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八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下)(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1](2012)在《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文中认为助学贷款制度建设问题是国内教育资助领域的难点,至今尚无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出台,这一方面使得依靠行政手段全面推行的助学贷款政策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也使得各方主体利用政策缺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推进。面对实践困境,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均取得了深入发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银行放贷、学生还贷,以及政府如何提高各方积极性三个方面,整体上属于“风险控制型”的研究模式。但以往研究要么过分倚重经济学上的实证分析方法,容易导向一种工具理性的研究范式,从而忽视助学贷款制度本身的价值维度;要么属于一种法律分析,运用法律来剪裁事实,不能有效应对贫困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由于尽快制定助学贷款相关法律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基本共识,法又是以权利义务关系(即法律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所以,本文确立了以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为研究领域,基于法理分析的“权利保障型”研究模式。而教育资助政策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有关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宪政问题,政府如何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受助权问题其实就是政府如何保障公民社会权的宪政问题,由此进一步确立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之确立虽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须以宪政为前提和基础,以贫困大学生受助权为原点,实现制度建设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根本转型。在研究领域、研究模式、中心论点的统领下,本文以社会主义宪政原理与教育资助政策的关系为主线,首先以法律关系为分类依据,对我国的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政策文本上看,助学贷款行政立法呈现出一种“管理法”特征,不仅公民权利的实现以政府行政为根本前提,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完全处于政府行政权控制之下,而且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存在明显偏差。从政策实践上看,助学贷款管理运作呈现出一种“对抗型”特征,包括行政与法的对抗、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的对抗、行政主体间的对抗。其次,对国内有关助学贷款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已有研究的整体进展。并对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宏观背景进行考察,从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府际关系、府银关系、府校关系、校生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指出:必须在公共财政理念下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必须由政策性银行承担助学贷款业务;助学贷款府校关系是需要保留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助学贷款校生关系则属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而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法”是国内理论与实践领域所公认的、面向民生领域的最重要的法律部门。然后,对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以及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作法理分析。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心理贫困,最重要的是权利贫困,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是我国明确的一项基本人权,但贫困生的人权问题并非是受教育权的享有意义上的,而是受教育权的保障意义上的。作为社会权的受教育权之实现,需要以贫困生的受助权之实现为前提,要求国家必须力所能及地为公民受教育权的有效行使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以此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而助学贷款法在调整目的、手段、原则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不同于行政法、民商法和经济法,应属社会法部门。再次,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了作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最重要参考源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美国法律意义上的学生资助制度始于冷战时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并非完全基于受教育权之实现的考虑。美国的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偏离了原定目标,脱离了低收入家庭的现实需要。近二十年美国学生贷款违约率的大幅下跌与再次上涨,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变迁,二是营利性高校违约率的起伏。但美国的营利性高校定位于终身教育体系,而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所覆盖的高校则是定位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美国助学贷款的市场化运作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奥巴马政府也因此再度将贷款权收归政府。总体来看,美国宪政体制下的政党政治、选举制度、利益集团等因素,是美国学生贷款政策越来越偏向于中产阶级,且缺乏连贯性,并继而影响违约率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前文已有的实证分析、法理分析、比较分析基础上,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基本定位。首先明确了受教育权在我国所具有的独立的宪法权利地位,受教育权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紧密相连,是公民有效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前提。其次,明确宪政虽来源于西方,且在我国发展坎坷,但却是理论和实践领域公认的必然发展方向。而宪政的中国式内涵则决定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决定着国家的义务形式和法治建设路径。再次,指出现阶段我国的贫困生受助权的保障不仅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是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关键环节。最后,通过法理分析从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义务、贫困生受助权的救济途径两方面阐述了有关贫困生受助权保障的宪政安排问题。
