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方少仙[1](1983)在《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文中研究表明 见天坝海绵礁发育于湖北省利川县见天坝(图1)上二叠统长兴组第二段。下伏地层长一段主要为盆地相黑灰色含泥质、有机质骨针和虫介屑粒泥岩与泥粒岩(即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与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燧石结核、团块以及条带,层内泥质纹层及不规则泥纹条带发育,底部含丰富的碳酸盐化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顶部厚10米的钙屑浊积岩是海绵礁的生长基底。钙屑浊积岩是由钙屑岩递交层的韵律层组成,钙屑主要成分
姜照勇[2](2003)在《鄂西渝东区上二叠统生物礁及含油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礁是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这是由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堆积而成,或是生物作用的产物。生物礁又是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含油气的沉积类型。在国内外已发现了许多生物礁油气田,为世界油气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鄂西渝东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造礁生物、沉积相、成岩作用的研究,认清了礁体的主要造礁生物类型、主要岩石类型、生长演化、相带划分、分布规律以及成岩作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生物礁主要分布于晚二叠世碳酸盐台地内部和台地边缘,可分为三种类型。由见天坝—林场呈南北向线型分布,属台地边缘礁。黄泥塘一带属红椿湾边缘下斜坡的泥丘礁或生物灰泥丘。建7井区、石宝寨、老龙洞等生物礁则属于台内点礁。 2鄂西渝东区晚二叠世生物礁内造架生物以串管(Sphinctozoa)、纤维海绵(Inozoa)、水螅、Tabulozoa为主。连结生物则为蓝绿藻、Tubiphytes以及包覆状Tabulozoa。附礁生物种类繁多、有苔藓虫、腕足类、有孔虫、蜓、棘皮类等。在各相带内,生物组合也迥然不同,礁相以底栖生物为主,盆地相以海绵骨针、钙球、放射虫为特征,而礁后相则以裸海松藻、有孔虫、蜓类、棘皮类为特征。 3礁体的形成与分布具地貌敏感性,但这些控礁地形的形成与断裂活动有关。鄂西渝东区生物礁从西往东逐渐增大,发育层位逐渐抬升,与由东向西的海侵有关。 4礁岩的成岩作用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泥晶化、填积、胶结、白云化和溶蚀作用最为重要。礁灰岩中的大量孔隙被海底和埋藏成岩环境中多期胶结物充填而丧失,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特征,原生孔隙基本被填实,孔隙演化完全受成岩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的发展史就是孔隙的演化史。 5深水低能沉积的台沟、盆地相是有利的生油岩相带,浅水高能的礁滩、礁核相是有利的储层,产气段主要是生物礁内的白云岩段。
李阳,吴亚生,姜红霞[3](2018)在《湖北利川二叠纪生物礁的埋藏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提出二叠纪钙质海绵礁的研究已逾百年,但缺乏埋藏学方面的研究。本文选取鄂西利川典型钙质海绵礁剖面,对造架生物的属种组成、保存状态(直立还是倒伏)、个体大小、古石孔藻包壳和泥晶含量进行统计研究。共鉴定出17个属种的钙质海绵和一个属种的水螅;通过统计研究发现,含钙质海绵的灰岩厚98m,其下部4/5厚度所含钙质海绵以倒伏的为主,上部1/5厚度以直立的为主;含倒伏钙质海绵的灰岩中藻包壳(古石孔藻)不发育,钙质海绵以直立为主的灰岩中,藻包壳发育;钙质海绵的个体大小由海绵灰岩下部而上增大不明显;泥晶基质的含量自海绵灰岩的下部而上明显减少。由此推断:下部的钙质海绵灰岩形成时由于没有藻包壳,大多被风浪打倒。上部具有藻包壳的钙质海绵灰岩,尽管形成时的水动力能量更强,但由于有藻包壳,其抗风浪能力得到加强,所以大多直立保存。
孟峥[4](2014)在《湘鄂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相区造礁生物的及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绝灭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在中国南方海相无脊椎动物的7个门中,绝灭的种数高达90%一100%。近年来,有关这一时期生物绝灭事件及环境演变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地层中。事实上,在这一大绝灭事件之前,曾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的二叠纪生物礁生态系却早就消失了。然而,有关晚二叠世礁生态系的消失与二叠纪末的生物绝灭事件的关系却很少得到重视和研究。生物礁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群落中的生物门类之多、属种数目之多及其生物量之多,堪与现代的热带雨林媲美。生物礁是对环境生态变化高度敏感的生态系统,同时生物礁内绝大多数的生物化石均为原地保存,能够很好地体现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生物礁是开展古生态研究的理想对象。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及滇黔桂地区,前人对礁相地层序列和造礁生物已作过详细研究。但这些生物礁主要集中在浅水碳酸盐台地上,有关这些浅水台地生物礁与深水陆棚生态系的关系却没有报道。本研究基于在湖北京山长兴期深水陆棚环境海绵生物层的发现,在湘鄂地区选取从近岸珊瑚礁,到台缘海绵礁,再到深水陆棚海绵生物层的一系列不同水深的长兴期地层剖面,开展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演化的对比研究,以便弄清长兴期生物礁的演化规律和关键造礁生物的生态迁移。近岸珊瑚礁发育于湖南慈利高垭剖面长兴期早期,其中的造礁生物只有复体珊瑚——卫根珊瑚。通过岩相古地理和沉积微相的综合分析,认为湖南高垭地区珊瑚礁所代表的为浅水碳酸盐台地近岸建造。高垭剖面珊瑚礁首先在长兴早期的棘屑滩基础上开始生长,礁厚度4-6米左右。随着东部台地边缘海绵礁的上隆和半局限泻湖的形成,珊瑚礁很快消失。之后,在珊瑚礁的基础上向上依次出现礁侧翼相棘屑白云质灰岩,泻湖相暗色藻和有孔虫灰岩,浅灰色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沉积。