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诱变剂对开花种子的应用效果

化学诱变剂对开花种子的应用效果

一、化学诱变剂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王传堂[1](2010)在《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生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同时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蛋白质来源。利用远缘杂交、诱变等手段拓宽花生栽培种狭窄的遗传基础,可望打破花生育种的徘徊局面,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突破性花生新品种。应用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将加速花生育种进程。对花生远缘杂种及化学突变体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以常规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对通过果针离体培养技术、授粉后激素涂抹技术获得的花生不亲和杂种后代及开花前后将化学诱变剂注入花器育成的突变体进行品质测试,研究了基因型和粒级对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筛选出蔗糖含量高达14.65%或油酸含量超过76%、蛋白含量30%以上、含油量55%以上的花生新种质。经自然病地抗性鉴定,获得高抗青枯病的大粒型材料。利用不亲和野生种A.glabrata在国际上首先育成花生属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31号。多次回交育成的L36,在2009年试验中,子仁产量高达321.49kg/666.6m2,比丰花1号增产34.97%。将EMS直接注入花生花器,创制出比鲁花11号和丰花1号显着增产的高产突变体08-测A2。为利用花生属野生资源,首次构建了基于核rDNA ITS序列的花生属植物种系发生树。研究结果基本支持现有属下分类,但所提示区组间的遗传关系却与前人报道有所不同。本研究中,Extranervosae、Heteranthae和Triseminata 3个区组在进化上是最原始的,Arachis区组进化程度最高,而其他区组居中。因基于核rDNA ITS序列所构建进化树是广泛认同的做法,本文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具说服力。SSR标记是花生品种鉴定的有力工具,在遗传育种上也极具应用潜力。利用多种限制酶消化、生物素的标记探针及链亲和素包被的磁珠杂交捕获的高度简化的方法,从花生种间杂种中分离SSR。设计出123对SSR引物。构建了花生高油酸育种技术。利用花生叶片、胚芽或子叶薄片快速制备DNA,用于转化体筛选、高油酸相关基因克隆与杂种鉴定。在化学诱变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研究了携有EGF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包括自行构建的FAD2B和PEP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注入花器不同部位对花生转基因效果的影响。6月下旬开花前一天注入的各种处理中,以1200ng/ml DNA浓度注入花萼管转化率最高,PCR阳性种子粒数/处理花朵数为11.33%-32.00%。部分种子EGFP扩增产物经测序验证与EGFP基因完全一致。明确了正常油酸含量和高油酸含量花生种质FAD2A和FAD2B基因序列差异,并通过正常油酸花生×高油酸花生杂交F1代种子(F0:1)FAD2B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是否出现套峰,辨别真假杂种。利用不同来源、不同种皮颜色的大粒型和小粒型材料,构建了花生大样本自然风干种子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经优化,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均为“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法”,油酸含量谱区范围为8717.1-5446.3cm-1,维数为9,模型R2为89.16,RMSECV为2.62;花生种子亚油酸含量谱区范围为9,666-5,785.7cm-1,维数为9,模型R2为90.85,RMSECV为2.00;花生种子棕榈酸含量谱区范围为8,717.1-5,446.3cm-1,维数为8,模型R2为79.21,RMSECV为0.525。利用正常油酸×高油酸杂交组合分离世代F1:2单粒种子,构建了花生自然风干单粒种子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4种有害脂肪酸的近红外模型,模型质量优于大样本自然风干种子模型,可用于花生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运用大样本和单粒花生种子近红外模型对化学诱变剂浸种获得的后代进行了筛选,鉴定出高油酸突变体。与野生型花育22号FAD2B基因序列比较发现,其编码区第281位由C突变为T,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第94位由异亮氨酸变为苏氨酸。这一突变不同于其他报道。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花生大样本及单粒自然风干种子蛋白质、含油量近红外模型。这些模型连同我们先前建立的测定花生种子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模型,为花生育种提供了一套绿色、快速、非破坏性的多指标品质选择技术,为花生品质育种的突破带来了希望。

苑翠玲,闫彩霞,赵小波,王娟,李春娟,孙全喜,单世华[2](2020)在《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于栽培种花生遗传基础狭窄,常规育种难以培育出突破性新品种。而创制突变体是一种快速、有效获得具有优异性状花生新种质进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植物突变体创造途径、花生突变体研究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和利用提供参考。

