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对职业教育规划者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苏腾飞[1](2021)在《译介、传播与求新 ——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职业教育作为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事业的切入点,已经成为邹韬奋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探究邹韬奋对职业教育思想的译介和传播,既有助于理解邹韬奋职业教育思想特殊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也有助于丰富邹韬奋整体思想的系统研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邹韬奋职业教育论着译介及其教育类杂志和《生活》周刊为主的媒介传播活动,进而评析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的历史价值。本文首先研究了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形成的历史语境与个人特征,并从论着译介、媒介传播两方面来探究邹韬奋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特征,进而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来考察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念演化和实践创新,最终深掘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的历史价值。研究发现,邹韬奋对职业教育论着的译介促进了职业教育本土化的历史进程,其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经历了从专业性到大众化、公共性的转变,而媒介传播的实践方式和现代化的取向则是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及其实践的独特之处。具体而言,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及个人经历影响下,邹韬奋开始从事职业教育的译介与传播工作。在译介活动中,邹韬奋对职业教育、职业指导的基本原理及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为中国提供职业教育参照模式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本土化和科学化的进程。在传播方式上,邹韬奋在教育类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表现出鲜明的学理性和专业性,但同时也影响了职业教育思想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力度。接办《生活》周刊后,邹韬奋利用独立开放的传播平台,设置关乎公众利益的议题并发表理性的言论,将职业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以通俗有趣、润物无声的方式融进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职业教育媒介实践从专业性到大众化、公共性的跨越。相较之下,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就共时维度而言,邹韬奋以报刊为平台,以笔锋为武器,以社会现实为立足点,及时有效地对当时的职业问题与教育问题进行评论与引导,并就这些话题与民众展开平等、自由的双向交流,这是其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教育家的最大特点。就历时维度而言,邹韬奋的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表现出将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强烈自觉意识以及立足社会、关注个人价值实现的个体意识,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这是其区别于历史上其他知识分子的鲜明特征。邹韬奋的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是个人与社会、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多重关系的交织,其历史价值也集中体现在对这些关系的把握与平衡中:在充分关注个体解放的同时,致力于民众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继承传统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伦理道德意识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思想中的权利意识与平等精神。更为重要的是,邹韬奋实现了大众传播媒介与职业教育的结合,促进了职业教育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推动了职业教育思想与民众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邹韬奋的职业教育观以大众媒介为传播方式,以中国的社会现实为立场,以民众的普遍利益为目标,并以现代化为进步方向,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姜晓雷[2](2021)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评价主体来看,培训评价组织的发展为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注入新活力,从评价内容看,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加强专业技能、对实际问解决题能力的评价,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评价方法看,坚持“成果、效果、结果”评价,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评价,转变一次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增值评价。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这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查阅学术研究文献,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敲定。第二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阅读书籍、查阅文献寻找到“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从而为第三章分析并建构其基本框架奠定基础,即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分析框架及论证。采用本研究提出的三个范畴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论证,即“谁”作为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并论证建构出的分析框架的可行性。第四章:研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借鉴文献法与访谈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了解我国实施“1+X证书”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现状以及试点中问题与困难,依据前文建立的三个维度找出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五章: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本章主要介绍了德国“双元制”与“1+X证书”制度的联系,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三个层面分析了德国“双元制”对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1+X证书”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重点总结了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经验。第六章: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出改进的对策。本章从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维度出发,根据前文访谈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雷爱萍[3](2020)在《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国家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要求与举措,这一纲领性文件也进一步确立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从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其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为政府。