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三国演义》的虚实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雪[1](2017)在《《三国演义》与荆州》文中研究表明荆州是一座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其历史文化价值尤以三国最为着名,荆州与三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三国演义》涉及到荆州的章回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围绕荆州的文争武斗堪称全书最为精彩的内容部分,与荆州有关的战役时间跨度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堪称全书之冠。在《三国演义》一书中,“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格局是从荆州开始显露雏形,而三国的兴衰也与荆州的归属始终紧密相连。因此,荆州在《三国演义》中的叙事地位十分重要,而荆州叙事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探索的地方也特别多。本文据此分为三大章节:《三国演义》的荆州地理辨析、《三国演义》的荆州叙事、《三国演义》与荆州三国传说。第一章为《三国演义》的荆州地理辨析。此部分将《三国演义》中有关荆州的地理错误辨析归纳为这样四个方面:辖区概念的错误、方位的错乱、地名的错误、与史实的出入。第一个方面主要集中在荆州治所不明,以及荆州辖境与治所的混淆,荆州、南郡、南阳、襄阳、江陵这几个地理概念始终模糊不清。第二个方面特别体现在行军路线上,比如赤壁之战后曹操的撤军路线、刘备征荆南四郡的顺序等。第三个方面的错误有一部分属于笔误或者传抄偏差,有一部分是作者对地名的认识不清。最后一个方面,同史料的偏差主要集中在“借荆州”的问题上。第二章为《三国演义》的荆州叙事。首先通过对《三国演义》全书的梳理归纳,论证荆州在《三国演义》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叙事地位。然后从荆州的战略地位、荆州对于主角集团的意义、荆州叙事所代表的士人情怀等三个方面,探索荆州叙事地位的成因,这其中荆州叙事背后的士人情怀是一个论述重点。继而分析《三国演义》的荆州叙事特点。最后总结荆州情结对整部小说的影响和意义。第三章讨论荆州地区的三国传说与《三国演义》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人物为分类依据,对荆州地区的三国传说进行梳理和归纳,重点考察关羽、刘备、孙夫人、诸葛亮等在荆州传说中分量最重的人物;然后根据这些传说的内容,分析和总结荆州三国传说的特点;最后比对荆州地区的三国传说故事与《三国演义》,分析二者之间的映照和背离。最后的结语章总结全文,归纳《三国演义》与荆州的研究意义。
涂秀虹[2](2017)在《以类型构撰历史,阐明小说演变规律——齐裕焜先生小说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齐裕焜先生半个世纪的小说研究成绩斐然。以类型为框架揭示古代小说发展规律,打破研究疆界贯通古今,精耕细读对作品进行深度阐释,对学术界的理论探讨保持冷静的思考和清醒的判断,齐先生的所有着作表现出历史认识、哲学思辨和诗性敏感、理性逻辑相结合的学术思维特点。齐先生为中国小说研究的进步作出了有力贡献,对当前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顺瑶[3](2013)在《清代小说家杜纲历史演义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演义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一大重要的题材类型,它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演义小说来知晓这个时代的兴废得失。它以正史为宗,也吸收些野史传闻,它脱胎于讲史平话,且借鉴正史传记等的叙事模式,它是因迎合了大众的阅读兴趣而得以迅速发展的文学形式。杜纲是清代中期的文人小说家,大约生于乾隆五年(1740),卒于嘉庆五年(1800),《北史演义》和《南史演义》是其晚年的心血,是代表他文学成就的重要作品。杜纲遍及群书潜心稽古,创作历史演义小说不仅仅是为了要向人们传播南北朝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向人们传达因果报应之理,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北史演义》是叙述自北魏末年到隋文帝统一中国的历史,小说以高欢建立北齐政权为主线,并以尔朱叛变、宇文泰夺权等多条辅线并行,共同构成了北朝时期风云变幻的故事。《南史演义》是叙述宋、齐、梁、陈四朝的兴亡更迭,以这四个王朝的开国君主为主线,记述他们各自建立政权过程,而其中记述刘裕事迹最多。杜纲对于史料的处理,则是在实与虚的调和上,体现着其文学观和史学观的融合。《北史演义》和《南史演义》都是其按照正史史料敷衍而成,只在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处进行艺术的加工。他或直接承袭史料,或依据史料进行改编,或虚构部分人物和情节,以增强其小说的可读性。小说所采用的写作的模式,除了对同题材的典范《三国演义》进行模仿之外,还借鉴了其他类型小说的写作模式,如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糅合多种写作手法极大地迎合了大众的阅读口味。