剖面最底部棘屑滩相的存在,推测这个时期在高垭以西或以北可能已经出现珊瑚礁,而后珊瑚礁在平面上向四周扩散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珊瑚礁礁核相。礁核相向礁侧翼相的演变实际上在礁核相的顶部已经开始,主要表现为礁核顶部的复体珊瑚多呈孤立状分布,而底部则则为紧密排列的珊瑚骨架岩。从礁侧翼相到礁后泻湖相,水动力进一步减弱,形成礁后相对静水环境。泻湖内生物种类单调,生物组合以裸海松藻和有孔虫为主要特征,另外可见一些腹足类化石。由泻湖相再到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水深变浅,水体也由宁静而变得动荡。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的顶部被微生物岩所覆盖,微生物岩的出现标志着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的开始。台地边缘礁发育于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长兴期的早中期。海绵礁中造礁生物主要有串管海绵、纤维海绵、水螅、苔藓虫等,顶部出现卫根珊瑚生物层,生物礁厚度在70米左右。大罗坑剖面长兴期海绵礁是在吴家坪期海百合茎碎屑灰岩的基础上开始建造起来的,但海绵礁的顶部出现一珊瑚层。珊瑚层的结束代表了本剖面生物礁生态系的消失,之后出现礁侧翼相棘屑白云质灰岩。再向上过渡为礁后泻湖相的暗色藻和有孔虫灰岩,最上部为浅滩相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岩。与高垭剖面类类似,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的顶部被灰白色块状微生物岩所覆盖,微生物岩的出现标志着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的开始。上述的慈利高垭剖面和大罗坑剖面均位于扬子台地的北缘,而京山剖面则位于台地北侧的硅质岩盆地上。在长兴期主要为一套硅质岩夹灰岩的大隆组沉积,主体属于浅海陆棚下部沉积,局部为陆棚上部沉积。大隆组下部为陆棚下部深水相沉积,包括泥质岩沉积和硅质岩沉积。大隆组中上部夹碳酸盐沉积,顶部又变为深水相硅质岩沉积。与沉积相变化相对应,京山剖面晚二叠世生物化石群也出现有规律的演变。研究发现京山剖面晚二叠世生物化石群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菊石和腕足化石群、有孔虫和腹足化石群、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化石群、钙质海绵生物层、海绵骨针和放射虫化石群。从化石群的生态特征上分析,本区晚二叠世海平面曾经发生过几期变化,即从早期上升,到中晚期下降,再到最后期上升。京山剖面晚二叠世中晚期钙质海绵的发现是本研究的重要突破之一。这些海绵大多互相粘连形成明显的生物骨架,但这些骨架岩并没有形成地貌上的明显隆起,因此将其称为生物层。海绵生物层厚约0.45m,造架生物非常单一,只有钙质海绵中的纤维海绵一个属Peronidella。钙质海绵是晚二叠世重要的造礁生物,京山剖面钙质海绵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本区海平面的相对变浅,另一方面也为研究不同水深环境生物礁或生物层的消失和造礁海绵的生态迁移和生态适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过以上不同水深环境造礁生物和礁相地层序列的研究,本论文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研究发现,在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生物礁和生物层的演化序列是不一样的。在浅水台地环境,造礁生物出现最早,并在长兴早期即形成岸礁或台边缘礁,而深水陆棚环境只在长兴期中晚期才出现海绵生物层。2、尽管不同环境中礁相地层演化存在差别,但不同水深环境生物礁或生物层生态系的消失均明显早于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绝灭。3、研究认为高垭剖面长兴期早期近岸珊瑚礁的消失是由于东部大罗坑剖面台地边缘海绵礁的隆升造成的,海绵礁的隆升会在礁后形成半局限的泻湖,导致珊瑚礁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消失。4、研究认为大罗坑剖面礁顶珊瑚层的出现是由于台地边缘水体的变浅,相对浅水的环境更适合珊瑚的生长。同时也反映了造礁珊瑚随着海平面的变浅而发了生态迁移。5、京山深水陆棚环境海绵生物层的出现是由于长兴期中晚期本区海平面的下降所致,海平面的下降使得浅水台地已不再适合造礁生物的生长,而相对变浅了的深水陆棚却成了造礁海绵生态迁移的重要场所。6、研究发现,京山剖面生物层中只有纤维海绵参与造架,说明纤维海绵比串管海绵更能适应深水陆棚环境。7、通过生物礁上藻有孔虫灰岩中发现火山石英和生物层上覆沉积火山粘土层,分析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和火山作用有关。
张维[5](1985)在《鄂西利川晚二叠世生物礁中串管海绵(Sphinctozoa)化石的新发现》文中研究说明 湖北省西部利川县境内的上二叠统发育有我国最典型的生物礁。礁体产于长兴组二段(含古纺锤(?) Palaeofusulina 带),以见天坝一带出露最佳。1977—1978年,江汉石油学院刘怀波、高振中等报道了黄泥塘生物礁的发现,并对该区生物礁的组成、形成环境提出了看法。1980—1982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江汉石油学院及江汉石油管理局等曾先后赴见天坝考察,并分别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一致确认该区生物礁是以钙质海绵为主要造架生物的、晚二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礁。
周刚[6](2012)在《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沉积学研究》文中提出生物礁滩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沉积物,具有独特的油气储集空间,是一种优良的碳酸盐岩储层。礁滩相储层在世界分布广泛,在我国分布也很普遍,如发育于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的一系列生物礁型气藏,但礁相油气藏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难点,目前发现的礁型气藏多为随机钻遇,而预测成功的礁型气藏很少,因此,对长兴组礁滩相储层成因和分布规律开展研究,对提高预测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沉积动力学、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对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开展了储层沉积学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建立了川东地区以生物礁为主题内容的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编制了长兴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深入讨论了各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突出了生物礁的分布规律和几何形态及其与储层的关系,为进一步的长兴组生物礁储层预测奠定基础。