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轮中国复关谈判开幕在即(论文文献综述)
郭亦乐[1](2017)在《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文中认为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在传媒研究中方兴未艾,对于解释行动者如何构框、定义框架、设定意义以及框架对受者的影响都仍具极强的解释力。然而,目前的文献对于传媒报道尤其是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构框过程,以及框架产生背后的意识形态控制、新闻价值、记者个人价值观念以及组织文化的原因分析等仍缺乏系统研究和过程分析,存在空白。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分析依据,对《南方日报》通过新闻框架的取舍与重新设置来建构中国国家经济成就的途径、影响因素、建构的结果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理清大众传媒对国家经济成就的建构方式,并找出这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如何进行有效传播的终极目标。本研究先选取《南方日报》经济报道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经济议题为研究节点,对每个经济议题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重大经济议题的确定标准是:主题重大、具有一定时间梯度、直接或间接参与观察、文本可追源、策划与参与者可访谈等多重因素综合选定了“中国加入WTO”“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央赋予广东再次承担改革开放排头兵重任主题宣传(双城会报道)”“2008年金融危机”议题。选取《南方日报》的缘由是: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8年高居全国首位,《南方日报》发行量连续32年居全国省级党报首位,广东经济发展和《南方日报》的党报特性都具有典型性;《南方日报》一直有着为中国新闻界称道的“南方风骨”,在新闻的专业操作方面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南方日报》较早承担起传统媒体改革探路的重任,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也是国内最早提出“党报走市场”口号的省级党报媒体,其经济新闻报道获得多个国家级表彰奖励。论文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应用框架的高层、中层、底层结构理论对《南方日报》经济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剖析在这些事件报道中的框架差异,框架差异的元素包括主题、内容、修辞用语、价值立场、正负偏差,并通过深度访谈法、口述史法对相关报道的内容生产者的新闻选择考量进行分析,剖析记者个人生产特定成就报道框架的政治立场、新闻价值、个人价值倾向以及组织文化这四个成因维度,试图理清在十余年历程中,省级党报在对于国家经济成就报道中的框架变迁背后的因素组合。解决以上经验问题,目的是对目前已有文献关于框架理论构建过程以及成因研究语焉不详的理论缺陷进行修补。
章涛[2](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段智峰[3](2012)在《蒋汪合作研究(1931-1938)》文中指出以1931年“汤山事件”为契机,汪精卫与胡汉民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对抗蒋介石,形成宁粤对峙局面。“九一八”事变后,政治局势陡变,随着汪胡合作逐步走向绝境,蒋汪开始接近并酝酿形成合作关系。在携手击垮代表粤方基本利益的孙科内阁后,蒋汪合作正式成局,并形成“蒋主军,汪主政,蒋汪共主党”的权力分配格局。嗣后,在因应“一二八”抗战的过程中,蒋汪合作关系得到初步巩固。1932年8月,汪精卫与张学良发生龌龊,并逐步升级,导致政局持续动荡。蒋介石实施旨在维持现状的初步善后举措,但却铩羽而归。面对政治僵局,蒋被迫实施“弃汪保张”的举措,张学良在华北的地位在实质上得到维护,汪精卫则愤而出国养病,蒋汪合作遭遇顿挫。至1933年热河沦陷,日军进攻长城各口,局势的演进迫使蒋不得不转变立场,实施“去张联汪”的举措,蒋汪合作藉此恢复。以汪精卫1933年复职为标志,蒋汪间不仅政治互信得以巩固,政策理念共识趋于扩大,且在此基础上对合作格局实施一系列调整。经历此次调整,不仅“庐山模式”浮出水面,且蒋汪间的权力地位关系趋于相对平衡状态。1934年发生之“顾案”及其善后过程,即非常典型地反映出这种权力地位的相对平衡状态。国民党内部连绵不断的反汪运动,既有政治体制的诸多弊端,对蒋汪合作关系构成持续负面影响。1935年所发生的汪精卫辞职事件,与这两个面向的因素存在直接逻辑关联。国民党五全大会前后,蒋汪合作关系虽不可避免地遭到损害,但却并未在实质上动摇二人的合作基础。1936年西安事变的爆发,埋下蒋汪关系最终决裂的种子,在蒋汪关系演进历程上具有转折意义。此后蒋汪关系持续恶化,不可逆转地走向完全破裂。
潘崇[4](2010)在《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九0五年六月十四日(7月16日),清政府颁布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的谕旨,标志着清政府迈出了推行政治改革的关键一步,是“预备立宪”的起点。谕旨甫颁,即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舆论普遍对该举措持欢迎态度,将其视为政府开始进行宪政改革的标志,并纷纷提出建言。国外舆论亦认为此举展示了清政府改革的新气象,同时,不少国外舆论鉴于遣使之举发生于日俄战争之后,认为其目的在于参与日俄和议。清政府极为重视此次考察团的准备工作,从人员选拔到资金筹措,无不超过以往的规格。考察团随带的数十名随从人员,大多为时代精英,不少人具有留学经历,数量之多、素质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考察经费由各省分任筹措,各省认筹态度积极,然而在汇解认筹经费时则态度为之一变,致使考察经费迟迟不能到位。八月二十六日(9月24日),考察团在正阳门车站启行时,遭到吴樾炸弹袭击,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评论。总体而言,清政府得到舆论更多的同情,而革命派则遭到舆论界的批判。经历此次暗杀事件,考政大臣及随从人员的心理皆发生不小波动,再加上其它原因,考政大臣徐世昌、绍英不再出行,随从人员亦有不再出行者,考察团因此重组。又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在舆论界的一再催促下,两路考察团终于分别出行。由载泽、尚其亨、李盛铎率领的一路考察团主要考察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四国,采取邀请国外政治专家演讲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考察方法,重点考察各国的政治制度,兼及工矿企业及社会公共事业。由戴鸿慈、端方率领的一路考察团主要考察美国、德国、奥地利、俄国、意大利五国,主要采取实地参观的方式,考察范围相当广泛,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工矿企业、社会公共事业、等等,皆为考察团所关注。两路考察团为了商榷政见,实现归国后行动上的有效配合,出行前即约定在瑞士会合,后由于经费缺乏及时间所限,改在比利时相见。中国驻外各钦使对考察团负有接待之责,积极与各国政府联络,并对考察团的考察行程、考察项目多所安排。倾向立宪的留学生对考察团反应热烈,纷纷为考察团提出建言,并有少数留学生加入考察团协助考察。各国政府普遍对考察团的到来给予热情欢迎,并派出专员负责接待事宜,国外舆论界也较为关注考察团的考察行程。从中外关系的角度看,此次考察联络了邦交、展示了中国的改革形象。在考察团出洋考察期间,国内舆论普遍热切期望考察团考有所得,归国后能够大有作为,除了关注考察团行程外,并对考察团多有建言。由于立宪问题在立宪派和清朝统治集团部分人中间形成了某种共鸣,与清政府处于对立地位的革命派确实产生了担忧,如果清廷真的能够推行宪政,革命将很难发动。于是革命派不遗余力地揭露清廷立宪的虚伪性,五大臣出洋考察则成为革命派批判清政府假立宪的焦点事件,形成反对清政府立宪的第一个舆论高潮。考察团归国后,通过上奏条陈、编译书籍等途径表达了政治见解,指陈中国应仿效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进行政治改革,并提出模仿日本将官制改革作为中国宪政改革的第一个步骤。清政府采纳了考察团的建言,在考察团归国不久即颁布了“仿行宪政”的诏旨,实际上确立了师法日本的宪政改革纲领。应该说,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田建明[5](2010)在《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 ——国际形象、国际责任与国际制度的战略互动》文中研究指明软实力在大国兴衰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软实力地位的提升,是历史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必然趋势。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构建,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认为,软实力在不同主体及主体不同发展状态下,会形成不同的理解认知。基于中国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国情、特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构建中国软实力战略,提升中国软实力,是学理性探索的出发点。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以中国崛起的特色战略需求为时代前提、以形象—责任—制度为三大变量、以切入—巩固—保障为整合路径、以塑造—履行—建设为提升策略,分别阐释国际形象、国际责任、国际制度三大战略要素的运行机理,并将三者有机结合于中国特定国情之下,统筹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之中,从而构建一个系统优化、结构合理、机能高效、运转灵活的中国软实力战略。
