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一点多址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邹淑华[1](1998)在《微波一点多址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微波一点多址通信系统的原理与特点,讨论微波一点多址通信系统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齐兆杨[2](2018)在《电力系统的应急通信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系统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须品,无疑其相应的应急通信是否安全可靠,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在国家日常损耗和基本能源需求之中,电力系统也无疑充当着重要角色,我们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及全国范围的生产运转都与其密切相关。近些年,国内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汶川大地震、雨雪冰冻灾害和舟曲泥石流等都对国家电力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考验。除此之外,我国还成功举办很多大规模会议活动,如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等,同样也需要应急通信作为保障。由于普通意义的通信手段并未考虑到突发状况或大型集会的通信需求,所以已无法满足类似情况的通信需要。每当面对类似的情况,应急通信就彰显其应用价值,针对各种复杂情况,应急通信都为信息的有效通信提供了可靠保障。应急通信是区别于以往常规形式通信方式,在发生不可抗力或人为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时,已有通信设备因种种原因已无法正常工作,并成为保证紧急救援或必需的一种通信手段和方法。应急通信与常规意义的通信手段不同,需要随时对各类复杂的环境做出应对措施,处理各类随机突发事件,在应急通信抢险过程中充当着关键的角色。其技术性是否先进,应用性是否强大将直接影响应急通信的实施效果,关系到自然灾害抢险的成败及大型活动的能否成功举办。尤其是面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电力系统特殊性,就对应急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将先进的应急通信技术加以研究分析,又如何服务于现实中的电力系统,这正是本篇论文研究的初衷。笔者在对电网应急通信技术现状和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应急通信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研究中,总结不足和突出问题,并重点放在电力系统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上,即突发状况线上处理、移动宽带运营以及如何解决移动互联网的全覆盖问题。基于对突发状况进行预处理和风险消除的前提,讨论电力系统应急通信技术,如:微波应急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主流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的具体应用,用测试验证应用结果。
吴承治[3](2017)在《试论特种通信网》文中提出本文从分析通信与通信网的概念和技术出发,讨论了特种通信网所涵盖的技术范围及设备系统要求。
付连庆[4](2012)在《微变形遥测雷达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不断突破,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大量的超高压过江塔、大型桥梁、摩天大楼以及大型水库大坝等大型建筑。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些大型建筑物或其中的构件会发生一定的变形,特别是在灾害天气中,建筑物变形的尺度会加大,有时甚至超出安全形变的范围,进而引发灾难性后果。因此,对这些建筑物变形的监测为其安全使用提供了保证。本文旨在研究利用遥测雷达实现检测大型建筑物的微变形,并探讨实现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大型建筑物变形测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分析、微变形遥测雷达系统的硬件实现、以及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首先,对微变形遥测雷达系统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微波比相和扩频码分多址技术的微变形遥测雷达系统,给出了系统实现的方案图。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微变形遥测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复合信号中区分出各个信标机的发射信号,并在保持相对相位不变的基础上分离出各信标机发射信号的载波,通过对载波分离后的相对相位比较,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各待测信标机与参考信标机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差信息。其次,对微变形遥测系统实现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PN码的选择、资源占有量大问题解决、多址干扰消除等问题。PN码的选择:针对微变形遥测雷达系统的特殊要求对各种PN码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适合本系统的最优PN码、根据本课题测距的特殊性,提出了利用PN码自身相位不同来区分各路信标机的方法,该方法只需要两路正交性非常好PN码便可实现对多路信标机的区分。硬件电路设计中资源占有量大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改进的数字下变频(DDC)模块与改进的数字科斯塔斯环路,采用逻辑控制模块代替DDS(DirectDigital Synthesizer)模块的方法实现了数字下变频与相位锁定环,达到了节约数字终端处理资源的目的。