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隔离区内诱导显性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卜华虎,任志强,王晓清,肖建红[1](2017)在《植物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很多植物存在生殖周期长、基因杂合度高、自交不亲和,且育种周期长、难度大等问题。植物单倍体加倍能够使植株快速纯合、使隐性基因表达,并且在形成单倍体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性状,创新种质资源。利用单倍体进行作物育种,可以加快育种进程、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育种效率,是现代作物育种中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总结了单倍体的获得、加倍技术、鉴定方法以及单倍体研究进展,可为植物遗传育种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王艳[2](2015)在《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及花粉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itivum L.)是重要的禾本科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利用雄性不育实现杂种优势是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小麦雄性不育的理论研究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为自花授粉作物,在配制杂交种子的过程中,利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既省去人工去雄过程,又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种子纯度。本研究针对小麦雄蕊发育,探索了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的发展进程及细胞形态学特点;另外观察了大麦(Hordeum vulgare L.)雄性不育特点,并比较了它们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异同点。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比较太谷核不育小麦后代中可育与败育的单株发现,两者的雌蕊发育无明显差异,但花药发育差异显着。在减数分裂前,可育和败育花药之间无明显差异;四分体后期至小孢子形成期间,败育株的花药几乎不再伸长,但可育株的花药继续发育。至雌蕊成熟呈现柱头散开状态,可育株的花药长度约3.5 mm,但败育株的花药只有1.3 mm;败育花药呈小箭头状、灰白色、不开裂,属于无花粉类型。(2)明确了小麦花药发育时期与叶环距(旗叶与倒二叶叶耳之间的距离)的对应关系。叶环距小于-3cm时,穗中部第一朵小花的花药处于造孢细胞时期;叶环距介于-3至-0.5cm时,处于花粉母细胞时期;叶环距为-0.5至2cm时,为减数分裂时期;叶环距为2至3 cm时,为四分体时期;叶环距为3至8cm时,为单核小孢子时期;叶环距为8至13cm时,为二核花粉粒时期。在小孢子形成之前,不同材料之间的叶环距标准相对一致,但小孢子形成之后,不同材料的花药发育时期与叶环距的对应关系降低。另外,幼穗长度及花药长度来也能用来判断花药发育时期。在叶环距为3cm(减数分裂时期),比较了“鲁麦15Ms2”矮败植株中不同穗位花药的发育时期,中部小穗发育早于基部和顶部小穗,同一小穗上不同小花的发育时期差别也很大。(3)对比了可育与败育花药在发育过程中花药壁及小孢子的细胞学变化,以及不同遗传背景对太谷核不育性状的影响。“小偃6号Ms2”败育单株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几乎看不到小孢子发生,“鲁麦15Ms2”矮败植株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能形成早期小孢子,但随后解体。(4)大麦雄性核不育类似太谷核不育表型,也存在其它败育类型和半不育现象。
王慧娜[3](2014)在《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获得Ms2调控雄性不育的相关蛋白,从蛋白组学方面阐明Ms2雄性不育的形成机理,本实验以‘鲁麦15’为背景材料的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鲁麦15,Ms2鲁麦15和Rht10+Ms2鲁麦15为材料,根据镜检和形态确定幼穗发育时期,在减数分裂期、单核期和二核期取幼穗,提取幼穗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扫描后获得蛋白表达图谱,分析获得的可育系(“鲁麦15”)和不育系(“Ms2鲁麦15”和“Rht10+Ms2鲁麦15”)在三个时期的差异蛋白点;通过MOLDI-TOF进行蛋白点质谱鉴定,质谱结果进行数据库搜索分析,明确差异蛋白点类型。获得结果如下:1、不育系蛋白点数少于可育系。2-DE图谱结果表明,鲁麦15的表达蛋白最多,在减数时期、单核时期和二核时期时期得到的蛋白点均为900多个; Ms2鲁麦15各个时期的蛋白点均少于鲁麦15,其中单核期最多,为890个左右,其次是减数时期有860个左右,二核期的蛋白点最少为820个左右,这些蛋白点大多分布在pH4.5-6.5,分子量20-90KD之间。2、三个幼穗发育期,可育系和不育系之间具有明显不同的差异蛋白数目和差异蛋白点,二核期得到的差异点最多。在减数时期差异蛋白点有27个,其中鲁麦15有14个,不育系有13个;单核时期差异蛋白点有39个,鲁麦15有24个,不育系有15个;二核时期得到差异点为53个,鲁麦15有28个,不育系有25个。