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高温红薯发芽育苗及防治黑斑试验

蒸汽高温红薯发芽育苗及防治黑斑试验

一、甘薯蒸汽高温催芽育苗及防治黑斑病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周宇[1](2021)在《紫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种植技术,不利于紫薯产量、品质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紫薯在种植和存储过程容易出现的黑斑病等问题原因和防治方法,提出改良种植环境、追施天然营养肥料科学防控病虫害等措施以提升紫薯产量和品质,并有效控制投入成本,提升种植效益。

郑太波,党菲菲,李媛,王春霞,闫俊,霍延梅[2](2021)在《延安市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甘薯是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病毒病为害逐渐加重,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对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不带病毒的试管苗进行快繁推广,是解决当前甘薯生产中病毒病发生严重,产量急剧下降,品质不断变劣的主要途径。经过薯类产业科技创新团队近几年对甘薯组织培养研究与生产实践,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的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对加快脱毒种苗繁殖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增加薯农经济收入和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李翠霞[3](2021)在《PGPR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诱导抗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梅[4](2021)在《蒜蛆伴生菌发酵大蒜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蒜生产能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大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蒜秸秆通常被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大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符合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本项目拟以蒜蛆伴生菌发酵大蒜秸秆达到大蒜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首先分离鉴定了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伴生细菌,其次通过拮抗植物病原菌实验、纤维素降解实验、大蒜秸秆提取物适应性实验、促生实验来筛选出适合发酵大蒜秸秆的菌株,然后通过发酵工艺的优化得到发酵大蒜秸秆的最佳发酵条件,最后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大蒜秸秆得到菌肥进行番茄盆栽验证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的方法使用两种培养基LBA培养基和TSA培养基从蒜蛆幼虫肠道和体表分离得到了74种细菌,属于4门6纲10科17属。分离得到的优势种主要有Providencia rettgeri、Enterococcus gilvus、Paenochrobactrum sp.、Morganella morganii、Empedobacter sp.、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Paenochrobactrum glaciei和Empedobacter brevis。(2)本实验通过四个实验筛选出用于发酵大蒜秸秆的菌株。拮抗植物病原菌实验筛选得到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菌株L0401(Bacillus sp.3);对大蒜秸秆提取物适应实验,筛选得到对大蒜秸秆适应最好的菌株M0081(Acinetobacter sp.1);纤维素降解实验筛选到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的菌株L0078(Paenibacillus sp.1);盆栽实验筛选到有显着促生作用的菌株M0544(Ochrobactrum pseudogrignonense)。(3)本实验运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四株菌株发酵大蒜秸秆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1%的大豆粉作为氮源,菌株接种量为15%、p H为6.0、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72 h,在此发酵条件下得到的菌落数最多为4.3?109CFU/m L。(4)使用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得到的发酵菌肥进行盆栽促生实验得到与同等氮含量的某知名国产肥料相比,氮含量为0.06 g的大蒜秸秆菌肥对番茄植株有较好的促生效果。