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导者,担负着发展职业教育的重任,地方政府能否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是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南宁市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核心城市、国家“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近年来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南宁市政府注重引导,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企业双元育人,就业、升学双轨育才”为导向,为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做了不少工作,初步构建了一套具备首府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校企融合等手段,持续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和内涵建设,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均有所提升,并在2019年荣获广西首批“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但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还不够、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还存在角色缺位与角色越位现象。本文从政府在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和角色入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广西南宁市为例,通过分析该市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状况,剖析该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不足及原因,针对其面临的困境,结合理论研究和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优秀经验,提出优化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策略,建议地方政府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对标职业教育国家标准;统筹全局谋划长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强化政府指导监督职能等;以期进一步提高政府在推动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效能,促使政府做好职业教育发展的立法者、规划者、变革者和监管者,为地方职业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与公共服务,促进职业教育强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白小茗[4](2020)在《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黄金时期”,不断迎接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等目的,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的发展途径。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深化促进产教融合,实现丰富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提升企业科研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整体进步,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途径,又是转变和完善地方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以河南省为例,在地方政府促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产教融合缺乏专项资金支持,导致多数合作项目难以深入可持续开展;各类社会群体对产教融合的接纳程度有限,不能正确看待产教融合的积极现实意义;产教融合项目实施中,缺乏具体明确的政策文件划分参与产教融合各类主体的权责,存在有监管的盲区;没有评价产教融合效益的统一指标体系和具体监管部门,缺乏长效稳定的管理机制等等。这些问题无法仅靠学校和各类社会组织协调解决,更多的是需要政府需要发挥更多的职能,开展相应的顶层设计并完成宣传引导,促进河南省高职教育中的深度产教融合。本研究查阅学习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文献,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对比分析等方式,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情况及地方政府促进河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进行具体分析。认识到现阶段地方政府进行了顶层设计、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行业集团成立、统筹了人才供给侧改革。以解决河南省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政府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提出地方政府可以从提供法律保障、完善并确实落实政策体系;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协调,统筹规划资源供给;引导发挥行业集团力量,提升行业效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高效完备的服务平台等建议。
程宇[5](2020)在《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并发挥着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均为世界第一,初步搭建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长期存在着供需失衡、政策实践异化、结构不尽合理、布局亟需优化、政府市场职责不清、企业主体缺位、整体办学条件薄弱和体制机制不通畅等问题,滞后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落实的重要瓶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动能,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联网技术应用背景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生产方式、需求结构、技术环境都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亟需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趋势、矛盾、功能和发展路径进行重新认识。同时,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做深入研究,以便为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发展提供正确的改革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从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出发,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对更加强调公益性属性的不同,职业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围绕产业社会需求办专业等方针,使中国职业教育带有更强烈的“经济属性”。职业教育属性的界定为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奠定了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在供给上应当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视供给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结合,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出发,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能够确保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与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再次,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出发,总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变迁历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成熟模式和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顶层设计和基层视野相结合,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则和切实对策,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一方面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清晰界定职业教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是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梳理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领域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现代产权理论延展了职业教育研究的边界,教育经济学理论为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提供了动力支持,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框定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现实问题。