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薛锋[1](2009)在《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是整个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成的成都北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系统)和建设中的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代表了我国铁路编组站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它们整合并集成我国目前编组站各种成熟的过程控制分系统,统一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机地构建成管控一体化的整体系统。编组站CIPS系统和SAM系统实际上包括作业控制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和调度指挥智能化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实际上形成按功能划分的三个子系统,它们紧密相联,互相依托,共同构成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中,调度指挥子系统本质上属于决策支持系统(DSS),而数据处理子系统本质上属于管理信息系统(MIS),二者虽有联系,但面向不同层次,实现不同目标,具有不同功能。编组站调度指挥子系统(简称“调度系统”)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只有从优化作业计划入手,改善编组站作业,才能发挥出编组站调度系统“神经中枢”的作用。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但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各有偏重,未能很好地从编组站整体角度考虑综合优化,有待进一步完善。论文立足铁路编组站工作实际,从编组站调度大系统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配流协同优化问题。论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理论研究为主,首先总结分析编组站的车流组织规律以及配流机理,然后在编组站调度系统界定和边际假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大系统优化理论、协同论、组合数学等理论和观点,对编组站各单项作业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注重作业环节的协调,将单项作业关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深入分析编组站作业特征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总结了编组站的车流组织规律,并对编组站调度系统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配流问题的组合优化性质以及出发车流的来源,进一步揭示了编组站配流的内部机理。2.以确定的编组站作业时间标准为依据,分别按调机的台数、调机作业方式、考虑固定作业和调机干扰与否,给出了计算到达列车的最早可能解体时刻和出发列车的最晚必须编组时刻的算法。在此基础上,以解体方案树模型及回溯算法确定列车的解体顺序,并提出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方法。以先编组出发列车的单个配流方案为主线,建立了解编方案同步调整与协调匹配的协同优化模型。3.汲取大系统优化理论、协同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到调机运用、到发线运用、调车线运用、取送车作业等建立一系列既相关又相对独立的模型和算法,包括静态与动态配流协同优化、到发线运用与解编作业协同优化、调车线运用与解编作业协同优化、取送车作业与解编作业协同优化等内容;引入系统综合的思想,将所建模型和算法进行有效地整合,建立编组站配流的综合协同优化模型,体现出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编组站配流优化理论体系。4.针对双向编组站衔接方向较多、易产生折角车流的特点,利用数学方法对交换车进行处理,同时考虑到达列车的接入场、出发列车的出发场以及股道调整等问题。在既有双向编组站系统作业分工方案的基础上,对于到发列车需要调整作业地点的情况,建立协同模型进行优化,尽可能地减少折角车流给编组站带来的能力损耗,实现到达车流在全站范围内的合理分配。5.通过研究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的融合,设计出一种集时间效率和求解精度于一体的快速算法——基于信息熵和混沌理论的遗传—蚁群协同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优化问题。6.对所设计的算法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实现,并对郑州北站大量的现场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合理的配流方案,充分验证了优化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由定性到定量、分层逐步解决的研究方法,加强了模型和算法的针对性设计,体现了配流整体优化的原则。论文的研究涵盖了与配流相关的编组站作业优化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研究,作为编组站调度指挥智能化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是编组站配流理论的深化,对提高编组站调度决策水平,实现编组站调度指挥科学化、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建立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编组站配流的优化可以实现车站车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提高运输生产效率,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郭寒英[2](2003)在《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网络上的关键结点,其工作是由不同部门、多工种联合劳动、共同协作完成的。编组站工作可靠性是编组站工作不间断的主要指标,是从整体上评价编组站工作能力的客观标准,影响着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对整个铁路系统运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编组站工作流程可靠性、信息流可靠性、工作组织可靠性、编组站本身结构可靠性,明了引起编组站工作延误的主要因素,使编组站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编组站作业的信息化、自动化,而且由于人子系统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编组站信息流的可靠性及工作人员的可靠性对编组站工作的可靠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编组站工作中人为失误的类型、数据结构、数学计算方法及工作人员的模糊工作状态计算方法,确定了人为失误评价方法,对编组站工作组织中人为失误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对信息流的可靠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针对信息流具有反馈的特点,分析了编组站信息流传递径路及信息流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并对编组站工作中信息流的状态转移进行了剖析。 