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信厚[1](2018)在《太极散手技理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太极散手,追究其历史溯源,其本质是一种高端搏击术。由于其技击理论、观念和技法为现代人所误解,这种格斗术看起来有点“脱离实际”。基于此,反思传统,改变思维,重新审视,建立新的太极搏击观则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介入研究法、历史方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太极散手技击原理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太极散手实战原理。研究结论如下:1.太极散手的概念界定为:两人互为对手,各自运用太极拳的技击原理和各种攻防的技战术,彼此粘连黏随,通过肌肤的触觉和视觉,判断对方的劲别、攻防方法及意图,综合运用踢、打、摔、拿、推等技术,在得机得势时,施以最有效的招法,在最短空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制胜对手的对抗运动。2.太极散手与散打在运动形式和内涵方面存在差异。太极散手与国外格斗术的区别在于:首先,哲学理念不同;其次,实战理念方面存在差异性。3.太极散手实战过程中,通过触觉结合听觉和视觉来判断对手劲力的变化情况,对对手的招法,进行详细审查,具体表现形式为“听劲。”对于“听劲”的把握,目的在于了解和把握敌情。在“听劲”的基础之上,具体操作则是通过“懂劲”来完成的。“懂劲”包含内和外包含两层内涵。内在指明确太极散手实战中阴阳变化之规律;外则是熟练掌握劲力运使和发放的规律与方法。太极散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技艺,站在哲学的视角,将太极散手技理可以抽象为“道”的层面。4.太极散手训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盘架、招法、劲力、功力和实战等几个方面。“型”指的是“盘架”,劲力训练是太极散手训练的关键点,也是提高实战水平的重要手段。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粘黏劲训练”“听劲”训练、“接耗劲训练”和“综合劲力训练”等。“功力”指的是有效地发挥搏击技术的能力。“功力训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自身功力的运使和发放训练;其次,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牛一凡[2](2017)在《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推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拳种繁多。我国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统计得出我国“流传有序、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种之多。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以其刚柔并济、古朴使用的风格、以柔克刚的技击特点、独特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拳理享誉世界。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众多流派中,太极拳以推手练功和技击,以及功法拳理而闻名,这与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太极拳、太极拳的思想、太极拳的技击思想和太极推手,并且从实战技击和推手比赛出发,对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推手中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从而确定在太极推手中所应用的太极拳技击思想,为太极拳推手技击和太极拳理论的传播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先分别对太极拳的技击特点、太极推手的技理、太极拳技击思想等方面进行分别论述,然后对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推手技击和推手比赛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太极推手的听劲阶段中,应当避免出现顶匾丢抗的错误,应用太极拳中沾连粘随、随曲就伸、知己知彼的技击思想来达到感知对方劲力虚实、大小和方向的目的。2、在太极推手的引化阶段中,需要遵循“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思想,不能犯顶匾丢抗的错误,运用“引进落空”的技击思想化解对方来劲并使其失去重心,同时完成蓄劲准备发放。3、在太极推手的发放阶段中,发劲时要遵循“周身一家”原则,运用腰、腿、臂等部位协调一的整劲,按照“擎引松放”技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技术将对方的进攻化解,同时将其“拔根”,使其失去重心,而后将其发放。4、在太极推手实战中,针对不同的对手需要采用不同的技击思想来安排战术应对。主要运用的技击思想有后发先至、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刚柔相济、虚实结合等。太极推手由双方搭手到分出胜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听劲阶段、引化阶段和发放阶段,太极拳的技击思想主要有沾连粘随、引进落空、刚柔并济等。在太极推手的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击思想作为指导。