对川东及邻区长兴组生物礁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对典型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内生物礁做了详细解剖,按照生物礁生长位置及发育规模,将研究区生物礁划分为4种类型,系统总结了川东地区长兴组这4种生物礁的生长演化阶段,并各自建立相对应的演化模式图。该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研究内容。对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首次提出古地貌格局和区域性同沉积构造是控制生物礁分布的主控因素的观点;古海平面的“升降”控制了生物礁形态及规模;不同性质的海槽与海槽的不同部位决定了台地边缘生物礁类型;提出了二叠纪末海平面频繁快速大幅度升降是二叠纪末生物礁绝灭的重要原因;总结了川东地区长兴组不同类型的生物礁沉积模式。总结了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在地层中的表现特征,利用礁分布规律和成礁条件,对研究区进行了生物礁滩预测。对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储集性进行了统计研究,明确了白云石化是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发育不可缺少的控制因素,建立了台地边缘生物礁和台内生物礁储层模式图。
陈北辰[7](2020)在《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礁滩体系是南海最为重要的含油气储层之一,对于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控制性因素分析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南海南、北部均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但由于南海岛礁取芯钻井极少,大大制约了南海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滩体系研究。本论文以全取芯的南海北部岛礁XK1井和南海南部岛礁NK1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及大量分析测试资料,对XK1井和NK1井生物礁滩体系进行了精细刻画,揭示了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上升流、白云岩发育与全球气候事件响应对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影响,进而查明了南海南、北部生物礁滩体系物质组成-碳酸盐工厂组合类型的差异,总结了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规律以及南北陆缘差异,为南海碳酸盐生物礁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基础。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XK1井精细刻画,系统总结了XK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构成、层序单元划分及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基于宏观岩心观察与薄片鉴定概括了生物礁滩体系中5种沉积微相,即礁盖微相、礁核微相、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以及泻湖相内部构成及沉积特征;XK1井新生代共识别出16了个三级层序单元,并总结了层序格架控制下地层单元垂向演化特征;根据造礁珊瑚发育情况为主要依据,在XK1井中划分出11个Photozoan碳酸盐组合带,6个主要的Heterozoan-dominated碳酸盐组合带,12个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带,共计29个碳酸盐组合单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XK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特征和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2)基于NK1井精细刻画,系统总结了NK1井渐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构成、层序单元划分及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基于宏观岩心观察与薄片鉴定概括了NK1井渐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5种沉积微相,即礁盖微相、礁核微相、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和泻湖相内部构成及沉积特征;通过暴露面的识别,结合古生物及锶同位素资料,提出了859.9m、614.9m、543.1m、383.6m和210.3m共5个关键暴露面分别作为渐新统、下中新统、中中新统、上中新统、上新统的顶界面,为该井地层划分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年代地层的框架下对NK1井地层单元进行了划分,共划分为17个三级层序单元;基于大量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NK1井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古海洋环境变化,碳酸盐岩C、O同位素、矿物成分以及地球化学元素测试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渐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以及营养盐条件的变化;在三级层段地层单元的框架之中,识别出17段photozoan碳酸盐合、12段heterozoan-dominated碳酸盐组合以及7段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该井大量的珊瑚组分是构成NK1生物礁滩体系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揭示了NK1井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古海洋环境变化,并构建了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动态模式图。