在分析编组站工作可靠性分配及各子系统工作可靠性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编组站工作可靠性逻辑框图,对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进行模型化分析,以明确系统工作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及系统的薄弱环节,制定预防措施,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王策勋[3](1997)在《我国铁路枢纽建设的经验和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我国铁路枢纽建设的经验,并提出当前尚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枢纽建设,在不同的情况下,车站、线路以及有关铁路设施的设计方案,分项进行了论述。经过运营检验,这些设计为新建、改建铁路枢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文内还阐述了当前需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意义。
丛聪[4](2008)在《铁路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铁路编组站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理应根据铁路运量增长和编组站运营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和建设初、近、远期工程,以节省投资,减少浪费。因此,对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设计的研究,将为编组站设计、建设及改扩建方案的选择提出理论思路,在保证编组站能力与运输需求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等方面指导实践。本文首先在概述国内外铁路编组站发展规划现状的基础上,对编组站系统构成进行分析,明确了编组站内部单项设备的能力计算方法,研究解决了系统内部子系统间能力的协调问题,并提出了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时常用的能力加强措施。以上述基本理论为基础,本文针对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设计需解决的问题,结合编组站分阶段协调发展一般规律,从路网车流组织优化和编组站运营费用优化两方面,建立了编组站分阶段发展双层规划模型。初步建立了适应路网发展和运输能力要求的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设计方法。随后,本文对模型提出了可行的求解思路,并对相关参数的取得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最后,本文应用上述模型对杭州铁路枢纽乔司编组站的分阶段发展规划方案进行了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
陈大元[5](1976)在《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在参加这次《站场及枢纽》设计规范改革和编写设计手册的过程中,对编组站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调查研究。本文针对单向三级三场站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这些问题包括反到对驼峰能力的影响、机务段位置的选择和咽喉区设计三部分,现分述如下。一、反到对驼峰能力的影响单向三级三场站型采用反到时,存在着反到对驼峰的干扰。这种干扰对驼峰能力到底影响多大,看法往往不一致,也缺乏比较明确的概念。下面主要从理论方面并结合运营实践,
樊斌[6](2007)在《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组站是铁路枢纽内组织货车车流的专业站,负责所衔接方向的本线车流和转线车流的到达、中转交换和出发,是铁路运输的基层单位,是畅通枢纽的主体,是铁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联系环节。编组站担负车流的集散、牵引动力的换挂、车辆设备的检修整理和有关货运检查。编组站工作质量对加速铁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编组站工作可靠性是编组站工作不间断的主要指标,是从整体上评价编组站工作能力的客观标准,影响着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对整个铁路系统运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乌西编组站各单位及工种构成及任务、工作流程、信息传递和结构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乌西编组站各子系统工作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了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评价定性指标定量化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最后对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进行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其中在一级模糊综合评判中可以得出乌西编组站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中可得出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达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王正彬[7](2007)在《区段站阶段计划调整模型与算法研究》文中指出车站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车站工作组织的好坏,不仅对加快货车周转,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而且对协调区间通过能力、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过能力都有重要意义。研究铁路运输系统的作业组织优化,首先应研究铁路技术站工作组织优化。在日常工作中,车站各作业系统内部及作业系统间工作协调的主要手段是车站调度指挥人员通过车站作业计划的预先编制来进行的。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班计划是车站总任务的宏观安排,阶段计划是分阶段实施日班计划,是日班计划的细化或调整。因此,要使全站作业协调好,必须做好阶段计划的编制与调整。目前我国区段站阶段计划的编制仍然停留在手工编制的层次上,编制速度慢,并且技术作业图表也主要是采用手工绘制,工作量大。阶段计划的计算机编制与调整是车站长期以来有待解决的问题,也正是本论文的选题背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区段站必需的设备,分析了区段站各种作业过程和全站作业的协调条件,为阶段计划的调整模型建立打下基础。为了给所建立的模型寻找快速有效的算法,本文简要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编码直接决定了遗传操作及问题求解难度的特点,在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中对编码问题作了详细介绍。介绍了遗传算法进一步改进的几种措施。为阶段计划的模型求解作好准备。