栗志刚[6](2007)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2002年底起,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加剧,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来自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的外部压力非常强大,国际媒体对中国政府操控汇率的评价也不绝于耳。显然,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同样保持不变的人民币汇率在5年前大受世界赞扬,而在5年却后饱受批评。其原因在于,汇率政策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定的汇率政策会给不同利益集团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造成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现实中的汇率制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各种经济和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汇率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为了更好地解答现实中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明确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的路径。本文力图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方法,梳理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历史过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成本较低的变革路径。本文研究表明: 1949-1952年,正值建国之初,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如何生存的问题。当时的政治任务就是对内如何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对外如何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新中国的汇率政策正是配合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与外汇政策的产物,因而实行独立自主的、灵活机动的浮动汇率制度。1953-1972年,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得以完备建立的时候,为了跟国家即将全面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当时的决策层决定稳定汇率水平,以便于统一预算,进出口差额统一由财政垫支。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由于各国货币汇率变动频繁,我国无法按外国官方汇率的变化来调整人民币汇率,并开始意识到人民币汇率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于是采用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1981-1993年的双轨汇率制度时期体现了中国改革的渐进特征,反映着决策层对市场汇率认识的改进,同时也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关系。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双轨汇率制并非没有指责,但比较容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规模还没有足够大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大,另一方面日本是美国的主要经济对手、苏联是美国的全球争霸对手,美国为了打中国牌,采取让中国“融入世界”的政策,容忍了中国的双轨制,而且这段时期IMF正处在历史最弱状态,没有力量监督各国汇率安排。1994-2005年的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时期,中国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在结售汇制下,人民币汇率越来越缓慢升值,人民银行调控汇率痕迹非常明显。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作出自我牺牲,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危机后,变成了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并且具有极强的制度惯性。由于国际社会的评价标准本来就是机会主义的,今天饱受国际社会批评的人民币钉住汇率机制,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表扬。因此,当今天国际社会要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时,我们应该在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再结合外部情况来作出判断,而不要在乎别人的评论。总之,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关系经历了从对抗――接触――融入的过程,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史也经历了与西方主流汇率体制同步――分离――同步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与中国经济体制一样,人民币汇率制度也经历了从市场――计划――市场这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能看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有着深深的转轨经济的特征,打上很深的政治烙印,同时也能看出作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的制度特征。通过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我们同样可以认识到它具有很强的制度依赖性,即使是急风暴雨式的改革,也无法立即构建稳妥的汇率形成机制。因为在人民币汇率的背后是难以动摇的利益关系,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的考虑,不仅有国内政治因素还有国际政治因素。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捆绑了太多的政治利益,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变革,在外部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调整,反过来也将对政治经济体制和决策层面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正是这样,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同样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也需要更加稳妥的策略。
何中顺[7](2005)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内容构成日趋多元,国家在设定本国国家利益目标上随之多元。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意识形态、环境等都作为对外政策目标,通过外交去实现,同时这些因素本身也作为实现外交政策的手段而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外交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大。外交功能也都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正在向经济外交、文化外交、民间外交,包括企业外交总体外交方向发展。传统或狭义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等概念继续保持稳定性的同时,经济外交、环境外交、文化外交等概念日益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并已经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的实践所证明。就中国国内情况而言,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追求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25年多的改革开放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包括苏联成立和苏东解体、二次世界大战,也应该包括1989年后中国的崛起过程。中国经济的外扩将日益导致中国外交资源、政治资源和军事资源的外扩。作为新兴的和转型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经济外交案例具备了相对典型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文本意义。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对这样命题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对丰富中国外交的理论本身,还是对中国外交的实践,都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1978年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至今,中国外交以极其丰富的案例和具体实践证明,经济外交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实践,已经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理由期待中国经济外交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以经济外交为理论主体,以中国经济外交为分析个案,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外交的历史实践过程,从而取得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综合而全面的前瞻性的认识,在借鉴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外交历史和现实进行学术厘清,并提出相关领域的政策层面的建议,是中国外交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实践的需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方法、结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层次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变量分析方法等分析手段,对中国经济外交进行了的规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系统、主要构成,进行了系统的全景式的扫描。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概述;中国经济外交的实践与必要性:评估经济外交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国作为经济外交分析个案的意义;中国的外交战略和经济外交;中国的金融外交;中国的能源外交;中国的外交中的经济制裁;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等。总的思路是首先分析近年来经济外交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外交理论研究和经济外交理论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提出经济外交作为一个变量,构建和完善经济外交理论框架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以丰富经济外交的理论。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政策建议。最后是对经济外交和中国经济外交的结论性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一、经济外交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随着新时期中国外交质量和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渐为中国外交的实践所验证。经济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经济外交的过程,为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为经济外交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丰富的样本。