除蛋白点DX1在鲁麦15单核时期和二核时期都出现外,各个时期差异蛋白点不同。3、对得到119个蛋白差异点以进行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比对分析,80%的蛋白点得到了鉴定且可信度较高,对这些鉴定的蛋白进行功能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花粉合成相关蛋白,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热激蛋白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预测蛋白。4、花粉败育是由于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缺少某些特定的蛋白或者酶引起的。对这些鉴定后的蛋白进行功能分析,转录翻译相关蛋白的缺失,细胞程序性死亡,能量代谢紊乱,信号转导和物质运输发生阻断,这些都会造成花药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功能紊乱,花粉合成受阻。其中,RAFTIN1A蛋白在Ms2雄性不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该蛋白的缺失,促使小孢子迅速解体,花药绒毡层解体滞后,不能提供花粉发育所需营养,导致花粉败育。
孙苏阳,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刘友华,纪凤高[4](2013)在《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江苏淮安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33°33’N),冬季低于5℃的天数达112天,所有冬小麦都能通过春化,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0.2℃以上,春小麦也可以安全越冬。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利用中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以及冬春性小麦品种在淮安地区开展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把轮回选择交配圃中生产的具有很高潜在育种价值的材料向全国更多地方的小麦育种单位提供,建立供种与优良材料部分返还制度,把冬春杂交、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的优越性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投入小,效益高的小麦育种体系,并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为提高小麦育种成效、丰富小麦育种手段开辟了新途径。总结了国内外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将以解决淮北地区小麦迟播、早熟、高产间矛盾;构建抗赤霉病轮回群体,创造出优异的赤霉病抗源;以轮回群体为材料诱导小麦单倍体育种;加强同国外科研单位的合作,引入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丰富群体的遗传变异;加强与矮败小麦育种体系单位的协作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以期培育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位芳[5](2007)在《几类异质1BL/1RS小麦诱导单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粘果、易变、偏凸、二角4种山羊草细胞质为背景,核型为77(2)、偃师9号、80(6)、8222、83(37)65的几类异质1BL/1RS小麦不育系为主要试材,同时,以对应保持系和异质非1BL/1RS小麦(核型为90-110)、以及化学杀雄诱导的部分常规品种(如西农1376、西农9718、2611、小偃166等)为对照,系统研究了异质1BL/1RS小麦不育系在接受异源花粉(玉米陕单902和黑麦)刺激后,单倍体诱导的频率,并且利用染色体和胚胎学制片技术,通过与异质非1BL/1RS小麦和化学杀雄诱导不育系比较,分别从细胞遗传学和胚胎解剖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单倍体产生机理的研究,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用玉米陕单902和黑麦作为父本花粉来源和喷施一定剂量的2,4-D,系统调查异源花粉诱导1BL/1RS小麦的单倍体频率(或子房膨大)。结果表明:分别采用普通玉米和黑麦授粉时,与对应保持系相比较,1BL/1RS小麦不育系接受异源花粉,并喷施一定浓度的2,4-D后,单倍体(子房膨大)诱导的频率显着提高;异源细胞质背景下,黑麦花粉诱导单倍体的频率较普通玉米高;对同一种母本不育系人工授粉时,单倍体诱导频率的高低与花粉种属来源有关;混合玉米-黑麦花粉(3:1)饱和授粉时,不能提高1BL/1RS小麦不育系诱导单倍体的频率。2.利用细胞学制片技术,观察并统计几类1BL/1RS、非1BL/1RS及化杀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异频率。结果发现,与几类非1BL/1RS小麦不育系及化杀不育系相比,1BL/1RS型小麦在减数分裂中后期染色体变异频率显着提高,并且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频率中期和后期呈显着正相关;而非1BL/1RS及化杀型不育系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频率一致较低,中后期变异率相关系数较小。3.