赵指南[3](2019)在《太极哲理及太极拳拳理、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太极健康理念及其传统养生功法,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医摄生理念等诸多特色。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大对太极哲理及太极拳拳理、医理方面的研究力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以太极哲理为基础,深入探讨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拳理及其中医养生意义之间的联系,以期进一步揭示太极拳对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方法:本研究查阅、搜集太极哲理及太极拳拳理、医理相关的历代着作以及现代文献,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分析,并听取多位专家的意见、建议,结合本人多年的太极拳专业训练及实践体会,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凝练观点,得出结论。本研究首先从太极文字疏析、历代演化、哲理辨析三个方面对太极哲理进行探究。其次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并从太极、元气、阴阳、五行、道家、儒家、佛家、兵家思想等八个方面对太极拳拳理进行解析。再次从太极拳中医养生保健意义角度,探究其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结果:经研究表明,太极哲理以气论为基石,以阴阳为核心,以五行为属性,以太极图为其直观表现的哲学内涵,并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而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正是以太极哲理为理论基础,所谓太极拳“理根太极”。经研究发现,整套拳法鲜明地体现着中医整体观念及形神兼修原理,传统养生思想始终贯穿于太极拳拳理之中,正所谓太极拳“拳起于易,理成于医”。结论:1、“太极”哲学思想历经数千年的发生、发展、演化的历史,从文化层面疏解,其在吸收儒、释、道三家思想基础上,包含气论、阴阳、五行并以太极图为直观表现的庞大的中华传统哲学体系。2、太极拳“理根太极”,历经数百年演变而形成多种流派。但究其拳理,其均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太极哲理的土壤。3、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习练方法,对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如有助于宁心安神、益肺吐纳、疏肝调志、健脾助运、补肾固腰、舒经通络。4、太极哲理与太极拳拳理、太极拳医理三者在概念阐释、理论深化和推广发展等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道术并重,是三者之间的基本理念;形神共养,是三者之间的重要内容;古今承接,是三者之间的时代要求。
姜守峰[4](2007)在《论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的一帜奇葩。而阴阳学说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理论,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产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对太极拳的拳理、盘架、推手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地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太极拳中的阴阳相资、阴阳互转、阴阳平衡,并结合实践在太极拳攻防中如何运用阴阳学说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太极拳中阴阳学说的具体运用,深刻揭示了太极拳的运动和技击规律。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自《诗经》中出现的“阴阳”一词后,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而丰富成为一种学说,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本文从阴阳相互对立、阴阳依存互根、阴阳消长转化等三方面阐述了《周易》、道家的阴阳论与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形式。太极拳集盘架、推手于一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在太极拳运动中,无处不存在着动静、开合、虚实、刚柔、攻防等各种对立形式,本文从阴阳学说的角度对太极拳运动中不同的运动形式分别进行较详尽的论述。动静是指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形态和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及存在的形式。动静的相互转化是世之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本文从太极拳动静的辩证关系、动静在太极拳盘架和技击中以及太极拳中动静之度的运用等几方面充分阐述了动静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其中着重论述了太极拳的动静之度,认为太极拳技击中动静变化要把握一个“度”,才能够在推手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阴阳互易,均在分寸之中。太极拳开合是指人体由内导外,以外引内,内外统一的,先内动而后再外动所表现出的动作形态的概括。本文从太极拳开合的含义、开合在太极拳盘架、技击、呼吸以及劲力发放的运用等几方面充分阐述了开合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以深刻理解太极拳中蕴含的开合之理;开合在太极拳中无处不在,开中有合、合中寓开、开合互融尽显拳术之妙。虚实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同样始终贯穿于以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的太极拳中,从身体重心、劲力变化、战术意识等方面无不体现着虚实变化的规律。虚能使人周身灵敏、身心舒泰,增强人体劲力的存蓄;实能在周身虚灵的基础上,劲力毫无阻碍迅速地集中于一点,增大发劲的力量和速度。在太极推手中,善于运用虚实者,能寻找获得对敌的时机和方法,制人而不易受制于人。