此方法在多路载波信号提取与下变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伪码捕获与跟踪过程中所遇到的窄带滤波器直接设计时资源占有量过大的问题,利用滤波器系数间的相关性,通过插值滤波的方法构建等效的极窄带滤波器,达到了节约大量FPGA资源的目的。针对微变形遥测雷达系统具体情况,设计了改进的解扩方案,采用近似等效的方法,使用一路捕获、跟踪电路实现对多路信号的解扩功能,节约了多路信号的捕获与跟踪电路所消耗的资源。多址干扰消除:分析了各种码分多址干扰抵消的方法,得出了并行干扰抵消技术是最适合微变形遥测雷达系统降低多址干扰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实现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次,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微变形遥测雷达发射和接收系统,并在实际环境下进行了建筑物变形测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此系统包括:发射信号设计电路、射频发射电路、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射频信号下变频、中频信号数字化、数字下变频模块、解扩模块、载波分离模块和多路载波相位差计算以及变形曲线形成和显示模块。该系统包含了大型建筑物微变形测量实现的全部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大型建筑物微小变形测量雷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王天怡[5](2020)在《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方向看,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乘客信息系统)系统起推动作用。目前,很多城市PIS系统都采用WLAN(Wake on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车地信息通信技术,不过当列车高速运行会出现较大的控制信息开销,越区切换频繁、区间设备多等情况,这对车地无线的技术选择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和抗干扰性的无线接入技术手段,能够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保障PIS系统的无线传输满足需求的足够带宽、优质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和网络可靠性,无线设备切换机制与其他机制对比较为周全。是一种高效的新型车-地无线通信传送的关键技术。本文以基于LTE技术的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本文首先对车地无线通信宽带承载需求进行分析,对带宽进行统计,对业务承载方案进行比选,提出由PIS进行综合承载。分析车地无线通信可选择的技术,提出LTE技术适用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重点研究LTE的技术原理、两大关键技术,得出LTE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从理论角度分析LTE技术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促进作用和功能,更能满足双向视频传输。其次,针对基于LTE技术由PIS系统进行车地无线通信的综合承载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与网络设计。分析PIS系统构成及功能,对LTE车地无线系统从总体设计、无线网络设计、接口设计等方面入手,细致分析LTE技术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具体设计方案,并提出资源共享建议,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从而节省投资,优化维护部门人力资源分配。最后以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环境出发,分析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车地通信系统的构成、车地无线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无线覆盖设计、系统切换设计等,通过获取站点信息、测试结果等数据,有效验证LTE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各项性能指标标准,从而为将LTE应用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和覆盖设计等提供科学的参照。以此作为验证目的开展验证方案,以此确保LTE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效果。本文的研究为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提供了一定的应用参考。
吴初[6](2010)在《基于短波自组网的应急通信系统》文中指出近年来频繁的地质灾害暴露了我国应急通信策略严重落后的问题。本作品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通信的无中心自组网的方案,可以在常规通信网络瘫痪后迅速建立无线网络节点,实现跨越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超远距离无线应急通信网络作品设计的一个标准的网络节点设备由八个部分组成:收发一体天线,收发一体机,硬件编解码器,USB接口转换器,嵌入式平台,应用软件,显示器及键盘等,备用电池。系统以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嵌入式平台为基础,结合自行设计的短波RF射频收发设备和编解码设备,实现了演示用的4个节点的自组网和互相传送文字信息。本系统不仅可以在直达的两点互传文字消息,还可以在间接可达的节点间通过节点转发实现通信。通过GPS,电子地图和网络节点的心跳,可以在任意联网节点看见全网拓扑图,确认受灾区域和未受灾区域,从而向任意指定营救节点发出求救文字信息和自己的精确地理位置,最大程度挽救人民生命财产。