《北史演义》和《南史演义》同为杜纲的历史演义,二者在写作手法上还是存在了细微的差别,但两者在历史演义小说史上弥补了历代演义之阙,对于遍演各代史小说而独缺南北朝,杜纲在这方面做了重大的贡献。且小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人物形象丰富完整,情节故事曲折动人,语言文字通俗明了,在历史演义中也算比较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王薇[4](2012)在《丁耀亢戏曲虚实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丁耀亢(1599—1669)是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家,一生创作了4部传奇,即《化人游》、《西湖扇》、《赤松游》和《表忠记》,为明清戏曲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丁耀亢在戏曲作品的凡例和评点等中鲜明地表达了对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的见解,尤其是关于戏曲虚实艺术的观点,能够继承前人有关文学虚实理论的精华,紧密结合当时社会生活和戏曲艺术创作实际,不乏独到深刻之处。丁耀亢的戏曲作品是其时社会生活动荡、其人经历仕途坎坷的反映,透漏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丁耀亢戏曲“虚实论”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虚实相生并以虚为主。丁耀亢的戏曲理论还未成系统,但是,丁耀亢确实也做出了一定的论述,而且有些观点是时人中所没有提到过的,不乏真知灼见,具有很重要的艺术价值。丁耀亢在《啸台偶着词例》里提出了“三难”、“十忌”、“七要”和“六反”的观点。丁耀亢认为“戏者,戏也”,戏曲创作要以“情”为主。将丁耀亢的戏曲虚实理论与李渔的戏曲虚实理论作比较,不难看出,丁耀亢更侧重于戏曲创作技法,应用性、实践性强;而李渔的《审虚实》更侧重于戏曲艺术原理,思辨性、理论性强,二者各有所长,实可相辅相成。可见,丁耀亢的戏曲虚实理论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不乏重要的意义。丁耀亢的戏曲虚实观不仅体现在他的戏曲理论中,更多的是体现在他创作的戏曲作品上。丁耀亢的戏曲虚实艺术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活真实和艺术虚构相结合,烘云托月、不写之写,借“虚事”抒“真情”。戏曲理论的“虚实”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日臻完善,是历代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丁耀亢在戏曲虚实艺术理论方面的建树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大厦建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说,丁耀亢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忽略的。
李国帅[5](2010)在《近现代三国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号称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着,而作为诞生最早、对后世有着最广泛深远影响的《三国演义》以其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篇之作在四部小说中独辟先河。一个短暂的历史年代,一部通俗畅销的经典小说,能引起后世历久不衰的广泛关注,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给人以启迪,并在以后的千百年间产生深远影响,是唯三国所独有的。举凡与三国有关的,都可从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人才学、谋略学、伦理学、心理学、审美学以及经济、科技学、人际关系学,等等,有做不完的文章,道不尽的哲理,这正是三国历史之妙、演义之妙的所在,以至于我们给它冠以“三国学”的名字。因此,探究“三国学”从古代至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三国学”历史发展演变轨迹,特别是在近代中西新旧文化不断的冲击和融合下,研究其经历的递嬗和转型的过程,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近现代“三国学”的学术脉络,从而有利于就此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和普世价值等问题的认识,这对于发掘本源性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复杂性的认识与探究。关于“三国学”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晚清以前的“三国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探究《三国演义》成书的历史演化,这对研究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和以后的“三国学”的文本研究、传播研究、以及近现代三国学各个时段的学术史研究都有开疆拓土的价值。