宋秋英[2](2011)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文中提出“教学论本土化”是百年来中国学者在“教育学本土化”旗帜下针对异域教学(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全球化势如潮水般涌来之际,他们逐渐清醒地意识到在教育理论视界与课堂实践场域中“师夷长技以自强”、“会通中外以超胜”的必要性,纷纷从多维层面、多元路径谋寻适合本土的教学良策,力求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土壤来检视异域教学智理的养料,以期将萌动蓄发的种苗培育成高大挺拔的乔木,使之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的生态林中均能主动吸纳、勃发潜能、互生互融、充分舒展。基于这美好的育化理想,一代代教育界人士在学术征途中悉心钻研、孜孜不倦、矢志不渝,亦把“中国特色教学论的构建与发展”作为他们不朽的历史夙愿、不懈的学术追求、不变的现实情结和不息的时代心声。纵观西方教学(理)论东渐入华的各个历史阶段,从德国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到美国杜威“以儿童为中心”再到苏联凯洛夫“以教为本”乃至今日美国之“以学为本”无不先后于华夏风靡云蒸,对中国教育研究与改革均具有重要的启迪与促进作用。期间,并非“全然妄自菲薄、唯洋人之马首是瞻”的教育界造就了一代代倡教兴学的学术群体,但由于种种历史误缘错会,群体中尚缺乏在教与学关系论域上的共同语言和执着诉求,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本国特色的、被广泛认同的教与学关系范畴。同时,教育界在引介过程中既忽视了对这些异域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进行系统分析与整体把握,又省却了从本国社会境脉、文化传统等层面对之加以合理批判与适度统整,故而在不同时期“单向度”教育立场的指导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搬硬抄、简单类推、盲目套用等现象。“非古即今”、“非中即西”、“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客观上造成了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常常既以否定过往的教育实践为开端又以难尽人意而告终,并继之被下一场改革运动所否定,也导致了本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教与学孰重孰轻、师与生孰主孰客、知与能孰先孰后、文与道孰本孰末等诸多问题的“钟摆效应”。面对当前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为改革主旨的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如何使历经百年沧桑的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在今后引进与借鉴异域思想的同时避免盲信其话语,在着力解决本土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言说内容和理解方式、升华新的理念并在国际学术博弈中阐发自己的见解、展现特有的风采,成为21世纪中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教与学的关系乃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师与生、知与能、文与道的关系模式,被国内外一些学者视为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本课题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按照“历史分析——文化诠释——未来构想”的谋篇线索,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系统地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客观需要”的必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往昔境遇”的曾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当代态势”的今然性问题以及“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理想指向与发展路径”的应然性问题,倡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达成教学论研究的古今相承、中外融汇、实践创生、国际对话,希冀凸显其境转意迁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缘起、价值考辨、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尤其指明本课题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近现代教学理念以及“东渐入华”的异域教学(理)论加以适度的历史分析与合理的文化诠释,不仅探讨“何为化”的基本内涵,而且关注“为何化”的深层缘由和“化为何”的事实描述,识别出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进行辩证性扬弃、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转化。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全球化”、“教学论本土化”、“教育学本土化”、“教与学的关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接着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出发,以廓清“本土化”的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为起点,指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以“化”为媒介在相互对峙的“全球”与“本土”之间架起了融通的桥梁且它们的共同旨趣在于“化解”自身中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而生成“非类”并获得新的发展;继之从文化哲学中“倡导文化自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推崇师与生之间生命互动互往”等合理内核出发,不仅阐明既重视世界性因素又强调民族性因素的本土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剖析了教与学关系理念的中国式建构是顺应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必然需要。