采用细胞遗传技术,特就几类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或特定异源细胞质与1BL/1RS易位染色体互作产生单倍体的细胞遗传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普通小麦细胞质和山羊草属异源细胞质背景下,1BL/1RS小麦花粉母细胞发育过程中都出现一定比例的染色体异常配对现象,但频率不同,普通小麦细胞质背景下出现的频率较低;(2)特定的山羊草属异源细胞质背景下,1RS染色体,因其易位片段大小和特定核质互作能共同削弱受体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的能力;(3)在所采用的供试材料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与诱导单倍体性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呈显着正相关;4.利用胚胎学制片技术研究发现,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无融合生殖有2种类型: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
刘娜[6](2007)在《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孤雌生殖和育性调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在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培育及二系杂交小麦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目前仍存在两个重要问题,分别为小麦光温敏不育系育性不太稳定和二系杂交小麦制种成本高。本试验利用孤雌生殖技术进行优良光温敏不育系选育,并对孤雌生殖后代进行了分析鉴定;同时开展了两系法杂交小麦高产保纯制种试验,分析了外源施用植物激素对现有不育系BS366和BS400育性转换的作用,以及父本86E22和母本BS366在自繁地盖膜制种的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在阜阳从10种药剂中筛选出3种诱导效果好的药剂,分别为2,4-D(100mg/kg)、激动素(100mg/kg)+肌醇(50mg/kg)+2,4-D(50mg/kg)+DMSO(2%)和NAA(400mg/kg),子房膨大诱导率分别为69.26%、69.23%、74.41%,结实率为0.45%、1.67%、0.63%。2.在北京用药剂A(2,4-D)和药剂B(激动素+肌醇+2,4-D+NAA+6-BA+DMSO)共处理小花8836个,7409个子房膨大,得到62粒孤雌生殖种子,子房膨大率为88.54%,结实率为0.71%,药剂效果与在阜阳时一致。3.F1材料(BS20/偃展4110)诱导后代Pal(1)和Pal(2)在检测的8个位点上或者和父本带型一致、或者和母本带型一致,证明是孤雌生殖后代,是纯合体;Pal(3)在8个位点上既有和父本或母本相同的带型,也有父母本杂合带型,证明Pal(3)是F1自交产物。F1材料(BS366/观35)诱导后代Pal(1)和Pal(2)在检测的8个位点上或者和父本带型一致、或者和母本带型一致,证明是孤雌生殖后代,是纯合体。4.2,4-D、6-BA、ABA、脯氨酸、CoCl2、多胺可提高小麦光温敏不育系BS366和BS400结实率,可在不育系繁殖时喷施,提高其可育度。ABT、CaCl2、乙烯利、MH可降低BS366和BS400结实率,其中,乙烯利使两种材料都达到了100%不育。5.在本研究中,BS366盖膜后育性敏感期比对照提前10~15天,抽穗期和开花期均提前3天,不育度为98.9%,不育穗数比率为82.7%,不育度明显提高,为创造新的二系杂交小麦高产保纯制种技术打下了基础。
刘娜,赵昌平[7](2007)在《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孤雌生殖的雌配子体不经过受精,在基因控制或其他外界刺激下引起细胞分裂直接发育成胚。孤雌生殖的诱导方法如药剂诱导法、远缘杂交诱导法和延迟授粉法等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快速固定优良性状,缩短育种周期,创新种质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两系法杂交小麦具有优良不育系易选育,配组自由的特点,较易获得强优组合,孤雌生殖育种能够使杂交小麦亲本包括光温反应特性在内的各种优良性状在早世代稳定,能够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加速两系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孤雌生殖后代的鉴定方法很多,SSR是目前应用最多且最可靠的方法。
张胜利,李东方,张改生,郭伟锋,郝金生[8](2004)在《化学药剂双重处理法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文中认为应用肌醇、2,4-D、赤霉素在对隔离区内的矮败小麦喷9号液基础上,进行化学药剂二次处理以诱导其孤雌生殖,结果表明,以50mg/kg的肌醇作为二次处理药剂诱导结实率最高,其诱导结实率可达1.83%,与对照有显着差异;对不同基因型的材料喷施9号液进行孤雌生殖诱导,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在化学药剂诱导效果上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筛选高诱导率的基因型(品种)来提高育种效率。