刚柔是源于道家思想的一对哲学范畴,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太极拳,无论在太极拳的盘架走势,还是技击推手中的劲力发放方面,都展示出柔弱胜刚强的道家思想。从太极拳盘架上,要求至柔至刚,刚柔相济,无端可寻;从推手中劲力的发放上,要求刚柔并举,相互并用,这样才能攻则有方,防则有法。攻防中刚柔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刚柔运用的时机,一定要恰当,方能克敌制胜。按拳理虚势常用柔劲,实发常用刚劲。在太极拳的实用中,要按照对方变化的实际态势和沾连粘随的要求,随感而应,以顺应攻防实战的需要,而达制胜对方的目的。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攻防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在太极拳的盘架和走势中处处体现出攻与防的对抗形式,在太极拳的攻防中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制快等,这充分体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家的贵柔、守雌、尚阴、法水的思想。攻防的相互转换不仅与动静相推、刚柔相荡、快慢相兼、消息盈虚、阖辟成变的运动模式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表现于战术意识的应用上,只有深刻理解攻防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太极拳技击实战中,攻无不取,守无不固,奇正相变,变化无穷,无往不胜。
姜守峰,姜周存[5](2006)在《试析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文中认为以阴阳哲理为基础的太极推手,无论从技击原理,还是练习方法,都体现着阴阳变化.本文从阴阳相资、阴阳互转、阴阳平衡三个方面阐述了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
马冀贤[6](2014)在《论太极拳八法在推手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太极拳是武术的重要拳种之一,从运动形式上来说,它以腰为主、缠绕螺旋带动四肢,使全身各部位协调一致,具有内外统一、整体合一的运动形式。从文化内涵而言,它通过太极十三势来体现阴阳之道,深刻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太极拳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健身价值、养生价值,太极拳在技击方面的价值和作用更是促使太极拳风靡全世界的原因之一。太极拳的技击主要体现在推手中,通过推手可以达到知己知彼的作用,从而验证每一招每一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研究推手必然要从基本的八种方法入手。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八种太极拳独有的运用方法,是太极拳尤其是太极推手的核心内容。八法分别对应着八卦的坎、离、震、兑、乾、坤、艮、巽。八卦的八个方位是静止的,太极八法则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是通过腰的变化使得八法的方位不停地变化一动而全动。八法中的每一法,都体现出太极阴阳之道、千变万化之法,这就是太极拳阴阳互变的本质所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八法在推手中的运用进行如下研究:第一部分从太极推手和八法的释义入手,对之前众多老师关于这方面的释义进行总结。第二部分的研究是关于太极八法的运用基础,在推手中要想更好的运用八法,必须要具备站桩基础、盘架基础、喂招基础,这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通过站桩,可以增强身体的松沉,增加腿部力量;通过盘架,可以熟练八法的动作,提高自身的稳定性和灵敏性;通过喂招,可以熟练八法动作的使用,增强自身的感知力。第三部分是关于八法在推手的听劲、引化和发放三个阶段的具体运用,这三个阶段是紧密相连且相辅相成的。经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太极八法的运用效果:听劲阶段需要用的方法是掤,通过掤听和对方做到同步同速,从而达到来叫顺送的效果;引化阶段常用的方法是捋法、采法,都是达到引进落空的效果;发放阶段常用的方法是挒法、挤法、按法、肘法、靠法,分别可以达到旋转发放、随化随发和贴身发放的效果。第二,太极八法的运用核心:掤须圆撑要始终,捋须顺随劲力同,挤须人撤要得横,按须腰攻走弧形,采须十指勿放松,挒须旋翻扳倒功,肘须屈使滚压冲,靠须贴身劲要崩。第三,太极八法的运用过程:接手-掤听-使用捋法或采法-引进落空;接手-掤听-使用挒法、挤法、按法、肘法、靠法-发放;接手-掤听-引化-使用挒法、挤法、按法、肘法、靠法-发放。八法在太极推手的三个阶段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在推手的综合运用中,八法的每个动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使用时要根据对方的变化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更好地运用效果。
雷缤[7](2009)在《太极拳与围棋攻防变化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太极拳与围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从表层上理解,两者动静差别很大,但二者本质是相通的,都含有攻防对抗技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似的发展轨迹。但在实践中,太极拳练习者多注重养生保健,其攻防实战意义常被忽略,人们对太极拳的学习大多只得其形而失其精髓。而围棋界则存在重技艺轻理论的现象,多为独立研究围棋,尚未有人将之与太极拳做类比。事实上,太极拳与围棋异曲同工、奥妙无穷。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试从二者的基本特点着手,来探讨二者攻防变化的内容,剖析其内在的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共性,以期进一步凸显攻防变化对太极拳与围棋运动的指导作用,并能用于指导太极拳与围棋运动实践。结果表明,二者理论蕴涵了阴阳学说之精华,无论是从太极拳的盘架走势、技击推手上,还是从围棋行棋、实战中都体现了阴阳的变化。攻防是一对阴阳衍生出来的概念,也是技击的本质属性;由阴阳衍生的动静、刚柔、快慢、虚实等,这些概念都寓含于攻防变化之中,是技击中攻防变化的主要内容。在双方攻防转换的过程中,二者无不以动静、虚实、刚柔、快慢等攻防变化内容表现出来。攻与防是相互转化的,在太极拳的交手与围棋的对弈中运用阴阳对峙原理,其中既有对方的变化,也有己方的应变。要能掌握其内在的攻防变化规律,并能在千变万化中灵活机变,把握与创造最佳时机,是太极拳与围棋在攻防变化规律中取胜的关键。