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国家战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保障中国的出口产品市场和资源、能源来源的稳定获得是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作为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有足够的理由和需求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研究中国的经济外交行为,不仅可以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有更清晰的观察,而且可以为外交学研究的立体性和丰富性提供一个较大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文本。 二、制度变迁、经济转型、文化传统、国内发展目标的调整等内政因素,是影响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变量。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内政和外交的联系更为紧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明显。这种互动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制定国内政策离不开对国际形势的把握。中国能够经受国内风波和苏东剧变的考验,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重要的原因是对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作了准确的判断。其次,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断给中国外交提出新任务,外交工作处于配合中心工作的地位。从国内经济、政治需要出发来考虑外交问题,对外政策更加务实。最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外交强调了内外政策的一致性。80年代以来,中国强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指出外交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强调“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条件”。一方面,邓小平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对于中国外交的作用,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中国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
彭刚[8](2000)在《中国“入世”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和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对中国融入经济与贸易全球化进程,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调整甚至重塑南北关系,改变世贸组织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促进世贸组织中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份额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以加强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的凝聚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创新力,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作出贡献。
于新东[9](1999)在《论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担任国家进出境监管重任的海关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国际上,无论是来自贸易界的外部压力,还是来自海关自身的内部压力,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对海关的变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这种双重呼唤下,世界海关组织(WCO)正积极而又细致地对海关支柱性国际公约之一的原《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手续的公约》(简称《京都公约》)进行修改,以适应国际经贸新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从各国来看,大部分国家——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海关当局,都已将推进自身的变革作为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海关改革和现代化已成为各国海关的共同目标。在我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亦可溯及到较早时期,在1994年中国海关总署就提出了建设现代海关制度的目标,并成为我国海关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最重大的命题。提出至今,我国海关一直始终如一地在进行着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如今,无论是从国际层次来看,还是从别国的实践做法来看,探讨这一问题都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不仅关系到海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与贸易能否更好地走向国际并跨入世界一流行列。因而,期望能从跨世纪的大背景、国际经贸新发展的大角度,参与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的探讨,力求为它添砖加瓦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诚为本论文写作的动机和出发点。整个论文立足于国际经贸新发展的宏观背景,力求以国际经贸新发展为基线,有机联系地研究和分析海关有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说,探讨在国际经贸新发展条件下海关起源理论、海关职能理论、海关建设理论和海关发展理论等。全文共约26万字,分为三篇。这三篇分别是:上篇为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理论篇,中篇为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职能篇,下篇为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发展篇。就研究领域来说,从本人开始海关理论的探讨以来,随着所接触海关资料和文献的增多,我感到海关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在国际上,几乎没有见到对海关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的资料与文献,基本上是实务性和政策性方面的工作。相反,在我国,从理论角度对海关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已经不少,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海关史的理论探讨方面;另一个则是在现代海关方面。前者已经做得深入和系统,而后者尚以对个别海关现象的理论探讨为主。一句话,在对现代海关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的方面可以说仍然是空白。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力求对现代海关的探讨和研究是从较系统和较深入的理论角度进行和展开的。但是,就填补空白而言,本文只是在做着填补空白的工作,真正成为填补空白之作,差距还十分巨大,要做的工作仍十分庞杂。因此,对于已经并仍将致力于海关有关理论探讨和研究的我来说,更为迫切地祈望各大方之家不吝赐教,以使本人能在这一领域中不断成熟、不断突破、不断向前、不断完善。
潘正祥[10](1998)在《从结盟到对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文中认为中国同前苏联的关系,是20世纪50、60年代影响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全球战略的最重要的外交关系,而中苏两国共产党的关系又是其中的核心。两党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悲欢离合,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把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分为结成同盟、全面发展、分歧渐多、急剧恶化、公开沦战、彻底破裂和激烈对抗7个阶段,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三个方面人手,对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考察和梳理,着重研究了中苏结盟的历史理由和中苏从结盟到对抗、由盟友变敌人的基本原因,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认为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方针上出现的分歧与矛盾,是导致中苏关系由好变坏的三大主要原因。而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并非绝对没有缓和或采取另一种处理方式的可能性。由于主观决策的失当,错过了机遇,终于使矛盾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彻底破裂、激烈对抗。其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上述分歧与矛盾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中苏双方在国与国的关系上没有自始至终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党与党的关系上没有言行一致地贯彻平等原则,在意识形态的争论中没有自觉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矛盾激化时,没有积极地寻找共同点、求同存异。这些教训确实是相当深刻的,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借鉴和汲取。
二、新一轮中国复关谈判开幕在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轮中国复关谈判开幕在即(论文提纲范文)
(1)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2 党报经济报道整体状况分析 |
2.1 框架理论与新闻生产 |
2.2 党报经济新闻研究 |
2.3 《南方日报》及其相关研究 |
3 《南方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的来源 |
3.1 影响框架的社会文化环境 |
3.2 影响框架的组织因素 |
3.3 影响框架的个人因素 |
3.4 新闻从业人员观察框架中的党报经济报道影响因素 |