孙耀中,董洪平,秦素平,周丽艳,宋金耀[9](2004)在《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育种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作者近 1 0年的研究与实践 ,对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育种的研究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并对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育种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刘洪梅[10](2003)在《不同种属花粉诱导小麦单性生殖及其胚胎学和遗传学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粘果、易变和偏凸3种山羊草细胞质两种核基因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ms(kots)-8222、ms(var)-8222、ms(ven)-8222、ms(kots)-偃师9号、ms(var)-偃师9号和ms(ven)-偃师9号为母本,采用黑麦和硬粒小麦分别延迟授粉,调查各不育系的结实率和结实种子孤雌生殖植株频率。结果表明: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结实率和结实种子孤雌生殖植株频率因授粉者不同而表现显着差异;与用黑麦授粉相比,用硬粒小麦授粉时不育系可获得较高频率的结实和单倍体植株,硬粒小麦更适合作为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诱导单倍体孤雌生殖的授粉者。 以ms(var)-8222、ms(var)-偃师9号和ms(kots)-偃师9号为母本,用黑麦延迟授粉,一部分只授粉一次,另一部分第二天重复授粉一次,调查不同授粉次数各不育系的结实率,结果表明:在用黑麦延迟授粉情况下,重复授粉方式不能提高各不育系的诱导结实率。 用硬粒小麦授粉时,对ms(kots)-偃师9号、ms(var)-偃师9号及ms(ven)-偃师9号3种不育系的结实率与结实种子植株单倍体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高的不育系诱导单倍体频率不一定高,如ms(ven)-偃师9号结实率与结实种子植株单倍体频率相关系数r=-0.46026,不表现相关性,即说明不育系的结实率与结实种子植株单倍体频率之间没有相关性,不能直接从不育系诱导结实率的高低来推测诱导单倍体频率的高低。 对用黑麦和硬粒小麦授粉时,6种不育系结实种子孤雌生殖植株频率及植株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1)用黑麦授粉时,8222和偃师9号两种核基因型的不育系都能诱导出孤雌生殖植株,但核基因型是8222的不育系诱导出的是二倍体,核基因型是偃师9号的不育系诱导出的是单倍体;(2)用硬粒小麦授粉时,核基因型是8222的3种不育系均不能诱导出孤雌生殖植株,核基因型是偃师9号的3种异质不育系都能诱导出单倍体植株,但3种不育系诱导单倍体植株频率的差异不显着。此结果说明异质不育系的孤雌生殖性首先决定于自身核基因型;其次,决定于授粉者和核基因型间的互作。那么在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内,寻找核基因型与授粉者互作的优良组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诱导孤雌生殖的频率。 本实验还用黑麦、硬粒小麦花粉给以杀雄剂技术配制的强优势杂种组合延迟授粉,当用硬粒小麦授粉时,诱导后代都是各组合和硬粒小麦的三交种,没有诱导出孤雌生殖纯合二倍体植株;当用黑麦授粉时,四个杂种组合503×89150,1376×503,1376X89150和小堰6号X89150都出现了孤雌生殖纯合二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黑麦是一个很好的诱导杂种组合孤雌生殖的诱导者,这对以杀雄剂技术配制的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直接诱导纯合优异小麦单株有重要应用前景。 为探明异质IBL/IRS小麦雄性不育系发生孤雌生殖产生单倍体或纯合二倍体植株的细胞来源,用黑麦给偏型IBUIRS小麦雄性不育系ms(ven)一8222延迟授粉,对其受精过程的胚胎学观察表明:(l)延迟授粉前大部分胚囊表现正常,延迟授粉不能诱发偏型IBL/I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卵细胞单性生殖;(2)从受精过程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未受精极核贴近反足细胞、珠被附近有助细胞团等,初步显示偏型IBL/IRS小麦雄性不育系单性孤雌生殖源于助细胞。
二、隔离区内诱导显性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离区内诱导显性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倍体诱导技术 |
1.1 孤雌生殖 |
1.1.1 辐射或化学诱导的孤雌生殖 |
1.1.2 远源花粉刺激的孤雌生殖 |
1.1.3 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孤雌生殖 |
1.2 雄配子体离体培养 |
1.3 未受精的雌核离体培养 |
2 单倍体的加倍 |
2.1 自然加倍 |
2.2 化学加倍 |
3 单倍体的筛选 |
3.1 形态学特征鉴定 |
3.2 细胞学观察 |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4 单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 |
5 展望 |
(2)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及花粉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花粉发育与雄性不育 |
1.1.1 花发育 |
1.1.2 花药发育 |