阶段计划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由于实现车流分配的主要动力是调机,调机在本站作业车及中转改编车作业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以调机活动为核心,创造性的将车流分配与调机活动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考虑,即从确定列车的解体、编组顺序出发,以出发列车满轴为目标,建立了车流推算模型,结合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方法,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并对调机数量及调机分工进行了讨论。根据车流推算模型得到解体、编组顺序,就可得各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区间,从而以尽可能符合原计划中拟订的到发线使用方案为目标,建立了到发线运用的调整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为了进一步验证所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以成都局燕岗车站为背景,开发了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绘制程序,生成了车站的技术作业图表,实现图表在屏幕上用鼠标拖动修改,并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提示;嵌入了阶段计划车流推算功能及到发线运用功能,并通过大量的人机交互接口,实现阶段计划的计算机编制与调整。从车站调度员作为车站调度指挥的重要岗位,站在全站的角度,合理、有效的安排车站的运输生产过程,协调全站的各项作业,提高车站的能力出发,提出了由车站调度员调用车流推算模块及到发线运用模块,得到各列车占用到发线的具体股道安排,并将此结果下达给车站值班员;车站值班员根据车站调度员下达的到发线占用安排,办理相应的列车接发作业的改革建议。
赵军[8](2013)在《铁路技术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的模型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站是铁路货物运输网络中的1类关键的节点,它的作业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货物运输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技术站的日常运输工作由编制各种类型的作业计划来组织和调度,本文利用现代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探讨优化编制铁路技术站作业计划理论体系中的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包括配流问题、进路调度问题和编组调车问题,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第2章探讨了配备有1台解体调机和1台编组调机的区段站的配流问题,该问题在于确定各列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及其车流来源,并调度各台解体和编组调机的任务,以使得各列出发列车满足满轴、正点和不违编的编组要求,且衡量配流效率的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最小。本章首先借助于单机器调度问题的基于时刻索引变量的经典模型将该问题构建为1个囊括所有决策任务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然后利用构建的模型的结构和探讨问题的特点提出了3个有效的求解算法,包括1个拉格朗日松弛算法、1个启发式算法和1个基于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以1个来源于实际的数值算例来测试了所提出方法的效果和效率,测试结果显示了所设计的求解方法都能快速地将实际问题求解到最优或近似最优,且它们的计算结果明显地优于由调度员在现场的实时决策环境中使用的基于先到先服务规则的经验方法找到的结果。第3章探讨了分别为到达列车的解体作业和出发列车的编组作业配备多台解体调机和多台编组调机的单向编组站的配流问题,该问题研究的是确定各列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及其车流来源,指派并调度各台解体和编组调机的任务,以使得各列出发列车满足满轴、正点和不违编的要求,各台调机任务不冲突。利用并行机调度问题的基于时刻索引变量的模型来建模调机的指派和调度,本章首先构建了该问题的1个以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使用1个连接约束将列车组成问题和解编排序问题纳入同一个优化体系,然后根据问题的结构和特点设计了1个精确算法和2个启发式算法,其中,精确算法为CPLEX精确求解所构建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启发式算法包括1个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和1个有偏随机键遗传算法。1个切实且大型的数值案例被用来测试了所提出的求解方法的效果和效率,测试结果显示了所提出的精确算法和有偏随机键遗传算法都能在限制的时间内获得实际问题的最优误差不高于1%的近似最优解,且由所提出的求解方法找到的解都不差于由现场的经验方法找到的解。第4章探讨了具有两个改编系统且系统间存在车辆交换的双向编组站的配流问题,该问题在于确定各列出发列车和交换列车的编组内容及其车流来源,指派并调度各台解体和编组调机的任务,以使得各列出发列车符合开行规定,各列交换列车满足编组要求,且各台调机的任务不冲突。本章将该问题构建为1个以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且包含所有决策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其中,有关调机运用的子问题采用并行机调度问题的基于时刻索引的经典模型进行建模。利用问题易被分解的特性,本章开发了2个有效的近似算法,包括1个使用所构建的优化模型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和1个不使用所构建的优化模型的有偏随机键遗传算法。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对于实际问题的效果和效率,计算测试采用了1个切实且大型的数值案例。计算结果显示了所提出的有偏随机键遗传算法能够在不到100s内的时间内获得实际问题的接近最优的解,其最优误差接近1%,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也能在规定的计算时间末找到最优误差不高于3%的满意解,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解明显地优于调度员采用的人工方法确定的解。第5章探讨了具有多类型的作业且作业问存在复杂约束的技术站进路调度问题,该问题在于为各项行车和调车作业同时指派并调度进路,以使得所有作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冲突,且定义的作业间的一致性约束能得到满足。本章引入车间调度问题中的工作和活动的概念来描述调度作业,并定义可囊括所有的路径选项和有限的时刻选项的进路模式的概念来表示决策变量,进而将原本包含多项决策任务的进路调度问题转换为1个只需指派提前生成的进路模式给活动的约束指派问题。本章将所定义的约束指派问题构建为1个最小化总晚点和走行时间,且满足唯一性约束、一致性约束和相容性约束的0-1线性规划模型,在建模时间-致性约束和道岔相容性约束时,基于图论的极大关联技术被用来代替传统的两两关联技术,以加强生成约束的定界质量。本章还讨论了如何拓展标准约束指派模型,以使得它能满足更多的运营要求,且从1个单一的路径模型转换为1个复合的路径和调度模型,对于标准模型的不可行问题,提出了1个迭代算法通过求解有限个辅助模型来构造可获得可行解的候选进路模式集。最后,1个真实案例的计算结果显示了相比于两两关联技术,极大关联技术可极大地减少生成的约束数,且所提出的标准模型使用的动态列车-站线-指派策略在求解质量上优于车站调度员的经验方法使用的静态列车-站线-指派策略。第6章探讨了产生于技术站实时调度中的调车线受限的编组调车问题。给定待编车列和可使用调车线集合,该问题在于确定调车作业次数以及待编车列中的各个车辆在各次调车作业中的调动路径,以使得在不违背调车线的数量和能力约束的情况下,各列编成车列都能被实现为站顺的顺序,并需要最少的连挂钩数、调动车数、占用调车线数和溜放钩数。本章首先考虑了将1列待编车列编顺为1列编成车列的简单编组调车问题,开发了1类新的使用0-1矩阵编码编组调车方案的位串法,通过定义不同的调车线连挂原则,分别提出了1个连挂全部调车线的全线位串法和1个单独预留1条调车线给编成车列的留线位串法,1个包含迭代优化和局部搜索进程的两阶段迭代搜索算法被开发来实施这两个位串法,其中,第-阶段通过求解一系列的0-1线性规划模型来寻找需要的0-1矩阵,该矩阵再由第二阶段定义的搜索规则进行局部优化,最终获得的编组调车方案可按字典序优化拟定的连挂钩数、调动车数、占用调车线数和溜放钩数。本章还将拓展的全线和留线位串法运用于解决更具有挑战性的将多列待编车列同时组合为多列编成车列的批量编组调车问题。最后,切实的随机案例被用来体现了所提出的两个位串法都能有效地求解调车线受限的简单和批量编组调车问题,它们快速的计算时间准许将它们同时运用于解决大规模的问题实例。
