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泽泻降血脂的药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珍,刘咏松[1](2008)在《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泽泻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临床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眩晕及淋浊等病症[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泻有抑制动脉粥样硬
黄珍[2](2008)在《泽泻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泽泻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收载品种,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本论文运用柱色谱法对泽泻降血脂有效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纯度进行检查,纯度(面积归一化法)均达95%以上,符合结构鉴定的要求;采用UV、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泽泻烯醇、泽泻醇B-23-乙酸酯、泽泻醇C—23-乙酸酯、大黄素;运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得到的泽泻烯醇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泽泻烯醇在室温条件下避光保存6个月内稳定。对泽泻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项下方法分别对10个产地泽泻的水分、重金属、砷盐、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检查,均符合药典要求;对醇溶性浸出物进行了测定,10个产地泽泻的醇溶性浸出物的平均含量为12.77%,暂定泽泻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10%;首次以泽泻烯醇为对照品,建立了泽泻药材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各产地泽泻中均能检出泽泻烯醇;建立了泽泻药材中泽泻烯醇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泽泻烯醇在4.9580~19.832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为1.18%,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泽泻药材的质量控制;对10个产地的泽泻药材进行了测定,药材中泽泻烯醇的平均含量为0.173mg/g,暂定泽泻药材中泽泻烯醇的含量不得低于0.014%。本论文对泽泻降血脂有效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得到了泽泻有效成分,并以此为指标建立了能体现泽泻功能主治、临床用药习惯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和完善了泽泻现有标准,为泽泻及其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邢增智,陈旺,曾宇[3](2017)在《泽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泽泻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展开讨论,以期为泽泻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认为泽泻的药理作用集中在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利尿、抗草酸钙结石、免疫调节与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近年发现泽泻还具有抗脂肪肝以及抗癌等功效。
席蓓莉[4](2012)在《泽泻抗高脂血症体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运用细胞培养、CCK-8法、流式细胞术、Elisa法、RT-PCR和Western-blot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观察泽泻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正常组、ox-LDL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组、不同剂量用药组的细胞活性、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因子(IL-1、TNF—α)、NO和NOS、抗氧化指标(SOD、MDA)以及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蛋白(Bcl-2、Akt和Caspase-3)等指标的影响,通过比较药物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了解泽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探讨其抗高脂血症的可能机理,为泽泻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CCK-8法观察泽泻含药血清不同剂量组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出药物的有效作用剂量。(2)荧光分析术,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剂量药物组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3)试剂盒法检测各组抗氧化指标(SOD、MDA)和NO,NOS的表达。(4)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因子(IL-1、TNF-α)的表达。(5)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Bcl-2、Akt和Caspase-3等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泽泻含药血清组和ox-LDL诱导损伤模型组相比,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促进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Hoechest检测显示药物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试剂盒法检测SOD和NOS的活力比ox-LDL诱导损伤模型组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能力也有显着增加;RT-PCR检测显示,各药物组能显着增加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活化的Caspase-3基因表达;Western-blot检测显示,药物组Bcl-2、caspase-3和Akt蛋白的表达量均显着增加。结论:泽泻对ox-LDL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细胞形态;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提升SOD和NOS的活力;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能力。各剂量药物组通过提高Bcl-2基因表达,降低活化的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Bcl-2、Caspase-3和Akt蛋白的表达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说明泽泻含药血清能够保护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进行ox-LDL致高脂血症本质的探讨,揭示泽泻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实验对象为人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株;实验用药为泽泻含药血清;实验选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了泽泻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我们推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是泽泻治疗高脂血症的可能途径之一。