1.1.3 花粉败育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2.1 三型学说 |
1.2.2 二型学说 |
1.2.3 其他分类 |
1.3 物雄性不育的研究 |
1.3.1 植物雄性不育的来源 |
1.3.2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 |
1.3.3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
1.4 花药发育细胞学研究方法 |
1.5 小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5.1 小麦雄性不育机制研究 |
1.5.2 小麦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
1.6 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 |
1.6.1 太谷核不育小麦败育的特点 |
1.6.2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 |
1.6.3 雄性不育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
1.7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2.1 材料种植 |
2.2.2 试剂的准备 |
2.2.3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 |
2.2.4 花药与花粉粒Alexander染色 |
2.2.5 醋酸洋红染色 |
2.2.6 雄性不育小麦杂交与自交技术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太谷核不育小麦雌蕊和雄蕊的形态学观察 |
3.2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粉发育时期与叶环距之间的关系 |
3.3 太谷核不育“小偃6号Ms2”花粉败育过程的研究 |
3.4 花粉发育时期与小穗位置之间的关系 |
3.5“鲁麦 15Ms2”和“小偃6号Ms2”的败育过程有稍微差异 |
3.6 大麦雄性不育性状的研究 |
3.7 雄性不育的应用 |
4 讨论 |
4.1 材料种植与取材方法 |
4.2 太谷核不育败育特征及发生时期 |
4.3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应用价值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成绩单 |
(3)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和鉴定 |
1.2 在轮回选择育种上的应用 |
1.3 种质资源创新 |
1.3.1 Tal kr ph1b 基因综合体 |
1.3.2 矮败小麦 |
1.3.2.1 蓝粒标记性状的研究 |
1.3.2.2 矮败八倍体小黑麦 |
1.4 杂种优势的利用 |
1.5 太谷核不育小麦败育生理生化的研究 |
1.6 太谷核不育小麦 MS2 基因的定位 |
1.6.1 现代分子标记技术 |
1.6.2 连锁图谱筛选分子标记 |
1.6.3 比较基因组共享分子标记 |
1.7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1.7.1 作物蛋白质组学 |
1.7.2 小麦雄性不育的蛋白组学研究 |
1.8 研究展望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取样方法 |
2.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1 试剂 |
2.3.2 仪器 |
2.3.3 试剂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技术路线 |
2.4.2 幼穗全蛋白提取方法-TCA/丙酮法 |
2.4.3 蛋白质裂解以及纯化 |
2.4.4 蛋白溶液浓度测定 |
2.4.5 SDS-PAGE |
2.4.6 双向电泳 |
2.4.7 胶体染色和 2-DE 图像分析 |
2.4.8 胶内酶切、质谱鉴定以及数据库比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DS-PAGE 结果 |
3.2 不同材料相同时期蛋白质表达图谱比较 |
3.2.1 不同材料减数分裂时期图谱比较 |
3.2.2 不同材料单核时期电泳图谱比较结果 |
3.2.3 不同材料二核时期电泳图谱比较结果 |
3.3 同一材料不同时期的电泳图谱比较 |
4 讨论 |
4.1 蛋白样品的提取 |
4.2 质谱分析 |
4.3 雄性不育机理 |
4.3.1 参与转录翻译的相关蛋白 |
4.3.2 参与花粉发育相关蛋白 |
4.3.3 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 |
4.3.4 其他蛋白 |
5 结论 |
6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小麦轮回选择育种 |
2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方法的提出 |
3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体系的建立 |
3.1 基础群体的建立 |
3.2 轮回选择群体 |
3.3 穿梭育种体系 |
3.4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体系的特点 |
3.5 育成品种 |
4 小结与展望 |
(5)几类异质1BL/1RS小麦诱导单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及类型 |
1.1 发育细胞来源 |
1.2 发育胚囊结构 |
1.3 是否需要花粉辅助刺激 |
1.4 发育形成专性 |