本部分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变迁逻辑和宏观发展特征,以及详细阐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并深入探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的相关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问题导向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重点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运用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估算,并使用2003-2016年面板数据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的,运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因子分析方法对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效应的综合评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主体共治能力,增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缩小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得出实证结论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国际经验。本部分首先对德国、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总结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实践经验和不足之处。其次为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部分,对策建议。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现实问题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原则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发展、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等相关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再进一步强化学校具体实施的执行力,建立基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人才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供给模式,并完善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侯岷炎[6](2020)在《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中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如何优化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向社会精准供给高质量的技能人才,解决人才供需落差问题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当前需要面对的重大命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以下可简称为“职校生”或“学生”)在学习中无投入、无动力、无生成的“三无”状态比较普遍。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那么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效将无以体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将难以达成。深入研究职校生学习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有效地应对策略和措施,就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是一项调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二所中职学校及一所高职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340名中高职生进行调查研究。首先,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和问题;其次,结合文献研究确定可能影响学习动力的因素及其类型;然后,根据之前的调查研究编制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接着,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发展建议和应对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分别为个人因素、院校因素及社会因素(包含家庭因素)三大类;2)三所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为中等偏低水平;3)造成职校生学习动力水平不高的原因如下:个人因素方面,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水平普遍较差,选专业存在较大盲目性,学习目的层次偏低,未来职业定位模糊且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动性;院校因素方面,校企合作不充分,对学生职业性的培养力不足,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欠缺作为;社会因素方面,职校生社会就业环境仍不容乐观,家庭职业氛围对促进子女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的激励性不足,家长对子女的教养观存在功利化过浓的问题;4)根据回归分析,回归系数达到显着的变量共七个,依其解释变异量大小依次为“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有专业实践经历”、“理论实践衔接性满意度”、“生源类型”、“依据兴趣选择专业”、“专业”和“确定本专业方向的就业打算”。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要提升职校生学习动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共同着力,即宏观构建层面更需着眼于职业教育的持续化和系统化发展,并大力改善职校生就业环境;微观教学育人层面更需关注学生个体持续和全面发展需要,并通过提升知识基础,推进深层学习、加强校企合作及创新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等手段鼎力促进学生职业性生成。
夏铁军[7](2020)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制造对我国中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呈现了新的特征,尤其是对未来工人的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适应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要点与原因,并深入分析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内容。针对问题,提出了以教师能力、教材资源和教学方法为核心的“三教”改革建议与对策。全文主要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概况,介绍了研究内容,选定了合适的研究方法、理清了研究思路。第二章为智能制造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阐述了智能制造背景下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特征和中职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方式呈现了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第四章为基于调研的发现,以中职《数控机床》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方面,分析并阐述了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在附录部分,针对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以“基于问题”的教学为思路,提出了面向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设计思路。
张娟[8](2020)在《“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之都的东莞,吸引了450余万外来劳动力人口。劳动密集型制造工厂,曾是许多入城农民工主要生存场域。如今其所依存外部环境,正发生产业变革与技术颠覆,工厂初阶岗位正被机器人吞噬。而东莞现有技能人才不足20%,人才积累不足以应对产业变革。该研究正是基于此,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以下行文亦简称为“新生代”)在产业变革下之再教育问题及其突围路径。研究意义指向:唤醒新生代再教育认知,重塑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共识,释放人才红利信号,赋能产业转型。该研究以质性研究掘进,通过文献分析、访谈、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透视新生代所生存的产业环境——东莞“智造”,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提出新要求,以及新生代个体对自身发展需求。梳理东莞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育政策,调研再教育市场供求状况,并基于终身教育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探讨新生代再教育需求及其实现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东莞“智造”提出了对高技能人才、创造性人才、复合型人才、高学习力人才的新需求;而个人生存与发展已不止步于技能依赖层面,更需融合技术、学历、人文等多重再教育修炼与持续提升,达至教育及人的完整性。在就新生代再教育需求及现状分析中,发现并归纳出以下五个维度的问题:1.觉知困境:对再教育认知不足;2.资源局限:支持要素投入不够;3.供需矛盾:教育市场供求失衡;4.系统缺失:培育体系尚待完善;5.生涯迷途:个人发展欠缺规划。该研究解决对策尝试抛开刻板,并创造性地将上述五个维度问题融入到体系化解决策略之中。基于新生代生涯发展对技能、学历、人文教育的需求为纵轴,并从横向研究与新生代相关各方的支持力量,以系统性思考探讨新生代再教育出路:1.唤醒再教育觉知,推动认知升级;2.构建体系化培育,助力生涯发展;3.探寻再教育之道,融合多维力量;4.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灵活学习。