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王昊博[5](2020)在《健脾化痰祛瘀方对脾虚痰浊AS巴马猪肝脏脂质代谢及AQP3、AQP4和p-CREB表达的干预》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大量喂食高脂饲料,建立由饮食不节所致脾虚痰浊AS巴马猪动物模型,以健脾化痰祛瘀为主要治法,通过对“健脾化痰祛瘀方”的“全方组”、“益气组”、“益气祛痰组”、“活血化瘀组”及辛伐他汀组使用后的血液内血脂各项指标,肝细胞的受损及恢复情况,AQP3、AQP4及p-CREB在各组用药前后的表达情况,并由此得出降脂效果最佳的药物组。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47只健康SPF级广西巴马小型猪,首先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2周,2周后除选取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2只分别按照模型组、西药组、全方组、益气组、益气祛痰组、活血化瘀组平均分配,每组7只。随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饲料结合免疫学内皮损伤法,模仿“饮食不节所致脾虚痰浊证”之形成缘由,建立脾虚痰浊AS动物模型。8周后,除模型组外,其余5组开始进行各自的药物干预,每天1次,连续给药12周。12周后,取出各组巴马猪的肝脏组织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如下:1.检测各组实验动物肝脏中的TC、TG、LDL-C、HDL-C水平。2.HE染色法观察镜下各组实验动物肝脏组织及细胞内的病理改变情况。3.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法)检测AQP3、AQP4和p-CREB的表达情况。4.本实验所有数据结果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以上各药物组对于降低血液内的TC、TG和LDL-C,提升HDL-C均有效果,其中益气祛痰组对降低TC的效果最佳,全方组降低TG的效果最佳,益气组降低LDL-C的效果最佳,益气祛痰组提升HDL-C的效果最佳。其结果P<0.01或P<0.05,其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2.以上各药物组对于修复肝脏内组织和细胞损伤,降低肝脏内脂质沉积均有效果,其中益气祛痰组效果最佳。西药组对于肝脏组织和细胞修复,降低脂质沉积也有一定功效,但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3.以上各药物组对于改善AQP3、AQP4和p-CREB的表达情况均有效果,其中益气祛痰组效果更佳,而益气组对于改善p-CREB表达几乎没有效果。结论:1.健脾化痰祛瘀方的“益气祛痰组”降低血清中TC含量效果最显着,“全方组”降低血清中TG含量效果最显着,“益气组”降低血清中LDL-C含量效果最显着,“益气祛痰组”提升血清中抗AS物质HDL-C效果最显着。2.对于修复被脂质破坏的肝细胞,降低肝脏组织内的脂质沉积程度,“益气祛痰组”疗效最佳。3.“益气祛痰组”对于改善AQP3、AQP4、p-CREB的表达效果最佳。
程志红,萧伟,王振中,侯惠民[6](2015)在《泽泻调血脂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泽泻是一味具有多种用途的中药,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早期的临床研究已初步证明泽泻提取物可能是良好的调血脂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已有的安全性评价实验发现泽泻提取物肝肾毒性小,适合长期用药。从已发表的泽泻有关调血脂药效的文献出发,对泽泻的作用机制、药效成分、药动学、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泽泻原萜烷三萜类成分泽泻醇A、泽泻醇A 24-乙酸酯等是其调血脂活性物质基础。
许文,郑春松,吴水生[7](2010)在《计算机模拟筛选泽泻降血脂作用的化学成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筛选泽泻降血脂作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 Studio 2.0(DS 2.0)软件模拟,通过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已知的36种泽泻三萜类成分的三维结构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受体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泽泻三萜类成分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作用。结果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为靶点,以原配体辛伐他汀与它模拟作用的DOCKSCORE值为阈值,筛选出与其结合较好的成分8个。结论计算机模拟表明泽泻三萜类成分可能具有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作用,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郁相云,钟建华,张旭[8](2010)在《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泽泻的药理作用,分析其降脂作用的物质基础,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泽泻的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病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研究其降脂作用。结果水提物组、醇提物组小鼠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泽泻的水提物与醇提物有利于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小鼠血脂的降低。结论泽泻降脂疗效确切,但是降脂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晓梅[9](2020)在《泽泻质量标准及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泽泻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目的:完善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泽泻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泽泻本草考证、植物形态特征对比及DNA条形码鉴定等的研究情况,对泽泻来源项进行修订;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对泽泻药材和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及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硅胶GF254板为薄层板,以二氯甲烷-甲醇(15:1)为展开剂,建立了以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及泽泻对照药材为对照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UPLC法,对37批泽泻药材与30批泽泻饮片进行测定,分别建立其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8个萜类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HPLC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08 nm和246 nm波长下分别进行测定。