4 《南方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的框架 |
4.1 2002年中国入世报道 |
4.2 2010年上海世博会 |
4.3 “双城会”系列报道 |
4.4 金融危机报道的框架生产 |
4.5 小结 |
5 党报经济报道框架的改进策略及建议 |
5.1 构建动态多维框架 |
5.2 框架生产再定位 |
5.3 构建新的“角色丛”身份 |
5.4 框架的差异化生产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问问题汇总 |
附录二:《双城会》系列报道目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
第一节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
第二章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
第一节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
第二节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
第三节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
第三章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
第三节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
第四节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
第一节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
第二节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
第三节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
第四节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
第五章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
第二节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
第三节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
结语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第二节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3)蒋汪合作研究(1931-193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学术意义 |
1.2 学术史的回顾 |
1.3 拟解决问题及基本框架 |
1.3.1 拟解决问题 |
1.3.2 基本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中的不足 |
2 现实面与理想面的平衡:蒋汪合作形成的历史考察 |
2.1 汪胡合作的顿挫与蒋汪接近 |
2.1.1 蒋、胡、汪三人的历史纠葛 |
2.1.2 基础孱弱与顿挫频现:“非常会议”时期的汪胡合作 |
2.1.3 理念共识下的坚冰初融:蒋汪关系的和缓与接近 |
2.2 “一国三公”下的政治困境 |
2.2.1 政制改革与孙科内阁的困境 |
2.2.2 蒋、汪、胡三方的困境与博弈 |
2.2.3 困厄中孙科的挣扎及其失败 |
2.3 蒋汪合作格局的鼎定与初步巩固 |
2.3.1 困境中的突围:蒋汪合作的鼎定 |
2.3.2 蒋汪合作的初步巩固:孙科反侧的酝酿及失败 |
2.3.3 蒋汪合作的隐忧 |
3 蒋汪合作的顿挫:1932年汪张交恶与蒋介石善后 |
3.1 汪张交恶与热河问题 |
3.2 从维持现状到弃汪保张:蒋介石善后政策嬗变 |
3.3 热河沦陷与蒋介石弃张联汪政策的实施 |
4 蒋汪合作的调整及其基本模式的形成 |
4.1 蒋汪合作调整分析 |
4.1.1 蒋汪关系的新变化 |
4.1.2 政策、机构与人事的调整 |
4.2 “庐山模式”的形成及成因 |
4.2.1 宏观视野内的“庐山模式” |
4.2.2 微观视域内的“庐山模式” |
以国民政府在关内外通车通邮谈判中的决策过程为中心 |
4.3 蒋汪合作的另一个侧面:以1934年顾孟余案为中心 |
4.3.1 “顾案”的发生:孙科与于右任联合反汪的一次尝试 |
4.3.2 汪精卫的反击:中政会三项弹劾办法的出炉 |
4.3.3 蒋介石对于“顾案”的初步干预:袒汪抑于 |
4.3.4 存废之争:各方围绕中政会三办法的角力 |
4.3.5 小结 |
5 影响蒋汪合作的因素 |
5.1 蒋汪合作格局下的反汪运动 |
5.1.1 四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反汪行动 |
5.1.2 汪精卫复职后的反汪运动 |
5.2 政治体制的掣肘 |
5.3 从1935年汪精卫辞职事件看影响蒋汪合作的因素 |
5.3.1 汪精卫辞职事件爆发前的政治形势 |
5.3.2 反汪风潮肇始与汪精卫辞职 |
5.3.3 蒋介石善后与汪精卫复职 |
5.3.4 小结 |
6 走向破裂 |
6.1 五全大会前后的蒋汪关系 |
6.1.1 关于汪精卫遇刺案 |
6.1.2 五全大会的权力重组与蒋汪关系 |
6.2 走向最终破裂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4)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资料概述 |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政局概况 |
第一节 立宪派、革命派之发展 |
第二节 宪政思潮发展概述 |
第三节 时人关于宪政改革步骤的论说 |
第二章 清政府派遣考察团出洋考察决策的确立 |
第一节 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一、革命思潮高涨 |
二、宪政思潮勃兴 |
三、江浙立宪派的策动活动 |
四、政府官员关于日俄战争的大讨论 |
第二节 派遣考察团出洋考察上谕之颁布 |
一、袁世凯之奏请 |
二、选定考政大臣 |
第三节 遣使谕旨引发的国内外舆论反应 |
一、国内舆论 |
二、国外舆论 |
第三章 考察团出行前的筹备 |
第一节 选拔随从人员 |
第二节 筹措考察经费 |
第三节 确定考察国别 |
第四章 初师不利:吴樾谋刺五大臣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吴樾谋刺五大臣始末 |
一、筹划经过 |
二、车站惊弹 |
第二节 炸弹案引发的国内外舆论反应 |
一、立宪派的反应 |
二、革命派的回应 |
三、国外舆论反应 |
第三节 清政府对炸弹案的调查 |
一、初步调查 |
二、深入调查 |
第四节 炸弹案之影响 |
一、考察团重组 |
二、政府官员推进宪政改革之建言 |
第五章 五大臣出洋考察实录 |
第一节 载泽、尚其亨、李盛铎考察团 |
一、出洋考察概况 |
二、日本之行 |
三、英国、法国、比利时之行 |
第二节 端方、戴鸿慈考察团 |
一、出洋考察概况 |
二、对政治制度的考察 |
三、对教育事业的考察 |
四、对工矿企业的考察 |
五、对公共事业的考察 |
六、与留学生接洽 |
七、宣慰华侨 |
八、端方与中外艺术交流 |
第六章 五大臣出洋考察期间的政局演进及国内反应 |
第一节 政府内部立宪氛围趋于浓厚 |
一、清政府对宪政改革之预备 |
二、政府官员倡导宪政的热情趋于高涨 |
三、端方、戴鸿慈对地方大吏立宪期限态度的调查 |
第二节 立宪派的反应 |
一、上海立宪派对考察团的欢迎 |
二、立宪派舆论反应 |
第三节 革命派的反应 |
第七章 考察团归国后的建言及各种编译书籍缕析 |
第一节 载泽、尚其亨、李盛铎考察团 |
一、奏折内容分析 |
二、各类着作编译、出版过程 |
三、若干部着作介绍 |
第二节 端方、戴鸿慈考察团 |
一、各类奏折及《欧美政治要义》撰述经过 |
二、奏折内容分析 |
三、《欧美政治要义》 |
四、《列国政要》及《列国政要续编》 |
第三节 两路考察团考察成果之对比 |
一、来源不同 |
二、政治建言侧重点不同 |
第八章 五大臣出洋考察之评析 |
第一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之影响 |
一、考察团成员思想认识得到提升 |
二、中外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
三、推动政治改革全面展开 |
第二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之缺失 |
一、经费不足,使用缺少规划 |
二、人员选拔存在问题,考政大臣亦不团结 |
三、行程过于匆促,考察并不细致 |
结语 |
第一节 立宪派·舆论 |
第二节 清末政治改革之困境 |
附录 五大臣出洋考察团行程日表 |
参考资料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 ——国际形象、国际责任与国际制度的战略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约瑟夫?奈与软实力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2、中外学术界对软实力以及中国软实力的研究 |
三、概念辨析 |
1、硬实力(hard power)与软实力(soft power) |
2、国际形象(international image) |
3、国际责任(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
4、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
5、中国软实力(China’s soft power) |
6、中国软实力战略(China’s soft power strategy) |
四、论文结构与主要论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1、论文的主要创新 |
2、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辨析:背景、目标、要素 |
一、中国软实力战略的背景 |
1、硬实力与软实力互动的时代表征 |
2、物质性向社会性成长的阶段演进 |
3、国家利益维护与拓展的思维转变 |
二、中国软实力战略的目标 |
1、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
2、注入硬实力发展的新动力 |
3、探索世界新秩序的新路径 |
三、中国软实力战略的要素 |
1、形象:迈向世界的“通行证” |
2、责任:检验大国的“试金石” |
3、制度:构建秩序的“稳定器” |
第二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切入:国际形象的塑造 |
一、国际舆情中的中国形象双向解析 |
1、论调:“唱衰”与“捧杀” |
2、碰撞:“一种转变”与“两种心态” |
3、回应:“缺位”与“越位” |
二、中国公众外交战略的内涵与理念 |
1、公众外交的内涵 |
2、中国公众外交战略的理念 |
三、中国公众外交战略的二维透视 |
1、公众外交战略的外向性维度 |
2、公众外交战略的内向性维度 |
第三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巩固:国际责任的履行 |
一、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历史演进 |
1、“世界革命”与反霸斗争下的国际责任观 |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下的国际责任观 |
3、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下的国际责任观 |
二、“中国责任论”的出现与反思 |
1、崛起大国的国际责任及其困惑 |
2、“中国责任论”的非理性与理性 |
三、中国责任的规范性考量 |
1、两个前提 |
2、四项原则 |
3、四大领域 |
第四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保障:国际制度的建设 |
一、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态势的转变 |
1、消极的有限参与 |
