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滇池路上

“阳光”洒在滇池路上

一、“阳光”洒在滇池路上(论文文献综述)

言子[1](2021)在《去大理》文中研究说明脚已触地,密封的飞机场,人流穿梭的廊道,拥堵的大厅,从绵阳机场到昆明机场,不到两个小时,现代交通的确快速,一顿饭的功夫,地理山川气候都发生了变化。看着晃眼的阳光,包里的衣裳似乎带多了。登机时,天色阴沉沉的,空中飞行一阵,蓝天白云,靠机窗的一只手臂被太阳烤得滚烫。人间景象,只在起飞后和降落前短暂浮现——隐隐约约。俯瞰中,

海男[2](2021)在《能同行偶遇在这个星球上》文中研究说明一他拎起箱子来,灰蓝色的箱子,不轻不重,可以装下内衣、外套、几双袜子,突然就想走,他看了看躺在身边的女子——身穿肉色的睡衣,黑色浓密的长发鬈曲在锁骨的周围。只有趁她熟睡的时刻,他似乎才可能离开,他们的同居生活已经半年了。昨晚睡得很晚,每天睡觉之前,两个人都在玩手机,这是上床以后的习惯,洗漱完毕后,她先上床——每一次都这样,从认识的那天开始,她来到了他的公寓楼。

吴成业[3](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张晶[4](2020)在《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游客的出行习惯,虚拟社区的兴起将用户流量分割在多个平台,用户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增权的过程,为社区、企业带来的价值愈发明显和重要,也促使旅游政府和企业思考如何去改善产品和服务、创新分发渠道、维系用户情感。在国家层面文化和旅游局合并之后,如何促进文旅融合、焕发旅游和文化生机更是旅游产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着眼于这些疑问,联系近两年备受关注的“旅游IP”热点话题,本文提出将旅游虚拟社区选作平台,通过用户价值共创的旅游IP作为文旅融合的落脚点和路径指导,以期为云南文化和旅游融合做出探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以及旅游IP目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分别阐述了三个关键词的概念。对于旅游IP这一较新概念,从旅游形象、旅游品牌对其溯源探究,在综合各学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本研究语境下的定义:旅游IP是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的新型产业链生态。旅游IP是以自带流量的当地文化为内核,讲述有趣的故事,传播一定的价值观,聚合相似价值主张的游客群体并促成其身份标签与认同,在互动中不断衍生出具有社区情感和文化创意的产品并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可进行商业变现的产业链。此外,社会认同理论、情感依恋理论、符号学理论、场景理论以及故事理论是支撑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撑。其次,在文献研究和行业实践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IP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包括旅游IP的要素、特征及类型,并列举了国内外四个旅游IP,从概况、发展历程出发,总结其成功经验,探索出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旅游IP构建路径。再次,结合云南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调查,并回顾了云南文旅融合探索历程,以此得到云南文化旅游IP的打造基础。云南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体可分为即遗产遗迹类、红色与抗战类、民族、节庆与边地类、观光康体休闲类、城镇村落与园区类以及文化设施与演艺影视类文化旅游资源。云南在文旅融合的探索较为前卫,在IP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实践,作为互补,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旅游IP元素展开设计。最后,基于前述总结的旅游IP构建路径对云南选取七类元素进行IP构建的实证研究。选取云南优质内容类IP元素《芳华》和《消失的地平线》、媒体催生类旅游IP元素滇池海埂大坝和丽江听花堂客栈、传统文化类旅游IP元素哈尼族蘑菇房和白族扎染工艺、节事活动类旅游IP元素佤族摸你黑节,以“IP元素挖掘——IP符号设计——IP产品设计——IP整合营销——IP授权衍生”为基本路径,分别进行完整的旅游IP构建。