整个网络体系统的结构参考了ISO标准模型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的分层结构体系,但是各层的功能又根据短波通信本身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和修改。文章按照段落的先后顺序,依次从物理层(硬件设计),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进行描述。每一层都提供了自己的具体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并对涉及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对系统的2-3个节点的实际组网和通信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总结了系统的优缺点和创新意义。
张航[7](2020)在《基于QPSK调制的扩频通信技术及其FPGA实现》文中认为扩展频谱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应用极广的一种通信手段,在卫星通信、军事通信、移动通信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扩频通信优良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防窃听能力,能够满足现代通信对于保密性和抗干扰的要求。而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现代通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中QPSK调制由于其频带利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飞速发展,使用可编程的FPGA替代传统的硬件设备,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因此本文研究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及其FPGA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扩频解扩方法和DQPSK调制解调方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伪码同步中捕获与跟踪的原理,以及QPSK调制解调的原理。本文设计的直扩系统发射端由码变换模块、差分编码模块、成形滤波以及载波调制等组成;接收端包括数字下变频、载波同步、伪码同步以及位定时同步环路等环路。以此为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设计原理和FPGA实现方案,重点研究直扩系统中伪码同步环路和QPSK解调算法的设计方案。本文采用了序列相位搜索法和延迟锁定环组成伪码同步环路;解调部分采用了基于Costas环的相干解调算法。对直扩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判决中各个模块进行原理仿真的基础上,在Vivado中进行各个模块的FPGA功能设计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本文在Xilinx Zynq-7000系列FPGA芯片上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利用本文设计的FPGA程序对数据进行解调并分析。最终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可靠有效地完成数据的收发任务,并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赵益民[8](1999)在《个人通信中的位置信息与多址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蜂房通信,无绳电话,以及移动卫星通信的大发展,人类所向往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可以通过任何媒体同世界上其它任何人进行通信的美好理想——个人通信,逐渐变得现实起来。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个人通信系统引起了全世界通信领域的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个人通信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中有许多关键技术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讨论个人通信系统中的位置信息和多址技术,特别是空分多址技术。 首先,本论文一开始在绪论中,介绍了个人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现状,引出了位置登记器和精确位置信息的概念,介绍了研究空分多址系统(SDMA)的重要意义,并且扼要而简明地给出了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然后,在正文中,将位置信息和多址技术分成两篇进行讨论。 第一篇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能够提供精确位置信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我国将在空间建立的双星定位系统。然后,提出了将这种精确位置信息引入个人通信中的位置登记器的概念,从而可以获得一些益处。 第二章分析了GPS接收机和移动用户手机的兼容性。虽然精确位置信息很好,但是任何人不可能同时随身携带这两种设备。因此,本章介绍了这两机的原理,比较了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给出了两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可兼容性,也就为GPS和我国的双星定位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未来用户。 第三章详细地分析了位置登记器的智能网分层结构,得出了这种跟踪策略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根据人们发出呼叫的一般行为,提出了先验已知位置信息。通过使用这一信息,可以实现一种智能连接策略。