第二阶段主要是探究明清之际,《三国演义》的抄本传播、明刊本的演化和后来清刊本的流行的发展演变轨迹,这些都在极大程度上普及了《三国演义》这一文学作品的传播形式,使其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次,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历史大背景的变迁及近代文学的兴起,特别是在近代中西新旧文化不断的冲击和融合下,“三国学”研究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趋势,中国古典文学至此终结,近代文学由此而生。在中国学术现代化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宏观背景下,《三国演义》研究逐步摆脱了比附经史的传统观念及以感悟式“评点”为主体的传统批评方式的限囿,开始尝试融合西方现代人文科学新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将《三国演义》研究引上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轨道。再次,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国学”研究,经历了建国前十七年三国学研究和新时期的“三国学”研究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前一阶段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研究在新的时期加强了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思想主题、文学审美、艺术特色、整体结构研究等领域必然会产生与往常不一样的发展轨迹。后一时期在新时代的影响下,是《三国演义》研究的多元发展阶段,也是20世纪研究成果最为辉煌的时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在此阶段,除了对中国大陆“三国学”研究的梳理和探讨外,在中外学术交融背景下的“三国学”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最后,是对《三国演义》之所以被称为“三国学”的宏观文化意蕴。主要是从其现代社会文化影响角度来总体论述“三国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想文化转型中是如何体现的。研究历史,研究文学名着,其落脚点在于有益于现实,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三国学”研究决不能搞成书斋式研究,而应面向社会,面向当代,尽可能紧密联系实际,使之有针对性,对社会有所裨益。当今社会的芸芸百态,从人性角度都可以在三国历史、《三国演义》中找到影子,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小至我们芸芸众生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学会做人的一些起码准则,都可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宁希元[6](1995)在《略谈《三国演义》的虚实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三部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引起了全国亿万观众的极大兴趣,同时掀起了广大读者阅读同名长篇小说的热潮,也在读者中自然提出了如何欣赏这部古典名着的问题,本文想着重从小说艺术表现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三国演义》这部纪念碑式的作品,可以说是古代历史小说的高峰,深刻而真实的再现了汉末三国一百年来群雄并起、攻伐不已的历史画面。其人物之众多,事件之繁复,时间之持久,地域之广阔,在中国古典小说里,都是一个空前的现象。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题材,如果作者不熟知史事,不能洞察历史发展的动向,没有巨大的艺术概括能力,是很难进行创作
二、略谈《三国演义》的虚实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三国演义》的虚实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三国演义》与荆州(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三国演义》的地理辨析 |
二、《三国演义》与荆州关系的研究 |
三、《三国演义》与民间传说、地方风物的研究 |
第三节 资料说明 |
第四节 本文思路 |
第一章 《三国演义》的荆州地理辨析 |
第一节 辖区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方位的混乱 |
第三节 地名的错误 |
第四节 与史料的偏差 |
第二章 《三国演义》的荆州叙事 |
第一节 荆州在《三国演义》中的叙事地位 |
第二节 荆州核心叙事地位的成因 |