张永兴[8](2018)在《新旧规则下太极推手技术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梳理太极拳拳理与太极推手技术之间的关系,为太极推手规则的修改与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不同规则下比赛视频的分析,提取出不同规则下的关键技术,并邀请两位太极推手运动员对其技术进行模拟演练,通过三维解析系统和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其技术进行运动学与力学分析,为练习者提供科学的练习方案,指导太极推手爱好者更加高效的掌握太极推手技术。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三、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从1976年至2017年太极推手相关文献数量表明,该领域的文献研究随年份呈稳定上升趋势,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学校对该领域的关注度较高,张明亮、张长念、谢业雷、周勇、於世海、王岗、姜周存、黄康辉等学者在该领域发文量较多,通过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发现与太极推手相关性最高的关键词为太极拳。2、视频分析结果(1)旧规则下常用的得分技术为前掤劲、旋转劲和后捋劲;(2)新规则下常用的得分技术为前掤劲、右捋劲和左捋劲。3、三维运动学结果(1)新规则下的关键技术重心起伏明显高于旧规,而且其下降速度明显更快;(2)新规下的关键技术开始阶段的步幅明显大于旧规,平均步幅也要大于旧规,但是新规下的关键技术其步法的变化要远低于旧规。4、足底压力结果(1)旧规下的关键技术使用时足底压力要大于新规,且足底的受力面积也比新规大;(2)在冲量相当的情况下,新规的关键技术足底受力面积要低于旧规。四、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结论太极拳拳理对太极推手规则具有制约作用,并决定了太极推手技术的发展走向。2、视频分析结论两种规则下关键技术在劲力和外在路线上各不相同,旧规则下的技术选择倾向于前后直线的进攻,而新规则下的技术选择倾向于左右角度的斜线进攻;3、三维运动学结论新规下的技术动作强调利用身体重心的上下变化,且步法的使用率较少,而旧规则强调利用步法的调整来完成技术动作。4、足底压力结论新规下的关键技术对于练习者下肢稳定性的要求高于旧规下的关键技术,且新规下关键技术的力量传递过程对于练习者的稳定性要求更高。五、研究建议:1、文献研究建议太极推手竞赛规则的制定应当首要考虑太极拳拳理的相关要求,以保持太极拳特有的属性为出发点,使太极推手技术能遵循太极拳拳理。2、视频分析建议新旧规则下两种练习方式各不相同,练习者应当学则自己合适的练习方式来进行推手训练。3、三维运动学建议练习者在进行旧规下的太极推手比赛时应注重步法的训练,而在新规则下的比赛则应当侧重于身法的练习。4、足底压力建议在练习旧规则下的技术动作时应注重下肢的稳定性训练,如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稳定性练习,而旧规则下的技术对于下肢稳定性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因此重点可以放在步法的练习上。
李媛[9](2010)在《论太极拳的形神与体用》文中提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理论,“形练”与“内修”是习练太极拳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而技击又是太极拳的灵魂。因此,在习练太极拳的实践中,充分感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感悟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奥妙,将其“形练”、“内修”和“技击”都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庸之道和阴阳之理中,从而更好的体现太极拳的深邃,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太极拳中的运用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太极拳的“形练”、“内修”、“盘架”和“技击”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通过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深刻揭示了太极拳的运动和技击规律。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内含辨证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太极拳是以阴阳学说为灵魂的拳种,阴阳学说渗透于太极拳的每一个环节中,从太极拳的盘架走势、技击推手上处处时时都体现了阴阳的变化,其动作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在虚实、动静、刚柔、攻防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中相连不断,处处包含了阴阳互转。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孟子,他主张“天与人相通,人性乃天之所与,人之性善有天为据”。“天人合一”思想是太极拳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一种先进的自然观、人生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国古典哲学的内涵与太极拳的结合,是一种完成了从“哲理”到“拳理”的过渡与跨越,最后形成了太极拳的每招每式都可以以辨证哲学思想为依据,并使哲学思想的含义在太极拳动作中得到了具体落实。