宋光明[9](2010)在《铁路双向编组站阶段调整计划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编组站阶段计划的编制是一项涉及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工作,其编制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编组站运输生产的秩序和效率。尤其是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的编制,由于其在路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站场的设计等因素,不仅要解决好到发线运用安排、调机运用安排和车流接续安排问题,还需要解决好折角车流以及上下行系统的综合协调问题。因此,对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编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已有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的优化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理论、流程、难点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问题初步划分为到发线的运用优化、调车机车的运用优化和包含折角车流的配流优化问题,并给出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形式化描述。2、将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的编制问题视为一个特殊的JSP调度问题,从静态的到发线占用和动态的进路占用两方面进行约束,以到发场每一项作业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左或右端点为基准的标号算法求解思路。3、以车辆在站停时最少为目标建立双向编组站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求解时按照车辆的作业过程将优化模型分解为解体排序问题和编组排序问题,从两方面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4、通过对双向编组站车流特点的分析,在充分考虑折角车流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通过建立车流矩阵确定列车等级和解编顺序,最后利用网络图和禁忌搜索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5、以向塘西编组站某日18点到22点的生产数据为实例,对文中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做出求解结果的指标评价。最后将双层规划思想引入到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问题的研究中,根据阶段内不同的限制因素,探索性地建立了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动态组合双层规划模型,作为对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一种探讨与尝试。
陈东[10](2015)在《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列车运行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站工作组织与区段列车运行调整是铁路货物运输日常生产中紧密相连,互为影响的两个环节。两者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路网车流组织目标。列车运行图和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是指导这两个生产环节重要的技术文件。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指导技术站将车流组织成列流,即组流上线,而列车运行图则规划列车运行秩序,完成列车流组织的任务,两者在运输组织上体现为递进关系。在日常调度指挥中,调度所依据车流量及车流组织优化原则制定货物列车开行计划,并将车流及列流的组织任务分解到技术站和调度区段。技术站的主要任务是不间断接车和按照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及阶段计划要求组流上线,调度区段则以尽可能保证计划运行图的实施,并获得较高的旅行速度为主要目标。该组织模式强调了技术站工作组织对调度区段的配合。技术站工作组织属站点层面决策,调度区段则属路网层面决策,点服从于面,是我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特点,也是被长期的运输实践证明是合理有效的。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仅包含了车流的空间属性而无时间属性,车流信息在货物列车开行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期间发生变化,货物列车开行计划本身的不足以及列车运行偏差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技术站的阶段计划兑现率低,货车停留时间增大。因此,在不影响列车运行调整总目标的前提下,将技术站的车流接续需求作为后续到达列车的运行调整目标之一,通过微小调整,使技术站急需车流按时或尽可能早到,将减少相关车流等待,提高技术站阶段计划的兑现率,更好的促进点、线协调,从而获得更优的运输生产效果。本文在现有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区段列车的运行一定程度上满足技术站工作组织需求的研究设想,通过所建立的技术站工作组织模型验证了该设想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方法和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步骤。算例表明,一定程度的兼顾技术站车流接续需求的列车运行调整措施对运输区域整体有利。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实际调研,对技术站工作组织、区段列车运行调整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历史及成果进行了综述。现有运输组织模式和相关研究成果中已充分强调了技术站的车流组织(接续)对路网列车运行的配合,但将这种配合由单向配合向双向拓展的相关研究不多,且不深入。(2)从车流接续的角度分析了技术站配流计划中各类车流的特点,运用排队论的观点建立了“区段-技术站”车流状态转移方程,说明了车流组织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关系。建立了技术站工作组织模型,并基于部分理想条件假设,将模型简化为技术站车流接续,针对模型特点设计并实现了模型算法。