徐赫[3](2020)在《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又名“长生果”、“落花生”,起源于南美洲。在我国,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而且是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长期以来,我国花生的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然而优质专用品种缺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因此,实现花生种质突破,培育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是花生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其中利用诱变手段创制突变种质是作物种质改良和理论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花生品种(质)加以探索与改良,为今后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品种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以鲁花6号、花育19号、花育20号、花育23号、花育32号、花育33号、四粒红、龙花生8个栽培花生品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60Co-γ射线辐照或快中子辐照分别对花生种子进行处理,获得了一个含有1623份种质的花生突变体库。二、对突变体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总果重与出米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油亚比(O/L)呈极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对总果重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荚果长度(1.202)>叶片宽(0.936)>主茎高(0.240)>单株荚果数(0.167)>半斤果数(-0.624)>百果重(-0.641)>主茎粗(-1.355)。各品质性状对油亚比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油酸(1.522)>棕榈酸(0.387)>含油量(-0.271)>蛋白质(-0.273)>蔗糖(-0.698)。三、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检测发现,154份花育19号高油酸突变体的FAD2B基因的442bp位点插入了一个“A”。突变体油酸变幅为66.46-80.30%,亚油酸变幅1.29-13.34%,油亚比变幅4.98-62.31。四、从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中克隆得到8个脂磷酸磷酸酶(LPP)基因,分别编码335、322、284、228、198、227、403和293个氨基酸,均属于LPPs蛋白质家族。对克隆到的基因进行理化性质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了AhLPP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5种激素和4类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与其它植物的LPPs蛋白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参与种子油脂的合成。在5种激素与4类非生物胁迫处理下AhLPP2、AhLPPγ、AhLPPε基因均显着诱导表达,其余LPP基因在部分处理下显着诱导表达。为阐明LPP类基因在花生油脂合成和逆境胁迫抗性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研究与发现为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鉴定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材料及理论依据。

吴兰荣,李正超,邱庆树,苗华荣[4](2002)在《我国花生诱变育种技术应用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我国花生诱变技术应用研究的方法和取得的成就。主要采用6 0 Co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诱变及上述诱变方式与杂交相结合等诱变育种方法选育花生新品种。获省部级成果 1 4项 ,育成花生新品种 3 5个 ,创造优异突变材料 3 0 0多份。同时对花生诱变技术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陈灿[5](2010)在《化学诱变对水稻诱变后代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对不同的水稻品种(系)的化学诱变后代(M1-M3),分别从茎秆的组织结构、剑叶气孔、发芽特性、幼苗生长、水稻突变、主要农艺性状、生理生化、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别是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诱变剂及浓度对水稻组织结构、细胞水平的影响。通过试验以期了解化学诱变对水稻的诱变效应和机理,为今后提高水稻育种水平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化学诱变对水稻品种(系)不同后代茎秆组织结构的影响为表述简便,将髓腔、维管束、气腔统称为“管道”。各诱变处理的早稻维管束数量,均为湘早籼33号>R402>R974,且不论品种(系)或代别,均比CK减少;而在湘早籼33号,均为M3代>Mz代;其差异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在中稻明恢63,均只有低浓度的NaN3使管道面积大于CK处理;晚稻湘晚籼13号及R259,各管道面积比CK增加者约占一半。仅MNU、EMS、NaN3三者的高浓度增加稻茎壁厚度。总之,诱变处理一般使茎秆组织结构性能下降。2不同水稻品种(系)诱变后代剑叶气孔特性的变化对照处理的气孔密度,为明恢63>R259>湘晚籼13号,但前二品种(系)间无显着差异。用MNU、EMS各浓度处理,湘晚13号气孔密度均大于对照CK;在R259和明恢63气孔密度均少于对照CK。3化学诱变对水稻发芽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早、晚稻6个品种(系)中,除R974的低浓度处理外,其他所有所有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均比CK降低;除MNU的部分处理外,所有其他处理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均降低CK;约半数的MNU处理根长、芽长比CK增加;EMS及MNU各处理的叶数、叶面积、苗高、叶挺长、分蘖数、秧基宽、总根数均比CK减少;各药剂处理均显着抑制出苗率和成苗率;且随诱变剂浓度提高而增强。早稻耐高浓度药力更低。4不同水稻品种(系)诱变后代株高、分蘖的变化化学诱变处理的平均株高均低于CK,有显着差异;EMS的致矮效果尤为明显。平均分蘖数基本上诱变处理高于CK,尤以高剂量的NaN3和EMS明显。分蘖数与株高一般无明显相关性。经处理的各品种的株高和分蘖的变化过程均各为一定的“生长型”;早稻品种(系)株高和分蘖数呈S型曲线增长,中、晚稻品种(系)基本上呈幂函数方程式增长。5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突变效应的影响经诱变处理的变异株的出现率,品种(系)间一般相差不大;但高浓度>低浓度;M2代>M1代>M3代,这3代分别为:矮化株3.0%、3.53%、1.4%,多蘖株2.34%、3.3%、1.2%,叶色变异株2.49%、1.48%、0.46%,早穗株0.51%、1.59%、0.46%。EMS处理的突变率略高于其他2种化学诱变剂。不同浓度间,高剂量效应更明显。矮秆突变株通常植株过矮,叶片扭曲,穗伸出度差、空粃粒多,抗性较弱。叶色突变株通常叶绿素含量低,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增加,MDA含量上升,根系活力下降,光合产物积累少。6不同水稻品种(系)诱变后代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测定了处理后各晚稻品种(系)各世代不同生育期的MDA、可溶性糖、SOD、POD、CAT、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值及各值与根系活力的相关性。各世代的生理生化敏感性为M1>M2>M3;而M1代的损伤效应最大;在M2和M3代逐代有所减弱。品种(系)的敏感性为湘晚13>明63>R259;生育期之间差异不明显。诱变对水稻植株地下部分的负效应比地上部分大;诱变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化学诱变对水稻体内的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的持续效应最长。7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诱变处理与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为R259>明恢63>湘晚籼13号,但前二品种(系)相差不大。诱变处理的SPAD值比CK高的出现频率R259>明恢63>湘晚籼13号; M1代>M2代;抽穗期>成熟期>乳熟期>孕穗期>蜡熟期>分蘖期。诱变处理的M2、M3代,叶绿素荧光参数Fo(原始荧光量)上升,Fv/Fm明显下降,表明叶片PSⅡ受到伤害。高剂量处理使光合速率迅速降低,常规稻比杂交稻下降稍大。本研究的综合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浓度分别以1.0%EMS、1.0X10-3mol/L NaN3、0.1%MNU的剂量效果较好;诱变后不同世代的平均总突变频率分别为:M1(8.30%)、M2(9.82%)、M3(3.36%)