海男[5](2020)在《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文中认为此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第一章:悬之念趴在窗口,雾是灰蓝色的。对面就是青云街四号,我之所以在青云街买下了住宅,是因为一种莫名的力量。而当我买下住宅不久,因为患了牙周炎就进了青云街四号,简言之,青云街四号是一家私人开的牙科诊所。开诊所的是一位三十七岁左右的女子,人们都叫她王医生。我进入诊所后,在场的患者都叫着王医生,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出来了。

陈鹏[6](2020)在《-700cc》文中研究说明血。要大量的血。李晴来电,杜上的手指刚好触到插卡取电搁槽因此有些犹豫,也许是手感粗糙而且被房间深处涌来的闷臭吓住了,以为地上盛着血。然而进门后并非如此像被扇了一耳光。她说的就是,血。要大量的血。杜上说哪样血你讲清楚。他插卡开灯。大床房,气味浓重,因为酒店上了年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酒店了。慢慢讲,你慢慢讲。好了,我刚到,刚进门。她说李木还没出手术室,缺血缺很多血。

郭清清[7](2019)在《“昆明调”旋法形态与现代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云南音乐资源丰厚,形态众多,“昆明调”就是其中一项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物象。“昆明调”作为滇池流域活态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历经数百年传习至今,绵延的律动中,承载着一方水土民众情感独特的表达方式,其律动的结构是地方性音乐传统可感知的形式。伴随“非遗”的大背景,“昆明调”因其特有的风格特性和文化内涵,得到各级地方文化部门的重视并于2006年成为云南省“非遗”项目。但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昆明调”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却令人堪忧。基于这样的立场,笔者力求对“昆明调”的旋法特征、文化功能及其现代传承与传播状况进行一种系统的考察,目的在于探寻作为滇池流域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民艺之花,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其所呈现的传承与传播状况的现实景观、进而探索其与昆明现代城市生活的相互关系。本文以“昆明调”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支持与田野考察展开探究,结合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学、传播学、审美心理学等学科方法,依托接受美学的立场,从历时与共时层面透视“昆明调”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其音乐本体形态的流变与其传播的轨迹,以图通过这种专题的研究,对自己专业的学习进行一种学术的检验。文章共分五章进行讨论:第一章,意图对“昆明调”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解析,“昆明调”作为本土音乐与移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不同文化碰撞的产物。因此,如何通过对屯边文化的了解、完成对方言的辨析以及对曲调构成逻辑的辨析,这是本论题需要研究的第一个要点;第二章,首先,对“昆明调”音乐结构的特征进行概述,通过对“昆明调”传承状况的考察,完成对其音乐本体的解读,进而阐释其传承的意义;其次,“昆明调”传播面广、曲调繁多,笔者就开展对“昆明调”曲谱的收集与整理的情况进行归纳,进而对其谱、调、器等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认识其“音”本体特征。第三章,对“昆明调”的功能论进行阐释:从学术上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与发展并非是偶然现象,定有其功能意义。讨论核心将从“昆明调”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展开梳理,以识读其“乐”本体的价值。第四章,对“昆明调”的传承方式,包括传统社会以及现代社会传承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归纳,探寻其规律并通过学理的支撑,使“昆明调”的现代传承获得更多理论的期待。第五章,考察“昆明调”的传播路径:“昆明调”作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看待其在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们心理的调适导致其由“原生”到“衍生”到“再生”这种变迁带来的音响结构变化和审美心理的变迁,以求通过学术的结论,表达“昆明调”在当代社会进行传承、传播的必然意义,为发挥其在现代乡村社会转型进程中实现“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产生文本的促进作用。