第二章和第三章从“探索规律与谋求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通过追溯近代以来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教学论之教与学关系范畴的学术流变及其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被屡次改易、重新定义、深度影响的发展进程即考察其“化”于本土的曾然之境与今然之态,不仅呈现出百年来日、德、英、美、苏等异域教学(理)论在中国被引介、汲取以及涵化的实然境遇,而且阐析传播至中国的欧陆“重教”学术话语和英美“重学”学术话语影响中国教与学关系构建的实然状况。第四章首先从“强调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比较哲学视角出发,在简述教学论概念之源流汇的基础上阐析教学论学科应以本国特有教学文化场域中的现实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承传与借鉴以往教学思维成果和异域理论滋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本国教学过程中具有情境性、人文性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千变万化的教学现象来把握本国特定文化浸润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本质与规律;接着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阐释,并提出“重教”或“重学”的教学文化并非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与民性的教与学关系乃是当前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展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生命与教学环境关系的认识,本章还从生态哲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出发,阐析了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乃是创建以师生生命的发展为要旨、以主体与环境和谐互动为要素、以教与学关系阶段演进为要领的教学文化,希冀形成“无为而教”、“学而有为”、“师生两忘”的教学生态系统。结语部分首先重申教学论既不会是文化无涉的普适性科学原理,也不能是价值中立的抽象化学科知识,而应是隐含着特定教学文化意义与生活价值取向的阐释与解读;接着强调以中国式教与学关系的应然建构为旨归的新型教学文化不仅有利于创设一种生命化、生活化、生成化、联动化的课堂生态氛围,持续关注教与学的品质提升以及师与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和谐发展与互融共促,还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层次的提升,为世界教学论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更有利于沿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改造不良因子,进而促发国人担当起遏制自我中心、人际淡漠、唯利是图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公共责任,同时促动世人协力扭转全球范围内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核泄漏频发等生态危机。
王本存[3](2007)在《宪政与德性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君劢既是哲学家,又是政治家,相应的必然是宪政专家。宪政思想是张氏思想的起始点,也是张氏思想的落脚点。忽视或者轻视宪政思想,就无法懂得其问题意识,最终可能迷失在张氏浩瀚的思想海洋中。政治迫使他面对宪政,哲学则要他探询宪政。政治与哲学共同注目宪政意味着宪政与德性关联紧密。1906年,张君劢的第一篇作品《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表达了要立宪不要革命的看法,对清末立宪与革命之争作出了独特回应。次年,张氏撰写《论今后民党之进行》隐微的谈论了“立宪”别样含义,它具有民主底色,开明专制的面相,以便培育国民政治德性,是一张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药方”。匆忙的辛亥革命使民国政体组织成为首要问题。袁世凯的威权政治压制了政体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袁氏去后,智识人提倡联邦制。张君劢着文《联邦十不可》(又名《省制余议》)反对联邦制,并将民元年草就的《省制条议》发表,详细阐发替代联邦制的政体模式。张氏倾心的单一制促使他侧身段祺瑞政府谋求国权和统一,结果成为军阀派系斗争的牺牲品,他希冀的宪政建设遂被搁置。张君劢只能“治国先治己”。1919年,张君劢陪同梁启超巡游欧洲,对德国哲人倭伊铿一见倾心,留在耶纳大学学习哲学,同时不忘观察欧洲各国革命,翻译研究各国宪法。张氏透过倭伊铿生活哲学顿悟人生观的重要意义,而通过精研德国魏玛宪法更是看到德性与宪法的紧密联系,必然极力主张提高国民政治品格。人生观论战早已命中注定。1922年,张氏陪同杜里舒回国讲学,他无心宪法却被上海八团体国是会议邀请起草宪法。张氏后作《国宪议》讲疏《国是会议宪草》。张氏宪草推迟了人民的政治决断,是一部妥协的相对宪法,为人民的政治教育留有巨大余地。虽然是无心之举,却透露了张氏的底层心理。沿此路向,张氏挑起人生观论战,论证心能的巨大作用,为宪政觅得栖息之地。随即而来的国民党一党专制不容自由,而心能的培养与发挥全赖自由环境。张氏遂翻译拉斯基《政治典范》针锋相对,并出版《新路》杂志批判国民专制,强调内在心能的实现对外在自由政治构架的迫切需要,自然得罪国民党,被迫远走德国。1931年,张君劢返国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张氏通过黑格尔谱系的国家哲学,形成融理性与强力一体,贯通德性与制度的国家哲学,遂有系列讨论国家哲学的文字。面对破碎的正义,张氏将德性从“天下”的普适性降低到民族国家的地方性,辅以精神自由,革新民族文化,为民族国家打下定海神针,同时不忘强调民族国家的宪政形态,以实现新文化为内核,宪政为形式的现代民族国家。遂有《立国之道》大作问世,并着力论述修正民主政治。修正民主政治意图不在加强中央独裁权力,而在将民主中混入宪政因素以保障民族国家必要的自由宪政形态。于是,张氏将民国开国以来形成的议会制政治变为仿照德国魏玛宪法的均衡政体。借高涨的抗战民主宪政运动,张君劢积极贯彻其见解,反对党治,倡导民主,宣扬人权,奠基宪政。张氏思想已经成熟,宪政与德性的关联清晰可见。1946年,张氏着手修改五五宪草,变五权宪法为德国魏玛式的均衡宪法。其宪草演讲集成《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细述宪政意蕴,涉及宪政的条件与目的、宪政的内部构建以及宪政的实施。宪政作为中立形态通过人权与民主通连以确定身位。但民主的内在张力脆弱不堪,不足以成为宪政的船锚,反而需要宪政的外在补救。张氏遂作《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研究民主的根基,从而通过民主打通宪政与德性的关联。于是,张氏转身面向民主宪政的道德基础,演讲《新道德的基础》,宣传儒家义理学,联合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后作《儒家伦理学之复兴》。终于,张氏宪政落实在理性的“个性主义”与经过扬弃的传统儒家伦理上。自由的宪政与新化的德性联手登台,“德法并用”的新儒家政治哲学水到渠成。宪政与德性交替盘旋上升终在新儒家政治哲学中汇聚统一,圆融一体。简单言之,张君劢的洞见是,宪政是立基于正当德性判断上的生活方式,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通过它可以使政治与哲学联手。