何洁[6](2017)在《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穿心莲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为爵床科(Acanthaceae)穿心莲属(Andrographis)—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地上部分入药,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品种。其性寒、味苦;具有抗肿瘤、清热解毒、消炎抗菌、利胆保肝、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疟疾、蛇虫咬伤、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主要化学成分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广东、广西进行引种栽培,目前在我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传统医学系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的:由于受到产地环境、种植质量、栽培条件及采收加工等因素影响,造成了不同产地的穿心莲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各地的种植栽培量逐年下降,各地穿心莲供不应求,并且由于穿心莲闭花受精的生物学特性阻碍了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发生,因此也对穿心莲的良种选育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化学诱变育种培育在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已获得了显着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开展药用植物相关的育种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且为选育优良耐贮的新品种,增加穿心莲产量奠定理论基础为目的进行生理响应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3种化学诱变剂(氨磺乐灵、甲基磺酸乙酯(EMS)、秋水仙素)诱导的穿心莲种子为材料,在建立相关诱导条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实验研究。1.以穿心莲种子为材料,通过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诱导,比较诱导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它们对于穿心莲种子的出根和萌芽的差别,以及根长、苗高的影响变化。2.跟踪诱导后穿心莲的生长情况,研究穿心莲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物候时间、形态特征的变化,以及四倍体和二倍体植株性状特征的对比情况分析。3.采用相关的化学研究方法,分别研究化学诱变后生长过程中穿心莲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4.采用酶联免疫法,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中穿心莲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包括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变化。5.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化学诱变对穿心莲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酯酶等同工酶酶谱的变化。6.采用高效液相法,研究化学诱变对穿心莲植株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影响。7.基于分子技术,研究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穿心莲植株关键酶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3组穿心莲种子出根和萌芽时间延长,种子受到抑制,且出根率和萌芽率也相应降低,根长和苗高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秋水仙素组的出根率最低只有62.92%,而萌芽率最低的氨磺乐灵组只有0.50%。且氨磺乐灵组的根长和苗高数值最低,受到的抑制影响最大。综合可知,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种子生长情况如下:对照组≈EMS组>秋水仙素组>氨磺乐灵组。2.研究发现穿心莲在诱变后从生长时间上来看,氨磺乐灵组生长最缓慢。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变异株,其中氨磺乐灵组共观察到307株变异株,突变总频率75.25%,变异特点表现为叶变黄,叶色变深,顶叶退化,叶异型,以及叶异型且深的变异株;EMS组共观察到97株变异株,突变频率为43.32%。共包括叶变色,叶白斑,叶卷曲、叶异型的突变形态;秋水仙素组共观察到168株变异株,突变频率只有25.26%。共包括叶花斑,叶变色,真叶异型、真叶心形、子叶退化、子叶卷曲、叶长形、1顶叶退化、2顶叶退化、三真叶、叶缘锯齿等突变形态。且其中经鉴定,氨磺乐灵诱变的四倍体概率为12.32%,秋水仙素诱变的四倍体概率为4.31%。同时对氨磺乐灵、秋水仙素诱导的四倍体植株与对照组植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株型更矮、茎直径更粗,叶片表面质感明显增厚,叶色更为浓绿,花枝总长更短,花蕾数更多,果实更大。3.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在7月至10月期间,穿心莲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其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的两组。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状态,并且氨磺乐灵组与秋水仙素组的含量都高于EMS组与对照组。在叶绿素的含量测定中发现EMS组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而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的含量高,可能与诱导过程中化学诱变剂造成叶片颜色差异有关。对于丙二醛的含量测定,EMS组和对照组的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氨磺乐灵组与秋水仙素组却是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活性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的植株POD活性一直高一些。CAT活性中氨磺乐灵组的最高,而EMS组和对照组相差不大,且活性最低。4.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在7月至10月期间,穿心莲植株的ZR含量变化以EMS组与秋水仙素组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的差别明显。对于ABA含量,诱导后3组整体的ABA含量都低于对照组,但3者的差异不大。IAA含量的变化特点是EMS组和秋水仙素组IAA含量明显低,只是氨磺乐灵组在8月份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含量高峰。而3个诱导组穿心莲植株GA3含量的变化影响差异都不大,仅在个别月份呈现明显变化。5.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酯酶这三种酶的酶带也有差别,以秋水仙素四倍体组的酶带数最多为21条,EMS组酶带数最少,只有17条,而氨磺乐灵四倍体组和对照组酶带数都为20条。同时,根据相对迁移率的大小,共得到17条不同迁移率酶带带位,其中氨磺乐灵四倍体组有14条谱带,EMS组有12条谱带,秋水仙素四倍体组有15条谱带,对照组也有15条谱带;但在位置、条数或活性大小上均差异显着,以四倍体的植株活性更大。6.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的不同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变化如下:秋水仙素四倍体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4.16%和0.16%,氨磺乐灵四倍体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4.44%和0.10%,明显高于EMS组的2.69%、0.02%和对照组中的2.12%、0.09%。即对于秋水仙素四倍体组和氨磺乐灵四倍体组来说,其总内酯量4.32%、4.54%,达到对照组2.21%含量的1.95~2.05倍。7.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的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有差别,其中以对照的相对表达量为1,其秋水仙素四倍体组与氨磺乐灵四倍体组的穿心莲植株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2.135819、2.747887,高于对照组穿心莲相对表达量的2倍左右。结论:1.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种子的生根、萌发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经氨磺乐灵诱导后,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变异群体,并且对其中诱导出的四倍体穿心莲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发现氨磺乐灵的四倍体诱变率更高,达到12.32%,并且各项指标显示四倍体的植株相对于对照植株株型更矮、茎直径更粗,叶片表面质感明显增厚,叶色更为浓绿,花枝总长更短,花蕾数更多,果实更大。2.在化学诱变剂诱变过程中,穿心莲植株的生理代谢指标、内源激素以及同工酶谱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作为其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的相关参考依据。3.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的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与关键酶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成正比关系变化,并且发现四倍体的穿心莲植株含量和表达量都比对照植株增加了 2倍左右,为穿心莲倍性育种提供了参考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穿心莲种子,观察诱变过程中穿心莲植株的变化,发现诱导后的植株从形态上、生理生化指标上、同工酶活性和两种主要的内酯类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上,以及关键酶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三个方面揭示了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的生理学响应机制的影响。