2、积极的部分参与 |
3、主动的全面参与 |
二、中国推动国际制度改革的时代机遇 |
1、国际制度面临调整的压力 |
2、国际制度改革的三大动力 |
三、中国完善国际制度的路径选择 |
1、学习“游戏规则” |
2、强化对国际制度的影响 |
3、从区域性国际制度创设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构 |
第五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整合与提升 |
一、三大战略要素的功能整合 |
1、国际形象:提供前提 |
2、国际责任:提供保证 |
3、国际制度:提供平台 |
二、中国软实力战略的系统运作 |
1、两大系统的兼顾 |
2、两个范畴的统筹 |
3、两种态势的平衡 |
三、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效能提升 |
1、形象的塑造与变革 |
2、责任的界定与充实 |
3、制度的参与与创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6)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对人民币钉住美元的赞赏与批评 |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与政治视角 |
(三) 选题的意义 |
二、基本思路与观点 |
三、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基本理论 |
一、汇率的经济学理论 |
(一) 购买力平价说 |
(二) 利率平价说 |
(三) 国际借贷说 |
(四) 马克思主义的汇率理论 |
二、当前主流经济学的汇率制度基本理论及其缺陷 |
(一) 固定汇率制 |
(二) 浮动汇率制 |
(三) 中间汇率制度理论 |
(四) 20 世纪90 年代后的新发展 |
三、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因素考量 |
(一) 关于金融、货币和汇率的政治本性 |
(二) 汇率制度选择的国内政治学分析 |
(三) 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
四、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大国的博弈 |
(一)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与邻为壑的结局 |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大国的合作博弈 |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标志着美国力量的削弱 |
(四)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制度的特点――美元霸权的强化 |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历史的政治分析(上) |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 |
(一) 汇率制度历史的分期 |
(二) 汇率水平的变化 |
(三) 建国以来围绕汇率问题的争论 |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汇率与汇率政策(1949-1952) |
(一) 新中国汇率制度的背景 |
(二) 建国初期的汇率政策 |
(三) 采取浮动汇率制的政治因素 |
三、计划经济下超级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时期(1953-1972) |
(一) 超级稳定失去调节功能 |
(二) 教条主义下的汇率政策 |
四、钉住一篮子货币时期(1973-1980) |
(一) 逐渐宽松的政治气候 |
(二) 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 |
五、对原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汇率制度安排的政治分析 |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历史的政治分析(下) |
一、经济转轨时期的双轨汇率制度时期(1981-1993) |
(一) 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基本背景 |
(二) 贸易部门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1981-1984) |
(三) 市场调剂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1985-1993) |
(四) 两次双轨制的比较 |
(五) 双轨汇率的国内政治学分析 |
(六) 双轨汇率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
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2005) |
(一) 改革背景 |
(二) 1994 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与汇率机制运行 |
(三)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不贬值的政治分析 |
(四) 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政治分析 |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重新选择的必然性与现实步伐 |
一、2005 年7月21日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弊端 |
(一) 汇率调节机制僵化导致外汇市场不发达 |
(二) 基础汇率的确定缺乏合理依据 |
(三) 高昂的制度维护成本 |
(四) 严重影响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
二、全球经济不平衡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
(一)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表现 |
(二)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 |
(三) 全球经济不平衡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
三、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
(一) 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学分析 |
(二)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国内政治分析 |
(三) 改革前准备的工作: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
三、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2005 年7 月21日以来) |
(一)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破冰 |
(二)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 |
(三)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特点和评价 |
(四) 新汇制下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和影响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走向 |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选择的国内政治学分析 |
(一) 经济发展的政治要求 |
(二) 转变宏观调控方式的要求 |
(三) 经济转型的要求 |
(四) 科学发展观对人民币率汇率的影响 |
(五) 和谐社会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六) 香港因素 |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选择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
(一) 美国因素 |
(二) IMF 中期改革 |
(三) 东亚金融合作 |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选择的路径 |
(一) 现实基础存在结构性失衡 |
(二)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改革方针确定 |
(三) 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 |
(四) 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
(五)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结语 |
一、汇率市场化改革之路不可逆转 |
二、中国汇率体制将面临更多的外部压力 |
三、中国政府需要积极培育自身的利益集团 |
四、国内政治气候和领导人风格对汇率体制改革影响甚大 |
五汇率市场化改革将对政治经济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六节 本文的创新与结论 |
第一章 经济外交的概念和理论发端 |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概念与实践 |
一、外交概念的变迁 |
二、经济外交概念的辨析 |
三、经济外交实践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经济外交产生根源的理论视角 |
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为经济外交的强化提供了必要性 |
二、国家干预经济的合法性为经济外交提供了可能性 |
三、国际贸易干预主义的影响 |
四、国家利益内容的调整 |
五、国家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
第二章 经济外交理论内涵的框架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施的框架约束 |
一、主权国家总体的外交政策 |
二、制度变迁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三、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四、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五、政治文化传统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外交的功能与特点 |
一、经济外交的功能 |
二、经济外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三节 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和形式 |
一、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 |
二、经济外交的主要形式 |
第四节 实施经济外交的主体——按照体系层次进行分析 |
一、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外交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
三、政府机构的涉外部门 |
四、大型跨国公司 |
五、国际组织 |
第五节 经济外交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