编写了用于描述列车到达时刻发生变化(主要是晚点)对技术站车流接续影响的仿真程序。在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得到了列车到达晚点对于技术站车流接续影响的相关结论。(3)在比较列车运行图铺画、列车运行调整评价指标特点、研究历史及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列车运行调整指标体系应考虑的因素及各因素的相关特点。建立了基于运输区域的列车运行/技术站工作组织指标,结合指标特点,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综合。(4)通过引入适流车组及赶流调整代价两个概念,明确了目标时段内,部分到达、出发列车间的相关关系。根据三者的组合关系,定义了制定赶流调整目标可能涉及的八种情形,提出了赶流调整代价的概念。分情形给出了赶流调整目标的制定策略,对其中较复杂的情形,给出了调整目标的确定模型及算法。(5)结合赶流调整目标,分析了待调列车的可调整性及赶流调整对运输区域和同区段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结合赶流调整的特点,给出了赶流调整的应用场景、原则及措施,建立了赶流调整模型,并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基于空间搜索的改进遗传算法。(6)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技术站车流接续、列车运行调整目标、赶流调整等三个子模型组成的综合模型。将列车运行调整目标模型作为中间模型,以中间模型兼顾其余子模型的思路作为综合模型的协调机制。采用分部计算、指标评价的求解思路,与采用递阶结构的大系统模型相比,该方法虽较难得到最优解,但可得到与调整前相比更优的“满意解”,并大大减少计算量,可较好的满足运行调整对运算速度的较高要求。
二、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发展概述 |
1.1.2 编组站调度中的配流问题概述 |
1.1.3 大系统优化理论概述 |
1.1.4 协同优化理论概述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编组站作业优化及配流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存在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编组站的车流组织及配流机理 |
2.1 站型结构对车流组织的影响分析 |
2.1.1 站型结构分类 |
2.1.2 站型结构特征 |
2.1.3 站型对车流组织的影响 |
2.2 编组站系统及作业分析 |
2.2.1 编组站系统及其特征 |
2.2.2 编组站的作业分析 |
2.3 编组站的车流组织规律 |
2.3.1 配流计划的编制 |
2.3.2 配流计划与调机运用的关系 |
2.3.3 车流的作业流程 |
2.3.4 车流状态的转化 |
2.3.5 车流组织与列车运行线的匹配 |
2.3.6 配流计划的调度调整 |
2.4 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机理分析 |
2.4.1 调度系统的系统界定及分析 |
2.4.2 配流问题的组合优化性质 |
2.4.3 出发车流的来源分析 |
2.4.4 配流的基本方法 |
第3章 编组站列车解体方案与编组方案的协同优化 |
3.1 解体作业与编组作业的关联关系 |
3.2 解体时刻与编组时刻的算法 |
3.2.1 解体时刻的算法 |
3.2.2 编组时刻的算法 |
3.3 列车解体顺序的确定方法 |
3.3.1 解体方案计数的基本概念 |
3.3.2 解体方案树的构造 |
3.3.3 方案值的计算 |
3.3.4 有利解体方案的搜索 |
3.4 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方法 |
3.4.1 列车编组顺序调整的时间范围 |
3.4.2 一台调机编组时相邻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 |
3.4.3 一台调机编组时跨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 |
3.4.4 两台调机编组时编组方案调整的优化 |
3.5 列车解编方案的协同优化 |
3.5.1 有效匹配解体方案 |
3.5.2 解编方案的协同优化模型 |
3.5.3 解编方案同步调整的算法描述 |
第4章 编组站配流问题的分解与综合协同优化 |
4.1 编组站配流优化子问题的分解 |
4.2 静态配流与动态配流问题的描述 |
4.2.1 静态配流问题 |
4.2.2 动态配流问题 |
4.3 静态配流与动态配流的协同优化 |
4.3.1 算法分析 |
4.3.2 相容解体方案搜索的遗传算法结构 |
4.3.3 静态配流的蚁群算法结构 |
4.4 到发线运用与解编作业的协同优化 |
4.4.1 到发线运用的描述 |
4.4.2 模型的构造 |
4.4.3 模型的求解思路 |
4.5 调车场线群的调整运用与解编作业的协同优化 |
4.5.1 调车场线路运用的描述 |
4.5.2 模型的构造 |
4.5.3 模型的求解思路 |
4.6 取送车作业与解编作业的协同优化 |
4.6.1 取送车作业分析及条件设定 |
4.6.2 取车时机的确定 |
4.6.3 送车时机的确定 |
4.7 编组站配流的综合协同优化模型 |
4.7.1 约束条件 |
4.7.2 目标函数 |
第5章 双向编组站配流的协同优化 |
5.1 交换车的分析处理 |
5.1.1 交换车的转场方式 |
5.1.2 交换车处理的数学方法 |
5.1.3 算法步骤 |
5.2 到达列车的接入场选择优化 |
5.2.1 条件设定 |
5.2.2 双层多目标决策模型 |
5.2.3 模型算法 |
5.3 出发列车的出发场变更及出发股道调整优化 |
5.4 双向编组站配流的协同优化模型 |
第6章 编组站配流问题求解的协同优化算法 |
6.1 智能算法概述 |
6.2 遗传算法 |
6.2.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6.2.2 遗传算法的参数选择 |
6.2.3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6.3 蚁群算法 |
6.3.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6.3.2 蚁群算法的参数选择 |
6.3.3 蚁群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6.4 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的融合策略 |
6.5 基于信息熵和混沌理论的遗传—蚁群协同优化算法 |
6.5.1 信息熵和混沌优化简述 |
6.5.2 初始群体的产生方法 |
6.5.3 遗传及蚁群策略 |
6.5.4 适应度函数的改进 |
6.5.5 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 |
6.5.6 ECGACO算法步骤 |
6.5.7 算法复杂性分析 |
6.6 求解编组站配流问题的ECGACO算法设计 |
6.6.1 遗传结构设计 |
6.6.2 蚁群结构设计 |
6.6.3 算法步骤 |
6.7 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 |
6.7.1 车流数据的选取 |
6.7.2 算法的寻优性能 |
6.7.3 配流仿真系统设计 |
结论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郑州北站概况及基本数据 |
附录2 郑州北站原始车流数据 |
附录3 列车解编方案及配流方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概述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范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预期达到目标 |
1.4 编组站工作可靠性 |
1.4.1 编组站工作一般特点 |
1.4.2 可靠性理论基础 |
1.4.3 编组站故障分析 |
1.4.4 编组站无故障工作指标 |