结果:修订本品来源为泽泻科植物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或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的干燥块茎;修订薄层鉴别项,建立以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及泽泻对照药材为对照的薄层鉴别;修订盐泽泻饮片的浸出物为不得少于9.0%;修订含量测定项,按干燥品计算,含23-乙酰泽泻醇B(C32H50O5)和23-乙酰泽泻醇C(C32H48O6)的总量不得少于0.10%,饮片同药材。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泽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关系存在显着差异,但成分的数目和种类基本一致。结论:建立了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重复性,可用于泽泻药材与饮片的质量控制。建立的特征图谱可阐明泽泻的产地差异及其成分特征。建议《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泽泻的【来源】、【鉴别】(薄层)、【浸出物】(盐泽泻)、【含量测定】项进行相应的修订。第二部分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目的:收集吴茱萸汤组方各药材并对质量进行评价,为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用药材的确定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查阅文献、调研吴茱萸汤各单味药的主要产地,收集多批次吴茱萸、人参、生姜和大枣药材,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4味药的质量标准,进行测定。结果:从各基地共收集18批吴茱萸、15批人参、30批生姜和7批大枣。经含量测定、水分检查等测定,收集到的吴茱萸、人参、生姜药材符合标准的批次均≧15批。结论: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分析,是吴茱萸汤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物质基准研究的前提,本研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张慧娟,龚苏晓,许浚,张铁军,刘昌孝[10](2019)在《泽泻药材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中多有收载。泽泻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和江西,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调脂之效,现代药理活性广泛,其临床研究也逐步深入。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泽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明确泽泻不同基原的差异,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生源途径出发,结合药效、新药用途及炮制等的研究,预测泽泻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泽泻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泽泻降血脂的药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泽泻降血脂的药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泽泻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2.正文 |
2.1 泽泻降血脂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化学成分的分离 |
2.1.3 纯度检查 |
2.1.4 化合物结构鉴定 |
2.1.5 有效成分稳定性考察 |
2.1.6 小结 |
2.2 泽泻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
2.2.1 薄层色谱鉴别 |
2.2.2 检查 |
2.2.3 浸出物测定 |
2.2.4 含量测定 |
2.2.5 小结 |
2.2.6 质量标准草案 |
3.结论 |
3.1 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3.2 泽泻质量标准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泽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泽泻的化学成分 |
1.1 三萜类成分 |
1.2 倍半萜类成分 |
1.3 二萜类成分 |
1.4 其他成分 |
2 泽泻的药理作用 |
2.1 降血脂作用 |
2.2 降血糖作用 |
2.3 抗氧化损伤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
2.4 降血压作用 |
2.6 抗草酸钙结石作用 |
2.7 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肾炎作用 |
2.8 抗脂肪肝作用 |
2.9 抗癌作用 |
3 展望 |
(4)泽泻抗高脂血症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脂血症研究概况 |
1 高脂血症的基本概念 |
2 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
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泽泻研究进展 |
1 泽泻种质资源 |
2 泽泻化学成分 |
3 泽泻品质评价 |
4 影响泽泻质量的因素 |
5 泽泻药理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泽泻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
1 泽泻降血脂的作用机制 |
2 泽泻抗高脂血症实验研究进展 |
3 泽泻应用现状 |
第四节 血管内皮细胞研究概况 |
1 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
2 正常血管内皮的生理功能 |
3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 |
第五节 论文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泽泻对Ox-LDL致损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实验研究 |
1 泽泻对ox-LDL致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泽泻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3 泽泻对ox-LDL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NO、NOS、MDA和SOD水平的影响 |
4 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泽泻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5 RT-PCR检测泽泻对血管内皮细胞Homo-Bcl-2、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
6 泽泻对血管内皮细胞Akt、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 |
第二节 泽泻对H_2O_2致损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实验研究 |
1 泽泻对H_2O_2致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泽泻对H_2O_2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3 泽泻对H_2O_2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健脾化痰祛瘀方对脾虚痰浊AS巴马猪肝脏脂质代谢及AQP3、AQP4和p-CREB表达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制备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的饲养 |
2.2 实验步骤 |
3.确定结果 |
3.1 统计学分析 |
3.2 确定最佳方药组 |
实验结果 |