许世建[9](2020)在《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是具有跨界、整合、重构特征的教育类型,因此需要企业参与办学并实现与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制度调控的重要供给主体,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然而,由于利益诉求得不到精准满足,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普遍性的“一头冷”正向短期培训“热”、长期育人“冷”的结构性“冷”转变,办学主体功能与地位缺失,对办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需要政府优化财税政策激励机制进行宏观干预。据此,本研究釆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系统论研究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就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展开研究:(1)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以往学者有关企业参与办学及财税政策激励的研究,了解我国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的现状和问题;(2)将企业参与办学动力机制放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系统中进行研究,揭示财税政策在系统中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财税政策激励置于企业行为系统中,通过分析企业参与办学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概念模型;(3)通过问卷调査方法获取数据,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分析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办学的激励路径和效应,并通过横向多维分组对比进行财税政策效果评价;(4)总结典型国家基本经验,并结合实证数据分析结果,分政策利用和优化两个维度,提出完善我国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的财税政策体系相关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系统内形成了一个具有马太效应的“动力源—加压装置—减压装置—调节装置”动力循环。财税政策使企业参与办学行为处于高度的激活状态,保障了企业办学动力在系统中的良性运转并得到逐渐增强;(2)财税政策作为企业参与办学的外在激励条件,并不直接对企业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影响,而是通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构建委托—代理协调关系,作用于企业行为影响因素,通过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办学动力向实际行为的转化效率,以间接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3)财税政策中不同类型政策对于企业参与办学激励效果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特征企业和不同政策实施条件下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将职业教育研究由学校转向企业、由纯粹企业行为态度转向由财税政策激励形成的主观规范,区别当前主要针对院校的政策支持,过多倾向于企业自身加强投入;(2)从微观层面探析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办学激励路径和效应,横向多维分组评价现行政策效果,扩展当前主要集中于优惠政策制定的面上研究;(3)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系统论方法引入其中,突破现有以教育论教育的学术思维藩篱。
张慧[10](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二、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对职业教育规划者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对职业教育规划者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译介、传播与求新 ——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政体转变与教育改革 |
二、民族资本与职业教育 |
三、五四运动与实用主义 |
第二节 个体特征 |
一、中西兼备的教育经历 |
二、恪尽职守的职业观念 |
第二章 论着译介:理论与实践并重 |
第一节 理论阐释 |
一、职业教育的原理 |
二、职业指导的原理 |
第二节 实践分析 |
一、系统的组织运行 |
二、科学的辅助方法 |
第三节 意义凸显 |
一、教育实用化 |
二、教育民主化 |
三、教育科学化 |
第三章 职教传播:从专业性到大众化、公共性 |
第一节 专业性:教育类杂志的传播取向 |
一、职业教育的中西比较 |
二、职业教育内涵的传播 |
第二节 大众化:职教宣介的传播特色 |
一、教育问题 |
二、职业问题 |
三、女子职业教育 |
第三节 公共性:职教内容的传播价值 |
一、独立开放的平台 |
二、公益性的议题 |
三、理性批判的言论 |
第四章 职教求新:共时与历时比较 |
第一节 共时比较:职教思想的媒介传播 |
一、媒介传播:职教实践的创新 |
二、读者信箱:职教思想的双向传播 |
三、小言论:职教舆论的引导 |
第二节 历时比较:职教思想的现代化取向 |
一、理论本土化的自觉意识 |
二、立足社会的个体意识 |
第五章 历史评判 |
第一节 个体解放与社会立场 |
第二节 兼容中西的职业伦理 |
第三节 现代色彩与现实烛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邹韬奋职业教育论着译介表 |
附录二 邹韬奋发表于教育类杂志上的文章(部分) |
附录三 “读者信箱”中职业教育相关文章(部分) |
附录四 “小言论”栏目中职业教育相关文章(部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1+X证书”制度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一定问题 |
(三)学者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不足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论研究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
四、文献综述 |
(一)“1+X证书”制度的研究 |
1.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研究 |
2.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目的研究 |
3.关于“1+X证书”制度内容的研究 |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 |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1.收集资料的方法 |
2.分析资料的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1+X证书”制度 |
(二)人才培养质量 |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二、理论基础 |
(一)第四代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
(二)素质教育理论及启示 |
(三)多元智能理论及启示 |
第三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框架及论证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多元与互动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纵向深化与横向扩展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灵活与客观 |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论证 |
第四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 |
1.政府关于“1+X证书”的规章制度基本建立 |
2.培训评价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
3.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与管理不断完善 |
4.“1+X证书”制度试点下校企合作加强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问题 |
1.校企评三方协同动力缺乏,精准培训难度大 |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
3.高职院校实训设施有待改善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 |
1.“1+X证书”开发领域不断扩展 |
2.高职院校开始注重专业技能的评价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问题 |