第2章 编组站工作流程分析 |
2.1 编组站工作流程 |
2.2 车流资源分析 |
2.3 编组站工作流程分析 |
2.3.1 编组站作业流程中车流的转化 |
2.3.2 车流强度对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的影响 |
2.3.3 编组站工作流程反馈关系分析 |
第3章 编组站工作人员可靠性分析 |
3.1 编组站工作组织机构基本结构 |
3.2 影响编组站组织工作的主要因素 |
3.2.1 工作计划 |
3.2.2 运输流均衡性 |
3.2.3 工作人员可靠性 |
3.3 人为失误分析 |
3.3.1 人为失误 |
3.3.2 人为失误的评价 |
3.4 编组站工作人员可靠性分析 |
3.4.1 工作人员的模糊工作状态 |
3.4.2 工作人员可靠度计算 |
3.4.3 编组站工作人员可靠性逻辑框图 |
第4章 编组站信息流可靠性分析 |
4.1 编组站信息沟通的基本过程 |
4.2 编组站信息流径路 |
4.3 编组站信息流可靠性 |
4.3.1 编组站信息传播障碍分析 |
4.3.2 编组站信息流可靠性分析 |
第5章 编组站结构可靠性分析 |
5.1 编组站设备及其分类 |
5.2 编组站常见站型结构分析 |
5.2.1 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 |
5.2.2 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 |
5.2.3 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 |
5.2.4 双向纵列式三级六场 |
5.3 编组站结构分析 |
5.3.1 不同类型编组站结构对比分析 |
5.3.2 编组站各子系统能力协调分析 |
第6章 编组站工作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
6.1 编组站工作规则化 |
6.2 编组站工作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
6.3 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评定 |
6.4 编组站工作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
6.4.1 编组站工作可靠性分配 |
6.4.2 编组站各子系统工作可靠性关系分析 |
6.4.3 建立编组站工作可靠性模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铁路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编组站发展情况概述 |
2.1 国外编组站发展概况 |
2.2 我国编组站发展规划的现状和问题 |
第3章 编组站系统分析 |
3.1 编组站布置图型 |
3.2 编组站系统构成 |
3.3 编组站能力的确定和能力加强的途径 |
3.3.1 编组站通过能力的确定 |
3.3.2 驼峰解体能力 |
3.3.3 尾部牵出线编组能力 |
3.3.4 各子系统能力的协调 |
3.3.5 能力加强的一般途径 |
第4章 编组站分阶段协调发展规律分析 |
4.1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需求特点 |
4.2 编组站分阶段协调发展原理 |
4.3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5章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模型研究 |
5.1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模型构思 |
5.1.1 模型构思基础 |
5.1.2 双层规划概念与原理 |
5.2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5.2.1 建模基本假定 |
5.2.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求解思路 |
5.2.4 参数求解方法 |
第6章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实例研究 |
6.1 杭州铁路枢纽现状 |
6.1.1 杭州枢纽概况 |
6.1.2 枢纽运输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 |
6.2 乔司编组站分阶段发展方案研究 |
6.2.1 乔司编组站概况 |
6.2.2 乔司编组站分阶段发展模型计算 |
6.3 乔司编组站方案选择适应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编组站工作可靠性概述 |
1.2 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1.4 小结 |
第2章 乌西编组站工作流程分析 |
2.1 编组站相关概念 |
2.2 乌西编组站现状 |
2.2.1 车站调车作业简介 |
2.2.2 车站接发车作业简介 |
2.3 乌西编组站站的单位及工种构成及其工作任务 |
2.4 乌西编组站组织工作分析 |
2.5 乌西编组站工作流程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相关因素分析 |
3.1 可靠性基本理论 |
3.2 乌西编组站作业流程分析 |
3.2.1 乌西编组站车流强度对作业可靠性的影响 |
3.2.2 乌西编组站各子系统工作流程关系分析 |
3.3 乌西编组站工作人员分析 |
3.3.1 工作人员可靠度计算 |
3.3.2 乌西编组站工作指挥系统可靠性逻辑框图 |
3.4 乌西编组站信息传递分析 |
3.4.1 乌西编组站信息传递径路分析 |
3.4.2 乌西编组站信息传递可靠性分析 |
3.5 乌西编组站站型结构分析 |
3.5.1 乌西编组站站型结构概述 |
3.5.2 乌西编组站站型结构可靠性分析 |
3.6 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事故分析 |
3.6.1 事例1:乌西站“1.6”调车冲突事故 |
3.6.2 事例2:乌西站调车挤岔子事故 |
3.6.3 事例3:乌西站“7.15”调车脱线事故 |
3.7 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评价分析 |
4.1 乌西编组站各子系统工作可靠性关系分析 |
4.2 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评价指标的建立 |
4.3 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评价指标的定量化方法 |
4.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评价分析 |
4.4.1 建立因素集 |
4.4.2 建立备择集 |
4.4.3 各元素权重的确定 |
4.4.4 模糊综合评判计算 |
4.5 小结 |
第5章 论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区段站阶段计划调整模型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难点 |
第2章 区段站技术作业系统分析 |
2.1 区段站设备及其主要作业 |
2.1.1 区段站主要作业 |
2.1.2 区段站设备 |
2.2 区段站布置图 |
2.2.1 区段站的主要分类 |
2.2.2 进路交叉与疏解 |
2.2.3 车站图型优缺点分析 |
2.3 区段站作业过程 |
2.3.1 中转列车有关的作业过程 |
2.3.2 改编货物列车的作业过程 |
2.3.3 本站作业车的作业过程 |
2.4 全站作业的协调 |
2.4.1 到解系统的协调关系 |
2.4.2 解体系统与编组系统的协调 |
2.4.3 车流集结与列车解编系统的协调 |
2.4.4 取送、装卸作业系统与到解编发系统的协调 |
2.4.5 全站作业协调手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遗传算法分析 |
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3.1.1 编码方法 |
3.1.2 适应值度量 |