这样,使主叫总能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查询时间,最少的费用和被叫取得联系。通常,总费用最大可减少15%;网络负载减少10%~40%。 第二篇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 第四章分析了各种多址方式,它们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以及空分多址(SDMA)。通过对TDMA和CDMA这两种数字移动系统的分析比较,得出了未来的移动峰房通信小,C D M A将优]’T D M A (l{结论。这将对我们这样的模拟制刚刚起步,就W!!充数’产制冲占的囚家火说,卜一步将采用何种体制有重要意义。考虑到个人通信的特点,以及第一篇的结果,即位置信息应使用精确位胃信息,还得到了CDMA更加忧于TDMA的结论。再考虑到个人通信不是少数人的通信,因此它也应该包括人口不太集中,且地域又广阔的农村,这就要求一种频谱效率优于FDMA,且手机价格低又不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又分析了宁分多址系统。 第人章根袱中分多址系统的桔况,刽t分析了传统空分的构成,然后根据自适应外列信号处叫技术,建立了一种SDMA上下行倍号埂型。又根据阵列综合小的泰物阵的原叫,捉出了对此板型的奔闪阵系戳的优化方法,仆进行了模拟分析。 第六章首先在上一章提出的测定来波方向的要求下,讨论了空间谱估计测向这种新技术,衔到了何意义的结果。提山了获得高分剁空间溶估计回向技术历伎@的戳学基础一协方差使阵的一种双通沮算法。在获得协方绰矩阵的双迎巡货J川V4础】:,义捉出了用双通沮羹收机实脑空间诣估计回向的方柔。几计算机模拟结果1厂w此方案原理是正确的,方法是h门j的。然后根据信号的来波方向,即可进行智能波束交换(即一种新的空分方式)。对于这种交换方式的性能也做了分析和评估,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第七章依据前面的结果,提出了一种造价低且用户多的汪型空分多址系统方案。它不同于传统的定向天线宇分方式,而是一种动态的空分方式。这种新型宁分多址系统适合厂J’人的农村,它的实际实现,将会改变我国农村通信落后的而貌。闲此,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刘扬扬[9](2019)在《模数混合大规模天线阵列信道估计研究》文中指出移动设备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发展导致数据传输拥塞也越发严重。用户对于通信质量以及系统容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于2020年投入商用,毫米波通信以及大规模天线阵列作为5G的核心技术,应用也日趋广泛。信道估计是影响系统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折射、散射等而产生多径效应。同时毫米波通信通常容易受雨衰等环境影响,路径损耗严重,路径数量较少。在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中,全数字结构使得计算复杂度提高,硬件开销增大。在信道估计过程中,也同样面临高维度的信道矩阵计算开销,训练序列负载以及较高的信道估计复杂度。因此考虑采用参数化的信道建模方式,对信道中的多径数量、各路径上的角度信息以及增益信息等进行估计来还原完整信道信息以降低估计复杂度。同时采用模数混合结构以及新型天线排布形式来减少射频链路的数量,降低硬件开销。在本课题中,首先设计了基于毫米波通信模数混合结构的信道估计算法。通过调节模拟端移相器进行码本设计,每个子阵生成不同指向的波束,接收端进行多次多波束扫描直至覆盖全向范围。通过对各波束上的接收功率进行分析估计路径数量以及每条路径上的来波角度粗略值。本课题将和差波束算法应用于多路径场景下角度精细过程中,通过波束赋形生成零陷的方法降低不同路径之间的干扰,达到路径分离的效果。为提高估计精度,采用和、差波束互相关与和波束自相关比值代替传统和差波束算法中直接求取差、和波束之比的方法。建立优化模型,通过多次角度估计并不断更新角度集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角度估计精度。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路径增益。使用模数混合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射频链路使用数量,该算法将和差波束算法应用到多路径场景下,通过建立优化模型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角度估计的精确度,从而更精确的估计出完整的信道状况。本课题同时考虑毫米波背景下,基于透镜天线的模数混合阵列中的信道估计方法。利用透镜天线的特性,绘制功率分布图,通过设定阈值对路径数量进行估计。进一步分析功率分布情况,选取用于估计每条路径上的角度信息的天线。通过开关控制射频链路连接情况,并分时隙对信号进行接收。利用基于谱估计的方法对每条路径上的来波角度信息进行精确估计。增益信息通过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估计。将透镜天线与模数混合结构相结合,减少射频链路数量和硬件开销。相比于其他信道简化的透镜天线信道估计方法,该算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道估计的精确度。
张剑都[10](2010)在《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的对数据的无线传输需求以及森林防火工作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对3G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按照信息流程与业务需求,将现有的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和规划中的视频监控、移动指挥车、无人飞机、视频会议、信息发布平台与3G技术进行整合、分析、设计,最终形成全新的基于3G技术的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本研究通过对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应用研究,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高速无线传输,并对不同层面的通信设备进行3G网络的融合,解决了在森林防火信息工程中的信息发布不统一协调、监测图像处理不及时、无法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和指挥过程滞后的问题。