(3)运用比较沉积学方法,对鄂西晚二叠世见天坝生物礁露头剖面进行精细解剖,揭示了露头区生物礁沉积相三维空间组合特征:识别出8种岩性相和4种沉积组合单元,揭示了以海绵为造礁生物的生物礁沉积单元的三维组合特征,总结生物礁垂向演化过程中各种岩性相的组合及其演变特征。尽管晚二叠世与南海新生代造礁生物不同,但见天坝生物礁滩体系的岩性相类型和沉积单元在三维空间上的组合模式,为南海地下生物礁体系内部组构、岩性相及其空间配置提供有效的类比实例。(4)查明了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上升流、全球气候事件对XK1井和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影响。南海南、北部构造作用不仅导致南、北部陆缘盆地碳酸盐岩发育时间早晚差异,而且由于构造沉降差异导致频现暴露面及生物礁滩体系发育厚度差异;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南海南、北部生物礁体发育演化,尽管还受到局部构造作用影响,但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可以对比的,它控制了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旋回变化;季风和上升流给南海北部西沙隆起带携带丰富的营养物,它制约北部陆缘XK1生物礁中珊瑚的发育,导致碳酸盐成分组合的变化,而东亚季风活动对南海东南部岛礁生物礁滩体系影响较小,形成了富含珊瑚组分的生物礁类型;XK1井和NK1井在晚中新世期间均发生明显的白云岩化作用,这种同步性的规律与全球古气候事件有关。(5)查明了南海南、北岛礁新生代碳酸盐工厂差异,并揭示了不同时期碳酸盐工厂变化的主控因素差异:渐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古气候主导型,NK1井发育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至渐新世末,全球气候变暖,NK1井出现珊瑚礁;进入早中新世时期,气候变暖整个南海均适合珊瑚礁发育,这时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主导型,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中中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化机制为构造活动与季风活动增强主导型,XK1井由于受季风增强和富营养源的影响,出现从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形成以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而NK1井几乎不受季风影响形成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导;晚中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和季风活动增强主导型,自沙巴造山作用导致南海扩张终结后,晚中新世整个南海热沉降阶段,此时海平面变化成为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的主要因素,同样,XK1井在晚中新世季风增强时段出现从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的特征,而NK1井以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导;上新世-第四纪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主导型,上新世-第四纪时期,南海碳酸盐工转变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影响,XK1井和NK1井海侵体系域为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高位体系域为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总体来看,南海南部岛礁以Photozoan碳酸盐组合为主,而南海北部岛礁以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为主。尽管南海南、北岛礁在构造沉降、相对海平面变化以及季风影响等控制因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南、北岛礁碳酸盐组合带发生明显变化,但层序地层框架内南海生物礁滩体系的发育演化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沈昭国[8](1983)在《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成岩历史及孔隙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见天坝海绵礁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发生的环境以及它们对油气聚集空间的控制作用的探讨,建立了成岩历史及孔隙演变的模式,试图为评价以见天坝海绵礁为代表的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储集性能,提供一点岩石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郑斌嵩[9](2019)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鄂西海槽沉积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兼论华南PTB斑脱岩的来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华南北缘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鄂西海槽受继承性断裂系——建始-恩施断裂系的控制,其沉积序列以一套碳硅质泥页岩为主,夹多层火山成因的斑脱岩。由于其形成于特殊地质历史时期(Pangea超大陆聚合、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绝灭),其地层序列蕴含着许多仍处于激烈争论中的重大地质事件的信息。