1.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不够 |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 |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评价方法逐步完善 |
2.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问题 |
1.第三方评价机构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综合性评价 |
2.未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支持体系 |
3.学分互认、转换的评价方法落实不到位 |
第五章 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 |
一、评价主体:德国“双元制”涉及众多相关利益主体 |
二、评价内容:德国“双元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三、评价方法:德国“双元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
第六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
一、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 |
(一)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二)完善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 |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
(四)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作用 |
二、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 |
(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
(二)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 |
(三)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 |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
(二)探索增值评价,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
(三)建立国家统一的“X证书”考核标准 |
(四)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考核融合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报刊类 |
致谢 |
(3)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五、研究的内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职业教育 |
二、地方政府 |
三、地方政府职业教育职能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章 广西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状况 |
第一节 政策制定 |
第二节 规划导向 |
一、落实职业教育财政支出责任 |
二、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布局 |
三、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机制创新 |
一、产教融合紧密对接企业用人标准 |
二、示范作用推动城乡职校合作发展 |
三、贯通办学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
四、精准服务建成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
第四节 教育监管 |
一、重视职业院校常规管理 |
二、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
三、推进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 |
第三章 广西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不足及原因 |
第一节 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不足 |
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二、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
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动力不足 |
四、质量监督体系存在明显漏洞 |
第二节 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 |
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 |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 |
四、缺乏职业教育监管抓手 |
第四章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借鉴 |
第一节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借鉴 |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下政府作用可借鉴经验 |
二、澳大利亚“TAFE”模式下政府作用可借鉴经验 |
三、北美“CBE”模式下政府作用可借鉴经验 |
四、英国“BTEC”模式下政府作用可借鉴经验 |
第二节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借鉴 |
一、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可借鉴经验 |
二、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可借鉴经验 |
第三节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启示 |
第五章 优化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对标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
二、实施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
第二节 统筹全局谋划长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二、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
三、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
第三节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多元办学格局 |
一、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合理统筹经费投入 |
二、推进各类职业院校体制改革 |
三、推动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四、不断激活公共实训基地活力 |
五、全力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
第四节 强化政府指导监督职能 |
一、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及督导评估体系 |
二、健全职业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
三、组建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高等职业教育 |
(二)产教融合 |
(三)地方政府职能 |
二、相关理论研究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合作治理理论 |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
第二章 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 |
一、河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概况 |
(一)河南省高职院校基本情况 |
(二)河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作开展情况 |
二、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 |
(一)为促进产教融合实施进行了顶层设计 |
(二)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
(三)推动成立了各级各类行业集团 |
(四)统筹规划了人才供给侧改革 |
第三章 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保障不健全,精准施策文件缺乏 |
(二)产教融合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
(三)产教融合绩效难以合理评估 |
(四)学生对产教融合教育理念接受度低 |
二、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 |
(二)政府供给公共资源不均衡,学校引领产教融合能力弱 |
(三)吸引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有效机制尚不完备 |
(四)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到位,未做好各主体间的矛盾调节 |
第四章 国内外政府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及经验启示 |
一、国内案例——广东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情况 |