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技术研究结合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与3G技术,完成相应的理论准备,重点研究系统的体系结构、具体应用以及实现方法。(2)明确信息需求森林火灾应急指挥工作信息需求量大,各种通信方式有各自的传输特点,根据不同的特点在指挥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系统的整合。(3)3G技术在系统内的应用总体设计是对现有各平台和信息进行全新整合,着重考虑集成的结构、总体目标、设计的原则、总体要求、系统组成、数据管理、多媒体管理及控制管理。(4)应用实现依据系统总体设计的要求,初步开发3G终端应用软件,阐述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开发系统运行结构,简要展示软件的功能效果,并对其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作出评价。由于森林火灾应急指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运用面广,跨领域知识多,因此文中尚有不足之处,很多问题还需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发现和补充。更深一步的研究还有待后续工作的开展。如何结合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发展森林防火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二、微波一点多址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一点多址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电力系统的应急通信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技术应用现状调研 |
2.1 应急通信概述 |
2.1.1 常规应急通信方式 |
2.1.2 特殊环境应急通信 |
2.2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 |
2.2.1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技术体系现状 |
2.2.2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应用技术问题调研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需求分析 |
3.1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技术需求分析 |
3.1.1 通信网络技术分析 |
3.1.2 核心网交换技术分析 |
3.1.3 承载网技术分析 |
3.1.4 无线网络技术分析 |
3.2 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
3.2.1 应急指挥需求分析 |
3.2.2 语音业务需求分析 |
3.2.3 数据业务需求分析 |
3.2.4 多媒体务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技术应用研究与实现 |
4.1 移动互联网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
4.1.1 概述 |
4.1.2 移动互联网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
4.2 微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
4.2.1 微波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
4.2.2 微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实现 |
4.3 VSAT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
4.3.1 VSAT卫星通信技术原理 |
4.3.2 VSAT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技术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微波通信技术测试分析 |
5.1.1 测试原理 |
5.1.2 测试工具 |
5.1.3 测试方案 |
5.1.4 微波通信技术测试结果分析 |
5.2 VSAT卫星通信技术测试分析 |
5.2.1 测试原理 |
5.2.2 测试工具 |
5.2.3 测试方案 |
5.2.4 VSAT卫星通信技术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微变形遥测雷达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 |
1.2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
1.3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
1.4 变形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2 微变形遥测雷达的基本原理 |
2.1 微波比相测距技术原理及应用 |
2.1.1 传统雷达测距原理 |
2.1.2 微波比相测距原理 |
2.2 扩频码分多址技术原理及应用 |
2.2.1 扩频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
2.2.2 扩频技术在微变形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
2.3 基于微波比相技术的微变形遥测原理 |
2.4 微变形遥测雷达原理仿真及分析 |
2.4.1 参数选择 |
2.4.2 系统仿真过程及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微变形遥测雷达实现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扩频码的比较、分析及选择 |