一、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经济外交的意识 |
二、贸易市场的开拓和博弈需要外交的大力支持 |
三、资源的需求要求发挥外交的支持作用 |
四、经验教训要求中国进一步拓展经济外交的空间和力度 |
五、经济外交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发端 |
第一节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外交的实践 |
一、长期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
二、打破经济制裁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初步努力 |
第二节 1978年以后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的确定 |
二、中国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三、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四、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
五、突出经济外交 |
第三节 邓小平的经济外交思想 |
一、努力汲取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 |
二、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国的资本 |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四、根据国情适当调整对外援助政策 |
五、合作开发有争议的领土 |
六、反对和应对来自国外的经济制裁 |
七、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
八、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国家利益 |
第四节 江泽民经济外交的主要思想 |
一、关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
二、关于经济安全 |
三、关于经济全球化 |
四、关于参与国际经济机制 |
第五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实施 |
一、经济外交的意识逐步得到提升 |
二、开展多边的经济合作外交 |
三、积极参加全球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合作 |
四、具体(问题)领域的经济外交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政府机构与过程 |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外交 |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济外交 |
四、外交部的经济外交 |
五、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的经济外交 |
六、中国驻外使领馆的经济外交行为 |
七、国务院外事办公室 |
八、农业部国际合作司 |
九、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 |
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非政府机构 |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
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四、企业集团 |
五、中国企业外交关联会 |
第三节 中国各经济外交机构的运行过程分析 |
一、关于经济外交决策的一般分析框架 |
二、经济外交功能整合的国际经验 |
三、各种机构经济外交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四、进一步整合中国的外交资源 |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
二、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逐步调整 |
第二节 大国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一、中美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二、中日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三、中俄关系与经济外交 |
四、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与经济外交 |
第四节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考虑 |
二、建立中国的海外资源地和出口产品市场 |
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新策略 |
第六章 中国的能源外交 |
第一节 世界能源外交的格局与中国能源的困境 |
一、世界能源外交的现状 |
二、中国能源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以中俄石油管线的博弈为例 |
一、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 |
二、中俄石油管道博弈:安大线的失败 |
三、中哈石油管道的实施 |
四、国家领导人的能源外交 |
五、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行为 |
六、中国能源外交尚存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路 |
一、整合国家能源的主管机关 |
二、运用外交资源,加速实施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 |
三、动用国家外交资源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 |
四、统筹安排,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
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
六、做好能源技术的提高工作 |
第七章 中国的金融外交 |
第一节 国家金融安全与金融外交 |
一、二战后国际金融外交的基本实践 |
二、国际金融外交的经验 |
三、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金融体制的外交 |
一、中国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合作 |
二、中国围绕亚洲金融危机的外交与援助 |
第三节 中国的汇率外交 |
一、汇率外交:对人民币升值的外交博弈 |
二、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
第八章 中国的发展援助外交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政策的逐步调整 |
一、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变化 |
二、1979年至1990年为探索性的改革与调整阶段 |
三、199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工作进行全面改革 |
四、个案研究:对亚非国家债务的减免 |
第二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实施过程 |
一、对外援助的职能分布 |
二、中国对外援助项目的实施过程 |
三、实证分析:以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为案例 |
第三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发展趋势 |
一、援外工作需要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变化 |
二、继续改革对外援助的方式 |
三、扩大援助的规模,使援外资金来源多样化 |
四、援外工作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
五、加大无偿援助的规模 |
六、加强对受援国的人才培训 |
第九章 中国外交中的经济制裁 |
第一节 概念与历史的考察 |
一、经济制裁的概念与国际经验 |
二、中国在反对经济制裁方面的外交行为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制裁的实证分析 |
一、围绕台湾问题进行的经济制裁 |
二、对人权问题上实施经济制裁 |
三、运用飞机采购配合外交工作 |
四、其它关于经济制裁的案例 |
五、WTO框架下的经济制裁行为 |
第十章 中国积极接受多双边的经济技术援助 |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援的基本概况 |
一、接受外援观念的变迁 |
二、中国接受外援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双边援助 |
一、长期成为日本的最大援助国 |
二、德国对中国的无偿援助 |
第三节 积极吸纳多边经济援助 |
一、成为世界银行的最大受援国 |
二、欧盟对华的多边援助 |
三、联合国儿童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四、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第四节 中国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
一、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 |
二、中国的对策 |
第十一章 中国的贸易市场与贸易争端外交 |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外交 |
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 |
二、努力加强经济外交的力度 |
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二节 关于争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外交 |
一、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必要性 |
二、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目标 |
第三节 外交手段对经济议题的介入: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外交为例 |
一、外交手段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分析 |
二、中国加入WTO前对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经济外交 |
三、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问题 |
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对外交资源的利用 |
一、“走出去”战略是主要的经济外交政策 |
二、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背景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三、充分运用外交资源帮助企业“走出去” |
第五节 WTO框架下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与重迭 |
一、中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国家利益原则 |
