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腔——腹部包块的对比增强:边缘征(论文文献综述)
姜雅萌[1](2017)在《36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预后》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子宫肉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同时对子宫肉瘤预后因素进行研究,以了解子宫肉瘤发病和病理类型的相关因素,以及子宫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从而对子宫肉瘤的防治提供有效临床依据,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近10年收治的36例子宫肉瘤患者的年龄、孕产次、首发症状、手术方式、是否化疗以及预后,并对术后1年、5年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的36例子宫肉瘤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4岁,年龄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岁47.53±12.37岁,计算中位值年龄为46.5岁,以其为界,将资料分为2组,行卡方检验得出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患者发病年龄有差异(P=0.027),即AS、ESS患者发病年龄较小,CS患者发病年龄最高。1.首发症状阴道流血(47.2%,17/36)、腹部包块(25%,9/36)、腹痛(5.6%,2/36,其中有1例为合并下腹包块)、阴道排液(2.8%,1/36),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肉瘤患者出现阴道流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中,LMS患者出现阴道流血症状低于其他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肉瘤患者出现腹部包块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2.孕产次36例子宫肉瘤患者中有多次分娩史者15例(2次及以上),单次分娩史者14例,无生育史者4例,生育史不详者3例。行卡方检验,得出是否为多次分娩及有无生育史均对发病率无影响。3.手术方式本研究的36例子宫肉瘤患者中,1例因术前穿刺活检考虑为子宫平滑肌肉瘤而放弃治疗,余3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有9例患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切除切除术,6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6例患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患者因家属要求保留子宫行子宫肿瘤切除术,另2例因考虑肠转移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部分肠切除术。4.生存率及预后分析36例患者中21例死亡,其中11例死于子宫肉瘤复发,复发率为30.6%(11/36),平均复发时间为2.3年,1年存活率65.63%(21/32),5年存活率43.75%(14/32)。将各不同分期、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患者临床随访资料分别行K-M法、Log-Rank法单因素生存曲线分析,得出临床期别、病理类型分别为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同年龄以及首发症状中的阴道流血影响子宫肉瘤病理组织类型,AS、ESS患者发病年龄较小,CS患者发病年龄最高,LMS患者出现阴道流血症状几率小。子宫肉瘤患者生存率和子宫肉瘤的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病理分型癌化程度越高,病理分期越高,生存率越小。化疗对子宫肉瘤患者生存率有较好作用。子宫肉瘤预后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紧密相关。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行全身化疗为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林钱森,陈自谦,吴清清,林春琴[2](2014)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多模态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均位于脊柱旁或骶前区,27例良性,边界尚清,呈类圆形多见。神经鞘瘤12例,易囊变、钙化,增强呈渐进性强化,其中2例完全囊变呈厚壁假囊肿,1例为富于细胞性;神经纤维瘤1例呈丛状生长,与周围肌肉关系密切;节细胞神经瘤11例,好发于肾上腺区,少有囊变,增强呈渐进性强化或分隔样、斑驳样强化;副神经节瘤3例呈富血供,动脉期可见粗大血管影、T2WI呈现"椒盐征"。恶性3例即神经母细胞瘤,形态不规则,见粗大、不定形钙化,结合PET、CT、MR多模态检查凸显转移灶及确定肿瘤分期。结论腹膜后不同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并能反映其病理变化,可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邵剑波,赵亚平[3](2009)在《影像学在新生儿腹部实质性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新生儿腹部实质性器官包括肝(不含胆管)、胰、脾、肾及肾上腺,其病变分为4大类:先天性发育畸形、感染性病变、创伤性病变及真性新生物。对于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而言,除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畸形较多外,感染、创伤及实体肿瘤均较儿童和成人少见。根据这一特点,本文重点介绍新生儿腹部实质性脏器疾病的检查方法和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及真性新生物的影像学特点。
林艳梅,薛海玲[4](2008)在《多层螺旋CT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梗阻性疾病,引起PUJO病因复杂多样,多数发病前临床表现不明显,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1]。常规影像学检查如静脉尿路造
李新华,杨有优,王思云,郭永飞,李胜男[5](2006)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分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总结27例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临床CT表现。结果:共在33个肾脏中检出原发肿瘤36个,右肾11例,左肾10例,双肾6例;36个肾母细胞瘤中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上皮型10例,胚芽型7例,间质型9例,混合型7例,间变型3例;术前分期Ⅰ期9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2例,Ⅴ期6例,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88.89%。结论: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的轮廓,精确确定病灶部位,测量病灶大小,并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转移灶,对肾母细胞瘤的定性、分期、评估预后及随访有重要价值。