(一)广东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主要模式 |
(二)广东省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职能体现 |
二、国外经验 |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下政府职能的体现 |
(二)美国“合作教育”模式下政府职能的体现 |
三、国内外政府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启示 |
(一)标准入法,制度保障 |
(二)政府牵头,多方参与,观念统一 |
(三)政府主导,规范各参与主体的分工合作 |
第五章 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完善对策 |
一、完善立法体系,促进各项政策落地 |
二、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协调,统筹规划资源供给 |
三、引导行业集团发挥龙头作用,提升行业集团效能 |
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高效完备的服务平台 |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高职院校相关管理者访谈问题提纲 |
致谢 |
(5)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教育 |
2.1.2 产业发展 |
2.1.3 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现代产权理论 |
2.2.3 教育经济学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第3章 中国职业教育历史演进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1 中国职业教育探索与恢复时期(1977-1984) |
3.1.2 中国职业教育粗放发展时期(1985-1998) |
3.1.3 中国职业教育优化调整时期(1999-2012) |
3.1.4 中国职业教育稳健发展时期(2012—至今) |
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规律 |
3.2.1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经济发展 |
3.2.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产业形态变迁 |
3.2.3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 |
3.3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3.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实践异化问题 |
3.3.3 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 |
3.3.4 中国职业教育布局不优化与发展不平衡 |
3.3.5 社会环境缺乏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厚植土壤 |
第4章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 |
4.1.1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4.1.2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4.1.3 职业教育投出产出指标选取 |
4.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演进分析 |
4.2.1 全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2.2 分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实证过程 |
4.3.4 实证结论 |
第5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逻辑起点 |
5.1.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现实基础 |
5.1.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特点 |
5.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主要体现 |
5.2.1 确保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
5.2.2 促使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完善 |
5.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4 实现创新驱动的快速转变 |
5.2.5 推进扶贫助困效果提升 |
5.3 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
5.3.1 经济发展方向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
5.3.2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
5.3.3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
5.3.4 经济结构调整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
5.4 中国职业教育影响经济效应的现存问题 |
5.4.1 人才培养同质化程度较高 |
5.4.2 职业教育发展均衡性较差 |
5.4.3 校企合作机制仍不完善 |
5.4.4 人才培养立交桥尚未建立 |
5.5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5.1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5.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3 综合指标值测定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 |
5.5.4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5.5.5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度测评结果 |
5.5.6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质量 |
第6章 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
6.1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1.1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
6.1.2 “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1.3 “双元制”职业教育政策特点与问题 |
6.1.4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2.1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2.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特点与面临问题 |
6.2.3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3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3.1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3.2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第7章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及功能定位 |
7.1.1 政府主体及其功能 |
7.1.2 行业组织主体及其功能 |
7.1.3 企业主体及其功能 |
7.1.4 学校主体及其功能 |
7.2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指导原则 |
7.2.1 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
7.2.2 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原则 |
7.2.3 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原则 |
7.2.4 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原则 |
7.3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 |
7.3.1 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 |
7.3.2 坚持政府引导职业教育治理 |
7.3.3 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 |
7.3.4 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
7.3.5 强化学校实施的自主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动力内涵的研究 |
2.2 学习动力类型与结构的研究 |
2.3 影响学习动力的基本理论和因素的研究 |
2.3.1 各学派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 |
2.3.2 学习动力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 学习动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2.5 现有研究评述 |
2.5.1 结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研究较少 |