二、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寻找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平衡点 |
三、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机制 |
四、进一步提升WTO框架下中国经济外交的能力 |
第十二章 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加入国际经济机制的回顾与评价 |
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程回顾 |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198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决定参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
二、中国复关过程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对其它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经济机制的参与 |
一、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外交 |
三、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功能的扩展 |
四、中国与G7(8):有选择地参与 |
小结 中国的经济机制外交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
本文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上篇 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理论篇 |
第一章 海关概述 |
第一节 海关概念界定的新探索 |
一、海关概念的现有界定 |
二、海关概念界定的新探索 |
第二节 海关变迁简述:海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一、海关的过去 |
二、海关的现在 |
三、海关的未来 |
第三节 关税的演变:从内地关税到统一国境关税 |
一、关税演变阶段及特点 |
二、关税演变对海关起源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启示 |
第四节 海关产生的根本条件:主权国家的形成 |
一、海关起源于主权国家形成理论的实证分析 |
二、海关起源于主权国家形成理论的实证再检验 |
第五节 海关的发展和壮大:对外经贸的扩大 |
一、对外贸易的兴起、发展直接促进了海关的发展和壮大 |
二、对外贸易的变化又导致海关做出相应的变化 |
三、对外贸易总的来说构成为影响海关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
第六节 海关在国家经贸发展中的重要性概述 |
一、海关在国家经贸发展中的一般作用 |
二、海关对国家经贸发展的保护作用 |
三、海关对国家经贸发展的促进作用 |
四、海关对国家经贸发展的决策提供监测预警作用 |
五、海关通过征收关税对国家经贸发展的调节作用 |
第二章 国际经贸新发展:海关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
第一节 全球化:国际经贸的发展主旋律 |
一、全球化及其影响 |
二、全球化浪潮中必须各显神通 |
第二节 区域化和多极化:国际经贸的现实发展潮流 |
一、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及其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
二、国际经贸的多极化发展态势 |
第三节 国际资本转移加快与国际经贸的风险冲击加剧 |
一、国际资本转移数量和速度的加大和加快 |
二、国际经贸的风险冲击加剧 |
第四节 国际贸易体制的多边自由化演变进程 |
一、多边自由化的理论和实践概述 |
二、多边自由化的现状及发展 |
三、多边自由化面临的阻力 |
第五节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巨大变化 |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
二、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产品贸易的空前增大 |
三、绿色环保产品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新构成 |
第六节 国际贸易方式的科技信息革命 |
一、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的方式及手段革命 |
二、信息技术在各国经贸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第七节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贸的最主要实体 |
一、跨国公司“凶猛” |
二、跨国公司的优势领域 |
三、跨国公司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主体 |
第三章 研究的方法论与总体框架 |
第一节 论文的方法论 |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
二、经济学的相关方法论 |
三、其他四种具体方法论 |
四、立论原则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政策性结论 |
一、提出问题 |
二、主要结论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一、思路和脉络 |
二、总体框架 |
中篇 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职能篇 |
第四章 维护国家主权 |
第一节 海关与国家主权 |
一、主权国家和主权 |
二、主权具体划分的新探索 |
三、海关维护国家主权的历史表现 |
第二节 海关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 |
一、海关作为国家主权象征之一和海关徽标 |
二、海关作为国家主权象征之一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 海关作为国家的经贸大门 |
一、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
二、维护国家对外贸易利益 |
第四节 海关维护国家经贸主权的具体取向 |
一、海关维护国家主权的未来基本取向——适应并推进市场经济建设 |
二、海关维护国家主权的未来意义和展望 |
第五节 国际经贸新发展中海关地位独立性的分析与展望 |
一、海关职能的独立性 |
二、海关部门的独立性 |
第五章 执行经贸政策 |
第一节 海关在国家经贸发展中的重要性概述 |
一、海关在国家经贸发展中的一般作用 |
二、海关对国家经贸发展的保护作用 |
三、海关对国家经贸发展的促进作用 |
四、海关对国家经贸发展的决策提供监测预警作用 |
五、海关通过征收关税对国家经贸发展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海关贯彻和执行国家经贸政策总述 |
一、海关执行政策的一般性原则 |
二、海关执行政策的分类 |
第三节 海关执行国家经贸政策的历史回顾 |
一、执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 |
二、执行自由贸易政策 |
三、执行保护关税贸易政策 |
四、执行超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
五、执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政策 |
六、交替执行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七、执行其他贸易政策 |
第四节 海关执行国家经贸政策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
一、海关执行政策的评估机制 |
二、海关执行政策的反馈机制 |
第五节 国际经贸新发展:海关执行国家经贸政策的展望 |
一、国际经贸新发展对海关执行政策影响概述 |
二、海关执行政策的未来 |
第六章 保障经济安全 |
第一节 经济安全的一般理论 |
一、经济安全含义的特殊性 |
二、产生经济安全的情形和事实表现 |
第二节 衡量经济安全的“三权”论 |
一、创始权 |
二、调整权 |
三、发展权 |
第三节 海关与国家经济安全 |
一、海关与金融安全 |
二、海关与贸易安全 |
第四节 海关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 |
一、建立海关对国家对外经贸稳定状况的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 |
二、建立海关监测预警系统的可行性条件 |
三、建立海关对国家对外经贸稳定状况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程序 |
第五节 海关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对策之一:加强海关统计与分析 |
一、海关统计的任务 |
二、海关统计的作用 |
第七章 促进贸易发展 |
第一节 国际贸易演变的简述 |
一、简单贸易时期 |
二、殖民贸易情况 |
三、分工贸易时期 |
四、多边贸易时期 |
第二节 国际贸易惯例:海关促进贸易的准则 |
一、无歧视待遇贸易规则 |
二、互惠和关税减让规则 |
三、透明度贸易规则 |
四、非数量限制的贸易规则 |
第三节 海关积极便利:提高贸易效率 |
一、海关提高贸易效率的宏观对策 |
二、海关提高贸易效率的微观对策 |
第四节 海关有效保护:维护贸易公正 |
一、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特点 |
二、拒绝贸易保护主义 |
第五节 海关科学监管:保障贸易秩序 |
一、海关监管及其发展 |
二、寻租理论概述 |
三、与海关监管有关的寻租及海关反腐败 |
第八章 调节内外经贸 |
第一节 调节财政收入和进出口 |
一、关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调节职能 |
二、关税对进出口的调节职能 |
第二节 保护国内产业 |
一、马克思主义对保护关税制度的积极作用做了理论和实际的分析 |
二、马克思主义对保护关税制度的消极性做了深刻的阐述 |
三、保护国内产业职能的现代分析 |
四、实现上述职能的重要手段:加强反补贴和反倾销工作 |
第三节 关税调节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
一、局部均衡条件下的关税调节效应 |
二、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关税调节效应 |
第四节 关税税率的设计:有效保护率和最优关税率 |
一、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Protection Rate or Effective Tariff Rate, EPR) |
二、最佳关税率(Optimum Tariff) |
第五节 国别关税制度的有关资料介绍 |
一、欧盟关税制度 |
二、美国关税制度 |
三、日本关税制度 |
四、其他国家关税制度简况 |
第六节 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关税总趋向 |
一、关税制度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
二、关税改革的主要特点 |
下篇 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发展篇 |
第九章 制度创新论 |
第一节 制度创新概说 |
一、制度的一般涵义 |
二、制度创新的动因和分类 |
第二节 海关制度创新的动因 |
一、提高效率的需求 |
二、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使然 |