降云峰,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靳鲲鹏[7](2012)在《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育种的作用原理出发,介绍了EMS诱变育种的特点,包括简便易行、突变频率高与缩短育种年限等。论述了EMS诱变育种的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EMS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并对大豆EMS诱变育种的目标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李俊仙,丘星初[8](1977)在《化学诱变剂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花生是我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主一。历年来花生播种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左右,它在稻田水旱轮作上,对提高土壤肥力和增产粮食,具有重要作用。 从1972年起,我们开展了化学诱变育种的试验工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条新途径,较有性杂交育种,简便易行,后代稳定快,能大大加快育种工作的进程,

彭波[9](2008)在《不同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的诱变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EMS、NaN3和MNU等3种不同化学诱变剂,分别对湘早籼33号、R402、To974等3个不同早稻品种和明恢63、R259、湘晚籼13号等3个不同晚稻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浸种诱变处理,分析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诱变后代与稳定株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成苗率、秧苗素质、株高、分蘖数、生理生化指标、产量性状以及米质性状等。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各水稻品种诱变后代的成苗率,确定了各化学诱变剂处理早、晚稻品种种子的最佳处理浓度:1.0%EMS、2.0×10-3mol/LNaN3和0.1%MNU分别为该3种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不同早稻种子的最适剂量浓度。1.0%EMS、2.0×10-3mol/LNaN3和0.05%MNU分别为该3种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不同晚稻种子的最适剂量浓度。2.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的M1各性状均存在普遍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化学诱变剂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加强;明恢63、To974和R402等水稻品种在株高性状上对化学诱变剂表现较强的抗胁迫能力;根据对各水稻品种化学诱变M1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化学诱变剂处理各水稻品种后,使其遭受的化学诱变剂损害程度较大,各诱变处理后代植株的抗逆性比各自对照的减弱。3.通过对不同化学诱变M2-M3代株系的田间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发现大量突变株系,突变性状主要表现为白化苗、矮化苗、多分蘖、叶脉变色、早熟等。4.对不同早稻化学诱变M2-M3代株系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发现少量大粒突变体和小粒突变体,大多数株系的产量低于对照品种,少数株系产量得到提高并且提高幅度明显。5.对各化学诱变剂处理水稻M2-M3代的米质进行分析,表明少数水稻诱变株系的米质性状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米粒形状的改变、糊化温度类型以及胶稠度类型的转变、直链淀粉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大幅度上升或降低等。6.结果各化学诱变剂诱变处理水稻稳定株系的产量和米质分析结果,对各早稻品种M2~M3各株系以及M4株系进行比较田间农艺性状筛选,筛选得到了27早PA5、27早PA18、27早PA199、27早PA297和27早PA302等一批优良早稻株系,其一些主要性状上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种得到明显改良,可能为各自对照品种的有益突变体。7.对To974的化学诱变稳定株系配制的多个杂交早稻组合进行产量分析,发现大部分组合配合力低,个别组合表现高配合力。8.通过对三种化学诱变剂的诱变效应进行分析,发现NaN3和能够有效的诱发水稻叶色突变,EMS对控制株高、分蘖以及早熟性的相关基因具有较强的诱变作用,MNU对供试水稻品种的早熟性状具有较强的诱变作用。