3.1.1 微变形遥测雷达系统中对扩频码的要求 |
3.1.2 m 序列 |
3.1.3 Gold 码 |
3.1.4 Walsh 序列 |
3.1.5 m 序列时分码 |
3.1.6 m 序列相位区分地址码 |
3.1.7 比较与总结 |
3.2 扩频码多址干扰抵消的方法 |
3.2.1 多址干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
3.2.2 多址干扰的消除 |
3.2.3 本设计中多址干扰消除方法及仿真 |
3.3 资源占有量大问题的解决 |
3.3.1 改进的数字下变频模块设计 |
3.3.2 改进的 costas 环路模块设计 |
3.3.3 改进的窄带滤波器设计 |
3.3.4 改进的解扩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微变形遥测雷达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微变形遥测雷达参数的选择及实现过程简介 |
4.2 微变形遥测雷达发射机的设计 |
4.2.1 微变形遥测雷达发射机设计原理 |
4.2.2 微变形遥测雷达发射机基带电路的设计 |
4.2.3 信道与发射天线的设计 |
4.3 微变形遥测雷达接收机的设计 |
4.3.1 微变形遥测雷达接收机的设计原理 |
4.3.2 接收天线与信道的设计 |
4.3.3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
4.3.4 显示模块的设计 |
4.4 微变形遥测雷达测试结果 |
4.5 调试程序中遇到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需求分析及 LTE 技术 |
2.1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宽带需求 |
2.1.1 CBTC 系统 |
2.1.2 CCTV 系统 |
2.1.3 PIS 系统 |
2.1.4 带宽统计 |
2.1.5 承载业务方案 |
2.2 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
2.2.1 无线局域网技术 |
2.2.2 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 |
2.2.3 长期演进技术 |
2.2.4 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
2.2.5 结论 |
2.3 LTE 技术原理 |
2.4 LTE 技术特征 |
2.4.1 MIMO 技术 |
2.4.2 OFDM 技术 |
2.5 LTE 技术优势 |
第3章 PIS 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应用研究与网络设计 |
3.1 PIS系统构成及功能 |
3.1.1 系统构成 |
3.1.2 系统功能 |
3.2 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
3.2.1 架构设计 |
3.2.2 承载业务设计 |
3.3 LTE无线网络设计 |
3.3.1 无线频点设计 |
3.3.2 无线覆盖设计 |
3.3.3 链路预算设计 |
3.3.4 抗干扰设计 |
3.3.5 车地无线安全设计 |
3.4 接口设计 |
3.4.1 业务系统接口设计 |
3.4.2 车辆专业接口设计 |
3.4.3 土建专业接口设计 |
3.5 资源共享建议 |
3.5.1 PIS系统编播中心共享 |
3.5.2 其他系统的终端资源利用 |
3.5.3 与无线共漏缆方案 |
第4章 LTE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应用测试及方案验证 |
4.1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用 |
4.1.1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构成 |
4.1.2 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技术参数 |
4.1.3 无线覆盖设计应用 |
4.1.4 系统切换设计应用 |
4.2 车地无线通信测试数据 |
4.2.1 站点信息 |
4.2.2 测试结果 |
4.3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IS系统建设方案验证 |
4.3.1 验证目的 |
4.3.2 验证方案 |
4.3.3 验证内容 |
4.3.4 验证结果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短波自组网的应急通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应用背景 |
1.1 应急通信的背景 |
1.2 应急通信的常用方案 |
1.2.1 卫星通信 |
1.2.2 数字集群通信 |
1.2.3 移动电台通信 |
1.2.4 微波接力通信 |
1.3 短波通信的基本特点 |
1.4 短波组网的现状 |
2 应急通信网络的系统方案 |
2.1 短波频段的选择 |
2.2 无中心网络形式的选择 |
2.3 短波组网系统参考模型的提出 |
2.4 网络节点设备结构的实现 |
3 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结构的实现 |
3.1 物理层结构的设计 |
3.1.1 调制解调部分 |
3.1.2 编码解码部分 |
3.1.3 USB接口转换部分 |
3.1.4 射频与天线部分 |
3.2 物理层的数据格式 |
3.2.1 数据格式 |
3.2.2 CRC校验码 |
3.2.3 冗余纠错码 |
3.2.4 编解码流程 |
3.3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设计 |
3.3.1 数据包的种类和定义 |
3.3.2 通信方式和应答要求 |
3.3.3 优先级和防冲突 |
3.4 网络层(NWK)设计 |
3.4.1 拓扑结构 |
3.4.2 路由协议 |
3.4.3 路由建立 |
3.4.4 节点的加入和退出 |
3.4.5 消息发送和回复 |
3.5 应用层(APL)设计 |
3.5.1 命令队列 |
3.5.2 路由维护 |
3.5.3 路径选择 |
3.5.4 超时处理 |
3.6 其他功能 |
3.6.1 GPS功能 |
3.6.2 电子地理显示系统(GIS) |
3.6.3 对话框和界面 |
4 网络实际运行测试 |
4.1 两点通信稳定性测试 |
4.1.1 两点单向通信丢包率测试 |
4.1.2 两点组网的路由稳定性测试 |
4.1.3 两点组网的用户消息发送测试 |