3.1.3 遗传算法参数 |
3.2 遗传算法的进一步改进 |
3.2.1 染色体结构的优化 |
3.2.2 预处理的使用 |
3.2.3 控制参数的选择 |
3.2.4 遗传操作的改进 |
3.2.5 选择机制的完善 |
3.2.6 采用混合遗传算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阶段计划调整模型与算法 |
4.1 车流推算优化模型及算法 |
4.1.1 具有一台调机的车流推算模型及算法设计 |
4.1.2 具有两台调机的车流推算模型及算法设计 |
4.1.3 具有三台调机的车流推算模型及算法设计 |
4.2 到发线运用模型及算法 |
4.3 模块间参数的传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阶段计划计算机调整的实现 |
5.1 设计要求分析 |
5.2 系统功能 |
5.3 系统开发环境 |
5.3.1 开发语言 |
5.3.2 计算机配置最低要求 |
5.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实现 |
5.4.1 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生成 |
5.4.2 车流推算模块 |
5.4.3 到发线运用模块 |
5.4.4 几个问题的处理 |
5.5 与TDCS系统、现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 |
5.6 车站调度指挥作业流程的改造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铁路技术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的模型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区段站配流问题 |
2.1 引言 |
2.2 优化模型 |
2.2.1 模型假设 |
2.2.2 符号说明 |
2.2.3 优化模型 |
2.3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
2.3.1 问题分解和下界 |
2.3.2 可行解和上界 |
2.3.3 拉格朗日乘子更新 |
2.3.4 终止条件 |
2.4 启发式算法 |
2.4.1 列车时间参数 |
2.4.2 出发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 |
2.4.3 到达列车解体顺序的调整 |
2.4.4 算法步骤 |
2.5 遗传算法 |
2.5.1 染色体编码 |
2.5.2 染色体解码 |
2.5.3 初始种群 |
2.5.4 适应度函数 |
2.5.5 遗传算子 |
2.5.6 终止条件与算法流程 |
2.6 计算测试 |
2.6.1 测试算例 |
2.6.2 参数设置 |
2.6.3 算法比较 |
2.6.4 计算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向编组站配流问题 |
3.1 引言 |
3.2 优化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符号说明 |
3.2.3 优化模型 |
3.3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
3.3.1 问题分解和下界 |
3.3.2 可行解和上界 |
3.3.3 拉格朗日乘子更新 |
3.3.4 终止条件 |
3.4 有偏随机键遗传算法 |
3.4.1 染色体编码 |
3.4.2 染色体解码 |
3.4.3 初始种群 |
3.4.4 适应度函数 |
3.4.5 进化策略 |
3.4.6 参数均匀交叉 |
3.4.7 终止条件及算法流程 |
3.5 计算测试 |
3.5.1 测试算例 |
3.5.2 参数设置 |
3.5.3 算法比较 |
3.5.4 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向编组站配流问题 |
4.1 引言 |
4.2 优化模型 |
4.2.1 模型假设 |
4.2.2 符号说明 |
4.2.3 优化模型 |
4.3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
4.3.1 问题分解 |
4.3.2 可行解 |
4.3.3 乘子更新 |
4.3.4 终止条件 |
4.4 有偏随机键遗传算法 |
4.4.1 解的表示 |
4.4.2 解码 |
4.4.3 适应度函数 |
4.4.4 进化策略 |
4.5 计算测试 |
4.5.1 测试算例 |
4.5.2 参数设置 |
4.5.3 算法比较 |
4.5.4 计算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站进路调度问题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3 数学模型 |
5.3.1 基本元素 |
5.3.2 约束条件 |
5.3.3 目标函数 |
5.3.4 整体模型 |
5.4 模型拓展 |
5.4.1 更丰富的运营实况 |
5.4.2 更灵活的调度选项 |
5.4.3 应对不可行的策略 |
5.5 计算测试 |
5.5.1 测试算例 |
5.5.2 模型分析 |
5.5.3 策略比较 |
5.5.4 计算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站编组调车问题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位串法 |
6.3.1 基本术语 |
6.3.2 基本性质 |
6.3.3 优化模型 |
6.3.4 迭代算法 |
6.4 局部优化 |
6.5 批量编组调车问题 |
6.6 计算测试 |
6.6.1 测试算例 |
6.6.2 算法比较 |
6.6.3 算法分析 |
6.6.4 计算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铁路双向编组站阶段调整计划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编制理论分析 |
2.1 编组站概述 |
2.1.1 编组站的作用及任务 |
2.1.2 编组站的基本作业 |
2.1.3 编组站的分类 |
2.2 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编制内容和流程分析 |
2.2.1 阶段作业计划编制内容分析 |
2.2.2 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的编制流程及方法分析 |
2.2.3 编组站阶段计划的编制原则 |
2.2.4 编制阶段计划的用途 |
2.3 阶段作业计划图表的主要元素 |
2.4 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编制所面临的困难 |
2.5 本章小结 |
3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3.1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概述 |
3.2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构建 |
3.2.1 优化模型的参数描述 |
3.2.2 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 |
3.3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求解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双向编组站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4.1 双向编组站调机运用计划概述 |
4.2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建立 |
4.2.1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参数描述 |
4.2.2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4.2.3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提出 |