张丙红[5](2021)在《文冠果颈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文冠果颈腐病是危害文冠果产量的一种病害,它们侵染植物的根部,使植株的根颈部腐烂发褐,茎部和叶片干枯枯黄,最终导致整株植株死亡。文冠果颈腐病属于土传病害,土传病害在作物上是一类较难治理的病害,该类病害感染途径很多,最终将在土壤中发现致病菌。经过分离病株,形态鉴定(培养形态、产孢形态)及分子鉴定(ITS鉴定、TEF鉴定)得到主要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层生镰刀菌,主要结果如下:1.分离所得到的菌株: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沃奇农业有限公司基地的组织样本中分离到菌株12份,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洋河镇文冠果基地的组织样本中分离到菌株4份,从山东农业大学岱岳区马庄基地的组织样本中分离到菌株5份。经病原培养学观察和形态特征,加以ITS和TEF辅助可得,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占47.62%,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占33.33%,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占19.05%。2.形态鉴别:选用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来培养菌株,从培养形态上大致得到几类菌株,从孢子形态上能够得到3种镰刀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层生镰刀菌。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长势较快,在培养过程中颜色会发生变化。尖孢镰刀菌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红色,大分生孢子细长、弯刀型、多隔,小分生孢子假头状着生,顶细胞似喙状,简单瓶梗、瓶梗较短,有厚垣孢子。腐皮镰刀菌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淡黄色、浅紫色,大分生孢子较多、粗壮,小分生孢子假头状着生,简单瓶梗、瓶梗较长,有厚垣孢子。层生镰刀菌,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淡紫色,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直而细长,顶细胞尖而弯曲,小型分生孢子链状、假头状或聚生,产孢细胞复瓶梗,无厚垣孢子。3.ITS和TEF鉴定:采用了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先进行ITS序列测定,然后再进行TEF序列测定,结果鉴定到镰刀菌。4.接种(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经形态和分子鉴定大致得到了病原菌,用这些病原菌去侵染健康的植株。选用两个月的健康植株,作根部刺伤处理,观察病害情况。经接种发现,文冠果受侵染的植株与田间发病植株表现相同,也是根部褐色腐烂,叶片呈现干枯发黄。再将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得到的菌株同之前分离鉴定的结果相同,即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层生镰刀菌,符合柯赫氏法则。

李云杰,王振学[6](2021)在《济薯25在鲁西南地区的切块种植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济薯25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淀粉食用型甘薯品种,是粉条、粉丝及粉皮的主要原料,也是鲁西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甘薯品种之一。济薯25亩产量在1 500~2 000 kg,同比鲜食甘薯济薯26产量较低,难以满足甘薯种植户的期望值。2020年,市农技人员开展了淀粉型甘薯济薯25切块种植技术试验,以探索济薯25增产途径,确保土地增效,

张天翔,徐小明,陈振东,林宗铿,马求凤,周华[7](2020)在《闽西山区朝天椒套种甘薯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充分发挥享誉全国的"八大名椒"之一——宁化牛角椒的品牌优势,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朝天椒干品的旺盛需求,同时提高山区土地的利用效率,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宁化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探索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闽西山区独特地质环境的朝天椒套种甘薯栽培技术。通过利用打顶矮化、双株密植、套种甘薯等技术,对朝天椒的栽培方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朝天椒的优质、高产,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邓南[8](2020)在《甘薯新品种福薯604在宁化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福薯604是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可用作鲜食、淀粉加工等。2014—2019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展示及示范,在宁化县试点的产量、抗病性、商品性、耐贮藏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介绍福薯604在宁化县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苗、精耕起垄、适时栽插、科学管理、病虫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福薯604的高产栽培技术。

吕厚军[9](2020)在《马铃薯—甘薯/甜玉米/甜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宁陵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东北部,气温适宜,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耕地类型为潮土,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优良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发展集约化种植。马铃薯—甘薯/甜玉米/甜玉米种植模式是宁陵县农技站近几年经过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马铃薯采取小拱棚双膜栽培,解决了早春冻害问题,比传统地膜栽培提高产量50%以上,提早上市20~30天;甘薯采取小株距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中薯块率提