杨绍军[8](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董晓霞[9](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提出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马珂[10](2019)在《昆明近代园林特征与演变研究(1840-1949年)》文中认为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自古有着不同与中原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到了近代昆明自开埠以后,昆明园林发生着很大变化:东西方思想的冲突与交融,在“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形成昆明近代公园系统,而具体不同艺术风格的碰撞造就昆明园林独特的特征,为昆明园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论文针对昆明城市发展过程中,古城格局、文化古迹的消失,近代园林消解等问题,以昆明近代历史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研究、实地调研以及分类归纳——特征总结——演绎分析的逻辑方法,对以下内容作出深入研究:(1)近代昆明园林分类及各类型园林的个案研究;(2)昆明近代园林的特征研究;(3)昆明近代园林的演变脉络研究。意图挖掘整理属于近代昆明独有的园林艺术特征与演变脉络,为后续园林遗产保护工作作出贡献。最终,在史料梳理与个案研究基础上,得出:(1)昆明近代园林形成了“两轴、三环、多片区”的整体结构分布特征,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各方面综合了西方风格艺术与传统江南园林技法,形成本土特色,同时园林承载了社会、市井、教育、商业等活动。而这些特征受到近代自然人文、政治权力、以及中西方园林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昆明近代园林经历了萌芽期(1840-1910年)、发展期(1911-1921年)、繁盛期(1922-1937年)、平稳期(1938-1945年)、衰退期(1946-1949年)五个历史阶段。演变脉络表明:昆明近代公共园林为主流园林,形成整体公园系统;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寺观园林逐年减少,园林空间逐渐转化为其他性质空间或消失,但仍有部分经典的园林保留至今;校园园林既有本土成长起来的中西合璧式园林,又有抗日战争时期呈现出的战时朴素校园景观。

二、“阳光”洒在滇池路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光”洒在滇池路上(论文提纲范文)

(1)去大理(论文提纲范文)

编辑手记:

(2)能同行偶遇在这个星球上(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3)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旅游虚拟社区
        二、价值共创
        三、旅游IP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旅游虚拟社区
        二、价值共创
        三、旅游形象
        四、旅游品牌
        五、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旅游IP三者关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认同理论
        二、情感联结理论
        三、符号学理论
        四、故事理论
        五、场景理论
第三章 旅游IP基础理论与构建路径
    第一节 旅游IP的概念探析
        一、概念
        二、旅游形象、旅游品牌、旅游IP三者关系
    第二节 旅游IP的要素
        一、蕴含文化的内容
        二、高辨识度的符号体系
        三、普适性的价值观
        四、一定的粉丝群体
        五、广泛的营销渠道
    第三节 旅游IP的特征
        一、地域性
        二、场景性
        三、人格化
        四、对象性
        五、衍生性
    第四节 旅游IP案例解析
        一、迪士尼IP案例分析
        二、熊本熊IP案例分析
        三、故宫IP案例分析
        四、乌镇IP案例分析
    第五节 旅游IP的基本类型
        一、优质内容孵化的旅游IP
        二、媒体渠道催生的旅游IP
        三、传统文化创新的旅游IP
        四、节事活动赋能的旅游IP
    第六节 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旅游IP构建路径
        一、基于用户共创内容的旅游IP元素挖掘
        二、基于用户认知分析的旅游IP符号设计
        三、基于用户需求的旅游IP产品打造
        四、基于用户参与的旅游IP整合营销
        五、基于知识产权的旅游IP跨界衍生
第四章 云南文化旅游IP打造基础
    第一节 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遗产遗迹类文化旅游资源
        二、红色与抗战类文化旅游资源
        三、民族、节庆与边地类文化旅游资源
        四、观光康体休闲类文化旅游资源
        五、城镇、村落与园区类文化旅游资源
        六、文化设施与演艺影视类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节 云南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分析
        二、游客媒介选择偏好分析
        三、游客文化旅游需求偏好分析
    第三节 云南文化旅游融合探索
        一、全域旅游建设
        二、智慧旅游建设
        三、云南新文旅IP战略布局
第五章 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
    第一节 数据来源
        一、旅游虚拟社区选定
        二、用户游记获取
    第二节 用户关注的文化旅游形象要素
    第三节 云南文化旅游IP分类构建
        一、云南优质内容类旅游IP
        二、云南媒体催生类旅游IP
        三、云南传统文化类旅游IP
        四、云南节事活动类旅游IP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云南文化旅游需求调查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5)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悬之念
第二章:逃之韵
第三章:生之恋
第四章:因之果