李安增[4](2006)在《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现代化的变革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和各个方面。它是由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城市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社会结构现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这八个基本系统组成的。一个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始于何时,如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配套,是十分复杂的实践问题。但政治现代化作为社会整体现代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整体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是任何国家都不能绕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有鲜明的政治现代化导向,一直在为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而进行着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在努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在勾勒着政治现代化的蓝图。由于政治现代化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大研究课题,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综合运用政治学、党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围绕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理论这一核心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各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作为开篇章,对研究政治现代化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范畴——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政治文明、政治发展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和界定,并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思想及中外学者对政治现代化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评析。这些是涉及本文立论和研究基础的重要问题。第二章着重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进行线性考察。论文从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现代化的最初认识和践履开始,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现代化可以分为政治现代化的良好开端、政治现代化在探索中曲折前行、政治现代化的重大挫折、政治现代化的恢复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现代化新局面这样五个发展阶段。从总体趋势来看,中国是向着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在加速发展的。第三章主要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展开背景或者说是必要性进行阐述。本章首先概括和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政治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迫切性:政治现代化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政治现代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政治现代化是消除政治体制弊端的重要途径。第四章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现代化理论框架和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本章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现代化理论内容是丰富而深刻的,主要包括政治权威的合法化、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政治结构分化、政治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政府的高效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等内容。第五章主要剖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本章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达成政治现代化的惟一战略选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就没有政治现代化的实
李道中[5](1995)在《第八讲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中认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要求(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是:精神文明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方针的实质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妨碍和干扰这个中心。要坚决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把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当作思想文化领域主要矛盾和主要
张蕊兰[6](1990)在《第八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下)》文中研究说明 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历史经验证明,无产阶级有没有自己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这首先是由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
二、第八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八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制度实践背景 |
(二) 理论研究背景 |
(三) 研究领域的确定 |
二、研究综述 |
(一) 助学贷款主体关系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分析 |
(二) 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法学分析 |
(三) 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模式的确立 |
(二) 中心论点的确立 |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制定概貌 |
(三) 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
(四) 我国助学贷款行政立法的“管理法”特征 |
二、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实践概貌 |