许睿娉[10](2020)在《枯草芽孢杆菌HG-15菌体发酵全可溶培养基配方与条件优化》文中指出微生物肥料能够有效增进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病性、改善作物品质,符合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发展前景广阔。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节水节肥,降低生产成本,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是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技术。研究微生物肥料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枯草芽孢杆菌HG-15由本实验室分离自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根际土壤,该菌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能够产生生长素(IAA)和ACC脱氨酶,具有防病促生双重作用,能够在小麦、玉米、黄瓜和杨树根际稳定定殖,耐盐性好。该菌株作为微生物肥料菌种已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为研究该菌株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本研究对该菌株菌体发酵的全可溶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摇瓶发酵,对枯草芽孢杆菌HG-15菌体发酵的基础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5g/L、酵母粉5.0g/L、蛋白胨10.0g/L、NaCl 10.0g/L、MgSO4 0.2g/L、MnSO4 0.2g/L、水1.0L。发酵液菌体数量为2.076×109 cfu/mL。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G-15菌株菌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初步优化。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NH4)2SO4;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碳氮比和最佳无机盐组合。初步优化获得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5g/L、酵母粉46.5g/L、(NH4)2SO4 0.4g/L、NaCl 10.0g/L、MgSO4 0.8 g/L、MnSO4 0.2 g/L、KH2PO40.3 g/L,水1.0L。运用此配方摇瓶发酵,发酵液菌体数量为2.93×109cfu/mL。3.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获得HG-15菌株菌体发酵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0%、装液量50mL/250mL、温度28℃、转速200r/min。此条件下,运用初步优化获得的培养基配方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菌体数量为4.167×109cfu/mL。4.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对HG-15菌株菌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响应面法优化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影响发酵液菌体数量的显着性因素为酵母粉、NaCl和MnSO4;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确定了显着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最终获得HG-15菌株菌体发酵最佳全可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5g/L、酵母粉60.125g/L、(NH4)2SO4 0.4g/L、NaCl 9.0g/L、MgSO4 0.8g/L、MnSO4 0.35g/L、KH2PO4 0.3g/L、水1.0L。运用优化获得的HG-15菌株菌体发酵最佳全可溶培养基配方,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发酵液中芽孢率大于90%时,菌体数量为5.122×109cfu/mL,与基础培养基相比,发酵液菌体数量提高了2.47倍。本研究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HG-15菌体发酵全可溶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对该菌株的工业化发酵和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二、甘薯蒸汽高温催芽育苗及防治黑斑病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蒸汽高温催芽育苗及防治黑斑病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紫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紫薯的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
二、紫薯的培育和管控技术
    1. 创造培育环境
    2. 制作苗床
    3. 培育种苗
    4. 控制温度
    5. 控苗
    6. 追肥
    7. 控水
三、紫薯种植中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1. 黑斑病
    2. 根腐病
    3. 软腐病
    4. 薯瘟病
四、结语

(2)延安市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脱毒甘薯种薯(苗)的基本概念
    1.1 茎尖苗
    1.2 脱毒试管苗
    1.3 原原种(苗)
    1.4 原种(苗)
    1.5 良种(苗)
2 脱毒甘薯种薯繁育技术
    2.1 脱毒试管苗培育
        2.1.1 优良品种筛选
        2.1.2 茎尖试管苗组织培养
        2.1.3 茎尖试管苗病毒检测
        2.1.4 优良株系评选
        2.1.5 脱毒试管苗快速繁殖
    2.2 脱毒甘薯原原种繁育
        2.2.1 脱毒甘薯原原种繁育条件
        2.2.2 脱毒甘薯原原种繁育注意事项
        2.2.3 脱毒甘薯原原种繁育技术要点
        (1)选地。
        (2)移苗、炼苗。
        (3)栽插。
        (4)田间管理。
        (5)鉴定去杂。
        (6)检验、收获。
    2.3 脱毒甘薯原种繁育
        2.3.1 脱毒甘薯原种繁育条件
        2.3.2 脱毒甘薯原种繁育技术要点
        (1)选地。
        (2)隔离。
        (3)栽插。
        (4)田间管理。
        (5)鉴定去杂。
        (6)检验、收获。
    2.4 脱毒甘薯良种繁育
        2.4.1 选地
        2.4.2 深翻
        2.4.3 施肥
        2.4.4 栽植
        2.4.5 田间管理
        2.4.6 鉴定检测
    2.5 脱毒甘薯农用种苗繁育
        2.5.1 育苗前准备
        (1)选定专人管理。
        (2)制定育苗计划。
        (3)确定育苗面积。
        (4)床址选择。
        2.5.2 育苗方式确定
        2.5.3 种薯选择、处理及排种
        (1)种薯选择。
        (2)种薯处理。
        (3)适时排种。
        (4)浇水、覆土、盖膜 。
        2.5.4 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
        (2)水肥管理浇水:排种后一次浇足,水量约为薯重的1.5倍。
        (3)通风透光。
        2.5.5 及时采苗
3 脱毒甘薯种苗繁育技术程序