花蒨蒨[6](2005)在《MRU的方法、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一、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的检查技术和方法,观测尿路显像的解剖和变异。 二、探讨MRU在泌尿系疾病,尤其是尿路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材料与方法:一、共对110例同时行2D重T2厚层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和多层薄层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分别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出3D MRU图像。并分别对两种技术的影像资料进行分类、分级判读,全面比较、评价。 二、对尿路的正常解剖和先天性变异进行评估,并计算其在样本总数和本类型中的所占比例。重点分析本研究中20例共6种泌尿系先天性发育异常的MRU表现及相关特征,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1例,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3例,孤立肾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肾发育不良2例(1例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 三、分析73例泌尿系病变的MRU图像。尿路梗阻病变中,输尿管结石22例,输尿管炎性缩窄12例,原发性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转移癌5例,术后疤痕形成4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2例,盆腔脂肪增多症1例。非尿路梗阻病变中,肾结石9例,肾结核7例,肾盂癌3例,膀胱癌4例,单纯性肾囊肿15例,多囊肾3例,获得性肾囊肿3例,非梗阻性尿路扩张2例。分类评估和探讨各病种的MRU特征性表现及征象。 结果:一、MRU两种扫描方法(重T2厚层TSE和多层薄层HASTE)对于梗阻平面和程度的诊断准确性均达到100%,没有差异性。对于梗阻原因的局部定位,TSE明显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关尿路结石的检出,TSE和HASTE的敏感性分别为68.8%和78.6%。TSE MRU勾画尿路形态更为清晰,周围部分器官的伪影得以抑制;HASTE 3DMRU及其原始图像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
徐赛英,彭芸[7](2004)在《小儿肾脏肿瘤的CT诊断》文中指出
Phillips J.,王庆仁[8](1976)在《盆腔——腹部包块的对比增强:边缘征》文中研究指明静脉尿路造影剂可使盆腔与腹腔软组织包块对比增强已为很多作者所注意,但是没有发表过大量病例的结果,作者发现盆腔一腹部囊性包块,特别是卵巢囊肿壁的对比增强,在术前对确定诊断帮助很大,这种现象可称为卵巢囊肿的“边缘”征,此征表现为软组织
二、盆腔——腹部包块的对比增强:边缘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盆腔——腹部包块的对比增强:边缘征(论文提纲范文)
(1)36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一般患者资料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结果 |
2.1 临床特点 |
2.2 预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2)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多模态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影像学表现 |
2.2 病理学表现 |
3 讨论 |
3.1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分类及一般特征 |
3.2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基础 |
(3)影像学在新生儿腹部实质性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腹部实质性脏器疾病检查方法的选择与评价[1-4] |
2 新生儿腹部实质性脏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2.1 新生儿肝脏病变[1-11] |
2.1.1 先天性肝脏发育异常 |
2.1.2 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 |
2.1.3 肝间叶性错构瘤 |
2.1.4 肝母细胞瘤 |
2.2 新生儿环形胰腺[1-4, 12] |
2.3 新生儿脾脏病变[1-5, 13] |
2.3.1 脾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脾的大小、位置及数目异常与变异, 如脾大, 游走脾, 副脾, 多脾和无脾等。 |
2.4 新生儿肾脏病变[1-5] |
2.4.1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盂积水 |
2.4.2 多房囊性肾发育不良 |
2.4.3 肾母细胞瘤 |
2.5 新生儿肾上腺病变[1-5, 12-16] |
2.5.1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 |
2.5.2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 |
2.5.3 神经母细胞瘤 |
(6)MRU的方法、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MRU的成像方法及尿路的解剖、变异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MRU在泌尿系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和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探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盆腔——腹部包块的对比增强:边缘征(论文参考文献)
- [1]36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预后[D]. 姜雅萌. 青岛大学, 2017(02)
- [2]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多模态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J]. 林钱森,陈自谦,吴清清,林春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09)
- [3]影像学在新生儿腹部实质性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邵剑波,赵亚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09)
- [4]多层螺旋CT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应用[J]. 林艳梅,薛海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08(13)
- [5]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分期[J]. 李新华,杨有优,王思云,郭永飞,李胜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6(07)
- [6]MRU的方法、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D]. 花蒨蒨. 第一军医大学, 2005(04)
- [7]小儿肾脏肿瘤的CT诊断[J]. 徐赛英,彭芸. 放射学实践, 2004(06)
- [8]盆腔——腹部包块的对比增强:边缘征[J]. Phillips J.,王庆仁. 重庆医药, 197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