2. 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基础 |
2.1 二倍体孢子生殖 |
2.2 无孢子生殖 |
2.3 不定胚生殖 |
3. 无融合生殖体的遗传学基础 |
4. 无融合生殖遗传控制理论 |
4.1 无孢子生殖专化基因组区(apospory specific genomic region ASGR) |
4.2 无融合生殖的发育学观点 |
4.3 基因组冲撞观点 |
4.4 单基因控制理论 |
4.5 多基因控制理论 |
4.6 其它 |
5. 无融合生殖相关基因及染色体片断 |
5.1 与无融合生殖相关的基因 |
5.1.1 FIS 类基因 |
5 1.1.a FIS 类基因编码的蛋白 |
5.1.1.b FIS 类基因在山柳菊中的表达 |
5.1.1.c FIS 类基因与无融合生殖的关系 |
5.1.2 rolB 基因 |
5.1.3 BBM 基因 |
5.1.4 SERK 1 基因 |
5.2 与无融合生殖基因有关的特异片断 |
6.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鉴定 |
6.1 形态学观察法 |
6.2 显微观察法 |
6.2.1 胚胎学观察法 |
6.2.2 胼胝质的沉积观察法 |
6.2.3 染色体数目观察和细胞DNA 含量显微分光光度法 |
6.2.4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
6.3 生化鉴定法 |
6.3.1 化学成分分析法 |
6.3.2 同工酶分析法 |
6.4 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
6.4.1 RAPD 分析法 |
6.4.2 RFLP 分析 |
6.4.3 cDNA 差异显示技术 |
6.4.4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
6.4.5 其它方法 |
7. 人工创造植物无融合生殖体的途径 |
7.1 利用常规杂交法获得植物无融合生殖 |
7.1.1 与有亲缘关系的无融合生殖植物杂交 |
7.1.2 与有亲缘关系的非无融合生殖植物杂交 |
7.2 栽培作物人工加倍后获得无融合生殖 |
7.3 其他方法 |
8. 诱导小麦发生孤雌生殖的途径 |
8.1 人工授粉诱导法 |
8.2 化学药剂处理诱导 |
8.3 未授粉子房、胚珠的离体培养 |
8.4 异种属细胞质-核替换 |
9.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概况 |
9.1 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异源细胞质种类 |
9.2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的遗传机制 |
9.3 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细胞来源 |
10.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在育种实践上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异源花粉诱导异质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异源花粉对相同细胞质不育系诱导单倍体(胚)频率的影响 |
2.2 异源花粉对相同核型不育系诱导单倍体频率的影响 |
2.3 玉米-黑麦混合花粉(3:1)授粉对1BL/1RS 小麦不育系诱导单倍体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异质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单倍体产生的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细胞学观察鉴定和F1 代单倍体植株调查 |
1.2.2 1BL/1RS 小麦不育系授粉前后的胚胎学微切割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异质1BL/1RS、非 1BL/1RS 及化杀不育系减数分裂中、后期Ⅰ染色体行为观察 |
2.2 三种不同类型小麦不育系减数分裂中、后期Ⅰ染色体变异频率的研究 |
2.3 异质1BL/1RS、非1BL/1RS 及化杀小麦不育现象比较 |
2.4 不同异质1BL/1RS 不育系杂交组合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遗传学观察及分析 |
2.5 异质1BL/1RS 小麦胚囊发育时期的微切割的研究 |
3. 讨论 |
3.1 三种不育类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的分析 |
3.2 异质1BL/1RS 不育系单倍体产生细胞来源分析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说明(EXPLANATION OF PICTURES)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孤雌生殖和育性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研究进展 |
1.1.1 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转换 |
1.1.2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1.2 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孤雌生殖诱导方法 |
1.2.2 孤雌生殖后代鉴定方法 |
1.3 化学调控对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育性转换作用研究 |
1.3.1 化学调控及其方式 |
1.3.2 化学调控对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的影响 |