1.各组痰瘀脾虚AS巴马猪血清血脂变化情况 |
2.肝脏组织学变化情况 |
3.AQP3、AQP4和p-CREB的相关表达情况 |
3.1 AQP3和AQP4 的相关表达情况 |
3.2 p-CREB的相关表达情况 |
讨论 |
1 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 |
1.1 脾虚症动物模型建立的历史沿革 |
1.2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建立的历史沿革 |
2.相关蛋白因子的选取 |
2.1 AQP3和AQP4的选取 |
2.2 p-CREB的选取 |
3.相关方药的选取与探讨 |
3.1 四君子汤的相关探讨 |
3.2 部分单味药选用相关探讨 |
4.实验结果的相关探讨 |
4.1 各组实验动物血脂内各项指标结果的探讨 |
4.2 HE染色结果相关探讨 |
4.3 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探讨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的病因治疗理论和药物及治法研究的相关进展 |
1.中医对血脂异常相关理论的研究 |
1.1 “由脾论治”相关理论的研究 |
1.2 “由肝肾论治”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 “由痰论治”相关理论的研究 |
2.中药对高脂血症临床治疗的研究分析 |
3.针灸对高脂血症临床治疗的研究分析 |
4.降血脂相关方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
5.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泽泻调血脂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泽泻的调血脂活性成分 |
2 泽泻提取物及其萜类成分调血脂活性 |
3泽泻提取物及其萜类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 |
4 泽泻提取物的临床应用 |
5 泽泻的安全性研究 |
6 泽泻化学成分的药动学研究 |
7 结语 |
(7)计算机模拟筛选泽泻降血脂作用的化学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泽泻化学成分分子库的建立及表征 |
1.2.2 分子对接与复方分子数据库搜索 |
1.2.3 评价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泽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
2 泽泻降血脂药理基础 |
3 实验研究 |
3.1 药材 |
3.2 实验方法 |
3.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9)泽泻质量标准及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泽泻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来源 |
1.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总结 |
2.修订建议 |
第二章 样品收集 |
1.样品信息 |
2.性状描述 |
第三章 鉴别 |
1.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第四章 检查 |
1.水分检查 |
2.总灰分检查 |
3.农药残留检查 |
4.重金属检查 |
第五章 浸出物 |
1.95%乙醇浸出物 |
2.50%乙醇浸出物 |
3.水浸出物(热浸法) |
4.水浸出物(冷浸法) |
5.小结 |
第六章 泽泻UPLC特征图谱 |
1.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第七章 含量测定指标选择依据 |
1.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第八章 含量测定 |
1.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第九章 泽泻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草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药材基地和样品收集 |
1.实验方法 |
2.结果 |
第二章 单味药材的质量评价 |
第一节 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第二节 人参药材的质量评价 |
1.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生姜药材的质量评价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综述一、泽泻研究现状 |
1.化学成分 |
2.质量评价 |
3.药理作用 |
4.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吴茱萸汤的研究进展 |
1.单味药的研究 |
2.吴茱萸汤质量控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泽泻药材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本草考证 |
2 炮制历史沿革 |
3 化学成分 |
3.1 三萜类成分 |
3.2 倍半萜类成分 |
3.3 二萜类成分 |
3.4 其他类成分 |
4 药理作用 |
4.1 利尿及抗结石作用 |
4.2 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血脂作用 |
4.3 降糖作用 |
4.4 抗脂肪肝及保肝作用 |
4.5 抗氧化及抗炎作用 |
4.6 抗癌作用 |
4.7 调节免疫作用 |
5 Q-marker的预测分析 |
5.1 基于原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
5.2 基于化学成分与有效性相关证据的Q-marker预测分析 |
5.3 基于化学成分可测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
5.4 基于炮制影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Q-marker预测分析 |
5.5 基于质量控制相关的Q-marker预测分析 |
5.6 基于网络药理学评价的Q-marker预测分析 |
6 结语 |
四、泽泻降血脂的药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 黄珍,刘咏松.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05)
- [2]泽泻的质量标准研究[D]. 黄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07)
- [3]泽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邢增智,陈旺,曾宇. 中医药导报, 2017(15)
- [4]泽泻抗高脂血症体外实验研究[D]. 席蓓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6)
- [5]健脾化痰祛瘀方对脾虚痰浊AS巴马猪肝脏脂质代谢及AQP3、AQP4和p-CREB表达的干预[D]. 王昊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泽泻调血脂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程志红,萧伟,王振中,侯惠民. 中草药, 2015(22)
- [7]计算机模拟筛选泽泻降血脂作用的化学成分[J]. 许文,郑春松,吴水生.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03)
- [8]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J]. 郁相云,钟建华,张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1)
- [9]泽泻质量标准及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D]. 赵晓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泽泻药材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张慧娟,龚苏晓,许浚,张铁军,刘昌孝. 中草药, 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