(7)“昆明调”旋法形态与现代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参与观察法
        3、田野调查法
        4、实地访谈法
第一章 “昆明调”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作为移民文化产生的“昆明调”
        一、“昆明调”概念梳理
        二、历代移民文化对云南文化产生的影响
        三、明代移民文化对云南文化产生的影响
        四、多种语言环境中构成的音乐现象
    第二节 “昆明调”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一、自然生态与“昆明调”的关系
        二、人文生态与“昆明调”的关系
        三、舞台艺术与“昆明调”的关系
第二章 “昆明调”音乐结构概述
    第一节 方言与旋律的构成
        一、彝语支方言与民歌发音的关系
        二、北方方言与移民小调的关系
    第二节 “昆明调”的音乐形态分析
        一、旋法特征
        二、用乐的“制度”考察
        三、演唱特点
    第三节 作为素材的“昆明调”与地方化音乐品种的相互关系
        一、与滇剧音乐的关系
        二、与花灯音乐的关系
        三、与曲艺音乐的关系
第三章 “昆明调”的功能论阐释
    第一节 “昆明调”的历史价值
        一、历史的脚步
        二、变迁的踪迹
        三、地方化情感表达的符号标识
    第二节 “昆明调”的社会价值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生活知识的传递通道
        三、道德规约的知性传递
    第三节 “昆明调”的艺术价值
        一、审美心理的存放空间
        二、民众聚会的有效调合
        三、自我认同的有效手段
第四章 “昆明调”的传承方式
    第一节 自然传承的社会结构
        一、多元文化的互通互融
        二、情感宣泄的自然流露
        三、劳动生活的知识积累
    第二节 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的传承方式探析
        一、以田野为传承场的美好记忆
        二、社区传承的基本状况
        三、家庭传承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传承途径
        一、社区传承
        二、学校传承
        三、数字时代的介入
第五章 “昆明调”的传播路径
    第一节 外来文化与云南文化互动的民艺之花
        一、遥远时代的追忆
        二、遥望明代军屯的炊烟
        三、聆听大西军的鼓吹之声
    第二节 滇池湖水的养育
        一、农耕文明的精神表达
        二、世俗生活的悠然呈现
    第三节 工业时代的生活变迁
        一、时尚文化的浸透
        二、生存需求的搬迁
        三、都市文明的风景
    第四节 文化符号的“非遗”价值
        一、“农转非”的情感寄托
        二、文化管理机构的支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8)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一、滇越道上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二、滇缅路纪行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三)风景之“似”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一)“古风”犹存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三)“野蛮的可爱”
        二、边城风貌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二、抗战中的觉醒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第一节 “扬威异域”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三)士兵出征感怀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二、牺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一、“向新世纪跃进”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二、路的凝聚力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一)“机械的能”
        (二)战士的血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二)从“野人”到“边胞”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一)战火的“标识”
        (二)征服野人山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昆明近代园林特征与演变研究(1840-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园林史研究概述
        1.1.2 当下中国园林史所面临不足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与选题的界定
        1.3.1 时间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3.3 园林概念界定
        1.3.4 园林类别界定
    1.4 研究动态
        1.4.1 近代园林的研究
        1.4.2 昆明园林的研究
        1.4.3 研究动态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与重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昆明自然人文概况及历史沿革