通过对鄂西海槽中部和西部边缘的地层序列进行细致的沉积学、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主、微量、稀土元素)、(碎屑岩和斑脱岩)锆石U-Pb地质年代学、微量元素以及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本论文对其地层序列进行了重新解剖,对其碎屑沉积物以及斑脱岩火山物质的来源进行了追索。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了鄂西海槽沉积-大地构造演化、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的时间约束以及华南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附近斑脱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和火山源区。鄂西海槽沉积序列由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下三叠统大冶组下段组成,其中大隆组以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的深水台盆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高TOC含量的碳硅质泥页岩,大冶组下段则以位于碳酸盐台地斜坡或缓坡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的浅水台盆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低TOC含量的泥岩和灰岩。鄂西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晚期(255 Ma)从吴家坪组碳酸盐台地相灰岩的基础上开始发生相分异,在研究区西侧形成典型的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带,可见巨厚的台地边缘生物礁灰岩,而研究区的主体部分则以发育大隆组深水台盆相碳硅质泥页岩为特征,代表了鄂西海槽的形成和扩张期。晚二叠世长兴期晚期到早三叠世印度期,鄂西海槽停止扩张,转而进入快速充填消亡期,海槽沉积序列以大冶组浅水台盆相的(钙质)泥岩和(泥质)灰岩为主。到早三叠世印度期晚期(250 Ma)全区均被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所覆盖,指示鄂西海槽已基本填平补齐。鄂西海槽泥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主要来自活动大陆边缘物源区,并在La-Th-Sc体系上显示与华北板块和秦岭构造带平均上地壳组分的亲缘性,而非主要来自华南板块。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鄂西海槽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250-330 Ma的主年龄区间以及400-650 Ma、1030-1300 Ma、1600-2000 Ma和2300-2800 Ma的次级年龄区间。通过与华南板块、秦岭构造带以及华北板块的构造-岩浆事件进行对比,并结合锆石微量元素以及Hf同位素特征,鄂西海槽碎屑锆石的主要源区被标定为秦岭构造带,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是次要源区。碎屑物源分析表明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在不晚于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晚期(255 Ma)已经沿着东秦岭构造带南缘发生碰撞。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事件控制了鄂西海槽基底断裂的活动,从而控制着鄂西海槽的沉积-大地构造演化。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晚期,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沿着东秦岭构造带南缘发生的碰撞事件诱发了建始-恩施断裂系的再活化以及鄂西海槽的形成。到了早三叠世印度期,随着大陆汇聚的进一步发生,鄂西海槽的闭合表现为基底抬升、水体快速变浅并被迅速充填,随之变成了扬子碳酸盐台地的一部分。对鄂西地区双河剖面中新发现的三层P/T界线附近斑脱岩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得出了252.2±3.6 Ma、251.6±4.9 Ma和250.4±2.4 Ma的加权平均年龄。对华南P/T界线附近斑脱岩锆石进行的系统的微量元素以及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其主要源自同时代思茅-印支汇聚大陆边缘的中性和长英质火山事件,同时代的秦岭汇聚大陆边缘也是一个潜在的火山事件源区。
吴熙纯,刘效曾,杨仲伦,陈心胜[10](1990)在《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控储层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川东长兴期生物礁有五类:台隆及台坪点礁,台缘礁,台缘礁后点礁,近局限海点礁。典型点礁的形成与二叠纪末地壳颤动有关,造成袋岩式礁核带与间歇滩带相间旋回。相带选择性多期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造成礁间歇滩及礁翼等储层。
二、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绵礁的概况 |
二、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 |
1.微型硅质结核 |
1)石英结核 |
2)具有方解石胶结物的孔隙充填组构特征的石英结核 |
3)水玉髓结核 |
2,钙质生物的硅化 |
3.自生石英 |
三、硅质来源和硅化作用 |
(2)鄂西渝东区上二叠统生物礁及含油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区域地质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1.2.1 区域构造特征 |
1.2.2 区域构造演化 |
1.3 地层 |
1.3.1 长兴组的底界 |
1.3.2 长兴组的顶界 |
1.3.3 长兴组内段的划分 |
2 鄂西渝东区晚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 |
2.1 概述 |
2.1.1 世界二叠纪生物礁研究概况 |
2.1.2 我国二叠纪生物礁研究现状 |
2.2 生物礁及其分类 |
2.2.1 生物礁的定义 |
2.2.2 生物礁的分类 |
2.2.3 礁、丘、滩的含义 |
2.3 生物礁的地质背景及区域分布 |
2.3.1 区域地质背景 |
2.3.2 生物礁的分布 |
2.3.3 生物礁的分布特征 |
2.4 生物礁的古生物和岩石学特征 |
2.4.1 生物礁生物的分类 |
2.4.2 工区生物礁中主要造礁生物及其造礁作用 |
2.4.3 工区生物礁主要的造礁生物 |