(4)蒜蛆伴生菌发酵大蒜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蒜秸秆利用现状
        1.1.1 秸秆利用现状和局限性
        1.1.2 大蒜秸秆的国内外资源化利用现状
    1.2 蒜蛆伴生菌的研究现状
        1.2.1 蒜蛆的危害
        1.2.2 蒜蛆伴生菌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蒜蛆伴生菌的分离和鉴定
    2.1 实验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细菌菌株的鉴定
        2.2.2 16S rDNA扩增结果
        2.2.3 菌株系统发育树构建
    2.3 讨论
第3章 大蒜秸秆发酵菌株的筛选
    3.1 实验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拮抗植物病原菌菌株的筛选实验结果
        3.2.2 大蒜秸秆提取物适应性实验结果
        3.2.3 纤维素降解实验结果
        3.2.4 盆栽促生实验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发酵工艺的优化
    4.1 实验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源的优化
        4.2.2 单因素实验结果
        4.2.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4.3 回归模型的验证
    4.4 讨论
第5章 菌肥盆栽实验
    5.1 实验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发酵大蒜秸秆提取物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5.2.2 发酵菌肥盆栽实验结果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文冠果颈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冠果的生物学特性
    1.2 植物土传病害
        1.2.1 土传病害的危害
        1.2.2 土传病害的防治
    1.3 病害鉴定方法及镰刀菌研究进展
        1.3.1 病害鉴定方法
        1.3.2 镰刀菌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病原物分离的寄主材料
        2.1.2 供试菌株
        2.1.3 实验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病害田间调查方法
        2.2.2 利用柯赫氏法则鉴定文冠果颈腐病的致病菌
        2.2.3 病株的分离
        2.2.4 形态鉴别
        2.2.5 ITS和 TEF鉴定
        2.2.6 接种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文冠果颈腐病田间调查结果
    3.2 病原分离与纯化
    3.3 病原物的培养学特征和形态特征
        3.3.1 病原物的培养学特征
        3.3.2 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3.5 接种实验
4 讨论
    4.1 文冠果颈腐病的病害调查
    4.2 文冠果颈腐病的分离鉴定
    4.3 文冠果ITS和 TEF鉴定
    4.4 文冠果颈腐病的接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6)济薯25在鲁西南地区的切块种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薯的选择及处理
2 整地施肥
3 起垄
4 播种及覆膜
5 破膜放苗及管理
6 清棵及清棵后的管理
7 田间管理
8 病虫害综合防治

(7)闽西山区朝天椒套种甘薯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套种模式
    1.1 茬口安排
    1.2 经济效益分析
2 朝天椒打顶密植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2.2 播种育苗
    2.3 菜田准备
    2.4 移栽定植
    2.5 打顶摘心
    2.6 肥水管理
    2.7 中耕培土
    2.8 病虫防治
    2.9 采收
3 套种甘薯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3.2 定植
    3.3 肥水管理
    3.4 病虫害防治
    3.5 适时收获

(8)甘薯新品种福薯604在宁化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产量表现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2.2 品质
    2.3 抗病性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苗
    3.2 精耕起垄
    3.3 适时栽插
    3.4 科学管理
    3.5 病虫防治
    3.6 适时收获