    2.1 昆明概述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气候
        2.1.3 人文关联
    2.2 早期的昆明
    2.3 自开埠时期(1904—1910)
        2.3.1 自开埠概况
        2.3.2 滇越铁路修建及影响
        2.3.3 开埠后的城市转型
    2.4 民国初期(1911—1936)
        2.4.1 城市规划
        2.4.2 建筑风格
        2.4.3 公共娱乐与文教事业
    2.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2.5.1 城市建设
        2.5.2 金融事业
        2.5.3 文化教育事业
    2.6 内战停滞时期(1946—1949)
        2.6.1 经济衰退
        2.6.2 城市规划停滞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昆明近代园林概述
    3.1 昆明传统园林历史沿革
    3.2 昆明近代园林分类
        3.2.1 昆明近代公共园林
        3.2.2 昆明近代私家园林
        3.2.3 昆明近代寺观园林
        3.2.4 昆明近代宗教园林
        3.2.5 昆明近代校园园林
        3.2.6 昆明近代纪念性景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昆明近代园林个案研究
    4.1 公共园林
        4.1.1 金碧公园
        4.1.2 翠湖公园
        4.1.3 大观公园
        4.1.4 古幢公园
        4.1.5 近日公园
    4.2 私家园林
        4.2.1 城区内的私家花园
        4.2.2 郊野别墅园
    4.3 寺观园林
        4.3.1 水院型寺观园林
        4.3.2 山地型寺观园林
        4.3.3 综合型寺观园林
    4.4 校园园林
        4.4.1 东陆大学
        4.4.2 西南联合大学
    4.5 本章小结
        4.5.1 公共园林
        4.5.2 私家园林
        4.5.3 寺观园林
        4.5.4 校园园林
第五章 昆明近代园林的特征
    5.1 分布特征
        5.1.1 整体分布特征
        5.1.2 各类型园林分布特征
    5.2 园林风格特征
        5.2.1 中式
        5.2.2 西式
        5.2.3 中西合璧式
    5.3 园林要素特征
        5.3.1 叠山
        5.3.2 理水
        5.3.3 建筑
        5.3.4 雕像与纪念性构筑
        5.3.5 植物营造
        5.3.6 楹联匾额
    5.4 园林活动
        5.4.1 社会公共活动
        5.4.2 学术教育活动
        5.4.3 运动康健活动
        5.4.4 市井庙会及宗教活动
        5.4.5 园林周边业态的发展
    5.5 影响因素
        5.5.1 山水城市环境影响
        5.5.2 多元文化影响
        5.5.3 政治权力影响
        5.5.4 西方园林规划理念影响
        5.5.5 江南园林影响
        5.5.6 传统宗教思想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昆明近代园林的演变
    6.1 萌芽期(1840-1910)
        6.1.1 清晰的古城池整体景观格局
        6.1.2 寺观园林由盛转衰
        6.1.3 公共园林与学校园林的兴起
    6.2 发展期(1911-1921)
        6.2.1 公共园林发展
        6.2.2 私家园林崛起
        6.2.3 寺观园林短暂复兴
    6.3 繁盛期(1922-1937)
        6.3.1 私家园林繁盛
        6.3.2 公共园林繁盛
        6.3.3 多条风景名胜公路创建
        6.3.4 寺观园林的空间功能转化
    6.4 平稳期(1938-1945)
        6.4.1 小型公共园林建设兴起
        6.4.2 私家园林数量攀升
        6.4.3 战时整体园林空间功能变化
    6.5 衰退期(1946-1949)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昆明近代园林个案研究
        7.1.2 昆明近代园林的特征
        7.1.3 昆明近代园林的演变
    7.2 后续遗产保护的思考
        7.2.1 现存昆明近代园林状况及原因
        7.2.2 后续遗产保护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四、“阳光”洒在滇池路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去大理[J]. 言子. 大理文化, 2021(10)
  • [2]能同行偶遇在这个星球上[J]. 海男. 青年作家, 2021(09)
  • [3]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研究[D]. 张晶.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J]. 海男. 作品, 2020(03)
  • [6]-700cc[J]. 陈鹏. 江南, 2020(01)
  • [7]“昆明调”旋法形态与现代传播研究[D]. 郭清清.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8]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昆明近代园林特征与演变研究(1840-1949年)[D]. 马珂.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阳光”洒在滇池路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