2.5.2 针对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职校生问题研究较少 |
2.6 关键概念界定 |
2.6.1 学习动力 |
2.6.2 职业院校学生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研究方法 |
3.5 研究工具 |
3.5.1 调查问卷设计的政策依据 |
3.5.2 调查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 |
3.5.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5.4 调查问卷的合成 |
3.5.5 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3.5.6 访谈提纲设计 |
3.6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章 调查数据分析 |
4.1 调查实施情况 |
4.2 学习动力总体情况分析 |
4.2.1 学习动力总体分布情况 |
4.2.2 学习动力均值与理论中值的差异性分析 |
4.2.3 学习动力层次分布情况 |
4.3 学习动力的差异性分析 |
4.3.1 学习动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2 学习动力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3 学习动力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4 学习动力在有无专业实践经历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5 学习动力在生源类型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6 学习动力在父母外出打工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7 学习动力在父母职业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8 学习动力在专业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9 学习动力在课外学习与活动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10 学习动力在人际关系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11 学习动力在职校的社会认可度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12 学习动力在本专业预期就业满意度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13 学习动力在院校激励因素满意度上的差异性分析 |
4.4 学习动力的相关性分析 |
4.4.1 学习动力与选专业主要考虑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4.2 学习动力与学习目的的相关性分析 |
4.4.3 学习动力与未来就业打算的相关性分析 |
4.4.4 学习动力与家长对子女选专业的主要考虑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5 学习动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4.6 调查结果讨论 |
4.6.1 人口学因素各变量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
4.6.2 个人因素各变量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
4.6.3 院校因素各变量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
4.6.4 社会因素(包含家庭因素)各变量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发展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职校生学习动力现状 |
5.1.2 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 |
5.1.3 职校生学习动力不强的成因讨论与分析 |
5.2 发展建议 |
5.2.1 宏观构建层面更需着眼于职业教育持续化和系统化发展。 |
5.2.2 微观育人层面更需着力于学生个体持续和全面发展 |
5.2.3 微观教学层面更需致力于学生职业性生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中等职业教育是数控加工技术行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 |
二、智能制造对机械制造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
三、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着现实困难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存在主要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研究 |
三、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教学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 |
一、生产技术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 |
二、生产管理由科层化向扁平化转化 |
三、生产方式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 |
第二节 智能制造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征 |
一、复合和交叉学科能力 |
二、高端操作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 |
三、技术创新及优化能力 |
四、信息技术能力 |
五、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
第三节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
一、以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理论课程改革 |
二、以技能为基础的复合多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
三、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养成方式改革 |
第三章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现状调查以《数控机床》课程为例 |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方案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师资情况 |
二、学生情况 |
三、硬件设施情况 |
四、课堂教学情况 |
第四章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调研的发现 |
第一节 课程内容处理存在现实难题 |
一、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 |
二、教学内容存在理实分离 |
第二节 教学方法亟待多样化 |
一、教学以讲授为主,缺乏问题引导 |
二、学生实训模仿为主,缺乏探究意识 |
第三节 教学配套资源存在不足 |
一、缺乏合适的主教材 |
二、机械教具、三维演示动画制作困难 |
第四节 教学条件建设待加强 |
一、信息化教学条件应用不充分 |
二、实践实训教学条件建设需要加强 |
第五章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
第一节 以教师为中心,全面提升专业教师能力 |
一、全方位提升教师适应智能制造的教学能力要求 |
二、有重点地改进教师面向智能制造的操作技能水平 |
三、多途径促进中职教师适应中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要求 |
第二节 以教材为重点,建设适应智能制造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一、建设适应智能制造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材体系 |
二、开发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 |
三、以丰富的机械教具、三维演示动画配合教学 |
第三节 以教法为突破,强化面向智能制造的教学条件建设,实现教法改革 |
一、改善实训车间硬件设施 |
二、打造数控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 |
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问题的教学实施案例—以加工典型复杂轴类零件编程为例 |
附录2 :中职《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3 :中职《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4 :中职《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5 :访谈记录(部分) |
致谢 |
(8)“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追寻都市美好生活,实现职业价值 |
1.1.2 制造工厂,新生代入城初始生存地 |
1.1.3 制造业转型与人才升级之双重困局 |
1.1.4 新生代再教育,成为破局的新选择 |
1.2 选题意义 |
1.2.1 个体意义:唤醒新生代再教育认知 |
1.2.2 产业意义:重塑人力资本投入共识 |
1.2.3 社会意义:开启人才红利希望曙光 |
1.2.4 理论意义:丰富终身教育现实内涵 |
1.3 文献综述 |
1.3.1 聚焦:多样视角聚向其必要性 |
1.3.2 洞察:不同维度探析存在问题 |
1.3.3 对策:多方向度探寻突围路径 |
1.3.4 评述:研究切入之创造性思考 |
1.4 核心概念厘定 |
1.4.1 东莞“智造” |
1.4.2 新生代农民工 |
1.4.3 再教育 |
1.5 理论支持 |
1.5.1 人力资本理论 |
1.5.2 终身教育理论 |