(三) 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
(四) 我国助学贷款管理运作的“对抗型”特征 |
第二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宏观背景 |
一、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
(一) 银行放贷的影响因素 |
(二) 学生还贷的影响因素 |
二、财政体制与府际关系 |
(一) 财政体制改革 |
(二)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府际关系 |
(三) 公共财政体制与高等教育投入 |
三、金融体制与府银关系 |
(一) 金融体制改革 |
(二) 银行体制改革下的府银关系 |
(三) 政策性银行与助学贷款政策性 |
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府、校、生三方关系 |
(一)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府校关系 |
(二)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与校生关系 |
五、社会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确立与发展 |
(一) 社会法的起源与国际发展概况 |
(二) 社会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章 以贫困生受助权为中心的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
一、“贫困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辨析 |
(一) 以经济能力为本位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二) 贫困生的弱势群体特征 |
二、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贫困生权利 |
(一) 公平、效率与倾斜保护 |
(二) “管理法”与权利保护 |
三、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
(一) 贫困生受助权的人权基础 |
(二) 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
四、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 |
(一)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民法 |
(二)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行政法 |
(三)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经济法 |
(四) 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本质 |
第四章 宪政视野下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 |
一、中美助学贷款比较研究概况 |
(一) 特点总结 |
(二) 经验借鉴 |
二、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的宪政视角 |
(一) “分权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 |
(二) “国家本位”下的高等教育资助制度 |
(三) 家庭收入、贷款拖欠率与学生就学特征 |
(四) 中产阶级、选票与联邦资助对象的偏离 |
(五) 违约率大幅下降的背后 |
(六) 贷款过度市场化的隐忧 |
第五章 宪政视野下的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
一、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 |
(一) 受教育权的独立宪法权利地位 |
(二) 宪政的中国语境 |
(三) 宪政的“中国式”内涵与受教育权保障的国家义务 |
(四) 社会主义本质视阈下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
二、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宪政安排 |
(一) 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方式 |
(二) 助学贷款给付行政的启动 |
(三) 助学贷款的启动与发放 |
附录一: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法规分类汇总(1999年-2011年) |
附录二:助学贷款相关专着汇总(截止到2011年) |
附录三: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样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价值考辨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化"之必然择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文献述要、相关议题及欠缺分析 |
一、全球化 |
二、教学论本土化 |
三、教育学本土化 |
四、教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本土化"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
一、"本土化"词源释义 |
二、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化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及其内在意蕴 |
一、从世界教学论发展史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必然之择 |
二、本土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之需 |
第二章 "化"之曾然境况 |
第一节 引介"重教"的日德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
一、日德教授法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
第二节 借鉴"重学"的英美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
一、英美教学法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
第三节 形变"重教"的苏联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
一、苏联教学论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
第四节 自创"重学"的本国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
一、断绝异域理论传入 |
二、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
第三章 "化"之今然势态 |
第一节 广纳诸类教与学关系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
一、东西洋理论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
第二节 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分析 |
一、"倾向于教"的教学论话语与"倾向于学"的课程论话语的纷争之困 |
二、"倾向于学"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倾向于教"的传统教学模式之困 |