一、荆州本身的战略地位 |
二、荆州对主角集团的重要意义 |
三、荆州叙事视角背后的士人情怀 |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荆州叙事特点 |
一、时空宽广与集中的相对性 |
二、大的历史框架下大量精彩的虚构情节 |
三、人物刻画的丰富、立体和英豪化 |
第四节 荆州情结对于整部小说的影响 |
第三章 荆州与三国传说 |
第一节 荆州三国传说的类别与内容 |
一、关羽 |
二、刘备与孙夫人 |
三、诸葛亮 |
四、张飞及其他 |
第二节 荆州三国传说的特点 |
一、人物形象的两种演绎方向 |
二、与民间生活与习俗的紧密结合 |
三、对英雄人物感情世界的特别关照 |
第三节 荆州三国传说同《三国演义》的映照与背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以类型构撰历史,阐明小说演变规律——齐裕焜先生小说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史的类型构撰 |
二、独创与通观 |
三、文本细读与学理寻思 |
(3)清代小说家杜纲历史演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历史演义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杜纲的创作思想 |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社会环境与阅读需求 |
第二章 《北史演义》的实与虚 |
第一节 历史演义小说的虚实观 |
第二节 按鉴据史的创作 |
第三节 依据史料的虚构 |
第四节 脱离史料的虚构 |
第三章 《北史演义》的写作模式 |
第一节 模仿《三国演义》 |
第二节 杂糅其他类型小说 |
第四章 《南史演义》及其与《北史演义》的比较 |
第一节 《南史演义》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南史演义》与《北史演义》创作手法上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丁耀亢戏曲虚实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丁耀亢生平与戏曲“虚实论”探赜 |
1.1 丁耀亢生平研究现状 |
1.2 丁耀亢文学作品研究现状 |
1.3 戏曲虚实艺术理论研究现状 |
1.4 丁耀亢的生平与理想 |
1.4.1 国破家亡的经历与痛苦 |
1.4.2 三教思想的纠缠与交汇 |
1.4.3 结社郊游中的思想碰撞 |
2.丁耀亢戏曲“虚实论”考述 |
2.1 中国古代文学中虚实理论的缘起 |
2.1.1 老庄哲学中的虚与实 |
2.1.2 魏晋玄学中的虚与实 |
2.1.3 佛教哲学中的虚与实 |
2.2 “虚实”被引入文学批评 |
2.2.1 古代小说中的虚实理论 |
2.2.2 古代戏曲文学中的“虚实论” |
2.3 丁耀亢的戏曲虚实艺术理论 |
2.3.1 “戏者,戏也” |
2.3.2 以“情”为主 |
2.3.3 与李渔戏曲虚实理论比较 |
3. 丁耀亢戏曲虚实艺术分析 |
3.1 生活真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 |
3.1.1 虚实相生的戏生角色 |
3.1.2 时空的真实与虚幻 |
3.2 烘云托月,不写之写 |
3.3 借“虚事”抒“真情” |
3.3.1 抑郁悲愤之感 |
3.3.2 侠游超脱之情 |
3.3.3 英雄主义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近现代三国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作用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相关史料的整理与文献研究 |
(二) 相关学术着作 |
(三) 相关专着论述 |
(四) 国外研究成果 |
三、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视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探讨难点 |
(五) 学术创新点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 |
(三) 概念 |
第一章 《三国演义》成书的历史演化研究 |
一、《三国演义》的史书探源 |
(一) 史传奠基元典——陈寿《三国志》 |
(二) 史传的增补与注释——裴松之注《三国志》 |
(三) 《资治通鉴》中的三国部分 |
二、野史传说中的三国故事 |
三、唐代文人诗文 |
四、宋元话本 |
五、三国题材的戏剧化——元杂剧三国戏 |
六、《三国演义》文本研究 |
(一) 作家创作研究 |
(二) 文本的思想文化透视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传播研究(1840 年前) |
一、文本系统的传播 |
(一) 抄本刊刻传播 |
(二) 明刊本的演化 |
(三) 清刊本的流行与评价——以毛评本为例 |
二、戏曲系统传播 |
(一) 明清杂剧传奇三国戏传播 |
(二) 清代“花部”中的三国戏 |
三、说唱系统传播 |
(一) 说书《三国》 |
(二) 唱词三国 |
第三章 晚清时期的三国学研究 |
一、社会历史大背景的变迁及近代文学的兴起 |
二、晚清绣像插图三国的传播 |
(一) 绣像“第一才子书” |
(二) 《增像三国全图演义》 |
三、晚清戏曲之京剧三国戏 |