三、信息成本的存在 |
四、交易费用和风险的存在 |
五、原有制度的疲劳或欠缺 |
第三节 海关制度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 |
一、收益大于成本原则 |
二、因地制宜原则 |
三、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原则 |
第四节 海关制度创新的分析模式 |
一、海关制度创新的基本分类 |
二、海关制度创新的环境构造 |
三、海关制度创新的推进者 |
四、海关制度创新的信息获取机制 |
第五节 海关制度创新的效益衡量 |
一、效益衡量是海关制度创新的落脚点 |
二、海关制度创新的效益比较 |
三、海关制度创新的成本 |
四、海关制度创新的效益时限 |
第六节 最佳海关制度模型的探讨 |
一、科学的决策制度 |
二、有力的激励制度 |
三、科学的监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 |
四、广泛的社会合作制度(MOU) |
第七节 部分国家或地区制度创新有关资料介绍 |
一、欧盟海关制度 |
二、日本海关制度 |
三、美国海关制度 |
四、法国和瑞士海关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简介 |
第十章 职能重组论 |
第一节 职能重组:维系海关发展的关键 |
一、职能重组概说 |
二、职能与制度的关系 |
三、海关职能划分 |
第二节 海关职能实现的基本手段 |
一、法律手段 |
二、制度手段 |
三、行政手段 |
四、经济手段 |
第三节 海关职能重组:动因和原则 |
一、动因 |
二、原则 |
第四节 海关职能重组的未来取向——以美国为例 |
一、美国海关所面临的环境 |
二、美国海关重组的基本目标 |
三、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对策 |
第十一章 发展加速论 |
第一节 发展观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简介 |
二、可持续发展观简介 |
三、海关发展加速的理论阐述 |
第二节 海关发展的可选择方式 |
一、海关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
二、海关监管企业模式的选择 |
三、海关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
第三节 海关发展的现实呼唤 |
一、海关监管效率亟待提高 |
二、海关法律法规亟待建设 |
三、海关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
第四节 海关发展面临的环境和相应的目标 |
一、各国海关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
二、各国海关发展的基本目标 |
第五节 各国海关发展的基本取向:改革和现代化及其基本对策 |
一、加强信息化工作,提高海关监管货物效率 |
二、打击和截获走私并摧毁走私组织 |
三、打击从事或参与走私和商业瞒骗非法出口收入洗钱活动的犯罪组织 |
四、保证出口符合国家有关出口管理法和其他规章制度 |
五、加强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海关执法效率 |
六、为海关及海关人员最大效益地履行自身使命而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
第十二章 国际合作论 |
第一节 海关国际合作的由来 |
一、国际合作的基本理论 |
二、国际合作的基础 |
第二节、世界海关组织(WCO)及其公约 |
一、海关合作理事会概述 |
二、海关有关的国际公约简介 |
第三节 海关有关的国际公约的基本规定 |
一、有关商品分类的国际公约 |
二、有关商品原产地的国际公约 |
三、有关海关估价的国际公约 |
第四节 《京都公约》评述 |
一、《京都公约》概述 |
二、《京都公约》修改的背景和原因 |
三、修改后的《京都公约》对原公约的突破 |
第五节 海关国际合作的未来前景 |
一、在反走私、反商业瞒骗和其他违法海关行为方面广泛合作 |
二、在协调和简化海关手续方面可以加大合作 |
结语 跨世纪展望:不断发展和迈向国际的中国海关 |
第一节 中国海关的历史简介 |
一、早期中国海关概貌 |
二、近代中国海关简述 |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海关发展情况 |
第二节 中国海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述 |
二、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海关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贡献 |
第三节 中国海关的建设和发展 |
一、中国海关制度建设的已有成果 |
二、中国海关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总规划 |
第四节 国际经贸新发展:中国海关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
一、国际经贸自由化趋势给中国海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二、国际经贸的知识经济化给中国海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三、国际经贸的绿色环保化给中国海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四、国际经贸的信息科技化给中国海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五、国际经贸的风险冲击化给中国海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写作过程追忆 |
全文摘要 |
(10)从结盟到对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结成同盟 |
一、势在必行的中苏结盟 |
1、国家安全的需要 |
2、发展经济的需要 |
3、意识形态的吸引 |
二、结盟前的必要准备 |
1、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2、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 |
3、中苏建交 |
三、中苏谈判与缔结盟约 |
1、毛泽东晤谈斯大林 |
2、周恩来参加后的中苏谈判 |
3、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第二章 全面发展 |
一、政治上日益平等 |
1、苏联支持中国恢复联大席位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 |
2、斯大林逝世对中苏关系的微妙影响 |
3、赫鲁晓夫首次访华话平等 |
4、归还旅顺港 |
二、经济上互助合作 |
1、归还中国长春铁路 |
2、创办中苏股份公司 |
3、苏联对华的经济援助 |
4、中国对苏联的经济支持 |
三、外交上互相支持 |
1、中苏在朝鲜战争中的合作 |
2、中苏共同反对单独对日媾和 |
3、日内瓦会议上中苏紧密配合 |
4、中国在外交上对苏联的支持 |
第三章 分歧渐多 |
一、意识形态产生分歧 |
1、中苏意识形态分歧始于苏共二十大 |
2、波匈事件的震荡 |
3、莫斯科会议和《莫斯科宣言》的影响 |
二、两国关系出现阴影 |
1、毛泽东拒绝军事“合作社” |
2、赫鲁晓夫对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指手划脚 |
3、苏联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 |
三、对外战略开始分道扬镳 |
1、炮击金门引发赫鲁晓夫担心 |
2、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中的错误态度 |
3、中国对赫鲁晓夫推销戴维营精神的抵制 |
第四章 急剧恶化 |
一、意识形态争论升级 |
1、布加勒斯特会议前后的内部争论 |
2、第二次莫斯科会议的暂时妥协 |
3、苏共二十二大使争论激化 |
二、两国关系摩擦加剧 |
1、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协议和合同 |
2、两国关系的短暂改善 |
3、伊犁事件与边界纠纷、领土争端的出现 |
三、对外战略岐见日增 |
1、中国反对苏联与南斯拉夫靠拢 |
2、中国就古巴导弹危机对苏联的支持和批评 |
3、苏联在中印边界战争中对印度的偏袒 |
第五章 公开论战 |
一、罕见的公开论战 |
1、公开论战的爆发 |
2、万炮轰鸣的论战高潮 |
3、中国提出批判和清算赫鲁晓夫修正主义 |
二、公开论战中两党的主要观点 |
1、关于斯大林问题 |
2、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 |
3、关于和平共处问题 |
4、关于和平过渡问题 |
三、公开论战期间的中苏关系 |
1、1963年7月的两党会谈 |
2、中国反对苏美英三国部分核禁试条约 |
3、中国仍对改善中苏关系寄予希望 |
第六章 彻底破裂 |
一、中苏关系短暂改善后再度迅速恶化 |
1、赫鲁晓夫下台为缓和关系提供了契机 |
2、1964年11月的中苏会谈 |
3、中苏关系向更激烈的对抗发展 |
二、中苏两党关系的完全断绝 |
1、莫斯科三月分裂会议 |
2、中共拒绝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
3、中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日益孤立 |
三、两国对外战略走向对抗 |
1、中国逐步形成既反美又反苏的对外战略方针 |
2、中国反对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 |
3、中国拒绝在越南问题上同苏联“联合行动” |
第七章 激烈对抗 |
一、两国关系降到最低点 |
1、苏联指名道姓地攻击毛泽东 |
2、红场事件 |
3、在苏联驻华大使馆门前的游行示威 |
二、对外战略上互相对抗 |
1、中国反对苏联入侵捷克 |
2、苏联企图战略包围中国 |
3、中国开始构思对苏反包围新战略 |
三、边界冲突与军事对峙 |
1、1964年后的边界谈判和冲突 |
2、珍宝岛事件 |
3、中苏两国总理北京机场谈判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一轮中国复关谈判开幕在即(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D]. 郭亦乐. 暨南大学, 2017(04)
- [2]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
- [3]蒋汪合作研究(1931-1938)[D]. 段智峰. 浙江大学, 2012(06)
- [4]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 潘崇. 南开大学, 2010(07)
- [5]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 ——国际形象、国际责任与国际制度的战略互动[D]. 田建明. 吉林大学, 2010(08)
- [6]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D]. 栗志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7]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 何中顺.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8]中国“入世”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和影响[J]. 彭刚. 河南社会科学, 2000(04)
- [9]论国际经贸新发展中的现代海关[D]. 于新东. 复旦大学, 1999(10)
- [10]从结盟到对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D]. 潘正祥. 中共中央党校, 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