2.4.4 生物礁的岩石学特征 |
2.5 生物礁发育的阶段性与旋回性 |
2.5.1 生物礁发育的阶段性 |
2.5.2 生物礁发育阶段性与群落演替 |
2.5.3 生物礁不同相带的群落特征 |
2.5.4 川东与鄂西生物礁发育特征对比 |
3 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及礁的发育控制因素 |
3.1 概述 |
3.2 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模式 |
3.2.1 沉积相的划分与特征 |
3.2.2 礁相组合 |
3.3 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及生物礁发育控制因素探讨 |
3.3.1 岩相古地理 |
3.3.2 沉积模式 |
3.4 影响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 |
3.4.1 气候 |
3.4.2 海水清洁度 |
3.4.3 古地貌格局 |
3.4.4 海平面变化对礁发育的控制 |
3.4.5 同沉积断裂对生物礁的影响 |
4 生物礁储层成岩作用 |
4.1 概述 |
4.2 成岩环境与成岩阶段划分 |
4.2.1 成岩环境及演化 |
4.2.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 生物礁含油气性 |
5.1 生物礁的储集性能 |
5.1.1 生物礁可见孔隙的机遇率明显高于其它相带 |
5.1.2 生物礁相带常含孔隙性白云岩 |
5.2 生物礁的成藏条件 |
5.2.1 气源充足 |
5.2.2 储层良好 |
5.2.3 盖层条件具备 |
5.3 潜力预测及找气方向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3)湖北利川二叠纪生物礁的埋藏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4 造礁生物埋藏学特征统计结果和意义分析 |
4.1 造礁生物组成 |
4.2 埋藏学特征统计结果 |
4.3 纵向变化规律 |
4.4 统计结果的环境意义 |
5 讨论 |
6 结论 |
(4)湘鄂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相区造礁生物的及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晚二叠世湘鄂地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概况 |
§2.3 生物礁的分布 |
第三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浅水近岸沉积相 |
§3.1 湖南慈利高垭近岸珊瑚礁的沉积及演化 |
3.1.1 湖南慈利高垭剖面 |
3.1.2 湖南慈利高垭剖面微相分析 |
3.1.3 湖南慈利高垭剖面沉积微相的垂向序列演化特征 |
§3.2 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特征 |
3.2.1 礁内生物组合特征 |
3.2.3 珊瑚礁建造特征 |
第四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台地边缘沉积相 |
§4.1 湖南慈利大罗坑台地边缘海绵礁的沉积及演化 |
4.1.1 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 |
4.1.2 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微相分析 |
4.1.3 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沉积微相的垂向序列演化特征 |
§4.2 台地边缘海绵礁生态系特征 |
4.2.1 礁内生物组合特征 |
4.2.2 海绵礁建造特征 |
第五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浅海陆棚沉积相 |
§5.1 湖北京山浅海陆棚的沉积及演化 |
5.1.1 湖北京山剖面 |
5.1.2 湖北京山剖面微相分析 |
5.1.3 湖北京山剖面沉积微相的垂向序列演化特征 |
§5.2 浅海陆棚生态系特征 |
5.2.1 湖北京山剖面生物组合特征 |
5.2.2 陆棚环境海绵生物层的生态系 |
第六章 湘鄂地区晚二叠世生物礁有关事件及分析探讨 |
§6.1 湘鄂地区晚二叠世海平面变化 |
6.1.1 湖南慈利高垭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平面变化 |
6.1.2 湖南慈利大罗坑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平面变化 |
6.1.3 湖北京山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平面变化 |
§6.2 近岸生物礁和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对比分析 |
6.2.1 生物方面对比 |
6.2.2 岩石方面对比 |
6.2.3 白云质含量方面对比 |
6.2.4 沉积相方面对比 |
§6.3 珊瑚和海绵的生态迁移 |
6.3.1 珊瑚的生态迁移 |
6.3.2 海绵的生态迁移 |
§6.4 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探讨 |
6.4.1 慈利台地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 |
6.4.2 京山海绵生物层消失的原因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鄂西利川晚二叠世生物礁中串管海绵(Sphinctozoa)化石的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物群的特征及对比意义 |
二、系统描述 |
(6)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潜在研究领域 |
1.2.1 国外生物礁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生物礁研究现状 |
1.2.3 二叠纪生物礁发育的全球背景 |
1.2.4 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川东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分区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川东地区长兴组沉积相特征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古生物特征 |
3.1.3 测井相特征 |
3.1.4 地震相特征 |
3.2 沉积相划分与对比 |
3.2.1 沉积相划分 |
3.2.2 沉积相对比 |
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和模式 |