[1]“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儒家讲的“中庸”不是万事只求平均,走中间道路,而是力求一种分寸感,这与太极拳讲究的“中正和谐”是相符合的。从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来看,不偏不倚,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的基本身型和技术要领,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从太极拳的技术含义来说,其技击要求是不贪、不欠、不即、不离、不丢、不顶、无过不及等,这也是“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可以从太极拳的“中正和谐”中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庸之道”。[2]太极拳的“形”即为手、眼、身法、步等,习练太极拳要在外形上,即在手法、眼法、身法、步法上下功夫,各部位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外形”的学习上打好基础,使各部位姿势都非常正确,而且周身各部位能协调配合,慢慢地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动作连贯圆活,上下相随,周身一家。这种外形的锻炼,不管进退、屈伸、俯仰、起落、收发等,其动作为生、为熟、为巧,令人一望便知。外形的动作练到非常的纯熟巧妙之后,才可进一步达到内在的精、气、神及意的练法。因此,“外练”是太极拳的基础。拳名太极,不单是着重外形的练,还特别注重内在的修,必须由外引内,由内导外,内外合一,才能称之为太极拳。所谓“内修”指精神、气力及意念的修炼,这是在“外练”着熟的基础上对太极拳更高层次的要求。练习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所以太极拳在外要求动作舒展大方,中正安舒,在内要求意气运动,神气鼓荡,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外练”,又要注重“内修”,这种内外合一的运动特点,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并统领着太极拳的其他各种特点。太极拳的“体”就是盘架或练架,盘架子就是打拳的意思。有拳言云:“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太极拳任何架子都可分大、中、小三种姿势来练:大架子可以往小里练,也可以把架子练得更大些;小架子可以大练,也可以把架子练得更小。总之,太极拳练架要先大练,然后小练,这也符合太极拳“体”、“用”规律。因此,盘架子是技击的基础,只有根基稳固了,才能为技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提高技击水平。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太极拳发展中始终不能忽视的特点和要旨。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既在众多的拳术中凸显了修身养性的功能,同时仍然兼并着武术所具有的技击属性特征。太极拳的技击思想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基础之上,其中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代兵法实践的理论,讲究以静制动,以巧制蛮,以慢制快,以柔克刚等方法,是对中国武术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太极拳的技击思想,既具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哲理,又具有自身的柔和、缓慢、圆活、沉稳的技术特征。太极拳技击是一种极具理性和含蓄的技击方法,也正好体现着中国传统兵法思想中守柔、主静、用巧、善变的兵家技巧和智慧。[3]
韩牧[10](2018)在《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文化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在意义及其二者运动变化中独特的规律,用其解释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体系。它的核心思想是华夏文明中的古代朴素理论中的对立统一,是古代贤人在探索宇宙本源和阐述宇宙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阴阳学说理论、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庞朴的文化结构三层次理论进行分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从而论证了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文化形成的影响,同时在太极拳文化现代传承和未来的发展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上的指导。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阴阳学说最初发展是在先秦时期,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阴和阳在大自然中中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的一种类比取象,阴阳不仅可以指代两个相互对立的双方,同时也可以指代一个事物内所包含的对立的矛盾体。阴阳学说是以对立统一为中心思想,以和谐为思想中心的朴素的哲学唯物论。太极拳文化所表达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以阴阳理论为核心,对太极拳的拳套架构、双人推手互练到最后的散手技击在不同的阶段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在拳套架构中起着对知己的修练,动静、松紧、开合从肢体、动作的定型到自我周身的统一,处处在矛盾中找平衡;在推手中则是讲究双人的劲力的往来从知己到知人,通过中定的练习在自身中分阴阳到听劲中劲路的阴阳判分在自我守中的过程中与他人较技中的沾黏连随点到为止;最后阶段的散手则是在自由博弈间往来,内在固守,无意之中有真意,精神与身体的高度统一和谐。在精神层面上上阴阳学说则通过拳中招式走圆、包容万象和拳中的道法自然的精神觉醒中去体现练拳在高境界中的和谐,由拳入道,返璞归真,促使太极拳文化的最终形成。