欧平[10](2008)在《工业微生物化学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着重介绍了当代化学诱变技术、发生突变的机理和诱变效率,概述了化学诱变的原理及其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上的应用进展,选择性地介绍了几种公认有效的突变剂的作用机理。

二、化学诱变剂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诱变剂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花生属不亲和野生种利用
    1.2 花生转基因育种
    1.3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4 近红外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
2 花生远缘杂种和化学突变体的品质分析
    2.1 花生远缘杂种与化学突变体衍生系品质化验分析
    2.2 基因型和粒级对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2.3 花生超大果、小果突变体及其野生型果米特性的研究
    2.4 化学诱变剂EMS诱发花生荚果性状变异
3 花生远缘杂种与化学突变体抗性与产量鉴定
    3.1 花生远缘杂种与化学突变体衍生系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筛选
    3.2 花生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31号的选育
    3.3 EMS直接注入花生花器创制高产化学突变体
    3.4 其他花生种间杂种和化学突变体衍生系的产量表现
4 花生属植物进化分析与SSR标记开发
    4.1 基于内转录间隔区的花生属植物进化分析
    4.2 花生种间杂种微卫星DNA分离
5 花生高油酸育种技术构建
    5.1 花生DNA快速提取技术
    5.2 花生FAD2B和PEP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5.3 花器注入携有EGF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获得转基因花生种子
    5.4 高油酸与正常油酸含量花生FAD2A和FAD2B基因差异分析
    5.5 利用FAD2基因序列差异鉴定花生正常油酸×高油酸组合F_1代真杂种
    5.6 花生大样本自然风干种子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5.7 花生单粒自然风干种子主要脂肪酸近红外定量模型构建
    5.8 叠氮化钠浸泡花生种子获得高油酸突变体:近红外技术应用实例
6 花生自然风干种子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6.1 花生大样本自然风干种子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6.2 花生单粒自然风干种子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编的着作
致谢

(2)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突变体创造途径
    1.1 自然突变
    1.2 物理诱变
    1.3 化学诱变
    1.4 分子生物学方法
2 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
    2.1 自然突变体
    2.2 物理诱变突变体
    2.3 化学诱变突变体
    2.4 基因组编辑突变体
    2.5 花生突变体库创制
3 花生突变体的应用
    3.1 高油酸花生突变体的应用
    3.2 其他花生突变体的应用
4 结论与展望
    4.1 创建突变位点饱和、表型丰富的花生EMS突变体库,完善配套的TILLING筛选平台
    4.2 优化花生组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稳定的花生CRISPR技术

(3)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花生概况
    1.2 突变体创制的方法
        1.2.1 物理诱变
        1.2.2 化学诱变
        1.2.3 花生突变体创制的研究进展
    1.3 高油酸基因型鉴定方法
        1.3.1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1.3.2 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法
        1.3.3 KASP法
    1.4 脂磷酸磷酸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技术路线
    1.6 课题来源与支持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和性状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选用的花生品种(质)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诱变方法
        2.3.2 突变体农艺性状观察与鉴定
        2.3.3 突变体品质性状检测
        2.3.4 植物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2.3.5 KASP技术SNP检测
    2.4 统计与绘图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5.1 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及性状的变异分析
        2.5.2 花生植物学性状的分析
        2.5.3 花生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5.4 花生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5.5 花生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6 花生性状的通径分析
        2.5.7 花生性状的聚类分析
        2.5.8 诱变剂对八个花生品种(质)的诱变影响
        2.5.9 AhFAD2 等位基因的检测(KASP法)
    2.6 小结
第三章 花生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植物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方法
        3.3.1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3.3.1.1 总RNA提取
        3.3.1.2 cDNA的合成
        3.3.2 目的基因扩增
        3.3.3 LPP基因序列分析
        3.3.4 蛋白质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
        3.3.5 系统发育分析
        3.3.6 LPP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3.3.6.1 材料处理
        3.3.6.2 实时荧光定量PCR
    3.4 结果与讨论
        3.4.1 AhLPP基因家族的克隆
        3.4.2 AhLPP蛋白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和预测
        3.4.3 LPPs蛋白同源性分析
        3.4.4 基因结构分析
        3.4.5 系统发育树分析
        3.4.6 AhLPP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我国花生诱变育种技术应用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生诱变育种应用研究
    1.1 60Co诱变 60
    1.2 激光诱变
    1.3 化学诱变
    1.4 诱变与杂交相结合
2 我国花生诱变育种技术应用取得的主要成就
    2.1 育成花生新品种
    2.2 创造新的花生种质
    2.3 研究论文及获奖情况
3 花生诱变育种技术应用展望
    3.1 花生诱变育种应用研究
    3.2 花生突变体利用研究
    3.3 花生诱变机理研究