1.5.3 职业生涯理论 |
1.6 研究设计 |
1.6.1 思路与方法 |
1.6.2 创新与限制 |
第二章 农民工代际变化与新生代之新 |
2.1 两代农民工之基本概况 |
2.1.1 全国视角下之两代农民工结构 |
2.1.2 东莞市域数据下之农民工结构 |
2.1.3 企业调研样本下之新生代构面 |
2.2 新旧交替的代际特征比较 |
2.2.1 受教良好,关心教育 |
2.2.2 频密跳槽,职涯沉浮 |
2.2.3 价值多元,心态开放 |
2.2.4 注重消费,追逐潮流 |
2.2.5 重视权益,维权增强 |
2.2.6 迷恋城市,疏离农村 |
第三章 “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需求 |
3.1 东莞“智造”变革和个人升级的必要性 |
3.1.1 “世界工厂”的危机及困局 |
3.1.2 东莞“智造”救赎东莞制造 |
3.1.3 东莞“智造”倒逼个人转型 |
3.2 东莞“智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要求 |
3.2.1 从重劳力到重脑力的高技能人才 |
3.2.2 从制造到“智造”的创造性人才 |
3.2.3 从单一型人才到高阶复合型人才 |
3.2.4 从失调到升级同步的高学力人才 |
3.3 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对再教育的需求 |
3.3.1 立足:技能习得确保安身立命 |
3.3.2 发展:学历提升推动职业进阶 |
3.3.3 融入:人文教育增进人城契合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新生代再教育的东莞实践及现状 |
4.1.1 东莞市对产业人才培育的政策支持 |
4.1.2 教育机构对产业变革的感知与响应 |
4.1.3 工厂对新生代再教育的态度与动因 |
4.1.4 新生代个体对再教育的认知与行动 |
4.2 “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再教育问题探析 |
4.2.1 觉知困境:对再教育认知不足 |
4.2.2 资源局限:支持要素投入不够 |
4.2.3 供需矛盾:教育市场供求失衡 |
4.2.4 系统缺失:培育体系尚待完善 |
4.2.5 生涯迷途:个人发展欠缺规划 |
第五章 新生代之道及其再教育之策 |
5.1 唤醒再教育觉知,推动认知升级 |
5.1.1 提升再教育认知 |
5.1.2 打造学习型社会 |
5.1.3 构建学习型企业 |
5.2 构建体系化培育,助力生涯发展 |
5.2.1 职业技能培训——从漂泊到稳定,构筑生存基石 |
5.2.2 高阶学历教育——助力职涯发展,推动职业进阶 |
5.2.3 城市人文修炼——完成城市融入,切换身份标识 |
5.3 探寻再教育之道,融合多维力量 |
5.3.1 个人行动计划——新生代再教育实现的策略参考 |
5.3.2 企业培训构建——人力资本竞争下的再教育实践 |
5.3.3 政府政策支持——学习型社会的再教育实施保障 |
5.3.4 借助机构力量——更切合实际需要的再教育行动 |
5.4 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灵活学习 |
5.4.1 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即时性课堂 |
5.4.2 VR技术教学应用,增强沉浸式学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东莞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东莞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办学 |
二、办学主体 |
三、财税激励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分析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目标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特征 |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力机理 |
第二节 我国现行财税政策激励现状分析 |
一、政策文本收集与处理 |
二、国家层面政策分析 |
三、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分析 |
四、政策激励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现行财税政策激励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的针对性方面 |
二、政策的科学性方面 |
三、政策的公平性方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财税政策干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理论依据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理论依据 |
二、财税政策干预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概念模型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行为路径 |
二、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一、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 |
二、需求满足、行为意向与行为 |
三、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一、问卷设计 |
二、变量测量 |
第二节 预测试问卷分析 |
一、分析程序与判断标准 |
二、问卷量表的项目分析 |
三、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统计 |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及模型验证 |
一、数据分析方法 |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率检验 |
五、模型适配度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政策评价 |
第一节 政策评价方法应用 |
一、政策评价概述 |
二、变量定义 |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评价模型设定 |
第二节 财税政策之间激励效果差异分析 |
一、差异整体性分析 |
二、不同企业特征检验 |
三、代表性财税政策条款检验 |
第三节 不同条件下财税政策效果差异分析 |
一、不同行业分布差异 |
二、不同生命周期差异 |
三、不同政策目标差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典型国家财税政策激励机制分析 |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二、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三、日本企业内培训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四、法国学徒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五、典型国家财税政策激励基本经验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政策利用 |
一、鼓励企业投资国家重点扶持领域 |
二、鼓励企业选择试点政策优惠地区 |
三、鼓励企业吃透政策,统筹申报 |
四、鼓励企业运营中重视优惠政策筹划 |
第三节 我国政策优化建议 |
一、理顺管理体制,打通政策激励通道 |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导向作用 |
三、完善财税激励体系,体现政策差异化 |
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理念创新 |
二、观点创新 |
三、方法创新 |
第二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访谈提纲 |
附录 B: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教育 |
二、创业教育组织 |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一、研究目的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
一、数据概述 |
二、三级编码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
一、单案例分析 |
二、跨案例比较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对职业教育规划者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译介、传播与求新 ——邹韬奋职业教育观及其媒介实践研究[D]. 苏腾飞. 兰州大学, 2021(12)
- [2]“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 姜晓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D]. 雷爱萍. 南宁师范大学, 2020
- [4]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白小茗. 河南大学, 2020(06)
- [5]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D]. 程宇. 吉林大学, 2020(03)
- [6]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研究[D]. 侯岷炎. 南昌大学, 2020(03)
- [7]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夏铁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8]“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D]. 张娟. 广西大学, 2020(07)
- [9]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D]. 许世建. 天津大学, 2020(01)
- [10]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