二、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太极散手技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发展之殇 |
1.1.2 研究缘起 |
1.1.3 拳以合道 |
1.1.4 拳技误区 |
1.1.5 理论盲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依据阐释 |
1.5.1 中国传统哲学理论 |
1.5.2 符号学理论 |
1.5.3 生理学理论 |
1.6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技击理论研究层面 |
2.1.1 太极拳技击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 |
2.2 太极拳技击实践方面的研究 |
2.2.1 太极拳技击方法方面的研究 |
2.2.2 “劲”力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考略 |
2.2.3 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 |
2.3 研究评述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走访调查法 |
3.2.3 归纳演绎法 |
3.2.4 历史方法 |
3.2.5 个案研究法 |
3.2.6 介入研究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厘清概念:散手、太极散手、国外格斗术之辩 |
4.1.1 “散打”“散手”之辩 |
4.1.2 太极散手之辩 |
4.1.3 散打与太极散手之辩 |
4.1.4 太极散手与国外格斗术之辩 |
4.1.5 小结 |
4.2 理通入道:太极散手实战原理探究 |
4.2.1 “指号学”理论和“形而上学”理论对太极散手技理建构的启示 |
4.2.2 审视之法:“听劲”解构 |
4.2.3 具体操作:“懂劲”解构 |
4.2.4 感应随通:太极散手实战技理中“道”之阐释 |
4.2.5 小结 |
4.3 炼体证道:实战技理对太极散手功夫修炼的启示 |
4.3.1 价值重构 |
4.3.2 理念创新 |
4.3.3 技术融合 |
4.3.4 实践致用 |
4.3.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太极”概念发展的历史透视 |
附录二 全球化视野下的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推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录像法 |
2.2.5 体悟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太极拳简介 |
3.1.1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 |
3.1.2 太极拳的特点 |
3.1.3 太极拳拳架、推手、散手的关系 |
3.1.4 太极拳的发展史 |
3.2 太极推手简介 |
3.2.1 太极推手释义 |
3.2.2 太极推手的特点 |
3.2.3 太极推手中的三个阶段 |
3.2.4 太极推手中的技法 |
3.3 太极拳技击思想释义 |
3.3.1 听劲阶段的技击思想 |
3.3.2 引化阶段的技击思想 |
3.3.3 发放阶段的技击思想 |
3.3.4 太极推手战术中的技击思想 |
3.4 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推手中的应用 |
3.4.1 太极拳技击思想应用于推手中的条件 |
3.4.2 太极拳技击思想在太极推手三个阶段中的应用 |
3.4.3 太极拳技击思想在太极推手战术中的应用 |
3.5 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推手中的应用实例 |
3.5.1 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技法中的应用 |
3.5.2 太极拳技击思想针对不同类型对手的应用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太极哲理及太极拳拳理、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太极哲理探究 |
1.1 太极文字疏析 |
1.1.1 “太”与“极”字义 |
1.1.2 “太极”词义 |
1.2 太极哲理历代演化 |
1.2.1 秦汉时期——太极元气说 |
1.2.2 魏晋时期——太极贵无论 |
1.2.3 唐时期——太极之理趋于丰富 |
1.2.4 宋时期——太极之学趋于多元 |
1.2.5 明清时期——太极系心学及天道本体 |
1.2.6 太极哲理现代研究 |
1.3 太极哲理辨析研究 |
1.3.1 太极与气论 |
1.3.2 太极与阴阳 |
1.3.3 太极与五行 |
1.3.4 太极与道家 |
1.3.5 太极与儒家 |
1.3.6 太极与佛家 |
1.3.7 太极与太极图 |
1.4 小结 |
2 太极拳拳理探析 |
2.1 太极拳发展脉络 |
2.1.1 太极拳起源与演化 |
2.1.2 太极拳传承与发展 |
2.2 太极拳基础理论 |
2.2.1 太极拳理以太极为本原 |
2.2.2 太极拳理以气论为根基 |
2.2.3 太极拳理以阴阳为指导 |
2.2.4 太极拳理以五行为术数 |
2.2.5 太极拳理中的道家思想 |
2.2.6 太极拳理中的儒家思想 |
2.2.7 太极拳理中的佛家思想 |
2.2.8 太极拳理中的兵家思想 |
2.3 小结 |
3 太极拳医理探索 |
3.1 太极拳有助于宁心安神 |
3.2 太极拳有助于益肺吐纳 |
3.3 太极拳有助于疏肝调志 |
3.4 太极拳有助于健脾助运 |
3.5 太极拳有助于补肾固腰 |
3.6 太极拳有助于舒经通络 |
3.7 小结 |
4 讨论 |
4.1 太极哲理为太极拳拳理、医理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
4.2 太极拳拳理、医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印迹 |
4.3 太极哲理、拳理、医理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学术价值 |