1.4 利用塑料膜覆盖技术进行二系杂交小麦制种研究 |
1.4.1 二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 |
1.4.2 塑料膜覆盖技术 |
1.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1.5.1 二系杂交小麦的重要意义 |
1.5.2 二系杂交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2.1 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问题 |
1.5.2.2 高产保纯制种问题 |
1.5.3 解决办法 |
1.5.3.1 利用孤雌生殖技术快速培育优良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
1.5.3.2 利用化学调控技术调控雄性不育系育性 |
1.5.3.3 利用塑料膜覆盖技术进行高产保纯制种 |
第二章 孤雌生殖技术培育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孤雌生殖诱导 |
2.1.2.2 孤雌生殖后代鉴定 |
2.1.2.2.1 SSR引物 |
2.1.2.2.2 DNA提取 |
2.1.2.2.3 PCR扩增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孤雌生殖诱导 |
2.2.1.1 阜阳不同药剂诱导孤雌生殖情况分析 |
2.2.1.2 北京不用药剂诱导孤雌生殖情况分析 |
2.2.2 孤雌生殖后代鉴定 |
2.2.2.1 种子大小 |
2.2.2.2 植株形态 |
2.2.2.3 SSR分析 |
2.3 讨论 |
2.3.1 孤雌生殖诱导效率 |
2.3.2 孤雌生殖后代SSR鉴定分析 |
2.3.3 孤雌生殖产生二倍体发生机制 |
2.3.4 进一步工作内容 |
2.3.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章 化学调控对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育性转换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药剂对不育系材料育性的影响 |
3.2.2 不同药剂对不育系材料植株性状的影响 |
3.3 讨论 |
4 利用塑料膜覆盖技术进行二系杂交小麦制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盖膜对BS366育性的影响 |
4.2.2 盖膜对农艺性状和制种产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盖膜对BS366育性的影响 |
4.3.2 在不育系自繁地进行盖膜制种成本分析 |
4.3.3 对盖膜制种方法的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孤雌生殖的产生机理 |
1.1 孤雌生殖产生单倍体 |
1.2 孤雌生殖产生二倍体 |
1.3 关于孤雌生殖中胚乳的形成 |
2 孤雌生殖诱导方法 |
2.1 药剂诱导法 |
2.2 远缘杂交诱导法 |
2.3 延迟授粉诱导法 |
2.4 辐射花粉诱导法 |
2.5 离体诱导法 |
2.6 基因转入诱导法 |
2.7 温度诱导法 |
3 如何鉴定孤雌生殖植株 |
3.1 形态学观察法 |
3.2 分子标记法 |
3.3 细胞学鉴定法 |
3.4 同功酶分析法 |
4 孤雌生殖的意义 |
4.1 在杂交小麦育种方面的意义 |
4.2 在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培育新种质、扩大种质资源方面的意义 |
4.3 促进基础理论研究, 使育种工作更快发展 |
5 孤雌生殖技术优缺点分析及展望 |
(9)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育种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显性核不育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改良群体的构建 |
2 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技术要点 |
2.1 诱导药剂 |
2.2 诱导方法 |
2.3 孤雌生殖幼胚的离体培养 |
3 孤雌生殖子房发育机理的研究 |
3.1 孤雌生殖子房发育的胚胎学研究 |
3.2 孤雌生殖子房发育过程中几种生化指标的变化 |
4 孤雌生殖后代的鉴定 |
4.1 田间及室内鉴定 |
4.2 生化鉴定 |
5 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在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
6 问题与展望 |
6.1 最佳诱导剂和最适浓度问题 |
6.2 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机理问题 |
(10)不同种属花粉诱导小麦单性生殖及其胚胎学和遗传学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杂种小麦研究概况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 |
1.2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研究 |
1.3 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 |
1.4 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 |
2 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概况 |