(5)化学诱变对水稻诱变后代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生物学影响研究进展
    1 化学诱变育种的意义与特点
    2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特点及其诱变机理
        2.1 甲基磺酸乙酯(EMS)
        2.2 叠氮化钠(NaN_3)
        2.3 平阳霉素(PYM)
    3 化学诱变剂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及诱变效果
    4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农艺性状及品质与抗性的影响
        4.1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品质与抗性的影响
    5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生理生化、遗传特性等方面的影响
        5.1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5.2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遗传特性的影响
    6 水稻化学诱变突变体的筛选及分子检测
        6.1 用于筛选的性状和筛选方法
        6.2 突变体的分子检测
    7 作物化学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1 化学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
        7.2 水稻化学诱变育种的展望和创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诱变后代茎秆组织结构及叶片气孔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供试水稻品种茎秆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其化学诱变影响的研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方法
        1.3.1 诱变处理
        1.3.2 诱变后代的培植
        1.4 稻茎组织结构观察方法
        1.4.1 取样
        1.4.2 制片
        1.4.3 观察测量
        1.5 统计分析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水稻茎秆内管道的结构特点
        2.1.1 管道的横断面积
        2.1.2 管道形状
        2.1.3 稻茎茎壁厚度
        2.2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茎秆管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2.2.1 管道结构的数据统计与方差分析方法
        2.2.2 化学诱变处理对稻茎髓腔面积的影响
        2.2.3 诱变处理对大维管束面积的影响
        2.2.4 诱变处理对小维管束面积的影响
        2.2.5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早稻)维管束数量的影响
        2.2.6 诱变处理对气腔面积的影响
        2.2.7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茎壁厚度的影响
        3 讨论
        3.1 化学诱变处理后水稻茎秆内管道的结构特点
        3.1.1 诱变处理后水稻管道的横断面积的特点
        3.1.2 诱变处理后水稻管道形状的特点
        3.1.3 诱变处理后稻茎茎壁厚度的特点
        3.2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茎秆内管道结构的影响
        3.2.1 对稻茎秆内管道面积及维管束数量的影响
        3.2.2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茎壁厚度的影响
    第二节 化学诱变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气孔的影响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田间试验方法
        1.1.1 供试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2 剑叶气孔的观测方法
        1.2.1 取样时间及方法
        1.2.2 观察测量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化学诱变处理对叶片气孔大小的影响
        2.2 化学诱变对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
        2.2.1 R259
        2.2.2 湘晚籼13号
        2.2.3 明恢63
        2.2.4 品种×药剂处理(A×B)的气孔密度的综合比较
        3 讨论
        3.1 化学诱变处理对叶片气孔大小的影响
        3.2 化学诱变对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突变效应的影响
    第一节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及处理
        1.1.1 供试材料
        1.1.2 供试药剂
        1.2 发芽特性、秧苗素质及诱变敏感性(出苗率、成苗率)等指标测定
        1.2.1 发芽特性指标的测定
        1.2.2 秧苗素质测定
        1.2.3 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的测定
        1.3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2.2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
        2.3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幼苗根、芽生长状况的影响
        2.4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4.1 化学诱变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5 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化学诱变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幼苗根、芽生长状况的影响
        3.3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特性影响的诱变刺激机理
        3.4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3.5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
    第二节 化学诱变对水稻株高、分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及处理
        1.1.1 供试品种
        1.1.2 供试化学诱变剂
        1.2 试验方法
        1.2.1 处理方法
        1.2.2 株高、分蘖数测定
        2 试验结果
        2.1 化学诱变处理对株高及分蘖数的影响
        2.1.1 株高
        2.1.2 分蘖数
        2.2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生长型的影响
        2.2.1 不同品种化学诱变剂处理后的生长型
        2.2.2 化学诱变剂处理生长型与对照处理生长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2.3 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对水稻生长影响的差异性
        2.3.1 化学诱变处理对株高影响的差异性
        2.3.2 化学诱变处理对分蘖数影响的差异性
        3 讨论
        3.1 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对水稻株高及分蘖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对水稻生长型的影响及对各品种生长影响的差异
    第三节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突变效应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材
        1.2 试验方法及农艺性状突变株的观察与测定
        1.2.1 处理方法
        1.2.2 诱变后代的培植
        1.2.3 水稻农艺性状突变株的观察
        1.2.4 水稻农艺性状突变株的确定
        1.2.5 叶绿素突变株的生理指标测定
        2 试验结果
        2.1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农艺性状突变效应的影响
        2.1.1 M1~M3代农艺性状的突变频率
        2.1.2 不同农艺性状的突变情况
        2.2 化学诱变对水稻叶绿素突变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2.1 化学诱变水稻叶色突变株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变化
        2.2.2 化学诱变对M1代水稻叶色突变体植株的抗性方面影响
        2.2.3 不同化学剂诱变得到的水稻叶色突变株
        3 讨论
        3.1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农艺性状突变效应的影响
        3.2 化学诱变剂对叶绿素突变株的生理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生理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及处理
        1.1.1 供试品种
        1.1.2 供试化学诱变试剂
        1.1.3 处理方法及大田栽培
        1.2 生理指标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M1代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1.1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M1代生理抗性的影响
        2.1.2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M1代代谢特性的影响
        2.1.3 化学诱变剂后M1代生理抗性及代谢特性之间的关系
        2.2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M2代生理化特性的影响
        2.3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M3代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化学诱变处理对M1代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生理抗性的影响
        3.1.2 化学诱变处理对水稻代谢特性的影响