4.4 太极哲理、拳理、医理需从多角度多形式的深入研究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献综述 太极哲理历史演进及太极拳理、医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已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3: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4)论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2 阴阳学说 |
2.1 古代阴阳起源 |
2.2 阴阳学说 |
3 《周易》、道家的阴阳论与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形式 |
3.1 《周易》的阴阳变化之道 |
3.2 道家思想的阴阳论 |
3.3 太极拳的阴阳变化之理 |
4 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
4.1 动静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
4.2 开合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
4.3 虚实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
4.4 刚柔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
4.5 攻防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试析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阴阳学说 |
2 太极推手 |
3 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 |
3.1 太极推手中的阴阳相资 |
3.2 太极推手中的阴阳互转 |
3.3 太极推手中的阴阳平衡 |
4 结 语 |
(6)论太极拳八法在推手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理论方面研究 |
1.2.2 实践方面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专家访谈法 |
1.3.3 逻辑分析法 |
2 太极推手八法的释义 |
2.1 太极推手释义 |
2.2 太极八法释义 |
3 太极推手八法运用基础 |
3.1 站桩 |
3.2 盘架 |
3.3 喂招 |
4 太极推手八法的运用 |
4.1 听劲阶段 |
4.1.1 掤和听劲的关系 |
4.1.2 掤的动作分析 |
4.1.3 掤在听劲阶段的运用 |
4.2 引化阶段 |
4.2.1 捋和采的动作分析 |
4.2.2 捋法在引化阶段的运用 |
4.2.3 采法在引化阶段的运用 |
4.3 发放阶段 |
4.3.1 挒、挤、按、肘、靠的动作分析 |
4.3.2 挒法在发放阶段的运用 |
4.3.3 挤法和按法在发放阶段的运用 |
4.3.4 肘法和靠法在发放阶段的运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太极拳与围棋攻防变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引言 |
1 选题依据 |
1.1 凸显太极拳的攻防涵义 |
1.2 围棋的发展需要阐释棋理 |
1.3 太极拳与围棋在攻防变化上的相互借鉴 |
2 研究意义 |
2.1 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2.2 丰富太极拳与围棋的理论基础 |
2.3 提高太极拳与围棋练习者的技击水平 |
2.4 强调攻防变化对太极拳与围棋运动的指导作用 |
3 文献综述 |
3.1 太极拳攻防方面的研究 |
3.2 围棋攻防方面的研究 |
3.3 太极拳与围棋有借鉴的文章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专家访谈法 |
4.2.3 比较分析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太极拳与围棋的基本特点 |
5.1.1 太极拳基本特点 |
5.1.2 围棋基本特点 |
5.1.3 太极拳与围棋特点之共性 |
5.2 太极拳与围棋攻防变化在阴阳学说中的反映 |
5.2.1 阴阳学说的起源 |
5.2.2 阴阳学说内容 |
5.2.3 《周易》、道家的阴阳论 |
5.2.4 太极拳与围棋的阴阳变化形式 |
5.3 太极拳与围棋攻防变化的内容 |
5.3.1 攻防变化内容 |
5.3.2 太极拳攻防变化内容 |
5.3.3 围棋攻防变化内容 |
5.3.4 两者攻防变化内容之共性 |
5.4 太极拳与围棋攻防变化的规律 |
5.4.1 攻防变化规律 |
5.4.2 太极拳攻防变化规律 |
5.4.3 围棋攻防变化规律 |
5.4.4 两者攻防变化规律之共性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8)新旧规则下太极推手技术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定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研究热点分析 |
2.1.2 基于太极推手规则相关研究 |
2.1.3 基于太极推手技术相关研究 |
2.1.3.1 从拳理角度的相关研究 |
2.1.3.2 从运动学角度的相关分析 |
2.1.4 基于太极推手发展相关研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3.2.1 选题的科学意义 |
3.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专家咨询法 |
4.2.3 实验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结果分析 |
5.1 太极推手旧规则关键技术提取 |
5.1.1 比赛视频介绍 |
5.1.2 关键技术提取 |
5.1.3 关键技术介绍 |
1 前掤劲 |
2 旋转劲 |
3 后捋劲 |
5.2 太极推手新规则关键技术提取 |
5.2.1 比赛视频介绍 |
5.2.2 关键技术提取 |
5.2.3 关键技术介绍 |
1 前掤劲 |
2 右捋劲 |
3 左捋劲 |
5.3 关键技术分析 |
5.3.1 旧规则下的关键技术分析 |
5.3.1.1 前掤劲 |
5.3.1.2 前棚劲三维运动学分析 |
5.3.1.3 前棚劲足底压力特征分析 |
5.3.2 新规则下的关键技术分析 |
5.3.2.1 前掤劲 |
5.3 2.2 右捋劲 |