4.3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 |
4.3.1 解体排序问题 |
4.3.2 编组排序问题 |
4.3.3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5.1 双向编组站车流特点概述 |
5.2 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问题 |
5.2.1 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产生 |
5.2.2 折角车流对双向编组站的影响 |
5.3 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疏解 |
5.4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建立 |
5.4.1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参数描述 |
5.4.2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5.4.3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提出 |
5.5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 |
5.5.1 配流问题的转化 |
5.5.2 模型的求解思路 |
5.6 本章小结 |
6 向塘西站阶段计划实证分析 |
6.1 向塘西编组站概况 |
6.2 向塘西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 |
6.2.1 阶段计划编制数据的收集 |
6.2.2 向塘西站阶段计划的编制 |
6.3 向塘西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指标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方法探讨 |
7.1 双层规划模型概述 |
7.2 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模型的初步提出 |
7.2.1 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思想的提出 |
7.2.2 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模型的初步建立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研究总结 |
8.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列车运行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技术站工作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列车运行调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技术站工作组织与区段列车运行的协调研究 |
1.2.4 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技术站工作组织与区段列车运行影响机理分析 |
2.1 技术站工作组织 |
2.1.1 技术站工作组织概述 |
2.1.2 技术站工作组织 |
2.1.3 列车、车辆在车站和区段的状态转移方程 |
2.1.4 基于列车到发时刻的技术站与区段相互影响分析 |
2.2 列车晚点对技术站车流接续影响的仿真分析 |
2.2.1 列车运行晚点概率及晚点时间 |
2.2.2 到达列车晚点对技术站车流接续影响仿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运行调整评价指标体系 |
3.1 列车运行调整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发展 |
3.2 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列车运行调整评价指标 |
3.2.1 列车运行调整与运行图优化原则比较 |
3.2.2 列车运行调整评价指标需求分析 |
3.2.3 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运行调整综合指标体系 |
3.3 综合评价指标的合成及权重确定 |
3.3.1 指标无量纲及合成方法 |
3.3.2 指标权重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列车运行调整目标确定 |
4.1 适流车组对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影响分析 |
4.1.1 适流车组的分析及确定 |
4.1.2 适流车组对对技术站出发列车的影响 |
4.2 确定列车运行调整目标 |
4.2.1 运输组织中流线结合的含义 |
4.2.2 列车运行调整目标的确定思路 |
4.2.3 确定赶流调整目标 |
4.2.4 赶流调整代价的分析与计算 |
4.2.5 算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赶流调整模型及算例 |
5.1 列车运行调整策略及可调性分析 |
5.1.1 赶流调整对运输区域影响的分析及假设 |
5.1.2 赶流调整策略 |
5.1.3 赶流调整实施条件及对相邻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分析 |
5.1.4 列车运行可调性 |
5.2 赶流调整模型 |
5.2.1 赶流调整模型目标函数 |
5.2.2 列车运行调整约束条件 |
5.2.3 赶流调整模型 |
5.2.4 模型分析及简化 |
5.2.5 模型算法设计 |
5.3 基于运输区域的赶流调整综合评价及算例 |
5.3.1 基于运输区域的赶流调整综合评价 |
5.3.2 综合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情况 |
附表 综合算例研究时段目标区段调整前后列车到发时刻编码 |
四、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薛锋.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2]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研究[D]. 郭寒英. 西南交通大学, 2003(02)
- [3]我国铁路枢纽建设的经验和问题[J]. 王策勋. 铁道工程学报, 1997(01)
- [4]铁路编组站分阶段发展优化研究[D]. 丛聪. 同济大学, 2008(08)
- [5]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陈大元.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08)
- [6]乌西编组站工作可靠性研究[D]. 樊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7)
- [7]区段站阶段计划调整模型与算法研究[D]. 王正彬.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
- [8]铁路技术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的模型与算法研究[D]. 赵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9]铁路双向编组站阶段调整计划优化方法研究[D]. 宋光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10]考虑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列车运行调整研究[D]. 陈东.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标签:铁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