 不同处理的土壤真菌OTUs分析
        5.2.3 不同处理的真菌物种注释及分类
        5.2.4 不同处理的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5.2.5 不同处理的土壤真菌Beta多样性分析
        5.2.6 不同处理的真菌组间差异性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理论基础
2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与条件
    2.1 伊犁州直畜牧业发展概况
        2.1.1 畜牧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
        2.1.2 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化情况
        2.1.3 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转变
        2.1.4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状况
    2.2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条件
        2.2.1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自然环境
        2.2.2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资源优势
        2.2.3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支持
        2.2.4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环境
3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现状
    3.1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概况
        3.1.1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概况
        3.1.2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微观基础现状
        3.1.3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3.2 典型案例与问卷调查分析
        3.2.1 伊宁市新生源奶牛养殖合作社
        3.2.2 巩留县恩特马克优质褐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3.2.3 伊犁哈萨克羊种畜场
        3.2.4 伊犁富润德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3.2.5 零散养殖户
    3.3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评价
        3.3.1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
        3.3.2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模式选择
4 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4.1.1 品种改良程度较低
        4.1.2 草场建设和饲草料加工不足
        4.1.3 畜产品加工体系不完善
    4.2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健全
        4.2.1 专业化养殖大户数量少
        4.2.2 专业合作社规模小
        4.2.3 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
        4.2.4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科技贡献率低
5 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经验借鉴
    5.1 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状况
        5.1.1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概况
        5.1.2 德国畜牧业发展概况
        5.1.3 中国山东畜牧业发展概况
    5.2 国内外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借鉴
        5.2.1 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
        5.2.2 发展饲草饲料支撑基础
        5.2.3 打造坚实的科技教育基础
        5.2.4 构建合理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6 促进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6.1.1 加强品种改良
        6.1.2 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
        6.1.3 加强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
    6.2 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6.2.1 促进零散养殖户发展
        6.2.2 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
        6.2.3 龙头企业
    6.3 突出畜牧业创新发展
        6.3.1 加强主导产业建设
        6.3.2 加强科技创新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2]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D]. 徐雪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D]. 卢妮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金丝楸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及幼苗光合特性分析[D]. 孙思焱.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湖南岐山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环境特征与合理利用研究[D]. 段国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武夷山杉木天然林林分结构与种间关联性分析[D]. 任文子.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研究[D]. 国瑞.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6)
  • [8]香榧林下养鹅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D]. 陶彩蝶.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9]伊犁州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地曼·托乎达别克.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