5.3.2.3 左捋劲 |
5.3.3 新旧规则下各技术动作之间对比分析 |
5.3.3.1 新旧规则关键技术运动学对比分析 |
5.3.3.2 防守方两脚间距参数比较 |
5.3.3.3 新旧规则关键技术力学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1、文献研究结论 |
2、视频分析结论 |
3、三维运动学结论 |
4、足底压力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论太极拳的形神与体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2 概念释义 |
2.1 太极拳的“形”—外练的释义 |
2.2 太极拳的“神”—内修的释义 |
2.3 太极拳的“体”—盘架的释义 |
2.4 太极拳的“用”—技击的释义 |
3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
3.1 太极拳与阴阳学说 |
3.2 太极拳和“天人合一”思想 |
3.3 从“立身中正”体会“中庸之道” |
4. 太极拳的“形”—外练 |
4.1 太极拳“外练”之手法 |
4.2 太极拳“外练”之眼法 |
4.3 太极拳“外练”之身法 |
4.4 太极拳“外练”之步法 |
5. 太极拳的“神”—内修 |
5.1 太极拳“内修”之精 |
5.2 太极拳“内修”之气 |
5.3 太极拳“内修”之神 |
6. 太极拳的“体”—盘架 |
6.1 太极拳练架第一阶段的要求 |
6.2 太极拳练架第二阶段的要求 |
6.3 太极拳练架第三阶段的要求 |
7. 太极拳的“用”—技击 |
7.1 四两拨千斤 |
7.2 以柔克刚以慢制快以静待动 |
7.3 大练小用 |
7.4 舍己从人 |
7.5 后发先至 |
8. 太极拳“形”、“神”、“体”、“用”之间的关系 |
8.1 太极拳“形”与“神”之间的关系 |
8.2 太极拳“形神”与“体”之间的关系 |
8.3 太极拳“形神”与“用”之间的关系 |
8.4 太极拳“体”与“用”之间的关系 |
9.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10)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文化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关于阴阳学说对内家拳影响的研究 |
1.2.3 国外关于阴阳学说与太极拳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阴阳学说 |
2.1 阴阳学说的起源 |
2.2 阴阳学说的基本理论 |
2.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2.3.1 阴阳的对立统一 |
2.3.2 阴阳的互根互用 |
2.3.3 阴阳的交感与互藏 |
2.3.4 阴阳的消长转化 |
2.3.5 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
3 太极拳文化的内涵与构成 |
3.1 文化 |
3.2 太极拳的文化起源 |
3.3 太极拳文化的构成 |
3.3.1 物质层面 |
3.3.2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层面 |
3.3.3 精神层面 |
4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技术文化形成的影响 |
4.1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理法形成的影响 |
4.2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拳架形成的影响 |
4.2.1 动静 |
4.2.2 松紧 |
4.2.3 开合 |
4.3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推手形成的影响 |
4.3.1 中定 |
4.3.2 听劲 |
4.3.3 沾黏连随,不丢不顶 |
4.4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散手形成的影响 |
4.4.1 太极拳散手中战略思想的形成 |
4.4.2 化、引、拿、发的发劲过程 |
4.4.3 太极拳散手博弈中的虚实刚柔 |
5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生命意境形成的影响 |
5.1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形韵”形成的影响 |
5.2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意韵”形成的影响 |
5.3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神韵”形成德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太极散手技理探究[D]. 李信厚.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2]太极拳技击思想在推手中的应用研究[D]. 牛一凡. 西安体育学院, 2017(12)
- [3]太极哲理及太极拳拳理、医理研究[D]. 赵指南.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论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D]. 姜守峰.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5]试析阴阳学说在太极推手中的运用[J]. 姜守峰,姜周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 [6]论太极拳八法在推手中的运用[D]. 马冀贤.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7]太极拳与围棋攻防变化的比较研究[D]. 雷缤. 福建师范大学, 2009(02)
- [8]新旧规则下太极推手技术的比较分析[D]. 张永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9]论太极拳的形神与体用[D]. 李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阴阳学说对太极拳文化形成的影响[D]. 韩牧.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