2.1 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发现 |
2.2 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机理研究 |
2.2.1 小麦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
2.2.2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2.2.3 小麦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2.3 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3 小麦孤雌生殖研究概况 |
3.1 诱导小麦发生孤雌生殖的途径 |
3.2 孤雌生殖植株的鉴别 |
3.3 孤雌生殖在小麦遗传育种上的应用价值 |
4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概况 |
4.1 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异源细胞质种类 |
4.2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的遗传机制 |
4.3 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细胞来源 |
4.4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在育种实践上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孤雌生殖的诱导 |
1.2.2 孤雌生殖的细胞学观察 |
1.2.3 诱导后代的有关数据调查 |
1.2.4 诱导后代细胞学鉴定 |
2 结果分析 |
2.1 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孤雌生殖的诱导及鉴定 |
2.1.1 授粉者和授粉方式与诱导结实率的关系 |
2.1.1.1 不同授粉者诱导结实率的差异分析 |
2.1.1.2 重复授粉的诱导效果 |
2.1.2 孤雌生殖植株的鉴定 |
2.1.3 诱导结实种子田间出苗和成株情况 |
2.1.4 诱导结实率与诱导种子植株单倍体频率的关系 |
2.2 孤雌生殖植株主要性状调查 |
2.3 异种属花粉在诱导普通小麦品种间F_1孤雌生殖中的应用 |
2.4 偏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诱导孤雌生殖的细胞学观察 |
3 讨论 |
3.1 关于提高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孤雌生殖诱导率的问题 |
3.1.1 授粉者对不育系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 |
3.1.2 重复授粉对不育系诱导结实率的影响 |
3.1.3 授粉者和不育系核基因型对不育系孤雌生殖性的影响 |
3.2 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诱导孤雌生殖的细胞学机理 |
3.3 不同种属花粉诱导小麦孤雌生殖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作者简介 |
四、隔离区内诱导显性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 卜华虎,任志强,王晓清,肖建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17(12)
- [2]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及花粉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D]. 王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3]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王慧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4]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 孙苏阳,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刘友华,纪凤高.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6)
- [5]几类异质1BL/1RS小麦诱导单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的研究[D]. 位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6]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孤雌生殖和育性调节研究[D]. 刘娜. 首都师范大学, 2007(02)
- [7]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新进展[J]. 刘娜,赵昌平. 种子, 2007(03)
- [8]化学药剂双重处理法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J]. 张胜利,李东方,张改生,郭伟锋,郝金生. 西北农业学报, 2004(03)
- [9]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育种的研究与应用[J]. 孙耀中,董洪平,秦素平,周丽艳,宋金耀. 河南农业科学, 2004(03)
- [10]不同种属花粉诱导小麦单性生殖及其胚胎学和遗传学机理[D]. 刘洪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