        3.2 化学诱变处理对M2代生理特性的影响
        3.3 化学诱变处理对M3代生理特性的影响
    第二节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化学诱变剂与供试水稻品种
        1.2 诱变处理及栽培方法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试验仪器及测定指标
        1.3.2 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测定日期与方法
        1.3.3 叶片荧光参数的测定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M1、M2代不同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变化情况
        2.2 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1代各生长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方差分析
        2.2.1 药剂处理
        2.2.2 水稻品种
        2.2.3 生育期
        2.3 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2、M3代各生长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方差分析
        2.4 M2-M3代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2.4.1 荧光参数Fv/Fm的变化
        2.4.2 荧光参数NPQ的变化
        2.4.3 荧光参数ETR(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的变化
        3 讨论
        3.1 化学诱变对水稻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影响
        3.2 化学诱变对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6)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部分
    第一节 穿心莲的概况
        1.1 穿心莲本草考证及产地考证
        1.1.1 穿心莲本草考证
        1.1.2 穿心莲资源分布概况
        1.2 穿心莲的作用
        1.2.1 穿心莲的功效
        1.2.2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
        1.2.3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
        1.3 穿心莲的栽培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
        1.4 穿心莲的生长习性及生物学特性
        1.5 穿心莲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5.1 穿心莲形态解剖学的研究
        1.5.2 穿心莲种质质量的研究
        1.5.3 穿心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二节 药用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2.1 药用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意义
        2.2 化学诱变剂的类型、特点及其诱变机理
        2.2.1 生物碱类—秋水仙素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2.2.2 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2.2.3 其他诱变剂—氨磺乐灵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2.3 化学诱变剂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处理与筛选方法
        2.3.1 化学诱变剂的诱变处理技术
        2.3.2 化学诱变剂的筛选、鉴定方法
        2.4 化学诱变剂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2.4.1 化学诱变剂的抗逆、抗病变研究
        2.4.2 突变库的构建研究
        2.4.3 多倍体的突变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3.1 文献研究小结
        3.2 研究的立题依据
        3.3 研究的目的、意义
        3.3.1 开展穿心莲化学诱变生理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3.2 本研究的意义
        3.4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
    第一章 化学诱变剂诱导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1.1 材料与试剂
        1.1.1 实验材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种子预处理
        1.2.2 实验操作
        1.2.3 发芽指标测定
        1.2.4 数据处理
        1.3 结果与分析
        1.3.1 穿心莲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动态变化
        1.3.2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出根过程的影响
        1.3.3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的影响
        1.3.4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平均出根时间的影响
        1.3.5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平均萌芽时间的影响
        1.3.6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根长的影响
        1.3.7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苗高的影响
        1.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穿心莲突变植株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2.2.2 穿心莲突变植株的生长形态变异的分析
        2.2.3 穿心莲四倍体与二倍体的诱变概率分析
        2.2.4 穿心莲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性状差异性对比情况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生理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
        3.2.2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
        3.2.3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
        3.2.4 丙二醛的含量测定
        3.2.5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
        3.2.6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测定
        3.2.7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影响
        3.3.2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影响
        3.3.3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叶绿素的含量影响
        3.3.4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丙二醛的含量影响
        3.3.5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3.3.6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内源激素的影响
        4.1 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ZR含量的影响
        4.3.2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ABA含量的影响
        4.3.3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IAA含量的影响
        4.3.4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GA3含量的影响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同工酶差异的影响
        5.1 材料与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1.4 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品的制备
        5.2.2 凝胶的制备
        5.2.3 加样和电泳
        5.2.4 染色
        5.2.5 酶谱的记录及数据的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
        5.3.2 多酚氧化酶酶酶谱分析
        5.3.3 酯酶酶谱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试剂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2.2 实验条件考察
        6.2.3 样品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色谱条件及实验条件考察分析
        6.3.2 不同诱导条件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比较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7.1 材料与试剂
        7.1.1 实验材料
        7.1.2 主要试剂
        7.1.3 实验仪器
        7.2 实验方法
        7.2.1 RNA的提取与检测
        7.2.2 反转录过程
        7.2.3 穿心莲关键酶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RNA的提取的纯度检测
        7.3.2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穿心莲的关键酶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结果
        7.4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8.1 本研究的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附件