3.3.1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3.3.2 沉积相模式 |
第4章 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沉积学特征 |
4.1 造礁生物与岩石类型 |
4.1.1 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 |
4.1.2 岩石类型 |
4.2 生物礁成因类型与礁相划分 |
4.2.1 生物礁成因类型 |
4.2.2 台地边缘生物礁礁相划分 |
4.2.3 台地内部生物礁礁相划分 |
4.3 典型生物礁沉积学特征描述 |
4.3.1 台地边缘典型生物礁沉积学特征描述 |
4.3.2 台地内部典型生物礁沉积学特征描述 |
4.4 晚二叠世长兴期成礁构造古地理 |
4.5 生物礁形成演化规律与控制因素 |
4.5.1 生物礁形成演化规律 |
4.5.2 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 |
4.6 生物礁沉积模式及生物礁预测 |
4.6.1 生物礁沉积模式 |
4.6.2 台内生物礁预测 |
第5章 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 |
5.1 储层空间特征 |
5.1.1 孔隙类型 |
5.1.2 破裂缝和溶缝 |
5.2 储层物性特征、分类及评价 |
5.2.1 储层物性特征 |
5.2.2 储层孔、渗关系 |
5.2.3 储层分类及评价 |
5.3 岩石类型与储集物性的关系 |
5.3.1 岩性与孔隙度的关系 |
5.3.2 岩性与渗透率的关系 |
5.4 沉积微相与储集物性的关系 |
5.4.1 沉积微相与孔隙度的关系 |
5.4.2 沉积微相与渗透率的关系 |
5.5 沉积相带与储层的关系 |
5.5.1 台地边缘生物礁储层分布与礁滩相沉积关系 |
5.5.2 台内点礁储层分布与礁滩相沉积关系 |
5.6 生物礁储层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1.2.1 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分类 |
1.2.2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影响因素 |
1.2.3 南海生物礁滩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论文取得的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南海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 |
2.2 西沙群岛区域概况 |
2.3 南沙群岛区域概况 |
第三章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演化的精细刻画 |
3.1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
3.1.1 礁核微相特征 |
3.1.2 内侧滩微相特征 |
3.1.3 外侧滩微相特征 |
3.1.4 泻湖相特征 |
3.1.5 礁盖微相/暴露面特征 |
3.2 XK1井暴露面识别与层序单元划分 |
3.2.1 下中新统与中中新统分界面 |
3.2.2 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分界面 |
3.2.3 上中新统与上新统分界面 |
3.2.4 上新统与更新统分界面 |
3.3 XK1井层序地层单元特征 |
3.3.1 下中新统地层特征 |
3.3.2 中中新统地层特征 |
3.3.3 上中新统地层特征 |
3.3.4 上新统地层特征 |
3.3.5 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特征 |
3.4 XK1井生物礁白云岩化作用 |
3.5 XK1井生物礁碳酸盐工厂类型分析 |
3.6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分析 |
第四章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演化的精细刻画 |
4.1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
4.1.1 礁核微相特征 |
4.1.2 内侧滩微相特征 |
4.1.3 外侧滩微相特征 |
4.1.4 泻湖相特征 |
4.1.5 礁盖微相/暴露面特征 |
4.2 NK1井暴露面识别与层序单元划分 |
4.2.1 渐新统/下中新统界面 |
4.2.2 下中新统/中中新统分界面 |
4.2.3 中中新统/上中新统分界面 |
4.2.4 上中新统/上新统分界面 |
4.2.5 上新统/更新统分界面 |
4.3 NK1井层序地层单元特征 |
4.3.1 渐新统地层特征 |
4.3.2 下中新统地层特征 |
4.3.3 中中新统地层特征 |
4.3.4 上中新统地层特征 |
4.3.5 上新统地层特征 |
4.3.6 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特征 |
4.4 NK1井生物礁地球化学垂向变化特征 |
4.4.1 C、O同位素垂向变化特征 |
4.4.2 Ca、Mg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
4.4.3 Si、P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
4.4.4 Na、K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
4.4.5 矿物成分垂向变化特征 |
4.5 NK1井生物礁碳酸盐工厂类型分析 |
4.6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分析 |
第五章 生物礁滩体系露头类比分析 |
5.1 比较沉积学的方法 |
5.2 晚二叠纪见天坝生物礁露头分析 |
5.2.1 见天坝生物礁岩性相 |
5.2.2 见天坝生物礁发育演化模式 |
5.3 生物礁滩体系岩性相比较沉积学研究 |
5.4 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比较沉积学研究 |
5.4.1 生物礁滩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
5.4.2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 |
5.4.3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 |
第六章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控制因素及南海南、北差异 |
6.1 构造作用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
6.2 海平面变化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