(9)马铃薯—甘薯/甜玉米/甜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产量与效益
2 产地要求与茬口安排
3 马铃薯栽培关键技术
    3.1 避免重茬连作,选用特早熟品种
    3.2 做好种薯处理,培育无菌壮芽
    3.3 及早精细整地,配方施足底肥
    3.4 中密度单行种植,小拱棚双膜覆盖
    3.5 加强田间管理,促进优质高产
    3.6 适时收获,及早上市
4 甘薯栽培关键技术
    4.1 选择优良品种
    4.2 培育无病壮苗
    4.3 科学施肥整地移栽
    4.4 抓好关键环节管理
    4.5适时收获贮藏
5 甜玉米栽培关键技术
    5.1 种子准备
    5.2 合理间作
    5.3 田间管理
    5.4最佳收获期

(10)枯草芽孢杆菌HG-15菌体发酵全可溶培养基配方与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微生物肥料
        1.1.1 微生物肥料的概念与分类
        1.1.2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1.3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
    1.2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1.2.1 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性
        1.2.2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
        1.2.3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1.3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优化
        1.3.1 培养基配方优化
        1.3.2 发酵条件优化
        1.3.3 发酵优化试验设计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软件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平板菌种的制备
        2.2.2 种子液的制备
        2.2.3 种龄的确定
        2.2.4 HG-15菌株菌体发酵基础培养基的筛选
        2.2.5 HG-15菌株菌体发酵全可溶培养基配方初步优化
        2.2.5.1 不同碳源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5.2 不同氮源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5.3 不同C/N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5.4 不同无机盐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6 HG-15菌株菌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2.2.6.1 不同接种量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6.2 不同装液量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6.3 不同转速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6.4 不同温度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2.2.7 最佳发酵条件下HG-15菌株菌体发酵全可溶培养基配方响应面法优化
        2.2.7.1 Plackett-Burman(PB)试验
        2.2.7.2 最陡爬坡试验
        2.2.7.3 中心组合试验(CCD)
        2.2.7.4 回归模型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HG-15菌株菌体发酵种龄的确定
    3.2 HG-15菌株菌体发酵基础培养基筛选结果
    3.3 HG-15菌株菌体发酵全可溶培养基配方初步优化结果
        3.3.1 不同碳源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3.2 不同氮源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3.3 不同C/N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3.4 不同无机盐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4 HG-15菌株菌体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3.4.1 不同接种量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4.2 不同装液量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4.3 不同转速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4.4 不同温度对发酵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5 最佳发酵条件下HG-15菌株全可溶培养基配方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3.5.1 Plackett-Burman(PB)试验结果
        3.5.2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3.5.3 中心组合试验(CCD)结果
        3.5.4 回归模型验证结果
4 讨论
    4.1 枯草芽孢杆菌HG-15的菌体发酵
        4.1.1 培养基配方优化
        4.1.2 发酵条件优化
        4.1.3 培养基配方的响应面法优化
    4.2 微生物肥料与水肥一体化
    4.3 本试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情况

四、甘薯蒸汽高温催芽育苗及防治黑斑病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周宇. 河北农业, 2021(12)
  • [2]延安市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初探[J]. 郑太波,党菲菲,李媛,王春霞,闫俊,霍延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21(08)
  • [3]PGPR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诱导抗病性研究[D]. 李翠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4]蒜蛆伴生菌发酵大蒜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D]. 刘梅.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5]文冠果颈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D]. 张丙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济薯25在鲁西南地区的切块种植技术[J]. 李云杰,王振学. 中国农技推广, 2021(01)
  • [7]闽西山区朝天椒套种甘薯栽培技术[J]. 张天翔,徐小明,陈振东,林宗铿,马求凤,周华. 蔬菜, 2020(11)
  • [8]甘薯新品种福薯604在宁化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邓南. 福建稻麦科技, 2020(03)
  • [9]马铃薯—甘薯/甜玉米/甜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模式[J]. 吕厚军.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7)
  • [10]枯草芽孢杆菌HG-15菌体发酵全可溶培养基配方与条件优化[D]. 许睿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蒸汽高温红薯发芽育苗及防治黑斑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