(7)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EMS诱变育种的作用原理
2 EMS诱变育种的特点
    2.1 简便易行
    2.2 突变专一性与多效性
    2.3 突变频率高
    2.4 缩短育种年限
3 EMS诱变育种的关键技术
    3.1 诱变剂剂量的控制
    3.2 诱变材料的确定
    3.3 诱变各世代的选择
        3.3.1 M1代的选择。
        3.3.2 M2代的选择。
        3.3.3 M3代及其以后各世代的选择。
4 EMS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5 大豆EMS诱变育种的目标探讨与前景展望
    5.1 育种目标探讨
    5.2 前景展望

(9)不同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的诱变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作物化学诱变育种概述
        2.1 作物化学诱变育种的发展历史
        2.2 化学诱变的原理与特点
        2.3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主要诱变剂的特点
    3 水稻化学诱变育种的研究
        3.1 化学诱变处理的方法
        3.2 化学诱变剂对水稻性状的影响
    4 化学诱变育种的展望
        4.1 加强化学诱变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4.2 开发新的化学诱变剂与新的诱变方法
        4.3 使用新的突变体筛选技术
材料和方法
    1 供试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化学诱变剂诱变处理方法
        2.2 诱变后代大田种植方法
        2.3 农艺性状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2.3.1 M_1水稻种子萌发状况的测定
        2.3.2 M_1秧苗素质的测定
        2.3.3 M_1出苗率与成苗率的测定
        2.3.4 田间农艺性状的观察与测定
        2.3.5 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测定
        2.4 水稻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
        2.4.1 叶片叶绿素含量
        2.4.2 秧苗丙二醛(MDA)含量
        2.4.3 秧苗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
        2.4.4 秧苗电导率
        2.4.5 秧苗根系活力
        2.5 稻米品质性状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资料分析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水稻M_1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1.1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
        1.2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出苗率及成苗率的影响
        1.3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根系性状的影响
        1.4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鲜重的影响
        1.5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株高与分蘖的影响
        1.6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1.7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1.8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米质性状的影响
    2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水稻M_2~M_3株系的诱变效应研究
        2.1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的诱变效应
        2.1.1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的叶绿体突变体
        2.1.2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不同水稻品种M_2~M_3的矮化苗突变体
        2.1.3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的高株突变体
        2.1.4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不同水稻品种M_2~M_3的多分蘖突变体
        2.1.5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的早熟突变体
        2.2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秧苗素质的影响
        2.2.1 对不同早稻品种M_2~M_3株系秧苗素质的影响
        2.2.2 对不同晚稻品种M_2~M_3株系秧苗素质的影响
        2.3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株高分蘖的影响
        2.3.1 对不同早稻品种M_2~M_3株系株高和分蘖的影响
        2.3.2 对不同晚稻品种M_2~M_3株系株高和分蘖的影响
        2.4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1 对不同早稻品种M_2~M_3株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2 对不同晚稻品种M_2~M_3株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米质的影响
        2.5.1 对碾米品质的影响
        2.5.2 对米粒外观品质的影响
        2.5.3 对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2.6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2~M_3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2.6.1 对不同早稻品种M_2~M_3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2.6.2 对不同晚稻品种M_2~M_3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3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早稻品种M_4株系的诱变效应
        3.1 不同早稻品种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M_4株系株高与分蘖变异
        3.2 不同早稻品种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M_4株系叶绿素含量变异
        3.3 不同早稻品种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M_4株系产量性状变异
        3.4 不同早稻品种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变M_4株系米质性状变异
        3.4.1 碾米品质变异
        3.4.2 外观品质变异
        3.4.3 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变异
    4 恢复系To974化学诱变稳定株系组配杂交早稻组合的产量分析与米质分析
        4.1 产量性状与产量分析
        4.2 恢复系To974化学诱变稳定株系组配杂交早稻组合的米质分析
讨论
    1 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的最适宜浓度
    2 水稻化学诱变处理M_1代的诱变效应机理
    3 EMS、NaN_3和MNU等3种不同化学诱变剂的诱变效应差异
    4 水稻化学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主要结论
    1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1的影响
    2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2~M_3株系的诱变效应
    3 不同化学诱变剂对不同水稻品种M_4株系的诱变效应
    4 恢复系To974化学诱变稳定株系组配杂交种早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创新点
进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附图

(10)工业微生物化学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诱变的主要原理
2.化学诱变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
    2.1 化学诱变育种技术
    2.2 化学诱变育种工作的原则
    2.3 化学诱变技术突变机理及诱变效率
        2.3.1 化学诱变中DNA 损伤、修复系统与适应性突变
        2.3.2 诱变效率
    2.4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几种诱变剂
    2.5 化学诱变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
3.结束语

四、化学诱变剂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D]. 王传堂.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2]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J]. 苑翠玲,闫彩霞,赵小波,王娟,李春娟,孙全喜,单世华. 核农学报, 2020(04)
  • [3]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D]. 徐赫.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4]我国花生诱变育种技术应用研究概况[J]. 吴兰荣,李正超,邱庆树,苗华荣. 核农学报, 2002(05)
  • [5]化学诱变对水稻诱变后代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陈灿.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8)
  • [6]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D]. 何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J]. 降云峰,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靳鲲鹏. 园艺与种苗, 2012(06)
  • [8]化学诱变剂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效果[J]. 李俊仙,丘星初. 花生科技, 1977(Z1)
  • [9]不同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的诱变效应及机理研究[D]. 彭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10]工业微生物化学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J]. 欧平. 贺州学院学报, 2008(03)

标签:;  ;  ;  ;  ;  

化学诱变剂对开花种子的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