第四章 "化"之应然探析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之探 |
一、"教学论"概念的源与流及其汇于中国之简述 |
二、中国"教学论"应然表述及其本土化应然阐释 |
第二节 中国教与学关系范畴的本土化研究应然之析 |
一、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核心理念 |
二、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主要特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宪政与德性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可能的意义 |
1.2 尝试的方法 |
1.3 基本的内容 |
2 立宪与省制 |
2.1 “立宪”的隐微与显白 |
2.1.1 为什么是穆勒,而不是洛克 |
2.1.2 “作”的含义:译还是着 |
2.1.3 从“代议制”到“立宪”的转换 |
2.2 立宪的“药方” |
2.2.1 立宪的民主底色 |
2.2.2 开明专制的面相 |
2.2.3 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药方” |
2.3 反对联邦制 |
2.3.1 联邦十不可 |
2.3.2 建构还是进化 |
2.4 《省制条议》:联邦制的替代品 |
2.4.1 条议的精神 |
2.4.2 条议的内容 |
3 政治德性与自由教育 |
3.1 在哲学与革命之间 |
3.1.1 “跳到哲学” |
3.1.2 观察革命 |
3.2 宪法与德性 |
3.2.1 “人民的喝彩”:建国基础与政体构造 |
3.2.2 政治决断:直接民主制与总统 |
3.2.3 提高国民政治品格 |
3.3 《国宪议》:相对宪法与政治教育 |
3.3.1 联邦制的真意 |
3.3.2 假总统与真议会 |
3.3.3 “养育”人民 |
3.4 人生观:宪政的栖息之地 |
3.4.1 “人生观”的问题意识 |
3.4.2 人生观、教育与宪政 |
3.5 自由的“新路” |
3.5.1 夭折的自由教育 |
3.5.2 《政治典范》的典范意义 |
3.5.3 “新路” |
4 民族国家的宪政形态 |
4.1 国家哲学 |
4.1.1 黑格尔的启示 |
4.1.2 天下观的危害 |
4.1.3 何谓国家哲学 |
4.1.4 张氏国家哲学 |
4.2 民族精神与现代国家 |
4.2.1 破碎的正义与民族精神的复兴 |
4.2.2 新文化与精神自由 |
4.2.3 民族国家:法律公器与道德载体 |
4.3 修正的民主政治 |
4.3.1 民主还是独裁 |
4.3.2 何种民主 |
4.3.3 修正民主:从议会政治到均衡政体 |
4.4 推动宪政 |
4.4.1 反对党治,倡导民主 |
4.4.2 宣扬人权,奠基宪政 |
5 民主宪政与儒家传统 |
5.1 宪政的意蕴 |
5.1.1 宪政的条件与目的 |
5.1.2 宪政的内部构建 |
5.1.3 宪政的实施 |
5.2 民主:意义与实践 |
5.2.1 民主的张力:平等与自由 |
5.2.2 “第三种方式”的民主 |
5.2.3 “进化式的革命(Evolutionary Revolution)” |
5.3 民主宪政的道德基础 |
5.3.1 民主宪政与个性主义 |
5.3.2 从道德主体转出政治主体 |
5.3.3 新时代的新德性 |
5.4 新儒家政治哲学 |
5.4.1 会通的德治与缺失的法治 |
5.4.2 德法并用的新儒家政治哲学 |
6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与价值 |
二、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政治现代化及其研究述评 |
一、政治现代化及其相关概念考辨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思想 |
三、西方学者视野中的政治现代化 |
四、中国学者对政治现代化的研究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 |
一、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现代化的最初认识和践履 |
二、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良好开端 |
三、政治现代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四、政治现代化在动乱年代的重大挫折与误区 |
五、政治现代化的恢复与推进 |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现代化的新局面 |
第三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政治现代化 |
一、近年来中国政治的进步状态及存在的问题 |
二、全球化浪潮要求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 |
三、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
四、政治现代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理论的框架体系 |
一、建立合法化的政治权威 |
二、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 |
三、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 |
四、推进政治结构分化 |
五、政治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
六、建立高效能的政府 |
七、构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
第五章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推进战略 |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达成政治现代化的惟一途径 |
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三、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
四、政党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 |
第六章 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实践不能脱离具体国情 |
二、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
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必须以政治稳定为前提 |
五、必须正确处理西方文明成果、本国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着作情况 |
四、第八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D]. 赵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D]. 宋秋英.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
- [3]宪政与德性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D]. 王本存. 重庆大学, 2007(05)
- [4]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安增.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5]第八讲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J]. 李道中. 刊授党校, 1995(02)
- [6]第八讲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下)[J]. 张蕊兰. 党的建设, 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