4.2 三点组网稳定性测试 |
4.2.1 三点组网的路由稳定性测试 |
4.2.2 直连两点消息丢失率测试 |
4.2.3 消息转发成功率测试 |
4.3 四点组网的性能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QPSK调制的扩频通信技术及其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扩频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现状 |
1.2.3 QPSK调制解调技术研究现状 |
1.2.4 FPGA的发展和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2.1 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 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 |
2.3 直接序列扩频数学模型 |
2.4 m序列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扩频通信系统发射端信号生成 |
3.1 扩频调制原理 |
3.1.1 QPSK调制原理 |
3.1.2 差分编码解码 |
3.1.3 成形滤波原理 |
3.2 扩频调制仿真 |
3.3 扩频调制FPGA设计 |
3.3.1 码变换模块 |
3.3.2 成形滤波模块 |
3.3.3 数字上变频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扩频系统接收端信号解调设计与实现 |
4.1 数字下变频模块设计 |
4.2 直扩信号解扩方案设计 |
4.2.1 序列相位搜索法原理 |
4.2.2 延迟锁定跟踪环路设计 |
4.3 载波同步和伪码同步联合同步 |
4.3.1 载波同步环路设计 |
4.3.2 载波与伪码联合同步环路设计 |
4.3.3 伪码同步环路的FPGA实现 |
4.3.4 联合同步环路FPGA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功能验证 |
5.1 系统测试方案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扩频调制信号生成验证 |
5.2.2 直扩系统解扩解调验证 |
5.2.3 EVM测试 |
5.3 误码率分析 |
5.4 资源占用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个人通信中的位置信息与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0.1 个人通信概述 |
0.1.1 个人通信的概念 |
0.1.2 个人通信的现状 |
0.2 位置登记器与位置信息 |
0.3 空分多址系统 |
0.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一篇 位置信息与智能网 |
第一章 精确位置信息获取 |
1.1 引 言 |
1.2 GPS简介 |
1.3 我国双星定位系统 |
1.4 位置登记器概念 |
1.5 精确位置信息获取及其益处 |
1.6 小 结 |
第二章 GPS接收机与移动用户手机的兼容性分析 |
2.1 引 言 |
2.2 GPS接收机原理 |
2.3 移动用户手机原理 |
2.4 两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2.5 两机的兼容性 |
2.6 小 结 |
第三章 智能网与智能连接 |
3.1 引 言 |
3.2 智能网与位置登记器 |
3.3 先验已知位置信息 |
3.4 智能连接算法 |
3.5 性能分析 |
3.6 小结 |
第二篇 多址技术 |
第四章 多址系统 |
4.1 引 言 |
4.2 FDMA系统 |
4.3 TDMA系统 |
4.4 CDMA系统 |
4.5 SDMA系统 |
4.6 FDMA、TDMA、CDMA、SDMA容量比较 |
4.7 小结 |
第五章 空分多址 |
5.1 引 言 |
5.2 空分方式 |
5.3 上行模型及优化 |
5.4 下行模型及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智能波束交换 |
6.1 引 言 |
6.2 协方差矩阵的权扰动算法 |
6.3 协方差矩阵的双通道算法及性能模拟 |
6.4 双通道接收机实施空间谱估计测向 |
6.5 智能波束交换 |
6.6 性能评估 |
6.7 小 结 |
附录 |
第七章 新型空分多址系统 |
7.1 引 言 |
7.2 农村通信 |
7.3 新型空分多址系统 |
7.4 系统构成 |
7.5 小 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博期间已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9)模数混合大规模天线阵列信道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5G和毫米波 |
1.2.2 大规模MIMO关键技术 |
1.2.3 透镜天线与毫米波通信 |
1.2.4 模数混合阵列和透镜天线阵列中的信道估计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与信道估计 |
2.1 引言 |
2.2 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 |
2.2.1 大规模MIMO阵列结构 |
2.2.2 子阵结构 |
2.3 参数化大规模天线阵信道模型 |
2.4 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 |
2.4.1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
2.4.2 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
2.4.3 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
2.5 透镜天线阵列 |
2.6 透镜天线阵列信道估计算法 |
2.6.1 基于LS的透镜天线阵列估计算法 |
2.6.2 基于SD的透镜天线阵列估计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波束扫描的信道估计算法 |
3.1 引言 |
3.2 毫米波通信中的波束扫描 |
3.3 和差波束算法 |
3.4 系统模型 |
3.5 基于波束扫描及和差波束的信道估计方法 |
3.5.1 基于波束扫描的信道粗估计 |
3.5.2 和差波束法精细求角 |