6.3 东亚季风和上升流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
6.4 南海南、北岛礁白云岩发育及其成因 |
6.5 南海南、北岛礁碳酸盐工厂发育差异 |
6.6 南、北陆缘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差异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鄂西海槽沉积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兼论华南PTB斑脱岩的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现状与争论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课题来源与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鄂西海槽 |
2.2 秦岭-大别造山带 |
2.2.1 华北南缘构造带 |
2.2.2 北秦岭构造带 |
2.2.3 南秦岭构造带 |
2.2.4 大别造山带及相关构造单元(浒湾剪切带) |
2.3 勉略洋演化 |
2.4 华南P/T界线附近斑脱岩 |
第三章 样品类型与分析测试方法 |
3.1 全岩测试 |
3.2 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以及Hf同位素测试 |
第四章 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 |
4.1 岩石微相类型及特征 |
4.1.1 碳酸盐岩 |
4.1.2 低碳质、高钙(云)质泥岩 |
4.1.3 低碳质、低钙(云)质以及低粉砂质泥岩 |
4.1.4 高碳质、高钙(云)质或高粉砂质泥岩 |
4.1.5 高碳质、低钙(云)质泥岩 |
4.1.6 高碳质、高硅质泥岩或硅质岩 |
4.2 沉积相分析 |
4.2.1 浅水台盆 |
4.2.2 深水台盆 |
4.3 鄂西海槽沉积演化 |
4.4 岩相古地理 |
4.4.1 大隆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
4.4.2 大冶组下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泥岩物源及其对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时间的约束 |
5.1 泥岩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
5.1.1 主量元素 |
5.1.2 微量元素 |
5.1.3 稀土元素 |
5.2 碎屑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 |
5.2.1 锆石形态和U-Pb年龄 |
5.2.2 锆石微量元素 |
5.2.3 锆石Hf同位素 |
5.3 碎屑物源 |
5.3.1 全岩地球化学对碎屑物源的约束 |
5.3.2 碎屑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对碎屑物源的约束 |
5.4 华南与华北板块碰撞的时间约束 |
5.5 鄂西海槽的形成机制 |
第六章 华南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斑脱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和源区 |
6.1 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 |
6.1.1 锆石形态和U-Pb年龄 |
6.1.2 锆石微量元素 |
6.1.3 锆石Hf同位素 |
6.2 华南PT界线附近斑脱岩大地构造属性和源火山性质 |
6.3 华南PT界线附近斑脱岩火山源区的标定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恩施双河剖面矿物成分以及TOC含量分析测试结果 |
附表2 鹤地1 井矿物成分以及TOC含量分析测试结果 |
附表3 大隆组泥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参数 |
附表4 大冶组下段泥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参数 |
附表5 大隆组和大冶组下段泥岩平均地球化学组分的富集系数特征 |
附表6 双河剖面斑脱岩锆石LA-ICP-MS U-Th-Pb数据 |
附表7 双河剖面斑脱岩锆石微量元素 |
附表8 双河剖面斑脱岩锆石Hf同位素 |
四、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J]. 方少仙. 沉积学报, 1983(04)
- [2]鄂西渝东区上二叠统生物礁及含油气性研究[D]. 姜照勇. 西南石油学院, 2003(04)
- [3]湖北利川二叠纪生物礁的埋藏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李阳,吴亚生,姜红霞. 古生物学报, 2018(02)
- [4]湘鄂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相区造礁生物的及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研究[D]. 孟峥.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5]鄂西利川晚二叠世生物礁中串管海绵(Sphinctozoa)化石的新发现[J]. 张维. 地质科学, 1985(04)
- [6]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沉积学研究[D]. 周刚.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7]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D]. 陈北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8]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成岩历史及孔隙演变[J]. 沈昭国.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83(01)
- [9]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鄂西海槽沉积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兼论华南PTB斑脱岩的来源[D]. 郑斌嵩.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控储层的形成[J]. 吴熙纯,刘效曾,杨仲伦,陈心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