(一) 晚清京剧三国戏小考 |
(二) 晚清三国戏京剧人物的塑造 |
(三) 京戏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 |
四、晚清农民革命与《三国演义》 |
五、“小说界革命”与《三国演义》 |
(一) “小说界革命” |
(二) 《三国演义》对晚清的政治历史小说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三国学研究 |
一、“五四”时期的三国学研究 |
(一) “五四”社会背景对文学的影响 |
(二) 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
(三) 胡适对《三国演义》的考证 |
(四) 谢无量对三国社会思想方面的研究 |
二、二三十年代的三国学研究 |
(一) 二三十年代的《三国演义》版本调查与整理 |
(二) 二三十年代的《三国演义》版本衍变的后续考证 |
(三) 二三十年代对罗贯中本源形态的探讨 |
(四) 郑振铎从《录鬼簿续编》中引发的热潮 |
三、四十年代的三国学研究 |
(一) 吕思勉的《三国史话》 |
(二) 李辰冬的《三国水浒与西游》 |
(三) 戴望舒对《三国演义》海外孤本的搜索发现 |
四、民国研究总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前十七年三国学研究 |
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三国演义》的“人民性”问题 |
(一) 对《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观点 |
(二) 《三国演义》正统思想的辩论 |
(三) 《三国演义》“人民性”的论争 |
三、《三国演义》“为曹操翻案”问题 |
(一) 郭沫若等历史学家的“为曹操翻案” |
(二) “为曹操翻案”问题引起的论争 |
四、《三国演义》连环画出版始末 |
五、建国十七年研究总结 |
第六章 新时期三国学研究 |
一、历史的转折 |
二、三国研究组织机构的系统化、规范化 |
(一) 《三国演义》学会的成立 |
(二) 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 |
三、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
(一) 作者研究 |
(二) 成书年代研究 |
(三) 版本研究 |
(四) 源流研究 |
(五) 文本题旨研究 |
(六) 人物形象研究 |
(七) 关于毛宗岗父子和毛评《三国》 |
(八) 三国文化研究 |
(九) 应用研究 |
四、新时期研究总结 |
第七章 中外学术交融背景下的三国学研究 |
一、近代以来海外学界对《三国演义》研究的认知 |
(一) 日本 |
(二) 朝鲜半岛 |
(三) 东南亚 |
(四) 欧美 |
二、国内传统研究与海外研究的比较 |
第八章 三国学的近现代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
一、“三国学”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
二、社会政治影响 |
(一) 强化政治凝聚力之作用 |
(二) 转变政治倾向性之功效 |
三、经济领域影响 |
(一) 经营策略的应用 |
(二) 对现代商机商战的启示 |
四、军事领域的影响 |
(一) 《三国演义》中的军事思想 |
(二) 三国军事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五、文学创作影响 |
(一) 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
(二) 对诗词歌赋的影响 |
六、少数民族影响 |
(一) 《三国演义》中的少数民族因素 |
(二) 《三国演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七、遗迹旅游影响 |
(一) 天下胜迹三国多 |
(二) 三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
八、文化娱乐影响 |
(一) 三国影视剧的传播 |
(二) 三国游戏题材的开发 |
(三) 专家学者的学术文化普及——以“易中天品三国”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国地图 |
附录2 三国简明年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略谈《三国演义》的虚实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国演义》与荆州[D]. 陈阳雪. 武汉大学, 2017(10)
- [2]以类型构撰历史,阐明小说演变规律——齐裕焜先生小说研究综述[J]. 涂秀虹.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3]清代小说家杜纲历史演义小说研究[D]. 李顺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6)
- [4]丁耀亢戏曲虚实艺术研究[D]. 王薇. 江西财经大学, 2012(10)
- [5]近现代三国学研究[D]. 李国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6]略谈《三国演义》的虚实艺术[J]. 宁希元. 党的建设, 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