3.5.3 路径增益估计方法 |
3.6 算法性能仿真 |
3.6.1 波束扫描过程 |
3.6.2 单路径情况 |
3.6.3 多路径情况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透镜天线的模数混合阵列信道估计算法 |
4.1 引言 |
4.2 透镜天线的光学原理 |
4.2.1 透镜天线的聚焦和偏焦 |
4.2.2 赋形透镜 |
4.3 系统模型 |
4.4 透镜天线阵列响应与信道模型 |
4.5 基于透镜天线的模数混合阵列信道估计算法 |
4.5.1 路径条数与到达角粗估计 |
4.5.2 到达角精细估计 |
4.5.3 路径增益估计 |
4.6 算法性能仿真 |
4.6.1 单路径情况 |
4.6.2 多路径情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技术方法 |
1.5.1 GPS技术简介 |
1.5.2 3G技术简介 |
1.5.3 GIS技术简介 |
1.5.4 遥感技术 |
1.5.5 森林防火通讯技术 |
1.6 存在问题和研究前景 |
1.6.1 存在问题 |
1.6.2 研究前景 |
1.7 研究的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信息需求与系统分析 |
2.1 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信息需求 |
2.2 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信息流程 |
2.3 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层次结构 |
2.4 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业务流程 |
2.5 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的使用状况 |
3 3G技术及其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可行性分析 |
3.1 3G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
3.1.1 3G技术介绍 |
3.1.2 3G技术的特征 |
3.1.3 3G主要技术标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3.1.4 3G技术各标准的组网方式 |
3.2 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通信中的定位及可行性分析 |
3.2.1 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信息传输方式 |
4 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
4.1 3G技术在灾情实时监控中的应用分析 |
4.1.1 3G移动定位技术(A-GPS) |
4.1.2 基于3G技术的远程灾情视频监控 |
4.1.3 无人飞机监控 |
4.2 3G技术在应急通信指挥中的应用分析 |
4.2.1 应急移动指挥中集成3G技术的实现 |
4.2.2 应急通信指挥车中集成3G技术的实现 |
4.3 3G技术在指挥扑救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
4.3.1 在视频指挥会议系统中集成3G技术的实现 |
5 基于3G技术的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集成平台设计 |
5.1 集成平台设计总体目标 |
5.2 集成平台设计原则 |
5.3 3G技术与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集成平台的总体设计 |
5.3.1 集成平台系统组织结构图 |
5.3.2 基于3G技术的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划分 |
5.3.3 基于3G技术的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集成平台的信息流程 |
5.3.4 基于3G技术的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的集成平台工作示意图 |
5.4 系统硬件支持 |
6 基于3G技术的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终端的软件实现 |
6.1 开发工具简介 |
6.1.1 Windows Mobile平台 |
6.1.2 JAVA |
6.2 3G终端集成软件系统运行结构图 |
6.3 系统实现结果 |
6.4 运用与评价 |
6.5 小节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微波一点多址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一点多址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J]. 邹淑华.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8(01)
- [2]电力系统的应急通信技术应用研究[D]. 齐兆杨. 吉林大学, 2018(04)
- [3]试论特种通信网[J]. 吴承治. 现代传输, 2017(02)
- [4]微变形遥测雷达的研究与实现[D]. 付连庆. 重庆大学, 2012(05)
- [5]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 王天怡. 吉林大学, 2020(03)
- [6]基于短波自组网的应急通信系统[D]. 吴初.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6)
- [7]基于QPSK调制的扩频通信技术及其FPGA实现[D]. 张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个人通信中的位置信息与多址技术研究[D]. 赵益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99(01)
- [9]模数混合大规模天线阵列信道估计研究[D]. 刘扬扬.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应用研究[D]. 张剑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3)